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應急信息管理論文范文

2024-02-19

應急信息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和管理情況的匯報

應急預案指面對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是開展及時、有序和有效應急救授工作的行動指南,是做好應急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加快各級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和完善工作并及時進行演練,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是應急管理工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任務,對于全面保障學生安全和校園穩定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應急預案體系的建設情況

我們學校歷來十分重視對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理,制訂了緊急預案并將緊急預案下發到各處室和各年級,進行學習和討論,使全體師生對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理有了清醒的認識。

二、應急預案體系的管理情況

加強應急預案體系的管理,是提高應急預案實用性的必要途徑,是提高學校處置突發公共事件能力,保障學校財產和廣大師生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強應急預案體系的管理,演練是管理的最主要和最生動的手段。

我們學校于2008年以來,每年定期進行消防知識講座和火災、地震緊急疏散演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應急預案體系的演練預案——防火疏散應急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1、檢驗火災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改進應急預案;

2、評估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反應速度和控制能力;

3、增強各應急成員單位及人員的協調配合;

4、增強全體師生的應急知識,學會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和掌握正確的逃生方法,從而提高師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背景

2012年3月26日下午15時50分,泗水二中宿舍大樓突發火災,黑煙滾滾,迅猛的火勢封鎖了疏散通道,迅速向整棟樓蔓延,被困學生大聲呼救,有可能出現人員受傷,情況十分危急。值班老師發現火情后及時報告,緊急警報拉響,學校立即啟動《校園火災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并迅速向1

19、120報警,一場火災自救行動緊張開展。在果斷的指揮下,各樓層學生有序疏散撤離,消防官兵和縣醫務人員也迅速出動,及時投入緊張搜救。經過各部門的通力合作,被困學生終于全部安全獲救,大火也被消防官兵撲滅,事故得到妥善處理。

(三)、演練組織 1.演練領導小組 組 長:董慶華

副組長:董瑞生 楊希乾 牛天河 陳繼友 張守華

成 員:楚 剛 劉之勝 王瑞海 王鵬飛 王維哲 楊玉成 吳春臣 2.指揮調度組

組 長:王維哲

副組長:趙宏偉 費 峰 李大鵬 王學海 王繼超 田建府 3.后勤保障組 組 長:楊玉成

副組長:杜少軍 左國民 王 力 姚 飛 4.宣傳報道組 組 長:李大鵬

成 員:尤宏宇 郭云霞 晏 冉

此次演練泗水二中實施為主,縣直單位予以配合及對口支持,按照應急預案的流程及要求展開。各單位、部門重點練習指揮能力、協調能力和既定動作的規范完成?,F場組織指揮由董慶華校長總負責,校應急辦負責召集。

四、各參演單位工作分工

1、校應急辦負責制定演練的總體方案;總體協調、聯絡、督辦各演練小組工作進度,具體組織實施此次演練。

2、縣教體局負責督促學校做好演練準備,指導學校制定演練流程,與縣應急辦保持及時溝通。

3、學校負責制定演練流程,進行預警、轉移疏散學生的演練,做好相應的物資、道具準備;選定學生模擬事故當事人;完成學生逃生線路設計等相關工作。

五、工作要求

1、統一指揮,高度重視。演練各項活動要在統一指揮下,安全、有序的進行。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宣傳,積極配合。

2、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參演單位、人員要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通過演練,重點解決指揮與控制、部門相互配合的問題。

3、分步實施,講求實效。要嚴格按照計劃和方案要求開展消防逃生自救演練活動,不得隨意更改具體安排。要分若干次開展實地演練,先分后合,達到練動作、練協同、練快速反應的效果,避免形式主義。

4、精心組織,確保安全。策劃要盡量考慮全面、注重細節;參演組織和人員要相對穩定,責任到人,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及現場演練規則,熟悉各自的崗位和職責,確保演練安全有序開展。

5、演練開始信號:哨聲 附:

(一)各樓層逃生路線:

小操場集合:費 峰

一樓西邊房間及中間房間從樓門廳逃生 一樓東邊房間從東樓梯逃生 二樓從中間樓梯逃生

三樓男生從中間樓梯逃生,女生從東樓梯逃生 四樓全部從東樓梯逃生

(二)各樓層工作人員:

中間門廳 王繼超 朱明雷 東 門 廳 朱友誼 王衍東 半 樓 田建府 緒 杰 一 樓 陳金龍 王 兵 西一樓半 于立柱 陳宏宇 東一樓半 張 立 謝燕文 西二樓半 王學海 王霞(文) 東二樓半 楊興強 牛德龍 二 樓 劉建民 王博興 三 樓 半 賈慶勇 李愛華 三 樓 東 孫衍海 王 鵬 三 樓 西 韓 波

四 樓 曹德祥 呂考軍 孟 霞

應急信息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為規范我局信息應急處理的程序和內容,提高單位信息化工作小組的應急處理能力,科學應對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等各類突發事件的危害和影響,保障信息系統的實體安全、運行安全和數據安全,完善信息安全應急機制,確保單位日常工作的安全、穩定運行,特制定信息安全應急預案。

一、應急預案的指導思想

衛生局信息安全應急處理應堅持“積極預防,嚴格控制,防控并重”的原則。在認真做好日常管理和監控的基礎上,充分做好緊急情況下單位網絡系統運行管理的應急準備,健全防控措施,完善處理機制,加強應急演練,確保在應急情況下做到反應迅速,處臵果斷,保障到位。

二、組織機構

為保證應急情況下應急機制的迅速啟動和指揮順暢,應設立應急小組,小組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應急情況的標準

(一)、應急響應啟動條件

實施預警信息等級制度,按照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及對社會影響的大小,分為以下五級:

1級:本級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對計算機系統或網絡系統

所承載的業務以及事發單位利益基本不影響或損

害極小;

2級:本級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對計算機系統或網絡系統

所承載的業務以及事發單位利益有一定的影響或

破壞;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產生一定危害;

3級:本級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對計算機系統或網絡系統

所承載的業務、事發單位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有較為嚴重的影響或破壞,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產生較大危害;

4級:本級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對計算機系統或網絡系統

所承載的業務、事發單位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有極其嚴重的影響或破壞,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產生嚴重危害;

5級:本級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對計算機系統或網絡系統

所承載的業務、事發單位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有災難性的影響或破壞,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產生特別嚴重的危害;

當發生3級和3級以上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時,啟動本預案,必要時向市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特殊情況下,上述標準可酌情降低。

(二)應急響應流程

在發生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時,小組成員第一時間報告到領導小組組長,同時與相關的產品技術支持單位聯系,獲得必要的技術支持。

1、 預案啟動

在發生3級(包括3級)以上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后,應急處理工作組盡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關信息,鑒別事件性質,確定事件來源,以確定事件范圍和評估事件帶來的影響和損害,確認為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后,對事件進行定級和上報。按照應急響應流程,由學校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小組決定啟動應急預案,并由組長負責應急處理協調工作。

2、應急處理

① 確認階段。初步確定應急處理方式,確定是否存在針對該事件的預案,如有,則啟動本預案。

② 遏制階段。及時采取行動遏制事件發展,限制潛在的損失與破壞,同時要采取積極措施,使危害降到最低。

③ 根除階段。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過對有關事件或行為的分析結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確相應的補救措施,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④ 恢復和跟蹤階段。在確保安全問題解決后,要及時清理系統、恢復數據、程序、服務?;謴凸ぷ鲬苊獬霈F誤操作導致數據的丟失。另外,恢復工作中如果涉及到機密數據,需遵照機密系統的恢復要求。

⑤ 問題解決后,還要加強宣傳,公布危害性和解決辦法,以避免產生社會負面影響。

3、應急支援

當采用一般應急處臵措施仍無法控制事態時,要迅速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態的非常措施,并向市政府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請求支援。

4、安全事件的處理記錄

在事件的上報、接收和處理過程中,事件接收人、處理負責人應及時作好完整的過程記錄。事件處理完成后歸檔。

5、結束響應

系統恢復正常運行后,應急響應小組對事件造成的損失、事件處理流程和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對響應流程、預案提出修改意見,總結事件處理經驗和教訓,撰寫事件處理報告,同時確定是否需要上報該事件及其處理過程,需要上報的應及時準備相關材料,上報相關部門。

對于蠕蟲病毒等易造成大范圍傳播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預警信息。

因為重大自然災害而引起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可根據災害造成的損失情況參照上述流程進行應對。

四、應急小組的職責:

1、研究布臵應急行動有關具體事宜;

2、應急行動期間的組織指揮;

3、負責應急行動的宣傳教育和有關解釋工作;

4、負責與有關單位進行重大事項的工作協調;

5、負責應急行動其它的有關組織領導工作。

6、負責應急行動技術支持工作;

7、負責應急行動的網站內容編輯工作;

8、研究布臵并組織應急行動期間單位網絡系統監管的有關事項;

9、認真詳細地做好監管值班記錄;

10、向上級匯報網站監管的情況;

11、完成上級賦予的其它任務。

五、應急行動的基本制度

1、值班制度

應急行動啟動后,應急小組成員應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工作開展情況應堅持每日向上級相關部門匯報

2、請示匯報制度

應急程序實施期間,應急小組成員在堅持每日值班匯報的前提下,遇有重大情況和自身不能處理的事項應堅持隨時匯報。

3、演練制度

為保證應急行動的能力,應定期組織應急行動演練,日常情況下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行動的綜合演練,遇有可預見的應急情況,應在事前組織演練,以提高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

六、應急物資器材保障

應急行動所需的物資器材應給予充分保障,以確保應急預案落到實處,應堅持對應急行動的設備器材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保證完好率達到95%以上,所需的物資應堅持定期補充和更換,始終保持有效性。

及時檢查備用物資的可靠性。

七、日常工作中需為應急行動做好的有關工作

(一)網絡系統安全檢測服務

1、安排工作人員加強網絡系統的監控,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上級,并采取初步的應急處理措施;

2、通過對操作系統和網絡服務安全漏洞的周期檢測,實現網絡系統的安全。

(二)網站安全緊急救援服務;

應急信息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自2006年衛生部“一法、兩規”正式頒布以來, 新業務應用層出不窮, 對信息系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血站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雖為血站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但同時也埋下了巨大的風險, 一旦血站管理信息系統和網絡發生突發事件, 就有可能導致整個采供血工作的癱瘓, 影響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 后果非常嚴重。

因此, 為了維護血站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維護系統的實體安全、運行安全和數據安全, 加強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就成為了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以大連市血液中心應急管理情況為例, 提出了加強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的建議。

1 大連市血液中心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現狀

大連市血液中心是大連市采供血唯一合法的機構, 近年來, 中心引進了符合國家規范要求且覆蓋全市各縣市區獻血屋、采血車、供血點及醫院的血站管理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貫穿采供血每一環節, 大連市采供血管理基本形成網絡信息化管理。

大連市血液中心為保證網絡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穩定, 從技術、人員、流程、安全以及應急管理等方面入手, 強化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 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1) 不斷加強血液中心網絡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 實行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運行每日監督管理等制度。

2) 規范和強化血液中心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應急處理和保障工作的能力。

3) 根據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的總體要求, 成立大連市血液中心血站管理信息系統工作領導小組, 負責領導、組織和協調血站管理信息系統的應急管理工作。

4) 結合血液中心實際情況, 建立和健全血站管理信息系統突發事件應急措施, 建立科學、有效、反應迅速的應急工作機制, 并編制了《大連市血液中心管理信息系統應急預案》。

2 對加強血液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的建議

為加強我國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 結合國內外先進經驗, 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僅供大家參考。

2.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血站應急管理信息系統

加大事關全局的基礎設施投入, 如機房供電、網絡監控、病毒防范、系統容災等。設計開發血站應急管理信息系統, 用于突發事件監測、預警提醒、信息處理分析、應急狀態單機信息錄入等, 以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動態監測, 提高應急管理的效率。

2.2 提高應急演練的深度和層次

血站應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血站管理信息系統的應急演練, 檢驗工作人員對應急處置的實際操作技能。逐步從書面應急預案學習到實戰演練過渡, 從數據級到應用級、業務級過渡, 從單一流程向全業務流程過渡。通過實戰演練發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及時修訂預案;查找血站管理信息系統的漏洞, 確保信息系統關鍵控制點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定期評估各業務科室應急保障工作能力, 提高工作人員應急處置的響應性、協同性和可操作性。

2.3 建立信息系統風險評估的應急管理工作

通過對信息系統數據的整合、處理、判斷和分析, 掌握風險情況, 預測突發事件的概率和趨勢, 做好應急準備;通過對軟、硬件的風險評估, 確定哪些風險可控, 哪些不可控, 對重點對象的潛在風險進行深度挖掘分析, 修訂應急預案措施, 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技術措施。

2.4 加強應急管理培訓, 提高人員的應急能力

針對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預案進行培訓, 最好編制應急預案細則 (即各崗位應急操作手冊) ;普及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處理知識, 提高血站員工應急管理知識水平。

3 結語

隨著全國各采供血機構管理信息系統使用的普及, 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工作也越來越受重視, 對信息系統應急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對加強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的提出了幾點建議, 期望全國各采供血機構能逐步提高血液管理信息系統的應急管理水平, 以保障全國各地醫療用血的需要和安全。

摘要:目前, 利用血站管理信息系統進行采供血業務管理逐漸普及, 血站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倍受關注, 本文介紹了大連市血液中心的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現狀, 并提出了加強血站管理信息系統應急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血站管理信息系統,安全性,穩定性,應急管理

參考文獻

應急信息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互聯網國家層面的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機制日益完善,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防護要求提高,互聯網安全應急響應開放中心(ESRC)是企業網絡安全的重要一環。本文主要探討央企安全管理面臨的新的要求,互聯網安全應急響應開放中心(ESRC)模式解決央企網絡安全的社會化門戶、規范吸納社會網絡安全力量、企業間交流與協作、高效和開放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安全;應急響應;央企;安全管理

前言:

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和網絡空間興起發展,極大促進經濟社會繁榮進步,同時也帶來新的安全風險和挑戰。網絡空間安全(以下簡稱網絡安全)事關人類共同利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事關各國國家安全[2]。世界各國也加強網絡空間的建設,維護各自的網絡空間主權。

為維護我國網絡安全,保障互聯網健康有序的發展,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完善網絡安全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加強互聯網網絡安全監測和治理,構建互聯網發展安全基礎,構筑網民安全上網環境。作為網絡安全保障的主體,國家監管機構、企業等各方面力量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

1.互聯網安全響應開放中心(ESRC)

大型企業的業務模式多,涉及產品多,且部分具有互聯網的在線特性,使得善意的、惡意的人都能接觸到。由于當今技術發展情況和人為原因,系統具有安全漏洞不可避免。這樣漏洞被外界發現不可避免。

對于安全漏洞披露,互聯網工作組的“負責任的安全漏洞披露過程”基本是業界共識?;ヂ摼W企業講究“小步快跑敏捷迭代”,率先在吸引外部安全力量規范地參與進企業產品的漏洞發掘與披露方面開展了工作。

1.1 SRC概念和特點

SRC(SecurityResponse Center),即安全應急響應中心,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的定義,一般只籠統地定義為:主要針對科技互聯網企業常見的安全漏洞而特別設立的機構[1]。是在實踐中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產生的。

SRC的核心是一套漏洞收集平臺,面向社會收集企業自身產品或者第三方的安全漏洞。從實踐來看,絕大多數的SRC定位于企業自身產品和社會網絡安全力量的窗口。核心之外,配套的有:漏洞獎勵計劃、漏洞通知和修復驗證的流程管理、甚至有項目眾測等。

SRC本身就是企業的一個窗口,傳遞企業對安全的態度。SRC一個很直接的功能就是內部安全系統的試金石。稍具規模重視安全的企業肯定有自己的安全團隊和系統,那為何還會被外部發現漏洞?一定是相關團隊和系統存在這樣那樣的疏漏所致[1]。SRC啟動了企業安全的復盤、分析和改進進程。

1.2 我國SRC建設情況

(1)企業門戶性質的SRC

2012年5月,騰訊率先推出騰訊安全應急響應中心(TSRC)。

2013年1月,網易也推出了漏洞報告平臺。接著京東、百度、阿里等都相繼推出,SRC模式基本被大型互聯網企業接受并且如火如荼地開展。這一年可以稱為“SRC元年”[1]。

隨著安全行業的發展,像深信服、中興、聯想、華為、這樣的傳統企業都開展了SRC。據統計,目前所有的電商、安全廠商、通信廠商等互聯網企業架設并運營自己的SRC平臺。

(2)第三方平臺性質的SRC

360旗下“補天”漏洞響應平臺,定位側重于處理第三方web應用漏洞等安全問題,漏洞數據同步公安部、網信辦和國家漏洞庫。

漏洞盒子是一個主打眾包模式的漏洞發現與處理平臺,幫助企業測試產品中潛在的安全風險,FreeBuf黑客與極客團隊產品,具備與各企業SRC合作的窗口。

2.我國的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機制

我國計算機網絡應急處理體制中的牽頭單位,為中國計算機網絡應急處理技術協調中心(簡稱中國互聯網應急中心,英文簡稱CNCERT或CNCERT/CC),成立于2001年8月。其主要職責為:“積極預防、及時發現,快速響應、力?;謴汀钡姆结?,開展互聯網網絡安全事件的預防、發現、預警和協調處置等工作,維護國家公共互聯網安全,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運行[2]。

CNCERT發起成立了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CNVD)、中國反網絡病毒聯盟(ANVA)和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威脅治理聯盟(CCTGA),與國內的基礎電信企業、增值電信企業、域名注冊服務機構、網絡安全服務廠商等建立漏洞信息共享、網絡病毒防范、威脅治理和情報共享等工作機制,加強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技術合作[2]。還通過公開選拔方式,選擇國內安全專業廠商成為“網絡安全應急服務支撐單位”,目前共有10家國家級和51家省級應急服務支撐單位。

3.央企的網絡安全管理

3.1央企的網絡安全管理形勢

我國積極推進網絡安全方面的建設,頒布并實施《網絡安全法》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法律規范。在網絡安全法中明確了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防護要求。針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網絡攻擊,會造成重大網絡安全事件,甚至社會性事件。當經的國際國內網絡安全形勢下,關鍵基礎設施處在網絡攻防的火線位置。央企,是國計民生基礎行業的經濟實體,是這些關鍵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和運營者,當今的網絡安全形勢給央企的網絡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央企業已經在媒體、物資采購等方面資源整合和協作,成立了“央企媒體聯盟”、“央企電商聯盟”等組織。我國網絡安全行業的“國家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聯合網絡安全廠商-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宣布,將合作推進“央企網絡安全響應中心”的建設。

3.2央企的網絡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

(1)網絡安全形勢嚴峻,現有網絡安全管理機制和能力面臨極大挑戰;

(2)各央企的網絡安全方面的建設水平層次不齊;

(3)央企的網絡安全管理,沿襲傳統管理思路和手段,各自為戰;

(4)央企的網絡安全處于總體封閉狀態,與社會網絡安全力量沒有交流和協作渠道;

(5)央企內部安全資產管理、網絡攻防人員管理、網絡安全漏洞動態監測等俱需要更加開放、高效,與社會接軌。

4.ESRC對于加強央企網絡安全管理的意義

央企搭建互聯網安全應急中心(ESRC),可作用于網絡安全管理的諸多方面。

(1)央企網絡安全管理與互聯網的思路與方式接軌,直面網絡安全方面的挑戰,使央企網絡安全更有效納入國家網絡安全應急處理響應體系;

(2)搭建了央企網絡安全的門戶,促進了交流與開放,為央企與互聯網企業、央企之間的網絡安全交流與協作提供了渠道,使協作與互助成為可能;

(3)引導網絡安全社會力量規范納入央企的攻防安全體系,為央企引入新的安全測試方式;

(4)使央企內部的安全資產管理、網絡攻防人員管理、安全態勢動態監測,更加高效和開放,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大增強。

5.總結

在新的網絡安全時代下,國家層面的網絡安全應急處理響應機制的發展,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的防護要求,都對央企的網絡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企業的安全應急中心(ESRC)模式的發展,給央企的網絡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式?;ヂ摼W安全應急中心(ESRC)模式,能構建央企網絡安全門戶,促進交流與協作,引導社會安全力量規范安全攻防體系,可有效加強央企的網絡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1]  騰訊安全應急響應中心.《企業安全應急響應中心建設理論與實踐》.2015

[2]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2018年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報告》.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

[3]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2019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2019

[4]  聶君.李燕.何楊軍.企業安全建設指南[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3 379-387.393-396

應急信息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對電力應急管理平臺與電網調度系統及各計算機系統的關系、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的構架與構成、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綜合應用系統的設計及電力應急管理平臺技術的研究等幾個方面做了非常詳細的論述,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啟發。

關鍵詞:電力應急管理平臺;構建體系;電網調度系統;計算機系統;電力系統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不斷深入地進行電力體制改革,這就帶來了電力系統非常強勁的發展勢頭,但是在技術設備和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幾次較為嚴重的大面積停電事故,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和電網企業高度重視電力應急管理系統的構建和完善。

1 電力應急管理平臺與電網調度系統及各計算機系統關系分析

1.1 電力應急管理平臺與電網調度系統相互支持

電力應急管理系統的技術核心是電力應急管理平臺,電力應急管理平臺能夠及時處理電網的大面積停電,管理平臺在電網的大面積停電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把事故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保障電網能夠安全可靠和正常穩定的運行是電網調度的主要任務,另外電網調度還能夠起到保證電能質量的作用。

電力應急管理平臺與電網調度系統兩者在應急指揮調度中相互支持、相互協調,共同保證應急指揮調度的順利進行,兩者起到全局和部分的作用。電力應急管理平臺在監控、事故搶險和應急指揮等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它不能夠取代電網調度系統的職責;而電網調度系統負責電網恢復的具體指揮工作,并能夠將電網的恢復狀況盡快傳遞給電力應急管理平臺。我們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看到,這兩個系統在應急處理中并不沖突,而且是相互協調、相輔相成的。

1.2 電力應急管理平臺與其他計算機系統的協作關系

計算機應用系統得到應急相關信息,再傳輸給電力應急管理平臺,兩者的應急信息互相交換。電力應急管理平臺是建立在各專業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基礎上的,在綜合指揮信息系統中,它能夠滿足應急指揮與救助,電力應急管理平臺與其他計算機系統是一種相互協作的關系。

2 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的構架與構成分析

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的構建目前在我國還處于發展的時期,它與我國正在構建的政府應急管理平臺的總體功能結構是相一致的。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的構架應滿足以下兩個主要功能:出現大的電網事故及時向政府傳遞信息;能夠接收政府的相關指揮和命令。

電力應急管理平臺分為平臺硬件底層、支撐軟件和數據的中間層、綜合應用上層。(1)底層:底層是包括監控系統、應急電源和應急通信系統等在內的平臺硬件;(2)中間層:中間層是由支撐軟件和數據兩者共同組成的,其中支撐軟件包括安全平臺、交換平臺和操作系統等共6個組成部分,而數據的構成包括15個大類的數據庫;(3)上層:10個專業控制子系統共同構成綜合應用的上層。

3 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綜合應用系統的設計

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綜合應用系統是由應急值守與預警子系統、應急指揮子系統和應急預案管理子系統等子系統共同組成的,下面簡要介紹幾個子系統的主要作用。

3.1 應急值守與預警子系統的作用分析

應急值守與預警子系統的主要作用是依靠應急基礎設施的幫助來完成包括接收信息、傳輸圖像、在屏幕上顯示相關信息、通過視頻和電子地圖展示等工作,還可以向外界提供形象真實的綜合指揮信息,幫助掌握關于重大危險源的空間分布及運行情況的信息,為應急救援提供便利。它是日常應急值班基本的技術方法。并且,當地的公安、消防以及急救還可以和應急值守與預警子系統相結合,從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接警平臺,使應急救援工作更加圓滿順利地開展完成。

3.2 應急指揮子系統的作用分析

應急指揮子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啟動及解除應急、上報應急信息、分析事故原因以及監控大面積停電時電網的恢復,并且能夠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幫助指揮調度和救援等,它對應急管理平臺的功能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事故的進展狀況進行匯總分析,再與相關的預測結果進行有機結合的基礎上,來綜合研究和判斷事故的影響區域、持續時間和造成的損失等。在對當前災情判斷、研究的情況下,運用相關數據庫對從災情中獲得的資料進行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從而做出相應的處理辦法和措施。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這個系統把特大、重大事故的預警消息以及事故現場的情況發送給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以便指揮中心做出進一步的決策。

3.3 應急預案管理子系統的作用機理

應急預案管理子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完成預案電子化、查詢以及更新的狀況。應急預案管理子系統在發生突發事件的時候可以利用電網系統的事故種類、設備情況、發生突發事件地的地理信息以及展開救援工作的人員組成等來評估事故的危險等級,并利用應急救援計算模型來計算得出需要展開救援的應急力量和需要調配的應急救援物資。

4 對電力應急管理平臺技術的研究

4.1 對電力基礎設施安全評估方法的研究

信息安全、運行安全、基礎設施安全是電力系統安全的三個方面,它們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然而以往的一些評估方法都只是針對電力系統安全中的一個方面。對基礎設施進行安全評估,這其中可能要評估因自然災害、人為損害等而帶來的一些威脅,那么它應該將對威脅目標的識別、執行威脅工具和戰術的識別等包括在內,所以說,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安全評估方法。

4.2 對電力系統大面積停電的危害性的分析

若電力應急管理平臺能夠將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范圍、危害程度、持續的時間、發展的趨勢分析并展示在地理圖上的話,就可以迅速地將危險警戒范圍、應急預案所涉及的機構級別確定出來,再通過一些系統的綜合分析,就可以進一步將該范圍內的單位、機構以及人員找出,評估出產生的社會影響,給我們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便利。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分析電力系統大面積停電的危害性。

4.3 電力系統發生大面積停電時采取的應急救援技術

由于大面積停電事故是涉及面大的電力系統事故,尤其是伴隨有大的自然災害發生時,應急救援是十分困難的。比如說,2008年春季在我國南方發生的雨雪災害,致使很多地方電力中斷,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當電力設施遭到大面積的破壞時,我們該如何進行預測、評估以及電力恢復等,這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這時我們首先應啟動應急預案對停電的區域進行分析,選擇合理的方案對線路進行及時的修復,調集其他地區的部分作為應急供應。

4.4 混雜海量信息融合技術與智能分析技術

通過電力應急管理平臺收集和交換的信息數據具有不確定性,這些數據可能是當時的,也可能不是,可能是離散的,也可能是連續的,并且數據的更新時間不同、屬性不同。數據本身具有的量大、多變、多樣的特點,要求應急管理平臺有更好的數據存儲結構、數據處理方法和展示方法。因此,對混雜海量信息融合技術以及智能分析技術的應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5 結語

本文分別在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對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的概念進行了詳細和嚴格的闡述,還分析和論證了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的作用及其和電力調度系統的關系,說明了兩者是相互依賴、缺一不可的。根據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詳細介紹了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的具體構成,并分析了存在于電力應急管理平臺中的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相關關鍵技術,為相關的研究工作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陳政琦.供電企業應急管理平臺建設研究[J].科技創業家,2012,(10).

[2] 田世明,陳希,朱朝陽,謝迎軍.電力應急管理平臺研究[J].電網技術,2008,32(1):26-30.

[3] 陳璨,葉懿萱.基于WiMAX的電力應急通信系統設計

[J].通信技術,2010,(5).

[4] 李炳林.WiMAX技術在電力應急通信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通信,2009,(10).

[5] 朱朝陽,于振,劉超.電力應急管理理論與技術體系研究[J].電網技術,2011,35(2):178-182.

[6] 田世明,陳希,朱朝陽,謝迎軍.電力應急管理理論與技術對策[J].電網技術,2007,31(24):22-26.

作者簡介:徐奎(1982-),男,廣東豐順人,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電力工程技術工程師,研究方向:配電安全、應急管理。

(責任編輯:周加轉)

上一篇:居民儲蓄率論文下一篇:企業管理知識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