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初一歷史總結范文

2023-04-14

初一歷史總結范文第1篇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積極參加政治學習,關心國家大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遵守勞動紀律,團結同志,熱心幫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確,態度端正,鉆研業務,勤奮刻苦;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為人師表,有奉獻精神。

二、教學方面

1、認真備課。開學初,我積極參加了學校和教研組組織的教研活動,在校領導的指導下進行了集體備課,做到了仔細聽,認真記,以領會精神實質。然后根據要求,做到了提前一周備好課,寫好教案。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教參,課程標準,虛心向同年組、同學科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為了上好一節課,我經常上網查找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積極查找課件,制作課件,準備、制作教具。復習階段,我把每一單元的知識框架、重點內容寫在黑板上,為的就是讓學生有個清晰的復習印象。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 1

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能做到有針對性,有層次

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網上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

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5、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

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

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三、業務學習:

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

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我還利用課余

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制作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

四、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

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

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走進了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

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高景華

初一歷史總結范文第2篇

一、本學期主要工作:

1、根據新的課程標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除了學到知識,還要進行能力培養及情感的升華。

2、認真備課,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予以突破。主動聽課,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求成長。

3、認真批改作業,及時了解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對課堂效率不高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和溝通。

4、努力突出歷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拓展歷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充分發揮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

二、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績:

1、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理論和方法,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2、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德育目標,使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情感得到升華,掌握了一些 做人的道理。

三、存在的不足:

1、課堂的趣味性不足,授課過程過多地注重知識教學而學習方法的指導不足。

2、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得不夠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成分還比較多。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備課的針對性,認真備學生,挖掘教材。

2、有意識地強化落實新課程理念,既教知識又注重能力培養,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

初一歷史總結范文第3篇

1.秦王先后吞并六國完成統一,于年建立秦朝,定都

2.秦統一后的文字是

3.秦長城東起西至

4.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時間是

5.公元前207年,項羽在以少勝多消滅秦軍主力。

二:簡答

初一歷史總結范文第4篇

一、隋的統一

(1)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即為隋文帝。(2)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南北朝以來的長期分裂。(3)采取的措施: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4)取得的成果:社會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增加,史稱“開皇之治”。

二、開通大運河

(1)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楊廣從605年起開鑿大運河。(2)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2700千米。江南河:錢塘江(浙江)至長江、邗溝:長江至淮河、通濟渠:淮河至黃河(洛口倉附近)、永濟渠:黃河至海河(涿郡)。(3)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

三、開創科舉取士制度

(1)隋煬帝時期,設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度正視確立。(2)是中國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利,擴大了官吏的選拔范圍,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四、隋朝的滅亡

(1)原因:不恤民力,大量征發勞動力修建東都洛陽和開鑿大運河;多次巡游,耗費大量人力和財力;三征遼東,迫使農民大量服兵役和當民夫,無法正常從事生產勞動。(2)618年,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1)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平定全國。(2)626年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即唐太宗。(3)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任用賢臣,魏征敢諫,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4)在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制定法律,減省刑法;增加科舉考試科目;嚴格考察官吏。(5)在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6)這一時期,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

二、女皇帝武則天

(1)武則天是唐高宗的妃子,高宗去世后自立為帝,該國號為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和武舉制度;減輕人民負擔,發展生產。(3)在位期間,經濟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增長,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三、開元盛世

(1)唐玄宗李隆基,武則天的孫子,年號“開元”。重用賢相姚崇和宋璟。(2)改革措施: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發展經濟,改革稅制;重視文教,編修經籍。(3)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第3課 盛唐氣象

一、經濟的繁榮

(1)農業方面:墾田面積擴大,農業生產技術改進,出現曲轅犁和筒車;修建很多的水利工程。(2)手工業:紡織業品種繁多(蜀錦);陶瓷業生產水平很高(越窯、邢窯、唐三彩)。(3)商業:商業繁榮,水陸交通發達,貿易往來平凡,出現了一些繁華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1)唐太宗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2)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邊各族人民的擁戴,被尊奉為“天可汗”。

(3)唐朝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理天山南北地區。

(4)唐太宗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641年迎娶文成公主。710年吐蕃贊普赤德祖贊迎娶金城公主。

三、開放的社會風氣

唐朝時期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社會充滿活力。

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1)唐朝時期是中國詩歌創造的黃金時期。詩仙李白,飄逸灑脫。詩圣杜甫反映歷史真實情況。白居易直面社會現實,揭示統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疾苦。 (2)書法家有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畫家有閻立本、吳道子。 第4課 唐朝的中外交流

一、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1)日本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學習中國先進文化。

(2)大唐高僧鑒真6次東渡,于754年抵達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唐招提寺)。

二、唐與新羅的關系

朝鮮半島的國家向唐朝派遣留學生學習中國文化。

三、玄奘西行 唐太宗貞觀年間,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在那爛陀寺游學,《大唐西域記》。 第5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亂

(1)背景:朝政日趨腐敗;邊疆形式日益緊張;節度使權利膨脹。

(2)755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與部將史思明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763年安史之亂平定,平定叛亂的主要將領為郭子儀和李光弼。

(3)安史之亂之后,唐朝由盛轉衰,節度使權利增大,形成藩鎮割據(軍閥割據)的局面。

二、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

(1)唐朝末年朝政腐敗、宦官專政、藩鎮割據嚴重,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880年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入長安,884年黃巢起義失敗。黃巢起義雖然失敗,但是給了唐王朝致命的打擊。

(2)907年,唐朝節度使朱溫(朱全忠)滅唐,建立后梁,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三、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

(1)北方先后出現了:后梁(朱溫)、后唐(李存勖)、后晉(石敬瑭)、后漢(劉知遠)、后周(郭威)。史稱五代。

(2)南方出現了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加上北漢共為十國。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

(1)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史稱北宋,趙匡胤即為宋太祖。 (2)宋朝建立之后,陸續消滅了南方的割據政權,結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

(3)為加強中央集權,趙匡胤采取的措施: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牢牢的控制住了軍隊(杯酒釋兵權);采取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長官,陸續取代原來藩鎮手下的爪牙。設置通判,以分知州權利。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

二、重文輕武的政策

(1)為防止武將專權,宋太祖趙匡胤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宋太祖趙光義即位后繼續采用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2)宋朝注重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造就了宋朝科技發的、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第7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與黨項族

(1)916年,契丹族(活動地域主要在今天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定都上京臨潢府,耶律阿保機即為遼太祖。

(2)1032年,黨項族(活動地域在今天的寧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興慶府。

二、遼與北宋的和戰(楊家將) (1)遼建立在北宋之前44年,后晉皇帝石敬瑭為得到契丹支持,割讓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北京、山西北部地區,是扼守陰山山脈,控制東北三省和華北平原的咽喉,為兵家必爭之地),在與北宋的戰爭中,遼掌握主動權。

(2)宋太祖趙匡胤時期,北宋與遼保持友好關系。宋太宗趙光義時期,向遼開戰失利,只好采取防御措施。

(3)宋真宗時期,遼攻宋,寇準力勸真宗皇帝親征,宋在澶州擊敗遼,雙方簽訂“澶淵之盟”,宋給遼歲幣。此后宋遼之間保持了長時間的和平。

三、西夏與北宋的關系 宋夏之戰,宋常敗,后來西夏無法承受戰爭負擔,與北宋議和,西夏向北宋稱臣,北宋給西夏歲幣。 第8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地區,漁獵民族。11世紀末,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阿骨打即為金太祖。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軍政體制,頒行女真文字,發展生產,女真勢力迅速壯大。

二、金滅遼及北宋

(1)1125年,金聯宋滅金。

(2)1127年,金進攻北宋,攻破北宋都城開封,擄走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史稱“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三、南宋的偏安

(1)1127年北宋滅亡之后,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臨安稱帝,即為宋高宗,定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

(2)南宋軍民奮起抵抗。吳階、吳琳兄弟負責西部川陜防線;岳飛的岳家軍負責中路防線,駐守湖北荊襄地區呢;韓世忠負責東線,駐守江淮地區。三路大軍以岳家軍戰斗力最為強悍,宋高宗趙構及奸相秦檜害怕抗金力量發展壯大威脅自己的統治,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 (3)殺害岳飛之后,宋金議和,宋向金稱臣,并給歲幣,以淮水中流為界,割讓鄧州、唐州等,以大散關為邊界。南宋正確偏安江南一隅。 第9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的發展

(1)唐朝中晚期和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戰亂頻繁,南方戰亂較少,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使南方農業發展 ,逐漸超過北方。

(2)兩宋時期,人口增加,墾田面積擴大,耕作技術提高,農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由越南傳入的占城稻,使糧食產量大增。水稻產量躍居糧食產量首位。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稱為豐饒的糧倉。

(3)經濟作物有很大發展,南方普遍種植茶樹,棉花種植區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

二、手工業的興盛

(1)南方的絲織業超過北方。

(2)宋朝是瓷器發展的輝煌時代。江西景德鎮后來發展為瓷都。

(3)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具備很高的水平,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

三、商業貿易的繁榮

(1)最大的城市是杭州和開封,人口多達百萬。 (2)經商時間不再受到限制,出現了早市和夜市。

(3)商貿活動輻射到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叫作草市。

(4)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5)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第10課 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權,鐵木真被尊稱為“成吉思汗”。

二、蒙古滅西夏與金

(1)1227年,成吉思汗滅亡西夏。成吉思汗去世。 (2)1234年,蒙古滅金。

三、元朝的建立與統一

(1)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繼承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定都大都(北京)。

(2)1276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

(3)1279年,元在廣東崖山消滅南宋殘部,南宋丞相陸秀夫背著年僅八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而死。元朝完成國家統一。 第11課 元朝的統治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

(1)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建立的全國性統一王朝。 (2)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 (3)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4)元朝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和融合。

二、行省制度

(1)元朝建立后,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2)中書省掌管政務,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樞密院負責軍事;御史臺負責監察事務。

(3)在地方,把山東、山西和河北作為“腹里”,直屬中書省。設立嶺北、遼陽、河南、四川、甘肅、云南、江浙、江西、湖廣10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這一制度被稱為“行省制度”。

三、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1)在東南地區,元朝在澎湖設置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是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

(2)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管轄西域(今天新疆地區)軍政事務。 (3)1247年,蒙古王子闊端與吐蕃(今天西藏)地方政教首領薩迦班智達會晤,商議吐蕃各地歸附蒙古。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設置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對西藏進行管理,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華的都市生活

(1)北宋都城開封和南宋都城臨安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

(2)城市市民階層壯大,市民文化生活豐富。出現了很多商業和娛樂兼營的場所“瓦子”。

二、宋詞和元曲

(1)宋朝詞得到很大的發展,著名的詞人有北宋的蘇軾、南宋的李清照和辛棄疾。

(2)元曲代表人物為關漢卿,代表作為《竇娥冤》。元曲四大家為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三、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寫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意思是“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北宋匠人畢昇發明活字印刷,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二、指南針、火藥的運用

(1)戰國時期,使用天然磁石制作指南工具,稱為“司南”。宋代開始會使用人造磁鐵做成指南針。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

(2)唐朝時發明了火藥,唐朝末年開始運用于軍事。宋元時期火藥開始廣泛運用于戰爭。武器的形式逐漸由冷兵器向熱兵器轉移,火藥傳入歐洲后,推動了歐洲的社會變革。

三、發達的中外交通

(1)宋朝時期,航海技術進步,海上貿易頻繁,海路交通發達。宋元時期驛站發達。

(2)陸上和海上交通的暢通,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起來。 第14課 明朝的統治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朝政腐敗,社會動蕩,民不聊生。1351年,爆發農民起義,朱元璋隊伍逐步強大。

(2)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南京),朱元璋即為明太祖。

二、朱元璋強化皇權

(1)在地方上取消行中書省(行省),設立布政使司(民政和財政)、都指揮使司(軍務)和按察使司(監察),使原來行省的權利一分為三。分封諸子為王,駐守各地,監控地方,鞏固皇室。

(2)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制度,提升六部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3)為監視官民,朱元璋設立了錦衣衛。朱元璋的兒子,明成祖朱棣設立東廠。東廠和錦衣衛統稱為“廠衛”,成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三、科舉考試的變化

采用八股取士制度,內容空疏,形式呆板,脫離實際,禁錮思想。

四、經濟的發展

(1)農業上,引進了原產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業上,棉紡織業從南方推向北方。景德鎮的青花瓷暢銷海內外。 (3)商品經濟活躍,出現了有名的商幫,如山西的晉商,安徽的徽商。資本主義開始萌芽。

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

一、鄭和下西洋

(1)明成祖朱棣稱帝后,派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目的為了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

(2)1405年——1433年,鄭和7次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二、戚繼光抗倭

(1)日本的一些破產武士和奸商等組成海盜集團,在東南沿海地區進行走私貿易和搶劫,被稱為“倭寇”。

(2)明朝派戚繼光抗倭,戚繼光招募農民和礦工,嚴格訓練,組成戚家軍,平定了倭患。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一、科技名著

李時珍是明朝的醫藥學家,編寫了《本草綱目》;宋應星編寫了科技巨著《天工開物》;徐光啟編寫了《農政全書》,翻譯了《幾何原本》。

二、明長城和北京城

(1)為防止北方蒙古南擾,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長城。東起鴨綠江邊的山海關,西至甘肅的嘉峪關,總長萬里。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長城。

(2)明朝的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朱棣營建北京城,從1406年開始,到1420年基本結束。北京故宮稱為“紫禁城”,由木匠蒯祥等人設計,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說和藝術 (1)小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俗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西游記》作者吳承恩。

(2)書法家董其昌、畫家徐渭;戲曲家湯顯祖,代表作是《牡丹亭》,描寫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 第17課 明朝的滅亡

一、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

政治腐敗;皇帝多是沉迷于享樂,疏于朝政;大臣結黨營私;官吏貪贓枉法,盤剝百姓;土地兼并嚴重,農民大量失去土地,流離失所。

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1)明末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期中李自成的隊伍規模最大,是起義的主力。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

(3)1644年4月,李自成率軍攻破北京,明朝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三、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1)女真族活動在東北地區,明朝屬于建州女真部。1616年,安新覺羅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金,史稱后金。1635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改女真族為滿洲,1636年改國號為清。

(2)1644年明朝滅亡后,明朝山海關總部吳三桂投降清朝,引清軍入關,在山海關和清軍一起大敗李自成部隊。李自成兵敗后離開北京,轉戰各地,最終在九宮山兵敗被殺。

第18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一、清朝對全國的統治

1644年清軍入關之后以北京為都城,逐步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在政治上延續以往朝代的做法,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大一統,在思想上推崇儒家學說,繼承歷代文化傳統。

二、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

(1)明朝末年,國事衰微,荷蘭殖民者趁機侵占臺灣。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登陸臺灣,1662年2月鄭成功發動總攻,荷蘭殖民者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并以臺灣作為反清大本營。

(2)1683年康熙皇帝派施瑯率軍進攻臺灣,臺灣歸入清朝版圖。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于福建。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首任巡撫為劉銘傳。

三、清廷對西藏地區的有效管轄

(1)1653年清朝正式賜予五世**金冊、金印和“**喇嘛”封號。1713年冊封另一位首領“**額爾德尼”封號。

(2)1727年,設置駐藏大臣。1751年設置噶廈,**和駐藏大臣共同處理政教事務。1793年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明確駐藏大臣與**、**同等地位,駐藏大臣掌握地方軍事、外交等事務。

四、鞏固西北邊疆

(1)康熙皇帝三次親征,平定噶爾丹叛亂,穩定西北邊疆地區。

(2)乾隆時期,清軍平定新疆地區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管轄整個新疆地區。

(3)1771年,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回歸祖國。

五、雅克薩之戰

(1)康熙年間,沙皇俄國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擊敗入侵俄軍。

(2)1689年,中俄雙方在尼布楚談判,簽訂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隙撕邶埥蜑跆K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六、清朝的疆域

包括現在的全部國土和外興安嶺及庫頁島等,是一個幅員遼闊,國力強大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第19課 清朝前期經濟的發展(康乾盛世)

一、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諸位皇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推行墾荒政策,使農業得以恢復和發展。耕地面積比明朝鼎盛時增加約3億畝,還興修水利,推廣高產農作物。

二、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商業比較發達。山西人組成的晉商,專營糧食、食鹽、綢緞等,乾隆時期又專門經營匯兌、房貸和存款業務,在全國范圍內開設“票號”(銀行)。安徽商人組成的徽商主要從事食鹽、典當、茶葉、木材、糧食、布綢等。

三、人口的增長

康熙時人口達到1.5億,乾隆末年人口達到3億,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第20課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一、軍機處的設立

清朝初年設立由滿洲貴族組成議政王大臣會議,商議軍國大事,權利比皇帝還大??滴趸实蹠r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君主專制,抑制滿洲貴族權利,設立南書房。雍正年間設立軍機房,后改名為軍機處,為常設機構,由皇帝的親信大臣組成,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中樞機構。軍機處的設立便于皇帝獨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二、文字獄和文化專制政策

(1)從知識分子的文章、詩詞中摘取只言片語加以歪曲,羅織罪名,人們稱為“文字獄”。

(2)為維護統治,在文化上實行專政政策。一方面提倡尊儒,另一方面實施禁書。

三、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

朝政腐敗;武備廢弛;財政虧空;土地兼并嚴重,農民失去土地,流離失所。

四、閉關鎖國的政策

(1)閉關鎖國的原因一方面是清朝的盲目自大,另一方面是害怕自己的統治受到威脅。

(2)1757年,關閉其他港口,只留廣州一處作為通商口岸,由廣州十三行負責港口貿易和進出口管理。

(3)清朝閉關自守,導致國家閉塞,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和科學知識的機會,使中國逐步落后于世界。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一、紅樓夢

《紅樓夢》作者為曹雪芹,原名《石頭記》,后由高鶚續寫,更名為《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

二、昆曲和京劇藝術

(1)昆曲,又稱昆劇,原是流行于蘇州昆山一帶的昆山腔。代表作有湯顯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2)京劇以徽劇為基礎,吸收了昆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曲的優點,在道光年間形成一個新的全國性的新劇種“皮黃戲”,由于具有北京地方特色,又被稱為京劇或京戲。

三、其他文化

初一歷史總結范文第5篇

陽安中學李鳳

一、試卷的評價

1、試卷的基本情況:

歷史考試時間為60分鐘,卷面總分為100分。歷史學科的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綜合題。

2、試卷所涉及的教材內容:

試卷考查的歷史知識點,分布于初一學年教科書中。大部分都在縣自測題。

3、試卷的基本特點:

(1)依綱據本。命題依據初一歷史教科書的內容,沒有超出規定的范圍。

(2)基礎性強。試題立足于歷史基礎知識,以重點知識來設計題目。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3)標高適度?;谀壳俺踔袑W生的學習能力和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試卷沒出現較大的偏題、怪題,只有個別題目稍難點。整卷的試題難度應該說是適中的。

(4)題目設計具有簡明性。題意指向明確,題目的表述較清楚,簡單明了,學生審題時一目了然。

二、試卷成績情況

本次考試,我校初一3個班,總體考試成績來看,初一(一)班平均分51.8,優秀率44.9%,及格率為55%;初一(二)班平均分52.6,優秀率61.5%,及格率為64.1%,初一(三)班平均分53.6,優秀率61.5%,及格率為54.2%。。三個班平均分差距不大,但優秀率和及格率差距較大,對于初一年級來說,一班的優秀率太低,需要進一步抓緊。

三、學生答題質量分析

1、優點

(1)對歷史教材的主干知識掌握得較好。學生能根據要求加以復習鞏固,對重點知識的掌握較熟練。

(2)能正確地運用解題方法。大部分學生能采用較常用的直選法和排除法來解答選擇題。

(3)能根據題意認真解答。大部分學生能根據題目的要求,認真分析問題,正確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學生的學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學生的再認再現能力較強;部分學生善于運用已知知識進行分析判斷,此次判斷題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具備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問題

(1)基本功不扎實。書寫不公正、不規范,錯別字多。

(2)同類知識混淆不清。學生對同類知識掌握不牢固,張冠李戴的現象很普遍。

(3)時間、地點類的知識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試題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題目比例很少小,但此類題目的得分率較低,反映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影響未能正確地加以分析。

(5)復習不到位。本次考試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太好,選擇題錯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拿出的時間,沒有集中精力去記憶。

四、下步教學策略

1、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鑒于歷史學科的學科特點,初一學生受初中歷史是“副科”思想的影響,不少學生對歷史并不是很重視。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應糾正這種錯誤的思想,端正學習態度。同時,要立足課堂向課堂要效益,一方面多與學生交流,上課時注重對學生的鼓勵,找出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成就感,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強課堂的管理。

2、降低教學難度,立足基礎,發展能力。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切切實實讓學生掌握應該學好的歷史概念,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性教學。

3、講解解題方法。在上半學期,由于教學任務較為繁重,對作業的處理不夠完善。因此,在下半學期,要在平時的課堂和評講課上重視對歷史解題方法的講解,培養學生解題思維,學生掌握解題方法。

4、提高記憶效率。從初中開始,對歷史的戲稱就是“背多分”??梢哉f,歷史是一門需要把握結構,掌握知識的學科。對教材內容掌握是否到位直接關系著學生成績的高低,因此,我們要在讓學生理解教材,把握知識框架的基礎上再教會學生記憶方法,提高記憶效率。

上一篇:歷史高二總結下一篇:初二歷史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