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方案

2023-05-22

在一份優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項具體的工作環節,時間節點,執行人,也要包括實現方法、需要的資源和預算等,那么具體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篇: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方案

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方案大全

長洲公路局應急指揮中心建

設 設計方案

海石科技無限公司 2015年07月27日

1

目錄

目錄 ................................................................................................................................................... 2 工程概況 ........................................................................................................................................... 3 設計思想 ........................................................................................................................................... 3 應急處理指揮中心功能建設目標 ..................................................................................................... 3 應急指揮中心系統設計遵循的原則 ................................................................. 錯誤!未定義書簽。 應急指揮中心系統的總體構成 ......................................................................... 錯誤!未定義書簽。 設計依據 ........................................................................................................................................... 5

2

工程概況

應急處理指揮中心在整合黑龍江省公路地理信息、業務數據信息、路網固定/移動式監控信息等公路動、靜態信息的基礎上,結合數據挖掘技術對路網動態數據加以分析,對路網的重要節點、主要干線的服務水平做出快速評估,為社會公眾、交通管理部門了解路網的交通實時路況以及公路管理部門進行路網管理提供參考,同時對公路突發事件和險情做出快速反應,為上級管理部門的應急指揮調度提供決策支持。

總體而言,應急處理指揮中心包含路網日常監控與調度和應急處置兩大主要功能。中心由大屏幕顯示系統、公路GIS系統為展示平臺,集路網實時監控系統、車輛跟蹤養護巡視系統、路政執法和超限管理系統、公路收費監控系統、應急搶險指揮系統、公路通行信息發布系統等前端基礎支撐系統和展示系統組成。

應急處理指揮中心建設對公路局而言至關重要,它需要完成省內各公路的實時圖像傳輸及自動報警功能,在各級領導參觀指揮以在處置突發事件時應具備容納50至80人同時處置工作的能力。省公路局現有視頻會議中心受自身場地面積小、房間舉架低,以及戶型細長等因素所制約,不能滿足應急處理指揮中心硬件建設。我公司建議應急中心面積不小于200平方米,高度在8米至十米的大空間內建設。

設計思想

(1)以指揮中心信息管理、地理信息管理、大屏幕監控及顯示、指揮調度為核心,提高管理效率、管理精度、管理力度;

(2)基于開放式技術,提供系統在容量、功能等各個方面發展的基礎,保護投資;

(3)模塊化支持業務功能變化的升級;

(4)高可靠性,具備極高的處理容錯能力和平臺容錯設計,并能保證數據安全;

(5)先進、實用、成熟的管理系統;

(6)友好的操作界面

應急處理指揮中心功能建設目標

(一)應急處理指揮中心裝修

3 裝修工程實施主要是對棚面及地面進行清潔及防塵處理,鋪設全鋼防靜電地板,地板鋪設高度為200mm,棚面沿原棚面高度進行400mm吊頂,重新布設天棚內的應急照明線路、火災報警線路、視頻監控線路、環境監控線路等,墻面采用鋁塑板面層裝飾;將中心劃分為4個區域,主要為大屏幕顯示區、設備間、工作人員區及領導指揮區。對中心內的窗戶進行密封處理,四壁以及棚頂采用降噪材料裝飾,并對進出中心的空洞進行密封處理。

(二)應急處理指揮中心機房配電

選用符合實際需要的零中斷、效率高、模塊化、后備式UPS設備,以保證指揮(會議)中心所有設備即使在市電停電的情況下也可正常穩定的工作。

(三)應急指揮功能

(1) 實現緊急情況的收集、顯示、上報功能。即在指揮中心內能通過網絡傳輸和其他通信方式實時接收、顯示、上報緊急情況的現場文字、圖片、語言信息,并能通過終端服務器和顯示屏隨時調閱緊急情況子系統的文字、圖片信息;

(2) 實現遠程指揮功能。在執行突發任務時,可依托網絡,運用語言、文字、圖片信息迅速實現對各個子系統和現場實時遠程指揮;

(3) 實現應急指揮輔助決策功能。即通過地理信息系統,電子地圖以及其它相關軟件,迅速查詢,顯示警力部署狀況,進行戰術計算,為擬制處置預案提供可靠的參考數據。

(四)遠程監控功能

(1) 通過衛星信道輸送視頻信號,實現對“處突”現場進行實時監控。(可預留端口);

(2) 通過裝備GPS終端,實現在地理信息系統和數字化地圖上實時顯示參戰警員的位置,為局領導正確實施指揮提供依據。(可預留端口);

(3) 利用省地市的“三級網”,實現對各子系統所有監控目標實時監控或調閱。 機房環境監控系統主要是對機房內的溫濕度、配電負載功率、電壓電流、UPS負載、環境監控輸出分量及漏水監控等數據集中顯示在操作間,可實時了解到機房內各系統指標的狀態,設定指標浮動值,超出或低于預設指標軟件都會報警,起到預防為主的目的。

(五)視頻會議功能

4 (1) 實現召開各類會議的功能;

(2) 實現召開遠程視頻會議的功能。

(六)應急處理指揮中心新風系統

在機房北窗口上方天棚內安裝一臺1300立方米/小時的新風換氣機,保證在機房使用中調節機房內空氣的清新,夏季新風系統可減少換氣次數及時間,盡可能少的將室外干燥且炎熱的空氣換進機房,避免浪費空調的制冷輸出量,冬季可適當增加換氣時間及次數,多將室外的冷空氣換進機房,還可減少空調的制冷量。

設計依據

機房設計依據

□ 國家標準《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 □ 國家標準《計算站場地技術要求》(GB2887-89) □ 國家標準《電子計算機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SJ/T30003-93) □ 國家標準《計算機機房活動地板的技術要求》(GB6650-86) □ 國家標準《計算站場地安全技術》(GB9361-88) □ 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9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 GB2887-89《計算機場地技術條件》 □ YD/T585-1999《通信用配電設備》 □ YD5040-97《通信電源設備安裝設計規范》

□ YD/T 1051-2000《通信局(站)電源系統總技術要求》 □ YD/T 1058-2000《通信用高頻開關組合電源》

□ YD/T 5098-2001《通信局(站)雷電過電壓保護工程設計規范》 □ YD/T 1104-2001《通信用開關電源系統監控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 YD/T 1095一2000《信息技術設備用不間斷電源通用技術條件》

5 □ YDJ 26-89《通信局(站)接地設計暫行技術規定》

6

第二篇:扁平化指揮系統平臺解決方案v2(1)

扁平化指揮系統平臺

解決方案

四川天翼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2014年6月

一、項目背景

近年來,在我國“科技強警”戰略背景下,各地公安機關紛紛進行信息化系統的研發和應用,在強化社會服務管理、維護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等各項警務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我省公安系統已經逐步建成了視頻會議系統、監控系統、350M集群系統等涵蓋視頻、語音、數據等方面的通信保障系統,以及警務綜合應用系統、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統、PKI/PMI數字證書系統等業務應用管理系統,極大地提高了公安機關各部門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公安系統的日常工作效率,提高了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但是在成績之外,現有信息化建設距離“信息主導警務、情報引領實戰、扁平警務調度”的警務新格局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總體規劃、建設和應用明顯滯后于現實斗爭需要;二是建設、管理水平難以滿足各級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對信息化應用的旺盛需求增長;三是實際發展不平衡對公安信息化建設愈加注重整體性推進的相矛盾;四是前期分散式建設模式阻礙公安信息化集成、整合、共享工作開展;五是傳統警務機制慣性與建立以信息化為核心的現代警務機制相矛盾。

如何整合已掌握的信息資源,實現公安指揮調度工作在應急處突工作時的扁平化,提高指揮調度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滿足我省公安系統各級指揮中心快速、高效處置重特大案(事)件的指揮調度需要;如何有效提升全省公安機關快速反應、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如何更積極的適應科技發展趨勢,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戰斗力,穩步推進信息化項目的建設應用和信息化系統的管理維護工作成為新時期公安信息化建設的重點。

隨著日益嚴峻的反恐壓力和快速維穩處突等新要求,急需要一個綜合性的指揮調度系統來指揮公安部門日常工作和實際作戰。天翼公司以“信息主導警務、情報引領實戰”為導向,按照四川省公安廳“4+2”戰略框架體系總體部署,結合公安信息化工作的實際,研發了扁平化指揮系統平臺。該系統將構架扁平化指揮體系的核心平臺,實現省廳指揮中心與公安部指揮中心、廳交警、消防、警衛和邊防指揮中心的互聯互通,實現省廳與市、區、縣各級指揮中心的可視指揮、視頻調用、視頻會議、實時交流、數據共享等功能,并實現全網視頻、音頻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度。系統將改善公安部門指揮決策鏈條過長的缺點,實現現有警用業務系統間的交互,整合資源,充分利用各項業務數據進行分析挖掘,為指揮決策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二、系統功能簡介

扁平化指揮系統基于GIS、PGIS平臺,充分整合公安的“三臺合一”接處警系統,對GPS定位、天網視頻監控和350M無線集群、短信系統等系統進行有效關聯整合,從而構建了可用于公安日常工作和作戰指揮的扁平化、可視化指揮系統。系統可實現對巡邏警員在地圖上進行實時定位顯示,并直觀立體的顯示巡邏警員當前所在位置、姓名、單位、終端個呼、組呼號碼等信息,達到警用地理信息、警力資源信息和無線語音調度資源共享,實現警用地理信息可視化指揮調度和輔助決策。系統是地理信息技術與公安信息系統特別是指揮自動化系統相結合的產物,初步構建了應急通信和扁平化指揮體系。系統充分挖掘地理信息系統、視頻圖像等可視化技術手段,通過看“圖”說“話”,將指揮調度所需的人、事、物等各要素置于地圖之上的明處,將靜態個體置于動態全局當中,使指揮系統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打破了行政層級,實現了橫向指揮到面、縱向指揮到點的可視扁平化指揮。

扁平化指揮系統平臺共有十一項業務功能,分別為勤務管理、接處警管理、網格巡防、圈層防控、短信系統、警令系統、預案管理、情報作戰、視頻防控、一鍵封控、三色預警。

扁平化指揮系統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 接接接接 勤務報備 接處警輔助 巡防查勤 圈層封控 短信通知 短信指令 短信評價 資源管理 日志管理 通知通告 預案創建 電子沙盤 實力管理 警情流轉 區域導航 一鍵封控 后臺管理 實時預警 預警設置 統計分析 區域邊界繪制 社區警力報備 勤務綜合查詢 警情統計 巡邏點名 圈層預案 點名簽到 指令流轉 區域選擇 組織機構管理 接警短信評價 巡防研判 卡點管理 指揮指令 指令下發 地圖搜索 賬號信息管理 處警短信評價 巡防考核 封控記錄 警令收發 指令收取 測距測面 基礎數據管理 處警質量統計 網格維護 草稿箱 指令考核 地圖截圖 報備模板管理 任務查詢 考核統計 警務協用 實時視頻 系統管理 云鏡控制 錄像回放 我的地圖 圖1 系統功能設計

2.1 勤務管理

勤務管理主要包括勤務報備、勤務綜合查詢、組織機構管理、賬號信息管理、基礎數據管理、報備模板管理等功能,各級人員可通過該模塊實現組織機構、值班人員、值班車輛、攜行武器等情況的精細管理和考核。通過勤務管理可真正做到全面掌握各個層級的警力、警備資源,為實施扁平化指揮打下堅實的基礎。

勤務報備主要給基層所隊使用,派出所、交警大隊、巡警大隊等各基層所隊通過讀取基礎的人員和車輛數據,對值班領導、接處警警力、值班警力、巡邏小組(含巡邏車輛)、刑偵警力、社區警力進行每日或每周的報備。

勤務綜合查詢主要實現對報備信息的查詢和統計,可通過Web頁面和PGIS系統進行查看,可按單位、警種、時間、姓名、武器裝備等進行查看?;鶎铀牭念I導和民警都可通過該系統查看本單位和自己的勤務安排。 2.2 接處警管理

接處警管理主要包括接處警輔助、警情統計、接警短信評價、處警短信評價、處警質量統計等功能。主要結合PGIS和短信系統實現警情信息上圖、警員GPS定位、天網資源快速定位等功能,實現就近處警、處警過程監視和回放、接/處警人員評價和考核。

接處警輔助模塊整合了報警、監控及警務調度,完成三臺合一推送到扁平化指揮平臺客戶端警情的標注、建議派遣警員搜索和通知管轄派出所等功能。接處警輔助系統依托PGIS,以地理信息系統為應用界面,當接到報警時,指揮中心接警民警可直接在地圖上查看報警位置,并且可查看報警點周邊的監控資源,民警可依據位置迅速查閱現場及周邊的視頻監控信息,同時通過警力信息的定位,快速確定警力并利用數字集群系統通知就近派出所或警員,警員到達現場后還可跟蹤現場處理狀況。系統以圖形化的操作界面,通過直觀的地圖表現,輔以便捷、準確的檢索能力,改變傳統的逐級下達指令的指揮方式,實現跨層級、扁平化指揮,從而提高接處警的效率。

警情統計模塊可對今日警情和歷史警情進行各個案件類別、總數、有效報警等的統計。

接警短信評價和處警短信評價實現報警人(當事人)對接警、處警過程進行評價,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展示,有效改善公安民警的接處警工作態度、提升公安民警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滿意度。 2.3 網格巡防

網格巡防主要包括巡防查勤、巡邏點名、巡防研判、巡防考核、網格維護和任務查詢等功能。針對派出所巡邏防控工作,實現街面勤務效能提升和防控質量提升,實現科學用警、科學布警,最終達到巡防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巡防查勤可按照機構完成巡區內巡邏人員的查勤、違規、巡區和必達點展示,實現動態分級巡邏管控。

巡邏點名可按照機構完成巡區內巡邏人員的點名,檢查是否正常巡邏的工作。

巡防研判模塊將網格巡防和警綜系統相關聯,在巡防網格上疊加近期的案事件分布圖和各類案件統計情況。 2.4 圈層封控

圈層封控是公安機關對有預謀的事件或突發事件,針對市級、縣級、城區核心圈或省級邊界創建的以執勤卡點為元素的多層防控體系。

根據城市或地區特點,綜合運用天網、治安卡口、治安卡點(人員駐守)和PGIS系統,建立城市或地區圈層防控模型、防控預案,組織圈層封控演練,提升城市或地區圈層防控能力,與短信平臺和警令系統結合,利用“一鍵封控”將指令和通知迅速下達到個卡點作戰單元,實施立體封控圈的撒網工作,將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牢牢地固定在封控圈中。

圈層封控主要包含圈層封控、圈層預案,卡點管理和封控記錄等功能。 2.5 短信系統

短信系統主要用于與接處警管、網格巡防、警令系統、情報作戰等模塊的短信業務提供服務,實現短信評價、短信通知、警令下達通知、情報指令通知等功能。短信系統包含短信通知、短信指令、短信評價、資源管理和日志管理,并支持其它業務系統的調用。 2.6 警令系統

警令系統主要完成各機構上下級、機構同級之間進行通知通報、勤務指揮、情報指令、點名簽到等警令的傳達,主要使用單位是指揮中心、業務警種和各基層所隊。系統用于傳遞執行警務命令,規范警務命令的傳遞方式、范圍和時限,使命令的傳遞做到有據可查,包括警令起草、簽發、下達、簽收、反饋和統計考核。系統結合短信平臺、聲光報警系統,能夠有效實現警令的及時簽收和反饋。系統對簽收和反饋情況進行記錄、統計和考核,強化指揮中心的權威性和警令暢通。

警令系統主要包括通知通告、點名簽到、指揮指令、警令收發、草稿箱、考核統計和系統管理等功能。 2.7 預案管理

預案管理主要是針對大型安?;顒铀M行的一系列提前預演以及突發事件的警力部署、資源呈現、輔助決策、決策指令展現,主要包括預案創建、電子沙盤和實力管理等功能模塊。各級人員可通過該模塊實現線路部署、車輛、人員等信息的預管理,增加實戰經驗,為突發事件提前做好準備。

電子沙盤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圖上作戰研判工具。根據任務要求和參加警力,在地圖進行標繪,包括警力投放數量、位置、時間、任務和裝備等,方便任務的研判、講解和部署。

實力管理模塊對各單位的基本實力進行管理,包括人員和裝備等內容,方便警力調派。 2.8 情報作戰

情報作戰以大情報平臺為基礎,實現情報分析與指揮調度的有機結合。指揮平臺根據情報平臺研判結果,發布常態性情報信息,同時也可向情報平臺提出個案情報分析需求。情報平臺根據指揮中心的指令,推送情報分析研判結果,并定期將情報與實際勤務指揮效能進行評估,做到情報與指揮的有機融合。

情報作戰主要包括警情流轉、指令流轉、指令下發、指令收取、指令考核、警務協同等功能模塊。

警情流轉可將三臺合一系統中的刑事案件推送至情報作戰,情報人員再對有研判價值的警情進行關注和研判分析,并可以對關注的警情向各級部門下發情報指令,進行協同研判分析。 2.9 視頻防控

依托視頻專網的天網平臺,通過視頻邊界平臺,將監控點位上圖(PGIS),,實現警力、案(事)件周邊監控鏡頭的快速調用。根據重大任務保障預案,快速實現視頻調用。

視頻防控主要包括區域導航、區域選擇、地圖搜索、測距測面、地圖截圖、實時視頻、云鏡控制、錄像回放、我的地圖等功能模塊。

區域選擇支持以點周邊、線周邊、矩形、多邊形的形式進行,便于靈活劃定范圍,利用天網資源進行搜索。 2.10 一鍵封控

“一鍵封控”模塊與“圈層封控”有所不同。圈層封控需要提前設置預案,劃定封控區域,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操作較為不便。一鍵封控可根據案發情況實時劃定需要進行封控的范圍,并對封控范圍內的各級公安機構下達任務和指令,調用其中的人員、裝備等資源,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治安防控工作,提高警務工作效率。

一鍵封控主要包括一鍵封控、后臺管理功能模塊。一鍵封控支持對地區進行點周邊、線周邊、矩形、多邊形等方法劃分,搜索其中的人員和裝備情況,并在地圖上顯示出來,便于對選定區域內的資源進行選擇和調用。 2.11 三色預警

三色預警是指根據實時案發情況和安保工作需要,以紅、黃、綠三色對治安狀況進行預警,對紅色區域加強警力。其采用的刑事警情發案數依據接處警模塊中標注在電子地圖上的刑事警情實時發案情況、警情分類等數據進行認定。設定預警時間段,計算出該時間段內警情的平均值,通過警情平均值與預警閾值的對比確定預警顏色。三種顏色預警的變化,便于各級公安機關、各部門可根據預警有針對性的開展嚴控性、加強型、常態型治安防控等工作。

三色預警包括實時預警、預警設置、統計分析、區域邊界繪制、社區警力報備等功能。

三、實施方案

根據扁平化指揮系統平臺建設和業務應用的實際需要,綜合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安全防范技術等構成先進、可靠、經濟、配套的安全技術防范體系;系統設計的配置遵照國家相關的安全防范技術規程并符合先進、可靠、合理、實用的原則;系統的集成以結構化、功能模塊化、規范化的方式來實現,并使得系統具有高可靠性、良好的開放性和兼容性。 3.1 平臺部署

市局指揮中心電視墻市局指揮中心電視墻用戶終端用戶終端解碼器解碼器扁平化指揮系統平臺區縣局指揮中心電視墻區縣局指揮中心電視墻用戶終端用戶終端解碼器解碼器公安內網安全接入平臺GOTA平臺視頻專網圖綜-聯網平臺大情報平臺稽查布控平臺八大特征庫圖綜-共享平臺視頻指揮平臺PKI/PMI警綜平臺PGIS平臺ONUONUONUONUCC短信平臺350M三臺合一GPS平臺天網前端點位資源CC

圖2 扁平化指揮系統平臺部署結構示意圖

由于公安內網與外網連接的安全接入平臺,現只在省、市部署,因此扁平化指揮系統也分省、市兩級部署,區(縣)可通過客戶端在市級服務器上調用系統,實現扁平化指揮系統服務。即系統平臺可實現兩級部署,三級應用的模式。

扁平化指揮系統部署在公安內網,構建在現有的警用業務系統之上。省級指揮中心以省廳為實體,為各大應用系統提供統一接入服務,通過安全接入平臺整合所有市(州)視頻專網圖像資源和社會圖像資源,將所有的數據資源提供給扁平化指揮系統使用,通過系統服務調用在用戶終端或電視墻上顯示,為指揮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市級指揮中心以市局為實體,為各大應用系統提供統一接入服務,并通過安全接入平臺整合所有區(縣)視頻專網圖像資源和社會圖像資源。區(縣)指揮中心將部署扁平化指揮系統客戶端,通過客戶端調用權限內的數據和服務,實現系統的市、區(縣)級聯。

項目建設是在視頻圖像監控和各種綜合應用的基礎上,構建警務扁平化指揮系統。因此,總體系統的架構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在城市范圍內,將各類報警與監控系統進行整合,形成統一的視頻監控體系;另一方面,在基于視頻防控的基礎上,圍繞街面防控、圈層封控等警務工作,為公安業務應用提供相應功能。同時能與四川省公安廳進行視頻圖像傳輸及共享平臺的級聯和對接,實現全省聯動報警,成為全省范圍內的城市監控報警系統的組成部分。

扁平化指揮系統可實現全市所有公共視頻圖像信息的調用和控制,包括視頻圖像的切換、控制、顯示,以及勤務管理、接處警管理、網格巡防、圈層封控等主要功能,可通過標準協議接口與市級各公安業務系統實現對接,并為四川省公安廳的視頻調用預留接口。 3.2 平臺架構

扁平化指揮系統以安全保障和標準體系規范為基礎,整合各類信息、通信、數據資源,為日常業務開展、應急快速指揮提供支撐。整個平臺分為四個層級,分別為前端層、平臺層、應用層及呈現層。

前端層:在安全保障和標準規范的基礎上,整合各類信息通信資源,包括天網、治安卡口、電子警察等,是勤務點名指令和警令通知下達的終點,是標準化上圖的基礎數據源,也是基礎的圖像及語音采集源和反饋層。

平臺層:是整個勤務綜合管理暨扁平化指揮系統的核心部分,由核心模塊、業務模塊及接口構成,完成整個系統各項業務指令的上傳下達和信息認證及數據管理,通過邊界平臺和防火墻提起前端層基礎數據和反饋信息。

呈現層電視墻PC顯示器警務通終端呈現層-中間件系統網格巡防服務核心平臺層業務中心管理網格巡防業務視頻防控服務圈層封控服務接處警管理服務平板應用層情報作戰服務預案管理服務警令系統服務勤務管短信系一鍵封三色預理服務統服務控服務警服務接入管理視頻防控業務圈層封控業務數據庫接處警管理業務情報作戰業務預案管理業務警令系統業務勤務管短信系一鍵封三色預理業務統業務控業務警業務接入層-中間件系統接入安全邊界警綜平臺GOTA平臺PGIS平臺GPS平臺稽查布控平臺GPS車載三臺合一平臺CA系統GPS單兵350M平臺短信平臺圖綜_共享平臺圖綜_聯網平臺大情報平臺前端層天網前端治安卡口前端電警前端八大特征庫350M車載臺視頻指揮平臺350M手持臺GOTA前端

圖3 扁平化指揮系統平臺體系架構

應用層:以PGIS為基礎,將各類信息和資源進行統一展示和調度。警務工作服務,包括勤務報備管理、網格巡防、接處警輔助、圈層封控、情報作戰、短信評價及業務考核評價等,后期根據警務工作需求還將進行應急指揮和重保任務等應用開發。

呈現層:是通過全市公安機關在本系統內的職能進行各自呈現及交互操作的工作平臺,包括電視墻、PC顯示器、警務通終端、平板電腦等。

平臺技術架構采用J2EE技術架構,實現了多層體系的系統架構有效融合,支持跨平臺、大規模部署,滿足公安對運營級產品的系統穩定性、可靠性的要求。數據庫系統使用開源的MySQL,業務數據普遍采用Web Service、SMIL(同步多媒體集成語言)、SIP等通信技術協議,支持達千萬級數據量。

3.3 設備方案

扁平化系統平臺的建設搭建在公安內網內,主要調用其它已有業務系統數據用于分析挖掘,因此系統需要的主要設備為用于安裝部署系統核心應用的服務器以及用于前端顯示的個人計算機,此外還需用于網絡交換的交換機,用于數據存儲的存儲陣列等。由于需要對電子地圖進行操作,為保證系統的處理效率,服務器及個人計算機性能不能太低。

推薦的服務器性能配置如下:

推薦的個人計算機性能配置如下:

四、系統特點與優點

扁平化指揮系統平臺看“圖”說“話”的特點將指揮調度所需的人、事、物等各要素置于地圖之上的明處,將靜態個體置于動態全局當中,使指揮系統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打破了行政層級,實現了橫向指揮到面、縱向指揮到點的可視扁平化指揮。

其具體特點與優點如下:

1、可通過系統對轄區內巡邏人員、巡區進行管理,并可隨時對巡邏人員、車輛進行點名、查勤,通過天網監控實時查看人員和巡區情況,有利于對人員、任務、裝備進行精細化管理。

2、通過“三臺合一”推送接處警信息,并將警情信息和周圍警力、天網資源都在地圖上標注出來,有利于資源的準確調配和高效利用。

3、通過圈層預案的設置,在執行重大安保任務或有需要時可一鍵啟動,向圈層內派出所下達任務和指令,最大限度的快速將指令傳達并進行保障任務。

4、可直接在地圖上框選、點選天網點位資源,進行天網視頻的同時播放或輪巡播放,方便簡潔。

5、以大情報平臺為基礎,通過與情報平臺需求與研判分析的互動,實現情報分析與指揮調度的有機結合。

6、采用省、市(州)兩級部署,省、市(州)、區(縣)三級應用的模式,實現了全警可視化作戰指揮服務,包括警員、警車、警用350M基站、天網視頻、卡口、卡點等系統資源的可視,采用逐層駁接方式,可扁平化指揮到每個人、每輛車。

7、實現了點位聚合功能,支持上萬路天網視頻點位的聚合。

8、提出并實現了全警各種系統的接口對接標準,將包括三臺合一系統、警務綜合應用系統、350M集群通信系統、警務通系統、短信系統等與本系統對接。

9、實現了基于警情、案情的自主研判分析和圖形化預警。

第三篇:關于我國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建設的研究

公共安全是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石。我國每年因危害公共安全的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過20萬人,傷殘超過300萬人,經濟損失計6500億人民幣,約占GDP總量的6%。全面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已成為保障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建設小康社會所亟待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

但是,由于目前我國許多地區還沒有真正建立統一的社會公共安全救援機制,加之各種災害具有突發性、連鎖性等特點,傳統的“分地區、分部門、分災種”的災害應對機制暴露出的問題日益突出,已不能適應日漸增多的緊急突發事件處置的需要。特別是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嘯發生后,國務院專門召開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會議提出“加快應急隊伍和應急信息平臺建設,盡快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機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現有的救援資源,建立一支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專業化應急救援隊伍,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本文將在國內外社會緊急救援體系對比的基礎上,對我國建立和完善以消防為主干的“一體化”緊急救援體系的構建策略進行探討,以期提高政府快速應對緊急事件和抗風險能力的目的。

一、國際社會緊急救援體系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緊急救援工作已經成為顯示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和社會管理能力的標志性工程。許多工業發達國家,如美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等都建立了包括緊急救援法規、管理機構、指揮系統、應急隊伍、資源保障等方面的緊急救援管理體制,消防部門的職能也向多功能化方向轉化和發展,普遍承擔了滅火、救護、防化、垮塌、爆炸、交通事故以及空難救援等搶險救援任務,滅火出動平均占這些國家消防隊年出動總數的10%左右,其余90%左右都是應急救援。

縱觀國際社會,政府統一指揮的應急救援協調機構、專業化的緊急救援隊伍、精良的應急救援裝備、完善的應急預案等等,已成為國際社會公共安全救援體系的基本運作模式。實踐證明,這種緊急救援機制在減少和控制事故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維持國家管理能夠正常運行的重要支撐體系之一,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二、我國總體應急預案明確規定的內容

2006年1月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防患于未然”是總體預案的一個基本要求。“預測和預警”被明確規定為一項重要內容??傮w預案將突發公共事件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四類。按照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總體預案將其分為四級,即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其中事故災難主要涵蓋?;?、工礦等安全生產事故、交通事故、火災消防、公共場所事故、水電氣城市生命線事故、放射性輻射事故、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等災害。

三、我國消防救援安全應急體系的現狀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中國城市化率已由1993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40.5%。但在這一輪的城市開發進程中,我們在有重點和有步驟地進行城市消防救援安全應急機制或體系的規劃和建立上,在遇到城市安全應急處理過程中,過分偏重于使用臨時行政措施來實施城市消防救援安全應急的做法,這樣會讓整個城市消防的相關行政組織機構把大部分工作都放下來,去做一件事情,導致了過高的行政成本。所以客觀地說,雖然消防救援對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和建設提供了很大的有效支持,但是也隱藏著消防救援安全應急

體系的管理職能缺失所帶來的行政成本和社會成本過高的現實。

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各省市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所采用的安全及應急管理體系,主要有以下四類。

1、層級型:以北京市為代表,由市長為總負責,組建市、區兩級應急系統,市級將組成專用系統,并建立刑偵、交通、消防、公共衛生、防洪、地震、生命線工程等10項垂直分系統;18 區縣建二級系統,并延伸至基層社區。

2、聯動型:以南寧市為代表,市領導負責,將ll0(刑警)、ll9(火警)、120(急救)、122(交警)及市長電話等集中,組成聯動中心,統一處置各類安全減災及應急工作。目前,該系統每月處理約20萬市民電話,受到普遍歡迎。

3、辦公廳型:鑒于政府重大事件信息均由辦公廳出入,并直通主要相關負責人,一些省市目前就是以辦公廳為依托,擴大處理各類應急事務。

4、公安型:考慮到很多應急事件是以公安部門(刑警、消防及交警)為一線,目前一些省市以公安部門代行省市應急工作。若有重大安全應急事件,再由省市相關負責人出面協調和管理。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我國目前的消防救援安全應急體系在整個城市安全應急體系中仍處在一個比較被動的地位,缺少必要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還沒有完全適應新的城市安全應急需要,也沒有和城市整個的安全應急體系相配套,使得許多突發的應急預案的實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組織體制中尚未建立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統一協調和管理,相關安全信息和應急預案不能得到有效地溝通和聯動;在城市消防救援安全應急體系的運行和管理機制上也缺乏必須的科學管理方法和手段,例如未能深刻認識和劃分城市消防救援安全應急處理的等級,并缺少科學的預警系統和評估機制。在社會資源協同方面也缺乏相關的社會群眾基礎,社會資源整合力度還不夠,未能有效地形成整個社會的城市消防救援安全應急體系。

四、以公安消防部隊為主體,建立社會緊急救援體系的優勢

20世紀90年代,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隊率先向社會作出了“有警必出、有災必救、有險必搶、熱情服務”的莊嚴承諾,開創了我國消防隊伍承擔社會應急救援職能的歷史先河[6];1998年頒布的《消防法》為消防部隊作為主導機構實施社會搶險救援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至此,搶險救援在全國消防隊伍普遍展開,而且參與搶險救援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短短幾年時間里,全國消防隊伍參加了數十萬次搶險救援行動,在各類急、難、險、重事故的搶險救援中,其過硬的政治素質、精湛的業務、過硬的作風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贊譽和信任,同時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事實表明,以現有的公安消防部隊為主體,其它救援部門予以配合,組織建立社會緊急救援體系具有明顯的優勢,突出表現在:

1、組織管理體系完備,地域分布廣,反應機制迅速。消防部隊是政府直接領導的一支軍事化的常備救援隊伍,有上至國家下至市、縣(區)的完善的指揮體系,相對其他救援力量具有組織完善、布點密集、晝夜執勤戰備、通訊網絡現代化、熟悉城市社區情況等優勢和特點。遇到危急任務時,政府可以直接指揮和快速調動,能夠保證就近、就快的趕赴現場,為搶險救援工作贏得寶貴時間。目前,許多省級地震部門,已將地震災害事故的救援交由消防部隊實施,在各省的特勤大隊基礎上組建了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2、人員訓練有素,業務技術良好。作為一只“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隊伍,近年來,各地消防部隊結合實際情況,在作好滅火業務訓練的同時,認真研究各類災害事故的規律、特點及處置對策,并積極開展了井下搶險、水難救援、高空救人、建筑物倒塌搶險以及化學危險品泄漏防毒排爆等項目訓練,消防部隊

參與搶險救援的能力顯著提高。

3、配備有先進的搶險救援裝備。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政府部門的重視,消防部隊的器材裝備普遍得到了的改善,各地都相繼配置了舉高、防化洗消,排煙,照明等特種消防車輛和破拆、堵漏、防化、偵檢、熱像和生命探測儀等適用于各種搶險救援場合的裝備器材,為消防部隊承擔搶險救援任務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依托現有的消防部隊組建社會救援隊伍,可以避免政府在人員和裝備上的重復投資,也有利于對現代化救援裝備的維護和管理,符合當今社會節約運行成本、效率優先的原則。若根據不同的災害現場配備相應的專家,消防部隊就完全能成為具有多種災害救援能力的專業化應急救援隊伍。

4、有較豐富的社會緊急救援經驗。在長期參與滅火和社會搶險救援工作中,消防隊伍得到了全面鍛煉,積累了大量的救援經驗,并且總結出了一些成功的救援方法,如撲救各種特殊火災,處置化學危險物品泄漏,抗洪搶險,處置建筑倒塌事故等等,與其他救援隊伍相比,經歷的救援次數和危險程度都是最多、最艱巨的。據統計,1999年至2001年,全國消防部隊共參加各類搶險救援和社會救助29.7萬次,其中處置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6872次,爆炸事故1570次,水災4626次,交通事故11060次,建筑物倒塌1932次,社會救助17.2萬次,搶救遇險人員3.2萬次,這些為參與其它各類災害事故的處置提供了有力的借鑒。

5、已為廣大人民群眾所信任和接受。消防部隊在歷次重大災害的處置中,一直扮演著救援力量的“主角”,人們遇到危險,總是先想起消防。特別是近年來涌現出的湖南衡陽“11.3”英雄戰斗群體等可歌可泣的人物,在廣大人民心中樹立了良好形象。許多地方政府也因此而更加關心和重視消防隊伍建設,加大了對消防的投入。因此,由公安消防部隊擔當搶險救援的重任是民心所向。

綜上所述,消防部隊具有其它任何應急救援組織無可比擬的基礎和條件,充分發揮其現有的優勢,組建一支以其為主體的能夠承擔多種災害緊急救援任務的專業化綜合救援隊伍,同時,輔之以民間的和非政府的行業應急救援組織,形成“相互銜接、相互協調、互相促進”的社會救援網絡,是我國緊急救援體系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與國際消防接軌的發展需要。

五、我國社會緊急救援體系的建設策略

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是現代政府管理新理念的重要內容。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也是各類事故、災害的多發期和社會矛盾集中期。這一時期,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全社會統一的災害管理指揮、協調機制,形成社會災害應急管理和緊急救援的合力,是充分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維護國家穩定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內容,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政府必須加強應急法制建設,建立固定的對付突發事件的應急中心、協調機構和專業化的搶險救援隊伍,明確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在救援工作中的職能、權限、責任和義務,把社會緊急救援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切實樹立“以人為本,人命關天、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時,要在觀念上變災害的搶救為災害的預防,強化重點災害源的管理,加強對國民的安全教育,通過各種媒體普及救災和自救知識,增強抗災救災的意識。

2、構建以消防為主干的專業化社會緊急救援隊伍。新形勢下,要樹立與時俱進的科學思想,從體制、編制、法律和經費保障等方面打破我國現行的救援體系,將消防部隊建設作為政府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加速消防部隊職能向多功能化方向發展的進程,使其真正成為各級政府組織開展社會救援工作的拳頭力量。一是要開辟各種途徑,擴充現有人員編制,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二是要加大消防經費、基礎設施和裝備的投入,特別是加強消防特勤隊伍建設,將消防警力、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與社會經

濟發展同步考慮、同步建設,為承擔應急救援任務提供組織和物資保障;三是開展有針對性的搶險救援業務訓練和理論知識培訓,掌握各類災害事故的處置程序和熟練各類搶險救援器材的使用,著力提高部隊滅火和救援的實戰能力。

3、理順職能,整合資源,建立科學完善的災害應急救援聯動機制。當前,國家已對整合社會救援資源、建立統一的災害應急指揮中心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國務院已于2002年9月批準建立了由公安部牽頭協調15個部門的“城市應急處置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筆者認為,一方面應當重視體制的改革和創新,積極對現有的各種緊急救援力量進行優化組合和合理配置,在以消防部隊為核心救援力量的基礎上,建立包括救援行動指揮、管理、專業救援機構、后勤支援與保障等統一的、強有力的災害緊急救援管理和指揮體系,讓整個社會的救援力量形成一股有效合力,這樣才能使人力、物力、財力及其它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集成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技術,建立統一的應急救援聯動指揮中心和特服號碼,以快速的信息通訊網絡、完整的基礎信息數據、先進的指揮系統和經驗豐富的專家智囊團為基礎,實現跨部門、跨地區以及不同警種、救援力量之間的“統一接警,統一指揮,協同作戰”,對特殊、突發、應急和重要事件做出準確、快捷、有序、高效的反應,促使搶險救援工作進一步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

4、制定切實可行的社會搶險救援預案,并加強演練與修訂。救援預案是提高抗御各類惡性災害事故能力的有效途徑,其基本內容應包括:應急救援的各種組織及其組成、職責、任務分工、行動要求;事故源點的位置、源性、危害方向、應急等級等;力量調派的具體要求;搶險救援的基本程序;通信聯絡的方式;各種技術裝備和物質的配備要求及供給渠道等;與搶險救援相關的其它資料,如救援力量的分布、執行力量情況,危害區域內重點目標的分布、人員密度、道路情況、氣象、水源等情況。同時,在此基礎上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開展針對性的模擬訓練和協同演習,及時發現與實際不符合的情況,進行修訂和完善。

5、加大災害事故預防和控制的研究力度,確立社會災害管理總體目標,綜合運用工程技術及法律、經濟、教育等手段,全面提高災害應急管理和救援能力。災害事故的預防和控制技術是一門邊遠和交叉的學科,因此應跨部門、跨行業抽調專業研究人員,成立災害事故的研究中心。針對各種災害的特點和規律,結合全國及各地區的實際,對緊急災害事故進行深入科學的分析,預測危害程度,做好各種災害事故的預防,提出應對措施,在災害發生后,指導救援行動的實施。

參考文獻:

[1] 劉鐵民,陳勝,劉功智.建立國家生產安全應急體系勢在必行.現代職業安全

[2] 上??萍记閳笏畔⒆稍兣c研究中心.美國的一體化救災體系.

[3] 上??萍记閳笏畔⒆稍兣c研究中心.俄羅斯聯邦民防、應急和減災部.

[4] 趙長林.試論消防隊伍在政府應急救援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消防信息網

[5] 成小珍,廖卓斌,劉妍.今年重點部署特大城市救災應急預案.信息時報,2003年3月14日

[6]王昂生.中國安全減災及應急體系.中國減災,2004(10):17-18

[7]楊小兵等.美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體系的結構分析.醫學與哲學,2004。25(5):14-15

第四篇: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方案

1.1 建設背景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人類面臨的發展機遇增多,但面臨的挑戰也在增加。各種傳統的和非傳統的、自然的和社會的安全風險交織并存,重大自然災害和重大生產事故頻繁發生,重大疫情傳播范圍擴大,能源資源緊缺和生態環境惡化,恐怖主義抬頭。

近幾年在我國連續發生的特大事件暴露出了很多應急管理和處置方面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在應急指揮調度技術相對滯后。如調度手段太多,各種調度手段之間存在通信屏障,無法實現統一的指揮調度,無法實現分級調度和協調各種現有應急平臺等。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合理應對新社會條件下的突發事件,對政府的應急管理能力和處置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天津市北辰區高度重視公共安全工作,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為了進一步規范應對突發事件行為,建立健全統一高效、科學規范、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應急體制和應對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北辰區急需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一個全區統一的智慧化應急指揮系統。

1.2 建設內容

項目地域范圍覆蓋全區478平方公里。

項目管理對象覆蓋四大類突發事件,即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項目覆蓋的職能部門包括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管理中所涉及的各委辦局、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企事業單位等。 1.2.1 指導思想

以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斷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城市管理資源,緊密結合北辰區的實際,本著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總要求,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加強合作、整體聯動、反應迅速、依靠科學、依法實施的原則,全面提高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實現應急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和數字化。 1.2.2 建設原則

1、以人為本,減少危害的原則

始終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建設智慧化應急指揮系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堅持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完善監測和預警機制,努力把應急管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分級管理、全面協同的原則

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全區應急管理工作,屬地為主、專業處置、分級響應、逐級提升,形成區鎮兩級管理、各部門分類指揮的突發事件應對體系;強化統籌協調、各方協作的工作機制和管理與技術創新相匹配的互動機制,優化應急管理流程,建立智慧化的應急管理的運轉體系。

3、統一標準、整合資源的原則

參照相關行業標準,統一信息系統建設,提高智慧化應急指揮系統的兼容性、開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技術儲備,推進應急系統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實現部門、條塊、軍地之間的協調聯動,避免重復投資建設。 1.2.3 建設目標

基于移動通信、電子政務等網絡,綜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地理信息和 WEBGIS 等先進技術,按照應急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區分消防、防疫、防汛、清雪、安全生產、群體性事件、反恐等突發事件,建設智慧化的應急指揮系統。在梳理工作流程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的事件設計不同的指揮程序,要從事件預警著手,開拓多渠道信息獲取路徑,根據事件類別觸發不同的處理規程,下達處理指令,應急隊伍迅速趕赴現場實施處置,處置后啟動事件調查程序并開展善后處理。建設應急物資儲備庫、移動指揮車、應急專家庫、醫療資源庫等應急基礎資源,整合3D地理信息系統、人口信息系統、交通實時路況、移動視訊系統、信息發布系統等信息系統。通過移動視訊系統,事件現場情況可以及時向應急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通過各資源庫、信息系統、應急預案,及時向事件現場調配資源、發送信息和指令,現場指揮人員根據指揮中心的指令合理實施現場指揮。 1.2.4 建設任務

為達到應急指揮系統的總體目標,項目的建設任務可分為應用系統建設和運行環境建設兩大部分。 1.2.4.1 應用系統建設

應用系統建設是指支撐應急指揮業務運行所用到的應用系統。包括:

1、接處警系統

2、通訊指揮調度系統

3、預案知識庫系統

5、視頻監控系統 1.2.4.2 運行環境建設

滿足應急指揮業務需要的軟硬件、網絡環境,包括:

1、連接監督、指揮中心和專業部門的有線網絡

2、連接手機終端和平臺的無線網絡

3、滿足應用系統運行需要的軟、硬件環境(服務器、存儲設備、基礎軟件平臺,應用軟件平臺、平臺安全等)

4、應急指揮中心的辦公場地 1.3 應急指揮系統應用需求

1.3.1 總體需求

城市應急指揮系統,就是將公安、消防、急救、交警、公共事業、城建、武警、軍隊等部門以及車輛、物資、人員等相關資源納入到一個統一的指揮調度系統,在市民求助或者有重大災難性事件發生時,為市民提供相應的緊急救援服務,從而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城市應急指揮系統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隨著我國城市管理模式逐步與國際接軌,應用高科技管理城市的方法逐步引入中國。城市應急指揮系統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程度的標志之一,是政府處理公共突發事件的有效指揮系統。通過對現有各應急系統的整合與完善,建立統一的應急指揮調度平臺,形成智能化的應急網絡體系,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警區以及不同警種之間的統一指揮協調,快速反應、統一應急、聯合行動,真正實現社會服務的聯動,有效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是現代化城市管理的需要,是城市政府實現職能轉變,進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需要。 1.3.2 應用系統需求分析

本項目部署于天津市北辰區,整體方案需對北辰區內發生的各種公共事件進行應急處置,提供一體化綜合應急調度系統。當北辰區出現應急事件時,系統能夠提供快速響應,并觸發相應的應急預案流程。

項目中支持功能如下:

1、提供接處警系統

2、短信子系統

3、地理信息子系統

4、接處警全過程平臺錄音

5、有線、無線調度系統

6、專家預案系統

7、接口子系統(提供對接交通、天網、人口信息、重點場所、出租車管理等系統)

8、數據庫子系統

根據項目的需求情況,我們還需要一個智能應用集成平臺,平臺可以滿足用戶對城市應急指揮調度平臺提出的各項要求,可以支持多媒體業務融合,支持在應急場景下對多種不同通信網絡下的終端調度,融合調度多種制式的通信終端,打破信息孤島;平臺不僅能夠提供語音平臺解決,還可以提供視頻能力接入,實現音視頻聯動調度。

1.4 總體方案

1.4.1 方案規劃

本系統主要是為進一步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保障機制,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恐怖事件和自然災害等緊急狀況。通過建立起一套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預警和應急機制,不斷提高反恐處突的通信保障水平。該系統主要是在出現恐怖襲擊、突發事件時,按照部門的預設的應急預案處理各種緊急狀況,并可在突發事件現場組建前方指揮部,實現現場指揮調度。系統可將有線通信、各種制式的無線集群通信、公共電話網絡、計算機通信、視頻通信、衛星通信設備、無線圖像傳輸設備融合到在多媒體調度平臺上,實現前方指揮部與后方指揮部之間的視頻、語音、數據通信。 它是政府機關信息處理與調度中心。

該系統主要集成了軟交換技術、呼叫中心技術、多媒體調度、廣播技術、監控技術、視頻會議技術、視頻監控技術、無線圖像傳輸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無線集群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等。主要核心技術和創新是將有線通信系統、移動通信系統、公安電話通信系統、公安視頻會議系統、視頻監控通信系統、無線集群通信系統與多媒體指揮調度系統進行聯網,實現多網融合,統一調度,并通過專網實現與市政府的其他系統互聯,保證該系統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天氣情況下都可采用現有的任何終端實現語音通信,并便于市政府領導在出現緊急狀況時可通過任何終端實現緊急調度工作;在特殊場所,可安裝視頻監控探頭,調度中心平時可通過調度系統監控遠端現場,一旦發現現場出現應急事件時,可在當時視頻畫面上直接呼叫與這一路視頻圖像所捆綁的語音終端,出警人員可快速到達現場,對應急事件實時相應處置。 1.4.2 業務流程

業務流程示意圖 1.4.3 邏輯結構

邏輯結構圖

1.4.4 拓撲結構

拓撲結構圖

1.5 子系統建設方案

1.5.1 功能架構

功能架構圖

1.5.2 接處警系統 1.5.2.1 系統簡介

接處警系統融合了現代通訊、計算機網絡、計算機電話集成(CTI)、數據庫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等先進技術,實現“三臺合一”(將 110 報警服務臺、119 報警服務臺和 122 報警服務臺合并為一個統一的報警服務臺)報警電話的接警、處警和指揮調度過程自動化。

接警中心統一接聽和處理市民的報警、求助電話,處警中心接收接警中心轉發的警情數據,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定位、空間分析功能,對所有的資源和警力通過一體化的數據傳輸和通訊調度臺進行統一管理、指揮和調度。

1.5.2.2 業務流程

1、報警接入

利用電信、移動、聯通等公網或專用的通信網實現

110、1

19、122 的報警接入??勺R別和顯示主叫號碼、用戶名稱、裝機地址等報警用戶信息。

2、警情識別

自動或人工實現

110、 1

19、 122 報警類型識別,實現惡意騷擾電話的攔截。

3、警情記錄

提供

110、 1

19、 122 接處警信息的錄入登記、歸檔、保存、查詢功能。

4、處警調度

利用有線、 無線通訊或計算機網絡,通過話音通信、數據通信實現

110、1

19、122 處警命令的下達,可以實現一警多處,多部門協調出警。

5、出警反饋

出警人利用有線、無線通訊或計算機網絡向指揮中心反饋出警情況,接警員進行反饋信息登記、保存,可查詢以往反饋信息。

6、數字錄音

實現報警電話、有/無線處警調度電話的數字錄音,以及錄音信息的存儲、查詢、播放等功能。

接處警系統工作流程圖

1.5.2.3 系統功能

1、接處警功能

集中受理

110、1

19、122 緊急電話報警,對所有緊急電話報警進行統一的自動呼叫分配,對 119 報警電話設置優先處置,確保即使在接警處于高峰期時,119 報警電話不受影響;與公共電信網的連接具有備份路由,保證在主路由設備出故障的情況下緊急電話報警能夠分配到接警席位上;自動顯示主叫用戶電話號碼、機主名稱、裝機地址;能夠攔截錯誤呼叫及惡意騷擾電話;重復報警時,自動給出提示信息;自動記錄緊急電話受理全過程的語音信息;自動識別重要用戶來電號碼,并自動提示信息。

2、輔助調度功能

根據被叫號碼彈出相應的接警單(

110、1

19、122 接警單);可通過轉接功能完成

110、1

19、122 自動或手動分至各個坐席;摘機前顯示主叫號碼的“三字段”信息;通過設置可靈活地修改與錄音、地圖的連接;

110、1

19、122 之間的接警單轉換;手動形成

110、1

19、122 接警單;顯示指定時間段的接報警信息列表及處理狀況;可通過設置篩選條件顯示全部或部分及某種狀態的接警列表;具有有線、無線調度功能;服務器和程控交換機時間同步,各個接警席的 PC 機時間和服務器時間同步,保證在整個系統中只有一個時間。

3、通信調度功能

監聽、強插、強拆和掛機回叫;單呼、組呼和會議電話功能,能實現不少于四方的多方通話;席間互轉、代答;接處警席位單呼、組呼無線移動臺;無線移動臺呼叫席位接處警席位。

4、數字錄音功能

多路實時自動錄音和手動/自動錄音;1 路或多路實時并行放音;、自動或人工并行數據轉儲和備份,容量不低于 2500 小時;放音音量和語速調節;線路錄音開關設置;自動生成并通過網絡傳輸記錄序號;原始記錄無權用戶不可修改;按記錄序號、日期、時間、來話號碼等條件檢索回放,實現接處警錄音文件與接警單實現關聯查詢;當記錄信息超過設定的存儲容量時,給出提示信號。

5、信息處理功能

信息快速檢索查詢;接處警信息的歸類和建檔;接處警信息的統計、制表、打印;接處警信息的整理和網上發布。

6、系統管理和維護功能

席位上崗、離崗登錄;用戶權限登記、設置;查詢、統計、管理用戶進入系統后的操作;系統基礎信息的維護;實時監控有線線路、無線通信信道的工作狀態和系統中各個功能模塊的運行情況,在發生故障及意外情況時,及時報警;設置 IP 和用戶的雙向認證。

7、地理信息子系統功能

配合

110、1

19、122 接處警,實時地動態顯示緊急電話報警點的地理位置和相關信息;與 AVL 系統結合,為車輛自動定位系統顯示移動警車的實時位置(實時運行軌跡);與圖象監控系統結合,配合圖像監控系統直觀地選擇監控點攝像機云臺;與預案系統相配合,生成事件處置方案,輔助指揮調度人員進行決策與指揮調度;地圖漫游、地圖放大、地圖縮小、信息查詢、地圖標注、圖層控制、更新顯示、顯示全圖;可進行地理信息的數據維護;當報警進入時,根據主叫用戶電話號碼、機主名稱、裝機地址等信息,在地圖上自動定位報警地點;測量地圖上任意兩點間或一條連續路線間的距離;自動計算從處警單位到案發地點的最佳或最短行車路徑;點擊地圖上的案件標識,查詢并顯示相關案件的詳細信息;根據案發地點和警力分布情況,自動確定案件的管轄部門;在電子地圖上直觀了解案發地周圍的環境、交通狀況、警力分布、消防水源等處警相關信息;點擊地圖上的電話圖標、單位圖標等,顯示相關單位的相關電話號碼,并自動撥號。輸出打印選定的地圖信息。 1.5.3 通訊指揮調度系統

通訊指揮調度系統分為數字調度系統和計算機輔助調度系統兩部分。

1、數字調度系統

數字調度系統完全綜合了調度機和大型局用交換機的優點,不僅具有調度機的內外線調度功能、排隊功能、錄音功能,而且綜合了局用交換機強大的交換、組網能力,提供給用戶眾多新業務、數字業務,為控制中心操作人員提供一個強大和調度平臺。主要功能包括:

(1)調度直呼分機,呼叫中繼 (2)調度呼分機多方通話,組織會議

(3)調度應答分機與外線用戶,電腦話務、中繼匯接 (4)調度智能應答分機或中繼呼叫,計費系統 (5)集呼、選呼、組呼,遠程維護 (6)調度強拆、強插、監聽用戶或中繼,調度臺的測試、對講、清鈴、蜂音

(7)分機出局局向限制功能,出局縮位撥號功能 (8)分機彈性編碼設置,顯示主叫號、主叫崗位名稱

(9)用話機有緊呼鍵即能達到緊呼功能,分機等級設置、模擬中繼類型設置、離位服務設置

(10)視頻聯動,夜服功能,語音信箱

2、計算機輔助調度系統

計算機輔助調度系統主要包括GIS系統平臺和預案指揮調度子系統。它可以和其他業務的GIS圖層數據庫實現關聯,通過對數據的時空分析和綜合信息的全面掌控,研究制定指揮行動方案;還可以與社會聯動單位的預案系統實現整合,完成應急處置預案的制定、演習和完善工作,有效地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工作效率。

1.5.4 預案知識庫系統 1.5.4.1 系統簡介

預案知識庫系統通過統一的界面和接口,將預案需要的功能模塊統一管理起來,是面向各級指揮中心,對預案進行數字化管理的系統,通過系統可以對應急預案事件進行管理,制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應急保障預案,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指導。 1.5.4.2 系統功能

1、預案管理 (1)預案制定

按照國家、天津市預案制定標準,提供總體預案、專項預案、部門預案、地方預案、企事業單位預案五個層次的預案模版,同時提供向導式的預案制定工具。

(2)預案調整

結合處理事件的響應、過程和結果,智能的建議預案的修改。 (3)部門關聯審查

將新建預案和主責部門、預測部門和保障部門的預案進行關聯審查,檢查相關處置部門職能的沖突和空缺。

(4)能力關聯審查

檢驗各級政府部門在應對各種事件時所擁有的人力、物力、組織、機構等處置要素的完備性、協調性以及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的綜合能力,檢查預案的內容和現有處置能力的匹配。

(5)一鍵式預警聯動

依據公共事件即將造成的危害程度、發展情況和緊迫性等因素, 連接預警模型,按照一般(Ⅳ級)、較重(Ⅲ級)、嚴重(Ⅱ級)、特別嚴重(Ⅰ級)四個預警級別,通過短信、郵件、傳真、電話自動通知相關負責人,將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6)一鍵式預案響應

依據各種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在啟動預案的同時,并從中提取出案(事)件發生時間、地點、性質、通信聯系方式、案情簡要描述等關鍵信息,通過短信、郵件、傳真、電話自動通知相關負責人,實現人員、物資的快速部署。

(7)日常演練

能夠最大程度的模擬現實,考慮到演習人員和演習對象的承受能力,周密設計,精心組織,避免或減少由演習帶來的公眾恐慌和社會壓力,尤其不能造成不應有的誘發事故,導致人員生命財產損失。同時節約演練的高額成本。實現事件處置隊伍的單項演練、組合演練、全面演練和演練總結。

(8)戰術標繪

當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通過戰術標繪工具發布形成戰術標繪圖。

2、關聯搜索 (1)搜索設置

輸入搜索名稱、周期,選擇年、月、日、時、分、秒;選擇搜索方式;輸入數據庫連接參數。

(2)文件分類及權限設置

維護文件的分類名稱;選擇系統用戶組的權限;刷新顯示文件樹形結構和權限。

(3)文件信息維護

維護文件信息,包括標題,關鍵字,文件內容,附件,分類方式。 (4)文件查詢

輸入查詢條件,在文件表中檢索符合條件的記錄,單擊某一文件顯示文件詳細信息。

(5)知識地圖查詢

在文件表中檢索此文件分類名稱的全部文件,顯示查詢結果,單擊某一文件顯示文件詳細信息。

(6)同義詞維護

輸入詞匯群組選擇一個詞匯群組,輸入同義詞,保存詞匯群組,保存同義詞。

3、專家定位 (1)信息收集

通過手工錄入和關聯搜索,將相關的專家進行各種相關信息的采集。 (2)查詢/修改

通過各種方式實現對專家的查找。 (3)信息分析

對各類的專家進行統計分析 (4)選擇專家

能夠根據事故的地點、起因和事件的演變過程,自動的現實相關專家查找。 1.5.4.3 技術實現

1、工作流技術 利用工作流引擎,實現了對政府處置體系的領導組織結構、處置工作流程改變時的自適應。工作流引擎可以實現各類處置工作領導組織結構的建立;處置工作流程的建模、執行、監控、分析、度量和優化。其利用可視化的流程設計工具,進行處置指揮過程的建模;其支持串行、并行、分支、匯合、循環、同步、子流程等流程邏輯結構,可以滿足各類處置指揮復雜流程建模的需要;內含分布式技術,可以實現跨部門、跨地理范圍的多流程協作和流程自動化;利用圖形化的流程監控工具,可以實現即時動態監控、跟蹤流程執行狀態和相關數據。

2、預案預配置技術

預案是針對設定的災害事故的不同類型、規模及保護對象情況,合理使用救援力量,正確采用各種戰術、技術,成功地實施減災救援行動,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降低財產損失而制定的。是處置指揮戰斗中實行計劃指揮的依據。通過工作流引擎將各類災難的預案中的領導體系、組織結構、人物角色、工作流程等環節中涉及到的各類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各種聯系方式,比如:手機、座機、傳真、郵件和其他通信設備,預制到系統中。在災難來臨時,可以通過“一鍵觸發”,通過XML轉換引擎和通信接口,將信息和政令分級別發給不同的人員,幫助政府快速、敏捷應對災難。

3、XML轉換技術

XML轉換引擎和通信接口技術打破網絡、區域、部門的限制,集成了GSM、GPRS、CDMA、視頻、PSTN等協議和技術。在災難發生時,將信息轉化成每種接收設備都可以識別和接收的信息,根據預案自動啟動手機短信、郵件系統、有線無線電話系統、視頻會議、可視電話、傳真等多種已有的、實時的通訊和處理方式,分級別將相關信息通知各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幫助政府以最短時間形成有效的組織和力量,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處理災情。

4、動態跟蹤反饋技術

有效、快速的應對災難,不僅需要高效的組織、協同一致的工作、科學的決策、快速的響應,也需要將現場情況及時動態的反饋到指揮中心,方便領導指揮調度和科學決策。預案管理中利用各種通信接口、XML轉換引擎、GIS服務引擎,實現對現場信息的動態跟蹤反饋,并且通過“一鍵觸發”,時時將現場、指揮中心和其他領導、部門緊密聯系起來,實現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協調工作,提高處置效率和打到最好的處置效果。 1.5.5 視頻監控系統 1.5.5.1 系統簡介

視頻監控系統以一套基于IP網絡,集視頻調度、視頻監控、語音調度、數據呈現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媒體通信系統。系統采用軟交換技術和分布式架構設計,以綜合接入、互聯互通、多級聯網的系統平臺特性,針對應急指揮和調度協同的管理需求,構建一套功能完善、便捷可靠、擴展性強、使用安全的綜合視頻通信平臺。系統采用模塊化接入設計,整體系統結構靈活多樣,支持多種不同品牌視頻編碼器,支持視頻智能分析及監控報警聯動,實現與無線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進行對接,支持與SIP電話、可視電話、視頻會議等進行互聯、互通。系統支持海量規模應用、支持多級組網、系統互聯、多級組會、集中管理等多級聯網功能。

大屏幕系統

1.5.5.2 系統功能

1、應急快速指揮 借助系統所具有的多級別指揮、多單位協同的指揮調度能力,平臺將各級指揮中心、多個協同單位與前方多方現場連為一體。結合現場實時事態變化,實時地進行音視頻信息的多方交流,進行多方決策及遠程支援。

系統可支持通過預置各種快呼預案,支持視頻調度及語音調度,支持單點指揮、多點指揮、多組指揮、多級指揮、插入指揮調度、強拆指揮調度、越級指揮調度、視頻廣播等多種指揮模式,確保指揮通信的快速、準確、高效。系統根據應急管理流程機制所配置制訂的內部所獨具的多種級別和權限模式設置,各級指揮員或管理者通過指揮調度終端可以向下級發布指揮和調度命令,上下級各個部門、各級領導與下屬之間可以實時地進行音、視頻信息的雙向交流,進行問題討論和協同處置應急事件。

當重點危險源現場發生意外事故或設備發生故障,現場人員不能解決,各級領導和相關專家又不能及時趕到現場,此時可以利用系統的指揮調度功能實時的監視現場情況,并與現場人員進行語音實時交流,共同指導現場進行意外事故的處理,大大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2、重大危險源視頻監控

系統的監控接入管理能力能夠支持多家廠商的監控設備,兼容高清、標清、普清等多種視頻碼流,各級指揮中心利用本系統提供的功能,對各重大危險源進行視頻監視,實現多路現場畫面靈活切換、對遠端攝像云臺遙控,方便地組合顯示多路視頻畫面等功能。

3、視頻報警聯動

當現場環境發生變化,環境采集設備可以將變化的過程和數值實時上傳到指揮中心。借助報警系統,將現場傳感器的報警信號輸入監控系統中監控前端的報警輸入口,通過報警聯動服務器,完成報警聯動的過程。重大危險源報警后,可以自動在指揮中心大屏幕上突出顯示出該重大危險源現場的圖像,同時以多級報警聯動的方式進行應急聯動指揮。

4、擴展互通

系統能夠支持與標準H.323視頻會議系統、VOIP語音電話、可視電話、專業數據影像、無線集群等業務的互聯互通,可實現音視頻信息的共享,實現將多平臺的音視頻匯集到指揮調度系統中,并能夠將自身的信息資源共享上傳給上級指揮中心,實現真正的多平臺互聯互通、統一化聯網應用。

5、重點危險源錄像

為了實現對重點危險源的現場情況進行實時錄像,報警聯動錄像、指揮過程錄像,系統采用集中錄像的方式,各單位可以在其權限內,通過VOD點播的方式回放錄像,調看權限范圍內的錄像文件,包括對重大危險源的本地實時錄像。

6、移動指揮及無線視頻接入

由于地理環境的復雜,目前部分有限網絡沒有到達危險源區域,為了將危險源區域的圖像實時上傳,系統將使用無線傳輸的技術。該系統可以支持多種無線信道的接入,如衛星、微波、3G等,可以靈活地配置。無線視頻接入系統設備將主要部署在多輛移動指揮車內,通過車內移動指揮終端設備、音視頻輸入輸出設備、無線通信設備等,實現遠程移動可視化指揮調度功能、遠程視頻瀏覽功能等功能,這樣實現現場隨時隨地與指揮中心的音視頻雙向互通,達到信息交互的完整和準確。

第五篇:用物聯網技術升級 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思路探討

物聯網事業部 2011-1-26

應急指揮體系是針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事件的搶險救援活動實施組織領導的一個科學、有效、運轉良好的組織系統。

應急指揮體系通常包括組織體制、運行機制、法制基礎、保障系統四個方面。它們是衡量 指揮體系整體功能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系統的正常運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應急指揮體系是否能高效發揮作用,是與這四個環節密不可分的,任何一部分的 缺失都會影響體系的高效運行。這就猶如圍成木桶的木板,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塊板來決定的。

當前我國應急體系從2003年“非典”事件開始建設以來,在上述四個方面從無到有,有了長足發展。本文探討的是應急體系中最主要的應急保障系統,即通常所描述的應急指揮(IT)系統或應急指揮平臺在當前的建設趨勢與展望。

一、我國的應急指揮體系

在我國政府及各部門行政管理體系結構下,我國的應急指揮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它不僅在 國家、省、地市等層面上橫向拉通各職能部門并做到上傳下達,同時縱向上需要在各專業部門上下級組織之間建立起垂直的專業應急溝通網絡,而且兩者之間還會有 交叉。因此在我國應急指揮從應用建設模型上可以說是目前最復雜的IT系統。

圖1 我國政府應急指揮體系的縱橫經緯

為了保證科學有序的建設如此復雜的應急指揮系統,近年來國家發布了一系列相關規范及要求。并把應急指揮系統(平臺)做了明確的分類定義:應急指揮場所系統、基礎支撐系統與綜合應用系統等(每個系統中還有很多分系統子項),如圖2。

圖2 應急指揮系統(平臺)構成

2003年開始我國各類應急指揮系統(平臺)建設方興未艾,但我們也看到建設的最多的是應急指揮場所系統——指揮中心、應急指揮車等,以及圍繞這些場所系統建設的一些IT系統——應急網絡、視頻會議等。建設的重心在場所上,裝修是最好的、大屏也是進口名牌。

而近年來,我國各類災害事故和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如地震、冰災、洪災、交通、衛生、火災等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2008年的南方冰雪災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給我們造成了嚴重損失。

例1:甲型H1N1流感進入中國的時候,應急指揮中心大屏上顯示的信息是如此之少,我們應急的溝通方式還是點對點的單一溝通手段。應急平臺實戰作用偏低,過度依賴傳統處置手段(如手機、電話)!系統實效還落后于嚴峻衛生應急形勢要求;

例2:汶川地震給中國西部部分地區的網絡通信造成了極大破壞。在線纜中斷、電力中斷、網絡擁 塞等因素的影響下,運營商位于災區的互聯網和通信鏈路全部中斷。其中,四川省綿陽-梓潼、汶川-都江堰二級干線傳輸系統受地震影響,2條2.5G、1條 155M互聯網鏈路中斷。各省到四川長途話務擁塞,部分用戶上網困難。汶川G、C兩網移動通信全部中斷;阿壩地區G、C兩網約200個基站癱瘓;由于網絡 繁忙,成都G、C兩網擁塞,短信通信遲緩。此外,甘肅甘南地區4個縣通信中斷。陜西靠近四川地區約500個基站中斷。據了解,在地震發生后,北京、成都指 揮決策中心最迫切的需求是把災難現場的圖像傳送回來,以便決策人員根據現場狀況,下達指令,實施救援。最為寶貴的是開始的幾個小時,它關系到救援的及時程 度、人民生命財產的保障力度,但是,結果很遺憾……當地基于運營商線路而建立的各級應急指揮系統限于癱瘓!

當意外事件發生時,應急指揮系統操作繁瑣,信息匱乏,綜合應用系統與基礎支撐系統 脫節;系統易故障,缺乏備份手段;各子系統七國八制,管理維護復雜;平時使用就保障率很低,應急時刻更是不堪使用……早期建設的應急指揮系統在實際使用中 暴露出很多問題,不好用甚至不能用,是目前各類應急指揮系統(平臺)比較尷尬的現狀。更多的時候還是靠傳統手段解決問題。

有了應急指揮室,有了應急指揮系統,當緊急事件發生的時候卻是這樣一番景象,問題究竟在那里?核心原因有二:

從管理的維度看,是應急指揮專業人員與應急指揮專業管理體系還不夠成熟:

〃應急體系及人員組織框架剛剛明確或建立,缺乏足夠的事件驅動優化完善;

〃很多行業應急預案還停留在框架總則等早期階段,還沒有得到具體事件的驗證;

〃應急工作管理模式與現有的應急系統缺乏磨合; 〃應急管理水平及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從技術的維度看,是應急指揮IT系統的建設思路和方法有問題,沒有把握住業務需求的核心。 因此在我國應急指揮建設多年后,特別是經歷了近年來多個重大事件后,很多政府應急指 揮主管領導及技術負責人在很多場合重提應急指揮系統(平臺)該如何建設!其實有這樣的呼聲并不奇怪,因為目前我國還處在應急系統發展早期,在國內出現才短 短6年(國外30年,如美國的FEMA)。

二、如何規劃建設應急指揮系統(平臺)

應急指揮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集中在事件爆發后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而全面的反應!最大的挑戰是兩個要求的同時實現!——這才是應急事件對應急IT系統要求的本質! 因此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要有多么高檔的場所建設,真正重要的是能夠滿足應急事件特征的IT系統的建設,包括硬件平臺和承載在其上的軟件應用。這個本質抓住了,即便不用高檔大屏,用一堆液晶屏幕湊到一起也可以很好的實施應急指揮。

針對應急的本質特點,應急指揮系統需要具備如下能力: 〃早期各類信息匯集、分析能力; 〃快速反應能力;

〃水平信息整合和共享能力; 〃足夠的信息匯集和指揮通訊能力;

〃系統具有冗余性和可靠性設計;(在具備以上四種能力前提下)

根據這些能力要求,我們可以將應急指揮IT系統做進一步拆解,如圖3。

圖3 應急指揮方案構成

可以看到,基礎支撐系統在應急系統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沒有它應急指揮中心/指揮車只是 一個空殼,應急系統只是一個空中樓閣。在基礎支撐系統中,下面三層是硬件部分,核心目標是使得應急相關的信息(包含從下面采集來的信息和從上面下發的指令信息兩類)在整個支撐系統中安全、快速、無障礙的流動; 管理中間件的設置則向上屏蔽了下面復雜的硬件細節,對應用層開放一個標準、可編程的業務接口,使得千變萬化的應急應用能夠有效調用下層的硬件資源,從而在系統層面將應急應用與應急支撐系統融為一體,為應急操作與處置提供最好的支撐。

進一步細化,一個理想的應急指揮基礎支撐系統架構如圖4所示。

圖4 應急指揮基礎支撐系統架構

它分四個平面:

第一平面 應急采集與通訊 包括各類前端信息采集和各類通訊系統的終端,為應急指揮系統早期各類信息足夠的匯集能力以及指揮通訊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采集分為視頻圖像信息采集和數據庫數據采集兩大類,根據數據的涉密性,又可以分為內網涉密數據和一般數據。一個完整的信息采集系統就是由分布在前端的各種采集設備和后臺的控制管理設備構成的。

視頻圖像信息采集將各類廠家各種平臺的視頻監控圖像做整合,統一接入做資源調度。目 前基于IP技術的視頻監控方案已經比較成熟,對于應急視頻接入這種跨域、跨系統、跨物理距離的需求而言,是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前端通過IP編碼采集,后端通過IP解碼呈現,中間通過IP網絡承載,IP存儲實現數據存放。整個系統控制管理是基于NGN架構的。

而對于數據庫數據的采集上收,一直是困擾應急指揮的一個大問題。很多專業業務系 統,如GIS、氣象云圖、車輛/人員GPS跟蹤、醫療/手術/顯微/影像等,有些是結構化數據,有些是非結構化數據。結構化數據在數據整合方面缺乏統一標準,實施難度大,難以基于數據層面在應急指揮中心做呈現;非結構化數據質量高,傳統視頻接入不能滿足要求。從長期來看,隨著應急數據中心的建設以及配套的管理規范實施,將逐步實現與應急相關的信息上收、備份,數據庫中間件方式或者存儲虛擬化方式都是可以采用的技術方案,但就當前而言,反而可以考慮采用遠程呈現(TD,Tele-Display)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將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把各類專業業務系統的顯示結果實時截取過來呈現在應急指揮中心,大大減少技術復雜度;對于非結構化數據,由于TD設備提供高質量的圖像,因此能將氣象云圖、GIS、醫療手術/顯微/影像等高質量呈現在各個指揮中心。

數據采集是應急系統運作的基礎,當前最佳的實現方式就是基于IP的視頻接入和遠程呈現配合使用,完成各類數據遠程呈現的目標,實現應急決策支撐;而未來的建設目標則應針對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均具備完整的遠程調取能力。

指揮通訊系統則由各種不同的通訊接入手段共同構成,如集群語音、普通語音接入、移動 電話、衛星電話、視頻會議等,其核心是整合和協同。由于應急事件先天的不確定性,我們無法預測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采用哪種通訊手段是最適合的。因此應急 指揮通訊系統最關鍵的要求就是互通,而且是設備層面和業務層面均需互通。由此在應急系統中就形成了應急聯絡中心+各類接入終端的一體化通訊系統的概念。從技術的角度講,基于IP技術的通訊控制,是最佳實踐。

數據采集和指揮通訊終端位于整個應急支撐平臺的最外圍,如同應急系統的手腳,在四個平面中負責著最基礎的工作。傳統的應急系統建設往往忽視了這個平面的重要性,實際上由于物理分散造成的復雜性,這個平面是最需要系統架構設計和整體規劃的。

第二平面 應急傳輸網絡

包含目前所有的通信手段:城域/廣域高質量的有線網絡、WiFi/WiMAX/3G三種全新高帶寬無線接入、緊急情況下的衛星通訊系統、以及作為應急主要指揮手段的集群系統;主要作用為信息的匯集、水平信息的整合和共享、指揮通訊的平臺,有充分冗余及可靠性設計。

3G/WiMAX/衛星是應急指揮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光纖、電纜等有線通信冗 余手段,可以提供適合不同場景、各種帶寬、可靠性、各種成本的無線通信鏈路保障。例如,汶川地震中運營商的網絡全部癱瘓,汶川一度成為信息孤島。通過空投衛星電話和搭建小型衛星基站,災區通信業務和數據傳輸的恢復得到保障。而WiMAX系統則適用在油田等對無線帶寬要求較高的行業,以及森林防火、島嶼通信 等人口分布少、地域跨度廣的場所。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急系統應盡可能在專網上運行,且應該采用類似RPR等的鏈路保護技術;在無法提供專網的情況下,則應盡可能采用專線類的運營鏈路。衛星鏈路和無線通訊方式作為有線鏈路必備的備份傳送手段,要盡可能的作用于每一個網絡節點。各種不同制式之間的切換與保護也是應急網絡平臺管理最具挑戰性的需求。一句話,應急網絡的核心要求就是“高可靠”。

第三平面 應急數據中心

廣義的應急數據中心是所有應急系統業務的物理載體,我們常見的應急指揮大廳其實也是應急數據中心另一種表現形式。

一切的決策均來源于數據,一切的預案均來自于積累。在整個應急支撐系統中,應急數據中心是最靠近決策中樞的環節,也是最直接支撐上層軟件應用的環節。說它是整個應急支撐系統核心中的核心,一點都不為過。

之前的建設習慣過多關注了應急指揮大屏和大廳的裝修,缺乏根據應急本質業務需求的系統考慮,因此把應急指揮系統中心大廳弄成一個高級會議室也是必然的結果。在未來的應急支撐系統的規劃中,不僅應該把應急數據中心作為一個獨立的規劃課題來進行實施,更應該將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實施經驗、技術方案與應急系統對數據的要求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一個以應急業務為目標的數據中心方案。

應急數據中心和傳統數據中心相比,存在兩個新的特征,一是數據類型更為多樣,尤其是多媒體類數據占有大量比重;二是包含了集中通訊控制和集中顯示控制兩個功能,需充分考慮這兩個控制單元在數據中心的集成。 在當前各類數據中心架構技術中,基于以太網的統一交換架構數據中心對于滿足應急數據中心的兩個新特征最為適合。一方面統一的以太網底層通道為集中控制、集中通訊、集中顯示提供了物理上的通道技術基礎,只要在需要的環節和位置引入相應的控制設備即可,甚至于還可以做到設備級的各種集成;另一方面,統一交換架構數據中心打通了數據中心中前后端的網絡平面,統一了LAN、SAN和服務器互聯網,服務器、存儲及各類設備之間的互聯沒有了先后次序的限制,這就為不同類型數據(如媒體類數據)的不同管理方式帶來了最大的靈活性。此外,統一交換架構數據中心在容災方面的實現手段多樣化、易于部署,對于應急數據中心的高可靠性也是一個很大的支撐。

第四平面 應急管理平面

實現應急指揮系統設備管理、網絡管理、業務管理(通訊、會議、圖像、數據等)、用戶管理等各種管理功能,為所有應急業務提供高效的資源管理,并且它的持續優化整合最終體現在應急系統的易用性上。

同時也為綜合應用系統提供良好業務接口(軟件)。綜合應用系統的效能最終體現在接口豐富性和管理平面對下面各個平面管理的緊密度。 以上四個部分,相互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銜接和對應,每個部分自成體系,組合在一起又構成系統。這種規劃方式,有助于從根本上改變當前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松散耦合、七國八制的不利局面。

三、應急指揮系統(平臺)建設展望

應急指揮系統(平臺)建設應該根據應急業務特點及發展規律做總體合理規劃,分層分模塊實施,逐步推進建設,模塊交付。

在政府信息化建設中,就一直強調“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政府應急指揮聯動系統建設作為一個時間長、范圍廣、應用復雜的大工程,必然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由于之前沒有一個成功的參考,許多地方、部門對整個應急聯動系統究竟要建設成什么樣子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在建設過程中也只能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對他們來說,需要明確的是,采取怎樣的規劃以及怎樣的步驟來完 成才能事半功倍。

1.總體規劃

首先要考慮到應急指揮的應用環境,它是需要能應對極端情況的系統,也就是說在重大事件(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也能夠正常工作,或者說能迅速恢復功能,同時它也應該能做到平戰結合。其次要考慮承載各類業務需求,如數字集群、視頻會議、電話 會議、各類視頻健康圖像的接入、各部門各類數據容災備份、衛星鏈路的平滑接入等等都是應急系統的核心業務。另外,還要考慮如何保障這些業務在各種情況的穩定運行。

2.分層分模塊實施

所謂分層分模塊實施,是考慮到系統建設有周期、資金投入、技術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建設模式上逐步分層建設,特別是在基礎部件系統上更要結合應急指揮的業務特點,綜合考慮各類技術要素。例如:

傳輸網——現有電子政務網能否滿足應急業務的需求?多種鏈路備份技術如何部署實施?業務帶寬如何規劃?

傳輸網絡安全——應急平臺的安全威脅如何評估?全網安全如何規劃?

存儲系統——流媒體數據和應用業務數據如何統一存儲?如何為各委辦局提供統一的容災保護?

系統運行維護——龐大復雜的應急平臺如何統一管理?如何降低運維成本?如何降低對使用人員的技術門檻?

綜合應用系統建設——用戶與專家特別關心其中的應急預案或應急應用軟件建設與規劃。 而經過這幾年相關應用建設與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到:預案是根據具體事件來確立的;預案更多是行政方法和處理流程(預案不能過度的認為是聯動軟件);預案將會持續增長與優化(組織優化,流程優化);應急指揮系統是協助人實現預案的;應急聯動應用軟件是應急指揮經驗的IT總結,也需要通過實踐,結合組織體制、運行機制、法制基礎的發展與完善不斷總結優化;先基礎后應用,基礎應用先行,智能應用逐步完善。

由于應急IT系統涉及的技術廣度和復雜性,在現行的操作模式下,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應急平臺的建設,對于硬件平臺該怎么規劃、怎么建設、怎么運行管理缺乏必要的系統性思考和設計,而更多的是以傳統的松散集成模式,拼湊而成。典型的觀點是標準系統堆砌在一起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軟件部分。這其實是很大的一個問題,也是之所以出現上文中提到的尷尬場面的癥結。實際上真正能有效投入使用的應急平臺,絕不應該是標準視頻會議、標準監控、標準服務器等等的一個堆砌,而應該是按照層次架構、按照業務特征的要求,有序的加以耦合的??陀^的講,應急指揮 最需要的是一個帶有整合性的硬件平臺方案。惟其如此,整個系統才能氣血通暢、有效運行。解決之道,就是按照本文中提到的四層模式,來搭建標準、融合、開放、智能的統一平臺。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迎接巡視工作心得體會下一篇:夜間值班人員崗位職責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