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問題式教學論文范文

2024-02-26

問題式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問題式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本文主要從問題式教學的重要意義、問題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等方面來談一談問題式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初中歷史教學;應用

問題式教學是新課改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相應的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預習,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并與同學進行討論交流;也可以在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深入了解課本內容;還可以對學科前沿所關注的具有研究性的問題與學生共同搜集材料,尋找合理的觀點。問題式教學以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分析,學生最終所得出的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能夠享受解答問題的過程。本文主要從問題式教學的重要意義、問題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等方面來談一談問題式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問題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是問題式教學有利于增加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例如,為紀念五四運動而設立的五四青年節有哪些值得紀念的價值呢?五四青年節每年都有,但很少有學生思考與分析過五四運動的意義。

二是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中,學生很少進行思考,而是以教師的觀點為自己的觀點。在對具體問題進行討論分析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夠切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發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對同一個歷史人物進行分析評價,并不能簡單地以好壞來進行評判,每一個人的性格與行為都具有多面性,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觀點。

三是有利于促進師生、生生之間時溝通與交流。在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很少進行討論,學生也很難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在問題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在溝通交流中增進了彼此的了解。

二、問題式教學目前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問題的提出方面

有的教師雖然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問題式教學,但所提出的問題并沒有層次性,而且過于死板乏味。例如,在講解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重要歷史運動時,只是簡單提問運動的原因、時間、發展、內容、意義、評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了解具體的歷史活動,應該將學生引入當時的歷史環境中,而不是為了考試只記關鍵點。也有的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僅僅圍繞課堂內容,而幾乎不進行課外的拓展延伸。歷史學科的學習,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并不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邏輯思維。

2.課堂問題的實施方面

有的教師在實施問題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也有的教師所給的討論時間非常有限,往往學生還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時討論就匆匆結束了。

3.課堂問題的反思方面

很少有教師對課堂問題進行反思,所設置的問題與課堂實際情況的對比,學生對所設置問題的意見與看法等。對課堂問題進行反思與改進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參與,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解決問題的相應建議

1.增加教師的閱讀量與知識面

教師是問題式教學的引導者,深入了解初中歷史教材內容,有利于提高教師所提出問題的可研究性。在了解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置少量具有懸念與層次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

2.分組分層次進行問題式教學

有的教師在提問過程中習慣以自己為主,并沒有切實考慮到學生的感受與能力,學生往往不用思考直接從課本中就能夠找到相對應的答案。教師應該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可以給每個小組布置相同的問題,也可以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組織學生共同完成對教材內容的分析與討論。以學生為主,最重要的不是學生回答問題,而是應該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學會思考,主動向教師提出問題。

3.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與改進

問題式教學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就是教學之后的反思。有的教師的教學教案長久沒有變化,而每一屆學生的思維與能力卻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歷史學科中,對于具體人物與事件的評價與分析也會隨著歷史的變化而產生變化,而且在新時代的教學中,有的學生因為喜歡歷史而大量閱讀各類參考文獻,知識儲備并不一定比教師少。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與改進,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具體的問題,有利于提高歷史課堂的趣味性與創新性。

問題式教學圍繞相關問題展開討論與分析,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缺乏思考性與創新性的問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也逐漸不能適應教學的需求。教師要充分發揮問題式教學的作用,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以學生為主設置問題,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與討論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并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與改進。

參考文獻:

[1]王克盛.初中歷史問題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3(3).

[2]楊昌文.初中歷史問題式教學法應用管窺[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6).

[3]葉小兵,魏恤民,吳美娟.初中歷史教學關鍵問題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問題式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問題式教學法早已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在歷史科教學中更是如此。問題式教學法的實質是一種現代啟發式教學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大膽嘗試、學會質疑、學會探究的一種教學方法。初中歷史采用問題式教學法是實施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有效方法,是體現教育本質的有效的手段。

【關鍵詞】問題設計課堂提問初中學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李政道教授也說過:“學習,就是學習提問題,學習怎樣問問題?!眴栴}是把學生引向知識殿堂的鑰匙,問題是連接教師組織教學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學習的重要手段。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口語訓練的重要手段。問題式教學法的實質是一種現代啟發式教學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大膽嘗試、學會質疑、學會探究的一種教學方法。而歷史學科是一門以史論結合為特點的思維性社會學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能否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體內容,恰到好處地設置問題,合情合理地解決問題,則直接影響學生歷史素質的提高和思辨、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問題式教學的作用

課堂教學中,教師每提出一個問題,就給學生提供了一次學習、思考、提高的機會,精彩的提問是誘發學生思維的發動機,能開啟學生智力的大門,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師生情感的交流。

1、激發學生熱情,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發出者。

2、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問題不聽清楚,將無法繼續學習。

3、問題式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掌握網絡學習、文獻檢索等求知技能。

4、問題式教學有助于學生分析、概括、表達等諸方面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創新思維的形成。

二、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作為農村初中的歷史教師,無疑應該針對農村初中學生的特點來設計新穎、形象、多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來給學生以強烈的刺激,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1、以生為本

課堂提問應該關注學生的學情,尊重學生,以生為本??紤]到農村初中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多學生由于家長長期外出打工而子女又對他們缺乏理解的情況,在學習《江南地區的開發》一課中有關“人口流動”的內容時,可適時地設置以下問題:“在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我們身邊有沒有人口流動現象?這些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有什么作用?”這樣既聯系了現實,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使他們對自己父母“打工”的好處有進一步的認識。

2、因材施問

農村初中學生與城市學生相比,他們獲取的信息量顯得不是那么豐富,各方面能力、素質也有較大差距,課堂提問也不應只定位于少數尖子生身上,應面向全體學生。如學習“洋務運動”這一主題時,可以依次這樣設問:誰能說說洋務運動的時間和代表人物?認真看書可以找到答案,可以抽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回答。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需要根據課本內容概括,可以抽中等生回答。有人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對思維水平要求較高,可以抽優生回答。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注意到了問題設計的適度、梯度,因材施問,才能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情感滲透

在學習《春秋戰國的紛爭》一課,教師介紹城濮之戰情況。展開討論,學生講述“退避三舍”的故事。提問:退避的目的是什么?(以退為進)提問:“退避三舍”的作用?(1.誠信:實現諾言,報答謝恩2.避其鋒芒,誘敵深入)。通過分析史實,學習古人誠信的態度,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

4、授之以漁

學習《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可以讓出土的文物,書上的小字部分,《北京人追逐野獸》《北京人的生活》圖,小組討論,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學者推測北京人的衣食住行,寫一篇描述北京人的生活的小論文。

總之,問題式教學是一種開放式教學,向教師提出了挑戰,只有充分重視問題的提出并優化,才能使課堂輕松,高效。才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問題式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1. 創設問題情境,使于新課開端處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設疑在新課的開頭處,能讓學生帶著質疑進入課堂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望,激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效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學習“水和無機鹽的調節”一節時,我剛走進教室,教室很寂靜,前排的一位男生正在舉起礦泉水瓶飲水,于是我問他:“你為什么要喝水?”“口渴。”學生不加思索地回答。“你喝過之后還口渴嗎?”我緊接著追問。“不渴了。”這位學生回答得干脆利索。這時我面對全班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平時需要飲用多少水供給我們身體所需,才不覺得口渴?”學生紛紛舉手發言:“8杯。”“多喝。”“適量。”等等。答案出現了分歧。此時,我并不急于作出評價,而是進一步指出:“對于日常生活飲水問題,我們大都知道口渴才飲水,這樣好不好?身體需要多少水?我們的機體是怎樣調節的?”這樣就又給學生引入了一個謎,于是學生帶著問題進入了本節課的內容探究。

開課就使學生帶著問題迅速進入探究新知的狀態,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自然會成為課堂的主體,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利于新課教學的逐步展開。

2. 創設問題情境,在于教學重點、難點處

每堂課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把握重點,化解難點,排除有關疑點,因此,教師設疑不能只考慮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問題,更應該使其思維凝聚在教材的重點上,對抓住重點、巧化難點、加深理解重點起到推動的作用,使之成為提高課堂的一條有效途徑。例如,神經系統中“條件反射的建立”是一個較為抽象深奧的知識,在學習新知識前,我引入“鄭板橋訓驢”的故事:少年鄭板橋為懲罰家鄉一個常常騎驢逼債并強迫人鞠躬行禮的地主,帶上荊棘做的馬鞭偷偷地溜進驢舍,一邊給驢鞠躬,一邊用馬鞭狠抽驢,反復如此,直至他遠遠地鞠躬,驢子就本能地跳起來。有一天,地主又去收租,鄭板橋遠遠地向驢頻頻鞠躬,驢子則不停地跳起來,把地主摔得鼻青臉腫,從這之后,地主再也不敢騎驢收租了。我緊接著提出質疑:“驢子為什么看到鄭板橋鞠躬會跳起來?這則故事和巴甫洛夫通過反復搖鈴建立狗的唾液分泌的條件反射有什么相同之處?”學生興趣盎然,很快投入本節的重點知識的探究中。

再如在學習“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導”時我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討論回答:(1)突觸的結構包括幾部分?突出小體指的是哪部分?(2)如何傳遞興奮?(3)興奮在神經細胞間的傳遞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4)信號在神經元的變化是怎樣的?通過構建“層遞式”問題,讓每一個問題成為學生思維的階梯,許多問題形成一個問題串,在我的逐步點撥、啟發下,學生思考、討論和探上,創設了一個特定的教學情境,從心理上講,新奇的、不斷變化的對象易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教師的言語和形體動作的引導下,轉變成有意注意,整個學習過程輕松愉快,而且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了教學活動,對知識點的記憶比一般的教學要穩定,遺忘率較低,教學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比如:在講基因工程時,我應用動畫的方法模擬操作過程,從而使學生對基因工程產生了濃究,步步逼進,層層深入,在明確知識內在聯系的基礎上獲得了知識,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水到渠成地完成了重難點的突破。因此,創設問題在重點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激活課堂氛圍,而且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向縱深處發展,培養他們的思維習慣,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效果。

3. 創設問題的情景,用在知識的銜接處

知識的交叉點、關聯點往往是理解和深化知識的關鍵,教師在此處設疑,可引發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去思考問題。例如,蘇教版必修一“光合作用”一節,學生熟練掌握光合作用過程后,我創設問題情境:“光反應過程外界的因素是什么?暗反應過程外界的因素是什么?”這樣順利地引出了影響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的課題:二氧化碳濃度和光照強度。

4. 巧設實例,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

生物知識來源于實踐,教師要引用生活實例,通過有價值、有思考性問題的呈現,引發學生深入的思維,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探究興趣。

例如,在講“人與環境”這一節,我先用投影的方式列舉了近幾年發生的自然災害實例,如汶川和玉樹的地震,甘肅舟曲的泥石流,等等,用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教育學生,接著設疑:近幾年為什么頻繁的發生自然災害,這與人類過度開發資源有什么關系?讓他們帶著現實的問題思考。這樣的知識不僅來源于教材,而且來源于實踐,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增強了學生探究新知的主動性。再如在學習選修1《運用發酵技術加工食品》,我這樣設計:出示制作好的酸奶、泡菜、米酒等發酵食品,讓學生品嘗并思考問題:這些發酵食品的制作過程和需要的微生物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活動,促使學生在好奇與思考中獲得知識。

教師通過各種方式巧設問題,把生物教學與現實生活銜接起來,實現從教材到生活貫通與融合,這樣容易激發學生學以致用的探究熱情,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課堂提問題式教學模式中最關鍵的環節是設置問題,教師應把握設疑的分寸,緊扣教材的講授需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要以引導運用知識、提高能力為目標,切忌提出“滿堂灌”或大而不當的問題。這樣,問題式教學不僅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而且能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學得靈活,學得深刻,真正實現課堂的高效。

總之,生物課堂的問題式教學,以問題式為主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教師只是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因此,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也架設了師生對話的橋梁。

參考文獻

[1]袁錦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中學生物學,2008,24.

問題式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雷斌

等啊等,終于接到了到上海學習培訓的通知,2012年5月18日,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一早就出發了,經過三天的旅途奔波,5月20日,終于到達了期待已久的上海,在這里,經歷了8天的培訓,在這8天中,體驗了發達地區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唐曉杰教授的講座《課堂教學的創新與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指出了當前課堂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和課堂改革發展的方向,陳家昌教授的講座《教師專業化倫理和專業生活方式》以自身的經歷,從各個角度闡述了教師專業倫理和專業生活方式,上了一堂精彩的師德教育課,使我受益匪淺,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起了很大作用。特別在孫橋中學的課堂觀摩活動,使我的感受更深,他們的問題式教學法,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下面我想就這個話題談一點感受。

所謂問題式教學法,就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并把這一線索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即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理解問題、討論問題,最后教師根據討論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準確地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法操作簡便,適合成教學生的特點,實踐效果良好。

第一步:提出問題、以疑導讀

教師在對教學內容總體認識和把握的基礎上,提出課堂所要解決的問題,創設學生想要學習的心理機制,激發學習動機。

教師的創設提問非常關鍵,一般要體現兩個原則:

(1)從新課程標準出發,圍繞教學重點提問,這樣問題解決了,教學重點也就掌握了。

(2)創設的問題必須具有現實意義,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制造教學興奮點。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唯有新鮮的事才能給人刺激、令人關注和興奮。提問有新意、有針對性,可很快使學生處于興趣盎然、思維活躍的狀態中。

第二步,自學思疑、橫向議疑

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采取自學的形式通覽教材,理解、討論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1.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目標明確,要求具體,效果顯著。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一般學生不能獨立的解決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如果老師不能有計劃地提供學習內容,恰當地引導,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學。問題式教學法創設疑問在先使學生能夠在疑問的引導下主動地去探求和思考問題,進一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學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對教材做筆記,用鉛筆對重點內容"劃杠",對不理解的內容"打問號",教師要巡視課堂,及時解答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點,并引導學生嘗試自主解答所設的問題,敞開思路,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教師組織討論,學生橫向交流,促進共同提高。在學生通過自學對所設問題有一定的理解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發表他們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第三步:充分解疑、總結收尾

一階段以教師的講授,不是機械地回答所設問題。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問題,教師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沒有的有關材料,一方面,豐富課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從中體會所學知識,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教師組織學生總結本課的重點內容,對學生理解難度較大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再進行重點講解,以確保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

問題式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一、層層追問, 突破教學重難點

問題要準, 要有恰當的深淺程度。偏深偏難的問題, 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好是把一個比較復雜的歷史問題分解為一系列問題, 不斷設疑, 層層深入, 調動學生積極思考, 主動參與, 以期達到突破各個教學重難點的效果。例如, 在講授解放戰爭時期“民主運動高漲”這一內容時, 可設置以下幾個問題: (1) 你對“高漲”兩個字的含義是怎樣理解的?能用其他詞, 諸如爆發、形成等來代替嗎? (2) 造成國統區民主運動高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造成國統區民主運動高漲的重大事件包括哪些?其高潮是什么?這樣, 經三步設問及教師的點撥、引導, 學生的思考層層深入, 很快就能得出有關結論, 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提問方法

我嘗試把最受歡迎的電視娛樂節目《幸運52》和《開心詞典》中快速搶答的游戲理念引進歷史課堂, 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講《秦的統一》這一課時, 讓學生在我的講述后搶答我提出的問題:我所說的是誰?什么古代工程?然后設問:“秦始皇是怎樣統一全國的?怎樣鞏固政權的?他為什么要修筑長城?”也可以采用反問語氣以達到獨特的表達效果, 如:當學生問到“西漢為什么要解決亡國問題?”的時候, 教師可以不正面回答, 而是提出另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提得很好, 同學們想一想, 假如一個人的四肢有腰部那么大, 你說這個人的腦袋和腰身還能動彈嗎?”啟發學生思考回答后, 教師再作歸納:西漢的王國就好比那個人的腦袋和腰身, “腦袋和腰身”受到了四肢的嚴重限制, 動彈不得, 你說西漢政府能不著急解決亡國問題嗎?以反問的形式圓滿回答了學生的提問, 這比一般的平鋪直敘更生動, 更有說服力。也可以采用變換角度的方法, 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提出問題, 如提問“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和性質是什么?”可變換角度這樣問: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戊戌變法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問為什么說戊戌變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等等。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多端性、變通性和獨特性, 有利于啟發學生學會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

三、設置情境, 精巧設問

史料對學生來說年代久遠, 學生并不是對所有的歷史知識都能一下子理解, 教師應創設問題情境, 使學生置身于歷史情境之中, 使其感觸歷史的生動。因此, 將學生帶入所講述的歷史氛圍是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過程。設問是最直接的手段, 如設計“如果……你該怎么辦”等問句。講述怎樣抑制英國走私鴉片對中國的危害時, 可設問:如果你是清政府的一個官員, 你將向道光帝提出怎樣的建議?通過討論, 有的學生提出了要像林則徐那樣開展“禁煙運動”;有的提出中國人可以自己種植鴉片;有的提出可實行鴉片貿易合法化并由政府收取高額關稅;有的提出斬斷鴉片的銷售渠道等。而上述建議有的就是當年清朝官員提出的建議, 這進一步讓學生明白了一個道理:歷史發展的結果是唯一的, 但歷史發展的選擇往往是多元的。

設計精巧的問題一經提出, 就能牽動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活動, 從而促使其對課文的深入學習。比如講美國的擴張史時, 若只按課本的語言講述, 味同嚼蠟, 但如果從美國的星條旗入手:“為什么美國國旗由13條紋和50顆星組成?”這樣設疑提問, 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使他們興趣盎然, 從而在主動、輕松的心態中進入探究新知識的境界。又如:在學習“鄭和下西洋”的內容時, 可以將歷史與現實生活、社會新聞、社會事件等相聯系, 可引用新浪網評:“神州五號飛船完滿完成任務, 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大壯舉, 早在五百年前鄭和就完成了人類大航海的壯舉, 在這個歡慶的時刻, 希望不要重復五百年前的遺憾。”學生很快被這個“五百年前的遺憾”所吸引, 產生了一個個問題“是什么遺憾?”“為什么遺憾?”這就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欲望。

四、鼓勵學生質疑, 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學生關心的問題也許會遠遠超出教材的框架, 但這不是件壞事, 它恰恰反映了學生思維活躍, 興趣廣泛, 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同時, 應鼓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分析問題, 從而解決問題, 激發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如孫中山領導的護國運動, 推翻了袁世凱的復辟帝制, 維護了共和體制, 取得了勝利, 可是在做題時有同學發現, 護國運動的最終結果卻是失敗了, 為什么呢?對這樣的問題, 我并沒有當即作出回答, 而是提出要求:下課后同學們查找資料, 自己尋求答案。經過一番準備, 我們召開了討論會, 讓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 于是, 大家對于歷史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 最終明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革命就不能說是成功的革命, 當然也包括后面的五四運動、國民大革命。

問題作為問題式教學的基本構成因素之一, 存在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傊? 只要歷史教師做個有心人, 在課堂教學中巧設問題, 并設計得合理, 運用得恰當、及時, 富有啟發性, 它就能活躍課堂氣氛,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優化教學過程, 培養和發展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運用史實解決問題的能力, 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 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我發展, 使學生成為學習歷史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2]張蓮英.課堂教學實效例談[J].歷史教學 (中學版) , 2007 (2) .

上一篇:3d數字技術論文下一篇:報紙版面設計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