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技文化論文范文

2023-05-20

科技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為普及前沿科技和新興科技的宣傳,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資本、科研人員、科技成果的融合發展,本刊新增“未來科技”欄目,與“科技投資”欄目相輔,為前段問題開辟答疑解惑的平臺窗口。“未來科技”涉及未來二十年在科技、裝備制造、農業、環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領域,將對中國經濟、社會和民生等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也會給國際社會帶來重大機遇的前沿科技和超越現實的科學技術;旨在探索研發著眼于未來的、能夠重塑人類生活、工業生產、商業消費模式乃至全球經濟革命性進步的技術。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在分析國內外科技發展態勢時指出:“在若干重要科技領域,外部技術變革和內在矛盾正在推動一些基本科學問題的突破,而其結果可能會深刻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深刻影響社會發展的進程,深刻影響國家的國際競爭地位。我們必須及時分析科技發展的態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大幅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與產業化能力。”

當前,我國正在研究的絕大部分技術,都是在別人已經研發成功的基礎上進行跟蹤、模仿并力求超越,但對于處在萌芽狀態的探索性的、有可能帶來重大變革的技術卻關注很少。與此同時,我國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培養也往往落后于產業需求,難以滿足當前產業變革急需的交叉復合型人才。由此導致我國技術創新原創力不強的問題持續存在,關鍵領域很多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許多重要產業的制造裝備、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水平落后。為實現我國科技水平“彎道超車”、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迫切需要圍繞未來可能產生的變革性技術進行前沿探索,迫切需要圍繞未來技術提前布局培養具有前瞻交叉思維的復合型科技人才,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國民經濟發展、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提供支撐,進而加速科學發現、引領產業發展。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國科大校長丁仲禮院士認為,未來技術同現有技術的邊界很難劃分,不是從學科的角度去布局,而要從材料領域、信息領域、能源領域和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關鍵問題出發,充分考慮領域之間的相互交叉融合設立研究方向;每一個未來技術方向應該有不同的技術路線,每一條技術路線,都需要年富力強、思維活躍、符合未來技術定位,而且愿意從事未來技術研究與教學、能夠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成長的老師去探索。

“未來科技”欄目將邀請國內和國際著名科學家、科技企業家講授前沿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為掌握未來科技動向的企業家和具有獨立創新精神的未來科學家提供培養交流平臺,從“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角度,共同探討“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資源和科技,打造綠色、智慧、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同時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為主要載體,以構建未來科技創新體系為強大支撐,充分發揮本刊高端科普宣傳作用和所擁有的頂級科學家資源優勢,秉持開放合作理念,推動科技和經濟結合,通過,政、產、學、研、用,等各方面的深入合作,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效嫁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強科技創新合作,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未來二十年改變世界的重大科技趨勢(摘自ATOS【2016科技趨勢報告】):

1、3D打印

3D打印也可被稱為疊加制造技術,是一種制造方法,將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程序創建的虛擬3D對象做成實物??纱蛴〉膶嵨锍叽绶秶軓V,小至納米級別,大至建筑物般大小。打造物體零件過程中,3D打印機可使用各種添加流程,對材料進行層層疊加,而后整個物體才會被創造出來。

2、5G

5G代表下一代通信網絡與服務。不再是傳統通信技術的演進版本,5G將會是一種新的通信方式,以滿足未來的應用和場景的需求;傳統的4G LTE技術將繼續并行演進。預計將減少約2毫秒的網絡延遲并將提升1000倍的無線容量,而后可為移動視頻流、視頻會議等應用提供所需容量,最多節省90%的能源,為70多億人提供服務的7萬多億臺無線設備通過5G連接物聯網,真正趨近萬物互聯。

3、先進的數據可視化

在復雜數據集中,可視化呈現技術(d8taviz)是一種更自然地理解模型和關系的方式之一。這些數據集之間的交互(比如操縱數據,改變視角等),通過更深層地探索數據,發現大量變量之間隱含的聯系和相關性等。先進的dataviz技術不但可對快速演變的數據集進行可視化和探索,還可以不局限于2D屏幕,通過增強現實,或現實環境,甚至是沉浸式洞穴以提供3D的呈現形式。

4、先進的機器人技術

因為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應用在軟件或硬件中的人工視覺計算機系統,能夠對如圖像和視頻等視覺數據進行認知、處理和理解)方面的進展,機器人領域得以蓬勃發展。機器人互聯性也在不斷提升,能夠成為物聯網的一部分與周圍環境及其他智能機器進行交互。

5、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是車輛運輸和機器人功能交集產生的新興領域,其中包括采用人工智能的環境傳感器,環境意識和自主決策。自駕車輛能夠依靠這些技術自己開車,同時識別、響應周圍環境。這個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包括相互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汽車和技術公司,分別從技術以及傳統汽車制造兩個出發點向無人駕駛方向演進。

6、生物計算機

生物計算機,使用例如DNA和蛋白質等生物材料,來執行包括儲存、檢索和處理數據在內的計算機計算任務。它們利用生命功能,依靠納米生物技術,去設計提供計算功能的生物分子系統。生物計算機將被廣泛應用于演繹生命過程,基于我們DNA編碼的生物分子之間的復雜生物分子互動;提供分析細菌和病毒的先進生物模板,推動其它生物力學技術的發展,且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自我復制計算技術;執行需要極端平行的計算,通過數十億分子彼此同時互動來實現;解決無法在多項式時間內確定解決的問題;提供作為長期儲存信息機制的可能性等。

7、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庫的一種形式,使用密碼技術以確保檔案按順序儲存并且防止篡改。公共、私人或社區的區塊鏈提供由單個實體維護和集中控制總賬的替代方法。這樣做的時候,它們建立一個允許信任建立的對等網絡(peer-to-peer network)新模型,而不需要委托第三方。

8、云服務集成

新的計算連續體(continuum)會是一個異構環境,它建立在去中心化和各種不同計算實體和資源拓撲結構的聯合基礎上。包括多個云(以及云聯合)模型,這些模型具有他們不同的、去中心的自主管理以及混合云模型,這些混合云模型橫跨內部和外部云服務、或公私以及社區提供商的邊界。云服務集成(CSI)為集成這些不同的、以云為基礎的元素提供了靈活手段,為橫貫IT領域的商業過程提供支持。計算工作量被部署于跨多個云環境中,提供最優的配送模式。

9、分布式社交網絡

分布式社交網絡(DSN)是指由社交網絡倡議開發的、以一種聯合和分布式的模式運營的社交網絡平臺。關鍵的社交網絡功能(如個人信息共享、通信、關系管理和內容分享)是通過新興的開放標準和協議實現的。盡管DSN和中心化的社交網絡可能具有相似的應用場景,但它們更加重視私人和對個人數據的控制。

10、百億億次超級計算

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是指每秒至少能執行100億億(10.18)次計算(exaFLOPS)的高性能計算(HPC)系統,這超過了今天的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速度的一千倍。它將在解決

21世紀的新挑戰上提供重要的推動力,滿足各個領域(尤其是產業界、學術界和科學界)對越來越高的強大計算系統的需求,并可使其可利用認知計算來解決涉及到不斷增長的數據量的問題。

11、沉浸式體驗

沉浸式體驗是指用戶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讓用戶與真實世界斷開并在模擬的空間中失去自己的體驗。沉浸式體驗技術涵蓋多個種類的幫助體驗更為沉浸化的設備,并通過這些設備來讓該技術對用戶更無形。這些設備包括3D顯示器——創造深度感的顯示設備;觸覺設備——添加觸摸的感覺;全息用戶界面——基于激光的立體顯示,用戶可在其中與全息圖像交互;虛擬現實(VR)——真實世界環境的數字模擬。

12、萬物聯網

萬物聯網是一個無所不在的通信網絡,它有效的從幾十億的現實物體和物理活動中捕捉、管理并傳遞數據,將人、過程、地點和其他事物包含進來對物聯網進行延伸;空間分布式的傳感器和執行器(節點)組成的網絡,每一個節點都有一個接收器和控制器用于在網絡環境上進行通信,從而探測和檢測時間(傳感器)或者激發動作(執行器);每一個節點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標簽,以及不需要人人或人機互動,只通過網絡進行數據交換的能力。傳感器和執行器有多種尺寸和價格,一些甚至只有用顯微鏡才可以看到,此類微型設備可以植入許多不同物體中,并應用到不同環境中,像邊遠地區的惡劣環境中。感應器可能包含以下功能,如GPS、無線射頻識別(RFID)、Wi-Fi聯網接入,一些甚至還具有探測其它節點的準確地點的能力,比如心臟監控植入、農畜物芯片轉發器、沿海水域的電子蛤,嵌入感應器的汽車或能夠幫助消防隊員展開搜救的現場操作設備。

13,IPv6

IP(互聯網協議)是當下網絡的主要通信協議,如因特網。為了取代IPv4,在20世紀90年代設計出了IPv6(互聯網協議版本6)。IPv6包含了一些新特征,如地址分配,網絡重新編號和自動配置。它通過提供支持給組播,并更有效率地管理移動數據流量來解決IPv4的缺點,同時IPv6可以嵌入一些配置和發現機制從而加入到IPv4的標準網絡。IPv6的實施與推廣,在以下幾個方面將極大促進互聯網創新:實時聯網一一隨著自動化汽車、遠程遙控手術、工業自動化、視頻直播和網絡語音傳輸(voice over IP)的需求增長,IPV6能夠突破IPv4在這些領域應用案例中所暴露出來的人工瓶頸;移動性——以

5G與

IPv6的組合為決定性要素,為路由層面提供無限的覆蓋范圍;物聯網——提供近乎無限的(IP)地址;創新平臺——相比IPv4,IPv6運行得更好,配置更加簡單易用。

14、自然用戶界面

自然用戶界面(NUI)是設計用來讓人機交互感覺盡可能自然的系統,其所包含的廣泛的技術讓用戶可以利用日常行為、直觀的操作和他們自然能力控制交互式應用。其中可能包括觸覺、視覺、語音、運動和更高級的認知功能,比如表情、感知和回憶。一些自然用戶界面依賴于媒介設備,而其它更先進的系統對用戶來說要么不顯眼,甚至是不可見的,其最終目標是讓人機界面近乎消失。比如增強現實一一在自然生活之上增加一個額外的智能層;虛擬現實一一提供真實或想象的環境的沉浸式數字表征;混合現實一一融合真實和虛擬世界以生成物理和數字目標共存和實時交互的環境;神經接口一一基于大腦產生的神經活動,提供大腦和外部設備之間的直接通信路徑;虛擬視網膜顯示器一一直接在視網膜上播放影像,有效增強現實世界;身體監測一一讀取比手勢更進一步的肢體語言;觸覺一一模仿身體感覺的數字反饋;自適應接口/情感跟蹤一一根據變化的背景或用戶需求改變布局和元素;關系意識(relational awareness)一一作為用戶代理的設備了解用戶與其他人處于何種關系;功能可見性一一提供實際物體的數字表征,讓用戶可以利用所有他們所知道的如何使用該物體的知識;3D顯示器一一創造深度感的顯示設備;全息用戶界面一一基于激光的立體顯示,用戶可在其中與全息圖像交互;物理控制一一其中物理輸入被轉換成數字輸出。

15、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機是利用量子力學現象(比如疊加與糾纏),對數據進行運算的計算系統。量子計算的基本元素是量子比特(量子的疊加態,可以同時有多個值),相比最優的經典計算方案,其主要優點在于能夠以成倍快于前者的速度執行一些量子算法。這些算法正在迅速發展,未來有一天或能打破當前組合分析的一些技術限制。量子計算應用范圍廣泛,如解密、運籌學、優化、仿真(結合齊次多項式模型)和大數據分析(神經網絡)等。

16、無線供電

無線供電描述了不需要實體線路,而通過電磁場替代的電力傳輸方式?,F有兩種電力傳輸方式:利用電磁感應和電容性充電的近場充電(NFC);利用電磁裝置輻射電磁波的遠場或輻射充電。

科技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論文選取CNKI期刊數據庫為數據源,采用CiteSpace這一文獻計量工具對我國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研究進行可視化分析,從研究脈絡、前沿熱點演進等方面對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研究進行評述,并基于聚類分析對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研究的熱點和主流領域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本領域在CNKI發表的論文數量自2012年以來增幅顯著,研究總體由宏觀領域轉向深層次研究。

【關鍵詞】文化產業;科技產業;融合;脈絡演進;熱點

1 引言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萍己臀幕侨祟惏l展的雙輪,科技與文化如影隨形,文化為科技的發展賦予新價值內涵,科技為文化的發展插上科技翅膀。在科技手段催化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促進新消費的動力源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學界對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理論研究滯后于科技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雖然已有學者對文化產業與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意義、作用、模式等進行了探究,但文獻研究呈碎片化,缺乏系統性的理論探究,對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指導。本文嘗試應用CiteSpace計量工具,對知網數據庫中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研究文獻進行解讀,分析其發展脈絡,找出研究熱點,指出未來研究方向。

2 研究工具

2.1 研究樣本數據池

本研究切入點是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為避免無關的數據造成研究重點不突出,因此,輸入檢索條件的主題為“文化”“科技”并含“融合”,檢索方式為“精準”;CNKI期刊數據庫起始年份為1979年,因此,檢索時間設置為“1979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并對檢索結果加以整理,人工剔除會議報道、無作者及內容無關等與研究主題不符的論文,共得到183種期刊的771篇有效樣本文獻,以此作為CiteSpace分析的樣本數據。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5.7R1對數據池進行計量分析,在關鍵詞共現分析及聚類分析的基礎上,總結歸納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脈絡,分析演進過程。在此基礎上,對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的主要問題進行評述,指出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主流領域的現狀及未來可能的方向。

3 研究脈絡演進及熱點

3.1 本領域知網文獻2005年首次出現,2012年以來增幅明顯

圖1為2005年以來本領域研究年度發文趨勢??萍己臀幕a業融合研究受國家政策影響比較大,2005年出現研究文獻,自2006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首次使用“新興文化業態”這一概念,研究文獻逐漸增加。2012年前,論文數量總體不多,研究呈現初始階段的特征。2012年以來,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促進科技和文化融合,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扶持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在國家政策推動下,作為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受到大家重點關注,文化產業與科技等產業融合研究逐漸成為2012年以來該領域研究的熱點,發展迅速,研究面向逐步擴大。

3.2 研究熱點受政策影響大

突現詞是在某時期突然增加或使用頻次顯著增長的關鍵詞,可以用于描述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的大致脈絡。根據突現詞(見表1)分析出現最高的5個高頻詞:文化與科技融合、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與科技、文化科技融合、深度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最早出現在2012年,是科技和文化融合研究重要的熱點領域。隨著2012年《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和《“十二五”文化科技發展規劃》等文件的頒布,文化與科技融合、科技運用于文化產業成為2012-2015年熱度最高的研究領域。2014年《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和2016年《“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文化科技融合和深度融合成為學界關注重點,從2014至今一直是研究熱點。

3.3 研究主流方向與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基本一致,但仍有短板

通過知識圖譜呈現關鍵詞(見圖2),運用“Label”及“Label”算法聚類歸納整理出:“文化與科技”“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文化創意企業”三個板塊。

①文化與科技:該研究方向是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研究基礎,涉及關鍵詞從最早出現年份2012年持續到2015年?!翱萍肌焙汀翱萍紕撔隆笔强萍己臀幕诤涎芯恐行男暂^高的關鍵詞,說明是該領域研究最重要的內容。學術界的科技和文化領域研究已趨成熟,在科技對文化意義、作用等方面研究取得較豐富成果。但是文獻大部分停留在現象分析和對策研究上,如分析具體的案例、描述現象和存在問題,以期找到發展的對策路徑,具有一定抽象度的理論分析比較少。

②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對文化產品和文化產業的影響上??萍既谌胛幕a品,活化傳統文化產品,賦予文化產品新的傳播渠道,解決文化產品的功能沖突,等等??萍假x能文化產業催生新的文化產業業態,賦予文化產業新經濟增長點,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萍紝ξ幕a業影響的理論研究,科技對文化產業影響的計量分析。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的背景下包括業態創新模式、跨界融合模式、內容活化模式和技術嫁接模式等四種融合模式。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產業的科技化,文化產業與科技產業深度融合機理研究較少。

③文化創意企業:文化創意企業是科技和文化融合的主體。文化產業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內容生成一大部分由獨立的個體內容生產者完成。這些內容生產者不一定是專業人士,他們既是消費者又是產品提供者。這些主體間的互動融合關系伴隨價值流動。文化創意企業和科技彼此跨界融合,通過“擴散-交融-重組”等形式,相互融合滲透,生成新的價值鏈,帶動整個產業的優化升級。如AI、大數據、VR/AR等技術賦能游戲、直播等行業,使它們成為文化的重要內容,衍生出了沉浸式場景等新業態。區域生態、公共服務、產業政策等軟硬環境也對文化企業與科技融合發揮增值催化作用,這類融合多要素的文化產業區域綜合發展研究仍需強化。

4 結論和建議

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越來越深入,但也存在著發展機理和演進趨勢研究深度不夠、學術團體理論對話較少、研究創新動力不足、研究成果碎片化等問題。這表明目前對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研究尚待進一步成熟,以便更好地發揮其理論引導作用。

①我國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研究從2005年到2020年8月在CNKI發表的論文持續增長狀態,增長與國家發展科技和文化產業政策有關。在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的基礎領域研究有一定積累,但總體不夠深入和系統。目前,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研究主要是政府政策推動。隨著科技發展和消費需求驅動,文化與科技產業日趨深度融合,需密切關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動向,深入分析其機理和機制。

②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聚焦于“文化與科技”“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和“文化創意企業”三個領域。其中,“文化與科技”是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研究的基礎性領域;“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和“文化創意企業”是兩大熱點研究領域。隨著國民經濟增長進入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是新時代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源泉,對于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而重大的意義,這就對拓展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面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本研究基于15年的CNKI數據庫展開,本領域全部文獻771篇,相關文獻中的被引頻次、文獻中心度、關聯度等均不高,研究熱點多而分散,表明本領域研究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雖能響應國家政策規劃,但尚不足以成為我國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實施的理論引領。建議今后在增加相關論文數量的同時,進一步從多角度、多層面深化對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機理、更廣視野下的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案例、科技和文化產業區域綜合發展等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余菲菲,張穎,李宗澤.協同視角下文化與技術融合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5-8.

【2】吳建軍,顧江.技術進步、技術效率與江蘇文化產業生產率[J].文化產業研究,2013(4):21-31.

【3】郭新茹,顧江.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生產效率的協整分析——基于我國31個省市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14(5):143-149.

【4】李鳳亮,宗祖盼.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演進機理與歷史語境[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7):11-19.

【5】王發明,宋雅靜.緘默知識在創意產業集群網絡中的共享與轉移研究[J].軟科學,2013,27(5):4-9.

【6】王艷,侯合銀.基于社會網絡視角的創意產業園區運行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176-179.

【7】王重遠.基于生態理論的都市創意產業集群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09(9):26-30.

【8】林秀琴.產業融合與空間融合: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思維創新[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6):165-173.

【9】董秋霞,高長春.基于模塊化理論的創意產業集群知識創新系統運行機制及協同發展評價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16):110-113.

科技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從歷時角度指出文化產業的發展歷程與現代科技發展進程具有密切關聯;從共時結構角度指出,科技創新在微觀層面對文化產品的內容創作、生產管理、傳播和消費等環節均產生深刻的積極影響,在中觀層面能促進傳統文化產業更新換代并拓展新的產業形態、優化產業結構,在宏觀層面能提升國家文化競爭力、保障國家文化安全、實現文化產業社會效益;同時指出,發展文化產業應注意科技與文化的辯證關系。

關鍵詞科技創新 文化產業 促進 辯證

二十一世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文化產業,是指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為主要目標、以工業化和商品化方式進行、從事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生產、交換和傳播的行業。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文化產業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最有前途的支柱產業之一,迅速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紛紛將其作為本國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來扶持;2009年9月,我國發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明確指示要“加快振興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標志著發展文化產業在我國也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層面。

二十一世紀也是科技發展更加迅猛的時代。隨著科技進步和創新周期不斷縮短,科技成果轉化為應用產品的速度不斷加快,科學技術以其超常能量所創造的物質生產力,不僅極大地滿足了人類的生產生活需求,也將更廣泛更深刻改變和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對于文化產業的振興發展而言,科技創新同樣也是最不容忽視的核心要素和動力之一。

1 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發展歷史

1912年,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在其著名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明確指出,現代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不是資本和勞動力,而是創新。熊彼特的現代創新理論第一次將創新這種非物質文化力量作為一種重要因素引入經濟活動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經濟發展的新視野,極大地轉變了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創新的關鍵是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和應用,因此,科學技術對于現代創新經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文化產業的產生和發展歷程也證明了這一點。

一般說來,現代文化產業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與現代科技的發展進程大致相呼應:第一階段是文化產業的工業化發展階段(1926—1947年),現代工業機械化技術為文化產品的工業化生產和傳播提供了物質和技術基礎,作為生產力的文化工業快速發展,為文化產業的誕生準備了必要條件;同時文化工業的快速發展也引起學者關注,提出文化工業的概念,對傳統文化觀念形成強大沖擊。第二階段是文化產業的產業化發展階段(1948—1997年),以電子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進入文化領域,催生出眾多以工業生產方式制造和傳播文化產品的行業,促進了文化工業向文化產業的轉變和本質飛躍;1947年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共同出版《啟蒙辯證法》一書,闡述了文化產業的基本特征,指出“文化工業”必然要向“文化產業”轉變。第三階段是文化產業的全球化發展階段(1998年—至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不僅極大地拓展和豐富了文化產品的表現形式和生產方式,更使文化產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復制和傳播能力;在1998年150個國家代表參加的國際會議上,一致同意把文化產業納入經濟決策制定的制定范圍,意味著文化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迅速進入全球化擴張階段,發展中國家則積極發展本國文化產業,以抵制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擴張。

2 科技創新對文化產業的多層次促進

從共時結構的角度探討科技創新對文化產業的推動促進作用,可在宏觀、中觀、微觀三個不同的層次上進行:微觀層次主要針對具體的文化生產經營活動,考察科技創新對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管理、傳播、消費等環節的影響;中觀層次主要在行業和產業層面,討論科技創新對于文化產業的產業構成、產業趨勢等的影響;宏觀層次主要在國家文化軟實力層面,探討科技創新對于提升國家文化產業競爭力、保障國家文化安全、以及實現文化產業社會效益的積極意義。

從微觀層面來看,現代科技對文化產品的內容創作、生產管理、傳播和消費等環節均產生深刻而積極的影響。就內容而言,一個好的文化資源或優秀創意要轉化為文化產品,必須借助相應的技術手段,而現代科技的突破為各種新奇創意的實現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保障,極大地豐富和提高了文化產品的質量;同時新技術本身也能不斷激發新的創意思維,催生出更多豐富而具有想象力的文化表達方式、表現形態和全新的文化媒介,形成新的文化經濟生長點。在文化產品的生產、管理、傳播和銷售等環節,由于現代科技特別是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絡技術的應用及創新,為文化產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復制和傳播能力,文化生產、管理、傳播和銷售變得更為迅捷簡便,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這些環節的成本,充分發揮資源效益。從文化產品的接受方式和消費角度來看,科技創新不僅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文化消費方式,更能有效地引導和開發出新的文化消費需求,拓展出新的文化品種,培育新的文化消費群體;另一方面,科技創新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文化產品的附加值,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從而使文化產業獲得長期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潛能。

從中觀層面看,科技創新對文化產業的產業構成和發展趨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一方面,現代科技的應用和創新,提升了傳統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更新換代,例如現代出版業極大地受益于激光照排技術、衛星傳版技術等技術基礎,而數字印刷出版時代的到來則使這一傳統文化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在電影發展史上,如默片電影、有聲電影、彩色電影、多媒體電影等若干里程碑式的重要分期,無一不與科技的重大變革和新成果問世密切相關,而當代數字技術大規模進入電影創作、制作和發行,使得數字電影無論從藝術角度還是從產業角度,與傳統電影相比都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并獲得了巨大成功;電視的產生與發展同樣是技術進步的產物,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技術的融合應用,使電視系統發生了根本變革,電視業邁進數字化和多媒體時代。另一方面,以創新為動力的高新技術,能夠突破傳統文化產業的固有邊界,將各種文化資源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從而構建新興的文化產業形態。例如,在數字化、網絡化和多媒體技術時代,傳統的出版、電影、電視等文化產業紛紛突破自身單一產業模式而尋求不同文化媒介的互動與融合,同時充分利用數字化網絡媒介,打造多功能立體文化平臺,形成高技術、集約化的現代文化產業形態。由此可見,科技創新不僅能促進傳統文化產業的自我更新,更能不斷構建和拓展文化產業新的發展空間、優化文化產業的結構層次,使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宏觀層面,科技創新能夠極大地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將綜合國力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種形態。所謂文化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要以科技創新為基礎和動力、積極提升文化產業的世界競爭力。一個國家的文化產業競爭力包括物化價值和非物化價值兩個部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不僅能極大地提高文化產業的物化價值,更能無形提升文化產業的非物化價值,使其擁有長期持續發展的成長潛力和整體競爭力,從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同時,科技創新對保障國家文化安全也具有重要意義。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在對外塑造國家形象、宣揚本民族文化、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以及向其他產業領域擴張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的全球化發展,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憑借其技術優勢得以快速擴張,不僅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更成為其輸出價值觀和強勢文化話語的有效載體,對此,我們只有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大力推進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才能真正實現民族文化產業的振興,從根本上保障國家文化安全。此外,科技創新對于實現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也有積極意義。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在帶來巨大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例如盜版產品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產生的教育問題等等。對此,如果能積極加強科技監督和管理水平,就有可能在技術層面盡量減少、防范乃至杜絕文化產業負面社會影響的發生,實現行業的自律和健康安全發展,保障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

3 科技創新與文化內涵的辯證思考

歷史經驗和理論研究充分表明,科技創新對于文化產業的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也指出,振興文化產業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要“堅持以體制改革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增強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提倡文化創新能力”。這一結論既符合文化產業發展的普遍規律,也對我國文化產業的現狀及發展具有特別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當今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文化產業發展的不平衡,很大原因在于科技創新能力的差距;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也普遍存在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缺乏、整體競爭力較弱的問題。因此,要推動和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振興發展,必須大力倡導和依靠科技創新,制定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的文化產業發展策略,包括從政策上制定文化產業科技創新的保障措施和激勵措施、從體系上加快建立產學研有機結合的現代文化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積極建構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平臺、加快培養文化產業科技人才隊伍等等。

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警惕片面強調技術發展可能帶來的某些負效應,辯證思考在現代文化產業發展中科技因素與文化內涵的關系:一方面,科技創新為文化內涵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文化內涵借助科技力量得以轉化為文化產品并實現產業化生產、傳播和消費;另一方面,文化內涵為科技手段提供豐富的表現內容和創新的方向、從根本上決定和標志著文化產業發展的特征及目標,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缺一不可。如果片面強調技術因素而忽視對文化內涵的深入開掘和創意設計,就會導致文化產品的內容單調空洞,違背文化產業的文化屬性,從根本上削弱文化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偏離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從現實來看,我國是文化資源的大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和豐富多彩的多民族地域文化,同時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和發達國家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因此尤其要強調發揚特長與補足弱項相結合,既要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又要深入發掘文化內涵,二者的融合與促進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產業的振興發展。

科技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輪驅動

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是一個國家成為強國的重要標志。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家支柱性產業是我國發展的當務之急。正是出于以上考量,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2010年新興文化產業發展迅猛,網絡出版、手機出版、動漫網游和數字印刷等戰略性新興文化產業增長速度超過50%。”[1] 2013年1月發布的《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3)》指出:2012年我國文化產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文化產業在我國GDP中所占比重進一步提升。文化與科技融合已經成為我國實現文化產業整體升級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機構匯聚,文化企業眾多,文化人才薈萃。在國家高度重視文化發展之際,北京應充分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的示范帶動作用,打造全國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的示范區、文化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新興文化業態的領航者。北京市宣傳部長、副市長魯煒曾在講話中表示“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北京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2]

一、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融合下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首都經濟重要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僅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實力不斷增強,在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方面也有了較大提升。北京市文資辦主任周茂非在報告中提到:2011年,北京文化創意總收入突破9000億,實現增加值已達到1989.9億元,占GDP的12.2%。在北京市的服務業當中,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僅次于金融產業的第二大產業。然而,從城市功能和產業發展需求來看,北京市的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傳統的優勢行業還面臨著轉型升級,特別是需要提高文化產業中的科技含量。同時,像設計創意、動漫網游、數字新媒體等新型的業態總體規模也偏小。這就要求必須加快推進文化、科技融合的步伐,以先進科技為支撐促進文化產業的順利轉型。北京科技資源最豐富、科研能力最強、科研人才最集中、科研成果最豐碩,具有明顯的科技資源和創新能力優勢。其中,各級科研機構213所,兩院院士人數在全國的比例為36%,各類高校北京有80余家,申請專利、授權總量都居全國省市前列,特別是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已經達到了5.8%,這個數字已超過發達國家水平。充分利用北京優勢,促進科技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是新形勢下北京文化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必然選擇。

通過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的融合,北京著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以數字出版引領未來閱讀方式的變革,用創意驅動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設,構建文化創新戰略,提升文化影響力。同時,科學創新還為文化遺產的保護、文化復興、文化的跨界融合等提供了新路徑。具體來說,這些年北京十分注重研發與文化的密切結合,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徐徐展開的畫卷,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清明上河圖》,再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獨家數字內容供應商,這些重大科技項目是北京文化創新與科技團隊的完美體現。

“十一五”期間,北京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20%。“2010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1692.2億元,比上年增加近2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的12.3%。2011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收入突破9000億元,實現增加值1938.6億元,現價增速14.2%。”[1]具體來說,在出版領域,具有零污染、低成本的納米綠色制版技術研發獲得重大突破,納米綠色制版技術已在懷柔產業化、報刊等領域應用。在數字電視發展上,率先攻克了交互式多媒體服務軟硬件系統和基于有線線纜回傳的雙向機頂盒。此外,噴墨數字印刷技術、三網融合關鍵技術、文物保護監測技術等一大批項目,展現著北京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繁榮景象。

“十二五”時期,北京將全面推進“雙輪驅動”戰略,力促科技與文化的融合發展。2012年5月,在第八屆文博會上,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首批16家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市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海淀園為核心,聯合石景山區石景山園、東城區雍和園、西城區德勝園共同建設中關村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2年1月至8月,示范基地所在的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總收入超過2200億元,占整個北京的42.8%。

中關村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來,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戰略,堅持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融合發展、輻射帶動、開放交流原則,逐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努力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按照規劃,“到2015年,示范基地力爭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2100億元,年均增速15%。”[3] 2020年,基地將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4000億元,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7000家以上,力爭在20年內將北京建設成為在國際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

二、北京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融合主要特點與不足

文化產業與科學技術的結合不斷改變著文化的業態。一方面,文化和科技互相驅動,促進產業升級驅動經濟發展。文化因素提升科技產品的文化內涵與商業價值,技術手段變革改變了文化內容制造與傳播的方式與途徑。另一方面,科技與文化融合帶來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

(一)主要特點

目前,北京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融合主要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知識產權是科技與文化融合新業態的核心;二是中關村是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陣地;三是創意產業是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四是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由單項突破走向協同創新。

1.知識產權是科技與文化融合新業態的核心

文化產業領域的科技與文化融合以數字化技術為主,即以知識產權為核心創新產品形態,掌握關鍵專利技術,以內容為制勝的根本。例如,北京市中關村石景山近年來的發展非常迅速,主要得益于一批文化創意企業以及其技術創新和版權內容為主的運營模式。2012年石景山區的文化創意企業實現收入超過24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將近20%。

2.中關村是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陣地

2009年3月以來,國務院批準建立中關村國家示范園區,并相繼出臺“1+6”系列先行先試政策,推薦人才特區建設和服務業綜合改革等系列創新試點工作,并取得顯著效果。使得中關村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發揮了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促進了科技與文化的融合。2011年,示范區文化創意企業6201家,總收入4600億元,示范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34.4%。2012年上半年,示范區文化創意產業延續良好發展勢頭,總收入、利潤、實繳稅費和出口總額等指標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速度。

3.創意產業是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

對文化產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而言,融合高新技術,已經成為產業得以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010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生產總值占GDP的比重為12%,居全國第一(詳見表1)。2011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約1989.9億元,同比增長14.2%,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2.2%;全年文化創意產業收入達到9012.2億元,增速超過21.1%。2012年僅前8個月,北京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單位收入達5203.5億元,同比增長12.9%。

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首都的支柱性產業。與此同時,一些由科技直接推動的高端的文化業態,比如動漫網游、數字出版等,這些新興業態代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已逐漸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4.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由單項突破走向協同創新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由單項突破走向協同創新,由單純注重研發走向產學研結合這是北京文化與科技融合所呈現出的重要特點。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引導以及市場需求的強力帶動下,融合發展、協同創新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已經轉換成為許多地方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企業推動自身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而主管部門的引導、地方政府與各種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也使得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層次與水平不斷提升。

科技與文化的融合也由單項突破走向協同創新,由單純注重研發走向產學研結合。比如,《文化資源數字化關鍵技術及應用示范》、《文化演出網絡化協同服務及應用示范》兩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研發團隊,就整合了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國家圖書館、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廣州大劇院、中國傳媒大學等相關產、學、研機構的研究力量,針對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關鍵科技問題,展開協同攻關,并在第一時間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而在2011年度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和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申報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他們聯合相關的科技研究機構,組成產學研結合的團隊,以聯合申報的方式承擔了項目。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正在初步形成。

2011年初,中央歌劇院就與多所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成立了數字化舞臺工程聯合實驗室,承擔了文化部“數字化舞美科技應用研究”項目,2012年中央歌劇院又承擔了國家科技提升計劃項目《模塊化舞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該研究實現高新技術和文化藝術完美結合,突破學科、領域、行業的壁壘,充分利用國防現代化的技術優勢,融合軍用高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從智能創意、虛擬世界、高效實時交互等技術體系入手,整合、提升傳統人工操作、人力生產的文化產業發展能力。將數字化高新技術在舞美領域大膽運用,并加快與大企業的全面合作,構建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為核心特征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是中央歌劇院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目標。

(二)不足之處

當前,北京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1.科技對文化發展支撐不夠,仍需建立和完善支撐、引領文化發展的科技體系

特別是在文化產品的創作力、表現力、競爭力、傳播力和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借助科技的引領和支撐,實現整體提升??萍寂c文化融合意識有待加強,融合深度和廣度有所欠缺。目前,文化創意與科技成果結合的方式和途徑越來越豐富,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空間更為廣闊。文化與科技融合也必須化傳統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尋求結合點。同時,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方式應當更加豐富多元,要有基礎技術推動文化發展的一面,更要有文化創意促進技術研發的一面。

2.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機制不完善、驅動力不足

目前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機制無論是市場機制還是政策機制都存在問題。

(1)就市場層面而言,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市場機制還未完全建立,在當前文化與科技融合條件下,亟需構建適合自身要求的自主創新市場激勵機制和體系;發揮政府主導功能,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設,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和需求導向相結合的動力機制;綜合現有的自主創新具體模式,在文化內容、文化傳達、文化演化等領域,從技術層面分類培育和形成多元化的自主創新模式。

(2)就政策層面而言,形成文化與科技融合自主創新發展的有效激勵,需要加強具體政策措施的支持和引導作用,為我國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提供動態、多元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和優化政策供給體系,實施重點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突破戰略。建立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政策機制,需要在以下方面給予足夠的注意:有效結合自主創新生產力與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強化財稅金融政策支持的疏通和引導作用;發揮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保障和激勵作用;加快推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的轉化平臺建設;針對重大創新領域提供專有的政策支持體系;強化文化創新人才隊伍的政策激勵。

(3)就體制層面而言,文化系統和科技系統長期以來雞犬之聲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文化體系的科技意識不強、科技體系對文化不精通,導致多年來我國科技與文化各自發展、互不往來。因此,需要在體制改革上做足文章,打破兩個系統長期分隔的局面,尤其是在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上,要實施柔性人才政策,以智力服務為核心,突破工作地、工作單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為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打破體制性障礙。

3.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效率不高

科技與文化的融合效率低下的狀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導致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創意”,文化科技難融合。用現代科技傳承文化,技術在其中并非最重要的因素,傳承正確與否才是關鍵。而傳承文化這座摩天大廈的地基則是創意。創意是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文化產業的經濟魔方??萍寂c文化的融合,創意則是中間的媒介。創意為媒的根本是人才,而人才的匱乏成為了直接的制約因素。

(2)“少資金”,自發對接有難度。除了缺少創意,資金不足也成為了令不少文化企業頭疼的難題。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前門文化有限公司,設計的所有產品都帶有濃厚的前門地域文化符號,目前開發了40余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商品。由于缺少資金,企業的研發投入小,產品的開發深度不夠,反而影響到市場。

(3)科技環境存在不足。關鍵技術支撐作用尚待挖掘,科技應用仍顯不足。以動漫行業為例,由于電腦繪圖技術、渲染技術等關鍵技術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國內應用水平不高,使得我國動漫行業活動始終處于產業鏈低端,即使有好的創意,但無法通過先進科技手段成為優質的可視化產品,故無法與DISNEY等國外力量競爭。2009年全國原創電視動畫片,北京市為9357分鐘,杭州市為27409分鐘,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科技應用明顯不足。

(4)創意產業人才不足,人才結構失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急需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高層次、高素質的文化創意人才,一批兼具創意與技術背景、實現創意內容產業化的高級經理人。以動漫游戲產業為例,2009年,我國僅影視動畫和影視特效人才缺口就達15萬人。2010年以來,平均每月的動漫招聘崗位約1000個,這其中,“動漫美工、程序開發”相關崗位占到85%。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優勢資源應該向企業流動,而現在的優秀畢業生都去考公務員進入政府部門了。如何形成優勢資源的企業化流動機制也值得我們思考。[5]

(5)品牌意識缺乏,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有待增強。缺乏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難以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和國際化整體水平的提升。就北京影視行業而言,規模較小,目前僅有歌華等少數具有影響力的傳媒集團,還沒有形成跨媒體、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傳媒集團。

三、北京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融合雙輪驅動戰略核心與具體措施

為了適應當前北京文化發展形勢,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需要進一步推動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加快形成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模式,這“符合首都作為國家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發展定位,是對過去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化和拓展。”[6]

(一)戰略核心

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的雙輪驅動戰略核心在于多層面、全方位實現北京科技與文化的協同創新與深度融合。主要體現在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個層面。一方面,科技對文化有著重要的支撐與推動作用。在物質層面主要表現為科技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在制度層面主要表現為科技對文化制度變遷的驅動作用;在精神層面主要表現為科技實踐對文化內涵的豐富以及文化價值觀的演變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文化對科技的發展具有引導和制約作用。在物質層面主要表現為文化引領下科技形態的演變;在制度層面主要表現為文化制約下科技制度及科學管理的完善;在精神層面主要表現為文化驅動下科技文化的繁榮與滲透。

北京科技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戰略不是簡單的科技加文化,而是通過科技來實現支撐文化和生產力發展,通過文化的創新發展來引領科技的進步和應用,將科技創新滲透于經濟發展的各個產業和環節,文化創新致力于探索發展精神動力和提升軟實力,從而形成了雙向互動、協同創新的過程。

(二)具體措施

北京深入實施“雙輪驅動”戰略,需要在戰略和實踐兩個層面具體落實。

1.從戰略層面,要加強頂層設計,著重打造4個平臺

把文化與科技融合與協同創新作為首都文化和科技發展的整體戰略,著重打造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的4個平臺。

(1)科技文化創新項目研發平臺。以中關村海淀園等科技園為龍頭,聯合科技共同成立研發公關團隊,對當前文化企業和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科技難題進行研發。抓好重大項目,緊緊圍繞文化需求,加大數字電視、數字出版、三網融合、物聯網等關鍵技術的攻關,推動科技成果運用。

(2)科技文化創新企業融資平臺。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成立北京市文資辦,統籌協調全市文化資源整合、重大項目投資等推動金融產品創新,放大政府資金的杠桿效應,吸引社會資本的全面加入,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3)科技文化創新產品交易和中介平臺。促進資本、人才、技術等各要素的優化配制,培育和發展面向社會從事文化科技咨詢、技術評估、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務,讓科技與文化創新成果快速進入市場的同時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創新風險。

(4) 科技文化創新知識產權平臺。完善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加強文化科技融合的知識產權管理、創新、保護和運用。凡進入北京市場的文化與科技的制度創新產品,一定要事先確立知識產權,唯有如此,才能切實保護科技與文化創新的智力成果,為二者的融合和可持續創新提供保障。

2.從實踐層面,加強成果轉化應用,著力打造4大體系

要加強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科技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著力打造以科技創新支撐文化創新與發展的4大體系。

(1)文化科技資源整合體系。通過建立多層面、立體的網狀聯系,促進文化與科技全方位交融,通過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制作、包裝、傳播及成果應用催生出全新的文化業態和文化產品,基于網絡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發展的新興文化產業,如移動多媒體電視、手機廣播電視、數字出版、數字廣告等。

(2)文化科技成果應用體系。北京將繼續堅持研發與轉化并重的宗旨,加強文化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務,完善交易市場,為成果轉化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提供支撐,將先進成果應用到弘揚傳統文化、培育新興業態、保護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方面,不斷提高技術成果應用和轉化。

(3)文化科技融合的承載體系。近年來北京市重點實施高清數字電視交換推廣工程、數字文化社區、云計算和云服務平臺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北京將充分利用首都在區位、文化、科技和資本方面的優勢,著力建設中關村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支持文化科技園與文化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推進一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文化科技項目,實現文化科技創新成果的項目化、市場化和產業化。

(4)文化科技融合的支撐體系。在體制機制上要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建立和完善都市合作機制,整合各方力量,推動首都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政策上要完善認定標準,在項目、用地、資金等方面先行先試。在人才培養上建好人才發展平臺,引進和培養文化科技領軍人才,把首都建成文化、科技的人才高地。

參考文獻:

[1] 蔡靈,沈哲彥. 2013-2017年中國文化產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建議報告[M].中投顧問,2012.

[2] 石丹.2012中國文化產業30人高端峰會舉行[N]. 朝陽報,2012-9-24.

[3] 李苑,韓業庭.首批16家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N]. 光明日報,2012-5-21.

[4]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隊. 北京統計年鑒(2003-2011)[EB/OL]. [2013-2-1[.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5]王一鳴.2012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盤點及調整策略[J]. 中國市場,2012,(50).

[6] 劉好光. 文化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戰略[N]. 中國教育報,2012-12-7.

(編輯:周南)

科技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通過對國家政策及農業科技創新概念的分析,提出助推農村經濟文化發展的五大措施,并對相關觀點進行了解釋。

關鍵詞:農業;科技創新;農村經濟;發展

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聚焦“三農”,明確指出“要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并就農業科技創新方向、重點、機制、條件等提出五大要求,凸顯國家對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視,及農業科技創新對農村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性。

農業科技創新作為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應用農業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主要由農業知識創新、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業管理創新三大體系構成。要想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優勢,必須把三大體系作為一個統一體來抓,才能真正起到助推農村經濟文化加速發展的作用。

1 首先必須依托人才培養創新機制,加速農用人才的培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是推動科技發展的根本,人才對科技創新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的總體水平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難以適應我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在:高層次創新型、技能型農用人才缺乏,農用人才創新、創業能力不足,農用人才結構、布局不盡合理,農用人才資源開發投入嚴重不足。因此必須盡快落實各項規劃,創新培養機制,加速農村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2 其次必須依托農業培訓創新機制,實現農民培訓全覆蓋

近年來為提高廣大農民群體的科技文化素質,國家以增強農民就業、創業能力,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開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送教下鄉”中職教育培訓等項目,為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建設提供了人才及科教支撐。當前必須適應新的形勢,繼續大力推廣這些項目,并適當轉型,擴大培訓范圍,為更多的一線農民提供技術技能支撐,力爭實現農民技能培訓全覆蓋,為實現農業跨越發展奠定基礎。

3 必須依托科技創新機制,切實強化農技推廣機構建設

攻克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難關,促進農村實用技能人才的培養是今年農技推廣的首要目標。在中央高度重視下,各省紛紛組織開展農業科技“最后一公里”推進行動,啟動實施“一鄉一站、一村一點”科技服務工程,從解決基層鄉鎮農技推廣機構辦公條件入手,著手解決基層農技推廣條件建設。但條件建設同時必須以人為本,必須應用創新思維,就農技人員編制少、技術結構老化問題進行探討,不然最后還是會影響了農技推廣為農服務的效果。在建立健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時,要實現基層農廣校、鄉鎮農技站等農技推廣機構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確立長效運營機制,這樣才能為科技創新成果運用到田間地頭、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供技術支撐。

4 必須依托農村投資政策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資金,離不開投資政策機制創新,尤其是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家庭為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方式在資金、規模效益方面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導致了現代農業投資規模難以擴大,現代農業發展迫切需要金融與產業相融合,逐步建立農村金融與現代農業一體化的新體制。其迫切性突出表現在:一是現代農業設施裝備落后,缺乏金融支持的有效載體,導致投入現代農業的資金乏力;二是現代農業發展中的組織化程度較低,特別是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金融支持動力不足,阻礙了現代農村的迅速發展;三是現代農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科技成果推廣缺乏金融的有效支持,導致農業生產科技含量較低,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四是農村土地產權及其流轉制度不健全,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產業化對土地資源流通組合的要求。以上弊端反映出當前農村金融體系難以適應現代農業深層次、全方位發展,且農村金融資源配置不合理,嚴重影響了現代農業的迅速發展。因此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引入農業科技創新基金,需要積極引導和鼓勵金融信貸、風險投資等社會資金參與到農業科技創新中,投資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科技開發與應用、產業化發展,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實現農業經濟的跨越發展。

5 必須依托農業管理理念創新,實現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

創新農業管理理念,調整農村經濟結構,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一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創新。二要大力推廣訂單農業,發展“公司+農戶+基地”模式,推進生產者與市場直接對接,形成穩定的農產品供求關系。三要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積極參與農產品質量認證,普及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四要加強品牌創建,支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與基地農戶共建共創農產品品牌,集中力量創建區域性農產品知名品牌。五要大力開拓國際市場,通過企業實現農戶分散經營與國際大市場的接軌。

現代農業跨越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農業科技隊伍,更離不開具有現代技能的新型農民,當前各級部門必須緊緊抓住“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機遇,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提高農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云國.送教下鄉 探索中職辦學模式改革新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2,(02).

[2] 宋剛.錢學森開放復雜巨系統理論視角下的科技創新體系—以城市管理科技創新體系構建為例[J].科學管理研究,2009,27(6).

作者簡介:孔慶華(1970—),男,漢族,山西忻州人,忻州市忻府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農技推廣。

上一篇:英美文化論文下一篇:新文化運動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