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icu的醫院感染控制

2022-12-08

第一篇:icu的醫院感染控制

ICU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一、布局合理,分區明確:

治療室(區):內應設流動水洗手設置,有條件的可配備凈化工作臺; 監護室(區):分普通區和隔離區。每床使用面積為9.5m²,每天進行空氣消毒,也可配備空氣凈化消毒裝置。

二、工作人員入室要求:

更衣、換鞋、戴口罩、帽子、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進入。

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時戴手套:

四、加強ICU室內環境的清潔消毒:

1、物體和環境表面消毒: §地面消毒:無明顯污染情況下,通常采用濕拭清掃,用清水或清潔劑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穢和部分病原微生物;當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時,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劑,作用30min,致病性芽孢菌污染用含有效氯1000-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或噴灑地面。 §各類物品表面的消毒:一般情況下室內用品如桌、椅、床頭柜等只用清潔的濕抹布,每日2次擦拭各種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當室內各種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時必須采取嚴格的消毒處理。如:用500mg/L(2000mg/L)含氯的消毒劑溶液擦拭或噴灑室內各種物品表面;

§其他表面的消毒:包括病歷夾、門把手、水龍頭、衛生間、便池等物表,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情況下,每天用清潔水或清潔劑擦抹刷洗處理,保持清潔。當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時參照上述各類物品表面消毒方法進行處理:

§床單位消毒:包括病床、床墊、枕芯、毛毯、棉被、床單等,可采用床單位臭氧消毒器進行消毒,按說明書操作。

2、室內空氣消毒:

(1)有人情況下的空氣消毒:

①室內自然通風;

②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由高強度紫外線燈和過濾系統組成,能有效去除空氣中的塵埃,將進入消毒器內空氣中的微生物殺死;

(2)特殊情況下的空氣消毒可采用熏蒸或噴霧消毒:過氧乙酸:原液濃度應為16—20%;低于12%不得使用:稀釋成0.5—1.0%水溶液,加熱蒸發,在60-80%相對濕度,室溫下,用量按1g/m³計算,熏蒸時間2h.對金屬有腐蝕性,對織物有漂泊作用,注意防護;溫度和濃度過高易爆炸,陰涼保存;配制消毒液時,應按有效含量計算,稀釋液應現配現用。

五、加強對各種儀器設備、物品等消毒滅菌,防止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靜脈導管感染、尿路感染等發生。

1、接觸未破損皮膚的器具:

(1)血壓計袖帶若被血液體液污染應在清潔的基礎上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 min后,再清洗干凈,晾干備用;

(2)聽診器可在清潔的基礎上用乙醇擦拭消毒;

(3)腋下體溫表用后應在清潔的基礎上選用75%乙醇10-30min,清水沖凈、擦干,清潔干燥保存備用。

2、接觸未破損黏膜的器具清潔:如擴陰器、開口器、舌鉗、壓舌板、肛表等器具,用后應先清洗去污。

(1)最好一次使用;

(2)耐高溫的器具用壓力蒸汽滅菌后,保存備用;

(3)不耐高溫的器具在清潔的基礎上采用500-1000mg/L 含氯消毒劑浸泡10-30min后,清水沖洗,擦干備用。

3、通過管道間接與淺表體腔黏膜接觸的器具:如氧氣濕化瓶、呼吸機和麻醉機的螺紋管、氧氣面罩、胃腸減壓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器具可在清潔的基礎上:

(1)耐高溫的可采用壓力蒸汽滅菌;

(2)不耐高溫的可清潔后浸泡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中30min,清水沖凈,晾干,清潔干燥封閉保存備用;

(3)可采用清洗消毒機(80~90ºC)或超聲消毒機進行清洗、消毒、烘干 自動完成,清潔干燥封閉保存備用。

(4)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霧化器、呼吸機的管道、早產兒暖箱等器材必須每日消毒,用畢終末消毒,干燥保存。濕化液應用滅菌水。

4、分枝桿菌、經血傳播病原體污染器具:如分枝桿菌、炭疽菌、氣性壞疽、肝炎病毒、艾滋病等病人污染的器具應先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45 min清水沖凈擦干后:

(1)耐高溫的管道與引流瓶、開口器、舌鉗、壓舌板等可采用壓力蒸汽滅菌(最好使用一次用品);

(2)不耐高溫的部分可在預處理后再次浸泡在1000—2000mg/L的含氯或含溴消毒劑中30~60 min,清水沖凈,晾干,清潔干燥封閉保存備用;

(3)最好直接放置在洗凈滅菌裝置內清洗、消毒、滅菌依次完成,可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及保護醫務人員。

5、其它類器具:

(1)熱水袋、冰袋:無血液、體液污染時,浸泡于250mg/L含氯消毒掖中30min,皂水洗凈晾干備用(每周消毒一次);有污染隨時消毒,用500~1000mg/L 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洗凈晾干備用;

(2)治療車、換藥車等:每日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1~2次。

六、注意病人各種留置管路觀察、局部護理與消毒滅菌,防止交叉感染。

七、加強抗感染藥物應用與管理,防止病人發生菌群失調,加強細菌耐性的監測。

八、對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藥菌感染的病人,嚴格消毒隔離措施。

九、嚴格探視制度,限制探視人數。

第二篇:ICU醫院內感染控制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醫院感染控制已成為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ICU 是醫院控制院內感染的重點科室,是治療和搶救的重要場所。ICU 感染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時還會增加醫院和患者個人的經濟負擔,給醫院的醫療質量造成負面影響。而加強ICU 感染的管理,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2006 年以來,作者通過對ICU 感染因素的防范,取得滿意效果。

1 健全結構完善制度

本科的感染監控結構是科主任—護士長—監控醫生—監控護士。在醫院感染科的指導下,明確各級感染管理人員的職責,做到分工明確、上下協調,結合ICU 的工作特點,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措施,完善醫護人員技術操作流程、行為規范,制定切實可行的消毒、隔離、保潔措施,做到組織落實,責任到人。

2 加強學習,提高感染監控意識

增強醫務人員的感染監控意識是學習的關鍵。只有醫務人員重視并主動參與感染管理,才能使感染管理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剖叶ㄆ诮M織醫務人員學習院內、科內制定的各項感染管理制度、措施及相關的感染預防知識等,以確保各項管理制度、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3 制定ICU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3. 1 工作人員管理

保持工作服的清潔:接觸特殊患者,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9MRSA) 感染或攜帶者,或處置患者可能有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應穿隔離衣或防護圍裙戴防護眼罩。手套:接觸粘膜和非完整皮膚,或進行無菌操作時,須戴無菌手套;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處理被它們污染的物品時,建議戴清潔手套。護理患者后要摘手套,護理不同患者或醫護操作在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潔部位時要更換手套。特殊情況下如手部有傷口、給HIV/AIDS 患者進行高危操作時,應戴雙層手套。

手衛生:應嚴格執行手衛生標準。下列情況應進行手衛生:接觸患者前、接觸患者后、進行清潔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觸患者體液或分泌物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建議酒精擦手液9ABHR) 消毒法作為ICU 內主要的手衛生方法。

當手上有血跡或分泌物等明顯污染時,必須使用抗菌皂液洗手。摘掉手套之后、醫護操作在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潔部位時,也必須進行手衛生。

患有感冒、腹瀉等可能會傳播的感染性疾病時,應避免接觸患者。

每年應接受醫院感染控制相關知識的培訓,尤其要關注衛生保潔人員的消毒隔離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監督。

預防接種:崗前應注射乙肝疫苗9 乙肝指標陰性者) ,每年注射流感疫苗。

1 3. 2 患者管理

將感染與非感染患者分開安置。對于疑似有傳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癥感染,隔離于單獨房間。對于空氣傳播的感染,如開放性肺結核,應隔離于負壓病房。

對于MRSA、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等感染或攜帶者,盡量隔離于單獨房間,并有醒目的標識。如房間不足,可以將同類耐藥菌感染或攜帶者集中安置。

對于重癥感染、多重耐藥菌感染或攜帶者和其他特殊感染患者,進行分組護理,固定人員。不可同時照顧正、負壓隔離室內的患者。如無禁忌證,應將床頭抬高30°。重視患者的口腔護理。

3. 3 訪客管理

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訪客探視。探視時穿訪客專用的清潔隔離衣; 穿鞋套或更換ICU 內專用鞋;探視呼吸道感染患者,戴一次性口罩;進入病室探視患者前和結束探視離開病室時,應洗手或用酒精擦手液消毒雙手;探視期間,盡量避免觸摸患者周圍物體表面;訪客有疑似或證實呼吸道感染癥狀時,或嬰、幼兒童,應避免進入ICU 探視。在ICU 入口處,以宣傳畫廊、小冊子讀物等多種形式,向訪客介紹醫院感染及其預防的基本知識。

3. 4 醫療操作流程管理

留置深靜脈導管:置管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要求,更換穿刺點敷料的間隔時間,專用貼膜可達7d , 但敷料出現潮濕、松動、沾污時應更換。懷疑導管相關感染時,應考慮拔除導管,但不要為預防感染而定期更換導管。由經過培訓且經驗豐富的人員負責留置導管的日常護理。每天評估能否拔除導管。

留置導尿: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導尿。插管時應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輕柔,減少粘膜損傷。保持尿液引流系統的完整性,不要輕易打開導尿管與集尿袋的接口。使用精密尿袋更換1 次/ 周。保持尿道口清潔,每天評估能否拔除導尿管。氣管插管/ 機械通氣:嚴格掌握氣管插管或切開適應證對氣管插管者,吸痰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呼吸機螺紋管更換1 次/ 周,有明顯分泌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濕化器添加水須使用無菌水,每日更換。螺紋管冷凝水應及時清除,不可直接傾倒在室內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氣道。每天評估是否可以撤機和拔管。

除非緊急狀況或生命體征不穩定,氣管切開、大傷口的清創術等,應盡量在手術室中進行。更換傷口敷料時遵守外科無菌技術。

3. 5 物品管理

呼吸機及附屬物品: 用500 mg/ L 含氯消毒劑擦拭外殼,按鈕、面板則用75 %酒精擦拭, 1 次/ d。呼吸機螺紋管、霧化器等1000mg/ L 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無菌水沖洗晾干密閉保存備用。其他醫療儀器:診療、護理患者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監護儀、輸液泵、微量注射泵、血壓計、氧氣流量表、心電圖機等,尤其是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

2 如儀器的按鈕、操作面板,每天用75 %酒精仔細消毒擦拭,每位患者有專用的治療盒、體溫表、聽診器、手電筒,做到一用一消毒?;颊叩拇?、床欄、床旁桌、床頭柜每天用500mg/ L含氯消毒劑擦拭,擦拭毛巾做到一用一消毒。

3. 6 環境管理

開窗換氣2~3 次/ d ; 空氣消毒器定時消毒,所有地面,包括患者房間、走道、污物間、洗手間、儲藏室、器材室,每天可用清水或清潔劑濕式拖擦。對于多重耐藥菌的病室,必須采用消毒劑消毒地面,至少1 次/ d。不同房間使用的清潔工具,應分開放置,至少消毒1 次/ d。

3. 7 醫療廢物管理

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要求分類收集,加強醫療廢物登記,使用銳器盒,處理廢物與排泄物時醫務人員應做好自我防護,防止體液接觸暴露和銳器傷。

3. 8 抗菌藥物管理

按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執行。 3. 9 監測與監督

常規監測ICU 醫院感染發病率、感染類型、常見病原體和耐藥狀況等,尤其是3 種導管9 中心靜脈導管、氣管插管和導尿管) 相關感染。加強醫院感染耐藥菌監測,對于疑似感染患者,應采集相應微生物標本做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檢驗和藥敏試驗。應進行ICU 抗菌藥物應用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第三篇:ICU醫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對策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ICU醫院感染相關因素為臨床預防控制提供依據。方法:隨機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1030例,回顧性分析患者臨床資料,對ICU醫院感染相關因素進行統計分析。結果:1030例患者中,醫院感染329例,醫院感染發生率為31.94%。單因素分析結果為,住院時間長、侵入性操作、高齡及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等,為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為,高齡、合并基礎疾病、侵入性操作及嘗試使用免疫抑制劑等為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結論:ICU醫院感染的因素多種多樣,為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應采取綜合預防及控制措施,使得醫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關鍵詞:ICU;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R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118-02

ICU在危重癥患者救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ICU對環境的要求高,為了避免患者發生醫院感染,需要對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對于ICU患者來說,高齡、侵入性操作及合并基礎疾病等,均可成為醫院感染因素,感染危險因素控制的現狀不容樂觀[1]。本研究隨機納入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030例,統計分析ICU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重癥患者1030例,均根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2012年)的標準對患者行診斷,均確診為醫院感染,并填寫《醫院感染調查表》,對患者感染情況進行統計。

1.2 方法 研究方法為回顧性調查方式,由3名高年資ICU主治醫生及3名主管護師逐份查閱患者病歷原始記錄,查閱的項目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住院時間、合并基礎疾病情況、泌尿道置管及氣管內插管,以及氣管切開術、免疫抑制劑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是否使用呼吸機等[2]。規范填寫表格,并統計分析ICU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包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均數±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檢驗,并以醫院感染為因變量,患者臨床資料為自變量,分別用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進行統計恩熙,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ICU醫院感染單因素情況分析 單因素統計分析顯示,合并基礎疾病、高齡(>60歲)、抗菌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的長時間使用、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時間較長等為ICU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詳見表1。

2.2 ICU醫院感染多因素分析情況 logistic多因素分析顯示,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礎疾病、高齡、抗菌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的長時間使用、住院時間長等為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應加強預防及控制。詳見表2。

3 討論

由于ICU病房患者身體虛弱,對感染的抵抗力低,一旦發生醫院感染,對患者康復會產生不良的影響[3]。因此,明確ICU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制定有效的控制及預防對策,對于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抗菌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的長期使用、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礎疾病、高齡及住院時間長為ICU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4]?;颊咭坏┌l生醫院感染,會增加機體正常能量的消耗,并使患者免疫力下降。為了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在操作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且每次使用新吸痰管,給予充分吸引。

由于手為病原菌傳播的重要環節,所以為了降低感染發生率,每個病房均應配置快速手消毒劑供醫務人員使用,并提醒以污人員在開展相關操作之前首先洗手,切實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同時,應保持ICU病房內的環境衛生,注意溫度與濕度控制,每天定時開窗換氣,將溫度控制在22℃~24℃,將濕度控制在55%~65%,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5]。加強對呼吸機等儀器設備的管理,注意對呼吸機等儀器設備的保養,并對其表面進行擦拭,用物使用后均應由消毒供應中心回收做消毒處理。規范儀器擦拭管理,嚴格執行一床一巾一消毒管理,避免發生交叉感染。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我院ICU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大幅降低,有效維護了病人的治療。

綜上所述,ICU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侵入性操作、高齡、抗菌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的長期使用等,為了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應加強對醫護人員管理,嚴格制定無菌操作,加強對醫療設備的消毒及保養,切實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霞,王利平,張珊珊.ICU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3(02):367-368+371.

[2] 郭劍,李連香,董宏亮,邢美麗,袁麗潔.ICU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14(09):3322-3323+3326.

[3] 施宗驅.ICU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相關對策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04(05):49-50+52.

[4] 張銀鳳.ICU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防控對策[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0,34(S4):205-206.

[5] 呂錫麗.ICU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醫藥世界,2009,23(05):141-142.

第四篇:ICU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控制

第28卷第1朗 2009年2川

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Vo1.28 No.1 Feb.2009 ICU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控制 趙繼英

(開封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河南開封475001) 關鍵詞:lCU;氣管切開;肺部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38例,男28例,女l0例。年齡8~78 歲,平均42.3±2.11歲。風心二尖瓣狹窄4例,肺癌 9例,食管癌8例,_蘋= 顱腦外傷17例。本組并發吸 入性肺炎3例,導管脫}H 1例,縱隔氣腫2例,氣胸1 例。 2 護理

2.1 氣管切開常規護理

[占j定導管的紗布帶要松緊適當,以能容納一手指 為度,導管與呼吸機管道相連后適當支撐管道,不把 重力 于導箭,以免壓迫氣管而造成壞死。切口周圍 的紗布要每口2次定時更換,保持清潔干燥。若使用 金屬帶套導管,其內套管每日取出煮沸消毒2次,氣 管切開導管拔除后應注意竇道分泌物的清除,經常更 換紗布.使竇道逐漸愈合。 2.2 吸痰技術

使川機械通 者,吸痰時應兩人合作,與呼吸機 呼吸同路連接處 消毒后脫開再吸痰,吸痰時由淺而 深,禁忌一插到底,以免將氣道外部的痰帶人氣管。 拔出氣管套管或氣囊放氣前要充分吸凈口腔內和咽 部分泌物 。根據報道.氣管切開的患者有69 出 現胃內容物誤吸,并常在氣管切開后72 h內發生。 2.3 氣道的護理

氣管切圩患者應充分濕化氣道,每4 h注入濕化 液.每8 h行霧化吸入 。還要根據患者El腔pH值 選用口腔清洗液。 2.4 定時做痰細菌培養

文章編號:1672—7606(2009}O1 0076 01 取帶有橡皮塞的無菌試管l根,消毒橡皮塞后, 插入兩根l2號無菌注射針頭,1根接負壓引流瓶,1 根接吸痰管,將深部痰液收集到無菌試管中送檢細菌 培養。如檢出有致病菌,濕化液內加敏感抗生素,每 日3-4次,氣道內連續使用3 d后再做痰培養。 3 討論

ICU 內肺部感染是指進入ICU 72 h后發生的院 內感染。它發生于有基礎疾病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免 疫受損,多為機會性致病菌引起,多數耐藥。在醫院 獲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占15 ,僅次于泌尿系感染 居第2位,但病死率卻高達25 ~50 居首位””]。 ICU病人因基礎病更為嚴重,使宿主防御功能嚴重 受損,多個易感者集中相對窄小的空間內,發生感染 的機會比其它病房增加2~10倍,而且耐藥菌的耐藥 程度更加嚴重。因此,對ICU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 要求護士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高度的責 任心,本組病例因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減少了 氣管切開后肺部感染的發生,使患者恢復順利。 參考文獻:

El;王萍.氣管切” 病人的護理進展[J].t{t華護理雜志, 2006,41(6):556 558.

E2]蘆良花,孫明明,孟輝.氣管切開兩種濕化法效果比較 [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5):336.

E3]潘美飛.長期留置氣管套管患者的護理體會[J].廣西醫 學,2007,29(9):1472. [責任編輯時弘] 收稿日期:2OO8—12 07 作者簡介:趙繼萸(1 962 ).女,河南開封人,剮主任護師,從事內科疾病的護理工作。 __

第五篇:ICU的醫院感染管理

一、所有工作人員均應穿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入內,盡量減少人員流動,嚴格控制人員入室,探視者應穿探視衣、鞋套、戴帽子入內。

二、所有人員要堅持洗手規則,在處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須

洗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手指培養每月一次。

三、每個病人所用的血壓計、聽診器、床頭物品、供氧吸引裝置等不可與別人交叉使用。病人出室后須徹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給別人使用。

四、各種搶救物品與監護儀器在轉換使用時,應進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種導管、濕化瓶、吸氧面罩等均應浸泡消毒后再放甲醛熏蒸箱內再次消毒滅菌。

五、室內地面、家具用消毒液擦拭每天二次,若有污染隨時擦拭。

六、醫護人員不得在室內用餐。

七、病房定期通風、紫外線消毒每天一次,每月空氣培養一次。加強床單位的終末消毒,必要時經衛生學監測合格后方可再收治病人。

八、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及使用中消毒液的細菌學監測每月一次,并符合衛生部要求。

九、定期對病人的分泌物、引流物作細菌培養,發現或疑有感染,應立即采取措施,上報感染管理科。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量販ktv各崗位職責下一篇:快樂暑假生活600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