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2022-12-18

第一篇:安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質量安全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策劃清單

管理體系文件策劃清單

一、

二、 管理手冊 程序文件

件管理)

2. 記錄控制程序

3. 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包括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

4. 管理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管理程序

5. 信息交流和溝通控制程序

6. 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控制程序

7. 危險源辨識、評價和控制程序

8. 管理評審程序

9. 人力資源管理程序

10.基礎設施控制程序(新編制文件,包括:建設項目、設備、工業管道、廠內機動車輛、工裝、水電氣、港池、計算機網絡等;涉及的相關方如:基建施工維修、設備安全維修等相關方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監控等)。

11.與顧客有關的過程控制程序(增加對船東、船檢等進行入廠區安全環保有關要求告知等)

12.采購控制程序(對原采購控制程序進行修改補充外協加工、外包施工隊、工業氣站等評價選擇和環境及安全要求告知和管理等)

13.生產過程控制程序(將原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與此程序合并,增加產品防護要求)。

14.環境運行控制程序(包括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棄物、?;?、能源資源等)。

15.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程序

16.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17.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程序

18.內部審核程序

19.產品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20.過程和績效控制程序

2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2.事件調查、不符合控制程序

23.改進控制程序(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合并)

三、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文件 1. 文件控制程序(對原文件控制程序進行修改,增加顧客提供文件和技術文

1. 安全生產責任制(包括外包施工隊)

2. 安全、環境檢查制度

3. 安全培訓教育制度

4. 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5. 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制度

6. 安全、環保投入資金管理制度

7. 班組安全管理制度

8. 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9. 起重作業安全管理制度(也包括重大件吊運)

10.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11.治安保衛管理制度

12.安全、環保獎罰制度

13.廠內機動車輛管理制度

14.腳手架搭拆管理制度(包括搭拆標準及檢驗驗收等)

15.無損檢測安全管理制度

16.臨時貯油點管理制度

17.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包括特種供方資質收集、勞保用品采購和驗收、配備、現場檢查等;并附勞保用品配備標準)

18.高處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9.液氧供氣系統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操作及管理等要求)

20.二氧化碳供應系統管理制度(同上)

21.丙烷供應系統管理制度(同上)

22.季節性勞動保護管理制度

23.雷電防護管理制度

24.女職工勞動保護管理制度

25.防臺、防汛管理制度

26.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27.涂裝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日用油漆貯存要求)

28.危險作業審批及確認管理制度

29.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管網維護、清理、檢查監測及記錄等)

30.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制度

31.外來船舶???、裝卸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32.公務車輛管理制度

33.港池安全管理制度

34.配電房管理制度

35.水泵房管理制度

36.空壓站管理制度

37.起重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起重設備安全、日常和定期檢查內容及職責、吊索具管理和檢查等)

38.電氣設備安全管理制度(電氣設備安全等要求,包括絕緣器具和漏電保護器檢查及管理等)

39.手持電動工具安全管理制度

四、 環保管理制度

1. 能源資源管理及考核制度(日常管理控制、指標下達及考核細則等)

2. 固體廢棄物管理制度(包括對垃圾堆場的管理)

3. 廢水、廢油管理制度(識別生活和生產污水和污油活動中要求、貯存及貯存區域防二次污染措施,污水管道清理和維護等)

4. 廢氣和噪聲管理制度

五、

六、 各工種安全、環保操作規程(按公司確定的工種制訂,包括安全和環保要應急預案(可根據實際增刪,特別涉及的專項預案也應考慮) 求)

1. 危險化學品意外泄露應急預案

2.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3. 火災、爆炸應急預案

4. 起重事故應急預案

5. 觸電應急預案

6. 防汛、防臺應急預案

7.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8. 機械事故應急預案

2012年3月2日

第二篇: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程序文件(16-19)

(十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

對不合格品進行有效控制,防止其非預期使用或交付,確保最終產品達到規定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資、施工過程、施工工序和最終產品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職責 3.1工程部

⑴負責檢查工程項目部不合格品控制情況; ⑵組織嚴重不合格品處置工作。 3.2材料管理中心

負責構成工程主體的不合格物資的處置。 3.3工程項目部

⑴負責不合格品的標識、隔離。 ⑵負責不合格物資的判定和處置工作。 ⑶負責不合格品的判定和處置工作。

4、術語和定義

引用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5、工作程序 5.1不合格品的分類 不合格品分為:不合格采購產品、中間產品、工序、最終產品,工程交付后或開始使用,在保修期內發現的不合格部位。 5.1.1不合格采購產品

⑴材料品種、規格、尺寸、公差、質量證明文件等項不符合標準或采購合同規定。 ⑵受潮、受損、變質及過期的產品。 ⑶采購產品的技術指標不符合標準規定。 5.1.2不合格中間產品、工序

⑴輕微不合格品:指施工過程中不合格工序,經作業班組及時 修整后,通過驗收達到質量評定標準要求的產品。

⑵一般不合格品:指工程質量未達到質量評定合格標準,但不涉及工程主體結構安全,經過修整返工處置后,可達到質量評定合格標準要求,不影響使用功能的產品。

⑶嚴重不合格品:涉及主體結構安全、造成永久性缺陷、嚴重影響使用功能的不合格品。 5.1.3不合格最終產品:不符合驗收標準,經甲方監理及監督部門驗定為不合格的單位工程。 5.1.4工程交付后或開始使用或發現的不合格部位。 5.2不合格品的標識、隔離

5.2.1不合格物資標識、隔離、記錄

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材料人員對已進廠的物資,發現不合格時,應用紅色“不合格”標牌進行標識,必須與合格品隔離碼放。 5.2.2不合格品的標識

⑴工程項目部/分公司質檢人員對發生的輕微不合格品的標識,填寫《工序質量評定記錄》。 ⑵在質量檢查過程中,發現不合格品時,應在不合格品周圍做出明顯的標志,如:在其兩側標上樁號等,通知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技術負責人和工號負責人。并填寫《不合格評審處置記錄》中不合格事實一欄。 5.3不合格品的評審

5.3.1輕微不合格品:由工程項目部/分公司相關人員進行糾正,質檢員進行復查,填寫《工序質量評定記錄》。

5.3.2一般不合格品:由工程項目部/分公司自行評審,確定處置方案,制定糾正措施,并填寫《不合格評審處置記錄》,報公司工程部,工程部進行核實。

5.3.3嚴重不合格品:由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技術負責人制定處置方案,填寫《不合格評審處置記錄》,報公司工程部。由工程部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參加,進行評審,處置方案由公司總工程師審批。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實施。 5.4不合格品的處置和驗證 5.4.1不合格品的處置方式 ⑴進行返工,以達到規定的要求。

⑵經有關授權人批準,合同規定時經顧客批準,讓步使用、放行或接受不合格品。 ⑶改變使用方式和用途(如降級使用或報廢) 5.4.2不合格物資的處置

⑴進入現場的物資,經驗證或復檢不合格時,現場材料管理人員應立即對不合格物資進行標識、隔離碼放,以防誤用。

⑵材料管理中心采購的構成工程主體的物資出現不合格時,現場材料員應立即通知材料管理中心采購員,材料管理中心針對不合格物資進行處置。 ⑶工程項目部/分公司自行采購的物資出現不合格時,工程項目部/分公司的采購員負責和供方聯系,采取退貨或更換。

5.4.3輕微不合格或一般不合格品,均應返工,使其滿足規定的要求。 5.4.4讓步接受

產品不符合規定要求,但能滿足預期的使用功能,工程項目部與顧客、監理、設計單位、質量監督部門協商,在共同認可的情況下,可按讓步接受處理。 5.4.5經過返工的產品,必須重新進行檢驗和試驗。

5.4.6工程交付后,在保修期內,工程質量發現不合格時,工程部及時與顧客協商解決并進行組織維修,保證滿足顧客的要求。

5.4.7對不合格品處置中形成的記錄,按《記錄控制程序》有關規定予以保持。

6、相關文件

6.1《產品的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6.2《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6.3《北京市市政工程質量檢驗與評定標準》

7、質量記錄

7.1不合格品評審處置記錄;

(十七)-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針對生產過程和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體系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事故、事件、不符合,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防止不合格、不符合的再發生。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生產過程,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體系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不符合的控制。 本程序包括GB/T19001-2000 8.5.2條款;GB/T24001-1996 4.5.2條款;GB/T28001-2001 4.5.2條款;

3、職責 3.1工程部

檢查工程質量、施工環境的不合格、不符合,并跟蹤驗證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 3.2發展部

檢查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體系不合格項,并跟蹤驗證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 3.3材料管理中心

檢查物資采購、運輸、貯存工作及供方的服務質量和環境因素的不合格項,并跟蹤驗證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 3.4安保部

檢查公司安全工作中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跟蹤驗證安全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 3.4行政部

檢查公司辦公區、施工現場生活區環境不符合,檢查防疫/職業 健康 管理工作的不符合,跟蹤驗證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 3.5工程項目部/分公司/相關部室

針對本單位/部門出現的不合格、不符合制定糾正措施并實施。 3.6管理者代表

負責監督協調各單位/部門糾正措施的實施。

4、術語和定義

引用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5、工作程序 5.1識別不合格

5.1.1對于存在的不合格、不符合應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糾正措施應與所遇到的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5.1.2采取糾正措施的時機

⑴產品實現過程中出現質量不合格品并重復發生;

⑵走訪或與甲方、工程監理座談,結果對工程質量不滿意,并有具體事例比較嚴重時; ⑶收到工程監理反饋的質量不合格的記錄; ⑷顧客的投訴或顧客對同類問題連續提出抱怨;

⑸出現重大環境污染或環境事故;相關方對環境表現投訴時; ⑹出現安全、職業健康事故、事件、不符合時; ⑺供方的產品或服務出現嚴重不合格;

⑻內審和外審發現的不符合項;管理評審中發現的不符合項;

⑼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運行管理工作中,出現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時; ⑽其它。

5.1.3公司相關部門、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應對以上不合格項進 行監控。 5.1.4當出現5.1.2中⑴、⑵、⑶、⑷、⑸、⑺、⑼項時,公司工程部填寫《糾正措施實施記錄表》中“不合格事實”一欄,確認責任單位。由責任單位填寫“原因分析欄”,同時制定糾正措施,經工程部審批后實施,工程部負責跟蹤驗證。

5.1.5當出現5.1.2中第⑸、⑼項時,公司控制重要環境因素的部門填寫《糾正措施實施記錄表》中“不合格事實”一欄,確認責任單位。由責任單位填寫“原因分析欄”,同時制定糾正措施,經公司控制重要環境因素的部門審批后實施,并負責跟蹤驗證。

5.1.6當出現5.1.2中第⑺、⑼項時,材料管理中心填寫《糾正措施實施記錄表》中“不合格事實”一欄,同時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并實施。

5.1.7當出現5.1.2中第⑹、⑼項時,公司安保部、行政部填寫《糾正措施實施記錄表》中“不合格事實”一欄,確認責任單位。由責任單位填寫“原因分析欄”,同時制定糾正措施,經安保部、行政部審批后實施,安保部、行政部負責跟蹤驗證。

5.1.8當出現5.1.2中第⑻項時,由審核組填寫不符合報告,執行《內部審核程序》。 5.1.9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在生產過程、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過程中,檢查發現有5.1.2中各項情況時,應填寫《糾正措施實施記錄表》,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并實施,應對實施結果進行驗證。同時,報公司相關主管部門備案。 5.2原因分析

5.2.1不合格品(項)、事故、事件的責任部門針對不合格事 實,組織人員對產生不合格品(項)、事故、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

⑴未執行公司《管理手冊》《程序文件》、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標準; ⑵現有的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文件規定的不恰當或無規定; ⑶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內容不全面或不正確; ⑷工序控制不當; ⑸施工、環境、安全設備不能滿足要求; ⑹人員不具備相應的能力; ⑺缺少人員培訓; ⑻生產作業環境不良;

⑼質量、環境、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⑽責任分工不明確; ⑾責任心不強; ⑿其他原因。

5.2.2不合格原因的分析要具體到可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的程度,填入《糾正措施實施記錄表》中“不合格原因分析”一欄。

5.3研究為防止不合格再發生應采取的措施,確定并實施。

經過不合格原因分析和評價后,責任部門盡快根據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糾正措施的內容應包括:實施部門(人員)、工作內容、完成日期、單位/部門負責人簽字。

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制定的糾正措施,由工程項目部/分公司主管質量、環境、安全工作的經理審批,針對內審外審中產生的不符合制定的糾正措施由管理者代表審批。 5.4糾正措施的驗證

糾正措施實施后必須跟蹤驗證,落實糾正措施是否真正執行,

并記錄糾正措施實施后所達到的效果,責任部門應提供達到效果的證據。對于執行糾正措施效果不明確的,驗證部門應要求責任部門進一步的分析和改進。

5.5由糾正措施實施引起的體系文件的任何更改,執行《文件控制程序》。 5.6重要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應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6、相關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7、記錄

7.1糾正措施實施記錄

(十八)-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消除潛在的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發生。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施工過程及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預防措施的控制。

本程序包括GB/T19001—2000 8.5.3條款;GB/T24001—1996 4.5.2條款;GB/T28001—2001 4.5.2條款。

3、職責 3.1工程部

負責工程質量、施工環境因素預防措施的審核并監督實施。 3.2發展部

負責公司管理體系預防措施實施的跟蹤驗證。 3.4安保部

負責公司安全管理預防措施的審批并跟蹤驗證。 3.5行政部

負責公司辦公區、施工現場生活區環境預防措施和職業健康預防措施的審批并跟蹤驗證。 3.6工程項目部/分公司/相關部室

針對本單位/部門出現的潛在的不合格原因,制定預防措施并實施。

4、術語和定義

引用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5、工作程序

5.1識別潛在的不合格

5.1.1公司應識別潛在的不合格,采取預防措施,以消除潛在的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發生。所采取的預防措施應與潛在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5.1.2潛在不合格、不符合的信息來源: ⑴質量、環境、安全管理監督部門; ⑵社會相關部門;

⑶顧客的需求、期望、意見和滿意度; ⑷審核報告、管理評審的輸出; ⑸數據分析的輸出; ⑹過程和產品測量的結果;

⑺關于產品質量、環境、安全管理的建議;

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公司各相關部室應及時了解體系運行過程的有效性,了解過程、產品質量、環境、安全等趨勢及顧客和相關方的要求和期望,在日常對體系運行的檢查和監督過程中,及時收集以上各方面反饋的信息。 5.1.3確定潛在不合格、不符合原因

工程項目部/分公司/相關部室,應對發現可能影響工程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的潛在不合格、不符合進行原因分析。 5.1.4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每季度召開一次技術、質量、環境、安全工作會,分析施工中的質量變化情況,安全工作情況及施工對環境因素的影響,發現潛在不合格并分析原因。 5.2預防措施的制定和評審

5.2.1預防措施的制定,以利于體系的持續改進和提高顧客和相關方滿意度為目的。

5.2.2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公司相關部室針對潛在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在權衡風險、利益和成本的基礎上,制定適當的預防措施。

5.2.3有關工程質量、施工現場環境因素控制的預防措施,報公司工程部審核,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5.2.4有關安全的預防措施,報公司安保部審批后實施。

5.2.5有關辦公區域、現場生活環境控制、職業健康的預防措施,報公司行政部審批后實施。 5.2.6與體系運行有關的預防措施,報公司發展部,管理者代表審批后實施。

5.2.7當潛在的不合格原因是由于管理體系的有關文件不完善所致時,應對修改相關文件的必要性進行評審,執行《文件控制程序》。 5.3預防措施的實施

5.3.1負責審核、審批預防措施的公司相關部門,應在“預防措施實施記錄表”上簽名確認。 5.3.2制定預防措施的單位/部門具體實施,負責審核、審批預防措施的公司相關部門監督實施,記錄實施效果。

5.3.3工程項目部/分公司/相關部室,應記錄本部門/單位各次措施發出的時間、責任部門、完成時間及驗證效果。逾期未能完成者,報告管理者代表,組織責任部門進行原因分析,再次限期完成。

5.3.4管理者代表在預防措施實施的過程中,負責配備必要的資源并監督實施過程。 5.4重要的預防措施的實施效果應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6、相關文件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2《文件控制程序》

7、記錄

7.1預防措施實施記錄表

(十九)-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

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

1、目的

最大限度的識別公司在活動、產品、服務中能夠控制或可望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評價并及時更新重要環境因素,實現對環境的污染預防和有效控制。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活動、產品、全過程中的環境因素識別、評價和更新。 本程序包括GB/T24001—1996 4.3.1條款。

3、職責 3.1發展部

負責組織編制本程序 3.2工程部

⑴組織公司各部門/單位對環境因素進行初步識別; ⑵組織對環境因素進行綜合評價,確定重要環境因素清單。 3.3工程項目部/分公司/相關部室 負責本部門環境因素的初步識別與評價。 3.4管理者代表 審批重要環境因素。

4、術語和定義

引用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5、工作程序 5.1環境因素的識別

5.1.1對公司的生產、活動和服務過程中已經或可能對環境造

成影響的因素進行充分的識別確認,在進行環境因素識別時,應考慮正常、異常和緊急三種狀態以及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種時態。 三種狀態:

a.正常狀態:指正?;顒拥?。

b.異常狀態:指關閉、啟動、檢修或可合理預見的,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c.緊急狀態:不可預見何時發生對環境造成較大影的。 三種時態:

a.過去:以往遺留的環境問題。

b.現在:現場的、現有的污染及環境問題。

c.將來:原材料的來源與生產過程,考慮到產品實現以后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將來潛在的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還有計劃中的活動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

5.1.2環境因素的識別以污染預防的思想為指導,通過分析施工過程對公司涉及到的全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找出有關大氣、水體的排放、土地污染、噪音污染、廢棄物、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使用、對社區環境的影響等環境因素及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5.2環境因素的識別方法

5.2.1每年一季度或工程開工前,工程部組織相關部門/單位參加,進行環境因素識別工作。 5.2.2工程部將《環境因素調查表》發至相關部門/單位,各單位/部門根據本部門工作范圍、生產過程、活動和生產現場的具體情況,填寫《環境因素調查表》。 5.2.3進行環境因素調查時,應注意到物資供方、工程分包 方、勞務供方等相關方。

5.2.4工程部根據公司活動、產品、服務的具體變化和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變化修改補充公司環境因素調查表。

5.2.5工程部組織對匯總的環境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判定重要環境因素。 5.3重要環境因素的評價

5.3.1對有關大氣、水體、土地污染、噪音、固體廢棄物等環境因素采用以下評價方法: A、影響范圍:

⑴全球范圍5分;⑵周圍社區4分;⑶場界內3分; ⑷員工10人內2分;⑸操作者本人1分。 B、影響程度:

⑴環境影響嚴重5分;⑵環境影響較重3分;⑶環境影響一般1分。 C、發生頻次:

⑴經常發生5分;⑵不經常發生3分;⑶偶爾發生1分。 D、持續時間:

⑴持續不間斷5分;⑵有明顯的間歇3分;⑶影響時間短1分。 E、相關方抱怨:

⑴抱怨很多5分;⑵抱怨較多3分;⑶很少有抱怨1分。 F、可改進程度

⑴加強管理見效5分;⑵改進工藝見效3分;⑶較難節約1分。 5.3.2對資源能源類環境因素采用以下評價方法: A、消耗利用頻率

⑴每天發生5分;⑵每周發生4分;⑶每月發生3分;⑷每季發生2分;⑸半年以上發生1分。 B、消耗規模

⑴很多5分;⑵較多4分;⑶一般3分;⑷較少2分; C、管控狀況

⑴無管理措施,浪費嚴重5分;⑵有效管理,符合自定指標3分;⑶較難改進1分。 5.4確定重要環境因素

5.4.1采用5.3.1評分法,當A、B、C、D、E、F任何一項為5分或總分∑=A+B+C+D+E+F≥15分時,確定為重要環境因素。

5.4.2采用資源能源類環境因素評價方法,當A、B、C總分∑=A+B+C≥10分時,確定為重要環境因素。

5.4.3公司的環境因素若出現影響全球范圍、社區強烈關注、客戶的合理抱怨、對公司整體形象有影響、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

和行業規定等任一方面時,都要將其確定為重要環境因素。

5.4.4工程部根據評價結果,填寫公司“重要環境因素清單”,報管理者代表批準,發至有關部門。

5.5環境因素的更新

5.5.1一般情況下,每年初由工程部組織,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和評價。 5.5.2當發生下述情況時,應及時對環境因素進行評價和更新: ⑴與公司有關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發生變化時; ⑵公司活動、產品、服務發生較大變化時; ⑶相關方有合理抱怨時; ⑷發生重大環境事故后; ⑸環境因素識別有遺漏時; ⑹管理評審要求時; ⑺發生其他變化時。

5.5.3環境因素的重新識別與評價按上述相關步驟進行。

6、相關文件

6.1《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7、記錄

7.1環境因素調查表 7.2重要環境因素清單 7.3環境因素評價表

第三篇:在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發布會上的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同事們:

按照年初工作部署,xx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編寫工作業已完成,并將于今天正式發布,受公司最高管理者周呈強總經理的委托,下面我就公司推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總體情況向大會作介紹說明。

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這三個管理體系是國際上公認的比較先進、有效的系統化管理方法,它們主要通過建立系統、完善的體系并有效實施運行,使各部門職責明確,部門之間接口關系順暢,各項工作規范化、程序化和標準化。推行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標準,有利于企業推進規范化建設,增強管理水平,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同時也有利于員工提高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競爭力,xx公司今年正式轉入營運,規范化管理是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因此,年初,公司新的經營班子一致決定,在公司范圍內推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隨后,我們邀請廣州xx管理顧問公司的有關人員前來我司調研。

公司的三大體系認證工作得到了xx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x書記多次了解有關情況并作指示,營運部x經理派人送來了資料,并對公司在調研階段應注意的問題和顧問公司的選擇等多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見。

在xx公司的高度重視和指導下,公司與xxxx管理顧問公司達成了輔導協議,于3月12日成立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推行領導小組,由最高管理者xxx擔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iso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工作。2004年3月23日,xx公司召開了三大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動員大會,正式吹響了向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進軍的號角。

為加快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進程,公司于3月24日與廣州xx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達成輔導認證的協議。

從3月—5月,xx顧問公司的老師先后在我司舉辦了四期有關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公司員工對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有了初步的認識,為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的深入開展鋪平了道路。

第二季度,公司在繼續推進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培訓的基礎上,成立了由專人負責的文件編寫小組,編寫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從2004年6月初開始著手編寫,經歷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經過編寫人員深入調查,認真編寫,歷經三次會審,今天,文件終于得以完成發布。在這里我深深感謝顧問公司以及全體編寫人員的辛勤勞作與和通力配合。

我們公司文件的編寫,在形式上是采用先編管理手冊后寫程序文件;在步驟上是先調研再編寫然后會審,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文件的連貫性。目前,我們共有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管理手冊1套,程序文件26個以及一批工作文件和表單。

體系文件的建立是為了完善我們的管理,使我們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隨著體系文件的發布,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也將由此進入試運行階段。當然,推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工作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下一步工作需要我們按著文件要求進行運作,發現不足之處及時修改。在此,結合公司當前工作的實際,我就公司下一步推行認證工作提幾點要求:

第一、加強培訓,深入學習。

下階段,公司將通過培訓、印發學習資料、板報宣傳等形式,結合內審,組織各部門、各單位深入學習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內容。通過學習,讓廣大員工切實熟悉制度、掌握制度,按照制度辦事。各單位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創新學習方式方法,做到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iso辦公室要成立檢查輔導組,深入各基層單位進行指導,解決學習、運行中的疑難問題,收集意見或建議。同時針對各部門、崗位、人員按執行的要求安排必要的測試考試,如口試或筆試。對測試、考試的結果納入各基層單位的績效考核中。

第二、嚴抓落實,積極貫標。

貫徹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是全員參與的重要體現。因此,在文件發布后,不論什么人都必須認真貫徹執行,貫徹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嚴”字當頭,按照文件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做到文件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嚴格按照程序文件規定辦事,克服不良的習慣做法,優化管理環境,強化每個崗位每一個人的工作責任感,牢記“說我該做,做我所說,記錄我所做的”,記錄好所做的每一件事,真實提供所做每件事的證據,一切工作按程序辦事。為持續改進我們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奠定有力的基礎。

iso辦公室要加大與各單位的溝通協調力度,盡快收集各單位的文件修改意見,及時對文件加以修訂。

三、提高認識,加深理解。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工作是公司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各單位各部門,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提高對此項工作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加深學習和理解的基礎上,把握好原則和尺度,按照程序進行規范改進。

每位領導、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要按程序文件的要求 ,按照自己的崗位職責和管理職責來認真負責工作。下一步,公司將不定期的進行內部審核,保證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貫標工作順利進行,收到實效。并針對內審中發現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整改落實,不斷提高單位和公司質量管理水平。

四、整體推進,協調進行。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各單位各部門互相溝通配合,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單位的消極被動,都會影響到整個貫標進程,因此,各單位各部門要做好程序的接口配合工作,理順關系,相互配合,為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的整體推進和協調進行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

相信在上級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在企航管理顧問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全體員工敬業奉獻,扎實工作下,我們一定能如期圓滿完成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為推進公司規范化建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作出重要貢獻。

最后,我再一次對全體參與這項工作的員工辛勤付出的努力和扎實的工作表示誠摯的敬意!

謝謝大家!

第四篇: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國家規范性文件

綜合法律門戶網站

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畜牧獸醫、農墾、漁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水產)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 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中發〔2016〕1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5〕95號)精神,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增強食用農產品消費信心,現就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要求,全面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應用,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健全法規制度和技術標準,建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以下簡稱“國家平臺”),加快構建統一權威、職責明確、協調聯動、運轉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農產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保障公眾消費安全。

(二)基本原則。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引導相結合,明確政府、生產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機構的職責定位,調動各方積極性;堅持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做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先行開展試點,分步推廣應用;堅持農業部門主導與部門協作相結合,建立追溯管理與市場準入銜接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保障追溯體系全程可控、運轉高效。

(三)主要目標。建立全國統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制度規范和技術標準,選擇蘋果、茶葉、豬肉、生鮮乳、大菱鲆等幾類農產品統一開展追溯試點,逐步擴大追溯范圍,力爭“十三五”末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有條件的“菜籃子”產品及“三品一標”規模生產主體率先實現可追溯,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生產經營主體的質量安全意識明顯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

二、全面統籌規劃,實現整體推進

(四)建立追溯管理運行制度。出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明確追溯要求,統一追溯標識,規范追溯流程,健全管理規則。加強農業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完善追溯管理與市場準入的銜接機制,以責任主體和流向管理為核心,以掃碼入市或索取追溯憑證為市場準入條件,構建從產地到市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體系。鼓勵各地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農產品追溯管理地方性法規,建立主體管理、包裝標識、追溯賦碼、信息采集、索證索票、市場準入等追溯管理基本制度,促進和規范生產經營主體實施追溯行為。

(五)搭建信息化追溯平臺。建立“高度開放、覆蓋全國、共享共用、通查通識”的國家平臺,賦予監管機構、檢測機構、執法機構和生產經營主體使用權限,采集主體管理、產品流向、監管檢測和公眾評價投訴等相關信息,逐步實現農產品可追溯管理。各行業、各地區已建追溯平臺的,要充分發揮已有的功能和作用,探索建立數據交換與信息共享機制,加快實現與國家追溯平臺的有效對接和融合,將追溯管理進一步延伸至企業內部和田間地頭。鼓勵有條件的規?;r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建立企業內部運行的追溯系統,如實記載農業投入品使用、出入庫管理等生產經營信息,用信息化手段規范生產經營行為。

(六)制定追溯管理技術標準。充分發揮技術標準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則,加快制定農產品分類、編碼標識、平臺運行、數據格式、接口規范等關鍵標準,統一構建形成覆蓋基礎數據、應用支撐、數據交換、網絡安全、業務應用等類別的追溯標準體系,實現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統一追溯模式、統一業務流程、統一編碼規則、統一信息采集”。各地應制定追溯操作指南,編制印發追溯管理流程圖和明白紙,加強宣傳培訓,指導生產經營主體積極參與。

(七)開展追溯管理試點應用。國家平臺將于2017年上線,屆時將選擇部分基礎條件好的省份開展區域試運行,根據試運行情況進一步完善國家平臺業務功能及操作流程。優先選擇蘋果、茶葉、豬肉、生鮮法律家·法律法規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的查詢服務。

法律家http://

綜合法律門戶網站

乳、大菱鲆等幾類農產品統一開展試點,不斷總結試點經驗,探索追溯推進模式,逐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運行機制,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擴大實施范圍。

三、推動多方參與,規范實施要求

(八)強化農業部門追溯管理職責。各地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生產經營主體管理制度,將轄區內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逐步納入國家平臺管理,組織生產經營主體實施追溯,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組織轄區內監管、檢測機構加快應用國家平臺,規范開展監管、檢測信息采集,及時將基地巡查、執法檢查、檢驗檢測、產品認證、評估預警等信息納入國家平臺管理。開展追溯示范點創建活動,組織轄區內統一規范開展追溯工作,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九)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應按照國家平臺實施要求,配備必要的追溯裝備,積極采用移動互聯等便捷化的技術手段,實施農產品掃碼(或驗卡)交易,如實采集追溯信息,實現信息流和實物流同步運轉。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生產經營主體實施農產品包裝上市,加施追溯標識,確保農產品可溯源。有條件的地區可由政府統一配備必要的追溯裝備設施。

(十)發揮社會化服務作用。在國家統籌指導下,創新市場機制,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和資本投入追溯體系建設。激發第三方機構活力,鼓勵其為國家平臺提供配套服務,為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提供技術支撐,推動追溯服務業規范發展。

四、加強監督管理,拓展追溯功能

(十一)加強追溯監督檢查。農業部門要加強追溯信息在線監控和實地核查,重點對主體管理、信息采集、標識使用、掃碼交易等有關情況實施監督,推進落實各方責任。規范監管、檢測機構信息采集管理,確保監管、檢測信息及時準確上傳。健全追溯管理激勵、懲戒機制,建立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對不履行追溯義務、填報信息不真實的生產經營主體,加大懲戒力度。

(十二)發揮追溯功能作用。加強國家平臺功能應用,積極開展農產品全程追溯管理,強化線上監控和線下監管,快速追查責任主體、產品流向、監管檢測等追溯信息,提升綜合監管效能。用可追溯制度倒逼生產經營主體強化質量安全意識,加強內部質量控制,落實好第一責任。暢通公眾查詢、投訴渠道,提高農產品生產經營過程透明度,解決農產品生產經營信息不對稱問題,提振公眾消費信心。

(十三)提升智慧監管能力。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國家平臺決策分析功能,整合主體管理、產品流向、監管檢測、共享數據等各類數據,挖掘大數據資源價值,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精準化和可視化。建立追溯管理與風險預警、應急召回的聯動機制,提升政府決策和風險防范能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高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

五、強化保障措施,夯實工作基礎

(十四)健全工作體系。依托現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或具有農產品質量安全職能的事業單位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隊伍,落實各方職責,積極爭取工作經費和保障條件。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基層追溯管理業務能力和水平。組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專家組,為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十五)完善法律制度。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步伐,充分借鑒國外立法經驗,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法治化,重點將主體管理、市場準入、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處罰措施等關鍵要素納入法律范疇,為追溯管理提供法律依據。

(十六)加強政策扶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快追溯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生產經營主體、檢測機構和基層監管機構追溯裝備條件。積極爭取和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扶持政策,加大對生產經營主體追溯裝備設施配置、信息采集和標識使用補貼力度,建立追溯與項目扶持掛鉤機制,提高生產經營主體實施追溯的積極性。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追溯體系建設,形成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完善追溯技術研發與相關產業促進政策。

(十七)強化社會共治。深入開展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宣傳貫徹活動,普及追溯知識,傳播追溯理念,提升企業自律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公眾對可追溯產品的認知度。加強政府與公眾的溝通交流,建立違法法律家·法律法規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的查詢服務。

法律家http://

綜合法律門戶網站

行為信息披露制度和有獎舉報機制,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追溯、使用追溯、支持追溯的良好氛圍。

農業部

2016年6月21日

來源: http:///fg/detail2022564.html

法律家·法律法規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的查詢服務。

法律家http://

第五篇: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質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監理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管理制度,規范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管理。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等有關法律、法規。

三、適用范圍:適用于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管理制度。

四、責任.企業負責人及藥品購進部門、倉儲部門、銷售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等對本制度的實施責任。

五、工作內容.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分類

1、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括標準文件和記錄文件

2、標準文件是用以規定質量管理工作的原則,闡述質量管理體系的構成,明確有關組織部門和人員的質量職責。

3、記錄性文件是用以表明本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和證實其有效性的文件。

六、質量體系文件的管理

1、企業應制定《質量管理文件管理程序》,對標準的起草、審核、批準、印制、分發、執行、復審、修訂、廢除與收回存檔等進行控制性管理。

2、企業應制定《質量記錄管理制度》對記錄的規定、批準、印制、填寫、保存和銷毀進行控制性管理。

3、文件的使用部門負責文件的起草、執行

4、企業質量負責人文件的批準、執行和廢除等工作

5、文件的制定必須符合國家頒布的各種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文件應有編號,格式規范。

部門及崗位職責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安裝維修感悟心得有感下一篇:澳洲留學辦什么信用卡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