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不規則物體體積說課稿

2022-12-20

第一篇:不規則物體體積說課稿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說課稿反思

《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XX壩小學

XXXX 教學內容: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方法。

2.能根據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一些物體的體積。

3.通學習,讓學生體會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運用具體方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能理解排水法的原理,會求一些物體的體積。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導出課題 1.烏鴉喝水的故事。

2.長方體和正方體,我們就會求它們的體積了,那一些不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體,例如:西紅柿、土豆、橡皮泥、石塊等等,我們能否求出它們的體積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板書課題,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二、動手操作探索學習

1.出示例1 這個西紅柿的體積是多少? 讓學生說說看到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得出:西紅柿的體積就是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體積。

所以西紅柿的體積是 350-200=150(毫升)=150(立方厘米) 答:這個西紅柿的體積是150立方厘米。 2.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探索:石塊的體積怎么求呢

三、鞏固練習提高能力

1.書本52頁的做一做第2題。

2.把一個鐵球沉沒在長1.5分米,寬1.2分米的長方體容器里,水面由4.5厘米上升到6厘米,你能求出這個鐵球的體積是多少嗎?

3.書本54頁的第7題。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設計: 書本54頁的

9、

10、11題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說課稿 旬陽壩小學喻茜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節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的知識,了解了容積的內容的基礎上呈現的。 本節課的教學意義在于,通過本節課的實踐操作和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體積這一概念的理解和深化。明白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可以用“排水法”。操作和實驗貫穿課的始終,是一節很有價值的實踐課。 我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方法。

2.能根據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一些物體的體積。 3.通學習,讓學生體會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運用具體方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難點是使學生能理解排水法的原理,會求一些物體的體積。。

二、說學情。

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抽象的內容,前面學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是用公式來計算的。而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沒有公式來計算,學生感到很困難,不易理解,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

三、說教法和學法。

新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學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數學活動課要把握好實踐活動的時機,凡是能讓學生自己設計的,就讓學生親自去發揮;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就讓學生親自去動手。所以這節課我主要采用了觀察法、演示法和學生的實驗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活動過程中,我在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具有較大的自主發展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結合本節課的知識的特點及教學目標,確定本節課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的形式,讓學生自己探究出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做學習主人的樂趣,感受小組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動手動腦探索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流程: 以下對每個環節的教學進行具體的說明。

1、故事引入導出課題 以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入,問學生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因為把石塊放進去水面就上升了。這樣就把本節課主要用到的數學思想滲透給學生,為后面的實驗做鋪墊,同時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接下來我讓學生觀察石塊,引出不規則物體的概念,并板書:不規則物體。告訴學生生活中還有很多不規則的物體,讓學生舉例,比如梨、土豆、西紅柿„并揭示和板書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2、動手操作探索學習 我提出第一個問題:如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呢?從而引起學生的探索的興趣,接下來我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第一個實驗:用量筒和水試一試、測一測西紅柿的體積。我讓學生先在量筒里倒入一定的水,記下它的位置。再把西紅柿放進去,看看水位有什么變化。學生通過實驗活動,初步明白應用等量代換的思想,西紅柿的體積=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而上升的那部分水的體積=西紅柿完全沉入水里后的總體積-原來水的體積。這也是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基本方法“排水法”。在這一環節我特別強調,測量時要把西紅柿完全浸入水中,才能應用等量代換的思想求體積。

3、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這時,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強烈,于是我馬上提出第二個問題:如果沒有量杯,只有一個長方體的容器,又怎樣測量出石塊的體積呢?我把量筒換為長方體容器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第二個實驗,進一步探索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學生有了第一個實驗的基礎,探索出方法應該問題不大。這時我讓學生觀察:上升的那部分水是什么形狀?學生很容易的看出來是長方體。那長方體的體積怎么計算呢?學生很快地說出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X高。我再問:那石塊的體積呢?這時學生茅塞頓開,會很容易的探索出石塊的體積=長方體的底面積X上升的那部分水的高,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4、鞏固練習、提高能力 在練習中,我主要安排了兩個層次的練習,這兩題是對今天學習內容的很好的應用,能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理解。練習一是針對第一個實驗設計的,練習二是針對第二個實驗設計的。學生有了實驗的基礎,就能很快地計算出西紅柿和珊瑚石的體積。

5、全課小結 我故意提出:“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排水法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那我們現在用排水法來測量一塊不規則的海綿的體積,行不行?”學生很快就會想到不行,讓學生明白我們處理問題時應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

最后課外拓展,請學生應用今天的知識去討論:“如果我們面對的不規則物體是一粒小小的黃豆,或是一個不會沉入水里的乒乓球,又如何測量它們的體積呢?”這無疑又給學生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使學生很有興趣在課后展開討論,同時也把這節課向課外延伸,向實際生活延伸,達到一個升華。

本節課的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直觀到抽象,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全過程,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我的課說完了,謝謝大家!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反思

旬陽壩小學喻茜

不規則的物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發現、驗證并運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目的在于通過本節課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想法都應當通過親身的實踐去驗證才能夠得到結論再加以應用,這是一種很嚴密的思維過程,也是現在孩子缺少的一種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浸入水中物體的體積”的基礎上,感悟“轉化”的數學思想,是本節課的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要依托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已有知識,通過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實驗操作等數學活動過程,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等量替換的數學思想,探究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通過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實踐活動,培養孩子實踐能力和用數學方法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本節課中,有很多環節的處理都不是很到位,主要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的體會:

1、保證數學思考的時間,提高數學思考的有效性 在學生完成實驗結果匯報后,思考:“為什么上升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物體的體積”?學生一時表述不清,老師由于心急就趕緊插嘴,引導學生思考、表述。其實,只要給點時間讓他們思考,他們就能意識到:水面上升的原因是投入了西紅柿,水增加的體積就是西紅柿的體積。還有一些學生,先是疑惑,停頓幾秒后,就都豁然開朗了。數學學習是通過思考進行的,沒有學生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而思考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因此學生在思考時,教師要做到耐心等待,給予了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使學生真正經歷了整個思考過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保證了學生思考的實際效果。

2、注重思維方法的引導,從“授人以魚” 到“授人以漁”

在教學時,我通過引導,讓學生發現,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必須要轉化成規則物體的體積,水可以充當這一轉化過程中的中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在水中體現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學生思考后交流:將不規則物體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長方體容器里,上漲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將不規則物體放入盛滿水的長方體容器里,溢出的水的體積就是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對于溢出的水,學生也想出了很好的處理方法。在此,我就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沖突,又在觀察、討論、思考中相互接納,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要,盡顯了學生的潛在能力,發揮了課堂教學中的多種交互作用,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由于教師教學水平欠缺,在教學過程還出現了很多失誤,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對于教材的解讀與挖掘,我還要多多學習和研究。教師為了順利結束課程,以縮短或犧牲學生的學習及討論過程為代價是極其愚蠢的舉動。若讓學生完成他學習、討論過程的展示,師生們將會獲得怎樣的收獲都是不一定的。由此我也深該地認識到,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提升教學水平,增強自信,才能駕馭課堂,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第二篇: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后記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

《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反思

巴南區木洞鎮中心小學校 楊波

2016年4月7日,我代表學校參加了在大江小學舉辦的巴南區“揚帆起航”共同體學校數學“解決問題”的賽課。賽課效果很好,個人覺得在以下方面做的不錯。

一、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探討學習的作用。

在本課中,我讓學生小組內完成了最重要的兩個操作:一是將不規則的橡皮泥捏成比較規則的形狀,然后測量出橡皮泥的的數據進而計算出橡皮泥的體積;二是利用量杯、水等,采用上升、下降、溢出等排水法測量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另外我還安排了在小組內交流:用排水法測量物體體積該怎么操作?可以說,本節課最重要的學習過程都是在小組探究中完成的。

二、高度重視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也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目標。本課中,測量橡皮泥和土豆的體積都是學生通過自己操作求出來的,在操作過程中,橡皮泥需要捏變形然后測量、土豆體積需要幾種方法測量出來,都是十分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

三、積極啟發了學生創新解決問題的思維。

以往教學中,往往是按照某種程序機械的解答出來,這種模式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本課中,我就注重了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例如用排水法測量土豆體積,我就先讓學生說說怎樣用排水法測量,我本以為學生只能想出上升法(先加水,然后放入土豆,水面上升,上升部分就是土豆體積)、下降法(先把土豆和水都放入量杯中,然后取出土豆,水面下降,下降部分的水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但沒想到學生居然想出了溢出法(先將量杯加滿水,然后放入土豆,水就溢出,溢出部分的水就是土豆的體積),看來學生的指揮是無窮無盡的呀!

四、有效揭示了轉化思想具體應用的規律。

本課內容包含了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簡單地說,轉化就是把數學學習中遇到的陌生的、困難的內容,通過一些手段使其變成熟悉的、簡單的內容,這樣難題就迎刃而解了。本課中,將不規則的橡皮泥捏成規則的橡皮泥,是把陌生的轉化成熟悉的;將土豆體積用排水法測量出,是將求土豆的體積轉化成求水的體積。通過操作,學生了解了這種思想,更是實踐了這種思想。我還點播學生,在學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公式時,也是這兩種圖形轉化成長方形來推導的,加深了學生印象,將這一思想把不同內容都串聯起來。

第三篇: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安陽市建安小學? 李曉彤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求長方體和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3、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應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利用已有的經驗,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學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探究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準備:橡皮泥、梨、量杯、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某郵政運貨車,車廂是長方體。從里面量長3米,寬2米,高2米,它的容積是多少?立方米?

學生讀題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二、談話導入

1、師:我們已經學會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像橡皮泥、梨、石頭等形狀不規則的物體。怎樣求得它們的體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2、出示大屏幕

設法求出下面兩種物體的體積

橡皮泥?? 梨

師:我們一起來看題目:要解決什么問題?這些物體有什么特點?

師:大家想怎么解決呢?同桌兩人討論一下,一會兒我找人說。

生: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規則的長方體或正方體,量出它的長、寬、高求出體積。

師:把不規則的、可以變形的物品捏成規則的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求出體積。很好,思路很清晰。

那梨呢,把梨也能削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嗎?顯然不可能,那怎么辦呢?

生:可以用排水法。

師:說一說你的思路。

生:先在杯子里放一些水,記住它的刻度,再把梨放入杯子里,也記下刻度,兩次刻度的就是梨的體積。

師:他說的大家聽明白了嗎?

師: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需要記錄哪些數據?

師: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

師: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用排水法只能求出沉入水中的物體。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大屏幕

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沒有量杯,只有長方體容器,能求出珊瑚石的體積嗎?

分析:題中告訴我們水的體積了嗎?能求出來嗎?

知道總體積嗎?怎樣求?你會解答嗎?

2、 練習九第8題

讀題,分析:這道題怎么做?

3、 把一個蘋果浸沒在一個枝頭為1.2分米的正方體水箱中,此時水箱剛好滿了,拿出蘋果,水面高度為0.9分米,這個蘋果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不管是用排水法還是捏成規則立體圖形,本質上都是將不規則的轉化成規則的,都是通過等積變形進行轉化,轉化的前提是體積不變

第四篇: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課本第39頁的例6及第41頁練習九的第7~13題)。

第 11 課時

課型

新授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求長方體和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3.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具體方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運用具體方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具運用

一個雪花梨,一個量杯,一塊橡皮泥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復習導入】

1.填空

6.7m3=()dm3=()cm3

2L=()mL3450mL=()L

0.82L=()mL=()dm3

提問:單位換算你是怎樣想的?

2.判斷

(1)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2)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但要從里面量出長、寬、高。

(3)一個量杯能裝水10mL,我們就說量杯的容積是10mL。

(4)一個量杯最多能裝水100mL,我們就說量杯的容積是100mL。

(5)一個紙盒體積是60cm3,它的容積也是60cm3。

通過判斷的練習,要讓學生理解容積與體積的區別與聯系。

【新課講授】

出示課本第39頁教學例題6。

(1)出示一塊橡皮泥。

提問: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把它捏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用尺子量出它的長、寬、高,就可以算出它的體積)

?(2)出示一個雪花梨。

提問:你能求出這個雪花梨的體積嗎?

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并匯報。

最優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體積。

?(3)給每個小組一個量杯,一個雪花梨,一桶水,請大家動手實驗,把實驗的步驟記錄下來,讓學生分工合作。

?(4)匯報試驗過程,請一個組一邊匯報過程,一邊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計倒入的水要能浸沒雪花梨,看一下刻度,并記下。接著把雪花梨放入量杯,要讓其完全浸沒再看一下刻度,并記下。最后把兩次刻度相減就是雪花梨的體積。

即:450-200=250(mL)=250(cm3)

(5)提問: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雪花梨的體積?學生展開討論后并回答。

(6)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要注意什么?要記錄哪些數據?(要注意把物體完全浸入到水中,要記錄沒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后的刻度)

(7)想一想,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把它們完全浸入水中。

【課堂作業】

完成課本第41頁練習九第7~13題。

第7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要根據已知條件算出水深是13cm時水和土豆合在一起形成的長方體的體積,放入土豆后高是13cm,根據“底面積×高”的公式,可以求出放入土豆后的體積,再從中減去5L水,就得出土豆的體積。

第13題:一個大圓球加一個小圓球排出的水是12mL,一個大圓球加四個小圓球排出的水是24mL,這樣可知3個小圓球共排出的水是24-12=12(mL),由此可得出3個小圓球的體積是12cm3,則1個小圓球的體積為4cm3,所以大圓球的體積為12-4=8(cm3)

第16題:這是個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弄清圖意,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全班反饋時,可讓學生說說思維過程。

【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都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計算中要多加小心。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容積和容積單位(2)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排水法

把物體扔到水里,兩次的體積差則是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反思

第五篇:《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

掌握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的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重點

:掌握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會正確的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法:啟發談話法,講解法

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2分鐘)

掌握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的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二、自主學習(8分鐘)

自學內容:課本39頁例6.

自學方法:認真看書,獨立思考,重點看圖看紅色字看計算方法。最后小組交流。

自學思考:雪花梨沒放入水中刻度是多少?放入水中后刻度是多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用排水法怎樣計算?

三、合作交流(10分鐘)

1、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長2分米,寬1.5分米,里面裝有水,水深1分米。放入一個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這個土豆的體積是多少?

2、將一個正方體鐵塊,浸沒在一個長方體容器里的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0.5厘米。長方體容器的底面積是10平方厘米,這塊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四、質疑探究(6分鐘)

1、根據思考題師生交流。

2、總結方法:

可以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放入不規則物體后水的體積-沒放入不規則物體水的體積=不規則物體體積。

3、跟蹤練習:

在一只長50厘米,寬40厘米的長方體玻璃水缸中,放入一塊棱長2分米的正方體鐵塊后,水面會上升多少厘米?

五、小結檢測(6分)

1、小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檢測

(1)把一個鐵球沉沒在長1.5分米,寬1.2分米的長方體容器里,水面由4.5分米上升到6分米,你能求出這個鐵球的體積是多少嗎?

(2)一個長方體玻璃容器,從里面量長、寬均為2dm,向容器中倒入5.5l的水,再把一個蘋果放入水中。這時量得容器內的水深是15cm。這個蘋果的體積是多少?

六、堂清(8分鐘)

41頁7、8題。

板書設計: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上升(或下降)部分水的體積《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教材第39頁例6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算法。

2、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勤于思考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難點

利用“排水法”探究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方法。

教學準備

梨、蘋果,橡皮泥、石塊、直尺,長方體透明容器,一小桶水,紅水一瓶,量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老師:什么是物體的體積?什么是容積?

2,計算體積與容積有什么聯系和區別?(計算體積和容積都可以用到計算公式:V長=adh和V正=3a,V=sh但計算容積時需要從里面量出長,寬,高。)

復習的意圖:通過問答喚醒學生已有知識,知道容積和體積的測量方法不同,為后續教學作鋪墊。

3,引入;對規則物體如長方體或正方體,我們有辦法求出它們的體積。但對這些不規則物體如橡皮泥,蘋果,梨等能求出它們的體積嗎?今天我們就來嘗試一下吧。

板書: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二、探究新知

1、求軟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老師:有什么辦法求出橡皮泥的體積嗎?

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將橡皮泥摔成長方體;將橡皮泥丟進水里使水上升)

老師:在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簡單?

學生:可以將橡皮泥捏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再通過測量長,寬,高就可以求它的體積。

操作;學生同桌合作探究橡皮泥的體積??赡蟪砷L方體,量出長,寬,高,算出它的體積是( )

可捏成正方體量出棱長,算出它的體積是( )

小結:對于軟不規則物體,我們可以通過捏成規則的如長方體(或正方體,但難度要大)可求出它的體積。(變形法)。

那么對于硬的不易變形的不規則物體,有什么辦法來求出它的體積呢?

2,求硬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出示一塊石頭,問:你有什么辦法求出它的體積嗎?教師提示“烏鴉喝水”一課。

學生相互交流,匯報:

老師演示,將一塊石頭放進盛水的量杯里,注意使石頭完全沉沒于水中,水會上升。

然后引導學生計算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上升部分水的體積。水和石頭的總體積—水的體積=石頭的體積小結:像上面這種方法叫做“排水法”。

3、如果沒有量杯,只有長方體玻璃容器,那我們又該怎樣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呢?

做實驗,并完成下表填空。

4、觀察并思考: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與芒果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學生討論交流得出,芒果的體積=上升部分水的體積=上升后水的體積-上升前水的體積,即:芒果的體積=長×寬×(水升后的高-水升前的高);或芒果的體積=底面積×兩次水位高的差。

5、歸納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學生同桌互議,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可以將不規則物體沉入有水的長方體容器中,量出長方體水的長,寬,高,算出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就可以求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在測量時注意量出水上升前的高度和上升后的高度。利用“底面積×兩次水位高的差”這個公式來計算。

三、鞏固練習,練習九第7題,第13題。

四、全課總結,并對學生進行“節約用水”教育。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北京大學講話學習心得下一篇:保護工作表的密碼破解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