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成就

2023-05-15

第一篇: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成就

新中國建設所取得的成就

從經濟上,1.銳意改革,成功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跨越。2.擴大開放,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

3.科學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綜合國力的不斷躍升。

從農業上,1.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一級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2.農業機械化水品大幅度提升,“科技增效”碩果累累。3.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農、副、牧、漁、林齊頭并進。4.鄉鎮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城鎮化進程。

從民生上,1.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品顯著提高。2.人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3.醫療衛生事業成績斐然。4.社會保障逐步完善。

從科教上,1.教育成績有目共睹。2.科教成就振奮人心。

從法制上,1.人民當家做主,中國人民政治地位發生最廣泛最深刻的變革,實現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跨越。2.基層自治從城市向農村推進,“草根民主”成了當代中國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實踐。3.依法治國,人民民主實現從實體民主到程序民主的全方位發展。

從文化上,1.文化建設理論不斷豐富,時代精神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形成。2.文化事業成就輝煌。3.體育事業跨入強國之林。

從國防上看,1.建設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2.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3.推進科技強軍戰略和武器裝備現代化。4.捍衛了國家主民族尊嚴和人民和平生活。

從臺灣方面看,1.“一國兩制”是解決同一問題的金鑰匙。2.和平發展、互利共贏順應民心,是推動統一大業的根本動力。

從外交上看,1.小外交走向大外交。2.小合作走向大合作。3.小舞臺走向大舞臺。

從黨建方面看,1.黨的理論創新卓有成效,形成了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黨的隊伍發展壯大,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3.黨的制度建設不斷加強,黨內生活逐步走上規范化的軌道。4.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

第二篇:2、中國農村住房建設的成就

在我國經濟建設以來,我國的農村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國的新農村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建國60年來,中國農村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取代了計劃經濟體制,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的深刻變革和小城鎮迅猛發展。我國農村建設工作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走出了一條主要依靠農民群眾、艱苦奮斗、建設和改造數百萬村莊、發展數萬個小城鎮、持續改善農村和小城鎮生態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社會和諧進步、為“三農”全局工作服務的路子來。中國廣大農村展現出一幅幅特色鮮明、生機盎然的錦繡畫卷。

城鄉關系的根本性變化——進入到城鄉統籌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新階段

建國初期,我國綜合國力還不強,農業必須為工業發展、城市建設提供積累。因此,新中國成立后的前30年,除農房建設外,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相對緩慢。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鄉人居環境產生了差距。新世紀以來,以5個中央一號文件為標志,城鄉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城鄉關系更加協調更加緊密。

第一,城鎮化健康發展,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入。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生產的恢復和經濟的繁榮,村鎮規劃和建設等也得到了發展。改革開放后,我國城鎮化進入健康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城鎮化在引領國家發展,在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轉移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作用進一步全面增強。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2%上升至1999年的30.79%,2008年城鎮化水平達到了45.68%,60年年均增長0.95%,居住在城鎮的人口有6億多人。

第二,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機制正在形成。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全國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十七大報告提出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工作要求,十七屆三中全會作出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決定。通過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實施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機制、新格局。

第三,農村人口向城鎮持續轉移,農村聚落形態不斷變化。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崗位的大幅增加,為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和非農產業轉移提供了條件,形成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本地就業和回鄉創業相結合的有序轉移就業新局面。近些年農村常住戶中外出務工的勞動力人數始終保持在1.2億人以上,跨省流動的在6000萬人,工資性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已經上升到41.5%%。與此同時,農村的自然村和行政村的數量減少。2007年底,全國自然村、行政村(村委會駐地)從1990年的377.32萬個、63.4萬個分別調整到264.7萬個、56.29萬個。

村鎮建設法規體系的形成——農村建設納入依法規劃、依法管理的渠道

60年來,我國農村經歷了從自發建設到依法建設的過程。國家高度重視村鎮建設的立法工作,先后出臺了《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村鎮規劃編制辦法(試行)》和《村鎮規劃標準》等法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先后下發《關于村莊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村莊整治中規范農宅拆遷保護農民權益的意見》、《關于推進縣域村莊整治聯系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頒布《村莊整治技術規范》,指導各地初步建立了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有序推進、防偏糾偏和持續改善3方面機制。

2008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增加了城鄉協調和鎮鄉村莊規劃的相關內容,為農村地區的規劃建設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依據《城鄉規劃法》,村鎮建設司正在加緊修訂《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制定《鎮鄉村莊規劃編制辦法》,研究《鄉村規劃建設許可實施細則》,調研農房建設引導標準和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完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的法規體系。各地也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法規。截至2008年底,累計有83.5%的建制鎮、54.4%的鄉編制了總體規劃,38.6%的行政村編制了建設規劃;全國所有的省(區、市)、地(市、縣)和75%的鄉鎮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村鎮建設管理機構,村鎮建設的企事業機構近萬個,縣、鄉兩級村鎮規劃設計室近500個,各類基層工作人員10萬多人,有專業技術人員7000多人。

依據國務院批準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三定”方案,2008年7月設立村鎮建設司,專門負責統籌推進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具體包括擬定村莊和小城鎮建設政策并指導實施,指導鎮、鄉、村莊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指導農村住房建設、農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提出進城定居農民的住房政策建議,指導小城鎮和村莊人居生態環境的改善工作,組織村鎮建設試點工作,指導全國重點鎮的建設。農村建設的規劃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

農民住房質量的明顯改變——農民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解決居住問題

我國數億農民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通過自籌資金、自主修建、自我管理、自家使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住有所居”的基本目標。1957年和1980年,全國農房年末實有建筑面積分別為61.3億平方米和98.3億平方米,農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為11平方米和11.6平方米,磚木結構所占比例不足20%。2008年,全國農房建筑面積235.9億平方米,農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9.3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2.1倍;現有住房建筑中90%以上是永久性、半永久性住房建筑結構,磚混及以上結構的農房占到60%以上,農房安全居住水平有了根本性轉變。農村地區住房存量資產大幅度增加,僅1984年~2007年的24年間,農民群眾共投入3.5萬億元建設各類農村住房,新增建筑面積132億平方米,建筑面積存量約比城市多出近90億平方米,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建設成就。

國家、地方政府和農村集體經濟通過災后重建、大型水利工程生態移民定居點建設、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和農村殘疾人住房改造等,加大對農村困難住戶住房建設的幫扶力度。尤其是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實施2009年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程,中央財政拿出40億元資金,幫助農村試點地區改造近80萬戶農村危房,大力維護國家形象,增進民族團結,促進農村社會和諧。

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民生活品質逐步提高

新中國成立后,農村建設逐步開展,如結合愛國衛生運動加強農村的道路、廁所、排水溝渠建設,人民公社時期和農業學大寨運動中推動了村鎮規劃和建設等。

改革開放以來,農房建設和農村道路、供電、供水、垃圾污水處理,以及農村家庭沼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黨的十六大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深入調研和總結先行地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全面部署了穩步推進村莊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國已有12萬多個村莊開展了村莊整治工作。1984年底全國通電村莊所占比例僅為45.6%,自來水受益人口只占農村總人口的4.9%。及至2007年,全國行政村中,主要道路硬化的占61.6%,實現集中供水的占46.7%,有垃圾集中堆放點的占31%,對生活污水和垃圾進行處理的村莊比例分別為3.4%和11.7%,村莊基礎設施配置逐步完善。在村莊里建成一大批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有了質的提高。

小城鎮的迅猛發展——城鎮功能不斷完善、集聚效益逐步顯現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十分重視小城鎮發展與建設。早在建國初期國家最高領導人就曾明確指示:“城市太大了不好”,要“多搞小城鎮”。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2005年,中央1號文件要求明確“著力發展縣城和在建制的重點鎮”。2008年,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發揮好大中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依法賦予經濟發展快、人口吸納能力強的小城鎮相應行政管理權限,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互促共進機制。”

近年來,小城鎮的平均人口規模增加、綜合承載力顯著增強,集聚效益逐步顯現,城鎮功能逐步由鄉村型服務功能向復合型服務功能轉變,在城鎮化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全國建制鎮由1979年的2851個增加到2008年的19234個,建制鎮人口由1978年的4039萬人增加到2008年的13785萬人,全國建制鎮(不含縣城關鎮)平均人口規模接近萬人,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鎮密集地區甚至出現了一批5萬至20萬人口的小城鎮。2004年原建設部會同發改委等6部門,確定了1887個重點扶持發展的全國重點小城鎮,有力地推動了小城鎮的率先發展,也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小城鎮改革夯實了基礎,提供了新的路徑。

60年來,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鎮建設事業也在實踐中反復摸索,不斷發展。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必須將村鎮建設工作納入到國家“三農”工作大盤子中統一考慮,爭取國家層面更多的支持;必須緊緊依靠廣大的農民群眾,接觸農村實際、尊重農民意愿、服務農民需求;必須與時俱進推動村鎮建設體制機制的創新與變革,不斷推動農村建設從無序建設向依法有序建設,從單一的工程建設向人居環境建設,從獨立村莊建設向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轉變,實現城鎮化過程中城鄉協調發展;必須堅持村鎮建設工作的基本方法,城鄉統籌,分類指導,抓住村鎮規劃、農房建設、小城鎮發展和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的工作重點,推動全局性工作。

就各方面來說,農村的居住條件有了顯著的發展。具體有以下進步方面: 1居住空間不斷擴大

由于歷史的原因,改革開放以前,中國農村居民的居住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溫飽問題的逐步解決,農村居民建房的欲望十分強烈,住房支出基本呈線性增長。1978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為8.1 m2;至2011年末,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6.2 m2,翻了四倍多,農民房子大了。據國家統計局農村抽樣調查數據,2005年底,全國農村居民家庭年末住房面積已達到人均29.68平方米,與2000年人均24.82平方米相比,增長了15.6%;與1990年的17.83平方米 相比,增長了66.5%;與1985年的14.70平方米相比,增長了101.9%;與1978年的8.1平方米相比,增長了266.4%。

2住房品質越來越好

在農村經濟逐步發展的帶動下,農民通過發展種養業、外出務工等渠道增加收入,農村住房情況有了明顯的變化,新建住房逐年遞增,住宅品質越來越好。平房逐漸轉向樓房,竹草土坯、磚木結構逐漸轉向磚混和鋼筋混凝土結構。2006年,全國農村住房中樓房的比重為30.5%,

磚混和剛混結構的住房比重為45.4%。住房狀況得到改善,農村居民住房條件和房屋的抗災性能(水災、風災等)逐步提高。房屋質量高了。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村抽樣調查數據,全國農村居民家庭年末住房結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住房大幅上升。2005年底,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住房已占到39.4%,與2000年的248%相比增長了14.6%。與1990年的6.8%相比增長了32.6%。與1985年的2.1%相比增長了37.3%。磚木結構住房比例占一半左右,基本保持穩定。2005年末為47.6%,2000年為54.8%,1995年為56.7%,1985年為50.8%。

3宅內生活設施逐漸完善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迫切向往與城市一樣的居住條件,室內配套設施也逐步向城市靠攏。許多農村居民家庭用上了自來水、天然氣,還安裝了空調和衛生廁所。普查資料顯示,中國自來水普及率達48.6%,89.7%的家庭沒有飲用水困難,64.9%的家庭主要飲用安全凈化水和深井水;12.8%的家庭擁有水沖式廁所。村民參與規劃,蓋房得看圖紙了。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截至2005年底,全國約有鄉村人口9.49億人,比1990年增加了5317萬,但行政村的個數已由1990年的74萬多減少到2005年的64萬多;2005年,農民收入來源中,工資性收入已經占到36%,家庭經營非農業純收入已經占到12%,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占到7%。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穩步推進,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村莊規劃正式納入各級政府的工作范疇,希望引導和幫助農民切實解決住宅與畜禽圈舍混雜問題,搞好農村污水、垃圾治理。

蘇州市吳中區浦莊鎮湖橋村是江蘇省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2006年請蘇州市規劃院的專家幫助村里做2006—2008年的3年規劃。但是,專家只提供規劃技術支持,規劃草案發到了村里的每戶人家,村民反饋意見的達到80%以上,然后再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規劃方案。如今的湖橋村,誰家蓋房,先得看全村規劃圖,做到心中有數,再去找村干部,再也不能東建一戶,西蓋一家。湖橋村不僅規劃出了自家住的房子,還規劃出了用于出租的房子。

許多村莊或者集鎮都有著中國傳統文化和建筑藝術的印跡,一些村落和古民居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農民集中居住布局規劃一定要特別重視保護、挖掘和傳承村鎮的自然、歷史、文化、景觀等特色資源,在規劃中融合村鎮的歷史文脈、山水特征和現代文明,尊重鄉村的自然形態和人文傳統,注重保留歷史凝重感和文化氣息。

當然,集中居住并不適合每個村。農村房屋建設要和農民的就業方式和生活水平相適應。不能為了實現所謂“城市化”而消除“庭院經濟”,那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一定要根據當地經濟和生活模式確定農村居住模式,不能片面追求集中居住。

政府投入跟上,住房環境改善。“十五”以來,中央政府加大了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除了通過村莊建設規劃改善村莊公共環境外,還通過直接補助資金、補助原材料或“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引導農民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并不斷加強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2001年到2005年期間,中央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累計達840多億元,直接改善了農民生活條件。2000年以來,農業部還提出了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家園富民計劃”,中央已累計投入60多億元,直接建設農村戶用沼氣600多萬戶。加上地方政府和村民自己的投入,截至2005年底,全國已推廣應用農村戶用沼氣池1807萬戶,我國適宜地區農戶沼氣普及率達到12.5%。

據國家統計局農村抽樣調查數據,2005年末,全國糧食主產區有69%的農村住戶用上水沖式廁所,比上年增長47.3%;有10.5%的農村住戶使用暖氣,比上年增長27.5%;有9.1%的農村住戶使用清潔燃料,比上年增長74%;有30.1%的農村住戶飲用自來水,比上年增長10%;有54.2%的農村住戶住宅外的路面為硬質路面。

4公共設施日趨配套

普查資料顯示,隨著各級政府對農村投入的不斷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覆蓋面有所擴大,給農村居民出行、就學、就醫、娛樂和購物等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1)交通方面。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25.0%的村地域內有車站或碼頭。進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村內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

(2)教育方面。87.6%的村在3公里范圍內有小學,69.4%的村在5公里范圍內有中學。30.2%的村有幼兒園、托兒所。

(3)醫療方面。50.2%的村距離醫院、衛生院在3公里以內,74.3%的村有衛生室。76.1%的村有行醫資格證書的醫生,16.3%的村有行醫資格證書的接生員。

(4)文化業余活動方面。10.7%的村有體育健身場所,13.4%的村有圖書室、文化站,15.1%的村有農民業余文化組織。97.6%的村能接收電視節目,57.4%的村安裝了有線電視。

(5)購物方面。34.4%的村地域內有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0.2%的村在村內可以買到化肥,5-2%的村在村內可以買到彩電。

5村居環境大有改善

近年來,中國以新農村建設、集鎮建設為載體,使農村舊貌換新顏,逐步改善了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同時,一般的農村住房都具有生活居住、農作物生產加工、貯存、晾曬等功能和區域,住房的簡單使用功能相對完善,基本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在本次普查的19391個鎮中,72.3%的鎮實施集中供水,19.4%的鎮生活污水經過集中處理,36.7%的鎮有垃圾處理站。24.5%的村飲用水經過集中凈化處理,15.8%的村實施垃圾集中處理,33.5%的村有沼氣池,20.6%的村完成改廁。中國傳統的農村家庭不僅是一個生活的家庭,還是一個生產的單位。住房與院落不僅要方便生活,還要承擔自給自足的眾多功能。收獲的糧食要放在家里,干活的牲畜晚上要拴在圈里。既是住宅,又是倉庫。所以,蓋帶院子的“三大間”曾一直是許多農民的夢想。改革開放以來,農民收入增加了,蓋房子速度加快了,“三大間”不再流行了。如今,大家比的不再是房子的大小和多少,而是房子樣式、風格、裝修。

1999年,建設部曾組織“面向21世紀的農村住宅”設計大賽,推出了一批風格各異,功能不同的住宅樣板。河北、山東、云南等省的建設部門也都組織了農村住宅設計比賽,把獲獎的設計推薦給農民。建筑專家與農民同吃同住,感受農村的生活,了解農民的需求,和農民共同設計、修改,甚至建設,設計建設出了既美觀又經濟實用的住房。隨著自來水、罐裝液化氣和沼氣在農村的大量使用,廚房和衛生間已逐漸進入室內,新的設計更加注重從功能上對室內空間進行有效劃分,合理設置。

如今的村莊變得更美麗。2002年至2004年期間,包括中國小城鎮中心專家在內的40多位中外專家在中國的7個村莊與當地村民一起開展了“中國村莊可持續發展前景”的參與式研究與實踐。在河南下伏頭村,專家為村民設計并協助村民建起了既節能又新穎,村民還能用得起的村公共浴室,村民再也不用跑3—4里路去洗澡,而且還保持了與山村老屋傳統風貌的統一。

第三篇:歡慶中國水利建設的偉大成就

張光斗

水是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也是工農業生產必需的。在另一方面,江河洪水造成對生命財產的嚴重災害。所以我國幾千年歷史是與洪水斗爭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治水經驗。但是由于歷朝歷代以及國民黨反動政府的腐敗無能,江河失治,洪水泛濫成災,黃河改道七次,三年兩決口,長江等流域也常發生嚴重洪災。水利失修,干旱災害頻仍,常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水利建設。毛澤東主席指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并號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一定要根治海河”。對三峽工程,毛主席批示要“積極準備,充分可靠”,周恩來總理領導制訂長江、黃河等流域規劃,并親自主持三門峽樞紐、密云水庫、丹江口樞紐、葛洲壩樞紐等工程的研究。周總理還領導了三峽工程的前期工作。鄧小平同志指出“防洪斗爭的勝利,是集體主義的勝利,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勝利”。他大力支持興建三峽工程和黃河上游的水電開發。江澤民主席批示“加強水利建設;要未雨綢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指示,加強治理開發,使黃河造福于中華民族。我國水利建設的偉大成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

50年來:國家為水利建設進行了許多立法。1955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

河水利綜合規劃的決議》,后來國務院批準了長江、淮河、海河、珠江、遼河、松花江等流域規劃,這些流域規劃是治理開發各河流的依據。國家先后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為水利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國務院陸續發布了《水利工程水費核訂、計收和管理辦法》、《河道管理條例》、《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等。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把水利列為基礎設施建設首位。實行依法治水,使水利事業蓬勃發展。

在水利建設中,江河干支流上加高加固和修建了大量堤防,整治江河,提高了防洪能力。修建了官廳、佛子嶺、大伙房、密云、岳城、潘家口、南山、觀音閣、桃林口、江埡等大型水庫,為防洪、蓄水服務。修建了三門峽、青銅峽、丹江口、滿拉、烏魯瓦提等水利樞紐,是防洪、蓄水、發電等綜合利用的。這些工程中有各種形式的高壩,我國壩工技術有飛躍的發展。在灌溉工程方面,修建了人民勝利渠,是黃河下游第一個引黃灌溉渠。還修建了淠史杭灌區、內蒙古引黃灌區、林縣紅旗渠、陜甘寧鹽環定揚黃灌區、寧夏揚黃灌區等。還首創了拍賣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地的“四荒”資源使用權,推廣了自行籌資、自行建設、自行收費、自行還貸、自行管理的“五自”經驗,促進了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在水土保持方面,大規模進行江河上游的小流域治理,修建谷坊、淤地壩,建設梯田,植樹種草,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減少入河泥沙,取得很大成效,積累了豐富經驗。在跨流域引水工程方面,修建了東港供水、引灤入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引黃濟青、萬家寨引黃入晉等。我國取水、輸水、灌溉技術達到國際水平。 在水電建設中,修建了獅子灘、新安江、劉家峽、新豐江、六郎洞、葛洲壩、白山、東江、龍羊峽、李家峽、魯布革、天生橋、二灘等各種類型的大型水電站,還修建了數以萬計的中小型水電站。我國裝機容量位居世界前列,在水電站技術上達到國際水平,能修建各種類型、條件復雜的大型水電站。

值得大講的是長江三峽工程和黃河小浪底工程。1994年開工的三峽工程建成后,可保證荊江河段達到百年一遇防洪標準;在千年一遇洪水時,加上中游分蓄洪,可保荊江河段安全。年發電847億千瓦時,年單向通航量5000萬噸,萬噸船隊能直達重慶,還能增加下游供水量,效益是巨大的。這是世界第一的大而復雜的工程。

1994年小浪底工程開工,工程建成后,可提高下游河道防洪標準到千年一遇,減淤20~30年,能蓄水50億立方米,供下游用水,年發電60億千瓦時。這個工程河床覆蓋層深,左岸隧洞多,還有地下廠房,堪稱世界上最復雜而困難的工程之一。

50年不斷的水利建設,在防洪、抗旱、發電、水土保持,支持工農業生產,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防洪方面,修建和加高加固大江大河堤防26萬公里,興建水庫8.5萬座,總庫容4924億立方米,初步控制了常遇洪水,保護了4億多人口、470座城市、5億畝耕地和大量交通道路、油田等基礎設施。新中國成立后,戰勝了歷次大洪水和嚴重的干旱災害,黃河年年安瀾。1998年大洪水,長江堤防保持安瀾,松花江、嫩江主要城市和河段保證了安全。

在農田水利方面,灌溉面積發展到8億畝,灌區生產的糧食占全國總產量的75%,棉花和蔬菜產量的90%,我國以占世界近10%的耕地面積,解決了占世界22%人口的糧食問題。

在供水水源方面,興建了大量蓄水、引水、揚水工程,抽用地下水,農業灌溉和城市工業供水水源已經初具規模,鄉鎮供水發展迅速,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達5800億立方米。修建各種農村飲水工程315萬處,解決了2程,初步解決了區域水資源分布和鄉工農業用水的矛盾,緩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用水的需要。三峽工程小浪底工程建成后,將得到進一步緩解。南水北調工程規模巨大,正在規劃中,時機成熟也將興建。

在水電方面,目前大中小型水電站裝機6400多萬千瓦,年發電約2080億千瓦時。大型水電站供應了工業和城市用電,支持灌溉用電。中小型水電站供應全國1/3的縣、45%國土面積和70%貧困山區的用電。三峽工程建成后水電裝機大幅度地增加,并可聯系全國電網,互相調濟。

在水土保持方面,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8%。新中國成立后,累積治理水土

流失面積78萬平方公里,興修梯田、壩地和治沙造田1.7億畝,綠化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地6億畝。水 土保持可攔蓄泥沙15億噸,減少入河泥沙,對治河有很大幫助,是治河之本。目前入黃泥沙已減少3億噸。

在河湖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向河湖水庫等水體排污的監督管理工作得到加強?;春?、遼河海河、滇池、太湖等治理重點取得進展。大江大河大湖的水質保護規劃正在制訂。

在水利科技方面,水文、水利地質、河流動力學、泥沙、水工結構、巖土工程、水工材料、防洪、灌溉、發電、水土保持、水質保護、施工技術等方面的科技,都有很大發展,為水利建設作出了貢獻,特別是高新技術在水利科技中的應用有了很大發展,如計算機數學模型分析、遙感技術、衛星通信等。我國水利建設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水利科技的進步。

由此可見,50年來,我國水利建設取得偉大成就,這是依靠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全社會的支持,依靠全體水利工作人員的拼搏奮斗。進入21世紀,我們必須發揚這種精神,水利建設將取得更偉大的成就。

在歡慶水利建設偉大成就的同時,必須看到水利建設中的不足。我國在21世紀水利建設的持續發展,要使人口、水資源、經濟、生態環境協調配合,我們的任務是十分艱巨的。當前水利建設中的主要問題是:洪澇災害嚴重,供水水源緊缺,江河湖庫污染。還有在水電方面沒有充分利用水能資源。

在防洪除澇方面,大江大河大湖干支流防洪除澇標準不夠高。為此必須貫徹國務院的方針:“平垸行洪、退田還湖,以工代賑、移民建鎮,加固干堤、疏浚河湖。”首先要加固堤防,特別是地基防滲處理。要整治河道,穩定洪道,平垸行洪,清除阻流障礙物,進行必要的裁彎取直。建設好分洪區和安全措施,控制圍湖墾田,遲田還湖,準備必要時的蓄洪垸,還要疏浚河湖。興建干支流水庫,加大已有水庫防洪庫容,加固病庫。加強除澇能力。增建非工程措施,提高防洪調度水平,改進抗洪搶險技術。對中小河流也要加固堤防,整治河道,修建水庫,因為總的洪災損失是很大的。在21世紀,首先是達到規劃的防洪標準,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要逐步提高防洪標準,特別是城市的防洪標準,然后要安排超標準洪水的應急方案,不能影響國家經濟大局。

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入河泥沙量大,淤積河湖,使洪水難治,所以水土保持是治河之本。國家重視水土保持,取得很大成績,但力度仍需加大,有些地方甚至還存在破壞水土、增大流失的現象。要貫徹國務院的指示“封山植樹,退耕還林”。要因地制宜,植樹種草。進行小流域治理,修谷坊和淤地壩。不能在15度以上的坡地上墾田。嚴禁破壞水土,增大流失。水土保持工作見效較慢,要加大投入,長期持續進行。

在供水水源方面,目前我國灌溉面積雖發展到8億畝,但每年干旱成災面積3億~4億畝,工業城市缺水的有300余座。但必須看到我國工農業和城市生活用水十分浪費。目前年可供水量5800億立方米,其中灌溉用水占75%,工業和城市用水占25%。21世紀我國人口將繼續增加,灌溉面積將增加,經濟繼續發展,用水量將更大。我國水資源緊缺,全國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而華北地區人均占有量為世界人均的1/20。我們必須開源與節流,而以節流為先。農業節流有:節水灌溉,包括渠系配套和防滲襯砌、管道輸水、平整土地、畦灌、滲灌、噴灌、滴灌、微灌等,還有薄膜覆蓋;節水農業,包括改善種子、水作物改旱作物、開發耐堿作物、改進灌溉制度等。工業節流要改用節水流程和設備、多次重復用水等,在缺水地區不發展耗水工業。城市發展規模和人口要控制,城市和生活用水要用節水設備。開源要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包括利用雨水、修水窖、建水庫和綜合利用水利樞紐、開發地下水、揚河水、地面水和地下水聯合應用、利用微堿水、海水和用處理過的污水等。在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后,條件許可還可進行跨流域調水。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目前江河湖泊水體污染十分嚴重,影響了人民身體健康,污染土壤,而且減少了原本已緊缺的可用水源。必須嚴格執行《水污染防治法》,加強水質監測,確定允許排污入水體的標準,以便水體自凈。要嚴格實行“誰污染、誰治理”。超標準排污的,收排污費.用以處理污水。污水資源化后,要分配用水,用水要收費。水污染防治是除害興利的大事,特別是我國水資源緊缺,更應大力防治。在水電方面,我國已裝機6400多萬千瓦,約占可開發水能資源的18%。水電是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也是廉價能源,應優先開發,世界各國都是如此。我國水能資源集中在西南地區和黃河上游。在華東、華中地區大水電站已修建過半,還可修建大量中小型水電站。21世紀修建大型水電站主要在西南地區,要遠距離輸電到華中、華東。水電的特點是投資較大,有季節性電能。如火電計入煤礦和鐵路投入,則與水電相近。但水電運行費用很低,且無污染。水電經濟政策要考慮水電的特點,要加長投資償還期,降低利率,年還本息后納稅,降低稅率,長期堅持這一政策對國家是有利的。

在水利科技方面,21世紀的任務是十分繁重的,而防洪減災,減少水土流失,與天斗爭,難度很大。要修高壩大庫,抗高地震烈度,進行跨流域調水,搞工農業節水,防治污水,有大量科技問題。更需要研究人口、水資源、經濟、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持續發展水利。要加強研究開發,技術創新,特別是要在水利科技中利用高新技術。要加強信息系統,進行國內外科技交流,學習國外科技。我們必須有新科技才能交流。

第四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成就

王玲玲

(中共東臺市委黨校, 江蘇東臺224200)

【摘要】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偉大成就:建立了中國特色的立法體制和法律體系,確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權、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制度,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公正司法,加強普法和法學教育,從而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保障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法制建設

法治是政治文明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標志,是當今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向往和追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設法治國家,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奮斗,成功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法治建設的歷程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法制建設與司法制度

1、法制建設: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人民民主政權的創建和革命法制的制定,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并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方針。這是確保革命法制建設勝利發展的根本保證。1922年7月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宣言》中,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為了實現這一革命綱領,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全國的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并通過各種革命組織,制定了許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約禁令。如 1922年8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制定的《勞動法案大綱》,是我國最早的勞動立法綱領。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全國進入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法制建設方面,繼承并發揚了老蘇區的優良傳統,糾正了蘇區的“左”傾錯誤,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創造性地運用于我國革命實踐,使抗日民主政權的人民民主法制建設日益完善,并進入全面發展階段。新民主主義法制的民主原則,是它同一切剝削階級法律的根本區別。它是在為了群眾、相信群眾并依靠群眾的思想指導下,發動人民親自登上歷史舞臺,掌握政權,制定法律,執行法律,行使廣泛的民主權利,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核心的新型政治制度,成立了人民的司法機

1關,實行便利人民的訟訴制度。這一切都是以民主集中制和貫徹群眾路線作為根本指導方針。如抗戰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陜甘寧邊區政府于 1939年4月4日公布《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各解放區人民政府分別制定了《懲治貪污條例》、《懲治關于婚姻與奸害罪暫行條例》,以及懲治擾亂金融罪和破壞森林罪的單行刑事法規等。

2、司法制度: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確立了各級法院、檢察機關等,同時也形成了當時的審判原則和訴訟制度。如人民調解制度,它最早發端于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運動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根據地創建的依靠群眾解決民間糾紛實行群眾自治的一種組織制度。

(二)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逐步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紀元。從1949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初創時期。這一時期中國制定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對鞏固新生的共和國政權,維護社會秩序和恢復國民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隨后制定的有關法律,規定了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規范了國家機關的組織和職權,確立了國家法制的基本原則,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三)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作出把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并明確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國家的原則。以鄧小平為主要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如何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和興旺發達作了深刻的思考與總結,并最終找到了問題的答案——1978年12月,鄧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提出:“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說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所以,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1]鄧小平同志還指出,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不允許有凌駕于國法之上的特殊黨員。鄧小平同志的這些思想,為實現黨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打下了基礎,提供了根據。1978年12月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公報:“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現在起,應當把立法工作擺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重要議程上來。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要保持應有的獨立性;要忠實于法律和制度,忠實于人民利益,忠實于事實真相;要保證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權。”這一經典論述道明了改革開放新時期法治建設的基本理念。此后,現行憲法以及《刑法》、《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行政訴訟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臺,中國的法治建設進入了全新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由此進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也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共產黨、新中

國的主要領導人江澤民同志根據鄧小平關于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思想,在199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并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任務。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被載入憲法。“將‘法制’國家改為‘法治’國家,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歷史轉變”。[2]這預示著:中國將依靠黨的領導,政府的推進,輔之以社會的力量,走向法治化的道路。中國的法治建設揭開了新篇章??梢哉f,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從根本上解決了社會主義實踐中長期沒得到解決的黨領導人民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回答了領袖人物的個人權威與國家法律權威的關系問題,以及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問題。這無疑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對黨的理論的重要貢獻,對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進入21世紀,中國的法治建設繼續向前推進。200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將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004年,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200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對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立法體制和法律體系的建立

黨的方針、政策是立法的依據和執法、司法的重要指導。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處于領導地位,要提高治理國家的法治化水平,離不開黨在立法上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正確的政策主張上升為法律,依靠法律治理國家、管理社會。樹立黨在國家活動中的威信是中國各項事業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必然要求。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依靠黨實行民主的科學的決策,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來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不斷前進。體現在我國黨委領導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中國社會主義具體實踐與探索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往往先經黨的代表大會討論分析并向全國人大提出立法建議,再由全國人大以法的形式予以公布。關于政治方面和重大經濟,行政方面的立法,在制定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應將立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呈報中共中央審批。1982年以來,中國四次修改憲法均是在中國共產黨隨時代發展,國情變化,不斷將黨的理論創新戰略性根本政策反映到憲法中去。近年來,在對社會問題的整治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對彌補法律的空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53年12月24日,毛澤東帶著起草小組的幾個成員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乘專列離開北京,于27日夜來到風景如畫的杭州,開始做一項為新中國

[3]法制建設奠定千秋基業的大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人民的領袖,

中國共產黨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設計、制定“54憲法”的領導者——毛澤東就在那里協同憲法起草工作小組開始了制憲之旅。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和意愿、肯定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憲法。為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同時又適應各地不同情況,《憲法》和《立法法》規定,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外,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

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為保證國家法制統一和法律規范之間的協調,中國法律規定了不同層級法律規范的效力。有法可依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主要由七個法律部門和三個不同層級的法律規范構成。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強

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成為中國政府施政的基本準則。多年來,中國政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實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目前,中國各級人民政府的行政權力已逐步納入法治化軌道,規范政府權力取得和運行的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依法行政取得了重要進展。形成了行政主體法律制度、行政行為法律制度、行政監督、救濟法律制度以及國家公務員法律制度等一系列基本法律制度,分別在《憲法》、《國務院組織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公務員法》等相關法律中加以規定。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的基本方略和全社會的共識。以依法治國為核心內容、以執法為民為本質要求、以公平正義為價值追求、以服務大局為重要使命、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逐步確立。鄧小平同志曾說:“美國有個尼克松,日本有個田中,都得上法庭,為什么我們中國的領導人不能上法庭呢?黨組織也不能因為自己是執政黨就把自己置于法律之外,否則,社會之中就存在一個不受國家法律約束的特殊集團,社會主義的法制也就蕩然無存了。”[4]因此,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法的尊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同時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堅持憲法和法律至上,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斷鞏固。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司法建設的發展

黨對司法機關的領導主要通過組織領導和政治領導來維護司法機關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相互制約,為其提供秉公辦事,獨立司法的外部環境。司法工作中,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堅決貫徹黨對公民、團體權益的保障與維護,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實現社會正義。中國共產黨在世紀之初,不僅兩次出臺中央紀律檢察報告,而且大力改革司法體制,尤其是監察體制,頒布《監察》法,堅決與黨內的腐敗分子進行斗爭。當前,我國正努力構建的在黨委領導下,法律授權下,以檢察機關為第一主體地位的社會化依法預防體系系統工程是一項既有益于加強黨對司法機關工作領導的,又有益于改善黨的領導的有益嘗試。在黨的領導下,制定了《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等法律,建立了公開審判制度、辯護制度、仲裁制度、律師制度、公證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考試制度等制度。相信隨著黨領導方式的不斷改善,檢察制度的大力改革和完善,司法機關所體現出來的監督作用將愈加明顯,中國司法體制將愈加完善。

五、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律制度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消滅貧窮落后,把讓每個人享有充分的人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作為不懈的奮斗目標。以憲法為根本

依據,中國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保障人權的法律制度,人權保障事業不斷法律化、制度化。如保障生命權的《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稇椃ā芬幎?,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缎淌略V訟法》明確禁止刑訊逼供?!睹穹ㄍ▌t》規定了公民的姓名權、名譽權、肖像權等各種人格權。通過以上法律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此外,在黨領導下還頒布和實施了一系列保障人民的平等權、政治權利、宗教信仰自由權、勞動權益等法律,如《婦女權益保障法》、《選舉法》、《宗教事務條例》、《勞動法》、《義務教育法》等 。

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制度得到規范

“市場經濟是法治社會的基礎性推進力量。1987年以來實行改革開放,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終于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模式。而且在實踐中有了顯著成效,這是法治社會形成、發展的最具基礎性、廣泛性、深刻性和現代性的強大

[5]動力源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

濟體制轉變過程中,不斷加強經濟立法和相關立法,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法律制度已基本形成。規范市場市場主體經濟秩序的民事法律制度、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市場管理的法律制度、宏觀調控的法律制度、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制度、對外經貿合作的法律制度等法律制度也日趨成熟。如《民法通則》、《物權法》等一系列法律,建立健全了債權制度、物權制度,形成了各種所有制經濟合法共存、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等法律,確認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地位,保障其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規范了市場競爭行為,加強了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建立了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保證產品質量的法律制度;《專利法》、《著作權法》等一批行政法規,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此外,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帶領人民締結、參加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條約》、《京都議定書》等30多項國際環境與資源保護條約,并積極履行所承擔的條約義務。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修訂《對外貿易法》,健全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管理制度,建立起符合中國特色的對外貿易調查制度和對外貿易促進體制。

七、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普法教育和法學教育的發展

1、普法教育:當今中國,普及法律知識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行動。按照黨中央關于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決議的要求,憲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得到比較廣泛的普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普遍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隨著普法教育的深入,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展開,為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都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四五”普法規劃將現行憲法頒布實施日即12月4日確定為全國法制宣傳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組織了20多次有關法治的集體學習,對推動全社會特別是國家公務人員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治觀念,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舉行了一系列法治學習,各級黨組織和國家機關集體學習法律知識已形成制度。從1986年至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展了五個“五年普法規劃”,今年是“六五普法規劃”的開局之年,黨中央作出了

一系列重大部署,確定了目標以及十項主要任務,全力以赴進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2、法學教育:建國初期,我國的法學教育在黨中央的重視及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構筑了新中國法律教育的基本框架, 并確立了我國法學教育的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也為后來法律教育的恢復、發展打下了基礎。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和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1997年黨的十五大確定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在這一直接推動下,法學又一次成為了我國的顯學。90 年代以來法學教育更是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據統計,我國現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已近600所,法學專業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達30萬人,其中本科生為20多萬人,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萬多人,法學碩士研究生6萬多人,法學博士研究生6000多人。我國法學教育在黨的領導下呈現出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格局。

結語:

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實踐使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保證中國共產黨在法治建設中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實現當家作主的權利,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厲行法治,實施依法治國,徹底建設法治國家任重而道遠,要加強黨在立法、行政、司法工作的執法活動中的領導。在我國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各個環節中,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僅是黨的主張,還是人民的整體意志。只有在擁有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作指導,捻熟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既善于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又具有豐富的組織經驗和崇高的政治威望,能夠率領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統一行動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中國共產黨當之無愧為我國立法的政治設計者,執法的組織協調者,守法的行動帶頭者,普法的思想引導者。中國共產黨當之無愧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偉大成就的領導人。

注釋:

[1]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頁.[2]張文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中國法理學[J],法商研究,2001年第1期,第35-36頁.

[3]逄先知、金沖及:毛澤東傳(1949——1976)[M],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第316頁.

[4]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頁.

[5]劉瀚:我國法治社會形成中的主要因素分析[J],法理學•法史學,人大復印資料,2002年第2期,第22頁.

第五篇:如何認識新中國成立60年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如何認識新中國成立60年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新疆尼勒克縣加哈烏拉斯臺鄉闊克阿尕什村的村民,一提起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生活的變化,就有說不完的開心事: “過去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黃土路,燒的是柴火,喝的是澇壩水„„現在我們住上了寬敞舒適的安居房,出門就是柏油路,藍色火焰做飯既干凈又省事,喝上了甘甜的自來水,晚上不是看電視上網就是去村圖書室‘充電’„„”他們質樸的話語道出了新疆各族群眾生活的變遷,折射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新疆的發展成就。今天,綿延千里的天山、遼闊無垠的草原、生機盎然的綠洲,都在向人們深情訴說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新疆地區生產總值由1952年的約7.91億元,提高到2008年的4203.41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8年的19893元。如今新疆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番茄醬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甜菜生產基地,成為全國石油、天然氣主產區和重要的石油戰略基地、煤炭基地。在曾經“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的克拉瑪依,崛起了現代化的石油之城;發達便捷的交通把邊疆與內地緊密聯系在一起,截至2008年年底,新疆公路里程達14.7萬公里,鐵路運營里程近3000公里,民航機場15個,通航里程14.8萬公里;西氣東輸工程宛如一條巨龍綿延數千公里,從塔里木盆地直抵東海之濱,二線工程也在加緊建設;獨特的自然景觀、濃郁的民族風情一年吸引著2000多萬海內外游客來此觀光旅游,使新疆成為西部旅游勝地„„

民生不斷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78年到2008年,新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19元增加到11432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119元增加到3503元。扶貧開發深入推進,全區貧困人口由改革開放初的532萬減少到253萬;醫療衛生服務顯著改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城鄉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普九”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全面推進,率先對貧困地區中小學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內地新疆高中班和疆內初中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實施抗震安居工程5年來,新建和改造抗震安居房180多萬戶,890多萬群眾受益„„新疆各族人民的日子越過越好。

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得到切實貫徹,各民族團結和睦、共同發展。新疆作為民族自治區享有廣泛的自治權利,各族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都有少數民族的代表。充分尊重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無論是司法、行政、教育等領域還是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都得到廣泛使用。充分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自由,新疆現有信教群1000多萬人,有宗教場所2.4萬余座,其中伊斯蘭清真寺2.39萬座。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不斷鞏固和發展。

文化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少數民族文化得到有力保護。新中國成立前,新疆沒有一個專業文藝團體,沒有一座公共圖書館和博物館。如今,全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20多個,藝術館和文化館100多座,公共圖書館近百座。大力實施“西新工程”,全區廣播人口覆蓋率、電視人口覆蓋率已達93.5%。大力保護少數民族的名勝古跡、珍貴文物和重要歷史文化遺產。曾經湮沒于民間,幾近失傳的維吾爾族“音樂之母”十二木卡姆,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重新煥發出藝術的活力;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哈薩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一批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項目被列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可以說,新疆60年來的發展在歷史上是空前的。這是黨中央親切關懷、全國人民大力支援的結果,是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黨和國家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新疆的發展,每年給新疆巨大的財力支持,現在中央的財政補助超過新疆財政支出的2/3。加大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和使用,并源源不斷地為新疆輸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赴石河子大學支教、病倒在支教講臺上的北京大學教授孟二冬;扎根新疆43年,在昆侖之巔、90萬畝牧場默默行醫的姜萬富,就是廣大援疆干部和支醫、支教人員的杰出代表。各兄弟省市也在資金、物資、技術等方面給予新疆無私援助,北京、上海、廣東、山東等省市對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歷史啟迪未來。新疆的發展成就深刻說明:只有在社會主義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各兄弟民族團結一心、共同奮斗,新疆才有繁榮發展的今天,才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鄉鎮環保宣傳工作方案下一篇:鄉鎮紀委個人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