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公共課論文范文

2024-04-18

公共課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現代城市管理的有序推進,需要實現由一元管理到多元共治模式的轉變。目前,我國的“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本質上仍為一種基于科層制的一元化管理,因而也就難以避免科層制帶來的困境:囿于“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部門間的協調難以順暢展開,基于專業分工的權責劃分不夠清晰,而行政主導下的管理活動亦缺乏社會力量的有效參與。為此,應契合萬物互聯的新時代特點,建構“互聯網+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構筑扁平式的跨部門協作平臺、職權分工基礎上的綜合管理平臺以及多元化的社會參與平臺,進而形成城市管理的多元共治新格局。

[關鍵詞]

城市管理;城市治理;數字化城市管理;科層制;互聯網+城市治理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9-20

[基金項目]山東省法學會2018年度省級法學研究課題“深化體制改革背景下環境行政執法權構造研究”(SLS(2018)-28)。

[作者簡介]

郭大林(1984 -),男,山東高密人,法學博士,魯東大學法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憲法學、城市治理研究。

在廣義上,城市管理包括對存在于城市空間范圍內所有人與事的管理,其管理者包括了環境、交通、工商、治安等眾多管理部門,管理對象亦可謂無所不包,市民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活動均被囊括在內,具有最大的綜合性。在狹義上,城市管理是指政府設立專門的城市管理機構,如城市管理委員會、城市管理執法局,專司城市管理工作。這些部門對包括公共設施、市容環境、供水節水、風景園林等在內的諸項事務享有管理權,同時對城市中的生產經營、建筑施工、餐飲活動、休閑娛樂等享有執法權。本文采用對城市管理之狹義理解,將城市管理定義為由專門城市政府部門采取的一種管理與執法活動?,F代城市管理的高復雜性、系統性要求管理者采取更為高效與智能的管理手段。當前我國主要采取“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而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城市管理應當改變這種模式,借助互聯網技術來實施對城市的管理活動,如此方能提升管理績效,實現城市管理現代化的目標。

一、“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及其科層制難題

“數字化城市管理”是目前我國采取的一種城市管理模式。在這一模式下,管理對象被分為部件和事件兩類,前者主要是橋梁、道路等市政基礎設施,后者則指需要處置的破壞城市管理秩序的行為。在此基礎上,城市管理部門采用實體數據庫、空間信息、無線網絡等現代科技手段,以單元格的形式進行城市管理。通常而言,城市管理者會采取“一個中心,兩條軸線”的具體形式,即以市、區的專門城市管理機構為中心,由其負責轄區內城市管理的規則制定、行政指導、行業管理。同時,以管理與監督職能劃分為基礎,圍繞城市管理機構,形成案例處置、調度協調兩條軸線,前者包括案件的受理、監督、核查、結案、評價等工作,后者包括部件、事件的派遣以及與城建、環保、衛生等各職能部門關系的協調工作。

“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試圖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數據處理手段改進城市管理方式,其實施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人工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的弊端,降低了多頭管理、重復管理帶來的成本,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現代化程度,從而使得管理活動由被動變為主動。專門的城市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信息收集、整理與分配的整個程序,使得管理者能夠迅速了解市政設施、城市環境的真實情況,及時處理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事件和部件問題。然而,“在當今社會,科層制已成為主導性的組織制度,并在事實上成了現代性的縮影”[1](P17),科層制已然成為現代政府管理的最主要形式,城市管理自然也概莫能外。透過“數字化城市管理”的技術表象,其本質上仍是一種馬克斯·韋伯所說的科層制管理,因而也就難以從根本上避免科層制管理帶來的難題。

(一)“條塊分割”下的協調不暢

科層制管理意指由受過專門訓練的職業官員根據理性化的規則進行管理的制度體系,其運作奠基于職權分工與等級劃分之上,各個管理主體根據不同級別形成“金字塔”式的權力架構和“條塊分割”的管理架構,即不同級別的政府、同一級別的政府部門之間彼此分割的碎片化管理[2]?!八袓徫坏慕M織遵循等級制度原則,每個職員都受到高一級職員的管轄?!盵3](P25)“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雖然試圖以技術化的手段改善科層制的等級化弊端,但是,“技術總是進行著這樣的循環:為解決老問題去采用新技術,新技術又引起新問題”[4](P75)。在“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下,“條塊分割”的現行制度仍難以撼動:“條”涉及各級城管部門之間的關系,強調的是管理決策的執行力;“塊”則涉及城市規劃、交通、工商、治安等同級部門之間的關系,強調職能部門的平衡與溝通。在“條塊分割”體制下,“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兩軸”均遭遇了科層制的難題。由于條塊之間處于獨立與封閉狀態,信息為不同部門所掌握,不同的部門不愿進行信息共享,城市管理部門在信息收集時往往會遭遇來自其他部門的阻隔,即“不同政府機構在職能、資源、信息、利益等方面不能充分整合、及時交流、高效利用”[5],進而形成所謂“信息孤島”現象。即便信息收集得以順利展開,但在“金字塔”式的權力等級架構下,案件派遣仍可能因受制于政府部門之間的級別關系而難以完成。例如,有的地方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是科級部門,其能夠將案件成功派給處級部門并獲得妥善處理的幾率并不高。案件處理遇到困境時需要城管部門有效發揮調度協調軸線功能,但 “信息孤島”的存在使得統一協調機制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等級體制的格局無疑進一步弱化了協調的實效性。最終,案件處理與調度協調只能由更高級別的政府官員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進。

(二)專業分工中的權責不清

“數字化城市管理”的有效推進,需要以部門之間的專業分工為基礎,這也是科層制產生的前提?!肮倭胖剖欠止ぞ毣秃侠砘捏w現,這種精細和合理使官僚制變成一部恒定的、難以摧毀的機器?!盵6]在“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下,不同部件或事件分屬不同管理部門,城市管理機構會根據各自職權分工將其分別派送。如行為人實施的破壞公園植被的行為屬于園林部門的職權范圍,而違法停車行為則為交通部門所管轄,違法擺攤經營行為則隸屬于市政部門。不過,專業分工的困境就在于完全分類的難以實現,“盡管總體社會在理論和相對意義上可以按部門分割,進而形成純粹的部門性事業,然而,并非所有的領域都能進行這種分割,并依靠單一社會主體負責”[7]?!皵底只鞘泄芾怼蹦J讲坏貌幻媾R類型化的難題,對城市管理對象的分類意味著必然產生難以歸類的行為,這些行為遂成為城市管理的“模糊地帶”,如夜市中經營行為產生的噪音應由環保部門抑或由市政部門管轄就難以確定。在這些模糊地帶中就會產生權責不清的問題,表現為管理部門權力邊界、責任主體的不明確,權限交叉與管理真空并存。當城管部門對處于“模糊地帶”的事項進行派遣或與其他部門協調時,相互推諉的現象就會出現。

(三)行政主導下的參與不足

科層制管理的特點之一就是行政部門主導管理活動,成為唯一的管理者,決策、執行、監督的整個過程體現的是政府一元化的管理意志,社會公眾被排除在外。在“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中,信息傳遞是封閉的,信息由政府聘用的專門人員采集,自案件受理至審核監督的流程全部由行政權包辦,信息只在城市管理部門之間循環流動,城市管理部門集信息的發出者、傳遞者、接受者于一身。市民本應是管理主體,而現實中卻異化為客體;城市管理本身僅是一種手段,應當以實現公眾的自我管理為目標,然而,現實中手段卻被替換為目標,為了遏制城市失序、提升管理績效而不斷強化行政力量的做法成為了城市管理的常態?!澳繕颂鎿Q這一熟悉過程的出現,使本身僅作為手段的價值成為終極價值觀?!盵8](P314)政府一元管理的弊端在于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設立,軟件、硬件設施的采購都需要大量的財政資金,而且每個單元網格均需相應的管理人員。受制于財政不足與編制缺乏的現狀,人員配備的數量很難滿足管理的需要,于是,大量“臨時工”的存在及其引發的暴力執法問題便成為了城市管理中的一大弊病。同時,管理者并未給市民提供足夠的參與和利益表達渠道,其訴求無法體現在城市管理過程之中,而管理信息公開的全面性、及時性亦有待提升。由此,一方面,公眾的參與權與知情權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他們對城市問題不太關心,往往不會主動參與管理;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因缺乏民主監督而極易為權力恣意、行政腐敗提供機會,管理活動陷入“管理—混亂—再管理”的治亂循環之中。

二、“互聯網+城市治理”:一種多元共治的新模式

2015年,“互聯網+”理念勃興,并在當年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作為一種產業發展升級的模式被提出;隨后,“互聯網+”進入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的視野,成為推動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新路徑?!盎ヂ摼W+城市治理”通過對 “數字化城市管理”的揚棄,以融合、開放、平等之互聯網為媒介實施城市管理活動,是一種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能夠突破科層制的制度瓶頸,契合了由管理到治理理念轉變的現代城市管理特征,形成了一種戈登斯密斯所謂的“行政管理序列更為扁平,行政管理的多元目標更易達成”[9](P64)的多元共治的新模式。

“互聯網+城市治理”意味著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盎ヂ摼W+城市治理”是對城市管理硬件的一次全面升級,除數字化手段之外,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均被引入其中,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接入,使其連接范圍擴至最大,實現了由“數字化城市管理”中人與人之間的互聯到人與物之間的互聯。管理者、社會組織成員、市民均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互聯網+城市治理”的各個環節中,管理對象的物理特征、空間位置、屬性特質等要素均可借助“互聯網+”以影像化的方式存儲和處理。如此,管理決策的作出、任務的分配處置、行政執法的展開、績效的監督考核等各個管理環節都契合了高效、精準、低成本的現代管理原則。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收集、分類、加工、處理能力,形成城市管理信息平臺。同時,“互聯網+城市治理”亦成為打破部門化管理思維的有效方式。多種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得各部門的管理流程、辦公方式不斷升級、優化,突破了部門區隔的連接平臺,在不同管理部門之間架構起必要的溝通渠道,形成常態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協同機制,在分工負責的基礎上,實現了管理時空的整體覆蓋、管理資源的有效整合、管理行為的協調統一。

“互聯網+城市治理”意味著管理主體的多元化。高綜合性是城市管理區別于企業管理、社會組織管理等其他類型管理形式的顯著特點?!皵底只鞘泄芾怼甭殭嘟徊?、范圍不清、溝通不暢等諸多問題的癥結在于科層制下管理活動僅僅依靠城管部門的孤軍奮戰,而非多元主體的共同治理。而在“互聯網+城市治理”模式下,雖然政府設有專門的城市管理機構專司城市管理工作,但管理信息會通過多個部門進行互聯共享。另外,“互聯網+城市治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消弭了職能分工帶來的溝通與整合難題,能夠突破部門管理壁壘,構筑起順暢的聯動協調機制,推動管理方式由“一維單網”向“多維互聯”、管理體制由“部門一元”向“跨部門多元”的轉變。

基于民主政府、服務型政府的現代政治理念,政府公權力的目的在于保障與促進公民權利的實現,城市管理的初衷亦在于城市中“人”的發展與進步,其文化形態應具有人本主義的價值意涵。城市管理事項涉及市民的多種權利與自由,這就決定了市民必須享有參與城市管理的權利及渠道?!霸谶@樣一個時代里,如果沒有公民的積極參與,政府很難使其行為合法化?!盵10](P59)而且,城市人口規模與流動性的雙重增加及人員結構的復雜化,使得個體問題極可能波及更大的群體而成為公共問題,城市管理需要面對不同主體多樣化的利益訴求?!俺鞘卸嘣黧w的協同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必然趨勢,也是城市治理發展的必然規律?!盵11]“互聯網+城市治理”追求公共服務的多元供給,行政機關、市場主體、社會部門、市民個人均可成為“線上”及“線下”的管理者,多元主體能夠形成競爭關系,市民也因此享有更多的選擇。多元主體的參與是“互聯網+城市治理”區別于“數字化城市管理”的根本特征,其貫穿了以社會方式化解社會問題的治理理念,通過多重平臺的構建,市民及社會組織在城市管理立法、城市行政執法及城市管理監督方面可以獲得更為有效的參與途徑。

需要強調的是,在“數字化城市管理”中,攤販經營者、城市流浪者、個體工商戶等主體是作為管理客體而存在的,其行為以事件之形式形成數字信息傳送至管理部門,管理部門據此作出行政決策,進行行政許可,并對其中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管理活動即是純粹的命令-服從活動,表現為一種“權力”關系。而在“互聯網+城市治理”模式下,管理對象則是集主體與客體于一身,其在受到行政行為規制與行政命令約束的同時,也會以主體身份參與城市管理活動。正如西爾登教授所言:“行政權的單方性并不妨礙公民參與行政決定,相反,在現代法治國家,行政機關必須給予權利和利益受影響的公民參與的機會?!盵12](P163)“互聯網+城市治理”型構了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之間對話與協商的平臺,基于信任而溝通,進而取得共識。一方面,政府的管理行為表征了雙方的共同意志,管理規范的合法性與權威性即會得到保證,管理對象遵循的是“經過同意的法律”,因此,管理立法能夠取得實效,行政執法的障礙必然大大減少;另一方面,管理對象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得以保障,其對城市管理行為的認同感得以強化,城市管理也會成為一種基于“權利”意識的主動性的自我管理,城市管理的目標、政策、措施亦會向善治之方向發展。

三、 “互聯網+城市治理”模式的實現平臺

(一)建立“扁平式”的跨部門協作平臺

當下的城市管理已然是一種涉及多個部門的“大城管”,負有管理權的政府部門之間需要架構起必要的溝通機制,形成一定的操作規范,在分工負責的基礎上,實現管理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管理行為的協調統一。同時,各個管理部門內部也需要構筑高效的聯動協調機制,從決策、執行到監督的整個過程應減少環節、突破障礙從而達成行動一致、整體聯動、快速反應的良好效果?!皵底只鞘泄芾怼钡陌讣幹没旧鲜浅枪懿块T的內部運作流程,案件派遣雖與其他部門發生聯系,但也僅僅是單向的過程。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金字塔、條塊分割的層級型結構被扁平化、網絡結構模式所取代”[13],“互聯網+城市治理”模式的建構需要在數字化手段基礎上,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傳輸優勢,形成“扁平式”的跨部門協作平臺。

首先,建立決策網絡聯動平臺。城市管理決策內容廣,涉及部門多,往往需要統籌行政管理資源和社會資源,以解決跨不同行業和部門職能界限的問題,因而,應當融通城市管理部門與其“上游”部門(住房建設、土地規劃、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及“下游”部門(城市管網、衛生、環境等部門)之間的內部網絡,建立跨部門的網絡決策平臺。相關部門在進行行政決策時,若決策事項涉及其他部門職權范圍,就需要通過網絡會議、視頻會議等方式進行協商與溝通,統一參與城市管理各部門的思想和認識,以保障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其次,建立網絡信息共享平臺,破除“信息孤島”困境。共享平臺應與同一行政級別的橫向部門以及跨行政級別的縱向部門之間同時展開,此平臺包括信息收集、信息整合、信息處理、信息監控四個子平臺,原“數字化城市管理”中案件處置程序內嵌于各個平臺之中。不同機關(而非僅是城管部門)分別在各自轄區內收集信息,在有效性檢測基礎上,根據職能劃分進行數據對比、歸類、整合之后,通過網絡互相派送至相應部門。并且,互聯網也應成為城管信息的常態化監控手段,利用攝像頭、傳感器、移動終端等方式對城市環境、市容市貌、基礎設施實施全方位、實時性的監測。最后,建立執法網絡協同平臺。執法是管理的必然延伸,執法網絡協同平臺的建設旨在改變執法力量分散、相互推諉、重復執法的問題。執法對象的行為往往屬于多個部門的職權范圍,而執法活動也是一個前后相繼的整體流程,前一環節的執法效果勢必會對后一環節帶來影響?!俺枪軋谭ú块T要與專業職能部門相互協調配合,形成管理合力,通過協同治理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和解決城市管理問題?!盵14]故此,專門的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應與其他相關執法部門建立網上執法銜接和反饋制度,“前端”執法部門在就食品藥品、建筑工程、車輛通行等事項實施行政許可,對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時,應及時通過互聯渠道告知城管執法機關,以便后續管理,避免“一事多罰”。同時,“后端”執法部門也應對發現的“前端”執法問題進行及時反饋,進而降低因執法欠缺整體考量造成的非必要管理成本。另外,藉由移動互聯,城管執法部門可對違法占道、擺攤等即時性行為進行適時處理,對執法“模糊地帶”或需要采取聯合執法的事項,可通過互聯網會議的形式,各部門共同決策、相互配合,進行統一的執法行動。

(二)形成職權分工基礎上的綜合管理平臺

“數字化城市管理”依托城市管理相關部門的職權劃分,雖存在分工不清、權限模糊的弊端,但現代公共管理均是藉由部門化的管理而展開的,“互聯網+城市治理”模式亦是如此。不過,該模式強調“在細分城市管理職能基礎上的‘綜合’協調功能和‘大城管’視角”[15],其職權劃分是“根據使命而不是根據分管范圍進行組織”的[16](P90)。在契合行政管理公益性目標的前提下,城市管理職權要綜合考慮管理部門的法律定位、機關級別、人員數量以及被管理者的主體類型、空間分布、行為特點等進行劃分。具體而言,可依據以下標準:一是職權的法定性。若法律明確規定由某一機關專門行使某項職權,則其他機關不得行使,如環保部門對水污染行為的管理權,交通部門對違章停車行為的管理權等。二是事項的專業性。不同城市管理部門的職權是基于專業性的差異而劃分,這些專業性的事項屬于該部門的核心業務范圍,是該部門得以存在的前提。如銷售的食品是否符合法定質量標準的事項即構成了食品藥品部門的專業性事項,不能由其他部門行使管理權。三是管理的有效性。在依據前兩項標準職權分工仍然難以明確,尤其是隨著城市化進程新出現的管理事項或存在管理的模糊地帶之時,應當綜合考量管理部門的財政狀況、人員配備、體制特點,將事項賦予能以最低成本取得最高管理績效的部門。

另外,在城市人口多元化、城市環境復雜化的當下,突發性的公共事件不斷出現,城市管理者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流動攤販之類的常態性管理問題,而且包括流行病、臺風、火災等突發性問題,此類問題需要城市管理者具備非常強的應急處理能力。而各自為政的部門化管理存在整合能力不足的問題,當突發性事件出現時,臨時成立工作小組是較為常見的處理形式,缺少快速反應與專業處理能力,持續、常效、透明的處理機制尚付闕如。城市管理部門單兵作戰的方式使得發生于一點的問題迅速蔓延,由點及面,最終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現代化的城市管理模式需要借助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實現城市管理的綜合化??梢砸猿枪懿块T行政級別為基點,建立省、市、區(縣)三級網絡綜合管理平臺,整合公安、衛生、環境、交通等城市管理相關各部門力量,在信息共享、人員調配、部門決策等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在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以及執法頻率高、專業技術要求適宜的領域,或者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時開展綜合執法。

(三)構筑多元化的社會參與平臺

“城市的建設必須以人或人力資本為出發點,而不是盲目相信信息技術本身能夠自動解決問題和推動地方發展?!盵17]城市管理模式革新的根本要義在于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使得城市管理不再是少數官僚或知識精英的壟斷性事務?!盎ヂ摼W+城市治理”模式可以為社會力量參與城市管理提供契機,使得城市管理活動突破時空界限,不再受制于職業、收入、社會地位的差異,企業、社會組織與個人均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平等溝通與協商?!霸谶@種情勢下,人們有平等對話的機會,認可每個派別平等地參加對話的正當性,存在互相諒解的可能性?!盵18](P199-200)藉由互聯網平臺,以個人利益為出發的表達偏好通過平等、互動式的溝通會變得更為理性,城市管理的“公共意志”得以形成。在互聯網時代,城市管理“其權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19] ,“互聯網+城市治理”可以創造主體更為廣泛、方式更為靈活、成本更為低廉、效果更為顯著的社會參與方式。

其一,構筑城市管理信息網絡公開平臺。目前,城市管理社會參與度不夠、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在于公眾獲取信息的成本較高,管理者與參與者之間存在信息“鴻溝”,因此,管理者應主動公開信息,改善信息不對稱的狀況。當前城市管理信息公開制度雖在不斷完善,但與《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及社會期許之間仍存在差距。在互聯網時代,城市管理信息公開的方式應力求突破傳統的政府網站、紙質媒體的形式,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社交工具,開拓多樣化的信息公開方式,堅持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完整性、可獲得性。更為重要的是,信息公開的內容應充分、真實、有效:一是要涉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管理部門的范圍、職權、責任等一般性內容;二是要涉及具體的城市管理個案情況,行政執法的依據、執法過程、執法結果、救濟渠道等信息。其二,構筑管理決策網絡民主協商平臺。協商民主具有的平等性、參與性使其克服了傳統直接民主、議會民主的諸多弊端而為現代民主政治理論所推崇?!叭绻麑f商民主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發展出一種新型民主形態——網絡協商民主,則可能真正實現沒有官民之別,沒有貴賤之分,賦予所有參與者平等的身份?!盵20]“互聯網+城市治理”模式下,城市管理的目的在于滿足人們對于城市生活的物質與精神需要,因而,應突出市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行政機關應允許及鼓勵公民參與城市管理決策。在城市管理立法的過程中,應邀請公民在重要議題上參與網絡民主協商;在管理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應建立利益相關者意見收集的網絡渠道,設置不同地域的城市管理網上社區,積極引導當地居民就城市管理政策展開討論。在事關重要公共利益的決策中實施網絡聽證制度,以便更好地反映民意。其三,構筑城市管理執法過程網絡監督平臺。城市管理法治化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執法部門依法執法的水平,所以,加強對城管執法的監督,防止暴力執法的發生,是城管法治化的題中應有之意。城市管理部門可基于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建立執法監督平臺,開展自我監督與社會監督。在執法過程中,通過執法實時記錄與傳輸系統,管理部門可對執法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同時,在城市管理部門網站、移動客戶端、社交軟件的公共號等處設置專門的投訴與建議平臺,接受市民的舉報與建議。管理部門應對收集到的監督信息及時處理、反饋,依法追究相關執法人員責任,并向社會公開處理結果。此外,建立基于“互聯網+城市治理”的執法考評機制,在公開考評標準與具體指標內容的基礎上,設置線上專家考評、網絡市民考評兩個模塊,使之與機關內部考評相結合,從而形成監督合力,倒逼城管人員依法管理、公正執法。

四、結語

城市,首先是一個地理空間的概念,在本質上,城市空間是由一定質和量的物質構成的哲學范疇。在現象上,城市空間則兼有基礎意義與衍生意義,前者表現為地表、地上、地下的城市公共基礎服務系統所形成的物理范疇,后者則表現為市民在基礎服務系統中聚集并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活動而形成的功能范疇,城市空間“既是社會的產品,又是社會生產關系再生產的場所” [21]。城市管理是一項高度綜合性、協同性、參與性的系統工程,這就需要基于相異地域、業務、層級的部門化管理,但同時城市管理應避免成為每個部門都執著于自己利益的“原子主義”管理方式 [22](P110),各個管理部門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信息溝通與有效的資源整合。然而,現行的“數字化城市管理”代表了一種行政權一元的科層制管理模式,顯然難以契合現代城市治理的理念。故此,城市管理者應當將“萬物互聯”的思維嵌入管理活動中,構筑“互聯網+城市治理”平臺,打破政府部門完全壟斷管理職權、管理資源、管理方式的局面,形成部門協同、綜合管理、共同參與的現代城市管理格局。

參考文獻:

[1][美]彼得·布勞,馬歇爾·梅耶.現代社會中的科層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2]周偉.地方政府間跨域治理碎片化:問題、根源與解決路徑[J].行政論壇,2018,(1):74-80.

[3][德]馬克斯·韋伯.韋伯作品集Ⅲ·支配社會學[M].簡惠美,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Brian Arthur.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What It Is and How It Evolves[M].London, UK: Penguin Books, 2009.

[5]陳柏峰.城鎮規劃區違建執法困境及其解釋——國家能力的視角[J].法學研究,2015,(1):20-38.

[6]郭忠華.勞動分工與個人自由——對馬克思、涂爾干、韋伯思想的比較[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168-183.

[7]張兆曙.城市議題與社會復合主體的聯合治理——基于對杭州3種城市治理實踐的組織分析[J].管理世界,2010,(2):46-59.

[8][美]理查德·斯格特.組織理論:理想、自然和開放系統[M].黃洋,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9][美]斯蒂芬·戈登斯密斯,威廉·D.埃格斯.網絡化治理:公共部門新形態[M].孫迎春,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0] [美]B.蓋伊·彼得斯.政府的未來治理模式[M].吳愛明,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11] 王佃利,王桂玲.城市治理中的利益整合機制[J].中國行政管理,2007,(8):13-17.

[12] [荷]勒內·西爾登,等.歐美比較行政法[M].伏創宇,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13] 米加寧,賈妍,邱楓.“互聯網+”時代的公共管理學科[J].中國行政管理,2016,(5):152-153.

[14] 徐明.創新社會治理背景下的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J].科學社會主義,2015,(3):109-112.

[15] 朱仁顯,黃雀鶯.城市綜合管理的法治化規范化——基于廈門的個案分析[J].東南學術,2015,(4):63-70.

[16] [美]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改革政府:企業家精神如何改革著公共部門[M].周敦仁,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17] 汪明峰.空間的流變與折疊:互聯網時代的城市與區域轉型[J].南京社會科學,2016,(10):50-56.

[18] [英]戴維·赫爾德.民主與全球秩序:從現代國家到世界主義治理[M].胡偉,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3.

[19] 石佑啟,陳詠梅.論法治社會下行政權力的配置與運行[J].江漢學術,2014,(2):132-139.

[20] 童星.從科層制管理走向網絡型治理——社會治理創新的關鍵路徑[J].學術月刊,2015,(10):109-116.

[21] 莊立峰,江德興.城市治理的空間正義維度探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7):45-49.

[22] Charles Taylor. Philosophy & the Human Sciences: Philosophical Papers 2[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責任編輯 劉絳華

公共課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務理論在理論基礎上和價值取向等方面存在著許多不同之處,他們都具有時代特征,且對當時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重要的影響。新公共服務理論是一種理論創新,代表未來公共管理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務理論

以珍妮特·V·登哈特和羅伯特·B·登哈特為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新公共服務理論成為新公共管理的替代模式.通過對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理論基礎和價值取向等進行比較分析,本文認為,公共行政理論受制于所處時代,并為之服務,且對其所處在的社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務理論之差異

(一)理論基礎不同

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是經濟學基礎和私營部門的管理方法。經濟學理論是以公共選擇理論中的 “委托-代理”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中的交易成本理論為重點的。經濟學理論的這些共同特征是強調市場機制的優越性,提倡政府應該減少對市場的干預,所以,新公共管理理論崇尚大量地依靠市場機制去引導公共項目。20世紀以來,隨著信息化、知識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加劇,對西方國家的私營部門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私營部門為了適應環境,很快進行了管理變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公共管理者認為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之間不存在本質區別,在管理方式和工作效率上,私營部門還要比公共部門更勝一籌,因此,私營部門中的一些管理方法如績效管理、戰略管理、目標管理、靈活且具有彈性的組織模式、顧客至上、結果控制等方法都卓有成效,并紛紛被引入公共部門的管理之中。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一個理論基礎是民主公民權理論。公民權被看作是一種包含對社區及其成員的承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水平以及把公共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的生活方式。新公共服務理論重視民主公民權,實際上是對更加積極和更多參與的公民權的復興。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另一個理論基礎是社區與公民社區理論越來越受到關注。西方社會日益多元化,社區被視為促進統一和利益綜合的重要途徑。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社區的形成和發展。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第三個理論基礎是組織人本主義思想?;趥鹘y的官僚層級制限制了人類活動的視野,不利于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因此,人本主義試圖把公共組織改變為更少的受權威控制和支配的、更利于個人積極性和靈活性發揮以及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的組織。

(二)價值取向不同

新公共管理有眾多不同的名稱,但其核心價值取向是共同的,即市場化是新公共管理的首要價值取向?!靶鹿补芾淼囊粋€重要的特征是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公共服務組織的運作中,即實現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新公共管理主張用市場的力量改革政府,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部門,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展開競爭,縮小政府規模,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效率。新公共管理認為使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主要途徑是民營化和合同制。市場化成為新公共管理理論倡導改革、緩解政府壓力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新公共管理的另一個價值取向是顧客導向。政府不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官僚機構,而是由責任感的企業家,公民即為其顧客和消費者。只有以顧客為取向,才能提供多樣化的社會需求并提高政府服務質量。

新公共服務理論對公民權利更是倍加重視。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在公共組織尊重公民的基礎上,只要通過合作和分享過程來運行,就一定能獲得成功。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實現公民權利的手段是公民參與。

二、新公共服務理論是一種理論創新,代表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方向

在實踐中,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理論的嬗變。新公共服務理論作為以一種發展中的新理論,并不是對新公共管理的完全否定,而是合乎社會變遷和理論變遷規律的理論創新。具體表現在:第一,新公共服務糾正了新公共管理單一的經濟學基礎中的人性假設,把人視為具有公共美德的公民;第二,新公共服務拋棄了新公共管理追求“效率、效益、效能”的單一價值取向,把公平、公正、民主、正義等看作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價值取向;第三,新公共服務糾正了把服務對象當作顧客的傾向,不僅注重服務對象以顧客身份參與公共管理,更注重他們的社會身份;第四,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私人部門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不適用于公共部門。

在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領域,行政倫理在否定之否定的啟示下粉墨登場,理論的產生是建立在對已有范式的解構基礎上的。新公共服務的話語背景是建立在民主公民權、協商回話、組織人本、新公共行政等后現代理論基礎之上的。新公共服務在理論基礎、價值選擇、政府責任、公民精神方面不僅可以彌補和糾正新公共管理的偏頗,并可以替代新公共管理成為公共管理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Hood·Christopher·The‘New Public Management’in the Eighties·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20 (2-3): 93-109·

[2][美]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6.

[3][美]珍妮特·V·登哈特,羅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4][澳]歐文·休斯·公共管理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公共課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公共性是一個歷史地生成的概念。它是隨著公共領域的出現而出現的。具有公共性的公共行政是晚近才出現的#對于公共行政而言。公共性的概念是與合理性,合法性和代表性聯系在一起的。并需要通過這些概念來加以理解。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根本性質。 它決定著政府的目標和行政行為的取向。當代公共行政需要在對維護公共利益$提高公共服務的品質$鼓勵行政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加強責任感之中來表現公共性。

關鍵詞:公共性,公共行政;公共利益;合法性;代表性

在我國,80年代中期恢復和重建行政學的時候,我們是在行政管理學的名義下來進行學科規劃和理論建構的。 近些年來,由于公共行政概念的引入,關于公共性的概念以及其所指稱的內涵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討論。 這一討論不僅是有理論意義的,而且具有直接的實踐價值。 因為,它關系到對行政的性質的認識和界定,如何認識和界定行政的性質又對政府目標的實現,政府行為的規范以及行政體制和程序的設計,都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 或者說公共性這個概念所標示的是最為基本的行政理念, 是整個行政體系和行政行為模式建構出發點和原則。在行政發展史上,公共性的概念是與公共行政這一行政模式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對于公共行政來說才有公共性的問題。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混亂,往往使我們在考察行政管理歷史的時候誤用公共行政的概念。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學術界在概念使用上的混亂是驚人的,人們甚至談論所謂奴隸社會的公共行政封建社會的公共行政。 在這些社會歷史階段中,有行政是毫無疑問的。但這時的行政在多大程度上屬于公共的( 顯然應當作出否定的問答。 同樣,人們對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management:也不加區分.要么將兩者都稱作為公共行政,要么將兩者都稱作為公共管理.這實際上是在橫向的維度把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與公共領域的公共性加以混淆了,而在縱向的維度上則把不同的社會治理模式的公共性混淆了.如果我們在這些概念上經常出現誤用或亂用的情況的話,說明我們的理論是缺乏系統性和一致性的.說明我們關于現實的認識是混亂的,說明我們提出的行政改革方案在目標上是不明確的或有著錯誤導向的可見,需要對“公共性”的概念進行討論。

一、公共性問題的由來

哈貝馬斯是一位在公共性問題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學者,它在《公共領域中的結構轉型》這部著作中對公共性的生成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考證根據哈貝馬斯的研究,公共性的問題并不是歷來就有的,而是與近代社會一道成長起來的,在公共性問題的早期存在中,只能到咖啡館、信息欄、俱樂部小報中去發現公共性的雛形至于人們對公共性問題的認識則更晚得多就“公共”(Public)這個詞語來看,在英國,大致是從17世紀中葉才開始使用雖然英國這個時候使用了。公共。這個詞語,卻往往是在。世界?;蛘?。人類。這個意義來使用這個詞語的,也就是說,它尚不具有現代語匯中“公共”一詞的內涵在法語中,“公共”(lepublic)一詞最早是用來指稱“公眾”,這與現代語匯中的。公共。一詞已經有了一定的相近性,考慮到“公共”一詞與“公眾”一詞在現代社會的一定程度上的相關性,應當說,法國人是較早開始覺知到有著公共性問題的存在的大約17世紀末,法語中的。Publicity。被借用到英語里,變成了。Publicity。在德語中,直到18世紀才開始出現這個詞當這個詞被移植到德語中的時候,主要是從屬于批判的目的,大概是指“公眾典論”。這也就像當代中國有人使用“善治”這個詞來達到批判目的,即批判某種治理是“惡治”一樣至于法語中的。公眾典論。(opinion publique)和德語中的“公眾典論”(ffentliche Meinung)一詞,則是到了18世紀下半葉才被造出來。

正如哈貝馬斯在考察公共領域時回溯到14世紀一樣,對公共行政的考察也可以回溯到近代政府的出現,即回溯到根據啟蒙思想家的設計原則而建立起來的政府。有了國家,也就有了政府。在人類文明史的早期歷史階段中,國家與政府并沒有得到分化,而是合為一體的,以至于直到今天,人們還會在國家的意義上使用政府的概念或在政府的意義上使用國家的概念或者,人們為了把國家和政府區別開來而把國家稱作為廣義的政府,而把實現了與國家分化的政府稱作為狹義的政府其實,國家與政府未分化狀態下的政府是近代社會出現以前普遍存在的政府形式,對于這種政府和國家的關系,我們己經沒有必要在今天的學術語境中來加以嚴格區分了,因為它已經失去了作為建構對象的學術探討價值但是,對于這種政府及其行政的性質進行定位卻是有意義的,它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近代以來的政府及其行政的性質,也有益于我們需要致力于建構的走向未來的政府及其行政的性質。

近代社會,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國家的出現,國家與政府開始分化政府對公共事務關注的程度也在逐步地得以提高。但是,在西方剛剛進入近代社會的時候,資產階級的首要日的是鞏固新生的政權,資產階級政府需要在兩個戰場上強化暴力職能,一方面,它需要防止舊勢力的復辟;另一方面,又需要應對新生的無產階級的挑戰所以,其重點就放在階級鎮壓和政治統治上,對社會事務的管理就相應地顯得薄弱和有限畢竟,資產階級的政府是在啟蒙思想家們的設計原則下來進行建構的,特別是國家的權力制衡原則決定了。這種政府包含著統治職能弱化和管理職能強化的可能性。到了近代社會發展的中期,隨著資產階級政權的穩固性加強,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政府逐漸開始了用社會管理職能取代政治統治職能的進程。雖然這個時候的政府行政還不能被看作為公共行政,但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了公共性。當然,由于“政黨分肥”等政治操作上的原因,阻礙了行政公共化的進程,但行政管理化的歷史趨勢必將要求結束“政黨分肥制”因而,在19世紀80年代前后,英美等國開始了政治與行政分化的歷程,最終出現了不同于“統治行政”的“管理行政”模式。

管理行政就是公共行政,但是,還只是工具性意義上的公共行政,這種行政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卻是形式上的公共性,而實質上的公共性,則是比較薄弱的。所以,公共行政進一步發展的前景,就必然是形式上的公共性與實質上的公共性相統一的。公共行政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行政改革,在其深層動力上,可以看作是公共性的踩動也就是說,人類歷史到了這樣一個時刻,公共行政形式上的公共性已經不能適應社會治理的需求,人們也不再滿足了公共行政只在形式上擁有公共性。從全球范圍來看,行政改革在每一個國家都有著獨特的路徑選擇,彼得斯在《政府的未來治理模式》一書中就概括出了四種行政改革模式但是,在如何根據走向實質公共性的要求來建構公共行政方面,都遠遠沒有達到6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運動”在公共性問題上完成的理論自覺所以,我們可以斷言,各國行政改革下一步的目標必然會朝向更加逼近實質公共性的獲得,自覺地去圍繞著如何增強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問題而進行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如果一個國家不能走向這個目標的話,那么它的行政改革就必然是走了彎路甚至歧路。

二、公共行政公共性的價值

吳瓊恩認為,由于威爾遜提出了政治與行政二分的原則,對行政人員提出了堅持價值中立的要求,從而出現了一次行政典范變遷,實現了從傳統的行政管理到公共行政的歷史性轉換,公共行政開始強調“公共性”結果,行政不再以服務于階級統治和黨派政治為宗旨,而是像威爾遜所說的那樣,積極地考慮。首先,政府能夠適當地和成功地進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樣才能以盡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費用或能源方面盡可能少的成本完成這些適當的工作?!赀@就是行政的效率主義化或管理化,從而突出了行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問題。

出于合理性的目的,行政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行政學的一個中心問題,若離開了效率,則行政學亦將無法成為一門單獨的學問了。然而,僅僅關注效率的合理性還是一種形式上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只有實現了與合法性的整合才是公共行政所具有的特征。不論是否向國家意志負責與否,只要是肩負公共目的責任的組織,皆是公共行政關注的對象然而是否存在有一種責任機制或者是否有能夠達成公共同意的方法,來決定這些組織的功效(fficacp)與合法性(Legitimacp),這才是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所隱含的意義。界合理性與合法性是公共行政的兩個必要向度,正是這兩個向度的統一,才賦予了公共行政以公共性的內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公共性的涵義應該超越管理的技術層面,更加關注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問題。

關于合法性,《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是這樣解釋的:這一概念意指某個政權及政權的代表及其‘命令’在某個或某些方面是合法的它是一種特性,這種特性不是來自正式的法律或法令,而是未自由有關規范所規范的,‘下屬’據以(或多或少)給予積極支持的社會認可(或認可的可能性)和‘適當性’討論的焦點在于兩個方面;第一是統治、政府或政權怎樣及能否—在某一社區或社會范圍內,以價值觀念或建立在價值觀念基礎上的規范所認可的方式—有效運行;第二是這種有效性的范圍、基礎和來源。根據這種解釋,公共行政的合理性是包含于合法性之中的,是作為合法性的一項指標而存在的。然而,合法性又是在很好地回應社會的需求和滿足環境的需要中獲得的可見,對于公共行政來說,公共性、合理性與合法性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它們之間互為前提、基礎和手段,只有三個方面實現了統一,才能形成公共行政的整體所以,對公共行政公共性概念的認識,需要同時在合理性和合法性概念的探討中進行,如果離開了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概念,公共性的概念也就成了空洞的抽象,對于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質也就無從把握。

但是,公共性并不是關于公共行政的解釋性概念,對這個概念的理解,還需要有著規范性的視角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看,公共行政是在工業社會的歷史階段中為適應社會治理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基本的社會治理途徑,工業社會的治理體系為它確定了總的目標,它從屬于這個目標,擔負起主要的社會治理責任在參與社會治理的過程中,公共行政的基本任務就是處理個人與集體、不同的社會團體、不同的利益階層等之間的關系,以求在多元的利益沖突中發現共同的基點。這個基點就是公共利益對公共利益的追求,又使公共行政獲得了公共性對于公共行政而言,公共利益是它的目標,公共性是它的實質,其他方面則都是手段,即作為工具體系的手段目標決定性質,性質則規范著手段所以,公共性的問題,對于公共行政的全部過程及其行為主體,都有著規范的意義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對公共行政的制度、體制和行為模式,都有著終極性的規范意義。公共行政既是實現公共性的行政也是公共的行政。

公共課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信息、流程和規則三大公共財政管理工具都存在缺陷,如獲取外部信息成本高、信息超載、決策分工沖突、規則具有副作用等等,但管理工具并非無用。公共財政管理現代化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不斷探尋更完備的信息、更完整的流程、更有效的規則。

關鍵詞:公共財政;信息;流程;規則

公共財政管理工具有三個:信息、流程和規則。在現實中,公共財政管理目標的實現依賴于那些管理公共財政的人——管理財政事務的官員、分配的管理決策者、提供服務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這意味著,要轉變政府中每個領導者和工作者的行為——將揮霍者變為節儉者,將計劃制定者變為計劃評估者,將服務提供者變為績效專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這的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政治經濟學文獻認為,要完成這一任務,必須改變激勵機制——人們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動機和動力。事實上,改變激勵機制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影響行動和績效的因素很多,公共財政管理作為一個開放系統,在其中并不起主導作為。更為重要的是,從激勵機制到行為變化之間不存在確定的路徑。否則,很多國家在財政政策方面將會更加“節制”,政府將會更為科學地進行項目撥款,高效服務將成為常態。為此,可以將公共財政管理改革概括為:要改變行為和結果,政府必須改變參與者獲得信息、處理信息的方法以及對參與者行為的約束。

一、信息

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共財政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在這一流程的各個階段,信息被開發、分類、匯編成文件,并轉化為政策、行動和財政成果。那些從事公共財政管理工作的人既是信息的生產者也是信息的消費者。

有一個基本假設,即改變信息的組合方式可以改變公共財政管理者的行為。每個早期確定的目標都需要有自己的信息庫,每一公共財政管理創新也是如此。隨著政府影響力的擴大,對公共財政管理的信息需求已經上升到這種程度:信息組合量如此巨大,以致削弱了公共財政管理改變行為的能力。強加給公共財政管理者的信息越多,就越容易被忽略。通常來說,管理者可以從基本信息中分辨出有用信息?;拘畔⑼ǔJ蔷臏蕚涞?,比理想信息更及時、更易于應用。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本財政年度信息質量要比對未來預測更高,以及為什么輸入的數據往往比計算出的數據更加可靠。

公共財政管理改革所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將信息從“有用”轉化為“必要”。政府規則可以使理想的信息變為必要信息嗎?這一做法似乎很有吸引力,因為現成的信息容易被忽視,而由規則規定的信息卻很難被忽視。

(一)信息成本及其對信息可用性的影響

從理論上講,獲取一個單位的內部數據并不太困難且成本較低,而獲取外部數據的代價可能較大。這種區別可以通過比照醫院管理來說明,雖然它幾乎適用于所有公共服務。

一個運轉良好的醫院需要各類數據,比如,員工人數及薪酬、入院和出院患者人數、床位數和入住率等。獲得投入、工作量、產出這些統計數據無須付出太多的精力,只需一定的成本就可將其編成表格。然而,關于醫療成果和影響的數據則在醫院之外。一個醫院能掌握其內部的運行情況,但卻無法知道患者出院后是否能夠按處方服藥,低收入居民是否有能力去醫院就診,以及醫院服務是否適合社區的年齡結構等。這個例子說明,為什么許多國家的政府在獲取可靠的成果和有影響的數據時,都經歷過很多困難,以及在開發信息需求時,他們需要充分考慮成本和難度。問題不在于信息是否有用,而在于獲取數據的成本是否合理。

(二)信息需求與信息超載

公共財政管理創新的累積效應,增加了對中央機構的信息需求。創新通常會增加而不是減少信息量,并且會使信息之間相互獨立。采用權責發生制并不能消除收付實現制,一個多期限的財政框架仍然需要有詳細的年度預算,將產出納入考慮并不表示不需要了解投入情況。固然現代信息技術和較為完善的金融體系可以減輕工作量,但有時也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一些關鍵的公共財政管理系統,比如預算,具有有限的處理信息能力。最后期限比比皆是,當一個任務完成了,另一個任務又來了。與其他政策領域的大多數情況相反,對于公共財政管理來說,無所作為或拖延期限不是一種策略選擇。在分配資源之前,政府不會期待更好的信息,也不會為做出更合理的決策而認真審查所有信息。越來越多的政府聲稱,愿意運用項目規劃或績效預算,但是,仍然通過結算工資、差旅、設備和其他項目等費用來設置支出水平。

可以通過清除公共財政管理系統中的過時信息來減輕信息超載。在設立新規定時,需要去除一些舊的報表和報告。雖然可以減緩數據量增長,但是很難完全消除信息超載現象。

(三)信息引發沖突

“超載”不僅是信息量的函數,也是分配資源、評估項目和檢測政策選項所引發的沖突強度的函數。增量行為是一種普遍采用的控制沖突的策略,通過縮小決策范圍和保護已有資源,可以減少沖突。也可以通過減少在編制預算時產生及審核的數據類型來緩解沖突。由此產生的分配可能是次優的,但卻是以一種及時和壓力較小的方式。

許多公共財政管理創新產生的效果與“增量行為”相反,其使問題、利害關系復雜化,挑戰了傳統的通過妥協達成共識的處理方式?,F代財政管理理論告誡政府,只考慮當年的財政狀況是不夠的,還必須考慮未來的情況,審查現有的項目,并且不能滿足增量主義,不僅要考慮機構的財政需求,還要考慮項目的進展情況。這些以及其他當代公共財政管理改革可能加劇沖突。

各國政府處理超載沖突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與處理超載信息的方式相同。他們忽略信息,或沒有挖掘到信息。完成工作成了最重要的,即使這意味著要忽略掉某些信息。他們還會有更過分的行為,比如,刻意修飾信息,使其適用于其他用途。他們將戰略計劃轉變為獲取更多資源的工具,為了適應組織結構圖而排列各類項目,完全無視目標的實現。支出機構在績效預算中填塞大量信息,以顯示他們做了大量工作,從而需要更多的資源。在預測當前決策的未來成本時,他們使用過于樂觀的假設。他們軟化中期預算框架的硬約束,將其視為未來支出的下限而非上限。這些將公共財政管理改革變成了案例展示,它使政府能夠吹噓其擁有先進的績效預算,驕傲地展示中期預算框架,但實際上什么也沒有。

擴大沖突并不是公共財政管理創新的衍生產品——它對公共財政紀律、分配方案和公共服務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在實際工作中,那些為了避免公共財政管理議程的沖突,經常導致過度的赤字、僵化的分配、低效的服務和封閉的系統。即便沖突加劇了完成公共財政管理任務的復雜性,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沖突也是有益的。

政府面臨挑戰:在管理沖突和公共財政時,既要維持穩定的財政進程,又要適應政治訴求;既要支持現有項目,又要為新的分配方式拓展空間;既要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又不能使公職人員的士氣低落;既要使財政決策更加透明,又要使政府正常履職。尋求平衡的困難在于,公共財政管理設計者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因為他們缺乏構建一個完善框架的必要工具

(四)利益不對稱與信息不對稱

擁有信息和控制資源的人們通常存在一些對立關系。各部門負責人(內閣部長、中央機構或部門高級官員)用于資源分配決策的許多信息,依賴于管理項目和提供服務的經辦人來提供。負責人尋求更全面的信息,以支撐其做出正確決策;經辦人則尋求更有利的方式展示其項目重要性,以獲取更多的預算。負責人試圖通過建立自己的信息來源,以減少對經辦人的依賴,但這并不能消除財政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盡管那些分配資源的官員擁有權力,但經辦人具有操作優勢,他們更清楚項目如何運轉和控制提供給他人的信息。相互的依存(一方有資金,另一方有信息)、持續的關系(在每個預算周期各方相互影響)和達成協議的自覺需求(政府必須提出一個預算)促使各方相互妥協,形成合作。

公共財政管理創新,旨在通過增加已處理的數據(包括有效性和效率性數據)供給,以及授權中央機構控制一些關鍵信息,來減少信息不對稱性。例如,盡管通常由支出機構估計來年的資源需求,但是,中央機構也可以運用計量經濟學和項目規劃模型,為同一年進行基線預測。同樣,中央機構可以評估項目規劃、設計成果測量方法、調查公民對于公共服務質量的看法、設定產出和其他績效指標、比較不同機構間的運行效率。

然而,很少有中央機構努力去做這些事情。如果他們這樣做,可能會加劇其與支出機構的對立,并有可能促使支出機構在給上級提供數據時變得更加狡猾。此外,信息集中也與新公共管理理論相悖。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當那些提供政府服務的人,對其所消耗資源和產出成果負有完全的責任時,就會減少其投機取巧的行為,提高其績效。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支出機構擁有信息的所有權,可能會增加對新信息的使用。因此,即便信息不對稱會限制負責人合理分配資源的能力,但一些擁有先進公共財政管理系統的國家都會選擇不集中控制信息。

這里提出的四個問題,都是對信息本身會改變公共財政管理者行為的觀點的質疑。了解一個項目比另一個更有效,并不足以促使政府重新分配資金。同樣地,認識到一個項目不具備財政上的可持續性,也不足以讓政府更加謹慎行事。要使信息產生不同的效果,必須按照能夠改變公共資金運用者行為的方式處理信息。

二、流程

在公共財政管理中,流程是將信息轉換為決策、行為或文件的過程。每一個重大的公共財政管理創新,都會改變一個甚至多個步驟,這些改變通常與信息的改變相關。為此,我們有必要區分兩種不同類型的流程:一類流程是許可性的,即可供政府選擇使用的;另一類流程是強制性的,即政府必須運用規定的方法。

(一)常規流程

公共財政管理的顯著特點是大部分流程年年重復,變化很小。例如,審計者的常規流程包括審查賬目及編制財政狀況報告,預算制定者的常規工作是分配資源和監督支出。常規流程的這種重復性能夠減少沖突、簡化任務、穩定角色和關系、協調大量瑣事。參與者不必每年為流程爭執或者臨時建立新的流程。一般來說,這部分常規性工作在做出單一決策前就已經完成了,除非決策周期中的一些流程做出了新的調整。這些常規流程讓公共財政管理平穩,并有助于及時開展。

只有當一項公共財政管理創新被植入到公共財政管理步驟時,才可以說完成了這項創新。檢驗新步驟融入常規流程的程度,是評估創新是否真正融入公共財政管理的有效手段。政府每年都需要決定是否進行項目評估,但項目評估不可能成為資源配置工作的全部。一段時間內,澳大利亞是少數有效利用項目評估的國家之一,因為澳大利亞有一個評估策略,能夠定期將有價值的發現納入預算決策過程中。相對于常規流程本身,其連接新舊流程之間的方式可能更重要。例如,一個中期預算框架作為獨立的流程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只有當它被整合到年度預算中時,它才能對當前的決策產生約束作用。

常規流程還有另外一面,它能緩和沖突,但卻無法吸引政治家和管理者給予支持和關注。在年檢中需要關注常規流程可能引發的風險。改革者頻繁地對其創新進行修補,以保持流程的活力,從而避免因流程太過常規化而喪失影響力。公共財政管理面臨的一項挑戰是在保持政治領導人和管理負責人參與熱情的前提下,將創新嵌入到常規流程之中。用臨時措施豐富常規流程,可能是一種既能保持流程正常運轉,又能吸引高層關注的明智之舉。

(二)決策框架

處理財政數據的第一步是將信息進行分類,以用于決策或其他行動。一般來說,改變信息分類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制定決策的方式。一般預算注重資金的投入——如工資、差旅、食宿以及其他項目支出金額。把預算方式從一般改變為項目預算后,則關注重點是各項政策目標——政府應該支出多少以達成減少貧困、改善環境質量以及其他公共目標。

然而,流程與決策之間的聯系并不像改革者所認為的那樣顯而易見,因為所有較為復雜的公共財政管理系統都有多重分類。各國政府通常依據明細項目(即使他們有項目預算或績效預算)、行政單位、經濟類別和職能部門來安排支出。其他分類可能依據區域、性別、年齡、接受者的收入,這些分類可能是強制的,也可能是自定的。然而,盡管政府可能維持多重分類標準,但只能以一種分類方式作為制定權威性決策的基礎。常見的公共財政管理改革錯誤,是將陳述誤當做決策,例如,將項目中的預算陳述或存在的績效模板,作為政府擁有此項預算的依據。大多數國家是按行政單位對會計核算、預算和其他財政管理流程進行分類的。預算支出機構(而非項目)提供服務,并為主要的問責對象。而真正的項目預算應該無視機構的界限,把服務于相同目標的所有活動與支出劃歸于同一個類別。然而在實踐中,大多數政府雖然宣稱他們有項目預算,實際上他們僅僅將項目與可確定的機構單位相聯系。例如,他們可能將水質項目歸于水務局,但是沒有把其他開展水質工作的行政主體納入項目中。

根據上述的分類特征,可以得出如下啟示:第一,具有完整行政分類的政府,可能會去考慮以下這些問題,即引入新的項目分類是否真的出于改變決策流程和責任關系的考慮?如果不是,這項改革可能耗費多年,或者僅僅是改變表象,尤其是當政府內部對于目標或最佳項目結構存在分歧時。第二,公共財政管理變革應著力于提高政府及機構的管理能力,因為這些主體決定如何使用公共資金。第三,在主要分類中附注重要問題或表明公共資金管理方式的計劃表或聲明,以此作為補充能夠更好地促進財政管理。

(責任編輯 耿 欣;校對 GX)

公共課論文范文第5篇

9月5日,《經濟》雜志社政府采購編輯部與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聯合主辦的“2008創新公共采購服務平臺模式研討會”在經濟日報社召開。各級政府采購采購中心負責人、采購人、行業協會負責人、檢測機構負責人、企業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就如何進一步做好公共采購服務工作,創新公共采購服務平臺進行了積極的探討。

研討會上,《經濟》雜志社政府采購編輯部主任陳劍飛做了編輯部的背景介紹。編輯部在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機關成立時組建。五年來,立足于權威、客觀的報道,進行過大量的平臺搭建工作。在實踐中,與政府采購的動態相應和,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與資源,積累了豐富的平臺構建經驗。

討論中,與會代表就公共采購服務平臺的功能模塊構建與流程設計、如何設立招標產品前端服務及中標產品驗收服務、如何設立公共采購主要商品全國信息發布服務、如何規劃與設立統一的公共采購實物展廳等問題彼此碰撞,各抒己見。

尤其是服務平臺功能模塊中爭議最大的標書問題,成為研討會討論的焦點。代表建言利用行業協會和專家的資源,把招標文件的資質和技術編寫重視起來。

與會代表達成共識:在順應我國“以創新求發展”的趨勢下,設立一個政府采購人與供應商全方位溝通交流的服務平臺是非??尚胁⑶矣袑嶋H意義的。

《經濟》雜志社政府采購編輯部副主任方劍做了政府采購同行建議的匯集,表示編輯部愿意與各級政府采購中心、各行業協會及政府采購供應商齊謀合力,共同搭建公共采購服務平臺,作為政府采購人和供應商間溝通平臺。

創新公共采購服務平臺的搭建,將對今后的政府采購工作起到一定意義的促進作用,為我國政府采購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推波助瀾。

上一篇:產業發展下一篇:生命哲學

熱門文章

公共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