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

2022-12-20

第一篇: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

不規則物體體積計算方法活動的探究

綜合實踐活動是小學數學教學四大領域之一,我們就有效開展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探究能力,拓展學生思維。我進行了一堂求不規則物體體積計算方法活動的探究。這是學生在掌握了求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后,我在課堂上首先出示了土豆,雞蛋等一些不規則的物體,問學生:“這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能夠直接算出來嗎?怎樣才能知道它們的體積呢?”這一環節主要質疑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學生馬上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

接下來,我在他們思考的時候給他們講了一個阿基米德測皇冠的故事,結尾啟發道:“阿基米德洗澡時看到人進入澡盆水往外溢,聯想到測定固定物體體積的方法,你得到什么啟示?”這一環節我主要起引導作用,不把答案直接告訴孩子,以學生喜歡的故事讓孩子們能觸類旁通,此時同學們再沉默了,他們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觀點:“只要先在杯子里放滿水,再放進土豆,看溢出的水的體積是多少,就土豆的體積。”對學生的精彩回答我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學們真了不起,想出了測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如果早出生幾百年你們都是著名的科學家了,現在就讓我們學做科學家分小組先估計土豆的體積再討論測量方案,動手實驗,最后全班匯報交流。”這種評價方式讓學生們充滿了自豪感,對接下來的活動保持著濃濃的興趣。在活動的過程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設計的,就讓學生親自去發揮,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做活動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具有較大的自主發展空間。課堂變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發展智慧的舞臺,教師在學生的活動過程中是組織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總之,在這堂數學實踐活動課中,充分讓學生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應用到了實際生活中去,回歸生活,還原了數學本質。培養了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了學習的興趣,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進了學好數學的信心,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第二篇: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安陽市建安小學? 李曉彤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求長方體和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3、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應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利用已有的經驗,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學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探究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準備:橡皮泥、梨、量杯、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某郵政運貨車,車廂是長方體。從里面量長3米,寬2米,高2米,它的容積是多少?立方米?

學生讀題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二、談話導入

1、師:我們已經學會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像橡皮泥、梨、石頭等形狀不規則的物體。怎樣求得它們的體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2、出示大屏幕

設法求出下面兩種物體的體積

橡皮泥?? 梨

師:我們一起來看題目:要解決什么問題?這些物體有什么特點?

師:大家想怎么解決呢?同桌兩人討論一下,一會兒我找人說。

生: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規則的長方體或正方體,量出它的長、寬、高求出體積。

師:把不規則的、可以變形的物品捏成規則的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求出體積。很好,思路很清晰。

那梨呢,把梨也能削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嗎?顯然不可能,那怎么辦呢?

生:可以用排水法。

師:說一說你的思路。

生:先在杯子里放一些水,記住它的刻度,再把梨放入杯子里,也記下刻度,兩次刻度的就是梨的體積。

師:他說的大家聽明白了嗎?

師: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需要記錄哪些數據?

師: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

師: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用排水法只能求出沉入水中的物體。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大屏幕

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沒有量杯,只有長方體容器,能求出珊瑚石的體積嗎?

分析:題中告訴我們水的體積了嗎?能求出來嗎?

知道總體積嗎?怎樣求?你會解答嗎?

2、 練習九第8題

讀題,分析:這道題怎么做?

3、 把一個蘋果浸沒在一個枝頭為1.2分米的正方體水箱中,此時水箱剛好滿了,拿出蘋果,水面高度為0.9分米,這個蘋果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不管是用排水法還是捏成規則立體圖形,本質上都是將不規則的轉化成規則的,都是通過等積變形進行轉化,轉化的前提是體積不變

第三篇: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課本第39頁的例6及第41頁練習九的第7~13題)。

第 11 課時

課型

新授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求長方體和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3.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具體方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運用具體方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具運用

一個雪花梨,一個量杯,一塊橡皮泥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復習導入】

1.填空

6.7m3=()dm3=()cm3

2L=()mL3450mL=()L

0.82L=()mL=()dm3

提問:單位換算你是怎樣想的?

2.判斷

(1)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2)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但要從里面量出長、寬、高。

(3)一個量杯能裝水10mL,我們就說量杯的容積是10mL。

(4)一個量杯最多能裝水100mL,我們就說量杯的容積是100mL。

(5)一個紙盒體積是60cm3,它的容積也是60cm3。

通過判斷的練習,要讓學生理解容積與體積的區別與聯系。

【新課講授】

出示課本第39頁教學例題6。

(1)出示一塊橡皮泥。

提問: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把它捏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用尺子量出它的長、寬、高,就可以算出它的體積)

?(2)出示一個雪花梨。

提問:你能求出這個雪花梨的體積嗎?

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并匯報。

最優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體積。

?(3)給每個小組一個量杯,一個雪花梨,一桶水,請大家動手實驗,把實驗的步驟記錄下來,讓學生分工合作。

?(4)匯報試驗過程,請一個組一邊匯報過程,一邊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計倒入的水要能浸沒雪花梨,看一下刻度,并記下。接著把雪花梨放入量杯,要讓其完全浸沒再看一下刻度,并記下。最后把兩次刻度相減就是雪花梨的體積。

即:450-200=250(mL)=250(cm3)

(5)提問: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雪花梨的體積?學生展開討論后并回答。

(6)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要注意什么?要記錄哪些數據?(要注意把物體完全浸入到水中,要記錄沒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后的刻度)

(7)想一想,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把它們完全浸入水中。

【課堂作業】

完成課本第41頁練習九第7~13題。

第7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要根據已知條件算出水深是13cm時水和土豆合在一起形成的長方體的體積,放入土豆后高是13cm,根據“底面積×高”的公式,可以求出放入土豆后的體積,再從中減去5L水,就得出土豆的體積。

第13題:一個大圓球加一個小圓球排出的水是12mL,一個大圓球加四個小圓球排出的水是24mL,這樣可知3個小圓球共排出的水是24-12=12(mL),由此可得出3個小圓球的體積是12cm3,則1個小圓球的體積為4cm3,所以大圓球的體積為12-4=8(cm3)

第16題:這是個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弄清圖意,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全班反饋時,可讓學生說說思維過程。

【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都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計算中要多加小心。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容積和容積單位(2)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排水法

把物體扔到水里,兩次的體積差則是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反思

第四篇:《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

掌握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的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重點

:掌握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會正確的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法:啟發談話法,講解法

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2分鐘)

掌握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的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二、自主學習(8分鐘)

自學內容:課本39頁例6.

自學方法:認真看書,獨立思考,重點看圖看紅色字看計算方法。最后小組交流。

自學思考:雪花梨沒放入水中刻度是多少?放入水中后刻度是多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用排水法怎樣計算?

三、合作交流(10分鐘)

1、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長2分米,寬1.5分米,里面裝有水,水深1分米。放入一個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這個土豆的體積是多少?

2、將一個正方體鐵塊,浸沒在一個長方體容器里的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0.5厘米。長方體容器的底面積是10平方厘米,這塊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四、質疑探究(6分鐘)

1、根據思考題師生交流。

2、總結方法:

可以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放入不規則物體后水的體積-沒放入不規則物體水的體積=不規則物體體積。

3、跟蹤練習:

在一只長50厘米,寬40厘米的長方體玻璃水缸中,放入一塊棱長2分米的正方體鐵塊后,水面會上升多少厘米?

五、小結檢測(6分)

1、小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檢測

(1)把一個鐵球沉沒在長1.5分米,寬1.2分米的長方體容器里,水面由4.5分米上升到6分米,你能求出這個鐵球的體積是多少嗎?

(2)一個長方體玻璃容器,從里面量長、寬均為2dm,向容器中倒入5.5l的水,再把一個蘋果放入水中。這時量得容器內的水深是15cm。這個蘋果的體積是多少?

六、堂清(8分鐘)

41頁7、8題。

板書設計: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上升(或下降)部分水的體積《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教材第39頁例6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算法。

2、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勤于思考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難點

利用“排水法”探究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方法。

教學準備

梨、蘋果,橡皮泥、石塊、直尺,長方體透明容器,一小桶水,紅水一瓶,量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老師:什么是物體的體積?什么是容積?

2,計算體積與容積有什么聯系和區別?(計算體積和容積都可以用到計算公式:V長=adh和V正=3a,V=sh但計算容積時需要從里面量出長,寬,高。)

復習的意圖:通過問答喚醒學生已有知識,知道容積和體積的測量方法不同,為后續教學作鋪墊。

3,引入;對規則物體如長方體或正方體,我們有辦法求出它們的體積。但對這些不規則物體如橡皮泥,蘋果,梨等能求出它們的體積嗎?今天我們就來嘗試一下吧。

板書: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二、探究新知

1、求軟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老師:有什么辦法求出橡皮泥的體積嗎?

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將橡皮泥摔成長方體;將橡皮泥丟進水里使水上升)

老師:在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簡單?

學生:可以將橡皮泥捏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再通過測量長,寬,高就可以求它的體積。

操作;學生同桌合作探究橡皮泥的體積??赡蟪砷L方體,量出長,寬,高,算出它的體積是( )

可捏成正方體量出棱長,算出它的體積是( )

小結:對于軟不規則物體,我們可以通過捏成規則的如長方體(或正方體,但難度要大)可求出它的體積。(變形法)。

那么對于硬的不易變形的不規則物體,有什么辦法來求出它的體積呢?

2,求硬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出示一塊石頭,問:你有什么辦法求出它的體積嗎?教師提示“烏鴉喝水”一課。

學生相互交流,匯報:

老師演示,將一塊石頭放進盛水的量杯里,注意使石頭完全沉沒于水中,水會上升。

然后引導學生計算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上升部分水的體積。水和石頭的總體積—水的體積=石頭的體積小結:像上面這種方法叫做“排水法”。

3、如果沒有量杯,只有長方體玻璃容器,那我們又該怎樣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呢?

做實驗,并完成下表填空。

4、觀察并思考: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與芒果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學生討論交流得出,芒果的體積=上升部分水的體積=上升后水的體積-上升前水的體積,即:芒果的體積=長×寬×(水升后的高-水升前的高);或芒果的體積=底面積×兩次水位高的差。

5、歸納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學生同桌互議,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可以將不規則物體沉入有水的長方體容器中,量出長方體水的長,寬,高,算出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就可以求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在測量時注意量出水上升前的高度和上升后的高度。利用“底面積×兩次水位高的差”這個公式來計算。

三、鞏固練習,練習九第7題,第13題。

四、全課總結,并對學生進行“節約用水”教育。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第五篇:《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李益清

一、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材39頁。

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明確不規則的物體可以通過排水的方法計算出它的體積,并滲透轉化的思想。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求知識的學習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 教學重點:

掌握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四、 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把直尺、一個實心正方體教具、若干個量杯和土豆。

六、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

出示《烏鴉喝水》的漫畫組圖。

師:“同學們,《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你們早有耳聞。請問,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呢?”

生:“烏鴉將許多的小石頭投入瓶子里,水面上升,這樣它就喝到水了。” 師:“這可真是一只聰明的烏鴉呀!現在,李老師效仿烏鴉喝水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設計意圖:利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做導入,富有趣味性,同時簡單明了地暗

示了本節課新知的數學原理。)

(二) 問題探究

(1)師:這是一個什么立體圖形? (課件出示正方體) 生:這是一個正方體。

師:我這里有一把尺子,你能幫我測量出它的棱長大約是多少嗎?

通過一名學生對正方體棱長的測量,發現這是一個棱長大約為4cm的正方體。 如圖:

(2)復習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計算這個正方體的體積。

學生先獨立完成,后指名學生上臺板演: 4×4×4=64(立方厘米) (3)通過對長方體棱長的測量,運用公式,我們很容易計算出正方體的體積。 師:如果沒有尺子,你將如何設法求出它的體積?

(三) 教授新知

1、探究排水法原理。

師:“老師這里有兩個量杯,分別盛了100ml的水,將正方體投入其中一個量杯。觀察并對比,此時水面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水面上升了。” 師:“水面為什么會上升。”

生:“因為正方體占了量杯中水的體積 ,所以水面上升了。” 師:“你能替我觀察此時量杯中水的體積嗎?”

生:“大約是164ml。”

師:“那水面上升部分的體積是多少呢?” 生:“大約是64立方厘米。”

師:“請你觀察水面上升部分的體積和物體的體積有什么聯系?” 生:“物體的體積就等于水面上升部分的體積。” (板書原理:物體的體積=水面上升部分的體積) (全班齊讀)

2、學生自主探究實驗

師:“這個正方體,我們剛才是通過哪些方式算出它的體積的呢?” 生:“

1、通過用尺子測量。

2、把它放入水里測量。”

師:“老師這兒有個土豆,我想用尺子測量它的長、寬、高,可以嗎?” 生:“不可以!因為這是一個不規則物體。” (板書課題: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四)小組實驗

師:“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測量你手中土豆的體積。” 我對你們提出了實驗要求。 (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設計“實驗要求”是學生動手實驗能否順利完成的前提與保障。) 附圖:

師:“請小組長來匯報你的實驗過程及實驗結果?”

生1:“放入物體前,水的容積為150ml,放入物體后水的容積為173ml,相差23ml,所以土豆體積為23立方厘米。”

生2:“放入物體前,水的容積為150ml,放入物體后水的容積為195ml,相差45ml,所以土豆體積為45立方厘米。”

生3:“放入無提前,水的容積為150ml,放入物體后水的容積為187ml,相差45ml,所以土豆體積為37立方厘米。” 此時,師用動畫演示該生的實驗過程。

(設計意圖:當學生邊敘述實驗過程,教師邊用多媒體動畫演示,這樣既直觀感受了實驗的全過程,又再次強化了排水法的原理即:水上升部分的體積就是物體的體積。)

師:“我們把這種利用水面上升部分的體積求物體體積的方法叫做排水法。” (設計意圖:在學生對新知掌握了的情況下,水到渠成地歸納出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學生印象深刻。)

(五)生活中的數學

師:“請問同學們,是不是大自然中的所有物體都能用排水法測量它們的體積?” 生:“不全是。”

師:“你能舉例說明嗎?”

生1:“乒乓球。因為它浮于水面。” 生2:“冰塊。因為它可溶于水。” 生3:“海綿。因為它吸水。”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此環節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

(六) 鞏固練習

1、爸爸在一個底面積為51dm 的長方體魚缸里放了一個假山石,放入后,假山石被完全浸沒,水面上升了3cm。這個假山石的體積有多大?

2、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長2dm,寬1.5dm,里面裝有水,水深1dm。放入一個西紅柿后,水面升高了0.2dm,這個西紅柿的體積是多少?

3、將一個正方體鐵塊,浸沒在一個長方體容器里的水中。取出鐵塊后,水面下降了0.5cm。長方體容器的長是5cm,寬是2cm。這塊正方體鐵塊的體積是多少?

4、珊瑚石的體積有多大?(課件出示圖片及計算數據。)

5、在一個裝滿水的棱長為20cm的正方體水缸里有一塊長為16cm,寬為10cm的長方體鐵塊,當把鐵塊取出后,水缸里的水下降了2cm。這時鐵塊的高是多少? (設計意圖:在練習中,強化對本節課新知的學習。)

(七) 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回顧整理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

七、 板書設計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水面上升(或下降)部分的體積

八、課后練習

1、 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長5dm,寬2.5dm,里面裝有水,水深1dm。放入一個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dm,這個土豆的體積是多少?

2、 把一個鐵球沉沒在長1.5分米,寬1.2分米的長方體容器里。水面由4.5分米上升到6分米,這個鐵球的體積是多少?

3、 在一只長50厘米,寬40厘米的長方體水缸中,放入一塊棱長2分米的正方體鐵塊后,水面會上升多少厘米?

4、 小剛家有一個正方體的魚缸,從里面量棱長是12厘米,取出兩條同樣大的金魚后,水面下降了0.4厘米。一條金魚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5、 在一個玻璃缸中倒入200毫升的水,再放入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體鐵塊,鐵塊和水的總體積是320立方厘米,鐵塊的高是多少厘米?

九、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亮點在于運用實驗操作學習,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感受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教學重點,并提升學生自己總結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亮點在于通過實驗推導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水面上升部分的體積”這個教學重點之后,學生能在接下來的變式練習中自主歸納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水面下降部分的體積”,從而完整地小結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水面上升(或下降)部分的體積”。讓學生通過實驗——習題——自我發現問題這一系列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歸納總結知識點的能力。

但在本節課中,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教學重點的講解太少,導致練習部分的解題速度有所延誤;習題的設計太多,分層練習不突出;數學語言的講授不夠規范。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做到更好。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百貨商場開業營銷策劃下一篇:百貨商場年度促銷活動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