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政治發展道路論文

2022-04-25

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我國政治發展道路論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政治發展道路是歷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有著自身的]變軌跡,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政治發展道路也是具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選擇應基于具體國家的政治生態系統,遵循著自身的]進邏輯,具有獨特的動力推進機制。

我國政治發展道路論文 篇1:

中國政治發展道路的共生價值研究

摘要:政治發展道路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問題。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在創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由于這條道路同中國國情、黨的主張、社會主義和民主憲政都具有共生價值,因而它是一條中國政治文明健康發展的正確道路。

關鍵詞:政治發展道路;共生價值;中國國情;黨的主張;社會主義;民主憲政

文獻標志碼:A

所謂共生價值,是指事物與事物、社會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事物、社會之間的共同屬性、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世界政治發展道路的新模式。這些年來,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探討,從其內涵、本質、特征和重要性討論得多,而對它的其他屬性揭示得太少。本文擬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形成的共生價值方面來揭示它的形成機理、制度架構和本質。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與中國國情的共生價值

中國的政治發展道路,植根于中華民族幾千年賴以存在的文化傳統,產生于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奮斗歷程,發展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階段。

第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歷史的必然。百年來,中國人曾經探索了教育救國的道路,走了實業救國的道路,進行了辛亥革命;有借鑒歐美議會憲政政治改良的嘗試,有通過“第三條路”發展中國的美好夢想,有國民黨一黨獨裁的夢魘,也有照搬前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留下的慘痛教訓,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不懈的探索。在近代歷史中,中國幾乎對世界上出現過的各種主要政治發展模式都進行了嘗試和選擇,由于各種原因,結果都失敗了。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我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共產黨歷史地肩負起了探索中國政治發展道路的重任。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型國家政權,實現了封建專制政治向現代民主政治的偉大歷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條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發展道路。從此,我們從照搬西方資本主義民主政治模式的失敗嘗試,開始轉向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嶄新實踐。近代歷史發展表明了這樣一個基本的道理:政治發展的道路必須尊重本國的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這一國情,政治發展道路的選擇只有符合基本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國情、尊重人民的意愿和尊重歷史的選擇才是正確的道路。實踐證明,中國國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提供了出發點和邏輯歸宿,提供了科學內涵和制度架構。正如政治學者俞可平先生所言,“一種理想的民主政治,不僅與社會的經濟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地緣政治、國際環境相關,而且與國家的政治文化傳統、政治人物和公民素質、公民的生活習慣等等密切相關”,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第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政治格局的內在要求。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建立,為中國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階級基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逐步探索并建立起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它是在中國國情基礎上實現民主憲政制度和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它是把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與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區域自治結合起來,實現了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的結合,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國家政治制度;我國基層民主實踐中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為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選擇了新的突破,進行了新的制度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這些制度框架,為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設計構建了合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現實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錯綜復雜,對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從國內來講,我們正在進行的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才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確保我國政治文明的正確方向,實現全黨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想。從國際上來講,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才能獨立自主,抵御國際上的各種風險,反擊西方大國的“民主大捧”。因此,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使我國政治發展道路既保持團結穩定的良好局面,又創造活躍奮進的民主氛圍。同時,在民主政治建設中,不斷擴大社會各界的有序政治參與,運用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兩種社會主義民主形式,確保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表達,社會各方面的正當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和滿足。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實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健康進行。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與黨的主張的共生價值

沒有黨的主張的核心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可能形成和發展。

第一,黨的指導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道路的發展方向。在當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我們建黨的時候在黨的旗幟上寫上了馬克思主義。我們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結合起來,努力探索在一個落后的東方大國“如何進行革命和怎樣取得革命勝利的問題”,最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我們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毛澤東思想寫到了黨的旗幟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現代化實踐結合起來,努力探索“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把鄧小平理論寫到黨的旗幟上。在世紀之交,我們把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和中國執政黨建設的實踐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到黨的旗幟上。在新世紀,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和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實踐結合起來,努力探索“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問題”,從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我們黨立足我國基本國情,不斷地與時俱進,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最后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這是我們黨在指導思

想上的與時俱進。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基本原則體現著黨的主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精神,以充分維護和保障我國各族人民的權利和自由為目的,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目標的政治道路。它全面體現了以下基本原則:一是黨的領導的原則。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不可能實現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不可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沒有共產黨的領導,也不可能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在當代中國,沒有任何一種政治力量能夠像中國共產黨一樣,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核心。二是人民主權的原則。人民主權原則的實質就是國家最高權力屬于人民。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憲政的本質要求。國家權力屬于人民構成了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基石和政治制度設計的邏輯起點。三是立足于本國國情的原則。中國歷史上長期是一個封建大國,封建專制傳統深厚,民主法制習慣比較少,社會主義建立后批判了封建的意識形態,但中國社會缺乏議會民主的社會生態環境,一個完善的現代民主模式的建立必然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四是有利于各族人民利益和政治穩定的原則。中國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和13億人口的大國,在選擇政治發展道路的時候必須考慮各民族的團結和各民族的利益,考慮整個國家、社會的政治穩定。五是權力制約的原則。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奔訌娒裰鞅O督,依法規范和制約公共權力,保護公民權益不受侵害,保證國家機關能正確司法和國家干部能正確執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法律保障。六是有利于國家“五大建設”的原則。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必須尋求一種科學的民主的政治保障。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確立,正是遵循這一原則的重要保障。七是漸進性的原則。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要經歷低級、中級和高級這樣的過渡形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道路的發展也必然經歷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才能逐漸顯示其無比的優越性和巨大的生命力。

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這“七大原則”,是形成中國強大政治力量的動力,是確保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關鍵,它們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這一黨的基本方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目標取向,就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實現這一目標取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一基本方針。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則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相互依存,統一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中。因此,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黨的基本方針的體現,它們具有共同的價值主張。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與社會主義的共生價值

社會主義社會在中國的建立,開辟了人類社會政治文明發展的新紀元,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道路的發展提供了制度設計和政治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與社會主義制度有著共生的價值和共同的理想目標。

第一,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政治發展道路進步的產物。社會主義無論是作為一種理論或者理想,還是作為一種制度或者運動形態,都體現人類政治發展道路的一個新階段,是人類政治發展道路的重要標志。社會主義社會的出現所帶來的人類社會文明,是人類社會政治發展道路進步的產物,是超越以往任何時代的政治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這樣一種目標選擇:一是它堅持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二是它堅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建立正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結果。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體現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價值內核,是中國政治文明建設重要的一環,也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希望所在。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與社會主義有著共同的本質內容。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性質決定了人民在國家的主人翁地位,反映了工農聯盟這樣廣泛的政權基礎,揭示了政權的新的職能和任務,指出了我國政權的廣闊發展前景。一個國家的政權性質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的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政權基礎是人民民主專政,這和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性質具有相同的內容,它真實地反映了我國政治發展道路的政權基礎,體現了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享有的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社會事務的民主權利。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與社會主義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社會主義價值目標對人們民主權利的保障,對自由、平等和公正、公平的推崇,反映了現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本質。實踐證明,科學的社會主義只有以民主為內容、以法治為手段、以人權為目標才能建立起來,社會主義倡導的這三大基石恰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構建的核心內容和追求的價值目標。黨的十七大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內涵,提出了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它與社會主義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它是人們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的政治發展道路。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與民主憲政的共生價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現代民主的產物,是中國社會法治建設的基本要求,更是中國民主憲政體制構架的制度創新。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民主憲政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作為一種新型的政治發展道路,它以走社會主義道路作為前提,以人類社會法治文明的重要規范——憲法為基礎,以民主建設作為重要手段,以聚集各種社會政治資源和發揮各類政治力量效能為目的,以人權為保障,它與以往任何類型政治發展道路相比都有本質區別。社會主義憲政是先進的仁人志士對符合人類理性和主流的政治制度的愿景追求。社會主義憲政作為能夠有效地控制國家權力的法治規范,是現代政治文明高度發展的產物。建設社會主義憲政,實現了先進的社會形態與進步的政治文明的結合,能夠使人類社會進入社會繁榮和政治昌明的理想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制度上的價值選擇,體現著現代民主和現代法

治追求的價值目標,構架了每一個公民都有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利的這一價值制度,恰恰讓以憲法為基礎、民主為內容、法治為手段、人權為保障的社會主義憲政得以健康發展。

第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使中國憲政建設具有獨特的價值。中國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封建專制歷史傳統的國家,長期的超穩定的封建統治,形成了一套封建官僚政治,皇帝的話就是金科玉律,就是圣旨,就是管理國家的大法和章程,“人治是官僚政治固有的基本特征或規律。在官僚政治下吏治好壞全系于官僚一身,甚至國家安危、民族興亡、人民枯榮,最后要看帝王及一小撮大臣的忠奸智愚而定,人民則對之無可奈何?!鄙鐣髁x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憲政,就意味著要推翻一個封建專制體制而建立一種全新的社會主義法治政權。這必然面臨著傳統的舊習慣和封建意識的干擾,現代民主政治與傳統專制的矛盾、法治與人治的對立,等級特權與公平公正的博弈,始終是社會主義憲政建設的重大障礙。因此,在中國國情條件下,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才能真正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憲政體制,才能破除封建專制意識,才能解決憲政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建設新型的社會主義憲政文明。

第三,只有經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才能在中國實現真正的民主憲政。社會主義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能為憲政的發展提供經濟上的前提和基礎?!霸谫Y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勞動者是生產條件(既包括他所耕種的土地,也包括他用來勞動的工具)的非所有者”,所有權表現為占有他人勞動的權利,表現為勞動者不能占有他自己的產品。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超越了“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狹隘性,建立了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這一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將使人民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為經濟上的平等奠定基礎條件,進而為建立社會主義憲政創造經濟保障。在政治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將建立一種全新的民主憲政,在這種制度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國家和社會的一切權利,社會各種政治資源和政治力量在社會主義憲政體制下都將得到規范的運行和體現。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作為一種全新的政治文明發展道路,體現著雙重的價值目標:一是防止國家權力行使者的公權濫用,從而達到限制國家權力的目的;二是讓國家權力真正為民服務,實現權力為人民所有的價值預設,從而達到用法治保障人民權利的目的。經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會實現憲政與社會主義有機的統一,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的統一,憲政與人的價值和權利有機的統一。

總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既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又有嚴謹的制度架構;既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要求,又有符合國情的實現形式和可靠的推動力量,內涵豐富、體系完備,它與中國國情、黨的主張、社會主義和民主憲政都具有共生價值,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健康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要認真研究這些共生價值及其相互關系。

責任編輯:向波

作者:陳純柱 敖永春

我國政治發展道路論文 篇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歷史邏輯與發展指向

政治發展道路是歷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有著自身的]變軌跡,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政治發展道路也是具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選擇應基于具體國家的政治生態系統,遵循著自身的]進邏輯,具有獨特的動力推進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未來取向,必須進一步確立以人為本的政治發展理念,必須探索契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政治發展模式,必須培育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倫理,必須構建適應網絡時代的民主政治發展機制。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歷史邏輯;發展指向

胡伯項(1965—),男,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劉浩林(1973—),男,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江西南昌330031)

本文系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科學發展觀與當代中國政治文明建設”(項目編號:08KS10)和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

政治發展道路是具體的。就全球范圍而言,各個國家的政治發展道路應該是各國的歷史傳統、現實國情以及政治發展實踐的產物。經過新中國成立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國政治發展道路初步成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體系。在政權制度上,實行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政黨制度上,實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城鄉社區,實行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一政治現代化模式既有別于世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也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政治話語大相徑庭,是完全中國化了的制度設計與安排。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選擇。為了更好地堅持這一道路,本文在考察其形成]進軌跡的基礎上,闡述了它的現實特征,并描繪了這一政治發展道路的未來發展取向。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形成軌跡

政治發展道路也是歷史的。從歷史進路考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可以看到這一道路經過了黨和國家幾代領導集體的探索與實踐,有著自身的]變形成軌跡,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

(一)毛澤東對新中國政治發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對中國政治現代化的路徑或者模式問題的探索,嚴格意義上講,自新中國成立前夕即已開始。早在新中國成立前,毛澤東就開始思新中國的政治體制架構了。在1948年9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指出:“我們采用民主集中制,而不采用資產階級議會制……在中國采用民主集中制是很適合的,我們開人民代表大會……不必搞資產階級的議會制和三權鼎立等?!盵1](P135-136)及至1949年6月,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再次指出:“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盵2](P1471)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政治體制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曾很大程度上照搬蘇聯模式。1955年底,毛澤東察覺蘇聯經驗并不完全適合我國的情況,就在黨內首先提出了“以蘇為鑒”,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大問題。毛澤東認為:“我們不要迷信,認為在社會主義國家里一切都是好的?!盵3](P69)1956年初 ,斯大林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等事件被揭發出來后,毛澤東說 : “要引以為戒 ”,“老房子不盡如人意,需來一番改造了”。[3](P23)此后,隨著蘇聯、東歐一些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存在問題的充分暴露。毛澤東開始了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艱辛探索,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想。毛澤東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要走自己的路,不能把書本當教條,也不能照搬外國的模式。1956年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成為全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先聲。十大關系中有四對涉及民主政治建設,圍繞這些關系,毛澤東發表了一些富有建設性的真知灼見。其中許多見解成為長期指導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方針。比如,關于黨和非黨的關系,毛澤東指出:“無論過去還是將來,恐怕還是幾個黨好,幾個黨可以‘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辈娬{“必須反對官僚主義,反對機構龐大,在一不死人,二不廢事的條件下,我建議黨政機構進行大精簡,砍掉它三分之二”。[3](P34)從上所述,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前后,毛澤東對中國政治發展道路有過正確審慎的探索。但頗為遺憾的是,他未能堅持住這一正確的方向。反右運動開始后,中國政治發展道路的探索實踐遭到挫折。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初步形成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轉折點,鄧小平首先從思想路線上撥亂反正,對中國政治發展道路重新予以思考。早在1979年3月,他就指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1982年9月,他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命題。他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盵4](P3)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從此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并不斷深化,其間遇到了政治體制的阻礙,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不相適應的問題開始突出。鄧小平敏銳地覺察到這一問題。從1985-1987年上半年間,他多次指出:“現在經濟體制改革每前進一步都深深地感覺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盵4](P176)并強調:“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于政治體制改革?!盵4](P164)一方面,鄧小平極言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但同時,鄧小平對中國政治改革所面臨的困難有著充分的認識,對推進中國政治發展的方式、方法采取了極為慎重的態度。鄧小平一直堅持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具體化,要進行總體設計,要有一個藍圖。面對政治體制改革的種種不確定性,鄧小平著力倡導的是一條漸進改革的道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江澤民堅持了鄧小平所主張的政治體制改革路徑,并隨著實踐的發展,提出了更為系統的政治發展理論和主張。江澤民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思考,集中體現在他所提出的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六項原則中:一是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為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要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鞏固黨的領導,有利于在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生產力。二是改革的目標是要始終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擴大基層民主,調動基層和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積極性。三是堅持不懈地加強和完善黨內民主,以不斷促進人民民主的發展。四是改革是否成功,關鍵看國家政局是否穩定,看生產力能否得到持續發展,能否改善廣大人民的生活,能否增進各族人民的團結。五是不能丟掉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謂“民主”,要根據我國自己的實踐、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改革的內容和步驟。六是政治體制改革很復雜,每一個措施都涉及千千萬萬人的利益,要分步驟、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5](P144)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開,此次會議把政治體制改革提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針對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作了專門的闡述。在報告中江澤民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上論斷,事實上已從宏觀層面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基本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輪廓基本形成。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完善和發展

世紀之交,改革開放在爭論中繼續推進并不斷深化。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續解放思想,站在更高的歷史起點上,繼續大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邁向了更高的臺階。在改革、穩定、有序的狀態下,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完善,立法速度加快、質量提高、過程公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得到加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建設進一步推進;黨內民主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人權入憲,提出私有財產不可侵犯,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開始深入人心。

黨的十七大召開后,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政治建設的新思想和新舉措,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主要包括: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的新論斷;提出了擴大人民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提出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新命題;提出了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新部署、發展人民民主的新舉措和發展黨內民主的新辦法,等等。

這一系列新思想標志著我們黨對民主發展規律、社會主義政治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理論的不斷豐富和發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現實特征

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政治發展道路,只能從本國國情和實際出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和實踐找到的正確道路,具有世界上其他政治發展模式所不具備的現實特征。充分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現實特征是正確把握并堅持這一道路的關鍵所在。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脫胎于我國特殊的政治生態系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脫胎形成于我國特殊的國情當中。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而言,在經濟基礎以及政治文化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由此使得中國政治發展之路根本無法全盤遵照西方民主化的路徑而必須重新設計。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工作重心開始轉移到經濟建設,經濟體制實現了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經濟體制改革使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并進而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但是客觀地講,目前我國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國家市場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中,國家對市場的功能替代還較為常見。這一“市場經濟體制”離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還有較大距離。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原本兩者就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市場經濟的不完全性,決定了民主政治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另外,就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而言,民主意識的缺失,仍為不爭之事實。中國具有兩千來年的封建專制制度的歷史,除極少數情況外,中國政治形態一直無多大變更,即一直是受著專制政體的支配?,F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曾經指出:“中國文化精神在政治方面只有治道,而無政道?!盵6](P187)這無疑是洞悉中國政治文化要義的精辟之見。民國初年,“美國政治學會”首任會長古德諾做袁世凱的憲法顧問期間曾經指出,中國缺乏它要表現的自由民主所應具備的東西,法制,個人權利,甚至于紀律,都一無所有。他說:“專制主義應該繼續下去,直到它發展了對于政治權威有更大的服從,對于社會有更大的力量,對于私人權利有更大的關注之后再說?!盵7](P210)鄧小平在談及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設時也曾經指出:“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比較少。解放以后,我們也沒有自覺地、系統地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各項制度,法制很不完備,也很不受重視?!盵8](P332)以上所述經濟基礎和政治文化方面的不足,給了中國政治發展實踐以很大的制約,正是在這樣的政治生態環境的影響下,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呈現出明顯的漸進性特點。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具有特殊的動力機制

中國民主政治建設遵循著自身的]進邏輯,具有自己的動力推進機制。從其動力機制的特點來看,呈現出由政府主導與危機推動相結合的特點。

政治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從國家與社會的互動關系中體現出來。簡言之,政治發展就是國家控制力量和社會力量的互動過程、狀態、格局和趨勢。目前,我國傳統的國家與社會的力量對比并無實質性的改變。無論是改革發生時,抑或改革進行中,“強國家,弱社會”的權力格局始終未能觸動。由此決定,中國最初的政治體制改革只能是一場“政府主導型的改革”。在這種改革過程中政府擁有很大的“自主性”。政府有能力根據自己的切身利益獨立地制定并實施改革方案。由于政府在改革問題上有實力決定是否改革以及如何改革,所以,改革路徑的選擇自然地要屈從于政府的理性和權威。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我國政府與社會力量的消長變化,單純的政府主導型改革顯然不能完全適應中國政治發展的現實需要。危機推動開始成為推動中國政治發展的重要動力機制。2003年的非典危機后,危機推動的動力模式在中國政治發展領域漸趨明顯。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具有自身特殊的]進規律

走政治改革與政治建設相結合的道路,通過政治建設來鞏固政治改革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突出特色。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基本上沿襲的是革命時期的“先破后立”的思維取向。毛澤東相信“階級斗爭一抓就靈”,并試圖以此指導思想來規劃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圖景,以至于最終爆發“文革”那樣的政治災難。政治革命條件下,采取先破后立的方式是慣常的一種形式。但先破后立的思維方式顯然不適合于政治建設。如果在政治建設條件下仍然采取先破后立的方式,就無疑會造成一種既無新體制又無舊體制的政治真空。舊的體制業已破壞,新的體制卻無從建立,到頭來最終還得恢復以前所破壞的,這樣就浪費了大量的政治資源,導致循環重復建設。這種做法,表面上說是推進政治發展,其實質卻與政治發展背道而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在政治發展領域開始了偉大的轉折,表現在認識領域,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思維方式的確立。一般來講,在政治建設時期,顯然要以維護現有政權為目標。因此,在具體操作層面,必須要充分利用固有的政治資源并不斷發掘出新的政治資源,通過不斷的體制改革和創新,以鞏固現存政治體系的合法性基礎。俞可平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呈現出“增量民主”的特征并取得很大的成功?!霸隽棵裰鳌钡谋硎?也很好地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特殊的]進邏輯。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未來指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主觀選擇使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是一個內容廣泛的系統工程,需要長期的努力。為了更好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中國政治發展領域需要進一步探索解決好以下問題:

(一)必須進一步確立以人為本的政治發展理念

經濟社會發展要解決的一個最為根本的問題是發展的目的問題。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從根本上回答了這個問題。政治發展同樣面臨政治發展的目的問題。政治發展道路在“以什么為本”這一根本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是區分一種政治形態是否進步的根本標志。資本主義之前的政治發展,基本上是以神為本,人們主要從虛幻的神靈中獲取政治的價值與動力。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廣泛發展,使社會發展進入以物為本的階段,金錢主宰政治成為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無法超越的藩籬;只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進入以人為本即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新階段,以人為本成為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本質特征。從這個根本點上說,我們黨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不僅具有極其廣泛的經濟社會意義,而且具有極其深刻的政治意義。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的基本]進邏輯,就是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制度,通過政治體制改革,不斷調整解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使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不斷發展、完善,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不斷得以實現。就這一]進邏輯來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最終通向社會主義的政治發展道路,其終極目的是為了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政治價值取向必須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始終,要成為不斷推進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主線。

(二)必須探索契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政治發展模式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和利益結構日益多樣化,社會階級階層出現了新的變化,人民內部利益要求復雜多樣,利益矛盾日益增加,大量新的社會問題凸顯。在此情況下,必須努力實現由傳統的社會控制體系向現代的社會控制體系的轉變。從政治發展的視角看,這一過程的歷史趨向是從行政控制走向法律控制,即實現法治。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征是:社會秩序主要表現為法律秩序,社會生活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的社會關系均納入法律規范的調整范圍,法律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和最高的權威性。

(三)必須培育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倫理

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政治發展。由于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經濟領域市場化改革的全面推進,政治領域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政治倫理的異化。政治領域中大量存在的腐敗現象,政治行為中的低效率等負面的東西,帶給人民對黨和政府的不信任,對法律的不尊重,對道德的褻瀆,對誠信的鄙視。導致這些局面的深層原因,主要還在于政治倫理建設方面的問題:一是利益分配環節明顯的欠公正,群眾正當的利益沒有很好地得到保護與滿足,沒有體現公平與正義。二是基于民主政治體制不完善情況下的政治倫理缺失。部分領導干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有的干部甚至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極大地破壞了自身形象,惡化了干群關系。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要構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那么在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實踐中比較迫切的任務,除了加強顯性的法律制度建設之外,相對內隱的政治倫理建設也還任重道遠。

(四)必須構建適應網絡時代的民主政治發展機制

當今時代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截至2009年1月,中國網民已突破3億人,而且還在以每月800萬至900萬人的速度增長?;ヂ摼W的迅猛發展和網民數量的激增,以及網絡的開放和自由特性,使得網絡成為表達民意訴求的重要平臺??梢悦黠@看到,網絡的巨大影響早已透過社會,滲透到政治層面,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領導者的思維和理念。不僅如此,網絡還正在向政治制度、政治過程、政治權力以及政府治理等各方面滲透,為現實的政治生活增添了許多鮮活的內容,進而催生出所謂的“互聯網政治”?!盎ヂ摼W政治”的基本內涵是指民眾通過網絡參政議政,實際上是行使民主權利,其性質就是民主政治,是在高科技基礎上借助互聯網推進民主政治發展的一種新方式和新途徑。中央黨校的沈寶祥認為,“互聯網政治”的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形式日益豐富、民主政治不斷發展的新表現?!盎ヂ摼W政治”讓“提問與答疑”成為一種有效的輿情機制。領導人上網了解民情,政府上網公開政務,公民上網表達意見,互聯網上的“政治互動”不僅改變著政治信息的傳播方式,也日漸深入地改變著現有的政治生態環境?;ヂ摼W帶來的政治生態轉變也正深刻影響著我國政治發展的現實進程,構建適應網絡時代的民主政治發展機制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牟宗三.歷史哲學[M].臺北:學生書局,增訂八版,1984.

[7]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

[8]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責任編輯:俞暉】

作者:胡伯項 劉浩林

我國政治發展道路論文 篇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特點和原則

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長期奮斗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反映了時代特點,順應了世界政治發展的潮流,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要求。堅持這條道路,關系我國政治和社會發展,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關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

政治發展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包括政治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政治力量、政治實現形式等在內的政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既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又有嚴謹的制度架構,既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要求,又有符合國情的實現形式和可靠的推動力量,內涵豐富、體系完備。

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的指導地位,確保我國政治發展的正確方向。政治意識形態作為直接、系統反映社會政治現象的思想體系,是一個國家政治發展的根本,體現著鮮明的階級性和主導性,規范著人們的價值取向和政治行為,決定著政治發展道路的走向。與西方多元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意識形態不同,我國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指導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實踐證明,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形成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僅保證了我國政治發展的正確方向,而且保證了我國政治發展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統一的思想基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是要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不動搖,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堅持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發揮我國政治制度的優勢和作用。政治發展以一定的政治體制為依托,在現代民主國家通常以政黨制度、議會制度、選舉制度、權力運行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形式,確定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體現國體和政體的統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經過反復探索、不斷總結,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廣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動員全體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投身國家建設,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既能實現廣泛的民主參與,集中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進執政黨和各級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又能實現集中統一,統籌兼顧各方面群眾的利益要求;既能避免一黨執政缺乏監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黨紛爭、互相傾軋造成的政治混亂和社會動蕩,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又一重要形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體現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原則,體現了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的統一,符合我國國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強大生命力??傊?,這三項政治制度,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制度框架,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出發點和歸宿,遵循權力運行的基本規律,規定黨和國家組織與活動的基本原則,是對人類政治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真諦和光輝。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三項政治制度堅持好、完善好、發展好。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發揮參政黨作用相結合,形成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強大力量?,F代民主國家的政治發展,需要具有強大政治凝聚力和社會整合力的政治組織的推動。以政黨的力量推動社會民主化進程,已成為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特點和條件。與西方國家民主政治發展道路不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根本特征的。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先進的執政黨,是伴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在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走向歷史前臺,承擔起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領導者、組織者和推動者的歷史重任的。如果離開了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政治發展就會失去核心力量和根本保障。同時,中國的民主黨派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親密友黨和社會主義參政黨,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積極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職能,是我國社會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以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最高原則,使我國政治發展既保持了團結穩定的良好局面,又創造了振奮活躍的民主氛圍。這與以競爭為特征的西方民主政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是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一大優勢所在。

堅持運用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兩種重要的社會主義民主形式,不斷擴大社會各界的有序政治參與。政治發展作為一種靜態與動態相統一的政治實施過程,總是受一定的政治經濟狀況和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表現出不同的具體民主實現形式。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普遍采取選舉民主的形式,體現在總統選舉、議會選舉和表決等社會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選舉民主形式是世界政治文明發展的一大進步,也是現代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標志,但在西方的政治實踐中卻有其固有的缺陷,不能最廣泛地代表普通民眾的利益,而往往成為少數有錢人的政治游戲以及少數利益集團維護其利益的工具。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相結合,是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不斷健全各項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民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實踐證明,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有利于擴大社會各界的有序政治參與,拓寬利益表達渠道,是我國政治發展有效的政治運行載體和民主實現形式,具有西方民主政治不可比擬的廣泛性、包容性和真實性。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必須把包括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在內的各種民主形式有機結合起來,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發揮作用,確保人民的意愿得到最充分的反映和表達,社會各方面的正當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落實和滿足。

堅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切實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實現。以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人民取得了民主權利,如果不上升為制度和法律,并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權威性,人民的民主權利就沒有保障。社會主義法治是民主和法制的結合,社會主義法治將人民的民主權利以及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結構、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用系統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來,并確保其實施,從而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不受破壞和損害,保證人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實現。因此,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全體人民真正享有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管理國家、特別是管理基層地方政權和各項企業事業的權力,享有各項公民權利。實行依法治國,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又有利于保證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有秩序地進行。

綜上所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可以形象地概括為:在這條道路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方向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駕駛員”,人民群眾廣泛積極的參與是強大的“發動機”,作為載體的三項政治制度是“紅旗車”,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是兩條“快車道”,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是安全運行的“交通規則”,目標是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具有顯著的特點

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植根于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廣闊沃土,產生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進行的偉大實踐,發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之中,顯示出鮮明的特點和優勢。

既能廣泛發揚民主又能實現高度集中。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無論是價值取向、制度設計,還是政策選擇、操作實施,都充分體現著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充分體現著廣泛民主與高度集中的有機結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上,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和各界人士,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無論持有什么信仰,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都能夠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三項政治制度中,以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這兩種重要民主形式,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充分表達不同的意見和訴求,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且只要是合理的,都會得到重視和采納,真正實現最廣泛的政治參與,實現最真實的民主。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始終堅持和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則,實行國家權力統一行使。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能夠匯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將社會各群體中的個別、分散的意見、愿望和要求集中起來,形成統一意志和統一行動,從而實現廣泛民主基礎上的高度集中。

既充滿生機活力又富有效率。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否得到充分調動和發揮,是判斷一個社會是否具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標準,也是衡量一種政治發展道路是否具有廣闊前景的重要標準。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始終堅持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切實保障全體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過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基本政治制度,拓寬社會利益表達渠道,擴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參與;通過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斷加強和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從而保障各少數民族充分行使當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社會資源,實現高效率發展。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保證了國家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統一規劃和部署;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和各界人士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獻計出力,共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

既尊重大多數人的意愿又照顧少數人的意見。堅持民主的多數與少數相統一的原則,既反映多數人的普遍愿望,又吸納少數人的合理主張,既聽取支持的、一致的意見,又聽取批評的、不同的聲音,有助于廣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以最大限度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這是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優勢,也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理念和要求。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中國共產黨通過堅持和完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與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和各界人士,就重大問題在決策前和決策執行中進行廣泛協商,聽取意見,求同存異,求得共識,既尊重大多數人的意愿和要求,又照顧少數人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制定一系列方針政策,既維護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照顧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利益和要求,從而實現多數決定與少數保護的有機統一。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則

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一方面要尊重和體現我國政治發展的內在規律,另一方面要正視和應對我國政治發展所處的特定環境。特別是當前,國際局勢錯綜復雜,國內改革處于攻堅階段,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這些都對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需要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則。

一是要始終立足于我國的基本國情,使這條道路越走越實。確立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要符合本國國情,堅持走好這條道路更需要立足國情。如果脫離國情,再好的政治發展道路也會走入歧途,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不顧本國國情,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政治模式,試圖走西方政治發展道路,結果導致經濟衰退、政治動蕩甚至國家分裂。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民主制度不斷健全,民主形式日益豐富,民主政治建設呈現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但是也要看到,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仍然處在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民主與法制的基礎比較薄弱,政治文明發展起步較晚。因此,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既不能提出過高要求,急于求成,更不能不顧國情,盲目走西方民主政治發展道路,而是要始終立足我國的基本國情,堅持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更加堅實。

二是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使這條道路越走越寬。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是一個使上層建筑更好地適應經濟基礎需要、使政治關系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關系的動態過程。因為任何一種政治發展道路都需要適應時代發展不斷調整和完善,否則就會走入死胡同。前蘇聯和東歐共產黨之所以喪失政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走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時故步自封、體制僵化,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不到發揮。因此,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必須緊扣時代脈搏,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對政治權力結構、政治運行機制等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調整和完善,優化政治體系,調節政治關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不斷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使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永葆生機與活力。

三是要善于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成果,使這條道路越走越活。人類文明是豐富多彩的,任何一種政治文明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任何一條政治發展道路都不可能在荒原上獨行。一部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不同政治文明間相互影響的歷史,就是一部不同政治發展道路間相互交流的歷史。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共產黨按照馬列主義關于民主政治發展的基本原理,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創立的,是在不斷吸收和借鑒其他政治文明成果的過程中發展和完善的。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不同政治文明的因子相互滲透、融合、交流和影響,構成了現代民主政治文明發展的重要景觀。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需要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和氣魄,敢于借鑒、吸收包括西方民主政治文明在內的一切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使這條政治發展道路更好地體現時代精神,體現世界民主政治發展潮流。

四是要推進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設,使這條道路越走越穩。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制度作保障,再好的政治發展道路也很難平穩地走下去。長期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但在一些具體制度和機制方面還存在著不足,民主制度建設不能完全適應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必須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設,進一步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以更加健全的制度來保障人民群眾的有序政治參與,真正行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可靠的力量源泉,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莊聰生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航空經濟航空航天論文下一篇:新聞評論研究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