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醫院感染風險控制措施

2023-05-29

第一篇:醫院感染風險控制措施

醫院感染控制措施

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醫療質量以及維護醫務人員職業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依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有關國家的法律法規,提出醫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1 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體系,規范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1.1 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形成醫院感染委員會-感染管理科-科室的三級監控網絡。制定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訂培訓計劃,加大監管力度,措施執行、落實情況。

1.2 嚴格監測和監督工作 醫院配備醫院感染專職人員,負責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開展醫院感染發病率監測、消毒滅菌監測及環境衛生學監測。每月進行消毒、滅菌、環境衛生學監測,對臨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醫務人員的手、物體表面、室內空氣、內鏡室、透析液、牙鉆、高壓滅菌鍋進行定期和不定期隨機抽樣監測。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實行有效的醫院感染監測。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統計并及時反饋。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納入全面工作質量考核中,從而保證各項制度的執行和落實。

2 消毒藥械、一次性醫療器械和器具及檢驗防護用品的管理

(1)使用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消毒器械,并按照批準適用的范圍和方法使用。(2)嚴格履行對消毒器械、防護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質量檢查與審核職責,并對其儲存、使用及使用后的處理進行監督,對過期和無證一次性使用的醫療用品堅決禁止,定期檢查,確保醫療安全??剖议_展新項目所引進的設備、材料等,必須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申報,經批準后由采購部門集中辦理。(3)配備相應的采樣工具、檢驗用品及設備,保證醫院感染監測工作的正常開展。配備足量、合格的隔離防護用品,滿足消毒隔離常規需要,進行日常消毒工作的防護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3 加強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

內鏡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等重點部門,布局合理,區域劃分

明確,物品定位放置。侵入性操作檢查和手術患者術前要做傳染病的篩查,陽性患者要嚴格采取消毒隔離措施,使用后的器械按《消毒技術規范》處理,有效地預防傳染病的傳播。

4 醫療廢物的管理

制訂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指定責任部門和責任人,配置醫療廢物回收車,專人回收、管理,要求所有科室使用有規范標示的容器、包裝袋、醫療廢物分類存放。定期對醫療廢物暫存處、車輛、工具及其設施進行消毒和清潔,對負責收集醫療廢物的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防護物品,并進行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和應急措施的培訓。嚴禁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混放,醫療廢物院外轉運時,嚴格履行交接登記手續,按照要求資料保存3年,嚴禁買賣醫療廢物和隨意傾倒醫療廢物。5 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

制訂并落實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加強手衛生宣傳、教育、培訓活動,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

6 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

制訂醫務人員的衛生防護制度,保障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加強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知識的培訓,對高??剖壹安块T的醫護人員每年提供健康體檢,醫務人員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做好自我防護。當出現職業暴露時,嚴格遵循職業暴露處理原則,按要求進行報告、登記、評估、預防性治療和定期隨訪。

7 開展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提高醫院感染意識

加強醫院感染管理隊伍建設,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積極參加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的培訓班,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使醫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

8 設立醫院感染控制專項基金

用于消毒設備的購置及維護,消毒劑、一次性醫療用品的購買,日常監測工作的開展、醫院感染實驗室的建立、醫院感染控制的專項培訓、預防保健津貼等。不能把醫院感染控制支出列入科室預算。

第二篇:醫院感染暴發控制措施

一、醫院感染散發的報告與控制, 當出現醫院感染散發病例時,經治醫師應及時向本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負責人報告,并于24小時內填表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

二、科室監控小組負責人應在醫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導下,及時組織經治醫師、護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按《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報告和控制。

三、醫院感染流行、暴發的報告:

1、出現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醫院感染管理科應于24小時內報告院感委員會、業務院長,并通報相關部門。

2、經調查證實出現醫院感染流行時,醫院應于24小時內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四、出現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趨勢時,應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一)臨床科室必須及時查找原因,協助調查和執行控制措施。

(二)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基本步驟為:

1、證實流行或暴發:對懷疑患有同類感染的病例進行確診,計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顯著高于該科室或病房歷年醫院感染一般發病率水平,則證實有流行或暴發。

2、查找感染源:對感染病人、接觸者、可疑傳染源、環境、物品、醫務人員及陪護人員等進行病原學檢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對感染病人及周圍人群進行詳細流行病學調查。

4、制定和組織落實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對病人作適當治療,進行正確的消毒處理,必要時隔離病人甚至暫停接收新病人。

5、分析調查資料,對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時間分布進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發的原因,推測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徑或感染因素,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綜合做出判斷。

6、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范措施。

(三)主管院長接到報告,應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協助醫院感染管理科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與控制工作,并從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予以保證。

(四)當其它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時,應對本地區或本院同類潛在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并采取相應控制措施。

(五)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按《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第三篇: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

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多重耐藥菌感染等

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

1 加強醫院管

醫院環境內大量細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點決定了醫院場所的特殊性[1]。為了減少醫院內的各種感染,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

1.1 完善接診、分診制度 根據醫院具體情況開設不同的門診,以預防病人在確診前與一般門診混和就診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種管理 根據不同科室的具體情況開設隔離病房、危急病房、溫馨病房等,以滿足不同病種患者的收治,減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區域化管理 嚴格劃分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的管理,護理人員不僅要嚴格律已,還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屬。

1.4 嚴格執行陪床探視制度 控制探視人員,減少陪床人員,切斷外源性細菌污染的途徑,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處理廢用垃圾 醫用垃圾、生活垃圾、銳器分類妥善處理,由專職人員收集后并進行處理。

2 嚴格執行消毒

2.1 加強病房空氣環境的管理 空氣中細菌含量與多種感染密切相關,護理人員應從多個環節減少高危區域的空氣微生物的含量。定時開窗,病房濕式清掃,每日完成床單更換,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聲霧化進行空氣消毒。對高危重點科室、高危人群實行保護性隔離,嚴格探視,且采取探視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視后對室內進行通風、消毒擦拭、噴霧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細菌培養,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養,以保證病房的清潔。

2.2 加強物品消毒滅菌處理 消毒滅菌不嚴是造成醫院感染的原因,目前滅菌方法很多,但仍認為高溫、高壓效果較好。有研究報道,污染的氧氣濕化

瓶、氧氣管、氧氣插管、呼吸機、霧化器、導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滌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傳播因素。所以,除了對必須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對易忽視的消毒器械物品應進行認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 護理人員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前后都要徹底洗手,因為被污染的手是醫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認真洗手與手的消毒是對患者和醫務人員雙向保護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時間不準戴戒指、手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墊一巾一帶,在治療室安裝感應水龍頭,并配備干手機避免或減少再次污染,每月對醫務人員的手進行采樣監測,保證手指帶菌數不超過15cfu/cm2。

2.4 終末消毒 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對床單位進行嚴格的擦拭并消毒,以達到徹底終末消毒的目的。

3 減少侵襲性操作

盡量減少各種侵襲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切實防止致病微生物擴散。有報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須導尿時,應選擇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膠氣囊導尿管,嚴格無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換引流袋,無菌尿管每周更換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應對患者做尿的細菌培養,如發生菌尿癥立即停止導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療。

4 減少開放式治療

開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誘因。在泌尿系統疾病中,持續膀胱沖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鹽水沖洗,因重力緣故不需要排氣管及連通管,換袋工作由護士進行,仔細檢查每袋生理鹽水,避免有混濁及雜質的液體沖入膀胱。連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閉式,管頸粗,不易堵塞且可減少院內感染發生,妥善固定后沖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內感染。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據藥物試驗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慎用廣譜抗生素,執行醫囑時護士必須掌握合理用藥常識,根據藥物的半衰期決定給藥時間,自覺按規定時間給藥,積極觀察療效,及時向醫生提供停藥和換藥的依據,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同時,注意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進,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靜注或靜滴,有些抗生素配伍后,雖然藥液外觀無明顯變化,但由于藥液相互作用,可出現藥理上或化學結構上的改變,失去活性,喪失或降低抗菌作用。

6 縮短住院時間

積極治療原發病,加強支持療法,在提高醫療質量前提下,縮短住院時間。對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其慢性疾病病情穩定后,應囑其盡快出院繼續治療并定期門診隨訪。

總之,做好預防醫院內感染的管理工作,全體醫護人員是關鍵。只要嚴格遵循以上規則,院內感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另外,應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組織。從這幾年的各項監測指標可以看出,以上預防措施大大減少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第四篇:醫院感染控制制度與措施

新生兒室醫院感染控制制度與措施

工作人員要求

1.工作人員入室前換專用工作服 換鞋 洗手 或手消毒。非本室人員不得隨便進入。

2.對患兒實行保護性隔離,工作人員患有呼吸道感染 腸炎 痢疾 肝炎或皮膚感染應調離新生兒室,防止交叉感染。 3.工作人員進行各項操作前后洗手,嚴守無菌操作規程。 二

環境與物品消毒要求

1.堅持每日清潔制度,定時開窗通風,室內空氣每日用空氣消毒機消毒2次。

2.地面每日濕拖2次,遇污染時用含氯消毒劑消毒。 3.保持桌面 窗臺 嬰兒床 監護儀等儀器表面的清潔,每日擦拭,必要時進行消毒。

4.體溫計一人一用一消毒,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

5.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應每日更換消毒,早產兒暖箱的濕化液每日更換,用畢終末消毒,干燥保存,濕化液用滅菌水。

6.連續使用的新生兒暖箱內表面每日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患兒出院后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7.哺乳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或專人專用,用后消毒。隔離新生兒用具專用。

8.新生兒用眼藥水,粉撲,油膏,沐浴液,浴巾,浴墊,治療用具等,一人一用。

9.空調過濾網每周清洗一次,空氣消毒機過濾網每月清洗一次并有記錄。 三

病人管理

1.根據患兒疾病合理安排病室,感染性疾病患兒給于床邊隔離,必要時置隔離病室。

2.對特殊感染(炭疽 氣性炭疽 破傷風 )或高度耐藥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耐萬古霉素金葡菌[VRSA]及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等)的患兒,應嚴密隔離。 四

醫院感染監測

1.發現醫院感染散發病例應24小時內上報院感科,發現醫院感染爆發流行應立即報告,并做好科室登記. 2.每月對空氣 物表 醫護人員手 使用中的消毒劑進行細菌學監測,不合格應立即整改. 五

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標志清楚. 新生兒室消毒隔離制度

1.兒科重癥監護室應相對獨立,分設新生兒監護區,一般患兒監護室區、沐浴區、醫生辦公室(更衣間)、配奶間等,嚴格分區管理。

2.布局要合理,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各區域標示明確。

3.工作人員進入重癥監護室必須佩戴口罩、帽子、穿專用的潔凈工作服、更鞋入室。

4.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因工作需要,必須穿專用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穿鞋套入室。

5.每日用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機消毒二次,每次一小時,必要時隨時消毒,并紀錄;天氣情況較好時,必須每日定時開窗換氣,上 下午各一次,每次半小時。每月對空氣,物體表面以及工作人員的手進行監測一次;如有異常及時分析,查找原因,整改,直至合格。

6.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接觸新生兒前后均按要求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雙手。

7.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所有用具1—2次(溫箱,床頭柜,桌凳等);地面每天濕式清掃三次,有污染時及時用消毒液擦拭;患兒出院后,其床單,溫箱應及時進行終末消毒。

8.新生兒所用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紙尿褲),衣服、被單等,應用消毒滅菌的棉織品,使用前消毒,設專柜存放。 9.哺乳用具、眼藥水、撲粉、浴巾等,必須分人編號存放,嚴格做到一嬰一用一消毒,隔離嬰兒用具單獨使用,雙消毒。 10.為確保嬰兒飲食衛生和食品安全,重癥監護室同意提供輔奶輔食,拒收家屬提供的母乳,輔奶和其它輔食。代乳品(輔奶,輔食)必須建立完善索證制度和出入登記制度。 11.新生兒奶具(奶瓶等)嚴格執行”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五保潔”工作程序。

12.患皮膚化膿性及其他傳染病的工作人員暫停與嬰兒接觸。新生兒患傳染性較強的疾病,如膿皰疹、新生兒眼炎、鵝口瘡等及時轉出PICU室并及時隔離治療。需床邊隔離者,床欄應掛標記。

13.消毒用碘酊,碘伏及酒精應注明消毒液濃度,酒精每天更換,碘伏,碘酒使用時間不超過三天。瓶子加蓋,并每周滅菌二次。

14.新生兒沐浴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5℃左右,拆褓和包褓應嚴格分臺,避免交叉,洗浴墊應隔水。遇有醫院感染時,應嚴格執行分組護理的隔離技術。

15.尿布,污物用后切勿隨意拋落地面,及時放入黃色污物袋內,污物袋滿3∕4時應及時更換。

16.室內使用的抹布、拖把,必須專間專用,每次使用后必須及時采用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清水清洗、晾干備用。 17.嚴格探視制度,凡探視人員必須穿隔離衣、戴口罩、帽子、穿鞋套、洗手或消毒雙手后,方可接觸嬰兒。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禁止探視。每次探視結束后,應及時開窗通風換氣,并進行相應的清潔消毒。

新生兒科加強消毒隔離制度

眾所周知,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等由于各器官功能發育尚不完善,免疫力低下,極易發生感染而危及其生命。所以在新生兒科,消毒隔離是每一位醫務人員尤其是護理人員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點。消毒隔離意識的培養與建立,是新生兒科上至管理人員,下至每一個醫生護士都必須重視且自覺參與提高的。

一是制定全面且具體可行的消毒隔離制度

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建立一整套具體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新生兒科近幾年來在工作中不斷補充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NICU預防院內感染消毒隔離制度,呼吸機清潔消毒與保養制度,監護儀清潔與保養制度,呼吸機監護儀操作流程,配奶工作流程,奶具消毒流程,暖箱終末消毒,出入院流程及各??撇僮髁鞒?,并和新生兒疾病護理常規,常用藥物配制使用等,一起收集整理成冊,使各級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能有章可循,在不知如何操作時,能隨手翻看,以便規范自身操作行為。

二是提高思想認識,重視消毒隔離

首要任務是提高每一個醫人員對消毒隔離重要性的認識,讓醫務人員了解院感知識,掌握消毒隔離的基本原則。尤其對新來護理工作人員,她們所做的喂養、更換尿片、消毒配奶等基礎護理工作,接觸患兒最多,帶教老師要經常強調消毒隔離的重要性,工作中放手不放眼,每周進行基礎理論及操作培訓,幫助她們正確掌握各項操作規程,正確對待消毒隔離措施,從而提高她們的消毒隔離意識,自覺遵守各項消毒隔離制度。

三是加強病房管理

NICU嚴格分區管理。NICUI分為早產兒區、重癥監護區、隔離區等,11樓NICUII按院內、院外及病種不同分為高膽、肺炎、重癥感染、隔離病區等。收治病人時嚴格區分,不得混放。對梅毒、乙肝、艾滋等傳染性較強的病種,患兒都有專門的床邊隔離措施,每個患兒床邊都有免洗的消毒液。病房每日空氣消毒,每月空氣監測,每周工作人員的手、咽拭、沖調的奶、奶頭、物表、暖箱濕化水都進行培養,尤其是工作人員的手沖調的奶隨時抽查,對培養有問題的結果進行分析尋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持續監測。每層樓都設有消毒隔離質控護士,以督促消毒隔離措施的落實。

消毒隔離是一項持之以恒、常抓不怠的工作。僅僅有完善的消毒隔離制度和措施是不夠的,它不但需要醫務人員嚴格執行消毒規程,還需要用職業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尤其在有時無人監管,有些工作不是有形可見,做與不做似乎沒有多大區別,這時靠的就是你的職業道德責任感、自覺性以及慎獨修養。那種在工作中認為少洗一次手,少更換一次管道,不用量杯隨手倒消毒液等沒有什么關系,將會埋下感染隱患。所以,新生兒科每一個醫務人員都應時刻提醒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在做每一項操作時,在接觸每一個患兒前,都在心中問自己一遍:你,洗手了嗎。

第五篇:醫院重點部門的感染控制措施

1、工作人員進入治療室、換藥室或進行無菌操作時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嚴 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2、各診室環境整潔、空氣新鮮,開始工作前開窗通風、換氣。

3、地面每日濕式清掃、拖洗2次,遇污染及時進行消毒;各診室應分別設置專用拖布、抹布標記明確,分開清洗,懸掛晾干,每日定期消毒。

4、每日紫外線空氣消毒一次,每次60分鐘,紫外線燈管每周定期用75%酒精擦試一次,有記錄。照射強度低于70uw/cm或累計時間大于1000小時應及時更換。

5、所有的物品(無菌物品、外用藥品、消毒藥品等)分類放置固定區域,有明顯標志,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嚴格分開放置,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柜,超過有效期(7天)應重新滅菌;無菌物品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位置。

6、各種操作應按隔離消毒原則,如換藥:先換無菌傷口,再換感染傷口,特殊感染傷口應嚴格隔離,不得進入換藥室。

7、各種器械盡可能采用高壓蒸氣滅菌,使用浸泡消毒法時,應選擇合適滅菌劑,(醫務人員應掌握消毒劑使用方法、濃度、時間及注意事項);器械應打開關節浸泡,嚴格掌握滅菌時間,有標志。

8、各種無菌器械使用后遵循浸泡消毒---清洗---高壓滅菌原則;一般感染與特殊感染或傳染性病人使用的物品與器械分開浸泡消毒;嚴格掌握使用濃度及浸泡時間;(感染性與非感染敷料分別放置污物桶加蓋)。

9、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注明時間,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滅菌液體,須注明時間,超過2小時后不得使用。

10、碘酊、酒精應密閉保存,每周滅菌更換容器1次;開啟的棉球、紗布儲槽,使用時間最長不超24小時(盡可能用小包裝)。

11、無菌鑷子及容器配套一罐一件,消毒液浸泡液面為容器的1/2—2/3,消毒液 (戊二醛)每周更換一次,容器每周滅菌更換1次。

12、治療和檢查的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靜脈采血、注射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

13、針頭、頭皮針、注射器、輸液器使用后分類放置,集中環保處理。

14、彎盤、止血帶用后浸泡消毒,清洗備用,做到一人一針一帶一用一消毒。

15、不能用塘瓷和鋁盒作為滅菌物品的儲存用。

16、進入人體組織或接觸破損皮膚粘膜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接觸完整皮膚的醫療用品必須消毒。

17、生活垃圾與醫用垃圾嚴格分開,醫用垃圾分類放置。

18、醫務人員不能穿工作服走出院外及進入食堂。

19、各科室做好環境衛生學的監檢工作,每月定期做好滅菌物品(無菌包)、使用中的消毒液、使用中的滅菌液、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空氣、紫外線燈強度等七項監測,特殊科室加強特殊項目的監測。

20、螺紋管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喉鏡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氧氣濕化瓶每日消毒,濕化液使用消毒蒸餾水,每天更換或干燥保存。

21、平車、診斷床等應每日定時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消毒處理,體溫計等使用后應立即消毒處理。

22、衣服、床單、被套、枕套做到隨臟隨換,恢復期病人每周更換1-2次,每一病人出院應終末處理,枕心、棉絮、床墊定期消毒。

23、沖洗桶每天高壓消毒一次,沖洗接頭一人一用一消毒。人流吸引瓶每天用后終末浸泡消毒。

25、洗衣房布類應嚴格分開清洗如供應室布類、嬰兒包布、工作服、病人床單被服、衣服等應嚴格分開,不能混洗。

26、若致病菌感染用過的地方、物品,除按終末消毒外,須進行細菌學監測,無致病菌后方可再使用。

27、拖把:病房、走廊,衛生間、開水間、餐廳、辦公室均需分開使用,不得混用。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醫院紀檢監察工作職責下一篇:醫院感染管理相關職責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