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兒科護理學實驗操作

2022-08-29

第一篇:兒科護理學實驗操作

兒科護理實驗指導@瀘州

兒科護理與操作

一、見習地點:兒科病房

二、見習學時:3學時

三、見習內容:

1、兒科住院護理常規。

2、兒科患兒常見癥狀的護理。

3、常用兒科護理技術操作。

四、見習要求:

1、理解住院患兒的心理反應和護理要點。

2、了解兒科護理常規。

3、掌握小兒常見癥狀的護理。

4、掌握兒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

5、臨床實習時態度要認真,同情、關愛患兒。

五、實習方法:

1、兒科住院護理常規:先集中由帶教老師講述后分組,每10~12人為一組,由任課老師和帶教老師帶領,選擇典型的病例,邊觀、邊講解,最后小結。

2、兒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先集中由帶教老師講解后分組練習,在練習過程中,老師要邊巡視、邊指導,最后小結。

3、見習作業

(1)觀察不同年齡住院患兒的心理反應。

(2)如何護理發熱、哭鬧患兒?

(3)簡述常見兒科護理技術操作的注意事項。

5

※<標題三>

小兒腹瀉病患兒的護理

一、見習地點:兒科病房

二、見習學時:3學時

三、見習內容:

1、見習腹瀉患兒的身心狀況及護理。

2、練習腹瀉患兒的液體療法。

四、見習要求:

1、掌握腹瀉患兒的護理評估(包括不同程度的脫水、酸中毒、低血鉀)及護理

措施。

2、掌握腹瀉患兒液體療法的護理及常用混合液的配制方法。

3、掌握腹瀉患兒的健康教育。

4、臨床實習時態度要認真,同情和關愛 患兒,動作輕柔。

五、實習方法:

1、集中由帶教老師講述后分組,每10~12人為一組,由任課老師和帶教老師帶

領,邊觀察、邊講解,最后小結。

2、若無條件去醫院病房見習時,可在護理模擬示教室組織學生觀看錄像《小兒

腹瀉及液體療法》?;蜻x擇1例個案,在護理模擬示教室組織學生進行護理個案討

論。

3、見習作業

(1)護理個案討論

病例:患兒,女,6個月。主因嘔吐、腹瀉于6月15日入院?;純合等斯の桂B,

5天前突起腹瀉7~8次/天,蛋花湯樣,有腥臭,黏液多,食后嘔吐1~2次/天,次

日大便10余次,持續至今,近二日納差,吃后即吐,頻瀉,已12小時無尿。病兒

為足月順產,出生體重3kg,無窒息史。

護理查體:體溫38.5°C,體重6kg,神志朦朧,呼吸快,口唇櫻紅色,前囟及

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心率125次/分,心音低鈍,四肢厥冷,脈弱,哭無淚。血

鈉127mmol/L,血鉀3.5mmol/L,二氧化碳CP11.0mmol/L。

臨床診斷:為細菌性腸炎。

問題:

1)該患兒屬于哪種程度、何種性質的脫水?第一天補液總量應為多少毫升?

2)患兒首批輸液宜選用何種液體?張力為多大?量為多少?在多長時間內輸

完?滴速應如何?

3)補充患兒累積損失量宜選用何種液體?量為多少?在多長時間內輸完?

4)當輸液瓶中還剩200mL液體時患兒開始排尿,在200mL液體中最多只能加

10%氯化鉀多少毫升?

5)該患兒入院當晚已排尿3次,脫水征消失,但又嘔吐一次,大便3~4次,突

然全身抽搐兩眼上翻。應考慮伴發了什么?怎樣處理?

6)列出該患兒的主要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7)當該患兒出院時,請對患兒的家長進行健康指導。

(2)練習常用混合液的配制:

1)配180mL2:1液。

2)配300mL2:3:1液。

3)配450mL4:3:2液。

※<標題四>

腎臟疾病患兒的護理

一、見習地點:兒科病房

二、見習學時:3學時

三、見習內容:見習急性腎小球腎炎或腎病綜合征患兒的身心狀況和護理要點。

四、見習要求:

1、了解急性腎小球腎炎或腎病綜合征患兒的身心狀況。

2、掌握急性腎小球腎炎或腎病綜合征患兒的護理。

3、理解急性腎小球腎炎或腎病綜合征的健康教育。

4、臨床見習中態度要認真,觀察護士在護理工作中的態度和操作技巧,同情、

關愛患兒。

五、見習方法:

(1)先集中由帶教老師講述后分組,每10~12人為一組,由任課教師或帶教老

師帶領,邊觀察、邊講解,最后小結。

(2)若兒科病房無要見習的病種時,組織學生觀看錄像《急性腎炎與腎病綜合

征》并進行護理個案討論。

(3)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與病人及知情者進行交談和對病兒進行護理體

檢。

交談的內容

① 起病的情況,是首發還是復發。

② 有無感染、勞累、預防接種誘發因素。

③ 有無頭昏。

④ 曾進行治療的用藥情況、藥物名稱、劑量、療效及不良反應;是否用過利

尿劑。

⑤ 患病后的精神、飲食、睡眠和大小便情況;對生活或學習的影響情況;心

理反應情況;家人、同事、親朋好友關心情況;居住區周圍的醫療保健機構;是否

加入醫療保險等。

⑥ 個人愛好:音樂、唱歌、跳舞、運動等。

護理體檢內容

① 生命體征、面容表情、體位等。

② 全身水腫情況,水腫的性質、程度、范圍。

(4)帶教老師提供病例的有關實驗室檢查及特殊檢查結果供學生參閱:血常規、

尿常規等報告結果。

(5)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提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措施,結合病人的健

康問題進行健康教育。

(6)小組討論后,每人書寫一份見習報告,交帶教老師批改、講評。

病案分析

病例一:病兒,男,10歲,因頭痛、嘔吐、少尿4日入院。病兒2周前曾患“上

感”,在當地醫院治愈。4日前自覺頭昏眼花、頭痛,乏力,以為休息不好而未引起

家長的重視。2日前頭痛加劇,并出現惡心、嘔吐,嘔吐為噴射性、胃內容物,同時

出現少尿和雙下肢水腫。病程中無發熱、皮疹、鼻出血等,大小便正常。無外傷手

術史,無藥物過敏史,平素體健,飲食睡眠佳,家族中無特殊,既往無類似病史。

護理體檢:體溫36.9°C,脈搏71次/分,呼吸31次/分,體重55.8kg,身高

145cm,血壓160/110mmHg。發育正常,營養欠佳,神志清楚,較煩躁,檢查尚合

作。面色稍藏才,眼瞼水腫,急性病容,無皮疹,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心率65次/

分,律齊,心音稍低鈍,無雜音;雙肺呼吸對稱,呼吸音清。腹平軟,肝右肋下觸

及,質軟;脾未及;腹移動性濁音(—),腹部未捫及包塊;雙腎區輕微扣痛。脊

柱四肢無畸形,雙下肢非凹陷性水腫。神經系統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Hb94.8g/L,WBC5.1×10E9/L,N0.62,L0.38,BPC311

×10E9/L。糞常規正常。尿常規:PH5.0,尿蛋白定性(+),尿糖(-);尿沉淀鏡

檢:RBC7~10/HP,尿WBC1~3/HP,顆粒管型(+)。ESR64mm/h,BUN3.1mmol/L,

Cr125μmol/L;ASO670μ/L,MP 1180mg/L,CH50、C3降低。血電解質、血清總

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均正常。腹部B超:肝、脾正常,雙腎體積增大,結構混

亂,皮質回聲增強,提示腎損害。頭顱CT未見異常。腦脊液檢查正常。

臨床診斷:急性腎小球腎炎。

問題:

(1)根據患者的臨床資料,提出3個現存的護理診斷和合作性問題。

(2)針對護理診斷制訂相應的預期目標。

(3)按護理診斷和預期目標,擬訂相映的護理措施。

(4)當該患兒即將出院時,請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主題為出院后如

何限制活動量、調整飲食的方法、隨訪要求等。

病案二:病兒,男,4歲。因水腫、少尿加重3天入院。病兒2周前無明顯誘

因出現水腫、少尿。近3天來尿量24小時100mL左右,水腫加重,以顏面、下肢

明顯,兩眼不能掙開,呼吸困難,腹部高于胸部。病程中無血尿、高血壓,無皮疹、

紫癜、關節疼痛,無鼻出血、黑便等。無外傷手術史,無藥物過敏史,平素體健,

飲食睡眠佳,家族中無特殊,既往無類似病史。

護理體檢:體溫37°C,脈搏90次/分,呼吸25次/分,體重20kg,血壓

90/60mmHg。發育正常,營養尚可,神志清楚。面色稍蒼白,顏面水腫,無皮疹,瘀點等,淺表淋巴結無重大。心率90次/分,律齊,心音稍低鈍,無雜音;雙肺呼吸對稱,呼吸音清。腹部膨隆,腹壁靜脈顯現,腹部壓痛明顯,無反跳痛,肝脾未及;腹移動性濁音(+);左腎區扣痛(+),右腎區扣痛(±)。陰囊水腫發亮。脊柱四肢無畸形,雙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腫。神經系統檢查為見明顯異常。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RBC4.02×10E9/L,Hb117g/L,WBC8.1×10E9L,N0.54,BPC311×10E9/L。糞常規正常,尿常規: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

2.1g,余正常。血清白蛋白15g/L,球蛋白22g/L,膽固醇9.2mmol/L。血電解質正常,ASO、C3正常。肝腎功能正常。X線、EKG未見異常。

臨床診斷:單純性腎病綜合征。

問題:

(1)根據患兒的臨床資料,提出3個現存的護理診斷和合作性問題。

(2)針對護理診斷制訂相應的預期目標。

(3)按護理診斷和預期目標,擬訂相應的護理措施。

(4)當該患兒即將出院時,請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健康教育,主題為指導激素的應用、調整活動量和飲食的方法及如何預防感染等。

第二篇:初中物理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大賽活動方案

關于開展中心中學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大賽的

2016.11.24

中心中學理化生組

中心中學八年級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大賽活動方案

測量石塊密度的實驗

為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展示我校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和創新精神,有效提高我校學生實驗操作技能水平,特制訂初中物理實驗操作技能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科教育的均衡發展,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工作,增強中學生實驗理論水平和實驗操作能力,提高實驗教育教學水平。特舉辦本次活動。

二、大賽組織

活動由物理教研組主辦。

三、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 長:付德均

成 員:魏云強

古開琴

楊生利

職 責:負責安排、部署、協調和巡查本次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大賽活動。 2.籌備組: 組 長:吳憲

成 員:張應旭 梅松香

職責:

A、負責制訂活動實施方案,擬訂通知、安排,收集整理大賽活動的

相關資料,籌備和補充實驗大賽所需的儀器等。 B、負責報到、抽簽、核對身份,賽場布置。

四、評委組

成 員:付德均 魏云強

古開琴

楊生利 張應旭 梅松香 吳憲 職 責:

1.熟練掌握并嚴格執行本學科實驗操作試題的評分細則。評分時要公平、公正,準確賦分。賦分結束后不得修改參賽選手成績,并在評分表上簽名。

2.評委不得以任何方式提示或暗示參賽選手進行實驗操作。 3.評委如發現參賽選手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危及人身安全隱患時要及時提醒或制止。

4.實驗操作結束信號發出后,要求參賽選手終止操作,并組織其依次離開賽場。

5.本次物理物理評委現場打分,從學生選材、設計、操作、記錄數據處理和完成實驗報告打分。參賽選手的最后成績以全體評委的平均分數計算,平均分數取整數;每位參賽選手的實驗操作時間為45分鐘,滿分為100分。

6.實驗操作過程分組進行,每組1人,參賽選手按序號入座;

五、比賽時間:2016年12月21日

六、地點:物理實驗室

七、比賽流程:

當天中午一點鐘物理實驗,前25分鐘,進行實驗技能操作比賽,后20分鐘書寫實驗報告。

八、比賽獎項的設置

本次比賽設獎,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

九、教師就餐按文件執行。

第三篇:兒科護理學

1、兒科護理學:是一門研究從胎兒期至青少年階段小兒生長發育規律、健康保健、疾病預防和疾病臨床護理的學科。

2、小兒年齡分期:

胎兒期:從卵子和精子結合到小兒出生前 新生兒期:出生后臍帶結扎起至28天

嬰兒期:出生后到滿1周歲之前。又稱乳兒期 幼兒期:1周歲后到滿3周歲之前為幼兒期。 學齡前期:3周歲至6~7歲入小學前為學齡前期 學齡期:從6~7歲到青春期前,又稱小學學齡期

青春期:從第2性征出現到生殖功能基本發育成熟

3、生長是指小兒整體和各器官的增長,表示機體在量方面的增加;

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機體能力的演進,表示功能方面的變化。

4、生長發育規律:

生長發育的連續性和階段性、各系統器官發育的不平衡性、生長發育的順序性、生長發育的個體差異性

5、小兒體重估計:

1~6月: 體重(kg)=出生體重(kg)+0.7(kg)×月齡

7~12月:體重(kg)=出生體重(kg)+0.7(kg)×6+0.5(kg)×(月齡-6)

2歲時體重4倍于出生體重(12kg)。2歲后到

11、12歲前體重穩步增長,平均每年增長2kg,推算公式如下:

2~12歲:體重(kg)=12(kg)+2(kg)×(年齡-2)=8(kg)+2(kg)×年齡

6、骨骼發育:

可通過頭圍和囟門大小以及骨縫閉合情況來衡量顱骨的發育。前囟出生時約1.5~2cm ,至1~1歲6個月閉合。前囟早閉或過小見于小頭畸形,晚閉或過大見于佝僂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或腦積水患兒。前囟飽滿反映顱內壓增高,而前囟凹陷見于脫水患兒或極度消瘦者。

7、牙齒發育:乳牙共20個,2.5歲出齊,2歲以內乳牙數目約為月齡減4~6。6歲左右開始出恒牙。

8、嬰兒特點與保健

9、計劃免疫:是指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生規律,將有關疫苗,按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給人群接種,使人體獲得對這些傳染病的免疫力。從而達到控制、消滅傳染源的目的

10、免疫方式:

主動免疫:是指給易感者接種特異性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從而產生相應的免疫能力。 被動免疫:未接受主動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觸傳染源后,被給予相應的抗體,而立即獲得免疫力。

11、預防接種注意事項:

卡介苗:2月以上嬰兒接種錢應做PPD試驗,陰性者才能接種 脊髓灰質炎三價混合減毒活疫苗:冷開水送服

麻疹:接種錢一個月及接種后2周避免用胎盤球蛋白、丙球蛋白制劑 百日咳、破傷風、白喉

乙肝疫苗

12、能量的需要:基礎代謝、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活動、生長(小兒縮特需)、排泄

13、母乳喂養優點:滿足營養需要、增進身體健康、哺乳方便易行、促進感情交流、利于母體恢復。

全脂奶粉:重量1:8或者按容量1::4配奶。

14、小兒輔食添加原則: 添加方式: 添加時機: 食物質量:

注意觀察:

出生1-3個月添加青菜水、新鮮果汁,每次3-5ml,每日15-30ml,以后每日100ml,魚肝油,開始每日1粒/隔日,4個月以后1粒/每日。

4-6個月可以添加含鐵多的食物,菜泥、魚泥、蛋黃、米糊、稀粥、動物血等。

注意:嬰兒腹瀉時,要推遲增加輔食的時間。 7-9個月餅干、饅頭、面包、煮熟的水果、爛面條、雞肝、魚、瘦肉等。 10-12個月可以逐漸加喂稠粥,軟飯、面包、碎菜、碎肉、豆制品等。 1-1.5歲時,可以吃軟的米飯面條,小餃等。

在添加這些食品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最初開始添加這些食品時,要注意給予的量和種類不宜過多,可少給一點試喂,如果嬰兒消化吸收好,可逐漸增加量;對于嬰兒當時不愛吃的食物也不要勉強,可過段時間后再試著給予。

2) 添加這些食物時,要定食定量,可在喂奶前或喂奶后。

3) 嬰兒患病期間或夏天食欲不好時,可增加喂哺母乳的次數,而且不宜更換輔食。 4) 在增加輔食或更換種類時,需要注意觀察嬰兒的大小便是否正常,如果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要及時找出原因,并盡快糾正。

15、急診搶救的五要素:人(主要作用)、醫療技術、藥品、儀器設備和時間。

16、小兒體液特點:

(一)體液總量的分布

年齡越小,體內水分的比例越大,主要是間質液比例較高。

(二)體液的電解質成分

小兒體液電解質成分與成人相似。只有新生兒生后數日血鉀、氯和磷偏高,血鈉、鈣和碳酸氫鹽偏低。

(三)水的交換

正常人體液經常保持動態平衡,水分的需要和能量的消耗成正比。正常小兒每日需水量為120~150m1/418kJ(100kcal),嬰幼兒水交換率為成人的3~4倍,因而小兒較成人對缺水的耐受性差,易發生脫水。

1.不顯性失水多 按體重計算約為成人的2倍,每日約為300~500m1/m2。

2.體溫升高、呼吸加快均可使不顯性失水增加。體溫每升高1℃,每日約增加75m1/m2.內生水量指食物代謝、組織分解所釋放的水分,一般約為每日100m1/m2。

2.消化道的液體交換量大

正常人每天分泌大量消化液,其中絕大部分被再吸收,僅有少量由糞便排出。年齡越小,消化液的分泌與再吸收越快,一旦出現消化功能障礙,如腹瀉,水的再吸收障礙,極易出現水和電解質紊亂。

3.腎臟調節功能差

年齡越小,腎調節能力越差,其濃縮、稀釋功能,酸化尿液和保留堿基的能力均較低,比成人更易發生水和電解質紊亂。因此嬰兒補液時更應注意補液量和速度。

17、脫水:

高滲性脫水以失水多于失鈉、血清鈉濃度>150mmol/L(150mEq/L)、血漿滲透壓>310mOsm /L為主要特征。

低滲性脫水以失鈉多于失水,血清鈉濃度<130mmol/L(<130mEq/L),血漿滲透壓280mOsm/L為主要特征。

水與鈉按其在正常血漿中的濃度成比例丟失時,可引起等滲性脫水。即使是不按比例丟失,但脫水后經過機體調節。血鈉濃度仍維持在130~145mmol/L,滲透壓仍保持在280~310mOsm/L者,亦屬等滲性脫水。

18、低鉀血癥

A、原因:a、攝入量不足;b、丟失增加;c、分布異常;d、各種原因的堿中毒。 B、臨床表現:a、神經肌肉:表現為神經、肌肉應激性減退;

b、心血管:一般為心肌興奮性增強,可出現心悸、心律失常,嚴重者可出現房室阻滯、室性心動過速及室顫,最后心臟停跳于收縮狀態。此外還可引起心肌張力減低,心臟擴大,末梢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等。心電圖可出現U波。;

c、腎臟損害:長期低鉀可引起缺鉀性腎病和腎功能障礙,腎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多尿且比重低,尤其是夜尿增多。這可能與遠曲腎小管細胞受損,對抗利尿激素反應降低,水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另外,缺鉀后膀胱平滑肌張力減退,可出現尿潴留,病人常易合并腎盂腎炎。

19、ORS是口服補液鹽的英文簡稱

ORS配方: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葡萄糖粉20克,加涼開水1000毫升 20、靜脈補液前“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鹽后糖、先濃后淡、先快后慢;“兩補”:見尿補鉀、驚跳補鈣。

補液量:輕度脫水30—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50ml/kg 輸液種類:低滲2/3張含鈉液;等滲1/2張含鈉液;高滲1/3—1/5張含鈉液

21、新生兒分類

足月兒: 37足周≤胎齡<42足周

早產兒

未成熟兒: 28足周≤胎齡<37足周 過期產兒: 胎齡≥ 42足周

正常出生體重兒(NBW)2500g≤ BW <4000g 低出生體重兒(LBW):< 2500g 極低出生體重兒 (VLBW):<1500g 超低出生體重兒

(ELBW): < 1000g 巨大兒(macrosomia): >4000g 小于胎齡兒:出生體重<第10百分位

適于胎齡兒:第10百分位≤體重≤第90百分位 大于胎齡兒:出生體重>第90百分位

22、正常足月兒特點及護理

見P103頁 適中溫度:指能維持正常體核及皮膚溫度的最適宜的環境溫度,在此溫度下身體耗氧量最少,蒸發散熱量最少,新陳代謝最低。

常見生理狀態:生理性體重下降、生理性黃疸、乳腺腫大、馬牙和螳螂嘴、假月經、粟粒疹

23、早產兒護理特點:

呼吸暫停:呼吸停止時間達15—20秒,或雖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減慢(<100次/分)并出現紫紺及四肢肌張力的下降。

24、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因缺氧發生宮內窘迫或娩出過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環障礙,以致生后1分鐘內無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規律性呼吸,而導致低氧血癥和混合性酸中毒。 Apgar評分內容:呼吸、心率、對刺激的反應、肌張力和皮膚顏色。分數越低越嚴重。 復蘇程序:A開放氣道—B建立呼吸— C維持循環—D藥物治療

25、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HIE)是指各種圍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腦血流減少或暫停而導致胎兒或新生兒腦損傷。

HIE臨床分度及比較

26、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指新生兒出生后已了現短暫(數分鐘至數小時)的自然呼吸,繼而發生進行性呼吸困難、發紺、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癥狀和呼吸衰竭。多見于早產兒、過低體重兒或過期產兒?;純悍蝺刃纬赏该髂槠渲饕∽?,故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患嬰多為早產兒剛出生時哭聲可以正常,6~12小時內出現呼吸困難,逐漸加重伴呻吟。 臨床表現:進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 (12hrs內)、鼻扇和三凹征、呼吸快 (RR>60/min)、呼氣呻吟、發紺;胸廓扁平,肺部呼吸音減弱、恢復期易出現PDA、3天后病情將明顯好轉。

27、

第四篇:兒科護理學

1、胎兒期是指()

A、受精后的38周B、受精后的270天C、精卵結合到分娩前約40周

D、受精后39周E、精卵結合后的28周

2、小兒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為()

A、學齡期B、幼兒期C、學齡前期D、新生兒期E、嬰兒期

3、、一個正常5歲兒童的體重約為()

A、22kgB、18kgC、16kgD、19kgE、20kg

4、體重達到出生體重3倍的年齡是()

A、1歲半B、2歲C、3歲D、1歲E、2歲半

5、小兒乳牙應出齊的時間()

A、8周B、12個月C、10歲D、2歲半E、12歲

6、新生兒病室的適宜溫是()

A、22~24℃B、18~20℃C、16~18℃D、26~28℃E、28~30℃

7、嬰兒計劃免疫下列哪項正確()

A、5個月接種麻疹疫苗B、2個月開始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

C、7個月開始接種百日咳疫苗D、4個月開始接種卡介苗 E、8~10個月注射乙腦疫苗

8、女嬰,11個月,其營養需要與成人最主要的不同之處是()

A、基礎代謝所需的營養素和能量B、排泄物中熱量的損失

C、食物特殊動力作用所需的熱量D、活動所需的營養素與熱量 E、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與熱量

9、嬰兒神經系統和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選擇鎮靜止驚藥時不宜選擇()

A、安定B、苯巴比安C、異丙嗪D、氯丙嗪E、嗎啡

10、母乳喂養的方法,下述哪項不合適()

A、正常新生兒生后半小時即可開始喂乳B、1~2個月的嬰兒可按需隨時喂乳

C、每次哺乳約15~20minD、應兩側乳房各喂一半量

11、新生兒的正常呼吸頻率為()

A、50~60次/分B、40~45次/分C、18~24次/分

D、20~30次/分E、15~18次/分

12、新生兒出生后開始排便時間一般為()

A、生后18小時內B、生后24小時內C、生后36小時內

D、生后12小時內E、生后5小時內

13、新生兒上腭中線和齒齦切緣上有黃白色小斑點,俗稱“板牙”,應如何處理()

A、抗炎治療B、刮擦C、用針挑破D、無需處理,可自行消失E、涂制霉菌素

14、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實施藍光治療時,燈管與嬰兒皮膚距離為

()

A、55~60cmB、10~20cmC、33~50cmD、20~30cmE、60~70cm

15、營養不良時皮下脂肪消減順序最先是()

A、面頰B、腹部C、軀干D、臂部E、四肢

16、皰診性咽峽炎的病原體是()

A、支原體B、流感病毒C、帶狀皰疹病毒D、柯薩奇病毒E、副流感病毒

17、咽-結合膜熱的病原體是()

A、腺病毒B、支原體C、衣原體D、柯薩奇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

18、鵝口瘡的致病菌為()

A、金黃色葡萄球菌B、白色念珠菌C、肺炎雙球菌

D、溶血性鏈球菌E、沙門氏菌

19、嬰兒秋季腹瀉的病原體為()

A、柯薩奇病毒B、腺病毒C、合胞病毒D、輪狀病毒E、流感病毒

20、小兒腹瀉飲食管理,下列哪項不正確()

A、嚴重嘔吐者暫時禁食B、嚴重脫水患兒禁食2天

C、母乳喂養者暫停輔食D、人工喂養者禁食4~6小 時E、恢復人工喂養,奶可由稀到稠

名詞解釋

1、脫水 由于丟失體液過多和攝入不足使體液總量尤其是細胞外液量

減少的病理生理狀態。

2、圍產期從胎齡滿28周至出生后7天。

3、驚厥是指由于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發生不自主的強直或陣攣性收縮,同時伴有意識障礙的一種神經系統暫時紊亂的狀態。

4、小兒腹瀉 是一組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主的臨床綜合征,嚴重者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5、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由于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失常,進而引起以骨骼發育障礙為主的慢性營養缺乏癥,重者造成骨骼畸形。

6、高危兒是指那些在圍產期或出生后存在可能導致神經系統損傷或發育障礙因素的小兒

7、貧血 單位容積外周血中,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血細胞比容低于正常水平下限的臨床綜合征。

簡答題

1、母乳喂養的優點

① 營養價值高 ② 增強免疫力 ③ 喂養溫度適宜,不易污染,經濟方便,且乳量隨嬰兒增長生長而增加 ④ 可增進母嬰感情,促經嬰兒智力發育 ⑤ 有利于母親健康和產后康復

2、新生兒復蘇的方案

A(Air way)建立通暢呼吸道

B(Breathing)建立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正常循環

D(Drug)藥物治療

E(Evaluation)評價、監護

3、新生兒常見的幾種特殊的生理狀態

生理性體重下降生理性黃疸乳腺腫大口腔內改變:新生兒上腭中線和齒齦切緣上常有黃白色小斑點,系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腺分泌物積留所致,分別俗稱為“上皮珠”和“板牙”,于生后數周至數月自行消失。新生兒面頰部的脂肪墊,俗稱“螳螂嘴”,對吸乳有利,不應挑割,以免發生感染假月經

4、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2.維生素D攝入不足3.食物中鈣、磷含量過低或比例不當4.維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5.疾病或藥物影響

5、口服鐵劑的護理

餐中或者餐后服用,以減輕胃腸道的癥狀;與維生素C同服,促進鐵的吸收;避免與茶、咖啡、蛋類、牛奶等同服,以免影響鐵的吸收;避免與H2受體阻滯劑同服??诜F劑時用吸管服用,避免染黑牙齒。

6、輔食的添加原則

由少到多,一種到多種,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的原則

7、對麻疹患兒高熱的護理特點

除高熱的常規護理外,還應注意以下方面:絕對臥床休息至皮疹消退、體溫正常為止。衣被穿蓋合適,忌捂汗,及時更換汗濕的衣被。慎用退熱劑,物理降溫時忌冷敷和酒精擦浴。

第五篇:兒科護理學專

兒科護理學(專)

重癥佝僂病伴消化功能紊亂的患兒,用維生素D治療后多久可以改為預防量口服

? D. 4個月

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的因素不包括

? E. 運動

正常小兒前囟閉合的時間為

? B. 1~1.5歲

臨床上作為胎兒娩出后有無生存能力界限的時間為

? D. 胎齡28周

正常小兒1歲時出牙數目約為

? A. 2顆

嬰幼兒灌腸液的溫度一般為

? E. 39ºC ~41ºC

新生兒重癥監護的對象不包括

? B. 胎齡<36周的患兒

某小兒體重為9.6kg,身長為75cm,頭圍46cm,估計其年齡為

? B. 10個月

正常小兒出生時體重為3kg,5個月時體重最接近

? C. 6kg 不符合兒科臨床特點的一項為

? D. 小兒生長發育不成熟,后遺癥較成人多

Ⅱ度營養不良是指體重低于正常的

? D. 25~40% 8個月小兒,體重為7kg,用5%糖牛奶喂養時,該小兒每日應供應的能量最接近于 ? D. 850Kcal 小兒體液平衡的特點為

? B. 低滲性脫水時,細胞外液呈現低滲狀態,口渴不明顯

急性腎炎的臨床表現不包括

? E. 蛋白尿

2:3:1含鈉液配置方法是

? B. 1.4%碳酸氫鈉兩份,5%葡萄糖三份, 0.9%NaCl一份

兒童上部量等于下部量的年齡是

? D. 12歲

佝僂病患兒出現鞍狀顱的年齡是

? B. 3個月

小兒接種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的時間為

? D.

3、

4、5 早產兒,日齡1天,有窒息史,生后1天出現煩躁不安,腦性尖叫,應考慮為

? C. 新生兒顱內出血

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疾病為

? B. 皰疹性咽峽炎

8個月小兒,體重為7kg,用5%糖牛奶喂養時,該小兒每日應供應的能量最接近于

? A. 700Kcal 臨床上作為胎兒娩出后有無生存能力界限的時間為

? D. 胎齡28周

新生兒心肺復蘇的特點是

? D. 按壓深度為2~3cm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的病原體為 ? B. 柯薩奇病毒

某10個月嬰兒因肺炎入院治療,1天內體溫達到39ºC,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加重,并伴有消化功能紊亂,x線檢查發現肺部有大片浸潤陰影,判斷該患兒

? D. 葡萄球菌性肺炎

某脫水患兒表現為煩躁,煩渴,高熱,尿少,肌張力高,應考慮為

? C. 高滲性脫水

成熟乳是指

? E. 產后11天至10個月的乳汁

疾病與所缺乏的維生素相對應的一組為

? A. 維生素A---夜盲癥

新生兒使用暖箱時,出箱的條件為

? B. 患兒體重達到2500g,一般情況好

嬰幼兒灌腸液的溫度一般為

? E. 39ºC ~41ºC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特點不包括

? A. 缺乏肺泡Ⅱ型細胞分泌的肺表面活性物質

新生兒重癥監護的對象不包括

? B. 胎齡<36周的患兒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不包括

? B. 室溫為22ºC ~24ºC,濕度為55%~65% 不符合兒科臨床特點的一項為

? D. 小兒生長發育不成熟,后遺癥較成人多

10個月小兒,嘔吐伴腹瀉,脫水來院就診,經輸液脫水癥狀好轉,但患兒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心率160次/分,腸鳴音減弱,可能的原因為

? B. 低鉀血癥 嬰幼兒秋冬季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為

? E. 輪狀病毒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不包括

? B. 室溫為22ºC ~24ºC,濕度為55%~65% 不屬于嬰兒期的免疫特點的一項是

? C. 從母體獲得被動免疫IgM 腎病綜合癥的最主要的病理基礎是

? A. 蛋白尿

新生兒期是指

? E. 從出生后臍帶結扎到滿28天

符合正常1.5歲小兒生長發育指標的是

? A. 已經出現第三個脊柱生理彎曲

不會出現黃疸癥狀的疾病為

? D. 缺血缺氧性腦病

8個月小兒,體重為7kg,用5%糖牛奶喂養時,該小兒每日應供應的能量最接近于

? A. 700Kcal 營養不良患兒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 C. 營養性貧血

臨床上作為胎兒娩出后有無生存能力界限的時間為

? D. 胎齡28周

佝僂病患兒出現鞍狀顱的年齡是

? D. 8個月

小兒神經反射發育特點不包括

? D. 2歲以內出現巴氏征屬于病理現象 男,2歲,發熱,咳嗽2天,體溫37.9℃。呼吸困難,口周發紺,聽診右肺底聞及細濕羅音,診斷肺炎,該患兒最主要的護理診斷是

? B. 氣體交換受損

2:3:1含鈉液配置方法是

? A. 0.9%NaCl兩份, 5%葡萄糖三份, 1.4%碳酸氫鈉一份

胎兒期保健內容的重點是

? A. 產前孕母保健

某脫水患兒表現為煩躁,煩渴,高熱,尿少,肌張力高,應考慮為

? C. 高滲性脫水

疾病與所缺乏的維生素相對應的一組為

? A. 維生素A---夜盲癥

新生兒使用暖箱時,出箱的條件為

? B. 患兒體重達到2500g,一般情況好

嬰幼兒灌腸液的溫度一般為

? E. 39ºC ~41ºC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特點不包括

? A. 缺乏肺泡Ⅱ型細胞分泌的肺表面活性物質

兒童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是在

? B. 嬰兒期

嬰兒期上半年少見呼吸道傳染病的原因是

? D. 母乳中含有IgA 某小兒體重為9.6kg,身長為75cm,頭圍46cm,估計其年齡為

? B. 10個月

不符合兒科臨床特點的一項為

? D. 小兒生長發育不成熟,后遺癥較成人多 兒童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是在

? B. 嬰兒期

10個月小兒,嘔吐伴腹瀉,脫水來院就診,經輸液脫水癥狀好轉,但患兒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心率160次/分,腸鳴音減弱,可能的原因為

? B. 低鉀血癥

小兒神經反射發育特點不包括

? D. 2歲以內出現巴氏征屬于病理現象

兒科護理學服務對象的年齡界限是

? B. 從受精卵結合到青春期

營養不良患兒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 C. 營養性貧血

兒童上部量等于下部量的年齡是

? D. 12歲

新生兒期是指

? E. 從出生后臍帶結扎到滿28天

符合正常1.5歲小兒生長發育指標的是

? A. 已經出現第三個脊柱生理彎曲

不會出現黃疸癥狀的疾病為

? D. 缺血缺氧性腦病

早產兒,日齡1天,有窒息史,生后1天出現煩躁不安,腦性尖叫,應考慮為

? C. 新生兒顱內出血

嬰兒期保健內容不包括

? B. 斷奶應在夏季進行

8個月小兒,體重為7kg,用5%糖牛奶喂養時,該小兒每日應供應的能量最接近于

? A. 700Kcal 胎兒心臟發育最關鍵的時期是胚胎的

? C. 前8周

新生兒心肺復蘇的特點是

? D. 按壓深度為2~3cm 2:3:1含鈉液配置方法是

? A. 0.9%NaCl兩份, 5%葡萄糖三份, 1.4%碳酸氫鈉一份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的病原體為

? B. 柯薩奇病毒

某脫水患兒表現為煩躁,煩渴,高熱,尿少,肌張力高,應考慮為

? C. 高滲性脫水

某10個月嬰兒因肺炎入院治療,1天內體溫達到39ºC,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加重,并伴有消化功能紊亂,x線檢查發現肺部有大片浸潤陰影,判斷該患兒

? D. 葡萄球菌性肺炎

小兒肺炎最重要的護理措施為

? B. 保持呼吸道通暢

新生兒使用暖箱時,出箱的條件為

? B. 患兒體重達到2500g,一般情況好

男,2歲,發熱,咳嗽2天,體溫37.9℃。呼吸困難,口周發紺,聽診右肺底聞及細濕羅音,診斷肺炎,該患兒最主要的護理診斷是

? B. 氣體交換受損

嬰兒期上半年少見呼吸道傳染病的原因是

? D. 母乳中含有IgA 代謝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時

? B. 呼吸深而快PCO2↑,PH↓,[HCO3]↓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不包括 ? B. 室溫為22ºC ~24ºC,濕度為55%~65%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不包括

? B. 室溫為22ºC ~24ºC,濕度為55%~65% 不屬于嬰兒期的免疫特點的一項是

? C. 從母體獲得被動免疫IgM 正常小兒出生時體重為3kg,5個月時體重最接近

? C. 6kg 兒科護理學服務對象的年齡界限是

? B. 從受精卵結合到青春期

營養不良患兒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 C. 營養性貧血

腎病綜合癥的最主要的病理基礎是

? A. 蛋白尿

兒童上部量等于下部量的年齡是

? D. 12歲

小兒牙齒發育特點不包括

? E. 低熱、流涎、煩躁等均屬于正常

符合正常1.5歲小兒生長發育指標的是

? A. 已經出現第三個脊柱生理彎曲

一新生兒,胎齡滿36周,體重2.4kg,身長47cm,皮膚紅嫩,耳殼軟,足底有1/3足紋,該新生兒為

? C. 早產兒

早產兒,日齡1天,有窒息史,生后1天出現煩躁不安,腦性尖叫,應考慮為

? C. 新生兒顱內出血 某小兒出生后1分鐘,P110次/分,R30次/分,哭聲弱,皮膚紅嫩,手腳發紺,四肢略屈曲,該小兒Apgar評分為

? C. 6分

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疾病為

? B. 皰疹性咽峽炎

營養不良患兒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 C. 營養性貧血

男,2歲,發熱,咳嗽2天,體溫37.9℃。呼吸困難,口周發紺,聽診右肺底聞及細濕羅音,診斷肺炎,該患兒最主要的護理診斷是

? B. 氣體交換受損

新生兒心肺復蘇的特點是

? D. 按壓深度為2~3cm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病因中不包括

? C. 免疫力低下

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的因素不包括

? E. 運動

生理性體重下降是指

? E. 出生后早期合理喂養可以避免

兒童上部量等于下部量的年齡是

? D. 12歲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特點不包括

? A. 缺乏肺泡Ⅱ型細胞分泌的肺表面活性物質

不符合兒童生長發育特點的是

? A. 體格上的個體差異隨年齡增長漸不明顯

代謝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時 ? B. 呼吸深而快PCO2↑,PH↓,[HCO3]↓

-某小兒體重為9.6kg,身長為75cm,頭圍46cm,估計其年齡為

? B. 10個月

不符合兒科臨床特點的一項為

? D. 小兒生長發育不成熟,后遺癥較成人多

兒童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是在

? B. 嬰兒期

10個月小兒,嘔吐伴腹瀉,脫水來院就診,經輸液脫水癥狀好轉,但患兒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心率160次/分,腸鳴音減弱,可能的原因為

? B. 低鉀血癥

Ⅱ度營養不良是指體重低于正常的

? D. 25~40% 凌晨護士查房時發現某3度營養不良患兒,大汗淋漓、蒼白、脈慢、意識不清、呼吸暫停、肢涼,應首先考慮發生哪種情況

? B. 低血糖癥

不屬于嬰兒期的免疫特點的一項是

? C. 從母體獲得被動免疫IgM 正常小兒出生時體重為3kg,5個月時體重最接近

? C. 6kg 兒科護理學服務對象的年齡界限是

? B. 從受精卵結合到青春期

腎病綜合癥的最主要的病理基礎是

? A. 蛋白尿

早產兒,日齡1天,有窒息史,生后1天出現煩躁不安,腦性尖叫,應考慮為

? C. 新生兒顱內出血 嬰兒期保健內容不包括

? B. 斷奶應在夏季進行

8個月小兒,體重為7kg,用5%糖牛奶喂養時,該小兒每日應供應的能量最接近于

? A. 700Kcal 營養不良患兒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 C. 營養性貧血

佝僂病患兒出現鞍狀顱的年齡是

? D. 8個月

胎兒心臟發育最關鍵的時期是胚胎的

? C. 前8周

2:3:1含鈉液配置方法是

? A. 0.9%NaCl兩份, 5%葡萄糖三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的病原體為

? B. 柯薩奇病毒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病因中不包括

? C. 免疫力低下

碳酸氫鈉一份

1.4%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黨總支換屆選舉辦法下一篇:電子政務的發展現狀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