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山地運動協會工作計劃范文

2023-08-23

山地運動協會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事故頻發安全措施亟待完善

近日, 一則驢友擺拍墜崖身亡的新聞惹人唏噓。一戶外運動愛好者在某山地戶外景點拍照時, 不慎墜崖遇難。據悉,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該景區沒有設置安全防護欄, 安全防護設施不健全所致。類似的不幸不只一起, 據了解, 全國每年參加山地戶外運動的人數規模龐大, 呈不斷上升趨勢, 而隨之“驢友”遇難、失蹤等事故也層出不窮, 且由此造成的傷亡數字和參與人數一樣, 也呈明顯上揚趨勢, 每年都有眾多山地戶外運動愛好者不幸殞命, 這樣的數字令人觸目驚心。戶外運動的高風險性顯而易見。

太原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談到, 山地戶外運動是指在海拔3 500 m以下的山區、丘陵開展的與登山有關的戶外運動。2011年, 《全民健身條例》中明確了4項高危險性體育項目, 山地戶外運動位列其中。由于山地戶外運動本身具有較強的探險性, 危險系數高, 加之山區小氣候讓人難以把握, 參與人員如果組織程度不高, 技術、裝備不足, 再加上有的山地戶外場所安全設施不健全, 緊急救援措施不完善, 就很容易導致災難性的后果。分析近年來山地戶外運動事故頻發的原因, 大多與活動無序、不規范組織, 活動場地安全措施不完備有關, 而這也折射出山地戶外場所配套安全設施、救援措施以及專業技術指導人員的重要性與現狀的不足。對于戶外運動, 尤其是運動場所, 亟須進行標準化、規范化引導和管理。這也是我國發展戶外運動所要面臨的關鍵課題。

標準出臺為戶外運動場所安全把關

值得慶幸的是, 經過多年醞釀, 規范山地戶外運動場所經營, 保障消費者參與山地戶外運動安全性的新標準《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第30部分:山地戶外場所》 (GB 19079.30-2013) 終于出臺了, 并將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準的出臺預示著山地戶外運動行業將走向標準化、規范化的軌道。今后, 山地戶外運動愛好者可以在一個更安全開放的場所內自由地運動。

標準主要圍繞與參與者安全息息相關的關鍵性項目———山地戶外運動場所提供的安全設施設備等做出了強制性規定。要求安全帶、頭盔、鐵鎖、靜力繩、快掛、上升器、下降器、制動保護器等裝備, 應具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已有相關國家及行業標準規范的戶外設備, 必須使用達標產品。如動力繩應符合GB/T 23268.1的要求, 水上救生技術裝備和器材應符合JT/T 107規定的要求。

有了設施設備質量達標的前提保障, 山地戶外場地的安全保障制度更是必不可少。對此新標準也作了最為詳細的條款規定。標準要求戶外運動場所應制定《安全須知》, 并在每次活動前對山地戶外運動參與者進行宣示。目前不少戶外運動造成不良后果的一大原因就是參與者不清楚相關運動的安全要點, 缺乏安全防護意識。而對其進行宣示, 讓其腦中緊繃一根安全弦, 變相增加了戶外運動的安全系數。

專業技術從業人員方面, 新標準也做出了較為嚴苛的規定, 山地戶外運動技術指導人員、救生人員等應持有相關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方能上崗。除此之外, 標準中還明確了技術指導員的具體數量等。標準的這些硬性規定, 全面規范山地戶外運動場所經營行為, 為確保參與者的安全提供了支撐。

齊心協力安全地走向戶外

山西是山地戶外運動的重要基地, 巍巍太行山, 綿綿呂梁山, 鑄就了山西物華天寶豐富的戶外旅行資源。記者從山西省體育局獲悉, 2014年山西將加強培育和發展登山戶外運動產業, 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體育需求。與此同時, 加大對全省山地戶外運動場所的監管力度, 督促相關單位認真執行新標準, 嚴格按照國標規范配備安全設施, 并嚴格從業人員準入資質, 確保山地戶外運動的安全。

山西省登山戶外運動協會秘書長袁乃平談到, 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山地戶外運動已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體育消費重要載體, 但應充分認識到“戶外探險”本身是帶有一定危險性的體育活動。新標準的出臺對降低當前戶外場所的安全隱患具有重要作用, 將新標準切實落到實處對扭轉當前多發的戶外安全事故現狀具有關鍵意義。但要完全消滅安全隱患, 保證山地戶外運動的“零風險”僅靠標準可能并不能達到威懾和保障的效果。確保山地戶外運動的安全性需要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配套保障體系和過程以及戶外運動參與者自身安全意識的提高、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升等等。

拉緊戶外運動的“安全繩”, 首先應有相關法律法規的配套保證, 以法律的層面保證戶外運動的安全;其次, 應加強對山地戶外運動行業的引導、規范, 對戶外活動的組織者實行資質認定和準入制, 推廣具有公信力的各種戶外運動資質認證;第三, 進一步完善基礎安全設施及救援體系, 建立健全戶外運動安全保障機制, 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此外, 戶外運動牽涉的部門較多, 包括交通旅游、林業、體育等, 不是體育部門一家能夠獨立制約的, 需要多個部門聯合起來共同規范山地戶外運動的經營。同時應倡導驢友選擇有資質的戶外俱樂部, 出行要自律, 不要擅自走陌生線路, 不要脫離人群等, 提升自我安全防護意識。

山地運動協會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山地運動旅游是一種具有愉悅身心、消除疲勞、緩解壓力、增進健康等功能的現代戶外運動旅游項目。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和提高,健康意識也不斷增強,戶外山地運動旅游的人數隨之不斷增多,山地運動旅游的客源市場不斷擴大,這就為我省山地運動旅游業帶來了發展機遇。為此,我就貴州山地運動旅游業的發展現狀進行SWOT分析,并根據貴州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對策建議。

SWOT分析法是在進行區域旅游規劃和制定區域旅游發展戰略時,了解區域旅游發展各項影響因素的一種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所謂的SWOT分析方法是指對區域旅游發展的優勢條件(Strength)、劣勢(weakness)、發展機遇(opportunity)和威脅因素(Threat)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一、貴州山地運動發展現狀分析

1. 優勢條件(Strength)。

(1)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貴州省位于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地處中國西南三省的云貴高原??λ固氐孛灿葹樨S富,約占全省總面積的61.9%,是世界上巖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山高地險,溶洞非常多,有“山的王國”、“千瀑之省”、“漂流之省”、“千洞之省”的美譽。貴州山雄、水秀、洞險、林幽、石奇,交相輝映、遍布全省,是開展山地車、登山、越野跑、漂流、攀巖、探洞、溯溪、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戶外運動的理想之地。

(2)適宜的氣候。貴州省地處云貴高原,海拔高度適中,氣天體育理論課出現“游擊”現象。

3.4.2加強體育教師理論課教學能力的培養。

無論怎樣先進的教學手段都需要教師操作才能實現,教師教學能力的增強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外派教師參觀學習可開放視野,更新知識;建立說課制度,讓教師之間進行經常交流,取長補短,相互提建議等方法,加速教師新知識和教學經驗的獲取,為教師勝任體育理論課程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4. 結語

體育作為人類有目的、有意識的一種社會活動,正是為了適應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及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產生的。學校體育只有適應社會和人自身需要才能得以持續發展。我認為,注重體育理論課的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傳授,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體育理論課教學是當前體育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體育教師應重視理論課教學,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以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和廣博的知識,揭示大自然和人類社會體育運動的規律,激發學生對體育理論課學習的興趣,這樣才會使體育理論課教學收到應有的效果。

候溫和,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16℃,一月平均氣溫4℃—9℃,七、八月平均氣溫22℃—25℃。貴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省森林覆蓋率達30.8%,是清新的大氧吧、涼爽的大空調,是中國最佳的人居環境和避暑勝地之一,全年有300—330天可以進行戶外體育訓練和比賽,這為山地運動旅游提供了充分的時間保障。

(3)深厚的文化內涵。貴州省遵義市是歷史名城,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同時,貴州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各民族古樸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保存完好,風格迥異,創造了“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的民族文化奇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態民族博物館”。貴州民族節日眾多,如:臺江苗族的“姊妹節”、凱里苗族的“蘆笙節”、榕江侗族的“薩瑪節”、咸寧彝族的“火把節”、水城南開苗族的“跳花節”等,蘊藏著多姿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如:跳蘆笙、賽馬、斗牛、搶花炮、摔跤、劃龍舟等。這些原生性、獨占性、稀缺性、多樣性的文化資源,更為山地運動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2.劣勢因素(weakness)。

(1)基礎設施差。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但基礎設施沒能及時跟上,這制約了開發的速度和效果。另外,產業化程度低,沒有先進的開發理念和管理經驗,還堅持舊的觀念,未能形成獨立的開發體系,不能形成亮點,吸引不了游客。

(2)專業人才少。山地旅游屬于特殊的旅游項目,需要特殊的專業人才,目前,貴州山地運動旅游發展缺乏既懂體育產業又懂旅游經營的復合型人才,需要這樣的專業人才對項目的研究、開發、經營和管理。

(3)資金投入不夠。貴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山地運動旅游起步較晚,旅游資源的開發缺乏統籌安排,沒有形成區域性、規模性概念。經費少,投資主體單一,不能形成獨立的體系和突出的規模,區域性、系統性發展不明顯。

體育理論知識是從無數次的社會體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并同多門學科知識相結合的對實踐活動具有指導意義的綜合知識。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逐步形成了特有的體育文化內涵。教師較好地掌握體育理論知識,對實現以健康第一的現代學校體育教學理論,以及完成大綱目標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念,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青松.高校體育理論課的改革[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

[2]吳明智.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與對策[J].中國體育科技,2001,(5).

[3]李瑩.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的分析與探討[J].岳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

[4]范春來.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的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1,(3).

[5]張春鳳.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丹東師范??茖W校學報,2001,(2).

運動員檔案管理現狀與方式

黃曉華

(鹽城體育運動學校,江蘇鹽城

運動員檔案是在運動員管理活動中直接形成的,記錄和反映運動員學習、訓練、比賽、生活等各項內容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等各種載體和形式的歷史記錄。它是社會檔案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員檔案管理是運動員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的組成部分。檔案可以展現運動員的思想品德、訓練比賽、學習生活等基本面貌和成才發展的軌跡,它是衡量優秀運動隊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它不但為領導決策

3.發展機遇(opportunity)。

(1)西部開發。抓住西部大開發的發展機遇,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貴州旅游業,促進貴州經濟增長。貴州省省長林樹森指出,“十一五”以來三年多時間,我省累計建成高速公路611千米,分別是“十五”的1.9倍和2000年前的2.4倍;累計完成高速公路投資470億元,是“十五”的1.9倍。預計“十一五”將建成高速公路899公里,分別是“十五”的2.8倍和2000年前的3.5倍;完成高速公路投資821億元,是“十五”的3.2倍。公路基礎設施的改善吸引了投資者,加快了山地運動旅游業的發展。

(2)奧運契機。抓住奧運契機,發展貴州體育旅游。2008年10月由國家體育總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貴州省體育局和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承辦,以“親近自然、健康人生”為主題,以打造“激情體育勝地、野外運動樂園”為目標的首次全國山地運動會在興義舉行。全國山地運動會的舉辦是北京奧運會后我國舉辦的一次全國性綜合賽事,是國家體育總局全面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和“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戰略部署,是充分發揮北京奧運會的長遠效應的一個重要舉措,對于推進我國山地戶外運動發展、打造山地戶外運動品牌具有重要意義,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體育與旅游、文化的結合。

全國第二屆山地運動會于2009年11月6日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貴州省遵義市開幕,本屆山地運動會共為期7天,以“親近自然,健康人生”為主題。來自解放軍和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表團教練員、運動員,奧地利、韓國嘉賓,新聞媒體的朋友共1800人等在歷史文化名城遵義歡聚一堂,他們親近自然、感受健康,馳騁于名城遵義青山綠水、碧野藍天之間,用智慧親近自然,用激情點綴山水,用真情體驗人生,共同演繹一曲曲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樂章。

4.威脅因素(Threat)。

(1)競爭威脅。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那些開發早,基礎設施好,經營管理水平上檔次,后勤服務有保障,經驗豐富的省份對我省形成了競爭壓力。

(2)客源威脅。貴州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資金不足,對山地運動旅游的直接投少,宣傳力度不夠,雖然舉行過幾次大型的比賽,但外界對貴州了解并不多,沒能吸引更多的客源。

(3)生態環境威脅。貴州源資源豐富,各種資源容易開發,但資源開發水平相對較低,工業化水平也較低,這必然會帶來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增長,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給貴州的旅游發展帶來巨大的威脅。

和運動員各方面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而且與提高運動員各方面的素質,促進其自身的發展相關聯。運動員技術檔案由訓練科負責統一歸檔,各項目設專人管理,內容應包括運動員的生理、生化、形態、機能、身體素質、專項素質、專項成績、文化學習成績,政治思想表現等內容。每年大綱達標測試情況,取得運動成績證明及獲獎資料,評選三好學生和勞模資料等相關資料。每年度學生科、教務科、訓練科、科研科等單位對運動員個體的綜合考核評價提出

二、建議

1. 突出特點,發揮資源優勢。

貴州有豐富喀斯特地貌資源,約占全省總面積的61.9%,是世界上巖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省森林覆蓋率達30.8%,是清新的大氧吧、涼爽的大空調,是中國最佳的人居環境和避暑勝地之一;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各民族古樸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保存完好,風格迥異,創造了“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的民族文化奇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態民族博物館”。要將這些資源優勢充分地利用和合理地聯合開發,形成獨特的貴州品牌。

2. 抓住機遇,快速發展。

抓住西部大開發的發展機遇,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制定長遠目標,統一規劃,搞好公路、鐵路建設,做好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后勤服務工作;在政府的主導下統一開發,保護生態環境,倡導綠色、健康、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吸收和培養既懂體育產業又懂旅游經營的專業人才,鼓勵其參與投資、參與經營和管理、參與研究和開發。

3. 加大宣傳,培育客源市場。

雖然貴州已成功舉辦過兩屆“全國山地運動會”,舉辦過“多彩貴州”、“貴州旅游形象大使選拔大賽”、“白云國際風箏節”、全國汽車拉力賽開陽站與六盤水站的比賽等重大賽事,但宣傳和推介的影響還有待擴大,外界對貴州的了解還不夠,品牌的效應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所以,在舉辦大型賽事的同時還應加強網絡、電視、報紙、廣告促銷等,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運動,讓更多的人了解貴州;通過組建俱樂部、協會、組織專題講座、開展經驗交流、開設培訓班等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運動,參與這項運動,從而提高貴州山地運動旅游的知名度,樹立貴州山地運動旅游的品牌形象,抓好客源的穩定增長,全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場。

參考文獻

[1]李天元.旅游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

[2]李家清.旅游開發與規劃[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78-179.

[3]柳伯力.中國西部體育旅游開發[M].成都:電子利技出版社,2004:88-89.

[4]楊紅偉.四川省體育旅游市場的優勢分析及開發策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3(28).

山地運動協會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大幅提高, 人們的健身意識明顯增強, 而快節奏的生活、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 讓人們越來越渴望回歸自然, 融身心于山水之間, 山地戶外運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并迅速發展起來的。貴州地處云貴高原, 有著得天獨厚的山地運動資源。近年來, 在西部大開發背景下, 貴州圍繞建成“自然風光與民族風情相結合的旅游大省”的目標和“推出特色鮮明的體育旅游休閑產品”的要求, 為更好地推進全民健身運動, 促進體育與旅游、文化的結合, 提出了大力開展山地運動, 打造山地運動品牌賽事的重要舉措。當前, 貴州山地運動開展時間短, 資源開發力度不夠, 宣傳層次不夠深入, 賽事水平和知名度有待提高。唯有立足實際, 找準差異, 打造賽事品牌, 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此, 就貴州山地運動的開展現狀進行SWOT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發展策略。

一、關于山地運動的初步認識

山地運動也稱山地戶外運動, 是源于18世紀末阿爾卑斯地區的登山運動, 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2005年, 國家體育總局批準“山地戶外運動”為我國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 主要包括山地運動、峽谷運動、各種地形穿越、野外生存和野外拓展等項目。山地運動兼有競賽性和休閑性, 以其獨特的魅力逐漸被人們所喜愛, 被譽為“未來體育運動”。山地運動賽事有單項賽事和綜合性賽事兩類, 山地運動會是將山地運動單項賽事整合在一起形成的山地綜合性運動賽事。2008年在貴州黔西南州召開的第一屆山地運動會, 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召開的全國性山地運動綜合賽事, 由國家體育總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 參賽隊伍超過30支, 參與人數超過千人, 根據賽事的級別、規模、參賽人數及比賽持續時間, 山地運動會屬于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 與全運會、城運會、體育大會等屬于同一級別。

二、貴州開展山地運動的SWOT分析

1. 優勢分析

(1) 自然資源優勢

貴州地處云貴高原東坡, 擁有優越的氣候環境。常年多霧, 多雨, 全省森林覆蓋率達30.8%, 空氣中負氧離子多, 年平均氣溫14℃~16℃, 一月平均氣溫4℃~9℃, 七、八月平均氣溫22℃~25℃, 夏季超過30℃和冬季0℃以下氣溫的時間較短, 紫外線輻射比相鄰的云南省弱, 有“中國避暑之都”之美稱。面臨工業污染, 全球變暖, 氣候作為一種稀奇資源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貴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的氣候對開展戶外運動獨有優勢, 全年有300-330天可以進行戶外鍛煉和比賽。

貴州擁有奇特的地質形態??λ固氐孛舱既】偯娣e的61.9%, 是世界上巖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 有“山的王國”、“千瀑之省”、“漂流之省”、“千洞之省”之美譽。貴州海拔在137米~2900米之間, 巨大的落差造就了多樣的自然美景和天下奇觀, 是開展山地車、登山、越野跑、攀巖、露營、探險等戶外運動的理想之地。貴州擁有豐富的江河、湖泊和瀑布資源, 省內10公里以上河流有980余條, 為開展漂流、潛水、垂釣等項目奠定了良好基礎。這些豐富而獨特的自然資源, 為開展山地運動提供了充足的場所和物質環境, 借助這些資源開展山地運動, 既能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 也使參賽選手身心得到愉悅。

(2) 文化資源優勢

貴州民族文化資源豐富。省內有17個世居少數民族, 各民族古樸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保存完好, 風格迥異, 創造了“一山不同族, 五里不同俗, 十里不同風”的民族文化奇觀, 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態民族博物館”, 全省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多達400多個,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上千項。與西南地區的其它省份相比, 貴州各民族歌舞、藝術、建筑、服飾等具有原生性、稀缺性、多樣性、神秘性特點, 為開展山地運動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使山地運動產業發展有了持久的生命力。

貴州有獨特的文化體系。夜郎文化、長征文化、少數民族文化、陽明文化、酒文化、水書文化等構成了貴州獨特典型的文化體系。“古夜郎國”、“紅崖天書”令不少有志之士心馳神往、費心考證。“貴州龍”古化石、觀音洞舊石器遺址、赫章漢墓群、何應欽故居、息烽集中營等文化遺跡, 對歷史考古和現代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在貴州留下了具有豐富內涵的革命歷史遺跡, 尤其是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歷史事件, 是不可多得的長征文化精品。山地運動提供了一個傳統文化展示其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的舞臺, 讓參與者去領略這些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實現健身與旅游為一體, 時尚運動與人文歷史相融合。

2. 劣勢分析

(1) 賽事資金籌集困難

山地運動在自然環境中進行, 賽場分散, 賽事跨度大, 參賽人員多, 舉辦地需要花大量資金進行賽場、賽道、賽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專項競賽項目設施的新建, 同時要加強公共設施建設以提高接待能力。資料顯示, 第一、二屆山地運動會的經費開支均超過千萬元, 貴州各地經濟落后, 地方財力有限, 除了相關部門給予一定補助外, 當前僅僅依靠市場招商渠道和吸引公司、企業參與賽事資金、實物或其它方式贊助, 也難以解決資金募集問題, 這無疑加大了市、縣兩級層面的資金壓力, 對山地運動賽事的做大、做強產生了不利影響。

(2) 運動競賽規則不成熟

山地運動的獨特性在于比賽項目和自然環境的巧妙結合, 無論參與項目、表演項目還是競技項目, 項目設置和器械制作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創新性。因而, 比賽規則的制定和完善, 對比賽項目的開展和發展有重要影響。全國山地運動會到目前為止僅舉辦了兩屆, 競賽規則變動較大, 沒有相關部門的審定, 缺乏統一性和權威性, 特別是新設項目的競賽規則存在爭議, 因而完善比賽規則迫在眉睫。否則, 會影響到項目的正常開展和賽事水平的提高, 從而制約賽事的可持續發展。

(3) 賽事后勤服務壓力大

山地運動會作為“高水平、高規格”的全國性大型體育賽事, 需要統籌安排好住宿、接待、賽事服務、自愿者服務、車輛安排、文藝演出等工作, 由于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領導、來賓、媒體記者和參加開幕式、閉幕式的其他人員人數多, 比賽持續時間長, 食宿、交通、消防、衛生、安保等后勤服務方面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山地運動賽事通常在遠離市區的郊外和鄉村舉行, 使承辦地壓力較大。因而, 能否做好后勤服務和安全保衛工作, 是山地賽事正常進行的前提條件。

(4) 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戶外運動作為一項新興產業, 與其迅猛發展相比, 專業人才建設還相對滯后。山地運動專業性較強, 賽事的風險度較高, 需要大量懂旅游、地理、體育知識的專業人員, 提供體育專業指導和必要的安全保障。目前, 貴州體育部門缺乏從事山地運動經營管理的專門人才, 從兩次山地運動會來看, 工作人員多為兼職人員。所以, 必須有針對性地引進或培養山地運動專業人才, 提高山地運動的管理水平及服務質量, 提升市場競爭力。

3. 機會分析

(1) 國家體育總局的幫扶

北京奧運會后, 為落實“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戰略部署, 國家體育總局多次率領專家組到貴州進行考察, 認為貴州的地理、氣候、自然等條件特別適合于開展山地運動。在國家體育總局的組織下, 貴州成功舉辦了兩屆山地運動會, 有效地提高了群眾對山地運動的認識和參與熱情, 對促進山地運動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全國山地運動會是國家體育總局結合具體實際, 致力于開發山地資源, 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的一項新舉措, 也是國家體育總局幫扶貴州的重要手段, 使其成為一項向全國推廣的常規性、定期性、高水平的品牌賽事。

(2) 貴州省政府的重視與支持

省政府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 利用西部大開發機遇, 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旅游業發展的政策, 結合“把貴州建成自然風光與民族風情相結合的旅游大省”的目標, 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體育賽事投入, 利用貴州自然山水優勢和民族文化優勢平臺, 推廣貴州體育旅游休閑產品, 打造戶外運動品牌賽事, 展現體育多元化功能, 促進貴州社會經濟發展。省政府的重視為開展山地運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兩次全國山地運動會的成功舉辦, 已經譜寫了貴州“體旅結合”的新篇章。

(3) 全民健身蓬勃開展的契機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余暇時間的增多, 人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日益頻繁。山地運動作為一項新興體育項目, 具有健身性、刺激性、體驗性、觀賞性等特點, 已逐漸成為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 讓參與者逐步離開傳統運動所囿于的體育場館, 走向山野, 縱情于山水之間, 達到休閑、健身、娛樂的目的。雖然山地運動剛剛興起, 但備受廣大愛好者青睞,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 它將逐步形成產業規模而得到迅速發展。

(4) 戶外單項賽事初具規模

沒有有效的推介平臺, 再多優秀的自然風光也只能深藏閨中。近年來, 貴州各地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積極承辦戶外運動單項賽事, 目前已舉辦了如遵義山地戶外挑戰賽、晴隆24道拐汽車爬坡賽、紫云格凸河攀巖挑戰賽、畢節山地自行車挑戰賽、六盤水全國汽車拉力賽、銅仁梵凈山野外挑戰賽、興義萬峰湖野釣大賽、荔波山地運動錦標賽等賽事, 涵蓋了貴州省內9個市 (州、地) 。貴州還擁有中國登山協會授牌的眾多戶外運動訓練基地, 如拓展、負重登山、戶外山地、定點穿越、攀巖 (自然場地) 、露營活動基地等, 為舉辦大型戶外賽事奠定了良好基礎, 提供了較好的物資條件。

4. 威脅分析

(1) 資源開發對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貴州是內陸山區省, 長期相對閉塞, 其自然山水、民族風情、歷史文化保留得原始、完整, 這是貴州的特色和優勢。在山地運動資源開發過程中, 可能會加劇環境的損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因而, 如何實現統籌規劃, 實施“生態開發”和“綠色開發”, 防止建設性破壞, 怎樣正確處理好當前與長遠、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是長期面臨的重要問題。貴州山地運動開展必須完整保護自然環境、民風民俗以及傳統文化, 不至于因為山地資源的開發而導致貴州人文、地理環境受到破壞, 這是山地運動科學發展的前提條件, 也是未來發展的總趨勢。

(2) 省外類似戶外運動賽事的競爭

我國西部地區有著豐富的戶外運動資源, 如七星國際越野挑戰賽、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攀枝花國際長江漂流賽、甘肅定西漳縣全國攀巖精英賽等都是國內經典戶外賽事, 特別是重慶武隆國際山地越野挑戰賽是西部乃至全國較大規模的戶外綜合項目頂級賽事, 被稱之為“中國山地越野賽的開創經典”, 與貴州山地運動會在發展理念和營銷策略上較為相似。同時, 云南、四川、湖南等相鄰省份的自然資源和民族資源也極為豐富, 體育旅游也在相繼開發, 尤其云南省開發得較早, 發展迅速, 現已有相當的規模。所以, 貴州開展山地運動需要面臨省際間相同產業激烈的市場競爭。

三、貴州山地運動發展的主要策略

1. 加大宣傳, 提高知名度

一個成功賽事知名度的建立需要經歷由初始推廣到不斷擴大其影響的一段較長時間。國外戶外品牌賽事的時間積累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如環法自行車賽、達喀爾拉力賽等。國內的戶外運動賽事, 如環青海湖自行車賽、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等, 目前已連續舉辦了七年以上, 其品牌效益才逐漸被公認。貴州山地運動賽事知名度的提升還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 需要通過網絡、報刊、廣播和電視等傳播媒介, 大力宣傳貴州山地運動的特色和優勢, 讓全社會對其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2. 準確定位, 合理規劃

體育賽事的品牌定位就是要體現出賽事的特有內涵。山地運動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 體育與文化的融合, 與其他體育賽事在定位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山地運動賽事內涵較好地迎合了現代人渴望以貼近大自然的方式參與體育運動, 以輕松心態參與社會活動的心理。由于貴州山地運動開展時間較短, 其品牌的建設需要長期的、系統的工作, 并按照一定的方法有步驟、分階段進行, 只有抓好實地調研、賽事策劃、市場開發、新聞宣傳等工作, 通過賽事聚積效應打造優質旅游平臺和健身基地, 才能真正做到山地運動資源的深度開發。

3. 突出特色, 提高水平

賽事品牌打造關鍵在于自身特色。貴州山地運動多姿多彩的山地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情為依托, 具備了一種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山地運動資源開發離不開整個貴州旅游業的大環境, 只有與省內的山水旅游、人文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鄉村旅游等協調發展, 才能更好地找準差異, 挖掘潛力, 避免盲目開發和重復建設。同時, 應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 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力量來投資山地運動產業開發, 更好地解決賽事經費籌措, 吸引更多的省內外高水平運動員到貴州參賽, 提高山地運動賽事影響力和競技水平。

4. 加強合作, 優勢互補

2008年重慶武隆山地運動公開賽與云南石林和貴州荔波捆綁, 以“中國南方喀斯特”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獲得成功。從中可以看出, 加強省區之間的合作, 有利于促進從同發展。貴州臨近的云南、四川、重慶、湖南都擁有豐富自然資源、旅游資源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如能和周邊省市合作發展山地運動, 根據優勢資源確定各自的特色和開發重點, 并使相鄰地區的資源優化組織, 實現資源共享、市場共享、優勢互補, 創造出具有獨特性、新穎性的山地賽事, 能達到消弱競爭、促進發展、實現共贏的目的。

四、結語

山地運動在我國日益興起, 貴州要充分利用其獨特的自然環境、民族風情、歷史文化等優勢, 加快山地運動資源開發。同時, 盡力避免資金籌集、后勤保障、人才缺乏等影響山地運動發展的劣勢因素, 克服山地運動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威脅, 加強體育與旅游、文化、傳媒等部門的合作, 把貴州打造成山地運動的勝地, 使之成為“多彩貴州”亮麗的“名片”。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田野調查、比較分析等方法, 對貴州開展山地運動的SWOT進行分析, 結果表明:貴州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 為開展山地運動創造了優越的先天條件;山地運動賽事舉辦過程中存在資金籌集困難、競賽規則不成熟、后勤保障壓力大、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四方面的劣勢;面臨破壞生態環境和省外類似賽事競爭兩方面的威脅。同時, 有國家體育總局的幫扶、省政府的重視、全民健身興起、單項賽事初具規模四方面的機遇。借助山地運動賽事平臺開發山地運動資源,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走自主創新之路, 是打造貴州山地運動品牌賽事,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貴州,山地運動,SWOT分析,策略

參考文獻

[1]陸元兆:廣西民族體育旅游的SWOT分析與戰略選擇[J].體育學刊, 2004, (5) :25

[2]盧峰:休閑體育學[M],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5:106~107

[3]張龍:貴州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可行性研究[J].商場現代化, 2006, (12) :337

[4][5]唐興國:加快貴州體育旅游特色發展的策略[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 2007, (10) :20

[6]張小林:我國西部地區戶外運動資源開發與營銷[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7, (1) :40

山地運動協會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1、山地自行車運動項目特點

山地自行車運動于1977年誕生于美國西岸舊金山。山地自行車是專門為越野 (丘陵、小徑、原野、沙石、碎石道等) 行走而設計的自行車。傳統訓練理論認為, 山地自行車屬于典型的體能類項目。就運動強度而論, 屬于中上強度亞極量負荷的項目。運動時能量代謝比例中以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為主。研究表明, 高水平的山地自行車運動員必須具有: (1) 良好的內臟器官和生理功能。如, 呼吸能力、心血管系統、、心臟功能及最大攝氧量, 心輸出量, 血紅蛋白含量, 血睪含量等; (2) 優異的機體供能水平。包括專項所需的能量儲備和運動中能量的利用; (3) 良好的專項素質。包括專項耐力水平、專項速度水平、專項力量耐力水平、專項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等; (4) 完善的專項技術。包括上不同坡度上肢拉把和重心移位技術, 下不同坡度上肢, 軀干, 下肢的緩沖和重心的后移技術, 訓練和比賽高強度的操車技術, 選擇上下坡、平道、彎道路線的角度, 傳動比靈活應用, 還有定車, 側滑, 跳躍等; (5) 良好的心理素質。包括注意力、頑強的意志力、心理的穩定性、求勝心和足夠的膽量及對大賽的承受能力等。因此, 山地自行車優秀運動員的訓練主要是以能量代謝特點為依據, 通過有氧、混氧、無氧訓練, 提高心臟泵血機能能力和肌肉的有氧代謝能力。將人體下肢反復做功轉變成重復交替的機械動能, 提高節奏頻率, 來提高優秀運動員耐力、速度、速度耐力和高速持續騎行的專項能力。

2、山地自行車優秀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

2.1、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作為體能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運動成績的提高和保持起著強有力的保障作用。力量的大小不僅可以直接決定蹬踏的速度, 而且還決定著是否可以迅速擺脫或超過對手, 以及最后沖刺階段是否能保持領先地位。力量的大小還決定著是否能保持長時間的工作能力, 防止運動損傷。力量素質與其它身體素質關系密切, 決定和改變著其它身體素質的發展。美國奧林匹克訓練營對優秀山地自行車運動員的測試表明 (1996) , 優秀山地自行車運動員的蹬踏力量和最大攝氧量要明顯強于公路自行車運動員, 但做功卻比公路車選手低得多。山地自行車運動員要控制沉重的山地自行車在忽上忽下坑洼不平的山地上運動, 上肢在激活下肢力量和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對山地自行車運動員來講, 不僅腰腹和背部力量十分重要, 而且手指、前臂、上臂力量練習同樣不可缺少。一些特殊的肌群 (如臂肌、大腿肌肉和小腿肌肉) 有好的耐力和力量尤為重要。

(1) 一般力量訓練手段。

一般力量訓練手段很多。涉及到山地自行車優秀運動員的一般力量訓練手段主要有: (1) 堅持出早操, 進行3000-4000m跑, 這方面應學習中國女籃、女手、女曲的經驗; (2) 各種短距離沖刺跑; (3) 單腿多級跳或雙腿跳; (4) 上下臺階; (5) 弓腿靠墻站立; (6) 雙手舉杠鈴 (最大重量的30%-40%) 雙腿前后跳; (7) 直體窄握提拉 (至下頜) , 以發展三角肌, 增強肩部力量; (8) 引體向上, 發展手指、上臂力量; (9) 負重下蹲; (10) 弓身提拉杠鈴, 增強腰腹肌力量。

(2) 專項力量訓練手段。

在坡度為10°-15°的斜坡進行騎行訓練。以最大的速比、極低的轉數 (最低50轉/分, 最高70轉/分) 爬坡練習, 爭取阻力增大到最大體力的80%。訓練模式: (1) 在坡度平緩, 適合騎行的地面緩慢地、有節奏的行駛, 時間l×20分鐘, 運動強度2-3級; (2) 以較大的速比 (60轉/分) 進行間隔為10分鐘的訓練, 運動強度2-3級; (3) 越野及拉練過程中有意識地選擇較大坡度進行爬坡練習。

2.2、速度訓練

山地自行車比賽是以最先到達比賽終點為取勝標志, 因此, 速度能力就成為山地自行車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速度能力因項目而異, 是反應能力、加速能力和速度能力的綜合體現。山地自行車的速度訓練主要是圍繞起動、沖刺來進行的。速度訓練一般分為短跑訓練和器械短距離速度訓練。短距離訓練一般可參照田徑運動員速度訓練法, 即采用: (1) 加速跑。距離為80-100m, 重復6次, 最后10-5m達到最高速度; (2) 重復加速跑。距離為60m, 負荷強度由80%-90%至95%-100%逐漸提高。訓練分2組進行, 每組重復4次, 每次跑后休息3分鐘, 每組間隙5分鐘。專項速度訓練。通常為低氧無乳酸訓練。 (1) 在平坦路面原地起動, 然后加速, 距離為30-50m; (2) 訓練課中, 按照比賽要求, 每次訓練最后500-1000m全力沖刺; (3) 10-15分鐘的高強度訓練。強度等級為4級, 即最大心率的81%-90%。如2×15分鐘-2×20分鐘;1×45分鐘等。

2.3、抗乳酸能力訓練 (高速耐力訓練)

主要方法有兩種:一是變速持續訓練法。其目的是從有氧狀態向無氧狀態過度, 提高器官功能。該方法又分為“變換法”和“法特萊克法”。變換法是指將全程分為若干長短不同的分段, 較長分段負荷強度采用“鞏固范疇”’, 心率為最高心率的70%-80%左右, 較短分段采用“臨界范疇”, 心率為80%-90%, 甚至達到95%-100%。法特萊克法主要為采用不同地形訓練。二是間歇訓練法。主要用來改善無氧能力, 以滿足速度耐力的需要。所有間歇訓練法都要確定各個分段的長度 (分段負荷量) 、各個分段的速度 (負荷時間和強度) 、重復次數和組數 (總負荷量) 、間歇時間 (負荷密度) 。訓練形式可以采用為山地間歇訓練和公路間歇訓練。公路間歇訓練中, 分段可由短到長, 也可由長到短。由短到長的原則是:如先確定運動員500米最大速度, 經過適應后, 可逐漸延伸, 一般距離不超過3000m。由長到短的原則是:分段距離越來越短, 速度越來越快。間歇一般為3分鐘, 使心率降到120次/分以下。休息應采取積極性休息, 使心率不要降得過低。具體分段可參照公路自行車的分段方法。如5kmx8、3kmx8、lkmx8, 三種分段可由長到短, 亦可交叉進行。

2.4、耐力訓練

山地自行車同公路自行車一樣, 除了起動、沖刺、途中變速及反變速為無氧供能外, 主要為有氧供能。因此, 抓好有氧訓練至關重要。訓練中應突出抓好耐力訓練。特別應作為冬訓的重點, 時間一般為2-2.5個月。耐力訓練和強度訓練的比例:開始耐力可占到70%, 隨著強度逐漸提高, 耐力訓練仍應不少于50%-60%。心率從恢復期起, 逐漸遞增。由最大心率的60%-70%過度到71%-75%直至達到80%。大量文獻報導顯示, 無氧閾以下 (3mmol/L左右) 對訓練耐力的效果最好。耐力訓練, 可選擇山地也可選擇公路進行。公路訓練最好是等速持續訓練。其目的一是練耐力, 二是練蹬踏頻率和節奏。耐力訓練也可選擇在山地和長途拉練中進行。根據目前比賽時間來看, 高水平山地自行車優秀運動員年訓練量男子應達到31000-32000km, 女子應達到27000-28000km。就公路訓練和山地專項訓練的比例而言, 前蘇聯學者馬特維耶夫認為, 初級運動員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的比例為3:1, 高水平優秀運動員兩者的比例為3:2或2:2。這主要取決于運動員的初始水平。外國運動員由于從小喜愛山地自行車運動, 技術較好, 所以平時訓練中以公路訓練為主。烏爾斯?格瑞西 (1999) 在《山地自行車》一書中指出:那些具有良好騎行技術、目標明確并進行過大量練習的車手們, 大部分訓練都是使用公路自行車完成的。許多世界頂級山地自行車運動員都經常利用公路進行訓練。在公路上訓練更容易分配運動強度。我國優秀運動員一般騎山地自行車時間短, 技術較差, 因此, 一般訓練與山地專項訓練比例應考慮為3:2或2:2, 較為適宜。

3、結語

山地自行車運動是集力量、速度、耐力、技術、全程節奏于一體, 是人、車結合的復雜半機械運動項目, 它對優秀運動員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不僅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騎行技術、人與車結合能力、穩定的心理素質, 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只有以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為積淀, 才有可能保障其水平的發揮。因此, 優秀山地自行車運動員欲取得優異成績, 就必須在身體素質訓練上有所突破, 有所創新。

參考文獻

[1]周廣科.對自行車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的探討田[J].南京體院學報, 2002, (2) .

[2]包建兵.我對對山地自行車高原訓練的認識田[J].甘肅體育科研, 2002, (2) .

[3]張忠秋, 閻國利, 吉承恕.自行車運動員專項認識水平眼動特征的實驗研究田[J].中國體育科技, 2001, (8) .

山地運動協會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團體名稱:亳州市排球運動協會

第二條 本團體的性質:本團體是由亳州市廣大排球工作者和愛好者,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亳州市體育局領導下,推動全市排球事業發展,促進排球運動普及和提高的市級體育專業性地方性社會團體;是代亳州市參加相應省內排球組織的唯一合法團體。

第三條 本團體的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團結全市排球工作者和愛好者,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推動亳州市排球運動的廣泛開展;大力普及群眾性排球活動,增強人民體質,努力提高排球運動技術水平,培養排球后備人才;加強省(市)排球組織的聯系合作,增進與兄弟省(市)及全國(地區)排球協會之間的友誼和交流,努力推動亳州市大、中、小學的排球活動,推進體育與教育結合,為青少年體質健康搭建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

第四條 本團體的業務主管單位是亳州市體育局,并接受其領導和業務指導;同時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亳州市民政局的監督管理。

第五條 本團體地址:安徽省亳州市經開區文采路588號,亳州幼兒師范學校辦公大樓六樓605室 第六條 在亳州市排球協會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七條 本團體的業務范圍是:

積極開展全市排球活動,促進全市排球運動的蓬勃發展; (二)組織會員大力開展普及工作,努力推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促進排球運動參與者的增多;

(三)接受政府職能部門的委托,協助體育局、教育局開展排球項目的競賽活動,向其提供活動方式和競賽方案。配合體育局協調和組織排球項目的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的培訓和推薦。協助體育局舉辦排球項目的全市性會議;

(四) 積極開展與外省(市)協會間交往和技術交流;

(五) 積極宣傳排球項目,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擴大經費來源,增強我會自我發展的活力和后勁。

第三章 會員

第八七條 本團體會員分為: 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

第九條 申請加入本團體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本團體章程 ;

(二)有加入本團體的意愿 ;

(三)在本團體的業務領域內有一定的影響 。

第十條 會員入會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書 ;

(二)經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經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發給會員證。

第十一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本團體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

(二)參加本團體的活動 ;

(三)獲得本團體服務的優先權 ;

(四)對本團體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

(五)入會自愿、退會自由 。

第十二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本團體的決議;

(二)維護本團體合法利益;

(三)完成本團體交辦的工作 ;

(四)按規定交納會費;

(五)向本團體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三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團體,并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一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本團體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四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五條本團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大會,會員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終止事宜 ;

(五)通過會費收費標準,決定其他重大事宜第十六條會員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 會員大會每屆四年。因特殊情況需要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并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準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1年。

第十七條 理事會是會員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團體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大會負責。

第十八條 理事會的職權有:

(一)執行會員大會的決議 ;

(二)選舉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 (三)籌備召開會員大會;

(四)向會員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和除名;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和實體機構 ;

(七)決定副秘書長1-3人、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本團體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九條 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 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一條 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二條 本團體設立常務理事會(理事人數較多時,可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

閉會期間行使第十八條第

一、

三、

五、

六、

七、

八、九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常務理事人數不超過理事人數的1/3)。

第二十三條 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四條 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五條 本團體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團體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六條 本團體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并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準同意后,方可任職。

第二十七條 本團體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任期5年,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會員大會2/3以上會員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并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準同意后方可任職。

第二十八條 本團體會長為本團體法定代表人[社團法定代表人一般應由會長擔任。如因特殊情況需由副會長或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應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并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準同意后,方可擔任,并在章程中寫明]。

本團體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九條 本團體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

(二)檢查會員大會、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本團體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第三十條 本團體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三十一條 本團體設監事 名。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適用于不設監事會的社會團體) 本團體設立監事會,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監事會由 名監事組成。監事會設監事長一名,副監事長 名,由監事會推舉產生。(適用于設監事會的社會團體,監事人數須在3人以上)。

第三十二條 監事的產生和罷免: 由會員大會選舉產生;

業務主管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和登記管理機關根據工作推舉; 監事的罷免依照其產生程序。

第三十三條 本團體的負責人、理事、常務理事和財務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適用于設監事會的社會團體)

第三十四條 監事會(或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第三十四條 監事會(或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列席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對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建議;

(二)對理事(常務理事)執行本團體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本團體章程或者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決議的負責人、理事(常務理事)提出依程序罷免的建議;

(三)檢查本團體的財務報告,向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報告監事會(或監事)的工作和提出提案;

(四)對負責人、理事(常務理事)、財務管理人員損害本團體利益的行為,及時進行糾正;

(五)向業務主管單位(行業主管部門)、登記管理機關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本團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六)決定其他應由監事會(或監事)審議的事項。 第三十五條 監事會每 個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小于等于六個月)。監事會會議須有2/3以上監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監事1/2以上通過方為有效。(適用于設監事會的社會團體)

第三十六條 監事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本團體章程,忠誠履行職責。

第三十七條 理事會(或監事)發現本團體開展活動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監事行使職權必需的費用,由本團體承擔。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八條 本團體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 )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九條 本團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第四十條 本團體經費必須用于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四十一條 本團體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第四十二條 本團體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四十三條 本團體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于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 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并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四十四條 本團體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四十五條 本團體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六條 本團體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 本會每年預留預算資金,作為黨建活動經費。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八條 對本團體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后報會員大會審議。

第四十九條 本團體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大會通過后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并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準后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后的財產處理

第五十條 本團體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五十一條 本團體終止動議須經會員大會表決通過,并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五十二條 本團體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五十三條 本團體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后即為終止。

第五十四條 本團體終止后的剩余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于發展與本團體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五條 本團體應當于每年 5 月 31 日前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統一的信息平臺報送上一年度工作報告,并向社會公開。

年度工作報告的內容包括:本社會團體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政策的情況、依照本章程履行登記手續的情況、黨建工作開展情況、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情況、人員和機構變動的情況以及財務管理的情況。

上一篇:鄉村醫生協會工作計劃下一篇:農村計生協會工作計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