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obe理念下的教學設計

2023-06-21

第一篇:obe理念下的教學設計

什么是OBE教育理念? 向您推薦 清華大學教學研究與培訓中心

什么是OBE教育理念?

向您推薦

清華大學教學研究與

培訓中心

解析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成果導向理念(OBE)作者:大連理工大學 李志義

摘自:中國高等教育2014年第17期 去年6月,我國加入了《華盛頓協議》、成為該協議簽約成員,這標志著具有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帷幕在我國已經拉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遵循三個基本理念:成果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這些理念對引導和促進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成果導向教育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被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完全采納。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我國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一、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很快得到了人們的重視與認可,并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將其貫穿于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始終。2013年6月,我國被接納為《華盛頓協議》簽約成員。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現實意義。OBE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OBE強調如下4個問題:我們想讓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是什么?為什么要讓學生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這些學習成果?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這里所說的成果是學生最終取得的學習結果,是學生通過某一階段學習后所能達到的最大能力。它具有如下6個特點:成果并非先前學習結果的累計或平均,而是學生完成所有學習過程后獲得的最終結果;成果不只是學生相信、感覺、記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學習的暫時表現,而是學生內化到其心靈深處的過程歷程;成果不僅是學生所知、所了解的內容,還包括能應用于實際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價值觀或其他情感因素;成果越接近“學生真實學習經驗”,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經過學生長期、廣泛實踐的成果,其存續性更高;成果應兼顧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技能,并注重其實用性,否則會變成易忘記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識;“最終成果”并不是不顧學習過程中的結果,學校應根據最后取得的頂峰成果,按照反向設計原則設計課程,并分階段對階段成果進行評價。OBE的實施要點,或者說關鍵性步驟有如下5個:確定學習成果。最終學習成果(頂峰成果)既是OBE的終點,也是其起點,學習成果應該可清楚表述和直接或間接測評,因此往往要將其轉換成績效指標。確定學習成果要充分考慮教育利益相關者的要求與期望,這些利益相關者既包括政府、學校和用人單位,也包括學生、教師和學生家長等。構建課程體系。學習成果代表了一種能力結構,這種能力主要通過課程教學來實現。因此,課程體系構建對達成學習成果尤為重要。能力結構與課程體系結構應有一種清晰的映射關系,能力結構中的每一種能力要有明確的課程來支撐,換句話說,課程體系的每門課程要對實現能力結構有確定的貢獻。課程體系與能力結構的這種映射關系,要求學生完成課程體系的學習后就能具備預期的能力結構(學習成果)。確定教學策略。OBE特別強調學生學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師教了什么,特別強調教學過程的輸出而不是其輸入,特別強調研究型教學模式而不是灌輸型教學模式,特別強調個性化教學而不是“車廂”式教學。個性化教學要求老師準確把握每名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時把握每個人的目標、基礎和進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自我參照評價。OBE的教學評價聚焦在學習成果上,而不是在教學內容以及學習時間、學習方式上。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評價標準,評價強調達成學習成果的內涵和個人的學習進步,不強調學生之間的比較。根據每個學生能達到教育要求的程度,賦予從不熟練到優秀不同的評定等級,進行針對性評價,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明確掌握,為學校和老師改進教學提供參考。

逐級達到頂峰。將學生的學習進程劃分成不同的階段,并確定出每階段的學習目標,這些學習目標是從初級到高級,最終達成頂峰成果。這將意味著,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將用不同時間、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達到同一目標。

二、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傳統教育是學科導向的,它遵循專業設置按學科劃分的原則,教育模式傾向于解決確定的、線性的、靜止封閉問題的科學模式,知識結構強調學科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完備性,教學設計更加注重學科的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專業的需求。成果導向教育遵循的是反向設計原則,其“反向”是相對于傳統教育的“正向”而言的。反向設計是從需求(包括內部需求和外部需求)開始,由需求決定培養目標,由培養目標決定畢業要求,再由畢業要求決定課程體系。正向設計是從課程體系開始,逆反向過程到畢業要求,到培養目標,再到需求。然而,這時的需求一般只能滿足內部需求,而不一定能滿足外部需求,因為它是教育的結果而不是教育的目標。因此,傳統教育對國家、社會和行業、用人單位等外部需求只能“適應”,而很難做到“滿足”。而成果導向教育則不然,它是反向設計、正向實施,這時“需求”既是起點又是終點,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教育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的重點是確定4個對應關系:內外需求與培養目標的對應關系。內外需求是確定培養目標的依據,培養目標要與內外需求相適應。前已述及,按照成果導向教育反向設計原則,教學設計是從“需求”開始的。其中,內部需求取決于教育教學規律、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定位(包括人才培養定位)以及教學主體的需要等,這些需求是傳統教育教學設計的主要依據。然而,外部需求(需求主體為國家、社會和行業、用人單位等)往往是傳統教育教學設計容易忽視的。國家與社會的需求為宏觀需求,是制定學校人才培養總目標的主要依據;行業與用人單位的需求為微觀需求,是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依據。國家與社會的需求包括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這種需求具有多變性、多樣性的特點。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應考慮當前需求與長遠需求相協調,多樣性的需求與學校辦學和人才培養定位相匹配。行業與用人單位的需求是構建專業教育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重要依據。在確定培養目標時,要正確處理這種需求的功利追求與價值理性,及其專業性追求與專業適應性之間的矛盾。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培養目標是確定畢業要求的依據,畢業要求是達成培養目標的支撐。培養目標是對畢業生在畢業后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它是專業人才培養的總綱,是構建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形成課程體系和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畢業要求是對學生畢業時所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的具體描述,包括學生通過本專業學習所掌握的技能、知識和能力,是學生完成學業時應該取得的學習成果。盡管畢業要求包含知識、能力、境界三個層面,即知、能、信,但掌握知識的目的是應用和創造知識,而應用和創造知識需要技能和創造力,歸根到底還是一種能力。境界是一種心靈認識,是心靈對各種現象領悟的程度或覺悟的高度,也可以說是一種駕馭精神世界的能力。因此,畢業要求也稱畢業生能力。培養目標更加關注的是學生“能做什么”,而畢業要求更加關注的是學生“能有什么”,能做什么主要取決于能有什么。從這種意義上講,畢業要求是培養目標的前提,培養目標是畢業要求的結果。制定培養目標的參與人員主要是: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制定畢業要求的參與人員主要是:教師,學生,學校管理者和畢業生。培養目標一般用4~6條來表述,畢業要求一般用4~15條來表述。畢業要求的條款數目,取決于是否將畢業要求進一步細化為能力指標。所謂能力指標是指,將畢業要求(畢業生能力)細化為更易落實在具體教學環節中,并且能對其進行定量或定性評價的條款。當然,上述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條款數的約定,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并不是一般性規定。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的對應關系。畢業要求是構建課程體系的依據,課程體系是達到畢業要求的支撐。畢業要求實際上是對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提出了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必須通過與之相對應的課程體系才能在教學中實現。也就是說,畢業要求必須逐條地落實到每一門具體課程中。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之間的對應關系一般要求用矩陣形式表達,通常被稱之為課程矩陣。它能一目了然地表明每門課程教學對達到畢業要求中的貢獻,還可以用作研究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關系。通過課程矩陣可以分析各門課程知識點之間是互補、深化關系,還是簡單重復關系,從而為重組和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提供依據。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要注意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縱向和橫向關系。橫向,在同一層次課程間建立課程平臺;縱向,在不同層次課程間建立課程串。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正確處理好如下幾個關系:其一,各類課之間的關系。要合理確定各類課之間的學分比例,在保證學生具備完整知識結構的前提下盡量增大選修課比例。要對選修課程進行認真梳理,形成課程模塊,防止知識的零碎與割裂。其二,課內與課外的關系。要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正確處理課堂講授與課外學習的關系。大力推進研究型教學模式,將知識課堂變成學問課堂,將句號課堂變成問號課堂,將教學內容在時間和空間上從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其三,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關系。“顯性課程”指的是傳統課程,是由教師、學生和固定場所等要素組成,在規定時間、空間內完成規定教學內容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實踐活動。“隱性課程”是指除此之外的,能對學生的知識、情感、態度、信念和價值觀等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影響的教育因素。“第二課堂”是目前隱性課程的一種重要載體。要充分重視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緊緊圍繞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規劃形式、內容與載體。要像重視第一課堂建設一樣重視第二課堂建設,提升第二課堂建設水平,增強第二課堂育人效果。畢業要求與教學內容的對應關系。畢業要求是確定教學內容的依據,教學內容是達到畢業要求的支撐。畢業要求與教學內容的對應關系與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的對應關系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局部的,是某一條或某幾條畢業要求與某一門或某幾門課程的對應關系,而后者是整體的。也就是說,要把畢業要求逐條地落實到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中去,從而明確某門具體課程的教學內容對達到畢業要求的貢獻。傳統教育的課程教學大綱,實際上是對教材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按照章、節順序對講授時間做出的安排。它規定了每一章、每一節的講授學時以及每堂課的講授內容,至于每一章、每一節、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與畢業要求是什么關系、對達到畢業要求有什么貢獻卻無人問津,以至于老師“教不明白”、學生“學不明白”。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學大綱的編寫,必須首先明確本門課程對達到畢業要求的哪幾條有貢獻,然后對這幾條畢業要求逐條確定與之相對應的教學內容,再后確定完成這些教學內容所需的教學時數。顯然,成果導向教學設計的教學大綱,是按所涉及的畢業要求的條目(而不是按教材的章節)編寫的。這樣,對于每一堂課,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會十分清楚,自己所教或所學對達到畢業要求的貢獻,故而使老師教得明白、學生學得明白。畢業要求與教學內容的對應關系,為確定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提供了依據。傳統教育的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是依據教材確定的。按學科需求構建的專業知識結構,被課程割裂成一個個獨立的知識體系,并被固化在一本本“教材”之中。每門課程都強調自己的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續性,以致課程教學內容越來越多,教材越來越厚,課時越來越大。對于一些主要課程,還推出了“統編教材”,甚至貼上了“國家規劃教材”的“權威”標簽。教學靠教材、老師講教材、學生學教材,離開了教材老師就不知道怎么教、學生就不知道怎么學,走進了教學局限于教書、教書局限于課程、課程局限于課堂、課堂局限于講授、講授局限于教材的怪圈。成果導向教育打破了課程之間的壁壘,弱化了課程本身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續性,強化了課程之間的聯系性。以達成某一條或某幾條畢業要求為主線,形成課程串(縱向)和課程群(橫向),在課程串和課程群內按照對畢業要求的“貢獻度”確定每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這樣,某門課程的知識體系可能會“碎片化”,但總體知識結構卻更加合理、更加完整。我們的大學課堂仍然按照中學“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著“填鴨式”教學,遏制了學生的“覓食”能力。大學課堂教學應該是“間斷性”和“階躍式”的,要讓學生會自己修補一個個“間斷點”、跨上一個個“臺階”。

三、成果導向的教學實施課堂是教學實施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是使學生能夠達到畢業要求、達成培養目標的基礎,但目前的課堂教學尚未擺脫科學教育方式的羈絆。為了適應成果導向教育的要求,至少要實現如下5個轉變:從灌輸課堂向對話課堂轉變、從封閉課堂向開放課堂轉變、從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轉變、從重學輕思向學思結合轉變、從重教輕學向教主于學轉變。傳統課堂是“填鴨式”的灌輸課堂,知識主宰著課堂,老師成了知識的權威,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教學過程成了“復制”知識的過程。對話課堂要達到知識的對話、思維的對話和心靈的對話。知識的對話需要將單向灌輸轉變為多向交流,使知識在師生、生生之間傳遞、交流與互動;思維的對話需要將“句號”課堂轉變為“問號”課堂,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形成“問號”,學生要善于為自己的“問號”畫上“句號”;情感對話需要將知識課堂轉化為情感課堂,只有傾注了感情,才能使學生感受知識的生命、領悟知識的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傳統的課堂是封閉的,即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時間內完成固定的教學內容。在這種封閉模式下,教學活動圍著老師、教室和教材三個中心轉。開放課堂就是要突破這三個中心,實現時間、空間和內容上的開放。時間上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空間上從教室向圖書館和實驗室拓展,內容上從教材向參考資料擴充。這就需要課堂上用“吊胃口”代替“喂食”。所謂“吊胃口”就是,老師講課就像介紹一桌豐盛的大餐,告訴學生每道菜有多么好吃、營養多么豐富、對身體多么有益,使學生垂涎三尺,食欲頓起;再告訴學生每道菜應如何制作、如何調配,使學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下課后,學生會迫不及待地一頭扎進圖書館和實驗室,為自己準備這頓大餐。傳統課堂由知識主宰,講的是知識,學的是知識,考的是知識。老師要做的是將教材寫成教案,再將教案“背”給學生?;蛘邔⒔滩闹瞥蒔PT,再將PPT“讀”給學生。學生要做的是聆聽、理解和記憶。這種課堂扼殺了學生的高階能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Bloom)將認知過程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6個層次,前三個屬于低階層次,后三個屬于高階層次。高階層次的認知活動(高層次教學活動)發展的是高階能力,低階層次的認知活動(低層次教學活動)發展的是低階能力。低層次的教學活動形成的是低階知識,高層次的教學活動形成的是高階知識。低階知識主要是陳述性知識,高階知識主要是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要實現從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的轉變,需要在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變革。傳統課堂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思維在認識世界和創造世界中的作用??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能深化,思能超越,思能創造。批判性思維是高階思維的核心。思考是創新的關鍵。只有獨立思考,才能融會貫通,才能由多而少、由博而

一、由現象到本質、由無序到規律;只有獨立思考,才能生動活潑、千姿百態,才可解放思想、向傳統挑戰,才能不安所學、不溺所聞,才能有創新、有發展。愛因斯坦曾言:“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思考從質疑開始,經過疑惑或質疑后,才可達到深信無疑;經過疑惑或質疑后,才可以達到深刻理解。重視老師的教、輕視學生的學,是傳統教學理念下形成的病疾,至今仍然主導著課堂教學。教與學的問題實際上是兩方面的:一是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樣;二是學什么,怎么學和學得怎么樣。傳統課堂教學主要強調前者而忽視了后者。要改變重教輕學現象,必須解決三個問題:教學本質、教學理念和教學原則。教學本質是對教學是什么的追問。傳統的認識是,教學是“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成果導向的教學認為: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教學生“樂學”、“會學”、“學會”。其中“會學”是核心,要會自己學、會做中學、會思中學。教學理念是對教學為什么的追問。傳統的認識是:“教”是為了“教會”,“學”是為了“學會”。成果導向的教學主張的教學理念是:“教為不教、學為學會”。“教為不教”有兩層含義:“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大教”。“教,是為了不教”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名言。這種“教”是教學生“學”,這種“大教”是“善教”。成果導向的教學主張的教學原則是:“教主于學”。教主于學在于:教之主體在于學,教之目的在于學,教之效果在于學。“教之主體在于學”就是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這是教主于學的核心。“教之目的在于學”即前述的教學為什么,它有三層含義:一是為了“樂學”、二是為了“會學”、三是為了“學會”。“教之效果在于學”是如何評價教學。要放棄傳統的“以教論教”,堅持“以學論教”評價原則。也就是說,“教得怎么樣”要通過“學得怎么樣”來評價。

第二篇: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學

碭山縣實驗小學 毛會彬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難點,它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墩Z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性質與地位作了如下表述:“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而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感到無從下筆,無內容可寫,勉強寫下了也顯得干巴巴的,表述不夠具體。學生由此產生畏難情緒,以致對作文毫無興趣。

那么,如何才能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激發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敢于寫,樂于寫,作文水平才有可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墩Z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第二學段是“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到了第三學段,才過渡到具有初步的寫作意識。“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開始進行作文教學時,就應讓學生認識到作文并不是一件難事,寫作就是把自己特別想說的話寫下來,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寫好。結合第一學段進行說話、寫話訓練,逐步實現向中年級成篇作文過渡。布置寫作任務前,應精心設計好寫作前的鋪墊,適當降低作文難度。對學生取得的成績應及時鼓勵,可采用上臺讀作文,在表揚欄中展示優秀習作,利用“高分制”激勵等方式表揚他們,夸獎

他們,使他們越寫越愛寫,越寫越想寫,越寫越豐富。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如果他們不斷得到肯定,就會不斷地增強自信,不斷地期待有下一次的成功。這樣,學生當然會樂于去寫。

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還來源于在寫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對于學生的習作,教師應及時組織交流,在同學們的互動中感受和分享習作成功的樂趣。

二、融入生活,明確作文的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把作文變成生活的需要。即要求作文有閱讀對象,有明確的交際目的。要使學生的表達有對象,有需要,不要讓作文僅僅是學生應付老師的一種作業。我們只有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做到平時積蓄充實,習作時就不會感到難了。我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寫成長日記,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等練習把作文變為有趣的活動,活動是學生最喜歡的方式。

在三年級,我就要求學生寫自傳,記錄自己的成長故事。在作文課上,我給學生的要求是:我們進入了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文。也許有人擔心沒有內容寫。其實,你一點兒也不用擔心。這樣吧,讓我們開展一個活動:記錄自己成長的故事。只要你積極參與,動手動腦,

保管你有說不完的話,一定會寫出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因為,作文就是你生活的腳步,就是你成長的記錄。不信,你試試看。我設計的內容有“我出生了”、“名字的故事”、“結交新朋友”、“我愛我家”等等。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練習本,指導他們起好名字,學生覺得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熱情高漲,再也不感覺沒有內容寫了。

三、讀寫結合,充實寫作的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人們用以交際的工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便是語言,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這句話道出了讀與寫關系的真諦,讀寫結合蘊含了傳統教學方式的精華,符合語文教學規律,重視了語言表達能力的實踐。在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時,應結合單元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的重點,確定讀寫結合的目標,滲透某個要點和某種寫作技能。還要創造機會,讓學生經常隨文小練筆,將讀寫結合落到實處。

實現讀寫結合,關鍵在于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找準讀寫結合點,拓展寫的空間。讀寫結合點的選擇一般在以下幾個方面:情感與認知統一處,文句優美處,思維創新處,文章留白處等等。例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品讀課文,入情入境,讀出感情,然后進行讀寫結合的練習。我啟發學生:“送別志愿軍的不止這三人,如果你是送別隊伍中的一員,你想對志愿軍說些什么?仿照以上三段的結構說一說,寫一寫。”然后讓學生自寫,小組交流,

選代表全班交流,其余同學想象志愿軍的話進行回答。這樣通過寫話、對話,把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培養寫作技巧有機的結合起來。在這里既是仿寫的練習,又是學生情感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表達。

又如,在教學《荷花》一課時,我注意創設說寫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在想象的同時進行寫作訓練。在理解白荷花從荷葉中間冒出來的“冒”字的好處時,學生有些困難,我并不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告訴學生,而是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感受圖景,引導學生進行換詞說話練習,領會“冒”的用詞精妙。并及時拓展學生想象空間,讓學生想一想:此時的白荷花會說些什么?通過看圖與對文字的理解,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得以無限的發揮,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進行了寫作訓練。接著我又問:“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除了課文中講到的這些姿勢,你還想到哪些?先說一說,再寫一寫。在學生想象練說之后我順勢引導:“這么美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不光是我們,一定還有一些小動物們也會被吸引而來,它們是誰呢?會對荷花說些什么呢?”學生在課堂上想到了小蜻蜓、小蜜蜂、小蝴蝶、小蝌蚪、小魚……然后讓學生選擇一個寫下來。

葉圣陶老先生的“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與習作的技巧”的論述,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不要把大量的時間在內容分析上,而應重視語言的訓練。閱讀與寫作是相通的,讀與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

四、鼓勵創新,抒寫學生的真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目前,學生作文文風不正相當普遍。內容空洞,言之無物,套話連篇,千人一面。學生接觸的資料多了,各類作文選,網上的范文都很容易看到,但是也使一部分學生不再去思考,生搬硬套,刻意模仿。開口就是給老爺爺讓座,閉口就是扶盲人過馬路,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盡管立意不低,但也絕不是好文章。“寫作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要創造性地描寫世界,表現生活,要解放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和心靈去感受、體驗,用自己的筆寫自己想說的話。教育學生作文要言之有物,寫出真情實感。作文時鼓勵學生富有創意地表達,寫出富有個性的文章,有個性就有真情。

總之,作文教學應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遵循《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作文教學中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法,進行細致而耐心的指導,及時總結得失,揚長避短,銳意開拓,定會取得一定的成績。

第三篇:新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新理念下的《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

徐瑞麗

【教材理解】

課文先講兄弟兩個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游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游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接著寫了“我”(弟弟)無意中發現了草地的顏色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變成了綠色的;再仔細觀察,又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后作者總結全文:有趣的蒲公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探索發現的喜悅。課文在課后第二題,對閱讀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兄弟倆對于蒲公英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課文語言平實,內容也比較簡單。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因此,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不能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戲”和“蒲公英的變色”上。要聯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這也是學習本篇課文的難點所在。 【設計理念】

設計時,著重通過朗讀,再現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通過仔細品讀課文,引導學生發現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時

間的變化,體會觀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學情簡介】

對于縣城的孩子來說,蒲公英這種植物離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離,孩子們之前并不了解這種植物及它的屬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個難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1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鼓勵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品位語言,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合作交流、討論交流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快樂,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

自然的意識。

【教學方法】講授、體驗 【教學準備】準備稿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教學第一自然段

1. 同學們,我們的兒童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僅有豐富的校園生活,我們還擁有多彩的課余生活。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課《金色的草地》。(板書課題)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一起大聲地齊讀課題。

2. 生字詞的預習怎么樣了?誰領我們一起讀一下課后的字寶寶?

老師又把字寶寶請到了老師這里,誰還能正確地讀出來?(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鉤釣魚,可真奇怪呀![ ]-[ ]+[ ]=攏)

3. 同學們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課文呢?誰能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生評價。

4. 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過預習,相信同學們已經知道答案了,誰來說一說?你能抓住書上的詞句來回答嗎?(一大片、長滿、盛開)這些詞語說明蒲公英長得怎么樣?(多)

5. 誰能讀一讀,把蒲公英的“多”讀出來。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 兄弟倆是怎么玩耍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指名讀。聯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告訴學生,這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就是讀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給兄弟倆帶來了什么?(板書:快樂)是做什么的快樂呢?(板書:玩耍)

誰來讀一讀,讀出兄弟倆用蒲公英玩耍的快樂來。

3. 你平時和小伙伴們玩耍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快樂嗎?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全班交流。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 這片草地除了給兄弟倆帶來了玩耍的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發現的快樂。(板書:發現)

小組合作學習,思考:(出示小黑板)我發現了什么?(草地會變色)草地為什么會變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說“我”發現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早上綠色;中午黃色;傍晚綠色)

在理解原因時加上動作。邊讀邊做動作。

3. 小作者為什么能發現蒲公英變色的原因呢?(板書:仔細觀察)

仔細觀察是我們探索自然奧秘的一把金鑰匙,同學們可要做一個細心的孩子。

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多么可

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讀一讀,讀出對草地的喜愛,對蒲公英的贊美。

2. 正因為這樣,從那時起,蒲公英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

為什么說“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早晨,當陽光灑遍大地,蒲公英就張開花瓣,就像我們睜開了朦朧的睡眼,所以說它和我們一起起床;晚上,夕陽西下,蒲公英會合攏它的花瓣,和我們一起睡覺。)

3. 這么可愛的草地,這么有趣的蒲公英,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讀。

五、拓展練習

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還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嗎?指名說,師適當補充。

六、作業

今天回去后請同學們查閱資料,找找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樂

早上 綠色

發現

中午 金色

(仔細觀察)傍晚 綠色

第四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

《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小學語文》助我輕松教學

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閱讀教學的成敗,往往影響著小語教學效率的高低。新課程確定了語文學習的五大領域: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那么在這五大領域中,閱讀既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同時它又必然同其他幾個領域相關聯,甚至起著核心支撐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一輪小語課改實踐中樹立新理念,切實解決以往閱讀教學用時多、收效微的現狀,就顯得十分緊迫而重要。

經過《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小學語文》的學習后我對《草原》一課進行了如下教學:

一、出示課題,想象美麗的草原

1、出示課題:草原。介紹作者老舍?;貞浽泴W過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說說你印象中的草原。

學生可以有個各種不同的描述,語言表述要流暢,還可以說說怎么會獲得這樣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際„„

(2)草原是美麗的,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滿生機的„„

二、初讀課文,走進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說說老舍筆下的草原是怎么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同時朗讀相關的句段。

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初讀課文后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讓學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導學生達成這樣的共識:

(1)課文中的草原是美麗的。

(2)課文中的草原是熱情的。

朗讀相關的句段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課文的語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①理解草原的“綠”。

◇說說“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說說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為什么要驚嘆,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草原的美麗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許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

③如果你當時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音一首怎樣的小詩?試著寫一首小詩。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詞句特別能表現草原人民的熱情?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的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聽到了不停的歡笑。

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在回敬。”

①反復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時候會說些什么?

二、品讀課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躍的賽馬、嘹亮的牧歌、狂歡的舞蹈,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場面呀!可是夕陽西下,主客要分別了。如果這時你也在場,心情將是如何呢?

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 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著

②連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蒙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西落了,仍然談興正濃。

③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說什么?試著寫一寫自己的心情和想對草原人民說的話。

這一課我教學得非常輕松,學生對此課的印象也頗深,在課間我聽見學生還在回味《草原》。

第五篇: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學設計

——《減數分裂、遺傳規律和變異》高三專題復習

宋平京

隨著湖南省新課程多年的全面鋪開,高考復習的定位也越來越成熟。下面將結合本人近期網上繼續教育的視頻學習、自己在一線的多年生物學高三教學和新課改的要求,以《減數分裂、遺傳規律和變異》為專題暢談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感悟。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高中《生物》必修2中“減數分裂”和“遺傳規律”是高考的重點兼熱點,知識抽象、難記。即使經過一輪的復習,學生對知識的把握仍比較表淺,易將減數分裂和遺傳規律割裂。 而遺傳規律中隱藏著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及伴性遺傳的特殊性,再減數分裂的抽象性,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內在聯系很難靈活把握。近兩年高考試題的特點,往往將減數分裂、遺傳規律和可遺傳變異揉合在一起考查,加大了考查內容的迷惑性。為此,將這三部分內容進行整合復習,讓學生把握其內在本質的互通。

為上將本專題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理清重要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區別;

2、通過減數分裂的圖像解釋遺傳規律和變異類型;

3、嘗試構建減數分裂、遺傳規律和可遺傳變異的知識結構;

4、加強知識聯系,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1、理解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數量變化規律;運用假說演繹法進行遺傳實驗設計;

2、能用減數分裂的圖像解釋孟德爾的兩大遺傳規律和染色體數量變異;

3、嘗試構建減數分裂、遺傳規律和可遺傳變異的知識結構,揭示三者的本質聯系。

三、教學過程 典 例 分 析

1、幾種性染色體異常果蠅的性別、育性等的分析。

知識回顧

1、回顧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染色單體的數量變化,并畫出曲線圖。

2、回顧孟德爾發現遺傳規律的一般過程——假說—演繹法

3、請畫出變異種類的概念圖

知識整合

四、教學感悟

本人關于本節課上面的教學設計足以體現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運用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邊講邊練的復習上課方式。

2、通過典型例題的分析、學生討論等教學手段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知識聯系、實現了師生互動。

3、借助知識網絡建構,提了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4、在上面的教學設計過程中可以繼續增加一個環節“合作學習”, 以增強學生對減數分裂、遺傳規律和可遺傳變異內在聯系的理解。

A、請在下圖中畫出AaBb形成四種配子的情況。

B、請在下圖中畫出XX的卵子減Ⅰ異常和減Ⅱ異常的情況。

教學不定,設計靈活多樣。盡管本人設計經周密思考,但由于教學內容量較大,知識跨度大,學生上課反應較慢,掌握不熟練,以致課堂對減數分裂圖像的演練不夠,只能老師展示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plc課程設計項目案例下一篇:名人傳的讀后感500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