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2023-06-04

第一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

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有喝彩的,也有懷疑的;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對此,我們的頭腦是清醒的,胸中是有數的,信心是堅定的。——回應唱衰中國論

本報訊 昨天,世界經濟論壇2011年新領軍者年會(第五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開幕??偫頊丶覍毘鱿_幕式并致辭?!具M入達沃斯論壇專題】 溫家寶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動力。中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的發展進步,也必須依靠改革開放。我們要繼續推進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點領域改革,力爭取得明顯進展。堅持依法治國,從制度上改變權力過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約的狀況,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溫家寶在回答問題時表示,當前反腐重點工作一是反對職務侵占。嚴禁領導干部利用手中的權力插手招投標活動,牟取私利,這要成為經濟上反腐敗的一項重要任務;二是逐步推進財產申報制和公示制。這些年已制定了一些制度,包括領導干部申報財產和家屬子女在國外定居和經商情況,還要進一步完善,逐步從申報到公示,這是對干部手中權力的一個最重要的監督;三是公開“三公”經費。今年開始已在98個部門實行“三公”經費公開,群眾對此是歡迎的,但感到還不夠,我們還要根據需要逐步擴大范圍,并且明確公布內容要具體到項。

>>關于經濟問題

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溫家寶強調,我們將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解讀】

全年CPI預計“4%右一點”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8月CPI比上月回落,至少從統計數據來看,出現了“拐點”。下一步物價走勢將保持基本穩定,因為穩定物價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但輸入性通脹的壓力依然存在,此外,工資上漲及土地、資源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等,也增加了管理通脹預期的難度。

總的來說,今年中國將力爭完成年初設定的通脹管理預期目標,全年CPI漲幅可能會在“4%右一點”。

中國愿意加大對歐洲投資 近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令世界擔憂。溫家寶表示,中國仍愿擴大對歐洲的投資。希望歐盟領導人、歐洲一些主要國家的領導人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下個月他將同歐盟領導人會晤,希望能夠有所突破。

【解讀】

中國總理向世界傳遞信心

張曉強表示,總理在開幕式致辭中強調“戰勝危機要靠信心、合作和責任”,這是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世界傳遞的信號。即我們要有信心,同時要承擔起責任。在搞好中國經濟的同時,要加強國際合作,攜手共進。溫總理講話指出了一種方向,希望通過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使全球經濟復蘇回到正常軌道。

第二篇: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

滄桑巨變七十載 民族復興鑄輝煌

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 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迎難而上,開拓 進取,奮力前行,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

一、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和國際

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

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國力與日俱增,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幅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增強。

(一)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新中國誕生時,我國經濟基礎極為薄弱。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 679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 119元。經過長期努力,1978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 3679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為1.8 ,居全球第11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1986年經濟總量突破 1萬億元,2000年突破 10萬億元大關,超過意大利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2010年達到 412119億元,超過日本并連年穩居世界第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國力持續提升。近三年,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 70萬、80萬和 90萬億元大關,2018年達到900309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接近16 。按不變價計算, 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1952年增長175倍,年均增長8.1 ; 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長9.4 ,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

2.9 左右的年均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8 左右,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 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二)財政實力由弱變強,外匯儲備大幅增加。建國初期,我國財政十分困難。1950年全國財政收入僅為 62億元, 1978年增加到 1132億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

展,財政收入大幅增長,1999年全國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0億元。進入新世紀后,財政收入實現連續跨越,2012年達到117254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財政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2018年達到 183352億元。1951—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年均

增長12.5 ,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長13.6 ,為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上世紀50—70年代,我國外匯儲備相當緊張,1952年末外匯儲備

只有 1.08億美元,1978年末也僅為 1.67億美元,居世界第

38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穩步增加,2006年末突破 1萬億美元,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末,外匯儲備余額為 30727億美元,連續 13年穩居世界第一。

(三)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影響力日益彰顯。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受外來封鎖等影響,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 的經濟交往較少。上世紀 50年代,與前蘇聯東歐國家一度開展交流;70年代,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交往明顯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融 入國際社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1980年 4

月和 5月,我國先后恢復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2003年以來,我國與亞洲、大洋洲、拉美、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先后建設自貿區,目前已與 25個國

家和地區達成了 17個自貿協定,促進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共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 路”,得到 1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 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以 WTO改革為代表的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貢獻了中國智慧, 展現了大國擔當。

二、從結構單一到百業興旺,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新中國成立 70年來,我國農業基礎作用不斷加強,工業主導地位迅速提升,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的支撐效應日益突出,三次產業發展趨于均衡,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 可持續性不斷增強。

(一)農業生產條件持續改善,綜合生產能力快速提升。 建國初期,我國農業生產基礎單薄,“靠天吃飯”現象明顯,

糧食產量較低。上世紀 60—70年代,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推進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糧食總產量由 1978年的 30477萬噸增加到 2012年的 61223萬

噸,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 1978 年的 1397 億元上升到 2012

年的 86342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機械化程度持續提高,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其中谷物、肉類、花生、茶 葉、水果等產量持續位居世界第一?;厥?70年,我國糧食

總產量由 1949年的 11318萬噸提高到 2018年的 65789萬噸,

農業機械總動力由 1952年的 18萬千瓦提高至 2018年的 10

億千瓦,全國耕地灌溉面積由 1952年的 1996萬公頃擴大到

2018 年的 6810 萬公頃,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

(二)工業體系逐步完善,多項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 建國之初我國工業部門十分單一,只有采礦業、紡織業和簡單加工業,大量工業產品依賴進口。新中國成立后,拉開了我國工業化的大幕,上世紀 50—70年代我國初步建成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之后的工業發展打下了寶貴基 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發展進入騰飛期,2012年工業增加值比 1978年實際增長 38.2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生產能力日益增強,并逐步向中高端邁進。2013—2018 年,我國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 11.7 和9.5 。目前,我國已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

值自 2010年起穩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國原煤產量為 36.8

億噸,比 1949年增長 114倍;鋼材產量 11.1億噸,增長 8503

倍;水泥產量 22.1億噸,增長 3344倍。電子信息產業應運而生,實現快速發展。2018年,移動通信手持機和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分別達到 18.0億臺和 3.1億臺。

(三)服務業蓬勃發展,滿足生產生活需求能力不斷提高。建國初期直至上世紀 70年代,生產資料行業優先發展,

服務業發展相對緩慢。1952 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僅為 195

億元,到 1978年也只有 905億元。改革開放以來,服務業隨市場繁榮而日益興旺,進入發展快車道。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 469575億元,比 1978年實際增長 51.0倍,

年均增長10.4 。其中,交通運輸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年均增長9.0 、10.1 、10.3 和

12.0 。黨的十八大以來,服務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行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成為保障就業、穩定經濟的重要力量。

(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從以依賴單一產業為主轉向 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建國初期,我國農業占比較高,工業和服務業相對薄弱。1952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0.5 、20.8 和28.7 。上世紀

50—70年代,隨著工業化建設推進,第二產業比重不斷提升。

1978年,第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為27.7 、47.7 和24.6 。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農業基礎鞏固加

強,工業和服務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2012年,第三產業比重達到45.5 ,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工業、服務業協同發展。2018年,第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為7.2 、40.7 和52.2 ,

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2 、36.1 和59.7 。

三、從瓶頸制約到優勢支撐,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實現重大飛躍

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我國交通郵電快速發展,基礎產業地位不斷鞏固,能源供給能力穩步提升,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一)交通運輸發展成就斐然,綜合運輸網絡四通八達。 建國初期,我國交通十分落后。建國 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運輸體系建設逐步加快,交通網絡日益完善, 運輸能力和效率明顯提升。交通線路長度隨現代化建設成倍增長,2012 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和公路里程分別比 1978

年末增長 0.9倍和 3.8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服 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

13.1萬公里,比 1949年末增長 5倍,其中高速鐵路達到 2.9 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60 以上,以“四縱四橫”為主骨架的高鐵網基本形成;公路里程 485萬公里,增長 59倍, 其中高速公路從無到有,2018年末達到 14.3萬公里;內河航道里程12.7萬公里,增長72.7 ;定期航班航線里程838

萬公里,比 1950 年末增長 734 倍。

(二)郵電通信水平全面提升,現代信息通信體系加快構建。建國初期,我國郵政通信發展水平很低,郵路總長度僅為 70.6萬公里,長途明線僅為 14.6萬對公里。建國 70 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郵電通信業規模不斷擴大,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信息化網絡化后來居上。2018年末, 全國郵政營業網點 27.5萬處,比 1949年末增長 9.4倍;郵

路總長度985萬公里,比1978年末增長103 ;光纜線路總

長度達 4358萬公里。黨的十八大以來,郵電通信全面發展,

“寬帶中國”建設加快實施,2018年移動寬帶用戶達 13.1 億戶,已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動寬帶網,大數據、云計算、 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方興未艾,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三)能源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基礎保障作用日益增強。 建國初期,我國能源供給嚴重短缺。1949年,我國能源生產總量只有 0.24億噸標準煤,遠遠滿足不了國內需求。經過

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斷努力,我國能源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能源供給體系。2018年我國能源生產達到 37.7億噸標準煤,比 1949年增長 158倍。2018年

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 19億千瓦,比 1978年末增長 32.3 倍。黨的十八大以來,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利用大幅增加,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持續擴大, 天然氣、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潔能源生產比重從 2012

年的15.3 上升為2018年的23.5 ,我國成為全球非化石能源的積極引領者。

四、從城鄉分割到統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

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穩步實施,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逐步形成,不同地區比較優勢有效發揮,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舊貌換新顏。

(一)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城市建設多姿多彩。建國 初期,我國城鎮化水平很低,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僅為

10.6 。1978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也僅為17.9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6 ,比1978年末上升 41.7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推進實施,農民工市民化程度不斷提高。2018 年末,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3.4 ,比2012年末提高8.0 個百分點。伴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逐步加速,城市數量持續增加,城鎮網絡體系不斷完善。1949—2018年,城市數量由 132個發展到 672個,其中地級以上城市由 65個增加到297個,縣級市由 67個增加到 375個;建制鎮由 2000個左右增加到 21297個。

(二)農村建設成效顯著,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建國初 期,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十分落后。隨著人口較快增長,農民 溫飽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農村建設相對滯后。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在積極推進城鎮

化發展的同時,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農村交通、通信明顯改善。據測算, 2018年,全國農村地區有99.9 的戶所在自然村通公路,

99.9 的戶所在自然村通電,99.7 的戶所在自然村通電話,

98.1 的戶所在自然村能接收有線電視信號,95.7 的戶所在自然村已通寬帶。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 美麗宜居鄉村加快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2018年,全國農村地區有65.3 的戶所在自然村飲用水經過集中凈化處理,83.6 的戶所在自然村垃圾集中處理。

(三)區域經濟聯動發展,新的增長極增長帶蓄勢崛起。 建國初期,我國地區差距很大,工業基礎薄弱,且都集中在“廣(州)大(連)上(海)青(島)天(津)”等沿海城市。上世紀 50—70年代,在工業化建設中,生產力布局逐步變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東部率先發展等地區協調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區域發展新空間不斷拓展。2018年,東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為52.6 ,比1978年上升9.0個百分點。中西部后發優勢不斷顯現。2018年,中部、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1.1 和20.1 ,分別比2000年提高1.9和2.7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扎實推進,新的經濟增長極加快形成。

五、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國際合作和經貿

往來發展成就舉世矚目

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與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 抓住全球化機遇,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

去”,再到共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顯著拓展。

(一)貿易大國地位日益鞏固,貨物貿易規模躍居世界首位。建國初期,我國外貿落后失衡,進出口規模十分有限。1950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僅為 11.3億美元。上世紀 50—70 年代,進出口略有擴大但仍處于較低水平。197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為 206億美元,居世界第 29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

是 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

展。201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 4.6萬億美元,比 1978

年增長 223倍,連續兩年居世界首位;服務進出口總額 7919

億美元,比 1982年增長 168倍,居世界第 2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多邊經貿關系和區域經濟合作全面發展,共建“一帶一路”效果顯現。2016—2018年,我國與“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增速持續快于全部進出口。

(二)引進外資大幅增加,日益成為吸引全球投資的熱土。建國初期直至上世紀 70年代,我國利用外資渠道單一、規模很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準入不斷放寬,投資環境持續優化,引進外資規模大幅增加。2018年,我國實際使

用非金融類外商直接投資 1350億美元,比 1983年增長 146

倍,年均增長15.3 ,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1979—2018年,累計吸引非金融類外商直接投資 20343億美元。其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領域不斷拓展,服務業逐漸成為外商投資的新熱點,服務業吸收外資占比2018年達68.1 。

(三)對外投資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參與國際分工能

力明顯加強。建國以來至上世紀 70年代,我國只有少數企業開展對外交流。改革開放以來,外貿迅速發展,帶動了企 業逐步走出去。進入新世紀,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步伐明顯加快。2018年,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 1205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41.3倍,年均增長28.4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了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 56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 2018年為 156億

美元,占非金融類對外投資總額的13 。

六、從發展落后到創新驅動,科學教育事業欣欣向榮

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我國科技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人才隊伍日益壯大,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一)科技實力顯著增強,重大成果不斷涌現。建國初 期,我國科技發展水平落后,科研人員和機構短缺,全國科 技人員不超過 5萬人,專門科技機構僅有 30多個。上世紀

50—70年代,我國自力更生發展科技事業,國防工業和國防科技體系初步建立,取得了“兩彈一星”等重大成果,但科技總體水平仍然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教興國戰略實施,科技體制改革深入推進,一系列重大科技計劃出臺,產學研結合不斷強化,科技領域投入持續增加, 帶動創新產出不斷擴大。2018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 19657億元,比 1995年增長 55.4倍;與國內生產總

值之比為2.18 ,比1995年提高1.61個百分點,超過歐盟

15 國平均水平。2018 年末,全國有效專利達 838 萬件,其

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 160 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11.5件。我國自 2013年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 研發人員總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分別連續 6年和 8年居世界首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學、深海探測、超級計算、衛星導航等諸多領域取得重大成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不斷顯現。

(二)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總體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建國初期,我國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質差,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20 左右,全國80 以上人口是文盲。上世紀 50—70年代,我國重視發展基礎教育。1978年,基本普及小學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5.5 ;1982年,文盲率降至22.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進入全面發展時期, 義務教育不斷完善,高等教育逐步加強,國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2018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2 ;普通本專

科在校學生 2831萬人,比 1978年增長 32倍;15歲及以上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1982年的 5.3年提高到 9.6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新的歷史性進展,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建立。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48.1 ,高于中高收

入國家平均水平;中等職業教育學校達到 10340所。教育事業發展有效提升了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人才資源。

七、從相對滯后到全面進步,社會事業繁榮昌盛

新中國成立 70年來,我國大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碩果累累,環境保護日益加強,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

(一)文化事業不斷繁榮,國家軟實力明顯增強。建國初期,我國文化事業發展落后,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廣播、圖書、報紙等嚴重不足。上世紀 50—70年代,社會主義文化在曲折中發展,總體上仍難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 要。改革開放以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體系逐步建立,文化事業實現快速發 展。2018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 3173個,比 1949年增

長56.7倍;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3 ;全年出版

各類圖書 95億冊(張),比 1950年增長 34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共同發展,文化軟實力逐

步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漢語學習熱潮在眾多國家興起。2018年末,全球 154個國家(地區)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和 1193個孔子課堂。

(二)醫療衛生長足進步,國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新 中國成立前,中國人曾被稱為“東亞病夫”。建國初期,我 國醫療衛生水平很低,且大部分醫院集中在城鎮。上世紀50—70年代,經過努力,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初步建立。1978

年末,我國醫療衛生機構 17 萬個,床位數 204 萬張,衛生

技術人員 246萬人,但醫療衛生事業總體水平依然不高。改革開放以來,公共衛生領域投入不斷加大,醫療科技水平迅速提高,醫療衛生體系建立健全。2018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 99.7萬個,比 1949年末增長 271倍;衛生技術人

員 952萬人,增長 17.8倍。疾病防控能力明顯增強,居民健康狀況顯著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醫療、醫保、醫藥事業深入發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分級診療制度逐步建立,全民醫保體系加快健全,為人民健康撐起牢固保障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成效顯著。居民預期壽命由建國 初的 35歲提高到 2018年的 77.0歲,嬰兒死亡率由建國初的 200‰下降到 2018年的 6.1‰,居民健康水平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三)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競技體育迭創佳績。建國初期,我國體育發展與國際水平差距較大。上世紀 50—70年代,群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取得突破。1956年,

舉重運動員陳鏡開成為新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1959年,容國團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體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1984年,新中國首次參加在洛杉磯舉辦的夏季奧運會,實現了中國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第 29屆夏季奧運會,我國體育代表團所獲金牌數首次位列奧運會金牌榜首。1949—2018年,我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 3458個。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黨的十八 大以來,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各種健身場所迅速興起,有力促進群眾體育運動開展。近年來,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 到 1.6平方米以上,近 4億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我國運動員在各項國際比賽中捷報頻傳。

(四)環境保護從無到有,生態文明建設日益加強。上世紀中葉起,環境保護發端于工業化國家。我國從上世紀 70 年代起就重視環境保護特別是“三廢”(廢水、廢氣、廢渣) 等污染物治理。1972年,我國參加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之后成立了一批環境保護相關機構。改革開放后,上世紀 80 年代我國將環境保護列為基本國策,90年代制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打響,改善環境質量取得突出成效。2018年,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22.1 ,比1978年提高15.5個

百分點;全國首批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 74 個城市

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42 ,二氧化硫平均濃度下降

68 ;十大流域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比2013年下降2.1個百分點。

八、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

變化

新中國成立 70年來,我國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生產目的,

在發展生產的同時不斷改善民生,積極擴大就業,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供社會保障,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實現 總體小康,正在邁向全面小康。

(一)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逐步改善。新中國 成立前,經濟凋敝,城鎮勞動力多數處于失業狀態。1949年末,全國城鄉就業人員 1808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僅有

1533萬人,城鎮失業率高達23.6 。上世紀50—70年代,通過積極發展經濟,我國就業狀況逐步改善。1978年末,我國就業人員達到 4015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 9514萬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就業優先政策實施,我國就業總量大幅增加,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2018 年末,我國就業人員增加到 77586萬人,其中第二、三

產業就業人員占比分別為27.6 和46.3 ,比1952年末分別

提高 20.2和 37.2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以來,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有效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新興就業崗位不斷涌現,第三產業、中小微企業和

民營經濟成為吸納就業的主渠道,就業形勢穩中向好。2013—2018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連續 6年超過 1300萬人。

(二)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新中國成立之初,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很低。195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 98元,人均消費支出僅為 88元。由于人口增長快,積累和消費關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僅為 171元,人均消費支出為 151元。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28228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 24.3倍。隨著收入較快增長,居民消費能力顯著提升,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明顯。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 19853元,比 1978年實際增長 19.2倍;全國

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4 ,降低35.5個百分點。家電、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增加,居住條件顯著改善。2018年, 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彩色電視機擁有量分別達 41.0輛、121.3臺,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彩色電視機擁有量分別達 22.3輛、116.6臺,比改革開放初期大幅增加。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連續多年快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 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2018年已下降至 2.69。

(三)社會保障不斷加強,織就廣覆蓋的民生安全網。

建國初期,我國社會保障尚屬空白。上世紀 50—70年代, 開始由國家和單位對城鎮職工提供勞保等一定福利,并由集

體對農民實行少量保障。改革開放以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蓋面持續擴大,待遇 水平穩步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構建,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2018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 41848萬人,比 1989年末增加 36138

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 19643萬人,比 1994年末增加 11675

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 23868萬人,比 1994年末增加 22046

萬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 9億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 13 億人,基本實現全民醫保。

(四)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對全球減貧事業貢獻巨大。新中國成立前,國家積貧積弱,人民貧困如洗。上世紀 50—70 年代,城鄉居民生活有所改善,但農村貧困問題始終突出。按照 2010年標準,1978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 7.7億人,

農村貧困發生率高達97.5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深入和扶貧開發大力推進,我國貧困人口大幅減少。2012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下降至 9899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10.2 。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力度進一步加大,精準脫貧政策陸續出臺,尤其是脫貧攻堅戰大力推進, 貧困人口脫貧明顯加快。2018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至1660萬人,過去 6年共減少 8239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下

降至1.7 ,過去6年下降8.5個百分點。我國農村從普遍貧

困走向整體消滅絕對貧困,成為首個實現聯合國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對全球減貧貢獻超過70 。

風雨砥礪不忘初心,春華秋實繼往開來。70年披荊斬棘, 70年風雨兼程,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勠力同 心,奮斗不息,繼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三篇:和諧社會成就中國夢

當前,中國夢已成為社會熱議話題,人們正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凝心聚力。而同時,改革中的深層次矛盾接連呈現,一些不和諧不穩定因素也在增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胡錦濤同志《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書,為實現中國夢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 中國夢的內涵和外延十分確切、簡明,就是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的展覽時所精辟闡釋的: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其本質是人民的企盼和訴求。中國有13億人口,個人愿望可能千差萬別,但一個共同愿望,概括起來,就是希望社會和諧、發展、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嚯y的中國人民,歷經滄桑,人們對社會的動蕩、分裂所帶來的苦難感同身受。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又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國民眾深知和諧社會的可貴。構建和諧社會,是人們的共同理想和愿望,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促進社會和諧,是實現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人們共同企盼的目標和結果。

俗語說,“安居樂業”,安居才能樂業。人類社會發展史證明,一個相對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是社會生產力提高進步,經濟繁榮發達,文化欣欣向榮、百花爭艷,科學發明科技創新必不可或缺的社會條件。實現中國夢不能沒有這樣的一個條件和環境。努力打造一個相對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既是落實構建和諧社會的切實步驟,也是為實現中國夢所作的有效努力。因此,實現中國夢,必須認真貫徹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從努力打造一個相對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激發人們為努力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熱情。沒有社會的相對和諧、穩定,一切都是空想,實現中國夢就無從談起。

共筑中國夢,需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需要民生的持續改善,這是復興之本、夢想之基。社會的穩定、和諧,說到底是看絕大多數民眾生活的狀況如何,看最大多數群眾能否依靠誠實的勞動,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這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和標志,是我們執政為民的起點和歸宿。習近平同志指出,“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同胡錦濤同志關于和諧社會的論述,闡明了實現中國夢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豐富內涵,凸顯出民生工作和社會管理的極其重要的作用。群眾工作無小事,我們關注民生問題,也必須從切實做好民生的“小事”、實事入手,讓人們生活得有尊嚴,能夠靠自己的誠實勞動而生活得愉快和幸福。

任何社會都存在形形色色的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要義在于及時發現矛盾、正確處理矛盾,使矛盾妥善解決而不至于激化成為社會危機。習近平同志的有關論述,高度概括了新時期社會的主要矛盾的內容和特點,提出了解決矛盾的具體舉措,與胡錦濤同志著作中關于《正確認識和處理五個方面的重大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等重要論著的思想一脈相承,為我們處理新時期社會矛盾指明了方向。妥善地解決這些矛盾,是保持社會相對和諧、穩定的前提和根本。當下,特別要積極關切社會熱點難點,妥善回應各種訴求愿望,務實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問題,切實加強輿論引導,極力排除各種雜音、噪音的干擾。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共產黨人要懂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把我們黨建設好的道理,懂得“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的道理,以端正黨風政風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在促進社會和諧中帶領人民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特別是要堅持以人為本這個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原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是社會和諧的最高價值理念;和諧社會就是眾人共建、眾人共享的理想社會狀態。重點圍繞人的發展、為人民服務、人文精神和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這四個關于“人”的問題,談了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一些認識和體會。切實把人的全面發展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之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出發點,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落腳點,塑造有利于社會和諧的人文精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支撐點,處理好各種人民內部矛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點。

第四篇:改革開放以來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

1978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銳意改革,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進行了一場新的偉大革命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經過三十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奮斗,陜西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譜寫了三秦兒女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在陜西振興崛起的歷史進程中掀開了光輝燦爛的新篇章。

一、社會生產力得到大解放大發展,經濟規模、速度、結構和質量實現了歷史性跨躍

1978年以來,陜西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實事求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調整經濟結構,突破了封閉、僵化、單一的經濟模式,國民經濟生機勃勃、充滿活力。30年來,陜西經濟總量從不足100億元到突破5000億元,實現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躍,從1978-1995年,長達17年之久,跨上1000億元臺階,經濟總量年均增長9.5%;第二次跨躍,從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億元臺階,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0.6%;第三次跨躍,是十六大后,從2002年至今幾乎每年增加近千億元的規模,分別跨躍了3000、4000和5000億元的歷史大關,2007年達到5465.79億元,年均增長12.6%。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78年增長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長10.4%。1994年以來,除2001年增長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兩位數增長,2007年增長速度創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國居11位。

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第三產業比重上升17.4個百分點。改革開放初期,陜西國民經濟總量中,一產比重過高,三產比重過低,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為30.5:51.9:17.6,第三產業發展非常落后。改革開放后,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第二產業,加快提升第三次產業。經過三十年努力,陜西三次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第三產業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產比重穩定上升,一產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農業為基礎,能源、機械、化工、建筑業為主體的二產和以交通、電信、商貿、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的新格局。產業結構由"二一三"轉變為"二三一",第一產業占經濟總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始終占居主導地位,上升2.4個百分點為54.3%,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占總量的比重突破30%,達34.9%,上升17.4個百分點。

非公制經濟崛起,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通過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形成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以個體、私營、外資、合資、聯營、股份制等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占全省經濟的比重已達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非公有經濟迅速崛起,極大地保障和支撐了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對于增強經濟活力、維護社會安定、增加就業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升,發展的科學性不斷提高。改革開放初期,陜西人均生產總值僅291元,經歷了10年風雨,到1988年邁上千元臺階,到2005年,經過17年奮力拼搏跨上萬元大關,2007年,人均生產總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長9.1%。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2007年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邁進。

財政實力增強。在經濟快速增長和企業效益不斷趨好等因素的帶動下,全省財政收入30年經歷了兩個飛躍階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為穩步增長期,全省財政收入由19.76億元到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17.22億元,年均增長10.4%,遞增速度低于同期經濟總量1.1個百分點;第二次由1996-2007年,為快速增長期,以20.3%的遞增速度快速增長,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個百分點,比同期經濟總量增速快8.6個百分點,2007年,全省財政總收入達到893.02億元。1978-2007年財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長14%,財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長,對于增強陜西經濟發展實力,改善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構建和諧新陜西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農村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省農村實行了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聯產承包制,使農業生產出現了突破性發展。全省農業由"以糧為綱"向糧、果、蓄、經等多元結構的轉變,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糧食生產實現了從吃飯難、吃不飽到基本自給、產銷平衡的轉變。改革開放各項方針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戶種糧積極性,全省的糧食生產得到了長足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由過去糧食有缺口轉變為供需基本平衡,城鄉居民的"米袋子"問題得到極大的改善,成功解決了吃飯難、吃不飽飯的問題。1984年糧食產量首次突破 1000萬噸大關,達到1024萬噸,結束了陜西吃糧依靠調進的歷史;1998年糧食總產創歷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萬噸大關,達到 1303萬噸, 2007年,全省糧食總產1067.9萬噸,與1978年比,在糧食面積減少30.9%的情況下,產量增長49.3%。

特色農業初具雛形,主導產業區域優勢充分發揮。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較優勢的農村主導產業區域,陜北以羊、薯、雜糧、果、大棚菜為主導產業;陜南以瘦肉型豬、中藥材、茶桑蠶、食用菌、綠色食品為主導產業;關中北部形成了全國最大的果業基地,關中東部形成了棉花生產基地,渭河兩岸形成了規模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業基地。

蘋果面積和品質居全國第一,以蘋果為代表的果業正在興起。2007年全省水果總產量達到940.2萬噸,較1978年增長27.1倍,年均遞增12.2%;其中蘋果產量701.6萬噸,為1978年70.7倍,年均遞增15.8%,平均增長速度較全國高6.8個百分點。2007年優果率超過70%,高出全國30個百分點。實現了蘋果面積全國第一,品質全國第一,產量全國第二,成為名符其實的果業大省。

畜牧業摒棄傳統養殖方式實現產業化經營。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加快畜禽養殖示范小區建設,養殖方式由傳統的農戶庭院分散養殖向規?;?、小區化、區域化生產等產業化經營模式轉變。2007年末全省生豬存欄851.5萬頭,較1978年增長62.0%,年均增長1.7%;奶牛存欄48.0萬頭,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長16.3%;家禽存欄5064.5萬只,較1978年增長7倍多,年均增長7.0%。2007年全省肉類總產量達到96.1萬噸,為1978年11.1倍,年均遞增8.6%;奶類總產量達到180.3萬噸,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長13.5%;禽蛋產量43.3萬噸,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長11.4%。

城市反哺農村,工業支援農業,延續了2000多年的"皇糧"免除,財政惠農惠民政策實施力度加大。2003-2007年的五年間,全省財政累計安排"三農"資金799.66億元,年均增長21.3%。2005年在全省實現了農民農業稅零負擔。 2007年財政對"三農"補貼達到15項之多,補貼資金達37.7億元。對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全免,"糧食直補"和農戶購置大型農機具補貼等政策也相繼實施,使陜西農業、農民、農村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三、工業化進程加快,優勢行業突起,支撐著全省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

工業生產規模擴大,工業化進程加快。2007年,全省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544.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78年增長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長12%,拉動GDP增長7.4個百分點,工業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達70.9%,進入工業化的中期階段。30年間,工業在原有體系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進裝備制造、食品、醫藥、航空航天等為主的新體系,成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陜西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不斷涌現,特別是煤炭、天然氣、石油等能源產品儲量居國內前列,陜西已成為我國唯一經國家批準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氣、油為原料的能源化工產業相互配套的產業集群。能源工業異軍突起,總量躍居各行業之首。能源化工工業總產值2673.79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170倍,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7%,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8.8%。

裝備制造業持續發展,對經濟的貢獻率僅次于能源化工業。2007年,裝備工業總產值1265.29億元,比1978年增長33倍,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業對陜西工業的支撐日趨增強,已成為陜西工業新的支撐點。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利潤貢獻率已躍居陜西38個大行業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業產值比1978年增長129倍;食品工業增長59倍。

大型企業集團成為發展亮點,形成了一批產值超百億的大企業。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業企業521戶,戶均產值8.92億元,比1978年增長34倍。大中型工業企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85倍,占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國500強制造業中,陜西12家上榜,其中,產值過百億元的企業有8家。

主要工業產品增長迅猛。石油、煤炭等產品產量迅猛增長,原煤、原油產量均居全國第4位。2007年原煤產量20354萬噸,比1978年增長11倍;天然原油產量2266萬噸,增長374倍;發電量706.87億千瓦小時,增長9.7倍;鋼材560萬噸,增長31倍;水泥3176萬噸,增長14倍;機械化焦爐生產的焦炭526萬噸,增長11倍。硫酸、合成氨、農用氮、磷化學肥料、平板玻璃等產品產量均大幅增長。

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實現利稅突破千億元。改革開放30年,陜西工業不僅是量的擴張,也實現了質的飛躍。2007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57.2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9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512.63億元,比1978年增長70倍;實現利稅突破千億元,達到1097.8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長15%以上。

四、投資成為經濟增長最活躍因素,是推動陜西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改革開放30年來,陜西投資體制打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資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源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新格局,投資建設規模不斷加大,有力地推動了陜西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基礎日益堅實。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對基礎產業、基礎設施、支柱產業及社會事業等各個方面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大規模的投資建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978年的20.35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3641.88億元, 1979 -2007年累計投資17360.28億元,年平均增長18.4%。特別是西部大開發以來,陜西堅持不懈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逐步完善投資增長的內在機制,全省投資呈現快速擴張的趨勢,投資總量創歷史新高。"十五"期間累計完成6630.24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長19.8%,比"九五"時期提高了2.2個百分點。2006-2007年完成投資6252.1億元,年均增長34.5%。投資建設對改變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進陜西工業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壯大陜西經濟實力發揮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近年來已超過最終消費,成為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固定資本形成對GDP的貢獻率達56%,拉動全省GDP年均增長6.2個百分點,為全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國有經濟投資比重大幅提升,增強了經濟建設的活力。通過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社會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和省內民間投資,投資主體不斷趨向多元化,非國有經濟投資增長加快,比重不斷上升。1979-2007年,全省國有經濟累計投資10146.25億元,年均增長16.5%;非國有經濟累計投資7214.03億元,年均增長23.3%,增速高于國有經濟投資6.8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由"六五"時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時期的33.2%,"十五"時期又上升到45.3%。

投資結構優化,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改革開放以來,全省投資中用于農林牧漁水利業、電力、交通郵電通訊、文教衛生等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得到不斷加強。2007年,農林牧漁業投資57.61億元,比1978年增長360倍,年均增長22.5%;水利建設投資37.1億元,增長32倍,年均增長12.7%;交通郵電通訊投資512.97億元,增長306倍,年均增長21.7%;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步伐加快,各地舊城改造力度不斷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

項目建設成果豐碩。投資力度的持續擴張,一批批事關百姓利益、促進陜西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極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環境和城鄉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樞紐、寶雞峽渠道加壩加閘、涇惠渠西郊水庫和神木瑤鎮水庫工程等項目,改善了農業灌溉條件,城市供水困難得到緩解。移動通信網的優化和升級,加快了無線市話網、寬帶接入網的建設,基礎傳輸網得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實現了互聯網的擴容提速,綜合通信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建成的西安至黃陵、潼關、寶雞、藍田、戶縣、閻良,榆林至靖邊、靖邊至王圈良、靖邊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繞城、西安至咸陽機場、勉縣至寧強、閻良至禹門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陜蒙界二期、秦嶺終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為重點的高等級公路網。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2063公里。亞洲第一長隧的秦嶺終南山隧道、西漢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使"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成為歷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鐵路的建成通車,形成了縱貫陜北、關中、陜南三大經濟區域的"鐵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電氣化鐵路的開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區通達長江三角洲經濟帶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陜西與東部發達地區的經濟聯系;鄭州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安康至重慶鐵路二線、武漢至安康鐵路二線、西安鐵路樞紐客運北環線、太原至中衛至銀川鐵路(陜西段)、包頭至西安鐵路增建二線(陜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繼開工,使我省的鐵路網得到進一步完善。"兩縱五橫四個樞紐"鐵路網構架和"一主四輔"航空運輸格局基本形成,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房地產業從無到有,改善了城鄉人居條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通過提高租金、標準價售房、集資建房等方式,拉開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產開發業也應運而生,快速發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產開發企業323個,到2004年底已發展到967個,涌現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國內知名品牌房地產開發公司,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隨之迅猛增長。1998-2007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2069.77億元,年平均增長33.9%,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年均增長3.4個百分點。1998-2007年,累計商品房屋竣工面積6345.35萬平方米,銷售面積6412.80萬平方米,銷售額1246.81億元,年均增長分別為18.3%、29.2%和35.9%。

五、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初步構建,運輸能力擴大,郵電通訊互通互聯、方便快捷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交通運輸事業發生了歷史性巨變,交通運輸對國民經濟的"瓶頸"制約狀況明顯緩解,逐步形成以西安為中心,鐵路、公路、民航相銜接的立體交通網絡。2007年底,全省公路總里程長達12.13萬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萬公里;公路旅客周轉量244.30億人公里,貨物周轉量255.15億噸公里,分別增長17和33倍;公路客運量4.36億人,貨運量3.97億噸,分別增長11和14倍。全省鐵路正線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營業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鐵路旅客周轉量334.87億人公里,增長717倍;貨運周轉量1110.84億噸公里,增長668倍;客運量0.51億人,增長1.6倍;貨運量1.70億噸,增長6.1倍。民用航空航線里程達到52.43萬公里,共有302條航線;擁有民航飛機33架;客貨周轉量9.00億噸公里,比1978年增長380倍,年均增長22.7%。

改革開放以來,陜西郵電通訊業,從傳統的郵政、電信業務發展到現代化的電信通訊業務,郵電通訊業成為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發展最快的部門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為中心,方便快捷的郵電通信網絡。

郵政業務不斷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郵電局、所1585處,其中農村郵電局、所1310處,郵路及農村投遞線路18.45萬公里。到2007年,全省郵電局、所已發展到1645處,郵路和農村投遞線路延伸到22.74萬公里。2007年,全省郵政業務總量22.7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8.23億元。

通訊業實現歷史性跨越。程控交換、光纖通信、數字微波、衛星通信、移動通信、數據通信等通信技術和手段得到廣泛應用。全省電話用戶從1978年的12.23萬戶增長到2007年的2550.3萬戶,電話普及率從0.44%提高到67.98%,其中2007年全省移動電話用戶達1612.66萬戶,移動短信業務量達124.60億條。 國際互聯網用戶增長迅速,從1999年到2007年末,全省國際互聯網用戶已從5.37萬戶發展到166.78萬戶,增長30.1倍。

六、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各類消費品應有盡有

改革開放以來,全省不斷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拓寬消費服務領域,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健全市場營銷體系,全省消費市場營銷網絡日趨完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呈現購銷繁榮景象。

各類商品銷售網遍布城鄉,商品供應充足,現代營銷方式迅速發展。30年前計劃經濟時期,物資短缺、商品靠計劃憑票供應,國營百貨商場和供銷社獨霸城鄉市場,商品營銷方式單一。如今,商場貨源供應充足、國內外名優品牌應有盡有,各種商品銷售網遍布城鄉,以國際國內知名連鎖超市麥德龍、沃爾瑪、國美、蘇寧等大型現代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銷售網絡迅速發展。 2007年我省批發業網點4.9萬個,從業人員24.8萬人,分別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業網點39.3萬個,從業人員90.6萬人,分別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飲業網點10.5萬個、從業人員37.8萬人,分別為1979的11.8倍、4.8倍。2007年全省限額以上連鎖門店達到1149個。

商品供應充足,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產品日益豐富、居民收入顯著提高,為繁榮消費市場提供了堅實的發展基礎;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各種社會保障措施相繼實施,"春節"、"五一"、"國慶"等長假政策陸續出臺,"千城萬店無假貨"和"送貨下鄉"等活動不斷開展,居民消費需求逐步升溫,為消費市場繁榮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007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78年的33.37億元增加到1801億元,增長53倍,其中,住宿餐飲業零售總額200億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額以上連鎖門店共實現零售總額773.8億元。自2003年全省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后,連續4年穩定保持快速增長,消費市場規模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七、招商引資和對外貿易成效顯著,旅游產業發展迅猛

改革開放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對外開放、對內搞活作為陜西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抓手,堅持解放思想,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以參加和舉辦各種招商引資及會展活動為契機,積極推介陜西,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成效顯著。

利用外資不斷增加。1985年陜西第一家外資企業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國最大的中外合資制藥企業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建成,標志著陜西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資速度逐年加快。2007年,全省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184家,合同外資金額19.7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1.95億美元,為1984年的66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806個,合同外資149.08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75.28億美元,來陜西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達到74個,世界500強企業有50家在陜投資,陜西正在積極融入到世界經濟大潮中。

對外貿易逐步擴大。1978年全省外貿出口僅為0.12億美元,對外貿易主要以商品出口為主,進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億美元。此后,陜西出口開始涵蓋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勞務等領域,出口結構不斷優化,"拳頭產品"不斷增多。2006年西安鳳凰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與GPA基金會在西安簽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飛機出口合同,是迄今陜西最大一筆通用飛機出口訂單,總金額3750萬美元。2007年西安出口加工區A區保稅物流項目的建成,打破了內陸無口岸的歷史。目前,全省進出口企業超過3000家,年出口上億美元的企業達到10家,貿易伙伴遍及全球181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全省進出口總額68.88億美元,較2006年增長28.5%,超全國增幅5個百分點,比1985年增長42.9倍。2007年全省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與設計咨詢新簽合同額2.8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1億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項目涉及建筑、路橋、水電和大型輸變電站建設等多個領域。

旅游產業發展迅速。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充分發掘、全面整合旅游資源,旅游產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全省支柱產業之一。統計資料顯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國際國內旅游人數1532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27億元,到2007年,全省共接待國際國內旅游人數8138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504億元,分別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國際旅游人數123.13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6.12億美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88.9倍和304倍。國際國內航線、旅游快速通道、旅游專列等相關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顯增強。到2007年,全省共有星級賓館186個,其中五星級賓館5個,四星級賓館27個,旅行社51個。

八、節能降耗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建設逐步推進

落實科學發展觀,正在改變著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好字優先,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十一五"以來,國家把單位GDP能耗降低20%作為約束性硬指標,納入發展目標,陜西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大節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單位GDP能耗8.53噸標準煤,2005年單位GDP能耗降為1.48噸準標煤, 2006年降為1.426噸準標煤,單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年度指標任務,居全國第9位、西部第2位; 2007年,陜西單位GDP能耗為1.361噸標準煤,單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年度節能降耗任務,在全國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與山東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產值單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業消費增長勢頭有所遏制。200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萬元產值單耗0.75噸標準煤,比1978年減少6.44噸標準煤。 生態環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變為現實。在加快經濟發展過程中,確保天藍氣凈、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資源永續利用。

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大規模的退耕還林工程。1999-200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萬畝,是歷史上造林最多的時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萬畝,使陜西成為全國退耕還林面積最大的省份,占全國退耕還林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積由1998年的497.35萬公頃發展到767.5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護區51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點)37個,市、縣級自然保護區5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0460平方公里。國家級生態示范試點區34個,占全省縣(區)數的30%,其中2個通過國家驗收命名,4個通過省級驗收命名;生態示范鄉鎮40個,生態示范村397個,農村環境保護示范點23個,初步形成了縣、鄉、村生態示范網絡。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經濟保持快速增長情況下,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現"雙下降",分別下降3.96%和5.62%;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96.4%。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99.92%,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好轉,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標率為84.1%。農村生活環境改善,全省自來水受益村達到59.4%。成功實施了"西部人畜飲水解困"和"西部農村氟砷改水項目",建成各類飲改水工程1.3萬處,初步解決了600多萬農村人口的用水困難。

九、陜北成為新亮點,區域結構出現新變化

改革開放前,陜西區域經濟缺乏發展的特點,改革開放后, 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各地競相發展的戰略和規劃,極大調動了全省各地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力得到了極大發揮。

陜北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陜北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依托能源化工等優勢產業,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省經濟增長的新亮點。2007年,陜北GDP總量達到1284.32億元,比1978年絕對量增加了182倍,特別是十六大以來以17.2%高速遞增,占全省比重從1978年的8.5%上升到2007年的23.9%。據測算2007年陜北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達到25%,拉動全省經濟增長3.7百分點。

關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占居重要位置。關中地區搶抓機遇,以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現代服務產業的先決條件,充分發揮"一線兩帶"輻射帶動作用,調整優化區域結構,經濟保持了率先發展的好勢頭。2007年關中GDP總量達到3460.95億元,比1978年絕對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來年均增長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從1978年的71.2%降到2007年的64.6%;2007年財政收入達到169.39億元,占全省比重為73%。占比雖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陜南綠色產業迅速崛起。陜南地處秦巴山區,交通比較落后,以農業經濟為主。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在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前提下,現代中藥、生態農業、旅游等綠色產業取得重大進展,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07年陜南GDP總量達到615.39億元,比1978年絕對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來年均增長10.7%,經濟總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健全,民生問題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與解決

改革開放以來,是陜西經濟發展最具活力和實力的時期,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費結構日趨升級,生活質量明顯提升的時期,是民生問題引起政府高度重視、有效解決的時期。

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從600多元到突破兩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00多元到突破萬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從剛過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遞增速度均實現兩位數增長。2007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1296元,比1978年增長31.6倍,年均增長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長33.7倍,年均增長13.0%;農民人均純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長18.9倍,年均增長10.8%。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07年的5272元,增長了29.5倍;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421元,增長了406.9倍。

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長,使生活質量顯著提高。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長30.4倍,年均增長12.6%;農民人均消費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長18.1倍,年均增長10.7%。消費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36.4%,下降16.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07年的36.8%,下降22.2個百分點。肉、禽、蛋、菜、果的消費量穩步提高,食品的消費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不僅講營養,而且追求方便、科學、結構平衡,保健食品、綠色食品、生物食品越來越受到青睞。住房條件明顯改善。特別是國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來,城鄉居民住房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城鎮,居民的居住面積不斷擴大,2007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居住面積的擴大,而且追求舒適、寬敞和美觀。隨著住房制度的深化,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寬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圓廣大城鎮居民的夢。在農村,多年的"建房熱"溫度不減,建房質量不斷提高,尤其是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層樓房拔地而起,2007年農民人均住房面積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加快。城鄉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增加,消費品品種大為改觀。改革開放初期人們追求的是以彩電、洗衣機、電冰箱、錄音機等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調、家用汽車、電腦、移動電話等新的消費品逐漸進入居民家庭。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空調85.74臺、家用汽車1.38輛、電腦42.22臺、移動電話164.64部;汽車等享受型耐用消費品也逐步進入農民家庭,農民家庭每百戶擁有生活用汽車0.5輛,移動電話104部、空調2.6臺。

改革開放與發展取得的成果,越來越多的用于民生。城鄉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2007年,全省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的財政支出達到159.01億元,有81.38萬人得到城鎮最低生活保障,117.36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410.07萬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330.97萬職工參加失業保險。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截至2007年底,全省104個縣(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前三年實現了全覆蓋。全省參合農民2434.95萬人,參合率達90.1%。新農合基金補償支出9.9億元,補償受益357.94萬人次。

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不斷增加。特別是2003年的SARS以后,政府對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體系加大了財政投入力度。2007年醫療衛生支出達到49.91億元,比1978年增長74.1倍,年均增長16.1%。衛生服務狀況逐步改善,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07年的3.75人,每千人口醫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擁有醫院床位數由1.8張增加到2.90張。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高。嬰兒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為2007年的22.32‰;孕產婦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萬降為2007年的50.74/10萬。2000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分別達到70.06和73.01歲,比1981年分別增加5.97歲和7.16歲。

人口文化素質明顯增強。15歲以上初中以上人口比重由改革開放初期的39%提高到60%以上,具有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也由1.29%提高到2.15%,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5.5年提高到8.1年。全省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為99.25%,初中畢業生升學率(不含技工學校)達到77.4%,比1978年提高了25.7個百分點。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9.38%,比1978年上升了3.78個百分點。2006年 ,陜西全面啟動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改革工作 ,實施"兩免一補"工程,免除全部

第五篇: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八

文化事業繁榮興盛 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八

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我國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大力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不斷守正創新,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正在不斷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闊步前進。

一、文化事業繁榮興盛,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我國各項文化事業在恢復、改造和曲折中不斷發展。改革開放為文化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文化建設邁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極大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產力,文化事業繁榮興盛,公共文化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一)文化投入力度明顯加大。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 財政對文化建設的支持不斷加強,我國文化事業經費逐年增加。1953-1957年五年文化事業費總投入為 4.97億元,1978 年當年增加到 4.44億元, 到 2018年達 928.33億元。1979-2018年,文化事業費年均增長14.3 ,2018年比2012

年增長93.4 。

(二)文化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新中國文化的發展是在“一窮二白”基礎上進行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極其短缺。1949年,全國公共圖書館僅有 55個,文化館站 896個,博物館 21個。經過 70年的發展,我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到“十五”末期,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目標。2018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 3176個,為 1949年的 57.7倍,為 1978年的 2.6倍;

文化館站 44464個,為 1949年的 49.6倍,為 1978年的 9.7

倍;博物館 4918個,為 1949年的 234.2倍,為 1978年的

14.1倍。從 2004年起,全國各級各類國有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有條件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逐步實行優惠或者免費開放。從 2008年起,全國文化、文物系統博物館、紀念館開始向社會免費開放,為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廣播影視制播能力顯著增強。新中國成立 70年來,我國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優勢,積極發展視聽新媒體,從以前單一的廣播媒體發展到今天具有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絡廣播電視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等多種媒體構成的傳播新格局,擁有無線、有線、衛星、互聯網等多種傳輸覆蓋手段構成的現代化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一是傳媒規模不斷擴展。2018年底,全國共有各級廣播電臺播出機構 2647個, 為 1949年的 54.0倍,為 1978年的 21.2倍;2018年實際開

辦公共廣播節目2900套,比2012年增長10.4 ;實際開辦

公共電視節目3559套,比2012年增長8.7 。目前我國的廣播影視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列。二是覆蓋范圍顯著擴大。2018 年底,全國廣播、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8.94 和

99.25 ,分別比1982年底提高了34.84和41.95個百分點, 比 2012年底提高了 1.43和 1.05個百分點;有線廣播電視服務人群持續擴大。2018年全國有線廣播電視實際用戶數為

2.18億戶,占全國家庭總戶數的49.0 ,而1998年有線廣播電視實際用戶數只有 0.28億戶。在有線廣播電視實際用戶中,數字電視用戶數2.01億戶,占92.3 ,數字用戶數比2012年增長40.8 ,占比提高25.8個百分點。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廣播影視新媒體蓬勃發展,2018年全國網絡視聽注冊用戶已達到 65.7億個,節目播放次數接近 2.7萬億次。三是播出能力日益增強。1978年全國僅有 93個廣播電臺, 年播音約 7.7萬小時;僅有 32個電視臺,年播出約 1600小時。2018年全國共播出公共廣播節目 1526.7萬小時,共播出公共電視節目 1925.0萬小時。1979-2018年,廣播和電視節目播出時間年均分別增長14.1 和26.5 ,其中,2013-2018年,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2.2 和2.1 。廣播、電視節目播出時間大幅增加,藝術精品紛呈,品牌優勢凸顯,節目形態、 樣式日益豐富,較好地滿足了受眾對節目形態多樣化的需求。

(四)新聞出版繁榮發展。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新聞出版業緊緊圍繞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出版了大批優秀出版

物,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方面、多層次的精神 文化需要。2018年,圖書品種 51.9萬種、總印數 100.1億

冊(張),分別為 1978年的 34.6倍和 2.7倍,為 1950年

的 42.7倍和 37.1倍;期刊品種 10139種、總印數 22.9億

冊,分別為 1978年的 10.9倍和 3.0倍,為 1950年的 34.4

倍和 57.3倍;報紙品種 1871種、總印數 337.3億份,分別

為 1978年的 10.1倍和 2.6倍,為 1950年的 4.9倍和 42.2

倍。電子出版業起步于 1993年,到 2018年全國電子出版物

8403種,發行量 2.6億張。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聞出版業日趨規范化和精細化,緊緊圍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出版了一大批廣受讀者歡迎的優秀出版物和精品圖書。

(五)文化遺產保護成效突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按照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針,我國已逐步構建起了科學有效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2018年底,全國共有文物業機構數 10160 個,從業人員 16.3萬人。1998-2018年,文物業機構數年均增長5.3 ,從業人員數年均增長4.6 ,其中,2013-2018年

的年均增速分別為8.8 和4.5 。截止到2018年底,全國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總數已達到 4296處,較 1961年公布的第一

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0處,增加了 22.9倍;我國世

界遺產總數已達到 53項,位居世界第二;全國共有國家級

非遺項目保護單位 3154家,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

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總數達 40 個,是目前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新業態迅速興起

自 2003 年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到全面展開,我國文化產業從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級階段,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一)文化經濟總量明顯增加。2018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 38737億元,比 2004年增長 10.3倍,2005-2018 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9 ,高于同期GDP現價年均增速 6.9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增加值占 GDP比重由 2004年的2.15 、2012年的3.36 提高到2018年的4.30 ,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看,2004-2012 年間,文化產業對GDP增量的年平均貢獻率為3.9 , 2013-2018年進一步提高到5.5 。

(二)文化市場繁榮發展。2018年底,全國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 17123個,為 1978年的 5.4倍,為 1949年的 17.1

倍;藝術表演場館 1236個,為 1978年的 1.1倍,為 1949

年的 1.4倍。2018年全國藝術表演團體從業人員 41.6萬人、

演出 312 萬場次、全年演出收入 152.3 億元,分別比 2012

年增長72.0 、131.5 和137.4 ,演藝市場規模呈現井噴式

增長。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 609.8億元,比 2012年增

長1.9倍,2013-2018年年均增長19.6 ;電影院線擁有銀

幕 60079塊,比 2012年增長 3.6倍,2013-2018年年均增長

28.9 ,銀幕總數躍居世界第一。

(三)文化新業態發展勢頭強勁。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 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進程加快,數字內容、動 漫游戲、視頻直播、視聽載體、手機出版等基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新興文化業態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新 增長點。2016年、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0.3 和34.6 ,文化創意和設計服

務業營業收入均增長8.6 。文化新業態已成為引領和示范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四)文化產業集群趨勢明顯。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文化產業集群化發展特征日漸明顯,許多有競爭力和實力的文化骨干企業數量大幅增加,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規劃建設穩步推進。2018 年,全國共有文化骨干企業6.0萬家,比2012年增長64.3 ,2013-2018年年均增長8.6 ;

從業人員為845萬人,比2012年增長20.9 ,年均增長3.2 ;

實現營業收入89257億元,比2012年增長58.6 ,年均增長

8.0 。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10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0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實驗園區和 335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標志著我國文化產業進一步向規?;?、集約化、 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三、文化投資主體日趨多元,文化消費水平不斷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文化投資和消費水平也明顯提高。

(一)文化投資快速增長。在各項政策的引導激勵下, 我國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逐年加大。2017年,我國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農戶)3.8萬億元,為 2005年的13.7倍,2013-2017年年均增長19.6 ,高于同期全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額年均增速 8.3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固定資產

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0 ,比2005年提高

2.9個百分點,比 2012年提高 1.8個百分點。從資金來源看, 國家預算資金占5.1 、國內貸款占7.2 、利用外資占0.4 、自籌資金占81.7 、其他資金占5.6 ,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社會化格局。

(二)文化消費穩步提高。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城鄉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2018年,全國居民用于文化娛樂的人均消費支出為 827元,

比2013年增長43.4 ,2014-2018年年均增長7.5 ,文化娛樂支出占全部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2 。分城鄉看,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 1271元,比 2013年增長

34.3 ,年均增長6.1 ;農村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80 元,比2013年增長60.0 ,年均增長9.9 。城鄉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之比由 2013年的 5.4∶1,降低到 2018年的 4.5∶1。

四、文化走出去新格局逐漸形成,國家文化軟實力大幅

提升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對外文化交流覆蓋面小,主要是

與社會主義國家及亞非拉友好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改革開放后,我國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擴大和深化,已成為國家整體外交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交流、 文化貿易和文化投資并舉的“文化走出去”、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已逐漸形成,中華文化影響力日益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得到提升。

(一)文化貿易快速增長。一是文化產品的進出口總額 穩步擴大。2018年,我國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為 1023.8億美元,為2005年的5.5倍,比2012年增長15.4 ,2013-2018

年年均增長2.4 。其中,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

產品進出口總額達184.8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43.2 ,占

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的18.1 ,比2012年提高3.5個百分點。二是文化貿易伙伴呈現多元化格局。2018年,美國、中國香港、荷蘭、英國和日本為我國文化產品出口前五大市場,合計占59.6 。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產

品出口為 162.8 億美元,而 2008 年僅為 55.4 億美元。

(二)文化對外投資有序推進。越來越多具有規模和實 力的文化企業積極發展在海外的投資,已成為我國文化領域對外投資的重要力量。2018年,我國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對外投資額為 16.9億美元,分別為 2008年和 2012年的 84.5

倍和8.5倍,占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的比重為1.3 ,比2012

年提高 1.1 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 70年,是文化事業不斷發展的 70年,

是文化建設全面繁榮的 70年。展望新時代,我們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我國文化建設將呈現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嶄新局面,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將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將持續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時代風采!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現狀下一篇:中國改革開放調研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