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學與文化論文范文

2023-03-11

科學與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以下從幾個不同的方面, 討論科學文化研究的背景以及這些研究進展所帶來的科學形象的變化。

1 傳統的科學觀與科學形象

傳統的科學形象是指社會上的普通公眾乃至于一部分專業研究者所持有的一種“主流”科學形象, 它有很長的歷史, 而且是基于近代西方科學的模式形成的。它將科學看作是進步、正確、真理的代表。在中國當下語境中, 對于科學概念的泛化使用, 也是基于這種科學形象的。

我們以當代科學史學科奠基人、美國科學史家薩頓在20世紀上半葉提出的典型觀點為例, 來說明傳統的科學形象。他以“科學的”表述形式提出:科學的定義, 即科學是系統的、實證的知識, 或在不同時代、不同地方所得到的、被認為是如此的那些東西;科學的定理, 即這些實證的知識的獲得和系統化, 是人類唯一真正積累性的、進步的活動;由此得到推論, 科學史是唯一可以反映出人類進步的歷史, 這種進步在任何其他領域都不如在科學領域那么確切, 那么無可懷疑。事實上, 這種傳統的科學觀, 也是一種一元論的科學觀, 其背后假定了幾個條件, 一是真理的唯一性;二是認識唯一真理的可能性;三是在西方近代科學傳統中, 觀察實驗作為基礎的可靠性。

在科學哲學中, 一個重要的問題, 就是要研究“科學究竟是什么”, 或者說是科學的劃界問題。在科學哲學的經典觀點中, 實證主義、證偽主義等分別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但與后來的科學文化研究關系最為密切的, 或者說是作為其重要背景和基礎的, 還是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的“范式”理論。

2 當代國內外科學文化研究及科學形象的變化

當代科學文化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 是如何給其定義, 即何為科學文化研究。這也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 在這里, 我們不妨采用相對模糊而且寬泛的理解, 即把各種相關學科或領域中有關科學的人文研究都包括在內。例如, 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倫理學、科學元勘 (Science Studies) 、科學人類學、公眾理解科學 (科學傳播) 、科學與藝術等。而且在這些學科或領域的研究中, 諸如社會建構論、女性主義、人類學、后殖民主義、科學修辭等新理論和新視角的應用, 也都帶給人們有關科學的一些全新的認識和全新的形象。

通過一篇短文對范圍廣闊的科學文化研究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討論是不可能的。但這樣的研究所帶來的科學形象的變化又是明確的。因此, 我們可以通過選取幾種典型研究作為示例的方式, 來體味這種變化。

1) 女性主義視角。我們都會有一種明確的感受, 即在閱讀科學史時, 人們很自然地會提出“為什么杰出的女性科學家人數如此之少?”這樣一個問題。在傳統的科學觀中, 類似性別這樣的范疇是不會與科學有什么直接關系的。但近幾十年來, 女性主義的研究恰恰提示了科學的性別建構的各種特征。這樣的研究既包括歷史的、社會學的、政策的, 也包括現實中科學方法的, 例如, 通過對諾貝爾獎獲得者麥克林托克的案例研究, 就明確地揭示了在科學方法上性別的差異, 以及與主流科學中所采用的標準方法不同的其他方法的可行性。

2) 國際上當代科學教育研究中對科學之本質的一致理解。我們知道, 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 就是其教授的主要是比較普遍地為人們所認可而且爭議不大的內容。但近20 a, 在國際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中, 也相當程度地汲取了來自科學文化研究的成果。以關于“科學的本質”這一教學要求為例, 我們看到, 有人曾總結出8種在國際科學標準文獻中對于“科學的本質”的一致性看法, 包括:科學知識是多元的, 具有暫時特征;科學知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觀察、實驗證據、理性的論據和懷疑, 但又不完全依賴于這些東西;通向科學沒有唯一的道路, 因而沒有一種普適的科學方法;科學是一種解釋自然現象的嘗試;來自一切文化背景的人都對科學做出貢獻;觀察滲透理論 (這對于前面所講的科學觀以可靠、中性的經驗觀察作為其基礎是一重大挑戰) ;科學是社會和文化傳統的一部分;科學思想受到其社會和歷史環境的影響等。從這些尚不完備的總結中可以看到, 西方基礎科學教育中所接受的科學觀, 與我們現在國內通常被認可和教授的科學觀是非常不同的, 其中一些觀點甚至在國內的學術界也還會受到質疑。這也恰恰反映出我們在相關研究和認識上的滯后。

3) 3部有關科學家之戲劇中的科學與科學家形象的變化。在公共文化領域, 比如, 電影、戲劇等, 同樣也受到科學文化研究的影響。這里以3部反映科學家的話劇為例, 來討論科學和科學家形象的明顯變化。第一部是在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戲劇大師布萊希特創作的《伽利略傳》。其中雖然也有一些反傳統的內容, 但基本上還是以傳統的科學觀來表現伽利略這位近代科學創始人的形象的。第二部是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的研制和使用之后的20世紀60年代, 迪倫馬特創作的名劇《物理學家》。這部戲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甚至將科學家因懼怕自己的發現會帶來危害人類的災難而選擇逃避以及因政治需要而追求新發現與應用的競爭大為夸張, 并將舞臺搬到精神病院。第三部是20世紀末, 英國劇作家弗萊恩根據物理學史的研究而創作的《哥本哈根》。這部戲更是引起了很大的國際影響, 其中, 科學家因研制原子武器而帶來的道德困境被充分地分析和討論。

4) 科學史中的李約瑟問題。我們以研究中國科學史而聞名的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為例來進行說明。李約瑟除了他眾多的研究巨著之外, 曾以一個著名的“李約瑟問題”而引人關注。就此“問題”的表述為:為什么現代科學只在歐洲而沒有在中國文明 (或印度文明) 中發展起來?為什么在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5世紀之間, 中國文明在應用人類關于自然的知識于人類的實際需求方面比西方面文明要有效得多?

實際上, 在這個引起眾多討論, 尤其是引起眾多中國學者關注的問題背后, 隱藏著一種一元論的傳統科學觀。因此, 李約瑟去世后, 他的在國外研究中國科學史的同行們, 在紀念他的反思中, 就表達這種意思。例如, 也是專門研究中國科學史的美國科學史家白馥蘭就曾這樣說:李約瑟的計劃中的目的論帶來了2個嚴重的問題。首先, 接受一種知識譜系的革命模式, 其各分支對應于近代科學的各學科, 這可以讓李約瑟辨識出近代科學與技術的中國祖先或者說先驅, 但代價卻是使其脫離了他們的文化和歷史與境。這種對“發現”和“創新”的強調, 是以一種很可能會歪曲對這個時期的技能和知識的更廣泛與境的理解的方式。它把注意力從其他一些現在看來似乎是沒有出路的、非理性的、不那么有效的或在智力上不那么激動人心的要素中引開, 而這些東西在當時卻可能是更為重要、傳播更廣或更有影響力的。

法國科學史家詹嘉玲則指出:許多研究傳統中國科學的西方科學史家批評了李約瑟陳述他的核心問題的方式。他們選擇了不同的研究進路, 關心對于思維模式的更深入的理解勝于關心補充中國對當今科學知識之貢獻的清單的補充。在這一領域中, 目前被認為是最為創新的研究, 集中于關注在中國的科學傳統中發現了什么, 而不是缺失了什么, 如此等等。從中, 我們不難看出, 在“超越”了李約瑟的立場和“李約瑟問題”之時所持有的不同的科學觀。

3 多元科學觀

通過上面的討論, 我們可以看到, 科學文化的研究, 帶來了對于傳統科學觀的幾個修正。

1) 科學并不等同于正確。

從科學史的角度看, 從科學理論不斷變化的歷史看, 以及從同一時期對于同一類問題存在有不同“科學”理論的解釋來看, 至少, 科學并不等同于過去所講的那種唯一的“正確”。

2) 科學技術并不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對此, 只要站在人文的立場和視角進行考察, 就不難得出這一結論。面對科學技術在給人類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 也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 雖然有人認為對這些負面效應的解決要有賴于未來的科學技術的發展, 但這卻是一個有問題的預設。而且, 要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科學技術雖然是一種重要的手段, 但也只是手段之一而已。

3) 科學技術并非是中性的。

這一結論, 從科學技術的應用來看, 以及從科學社會學的研究來看, 也是一個重要的結論。

除此之外, 還有其他許多觀念的修正, 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不過我們也應指出, 對于這種科學觀的變化, 在學術界和社會上也還是有爭議的, 無論國內國外皆是如此。在西方, 有著著名的“科學大戰”, 在國內, 也有著關于“科學主義”和“反科學主義”的激烈交鋒。

總之, 新的科學觀的一個最典型特點, 就是科學的多元文化性, 也就是一種新型的多元的科學觀。

科學與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1.1 茶葉的飲用價值

中國現代名茶有幾百種, 還有部分是恢復歷史名茶。根據地域劃分, 可分為:西湖龍井、廬山云霧、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云南普洱茶等。根據其色澤或者是制作工藝分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

中國古人曾認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氣, 以茶驅睡氣, 以茶養生氣, 以茶除病氣, 以茶利禮仁, 以茶表敬意, 以茶嘗滋味, 以茶養身體, 以茶可行道, 以茶可雅志。唐朝盧仝的《七碗茶歌》也對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1.2 茶的藥用價值

茶葉常與中醫藥相結合, 我國從唐代起便有了茶藥之說, 茶葉有很多藥效, 在防止內、外、婦、兒各科很多癥狀上都有較為明顯的功效, 除對疾病的治療功效外, 還有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等多重作用, 甚至在很多民間偏方中都會用到茶葉, 在目前成體系的功效中已經達二十三種之多。

2 茶葉的發展

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 茶葉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之上結合現代科學技術, 又開發以及衍生出了很多有別于傳統茶葉的新產品。

2.1 茶葉的保存

茶葉是有其相應的保質期的, 除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的茶磚外, 一般茶葉還是新鮮的口感為佳, 隨著真空食品保鮮技術的發展, 茶葉的保存期以及口感的保鮮期得以延長, 從而為我國的茶葉以及茶文化的更遠傳播提供了時間以及空間上的可能。

2.2 茶飲料的形成

原來的茶葉多是以葉裝形態出現, 隨著機械加工、物理加工、化學生物加工技術相繼在茶葉上的應用, 茶葉的包裝形式以及傳播方式逐漸演變為包狀沖泡式, 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袋泡茶, 還有速溶茶以及目前非常常見的罐裝茶水, 如康師傅綠茶等。

2.3 茶葉的精加工產品

伴隨著現代食品工業的飛速發展, 茶不再簡單地是作為飲品出現在食品當中, 通過先進的機械加工工藝, 或者是膜技術, 超臨界萃取等先進工藝, 越來越多的含茶食品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 甚至一些茶葉藥物也相繼出現, 茶葉的發酵工程也成為發酵工程的研究重點。目前有關茶多酚、咖啡堿以及茶葉中所含的其他活性因子的研究越來越深入, 茶葉提取物的研究在世界食品范圍內已經成為體系。

3 茶葉的文化創新

3.1 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產生

談及茶文化的創新, 就要對中國的茶文化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中國人喝茶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茶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料之一, 甚至在老百姓常說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中茶也占據一席之地, 以茶待客, 以茶送禮都是延續了上千年的禮儀, 在中國茶已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人們把飲茶作為一種生活, 一種藝術, 中國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茶樓、茶館, 甚至在茶館內, 人們可以品茶, 吃甜點, 看曲藝, 茶文化是許多文化形式的載體。就喝茶的習慣而言,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習慣, 北京人愛喝花茶, 上海人則喜好綠茶, 南方一帶常用姜鹽茶待客, 慢慢地嚼出香味。在沏茶的方式方法上, 地域不同也各具特色, 中國東部地區好用大茶壺, 待客人進門, 把茶葉放在茶壺內用開水沖泡, 再倒入茶杯中飲用;而在福建、漳州一帶的功夫茶, 茶具、沏茶的方法, 倒茶的動作都形成了獨特的茶道藝術, 在品茶的同時, 品味的一種藝術帶給我們的享受。

近年來, 茶逐漸從百姓的餐桌、茶幾轉移到了路邊的茶社, 而茶文化也逐漸被外來飲品文化所充斥, 尤其是在現代的年輕人當中, 流傳了幾千年的茶文化漸行漸遠, 如何通過對茶文化的不斷創新, 使中國的茶文化在歷經幾千年的傳承之后有了新的繁榮, 新的發展, 使中國的茶文化在當代年輕人當中再次成為時尚, 從而煥發新的生命力, 就是需要我們研究的課題。

3.2 高質量名茶呼喚新的飲者

茶葉產品的質量是決定消費者重復購買并最終走上飲茶生活習慣的重要因素, 不論是老年人、中年人還是青年人, 清幽的茶香總能帶給你一種心曠神怡的美感, 要想使茶文化有所創新, 就必須先在基本功上做足文章, 這是茶文化內涵的最主要因素。

3.3 將中國傳統的茶文化通過現代手法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的茶文化是以茶樓、茶館甚至是景區茶棚作為品茶的平臺, 以茶壺為茶的載體, 通過茶藝的手法, 以茶道為內涵進行綜合推廣, 這一系列的推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個漫長的過程就印證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 慢增長慢發展。但是, 隨著近年來旭日升涼茶、康師傅冰紅茶、王老吉涼茶的相繼出現, 讓我們對茶文化的創新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對茶葉產業的延長鏈有了一個成功的探索, 對原有文化的整合以及融合也是一種創新, 速食文化正是技術融合、文化融合、習慣融合的產物, 茶文化要想在當代社會被大眾、被青年人、被新文化所接受就必須有所改變。當然, 改變并不代表摒棄傳承, 在發展的同時進行對茶文化的總結傳承是茶文化創新的基礎。

3.4 豐富茶文化內涵, 拓展茶文化, 形成茶文化產業鏈

茶文化的發展史伴隨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史, 透過茶文化可以看到中國歷史上儒家、道家所蘊含的精神文明, 茶即附有儒家人士的平和、高雅, 又包含道家的怡情養性, 引申的看, 茶包含著和為貴的哲學命題, 從上述理念引申, 茶文化的結合就形成了多種形式, 就包括了多種載體, 如:茶詩, 在《茶經》這部茶葉專著中就收錄了大量的有名詩人的關于茶的詩句。此外, 還有很多與茶相關的書法、畫作等承載著茶文化的有形藝術。歷代有名的茶人都會將茶與所精通的文化相融合, 把他們的理想和追求同茶緊密相連, 從而使茶煥發出文化的魅力。在當代, 茶與藝術的結合點越來越多, 除琳瑯滿目的茶館、茶社外, 我們可以將茶同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相結合, 甚至可以將茶引申到電視劇、電影等新型文化形式, 使茶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3.5 找準服務方向, 造福種茶人和飲茶人

《茶經》是中國茶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史籍, 通過《茶經》讓人們知道了什么是茶, 如何種茶, 茶的功效, 茶的加工工藝以及茶的鑒別方法, 通過不同方向向種茶人以及飲茶人展示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工作者通過若干代的共同努力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具有深厚文化積淀的茶文化的圣地。在經濟不斷發展, 人民收入飛速提高的今天, 伴隨著生活品味的提高, 當代的茶工作者更應該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之上發現當代茶文化發展的亮點, 為種茶人和飲茶人造福。

4 總結

要想使茶文化不斷創新, 首先要將茶倡導為國飲, 在社會各界普及茶文化, 傳播茶藝, 介紹茶的諸多保健、治病功效;在城市中, 重新打造以茶館為依托的茶文化聚集地, 使愛茶的人能夠在茶館中品茶、養生、怡性。打造茶文化旅游, 營造清幽的生態環境, 讓世界各地的愛茶人有一個可以飲茶、休閑的茶文化村;保護茶文化遺址, 努力恢復歷史上有過的茶文化建筑, 使之成為人們向往的茶文化旅游勝地。

摘要:據史料記載, 早在我國唐代就開始了向世界輸出茶葉, 茶樹以及茶的種子, 甚至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茶的發音也來自于中國的茶的音譯。茶是中國文明的象征之一, 也是世界認識并且了解中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特別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 茶被越來越多的領域所關注, 茶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停留在用水泡茶、喝茶的階段, 品茶用茶的形式逐漸多樣化, 甚至將茶推廣到保健、化妝品的多個領域, 茶文化更是承載著越來越多的元素從中國走向世界, 我們研究茶的文化, 使茶的文化伴隨著文化的發展而不斷升華, 在傳承的同時發揚光大。

關鍵詞:茶葉,科學研究,茶文化,文化創新

參考文獻

[1]張受祜.微楷.巨璽.茶文化[J].風景名勝, 2000 (12) .

[2]鄔夢兆.盛載華夏文化的一葉方舟:中國茶文化——漫談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演變與豐富內涵[J].農業考古, 2004 (02) .

[3]施由民.論中國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J].農業考古, 2004 (02) .

[4]照屋典子.參加“中國茶文化國際檢定”之后[J].農業考古, 2004 (02) .

[5]陳紅, 王琳, 郭晶, 孫勇.老驥伏櫪情系茶鄉——陳文華教授與上曉起村的故事[J].江西畫報, 2006 (03) .

[6]王學銘.“中國茶文化學”的開山之作——讀陳文華教授《中國茶文化學》[J].農業考古, 2007 (02) .

[7]中國茶謠大型茶文化舞臺劇介紹[J].茶博覽, 2008 (04) .

科學與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能讓化學課堂更加形象生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新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文章通過系統梳理傳統文化傳承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面臨的主要困境,提出要從加強頂層制度建設、培養專業教師隊伍、完善化學核心素養體系、創新“互聯網+”教學模式等方面來推進高中化學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融合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傳統文化;核心素養;融合

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2014年教育部頒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化學課程應“結合教學環節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瘜W作為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學科,具有抽象性、復雜性、以實驗為基礎、知識點多、注重生活實踐等特點。從化學輝煌史、哲學辯證思維、可持續發展觀等角度看,高中化學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價值契合。因此,高中化學教學要注重融合傳統文化教育,以引導學生感悟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心。

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面臨的主要困境

(一)社會意識整體相對滯后,對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缺乏自信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眾對傳統文化往往難以擺脫“老”“舊”“過時”等印象標簽,忽視其時代內涵和當代價值。受學業考試的影響,教學資源和課程設置向應試教育集中傾斜,傳統文化教育在文科方面滲透較多,在化學等理科方面滲透較少;大部分的學?!爸貞囍R講授、輕傳統文化內涵闡釋”的現象依然存在。受創新思維的影響,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發展、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的舉措還有待進一步豐富,創新運用“互聯網+”技術、推進傳承發展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因此,化學教學要把準時代脈搏、洞悉社會變遷、創新表達方式,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潤澤學生心靈,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

(二)基礎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系統,教學綜合性人才比較缺乏

學術研究方面,由于對傳統文化研究較多局限于學術領域,因此傳統文化傳承背景下化學課程開發與應用的課題研究還停留在片面化、零碎化和表面化的階段。如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東晉葛洪的《抱樸子》和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古籍,還沒有全面系統地挖掘其中所蘊含的化學理論、化學工藝、化學術語、化學反應類型等知識。

內容講授方面,雖然教科書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和國情教育,但傳統文化教育的系統性、整體性還不夠充分,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尤其是校本課程有待進一步開發,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師資力量方面,傳播傳統文化的化學教師既要熟悉化學基本知識,又要滿腹經綸,熟悉經史子集、詩詞歌賦,還要對民族民俗文化如數家珍。在新時代高中化學教師隊伍中,這樣的高層次、綜合型、實踐性的優秀人才鳳毛麟角。

(三)傳統文化在化學核心素養體系構建中分量還不夠重

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構建學生核心素養框架的根本任務。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是高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中化學教育活動的總目標,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個維度[2],系統體現了化學學科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塑造必備品格和培養關鍵能力時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瘜W課堂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景,把握最佳時機,在課堂導入、展開、過渡、練習、實驗等環節,有意識地融入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科技創新成就等內容,不斷挖掘課程文本中的育人功能。但在發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闡述上,在各個維度體現中,缺少“傳統文化”等字眼表述,由此可見化學學習向更高層面的價值追求還有待強化。今后要在推動化學核心素養“落地”過程中,不斷挖掘化學核心素養與傳統文化教育的融會點、對接點。

(四)傳統文化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融合還不夠深,傳承經典還難以成為備戰高考的新趨勢

從教育部發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到2017年高考正好三年,當年化學高考考綱修訂內容規定,要增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

以高考理科綜合卷(全國卷)為例,傳統文化內容,2017年僅出現在卷Ⅰ第8題,根據《本草衍義》史料記載來考查化學實驗操作;2018年在卷Ⅱ、卷Ⅲ中出現,卷Ⅱ第26題提到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屬鋅的國家,卷Ⅲ第35題提到《中華本草》等中醫典籍記載爐甘石可入藥;2019年在卷Ⅰ、卷Ⅱ中出現,以詩詞等形式對陶瓷、蛋白質的性質進行考查,但知識點呈現較為淺顯,甚至卷Ⅱ第12題出現的“古代繪畫與彩陶”僅作為情景資料,第28題僅出現“茶葉”這樣的傳統文化元素。這從側面反映出,近幾年來雖然每年都出現了關于我國古代化學成果、打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烙印的高考化學試題,但是對傳統文化的知識點考查還有待加強,區域覆蓋面還有待拓寬,從而使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全國各地備戰高考化學的新導向。

二、推動高中化學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融合的對策

(一)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制度建設,完善高中化學教育的頂層設計

要深入貫徹落實《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準確把握傳統文化的歷史地位、基本特性和發展道路,主動傳承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和具有當代價值的傳統文化精神;完善各地《普通高中化學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學校發展和化學學科建設的總體規劃,形成有經費投入、制度保障、督導檢查、成效評價的長效機制;明確傳統文化融入高中化學教學的目的、意義、內容形式、保障措施,使兩者融合發展有規可依、有章可循;挖掘傳統文化融入高中化學教學的師資力量、課程設置、教材編排和課外實踐等多方資源,對課程的定位目標、開發原則、內容選擇、實施環節和保障要素等方面進行深入調研和研討,不斷提升課堂教學魅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創新模式,利用系列主題活動、社團活動、傳統節日活動等,推進日?;瘋鹘y文化教育,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整體合力。

(二)凝聚多方力量參與教學理論研究闡釋,推進專業化、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

要創新整合校內外資源,采取集體協作、個性化、開放式等培養方式,構建出政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民間社團組織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等多方密切合作的教育模式,打造一支讓高中化學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專業隊伍。教育部門要通過政策支持、項目立項等方式,引導官方專家和民間力量共同參與教材修訂、題材庫建設、校本課程和鄉土教材編寫,特別要引入傳統文化傳承者、名人名家參與到教學理論的研究闡釋中來。師范院校要在提升師范生化學教學能力的同時,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讓其將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內化為個人自覺的思想和行為。中學要組織學生赴當地博物館、文化遺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地學習參觀,或邀請博物館工作人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地方傳統文化研究者來輔導,開展主題講解、活動體驗等形式多樣的化學教學活動。

(三)抓住新課程改革、考試大綱變化等有利契機,不斷增加傳統文化教育的分量

要借助新課程改革重要契機,讓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各個維度,從挖掘化學史入手,將傳統文化融入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等化學核心觀念,融入證據推理、建構模型分析的化學科學思維,融入科學精神、創新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培養等各個方面,切實從化學學科的角度關注傳統文化。如神秘古老的宗教文化,明顯區別于封建迷信,如果運用得好,不僅能為化學教學“添彩”,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創新力,也能有效破除封建迷信活動,培養科學精神。教師可舉例說明“鬼火追人”的原理,源于人體骨骼中磷化鈣發生的化學反應:Ca3P2+6H2O=3Ca(OH)2+2PH3↑,2PH3+4O2=P2O5+3H2O。磷化氫氣體是可自燃氣體,重量輕;人經過時帶動空氣流動,它會跟隨空氣飄動,甚至伴隨走路步伐。要緊抓新高考改革的有利時機,全面梳理“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層次與關系,把握在傳承傳統文化過程中發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重難點,不斷增加傳統文化在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中的比重。如通過多種題型,運用《本草綱目》《漢書》《天工開物》等名著記載的事物來考查化學物質成分、記載的流程工藝來考查化學實驗操作,運用記載的詩詞諺語來考查化學反應類型等。

(四)借力高新技術、新興傳媒,以“互聯網+”教學模式來推進融合發展

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不斷發展,以及微課、慕課、優課等教學模式不斷創新,“互聯網+”有效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加速了優秀傳統文化與高中化學教育融合發展。在課堂,“傳統化學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教學模式應用得最為普遍,將聲音、圖形、圖像、視頻等信息集成一體,輔以PPT、FLASH、3DMAX等軟件,讓化學課堂教學具有形象性、新穎性、趣味性等特點。在課外,要推動平臺載體建設向新媒體集聚、向移動端傾斜、向云平臺整合。利用自媒體社交平臺作為化學教學的創新載體,補充化學教學中未涉及的傳統文化知識,供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當前,可推出“我為‘化學與傳統文化’打call”“誰說古文化中的化學不抖音”等一系列旨在推進化學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的用戶挑戰賽。同時,通過VR虛擬現實技術、AR增強現實技術、裸眼3D、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實現遠程教學,引導學生實時了解傳統文化遺存遺跡,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也讓化學與生活結合得更緊密、更鮮活。

參考文獻:

[1]陳丹妮.高中化學教育中的傳統文化元素考察[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11):62-64.

[2]周業虹.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考試,2017(2):47-51.

科學與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企業文化,領導先行,創新,宏觀目標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它能有效促進企業實現科學發展, 可以迅速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以內核式的潛在動力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無限動力。企業文化建設是每家企業都在開展的, 但在深入開展的具體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模棱兩可的, 甚至是概念性的錯誤認識。這類情況主要體現在企業文化與生產經營的關系、長遠目標與短期操作、在舊有基礎上的管理創新、改革與發展等環節上。如何用發展的眼光來正確審視、認識、處理企業文化建設與科學發展的關系是擺在企業經營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應當緊密聯系企業自身實際認真加以研究和探討。

一、正確對待和分析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

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共通性。首先, 這兩者在加強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方面具有目標性的一致。因為, 企業文化是通過一整套的內強筋骨、外化形象的打造過程來全方位地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 并由此在企業之外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將這種良好的公共形象再經由外到內的內化過程, 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科學發展。員工在這個過程中將感受到綜合素質自我約束式的提升, 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正是在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效果和過程。其次, 兩者在生存和發展的需求方面是一致的。形成企業文化非一日之功,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企業文化才得以產生和日益完善。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經脈, 它與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 企業在追求生產經營業績的同時, 還要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 它同樣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再次, 在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施過程中, 兩者均具有系統性, 同時, 具有互相促進與推動、滲透與融合的作用。在現代企業的構建中,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它把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與各種先進管理理論相結合, 是企業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 也是企業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大力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 對于構建和諧企業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F代企業在新時期要不斷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 就必須盡快形成具有本行業、本企業特點的思想文化理念和特色文化架構, 著力創建文明和諧、創新求進、積極向上的企業軟環境, 為企業搞好日常工作和生產提供精神動力, 為促進企業科學發展提供思想保障。

二、分析和處理企業文化建設和生產經營的關系

生產經營是企業的第一要務, 但企業的發展卻不能單靠數字的增加, 還要靠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被稱為企業的軟實力, 也越來越被認可為核心競爭力, 它與生產經營的發展是同步而非先后的。企業文化建設可以更好地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企業若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 就應該首先把全體員工的思想統一到促進企業科學發展的軌道上來, 使廣大員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通過建設和發展先進的企業文化, 大力培育員工隊伍集體愛崗敬業、重視團隊協作的企業精神。企業文化與企業中心工作, 具有方向一致和目的相近的特點, 二者相融并不矛盾。企業文化只有貼近中心工作來建設和發展, 才能更容易為廣大員工所普遍接受。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 能夠激發團隊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充分調動員工投身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分析和處理領導先行和全員參與的關系

一個企業領導者的學識修養、管理能力最集中體現在企業文化中, 因此, 企業文化的建設首先是領導者的先行。企業領導者對企業文化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企業是否能主動地去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領導者除了應該具有先進的理念外, 還要親身倡導, 讓文化理念真正得到全體員工的支持, 為他們所接受, 最終成為具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曲高不能和寡。企業文化建設的倡導和規劃雖然在于領導者, 但是建設的基礎卻是在基層全體員工。建設企業文化依靠的是全體員工, 文化建設取得的成果的享受者也是全體員工。所以, 企業文化建設的最佳途徑應該是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 匯集集體的力量, 把主要精力放在普及企業文化基礎知識上。使企業文化形成于內化與外化相統一、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的群眾性實踐之中, 內化于心, 表現于行, 成功于發展。

四、分析和處理繼承和創新發展的關系

企業文化的建設不在朝夕, 而是分為長期的“靜”和與時俱進的“動”的辯證關系, 亦即為繼承和創新發展的關系。要形成一個開放的企業文化體系, 需要做到三方面, 一是采取辯證分析的方法, 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二是要博采眾長, 借鑒吸收優秀文化成果為我所用;三是要建設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 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 不斷創新發展為企業員工廣泛認同和自覺廣泛實踐的現代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設體系。

五、正確認識和處理宏觀目標與具體操作的關系

科學與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在梳理我國傳統文化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之前, 非常有必要澄清一些相關的觀點和概念。因為學界對于我國傳統文化中是否存在科學精神還有爭論, 甚至有學者認為我國古代也沒有人文精神。

1.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無科學精神

討論我國古代有無科學精神, 首先要明確有無科學。許多學者否認中國古代有科學, 而只承認有技術。通常人們只是把科學理解為一種知識體系, 按照這一看法, 李約瑟難題中, 我國古代便沒有科學, 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沒有科學也就無所謂科學精神了, 這就割裂了科學的歷史聯系, 科學被視為一種僵化的教條。當然, 如果僅以近代西方科學的標準來看, 中國古代確實沒有所謂的科學, 至少沒有系統的科學。但是我們把這一標準應用到古希臘, 那么我們也可以說古希臘也沒有科學, 確切的說是沒有近代意義上的科學。這種以近代科學的標準來衡量我國古代是否存在科學顯然是不合適的, 也是不符合實際的。

2.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無人文精神

絕大多數學者對中國傳統文化之具人文精神持認同和肯定的立場, 現代新儒家認, 未來的文化將是充分體現人文精神的文化, 而倫理型儒家文化必定是未來文化的方向, 因為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人文精神。余靈靈先生說:如果把人文精神理解為對人的價值和人生意義的關注和追求, 那么, 說中國從來沒有過人文精神便過于武斷。然而, 有的學者從人文精神的定義上區分, 借以說明我國傳統文化中沒有人文精神。王蒙就認為我國并沒有人文精神。的確,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不提倡人性自由的方面, 尤其是宋明理學的“存天理, 滅人性”的觀點。但是從整體上看, 人文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 因此也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化。

二、我國傳統科學精神的特征

1. 注重實用性

中國古代的科學傳統最初表現為實用性。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更多的偏向于事物的功能性和實際效果, 具有濃重的實用主義和工具主義。一般與生產實踐和國家事務聯系較緊密的技術發展較快, 反之則發展緩慢。“四大發明”出現于我國更多的是體現了實用性,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是為滿足社會通訊的需要, 而火藥制成后首先被制成武器, 廣泛應用于戰爭。我國古代的數學更偏重于運算技巧, 結合天文知識, 為統治者制定歷法和指導農業耕種服務。中國古代代數計算發達的同時, 在某種意義上局促了幾何演算簡單性的探索。而中國古代數學的輝煌及其不足, 正折射了中國科學的特質和命運。

2. 偏于非理性

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 在科學中使用非理性的手段常常是有益的。顯然對新思想的歸順將不得不借助論證之外的手段促成。它的實現將不得不依賴非理性的手段, 諸如宣傳、情感、特設性假說以及形形色色的偏見。然而, 部分被我們認為是不科學, 甚至是偽科學的論斷, 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推動科學的發展的。西方科學的特點是注重理性的作用, 但中國古代的科學特征往往是沿著直覺和頓悟的思路。中國人的思維特點便是重直覺而輕知解, 擅長悟性和感性思維, 但理性思維能力較差

3. 經驗性總結

我國古代尚未建立起嚴格的科學實驗和教學方法, 也沒有形成具體的學科。許多知識與技術都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比如在力學方面, 古人很早就懂得利用杠桿原理, 春秋時候就已經廣泛使用等臂天平。最早在《墨鏡》里就有相關論述。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多是收集民間經驗總結而成。我國現存最早的數學巨著《九章算術》總結了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并概括出來。但往往只列出代數方程, 而忽視了背后隱藏的深層次原理, “不可言傳”, 久而久之便失去了繼承和連續。中醫學理論多是靠經驗得來, 其廣泛應用的“黑箱原理”就是原始的數據統計分析方法。人們只認可經驗豐富的老中醫, 因為老中醫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能更正確的認識病情并治療。

三、我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特征

1. 注重德性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絕大部分的圣賢都把是否具有倫理觀念和道德意志看作人的本質, 作為區別人與動物的根本標志。從古到今, 人們總是在對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實現自己對完美人格的理想憧憬。中國傳統的哲學價值體系一直占主導地位, 中國哲學是倫理哲學, 注重自身的完善和道德的修養, 重德性而輕理性。

2. 以人為本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主體的儒家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價值和尊嚴, 弘揚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它的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 鮮明地體現了中國文化關注現實和人生的偉大精神?!墩撜Z》中記載, 季路問鬼神, 而孔子答復“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把對人的尊重放在了第一位??梢娙宋木裉幪幎贾v對人的關懷。荀子論人“最為天下貴”的文字, 在那段文字里, 荀子把天下萬物分為四大類:一類是無生命的水火, 一類是有生命而無識知的草木, 一類是有生命也有識知的禽獸, 最后一類就是不僅有生有知而更是有義的人類。“義”是指遵循一定倫理原則的行為規范, 在中國傳統文化看來, 這就是人類與其他萬物, 特別是動物的根本區別之所在。

3. 和合精神

古代中國的“天人合一”思想將人與天視為相統一的整體, 人要回歸自然本性, 通過外在的道德和自身的反省, 達到“天”與“人”的和諧, 實現人的價值。儒家強調生命的價值, 他們把人作為與天、地齊并的萬物之靈長與其他物群相區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的和合的精神影響了整個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而儒、墨兩家的和合的自然觀對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和構建和諧社會更具有重大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孔德.實證哲學教程[A].洪謙.西方現代哲學論著選輯[C].北京:商務印書館, 1964.

[2]賈春娟.試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3]秦英君.科學乎人文乎.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上一篇:藝術與教育論文下一篇:藝術價值議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