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命哲學范文

2024-04-18

生命哲學范文第1篇

生命教育在我國已經拉開了帷幕,這是中國現代教育理念的一次飛躍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客觀地說,現行的生命教育存在著根本性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它缺乏生命理念的引導。然而,生命理念的確立并不是生命教育所能解決的問題,它必須依靠生命哲學才能樹立。因此,要開展好生命教育,有必要借助生命哲學的指導幫助我們確立合理的、正確的生命觀念。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生命哲學確立的生命觀念也必須借助生命教育才能深入人心。因此,生命哲學和生命教育相輔相成,密切相關。

一、生命哲學:建構人的“鏡像自我”

生命教育開展的前提是確立人的生命觀念。這種生命觀的表達體現在人的概念上。但是,人的概念,根據德國哲學家卡西爾的說法,是功能性而非實體性的,因此,難以靜態地陳述,只能表達人對自身結構的理解。這種理解會形成“自我形象”,人借助這種“自我形象”來塑造自己,尤如人們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因此,本文借助“鏡像理論”來說明人對自身的理解和模塑。

1、鏡像自我的含義

“鏡像理論”是由法國思想家拉康提出來的。他認為,兒童在六個月左右,心理狀態進入“鏡像階段”。他指出,鏡像階段是人類特有的現象。動物看到鏡子中的自我,或無法辨認?;驘o動于衷。但兒童不僅能夠辨認,而且還會產生與鏡像同化的愿望。不過,拉康還只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指出人借助鏡子認識和塑造自我。美國社會學家庫利則不僅明確提出了“鏡像自我”的概念,而且把“鏡子”擴展為他人與社會。庫利認為,自我的形成是在個人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從別人對自己的認識、態度和行為中獲得對自己的了解。由于“鏡像”理論能夠形象、準確地說明人對自身生命的理解,本文借鑒了拉康的“鏡像階段”理論和庫列的“鏡像自我”理論來闡述人的生命觀。不過,我這里提到的“鏡像自我”擴大了“鏡子”的范圍,我認為“鏡子”可以是當下的“他人”,也可以是歷史的“他人”。事實上,人對自身的理解往往來自文化傳統,當下“他人”的評價,其根據也主要來自于文化傳統。

2、生命哲學與“鏡像自我”的獲得

所謂生命哲學,就是對生命進行整體的、系統的研究,以期從根本上解決生命問題的學說。生命哲學之所以能夠建構人的“鏡像自我”,正是因為生命哲學把人放置于宇宙背景、社會關系中加以考察,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他人)以及人的身心關系中進行整體性、系統性的考察,從而尋找出人的生命的本質。生命哲學首先使人確立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為構建人的“鏡像自我”奠定宇宙論背景;其次,生命哲學明確了人的社會關系,為人類探尋自己的本質指明了方向;同時,生命哲學還對人的身心關系作出了理論說明,為人類理解自身的情感、精神、意義等問題提供了前提。

總之,生命哲學從人類的宏觀大背景和復雜的關系體系中勾畫自己的形象,在人類思維的最高層面上體現了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和理解。只有生命哲學,才能從宏觀上、整體上對人的生命作出說明,使人獲得對自身的認識、構建“鏡像自我”;也只有生命哲學,人才能有效地建構“鏡像自我”。

3、我們需要怎樣的“鏡像自我”

實際上,人的生命觀念是不斷發展的,不同的歷史時代有不同的生命理念。那么,當今,我們應該確立怎樣的生命理念呢?讓我們來看看學人對生命的探索,如何從生命構成和生命活動兩方面為我們揭示生命的本質。

在生命結構問題上,高清海先生在上世紀就提出了“人有雙重生命而非單一生命”的觀點。他認為,“人除了與動物相同的生命以外,還有著與動物不同的生命。我們應當從兩重性的觀點去理解人的‘本性’,也必須以同樣的觀點去理解人的‘生命’,即把人看作有雙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給予的自然生命,又有著自我創生的自為生命。我們可以稱前者為‘種生命’,稱后者為‘類生命’。種生命與類生命的分別,可以從我們平常所熟悉的個體生命與社會生命、物質生命與精神生命、自然生命與文化生命、自在生命與價值生命、本能生命與智慧生命等的區別中去理解,因為它們大體上是相當或相互對應的”。高先生是我國較早闡述生命存在多層面內涵的學者。

當前,我國學者一般把生命劃分為三個層面:血緣性生理生命、人際性社會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所謂血緣性生理生命,顧名思義,即指人從父母那里獲得的肉身。但是,人如果僅有肉身還不能稱之為人的生命。之所以稱其為人的生命,關鍵就在人生活于社會之中,與社會其他人和組織結成復雜的關系,其生命必然打上社會的烙印,這就是人際性社會生命。但人的生命不能僅僅停留于此,人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還必然具有精神性超越生命。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對生命存在三個層面的劃分只是理論上的抽象,事實上,只要是人,就不會只有純粹的生理性生命,也不會只有純粹的社會性生命或精神性生命,人的真實生命都是三個層面的統一。

不過,人的生命不是靜態的,要合理地理解生命的本質,還必須從人的活動出發。德國哲學家卡西爾說:“如果有什么關于人的本性或本質的定義的話,那么這種定義只能被理解為一種功能性的定義,而不是實體性的定義?!比说亩x的功能性特征。要求我們在認識人的本質時,必須立足于人的活動。

在生命活動問題上,美籍華裔學者傅偉勛的歸納很具代表性,他構想出“生命的十大層面及其價值取向”模型。依照生命存在的諸般意義高低層序與自下往上的價值取向,他認為,人的生命應該具有下列十大層面:身體活動層面、心理活動層面、政治社會層面、歷史文化層面、知性探求層面、美感經驗層面、人倫道德層面、實存主體層面、生死解脫層面以及終極存在層面。生命的層面,決定了生命哲學探討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上述對生命結構和生命活動的揭示來看,人是一個整全的概念。從生命結構上來說,人是生理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統一;從生命活動來看,人的生命是由多種活動建構起來的。人的各種活動建構起人性的各個扇面,豐富人的內涵。人的三重生命和由活動所獲得的各種屬性,就是人的“鏡像自我”。這種“鏡像自我”體現了我們對生命的全面理解,是我們當前應該建構的“鏡像自我”。只有這種體現了當代先進生命理念的“鏡像自我”,才能成為我們進行生命教育的出發點。

二、生命教育:實現人的“鏡像自我”

所謂生命教育,就是以一定的生命哲學為基礎,以生命哲學所確立的生命觀念為目標而進行的教育。如果說,生命哲學是確立人的“鏡像自我”,那么,生命教育就是實現人的“鏡像自我”。因此,生命哲學不僅從根本上樹立了人們的生命觀,為生命教育確立了目標,同時它也規定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特征。

1、生命教育必須是整全教育

人的“鏡像自我”是由多個維度構成的,

不同的維度構成了人生的基本問題。根據上述關于生命結構和生命活動的認識,我們可以概括出生命存在面臨著生存根據論、身心觀、生命境界觀、修養工夫觀、欲望觀、生死觀等基本問題。生存根據論確立人的生存的形而上學基礎,為人的生命境界提供本體論依據,并由此建立人的意義世界。它體現了人對生命的終極關懷、終極意義和終極存在所采取的立場,是人的生命的首要問題。身心觀則表達了人對自身的認識,包括對自身生命存在的結構及其關系等問題的考察,是形成人的自我觀的基礎。人的生命首先是生理性存在,而生理性存在必然產生相應的生理欲求,因此欲望是任何一種生命哲學所必須思考的對象。欲望觀不僅體現了一定的身心觀,也制約著人們的生命修養觀。而所謂的生命修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制欲的過程,這在理學中表現得很顯著。生命境界觀體現了人們的精神追求,是生存根據論在生命實踐過程中的具體體現,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展開。生死觀是生命哲學的最終歸旨,是一切理論的終結點。生命哲學的這些基本問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構成一個關于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有機整體。當然,這種“有機整體性”可能在形式上就具備,也可能只有在實質上具備。

生命問題的聯系性和整體性,要求生命教育也必須是整體性的教育。寬泛地說,人的所有學說都或遠或近、或隱或顯地和生命有關。但是,它們是以人類的某一特定問題為研究對象的,不涉及人類的整體。正如“割下來的手不是手”一樣,失去了生命整體性的觀照,這些學科就難以理解。也只有在生命哲學的觀照下,才能從人的整體性中彰顯這些學科對人的生命的意義。生命哲學之為生命哲學,是因為它直接以人的生命為研究對象,是對人的生命的整體性、宏觀性和系統性的把握。也只有這種以生命問題為直接理論對象,以對生命問題的根本解決為目標,對生命問題進行整體性研究的學說才能稱之為生命哲學。概括地說,生命哲學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它從宏觀上、整體上,系統性地探究生命問題;二是它直接關切生命問題,不經過中間介質。

因此,針對人的某一屬性、某一層面的教育雖然和生命有關,但都不能稱之為嚴格意義上的生命教育,更不能代替生命教育。比如。德育是針對人的道德屬性進行的教育,心理教育是針對人的心理品質進行的教育,都只是針對人的一種屬性的教育,因而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命教育。只有從人的生命整體來觀照的生命問題的教育才是生命教育。當然。德育、心理教育在人的整體生命的觀照下可以也應該成為生命教育的內容。

由于生命教育具有整體性,生命教育可以分等級,但不可分科目。在中國古代教育中,基本的成人教育是不分科的,如《三字經》就具備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它能實現“使人成為一個人”這樣一個基本的教育功能。即使是像千家詩、唐詩、宋詞等這樣進一步提升人格的教育,也始終是在提升生命境界這一主題觀照下進行的,絕不是支離破碎的知識教育。

2、生命教育必須是文化傳統教育

如前所述,人的生命是由生理生命、人際生命和精神生命三重生命構成的。其中,人際生命和精神生命是文化的產物,都來源于特定的文化傳統。因此可以說,文化傳統就是人的生命(人際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構成部分,進行生命教育必然要進行文化傳統教育。

長期以來,我們只關注人的生理性生命,忽視了人的人際和精神生命。比如,在解釋人的由來的時候,總是把人的來源歸結為猿猴,這只能說明我們生理生命的來源。事實上,人的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是文化的產物。不可能從動物性中獲得。兩千多年前荀子就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本裆膭撛旄x不開文化傳統,因為我們的精神生命就是文化傳統所賦予的。離開了文化傳統,就沒有所謂的精神生命。

當前,我們雖然逐漸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但都是從其功用性的角度出發的,如發現傳統的德治觀念、生態觀念、義利觀等具有借鑒意義,從而加以挖掘和利用。這當然是可以的,但遠遠不夠。一方面,這些觀念都是中國文化傳統中生命觀念的體現和展開,只有挖掘其深層的生命觀,才能真正發掘出其應有的價值。同時,我們還應該認識到,文化傳統是我們生命的構成部分,離開了文化傳統,我們的生命是殘缺不全的。因此,繼承文化傳統不僅是因為它有我們可以汲取的智慧,更是因為它就是我們的生命。也因為如此,生命教育必須進行文化傳統教育。

3、生命教育必須是人文教育

近現代以來,我們深受科學主義的浸潤,但在生命教育中卻又走向一個極端的傾向:在對生命本質的理解上,采用了生物學的標準,把人的本質歸結為一堆蛋白質;在對生命價值的理解上,往往以對物質財富的占有來衡量人生命價值的高低;在對死亡問題的理解上,認為人死如燈滅。這種極端科學主義的生命教育,導致人文精神的極度失落。而人文精神的失落,導致了人們價值世界的喪失、對精神追求的淡漠、以及意義虛無感的產生,并最終導致對生命的漠視和生命尊嚴感的喪失。

事實上,人的生命問題遠非科學主義的觀念所能囊括,人的本質也遠非科學主義的思想所能說明。人之異于禽獸者,主要在人文方面;人的生命構成有人際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等人文生命的重要內容。所以,生命教育必須是人文教育。當然,我們不反對從科學的角度進行生命教育,而是強調不能僅從科學的角度進行生命教育。

三、簡短的結論

根據以上論述??梢缘贸鋈缦陆Y論:其一,當前的生命教育必須加強生命哲學的引導,因為只有生命哲學才能有效地構建人的“鏡像自我”,確立人的合理的生命觀。當前人類應有的生命觀是:人的生命是血緣性生理生命、人際性社會生命、超越性精神生命的統一,缺失任何一個方面的生命都是不完整的;同時,人的生命是在活動中建構的,只有從人的活動出發,人的生命才能得以理解。其二,生命哲學對人的塑造和引導功能又必須借助生命教育得以實現,生命教育必須體現生命哲學對生命的規定。從我們理解的生命出發,我們認為,生命教育必須是整全教育、文化傳統教育和人文教育。

生命哲學范文第2篇

感謝我的死黨曾珍

謝謝你原諒我的任性,謝謝你對我的包容,謝謝你一直握著我的手。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沒有放棄我,沒有松開我的手,一直鼓勵我。你是沒有人可以代替的,你是我的bestfriend。

消失的不過是時間,而消失的時間會讓那些傷口開出最純潔的花朵,以一種高傲的姿勢回首往事。

感謝我的一年一班的好友張秀;

感謝你對我的幫助。一直都忘了說我很喜歡你的手,修長而靈活;我很喜歡你飄逸的長發,總是會有一股清香;我很喜歡和你一起舔著酸甜的雪糕的時候。在我最絕望的時候,一直給我幫助,不離不棄。我想對你說:“就算每一個人都放棄我們,自己也不要放棄自己,要活的比任何人都還要好。要好好的,好好的活著。”yuoaremybestfriend

感謝我的同桌葉浩;

謝謝你對我的幫助,對你呢,我沒有什么話好說的,只是希望你可以幸??鞓?。

感謝樊思夢

謝謝你是我的朋友,我們其實都是同樣的。很希望每一個人都關心自己,愛自己。謝謝你在我們共同的時光里,一直幫助我。不得不說你是一個很好很值得交的朋友,很好很好很好很好的人。對你呢,我想說‘‘希望你可以好好的生活,早一點遇到適合你的人,越來越漂亮’’

感謝我的師傅馬白春

謝謝你對我的關心,一直都關心我的。在我和我的爸爸吵架的時候,著急的四處找我。第二天還來開導我,一直忘了說我很感動。(像我媽一樣)你的確是一個很棒的人,在任何的方面都是如此。挺像問你的你是雜長的那么的高的,有沒有什么方法啊!我挺像長得想你一樣高的啊!youaremyteacher感謝我的朋友宋蘭

謝謝你對我的幫助,從小學到中學的時間里。很感謝你,你是一個孩子氣,有愛心的人現在你在三班了,希望你可以好好的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打算。永永遠遠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一切困難。還有就是言情少看一點,認真學習吧!

感謝我的朋友龔玉玲

感謝你對我的幫助以及關心,你的人緣特別好,很羨慕哦。你呢,特別的開朗活潑外向。我忒想問你,你是為什么會和我做朋友的?挺奇怪的為什么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會成為好朋友的。不得不說你的英語特棒,期待你成為一個美美的空姐哦。加油吧

感謝我的老朋友康佳麗

你也是從小學到中學的朋友之一,現在都要面臨中考了。要奮發圖強哦,為自己的未來拼搏。我還記得自己在小學說的傻話呢,你記得不。那時候才六年級上期,我傻傻的說在暑假的時候,要去你家玩。你和樊思夢都笑了。你笑著說‘怎么還會記得。’我現在想說的是,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的哦!希望你不會忘記我這個朋友,應該是絕對不能忘記。到死都要記住。

感謝屈燕紅

你對學習的認真和不懈,你很厲害。你身上有很多自己缺少的東西。二毛,你很優秀。你的眼睛很漂亮,你很可愛。你一定會上高中的,好好的加油吧!你真的很好,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別人怎么說你,你都挺大度的。如果換了我,我肯定會和他們吵。

感謝我的姐姐雪兔

你對于愛情的執著很感動,就算是姐弟戀又怎樣,只要互相喜歡就OK啦。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你們的愛情得到了很多人的祝福。當你和然楓在微博上公開的時候,我們的是真心祝福的;當你在微博上公開征婚的時候,我也是支持你的;當你把我們這些粉絲刪去的時候,我在找你的。一直想告訴你,其實自己對你很支持。記得自己對你留的言嗎?不管天空是紅得像草莓色一樣,還是黑的想白紙被燒成灰燼,我依然在。這句話是我真心想對你說的,真的。感謝我的哥哥

夏夏永遠的記得你,你雖然是自己認的,但是你的確是一個稱職的哥哥。你要好好的去追你的真愛哦!在愛情的斑馬線上,希望你可以很快的就找到你的另一伴。你一定會幸福的,因為你是好人。加油吧1

感謝趙洋

說句實話,你很優秀。很羨慕你,你對于航模的執著。真的把這份熱情投身于實際行動中,你很,。勇敢的去追求。和你聊天很愉快,我喜歡和有夢想

的人交談。聽他們在追求夢想的時候所遇到的搞笑離奇的故事,我認為有夢想并且付出行動的人是最美的。我也想要像你們一樣去勇敢的追求,就算是自己的實現自身價值?;钪揪褪沁@樣的。

感謝以上的所有人,謝謝你們曾經在我的生命中出現過。我不會忘記,不會忘記你們的。你們的。我們害怕歲月,卻不知道活著是多么的可喜。我們認為生存已經沒意思,許多人卻正在生死之間掙扎。甚么時候,我們才肯為自己擁有的一切滿懷感激?忘掉歲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壞。我們永不永不說再見。

——此文獻給以上的全體人

生命哲學范文第3篇

大學是一個神圣的殿堂:家有大學生, 便是一種身份;誰是大學生, 便是天之驕子;許多人喜歡進入大學去感受那份文化氛圍, 去體會人生那種升堂入室的美好。那么, 大學教育的魅力從何而來?顯然, 大學教育是培養人的。因此, 要了解大學教育的本質, 首先必須了解人, 大學不過是培養理想人的教育而已。

生命是一種不能用理性概念描述的活力, 是一種不可遏止的永恒的沖動, 是一股轉瞬即逝的流動, 是一種能動的創造力量。它既井然有序, 又盲目不定;既有一定方向, 又不能確定。生命是每一個人都能通過自我的內省而體驗得到的, 人們對它心領神會。它表現出來就是知覺、思想、情感;再進而表現為語言、道德、哲學、法律、藝術、宗教、國家、社會制度以及歷史等等。生命最后在狄爾泰那里落實為歷史。狄爾泰說:“生命是豐滿的, 多樣的, 是個人經驗的種種相互關系。在它基本的質料上, 生命與歷史是一回事。”[1]人是一種生命性存在。不管是微生物還是高等的人, 他們都在改造世界使其符合自己的需要。生命, 蘊含著許多先驗的內涵, 是絕對命令。例如, 人作為生命需要實現生存、安全、愛與歸屬、自我實現等等基本需要。孤兒院的孩子在成年后有很多都表現出心理上的不健康, 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幼年時期缺少愛, 說明愛與歸屬的需要是生命的絕對命令之一。[2]在人的生活中, 如果去掉了生命的絕對命令, 那么人就不成其為人;生命是人的奧秘, 是人的形而上的表現, 是萬物之謎的靈光。作為一種追求生命意義的存在, 人開始立于世界。但是, 達到生命這個神秘境界的途徑是什么?人總是在根據他人的生命經驗與自己的生命歷史苦苦求索。一個方面, 他要運用自己的心智改造自然界, 生產自己所需要的物質產品;第二方面, 他離不開社會, 又由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他要處理好同社會的矛盾;第三方面, 生命的含義并不是天生讓人明白的, 人應該發展自己的自我意識, 體會與尋找生命的含義。這三個方面, 本質上是讓生命升華, 是教育的本質內容, 當然也是大學教育的本質內容, 大學教育不過是教育的高級形式而已。升華生命是大學生安身立命之所;升華生命是大學生能夠得到社會承認的關鍵;升華生命, 是大學生人生成功的關鍵;因此, 升華生命是大學教育的本質。

二大學教育的基本內涵

第一, 大學是追求真理, 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場所。有人可能會說, 大學是一些抽象的無用的道理。其實, 大學的用不是即飲可樂, 它可能是植樹造林、圍湖引風、建房擋雨的環境, 它也可能是改造自身讓其自我調出清涼感的基因工程。

第二, 大學是反思終極意義, 樹立世界圖景的場所。人要追求屬于自己的東西, 首先要明白什么應該是屬于自己的東西, 這就歸結為一種人生意義的追問。那么, 什么是世界的本質與人生的真諦?如何破解生死之謎?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死以一種巨大的物理事實籠罩著我們, 物質世界絕對真實, 人死后物質世界永恒運動, 人只是歷史短暫的一瞬, 人再也不會回到世界, 那么, 死是不是體現了人生是悲劇?[3]而要破解對死的恐懼心理, 必須進行哲學思考, 從而樹立新的世界圖景。新的世界圖景的創立不僅可以緩解對死亡的恐懼, 而且可以打開思維的創造之門。

第三, 大學是畫出人生意義的場所。人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 作為人, 無論他是領袖名人還是凡夫俗子, 都是珍貴資源的結晶體。對于一個做衛生的老太太, 富翁可能不把他看成資源。但是, 這個做衛生的老太太可能握有一張選票、可能擁有一個博士兒子、可能忠心耿耿幫富翁守護財產、可能窺探富翁腐敗的證據、可能把富翁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向社會傾訴最后給富翁極大的社會壓力……, 也就是說, 做衛生的老太太也是一種極大的資源。一個人想成為人才, 需要社會的各種各樣的資源。善于挖掘這各種資源的人在社會上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要挖掘各種資源, 除了能夠用自己的資源和別人進行交換以外, 也需要得到他人的積極評價, 這樣才能使人讓渡資源 (這個資源對讓渡人可能是無意義的) 。要得到他人積極評價, 就需要樹立自己的形象。樹立良好的形象, 需要專業本領、需要尋找生命意義與價值的能力以及人格魅力。尋找生命意義與價值的能力也可以稱之為畫出人生意義的能力。而人格魅力, 表現為一種人生境界。它可能是“暮色蒼??磩潘? 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悠閑淡定;可能是“醉里挑燈看劍”的壯懷激烈;可能是“孤云去獨閑”的悠悠雅興;是“念天地之悠悠, 獨悵然泣”的凄美孤獨;還是“長太息以掩泣兮, 哀民生之多艱”的悲滄……。

第四, 大學是培養人根據人的心理狀態, 滿足人的需要從而使他人讓渡自己利益的場所。我們經??梢钥吹皆S多沒有任何大學學歷的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具有一門迄今大學都沒有講授的學問, 這就是根據他人需要, 運用策略調動他人為己服務的學問。人在提出各種生命的目的后, 他需要進行各種決策為目的畫圓, 例如, 他可能需要說服姨媽和他共同投資;或者需要確定計策、壓制各種反對實力取得政治斗爭勝利;或者需要采取巧妙手段、壓制情敵取得女朋友的青睞;或者需要進行調查研究、確定市場情況、推出營銷策略, 這些, 都需要了解物的聯系與生命規律, 并由此形成創造性的方法, 這可以稱之為獲取人生價值的能力。在這個世界人是需要通過與他人打交道來獲得自己的利益, 因此, 他需要進行人情投資。人情滲透法律, 關系擊穿秩序, 賄賂打通關節。因此, 不但應該重視人與人公平的物質交換, 而且在交換能的過程中應該打開他人的心靈。

第五, 大學是培養人的政治導向的場所。人是一種目的性存在, 人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時呈現出千姿百態、高低不同的各種方式, 而這些不同的方式與人的自利性互相支持, 形成了人與人矛盾沖突的根源。更加重要的是, 經濟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筑, 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服務于經濟基礎, 因此, 思想政治必然為統治階級服務, 甚至思想政治教育在歷史上經常成為統治階級奴役人民的工具。為經濟基礎服務無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承載的。它要提出社會理想, 論證社會理想的歷史合理性并且以此為基礎樹立道德標準與法律標準, 再運用教育規律內化為人的心理結構。

上述所說五個領域, 第一為了解生命的環境的方面, 就是傳統所說的專業教育;后四種領域, 是了解生命本身的, 有的散落在專業領域教育, 有的大學教育根本沒有涉及, 有的由思想政治在承載。這些教育, 都圍繞生命, 或者是生命的環境, 或者是生命本身的發展, 最后都是為了升華生命。這些教育的達成, 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可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 因為這五個方面都圍繞生命, 都是為了升華生命, 都是以生命為基礎進行實踐, 因此, 可以以升華生命為理念發展大學教育。后四個方面, 我們可以按照傳統分類方法稱為人文能力。人文能力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靈魂, 專業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骨骼。如果缺少了人文能力教育, 那么大學生可能沒有動力、沒有方向、沒有快樂、沒有堅守、從而沒有創造性;如果缺少了專業教育, 那么大學生沒有實際能力, 社會文明無法繼承與發展, 人停留于純粹感性階段, 人會逐漸成為與低等生物類似的存在。著名教育家紐曼說:“如果一定要為大學課程制定一個實際的目的的話, 那么這個目的就是要為社會培養良好成員。”[4]大學教育的目的無疑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傳統片面追求專業教育的結果是大學生就業的艱難。

三以升華生命為理念發展大學教育

眾所周知, 認識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統一。大學的專業教育必須結合人文教育, 這樣專業教育才有不竭的發展源泉與動力。創造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 由此必須貫注熱情、生命, 而這需要人文教育提供動力, 需要滿足生命需要。人文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 有利于大學生更好的樹立批判精神。人文知識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象征, 因此, 在大學教育中, 應該以專業教育為主體, 以富有特色的人文教育為靈魂, 兩者相互配合, 推動大學精神的形成。

制度是大學創造性的協調人與人關系的一系列規定的總和。大學制度的核心是生命哲學, 是大學精神。大學制度以其維護與反對、弘揚與提升溫暖與激勵著大學教師與學生, 大學制度以其行為方式服務與推動著大學教育的發展, 是大學教育發展的根本部分。因此, 首先應該以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的理念, 形成大學的制度性硬核。

應該針對以上所說四個方面進行人文教育系統工程建設, 以思想政治理論學科、大學語文學科、美學學科等為班底建立大學科群與大教學隊伍。首先是重編各類教材, 我們可以以《馬原》為例說明這個問題。應該說,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世界的起源, 世界的最一般的規律, 世界是否有神, 人死后是否有另外的世界, 靈魂與肉體的關系如何等都要進行回答, 奇怪的是, 現行教材竟然對這些問題都視而不見。這樣又怎么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底層, 與他們產生心靈的共鳴?因此, 必須根據升華生命的理念建立新的教材體系, 為大人文教育提供堅實的基礎。

重視世界圖景構建。信仰, 是對于精神事物的堅定的思想感情, 包括對圣賢的主張、主義、或對神的信服和尊崇, 或對道德遵從, 對于真實生活的熱望等, 把他們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是人對生命的再創造。人在樹立正確的世界圖景后才有可能有堅定的信仰, 人是有死的存在, 人是一種從世界尋找永恒的價值的存在, 在理解了生死之謎, 創造了理想世界的圖景后, 人的心靈的深層結構得以形成, 人由此安身立命, 在此基礎上才能樹立堅定的信仰。樹立了堅定的信仰其他一切人文素質樹立才有良好的基礎。

把五個領域有機的結合起來,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實現大學教育的本質。人要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 這需要勞動, 需要培養專業本領;人需要社會協作, 因此, 他要改革生產關系, 規范自身行為;問題是, 人生的意義還不是設定的, 需要人自己去挖掘, 人文教育就應該培養學生發現與創造生命意義的能力, 或者叫做“畫人”能力。這樣, 一個大學生就可能變成一個有解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矛盾的人、變成一個懂得人生價值并且能夠發現與創造人生價值的人、變成一個遵守社會規范、奉獻社會的人, 也就是說變成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從而實現大學發展的本質。

參考文獻

[1]張汝倫.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85.

[2]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廊坊:華夏出版社, 1987:101.

[3]鄭曉江:關于生死問題的幾點思考[J].哲學研究, 2007 (9) ;115-120.

生命哲學范文第4篇

在中國的傳統哲學視野中, 人、動物和周圍的世界—宇宙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生命整體, 其中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天、地、人。 人在其中處于“與天地參”的地位, 負有重大使命。 宇宙萬物中, 唯有人類超越了動物本能, 發展了主觀能動性, 智慧地利用天時、 地利, 并創造出燦爛的文明和文化, “贊天地之化育”, 從而使整個宇宙生機勃勃, 生生不己。

(一) 儒家思想對中國生命哲學早期形成的影響

儒家以 《論語 》為代表的四書五經, 不僅僅傳承了中國的文化, 在教育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且對中國的生命哲學的形成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儒家站在人生之內來思考生命問題, 對生命的安頓與調護、完成與完善采取了如下價值取向并在實踐中加以印證。 (1) 儒家關心現實世界, 只關心“生”—一個世界。 “未知生, 安知死? ”即此世間的生命與生活, 不問前生后世, 不做玄虛的純抽象思辨, 不構想天堂地獄, 只追問既有此生命, 則此生命當如何度過才有意義和價值。 (2) 儒家注重對人生價值的探索和追求。 儒家弟子認為對人生的生命價值要有所追求。 身在草澤, 胸懷家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何追求? 立足日常生活。 “孝悌也者, 為人之本與? ”又不止于日常生活, 強調對家、國、天下、王道、歷史應有所擔當, 將普通生活與崇高使命貫通起來。 這從曾子所謂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孟子所言“當今之世, 果欲平治天下, 舍我其誰?”, 可見一斑。 (3) 儒家強調的是生命的和諧。 如何理解這個和諧? 個人的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諧, 同時也是我的生命與其他人的生命的和諧, 概括地說就是“天和、地和、人和、己和”, 這也是人與人之間最恰當的關系的實現。 生命和諧的人, 獲得了安身立命之本, 其在生活事實上可能有貧富、窮達、壽夭、得失等等的際遇變化, 但“不改其樂”是他一貫的生命狀態, 達則兼善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 貧賤不移, 富貴不淫, 威武不屈是他的生命寫照。 (4) 道德生命的完善從己身做起, 由近及遠, 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立、己達是起點和基礎, 立人、達人是延伸和擴充。

(二) 道家思想對中國生命哲學形成的影響

道家的生命哲學豐富而深刻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浪漫超脫的無為品格和天人合一的終極關懷。 它們旨在為人們編織一個超越世俗功名利祿和價值束縛的生存意境, 從而為現代人的生命存在提供了一個自由棲息的家園。 在面臨本性迷失、 人性異化的現代文明的背景下, 道家生命哲學體現出經久不衰、極具啟發性的思想魅力。

(1) 道家的獨特之處首先在于生命本原論。 道家哲學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性質和理性主義色彩。 這集中體現在它對生命本原的探求上!生命如何產生? 我又何以存在?這是亙古以來人們苦苦探求的哲學問題。 作為道家最高哲學范疇的“道"被視為生命的來源。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源于“道"。 這里“天地”并不是物質的同義詞, 而是一種具體的運行著的自然狀態。

(2) 道家提出了生存在最佳境界—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 道家主張返璞歸真、 順應自然的人生觀。道家思想的根本宗旨是解決人的生存問題, 始終閃爍著自然關懷的光輝。 主要表現在生命存在的本質、 存在方式和歸宿都統一于自然! 老子說"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莊子說"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他們主張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 而人性應該復歸自然, 人也應該法自然!

(3) 道家反對貪欲, 主張守柔處弱與世無爭的生命修為觀。 這個觀點是依托水的特性提出的# 蘊含著辯證法的因素! 在一般人看來, 剛強的人, 聰明的人總會占上風, 事事順利! 而老子卻從“反者道之動”命題出發, 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對立面并且相互轉化, 秉承這種思想, 他認真觀察生活和社會, 認為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 柔弱的東西往往更具有強勁的生命力, 并且以一個極為生動的例子告訴了人們一個真諦: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以其無以易之。

(三) 佛教對中國生命哲學形成的影響

中國佛教史開始于公歷紀元前后, 佛教開始由古印度傳入中國, 經長期傳播發展, 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

對于一般的中國人來說, 菩薩的世界是非常陌生的, 聞所未聞, 因而充滿好奇, 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 這意味著是一種在儒家 “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 或如道家 “隱逸林泉”、“不事王侯”的雙重選擇之外的又一種選擇, 而且也是人生理想中更高的抉擇———精神世界的高度圓滿的境界!

(1) 佛教為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開拓了更廣泛的空間, 改善了對人生的認識。 根據佛經記載, 眾生世界可以劃分為三個世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人都會思考自己“ 生從何來, 死往何去” 的問題,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 “人死如燈滅”的思想。 但得益于佛教的傳入, 中國人才明白了 “三世因果輪回”的人生真相。 經云:“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 今生作者是。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人的一切行為、語言及意念, 均可形成未來果報之業力, 而人生其實就被這些業力所主宰。 業力有善惡, 故果報亦有苦樂。

(2)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 人類要和周圍的世界和諧共處。

在這個世界里“萬物之靈”, 人類擁有其他生物無可比擬的智力優勢! 當“取得良好的生活資料及服務功能的同時, 也流露出其惡劣的一面, 不僅表現為對自身同類的傷害, 也發展到殺害其他生物以自肥, 并嚴重破壞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棲息地的環境質量! 人類發展到今天, 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 以致到了不能不予以解決的地步!為了人類自身與其他生物# 共生共榮" (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也為了實現人們達到色界" 無色界, 乃至于佛菩薩世界的美好愿景, 佛教提出了從低到高"逐步上升的不同標準的要求, 以適合不同的人群修習, 以提升品德修養"文明素質, 甚至進入圣賢的行列!

(四) 墨家對中國生命哲學形成的影響

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主要哲學派別之一, 與孔子 (儒家) 、老子 ( 道家) 為代表的三大漢族哲學體系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墨家約產生于戰國時期。 創始人為墨翟 (墨子) 。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 (兼愛) , 反對侵略戰爭 (非攻) , 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節用) , 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 (明鬼) , 掌握自然規律 (天志) 等。

(1) “兼愛”是構建和些社會的基石。 墨家反復提倡“兼相愛”、“交相利”:“以兼相愛、 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奈何哉? 子墨子言:視人之國, 若視其國; 視人之家, 若視其家; 視人之身, 若視其身。 是故諸侯相愛, 則不野戰;家主相愛, 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 則不相賊; 君臣相愛, 則惠忠;父子相愛, 則慈孝;兄弟相愛, 則和調。 天下之人皆相愛, 強不執弱, 眾不劫寡, 富不侮貧, 貴不敖賤, 詐不欺愚。 凡天下禍篡怨恨, 可使毋起者, 以相愛生也。 是以仁者譽之。

(2) “尚賢”思想是墨家學說中最實用的政治主張, 就是主張國家政府實行任賢用人。 墨子認為“國家治薄” 的原因在于 “賢良之士寡”, 墨子在提出 “眾賢”與 “尚賢”措施;所謂“眾賢”就是使社會上的賢良之士增多。 而在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選賢用能, 對社會有用的人“將富之、貴之、譽之”。 從而達到國家的賢良之士增多, 同時也就面臨著政府如何選拔和使用這些對社會有用的賢人的問題。

(3) 墨家主張節約, 反對奢靡。墨家認為貴族浪費, 過度享受導致老百姓群起為盜。 觀察到萬物節則陰陽和, 以此勸說貴族, 節約開銷。這種節約的精神, 也是一筆寶貴財富。

綜上所述, 中國傳統的生命哲學, 在儒道釋的展現中, 總體上看體現了一種心靈境界, 生命境界。 這種境界, 誕生在人的最充沛、最自由的愉悅之中。 所以中國的生命哲學與審美境界密不可分, 甚至可以說是人的終極關懷和審美意境的交融。 這不僅體現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而且體現出新世紀人文景觀的東方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高等教育》, 2011年9月, “試論影響中國傳統哲學思維形成的因素”

[2]《青年與社會》, 2014年20期, “試論墨家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3]《大生命視域下的莊子哲學》, 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

[4]《儒家哲學是生命哲學》, 南昌大學出版社, 2006年12月。

[5]《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5年3月, “淺論道家生命哲學”

生命哲學范文第5篇

2002年上映的電影《時時刻刻》 (The Hours) 改編自美國作家邁克爾·坎寧安 (Michael Cunningham) 的同名小說。它以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al Woolf) 的意識流小說《達洛威夫人》 (Mrs.Dalloway) 為線索, 敘述了不同年代的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電影中, 弗吉尼亞·伍爾夫生活在20世紀20年代的倫敦郊區, 長期受精神疾病困擾的她正在創作小說《達洛威夫人》;勞拉·布朗生活于二戰后的美國, 生性敏感的她正在閱讀《達洛威夫人》, 在小說的影響下, 她愈發感到內心的絕望, 試圖在旅館中結束自己的生命;克拉莉莎·沃恩是一位生活在現代的紐約編輯, 巧的是她因與伍爾夫的小說《達洛威夫人》的主人公同名, 也被稱為“達洛威夫人”, 這一天她要為多年前的愛人理查德———同時也是艾滋病患者———舉辦一個慶祝其詩歌獲獎的晚會, 然而理查德卻在這天為了不再拖累克拉莉莎而選擇了結束生命。三個女人的一天就這樣各自獨立、相互關聯, 神奇地糾纏在了一起。影片一經上映, 就獲得廣泛好評, 獲第60屆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獎, 以及第7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梢哉f, 這是一部寓意深刻, 足以引起人們深深思考的電影。

國內對《時時刻刻》的研究可分為對電影文本的研究和對坎寧安同名小說的文本研究兩類, 其中對小說文本的研究占了大多數。以上研究, 大多從女性主義[1]、心理分析[2]或敘事學[3]等角度來研究作品的主題[4], 探討現代社會女性意識的覺醒及女性地位的提高, 或研究作品的結構, 等等。目前, 對于電影《時時刻刻》的生命哲學方面的研究還很少。

興起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生命哲學以人的生命、生活、價值、歷史文化現象作為研究對象, 強調生命的精神創造和心靈世界的獨特性, 形成了一股與理性主義相抗衡的思潮。本文嘗試從生命哲學的角度入手, 以格奧爾格·西美爾 (Georg Simmel, 1858—1918) 對死亡與生命的哲學思考為依據, 分析電影《時時刻刻》中主要人物的死亡行為, 從而探討死亡與生命的關系, 以及人們面對生命的態度, 以期為該電影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視角。

二、生命哲學

生命哲學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德國、法國, 是以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 借助肯定人的生命價值來沖擊理性主義美學觀念的一種思潮。生命哲學提出兩個口號, 一是生命的不可重復性, 即生命的非理性;一是生存。生命哲學思考的問題不再是人類通過怎樣的邏輯方式去認識世界, 而是人類在一種怎樣的狀態下去把握世界。它不是要對認識問題進行邏輯證明, 而是力圖澄清塵世經驗的結構, 重視人在認識世界時的主體性與自我經驗。生命哲學的代表人物西美爾把一種不能繼續描繪的有關存在、力量和方向的感覺, 即內在性稱為“生命”。世界的本源是生命, 生命是一種不可遏止的永恒的沖動。西美爾用兩個公式表達了生命的概念———“更多的生命” (Mehr Leben) 和“比生命更多” (MehralsLeben) 。“更多的生命”是指生物學意義上的生長, 即生命在一定階段形成的表現形式。“比生命更多”指的是生命在精神階段上所達到的高級實現。想要獲得“更多的生命”的愿望是我們一切行動的動力, 這樣我們也就獲得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生命就是意義, 生命的本質是不斷的自我超越。[5]死亡, 從一開始就同生命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生命的必經過程, 死亡是連續不斷的生命過程正在培養的因素。雖然死亡一開始就寓于生命之中, 但“就連這種情況也可以說成是生命的自我超越”。[5]因此死亡也是生命的自我超越, 是生的創造者。也就是說, 生命一直在產生意義, 而意義的產生來自于生命的本質———自我超越。

《時時刻刻》是一部意識流電影, 它通過不斷切換的鏡頭, 反復出現的流水, 人物不停地思考、自語和面對死亡的決絕和迷惘, 把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狀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生命哲學亦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和“個體生命存在”。因此, 對人的內心和存在感的共同關注就是生命哲學與電影《時時刻刻》的契合點。

三、《時時刻刻》中的死亡

《時時刻刻》的故事敘述籠罩在難以言說的不安與掙扎中, 給人以強烈的壓迫感和窒息感, 更甚的是, 全篇似乎充滿了死亡的氣息, 給人以“眷顧死神”的感覺。大多數女性題材電影總是娓娓地向觀眾講述一個溫馨的故事, 而《時時刻刻》卻以冷靜得近乎殘酷的方式帶領觀眾面對絕望與死亡。故事中伍爾夫和理查德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勞拉曾試圖自殺;克拉莉莎則目睹了理查德的死亡。根據影片中人物對生命結束方式的理解與選擇, 可將其分為親歷死亡、逃避死亡和直面死亡。

親歷死亡的代表人物是伍爾夫和理查德, 他們都選擇了一種非正常的方式告別世界———自殺。在生命的每時每刻, 我們都是一些行將死亡之人, 死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注定的命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 死亡的時刻是未知的, 就像“漂浮在他們生命之上的令人不快的預言, 然而他們也只有在實現這一預言的瞬間才同生命有某種關系, 這就好比有朝一日將會弒父的預言漂浮在俄狄浦斯生命之上一樣”。[6]大多數人會平淡安穩地度過一生, 但對伍爾夫和理查德來說, 生命伴隨著自身的發展, 漸漸脫離了既定軌道, 使他們喪失希望, 因此他們選擇了自己可以主動擔當的死亡。伍爾夫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 這位偉大的意識流作家一生飽受精神疾病的折磨, 最終忍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精神崩潰的打擊, 在1941年溺水自盡。影片的開頭和結尾為我們重現了這一場景:伍爾夫像平日散步一樣走出家門, 來到河邊, 把口袋里塞滿石頭, 然后一臉平靜地向河中心走去。在她沉入河底后, 鏡頭給了她的手和腳一系列的特寫。她似乎是很舒適地伸展開四肢, 頭發飄揚, 任由河水帶著她流動。此時死亡對于她來說, 仿佛不是痛苦而是享受。與伍爾夫優雅、詩意的死亡方式相比, 處于現代社會的理查德生命的結束更加決絕與直接。他在克拉莉莎接他參加晚會的下午, 深情向她告白后, 飛身從窗臺一躍而下, 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

西美爾認為, 死亡是生命的創造者。個體通過對于生命的某種適應, 才能在每一瞬間保持自己。這種適應一旦失靈, 就意味著死亡, 正如任何一個自動的或任意的運動都可能意味著對于生命的渴望一樣, 這種適應也可以說是逃避死亡。勞拉·布朗是影片中逃避死亡的典型。在艱難的一天將近結束的時候, 勞拉把孩子交給鄰居照顧, 自己驅車來到一家旅館, 準備服下安眠藥結束生命, 但她的內心卻不停地掙扎, 身為一個即將臨產的母親, 她腹中的胎兒也使她難以做下最后的決定。于是猛然間, 她從噩夢中驚醒, 撫摸著隆起的腹部, 失聲痛哭。最終, 她在一瞬間決定生下孩子后, 離開家庭, 背負拋夫棄子的罵名, 繼續生命。

克拉莉莎是主要角色中唯一沒有產生死亡行為甚至死亡動機的人物, 但她的生活被一種似乎連愛都難以彌補的絕望和不安充斥著。她特立獨行, 與相戀十多年的同性女友住在一起, 卻又照顧著多年前的異性戀人理查德。她喜歡舉辦晚會, 喜歡大事小事都事必躬親。她整天都忙忙碌碌的, 似乎只有機械般地忙碌才能讓她感到安慰與滿足。生活的目的在她看來也是簡單的“為彼此而活”, 然而她卻眼睜睜地看到了理查德死去?;钪娜藢τ谒劳龅母惺軕撌歉⒚詈驼鸷车? 直面死亡使得她也開始重新思考生活與生命。

四、死亡原因

影片中主要人物的生活與生命似乎缺乏陽光, 一直是烏云籠罩。他們的命運被不知不覺地附上了無法擺脫的結局。這種無法擺脫的結局不是來自錯綜復雜的命運糾葛, 也不是來自咄咄逼人的命運轉折, 而是來自于生命感覺的萎縮, 即人物沉重的自我壓抑和死亡傾向。影片的三個故事都發生在現代化的20世紀。進入20世紀以來,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物質滿足的同時, 也使人們的心靈愈加干涸?,F代先進的科技和豐富的物質雖然取得了一些令人驚奇的成就和進步, 但人們實際上并不幸福, 而是缺乏普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處于一種無所適從的不安境地, 個人的靈魂深處充滿了虛無感和難以承受的悲傷。[7]所以我們看到, 影片中的人物盡管都生活富足, 衣食無憂, 但他們的心底依然寒冷。

1. 親歷死亡:弗吉尼亞·伍爾夫———以享受的方式擁有自己。

伍爾夫是一個內心世界斑斕豐富的奇女子。她的作品細膩、動人, 充滿了詩情畫意。作家的創作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伍爾夫對寫作的投入程度更是到了夸張的地步———她不修邊幅, 穿著寬大的衣裙, 雙手插在口袋里, 腦子飛快地運轉, 神經質般地口中念念有詞。她就這樣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構設的精神世界里, 在這里, 她可以為所欲為, 不受任何拘禁和約束。但同時她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生活的煩擾。仆人抱怨她只專心寫作而沒有家庭管理的指示, 醫生告知她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即使親密的姐姐凡妮莎也要求她按時看醫生, 在寧靜的鄉下好好療養。凡妮莎說, 伍爾夫是一個幸運的女人, 她有兩個生活, 一個是她在過的生活, 一個是她的寫作??蛇@真的是幸運嗎?這樣一個專注、有才情的女子, 卻不得不面對現實生活的庸俗與無奈, 她根本找不到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對接點。

因為有精神病史, 伍爾夫一家搬到了寧靜的郊區, 她的一切行動都處于丈夫和女仆的監督之下:有沒有吃早餐, 有沒有看醫生, 甚至連她最熱愛的寫作都要有丈夫的過問和許可。在和女仆耐莉討論下午茶的對話中, 伍爾夫就間接表達了她對這種被人看管的生活的不滿:“我覺得沒有什么比去趟倫敦更好的了。” (電影臺詞) 后來, 向往倫敦的伍爾夫乘丈夫和仆人不留意之際, 悄然離家。在候車的站臺上, 丈夫找到了她, 伍爾夫歇斯底里地爆發了:“我的生活被偷走了, 住在一個我不愿意居住的小鎮, 過著我不愿意過的生活……我想念倫敦, 我想念倫敦的生活……我正在這鎮上慢慢死去, 我獨自生活在死亡般寂靜的黑暗中……我選擇不封閉在這個小鎮的寧靜祥和里, 寧愿面對大都市的動蕩。這是我的選擇……可如果讓我在里士滿和死亡之間選擇, 我選擇死亡。” (電影臺詞) 這段瀕臨崩潰的獨白, 讓我們得以管窺伍爾夫的內心, 她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 需要有一間可供自己專心寫作的房間。丈夫的關懷滿足不了她的精神訴求, 無微不至的愛已成了囚禁, 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負。

西美爾說, 只有那個更加完美、更加強大的生命才會選擇存心死亡。“濃縮的生命達到最純凈的形式, 即最高的生命, 必須以死來獻祭”。[8]創作的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的脫節, 被囚禁的痛苦, 再加上生活不能還她以所期望的樣子, 所以她失望了, 灰心了。在平庸與完美之間, 她選擇完美。伍爾夫為了讓生命更有意義與色彩, 選擇了離開。因為此時的生命才是強大的, 閃光的。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伍爾夫向河中心走去的時候是如此的坦然與平靜, 在水中舒展的身體是那么自然、美麗。她是在放棄一切世俗與不適之后, 做出生命的自我超越, 以享受的方式擁有自己。

2. 親歷死亡:理查德———為了成全別人的愛。

與伍爾夫優雅、詩意的死亡方式相比, 理查德生命的結束更加決絕。在這個世界上, “絕望有兩種, 一是不愿做他自己而絕望, 二是要做他自己而絕望”。[9]如果說伍爾夫屬于前者, 那么理查德無疑屬于后者。所謂要做他自己而絕望, 是指“一個深切地意識到自己生命存在的短暫和必死, 同時又意識到世界的虛無和人生無意義的人, 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天天走向死亡而又作徒然無意的掙扎時所體驗到的最令人焦慮的苦悶和絕望”。[9]理查德小時候被母親遺棄, 這一特殊的經歷在他心里留下了濃重的陰影, 使他一生都擺脫不掉。長大后, 理查德成了作家, 可他的作品晦澀難懂, 受眾面很小。更不幸的是, 理查德身患艾滋病, 生命十分脆弱, 隨時都可能死去, 但就是這不可預知的死亡使他進退兩難, 痛苦萬分。在他看來, 他獲的詩歌獎更像一個諷刺, 是人們因為他生病而發的一個安慰獎, “我獲獎就是因為得了艾滋, 發了瘋還能勇敢面對!” (電影臺詞) 其實他只想做一個筆者, 記錄下生活中瞬間發生的事, 但命運卻玩笑似的讓他的生活成了一場表演, 這讓他感到憤懣和無可依靠。這種沒有意義的生命消耗著他的體力, 也消耗著他對世界的留戀。于是他每天一個人待在封閉的不見陽光的公寓里, 回想以前的美好時光, 遭受病痛對身體的折磨, 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慢慢抽干。

死對于理查德是或早或晚的事。也許早一步離開對他來說更是解脫, 而他一直堅持著生活了十年, 都是為了克拉莉莎———他曾經深愛的, 如今又照顧了他十年的女人。即便有克拉莉莎十年的悉心照顧與陪伴, 他依然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和樂趣。他堅持著生活了十年是出于對克拉莉莎的報答, 而不是出自內心活下去的渴望。在生命的最后一天, 他激動地質問克拉莉莎:“你這樣做多久了?多少年了?你自己的生活呢?” (電影臺詞) 最后, 理查德坐在窗臺上, 獨白似的向世界和克拉莉莎做最后的告別辭:“達洛威夫人, 你必須放我走, 也放了你自己……你對我真好, 達洛威夫人, 我愛你, 沒有人能像我們一樣開心。” (電影臺詞) 然后, 他從窗臺一躍而下, 得到了解脫。理查德的死去并不是辜負了克拉莉莎的辛勞, 相反, 他對克拉莉莎充滿了愛與感激, 他覺得對她的回報不能只是十年的勉強活著而已, 行尸走肉般地活著對他來說是污濁不堪的。他不喜歡現在的自己, 也不想做現在的自己。他希望回報給克拉莉莎的是自己純凈的生命和靈魂。他要用自己的離去給予克拉莉莎更多的時間、自由與未來。他選擇從窗臺跳下是為了成全克拉莉莎的愛, 正是他的以死去擔當的愛, 以整個生命的付出而給予的愛, 才使愛超越了生命, 超越了時間, 使別人的愛得以成全, 也成全了自我, 獲得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

3. 逃避死亡:勞拉·布朗———面對真實自我。

勞拉·布朗也許是最難以理解的一個角色。按照現在的觀點, 她有車有房, 家庭和美, 生活安逸, 應該是最幸福的人, 可她蒼白的臉, 隨時都可能流淚的眼睛卻暗示出她其實是最無助、最絕望的人。作為一名全職主婦, 勞拉在其理應擅長的領域顯得無所適從。在鄰居基迪眼里“人人都會做蛋糕”, 可在她就十分困難;丈夫對她體貼備至, 她卻不能和他分享內心的哀愁, 只能壓抑苦楚, 強顏歡笑;面對乖巧可愛的兒子, 勞拉更是手足無措, 單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她甚至會緊張不安, 不知道怎樣與孩子交流。西美爾認為, 一種具有極高的文化意義, 同時又完全從女性的天性中自發成長起來的職業就是家務。[7]家政管理是女人的偉大文化成就, 是女人理所應當嫻熟的技藝。勞拉顯然對這種天生的工作力不從心。她熱愛讀書, 喜歡思考, 天生是個注定與書為伴的人?,F實與天性的矛盾就把她推入了這樣一個兩難的困境:要么放棄家庭, 要么放棄自身。勞拉在兩種選擇之間搖擺不定。

下定決心來到旅館后, 勞拉在房間中度過了一天中最自我、最愜意的時光。她可以不受任何打擾地讀完《達洛威夫人》, 恣意地思考, 甚至隨時結束在她看來暗淡無光的生命。但出乎意料的是, 她在最后的時刻逃避了死亡, 選擇了兩者中的前者———放棄家庭, 追求自身。于是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后, 她拋棄了丈夫和孩子, 逃離了家庭。逃避死亡是我們的本能。我們的享受、工作、休息以及我們所有其他的, 自然觀察到的行為方式, 都是在本能地或自覺地逃避死亡。“我們使用為了接近死亡而消耗的生命, 正是為了逃避死亡”。[6]死亡是我們必須經歷的事, 在死亡時刻到來之前的逃避則出自我們的本能, 就好像“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 這些人與航程逆方向而行, 當他們往南走時, 他們走著的地板卻把他們帶到了北方”。[6]很難評判勞拉的做法是對還是錯, 她出于本能地逃避, 一方面為她腹中的胎兒創造了生命的機會, 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尋找到了另一條出路, 盡管她要為此承擔世俗意義上的道德的譴責。片末, 老年的勞拉再一次出現, 她平靜地對克拉麗莎說:“如果我說我后悔, 那么我會輕松一些, 好一些。但后悔有什么意義呢?當你已別無選擇……沒有人會原諒我, 只有死亡。但我選擇了生存。” (電影臺詞) 死亡是一瞬間的事, 而活著卻是一輩子的事。對于勞拉來說, 選擇逃避死亡、背負一生的不安而活也許并不是災難, 這也是對自己生命的超越, 她通過另一種途徑得到了“比生命更多”。畢竟她在付出了代價后也找到了真實的自我, 面對真實的自我也需要莫大的勇氣。

4. 直面死亡:克拉莉莎———走出樊籠后的坦然。

克拉莉莎是主要角色中唯一沒有產生死亡動機的人物, 但她眼睜睜地目睹了理查德的死, 關于死亡的經驗會讓一時的生命達到自身純粹的高度。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 認為, 愛與死有非此不可的關系。愛與死一樣, 是人的生命伸展到無限, 是把生命攫取到偉大的循環中去, 是把生命擲入永恒之流。[8]因為在內心深處還愛著理查德, 克拉莉莎悉心照顧了他十年, 忍受著他喜怒無常的情緒, 甚至心甘情愿為理查德舉辦晚會。對于她的付出, 理查德并不領情, 他揶揄道:“達洛威夫人, 你總是舉辦晚會來掩蓋寂寞的氣氛。” (電影臺詞) 她無法接受理查德的話和看她的目光, 因為這使她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如此平庸———每天都是時間安排、聚會等細節問題。她做了所有瑣碎而令人厭煩的事, 卻覺得不幸福, 不被人理解。她愛理查德, 把照顧理查德當做生活, 甚至生命的全部動力, 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了他身上。她的回憶總是停留在十八歲和理查德初識的那個夏日的海灘, 并認為那才是她此生最快樂的時光;她為了照顧理查德甚至不懂得考慮同性戀人薩莉和女兒的感受;在她的世界里, 理查德永遠是第一位。但理查德卻出人意料地死去了。只有體味過死, 才能懂得真正的愛。理查德的死驚醒了她, 勞拉最后的出現點悟了她。她不知不覺中強加給自己的所謂“為彼此而活”的動力早已成了理查德和她自己想逃卻逃不出的樊籠。漸漸的, 她把自己困在往昔的圈子里, 原地打轉, 承受也越來越重, 無形中使生命超出了自己的所能承受, 也失去了自我。

最終, 理查德的母親勞拉的出現使克拉莉莎明白了一切, 也理解了理查德的選擇。這一天結束的時候, 克拉莉莎終于從她的樊籠里走了出來, 臉上現出了難得的釋然, 開始變得坦然與放松。對于無法挽留的人, 死亡只是一種離開的方式, 這是他們的選擇, 我們只能面對。無論過程有多么痛苦, 我們都必須接受。“我們需要坦然地接受死亡, 不贊美它, 也不將它混同于某個圓滿的終結, 而把它看作生命的對等物”。[10]更重要的是, 活著的人能從逝者那里得到領悟, 使自己余下的生命無所遺憾。通過理查德的死, 克拉莉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愛, 也卸下了身上的重負, 讓自己的生命煥然一新, 達到了更加純粹的高度, 獲得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只有這樣, 生命的流逝作為過程才能獲得某種意義和價值。

五、結語

在影片接近尾聲時, 伍爾夫與丈夫萊昂那德有這樣一段對話, 萊昂那德問:“為什么一定有人要死?”“為了對比, ”伍爾夫說, “為了讓活著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那么誰會死?”萊昂那德又問。“詩人, ”伍爾夫說, “充滿幻想的人會死。” (電影臺詞) 其實, 伍爾夫、勞拉、克拉莉莎和理查德骨子里都是一樣的人, 都是具有詩人氣質的人。維爾海姆·狄爾泰 (Wilhelm Dilthey) 認為, 詩是解開人的生命之謎的中介, 詩通過體驗反思生命的意義, 可以認識人類的精神世界。詩人總是緊貼生活的體驗, 用自己的心去捕捉生活的意義。詩人越是受到生活力量的制約, 越是竭力想悟徹生活之謎, 使自己在人生觀的混亂中找到一個穩固的位置。具有藝術氣質、詩性氣質的人太熱愛、太認真, 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因此才會沉湎于自我不滿中難以自拔, 以至于付出生命的代價。而同時, 他們也用生命詮釋了永恒與不朽。“死亡之所以讓生命沉淪, 似乎是為了讓生命內容的永恒性釋放出來”。[6]伍爾夫、理查德、勞拉和克拉莉莎分別以死亡、逃避死亡和直面死亡這樣詩意的方式退出了禁錮自己的生活, 揮別了生活中的庸俗與無奈, 轉向了自我和天性, 也成就了自己內心最純凈、最美好的詩性情結。

死亡是人一出生就注定了會伴隨一生的魔咒。電影《時時刻刻》為我們展示了處于不同歷史時期的三位女性短短一天中的經歷和內心起伏。雖然影片充滿了掙扎、絕望與死亡, 但這不是一部宣揚悲觀情結的消極影片。在濃重的死亡陰影背后其實蘊藏著巨大的生命氣息。[11]片中的人物無論是選擇結束生命, 還是繼續生命, 他們的行為都是出于自己的內心, 他們或者是為了追求完美的自我, 或者是為了愛, 或者是為了勇敢地直面人生的種種困境與不平。他們敢于面對死亡和人生, 即使是不被理解的死亡和生存。在人生的困頓之中, 在對幸福與失落的反思之中, 他們學會了如何生活, 獲得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 活出了生命的自我超越本色。生命的本質就是自我超越, 作為結束的死亡其實也是在自我超越。生長發育并非生命本身, 對個體生命存在的鑒別、揚棄、超越才是生命本身。一個人應該坦然地接受迎面而來的每時每刻, 無需留戀過去, 也不必擔心未來, 這樣的生命或許就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自己最真實的生命。“要直面人生, 永遠直面人生, 了解它的真諦, 永遠地了解, 愛它的本質, 然后, 放棄它。” (電影臺詞) ———這就是生活的勇氣。

摘要:改編自美國作家邁克爾.坎寧安同名小說的電影《時時刻刻》充滿了濃重的死亡傾向。生命哲學認為生命的本質是自我超越, 作為生命終結的死亡也是生命的自我超越。影片中的四位主人公通過親歷死亡、逃避死亡、直面死亡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困頓與迷惘, 收獲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 彰顯了生命的自我超越本色。

上一篇:公共課論文下一篇:師資隊伍建設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