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合同管理軟范文

2023-03-16

合同管理軟范文第1篇

(一) 身教激勵

在班級軟管理中, 班主任的“身教”顯得尤為重要, 只有身教, 自己做出了榜樣, 才對學生有說服力。筆者曾經接任過一屆班主任。第一周常規檢查年級倒數第二, 班上學生不以為然, 似乎習慣了自己成為弱勢群體了, 怎么辦?于是物色了一位有活動能力的班干, 負責維持班級衛生。人們常說“喊破嗓子, 不如干出樣子”。筆者每天也起早帶晚, 除了督促他們掃地、拖地、擦窗戶外, 自己也和他們一起干, 用“身教”做出樣子。工夫不負有心人, 第二周, 常規排名年級第四, 師生是雀躍一堂??吹搅艘唤z陽光, 這批孩子干勁足了, 又告訴他們:第一, 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二, 一個人要是看不起自己, 誰還會看得起你呢?第三, 一屋不掃, 何以掃天下。在緊接著的努力中, 該班的常規一直處于年級上游。由此筆者深深體會到“身教的重要性”:學生干, 老師也干, 這是無聲的激勵, 也是最有效的激勵。

(二) 言教激勵

在這方面, 主要是采取集體活動激勵和個別談心激勵兩種方式。

1. 集體激勵

一般是在集體活動開展的時候或者是活動結束后進行班級總結評比時使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能夠營造整個班級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氛圍, 使學生對以后再開展這樣的活動步調一致、充滿信心。

2. 個別激勵。

在談心過程中, 要多肯定學生的優點, 對學生的缺點提法要委婉。對學生提出的要求, 應從最低最容易辦到的開始, 然后一步步提高。比如在一次學校組織的元旦文藝演出中, 我班的大合唱獲了一等獎, 其中某男生的領唱立下汗馬功勞。就找他個別談心, 說:“你能唱得那么有水平, 說明你有別人不及的才能。如果你學習上也像唱歌那樣肯下功夫, 學習成績一定能得到提高。”這位男生很高興地接受了這一要求。這以后, 創造一切機會, 多次談心, 引導他把精力轉到學習上來。他呢, 從不違反課堂紀律開始, 到認真完成作業, 一步一個腳印如登山一樣, 步步往上攀登, 一學期下來, 學習成績突飛猛進。

(三) 激勵藝術

1. 直接激勵, 間接批評;

這種方法是只表揚, 不批評, 讓沒受到表揚的同學自己去思索, 去反省, 去領悟, 并從中受到教育、改正錯誤。比如有一次, 去鎮區大路兩旁花圃里清理雜物, 有10個同學沒有完成任務就溜到路旁的小店里玩去了。班會總結的時候, 沒有批評這10個同學, 而是請一直在花圃里勞動的同學站起來, 并且當場表揚了他們, 使全班能提前完成了任務。沒有受到表揚的10個同學羞愧得低下了頭, 也達到了激勵先進的目的。

2. 讓學習后進生也能“學而優則仕”;

在學生心目中, 班長是個不小的“官”, 這個職務無疑代表信任、能力、權力、榮譽。但一個班中班長只有一個, 尤其是那些調皮學生更是只能望“長”興嘆??纱蚱瞥R? 在學習后進生中選了五個同學當值日班長, 讓他們有“學而不優亦仕”的感受, 每天由一人負責班級紀律。實踐證明, 這些學生工作都相當負責, 學習成績也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合同管理軟范文第2篇

摘 要: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提出了軟權力概念,認為軟權力是一種運用非強制手段的柔性力量。通過比較研究,我們認為軟權力的定義也可以定義為:一國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的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其最高目標是實現本國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在國際社會中的主體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國家的國際影響力。鄭和航海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壯舉。鄭和的七下西洋,是古代中國運用軟權力的突出典范,處處可以見到軟權力的蹤影。

關鍵詞:鄭和;軟權力;要素;探析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提出了軟權力概念,認為軟權力是一種運用非強制手段的柔性力量。此后,學術界大多從國家間關系的角度論述軟權力。但從國家層面角度探討軟權力,考察600多年前偉大的明朝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它是古代中國運用軟權力的突出典范,處處可以見到軟權力的蹤影。本文試從“軟權力”這一角度對鄭和下西洋的成功因素進行研究探討,以求教于識者。

一、國際關系理論中關于“軟權力”的闡釋及主要構成要素

1990年約瑟夫·奈在他出版的《美國定能領導世界嗎?》一書和《軟權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軟權力”的概念?!败泴嵙κ侵冈趪H事務中通過吸引力,而不是通過強制來實現所期望的目標和結果的能力?!盵1]他將“軟權力”界定為包括三個方面的要素:“價值標準,尤其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權;市場經濟,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西方文明,文化和宗教等的影響?!?筆者在本文中比較認可軟權力的定義為:一國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的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其最高目標是實現本國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在國際社會中的主體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國家的國際影響力[2]。

我國一些學者也較早開始了對軟權力的研究,盡管當時還沒有出現評論我國崛起的熱潮——主要有黃碩風、王滬寧、龐中英、張驥和花建等人[3]。例如王滬寧在 1993年發表了《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 》這篇文章。在該文中他第一次詳細介紹和論述了約瑟夫·奈的“軟權力”概念,具體分析了組成軟權力的各個因素以及軟權力與硬權力之間的差異。他認為:“把文化看作一種軟權力,是當今國際政治中的嶄新概念。人們已經把政治體系、民族士氣、民族文化、經濟體制、歷史發展、科學技術、意識形態等因素看作是構成國家權力的屬性,實際上這些因素的發散性力量正使軟權力具有國際關系中的權力屬性??偟能洐嗔B勢對誰有利,誰在國際社會中就占據有利地位;目前影響國際‘軟權力’勢能的因素是工業主義、民主主義、民族主義。軟權力的力量來自擴散性,只有當一種文化廣泛傳播時,軟權力才會產生強大的力量?!盵4]

綜合約瑟夫·奈等東西方學者們關于“軟權力”的觀點,可以看出,盡管以上關于軟權力構成的論述有些不同,但是主要內容具有相似性,特別是強調文化、制度、價值觀等方面的重要性。本文試將“軟權力”的主要構成要素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政治力。政治力即政治能力,它是指一個國家政治要素的整體合力,其特征具有能動性、綜合性、動態性、強制性等。國家政治力包含了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的內容。前者主要是對內的能力,屬于執政能力的范疇;后者是對外的能力,屬于外交的一部分。政治力是綜合國力中的重要方面,并對其他方面有直接的影響。政治力的大小強弱是衡量國家政治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尺,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建設的主要內容。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內政治發展與國際政治環境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非國家行為主體之間跨國互動關系的發展,催生了日益頻繁的的跨國政治,國內政治發展與國際政治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2.文化力。作為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力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產生和蘊涵的、推動經濟文化緊密結合和協調發展的、以人為主體并通過人的活動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力與物質力的綜合結合力[5]。文化看不見,但卻是無處不在,時刻在左右著人們的行為。事實一再證明,強大的文化是民族賴以生存并取得國際競爭力的幕后驅動力。文化是軟實力的重要來源,但是并非所有文化都可以轉化為軟實力,它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文化的傳播能同化他人的觀念和思維方式;他人觀念的同化有助于本國目標(所推行的政策或所主張的規范、制度)的實現;在通過文化同化實現本國目標的過程中,國家的控制力得到增強[6]。

3.科技力。作為一只無形的手,科技力在國家實力中發揮著重要的提升作用。在冷戰后,國家利益的實現越來越需要這種“軟權力” 的支撐。托夫勒指出,在支撐權力的支柱——暴力、財富、知識之中,知識產生高質量的權力。掌握知識經濟的核心即信息的生產和傳播的國家對于國際社會的局勢已經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此外,冷戰后軍事安全的科技含量也愈發提高,軍事力量的對比其實就是科技力量的競爭。知識發展的一個體現是信息技術的進步,傳播自由信息的技術增加了世界政治中說服的潛力。

4.經濟力。通常意義上說,經濟力屬于硬權力。但硬權力與軟權力之間確實有一個難以分清的地帶。正如美國學者布蘭德利·沃麥克所疑惑的,“軟實力是否確實是一個從硬實力中分離出來的現象,也許它不過是硬實力的光暈,是劍上微光?!盵3]約瑟夫·奈也對軟實力與硬實力之間的關系做過這樣的闡述:“軟實力和硬實力之間往往存在很多共通之處。例如,經濟力量就可以轉化為軟硬兩種實力;當你采取經濟制裁這種強硬手段時,它就表現為硬實力;而當你利用手中的財富吸引他人時,它又變成了軟實力。同樣,軍事力量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表現為軟實力,比如維和部隊在執行一些任務時體現出來的人道主義和敬業精神或者在抗擊自然災害時的軍民合作所表現出來的團結互助精神?!盵1]本文認為,國家經濟力量中的軟實力主要是指一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任何能夠解放生產力、促進經濟繁榮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的經濟發展模式,都會對別國尤其是那些發展中國家產生吸引力。

5.外交力。外交力是一個國家占有一定的外交資源,運用外交能力轉化、配置外交資源,通過外交構想力提出富有成效的外交戰略,結合外交意志,形成解決特定問題的外交力量。民主的決策、合理的國家發展戰略可以使一個國家走上國富民強的正軌。在一個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里,把握國家命運的決策者的領導藝術也非常重要,歷史上這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

二、鄭和下西洋中“軟權力”主要構成要素的分析

軟權力理論這一完整的概念雖然是由約瑟夫·奈在當代提出的,但是,在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中,在運用軟權力方面已經有了很多實際成果。而最能表現古代中國這種依照王道思想,運用柔性力量,體現和平外交觀的事例就是鄭和下西洋。

鄭和航海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壯舉。明永樂(1403—1424)、宣德(1426—1435)時期,明成祖以及明宣宗先后七次派遣鄭和率領二三萬人之眾的龐大船隊,到東南亞以及印度洋周圍的國家進行訪問,最遠處包括阿拉伯半島和東非地區,直接促進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經濟往來與文化交流。從國際關系理論角度來看,要搞清楚鄭和下西洋中“軟權力”要素的運用,首先得弄清楚動機,也就是說鄭和為什么要下西洋?

1.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國后,經過二十余年努力,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經濟開始復蘇,并逐步發展成為農業經濟、城鄉手工業經濟、商業經濟相結合的三元經濟結構體。其主要特征表現為農業產出增長較快,城鎮手工業明顯聚集,商業日趨繁榮。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繼續奉行明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休養生息政策和懷柔政策,創造了國內數倍于往時的盛大國力。同時,明太祖為了構建新帝制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國家運行體制,通過頻繁的削藩、封爵等措施,削弱政權中不穩定因素,也起到了穩定社會的作用。

從對外政策來說,明太祖朱元璋在加強對北方宿敵蒙古嚴加防范的同時,又根據歷史經驗,制定了與海外各國和平交往的方針。朱元璋還曾多次強調和平外交政策的重大意義,并將自己的和平外交思想記入“皇明祖訓”中,作為后代子孫的重要治國原則。這一系列和平政策奠定了以后明統治者處理海外各國關系的基本思想,它所產生的積極作用為后來歷史所證明[7]。

2.鄭和下西洋中“軟權力”要素的運用

第一,從鄭和下西洋的最重要的政治目的來看,就是恢復、鞏固、擴大宗藩體系形成“四夷賓服” 、“萬國來朝”的宏偉局面,揚我大明國威。宗藩體系是一種政治從屬關系,它以經濟上的朝貢貿易關系和禮儀上的“冊封”朝貢國君主為表現形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鄭和所到各國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宣傳朱棣的皇帝詔書。向各國宣諭:明朝皇帝是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各國之間不可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此項目的也基本上達到了,出現了西洋數十國爭相朝貢的天朝盛世,這大大滿足了明朝皇帝的虛榮心,無疑也將大明朝的聲威遠播海內外。

第二,從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的目的來看,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肩負了“宣教化于海外諸番國,導以禮儀,變其夷習”的使命。中華文化造成了中國人崇尚文明,愛好和平的傳統。明朝有著強大的軍隊和廣袤的國土,但并不想征伐周邊國家。明朝自開國起就把朝鮮、日本、安南、蘇門答臘等都列入不征伐的國家,與這些國家保持友好關系。中國沒有對這些國家實行后來西方殖民者所實行的殘酷的殖民統治。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中華禮儀和儒家思想、歷法和度量衡制度、農業技術、制造技術、建筑雕刻技術、醫術、航海造船技術等。當時東南亞、南亞、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比較落后,非常向往中華文明,鄭和出色地將這些中華文明遠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書寫下了新的篇章。

第三,鄭和下西洋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將中國的造船與航海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與半個多世紀之后哥倫布等人的冒險事業相比,當時中國造船、航海技術的先進性更為突出。這表現在鄭和先后7次奉詔出使西洋率領的船隊,是15世紀規模最大的遠洋船隊。其船員每次都有 27 000 人左右。船舶龐大,每次都有大、小海船200余艘,充任中堅力量的是大型海船“寶船”,“寶船共六十三號,大船長四十四丈四尺,闊十八丈;中船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8],即長130—150米,寬50—60米不等,“體勢巍然,巨無與敵”[9]。除寶船外,還有馬船(快船)、糧船、坐船、戰船、水船等種類的船舶,是一支結構精良、種類齊全的特混船隊。其他三個方面,《鄭和航海圖》、天文航海技術和地文航海技術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如《鄭和航海圖》記載了530多個地點名,其中域外有300余個,最遠達東非,標出了船隊航線上的城市、島嶼、灘、礁、航海標志和航路等,實用性勝過西方最早的《波特蘭海圖》。鄭和艦隊還應用了最先進的航海天文定位技術,運用了羅盤、計程計、測深儀等航海儀器,船隊航線達56條。

第四,從明朝經濟力量中的軟實力來看,明朝的經濟繁榮對海外各國是一種巨大的吸引力。明末清初雖然開始有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但明朝經濟發展主要是農業經濟模式。手工業中的絲織品和制造業中的瓷器等,早就在亞非各國享有盛譽。鄭和下西洋之前,中國與東南亞、印度等地的貿易建立在“朝貢貿易”上面,朝貢貿易是指海外諸國與明政府間進行的以朝貢為名的有限制的貿易,這種貿易是中國中央與地方以及中國與別的國家形成的一種相互的貿易體系,是以朝貢一回贈為主要方式進行商業貿易的行為方式。對明朝政府來說,這種朝貢貿易與其說是貿易,不如說是“撫御四夷”、顯示皇威的手段。既然貿易是服務于政治的,很顯然,這種貿易的政治意義要遠遠大于其經濟和商業價值。明朝以中央帝國的心態來處理與周邊的關系,它充分體現明王朝的尊嚴與高高在上,體現明王朝當時在國際關系中的高姿態與高地位[10]。朱棣取消“海禁政策”,派遣鄭和出使西洋,表明中國愿意恢復同海外各國的正常貿易。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載運許多中國的陶瓷、絲綢、錢幣等貨品到海外。海外各國也認為,跟中國納貢稱臣,進行貿易,建立友好關系,是有利可圖的事。

第五,從鄭和下西洋的外交目的來看,“洪武末年,多數海外國家已久不來貢,與明廷十分疏遠了”[11],這就等于說宗藩體系的范圍已縮小。因此“明成祖即位,多次派遣宦官,出使亞、非諸國,招徠各國使臣入貢,開拓貢使貿易?;鹿汆嵑蛶状纬鍪?。[12]”

鄭和七下西洋中,沒有占領任何一個國家或城池,沒有對他們到達的任何地方聲稱擁有主權以夸耀自己的“發現”,這與后來西方殖民者的海上擴張成鮮明的對比。鄭和除了對付海盜,從來沒有主動使用武力,更從來沒有用武力來改變一個國家的現狀。就此而言,鄭和船隊完全是典型的和平之師、友好使者。他們每到達一地,即賜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愿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系。 在有些地方還樹碑以示友好,如永樂七年(1409年),鄭和在錫蘭以金銀供器、彩粧、織金寶幡布施佛寺,并建立石碑,碑上刻有中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三種文字??梢钥闯?,鄭和在七下西洋中充當的是明代統治者對外政策的和平使者。

參考文獻:

[1] 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2] 趙剛,肖歡.國家軟實力[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3] 黃碩風.綜合國力分析[J].中國軍事科學,1989,(3).

[4] 王滬寧.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3).

[5] 宋效峰.試析中國和平崛起中的軟權力因素[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5,(3).

[6] 陳玉聃.論文化軟實力的邊界[J].現代國際關系,2006,(1):57.

[7] 張鋒.鄭和下西洋與明初對外政策探討[J].海峽科學,2010,(2).

[8] 鄭鶴聲,鄭一鈞.鄭和下西洋資料匯編:上冊[M].濟南:齊魯書社,1980.

[9] 張廷玉,等.明史· 宦官鄭和傳(刊行于清乾隆四年)[M].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1974.

[10] 黃斯義.鄭和下西洋:錯過世界的航行[J].21世紀商業評論,2008,(8).

[11] 馮天瑜,等.中華開放史[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375.

[12] 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八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3.

[責任編輯 杜 娟]

合同管理軟范文第3篇

摘要:我國道路系統中70%以上為農村公路,近些年隨著農村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建設管理任務日趨繁重,只有農村公路安全、暢通、高效運轉,農村經濟才會迅猛發展。在建設中對農村公路的質量進行保證,可有效推動我國鄉鎮的經濟建設。作為經濟建設與發展前提的農村公路建設,需加強重視路基路面設計中的軟基處理,保證路面地基的穩定性。本文主要針對當前社會背景下對農村公路質量的要求,以及農村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軟基的實際處理問題進行分析,并簡要闡述有關策略,希望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農村公路工程;軟基;處理;路基路面

前言:

農村公路在當前已經成為交通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不斷促進完善農路公路的建設與發展,對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實際施工中,不同地區的農村公路施工會面臨各種特殊地況,受農村公路工程規模及施工水平的影響,軟基的合理處置對農村公路路面路基的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其直接影響路面路基裂縫和沉降現象是否出現。也正因如此,農村公路工程有關負責單位需要不斷對路基路面設計中的軟基處理進行優化,達到提升公路的軟基承重能力的目的。

1、軟基的基本概述

當前農村公路施工工程中的軟基實為軟土路基,其與傳統地基在本質上的不同之處在于土質。軟土地基整體的含水量相對較高,并且無論是土質還是土層的可壓縮性能都較大。土質和土層的種類涉及范圍較廣,具有代表性的有黏土、淤泥和泥炭等,其含水量較高,并且此類土質和土層具備的孔隙可壓縮性強。若不對此類土質和土層加以處理,直接進行農村公路建設施工,路基路面會在過往車輛的重力作用下受到破壞,質量問題層出不窮,不利于農村公路的建設及交通運輸的發展,甚至會對當地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2、農村公路軟基的主要特征

黏土、淤泥和泥炭等土質土層,需要通過一定的加工處理才能夠實現滿足對公路承載能力的基本要求。在實際的農村公路工程施工前,需要分析待處理軟基的各項特征,并針對特征,基于農村公路建設要求,進行合適軟基處理方式的選擇。農村公路軟土地基的主要特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即:形變性較強、沉降不均、滲透能力較低。

其中形變性較強的特征主要表現在承載能力不能達到農村公路施工建設的要求,一旦公路路面上行駛過重的大型貨車,將極有可能導致公路路基和路面出現變形。當公路出現變形時不僅維修困難,成本難以控制,在維修期間對道路的正常行駛帶來不便,甚至在變形現象較為嚴重時,農村公路的整體使用年限會大幅縮短,交通事故的出現幾率變得更高,給交通運輸和車輛駕駛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

沉降不均的主要特征也與軟土路基土質土層的結構具有極大關聯,當公路工程正式竣工后,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公路路基與路面也會隨之發生一定變化。受其本身的形變性、壓縮性強的性質影響,當路面重力和環境發生變化時,其表面的變化分布并不均勻,路基路面的強度都會受到影響,且沉降不均與其穩定性息息相關。

軟基主要特征之一的滲透能力不高,主要由于該土質土層自身的含水量已經趨于飽和,當其應用到公路工程中,不利于土體的固結過程,在服役初期,易出現較高的孔隙水壓力,影響地基強度。結合軟土路基的各項特征,必須在重視軟基的處治,并基于農村公路工程規模小及施工水平有限的現狀,找到合理且科學的軟基處理方式,提升其在農村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的實用性。

3、農村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軟基的處理應用現狀

當前農村公路建設中軟基的處理與應用存在一些現實問題,軟土路基的處理方式有待優化。在公路工程正式施工前,勘察人員對施工當地的地質環境考察不夠準確,對軟基的處理問題并不重視,使得施工人員實際施工時會應對一些不確定因素,最終導致整個路基路面結構的施工達不到標準。對于設計方面,由于其工作內容對專業性要求較強,對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與綜合素養也有更高的要求。但一些設計人員自身并不具備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的能力,設計方案不能因地制宜,盲目采取高速公路工程的軟基處治方案,忽略農村公路工程的建設特征,存在過度設計,采用性價比較低的軟基處理方案,或者部分設計人員嚴重忽視農村公路軟基處理的問題,將控制工程規模放在首位,這些都會對整個路基施工產生不利影響。除此之外,部分農路公路施工技術單位并不具備先進、專業的機械設備,會按照以往經驗施工,不能嚴格遵循施工設計方案,并在施工中與設計缺乏有效溝通,最終會導致農村工程建設完成后安全性存在諸多問題。

4、農村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軟基的具體處理策略

4.2優化總體設計方案

農路公路工程建設施工時,需要地質勘探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詳盡的勘察。在路線平面線形的選擇上,在不過大增加工程規模的前提下,盡量避免經過軟基區域,路線總體方案與地質條件相協調,以保證工程安全和降低工程造價。路線距離水系較近時,設計人員需精確掌握軟基面積并做好相應的含水量測試,合理選擇軟基處治方案。實際施工時,應根據現場地質條件、施工條件等實際情況不斷做出相應調整,靈活動態設計,這樣才能夠保障農村公路建設工程中軟基處理質量。

4.2提升對軟基處理的重視程度

對農村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軟基問題的重視不足導致路面在實踐運輸中出現裂縫、沉降等問題,直接影響到農路公路的使用壽命。這與當前我國不斷擴建農村公路,并加強對農路公路質量重視的先行情況相違背,且隨著農路公路建設規模的日益擴大,在對以往建設完成的農路公路進行修復時,軟基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正因如此,農村公路路基路面的設計之初,需要切實加深對軟基問題的認知與加強對其重視程度。施工單位在對軟基問題有準確認知后應對有關工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及集中培訓,確保施工技術人員足夠專業,對于軟基的處理能夠達到最優化,按照設計要求完成工作,以期達到路基路面質量得到確保的目的。施工單位對軟基的重視還應表現在對先進技術的引進,專業設備的使用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加強對軟基的處理。

4.3靈活運用軟基處理技術方法

4.3.1軟土換填法

當軟土層厚度和路堤填方高度符合要求標準時,需要有關施工技術人員利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將1.5m以內的軟土進行挖掘,并將其運送至已經事先準備出的棄土場,后續對土層已經空出的位置進行施工材料的回填。軟基回填的施工材料應具備高度的穩定性,并且回填時要采取分層回填、分層壓實的方法達到對軟基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施工中要保證換填工作在一日內完成,并且需要避開降雨天氣,以避免因氣候條件對軟基的處理造成破壞。且該技術對于填方材料的性能及適配度和相應技術要求較高,對長度過長面積較大的軟基需要采取分段換填。軟土換填法對于軟土路基自身形變性較強,不穩定性的性質能夠起到極大的改善作用。

4.3.2拋石擠淤法

拋石擠淤法的針對性較強,這種技術方法主要作用于水塘、泥沙以及不易抽干土壤水分的工程情況。在水塘、泥沙以及水分含量較大的土壤上進行大塊石的拋填,并在大塊石彼此縫隙間投放小塊石,進行鋪平作業。鋪平作業完成后,采用輪式或者壓式壓路設備進行對已經完成鋪設的平面的振動和壓實,達到將淤泥擠出路基坡腳的目的。在整個拋石擠淤過程中需要保證進行平鋪的石頭不會出現明顯的下沉現象,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作業如期終止。在進行拋填工作時,有關施工技術人員也需要進行分層作業,分層拋填的方式方法對于各層拋填的厚度也有所要求,即是將其控制在50~80cm。對軟基處理完成后還要在其上進行碎石的鋪設,并鋪上土工格柵,以完善對軟基的處理。

5、結語

綜上所述,對農村公路建設工程中的軟基處治應當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結合建設需求相應調整,采取有關方法對其加強控制優化,以保證公路的穩定運行和使用壽命的延長。文章以上內容提到的對軟基處理加強重視以及軟土換填法和拋石擠淤法,能夠有效降低地質環境對農村公路路基路面帶來的不利影響,發揮路基在公路服役過程中的理想作用效果,并在長遠角度上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力, 車斌. 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軟基的處理策略[J].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8(8):2.

[2]趙盼.公路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措施[J].交通世界,2017(33):103.

上一篇:內部承包合同下一篇:供貨合同違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