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access基本知識點

2023-06-16

第一篇:access基本知識點

ACCESS復習知識點

第一部分

數據庫管理系統部分 第1章 數據庫系統概述

1. 數據庫系統的相關概念 2. 數據庫模型的種類及含義 3. 關系模型及關系運算 第2章 創建數據庫

一、 Access的基本知識

1. Access的基本對象 2. 操作窗口、工作環境

二、 表的建立及使用

1. 數據庫的創建、數據庫的使用 2. 建立表結構、設置字段屬性 3. 輸入數據

4. 表間關系的概念及建立

5. 查找數據、替換數據、排序記錄、篩選記錄

三、 表的維護及美化

1. 修改表結構(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刪除字段、重新設置主關鍵字) 2. 編輯表內容(添加記錄、修改記錄、刪除記錄、復制記錄) 3. 調整表外觀(改變字段顯示次序、調整行高和列寬、隱藏和顯示列、凍結列、設置數據表格式、改變字體顯示) 第4章 查詢

一、 查詢的基本概念

查詢種類、查詢視圖、查詢條件(運算符、函數、表達式)

二、 查詢的創建及操作

1. 使用向導創建(選擇查詢、交叉表操作)

2. 使用設計器創建(選擇查詢、參數查詢、交叉表查詢、操作查詢、SQL查詢) 3. 在查詢中進行計算、運行查詢、編輯查詢中的字段、編輯查詢中的數據源、排序查詢的結果

三、 SQL的查詢功能 1. 簡單查詢

2. 簡單的連接查詢 3. 嵌套查詢

4. 特殊運算符、排序

5. 簡單的計算查詢和分組計算查詢 6. 利用空值查詢

四、 SQL的其他功能

1. 維護功能(插入、更新、刪除)

2. 定義功能(定義表、修改表、刪除表) 第二部分

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 第5章 窗體設計

一、窗體的基本概念

1 窗體種類、窗體視圖、窗體的帶區(節)

二、窗體的創建及應用

1. 使用向導和使用設計器創建窗體

2. 常用控件的含義及種類、在窗體中添加和修改控件、設置控件的常見屬性、設置窗體的常見屬性

第6章 宏

一、宏的基本概念

1. 宏的定義和特點 2. 宏組的概念 3. 創建獨立宏 4. 運行獨立宏 5. 調試獨立宏

二、嵌入宏的概念與基本操作

1. 創建

2. IF宏操作、FindRecord、ApplyFilter等常用宏操作

三、數據宏的概念與基本操作 第9章 報表

一、報表的基本概念

報表視圖、報表分類、報表的帶區(節)

二、報表的創建及打印

1. 使用向導創建報表 2. 使用設計器編輯報表

3. 在報表中進行計算(建立計算字段、報表的排序與分組) 4. 設置頁面、預覽報表、打印報表

第三部分

數據庫應用系統高級開發 第7章 VBA程序設計初步

一、VBA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

1. 程序、高級語言程序的運行方式

2. VBA編程環境(進入VBE、VBE界面)

二、VBA程序設計基礎

1. 數據類型(變量、常量、運算符、內置函數) 2. 程序流程控制(賦值語句、選擇語句、循環語句) 3. 數組(數組的定義、數組處理)

4. 程序調試中常用的窗口(立即窗口、本地窗口)

三、模塊和參數調用

1. 標準模塊和類模塊的概念; 2. 過程和函數的概念、區別; 3. 過程和函數的定義與調用; 4. 各種變量的概念;

5. 參數傳遞中傳值與傳址的區別。

第二篇:計算機二級Access知識點總結

1、算法:是對一個問題求解步驟的一種描述,具有以下5個主要特性:有窮性,確定性,可行性,輸入(有零個或者多個輸入),輸出(有一個或者多個輸出)。算法的有窮性是指算法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完,即算法必須在有限個步驟之后執行終止。

2、在算法正確的前提下,評價一個算法的兩個標準是即——算法復雜度包括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其中時間復雜度是指執行算法所需要的計算工作量??臻g復雜度是算法所需空間的度量。

3、算法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進。

4、數據項是數據的最小單位。數據的最小訪問單位是字段。

5、一般說來,數據結構包括數據的邏輯結構、數據的存儲結構、數據的操作3個方面。

6、數據的存儲結構是指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中的表示。一種邏輯數據結構可以有多種存儲結構,且各種存儲結構影響數據處理的效率。

7、在數據的存儲結構中,不僅需要存儲各數據元素的信息,還要存放各元素之間前后件的信息。

8、在數據庫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定義語言、數據操縱語言和數據控制語言中,數據定義語言負責數據的模式定義與數據的物理存取構建。

9、線性數據結構:隊列,線性表,棧等等。常用的結構數據模型有關系型、網狀型和樹型。

10、線性表中的元素之間具有一對一的關系,除第一個元素和最后一個元素外,其余每個元素都有一個且只有一個直接前驅和直接后驅。順序存儲是線性表的一種最常用的存儲方式。

11、棧的基本運算有三種:入棧、退棧和讀棧。

12、棧是限定僅在表尾進行插入和刪除操作的線性表。允許插入和刪除的一端叫做“棧頂”,不允許插入和刪除的一端叫做“棧底”棧的修改只能在棧頂進行,按照后進先出的原則,具有記憶作用,對棧的插入與刪除操作中,不需要改變棧底指針。

13、隊列是限定了插入和刪除操作的線性表。它只允許在表的一端進行插入操作(隊尾),而在另外一端進行刪除操作(隊頭),隊列的修改可以在兩端進行,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

14、數據結構分為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循環隊列屬于存儲結構。數據的邏輯結構有線性結構和非線性結構兩大類。循環鏈表的主要優點是從表中任一結點出發都能訪問到整個鏈表。常用的存儲表示方法有4種:順序存儲、鏈式存儲、索引存儲、散列存儲。其中,順序存儲方法是把邏輯上相鄰的結點存儲在物理位置頁相鄰的存儲單元中。

15、數據庫系統的主要特點為數據集成性、數據的高共享性和低冗余性、數據的獨立性和數據同意管理和控制。

16、存儲結構下的線性表便于擦匯入和刪除操作。隊列是一種特殊的線性表,循環隊列是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

17、數據庫系統是由硬件系統、數據庫集合、數據庫管理系統及相關軟件、數據庫管理員、用戶。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具有數據分布性、邏輯整體性、位置透明性和復雜透明性的特點

18、常見的排序有插入排序、交換排序和選擇排序。當數據表A中每個元素距其最終位置不遠,說明數據表A按關鍵字值基本有序,在待排序序列基本有序的情況下,采用插入排序所使用時間最少。

19、存儲空間不一定連續,且各元素的存儲順序是任意的。冒泡排序法在最好的情況下的元素交換次數為0。

20、樹形結構是一類重要的非線性數據結構,其中以樹和二叉樹最為常用。樹是結點的集合,它的根結點數目是有且只有一個。樹根結點沒有前件。

21、二叉樹的遍歷可以分為:前序遍歷(DLR)、中序遍歷(LDR)、和后序遍歷(LRD)。

22、二叉樹是另一個樹型結構,它的特點是每一個結點至多只有兩棵子樹,并且二叉樹的子樹有左右之分,其次序不能任意顛倒。

(一)在二叉樹的第i層上至多有2的i-1次方個結點;

(二)深度為k的二叉樹至多有2的k次方減1個結點;

(三)對任何一棵二叉樹T,如果其終端結點數為n1,度為2的結點數為n2,則n1=n2+1。

(四)具有n個結點的完全二叉樹的深度為k+1,其中k是log2n的整體部分。

23、在任意一顆二叉樹中,度為0的結點(即葉子結點)總是比度為2的結點多一個。

24、對長度為n的線性表,在最壞的情況下,快速排序需要的比較次數為n(n-1)/2;冒泡排序所需要的比較次數為n(n-1)/2;直接插入排序所需要的比較次數為n(n-1)/2;堆排序所需要的比較次數為O(nlog2n)。

25、對長度為n的線性表進行順序查找,在最壞的情況下所需要的比較次數為n。

26、長度為n的順序存儲線性表中,當在任何位置上插入一個元素概率都相等,插入一個元素所需要移動元素的平均個數為n/2。

27、N個頂點的強連通圖的變數至少有N

28、優先級:算術運算符>連接運算符>邏輯運算符。

29、要使程序具有良好的風格,概括起來可以分成4各部分:源程序的文檔化、數據說明的次序要規范化、語句結構簡單直接,避免濫用goto語句、輸入輸出方法。要保證低耦合高內聚

30、源程序的文檔化包括三點:(1)符號名應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2)正確的程序注釋,(3)良好的視覺效果

31、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主要有逐步求精、自頂向下和模塊化。軟件設計模塊化的目的是降低復雜性。

32、注釋分為序言性概述和功能性概述。參照完整性是在輸入或或刪除記錄時,為維持表之間已定義關系而必須遵循的規則。

33、控件是窗體上用于顯示數據、執行操作、裝飾窗體的對象??丶念愋涂煞譃榻Y合型、非結合型和計算型

34、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主要的概念包括類、對象、封裝性、繼承性、多態性和消息。類的實例叫作對象,結構化程序設計的3種結構是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

35、在面向對象方法中,類之間共享屬性和操作的機制稱為繼承。面向對象的模型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對象和類。類是一個支持集成的抽象數據類型,而對象是類的實例。

36、對象是基本特點包括標識唯一性、非類性、多態性、和模塊獨立性等5個特點。

37、軟件是程序、數據與相關文檔的集合,軟件生命周期可分為多個階段,一般分為定義階段、開發階段、和維護階段,編碼和測試屬于開發階段。軟件開發環境是全面支持軟件開發全過程的軟件工具集合。

38、軟件工程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軟件開發技術和軟件工程管理。關系操作的特點是集合操作。

39、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是數據成分、運算成分、控制成分和傳輸成分。軟件工程設計是指系統結構部件轉換軟件的過程描述。

40、結構化分析的常用工具包括數據流圖(最為常用,簡稱DFD,其中帶有箭頭的表示數據的流向),一般可分為變換型和事務型)、數據字典、判定樹、判定表。其中利用數據字典對其中的圖形元素進行確切解釋。數據字典可分為4個條目:數據流、數據項、數據存儲和數據加工。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應具有完整性、無歧義性、正確性、可驗證性、可修復性等特性。其中最重要是正確性。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主要原則可以概括為:采用自頂向下、逐步求精、模塊化和限制使用GOTO語句,一個程序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

41、常用的軟件結構設計工具是結構圖(SC),也稱為程序結構圖。其中,用矩形表示模塊,用帶空心圓的箭頭表示傳遞的是數據。

42、需求分析常用工具包括程序流程圖(PFD)、盒圖(N-S圖)、PAD、PDL

43、軟件測試的目的是盡可能多地發現程序中的錯誤。

44、軟件測試方法一般分為兩大類即:靜態測試方法和動態測試方法,而動態測試方法又包括黑盒測試與白盒測試(路徑的集合)兩類;靜態測試包括代碼檢查、靜態結構分析和代碼質量度量。常用的黑盒測試有等價分類法、邊值分析法、因果圖法和錯誤推測。單元測試多采用白盒測試,輔之以黑盒測試。

45、在兩種基本測試方法中,白盒測試的原則之一是保證所測模塊中每一個獨立路徑至少要執行一次。

46、在數據流圖(DFD)中帶有名字的箭頭表示數據的流向。數據流圖中的主要圖形元素有:加工、數據流、數據源、源和 潭。程序流程圖(PFD)中的箭頭代表的是控制流。軟件的調試方法主要有強行排錯法、回溯法和原因排除法。軟件詳細設計的主要任務是確定每個模塊的算法和使用的數據結構。

47、軟件維護活動包括以下幾類:改正性維護、適應性維護、完善性維護和預防性維護。

48、數據庫系統(DBS)由硬件系統、數據庫集合、數據庫管理系統及相關軟件、數據庫管理員、用戶組成。

49、和文件系統相比,數據庫系統的數據冗余度小,數據共享性高,具有特定的數據模型。

50、實體是信息世界中廣泛使用的一個術語,它用于表示實際存在的事物。

51、數據庫系統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作功能、數據庫運行控制功能和數據的建立和維護功能。數據管理技術經歷了人工處理階段、人工文件系統和數據庫系統、交換式數據庫系統和面向對象數據庫系統五個階段。

52、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分別為概念級模式、內部級模式與外部級模式(單個用戶使用的數據視圖)。

53、數據模型是數據庫設計的核心。數據模型按不同的應用層次分為三種類型,它們是概念數據模型、邏輯數據模型和物理數據模型。數據模型所描述的內容有三個部分,它們是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數據約束。

54、在E-R圖中用矩形表示實體集,橢圓表示屬性,菱形表示聯系,層次模型{樹形結構}、網狀模型和關系模型(二維表格)是目前數據庫中最常用的數據模型。關系運算包括選擇、連接和投影。

55、層次模型的特點:有且只有一個結點無雙親,其他結點有且只有一個雙親。網狀模型的特點:允許一個以上結點無雙親;一個結點可以有多余一個的雙親。

56、數據庫設計分為以下6個階段:需求分析階段、概念設計階段、邏輯設計階段、物理設計階段、實施階段、運算和維護階段。數據庫設計是數據庫應用的核心。

57、數據模型所描述的內容有3個部分,它們是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數據約束。數據保護分為:安全性控制、完全性控制、開發性控制和數據的恢復。

58、數據庫系統(DBS)包含數據庫(DB)和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在關系數據庫中,能夠唯一地標識一個記錄的屬性和屬性的集合,稱為關鍵字。

59、在基本表中選擇滿足條件的元組組成一個新的關系稱為選擇;數據庫是指以一定的組織結構保存在計算機存儲設備中的數據的集合。SQL語言又稱為結構化查詢語言。

60、Access默認文本類型字段大小是59個字符,它的取值最多可達到255個字符;備注數據類型最多為65535個字符(最多)。

61、0 數字必選項;L字母必選項;A 字母和數字必選。Access里通配符用法如下:“*”:通配任何多個數的字符,它可以在字符串中當作第一個或最后一個字符使用;“?”:通配任何單個字母的字符;“!”:通配任何不在括號之內的字符;“#”:通配任何單個數字字符。

62、字段命名規則為:長度1-64個字符;可以包含字母、漢字、數字、空格和其他字符;不能包括句號(。)、感嘆號(!)、方括號([])和重音符號(’)

63、準則中的函數

數值函數(1)絕對值函數Abs;(2)取整函數Int;(3)求平方根函數Sqr ;(4)符號函數Sgn。

64、篩選記錄有4種方法:按選定內容篩選、內容排除篩選、按窗體篩選和高級篩選

65、在Access中,數據類型主要包括:自動編號、文本、備注、數字、日期/時間、貨幣、是/否、OLE對象、超級鏈接和查詢向導等。

66、表是數據實際存儲的對象,只能包含關于一個主題的信息。

67、表結構的設計和維護,是在表結構設計器中完成的。表操作共有三種視圖,分別是設計視圖、打印視圖、版面預覽視圖。在數據表視圖中,不能修改字段的屬性。

68、創建查詢的方法有兩種,分別為“使用向導”創建和使用設計設圖。

69、查詢是數據瀏覽、數據重組、統計分析、編輯修改、輸入輸出操作。窗體可以用于顯示表和查詢中的數據,輸入數據和修改數據,但不可以輸出數據。窗體數據屬性的是數據輸入、允許編輯和排序依據。

70、查詢的類型可分為選擇查詢、參數查詢、交叉表查詢、操作查詢和SQL查詢,其中操作查詢可分為生成表查詢、刪除查詢、更新查詢和追加查詢;SQL查詢包括聯合查詢、傳遞查詢數據定義查詢和子查詢,是集數據定義、數據操縱和數據控制功能于一體的數據庫語言

71、查詢的視圖包括設計、數據表和SQL視圖。在創建交叉表查詢時,列標題字段的值顯示在交叉表的位置是第一列。 7

2、查詢中有兩種基本點的計算是預定義計算和自定義計算。

73、創建交叉表查詢,在“交叉表“行上有且只能有一個的是列標題和值。創建交叉表查詢時,必須對行標題和值進行分組操作。在查詢設計窗口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部分為設計窗口。

74、在使用向導創建交叉表查詢時,用戶需要指定3種字段。運算符是組成查詢原則的基本元素。

75、Access中的窗體的數據來源包括表、查詢和SQL語句。窗體由多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稱為一個“節”;在Access中,窗體的類型分為六種,分別是縱欄式窗體、表格式窗體、數據表窗體(顯示數據最多)、主/子窗體、圖表窗體和數據透視表窗體(交換式窗體)。

76、Access中,“自動創建報表”向導分為縱欄式和表格式兩種。

77、Access的窗體和報表事件可以有兩種方法來響應:宏對象和事件過程。

78、文本框控件,它是一種交換式控件,可分為結合、非結合或計算型的。Null 是指未知的值無任何值。結合型文本框可以從表、查詢或sql語言中獲得所需的內容。

79、窗口事件包括打開、關閉、加載,不包括取消;為窗體上的控件設置Tab鍵的順序,應選擇屬性表中的其他選項卡。

80、窗體“滾動條“屬性有”兩者均無“、”只水平“、”只垂直“和”兩者都有“。

81、窗體中的信息不包括設計者在設計窗口時輸入的一些重要信息。

82、窗體控件包括標簽控件、文本框控件、復選框、切換控件、選項按鈕控件、列表與組合框控件、選項卡與圖像控件。

83、窗體中的窗體稱為子窗體,其中可以創建二級子窗體。窗體由多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稱為一個節,大部分的窗體只有主體節。主窗體只能顯示為縱欄式窗體,而主窗體可以顯示為數據表窗體和表格式窗體。

84、Access中,提供了3種創建報表的方式:使用自動功能、使用向導功能和使用設計視圖。

85、在創建主子窗體之前,必須設置數據源之間的關系。

86、創建報表時,使用自動創建方式可以創建縱欄式報表和表格式報表。在報表設計中,可以通過添加分頁符控件來控制另起一頁輸出顯示。

87、在報表中,改變一個節的寬度將改變整個報表的寬度。一個主報表最多只能包含兩級子窗體或子報表。缺省情況下,報表中的記錄 是按照自然順序排列顯示。

88、設計數據訪問頁時不能向數據訪問頁添加選項卡,創建數據訪問頁最重要的是要確定字段的個數;如果要設置數據頁允許的最多記錄數,需要在頁面屬性里修改;就Access來說,與數據訪問頁最相似的組件是窗體。

89、如果需要在數據訪問頁中通過文字鏈接到某個網頁,則需要到超級鏈接控件。打開數據訪問頁的設計視圖時,系統會同時打開工具箱。

90、數據訪問頁有兩種視圖,它們是頁視圖和設計視圖; 標簽在數據訪問頁中主要用來顯示描述性文本信息。 9

1、Access所設計的數據訪問頁是一個獨立的外部文件。

92、宏是一個或者多個操作組成的集合;建立自定義菜單欄不屬于VBA可以實現的操作。

93、VBA的自動運行宏,必須命名為AutoExec;使用宏組的目的對多個宏進行組織和管理。

94、如果希望按滿足指定條件執行宏中的一個或多個操作,這類宏稱為條件操作宏。常用宏操作(1)、打開窗體 OpenForm 打開報表 OpenReport 打開查詢OpenQuery 用于關閉數據庫

Close (2)、用于執行指定的SQL語句 RunSQL 執行指定的外部程序 RunApp 用于推出Access Quit (3)用于設置屬性值 SetValue

95、nputBox 函數的返回值類型是字符串;在Access系統,宏是按名稱調用的;定義宏組有助于數據中宏對象的管理;在多個操作構成的宏,執行時的順序是按排序次序依次執行的。宏中的每個操作都有名稱,用戶能對有些宏名進行更改;一個非條件宏,運行時系統會執行全部宏操作。

96、用于從其他數據庫導入和導出數據 TransferDatabase ;用于從文本文件導入和導出數據 TransferText; 如果要引用宏組中的宏名,采用的語法是宏組名.宏組;用于顯示消息框的命令是Msgbox;

97、VBA的三種流程控制結構是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在VBA數據類型中,“&”表示長整數,“%”表示整數,“!”表示單精度數,“#”表示雙精度數。

98、VBA的窗體操作主要有兩個重要的命令:打開窗體Docmd.openform 和關閉窗體Docmd.close 。

10

5、一個模塊直接調用的其他模塊個數稱為扇出.

100、“on error goto 標號“ 語句在遇到錯誤發生時程序轉移到標號所指位置代碼執行;”on error resume next“語句在遇到錯誤發生時不會考慮錯誤,并繼續執行下一條語句;”on error goto 0“語句用于取消錯誤處理。

10

1、如果加載一個窗體,先被觸發的事件是load事件。VBA中變量名的大小不敏感。

10

2、斷點的作用是在過程的某個特定語句上設置一個位置點以中斷程序的執行。

10

3、在Access中的事件主要有鍵盤事件、鼠標事件、對象事件、窗口事件和操作事件。

10

4、一般用于存放供其他Access數據庫對象使用的公共過程稱為標準模塊。模塊是以VBA語言為基礎編寫,以函數過程或子過程為單元進行集合存儲,基本模塊分為標準模塊和類模塊,其中類模塊又包括窗體模塊和報表模塊。

99、VBA常用的驗證函數為:IsNumeric、IsDate、isnull、isempty、isarray、iserror、isobject。

第三篇:Access數據庫重點知識總結

8.1 數據庫系統基礎知識

8.1.1 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一、數據庫的發展

數據庫技術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計算機的發展,數據庫技術經歷了三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管理階段、數據庫管理階段。

人工管理階段,數據不保存,用時直接輸入,算完后結束。

文件系統管理階段,數據單獨保存在文件中(如第六章的文件),這種形式的數據共享只能以文件為單位;缺點是數據大量重復,同時給數據維護帶來很多麻煩,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出現數據的統一管理,達到數據共享的目的,產生和發展了數據庫技術。

二、數據庫的特點

數據庫是為滿足多個應用系統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結構在計算機中建立起來的相關數據集合。數據庫中的數據是結構化的,數據是面向全局的,數據是可以共享的。在數據庫系統管理階段,數據以數據庫為中心,數據與程序之間是一對多的關系,具有數據重復少,獨立性高,完整性、并發性和可恢復性等優點。

三、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從廣義上講,一個數據庫系統由計算機硬件(物理設備)、系統軟件、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數據庫應用軟件五部分組成,涉及到的人員有數據庫管理員、應用軟件開發人員和最終用戶。

五部分為:

1、計算機硬件(物理設備)。

2、系統軟件(操作系統、各種語言的編譯程序等)。

3、數據庫(用來存放數據的文件,它是一個容器,在一個庫中可以有許多的表、查詢、窗體等)。

4、數據庫管理系統(用于創建數據庫,對庫中的數據進行編輯)。

5、應用軟件(用Vb語言編寫的應用程序)。

數據庫系統投入運行,必須要有人去維護(稱為數據庫維護人員);編寫這些應用軟件必須要有軟件人員來完成;最后使用這些軟件的前臺人員(終端用戶)。

8.1.2 數據庫系統的分層結構

從數據獨立性的角度看,數據庫系統中的數據通常抽象為物理層、邏輯層和視圖層這樣三層結構。物理層的具體實現由數據庫管理系統借助操作系統的功能來完成。邏輯層用于描述數據庫中應該包括哪些數據以及數據之間存在哪些關系,它是數據庫中全部數據的邏輯描述,也是數據庫的邏輯結構。視圖層也叫外模式,它是特定用戶和應用程序的數據視圖,是數據庫中與某一應用有關的部分數據的邏輯表示。一個數據庫可以有多個不同的視圖,也反映了不同需求的用戶從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數據庫。

在Access數據庫系統中,物理層存儲由DBMS全權負責,基本上不需要應用程序員和用戶關心,邏輯層由數據庫中的所有的表組成,而視圖層由特定的查詢和應用程序組成。

8.1.3 關系數據模型

數據模型是用于描述現實世界的工具。一組嚴格定義的概念集合,它們精確地描述了數據和數據之間的關系、對數據的操作以及有關的語義約束規則。

(1)概念數據模型

面向現實世界和終端用戶,不依賴具體的DBMS,是從現實世界到信息世界的抽象。主要用于需求分析,常用的概念模型有:實體-關系(E-R)模型。

例如:

關系模式:

職工(編號,姓名,性別,籍貫)

(2)邏輯數據模型

邏輯數據模型則是面向應用軟件開發人員和數據庫管理人員,

與DBMS密切相關,主要用于數據庫及其應用程序的開發實現。

常用的邏輯模型有層次模型、網狀模型和關系模型。關系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模型。例如:

職工表:

編號

姓名

性別

籍貫

1001

李平

山西

1002

王林

河南

2001

趙新

廣東

(3)物理數據模型

物理數據模型用來反映數據的物理儲存結構,對應于數據庫系統的物理層。物理數據模型不但與DBMS有關,還與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硬件等有關。主要面向DBA,用于提高數據庫系統的運行性能。

關系數據模型數據庫:

關系數據模型是當前使用最廣泛的數據庫系統模型,常見的關系數據庫有Oracle、DB

2、Sybase、SQL Server等大中型數據庫管理系統,Access也是一個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

在關系模型中采用相互關聯而又互相獨立的多個二維表格來反映各種數據關系。所有數據元素都存在于稱作“關系”的二維表格中,這些表以行和列的形式來組織數據,從而簡化了數據的存取和操作。

一個關系就是一個二維表,這種用二維表的形式表示實體和實體間聯系的數據模型稱為關系數據模型。

倉庫表:

倉庫號

城市

面積

WH1

北京

370

WH2

上海

500

WH3

廣州

300

WH4

武漢

400

職工表:

倉庫號

職工號

工資

WH2 E1 1220

WH1 E3 1210

WH2 E4 1250

WH3 E6 1230

WH1 E7 1250

在關系模型中表中的每一行稱為一個元組(一條記錄)。表中的列稱為屬性或字段,列的名字稱為屬性名,在列中填寫的數據稱為屬性值。在關系模型中,表的每一列的數據類型必須一致,一個列所有可能的取值就稱為屬性域。屬性名、屬性域、屬性值是彼此密切聯系但又存在明顯差別的概念。特點為:

① 一個關系必須規范化,在一個關系中每個屬性必須是不可分割的數據單元;

②在一個關系中不能出現相同的屬性名(字段名);

③關系中不允許有完全相同的元組(記錄);

④在一個關系中元組的次序無關緊要;

⑤在一個關系中列的次序無關緊要,通常重要的關鍵字在左邊。

一個具體的關系模型由若干關系模式組成,在一個數據庫中包含相互之間存在聯系的多個表,這個數據庫文件就代表一個實際的關系模型。

8.2 ACCESS集成開發環境

8.2.1 Access簡介

Access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種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在開始時,Microsoft將Access單獨作為一個產品進行銷售,在發行Office 97時,Microsoft將Access作為Office套件中的一個重要成員一起發布。最新版本Access 2003也已經開始隨同Office 2003發布。

Access已經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桌面數據庫管理系統。

8.2.2 Access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Access的主工作窗口與Office其他軟件的界面類似,由菜單、工具和若干任務窗口組成。

數據庫包含了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和模塊共七大對象,數據庫中的數據來源是數據表,由數據表生成的查詢和數據表一起構成了整個數據庫中所有對象的基礎數據來源。

一個數據庫可分為三層:物理層、邏輯層和視圖層。

Access物理層(數據庫存儲格式)就是一個名為.MDB的文件,由Access數據庫管理系統管理,不需要應用程序員和用戶關心。

邏輯層對應數據庫中所有的表和表之間的關聯(如:倉庫表和職工表以及表之間的關聯)。

視圖層由查詢、窗體、報表、頁、宏和模塊等對象來實現(結果)。

查詢以表作為數據源,按照一定的條件或要求對表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一個外觀形式與表一樣的數據視圖(也稱虛擬表)。要注意的是查詢不是真正的表。對于數據庫表中保存的同一批數據(原始數據),用戶可以通過查詢按照不同的方式去查看、更改和分析。查詢對象本身僅僅保存查詢命令,它描述的是從邏輯層到視圖層的映射關系。查詢可作為窗體、報表的數據源。

窗體是開發人員提供給最終用戶處理業務的界面,它的設計與實現與VB類似。

報表是供用戶以打印格式輸出數據的對象。

頁用于查看來自Internet的數據。

宏是一個或多個操作的集合(指令的集合)。

模塊與VB類似(標準模塊),用于存放代碼,以實現代碼的重用。

8.2.3 Access數據庫系統的建立

在Access中建立一個數據庫系統大概有如下的主要步驟:

(1)根據用戶需求建立表及其關系。

(2)設計用戶視圖,建立查詢。

(3)設計交互界面,建立窗體、報表

(4)編寫事件過程、模塊等。

(5)測試、生成應用系統。

為了提高開發應用系統的效率,Access提供了一些常見的數據庫應用模板,如訂單入口模板、庫存控制模板等。通過向導可自動建立一個數據庫系統,步驟如下:

(1)單擊工具欄上的“新建”按鈕,在“新建文件”任務窗格中的“根據模板新建”下,單擊“通用模板”

(2)在“數據庫”選項卡上,單擊要創建的數據庫類型的圖標。

(3)在“文件新建數據庫”對話框中,指定數據庫的名稱和位置,然后按照“數據庫向導”的指導進行操作即可。

8.3 Access數據庫的安全

數據庫的安全性是指數據庫系統防止不合法使用所造成的數據泄漏、更改或破壞的能力。在Access環境中, “工具”菜單下“安全”菜單項 。

8.3.1 密碼保護

Access數據庫密碼保護即對打開的 Access 數據庫設置密碼。設置密碼后,打開數據庫時將要求輸入密碼。

設置數據庫密碼 :

首先以獨占的方式打開數據庫對象。然后選擇“工具”菜單中“安全”菜單項的“設置數據庫密碼”命令,打開設置數據庫密碼對話框輸入密碼。

8.3.2 用戶級安全機制

8.3 本章小結

數據庫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人工階段、文件階段和數據庫階段。

數據管理是計算機最主要的應用領域,數據庫系統是數據管理的主要工具。一個數據庫系統由計算機硬件、系統軟件、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數據庫應用軟件五個部分組成,涉及到的人員有數據庫管理員、軟件開發人員和最終用戶。

數據模型是一組嚴格定義的概念集合,它們精確的描述了數據和數據之間的關系、對數據的操作以及有關的語義的約束規則。數據模型有三種:層次型、網狀型和關系型,關系數據模型是當前使用最廣泛的數據庫系統模型,Access使用的是關系模型,所以它是一個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在關系模型中采用相互關聯而又互相獨立的多個二維表格來反映各種數據關系,所有數據元素都存在于稱作關系的二維表中。

Access數據庫包含有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和模塊等對象,其中數據庫物理層是后綴名為”.mdb”的文件,邏輯層對應的是數據庫中所有的表以及表之間的關聯,視圖層由查詢、窗體、報表、頁、宏和模塊等對象來實現。

數據庫的安全性是指數據庫系統防止不合法使用所造成的數據泄漏、更改或破壞的能力。

第四篇:計算機二級access基礎知識總結

二級教程——公共基礎知識 1. 算法是指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 2. 程序的編制不可能優于算法的設計。 3. 算法的基本特征:a.可行性;b.確定性;(不允許有模能兩可的解釋,也不允許有多義性)c.有窮性;d.擁有足夠的情報。

4. 算法的兩種基本要素:一是數據對象的運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結構。 5. 算法設計的基本算法:a.列舉法;b.歸納法;c.遞推;d.遞歸;e.減半遞推技術;f.回溯法。

6. 算法的復雜度主要包括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 7. 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理解):是指執行算法所需要的計算工作量。算法的基本運算反映了算法運算的主要特征,用基本算法的次數來度量算法工作量是客觀的也是實際可行的。 8. 算法的空間復雜度(理解):指執行這個算法所需要的內存空間。 9. 數據結構主要研究和討論的三個方面問題:

a.數據集合中個數據元素之間所固有的邏輯關系,即數據的邏輯結構; b.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時,各數據元素在計算機中的存儲關系,即數據的存儲結構;

c.對各種數據結構進行的運算。

10.數據結構是指反映數據元素之間關系的數據元素集合的表示。

11.數據結構應包含的兩方面的信息:a.表示數據元素的信息;b.表示各數據元素之間的前后件關系。

12.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存儲空間中的存放形式稱為數據的存儲結構(也稱數據的物理結構)。常用的存儲結構有順序、鏈接、索引等存儲結構。 13.根據數據結構中各元素前后件元素的復雜程度,一般將數據結構分為兩的類:線性結構和非線性結構。

14.線性結構又稱線性表,一個非空的數據結構需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構成線性結構:一是有且只有一個根節點;二是每一個節點最多有一個前件,也最多有一個后件。

15.線性表是最簡單、最常用的一種數據結構。

16.線性表由一組數據元素構成,而復雜的線性表中,由若干數據相組成的數據元素成為記錄,而由多個記錄構成的線性表又稱為文件。線性表是一種線性結構。數據元素在線性表中的位置只取決于它們自己的序號,即數據元素之間的相對位置是線性的。

17.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具有以下兩個基本特點: a.線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儲空間是連續的;

b.線性表中各數據元素在存儲空間中是按邏輯順序依次存放的。

18.棧是一種特殊的線性表。在這種特殊的線性表中,其插入與刪除運算都只在線性表的一端進行。

19.棧是限定在一端進行插入與刪除的線性表。棧也被稱為“先進后出”表或“后進先出”表,其具有記憶作用。通常用指針top來指示棧頂的位置,用指針bottom只想線索。

20.棧的基本運算有三種:入棧,退棧與讀棧頂元素。 21.線性表組織管理用戶程序的排隊執行的原則是: a.初始時線性表為空;

b.當有用戶程序老道士,將該用戶程序加入到線性表的末尾進行等待; c.當計算機系統執行完當前的用戶程序后,就從線性表的頭部取出一個用戶程序執行。

在這種線性表中,需要加入的元素總是插入到線性表的末尾,并且又總是從線性表的頭部取出(刪除)元素。這種線性表成為隊列。 22.查找技術:一是順序查找;二是二分法查找(二分法查找只需要比較㏒2 n 次,而順序查找需要查找n次。 23.排序技術:

交換類排序法:a.冒泡排序法;b.快速排序法。

插入類排序法:a.簡單插入排序法b.希爾排序法(簡單插入排序需要n(n-1)/2次比較,希爾排序所需要比較次數O(n ),堆排序需要比較的次數為O(n㏒2n)). 24.形成良好的程序設計風格,主要應注重和考慮下述一些因素:a.源程序文檔化;b.數據說明的方法;c.語句的結構(程序編寫要做 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d.輸入和輸出;

25.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主要原則可以概括為自頂向下,逐步求精,模塊化,限制使用goto語句。

26.結構化程序的基本結構:a.順序結構;b.選擇結構;c.重復結構(又稱循環結構)。

27.面向方法的主要優點:a.與人類習慣的思維方法一致;b.穩定性好;c.可重用性好;d.易于開發大型軟件產品;e.可維護性好。

28.對象是面向對象方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對象可以用來表示客觀世界中的任何實體,也就是說,應用領域中有意義的,與所要解決的問題有福安息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為對象。

29.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中設計的對象是系統中用來描述蛇管事物的一個實體,是構成系統的一個基本單位,它由一組表示其靜態特征的屬性和它可執行的一組操作組成。

30.屬性即對象所包含的信息,它在設計對象是確定,一般只能通過執行對象的操作來改變。

31.對象的基本特點:a.標識唯一性;b.分類性;c.多態性;d.封裝性;e.模塊獨立性好。

32.將屬性、操作類似的對象歸為類。

33.消息是一個實例與另一個實例之間傳遞的信息,它請求對象執行某一處理或回答某一要求的信息,它統一了數據流和控制流。

34.一個消息有下述三部分組成:a.接收消息的對象名稱;b.消息的標識符(也稱為消息名);c.另個或多個參數。

35.繼承是指能夠直接獲得已有的性質和特征,而不必重復定義它們。

36.繼承分為單繼承和多重繼承。但繼承是指一類只允許有一個父類,即類等級為樹形結構。多重繼承是指,一個類允許有多個父類。

37.對象根據所接受的消息而做出動作,同樣的消息被不同的對象接受時可導致完全不同的行動,該現象稱為多態性。 38.軟件分為應用軟件、系統軟件和工具軟件。

39.計算機軟件(software)是計算機系統中與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數據及相關文檔的完整集合。

40.軟件的特點:

a.軟件是一種邏輯實體,而不是物理實體,具有抽象性;

b.軟件的生產與硬件不同,它沒有明顯的制作過程; c.軟件在運行使用期間不存在磨損老化問題;

d.軟件的開發、運行對計算機系統具有依賴性,受到計算機系統的限制,這導致了軟件移植的問題; e.軟件復雜性高,成本昂貴;

f.軟件開發涉及諸多的社會因素。

41.軟件危機是泛指在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和維護過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嚴重問題。

42.軟件危機歸結為成本、質量、生產率等問題。

43.關于軟件工程的定義,國標中指出,軟件工程是應用于計算機軟件的定義、開發和維護的一整套方案、工具、文檔、時間標準和工序。 44.軟件工程包括三個要素,即方法、工具和過程。

45.ISO 9000定義:軟件工程過程是把輸入轉化為輸入的一組彼此相關的資源和活動。

46.軟件工程過程是指為獲得軟件產品,在軟件工具支持下由軟件工程師完成的一系列軟件工程活動?;谶@個方面,軟件工程過程通常包含4種基本活動: a.P(Plan)——軟件規格說明。規定軟件的功能及其運行時的限制b.D(Do)——軟件開發。產生滿足規格說明的軟件。

c.C(Check)——軟件確認。確認軟件能夠滿足客戶提出的要求d.A(Action)——軟件演進。為滿足客戶的變更要求,軟件必須在 使用的過程中演進。

47.軟件生命周期:軟件產品從提出、實現、使用維護到停止使用退役的過程。 48.軟件生命周期分為軟件定義、軟件開發及軟件運行維護三個階段。 49.軟件生命周期的主要活動階段是: a.可行性研究與計劃制定;

b.需求分析;c.軟件設計;d.軟件實現;e.軟件測試;f.運行和維護。 50.軟件工程的目標是:在給定成本、進度的前提下,開發出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理解性、可維護性、可重用性、可適應性、可移植性、可追蹤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

51.軟件工程的理論和技術性研究的內容包括:軟件開發技術和軟件工程管理。 52.軟件工程的原則(8條):a.抽象;b.信息隱蔽;c.模塊化;d.局部化;e.確定性;f.確定性;g.一致性;h.完備性;i.可驗證性。 53.軟件開發方法包括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和程序設計方法。

54.結構化方法包括已經形成了配套的結構化分析方法、結構化設計方法和結構化編程方法,其核心和基礎是結構化程序設計理論。

55.常見的需求分析方法有:a.結構化分析方法;b.面向對象的分析方法。 56.結構化分析就是使用數據流程圖(DFD)、數據字典(DD)、結構化英語、判定表和判定樹等工具,來建立一種新的、稱為結構化規格說明的目標文檔。 57.結構化分析方法的實質是著眼于數據流,自頂向下,逐層分解,建立系統的處理流程,以數據流圖和數據字典為主要工具,建立系統的邏輯模型。 58.結構化分析的常用工具:a.數據流圖(步驟:由外向里,自頂向下,逐層分解);b.數據字典(數據字典是結構化分析方法的核心);c.判定樹;d.判定表。

59.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的特點(8點):a.正確性;b.無歧義性;c.完整性;d.可驗證性;e.一致性;f.可理解性;g.可修改性;h.可追蹤性。 60.軟件設計包括軟件結構設計、數據設計、接口設計、過程設計。

61.軟件設計的一般過程:軟件設計是一個迭代的過程;先進行高層次的結構設計;后進行底層吃的過程設計,穿插進行數據設計和接口設計。

62.軟件設計的基本原理:a.抽象;b.模塊化;c.信息隱蔽;d.模塊獨立性(①內聚性:(內聚性是一個模塊內部各個元素彼此結合的緊密程度的度量)②耦合性(耦合性是模塊間互相連接的緊密程度的度量))。

63.各模塊的內聚性越強,則耦合性越弱。一般較優秀的軟件設計,應盡量做到高內聚,低耦合,即減弱模塊之間的耦合性和提高模塊內部的內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塊的獨立性。

64.軟件概要設計的基本任務是:a.設計軟件系統結構;b.數據結構及數據庫設計;c.編寫概要設計文檔,d.概要設計文檔評審。

65.模塊用一個矩形表示,矩形內注明模塊的功能和名字;箭頭表示模塊間的調用關系。

66.經常使用的結構圖有四種模塊類型:傳入模塊、傳出模塊、變換模塊、協調模塊。

67.數據流類型:a.變換型;b.事務型(特點是接受一項事物。根據事物處理的特點和性質,選擇分派一個適當的處理單元(事務處理中心),然后給出結果)。 68.設計的準則:a.提高模塊獨立性;b.模塊規模適中;c.深度、寬度、扇出和扇入適當;d.使模塊的作用域在該模塊的控制域內。

69.詳細設計的任務,是為軟件結構圖中的每一個模塊確定實現算法和局部數據結構,用某種選定的表達工具表示算法和數據結構的細節。 70.常見的過程設計工具:a.圖像工具:程序流程圖。N-S.PAD.HIPO;b.表格工具:判定表;c.語言工具:PDI(偽碼)。

71軟件測試的定義:使用人工或自動手段來運行或測定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于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預期結果與實踐結果之間的差別。

72.軟件測試是為了發現錯誤而執行程序的過程。方法:靜態測試和動態測試。 73.軟件測試的方法若是從是否需要執行被測試軟件的角度,可以分為靜態測試和動態測試方法。若按照功能劃分可以分為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方法。 74.靜態測試包括代碼檢查、靜態結構分析、代碼質量度量等。它不實際運行軟件,主要通過人工進行。

75.白盒測試方法也稱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它是根據軟件產品的內部工作過程,檢查內部成分,以確認每種內部操作符合設計規格要求。它的主要方法有邏輯覆蓋、基本路徑測試等。

76.黑盒測試方法也稱功能測試或數據驅動測試。黑盒測試主要診斷功能不對或遺漏、界面錯誤、數據結構或外部數據庫訪問錯誤、性能錯誤、初始化和終止條件錯。

77.等價類劃分法設計測試方案,首先要劃分輸入集合的等價類。

78.軟件測試過程一般按四個步驟進行:單元測試、集成測試、驗收測試(確認測試)和系統測試。

79.程序調試的任務是診斷和改正程序中的錯誤。

80.程序調試的基本步驟:a.錯誤定位;b.修改設計和代碼,以排除錯誤;c.進

行回歸測試,以防止新的錯誤。

81.軟件調試可以分為動態調試和靜態調試。

82.靜態調試主要指通過人的思維來分析源程序代碼和排錯,是主要的調試手段,而動態調試是輔助靜態調試的。

83.主要的調試方法有:a.強行排錯法;b.回溯法;c.原因排除法。 84.數據實際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

85.軟件中的數據(Data)是有一定結構的:數據有型(Type)和值(Value)之分。 86.數據庫(Database)是數據的集合。

87.數據庫管理系統:a.數據模式定義;b.數據存取的物理構建;c.數據操作;d.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定義與檢查;e.數據庫的并發控制與故障恢復;f.數據的服務。

88.數據定義語言:數據定義語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簡稱DDL)、數據操縱語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簡稱DML)、數據控制語言(Data Control Language簡稱DCL)。

89.數據庫管理員(Data Administrator ,簡稱DBA)其主要工作:a.數據庫設計;b.數據庫維護;c.改善系統性能,提高系統效率。

90.數據庫系統(Database System,簡稱DBS)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數據庫(數據)、數據管理系統(軟件)、數據庫管理員(人員)系統平臺之一——硬件平臺(硬件)、系統平臺之二——軟件平臺(軟件)。

91.數據庫應用系統(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 ,簡稱DBAS),它是數據庫系統、應用軟件和應用界面三個部分組成,具體包括: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員、硬件平臺、軟件平臺、應用軟件、應用界面。 92.文件系統是數據庫系統發展那個的初級階段,它提供了簡單的數據共享與數據管理能力,但是它無法提供完整的、統一的管理和數據共享的能力。 93.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起,真正的數據庫系統——層次數據庫與網狀數據庫開始發展,他們為統一管理與共享數據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94.數據庫系統的基本特點:a.數據的集成性;b.數據的高共享性與低冗余性;c.數據獨立性;d.數據的統一管理與控制。

95.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a.概念模式;b.外模式;c.內模式。

96.數據是實現世界符號的抽象,而數據模型則是數據特征的抽象,它從抽象層次上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特性、動態行為和約束條件,為數據庫系統的表示與操作提供了一個抽象框架。

97.凡是有共性的實體可組成一個集合稱為實體集。屬性刻畫了實體的特征?,F實世界中事物間的關聯稱為聯系。

98.實體間的聯系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

99.由實體、屬性、聯系三者結合起來才能表示現實世界。 100.實體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單位,屬性附屬于實體。

101.E-R模型中的三個概念與兩個聯接關系:a.實體集表示法;b.屬性表示法;c.聯系表示法;d.實體集(聯系)與屬性間的聯接關系;e.實體集與聯系間的聯接關系。

102.層次模型的基本結構是樹形結構。

103.網狀模型是一個不加任何條件限制的無向圖。

104.關系模型采用二維表來表示,簡稱表。二維表由表框架(Frame)及表的元組(Tuple)組成。表框架由n個命名的屬性組成,n為屬性元數。每個屬性

有一個取值范圍稱為值域。表框架對應了關系的模式,即類型的概念。 105.在二維表中凡能唯一標識元組的最小屬性稱為該表的鍵或碼。

106.關系中的數據約束:a.實體完整性約束;b.參照完整性約束;c.用戶定義的完整性約束。

107.關系模型的基本運算:插入、刪除、修改、查詢(投影運算、選擇運算、笛卡爾積運算)(笛卡爾積運算是兩個關系的合并操作)。

108.關系代數中的擴充運算:交運算、除運算、連接和自然連接運算。 109.數據庫設計是數據庫應用的核心。

110.在數據庫應用系統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設計一個能滿足用戶要求、性能良好的數據庫,這就是數據庫設計。

111.數據庫設計的基本任務是根據用戶對象的信息需求,處理需求和數據庫的支持環境(包括硬件、操作系統與DBMS)設計出數據模式。

112.在數據庫設計中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以信息需求為主,兼顧處理需求,成為面向數據的方法;另一種方法是處理需求為主,兼顧信息需求,成為面向過程的方法。

113.數據庫設計目前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即將整個數據庫應用系統的開發分解成目標獨立的若干階段。它們是:需求分析階段、概念設計階段、邏輯設計階段、物理設計階段、編碼階段、測試階段、運行階段、進一步修改階段。 114.分析和表達用戶的需求,經常采用的方法有結構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對象的方法。結構化分析方法用自頂向下、逐層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統。用數據流圖表達了數據和處理過程的關系,數據字典對系統中數據的詳盡描述,是各類數據屬性的清單。

115.數據字典通常包括五個部分,即數據項,是數據的最小單位;數據結構,是若干數據項有意義的集合:數據流,可以是數據項,是也可以使數據結構,表示某一處理過程的輸入或輸出;數據儲存,處理過程中處理的數據,常常是手工憑證、手工文檔或計算機文件;處理過程。 116.數據庫概念設計的目的是分析數據間內在語及關聯,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數據的抽象模擬模型數據庫概念設計的方法有以下兩種:一是集中是模型設計法,二是視圖集成設計法。

117.數據庫的邏輯設計主要工作是將E-R圖轉換成指定RDBMS中的關系模式。 118.邏輯模式規范化及調整、實現:規范化、RDBMS. 119.數據庫物理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對數據庫內部物理結構作調整并選擇合理的存取途徑,以提高數據庫訪問速度及有效利用存儲空間。

120.數據庫是一種共享資源,它需要維護與管理,這種工作稱為數據庫管理,而實施此項管理的人則稱為數據庫管理員。

121.數據庫管理內容:a.數據庫的建立;b.數據庫的調整;c.數據庫的重組;d.數據庫安全性控制與完整性控制;e.數據庫的故障校復;f.數據庫監控。

第五篇:ACCESS入門教程

(一)初識Access 2000

數據庫是什么

在學習Access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數據庫”。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很多親戚和朋友,為了保持與他們的聯系,我們常常用一個筆記本將他們的姓名、地址、電話等信息都記錄下來,這樣要查誰的電話或地址就很方便了。這個“通訊錄”就是一個最簡單的“數據庫”,每個人的姓名、地址、電話等信息就是這個數據庫中的“數據”。我們可以在筆記本這個“數據庫”中添加新朋友的個人信息,也可以由于某個朋友的電話變動而修改他的電話號碼這個“數據”。不過說到底,我們使用筆記本這個“數據庫”還是為了能隨時查到某位親戚或朋友的地址、郵編或電話號碼這些“數據”。

實際上“數據庫”就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的按某種規則組織起來的“數據”的“集合”,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數據庫可是隨處可見的啊。

什么是數據庫管理系統

圖書管理員在查找一本書時,首先要通過目錄檢索找到那本書的分類號和書號,然后在書庫找到那一類書的書架,并在那個書架上按照書號的大小次序查找,這樣很快就能找到我所需要的書。

數據庫里的數據像圖書館里的圖書一樣,也要讓人能夠很方便地找到才行。

如果所有的書都不按規則,胡亂堆在各個書架上,那么借書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找到他們想要的書。同樣的道理,如果把很多數據胡亂地堆放在一起,讓人無法查找,這種數據集合也不能稱為"數據庫"。

數據庫的管理系統就是從圖書館的管理方法改進而來的。人們將越來越多的資料存入計算機中,并通過一些編制好的計算機程序對這些資料進行管理,這些程序后來就被稱為"數據庫管理系統",它們可以幫我們管理輸入到計算機中的大量數據,就像圖書館的管理員。

我們將要學習的Access也是一種數據庫管理系統。

Access的發展現狀

Access是Office辦公套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剛開始時微軟公司是將Access單獨作為一個產品進行銷售的,后來微軟發現如果將Access捆綁在OFFICE中一起發售,將帶來更加可觀的利潤,于是第一次將Access捆綁到OFFICE97中,成為OFFICE套件中的一個重要成員?,F在它已經成為Office辦公套件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了。自從1992年開始銷售以來,Access 已經賣出了超過6000萬份,現在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桌面數據庫管理系統。

后來微軟公司通過大量地改進,將Access的新版本功能變得更加強大。不管是處理公司的客戶訂單數據;管理自己的個人通訊錄;還是大量科研數據的記錄和處理,人們都可以利用它來解決大量數據的管理工作。

你也許要問,Access的功能這么強,那使用起來會不會很麻煩呢?這一點你可以放心,隨著版本的升級,Access的使用也變得越來越容易。過去很繁瑣的工作現在只需幾個很簡單的步驟就可以高質量地完成了。

進入Access的世界 flash 一個簡單的數據庫 flash 結束語 在這一課,給您講解了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這兩個概念,并且告訴您關于Access的歷史和發展,和怎么啟動Access、打開已有的Access數據庫文件及將我們的通訊錄變成一個簡單的Access數據庫,您學得怎么樣?

可能你對Access數據庫還有很多的疑問,并且想解決這些疑問,那就跟著我們繼續看下面的內容。

ACCESS入門教程

(二)窗口接口使用簡介

窗口接口簡介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你是否感覺Access的窗口和接口還有點搞不清楚,對于初學者來說這的確是個問題,那么這一課就講講Access窗口接口的組成和各個部分的使用吧。

通常Access的窗口接口可以分成五個大的部分(如圖一):“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狀態區”和“數據庫窗口”。其中“標題欄”在屏幕的最上方,“菜單欄”在“標題欄”的下面,“菜單欄”的下面是“工具欄”,“狀態區”在屏幕的最下方,而夾在“工具欄”和“狀態區”之間的空間則是用來顯示數據庫窗口的?,F在我知道了各個部分都叫什么了,但它們各有什么用呢?

圖一

首先我們看“標題欄”。顧名思義,“標題欄”就是用來顯示軟件標題名稱的地方,Access的標題欄中自然寫的就是“Microsoft Access”了(如下左圖)。

在標題欄靠右的位置上有窗口控制按鈕,利用這些按鈕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對整個窗口進行放大(恢復)、縮小和關閉操作。當我們單擊窗口上的“最小化”按鈕后,整個Access窗口就縮到Windows的任務條上去了,這時再單擊Windows任務條上“Microsoft Access”按鈕,則Access窗口又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了。

我們再看別的幾個部分。 在“菜單欄”上有“文件”、“編輯”、“視圖”、“插入”、“工具”、“窗口”、“幫助”和這七個菜單項。

用鼠標單擊任意一個菜單項,就可以打開相應的菜單,在每個菜單上都有一些數據庫操作命令,通過單擊這些菜單中的命令,我們就能夠實現Access提供給我們的某個功能。比如我們要打開一個文件,只要將鼠標移動到“文件”菜單上,然后單擊鼠標左鍵,這時會彈出一個菜單。

在這個菜單上,我們會看到有一項是“打開”命令,這時將鼠標移動到這個命令上,單擊鼠標左鍵就可以了。所以通過單擊菜單中的命令,就可以執行Access中的各種操作。

但是僅僅使用菜單也有不方便的地方。要是你需要經常用到Access的某個功能,而每次使用這個功能都必須打開好幾層的菜單的話,你一定會覺得很麻煩,希望能有個辦法讓你方便一些。為了滿足大家的這個要求,就出現了工具欄(如圖一所示)。工具欄中有很多工具按鈕,每個按鈕都對應著不同功能,要說明的是,這些功能都可以通過執行菜單中的相應命令來實現。

那么你是否會問:既然用菜單命令都可以實現,那為什么工具欄中還要出現同樣功能的按鈕呢? 這是因為使用工具按鈕比菜單命令方便許多。

(菜單操作和工具按鈕操作對比圖)

你看,比如說象剛才所說的打開一個文件的操作,在用菜單進行操作時要單擊兩次鼠標左鍵,中間還要移動一次鼠標,而使用工具欄上的“打開”按鈕時,只需要將鼠標移動到這個按鈕上,然后單擊鼠標左鍵就可以打開文件了。哪一種方法更方便是顯而易見的。

一般我們常用的一些菜單命令都有工具欄按鈕可以直接實現相應的功能。熟悉工具欄上的按鈕,可以讓我們在使用Access進行工作時的效率大大提高。 除了菜單欄和工具欄,Access的窗口接口中還有“狀態區”和“數據庫窗口”,狀態區可以顯示正在進行的操作信息,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所進行操作的狀態,而“數據庫窗口” 則是Access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幫助我們方便、快捷地對數據庫進行各種操作。而它本身又包括“窗口菜單”、“數據庫組件選項卡”、“創建方法和已有對象列表”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怎么用,我們待會兒詳細講。 下一節我們就分別來看看Access的菜單欄、工具欄和數據庫窗口的詳細使用方法。 菜單欄的使用

這一節我們要重點講講Access的菜單欄的使用方法。剛才舉的那個“打開”文件的例子你看懂了吧? 我們再舉一個執行菜單命令的例子。

如果現在想執行“復制”命令,先將鼠標移動至菜單欄的“編輯”菜單上,“編輯”這兩個字就會凸出來,單擊鼠標左鍵,就打開了“編輯”菜單,移動鼠標游標到菜單中的“復制”選項上,這個菜單命令的顏色就會變藍(如下左圖),表示選中了,這時單擊鼠標左鍵,Access就會執行“復制”這個命令了。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有時菜單里的某些選項是灰色的(如上右圖),而且把鼠標游標移到這種灰色的選項上以后,單擊左鍵沒有任何反應,這是怎么回事啊?有時感到挺奇怪的。這是因為有些特殊的菜單命令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執行,當條件不滿足時,Access就用灰色來顯示這些命令,并且不讓我們執行它。 工具欄的使用

我們以前說過,一般常用的菜單命令都在工具欄上有相應的功能按鈕,那剛才說的“復制”命令也有對應的工具欄按鈕。

你看,工具欄中左起第六個按鈕,上面畫了一個兩頁文件圖標的按鈕就是“復制”按鈕。 不過工具欄上這么多按鈕,你是不是要把每個按鈕的功能都記住呢?回答是否定的:不用去記。

如果你想知道某個按鈕是什么功能,比如說這個“復制”按鈕,只要把鼠標箭頭移到按鈕上,停留大約兩秒鐘,就會出現按鈕的功能提示。

這樣我們就知道按鈕的功能了。而且你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自然就會記住每個按鈕的功能,那時執行操作就更簡單了,只要將鼠標箭頭移動到按鈕上,單擊鼠標左鍵就可以了。

在工具欄上,很多按鈕的右邊都有一個“向下箭頭”符號,讓我們來單擊一個這樣的符號。我們單擊了工具欄上“新對象:自動窗體”按鈕右邊的“向下箭頭”

。

按鈕的下面會出現一個菜單,這個菜單中有幾個與“新對象:自動窗體”類似的命令,我們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來執行它(如自動窗體)命令。

說到這里,你可能要問:如果我要執行某個命令,每次都必須先單擊“向下箭頭”,然后再在彈出的菜單中去找那個命令,那豈不是和使用菜單一樣麻煩了嗎?不是的,當你使用過菜單中的某個命令后,原來在工具欄上的那個按鈕就被你剛剛使用過的那個命令替換了。這樣下次使用這個命令的時候,只要直接點按鈕就可以了???,聰明的Access早已為你想到了。

數據庫窗口的使用

菜單、工具欄的使用都講過了,下面該講數據庫窗口的使用了。

數據庫窗口的使用也很簡單。數據庫窗口中也有一些功能按鈕,它們的使用方法和剛才所講的工具欄上的按鈕一樣,要執行一個操作只要單擊相應的按鈕就可以了。

窗口左側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上面是“對象”,下面是“組”。“對象”下分類列出了Access數據庫中的所有對象,比如說用鼠標點一下這里的“表”,窗口右邊就會列出本數據庫中已經創建的所有表。而“組”則提供了另一種管理對象的方法:我們可以把那些關系比較緊密的對象分為同一組,不同類別的對象也可以歸到同一組中。比如說我們上次做的通訊簿數據庫,其中的通訊簿表和通訊簿窗體就可以歸為

一組。在數據庫中的對象很多的時候,用分組的方法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各種對象。

那具體怎樣管理對象呢? 比如說我們想建立一個新的表,就需要將鼠標移動到“對象”下面的“表”這個選項上,單擊左鍵,“表”這個選項就會凹下去,這時再將鼠標移動到“新建”按鈕上,單擊鼠標左鍵就可以新建一個表了。

下面我們說一下刪除組中的對象時,是不是將這個對象從數據庫中刪去了?不是的,其實組中的對象只是真實對象的快捷方式。將組中對象刪除,只是將對象在組中建立的這個快捷方式刪除了,這并不影響這個對象及其里面的內容的完整。它仍然存在于數據庫中。

在本課里,我們主要講解了Access窗口接口分成“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狀態區”和“數據庫窗口”這五個部分,并且介紹了這幾個部分的用途和基本使用方法?,F在你是不是已經想一顯身手,自己來建立一個數據庫呢?

下一課,我們將學習如何在數據庫向導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數據庫。 補充一:添加和刪除工具欄按鈕

在使用中我們會發現,有一些經常使用的菜單命令,在工具欄上卻沒有相應的功能按鈕。所以,為了工作上的方便,需要在工具欄中添加或刪改按鈕。如何操作呢?

首先我們打開“視圖”

菜單,并將鼠標移動到菜單中“工具欄”這一項。

這時在“工具欄”右邊會彈出一個子菜單,將鼠標移動到子菜單中的“自定義”項。

單擊鼠標左鍵,屏幕上就會出現一個“自定義”對話框。比如說我們想添加一個按鈕能夠實現“幫助”菜單中的“這是什么”功能,只要選擇“命令”選項卡,并在左邊“類別”窗口中選擇“窗口與幫助”項,這時右邊的“命令”窗口中就出現了“窗口”菜單與“幫助”菜單中的命令,找到“這是什么”項,按下鼠標左鍵,拖

動鼠標。

把它拖動到工具欄中。這樣工具欄中就增加了一個功能按鈕。

此時,工具欄處于編輯狀態。如果我們想把某個按鈕從工具欄中刪掉,只需要在按鈕上按下鼠標左鍵,將它從工具欄中拖走就可以了。完成這些工作后,單擊“自定義”對話框中的“關閉”按鈕,工具欄就退出了編輯狀態。

補充二:有關組的操作

1.新建、刪除或重命名組

要想新建一個組,只要將鼠標移動到Access數據庫窗口的左邊,然后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新組”這個選項。

這時就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要求輸入新組的名稱,輸入完畢后,單擊“確定”按鈕就新建了一個組。如果要刪除一個已經存在的組,就將鼠標移動到要刪除的組上,單擊鼠標右鍵,從菜單上選擇“刪除組”,這個組就被刪除了。如果要修改一個組的名稱,就將鼠標移動到組名上,右鍵單擊這個組名,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重命名組”,這時就會彈出一個“重命名組”的對話框,在這個對話框的名字欄中輸入新組的名字,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就可以了。

2.在組中添加、刪除對象

建立組是為了更方便的管理數據庫中的各種對象。向建立好的空組中添加物件,首先要選中對象所屬的類別,然后在已有對象的列表中,選中要添加的對象,將它拖動到組中就可以了。

例如,將表1添加到組1中,首先單擊“對象”下的“表”,然后將鼠標移動到右邊對象列表中的表1上,按下鼠標左鍵,將表1拖到組1中,然后松開左鍵?,F在單擊組1,就會發現組1 的對象列表中已經有表1了。

要想刪除組中的一個對象,只要選中這個對象,然后按鍵盤上的“DELETE”鍵,就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詢問是否要刪除這個對象,單擊

“是”按鈕以后就會發現組中的這個對象已經被刪除了

補充三:兩種版本的主要差異

1. 數據庫窗口的差異

曾經用過的Access97人,初次使用Access2000時都會感到很不習慣。這是因為Access的使用接口與Access97有很大的不同,菜單欄和工具欄的變化還不算大,數據庫窗口的外貌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Access97中,數據庫窗口中只有“表”、“查詢”、“窗體”、“報表”、“宏”和“模塊”這六個部分,并且是橫向排列的,而Access2000在數據庫窗口中增加了“頁”和“收藏夾”,并且將這些內容分成了“對象”和“組”兩個部分。除此之外,在Access2000中用數據庫窗口上的“打開”“設計”“新建”三個按鈕代替了原來分布在各個對象窗口上的“打開”目標“設計”“新建”按鈕,這使整個窗口變得更加簡潔。

2.菜單的差異

Access2000與Access97的菜單最大的差異就是:原來在Access 97中的菜單不管什么時候都會全部顯示出來,而Access 2000中的菜單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顯示全部的選項,我們常??匆娫诓藛蔚淖钕旅孢€有一個向下符號,單擊這個符號才可以看到這個菜單上的全部選項。

這樣做是因為對很多用戶來說,沒有顯示出來的那些命令并不常用,甚至根本用不到。為了使接口更加簡潔,就只在菜單中顯示常用的選項。如果一個命令一開始在菜單中沒有被顯示出來,而用戶又經常使用它,那么在使用幾次以后,打開菜單時,這個命令就自動顯示出來了。

這就是說,Access可以記住我們經常使用哪些菜單命令,把它們顯示在菜單中,不經常使用的那些命令,就被隱藏起來了。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爭做優秀教師學習心得下一篇:中職學校管理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