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21課

2023-06-25

第一篇:高中歷史必修三第21課

【精品】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21課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七單元 第21課《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識記新中國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實

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教育蓬勃發展的關系;教育發展的寶貴經驗。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下,必須發展教育,提高素質培養人才,迎接挑戰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戰的措施。 難點

社會主義教育發展探索中成敗的原因;教育與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之間的辯證關系。 【教學方法】講述法、比較法 【課時安排】1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有兩段材料導入新課 【講述新課】

一、 人民教育的奠基(課件4—7)

1.拉開序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1949年) 拉開序幕、制定方針、初具規模。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拉開了新中國教育奠基工程的序幕,建立人民的教育事業;接著是解決教育面臨的首要問題,制定新中國的教育方針;在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正確領導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初具規模。

學生看書,指導學生概括:新中國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開序幕的?人民政府是怎樣讓教育事業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什么背景下何時召開?有何重要決議?新中國的人民教育是如何建立的?為發展教育,黨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針?取得怎樣的成果?老師概括:1.拉開序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1949年)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思考:開基創業經歷了怎樣(1)接管舊教育,創建人民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2)教育向工農敞開大門2.制定教育方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7年)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德智體)(1)大力發展全日制學校教育成就(2)建立半工半讀學校教育制度(3)初步建立起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意義:培養了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大軍和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 學生思考:新中國教育獲得了怎樣的發展?為什么? 答:新中國教育事業的較大發展主要表現在:逐步形成從小學到大學,從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讀教育等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培養了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軍和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貫徹了正確的教育方針。

二、 **中的教育(課件8—12) 通過材料、圖片讓學生認識以下問題:

教師講述:“左”傾思想指導下的混亂教育。由于“左”的指導思想影響,在探索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上,出現過一些偏差。在“大躍進”的年代,各地出現了“教育大躍進”,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導致教育質量下降。20世紀60年代初,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教育事業進行了調整。1966年到1976年,中國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業受到嚴重破壞,瀕臨崩潰邊緣。

1、原因:“文革”十年極“左”路線的干擾和破壞

2、表現:(1)師生“破四舊” ,學校停課 (2)1966年,廢止高考制度(3)70年代初,招收“工農兵學員” (4)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3、影響:

使教育事業受到極大破壞;導致人才缺乏; 整個民族文化素質下降; 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拉大

三、 教育的復興(課件13---19)

教師:文革結束后教育的蓬勃發展。這是社會主義教育探索道路成功的一段。 學生看書,結合對文革結束后對教育領域的認識理解,

(一)歸納中央政府在教育領域的措施。

1、撥亂反正,全面整頓,迎來教育的春天。

2、確立教育優先發展地位,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鄧小平教育理論全面闡明了教育與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之間的辯證關系,確立了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提出“科教興國”戰略。明確了面向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方向。

3、堅持“三個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983年9月,鄧小平同志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三個面向”高屋建瓴,充分體現了鄧小平同志的遠見卓識。在其指引下,我國教育戰線銳意進取,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在基礎教育、《義務教育法》、教育投資上、中等教育結構、高等教育、學位制度、社會辦學、“希望工程”等各領域進行改革,取得進展。

4、1993年,國家著手實施“211工程”,大大促進了高等教育的發展,一批重點高校和重點實驗室迅速發展壯大。特別是涌現了一批以北大方正為代表的新型校辦企業,發揮高校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方面的智力優勢,進一步密切了教育與經濟、科技的關系。

5、加大對西部地區教育發展的力度。國家出資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設,并在西部180多個縣,建立職業教育中心;進一步實施東西部對口支援,增加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經費,大力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

(二)成就

到20世紀末,我國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 【合作探究】你覺得當代中國教育還存在哪些問題?對此你有何建議? 老師概括:

(1)基礎教育普及率低,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低于主要的發達國家、而文盲人數還遠遠高于發達國家

(2)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率遠低于發達國家,科學家和工程師等高素質人才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差距十分明顯

(3)東西部地區和城鄉人均受教育的差距大,西部和農村教育相對較弱 【課堂小結】

過去50年,是共和國教育事業在艱難曲折中發展的50年。50年來,在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集體的英明領導下,全黨、全社會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艱苦奮斗所贏得的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空前發展的輝煌成就將永載史冊。迎著新世紀的曙光,我們豪情滿懷。中華民族的未來是輝煌燦爛的,中國教育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我們要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板書設計】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二、**中的教育

三、教育的復興

第二篇:高中歷史必修三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教案

2010級歷史學專業

學號: 100301024 姓名:瞿文瓊

第三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第9課 輝煌燦爛的文學【高中歷史必修三】

【教學內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 3(必修)》第三單元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 【教材分析】

本節是本單元第二課,本課分為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和元曲已經明清小說三個方面,系統地講述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古典文學的不同發展形式?!陡咧袣v史新課程標準》對這一節內容作了這的要求:了解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學成就,了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

2.了解、詩,詞、歌、賦等各種不同的知識內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數量的名家作品;

3.拓寬文化視野,提高賞析和運用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科書及教師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積累,通過閱讀,討論,分析,評論了解各個不同時期的文學發展特色。

2.通過閱讀,觀察,練習,欣賞,表演,評論,創作等方式積極參與教學;通過獨立思考或合作學習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比較,概括和闡釋;學會合作學習和相互交流;

3.組織學生進行分組交流討論,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賞析文學作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學習,了解中國古代燦爛的文化。通過對文學家、詩人及其文學作品的分析,把學生帶進文學藝術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強文化修養。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操,使學生的品格得到升華。

2.通過組織號召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討論,提升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和競爭意識。

3.以一些杰出的文學家身上具有的熱愛祖國、關懷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來引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塑造健全的人格。 【重點難點】

1、重點:中國古代文學的表現形式及時代特點;了解文學是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反映;使學生將一些著名的文學作品的思想性和社會背景緊密地聯系,更好地去解讀作者的創作意圖。

依據:中國古代文學的知識在中學語文課上早已經學過很多,但在歷史學科上是有所不同的,必須將對詩歌的理解從文學性轉到歷史性上來,與歷史背景相結合,從而更全面的了解所學朝代的社會狀況。

突破方法: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并結合語文學科上掌握的一些技巧來初步分析古典文學的深層含義。

2、難點:不同時期文學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點;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政治經濟等之間的聯系。

依據:這部分內容沒有明確在課文中寫出,但卻是影響文學發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文學作品所真正展示和體現的內涵,是對歷史知識點的深入理解與探究,更能培養學生分析思考能力。

突破方法:引導學生將之前學習的各朝代政治、經濟的內容與之充分聯系起來,結合時代背景進行思考分析。 【教學方法】

1、教法:采用口授的方法進行啟發式教學與探究型教學,運用多媒體課件和板書,通過文史聯系比較、情景創設等途徑,結合相關圖片進行授課。由于本課屬于文學史的內容,其主要名篇和文學特點在語文教學中都多有涉及,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引用和回憶已學過的歷代名篇,在整合語文的教學資源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從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中去把握文學的發展及其特點,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2、學法:自主學習、小組討論與探究學習相結合,首先是學生獨產思考課堂問題,再是分組討論,最后對問題進行解答并提出相關探究性課題。注重探究學習,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學會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見解的人合作學習和交流,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文學鑒賞的水平,加強文學修養并陶冶其情操。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40分鐘) 【導入新課】(3分鐘)

首先讓同學們欣賞一段1分鐘的音樂(《關雎》的吟唱),古代的十個都是可以吟唱出來的,用來表達人們的情感,引出文學就是隨著人類的發展,以及情感勞動的需要而產生的,其最大作用就是表達和宣泄人們的思想感情。中國古代歷史源源流長,文學更是輝煌燦爛,那么同學們知道我國自古以來的主要文學形式有哪些?然后帶領同學們一起回顧。

本節課主要學習中國古代輝煌的文學,首先就要了解我國的文學形式主要有哪些。從《詩經》、唐詩,到宋詞元曲小說,這些同學們在中文語文課堂上都有所學習,探討其文學價值。然而,為什么在這個時期會出現這種文學形式?為什么在不同的時代繁榮的文學形式也不同?這些作品的深處又包含著怎樣的故事背景?今天,我們就從另外一個角度,帶領大家重新審視這些文學作品,用歷史的思維去分析它們的價值。 【講授新課】(30分鐘)

一、從《詩經》到唐詩(15分鐘)

(一)《詩經》、楚辭和漢賦(9分鐘)

1.首先從《關雎》引入,讓同學們自己分析《關雎》的內容和特點,然后介紹分析《詩經》的簡單概況,從《關雎》的特點引申到《詩經》的特點和價值。

概況:《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西周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鬃诱砭幎?。

特點:四言為主,多用重章疊句,語言豐富,內容古樸,現實感強(現實主義)

價值: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現實注意的基礎,被后世奉為儒家經典(五經之一)。在中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先簡單介紹屈原的人物形象及其時代背景人生經歷,引出代表作《離騷》,分析《離騷》概況、特點和價值。

概況:世界文化名人,我國古代的偉大詩人屈原所作。屈原采用楚國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開創了詩歌新體裁──“楚辭”,又稱“ 騷體 ”?!峨x騷》是楚詞代表作,抒情長詩。

特點:楚言楚地(楚辭體);句子參差不齊;浪漫主義色彩。 價值:是抒情長詩,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詩人把深厚真摯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達了人民的熱愛。 教師小結:《詩經》、楚辭在我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們的影響已突破文學領域,滲透到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各個方面。清人趙翼《論詩》中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文學史上,人們常以“風”“騷”并舉。“風”指《詩經》,“騷”指楚辭。

3.簡單說明漢賦是由楚辭發展演變而來,引用《上林賦》和《二京賦》部分選段,結合對比《離騷》分析漢賦的特點。

西漢特點:以恢弘的氣勢,綺麗的景物,夸張的手法華麗的辭藻,表現出當時宏闊碩大的文化氣度,豪邁勇進的時代精神,以及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東漢特點:篇幅大多較短,以抒情為主,字句平淺,已經較為清新。

【教師小結】綜合分析《詩經》、《離騷》和漢賦的內容特點和時代背景,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古代文學的內容形式發展是與時代發展密切相關的,受其所影響。

(二)唐詩(6分鐘)

1.【教師提問】同學們都知道唐朝是中國古典詩歌最輝煌的時期,那么大家知道其原因是什么么?(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學生回答】【教師解答】①國家的統一和國力的強盛,為詩歌的發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②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③開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舉“以詩取士”,不僅使文人思想開放、活躍,也直接刺激了詩歌創作的迅猛發展。

在此,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一定社會的文化和經濟、政治的內在聯系,逐步培養他們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2.唐朝不同時期發展概況

初唐:初唐的著名詩人有王勃、陳子昂等人。

盛唐:①高適、岑參的邊塞詩,寫出了邊塞景物的雄奇壯觀和軍旅生活的英武豪放。②孟浩然、王維的山水詩,景物如畫,意境幽深,富于詩情畫意。③李白以浪漫主義的創作贏得“詩仙”的美譽。④杜甫以現實主義的“詩史”被譽為“詩圣”。(李白和杜甫著重講,其他的一帶而過)

中唐: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創作了大量平實淺近的諷喻詩。

晚唐:李商隱、杜牧(“小李杜”)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二、宋詞和元曲(10分鐘)

(一)宋詞(7分鐘)

1.【教師提問】詞這種文學形式最初出現于唐代,但幾乎不為人知,相反到了宋朝,詩開始逐漸落沒,詞卻開始走向繁榮,哪位同學知道這是為什么?(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學生回答】【教師解答】①兩宋城市手工業、商業經濟的繁榮,是宋詞興盛的物質基礎。②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③兩宋社會矛盾尖銳,文學家用詞更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2.分派別介紹代表人物其派別的思想內容和風格特點

婉約派:北宋的柳永和兩宋之際的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典型代表,可以柳永的《雨霖鈴》和李清照的《聲聲慢》為例,說明婉約派的風格委婉含蓄,細膩感人,內容以詠嘆個人身世,寫景抒情為主。

豪放派: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南宋辛棄疾也在此取得了很大成就,可結合二人的代表作品分析,總結出豪放派的風格豪放激憤,氣勢雄偉,內容以記事、說理為主,表達內心感慨。

(二)元曲(3分鐘)

1.介紹廣義元曲的含義,包括散曲和元雜劇。散曲是北方民間流行的一種詩歌體裁,在音節和用韻上比較自由,句子長短參差,且可以加襯字,多用方言俗語和當時的新詞,增加了語言的靈活性和通俗性。元雜劇是融合宋金以來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形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形式,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調演唱。

2.元曲成就最高的是關漢卿、馬致遠等人。

3.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分析元曲興盛的原因,一是適應統治階級燕樂的需要,二是為滿足廣大市民階級日益強烈的文化需求(主要的)。

三、明清小說(5分鐘)

1.老師引導學生共同分析明清小說繁榮的社會背景

①社會經濟發展,商品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展; ②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加強,封建社會的衰落, 社會矛盾凸現,不少文人開始對現實進行批判,對小說創作產生影響; ③市民階層擴大,為小說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同時也提出社會需求。

2.糾正關于明清小說的幾個錯誤觀點。明清小說在文學史上與唐詩、宋詞、元曲并稱,是明清時期文學的代表。明清小說是從宋元話本發展而來的。唐代傳奇、宋元話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說創立了長篇體裁,開辟了我國小說史的新階段。

3.特點:數量繁多,體裁多樣,表現手法豐富,在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細節的描繪、語言的運用等各個方面,都大大超過了前代。

4.代表作品:

①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等四部長篇小說最為著名,是中國和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

②其他: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等。 【難點突破】(3分鐘)

分析文化繁榮原因的一般方法。(可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和文化發展五個方面分析.)

①國家統一,政治清明,矛盾和緩,社會安定. ②統治者的文化政策. ③經濟發展,農業和工商業發展,城市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民族關系融合,對外關系開放,文化交流頻繁; ⑤對前代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受其他文化領域成果的影響. 結論:一定社會文學與政治、經濟之間的內在聯系。 【課堂總結】(2分鐘)

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古典文學的主要形式及其的歷史成就。相信大家對唐詩宋詞等古典文學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政治、經濟和文化三者是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同學們以后在分析問題時一定要養成全面思考的習慣,這樣才能將問題思考的更透徹,才能得出最正確的解答。 【課堂習題】(2分鐘)

帶領學生完成幾道基本的習題,鞏固課堂知識。 【板書設計】

正板書: 第9課 輝煌燦爛的文學

一、從《詩經》到唐詩

(一)《詩經》:概況、特點、價值

(二)楚辭:概況、特點、價值

(三)漢賦:西漢特點、東漢特點

(四)唐詩

1.興盛原因:國家的統一和國力的強盛

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

開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舉“以詩取士” 2.初唐:王勃 3.盛唐:李白、杜甫 4.中唐:白居易 5.晚唐:“小李杜”

二、宋詞和元曲

(一)宋詞

1.繁榮原因:城市手工業、商業經濟的繁榮 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

兩宋社會矛盾尖銳, 2.派別

(1)婉約派:柳永,李清照,派別風格 (2)豪放派:蘇軾,辛棄疾,派別風格

(二)元曲 1.元曲的含義

2.代表作品: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 3.興盛原因:適應統治階級燕樂的需要

為滿足廣大市民階級日益強烈的文化需求(主要)

三、明清小說

1.繁榮原因:社會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封建社會衰落, 社會矛盾

市民階層擴大,社會需求 2.代表作品:四大名著等 副版書:

風雅頌,離騷,“風騷”,李白,杜甫,市場經濟,婉約派,豪放派,《竇娥冤》,資本主義萌芽,四大名著

【所需教材及資源】

1、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3(必修)》

2、網絡資源:

中國人民出版社:http:///gzls 百度:http:// 新華網:http://

第三篇:高中歷史必修三21課教學設計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21課《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

吉林磐石一中

郭玉保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內容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狀況和趨勢:人民教育的奠基、**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復興,全面講述了新中國教育的三個階段。

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內容。 問題:通過觀察引言你從中能夠獲得哪些歷史信息?為什么說新中國成立是人民教育事業發展的前提?回答后導入新課。

學情分析

特點:作為高二學生已經擁有基本的史學知識和較強的歷史思維能力。 不足:學生對于我國的教育政策方針缺乏全面系統的了解。

對策:教師搜集不同歷史時期的體現教育變革的歷史圖片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讓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教育變遷來加深對所學歷史知識的理解。

設計理念

注重啟發式教學,運用歷史圖片、影視資料和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將理性分析與感性認識相結合,引導學生歸納整合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課標要求

了解我國教育發展的史實,理解“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義。

2、知識與能力: ①識記:新中國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實,包括建國后創建人民教育事業的措施和方針;“文革”對教育的破壞;恢復高考及“科教興國”戰略。

②理解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教育蓬勃發展的關系;教育發展的寶貴經驗。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下,必須發展教育,提高素質培養人才,迎接挑戰。

③探究新舊教育的過渡改變及教育的初步成就;總結挑戰措施,獻計獻策,面對機遇,迎接挑戰。

3、過程與方法:

①分析圖表:新中國前17年教育與舊中國教育發展的比較,明確其原因;

②資料回放:新中國教育的初步成效相關圖片;“文革”教育相關圖片;“希望工程”相關圖片等,讓學生直觀感受我國教育發展的軌跡;

③問題探究:對比美、日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模式的差異,探究其間變化實質,讓學生明確教育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

4、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建國后新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業,培養學生正確的教育觀和人生觀,樹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歷史責任;

②科教興國戰略是振興中華的必然選擇,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③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教學重點: 重點: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戰的措施。

依據:課標的要求及高考考綱中的考點要求。 教學難點:

難點:社會主義教育發展探索中成敗的原因;教育與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之間的辯證關系。

依據:學生對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教育變遷一則缺乏了解,許多關于教育的史實今天的高中不了解,立體性的歷史思維能力尚未形成。 教學過程及評析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入課題。 展示材料:

美國依據1948—1984年經濟實際增長數據,將傳統的經濟增長公式調整為:經濟增長(100%)=34%(勞動增長+資本增長)+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經濟增長模式為:經濟增長(100%)=33.4%(勞動增長+資本增長)+66.6%(科學技術)。

目前,發達國家技術和知識的增加占生產率增長總要素的60%—80%,我國占30%左右。

對比以上幾種經濟增長模式的差異,探究其間的變化反映了什么問題?指導學生審題,指出材料所示增長模式按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所占比重來分其實只有兩種,隨著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所占比重的不斷加大,反映出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展示材料,導入新課。

江澤民同志曾說:“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必須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教育為本。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就必須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教育擺在現代化建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設問:

對比以上幾種經濟增長模式的差異,探究其間的變化反映了什么問題?指導學生審題,指出材料所示增長模式按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所占比重來分其實只有兩種,隨著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所占比重的不斷加大,反映出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展示材料,導入新課。

江澤民同志曾說:“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必須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教育為本。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就必須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教育擺在現代化建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設計意圖

通過史料和問題的創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把歷史與時政相結合,使學生體驗“學以致用”的成就感。

二、問題探究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學什么?

拉開序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1949年)

(1)接管舊教育,創建人民教育事業

(2)教育向工農敞開大門 制定教育方針——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德智體) 1957年) 成就:

(1)大力發展

學校教育(2)建立

學校教育制度 (3)初步建立起較完整的

體系

意義:培養了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大軍和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 怎么學?

本目內容介紹兩個時間段教育的不同發展狀況,大家在學習時注意分清。

學會了嗎?

中國教育事業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是在

A. 過渡時期 B. 十年探索時期 C. “文革”十年時期 D. 改革開放時期

二、 **中的教育 學什么?

表現: (1)學校停課,教育戰線一片混亂

(2)66年,廢止高考制度。

(3)70年代初,招收“工農兵學員”。例子:張鐵生被稱為“白卷英雄”]

影響:

1.破壞中國教育事業,導致人才缺乏 2.民族文化素質下降

3、拉大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怎么學?

文化大革命,不僅僅是政治上的混亂,在經濟上、文化教育等等各個方面都受到嚴重沖擊,學習本目內容,請同學們回顧必修一與必修二的相關內容,形成一個整體上的文化大革命,政治:造反派奪權,民主法制破壞。經濟:停產鬧革命,經濟秩序混亂。教育:大中小學停課,高考廢止。

學會了嗎?

1976年以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各行各業專門人才缺乏,整個民族文化素質大下降,中國與發達置之腦后的差距拉大。其主要原因是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大中小學教育廢止 C.文化大革命沖擊

D.國家的教育投資小。

三、教育的復興 學什么?

1.鄧小平教育戰線上的撥亂反正

2.鄧小平提出 思想。確立 戰略 3. 鄧小平提出教育 指導方針 4.制定 推動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展,擴大教育投入。 5.教育改革,啟動 6.加大對西部地區教育投入力度 怎么學?

學習過程中,請同學們注意“教育復興”子目內容編排上的邏輯關系:首先是糾錯1,其次是立正

2、3,最后是舉措

4、

5、6。 學會了嗎?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地義務教育”,這是我國哪部法律的規定:

A.《憲法》 B.《義務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護法》 D.《教師法》 【合作探究】

新時期黨和國家為什么要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四、知識延伸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藝、改革一切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以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在這場文化大革命中,必須徹底改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

——《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 材料二 1977年的中國沒有冬天。

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報考大學的人數,竟高達1 160萬!當時百廢待興的中國,居然拿不出足夠的紙來印考卷。為了解決77級考生的考試用紙問題,中共中央決定,調用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紙張。 1978年的春天來得更早。

1978年3月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在會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觀點: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改革開放20年之科教篇》

材料三 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教訓時指出:“沒有人才不行,沒有知識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個大錯誤耽誤了十年人才的培養?,F在要抓緊發展教育事業。”他還說“不抓科學、教育,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就成為一句空話”,“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

材料四 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請回答:(1)材料一對我國的教育作出了怎樣的錯誤估計?這種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樣的后果?

(2)從材料二中你可以獲取哪些歷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一論斷?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導方針。 (4)材料

三、四表達的觀點有何共同之處?

五、課外探究:拓寬知識外延,引入下節課的學習。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我們國家,國力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如果現在不向全黨提出這樣的任務,就會誤大事,就要負歷史重任。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鄧小平

材料2 鄧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材料3 1984年,鄧小平又提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提高教師的素質, 尊師重教。他曾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 展的人才,關鍵在于教師。同時,他還強調,我們要提高人民教師的生活待遇和社會地位,整個社會都應該尊重教師。鄧小平尊師重教的呼吁,引起了社會的共鳴。國家正式宣布每年 9月10日為教師節。„„而且鄧小平曾不無憂慮地說過:現代經濟和教育的發展不成比 例,對教育投資太少,今后無論如何要逐年增加對教育的投資,否則現代化就實現不了。 請回答: (1)“文革”結束后,鄧小平在教育事業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9分)

(2)鄧小平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三個面向"和培養“四有新人”的?(6分) (3)你如何理解“三個面向”的辯證關系?(6分)

課后反思

1、在課堂上遇到突發問題的時候,不要一味打斷、撲滅學生的參與熱情,否則沒人再舉手,沒人再想說。思想形成的過程本身就是師生交流、思維碰撞的過程。解決學生突發問題的辦法貴在教師的引導,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方式,加強對相似概念的分析、比較、鑒別,并通過提供材料和途徑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體會自我搜集材料,認識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在歷史課上的積極性。

2、 教師一定要在課下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的時候不但要備課本,備學生,還要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哪些問題有可能給學生帶來困擾,哪些問題有更大的空間進行發揮。在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疑問或者偏見的時候適當的補充相關知識并提出延伸性問題引發深入思考。

3、 在布置給學生準備搜集材料的同時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以免認識問題過于單一,另外當學生作好展示后,教師要努力整理成體系的東西,并可就此提出更深入的問題看學生明白了多少,特別是思考問題的方法,唯有如此,師生才能共同進步。

迷津指點

本課的教學內容與教育體制的時政緊密相聯,針對文綜考試的大形勢,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進相關的時政知識以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四篇: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課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岳麓版教案2009版 點擊數: 266 【字體:小 大】 【收藏】 【查看評論】 接收回傳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使學生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情況,新中國的誕生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初步的了解,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與人合作。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前分組,選舉代表、訪問調查,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面,使學生充分理解并體驗課本知識,并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人交流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史料,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歷史材料以獲取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史實,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通過人大制度和政協制度曲折發展的學習,認識事物發展的曲折性,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成長中的事物,培養學生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為實現民主科學而奮斗的精神。 【 教學重點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 教學難點 】

如何認識中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 教學方法 】

探究式、啟發式、歸納法和討論法。

教 學 過 程

【 復習鞏固】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時期特征 【 引入新課】

觀看《開國大典》的視頻資料 新中國建立后,民主同盟主席張瀾曾說過:“我們的新制度當然放棄了舊民主主義中所謂的總統制、內閣制那一套陳腐的舊東西,也不同于蘇聯和東歐各國的政權治權合一的制度。”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政治制度?要想解開這道謎題,我們共同探索第21課: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 進入新課 】

課程標準要求: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開國大典

1、準備:中國人民政治政協會議召開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政協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新政協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建立新中國的有關事宜。

2、成立: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毛澤東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政權特點

新政權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團結建國的精神和政權特色。

4、意義 (1)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2)新中國的成立,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二、法制建設(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1、目的:為了保證在政治上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順利過渡。

2、頒布: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并頒布。

3、內容:

(1)確立了我國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組織原則。 (2)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

(3)制定了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方針政策,并將過渡時期總路線寫入憲法中。

4、性質:1954年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5、特點:

(1)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2)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6、意義:

(1)1954年憲法是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它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成果,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愿望。

(3)它的頒布極大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新中國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

1、確立: 1954 年9月,一屆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以國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基本內容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2)人民代表產生方式:由全國人民普選產生。 (3)代表組成:由各黨派和社會各階層人士組成。 (4)組織原則:實行民主集中制。

3、確立意義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基本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奠定了新中國的各項政治建設的基礎。 (3)它規范了政府與人民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 (4)它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權力屬于人民 。

4、曲折發展 (1)曲折:1957年,發生了反右擴大化錯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設趨于停頓。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名存實亡。

(2)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恢復與發展并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人大積極加強立法工作,推動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

全國人大有哪些重要的職能?

說明全國人大的地位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與西方的三權分立制有何本質區別?(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提供參考答案: 職能:立法、監督、人事選舉和任命權以及 重大事項的決定權 地位:是全國最高立法機關和權力機關

不同:經濟基礎不同;行使權力的主體不同;活動的原則不同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

1、基礎:

中共與各黨派團結合作、共同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基礎。

2、確立:

(1)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2)1954 年一屆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憲法》,以國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宣布了多黨合作制度的確立。

3、內容:

(1)指導思想: 1956 年4月,中共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的方針,作為中共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指導思想。 (2)合作形式:政治協商。

(3)基本組織:政治協商會議。

4、作用:調動了民主人士的參政議政熱情,開創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設國家的新局面。

5、曲折發展

(1)曲折:1957年,發生了反右擴大化錯誤,嚴重破壞了多黨合作制度,干擾了政協工作的正常開展。“文革”期間,大批民主人士受到打擊迫害,民主黨派被迫停止活動,政協工作陷入癱瘓。 (2)發展:“文革”結束后,多黨合作和政協制度得到恢復與發展,1982年9月,中共提出了各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人民政協迎來新的春天。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實行原因(必要性):(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區域自治是基于國情而實施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

2、基本內容:在國家統一的領導下,實現全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團結,在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構,行使自治權。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1)1949 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規定,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2)1954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民族區域自治做了更明確的規定 。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施行的成果

在1955年及以后的10年中,新疆、廣西、寧夏、西藏先后成立民族自治區,加上此前成立的內蒙古自治區,形成了五個省級自治區,還建立了一百余個自治州、自治縣。民族區域自治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少數民族實現了當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區別。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即政體,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它包括民主選舉產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它擁有廣泛的權力,討論和決定國家的一切重大問題并監督其實施。國家各級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基本特點:

(1)我國的多黨合作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前提的。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與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團結合作,為共同目標團結奮斗,是我國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區別于西方多黨制的根本特點,也是我國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的優點所在。

(2)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與共產黨的關系是一種政治上密切合作的關系。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而不是在野黨或反對黨。

(3)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共識,是多黨合作制的政治基礎。

(4)多黨合作的指導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5)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合作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政治協商會議是最重要的組織形式,是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進行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場所。 【 小

結 】

請大家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寫出本節課的知識結構 【 板書設計 】

第21課節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一、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新政協召開

2、開國大典

二、法制建設

三、新中國基本政治制度

(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二) 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三)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五篇: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四單元第19課《電影與電視》精品教案(9頁)

第19 課 《 電影與電視 》

學習目標 一

導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電影和電視藝術的起源與發展過程,理解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提高鑒賞影視作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知識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影視發展的歷史。并認識影視是一定時期經濟政治的反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看抗戰老兵的會議錄,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抗日戰爭的殘酷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 學習重點:

電影與電視的起源與發展歷程,影視的功能和價值 三 歷史素養:

如何看待影視藝術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 二 學習過程: 1導課

老師:同學們,我們先來玩一個游戲好不好? 學生:好

老師:大家雙眼凝視屏幕上的圖像,二十秒的時間,注意,盡量不要眨眼間 (等待大約二十秒)

好,現在把眼睛挪開,看周圍白色的墻面,同時迅速的眨眼睛,大家看到了什么? 學生:一個人的頭像。

老師:陳國亮,你能不能說一下這是什么現象 學生:視覺暫留

老師:很好,請坐,這種現象叫視覺暫留,也叫余暉效應,是1824年由英國科學家皮特。馬克。羅格特首先提出的。

羅格特發現,人眼在觀察事物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需要經過一段短暫的時間,光的作用結束后,視覺形象并不立即消失,利用人眼的這一性質,人們發明了電影和電視。 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電影與電視 2自主學習

老師:首先,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在組長的組織下,完成導學案。 (在各小組走動,詢問完成情況,幫助解答疑難問題) (五分鐘之后,確定各小組完成情況)

老師:現在請小組長檢查各組的完成情況。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 好,下面我來檢驗一下大家的學習效果,請看大屏幕

(讀題)首先找出有關電影發展歷程的圖片;然后將這些圖片按時間排序;最后根據這些圖片簡述電影發展歷程 原馨雨,你來試一下 學生:3567;

老師:正確,按時間排序 學生:5376 老師:好,最后,根據這些圖片簡單的敘述一下電影的發展史 學生: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

1927年之前是“默片時代”,美國人格里菲斯因對電影制作和攝影技術進行過重大改革而被譽為“現代電影之父”

“默片時代”的電影多為喜劇,美國的卓別林是最杰出的演員,代表作有《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

隨著影像和聲音結合的技術日趨成熟,有聲電影崛起。1928年設立的奧斯卡獎使現代電影藝術更加繁榮 老師:很好,請坐

(板書:一 電影 無聲(1895-1927)(路米埃爾兄弟,格里菲斯,卓別林)

有聲(1927-

)(奧斯卡)

老師:這是電影發展史,剩下的三副圖片就是電視發展的歷程了。李婉池,你能不給根據這三副圖片簡述一下電視的歷程

學生:1926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電視

二戰后,電視開始普及

1962年第一次電視衛星轉播 老師:簡單明了,請坐

(板書:二 電視 歷程(1926,二戰,60年代)

老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共同了解了電影和電視的發展歷程

為了使大家更好的了解影視發展史,老師準備了一個小型知識競賽,請看屏幕

大家應該知道江蘇衛視有一個挺火的節目叫一站到底,今天這個競賽就是個低配版的一戰到底。 首先看一下規則 (讀規則)

1.以小組為單位,選一代表人站立。

2.兩組PK,一組一問,限時半分鐘回答。答對者繼續站立,答錯者出局。 3.答對者繼續選擇PK小組,若能堅持到最后,即為勝利者。

4.一組答題時,若其他組喧嘩,此題作廢且取消喧嘩組的比賽資格 5.文史知識+影視娛樂知識

最后的勝者,老師將獎勵一部筆記本

現在,各小組商議一下,選出一名代表參戰,每組還要準備一句應戰口號。

(各組選出代表:第一組薛則宇;第二組李旭亮;第三組張瑞光;第四組李張悅;第五組何夢寒

老師:請各組說出你們的口號 學生:

老師:好,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說又練真把式。 首先,請第一組薛則宇選擇PK的對手 學生:

老師:好,薛則宇對張瑞光,其他選手先坐下。比賽開始

(串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大批優秀的影視節目呈現在觀眾面前 請根據圖片說出節目的名稱) 首先由薛則宇作答 薛則宇:奔跑吧兄弟

老師:正確,張瑞光,請看圖片 張瑞光:天天向上

老師:正確。第二組圖片,薛則宇 薛則宇:人們的名義

老師:正確,張瑞光,請看圖片 張瑞光:歡樂頌

老師:正確。下面一組題叫他的名字,請看屏幕, (讀題

他,生于英國倫敦,5 歲就登臺表演,后前往美國,開始長達40年之久的電影創作生涯。此時正是默片黃金時代,他的影片多為自制、自編、自導、自演,成為好萊塢的喜劇泰斗,受到千萬影迷的敬仰。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特別頒發奧斯卡獎表彰他對影壇的特殊貢獻) 薛則宇。請說出他的名字 薛則宇:卓別林

老師:正確 ,張瑞光注意 (讀題

他,出生在美國南部,父親的言傳身教是他成為一個種族主義者,這種意識不加掩蓋的出現在他的作品之中,飽受爭議。但他對電影的貢獻是巨大的。他被稱為“現代電影之父”和“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他是?

張瑞光:格里菲斯

老師:正確。下一組題。這是一組選擇題 (讀題

對卓別林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他是默片時代最負盛名的喜劇演員

②其經典之作有《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一個國家的誕生》等

③他是當時電影藝術中“絕無僅有的天才” ④他的影片故事情節簡潔明快,動作表演夸張生動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薛則宇回答 薛則宇:選C 老師:你確定嗎 薛則宇:確定

老師:正確。那為什么不選②呢。

薛則宇:因為《一個國家的誕生》是格里菲斯的作品 老師;很好,看屏幕 (讀題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電視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日常生活中難以割舍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實現了“坐擁天地”的夢想開始于

A.十九世紀20年代

B.十九世紀末 C.二十世紀20年代

D.二十世紀末 張瑞光,請選擇 張瑞光:選C 老師:正確,解釋一下

張瑞光:電視是1926年由貝爾德發明的

老師:正確??磥砩厦娴念}難不住兩位同學,所以難度升級。請看屏幕。 (串詞

自從1928年奧斯卡獎創辦以來,到今天已經有了大大小小上百個電影大獎) 屏幕中顯示的是國內外八個著名大獎

薛則宇,這八個獎項中屬于美國的有哪些? 薛則宇:奧斯卡,金球獎 老師:你確定嗎 薛則宇:確定

老師:恭喜你,答對了,你能不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獎項

薛則宇:奧斯卡獎的全稱叫“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28年設立。“奧斯卡”這個名稱的來歷說法不一,較為可信的是,1931年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圖書館的女管理員瑪格麗特·赫里奇在仔細端詳了金像獎之后,驚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奧斯卡!”隔壁的新聞記者聽后寫道:“藝術與科學院的工作人員深情地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斯卡。”從此,這一別名不脛而走

金球獎設立于1944年,此獎的最終結果是由96位記者(其中約三分之二是兼職)的投票產生,金球獎一般在奧斯卡頒獎前幾天長生,得獎者往往也是奧斯卡獎的有力爭奪者,被成為奧斯卡的風向標

老師:非常好,下來壓力到了張瑞光身上。 張瑞光同學,下列獎項中屬于中國的有哪些? 張瑞光:金雞百花,金像獎 老師:你確定嗎 張瑞光; 確定

老師:很遺骸,你漏掉了一個。金雞百花獎是中國大陸的獎項,金像獎是香港地區的,而金馬獎是臺灣地區的獎項。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張瑞光同學PK失敗,我們把掌聲送個他。 薛則宇,請挑選你的下一個對手 薛則宇:我選李旭亮

老師:好,下面是薛則宇對戰李旭亮

準備好了嗎 學生:好了

老師:比賽開始 (串詞: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由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習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

南方周末每年都會評選出十大夢想實踐者。下面,請通過頒獎詞說出獲獎者的名字。) (讀題:

一個曾因為數學成績而自卑的東北小孩,在表演中找到自信。以表演為信仰,以寬廣的戲路、堅實的表演才能贏得了中國市場,也贏得了好萊塢關注。在好萊塢的規則向中國市場傾斜的時代,成為了重要的參與者和標志性符號。無意中介入公益,卻成為公益事業狂熱的信奉者和傳播者。這位公益者演繹了新時代的真善美。) 薛則宇同學請作答 薛則宇:李冰冰

老師:回答正確,李旭亮同學注意 (讀題: 生長于西南小城,發達于超級大都會,作為中國最普通的“民二代”,把握了大時代中的小機遇,憑借自己的機敏、才具、勤奮,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小時代。是作家、出版人、導演、商人,制造的文化產品,撫摸并撩撥了那些迷惘的青少年,成為他們的代言人。備受爭議,又無可置疑地產生了巨大影響力,成為耀眼并年輕的“富一代”。) 請回答

李旭亮:郭敬明

老師:正確,比賽繼續 (串詞:

卓別林被譽為默片時代的喜劇之王,他的作品笑中帶淚,辛辣的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丑態。下面,請根據電影海報來說出卓別林作品的名稱 薛則宇同學請作答 薛則宇:摩登時代

老師:正確,李旭亮同學請回答 李旭亮:淘金記

老師:正確。第二組 薛則宇

薛則宇:城市之光 老師:你確定嗎 薛則宇:確定

老師:很可惜,回答錯誤,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大獨裁者,是諷刺當時德國的法西斯頭子希特勒的。卓別林在這部劇里面把希特勒演得惟妙惟肖,以至于希特勒也忍不住多次觀看這部諷刺他的電影。 現在李旭亮準備

這是卓別林的那一部作品 李旭亮:城市之光

老師:你也回答城市之光,確定嗎 李旭亮:確定

老師:回答正確,這樣薛則宇就被淘汰,給點掌聲鼓勵一下 李旭亮同學,選擇你的對手 李旭亮:我選李張悅 老師:李旭亮對李張悅

這是一組選擇題,由李張悅先來回答,請看屏幕 (讀題

《2019》是一部關于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它講述在2019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國人民掙扎求生的經歷。該片投資超過兩億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上映,首映當天全球票房就已達到兩億美元。這說明電影藝術(

) A.滲透了大國的強權意識和價值觀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純粹是投機商人贏利性商業炒作

D.能夠喚起人類對自身命運的思考 ) 李張悅:選D 老師:回答正確,李旭亮注意 (讀題

1993年,全世界最受關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是美國片;兩家美國組織和兩家歐洲組織控制了全球范圍的新聞收集和新聞傳播。這一現象實質上反映了(

) A.發展中國家面臨新霸權挑戰

B.文化輸出成為經濟增長點 C.文化價值觀已出現同化趨勢

D.輿論宣傳得到了各國重視) 請選擇

李旭亮: 我選 B 老師:你確定嗎 李旭亮:確定

老師:很遺骸,回答錯誤。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道題

題目中說100部影片中有88部是美國片,美國和歐洲的少數組織控制了全球范圍的新聞。含義是西方媒體在世界媒體中占絕對的主導地位。說明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影視,新聞等宣傳自己的價值觀,加強對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文化滲透和侵略 所以正確答案是A 這一輪李旭亮失敗,還是掌聲予以鼓勵

那么李張悅的對手只剩下最后一位,何夢寒同學 兩位準備好了沒 學生:好了

老師:比賽開始 李張悅首先答題 (讀題

這組圖片反映了電視的什么功能? 李張悅:遠程教育 老師:回答正確 何夢寒準備 (讀題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至少有6億人坐在電視屏幕前,觀看到了美國CBS公司的新聞特別報道——“阿波羅” 11 號飛船的登月旅行。這反映了電視的什么功能 何夢寒:傳播資訊 老師:回答正確 李張悅準備

(人們雖坐于家中,卻可以細細端詳法國盧浮宮里的每一件藝術品,可以傾聽悉尼歌劇院里氣勢恢弘的演唱會,可以在萬里長城和金字塔上空“飛翔”,可以在意大利廣場的雕塑旁“散步”……。這反映電視的 A.傳播資訊的功能 B.娛樂功能

C.把優秀藝術品展示給世人的功能 D.播報新聞的功能 )

李張悅:選C把優秀藝術品展示給世人的功能 老師:正確 何夢寒請看題 (讀題

這組圖片反映了電視的什么功能? 何夢寒:娛樂功能 老師:正確比賽繼續 李張悅準備 (讀題

1954年,美國一個城市管理自來水的專員發現,該市自來水耗費量在某些三分鐘的時段內會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當時汽車開始在美國普及,這三分鐘剛好是車主集中洗車的時間 B.黑客通過互聯網攻擊自來水公司的電腦系統,導致數據顯示錯誤 C.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企業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統計數據計算錯誤

D.當時電視開始在美國普及,這三分鐘是廣告時間,大家上廁所集中用水) 李張悅:選D 老師:回答正確,能不能解釋一下 李張悅:

老師:非常好 何夢寒準備 (讀題:

下列哪一個事件最有可能通過電視實況轉播為民眾所了解(

) A.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用磁力產生電流”現象的過程

B.托爾斯泰的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的出版

C.赫胥黎與牛津主教威爾伯就進化論問題展開的辯論

D.1936年第11屆奧運會的開幕式) 何夢寒:選D 老師:正確,請加以說明 何夢寒: 老師:很好

下來是終極pk了 (串詞:

自從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以來,一百多年的歷史上涌現出許多經典之作,或為愛情,或為人性,或為史詩,或為平凡,見證了人類歷史的百年滄桑) 最后一組 看海報,說片名 李張悅準備

李張悅:音樂之聲 老師:正確 何夢寒準備

何夢寒:泰坦尼克號 老師:正確 下一組 李張悅 李張悅:阿甘正傳 老師:正確 何夢寒

何夢寒: 三傻大鬧寶萊塢 老師:正確,繼續 李張悅 李張悅:末代皇帝 老師:正確

何夢寒:臥虎藏龍 老師:正確 李張悅:阿凡達 老師:正確

何夢寒:最后的武士 老師:正確

李張悅:瘋狂動物城 老師:正確

何夢寒:你的名字 老師:正確 下一組 (讀題

根據小說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同名小說《飄》改編的電影,這部影片獲得了當年的多項奧斯卡獎,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女主演費雯麗憑借其出色的演技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那請問這部影片的名稱是: A《羅馬假日》 B《亂世佳人》 C《魂斷藍橋》 D《窈窕淑女》 李張悅回答)

李張悅:選B 《亂世佳人》

老師:正確。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電影嗎? 李張悅:

老師:很好,下來何夢寒作答 (讀題

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曾于1993年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這部影片是 A《霸王別姬》 B《西楚霸王》 C《十面埋伏》 D《花樣年華》)

何夢寒:選B西楚霸王 老師:你確定嗎? 何夢寒:確定

老師:很遺憾,這部電影確實和霸王有關,但不是真霸王而是唱京劇的霸王。正確答案是A《霸王別姬》

所以最后的獲勝者是李張悅,你獲得了筆記本一部,請上臺來領獎 (李張悅領獎)

其他四名同學也很努力,希望下次可以獲獎

老師:好,同學們,最后的時間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

現在的電視劇可謂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其中,最火的一種題材是抗日劇??芍^是經久不衰,火熱的不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抗日劇,我們把他稱之為抗日神劇,請看屏幕

有手撕鬼子的,有拿手榴彈打飛機的,還有的日本女鬼子拿著22世紀的新式武器,最后還有少兒不宜的。

大家討論一下,說說你對抗日神劇的看法。等會我找同學來回答 (給2分鐘時間各組討論,最后提問) 老師:陳國亮,說說你的看法 陳國亮:挺喜歡看的

老師:說的有道理,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好,鄧錦艷 鄧錦艷:

老師:恩也有道理。同學們,這就是本節課的作業。談談你對抗日神劇的看法。 這里,我給大家提供一組數據和一部影視資料作為拓展好不好 學生:好

老師:請看屏幕 (讀資料

抗日戰爭中日傷亡人數

(根據中,日,美等國史料統計) 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

國軍 犧牲約三百六十萬人

日軍 傷亡約二百二十萬,死亡約六十萬人 中日 傷亡比列約 5 比 1 五個中國士兵才有可能殺死一個日本鬼子 可不可能像影視劇里那么輕松呢? 下面是一段關于抗戰老兵的資料 (播放視頻《老兵不死》)(大約6分鐘)

老師: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呢,請把他寫出來。 這里,老師也寫了一段。作為本節課結束語。 (朗讀

喜歡看什么影視作品是個人的權利,法不禁止則無權干涉。

但抗日戰爭是我們民族最為苦難的經歷,數百萬的將士的犧牲,數千萬百姓丟失了性命,八年的抗爭,才換來了不易的勝利。

決定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戰爭是不應該被娛樂的。流血的將士,苦難的百姓更是不應該被娛樂的。

我們要正視歷史,因為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記住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們,因為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 勿忘國恥 理性愛國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it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下一篇:競選班干部演講稿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