<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政治文明的靈魂分析論文

2022-04-30

小伙伴們反映都在為論文煩惱,小編為大家精選了《政治文明的靈魂分析論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從不同的層次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以有不同的路徑。從“五大發展理念”層次來看,其實現路徑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發展。從“四個全面”層次來看,其實現路徑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從“五位一體”層次來看,其實現路徑是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

政治文明的靈魂分析論文 篇1:

聚焦高考方向 反思歷史教學

【名師簡介】戴世鋒,高級教師、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導師、華南師范大學本科師范生導師、廣州市中小學骨干教師實踐導師、廣州市戴世鋒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華南師范大學礪儒實習工作坊副坊主、廣東戴世鋒名師工作坊主持人、史風工作坊主持人、《中學生報》主編。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首屆特約教研員、廣州市特約教研員、廣州市教育評估專家、番禺區人民政府督學。全國優秀班主任、廣州市優秀班主任、廣州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獲得者、第二屆“羊城最美教師”、廣州市名教師、番禺區名教師、禺山金才獎獲得者、番禺區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番禺區基層理論宣講能人。

[摘要]文章通過對2020年全國新課程I卷歷史試題基本結構、基本內容、基本特點及近五年全國新課程I卷歷史試題變化趨勢的分析,聚焦新高考,以高考作為教學的指揮棒,反哺歷史教學,為教學提供新的方向。

[關鍵詞]高考;全國新課程卷I;歷史教學

[文獻標識碼] A [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發,2020年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這注定了2020年高考的特殊性。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之下,社會各方通力合作,全力做好考試服務保障工作,保障了這次高考的順利進行,充分體現了特殊時期的人文關懷。除了高考保障工作以外,2020年全國新課程I卷歷史試題的命制也彰顯了人文關懷,其以穩為主,穩中有變,權衡了在特殊時期穩定考生心理預期與繼續貫徹落實高考改革方針的關系。

一、試題總體分析

(一)試題結構及內容

1.基本結構

2020年全國新課程I卷歷史試題結構相較往年,變動不大,仍由選擇題(12道)和材料題(必答題、小論文和選答題)組成。題型在穩定中有適度的改革和創新,但難度相對往年有所下降。

2.內容分布

從表1可以看出,2020年全國新課程I卷歷史試題主要考查課本的主干內容和重點知識,側重考查學生對主干內容和重點知識的把握和基本能力,其中基本能力包括解釋、分類(概括)、推理、比較和闡述等。這既有利于降低疫情對考生群體的不良影響,也符合了“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對高考命題的要求。

從圖1看,古代史(39.2%)、近代史(23.9%)、現代史(36.8%),與《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文科綜合考試大綱》所要求的必考內容比例“古代史(約24%)、近代史(約29%)、現代史(約36%)”大致相符,其中古代史和現代史所占比重大,反映其重視傳統文化和關注現實的命題趨勢,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足夠重視。

(注:本文世界近現代史的劃分依據為吳于廑和齊世榮先生主編的《世界史·近代史編》與《世界史·現代史編》,即1500年至1900年為世界近代史,1900后為世界現代史)

從圖2看,政治模塊和經濟模塊所占的比重較大,達83.8%,兩者的比重相差不大,文化模塊所占比重較少,只有16.2%,這符合我國在進行歷史的書寫和研究時,側重對政治史和經濟史的書寫和研究的特點。 (二)試題的主要特點

1.體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020年全國新課程I卷歷史試題堅持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了高考對教育的積極導向作用。第47題圍繞西魏能臣蘇綽的事跡展開,展現其才能超群、政績卓著、克己奉公、選賢任能、推行改革,為官員樹立良好行為規范的史實,突顯了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發揮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第33題呈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家蒙田“對人進行全面評價”教育觀念的相關史料,體現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念源遠流長,強調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這是我國的教育日的和教育觀念在歷史試題中的一大體現。以史育人是歷史試題的應有之義,因此高考命題強調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貫徹到試題的命制中,以高考題引領歷史教育的發展。

2.重視學科素養的考查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指出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漸形成的正確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020年,教育部考試中心沒有發布相關的考試說明,意在改變過分強調知識本位的教育現狀,從而引導教學向注重培養歷史核心素養轉變。因此在高考題中更加注重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考量。如第30題考查了1949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的指示對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體現了政治作為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所起的反作用,這是唯物史觀的一大觀點,體現了試題對唯物史觀的考查。第41題考查了“20世紀50-70年代中國與民主德國、聯邦德國關系的變化及原因”、“中德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歷史條件”、“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德關系正常發展的啟示”的內容,要求考生對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的60年代、中國和美國關系的逐步走向正?;?0年代以及改革開放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時期這幾個時間節點進行觀察、分析、思考??忌枰獙⑾嚓P的歷史事件和歷史問題放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下,才能更好地對史事進行理解,從而考查了考生的時空觀念。由于歷史過程的不可逆性,現存史料成了認識歷史的重要來源,要形成對歷史的正確、客觀認識,就必須重視史料實證能力的培養。第42題讓考生“就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自擬一個能夠反映其時代特征的書名并運用具體史實給予論證”。這道題一方面給予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和組織、運用語言的空間,另一方面也突出考查了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此外,第24題通過“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楚)武王”等內容考查考生的歷史解釋能力。第27題呈現了清代纂修宗譜成風的狀況,“每部宗譜均有族規、家訓,其主要內容包括血腥倫理、持家立業、報效國家”等儒家倫理觀念,體現了儒家思想作為中華民族精神支柱的文化內涵,有利于傳承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素養。高考題在材料選擇和考查方式上都體現了對考查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視。

3.注重創設歷史新情境

新課程改革以來,高考試題的命制呈現了“新情境、新材料、新問題”的特點。高考試題中的新情境主要借助新材料創設,即運用新史料,創設新情境,向考生提出新問題。高考試題情境的創設多體現正面性和積極性,在發揮歷史試題“以史育人,以德樹人”功能的同時,也力求將試題的情境更加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體現出人性的真善美及新時期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如47題以西魏能臣蘇綽的事跡創造情境,展現其克己奉公、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品德,引導學生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正如2020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寄語中國石油大學的畢業生時所說的:“希望廣大學子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做貢獻?!?/p>

二、近五年全國新課程I卷歷史試題對比分析

(一)試題考查比例分析

1.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考查比例對比(見表2)

2.政治模塊、經濟模塊、文化模塊考查比例對比(見表3)

(二)高考題變化趨勢分析

通過對近五年全國新課程I卷歷史試題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其存在以下變化趨勢:

1.基本特征延續不變

從近年的高考題可以看出,一些基本的特征保持不變,一是依托主干知識設題,注重階段特征。2017年的第42題讓學生結合14-17世紀中外歷史事件簡表寫一篇小論文,2019年的第41題考查特定的“20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滯脹對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2020年的第41題考查中德在特定的20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新時期的關系。二是引入新材料,創設新情境,考查新角度。如2019年的第47題依托國家工程院士、全國勞動模范劉源張的相關材料創設情境,2020年的第47題也以西魏能臣蘇綽的相關材料創造歷史情境。三是重視學科思維的考查且更重視辯證邏輯的考查。如2016年的第34題考查新型國際組織出現的主要因素,2017年的第29題考查留日學生區域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2020年的第29題考查我國近代經濟領域度量衡不統一的原因,這都要求學生運用辯證思維,透過歷史現象看歷史本質。其他延續不變的基本特征還有古今貫通、中外關聯、注重多元史觀引領、重視學科素養、聯系時政熱點等等。

2.穩定中有所創新

近五年的全國新課程I卷歷史試題的分布較為穩定,如選擇題部分,24-27題一般考查中國古代史,28-31題考查中國近現代史,32-35題考查世界史,這體現了試題分布的穩定性。而其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第42題小論文,2019年引用的材料出自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中的引言,讓學生在理解材料的同時,通過所學知識論證材料中的觀點,突出考查了學生的史學思想。2020年的小論文則更為開放,讓學生自擬一個能夠反映其時代特征的書名,并運用具體史實予以論證,突出考查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近幾年第42題的命題都體現了命題者對歷史教育功能的思考,也體現了我國歷史教育的追求。

3.模塊考查略有調整

政治模塊和經濟模塊的內容向來都在高考中占較大比例,2020年也不例外,二者在2020年全國I卷中共占83.8%,經濟模塊和政治模塊的比例基本持平,分別占44.6%和39.2%,由此可見,2020年全國I卷總體上延續了前幾年試題分布的傳統。從近五年全國I卷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模塊中分布的比例來看,2019年和2020年的政治模塊的比例呈下降趨勢,而經濟模塊的比例則有所上升。此外,從2020年全國I卷中經濟模塊的具體內容來看,突出強調了經濟改革的重要意義,如第26題考查了宋朝經濟開發,第31題考查了國有企業的改革,第45題考查了清末新政的經濟改革政策,這些題日都弘揚了新時代的經濟改革精神。

三、歷史學科教學指導

“高考是教學的指揮棒”,對高考試題的分析目的仍是要回歸到日常的教學中,通過對試題內容和特點的分析,反哺歷史教學,為歷史教學提供新方向。

(一)教學立意

“立”就是確立,“意”則指教學內容的中心思想?!傲⒁狻?,就是提煉和確立教學內容的主題。教學的立意是教學的統帥和靈魂,體現了歷史課的教學品質和價值。此外,教學的選材組材也需要根據立意的需要來確定。下面提供幾種立意方式供一線教師參考。

1.理論立意

(1)歷史唯物史觀立意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念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

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矛盾。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又反作用于生產力。例如,我們在復習“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時就可以按照“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作用與反作用”來立意。

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又具有反作用。如我們在講授英、美、法等國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等內容時可按此來立意。

③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如可以用歐洲三大工人運動、1871年巴黎公社和啟蒙運動來分別表現階級斗爭中的經濟斗爭、政治斗爭和思想斗爭這三種形式。

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人民群眾及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在歷史教學中,既要肯定人民群眾的作用,又要承認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的加速或者延緩的作用。

(2)史學范式立意

①文明史的范式。如從物質文明的角度說明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轉型的根本動力,從制度文明的角度說明政治、經濟等方面轉型的特點,從文明協調發展的角度看社會轉型時期政治、經濟、民族關系等的發展,從區域文明交流的角度看社會轉型時期對外關系的發展等。

②從文明史的視角認識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如從物質文明角度看科技革命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政治文明角度看政治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鞏固,從精神文明角度看思想革命與社會變革的關系等等。

(3)全球史范式

在歷史教學中,可以圍繞世界重大事件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展開教學,如新航路的開辟對中國的影響、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兩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等。

2.現實立意

據對高考試題的分析可知,近年高考題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意在引導學生關注國家、世界和人類的命運。如第35題通過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制定相關的政策,要求學生運用世界近現代史的相關知識來認識各國維護國家安全的實質,理解現實國際貿易問題的復雜性。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立意:①社會問題與民生工程;②思想解放與社會變革的關系;③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④大國爭奪與國際合作;⑤經濟發展與公平效率;⑥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

(二)教材處理

從近年的高考試題中我們不難發現,試題的設置不再以記憶技能為中心,命題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分析技能,其中理解技能又包括了解釋、舉例說明、分類、歸納、推理、比較和闡述等,即學科的核心素養。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可以打破課本的原有框架,建構通史體系,讓學生能融會貫通。下面有兩種模式可以供我們一線教師參考。

參考一:楊寧一模式

中國古代史

第一章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初步發展

第二章中華文明的持續發展

第三章中華文明的高峰

第四章轉型前夜的中華文明

中國近現代史

第一章嘉道之際的轉向與西方殖民主義的東侵

第二章文明的歷史拐點

第三章從器物到制度的累進

中國現代史

第一章再造文明

第二章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程

參考二:郭富斌模式

第1講歷史學習與歷史思維——學法指要

第2講高考備考與能力塑造——復習指津

第3講中華文明的初步形成——商周時期

第4講文明發展與社會轉型——春秋戰國時期

第5講社會進步與文明嬗變——秦漢唐宋時期

第6講近代前夜的挑戰與應對——明清時期

第7講現代化的艱難起步——19世紀中期

第8講社會的現代化轉型——19世紀末20世紀初

第9講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1.中國道路的再思考——中共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

2.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3.“封閉”與“開放”——新中國外交歷程

第10講“光榮”的時代——古代希臘和羅馬

第11講“發現”的時代——14 - 16世紀的世界

第12講“理性”的時代——17、18世紀的世界

第13講“工業化”的時代——19世紀的世界

第14講“探索發展”的時代——20世紀前半期

第15講“對抗”的時代——“冷戰”時期

第16講“劇變”的時代——20世紀80、90年代以來

第17講思想的力量——近代以來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第18講改革的命運——歷代改革回眸

(三)教學方法革新

1.落實主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主干知識仍然是高考考查的核心,一線教師在幫助學生進行高考復習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將知識進行分類,一類是史實性的知識,如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等,這是歷史課程中的基礎知識,教師要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這些知識。另一類是結論性的知識,即歷史現象的性質、意義、特征、原因、評價、影響等,同時要培養學生對史料的分析能力,讓其能對事件做出全面、發展、辯證的評價。

2.創設教學情境,訓練歷史思維

高考試題更加注重創設新情境,更加注重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重視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外,也要實施情境教學,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歷史事件和解讀歷史觀念的能力。無論高考材料怎樣創新,學生都能萬變不離其宗地進行材料解讀,并將材料與所學知識相結合。

3.注重文史結合,活躍學生思維

近幾年的歷史高考試題更加突出考查學生的歷史核心能力,高考中圖表題和材料分析型的題目也有所增加,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歷史解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中歷史教師要更加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其對文字內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總而言之,對于歷史教學而言,課程標準和高考評價都是重要的指向標。高考能夠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發現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解讀高考試題,歸納命題趨勢,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當前我國對歷史教育的要求,并加以落實。2020年高考試題難度下降,但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和核心能力的要求有所增加,這一方面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另一方面又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線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更加注重教學立意、教材處理以及教學方法革新等。歷史教育改革,重在觀念革新,更重在行動。路漫漫,歷史教育者需繼續前行。

[參考文獻]

[1]李泳筠.新課標、新考綱下的高三歷史教學策略[J].中學歷史教學,2007(8):42-44.

[2]魏茜.淺談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高三歷史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52.

[3]方霞.高中歷史教學核心目標的制定[J].教學與管理,2018(10):69-70.

(責任編輯 袁妮)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Cuangzho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2017年度課題“史學新成果的滲透促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提升的研究”(課題編號:1201730006)研究成果;廣州市戴世鋒名教師工作室研修成果。

作者:戴世鋒 張笑燕 余舒婷

政治文明的靈魂分析論文 篇2:

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徑探究

摘 要:從不同的層次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以有不同的路徑。從“五大發展理念”層次來看,其實現路徑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發展。從“四個全面”層次來看,其實現路徑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從“五位一體”層次來看,其實現路徑是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

關鍵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徑探析

作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階段性目標,其具體目標主要表現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這種背景下,探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徑問題,即從哪些方面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從不同的層次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以有不同的實現路徑。

一、“五大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觀路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五大發展理念”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十三五”時期必須完成的既定目標,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是從觀念層次來講的,可以看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觀路徑。

(一)堅持創新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1]13也就是說,各級黨組織和政府要重視創新,把創新作為工作主線,同時還要鼓勵創新,在全社會形成創新氛圍。

一要把好理論創新這個“方向盤”,發揮理論創新的指導作用。理論創新指引著社會發展的方向,沒有理論創新,社會發展就會迷失方向,就會造成重大損失。當然,理論創新必須以實踐創新為基礎。這是因為實踐是理論的來源,沒有實踐創新就沒有理論創新。同時,理論創新還要指導其他方面的創新,主要包括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的創新。在所有的創新中,理論創新具有指導性和方向性,這是理論創新的特色。

二要抓牢制度創新這個“總根本”,發揮制度創新的基礎作用。制度是帶有根本性的東西。無論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還是全面從嚴治黨,都離不開制度創新。當然,這里的“制度”不是指根本制度,而是指具體制度,具體來講就是體制和機制。抓牢制度創新,關鍵是不斷完善體制和機制,包括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體制機制。而要進行制度創新,最重要的是進行全面深化改革。

三要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在近代以來三次產業革命中,科學技術都發揮著關鍵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科學技術的創新引領作用越來越顯著??茖W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社會發展中也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發展社會生產力,其關鍵在于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進行科技創新,必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四要用好文化創新這個“助推劑”,發揮文化創新的促進作用。文化是一個民族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文化創新是一個國家創新力的重要內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體現在物質文明方面,還體現在精神文明方面。進行文化創新,必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進行文化創新,關鍵要進行文化體制改革,為文化創新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

五要推進萬眾創新這個“主動力”,發揮萬眾創新的推動作用。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力量和推動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而建設創新型的民族和創新型的國家。

(二)堅持協調發展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不斷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特別是要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協調、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和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等矛盾。[1]15

一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在當代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既有歷史問題,也有現實問題;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會因素。由于這些復雜因素的存在,在中國社會發展格局中就形成了“東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局面,同時由于中國社會經歷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東北地區發展逐漸落后。因此,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必須繼續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東部率先和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重點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等發展戰略。

二要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在當代中國,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因素,城鄉發展差距日益擴大,城鄉發展不協調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從整個社會來看,農業發展比較滯后,與工業發展的差距不斷加大。與此同時,農村的發展更是落后于城市的發展,城鄉之間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剪刀差”。因此,必須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推進城鄉要素進行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城鄉資源,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采取必要措施,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發展更加協調。

三要優化產業結構。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產業結構中,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地位有所不同,作用也各不相同。在當前產業結構中,工業占據主導地位,服務業發展迅速,農業雖然具有基礎性地位,但發展落后于工業和服務業。因此,必須堅持農業基礎性地位不動搖,強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不斷增加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

四要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社會發展落后于經濟發展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與經濟基礎的決定性作用和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也與政府對社會發展的重視不夠和政策執行有關。因此,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就必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斷推進教育、醫療、就業等社會領域的發展。

(三)堅持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綠色發展。堅持綠色發展,其關鍵是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和全部過程,形成綠色低碳環保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使中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一要有度有序利用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的生存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但自然資源并不是無限的,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自然資源的開發要有限度,應該適度開發自然資源。同時,自然界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自然資源的利用不是隨意和雜亂無章的。因此,應該有序利用自然資源。

二要高效利用和全面節約資源,推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資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決定了要高效利用資源和全面節約資源。要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全面節約,離不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一方面要實現生產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另一方面要實現消費方式向綠色低碳環保轉變。

三要大力整治環境,實現生態質量總體改善。優美的環境是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表現,良好的生態是生態文明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必須改變過去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做法,堅持綠色發展方式,從總體上改善生態質量。

四要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利用制度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最關鍵的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制度具有客觀性、規范性和導向性,好的制度可以事半功倍。健全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環境,才是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1]17-18

(四)堅持開放發展

開放是國家繁榮和發展的必由之路,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全方位深化對外開放,從而逐步形成互利共贏的深度合作格局。

一要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國際經濟競爭合作的新優勢。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是宏觀上的決策,只有不斷完善,才能在國際經濟競爭合作方面取得新優勢。

二要健全對外開放的新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國際化、法治化和便利化的商業環境。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是微觀上的治理,只有不斷健全,才能使商業環境不斷完善。

三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體現了互利共贏和利益攸關的開放戰略和博大胸懷?!耙粠б宦贰笔菍ν忾_放的深化和發展,是重大的國家戰略,體現了宏大的國際視野和強大的戰略思維。

四要參與全球的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我們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必然要求我們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和義務。[1]19-20

(五)堅持共享發展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以下原則: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社會的機會公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進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一要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和能力是共享發展的基本表現,增加供給、提高水平、增強能力是共享發展的本質要求。

二要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告別貧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告別貧困是共享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原則。

三要不斷增加城鄉居民的收入,逐步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是生活之源。做大蛋糕是前提條件,分好蛋糕是公平共享。[1]20-21

二、“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觀路徑

“四個全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布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調研期間,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則是戰略舉措,這可以看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觀路徑。

(一)全面深化改革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具有突破性和先導性的關鍵環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沒有改革的全面深化,就不可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

一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則需要緊緊圍繞市場,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不再是基礎性作用。

二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而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則需要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個方面,并實現三者有機統一。

三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則需要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四要深化社會體制改革,而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則需要緊緊圍繞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公平正義。

五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則需要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

六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則需要緊緊圍繞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并提高其水平。[2]512-513

(二)全面依法治國

全面依法治國是重大戰略問題,對于我們黨的執政興國、人民的幸福安康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八膫€全面”戰略布局離不開依法治國,也就是說,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戰略目標也離不開全面依法治國。

一要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最根本保證。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離開黨的領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沒有了主心骨,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堅持黨的領導,應從政治、思想、組織等方面著手,完善我國的政黨制度。

二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又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先進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等,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

三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一樣都是基本治國方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的,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具有方向性和綱領性作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1]186-187

(三)全面從嚴治黨

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提高執政能力、完成執政使命的迫切要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根本保證。[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樣離不開全面從嚴治黨。沒有全面從嚴治黨,也就不可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一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是我們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們進行黨的建設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盵2]70他還指出:“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盵2]349這說明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要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教育要結合落實制度規定來進行。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盵4]

三要加強組織建設、紀律建設和作風建設。黨的建設是我們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叭鎻膰乐吸h,必須狠抓組織、紀律和作風建設?!盵5]294

四要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風廉政建設非常重要,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關系到國家長治久安?!凹訌娏ㄔO和反腐敗斗爭,是從嚴治黨的重中之重?!盵5]296全面從嚴治黨離不開廉政建設,也離不開反腐敗斗爭。

三、“五位一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微觀路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這一總體布局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從“兩手抓”到“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再到“五位一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全面”,包括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文化領域、社會領域和生態文明領域。加強這五大領域的建設,可以看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微觀路徑。

(一)加強經濟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一要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是經濟基礎,完善經濟基礎有助于穩定上層建筑。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社會主義的性質決定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窘洕贫葲Q定基本分配制度?,F階段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決定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決定了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二要繼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當前,在經濟發展方面,我國已經進入新常態,必須繼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型發展向集約型發展轉變;必須進一步優化由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構成的產業結構,實現其協調發展。

(二)加強政治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政治基礎

一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需要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

二要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以下三個方面的統一: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具體來講,人民民主專政是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政體也是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則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不斷發展和完善由中國人民在長期政治實踐中形成的這些制度。這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對世界政治文明作出的貢獻。

(三)加強文化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文化支撐

一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文化方向決定文化道路,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文化性質決定文化內容,必須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最終的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二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體系是靈魂,必須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時代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分別涉及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公民層面。

三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更重要的是不斷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5]191-197

(四)加強社會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環境

一要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社會主義社會本質上是和諧社會,社會和諧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社會動蕩不安,國家不可能富強、民族不可能振興、人民也不可能幸福。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斷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與社會不穩定因素,形成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可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要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國之大事,是民之大事。在教育方面,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就業創業方面,要健全和完善促進就業創業的體制機制;在收入分配方面,要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在社會保障方面,要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三要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社會治理是加強社會建設的著力點,社會建設的好壞與社會治理水平密切相關。要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必須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而創新體制機制則涉及全面深化改革,其目標是實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改進社會治理方式,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創新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加強基層社會治理。[5]197-202

(五)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可持續發展條件

一要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新理念。生態理念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導,先進的生態理念能夠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相反,落后的生態理念則會阻礙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關系人民的福祉,關乎民族的未來,涉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實上,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問題,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個哲學問題,從現實上來講關系到人類的生存發展問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從樹立生態文明新理念開始,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二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們的基本國策。這是由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的基本國情決定的。需要說明的是,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不能相互分離,需要同時并舉、相得益彰,這樣才能對生態文明建設產生綜合效果。這需要我們把節約資源放在首位,同時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綠色、循環和低碳發展,完善空間格局和產業結構,改變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要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制度是具有根本性的東西,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至關重要。這就需要不斷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的考核機制與評價機制,劃定生態保護的紅線底線、建立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生態環境的保護制度和管理制度。[5]202-207現實表明,沒有生態文明制度的約束和導向,我們的生態環境就會遭到破壞;沒有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完善,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就會存在漏洞。因此,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才能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3]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46.

[4]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09.

[5]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褚永慧】

【作者簡介】 魏廣志(1975—),男,河南許昌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思政課講師,研究方向:社會發展與社會治理。

作者:魏廣志

政治文明的靈魂分析論文 篇3:

試論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機遇和挑戰

摘 要:本文從城市社區文化的建設現狀出發,分析了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社區文化建設的機遇和挑戰,基于此分析了城市社區的戰略措施,以期指導實踐工作的開展,促進我國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活動的進步。

關鍵詞: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機遇;挑戰

城鎮化的進步促進了城市的大規模擴張,同時使得社區文化的建設更為豐富。在經濟體制不斷改革的背景下,社會的文化需要保持與時俱進,必須不斷應對社區文化的機遇和挑戰,促進社區文化為城市社區的發展奠定扎實的文化基礎,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懈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通過對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有利于促進城市社區文化的新進步,提高城市社區文化的建設水平。

1 城市社區文化的建設現狀

城市社區文化是城市經濟的反映,同時也是城市政治文明的表現。從實際的調查結果來看,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具有地區經濟制約性和缺乏特色性的特征。

1.1 地區經濟制約性

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具有明顯的差異,發達地區的城市文化建設相對于落后地區來說具有一定的進步性。比如在城市社區文化的基礎設施方面,欠發達地區的城市經濟基礎不牢固,在城市的文化建設上也存在不足。

1.2 缺乏特色性

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必須從城市的實際發展出發,以城市的基本特征為著力點,發揮自身的社區文化特色。筆者從選區的調研結果來看,當前我國城市的社區文化不能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文化建設的戰略層次上并沒有運用城市建設的良好機遇,文化建設不具有地方特色。同時,城市文化建設與城市的經濟發展不完全相適應,不符合社會主義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需求。

2 城市社區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的社區文化的重要性主要是由城市社區文化的地位決定的。城市社區文化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的層次,另一個是有利于促進我國城市與國際化城市接軌。

2.1 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地位

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切實推動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有利于推動城市的經濟快速進步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相互適應,也是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城市的需求。

2.2 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意義

社區是現代城市的基礎,是城市居民安居樂業的基本社會單元,用和諧、安全的社區文化內容來承載城市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促進居民的交往和合作,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

(1)有利于促進城市的協調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新興城市的落后主要體現在文化建設的落后,城市由一個個分散的社區組成,而強化社區的文化建設能夠促進城市文化建設的進步,促進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協調進步。

(2)有利于城市與國際化都市接軌。城市社區文化的建設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國城市居民的整體素質,展示我國城市的良好形象,讓城市進一步順應世界文化發展的趨勢,使得我國現代城市與國際化城市接軌,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3 城市社區文化的機遇

城市社區文化的機遇首先是由城市社區文化的結構所決定的,通過整合城市社區文化的結構優勢,能夠促進城市社區文化資源的統一。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全面進步,城市社區文化的豐富性得以實現。與此同時,社區居民的主動性也有所提升,社區居民的參與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3.1 城市社區文化的結構優勢

城市社區文化是一個整體,由社區文化建設的各個部分組成,通過系統內部資源的優化整合,能夠實現整體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最優化,城市社區文化建設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作為一個有機系統,社區文化的管理堅持以塊為主、條條與塊塊結合的基本模式,通過當地社區所屬政府的正確引導,并在社會資源的支持下,通過社區群眾的廣泛參與實現社區文化的建設和進步。通過形成區、街道、居民委員會的三級網絡體系建設,并通過圖書館、文化館的物質基礎,通過開展基本的活動,相應的基本活動隊伍相互支撐并把居民文化活動的觸角延伸到社區文化活動基層實驗室來實現社區文化的實踐。

3.2 城市社區文化背景的進步

隨著政府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城市社區文化的物質基礎進一步鞏固,并且大致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的需求,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彰顯文化的教育功能,對社區居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雄厚的物質基礎通過文化設施的感召力能夠實現城市居民與社區文化的交融,從而豐富居民的精神世界。社區文化在結合區域發展特色的前提下,結合各城市社區的地理位置、風俗習慣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社區文化。

3.3 居民的主動性有所提升

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高漲,同時以主人翁的姿態深入社區文化氛圍的營造中,堅持點線面結合的方式,能夠積極發揮社區文化的帶動作用。城市的社區居民作為城市文化建設主體在城市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起著全局性、先導性作用,城市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實現了城市居民社區文化活動的實踐,為社區文化獲得相應成果奠定了人力基礎。

4 城市社區文化的挑戰

我國城市社區文化在擁有前所未有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受社區人員思想意識的局限,社區文化的活動開展受到了阻礙,社區文化各階段的規劃工作具有局限性。

4.1 各層次人員思想素質的局限性

受社區人員的學歷層次的影響,一部分群眾對社區文化建設的認識度不高,對參與活動的意義缺乏了解,局限于自己物質生活的豐富。

社區人才隊伍的素質亟待提高,受到基層人員文化素質的影響,相關的組織者的文化素養不夠高,在引導社區居民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上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4.2 社區文化的投入需要鞏固

通過實踐發現,隨著城市社區的規模擴大、居民增多,城市社區文化相應的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同時社區文化的設施不符合與時俱進的要求,相關的社區文化遺產的保護經費不足。

4.3 社區文化工作的開展存在漏洞

社區文化工作的開展缺乏有效的規劃,社區文化的建設的執行力缺乏相應的規制措施。

(1)缺乏有效的規劃工作。良好的準備工作是社區文化進步的前提,社區文化建設的準備工作機制不夠健全。文化建設缺乏相應的目標和規劃,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缺乏相應的發展規劃,對社區文化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探討不夠深入。

(2)社區文化建設的執行力缺乏。由于社區文化的規劃不足,相應的活動執行存在很大的缺陷,在一些社區對外交流的活動中,筆者發現社區文化總是流于形式,違背了社區文化的精神實質和本質屬性。

4.4 社會多元化趨勢的推進

(1)社會背景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逐漸提高,市場經濟的浪潮改變了人們的思想和思維模式,人們的就業、思想觀念和組織形式千差萬別,人們意識活動的自主選擇性、主觀創造性不斷增強,在文化生活方面,需要滿足群眾的多樣需求,并通過高雅的文化活動、高質量的文化建設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通過城市社區文化的凝聚力和滲透力形成自身的社區文化核心,增強群眾對社區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這要求社區文化對大眾起到良好的價值引導作用,從而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并對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課題。

(2)經濟、政治和文化協調的需求。隨著富有特色的城市經濟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逐步推進,社區的精神文明必須齊頭并進。因此,社區文化必須通過自身的文化因素、文化因子滲透增強社區文化的創造性。創新作為文化進步的源泉和動力在促進文化發展和進步層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社區作為群眾棲息的居所,文化也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為創造一個詩意的家園奠定良好的基礎。城市內涵的深刻變革,城市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革,要求城市社區文化也要堅持人員自然和諧發展,從而促進城市文化建設的量的積累,進而促進文化建設實現質的飛躍。

(3)世界文化的交融。開放的國際化環境促使各個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不同文化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來自發達國家的文化沖擊進一步加強,西方發達國家盛行的“新的城市主義觀”“建筑殖民主義”滲透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社區文化的風格逐漸失去了文化特色,文化的人文關懷逐漸弱化,進而使得居民的道德素質下降。

4.5 提升居民素質的迫切需要

城市居民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城市居民的素質提升對展示城市形象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社區文化承載著提高城市居民素質的重要功能,因此城市的社區文化建設要從促進城市的科學化管理和城市居民素質的提高為著力點,這為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這對完善城市的文化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文化建設潛移默化的影響促使居民從小處改變自身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為城市文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4.6 信息化時代的進步

信息化時代的進步促進了人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進一步更新,人們的文化消費方式也面臨著多樣化的選擇,通過社區文化不斷切合信息網絡技術從而實現城市社區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逐步實現城市社區的網絡化體系的構建,通過網絡信息交流和溝通加強對社區文化建設的反饋,從而促進城市社區文化的進步。

5 城市社區文化的發展戰略

作為一項社會的系統工程,城市的社區文化根據城市中心目標的定位,并且根據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思路,促進了城市的文明建設,并通過強化市場在城市社區文化的配置作用,吸取其他建設的經驗,形成一個完善的社區文化網絡服務體系,通過各種各樣的特色項目吸引廣大群眾的參與,形成社區內各個成員的合力,促進城市社區文化的建設。

城市社區文化的發展需要不斷克服現有的文化局限性,改變傳統的社區文化的建設方式,從而促進社區文化的進步與創新。

5.1 積極提高居民的素質

社區文化要通過開展圖書交流會、藝術學習會進一步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居民的素質,為居民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為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從城市培養的知識經濟背景下的優秀人才著手,引領社區文化的精神,形成社區的精神風貌。

5.2 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

信息技術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同時需要社區文化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在社區文化建設的進程中,建立一個個信息交流群,通過群來加強社區居民的交流。并且通過相關社區公眾號的推送,進一步擴大城市社區文化的知名度,推動社區文化走出去,實現社區文化的持續發展,實現社區的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進而實現社區文化的綜合競爭力的提高。

5.3 多渠道拓展資金來源

物質基礎是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基石,可從多方面拓展城市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渠道來源。

比如對圖書館的建設,通過呼吁社區居民開展圖書漂流活動進一步充實圖書館的藏書量。通過與企業、政府的有力合作,同時通過利用企業的文化宣傳,如對養生類企業文化的宣傳,加強與此類建設良好的企業的聯系,實現企業和社區的雙贏。另外,在參與民主決策的政治活動中,通過相應的政策引導促使城市社區文化的基礎性設施進一步完善,進而為城市社區文化的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實現豐富社區居民的生活世界,提高社區文化的質量的目的。

5.4 培育城市社區文化的人文精神

城市社區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所在,城市社區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對城市社區居民的思維、觀念、性格、情感等方面的總稱,城市的文化精神支撐著城市經濟建設的活動,通過加強對城市社區文化精神的培育,進一步提升文化的包容力,拓展城市的發展空間,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6 結語

城市的社區文化建設在社會化的背景下,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在文化的沖擊、工作開展和人員素質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也對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城市社區文化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居民素質的功能。因此,城市的社區文化建設應當不斷克服局限性,推動城市文化建設的進步,促使城市社區文化提升到一個新層次。

參考文獻:

[1] 王琴.城市社區文化建設[J].城市規劃研究,2017(8).

[2] 張敏.新時期城市社區文化建設[J].城市,2015(8).

[3] 于強.城市社區文化的機遇與挑戰[J].文化研究,2018(12).

[4] 張炳升.城市社區文化的新機遇和新挑戰[J].社區研究,2017(9).

[5] 武平.淺析城市社區文化的機遇[J].社會與文化,2018(10).

作者:王路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武術專修生體育教育論文下一篇:實踐課教學動畫專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