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垃圾調查報告范文

2023-06-14

垃圾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飲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事,也是與我們的生活最息息相關的事。我們生活中的垃圾食品處處可見,很多人都喜歡吃垃圾食品,例如;油炸食物、奶油制品等,然而,這些食品正在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因此,我們全班同學對自己家庭及走訪的幾個家庭的成員食用垃圾食品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研究方法:

1、通過走訪觀察,完成某位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的采訪記錄。

2、通過實地調查完成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情況的調查表。

3、上網瀏覽,收集有關垃圾食品的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

4、寫一篇有關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日記。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垃圾食品的危害

具體內容:垃圾食品中有大量的元素,長期使用會導致身體發育不良,不愛吃五谷雜糧,使身體素質嚴重下降。垃圾食品大多都有洋快餐的“三高三低”(高 熱量,高鈉,高脂肪;低纖維,低維生素,低礦物質)。第一,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兇;油炸淀粉第二,含致癌物質第三,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第四,鹽分過高,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2、垃圾食品的種類:十大垃圾食品分別指油炸食品,罐頭類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類食品,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奶油制品,方便面,燒烤類食品,冷凍甜點,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3、家庭成員吃垃圾食品的種類和數量調查表。

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情況調查表

家庭成員喜歡的垃圾食品我的發現媽媽最喜歡的:其次:第三:媽媽最喜歡的:其次:第三:我最喜歡的:其次:第三:據我統計,家庭成員一天吃垃圾食品的數量已達到 %。

四、結論:

1、通過調查我發現小學生食用垃圾食品的占多數。成年人食用垃圾食品的較少。所謂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沒有別的營養素的食物,或是營養成分超出人體需求量并最終在人體內變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2、根據調查的結果來看,一些同學認為垃圾食品無害,并且不清楚這些食品的危害。大部分人都知道垃圾食品的定義,但是關心的人還是占了少數,對垃圾食品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不是十分關心的人占多數??系码u、大街上的小吃、燒烤、方便面、油炸食品,這些都被大多數人認定是垃圾食品,多食用對身體有很大的害 處,比如許多人就認為食用這些食品會變胖、致癌、上火等等。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雖然燒烤和油炸是最多人認定的垃圾食品,卻是人們最最經常吃的。尤其是我們小學生,幾乎每天都在食用垃圾食品,有些小學生甚至把路邊垃圾食品當作早餐食用。

3、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食用垃圾食品的主要原因是一時沖動、可口或便宜。

五、提出建議

綜上所述,再經過小組之間的討論,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1、建議人們去了解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可能這十大垃圾食品中的種類有大家所偏愛的,但為了身體健康,不要經常吃或是少吃這些食品。

2、 垃圾食品也并非不能吃,關鍵是要懂得平衡自己的營養與熱量,懂得均衡調配飲食,就可以減輕或避免垃圾食品對您的危害。要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奶類等健康的、衛生的食品,要保證飲食多樣化。

3、小區、學校、工作單位等應定期的開辦關于路邊垃圾食品與健康的講座或活動,提高人們對垃圾食品的認識。

垃圾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

生活垃圾分類的阻礙與對策

上海大學環化學院環境系

姓名:XXX 學號:XXXXXXXX 指導老師:XXX 2011年X月X日 人類作為一種生物在這個地球上生存,從最初的茹毛飲血到現如今的萬物之靈長經歷了萬年的時間,對地球的索取從也從最初地球可以承受的范圍到如今的岌岌可危。人類在發展自身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資源都能完全應用,那些我們所不能產生效益的東西被稱之為廢物。戰爭年代,或許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地球有大的威脅,但是在如今的和平大環境下,卻也有暗流涌動。人類要生存,就會有生存的副產品出現,我們稱之為垃圾,如何處理好它們,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課題,因為人類數量的極具增加,若是不能妥善地處理好,那么等待我們的將是危險的未來。

但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廢物并非真的一文不值,有害無益。世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蛟S如今的科技水平并不能完全地將垃圾轉化為資源,但是轉化個五六成還是做的到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答案就是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分類則是最重要的一步。

生活垃圾可分為以下4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而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有害垃圾則是指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其他垃圾是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先不談需要特殊處理的有害垃圾以及被填埋的其他垃圾,光是那些可回收垃圾和廚余垃圾若是處理得好就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本次的調查旨在了解當地對垃圾處理的現狀如何,是否進行了分類等問題。由于個人精力有限,就對家附近做了調查,調查的范圍包括:2個農村:崇明縣永樂村、窯橋村(家鄉);3個普通商品房小區:寶山區呼瑪二村、呼瑪三村、通河三村;3個高級住宅區:和欣國際花園、寶宸怡景園、寶宸共和家園。三個區域的選取也是考慮到了不同的生活水平居民對與垃圾分類處理的態度。雖說不能完全代表上海,但也可以管中窺豹,略具一定的代表性。

在崇明島永樂村以及窯橋村,由于當地居民都屬于務農的,可以說是個農村。那里真正產生的生活垃圾并不多,要煮菜,自家的院子里摘點新鮮的瓜果就成,無需去菜場。有的垃圾也就是一些塑料袋之類的,由于當地還在使用老虎灶與秸稈煮飯,那些塑料也被一起焚燒掉了。而余下的一些廚余垃圾大部分都是直接傾倒在自留地中,由于人口不如上海稠密,所以傾倒量也沒有超出環境的自潔限度,那些廚余類垃圾反而會慢慢變成肥料。真正如紙箱子,塑料瓶之類的還會有人定期收取,到也不算是垃圾,已經算是被納入回收的范疇了??傊?,永樂村與窯橋村的垃圾分類處理還是很不錯的。

而在寶山區呼瑪

二、三村,情形就不如想象中理想。由于是老式居民區,建造的時間也在92年到93年,所以居民大多是上海本地人,上海人的素質還是不錯的,但是垃圾分類的問題也沒有做好。問題出在哪里呢?整個小區,一共有6個小型垃圾站,但是其中的垃圾桶都是統一規格的黑色大垃圾桶,并沒有什么分類的舉措,而垃圾桶內也都是一袋袋的居民的生活垃圾,并且也經??匆娪惺盎恼叻_居民們的垃圾袋尋找有價值的東西,十分混亂。每天早晨都會有垃圾車來將垃圾收走,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將一桶桶垃圾倒上車,也并沒有什么分類處理。

通河三村略好,垃圾桶有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之分,但是居民們卻也還是如呼瑪二三村的一樣,將垃圾在家打包好,沒有分門別類的投入制定垃圾桶。而垃圾車更令人失望,直接囫圇將不同垃圾桶的垃圾倒入同一輛車內。

最后是高級住宅小區,其特點是居民素質比較高,物業硬件條件好。先說和欣國際花園,它在每幢居民樓樓下設有垃圾桶,但是并沒有分類。接著是寶宸怡景園和寶宸共和家園,兩者同屬寶宸集團下,其垃圾桶有兩類:可回收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按照其上的標簽,可回收的標識:紙類等(報紙,雜志等)、塑料(袋,盒等)、金屬(瓶,罐等)、布類(衣,被等);其他標識:除可回收物、廢玻璃、有害垃圾以外的各種生活廢棄物。

雖然有了難得的分類,但是事實情況仍不容樂觀,依然是居民的各種袋裝垃圾在其內,所以垃圾并沒有起到分類的效果。

通過以上三個區域的調查,我發現垃圾分類的確還是存在巨大的困難和阻礙。但是總的說來,我認為可以把阻礙分為2類:來自前端的困難和來自終端的阻礙。

先說前端,即垃圾的制造方,小區以及其中的居民。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居民的環保意識更不上社會發展的大潮流。其素質與高速發展的物質生活不能很好的配合起來,不能做到屬于哪的扔哪個桶里,比如寶宸怡景園和共和家園中,雖然有分類的垃圾桶,但當地居民依舊我行我素。第二,家庭垃圾分類有困難。我們也不能光說居民的不是,的確,如果要分類,那么家里就必須要準備幾個不同的垃圾桶,是挺麻煩的,但是這個我認為可以克服。第三,宣傳不夠到位。我記得在05年的時候曾經在上海刮起過一股垃圾分類的高潮,那時候有四種垃圾收集容器,分別收集有害垃圾、廢玻璃、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顏色分別為紅、綠、黑和蘭。但是現如今確不了了之。我認為應該繼續這種宣傳,至少讓我們這些生活的人們知道垃圾是如何分類的,以方便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第四,社區的硬件還是不到位,在我調查的三個區域里,只有寶宸為首的少數社區擁有分類的垃圾桶,而其他的要么沒有分類,要么連垃圾桶都沒有。

然而相比較于前端的問題,終端我想才是問題的核心。在05年后四色垃圾桶時代,我就親眼見到運垃圾的工人將四個桶中的垃圾全倒進了一輛垃圾車中。這城市中的生活垃圾,即使被居民進行了一次分類,但最終還是被混合運走,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據我從網上不完全調查所知,上?,F階段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有兩種,其一為填埋處理,其二則是焚燒發電。而這完全違背了垃圾分類的原則,一埋一燒,更是有巨大的經濟支出,據悉,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非常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450元至600元人民幣。這是一筆怎么算都虧本的買賣。

政府雖然出臺過相關的政策,比如08年的《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管理辦法》 ,但是卻沒有做到真正的行之有效,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000年,原建設部公布首批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名單,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廈門和桂林成為首批試點的8個城市。10年時間,盡管各城市一直在探索,但不可否認的是,垃圾分類問題一直在“原地踏步”。

既然發現了問題,就應該解決它們。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方法是發現其中的效益。為什么說拾荒的人是最忠實的環保主義者?因為他們可以從垃圾中發現利益。在垃圾分類的整個過程沒有形成整體產業效益,或者說是效益與投入明顯不符,當然這個和科學技術的不發達也有一定的關系,但是我們可以嘗試著打通某幾個關節,比如建立大型分揀中心,建立堆肥場等。我想在如此上行下效的環境與利益的推動下我們的垃圾分類才能真正進行地有聲有色,而不是說說而已。

其次,我們可以建立有效的賞罰制度而不再僅僅依靠道德約束居民,雖然這樣的日子可能對于我們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發展為先的現狀還是有些遙遠,但也是未來可行的方法之一。

垃圾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數量劇增,廣州作為一線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更不例外,目前每天進行填埋和焚燒等終端處理的生活垃圾在1.4萬噸左右,新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現有處理設施超負荷運作,造成處理能力和垃圾產量嚴重不匹配,廣州已逐漸走入垃圾圍城的困境中,此時的城市生活垃圾已不能再簡單通過填埋焚燒的方式處理,一方面污染環境一方面占用了日益稀缺的土地資源,同時處理成本很高,因此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被賦予了重要使命,意在實現垃圾源頭減排。廣州首個在內地城市中立法規范了垃圾分類工作,出臺了《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將城市垃圾分為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通過生活垃圾分類,把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紙、玻璃、塑料、金屬等廢棄物進行有效回收利用,變廢為寶,使其不再成為垃圾。該規定從今年4月1日轟轟烈烈實施以來至今已有5個月的時間,這項新舉措在廣州城市居民社區中落實的怎么樣,效果如何?同時又存在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呢?

廣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已走過了10多個年頭,1998年按照“先開放、后規范;先試驗、后推廣,逐步普及”的思路,在荔灣區僑苑小區開始了垃圾“分類收集”的試點工作; 1999年按照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三種分類,正式開始垃圾分類投放和收集,在東山、海珠、荔灣、越秀、天河5個區進行試點,每個區不少于3000戶居民;2000年被建設部列入全國首批8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2002年在東山、海珠、荔灣、越秀、天河、黃埔、芳村、白云區分設了八個試點小區,小區內設置了分類收集垃圾桶,但是分類方法各不相同;2004年市環衛部門主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及評價標準》,由國家建設部作為國家行業標準頒布實施。隨后,又印發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方案》和《垃圾分類標志和分類方法》,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等五大類;2009年市環衛部門稱要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體系,力爭到2014年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80%以上,資源回收率達到30%。用2年左右在學校、社區,5年左右在全市普及生活垃圾分類;2011年2月,萬市長頒布了《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于4月1日起實施。廣州市的垃圾的分類收集工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實際困難,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還沒有在全市全面推行。

廣州市垃圾分類工作在政府頒布管理規定后,各級政府積極響應,在交通要道上可見大幅的宣傳海報,內容大多是垃圾分類好處多,大家要齊心協力的做好分類;各個小區中出現了大小顏色各異的四類不同功能的垃圾桶,部分小區還專門派發了可盛裝廚余垃圾的垃圾桶,但物業管理中心在派發垃圾桶的時候并沒有進行宣傳,為什么要發垃圾桶,居民應如何使用,所以居民只是覺得占了便宜,多了一個垃圾桶而已;各級主要職責部門的領導前往試點小區開展宣傳,檢查分類工作,領導一出面,后面就跟著一群陪同人員,浩浩蕩蕩深入居民區開展宣傳,接著就是電視媒體詳細報道。盡管以上的各項宣傳措施聲勢浩大,但是廣州的垃圾分類工作好似再一次成為歷史,逐漸銷聲匿跡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垃圾分類新舉措的政策效果。

廣州自今年4月1日起,率先在市、區(縣級市)、街黨政機關、16條街、6個社區、1500所中小學校和萬科集團、保利集團管轄住宅小區及嶺南集團屬下的賓館、酒店和商場等區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先行試點,以上區域均屬于強制分類區域,至今已過去5個月,這些先行先試的區域落實的如何呢?位于廣州市越秀區的五羊南社區是廣州最早開始推廣垃圾分類的,是垃圾分類的“明星社區”,筆者首先對這個社區開展了調查,五羊南社區有37棟住宅樓,現有25個環衛工人,現在每個星期都會統計一次垃圾分類的情況,居民分得好不好都會記起來,現在已經有三至四成的居民能主動參與垃圾分類了。同時,為了預防環衛工人將居民分好的垃圾再次混收,東華物業專門安排了負責人巡查。“明星社區”的居民雖然分類意識很強,但垃圾分類的實際效果卻并不讓人滿意。由于居民分類分得不是很好,本來預計分好之后每天的廚余垃圾會有1.8噸至2噸左右,但是目前只達到了0.5噸至0.8噸,效果連一半都達不到。筆者繼續調查其他的試點小區,發現效果更加不理想,例如有的小區只在花園范圍內的公共區域擺放了分類垃圾桶,在樓道里卻還是象以前一樣只有一個白色垃圾桶,居民樓里的垃圾全都混合堆放,樓下不同顏色功能的垃圾桶里也是什么垃圾都有,并沒有進行分類,成為了擺設。幾個不在“強制范圍”內的住宅小區內,筆者更沒有發現有實施垃圾分類的現象,在小區內對過往居民進行了隨機調查,發現有的居民知道廣州實施了垃圾分類,有的甚至不知道。

以上調查反映了廣州今年轟轟烈烈推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舉措收效甚微,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如此結果。筆者分析如下:

一、垃圾分類的前期宣傳過于倉促

管理規定明確為4月1日施行,政府卻對外公告為一個月之后執行,一方面反映出政府在垃圾分類執行前的宣傳不夠,如果前期準備充足的話,不需要在法規施行一個月之后再執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策的兒戲,大大降低了垃圾分類政策在群眾中的威信度。

大洋網的一項網上調查表明,有70%參加調查的網友不清楚垃圾怎么分類,可見前期宣傳的欠缺。垃圾分類的執行主體中居民是決定性的起始環節,如果連居民都不清楚垃圾分類是怎么回事,那這個政策如何得以執行,法規中的處罰條款又如何落實呢!

筆者對廣州市某小區的居民進行了民意調查,在天河區某小區B出口進行隨機調查,在4個小時之內由該門出入的有132人,其中83人接受了調查。首先是居民態度的調查,83人中有72人對垃圾分類處理表示贊成,5人不發表意見,6人不贊成垃圾分類處理;其次對垃圾分類施行時間的調查,贊成的72人中認為馬上實行垃圾分類的政策不可行或者不能接受的有65人,5人表示堅決反對,認為可行的只有2人。 調查結果顯示,居民絕大多數支持垃圾分類的處理方法,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缺乏宣傳,居民不知道如何進行分類,固然不能在這種情況下對個人進行處罰,自然新的政策也就無法落實,一個沒有處罰又沒有獎勵的政策如何促使人遵守。

二、缺乏相關配套工作

首先是配套的法規支持,廣州市雖制定了管理規定,明確了處罰條款,在以上所述情況下處罰條款無法執行,相當于沒有了違規后的懲罰,同時也沒有相關的鼓勵或獎勵政策,市民自然就沒有了垃圾分類的動力,不執行垃圾分類沒有懲罰,執行了垃圾分類也沒有獎勵,缺乏政策的動力機制。

其次缺乏配套的垃圾分類清理運輸的鏈條和資金,物業管理中心在垃圾分類之后需要增加清潔工和垃圾預處理設施,垃圾分類清理增加了原有的工作量,需要增加人手,在垃圾分類初級階段,住戶的垃圾分類工作還有很多不足,需要物業管理公司在垃圾運輸之前進行整理,確保不同類的垃圾得到適當的處理方式,這些經費政府尚未解決;還有垃圾分類運輸的問題,垃圾分類后也要進行分別運輸,進行不同的處理,運輸成本增加,費用尚未解決。

三、垃圾處理產業鏈未形成,行業不規范

目前的垃圾處理方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垃圾回收站,有經濟價值的垃圾分挑回收,其余焚燒,一種是逐漸向生態環保模式轉變的回收方式,除了傳統有經濟價值的垃圾外,這種方式還可將以前焚燒掉的多數垃圾,包括污染環境的廚余垃圾變廢為寶,進行再加工再利用。新形式的垃圾回收鏈尚不健全,部分回收公司打著環保旗號依靠政策支持騙取政府的資助和獎勵,另外有些真材實料的公司卻因為較高的運作成本而難以維系,因為一方面垃圾回收的源頭尚未規范,產業上有沒有穩定的可回收垃圾,同時垃圾回收處理成本高,成品未得到市場的廣泛接受。

以上情況均使得垃圾回收處理環節不順暢,行業不規范,目前無法實現規模性的垃圾回收產業,無法實現大規模的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基于以上問題的分析,筆者的解決建議如下:

一、加強引導宣傳

以往的宣傳僅停留在大型海報,公益廣告和電視媒體上,這些里平日的百姓生活有一定的距離。應充分利用街道、居委等基層政府組織和民間環保組織的力量,節假日開展深入社區的宣傳活動,讓垃圾分類知識與居民面對面,將垃圾分類的各項內容真正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目標是上至70歲老奶奶,下至10歲學齡兒童都知道垃圾分類應該怎么做。

二、政府加大物資和經費投入

物資和經費投入主要集中在物業管理的垃圾預處理和垃圾回收公司的運輸和處理成本。小區物業在垃圾分類運行過程中,需要增加一定運營費用,主要包括:垃圾桶、垃圾房等改造費用;廚余垃圾處理機、分類垃圾收納容器等設備購置費用;垃圾清運、二次分揀、設備維護等人工費用;前期宣傳推廣費用及社區宣傳品設計制作費用等。政府可以采取向垃圾分類的社區提供垃圾分類專項經費支持;對有突出貢獻的社區單位給予激勵效果明顯的獎勵;持續提供垃圾桶等物料支持等措施保證垃圾在社區環節的得當處理。垃圾分類之后可采取清運和回收有同一公司處理的方式,減少了交接環節和成本,在初級階段,政府需要專項經費支持垃圾清運成本的增加和垃圾的環保處理方式。

三、由政府牽頭,解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回收處置

由于廚余垃圾處理機成本較高,不可能每個小區均配備,因此由政府牽頭建設,采取區域集中處理回收機制,在有條件的大型社區或某公共位置設置處理機,負責處理區域內的廚余垃圾,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運輸成本;對有害垃圾進行專門回收,防止私人不恰當的處理污染了環境;對可回收的垃圾制定細則,防止垃圾回收站挑剔可回收資源,給社區垃圾分類工作帶來不變,同時提高了可回收的利用率。

垃圾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一) 調查時間:2012年暑假

(二) 調查地點:長沙市**村

(三) 調查方法:走訪的方式,運用觀察法的調查方法

(四) 調查對象: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大明村的垃圾處理

(五) 調查背景: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項消費增加

了,帶來經濟的發展。同樣也帶來了更多的垃圾。垃圾增多了??諝庠絹碓讲?,衛生越來越差,各種各樣的垃圾也在不斷的出現,而且越來越多。填埋垃圾的地方越來越少,那么一直這樣下去,我們是否要住垃圾堆上了呢?我想這值得思考,對此我展開了調查,我選擇了長沙市開福區的一個村子,調查了那里的垃圾堆放、清運和處理的情況。

二、 結果

結果還是不太令人滿意的,因為照此下去,我看不到未來的,因為垃圾的產生跟垃圾處理同步!因為在我看來,垃圾處理應該比垃圾產生快,,這樣就說明,垃圾在日益的減少,而不是處理一些,另一些又產生!可能有些人就會認為,處理垃圾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么你就錯了。

從垃圾的危害來看看處理垃圾的重要性吧。

垃圾在人們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大量垃圾隨意堆放,長期囤積,就會占用土地,產生臭味,造成對大氣、水域和土壤的嚴重污染,而且導致蒼蠅、昆蟲及鼠類的滋生,威脅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的一大負擔。垃圾處理起來并不容易,可以歸納以下幾點:第一,從垃圾的平均組成來看現在居民的生活燃料大多以煤為主,煤灰占垃圾總量的很大的分量,市場及廚房有機廢物,再就是街道庭院的落葉塵土等,并且還混有一定數量的玻璃、塑料、壞金屬等雜質,難于燃燒銷毀。第二,用這種垃圾施肥,就會使土地碴化。第三,過去處理垃圾都是埋在地下,現已發現垃圾埋在地下會破壞地下水,填埋后的場地也派不了大用場。何況在郊區和市區一切可供垃圾填埋的洼地即將用完,尋找垃圾出路,迫在眉睫。還有雖然已經做出保護環境衛生的一些規定,但由于不能嚴格執行,成效不大。隨地亂拋垃圾的情況到處存在,垃圾量還在增加。如何處理好垃圾,確實是當務之急。

那么如何處理好垃圾呢?

(1)城市建設需要綜和處理,服務設施需要配套成龍,垃圾處理應當在綜合處理之中。

(2)處理垃圾前景廣闊,但目前還應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減少垃圾來源。

(3)垃圾處理工作是全民的工作,必須深入進行宣傳,使人人重視。垃圾處理是環境衛生的重要環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環境衛生狀況,可以反映一個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和人民的公共道德水平。我們應該徹底改變“少數人治臟,多數人制臟”的狀況。治臟除了專業隊伍以外,還可以適當組織業余、課余、公余的勞動服務隊,工農商學兵,大家齊動手,人人關心城市衛生工作。特別對中學生更應該鼓勵他們參加體力勞動,鼓勵他們為凈化、美化城市出謀獻策,也可以把這作為培養又紅又專的勞動后備

軍來抓,這樣,收效是會大的。

(4)垃圾分類。如今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現在有的一些處理方法就是: (1)壓縮處理。對于一些密度小、體積大的城市垃圾,經過加壓壓縮處理后可以減小體積,便于運輸和填埋。有些垃圾經過壓縮處理后,可成為高密度的惰性材料和建筑材料。

(2)垃圾填埋??梢岳酶鞯厮芴峁┑幕A條件,采用不同的填埋方式,滿足作業和消納的要求。垃圾填埋既可以處理城市的混合垃圾,也可以消納其他廢物處理工藝的剩料和不能再回收利用的廢物。

(3)垃圾焚燒。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熱能,可用來生產蒸汽或電能,也可用于供暖或生產的需要。根據計算,每5噸的垃圾,可節省1噸標準燃料。不過垃圾焚燒工廠必須配備消煙除塵裝置,以降低向大氣排放的污染物質。

(4)堆肥。堆肥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有機萬分的生物化學過程,析出二氧化碳、水和熱,同時生成腐殖質。

三、存在問題

當然現在任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就比如:

(一)日產垃圾數量不斷增長。

(二)垃圾處理仍以衛生填埋為主,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在土地資源十分珍貴的今天,如果有效減少垃圾填埋場增長,并用于發展經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應對方法

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個,那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

(一)、減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50%以上。

(二)、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三)、變廢為寶: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面碗5—7億個,廢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7%。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厥?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后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采20噸鋁礦。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五、垃圾具體分類

(一)、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二)、廚余垃圾

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三)、有害垃圾

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四)、其它垃圾

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六、結語

垃圾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飲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事,也是與我們的生活最息息相關的事。我們生活中的垃圾食品處處可見,很多人都喜歡吃垃圾食品,例如;油炸食物、奶油制品等,然而,這些食品正在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因此,我們全班同學對自己家庭及走訪的幾個家庭的成員食用垃圾食品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研究方法:

1、通過走訪觀察,完成某位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的采訪記錄。

2、通過實地調查完成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情況的調查表。

3、上網瀏覽,收集有關垃圾食品的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

4、寫一篇有關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日記。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垃圾食品的危害

具體內容:垃圾食品中有大量的元素,長期使用會導致身體發育不良,不愛吃五谷雜糧,使身體素質嚴重下降。垃圾食品大多都有洋快餐的“三高三低”(高 熱量,高鈉,高脂肪;低纖維,低維生素,低礦物質)。第一,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兇;油炸淀粉第二,含致癌物質第三,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第四,鹽分過高,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2、垃圾食品的種類:十大垃圾食品分別指油炸食品,罐頭類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類食品,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奶油制品,方便面,燒烤類食品,冷凍甜點,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3、家庭成員吃垃圾食品的種類和數量調查表。

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情況調查表

家庭成員喜歡的垃圾食品我的發現媽媽最喜歡的:其次:第三:媽媽最喜歡的:其次:第三:我最喜歡的:其次:第三:據我統計,家庭成員一天吃垃圾食品的數量已達到 %。

四、結論:

1、通過調查我發現小學生食用垃圾食品的占多數。成年人食用垃圾食品的較少。所謂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沒有別的營養素的食物,或是營養成分超出人體需求量并最終在人體內變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2、根據調查的結果來看,一些同學認為垃圾食品無害,并且不清楚這些食品的危害。大部分人都知道垃圾食品的定義,但是關心的人還是占了少數,對垃圾食品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不是十分關心的人占多數??系码u、大街上的小吃、燒烤、方便面、油炸食品,這些都被大多數人認定是垃圾食品,多食用對身體有很大的害 處,比如許多人就認為食用這些食品會變胖、致癌、上火等等。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雖然燒烤和油炸是最多人認定的垃圾食品,卻是人們最最經常吃的。尤其是我們小學生,幾乎每天都在食用垃圾食品,有些小學生甚至把路邊垃圾食品當作早餐食用。

3、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食用垃圾食品的主要原因是一時沖動、可口或便宜。

五、提出建議

綜上所述,再經過小組之間的討論,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1、建議人們去了解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可能這十大垃圾食品中的種類有大家所偏愛的,但為了身體健康,不要經常吃或是少吃這些食品。

2、 垃圾食品也并非不能吃,關鍵是要懂得平衡自己的營養與熱量,懂得均衡調配飲食,就可以減輕或避免垃圾食品對您的危害。要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奶類等健康的、衛生的食品,要保證飲食多樣化。

3、小區、學校、工作單位等應定期的開辦關于路邊垃圾食品與健康的講座或活動,提高人們對垃圾食品的認識。

上一篇:場地調查報告下一篇:分析調查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