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電信工作思路范文

2023-06-21

電信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在中央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下, 10多年來, 國內不少知名企業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已進軍國際市場。受到匯率穩定的需要, 企業經營國際化和民間資本外流等因素的影響, “十一五”期間, 中國企業境外投資達2159億元, 凈增長35%, 增速為“十五”期間的4倍。聯合國貿發會議《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稱, 201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別占全球當年流量、存量的4.4%和2%, 201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名列全球國家 (地區) 排名的第六位, 比2010年后退了一位。同時, 存量為4247.8億美元位居13位, 比上年前進四位。據估計,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將在2013年達千億美元。中國繼成為世界貿易大國后, 又將成為資本輸出大國??梢钥隙ǖ恼f,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已經進入投資擴張期。然而,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投資和貿易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 在為企業“走出去”提供難得發展機遇的同時, 也蘊含著諸多的制約和風險。國際總需求下降, 對外承包工程開拓難度加大, 對外勞務合作需求的減少, 我們已經意識到傳統的海外拓展模式已經困難重重。近年來, 國內一些企業也嘗試收購海外的一些優質的大型企業, 希望能夠獲取海外優質的資源。而在過去20年里, 中國海外并購項目有67%的收購并不成功。究其原因, 是由于中國企業缺乏跨國并購與經營的經驗, 在海外投資并不僅僅是資金的問題, “買下來”僅僅是海外并購的第一步。更關鍵的是要考量完成交易后是否能夠實現有效的整合, 平穩運行并實現盈利, 提升價值。會買, 更要會管, 會經營。

二、在通信領域的海外投資機遇

據電信產業協會 (TIA) 公布數據, 全球的電信市場目前已達每年約1.7萬億美元, 并且按照5%-8%的年增量遞增。由于北美, 歐洲的市場幾近飽和, 大部分增量集中在亞非拉等欠發達國家。據專業研究機構報告顯示, 電信市場的投資熱點已向包括亞太地區, 中東, 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地區和國家轉移。這些國家對現代電信服務的需求非常迫切, 市場潛力巨大, 卻苦于沒有自己建設運營維護電信網絡的各種資源。以非洲為例, 其電信業起步晚, 基礎設施落后, 通信業務的普及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用戶規模增長潛力很大。是電信跨國運營商近十年的投資重點。

與此同時,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固網, 寬帶數據網, CDMA網絡, 服務最多的用戶數, 已經成為全世界電信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無論是規模、用戶數、覆蓋區域范圍等均是全世界最大的。經過數輪分拆整合, 幾大運營商充分競爭, 也積累了大量的市場經驗??梢哉f, 在電信領域, 中國已經具備了向通信較不發達地區進行技術和運營能力外溢的能力, 具備了同國際電信巨頭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的能力。很多海外投資者和運營商向中國電信提出合作意向, 不但希望中國電信能夠輸出設備, 更重要的是, 這些國家缺乏電信網絡和互聯網的運營維護管理經驗。而在這方面, 我國運營商的優勢是非常突出的。

隨著3G牌照的發放, 電信系統升級, 拆下包括GSM、CDMA和PHS (小靈通) 在內的大量通信基礎設備。這些設備如果不能妥善處理, 將會制造大量電子垃圾。目前, 僅中國電信退網小靈通基站就近百萬臺, CDMA基站近10萬臺。小靈通退網并不是由于技術設備陳舊, 而是因為小靈通要將其占用的頻段騰給TD。如果能把這些將要成為電子垃圾的成色還比較新, 性能良好的通信設備通過再制造技術恢復到與原有新品相同的質量和性能, 再通過技術出口的形式轉移到通信欠發達的國家去, 換取海外優質企業的股權, 獲取無線通信的牌照和頻譜資源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資源, 并享有資源帶來的收益, 那將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研究與實踐表明, 與制造新設備相比, 再制造可節省成本50%, 節能60%, 節材70%, 幾乎不產生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循環經濟的相關政策的同時, 又蘊含了大量的商機。把握住這些機會, 通過將我國淘汰的電信設備技術的輸出, 換取海外優質企業的股權。值得一提的是, 無線通信的牌照和頻譜資源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資源, 從國家安全和信息管理的意義上說, 比礦山, 油田, 煤炭等更為珍貴和稀缺。我們應當通過合資控股, 獲取這些資源, 并享有資源帶來的收益。

通過利舊、翻新下線二手設備, 使得投資成本非常低, 低廉的成本使我們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參與競爭, 帶來我國PHS設備的大規模出口, 符合國家再制造、節能減排和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要求, 有利于我國下線舊設備價值的再實現, 且存在較大的盈利空間。

三、電信國際集成商打造通信產業集群

我國目前通信技術的出口, 主要是以設備出口為主, 還有些網絡規劃和建設施工的勞務出口。通過打造通信業產業集群, 整合通信產業鏈資源, 將通信設備制造、通信軟件設計與生產、通信網絡規劃與設計、通信網絡施工與維護、通信服務外包等環節整體推向海外市場??梢詫⒃陔娦胖圃鞓I的優勢通過服務業外包更好的發揮出來。推進通信產業結構轉型: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 尤其是向帶有高附加值的服務外包轉型。

龐大資產輸出結合電信運營大網的能力和優勢, 一方面可以轉化為控股能力, 達到獲得稀缺資源的戰略目的;另一方面, 通信網絡輸出對于人員, 資金, 設備 (電源, 鐵塔, 電纜, 光纜, 設備安裝結構件, 機房空調, 后臺控制, 機房軟件等等) 等配套的需求必將形成一條龐大的價值鏈, 就必須由一個或幾個具有資產經營能力、實業投資能力, 工程承包及項目承接能力的“龍頭企業”, 將優勢產業, 優勢企業, 優勢資本集成起來, 形成綜合實力雄厚, 品牌優勢明顯的“信息通信集成商”進軍國際電信市場。

“龍頭企業”的突破會帶動一條產業鏈, 為這條產業鏈服務的各環節將會形成一個或數個百億級的產業集群。以往這種機會都由廣東華為, 中興等公司集成轉出口, 區域企業始終處于價值鏈的末端, 沒有主動權, 利潤也日益微薄。而可以通過信息通信集成商的拉動, 推動出口主體的變更, 控制價值鏈的關鍵節點,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信息通信集成商因為這種突破, 占領海外運營商的資源 (運營資質和頻譜資源) , 必將引發設備供應商以及通信服務商通過該管道向海外輸出服務,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自主渠道為主的服務性外包。正因為駐守價值鏈的主導地位, 擁有海外公司的控股權, 可以長期購買區域企業的服務, 為國內企業獲得一個穩定的服務外包渠道。長此以往, 即可逐漸從貿易出口型向產業推動型轉變, 用我們冗余的設備, 技術, 人員到海外去換取真正有價值的資源, 才真正體現出中央要求我們“走出去”的精髓。

由于在該領域上擁有不可替代的能力優勢和充足的資源優勢, 確保了該項目可以在大多數類似地區, 尤其是非洲, 拉美等欠發達地區大規模復制。此種海外運營模型實屬順勢而為的多贏之舉。帶著產業鏈“走出去”, 把優質的海外資源“拿回來”, 將國內資源和海外需求緊密連接, 利用江蘇通信服務公司自身的能力和資源優勢, 以低投入、高收益、低風險的方式進行海外投資, 獲取稀缺的頻譜資源。

運用這種機制和模式, 將會形成一個百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通過此類投資, 可以牢牢把握價值鏈中的核心戰略環節, 建立長期向國外輸出資金, 技術, 服務的管道。通過對海外公司的控股, 一方面獲取具有成長性的資源, 取得電信運營 (下轉第111頁) (上接第105頁) 豐厚收入;另一方面, 也就掌握了之后數十年該公司的服務外包渠道。拉動國內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出口, 戰略意義顯著, 并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遠鵬.后危機時代的國際外包與國際貿易格局[J].江海學刊, 2010, (06) .

[2]高貴鳳.運營商走出國門精分市場為成功關鍵[J].通信世界, 2012, (02) .

[3]周旻.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貿, 2010, (20) .

[4]張亞軍.投資擴張期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難點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 2011, (32) .

電信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呂廷杰教授于1993年5月起擔任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工程系副主任、1996年6月破格晉升為教授,1997年任北京郵電大學管理與人文學院副院長,1998年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2000年任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2003年起任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呂廷杰教授目前主要從事通信企業管理、信息經濟學與電子商務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他是國際電信協會(ITS)常務理事,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技術經濟學會通信技術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通信學會現代化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運籌學會理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委委員、電信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郵政科技委常委,教育部“信息管理與信息經濟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電子商務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國家現代管理理論研究基地客座研究員。

呂廷杰教授主持或參加了十幾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中科院技術科學部“發展我國國家信息基礎結構的對策研究”、“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研究”等國家級重點課題和863項目“ATM總體技術的研究”等重大課題,以及“電子商務及其社會經濟影響的研究”等省部級和“深圳市信息產業規劃”等橫向合作科研項目。

呂廷杰教授先后出版了《全球電子商務》、《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客戶關系管理與主題分析》等專著,出版了《電子商務教程》等教材,翻譯出版了《移動電子商務》、《管理學精要》等,先后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和雜志上發表了“E-Commerce and Mobile-Commerce in China”等40多篇學術論文。1995年在日本《電子情報通信學會論文志》連載3期發表的研究成果“中國における情報通信基盤整備の現狀と市場經濟への影響”曾獲得1995年日本TELECOM科學獎。該雜志自1999年10月號-12月號又連載了其新著“21世紀に向けての中國の情報通信網の構筑とその社會的インパクト”學術論文。

電信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們對電信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 電信營銷管理也發展到較高的水平, 為了電信企業的不斷發展, 不斷進步, 需要在電信營銷管理中融入創新思路。本文以電信營銷為切入點, 通過對現階段電信企業營銷狀況與營銷管理狀況分析, 提出電信營銷管理創新思路。

2電信營銷的相關介紹

所謂的電信營銷是指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 電信企業為了滿足用戶消費需求, 也為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創造使電信客戶滿意的通信產品與服務, 通過一定的營銷手段, 使得更多的人了解電信企業, 了解通信產品, 并使電信客戶享受到通信有益效用的一切經營活動的過程。

這里所說的電信營銷并不是僅僅包含營銷過程, 還包括一系列的營銷準備活動, 例如:市場調查、營銷預測、營銷計劃與建立、協調、控制營銷組織等。其最終的目的除了滿足客戶消費需求, 打造令客戶滿意的通信產品, 還要實現電信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占領市場, 提高市場份額。

3現階段電信企業營銷狀況分析

電信營銷對電信企業來說不僅僅是經濟效益的基本保障, 更是關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故而電信營銷對電信企業來說至關重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 在用戶消費需求日漸增大形勢下, 電信企業也在不斷的向前發展, 在發展中不免存在著競爭問題, 且競爭越來越激烈, 電信企業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條件下生存并發展, 必須把握好電信市場, 在市場營銷及體制改革方面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下是對電信企業電信營銷現狀的具體分析。

現階段, 電信企業的營銷方式在傳統的營銷方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革轉型, 在營銷理念上也有著較大的突破, 在營銷管理上已趨于較高水平。究其根本, 主要是由于市場營銷的重要性逐漸的被電信企業所認識, 電信企業也給予了電信營銷足夠的重視, 每個公司都會成立專門的客戶部門進行營銷和服務, 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源去打造良好的電信營銷環境, 更好的占領市場。

除此之外, 隨著電信企業的不斷發展, 其在電信營銷方面已積累下豐富的“實戰”經驗, 可以更好的應用于以后的電信營銷過程中, 使得電信營銷更加趨于完善化。與此同時, 在電信營銷過程中, 不斷的完善服務, 使得營銷服務水平不斷的提高, 進而吸引了更多的客戶。對于客戶的服務, 要實行差異化和個性化。對于那些“大客戶”要有專門的電信營銷方式 (一戶一案) 與服務, 提供定制化和一站式的服務, 極大的提高了這類人群的用戶忠誠度, 避免“大客戶”的流失, 確保電信企業的經濟效益。

4現階段電信營銷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盡管電信企業的營銷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電信企業的市場營銷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不可否認的是其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 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出現, 影響電信企業的發展。以下為對電信企業營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具體分析。

4.1市場調查工作不到位?,F階段電信企業個別客戶經理, 在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前提下就擬定營銷計劃的現象有很多, 故而營銷計劃缺乏準確性與科學性。沒有進行合理的市場細分, 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目標客戶, 不了解目標客戶的需求, 所以目前許多營銷措施的制定與用戶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 往往是電信企業的主觀目標太高, 而忽略了對用戶實際需求的深入研究。

4.2電信營銷團隊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電信營銷團隊對電信營銷工作的開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電信營銷管理中, 電信營銷團隊人員的專業素質往往是參差不齊的, 有些營銷人員專業素質不強, 在營銷過程中就會出現較多的差錯與不足, 影響電信營銷工作的開展。從事營銷工作的人員沒有適時轉變其工作方式, 繼續以往簡單的對消費者消費決策某個單一環節施加影響, 而沒有轉變為整合各類營銷資源, 對消費者消費決策的全過程進行營銷, 使得電信營銷效果不盡人意。

4.3電信營銷管理力度不夠。盡管電信企業已經加大了營銷管理力度, 但其對于電信發展形勢而言, 遠遠不符合要求。電信營銷管理力度不夠, 就會使得電信營銷工作質量不高, 效率低下, 直接影響電信營銷工作進而影響著電信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

電信營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還有許多例如不注重細節問題的處理等, 在以后的市場營銷過程中要盡量去解決和避免這些問題, 從而迎接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能否獲得良好的市場營銷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銷管理的方式是否恰當。故而要改善電信營銷效果, 就要切實從完善營銷管理著手。

5分析電信營銷管理中的創新思路

前文已述, 電信營銷管理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電信營銷的發展, 但這些問題易于解決, 對于電信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是引入管理創新思路。只有已入創新思路, 才能使得電信企業呈現飛躍式發展。以下為電信營銷管理中的創新思路的具體分析。

5.1創新電信產品?,F階段市場上的電信產品大同小異, 且各大運營商提供的增值業務都呈現同質化。這樣一來, 無形中影響了電信企業的發展, 故而, 創新電信產品是引入創新思路的首要步驟。電信企業需要開發研制出新的電信增值產品, 且要比原有的產品性能好, 吸引客戶視線, 滿足客戶消費欲望, 進而推動電信營銷發展。

5.2創新互動方式。電信營銷過程中, 需要不斷的接受來自客戶的產品使用反饋, 形成一種互動式交流, 有助于了解客戶需求, 便于電信營銷工作的開展。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 現今的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化時代。企業若想在營銷管理獲得創新就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帶來的優勢, 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電信就企業市場營銷而言, 能夠通過網絡從而與客戶實現互動, 并且對相關客戶的需求加以充分的滿足, 是網絡為市場營銷工作帶來的最大便利。

5.3設立網絡營銷模式。原有的電信營銷模式一般以現實營銷為主, 而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網絡交易逐漸成為了人們購物的必備方式之一。而電信營銷也需要借助網絡提供營銷平臺, 完善營銷方式。能夠通過網絡與客戶進行直接的、全面的交流是這種營銷方式最為突出的特點。除此之外, 通過網絡很容易實現一對一的服務, 能夠與客戶進行互動交流, 了解每一位客戶的消費訴求, 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 并對他們的訴求加以快速響應, 對產品加以即時的完善, 滿足每位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需求, 因此能夠很好的獲取客戶的好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 電信營銷管理對于電信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為了使電信企業更好的發展, 就要切實的從電信營銷管理著手, 不僅要解決現階段電信營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更要提出管理創新思路。只有融入創新思維, 才能使得電信企業呈現飛躍式發展, 所以要切實把握好電信營銷管理創新。

摘要:電信營銷管理不僅是電信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保障, 也是使電信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故而電信營銷管理需要不斷的開拓創新, 才能確保電信企業的不斷發展。本文著重探討電信營銷管理中的創新思路。

關鍵詞:電信營銷,營銷管理,創新思路

參考文獻

[1]王斌.中國電信營銷渠道之探討[J].科技創業月刊, 2006 (10) .

電信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發展

企業信息化作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 是各企業的必然選擇。電信企業通過企業信息化的建設, 實現有效的信息共享, 在線并行處理企業內部的服務、經營、運行和管理流程, 實現企業內部的運營自動化、決策智能化, 以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 提升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和對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 最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核心競爭力。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的推進, 電信企業的信息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

一、電信企業信息化的內容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 中國電信業與國際先進電信企業相比, 在網絡規模、技術裝備水平上的差距不大, 但在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方面卻存在明顯距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電信企業已經很難僅僅通過規模投資來維持競爭優勢了,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然要從投資拉動轉向服務水平和管理效能的提高。電信企業的業務運營支撐能力、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取決于企業信息化程度。因此, 信息化發展是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發展成為世界級現代企業的關鍵。

電信企業信息化的內容是由企業的運營流程和特點決定的, 特別是固網運營商, 網絡復雜、業務品種多、服務的用戶高端和低端差別大, 因此依靠信息化手段進行運營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 電信企業靠投資網絡、擴張網絡規模來發展, 電話業務發展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企業信息化主要體現在通信網配套的網絡管理系統的建設上。特別是九十年代初, 電話交換局點迅速擴張, 不可能按照每個交換局點成立相應各專業的維護班組來支撐, 迫切需要建立電話網各專業網管監控系統, 采用集中的維護方式以提高維護效率和故障反映速度, 因此在九十年代后期, 交換網管、傳輸網管和動力環境監控系統按照統一技術規范相繼建成投產。另外, 隨著電話網規模的擴大, 用戶數的急劇增加, 傳統靠手工業務記錄單張和傳真來組織業務流程的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企業的業務發展要求, 九六年底原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在全國范圍統一標準的電話業務管理系統——“九七”系統開始建設, “九七”系統包含用戶資料管理、配線配號、計費帳務、114查號、112查障等九個系統, 這是業務支撐系統 (BSS) 建設的開端。另外, 為提高企業的管理決策能力, 電信企業內部按照各地各專業的不同需求建立了相應的管理輔助信息系統, 包括工資管理系統、OA辦公系統、財務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和統計系統等, 這些系統均是獨立建設并分別投產的。電信企業信息化系統可以分為管理信息系統和業務信息系統, 業務信息系統又可分為業務支撐系統 (B S S) 和運營支撐系統 (OSS) , 統稱為MBOSS。

運營支撐系統 (OSS) 主要負責管理和控制通信網絡設備、網絡資源管理、業務性能管理和用戶計費操作, 是電信運營企業的基礎。業務支撐系統 (BSS) 主要負責業務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市場產品管理和用戶計費帳務管理, 是企業市場經營、用戶服務工作的保證。管理支撐系統 (MSS) 主要負責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綜合服務保障和企業決策支撐, 是企業現代管理的保障。

二、電信企業信息化的回顧及存在的問題

1996年中國電信按照統一的“九七”規范來建設業務管理系統, 1999年按照統一的集中計費業務規范來建設本地網計費帳務系統, 2000年又制定統一規范和標準對10000號客戶服務呼叫中心進行建設。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 建成了各種計算機應用系統, 較好地支撐了多種業務的發展。但由于各系統的建設是隨著技術和業務的發展分業務、分階段、分地域實施的, 因此系數量多、系統關聯性差、適應能力不強、每年的投資和運營成本越來越大。以某地電信分公司為例, 到2004年底共有計算機應用系統130個, 其中, 承擔全局生產和管理的核心系統有50個, 主要系統如下圖1所示。

此外, 企業內部還建有內部網站10個, 外部網站10個。由于企業內部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劃, 各種系統是基于使用者本身需求提出而開發的, 有的系統還是使用者自己開發的, 因此造成系統分散建設, 重復投資, 管理獨立;存在信息孤島的現象, 系統分散, 數據共享困難;系統綜合支撐能力不足, 跨系統需求響應不及時;系統間一般采用點對點的方式連接, 接口復雜, 標準不規范;用戶界面繁多, 帳號和管理分散, 使用不便;管理流程沒有優化, 基礎管理不規范, 重建設, 輕管理;系統信息不全面, 系統沒有進行關聯和整合, 特別是支撐企業戰略決策信息不足。

要解決這些問題, 必需從戰略的高度制訂信息化整體規劃, 并嚴格執行, 才能改變現狀, 有效支撐企業的運營和管理, 使得系統能適應業務變化、差異化服務和急劇的市場競爭的需要, 全面保障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

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效益分析

電信企業可以通過提高企業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來提高服務水平, 降低運營成本,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市場反映速度, 增強市場競爭力。信息化的效益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 信息化技術本身帶來的高效。相比于傳統的手工處理方式而言, 實施信息化后信息的傳遞、處理效率有了飛速的提高;其二, 先進管理模式的固化。通過相對固化的電子信息系統能達到管理規范、管理提速、管理能力提升的技術基礎;其三, 協同效應, 信息化真正為企業實現了信息共享以及其他的信息處理服務, 建立了更廣泛的溝通平臺, 大大降低了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交易成本, 使企業能夠準確掌握市場信息, 平衡和協調好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 降低經營風險。信息化不僅僅是信息技術的簡單采用, 而且是企業借助信息技術的工具, 引進新的管理思想和模式, 使企業的管理層次得到顯著提升, 實現更高的管理和發展目標。

企業信息化投入對于企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據統計, 國外企業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能達到其年銷售額的4%~5%, 國外大企業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一般占固定資產投資8%~10%的比重, 國外電信運營業的信息化投入更高。而國內許多企業目前信息化的投入比例不到年銷售額的1%, 投入絕對額占總資產的比重也不足1%。

以某電信分公司為例,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 現有企業信息化方面的總資產約占固定資產總額的2.9%, 某一年度企業信息化投入僅占業務收入的0.79%, 占全年投資額的2.7%, 與國外企業信息化投資比較還有較大的差距。由于電信資費的不斷下調和市場惡性競爭的加劇, 特別是國內電信運營商大多已上市, 股東對利潤的追求使得企業負責人更注重近期考核要求, 重視業務收入而忽視信息化投入長期帶來的效益。特別是信息化投入看到的不僅是投入的增加, 而且更顯現出維護IT系統人力、系統維護費的增加, 以及業務流程及傳統操作模式的變革, 并且系統建成后要經過一定的時間磨合才能體現其帶來的效益, 企業必須進行一系列的組織優化和變革才能適應IT系統的運作, 這對于企業負責人來說是重大的挑戰。

評估IT投資回報的傳統方法可以是生產效率評估法, 即產出量與投入量之比。從基于生產力的經濟分析研究得出:一些服務業在IT上的投資并不能顯示出在生產力上獲得極大的好處, 這被稱為“生產力悖論”, 基于生產力的評估注重于效率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 基于性能的評估, 注重于提高用戶滿意度和服務交付的質量。

下面從某電信企業OSS的發展使用情況為例來評估其投入所帶來的經濟效益。1997年以來, 該企業先后建設了交換、傳輸、動力、接入網、七號信令等網管監控系統。這些系統的建設投產, 使得企業逐步實現了機房無人或少人值守, 為運行維護模式的轉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確保了“集中監控、集中維護、集中管理”三集中維護模式的實現, 使網絡的運行質量和管理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如國際上通用衡量網絡質量的網絡接通率指標從97年的不到80%提高到現在的97%, 衡量用戶服務質量的百門障礙歷時從1500分鐘降到150分鐘以下。

同時, 為了提高運行維護管理層面的工作效率, 完善管理機制, 規范管理行為, 健全各項作業流程和事務處理程序, 加強對全網故障的反應能力和指揮重大故障的修復能力, 加強對各維護部門工作的管理力度, 企業還自行開發了一套現代化支撐手段-“運行維護綜合管理系統”, 該系統的使用改變了全網運行維護管理工作原有傳統落后的人工管理模式。

幾年來, 該企業先后建設的本地網各支撐系統的投資總額約1.4億元, 通過建設使用這些支撐系統, 大大提升了運行維護效率, 具體效果可以通過以下數據說明:交換機總容量由1997年初150萬門發展到2006年底的500萬門, 但是網絡維護人員卻由1997年的760人減少到610人, 從人均維護2000門發展到人均維護8200門, 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四倍, 有效提升了生產維護人員的生產效率。

在任何一個IT戰略決策中, 都會不可避免發生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沖突, IT系統的建設要處理好不同層面的人對系統效益的看法和支持力度, 消除利益沖突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主要有:投資者、管理人員、員工、用戶和供應商。投資者希望通過IT投資來提高產品生命力、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管理者和員工希望借助于自動化手段能減輕勞動強度, 提高用戶服務水平, 及時了解用戶信息, 提高引入新產品和新服務的能力;用戶希望能快速得到服務, 降低資費;而IT系統開發人員或供應商則關注采用有限的資金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所制定的目標。該企業在最初建設“九七”業務系統時常常遇到系統用戶和開發人員的沖突, 業務人員要求系統按照現有的業務流程模式和方便的使用習慣去實現, 并且隨著對系統的了解而不斷提出新的要求, 而開發人員則認為流程應該優化和簡化, 達到最終的目的就行, 需求應該相對固定。計算機系統的建立不能簡單地替代傳統的業務流程和人工方式, 而是應該優化企業的流程后按照高效的流程來運作, 即要先進行企業流程重組 (BPR) , 再實現企業信息化。

四、中國電信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思路

信息化給中國電信帶來了無限機遇, 同時, 也面臨巨大的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 中國電信加大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了必然選擇, 中國電信正在現有IT系統的基礎上統一規劃中國電信的信息化體系CTG-MBOSS, 通過企業內部構造與業務流程的重組, 對現有的IT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與擴建, 使之能夠適應電信運營業的發展需要。在具體的信息化舉措上, 將把孤立、分散的電信業務各種系統有效聯合起來, 采用一個統一的管理標準 (ITSP) 、網絡基礎平臺 (DCN) , 按照適應市場變化和要求的企業信息化標準、規范來指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同時, 還要協調好各類信息系統軟件的版本更新和統一的問題。

該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思路是按照從“救火”方式到被動響應、主動支撐、先進的IT服務管理和企業價值創造這五個階段進行發展, 見圖2所示。目前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的本地電信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評估在被動方式和主動方式之間, 基本接近主動服務階段。能按照規范化、標準化的流程響應需求, 但響應時間太長, 需求實現的難度和復雜程度較高。如某本地企業今年實現的固移融合產品FMC-IVPN業務跨越了BSS、OSS和智能網多個系統, 支撐系統的開發時間超過一年的時間。企業目標是計劃采用3-4年的時間通過網絡改造達到價值創造階段。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已經制定了企業信息化的統一建設規范CTG-MBOSS, 按照MSS、BSS、OSS三大系列的技術要求同步建設和改造現有IT系統, 分步分階段實施和不斷優化。信息化必須要做到信息技術與企業業務流程的融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用。中國電信大部分本地網已完成業務流程重組 (BPR) , 將企業內部業務部門分成面向于用戶的前端部門和面向于網絡的后端部門, BSS主要是前端部門使用, OSS主要是后端部門使用, 其他一些綜合支撐部門通過MSS進行管理運作。另外在一些本地網又試行采用SAP公司設計的管理支撐系統 (MSS) , 實現財務集中管理、工程投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統計信息管理等功能, 實現資金的集中統一使用和管理, 目標是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快速提供各種財務統計分析報表, 為決策層及時提供信息支撐。一些分公司又按照企業轉型要求, 根據新的業務模式進一步優化組織結構, 并制定相應的IT中長期發展規劃實施方案。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性。然而, 存在對信息化的本質缺乏深入了解的現象, 特別是針對性和持續變革意識的淡漠。其實, 不同行業的企業、不同類型的企業在信息化應用上有著不同的運作流程、不完全相同的需求, 這就要求IT系統能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同時企業處在一個時刻變化的市場環境中, 企業的業務體系和管理模式不可能一成不變, 因此信息化必須著眼于與企業的變革同步, 要持續改進, 建設IT支撐系統必須統一規劃、分步實施、不斷優化。

參考文獻

[1]薛華成:《管理信息系統》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年7月

電信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區域經濟格局綜述:

優化開發區和重點開發區

成為信息化主要承載區

四大區域主導未來區域經濟總體格局, 優化開發區域和重點開發區域將成為信息化主要承載區域。國務院在今年6月正式發布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將我國國土空間按照開發方式分為以下主體功能區: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 明確了新的區域經濟版圖。優化開發區域是經濟比較發達、人口比較密集、開發強度較高、資源環境問題更加突出, 從而應該優化進行工業化城鎮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重點開發區域是有一定經濟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集聚人口和經濟的條件較好, 從而應該重點進行工業化城鎮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

優化開發區域將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優化開發區域主要包括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化開發區域的經濟與產業轉型更多成為參與全球競爭的需要, 從投資拉動轉向創新驅動、從出口導向轉向內需導向,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核心大城市的產業融合發展將變“高”、變“軟”。變“高”, 即推動制造業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變“軟”, 即制造業發展中注重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 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重點開發區域將加快人口集聚和城市化進程。重點開發區域包括冀中南地區、呼包鄂榆地區、中原經濟區、北部灣地區、成渝地區、關中-天水地區等。國家將重點保障重點開發區域的資源投入, 通過產業聚集促進人口聚集和城市化進程, 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一方面, 推動家電、電子、輕工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 在中西部地區形成人口的快速聚集;另一方面,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 消費能力將快速提升, 中西部地區將會有較大的工資增長。

區域經濟特點:

區域經濟向縱深化發展

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在橫向協同的同時走向縱深化發展。一方面, 隨著各地規劃的不斷涌現, 全國層面在區域和區域間的協調政策將會提上日程, 各個城市將在自有資源優勢基礎上進行差異化發展, 不同城市群之間也會加強交流和優勢互補, 實現橫向協同;另一方面, 未來中國區域發展將更加細化, 在面上更強調亮點的帶動, 將區域發展落實到重點城市的帶動上, 以點帶面, 盤活全國經濟版圖, 這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地方性的規劃落地意見逐步出臺, 進行縱向深挖。

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布局強調關鍵亮點帶動, 形成協同聯動發展。全國未來將形成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 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 以國家優化開發和重點開發的城市化地區為主要支撐, 以軸線上其他城市化地區為重要組成的城市化戰略格局。中國經濟新一輪區域合作與發展將由點對點、城市與城市、以增長極為核心的集化發展向泛化發展延伸, 進入一個以區域為主要單位、以區域與區域之間的互動為主要格局的發展新階段。強調關鍵亮點帶動, 實現由點到面的均衡發展。

基礎電信業發展思路:

深化普遍服務、加強產業

協同、發展區域信息化

深化電信普遍服務, 進一步縮小區域數字鴻溝。我國電信業發展不平衡, 中西部和東部、農村與城市的電信發展水平都有一定差距, 這種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國區域經濟均衡化發展的推進。為此, 基礎電信業經營者需要在資源配置、網絡建設、業務服務等多個方面深化普遍服務, 進一步縮小區域數字鴻溝, 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上臺階:第一, 資源配置要以區域經濟發展為基礎, 加強針對性、側重性資源配置方向要符合國家區域經濟資源配置的趨勢, 在優化開發區域加強高端資源和前瞻性資源的投入, 包括高速網絡和信息化資源, 在重點開發區域要保證資源的重點投入, 確保滿足信息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長;第二, 加快推進電信業務服務在各個地區的滲透和普及, 隨著產業轉移的深入, 中西部地區將產生人口集聚、基礎設施投入和電信一體化的需求, 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會吸引大量的建設人員涌入, 城鎮化進程加速會使農民工逐步回流, 基礎電信業要做好業務推廣、服務支撐等多方位的準備, 滿足快速增長的通信消費需求。

緊抓區域產業布局戰略機遇, 加強產業鏈發展。國家在劃分區域經濟版圖的同時, 要求各個地方基于自身資源優勢, 發展相關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并把未來的經濟增長點放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上。這意味著, 國家未來會加大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等產業的示范工程建設, 加大政策扶持、機制體制改革的力度。比如國家要在成渝經濟區建設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預計未來4年成都和重慶的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將達萬億元?;A電信業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要載體, 要緊抓戰略機遇:一方面, 應該根據地方區域經濟對相關產業的規劃、布局和建設, 主動承擔起產業領導者的責任, 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集群化、協同化發展;另一方面, 在做好各個地方產業鏈集群化發展的基礎上, 加強城市與城市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產業協同和優勢互補, 形成全國一盤棋的良性局面。

上一篇:組織工作思路下一篇:干部工作思路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