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解讀城市綜合體hopsca

2023-07-01

第一篇:解讀城市綜合體hopsca

解讀園林城市---城市.山水城市.園林城市

一、城市。山水城市。園林城市

1. 城市。山水城市

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是人類高效利用資源,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區域,也是先進生產力最集中的地方。

人類社會經濟和文明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城市是用古代石頭寫成的人類歷史”、“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中國古代文化長盛不衰是與古代未曾出現過城市衰落的歷史有關。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中國文化得以完整的傳承。中國早在夏代(公元1771-2007年)既有設防城市,齊國臨淄古城人口7萬戶,約30萬人,面積32平方公里。城中有大型建筑的夯土臺及陶管排水,如梧臺。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對中國城市建設提出山水城市的科學設想:即把中國傳統的山水詩詞、山水畫、傳統山水園林融合在一起,創立山水城市。使遠離大自然的人們,返璞歸真,享受自然與物質之美。

同時指出,城市“興建起一座座長方形高樓,外表如積木塊……,人們見不到綠色,連一點藍天也淡淡無光,難道這是中國21世紀的城市嗎?”錢先生一針見血指出城市的通疾,并勾繪出一幅21世紀中國的山水城市藍圖。

關于城市建設,古人在構城理論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須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濱水而居住往往是城市發展的起點?!豆茏印窌袑懙溃?ldquo;凡立國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由此可見,自古以來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獨特的城市山水骨架,及道路空間結構體系。

城市的發展過程,也體現了人類對環境的認識過程。人類經歷了適應環境,利用環境、改造環境、保護環境、美化環境,及創造生態環境的過程,反映了人們環境意識的深化和提高。

二、園林城市是山水城市的升華

在城市建設中各種評比名目繁多,五花八門,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要求,定下指標,調動各城市的積極性。對城市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如衛生城市、旅游城市、文明城市、環保城市、歷史文化名城等等。但縱觀各類活動,大多為專業性運作,缺乏綜合性、系統性。只有園林城市的創建是多行業、綜合性、系統性活動,是集大成者。園林城市具備以下特點:

1. 科學規劃設計,構成布局合理,均衡的綠地系統;

2. 突出生態效益,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創造良好生態系統;

3. 實施自然與藝術的融合,提高景觀環境質量,是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

4. 以植物創造景觀,多種植物科學配置,互生共存,促進生物的多樣化;

5. 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返璞歸真,創造舒適、安全、健康、方便的生活環境,得民心、順民意;

6. 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政府組織、群眾參與,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

7. 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競爭力,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工程;

8. 以保護為主,全面保護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文物古跡、人為景觀,延續和發展城市文脈,增加時代特色。

1. 科學規劃

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突出生態效益,要求綠地分布均衡。比例、結構科學合理,要形成完整統一的有機綠地系統。規劃具有綜合性和全面性,不但具有完整規劃,還包含城市景觀

容貌、綠地建設。如城市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風景林地及道路綠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機的完整體系。另外有園林工程建設、生態建設、市政建設,及先進的基本指標。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城區33%、縣城30%;綠地率:城區28%、縣城25%;人均公共綠地:城區8平方米、縣城6平方米。宏觀概念上還包含了景觀、文化、功能、藝術、生態環境等。

2. 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的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賴所形成的一個生態功能單位。

城市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在人類出現以前,生態系統表現為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和非生物之間通過物質流動和能量流動,維持生態平衡。能量來自太陽,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將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機分子。這個系統在循環代謝過程中,各成分之間相互補充、調節,保持系統的動態平衡。如草→動物。

人類出現后,自然生態系統→人類生態系統。人→環境相互作用,不斷改變影響其物質和能量循環。植物→人,植物→食草動物→人,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人三種食物鏈形式。植物是關鍵,必須防止仿生植物。仿生植物無疑為慢性自殺。

城市綠地系統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在保持城市生態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設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依托條件。只有搞好城市綠化,創造優美、清新、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才能更好的滿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

在城市周圍、城市功能分區的交界處形成較大規模的綠化隔離帶,不僅能夠防風固沙、減輕污染、凈化環境,還有利于優化城市布局,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實施大環境綠化工程,加快城市綠化隔離帶建設是結合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實施顯山露水透綠工程。城市市區中的山體和河渠、湖泊、近海等水體,都是城市綠化的特殊地段。搞好這些地段的綠化,既能夠把新鮮空氣引入城市,提高城市生態質量,又能改善城市環境景觀,使城市特色更加鮮明。“顯山”,就是分期分批拆除市區內所有侵占山體的違章建筑,恢復植被,搞好綠化,還山于民:“露水”就是分期分批拆除市區所有侵占水面、河道、海岸的違章建筑,結合水環境整治,綠化瀕水地段,還水于民:“透綠”,就是拆除所有侵占城市道路搭建的門頭房、商亭、棚廈,拆除實體圍墻,搞好道路綠化和庭院綠化,使庭院綠化與道路綠化渾然一體,還綠于民。

3. 園林是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

中國園林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早在三千年前就有“宥”的出現,降至秦漢,仿海上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在園林中挖池堆山,再現海上仙山的意境。魏晉南北朝,是混亂的年代,也是文化發生轉折時代,思想開放,不拘一格,形成文人園林和寺廟園林。唐宋以來傳統的中國山水詩詞,山水畫融入園林之中,園林具有詩情畫意。

①中國在園林中講求自然美,深受古代自然美學的影響,孔子“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認為自然美在于比德。君子比德思想對園林發展影響很大,這種用自然來比擬人的性格是一種移情思維方法。如以石代表忠貞、正直,故而文人愛石。以石之品行象征剛正不阿。山石成為園林造景重要手段。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虛靜和無為,符合文人懷才,隱以山林,逃避現實的心境。借山水之情,抒發自然情懷。而興文人園林,同時對中國古代園林空間布局有較大影響。道家“自然無為”的思想,作為儒家“有為”思想的互補。而以“自然為萬物之本”和講求自由布局也是對古代對稱布局的互補,促進了園林發展。

②中國園林追求意境:

所謂意境,就是主觀的意、情、神和客觀的境、景、物相結合,相互滲透的藝術整體。是體現主觀的生命協調和客觀的場景的融合,既情景交融,是美的創造。

中國園林還是通過空間的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運用,形成具有鮮明藝術形象,創造靈活空間,引起人們產生聯想、共鳴,形成意境。亦稱“象外之象,弦外之音。”園林是綜合藝術,不僅利用自然山水創造真景,反映真境,還利用詩歌、繪畫、書法反映虛境。創造具有詩情畫意的空間,追求清新雅致的精神世界,在追求情、境的同時,亦追求空間中趣的韻味,園林是寄情的載體。充分反映歷史文化、民俗民風和時代特色。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標準。園林藝術反映特定的時代精神。在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園林更應當突出民族特色的時代性,時代聲音,民族呼喚。反映藝術的本源精神。

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如園林小品、標志性設施、雕塑,特色鮮明,藝術性高,與周圍環境協調、美觀,充分展示歷史文化風貌,亦滿足現代人們對交往性、娛樂性、參與性、文化性、多樣性、多功能、多景觀、多信息的追求。

4. 植物造景,科學配置,互生共存,促進生物多樣化

城市綠地是城市景觀構成的主題載體,采用植物造景東西方各有特點,西方要求體現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指導思想,其設計從人的理念出發,正形化、圖案化。在強烈追求中軸對稱、成排成行、方圓規矩布局中,也有樹坪、綠籬,樹木修剪成各種造型,或形象。(中國一度出現盲目的西方熱。)

中國園林,強調借花木表達思想感情。以中國畫論為理論基礎,追求自然山水構圖。尋求自然風景,對樹木不正形。善于應用植物題材,表達造園意境?;蛞曰緸樵炀爸黧w,創造風景點或主題花園,如玉蘭堂、海棠院、曲院風荷、梨云伴月。

植物是有生命的園林材料,自然界的植物素材主要以樹木花草為主。我國有世界園林之母的譽稱。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種類不同,配置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特色。同時受氣候影響,有季相變化,雖不同時間,不同光照,而產生絢麗多彩的景觀,應按“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以種植樹木為主,努力建設總量適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城市綠地系統,力爭全省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確保到2005年達到38%,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為制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而對這種省情,我們在城市綠化中必須堅持節約用水的原則。前幾年,各地在綠化建設中搞了一些草坪,雖然在迅速改變城市面貌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也帶來了養護特別是耗水方面的負擔。有關專家算了一筆帳,植一平方米草坪的投入,是種植相同面積喬木、灌木的20倍;每年的維護管理費用,是樹木的5——10倍,一般每3年還需要更新一次。草坪需要經常澆灌,每平方米草坪每周澆一次水,一般需1.2噸的耗水量,造成極嚴重的水浪費。同等面積的喬木與草坪的生態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釋放氧氣量、蒸騰水汽量、蒸騰吸熱量等,分別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

要調整綠化種植結構,少種草,多栽樹,大力發展節水型綠化。今后,各城市在綠化植物的配置上,一定要多種喬木,多種大規格苗木,嚴格控制搞草坪,特別要控制冷季型草坪。在植物選擇上,要適地適樹,多種植耐旱、節水、涵養水源的植物,積極發展和推廣適應性強的鄉土樹種。要充分考慮自然植物的共生互補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盡力把喬、灌、花、草結合起來,形成最佳的景觀,發揮遮蔭、降溫、除塵的最大效能。在綠地澆灌方式上,要積極推廣滴灌、噴灌、微灌、管灌等節水型灌溉方式,減少漫灌,盡可能的減少綠地養護的耗水量。

公園突出植物造景,綠化面積應占陸地總面積的70%以上,綠化種植植物群落富有特色,維護管理良好。推行按綠地生物量考核綠地質量,園林綠化水平不斷提高,綠地維護管理良好。城市廣場綠地率不低于50%,植物配置講求落葉喬木為主,喬、灌、花、草合理搭配。

加強科研,進行引種馴化,增加植物品種。但反對盲目引進,造成巨大損失。有一所名牌大學,知名教授,竟干了荒唐事。如:花20萬元在極低溫度-20℃下,引毛竹、引香樟;在-22℃環境下,引廣玉蘭221株、棕櫚409株、羅漢松784株、蚊母1338株、石楠1935株、海桐3601株、十大功勞5997株,這不是天方夜譚嗎?出現在一塊綠地上,而且是偏鹽堿地帶??茖W性在何處?職業道德在哪里?用金錢能買來北國江南嗎?

5. 以人為本,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創造舒適、安全、健康、方便的環境

綠化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貼近百姓,使綠地分布盡可能均勻,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城市綠化帶來的好處。要突出抓好城市中心區公共綠地建設,結合舊城改造、產業結構調整、大型市政項目建設、污染工廠搬遷和拆除違章建筑等,降低建筑密度,置換出一定的開敞空間用于綠化。要按照500米左右的“綠地服務半徑”,均勻分布公共綠地,使市民走出家門500米就有一個休憩游玩的場所。要抓好主次干道和街巷綠化,采取栽大樹、速成蔭的辦法,因路造景,因景配綠。要著力抓好住宅小區特別是舊小區的綠化,拆除原有住宅小區內的違法建設,動員廣大市民搞好綠化美化,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要抓好企事業單位的庭院綠化,擴展綠化空間,改善工作環境。

同時,從文化、美學,人的視覺、意向、心理感知等方面,賦予園林規劃的更多的人文關懷。從整體上控制并營造城市景觀的獨特性,連續性,使人得到更多的享受。

服務半徑是衡量綠地體系科學性、均勻性和服務性的重要標準。對于公共綠地更應強調,向公眾開放,以游憩為主要功能,兼具生態、景觀、防災作用的城市綠地。如綜合性公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等。

6. 創建園林城市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

城市強調復合多層次的城市線性結構,體現生態自然與城市現代化的融合,景觀與功能的結合。因而創建園林城市是全民參加、社會總動員的系統工程。

各部門應相互配合,形成共同推進城市綠化工作合力。城市綠化涉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許多方面,關系到一些部門、單位和居民的利益。如建設、規劃、城管、房管、林業、農業、國土資源等部門。城市化的本質是集聚人、財、物,只有把周邊的生產要素積聚到城市中來,城市才能生存,才能發展。歷史證明,不少曾經商業繁榮、人口眾多的城市,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而逐漸衰落。搞好城市綠化,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建立起保護城市生態安全的綠色屏障,實現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當前,城市之間的競爭就是環境競爭,哪個城市環境好,哪個城市就能吸引人才、吸引資金。一些城市的發展和繁榮的經驗證明,人居環境質量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城市綠化不僅美化市容,而且可以造就豐富多彩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自然景觀。要增強城市競爭力,必須搞好城市綠化,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質量。

7. 提升城市品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工程

園林城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就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進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園林城市是增強城市競爭力,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爭取主動的必然選擇。城市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生長的過程,他永遠處在變化之中,尤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對城市建設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市場從多方面對城市建設進行調節。這就要求城市的規劃要具備彈性,適應城市發展。為城市生命歷史和生存狀態提供連續的空間,以適應城市發展多種可能的需求,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而園林綠地系統規劃通過勾建合理綠地布局,以及對城市中各類綠地進行定性、定位、定量的規劃,保持和優化城市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引導市民生活方式的健康趨向。同時充分利用自然條件,挖掘用地優勢。協調城市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優化布局,充分發揮各項綠地的功能以求整

體利益的最大優化。并在用地上保障城市發展形態,控制城市的無效蔓延;從功能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社會和經濟發展。利用公共綠地建設,促進區域環境質量提升,帶動經濟效益提高。綠地的建設對周圍經濟發展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8. 園林城市以保護為主

園林綠地系統建設,重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自然景物、地形地貌、文化古跡、人文景觀,延續和發展城市文脈,用綠色承載歷史,用植物描繪春秋。實施大環境綠化,形成城鄉一體化,按照城市衛生、安全、環保的要求建設防護綠地,防止風沙災害,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全面治理規劃區的河、湖、渠,形成園林景觀,治理污水,防治大氣污染。

努力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生態系統內,共生互利,使系統內獲得多重效益。使城市建設與自然和文化資源在保護下協調共生,綠地生態效益與景觀效益及經濟效益的協調共生等。 濕地保護應特別強調:

國際濕地公約中,濕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灘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咸水、咸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

濕地作為生物多樣化和物種資源的集中聚集地,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如抵御洪水、調節徑流、降解污染、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等具有重要作用。又是陸地上天然蓄水庫,是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地。生態環境相當脆弱,一旦破壞難以恢復。

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建設小康社會和“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的奮斗目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按照政府組織、群眾參與、統一規劃、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以種植樹木為主、努力建設總量適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城市綠地系統。

第二篇: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解讀[精選]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規格高,說明中央對城市發展高度重視,指明了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會議主要強調了城市功能定位、當前城市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為解決當前發展存在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作出了深層次的探索。會議指出以科學發展、創新發展為未來城市的發展主題,同時要積極探索和解決時下多數城市發展均存在的“城市病”問題。

城市是創新創業的核心載體,城市是人才集中、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樞。此外,城市還是金融資本集聚的地方,因此城市在當前的經濟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帶動城市以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和動力來源。在當前經濟轉型時期,新常態下,城市依托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必然擔當起創業創新的核心載體。當前,新的發展動力要靠創新,而城市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空間和平臺。創新必須靠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才能產生思想激蕩,才能迸發創新的火花,也能提供廣闊的市場。所以,在經濟轉型升級和促進創新創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的關鍵時刻,重申城市建設的關鍵作用,指明城市建設的戰略性方向,就是為了改革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和深層次的動力,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和升級成功提供著力點。

現代化城市需具備以下特征以往的城市發展中,有的地方為了盲目追求gdp考核指標,往往在城市發展上片面強調城市發展規模和速度,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累積起了鋼筋水泥森林,不僅造成了財力積累的浪費,甚至有的地方已經出現財政嚴重透支,盲目發展的結果是大規模的出現“鬼城”、“死城”現象。此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城市發展重要性的同時,提出從速度型城市建設轉變成質量型城市建設,各地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把握合理的維度,是這次會議的亮點之一。

城市建設從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也是發展理念的重大改變。中國經濟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靠創新,而創新中必須靠城市更好地聚集人才。所以城市的發展水平決定了創新水平,中國創新的水平決定了中國未來的水平。未來城市發展要注重城市發展的現代化,具備現代化發展的城市需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一是政治現代化,即擁有高效的行政機構、高水平的管理手段以及科學的決策系統和民主監督手段。

二是經濟現代化,城市經濟功能全面、產業結構合理、對外交流活躍、經濟主體富有創新能力。

三是基礎設施現代化,即具有便捷通達的內外交通、高效優質的通訊服務、充足的水電供給、良好的廢污處理和可靠的防災系統。

四是環境的現代化,即自然環境現代化和人工環境的現代化,注重環境的承載能力和歷史傳承。

五是居住方式的現代化,即城市能為市民提供高質量的居住條件,保證其舒適、安全、私密性和服務方便。

六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即城市具有高質量的科研機構并擁有相當規模的科技人員;有充足穩定的科研投入和發育良好的科技市場;能追蹤、引進和吸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不斷擴大。

七是社會的現代化,即城市的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并相互相成,互為促進。

八是文化的現代化,即形成富有地方與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并具有積極的擴張力和強大的吸引力,能影響市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九是教育的現代化,擁有完善而先進的教育設施、發達而全面的教育體系,尤其是具備一流水準的高等教育和普及深入的職業教育。

十是人的現代化,即城市居民的觀念和素質的現代化。為城市持續發展提供智慧源泉。

城市發展要注重百姓參與推動公眾參與城市建設,實現得到人民認可的“人民城市”,是本次會議的另一大亮點。市民參與城市建設決策是城市發展思路的進步,是城市發展中貫徹和實施“以人為本”精神的重要方式。無論過去還是未來,城市建設仍然是政府主導,而如何尊重居民的主體性是未來城市建設中需要考慮的問題。過去的城市發展決策者往往追求政績工程,“土地財政”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人本精神。城市發展需要進一步關心百姓所在乎的“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職業教育”等問題,以及如何均等化的市民待遇問題。未來城市發展水平要想真正提高,就必須讓更多的市民來參與管理城市,真正實現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鼓勵市民和社會組織更多參與到城鎮化治理,才能切實提升城市的管理和運營水平。當然,各級政府在實踐中真正踐行這個理念還需要一個過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百姓城市”,說明黨的最高領導層已經高度注意以往城市建設和發展方向存在的問題,并以“百姓城市”的思路和方法,對以往偏離的方向在未來的城市發展中加以糾正。城市發展要注重規劃的嚴肅性

第三篇: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標準解讀

1997年,環保部正式啟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簡稱“創模”)活動。13載過去,一批社會文明昌盛、經濟持續發展、環境質量良好、資源合理利用、生態良性循環、城市優美潔凈、基礎設施健全、生活舒適便捷的模范城市和城區應運而生。截至目前,已有71個城市和5個直轄市城區被授予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城區)的稱號。

通過“創模”,中國的城市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藍天、碧水、綠地、寧靜、潔凈”已成為模范城市的重要標志。

13年中,模范城市考核指標經過4次修訂,從2010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指標體系修訂稿,對模范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訂后的創模指標體系從原來的30項加兩項參考指標,調整為26項考核指標,從指標設置到考核要求都有較明顯的調整,修訂后的新指標更貼近群眾身邊環境問題,更注重“創模”的細胞工程和城鄉一體化。

淡化GDP考核指標

調整指標:取消經濟持續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人均GDP>1.5萬元。以“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萬元,西部城市8500元,環境保護投資指數≥1.7%”指標替換。

專家解讀:原來的指標體系仍未擺脫GDP考核的影響,設置了“經濟持續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人均GDP>1.5萬元”等經濟指標作為考核模范城市的條件,不但對地方政府產生了政策上的誤導,也使一些環境好但經濟欠發達地區失去了成為模范城市的資格。另一方面,這一指標原有的考核方式并未將經濟指數與環境指標、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真正有機結合起來,未能最大程度客觀評價創模城市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工作。

據此,經過專家多次研討,就城市經濟指標進行集中分析后,提出將“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評價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淡化GDP色彩,關注社會民生,用更客觀的指標評價社會和諧程度。

更加突出污染減排實效

調整指標:將原來指標中的第26項“按期完成總量控制計劃”的要求調整到3項基本條件之一,將是否完成污染減排任務作為創模“一票否決”的前提條件。

專家解讀:“十一五”污染減排任務相當艱巨,創模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減排這個中心任務來抓,模范城市和創模城市應當成為污染減排工作的排頭兵,將按期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COD和二氧化硫總量削減任務作為創模的否決性指標是必要的。與此同時,在同等條件下,率先或超額完成國家和省(自治區)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并在污染減排工作中創造性地開展機制、體制以及政策創新的城市,將優先考慮。

突出保障飲水環境安全

調整指標:加嚴對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護的要求。將原指標中“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6%”改為“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主要指標水質達標”。

專家解讀:保障飲水安全是“創模”的重中之重。除要求為城區供水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主要指標達標外,還要求在全市域內采取措施,依法加強對全市域內所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防止發生任何污染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事件。凡飲用水源保護制度不全,措施不得力,在全國飲用水源保護專項執法檢查中發現有突出問題并被通報的城市,一年內不能命名模范城市(或暫緩批準);已經命名的要限期整改;屬于復查的,一年內不能通過復查。

強調統籌城鄉和區域環境保護

調整指標:將“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100%,且城區內無劣Ⅴ類水體”改為“城市轄區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相應功能水體要求,全市域內跨界斷面出境水質達到國家或省考核目標”。

專家解讀:以前按照“十五”創模指標考核命名的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主要指城區范圍。反映出的一些問題,原因主要在于城市下轄的縣、鄉鎮的一些工業企業(如化工),生產設備和環保治理設備比較落后,穩定達標比較難,存在著企業違法排污和環境安全隱患。再加上一些縣、鄉鎮缺少污水處理廠,農業面源污染,畜禽水產養殖污染等,對整個城市市域環境帶來不利影響。盡管這些污染并未發生在城市城區內,城市郊區也并非之前的指標體系考核范圍,但在整個城市市域內一旦發生環境問題,將嚴重影響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聲譽。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作為一個環保品牌,創模的范圍就已經不僅僅限于城區。應該要求模范城市和創模城市政府統籌城鄉和區域環境協調發展,強化全市域內的環境綜合整治,特別是水環境綜合整治,將創模的要求擴大到全市域的流域,防止城區污染向鄉鎮轉移,并增加跨界水質目標考核??紤]到地方現有監測基礎條件,引入分類考核的思路,分別對市轄區、市域、水質控制斷面水質、其他水體水質提出考核要求。

保障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達標

調整指標:修訂后的創模指標體系提高了環境空氣質量考核標準,將“全年優良天數占全年天數85%”以上改為“全年優良天數占全年天數85%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滿足國家二級標準”。

專家解讀: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應該是模范城市的重要標志。但是現在一些模范城市雖然全年優良天數占全年天數可以達到85%,但仍不能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就國際上而言也會影響模范城市的聲譽。因此,此項指標在原有要求的基礎上增加了考核要求,即:城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濃度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調整指標:

1、將城市生活污水考核指標調整為“36個大城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95%,其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缺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20%”,并增加了具體考核要求。提高了城市污水收集與處理考核標準,在原有指標基礎上,增加全國36個大城市(省會城市與計劃單列市)污水收集與處理率達到95%以上的考核要求。

2、增加與加嚴對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考核要求。其中對無害化處理進行明確定義,即:衛生填埋場、焚燒廠、垃圾堆肥廠建設和各項污染物排放濃度必須滿足《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和垃圾堆肥的有關標準要求。不達標的,不得認定為無害化處理。

專家解讀:創模指標增加了污泥利用及處理、垃圾滲濾液、尾水再生利用等方面的要求。國家對生活垃圾填埋已出臺了最新標準,提高垃圾填埋場建設水平,采用更先進的工藝對垃圾填埋場污染產生物進行處理,既是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現實工作的需要,也是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

強化工業企業污染防治

調整指標:

1、將原來“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率100%,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口自動監控率≥80%;工業企業排污申報登記執行率100%”調整為“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

2、將危險廢物處置率100%改為“危險廢物依法得到安全處置”。

專家解讀:工業污染物成分復雜、毒性高、危害大,對環境質量和群眾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工業企業污染防治是創模工作的重點。為便于操作,也避免引起歧義,將原指標中要求達到100%的幾個指標,改變指標考核的表達方法,更強調采用定量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依法監督管理和核查。

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知識問答

1、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墟市的意義是什么,

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是“三個代表”重要 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加強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品位和實現“十五”計劃目標的迫切要求:是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是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措施。

2、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目的是什么?

●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

●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進改革開放

●實踐“三個代表”的具體行動

●改善環境質量.維護生太平衡

●樹立環境保護的樣板

3、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作用是什么?

●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環境保護參與經濟建設的全過程

●加強部門之間環保工作的協調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道路、督網、綠化亮化、美化,垃圾處理。污水枚理)

●提高城市的科學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佐

●提高全體市民的環境意識

4、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標志是什么?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標志呈社會文明昌盛、經濟快速發展、環境質量良好、資源合理利用、 城市優美整潔、基礎設施健全、生活舒適便捷。

5、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基本條件是什么?

城市環境綜合整冶定量考核連續三年名列全 國或全省前列:必須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考核驗收。

6、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對公眾滿意率有何要求?

創模城市公眾對城市環境滿意率要大于90%。

7、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對環境教育有何要求?

創建城市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要大于90%。

8、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對污染總量控制有何要求?

創模城市要按期完成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

9、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是誰的事?

創模是政府行為,政府負責,部門落實,全民參與。

10、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是誰受益?

全社會受益,市民受惠最大。

11、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老百姓真能得到實惠嗎?

通過創模。能改善城市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老百姓得到的實惠最大。

12、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群眾為什么參與?

創模涉及社會方方面面.要做大量艱苦、細致、具體的工作.創橫是政府為民力實事。是 老百姓辦自己的事。必須依靠群眾力量,必須人人參與,碧水藍天需要大家呵護。

13、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群眾要做哪些工作?

群眾要充分認識創橫的意義,確立創模意識,樹立綠色理念,崇尚綠色消費,自覺從身邊事做起,從我做起.積極為創模做每一件事,心想創模,情系創模,行為創模。

14、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與創建綠色社區有什么關系?

創建綠色社區與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改善環境質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創建綠色社區是創模的具體工作,是創模的重要內容,創建綠色社區可以推動創模,創??梢詭觿摼G,創模是大范圍的,創綠是區域性的。

15、什么是綠色社區?

綠色杜區旨在創造一個清潔、安靜、舒適和優美的人居環境.綠色社區體現以人為本的環保 理念,突出人居環境的保護與改善;突出人居環境的優化、美化、綠化;突出人居環境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突出社區居民壞境意識的提高。通過創建綠色社區,促進城市經濟杜會與環境保護同步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16、環境保護對綠色杜區有伺要求?

具體要求有10項;全面推廣清潔能源,無冒黑煙現;各類噪聲符合噪聲達標區要求;無擾民加工點和娛樂場所,商店不用高音喇叭招徠顧客;餐飲業油煙,污水有效冶理,流動攤點整潔有序;生活污水進入城市污水管網;不用和銷售發泡餐具,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日產日清;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危險廢物定點處置;建筑工地、家庭裝潢管理規范、文明,運輸車輛保持清潔;小區、河道兩側無裸露地面;河道整潔、無漂浮物、岸邊元違章建筑和垃圾堆放;普及環保知識、設置環保宣傳欄和公益廣告。

17、什么是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觀更新了以往只關心個人消費,很少關心社會生活環境利益的傳統的消費,把消費利益和保護人類生存利益結合在一起認為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消費利益不可取,抵制購買和消費那種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環境污染的商品。

18、什么是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統稱。

19、什么是城市生態環境?

城市生態環境是指導城市空間范圍內的居民與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統一體。它是以人為主體的人工環境的人類自我馴化的開放性生態系統。

20、我市將于何時建成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將于今年年底通過國家驗收,明年上半年掛牌。

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模)知識問答

1、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目的是什么?

答: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是實施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它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通過創建活動,樹立一批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環境質量良好,城市基礎設施齊全,市容清潔美觀,生態步入良性循環的優秀典型,以利于引導我國城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意義何在?

答:根據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我國制訂了《中國21世紀議程》,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融入城市環境管理之中,而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活動,就是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引入城市環境管理并付諸實施,標志著我國城市管理水平的又一次飛躍。

3、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必須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答:必須具備4項基本條件

(1)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名列全國或全省前列

(2)通過國家衛生城市驗收

(3)環境保護投資指數>1.5%

(4)通過一控雙達標驗收

4、創??己酥笜撕男┓矫?

(1)社會經濟

(2)環境質量

(3)環境建設

(4)環境管理

5、什么是生態示范區?

答:生態示范區是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以協調經濟、社會、環境建設為主要對象,在一定行政區域內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的持續發展。生態示范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又對外開放的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生態系統。

6、生態示范區建設的核心思想及最高目標是什么?

答:(1)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基本的經濟社會形式,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集中體現;

(2)是落實基本國策的重要保證;

(3)是環境保護參與綜合決策的重要組織形式

8、生態示范區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答:(1)生態農業型的生態示范區,

(2)農工商一體化型的生態示范區

(3)生態旅游型生態示范區

(4)鄉鎮工業型的生態示范區

(5)城市化的生態示范區

(6)生態破壞恢復型的生態示范區

9、我國生態農業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答:是因地制宜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并與傳統

農業精華相結合,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及“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全面規劃,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實現高產、優質、高效、持續發展,達到生態與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10、生態工程的基本目標是什么?

答: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結合是生態工程所追求的基本目標。

11、生態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主要內容包括在生態可持續基礎上的經濟可持續和社會可持續。

12、生態城市建設的根本目標是什么?

答:調整人類需求與生態完整性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是建生態城的目的。

13、城市生態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答:指導思想是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在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4、生態旅游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答:基本特點是:旅游對象是自然生態環境,旅游方式是不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15、生態旅游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答:內容:生態旅游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是具有強烈環境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開發方式。

16、實施生態旅游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答:主要途徑是在旅游的自然保護區發展低密度、小規模,分散性旅游;旅游收入的全部或部分用于支付環境保護和管理費用,以求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

17、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什么?

答: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18、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答:

(1)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

(2)可持續發展的標志是資源的永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3)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

19、生態建設的定義是什么?

答:生態建設主要是對受人為活動干擾和破壞的生態系統進行生態恢復和重建,是根據生態學原理進行的人工設計,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然規律,是自然和人工的結合,達到高效和諧,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

20、我國開展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活動是何時開始的?

答:1997年,國家環??偩譀Q定在全國各城市開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活動,旨在全國樹立一批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環境優美的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以推動我國環境保護進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創建程序和標準。

21、什么是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

答: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示范城市。

22、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標志是什么?

答:社會文明昌盛,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環境質量良好,資源合理利用,生態良性循環,城市優美潔凈,基礎設施健全,生活舒適便捷,居民健康長壽。

23、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有5個方面:一是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二是加大環保投資力度,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重點突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等工程的建設;三是著重解決群眾敏感的環境污染問題,包括:對集中飲用水源的保護,河道整治、保潔和綠化保護,能源結構調整、爐窯灶的改造,對污染企業進行水、氣、聲的系統整治,對三產油煙和噪聲污染進行集中整治等;四是運用循環經濟理念,加快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五是強化環境管理工作,抓好機動車尾氣、建筑施工揚塵污染的防治,加強市區交通噪聲管理、白色污染防治和農村秸稈焚燒的管理,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六是強化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環保意識和參與意識,提高群眾滿意率。

24、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程序是什么?

答:先由市委、市政府決策,確定創模目標→制定創??傮w方案和計劃→報國家環??偩衷u審后通過后組織實施,計劃完成后市政府打報告申請創??己蓑炇?rarr;由省環保廳推薦→國家環??偩诌M行創模調研→國家環??偩纸M織驗收,驗收合格后→進行公示→由國家環??偩峙鷾?、授牌→取得資格后定期進行復查。

25、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考核要求是什么?

答:共有基本條件3個,考核指標四類25項,具體是:

㈠基本條件(3個)

1、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連續三年名列全國或全省前列

2、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考核驗收

3、環境保護投資指數>1.5%

㈡考核指標(四類25項)

1、社會經濟

⑴人均GDP>1萬元 ⑵經濟持續增長率>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⑶人口自然增長率<國家計劃指標 ⑷單位GDP能耗<全國城市平均水平 ⑸單位GDP用水量<全國城市平均水平

2、環境質量

⑴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全年天數的80% ⑵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6% ⑶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且市區無劣ⅴ類水體 ⑷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60dB(A) ⑸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70dB(A)

3、環境建設

⑴自然保護區覆蓋率>5% ⑵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5% ⑶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70% ⑷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5% ⑸城市氣化率>90% ⑹城市集中供熱率>30% 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 ⑻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70%,并無危險廢物排放 ⑼煙塵控制區覆蓋率>90% ⑽噪聲達標區覆蓋率>60%

4、環境管理

⑴城市環境管理目標責任制落實到位,制定創模規劃并分解實施 ⑵環境保護機構獨立建制 ⑶公眾對城市環境的滿意率>80% ⑷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80% ⑸按期完成總量控制計劃

26、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等有什么區別?

答: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優秀典型,其內容更廣泛、更豐富,含金量更高,它涵蓋了社會、經濟、環境以及衛生、園林等多方面內容,是城市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發展的結晶和升華。

27、目前全國的創模形勢如何?

目前全國已有40個城市創模成功,幾十個城市通過國家創模調研或預驗收,此外還有幾十個城市在積極申報。 創模知識問答(1)

來源:本站 點擊數:25 更新時間:2010-4-26 17:13:07 【字體:小 大】

1、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目的是什么?

答: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是實施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它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通過創建活動,樹立一批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環境質量良好,城市基礎設施齊全,市容清潔美觀,生態步入良性循環的優秀典型,以利于引導我國城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意義何在?

答:根據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我國制訂了《中國21世紀議程》,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融入城市環境管理之中,而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活動,就是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引入城市環境管理并付諸實施,標志著我國城市管理水平的又一次飛躍。

3、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必須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答:必須具備4項基本條件

(1)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名列全國或全省前列

(2)通過國家衛生城市驗收

(3)環境保護投資指數>1.5%

(4)通過一控雙達標驗收

4、創??己酥笜撕w哪些方面?

答:(1)社會經濟

(2)環境質量

(3)環境建設

(4)環境管理

5、什么是生態示范區?

答:生態示范區是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以協調經濟、社會、環境建設為主要對象,在一定行政區域內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的持續發展。生態示范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又對外開放的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生態系統。

6、生態示范區建設的核心思想及最高目標是什么?

答:(1)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基本的經濟社會形式,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集中體現;

(2)是落實基本國策的重要保證;

(3)是環境保護參與綜合決策的重要組織形式

7、生態示范區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答:(1)生態農業型的生態示范區,

(2)農工商一體化型的生態示范區

(3)生態旅游型生態示范區

(4)鄉鎮工業型的生態示范區

(5)城市化的生態示范區

(6)生態破壞恢復型的生態示范區

8、我國生態農業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答:是因地制宜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并與傳統

農業精華相結合,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及“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全面規劃,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實現高產、優質、高效、持續發展,達到生態與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9、生態工程的基本目標是什么?

答: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結合是生態工程所追求的基本目標。

10、生態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主要內容包括在生態可持續基礎上的經濟可持續和社會可持續。

11、生態城市建設的根本目標是什么?

答:調整人類需求與生態完整性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是建生態城的目的。

12、城市生態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答:指導思想是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在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3、生態旅游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答:基本特點是:旅游對象是自然生態環境,旅游方式是不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14、生態旅游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答:內容:生態旅游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是具有強烈環境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開發方式。

15、實施生態旅游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答:主要途徑是在旅游的自然保護區發展低密度、小規模,分散性旅游;旅游收入的全部或部分用于支付環境保護和管理費用,以求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

16、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什么?

答: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17、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答:(1)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

(2)可持續發展的標志是資源的永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3)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

18、生態建設的定義是什么?

答:生態建設主要是對受人為活動干擾和破壞的生態系統進行生態恢復和重建,是根據生態學原理進行的人工設計,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然規律,是自然和人工的結合,達到高效和諧,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

創模知識問答(2)

來源:本站 點擊數:17 更新時間:2010-4-26 17:11:51 【字體:小 大】

一、我國開展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活動是何時開始的?

答:1997年,國家環??偩譀Q定在全國各城市開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活動,旨在全國樹立一批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環境優美的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以推動我國環境保護進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創建程序和標準。

二、什么是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

答: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示范城市。

三、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標志是什么?

答:社會文明昌盛,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環境質量良好,資源合理利用,生態良性循環,城市優美潔凈,基礎設施健全,生活舒適便捷,居民健康長壽。

四、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有5個方面:一是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二是加大環保投資力度,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重點突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等工程的建設;三是著重解決群眾敏感的環境污染問題,包括:對集中飲用水源的保護,河道整治、保潔和綠化保護,能源結構調整、爐窯灶的改造,對污染企業進行水、氣、聲的系統整治,對三產油煙和噪聲污染進行集中整治等;四是運用循環經濟理念,加快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五是強化環境管理工作,抓好機動車尾氣、建筑施工揚塵污染的防治,加強市區交通噪聲管理、白色污染防治和農村秸稈焚燒的管理,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六是強化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環保意識和參與意識,提高群眾滿意率。

五、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程序是什么?

答:先由市委、市政府決策,確定創模目標→制定創??傮w方案和計劃→報國家環??偩衷u審后通過后組織實施,計劃完成后市政府打報告申請創??己蓑炇?rarr;由省環保廳推薦→國家環??偩诌M行創模調研→國家環??偩纸M織驗收,驗收合格后→進行公示→由國家環??偩峙鷾?、授牌→取得資格后定期進行復查。

六、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等有什么區別?

答: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優秀典型,其內容更廣泛、更豐富,含金量更高,它涵蓋了社會、經濟、環境以及衛生、園林等多方面內容,是城市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發展的結晶和升華。

創模知識問答(3)

來源:本站 點擊數:9 更新時間:2010-4-26 17:08:07 【字體:小 大】

一、為什么要創建環保模范城市?自全國第四次環保大會召開之后,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和《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以及《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中提出城市環境保護“要建成若干個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示范城市”的要求,國家環??偩譀Q定在全國各城市開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活動。通過這項創建活動,樹立一批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環境質量優秀的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以此推動我國城市環境保護進程。這對于在我國城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和促進城市環境保護工作與國際接軌,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文明城市,均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以改善環境質量和促進經濟發展為出發點,在促進城市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味、擴大對外開放、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等方面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是我國實施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標志是什么?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標志是社會文明昌盛,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環境質量良好,資源合理利用,生態良性循環,城市優美潔靜,基礎設施健全,生活舒適便捷,居民健康長壽。這些也就是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帶來的實際好處。

三、哪些城市可以申報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所有設市的城市都可以向國家環??偩诌M行申報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建工作首先本著自愿的原則,重點放在創建的過程。主要包括,申報城市按照標準進行創建和申報,經省、自治區環境保護部門推薦,國家環境保護局組織考核并審批和命名,并定期進行復查。

四、目前,已有哪些城市被命名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繼1997年在全國第四次環保大會上命名江蘇張家港市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之后,到目前為止,已有深圳、珠海、廈門、大連、威海、蘇州、昆山、惠州、榮成、萊州、大慶、杭州、寧波、紹興、揚州等多個城市評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第四篇:2015年鹽城市中考作文解讀

真題——

有的人,無論遠近,仿佛總在身邊;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終浮現眼前;有份情,真摯濃烈,時時溫暖我們的心田;有種理,意味深長,常??M繞我們的腦畔„„他們(它們)從未走遠。

請以“從未走遠”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讀——

鹽城卷一直以命題作文為主,2015年仍舊采用這一考查方式,只是形式上有了突破,不再是直接出現作文題,而是以“導語+命題+要求”的形式呈現出來。

就命題內容來看,這道作文題,仍就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寫作實際,讓每位考生都有話可寫,有真話講,有真情抒,積極引導學生跳出自我的小天地,關注社會,擁抱自然,思考生活,進而獲得個性化的感悟。 寫好這道題關鍵在這幾個方面——

讀導語,實現從時空到心理的跨越。這道題的題眼是修飾語“從未”,就是“從來沒有”的意思,這樣就可從時空角度把文題理解為“從來沒有走遠”,粗讀提示語,“總在”“始終”“時時”“常常”等詞也證實了這一點。而“仿佛總在身邊”、 “始終浮現眼前”、“時時溫暖我們的心田”、“常??M繞我們的腦畔”等短語,告訴我們實際上這個人并不在身邊;只是“浮現”在眼前,其實這件事并不是發生在眼前„„可見,“從未走遠”一題,還應該抓住關鍵詞“遠”從心理角度去理解,即“敘述的對象雖然已走遠,但其影響仍留存心底,并沒有走遠”,所謂“天涯若比鄰”便是如此。

定角度,設想從一個或幾個點解釋文題。文題中“遠”既指時間消逝的久遠、空間距離的長短,也指心靈的隔閡或思想的偏離等??蛇x取某一個人(物)如何讓“我”感覺從未走遠,也可以寫不同的人(物)令我感覺他們就在我身邊的。

精構思,讓作文從平淡無奇變得光彩動人。中考作文怕就怕沒有特點,寫不出新意。而要寫出特點,寫出新意,就必須對作文有一個精妙的構思。寫作時要盡力寫出其中的“變化”過程,即由起初的以為遠去到感到就在身邊的過程,是某物的觸發,是某景的感染,是某人的啟發„„如具體寫出自然就動人了。

誤區——

誤區一:漠視導語。該題的導語已經比較明確地告訴考生,不僅可以寫那些一直就在身邊的人、事、情、理等,還可以寫那些看似已經走遠,實則一直就在身邊的人、事、情、理等,部分同學忽略了對導語的研究,只是從第一個方面選材立意,就很容易寫得膚淺,而缺乏更深層次的思考。

誤區二:題材單一。導語部分提示我們可從人、事、情、理方面尋找題材,后面還附加了一個省略號,也就是說,如果寫那些從未遠去的“物”等也是合乎要求的。但從閱卷情況來看,寫“人”的占了絕大多數,而且寫爺爺奶奶這類親情、老師同學這類師生情的又占了很大的比例,這樣單一的題材造成撞車現象比較普遍,嚴重影響了得分。

誤區三:無“我”意識。“從未走遠”這一命題作文,其實就是個半命題作文,不僅要填寫出“誰(什么)”從未遠去,其實還要寫出從未離開“誰”,而后面這個“誰”最好就寫“我”,而少數同學審題時忽略這一點,直接去寫某個歷史人物從未遠去,卻沒有寫出“我”是如何感受到的,這就有“掉書袋”的嫌疑了。

誤區四:蜻蜓點水。不少考生審題時只是蜻蜓點水式的,思考了“是誰”從未遠去,沒有認真思考“為什么”感覺“從未遠去”,是他(她、它)給人以教益,還是他(它)給人以情感的熏陶;是讓人思念、感激、感恩,還是令人反思、反省、感悟„„難怪出現了不少假大空的文章。

佳作選讀——

1、從未走遠

鄉下的晌午,靜謐極了。躺在油津津的涼席上,熱風一浪一浪地滾過,使我難以入眠。靜,靜極了,風摩挲過樹葉,都聽得清楚。輾轉一側,忽然聽到院子西頭,傳來一陣陣微妙的聲音。

“咕咕,咕咕,咕„„”是院旁那一排青松里傳來的。青松長得茂密繁盛,樹上棲了不少鳥兒。此時此刻,鳥兒們正享受著中午的歡悅,恣情地歌唱。伴隨著咕咕聲,我再一翻身,入睡了。

回了城,我便不曾再聽到那神奇的聲音。白天樓下馬路上收費員與車主互相大聲地嚷著;老者蹬著三輪,擴音器里不知疲倦地喊著,收舊電視機、舊冰箱、長頭發;晚上樓下燒烤攤濃煙滾滾,小青年喝著啤酒謀劃著國家大事;更有鄰居大叔醉飲歸來引吭高歌。我便把窗戶關緊,隔斷這一切雜音,也隔斷了大自然的天籟之音。

“咕咕”們,你們去哪了?怎么見不到你們的身影?

又一個早晨,我早早地醒了,鬧鐘未鳴,一看,也才五點。一絲新鮮的陽光已從窗簾縫中溢出。我索性拉開窗簾,推開窗戶,讓如鮮果汁液般香甜的陽光流淌進我的房間,迎接這晨曦的美好。

忽然,一陣“咕咕,咕咕”輕輕地飄至我的耳畔。是“咕咕”們!我驚著,喜著,把頭伸出窗外,盡力想一睹“咕咕”們的芳容。但是,幾棵郁郁蔥蔥的大樹,把歌唱家們藏匿得十分嚴密。我只好坐下,獨賞這份清新的美好。

沒想到這久違的“咕咕”們,竟然從未走遠。這“咕咕”聲,正如一簇碧清的泉水,清澈舒暢。這“咕咕”聲下如久渴以后天降的甘霖,清心爽口。這“咕咕”聲正如竹林間的一陣清風,葉影婆娑。這“咕咕”聲正如故人相聚的一杯甜酒,頗具雅意。久違了,“咕咕”們。“咕咕”們,久違了!

虧得這早上一時的清靜,才有機會擁抱這久違的“咕咕”,才意識到,可愛的“咕咕”們,從未走遠!

也許是城市的喧囂紛鬧,使我們無心聽得到這自然的天籟。也許是初三繁忙的生活,使我們無暇聽得到這大自然的竊語。那又有多少自然的聲音,被噪聲遮掩,被繁務阻隔,又有多少我們為了惋惜的聲音,潛伏在我們身邊,從未走遠?

“咕咕”們,原來你們從未走遠。

“叮叮叮咚咚„„”鬧鈴“美妙”的音樂奏響起來。另一個房間的父母醒了,問:“兒子,睡得好么?”

好,好極了。 中考閱卷組簡評:

這篇文章開口很小,意蘊很深。“咕咕”的鳥叫聲,有誰沒聽過?本文緊緊扣住身邊所熟悉的事物入題,解決了作文的第一難點,取材方面在“熟”中顯出了巧勁,顯出了新意。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在司空見慣的材料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對生活的思考,文章的結尾處甚至含有一定的哲理,是的,生活的美就在我們的身邊,不能讓“繁務”阻隔“大自然的聲音”。行文中,作者選取了幾個片斷,營造了很強的畫面感,并注意運用不同的手法加以描寫,而不是簡單的敘述,讀過以后讓人感到余味未盡

2、從未走遠

那是你嗎?時??M繞在我夢中,從未走遠。——題記

時常沉醉于題海中,抬起頭,眼神都有些恍惚;時常迷惘于高樓林立中,睜開眼,發覺自己那般渺小。于是我想起你,那片凈土,你是否還在我心里?

走在那條阡陌小路上,兩旁種滿了油菜花。小時候,我總是仰望那齊人高的油菜花,看它們的笑臉在風中金光點點。有的見我來了,羞答答地垂著頭,嘴角還帶著微笑;有的則高高地昂著腦袋,想要和我比高低。瞧啊,它們的嘴角都快流下香噴噴的菜籽油了!不知哪位鄰家的雞溜了出來,撲騰著翅膀,“喔喔”地叫喊著,向世人宣告他重獲自由。一不小心,栽進菜花田,把油菜花弄得癢癢的,不然,它們怎會笑得這般前仰后合?陽光下,金色的花海向天邊蔓延„„

哦,故鄉這蓬勃著活力與生機的景象,原來你從未走遠。

難以忘懷老屋門前那獨一無二的古井,滄海桑田也未能使它的面龐朦朧。我總是喜歡坐在古井邊,靜靜靜地陪奶奶洗衣服??蓵r常忍不住,伴隨著身后的喝斥,偷偷瞧瞧那黑洞洞的井口,想那其中是否真住著個井龍王。水桶牽著纜繩穿過深邃的井壁,接觸水面的一剎那發出清脆的拍打聲,總給打水的人帶來無限的清涼。奶奶坐在井邊靜靜地挫著衣服,有時也和鄰居的大媽聊一聊家常。醇厚的鄉音穿過悶熱的午后,撥動我幼小的心弦,給我最獨特的清涼。我凝望著那晶瑩的肥皂泡,那里面,是太陽的影子嗎?

哦,故鄉這神奇與清涼的古井,原來你從未走遠。

傍晚,夕陽西下,我喜歡跑到田壟上,欣賞這夕陽下的一切。沒有高高的收割機輾過麥田,只有那時隱時現在麥浪中的農人。他們虔誠地俯下身,將頭埋入深深的泥土中。他們習慣于和土地由得這樣近,向泥土敬禮,接受土地的一切饋贈與教誨。就這樣穿梭于麥田中。末了,倚在金黃的麥垛上,面對那殘陽,深深地吸一口氣,今天的太陽真美!

哦,故鄉那辛勞樸實的人們,原來你們從未走遠。

縱使題海將我淹沒,縱使林立高樓將陽光擋住,可我心里總有那蓬勃的景,那醇厚的鄉音,那農人的身影,我便不放棄對生命本真的執著向往。故鄉,因為你從未走遠,我才有了今天的信念與力量!

回望你的模樣,仍像當初那般美好„„ 中考閱卷組簡評:

在不同的階段,每個人的心中,或許都有一個支撐點。有時是某個人物,有時是某種經歷之后的感受,有時是一段給人以啟迪的話語,有時是一份真誠的感情。本文牽掛于心的是故鄉特有的美景,故鄉醇厚的鄉音,農人的身影,這些美好的人和事物,給了考生以“信念與力量”。文章寫得有血有肉,精于對所選內容的剪裁,三個片斷三個角度,完美地組合成了一個整體,形象地詮釋了文題。文章寫得十分有情趣,充滿了對生活、對故鄉的熱愛。行文中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手法,用語形象生動,顯示了很好的語文積淀和基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好文章。

3、從未走遠

仿佛一夜之間,鎮上雨后春筍般地冒出無數“現刻瓦片”的小攤,攤旁擠滿了喧鬧吵嚷討價還價的游人,攤后站立著油嘴滑舌卻又分心刻瓦的攤主。我站在街頭,腳下依舊是那條麻石板路,卻似乎很多東西都走遠了。

一抬頭,鎮口石門上是陶二爺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田”中藏“壽”, “口”中藏“祿”,“喜”依“示”邊,團團喜氣,卻又因瓦的灰色顯得肅穆起來。“福”下是喜鵲登梅、貔貅招財、麒麟送子、三陽開泰四副吉祥圖案,極為傳神。穿過石門沿著石板路走,兩側屋頂上青瓦鱗鱗千瓣,古樸素雅,沉穩寧靜,紋路古拙若桑間雞鳴,桃源犬吠,淳樸可愛。

十多年前,小鎮尚未被開發成為景區,未被冠以古鎮之名。幼年的我熱衷于觀賞陶二爺雕瓦刻磚。他好兩口小酒,頰上微酡,使描樣上線條飄逸圓潤,下刀時力道勻適,打磨時凹凸有致,上藥后渾然天成。一抬腕,是丹鳳朝陽,一低頭,是魚躍龍門。鑿削鏟旋,如寫書法,抑揚頓挫間光影流動。陶家一排“福”字瓦簡單而各異,掩映著后院小葉黃楊密密匝匝的葉子,流淌著時光靜好。

可現在,那些生意紅火的攤主并不描樣,遑論上藥——現刻嘛,效率第一。彼時的認真與虔誠呢,精雕細琢與歲月安穩呢呢,難道都隨著這十余載光陰漸行漸遠了嗎?我聽著耳邊高高的鞋跟叩擊著石板路,望著尖尖的傘頂劃過起伏的墻垣,心下一絲迷惘。

七拐八彎進深巷,熟悉的木門,斑駁的低檻,陶二爺竟一直沒搬家。推開半掩的門,一聲舊舊的“吱呀”聲還是昔年音客。他正刻一條魚,磚石中心只寥寥幾筆,一條極生動的灰鯽,然覺滿磚江湖,煙波無盡。抬頭見是我,一怔神,旋即爽朗一笑: “丫頭還記得我這老頭子?”我可處江湖之遠啦!”復又低頭。有細密的雨絲飄舞,屋瓦上浮漾著濕濕的流光。

跨出門檻的那一剎那,我恍然意識到,那些我以為走遠的,其實都在這兒,從未走遠。也許在深巷里,也許在職業掩映下,陶二爺始終如此,懷著雕刻的信仰刀刀筆筆,歲歲年年。

那寧靜空靈的檐雨滴聲,從未走遠。 中考閱卷組簡評:

作者以細膩的筆調,捕捉生活中的細節。陶二爺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我幼年時陶二爺雕刻時的動作,再次相見時,老人家的神態簡練傳神,“一怔”“一笑”,一“低頭”,盡管只是一個普通的刻碑老人,但他的執著與堅守,正是一道從未走遠的風景。文章一氣貫注,筆法累累如串珠,全無矯情做作之文句,在積累了許多來自生活的感性體驗之后,在這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顯露出一番成長的自省和理性思辨,體現了考生對現實的關注和思考,科技進步和文明傳承這一重大的社會性問題便在這些細節中得以凸顯。小作者巧妙的揭示了一個重大的主題,卻把思考的空間留給讀者,讓人回味無窮。

第五篇: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解讀考試答案(90分)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解讀(上) 課程的考試 (90分答案)

一、單選 ( 共 4 小題,總分: 40 分)

1. 建國以來,我國共召開過()次城市工作會議。 A.3 B.4 C.5 D.6

2. 本講中提到,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核心思想是落實農業轉移人口()。 A.在就業地落戶 B.享受城市公共服務

C.獲得平等的社會保障 D.在城市買房

3. 本講提到,2015年4月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聯合發文,公布了首批()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A.10 B.12 C.14 D.16

4. 本講提到,要從提高城市發展的(),來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 A.宜居性 B.系統性

C.發展可持續性

D.發展積極性

二、多選 ( 共 2 小題,總分: 20 分)

1. 本講提到,城市工作的具體部署要從城市工作的全局性來看,來統籌()等結構。 A.經濟 B.空間 C.規模 D.產業

2. 本講提到,從提高各方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性來看,要統籌()等主體。 A.政府

B.社會

C.市民

D.綜企業

三、判斷 ( 共 4 小題,總分: 40 分)

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鎮化進程。 正確 錯誤

2. 1949年我國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

正確 錯誤

3. 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正確 錯誤

4. 中央房地產六大舉措核心是提高城鎮化率。

正確 錯誤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sbs3unit1同步練習下一篇:專技天下2016最新答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