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哲學與科學論文范文

2023-03-24

哲學與科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科學發展觀和馬克思唯物史觀之間有內在的理論淵源關系,是對我黨關于發展重要思想理論的科學總結??茖W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唯物史觀;繼承;創新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边@一論斷深刻揭示了科學發展觀與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系,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

一、科學發展觀對馬克思唯物史觀的發展創新

科學發展觀的哲學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同時它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用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觀點豐富了唯物史觀的內容。

1.科學發展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義,開辟了運用唯物史觀解決當代世界發展問題的新境界。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貫穿著極為豐富的關于社會發展的思想。它從社會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觀點出發,科學的回答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人與社會等多方面的關系。馬克思認為,社會是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中的有機整體和復雜系統;社會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是社會諸領域全面協調的發展,必須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而發展的最高目標是人的全面和自由發展,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些觀點都科學地揭示了社會發展的本質和規律??茖W發展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義,就是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根本任務,毫不動搖的加以推進,讓發展變成“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推進社會的全面進步。這就是在堅持唯物史觀基本觀點的基礎上,開辟了運用唯物史觀觀察社會歷史、解決現實實踐問題的新境界,從而實現了唯物史觀與當代中國發展實際的創造性結合。

2.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是對唯物史觀關于社會歷史主體理論的新概括。社會歷史主體理論是唯物史觀的核心內容。馬克思認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他強調,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沒有人,便沒有社會。唯物史觀所理解的人是現實的人,即在某種具體的、物質的、社會歷史的條件下從事某種實踐活動的人。馬克思把人的自由解放與全面發展視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最高目標。他明確指出,人是社會發展的目的,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核心內容。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曾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1]??茖W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人民群眾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因此,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對社會歷史主體理論的新概括。

3.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調的發展觀,是對唯物史觀關于社會有機體和社會結構理論的新發展。唯物史觀的根本任務是揭示隱藏在歷史現象背后的客觀規律。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社會進行分析的時候,引入了生物學中的有機體概念,明確地把人類社會稱作社會有機體。認為有機體經歷了從少數簡單形態到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的形態,社會有機體是在人們的勞動、實踐和交往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馬克思恩格斯所論述的社會結構,概括起來說,是由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意識形態)這三個層次的因素組成的,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狀況,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會有機體和社會結構的理論揭示了人類社會從一種形態到另一種形態的發展規律,社會系統的整體性要求社會發展的全面性,社會系統的有機性要求社會發展的協調性,而社會系統內在的結構和機制則展示了實現全面協調發展的機制和形式??茖W發展觀強調全面、協調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的建設,促進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實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推進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共同進步。全面、協調的科學發展觀,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觀點,是對唯物史觀的新發展。

4.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是對唯物史觀關于人、社會對自然界的依賴性和社會歷史連續性的理論的新認識。唯物史觀論述了人與自然的交互作用,認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唯物史觀還認為,人們活動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不僅關系當代人的發展,而且關系下一代乃至人類更長遠的發展。唯物史觀還探討了正確處理和解決人、社會和自然關系的理論與途徑。恩格斯指出,我們必須時時記?。何覀兘y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2]。上述觀點實際上提出和回答了為什么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怎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茖W發展觀強調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考慮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既要積極滿足人民群眾現實的物質文化需要,又要為子孫后代留下充足的發展條件和發展空間,不能吃子孫飯、斷子孫路。這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是對唯物史觀關于人、社會對自然界的依賴性和社會歷史連續性理論的新認識。

二、科學發展觀是對我黨關于發展重要思想理論的科學總結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的執政黨,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逐步提出了一整套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形成了關于發展問題的一系列理論觀點,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最終形成并確立了科學發展觀。

毛澤東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為中國共產黨發展觀的形成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等共產黨人就已經開始考慮要建立一個新中國,實現中國的工業化等發展問題,并且在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始探索中國社會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中國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就開始考慮怎樣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及實行什么方針等有關發展的重大問題。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對中國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曲折探索。1956年,毛澤東發表了著名的《論十大關系》,其基本思想就是在發展中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這篇著作和后來發表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都觸及到中國經濟建設中的一些基本問題和后來長期困擾我們的一些重大關系問題,對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等作了精辟的論述,提出了“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1958年,他又提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技術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上來。這些論述充分體現了統籌兼顧、全面協調發展的思想,是科學發展觀理論的源頭。

鄧小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以大無畏的革命膽略和審慎的科學態度,領導黨和人民,果斷地提出在改革開放中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決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將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鄧小平同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響亮地發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制定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有步驟地開展各方面體制改革,勇敢的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全面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同時指出“發展才是硬道理”。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鄧小平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踐相結合,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他多次告誡人們,要尊重經濟規律,統籌兼顧,處理好各種經濟關系,穩步、協調地發展。鄧小平理論處處閃現著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為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逐步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江澤民強調,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堅持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同時提出社會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和觀點。他指出,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是全面實現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叭齻€代表”重要思想和這些來自于實踐的理論成果,為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指明了方向。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科學總結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和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問題,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走和平發展道路等重大戰略思想,同時提出了“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科學發展觀。

由此可見,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科學總結唯物史觀的理論精華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它不但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動指南,而且對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樣具有指導作用??梢哉f,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對國際發展觀理論的一大貢獻,是當今世界最合理、最科學的發展觀。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責任編輯 王玉妹]

哲學與科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科學哲學;科學的本質;科學的性質;科學觀;科學教育

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是以科學活動和科學理論為研究對象,探討科學的本質、科學的邏輯結構、科學知識的獲得和檢驗等方面的基本問題,指導科學認識論和科學研究方法論。[1]科學哲學的萌芽可追溯到亞里士多德,其后的伽利略、培根、笛卡爾等人對經典科學的哲學探索,豐富了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研究,獨立的科學哲學研究開始逐步形成??茖W哲學主要研究三方面的內容:(1)科學的本質,即科學是什么;(2)科學的性質;(3)科學觀??茖W哲學或多或少始終影響著科學教育,傳統的科學哲學和新興的科學哲學對科學教育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正向和負向的影響。達西爾(R.Duschl)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撰寫的一篇題為《科學教育與科學哲學:25年互不相關的發展》的論文中指出,從1960年到1985年,美國的科學教育改革只是科學家、教育家和教師的事情,他們沒有接受當時科學哲學的新觀點,而科學哲學也沒有參與到科學教育改革中來??梢?,科學哲學對科學教育的影響是較大的。因此,探討科學哲學對科學教育的影響具有較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下文將從科學哲學研究的上述三個方面展開其對科學教育的影響的論述。

一、科學的本質觀對科學教育的影響

因為科學教學中所采用的活動是模仿科學家在探索和發現問題的新答案過程中的實踐,那么理解科學自身的本質就顯得很重要。然而,科學究竟是什么樣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結論。為了更好地說明科學的本質對科學教育的影響,也為了讓科學教師理解科學的本質及在科學教學中體現出科學的本質,作者采用了科學的三個維度劃分,即科學是一個包含了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三向度的活動。

長期以來,我國的科學教育內容一直把傳授和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放在首位,從科學的本質來看,這是片面的,沒有反應科學的全貌。[2]從科學本質的三維度來看,科學教育內容應當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科學知識與能力、探究與思維、態度與精神:(1)科學知識包括:科學事實、科學概念、科學理論、科學模型;(2)探究與思維包括:觀察和提出問題、形成假設、實驗求證、得出和交流結論;(3)態度與精神包括:求實、嚴謹、懷疑、創新、堅持、合作。

科學的本質要求科學教師教學時,一定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只有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地認識科學的本質。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某些教師并沒有真正把握好三者的關系,存在著兩種誤區。第一,簡單地把科學教育看成是知識的傳授。這種情況在我國未進行新課改之前較為普遍。例如,我國歷次頒布的教學大綱中,教育目的尤其強調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的培養,強調基礎知識的實際應用。與科學教育相關的科學教科書的主要篇幅都在講述科學的概念和原理,伴隨學生的作業就是記憶、理解、掌握和運用科學知識,然后在考試中得到檢驗。第二,簡單地把科學教育看成探究,僅僅注重探究的形式,而忽略了科學知識的獲得。這種情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較為普遍,幾乎已經把探究看成衡量科學課成敗的唯一標準?!度罩屏x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的是,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而非唯一的方式。龐麗娟教授撰寫的《論科學的本質與科學教育》指出,強調科學探究并不意味著所有的科學教育都只能和必須通過探究的方式進行??茖W教育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取決于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

科學的本質說明了科學知識是如何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廣大教師應當深刻地理解科學本質,并把科學的本質滲透到科學教學中去。在中小學科學教育中,使學生認識科學的本質,并把它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改革的大趨勢。[2]

二、科學的性質對科學教育的影響

在科學課程的學習中,科學的性質應該是很重要的內容。它有助于學生對科學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樹立科學的世界觀??茖W具有客觀真理性、可檢驗性、主體際性、修正性。

客觀真理性強調科學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反映。它的內容與客觀存在的過程或現象相聯系。這要求科學教師在科學教學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教師及學生的想法觀念一定要有所依據,而不是胡亂的猜想、臆斷??茖W的可檢驗性強調科學必須在可控條件下可以重復接受實驗的檢驗??茖W的這個性質說明了科學命題的結論不是籠統的、有歧義的一般性論述,而是個別確定、具體的命題。它們在可控條件下可以重復接受實驗的檢驗,具有可檢驗性??茖W的主體際性強調科學命題是主體之間達成的共識,科學命題敢于面對持相反意見者的批判??茖W的主體際性要求科學課必須重視探究中的交流與表達環節,重視小組間的各種不同意見??茖W的可錯性是創造它的人易犯錯誤之本性的反映,但是從實質上看,科學的可錯或暫定,在于科學認識的理論結果與不斷出現的經驗事實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從而導致科學家不得不修正或拋棄已有的理論。[3]科學的可錯性表明在科學教學中學生的錯誤觀點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學生的觀點是對現實的事物或者過程的正確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解釋力,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學生的觀點是相對正確的。

因此,在科學教育中,教師一定要對科學性質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科學有一個真正的認識,才能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具有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觀念和科學素養。

三、科學觀對科學教育的影響

科學觀是指人們對科學對象、科學過程的本原和本體的見解或意識,即對科學對象持有的整體觀點??茖W觀不同于上述的科學的本質與科學的性質,它更多地體現出教師或者學生對整個自然界所持有的看法。有科學知識不一定有正確的科學觀,沒有正確的科學觀,即使有科學知識,也可能陷入迷信,甚至是偽科學。所以,建立正確的科學觀對于學生和教師至關重要。正確的科學觀包括:世界是可被認知的,科學理念是會變化的,科學知識的持久性,科學不能為所有問題提供完整答案。

但有些教師并沒能真正地把握科學觀。浙江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蔡鐵權教授指出,不少教師對科學究竟是什么還沒有真正理解,絕大多數教師對科學還處于一種盲目崇拜的狀態;同時又有人采取激烈的建構主義科學觀,認為科學不是客觀真理,而是科學家頭腦中建構的產物。教師在科學觀方面的誤區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把科學看作真理的同義語,認為科學是不可錯的;第二,認為科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有科學主義的傾向,完全排斥人文學科的教育價值;第三,認為科學是人們頭腦中建構的產物,具有相對性。

因此,在科學教學中,科學觀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科學觀,才能夠真正有效地提高科學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青.科學課程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4.

[2] 劉克文.試論科學的本質及其在科學教育中的價值[J].教育科學,2003(4).

[3] 李醒民.經驗性:科學理論的根基[J].河南社會科學,2009(3).

哲學與科學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音樂,科學,哲學

遠古時期,人類對音樂理論的構建是建立在哲學本體論基礎上的。以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為代表,依托“萬物皆數”的觀念,音樂被看做是“發聲的數學”。[1]近代,實證科學在西方興起,主客觀二元對立思維主導哲學思潮,自律論、他律論以及形式論美學盛行一時,西方音樂學逐步建立。本文以西方音樂學為主要闡述對象,結合近現代科學、哲學發展的脈絡趨勢和相互影響,探討音樂的深層意蘊。

一音樂與科學、哲學

建立于19世紀的西方音樂學是從主客觀認識論、邏輯學、物理學、數學等思想和方法上研究音樂的理論體系,該理論吸收了笛卡爾、漢斯立克、康德、黑格爾等人的哲學思想,以審美為主要特征。

該理論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音樂藝術中蘊涵著深刻的自然原理,而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又與音樂藝術若合符節。典型的例子就是開普勒受到了古老樂曲《和諧的序曲》的啟發,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定律。開普勒認為:“天體運動是一首多聲部的宇宙樂曲。離太陽較近的幾個星球唱的是高音、金星是女高音、地球是男高音、火星是男高音的假聲;離太陽稍遠的木星、土星唱的則是男低音。”[2]

不僅是開普勒,包括牛頓、愛因斯坦、巴赫、莫扎特等科學巨匠和古典音樂大師也一致認為音樂和宇宙一樣有著統一的秩序、和諧的美。牛津大學的音樂理論家古克女士通過對牛頓的音樂筆記進行研究得出結論:牛頓認為音樂中音階的對稱和美麗比它的實用更為重要。[3]愛因斯坦說:“這個世界可以由音樂的音符組成,也可以由數學的公式組成。”[4] 大音樂家莫扎特,喜歡數學和邏輯,并將數理邏輯應用于樂曲的創作中。數學家喬巴茲統計,莫扎特所有鋼琴奏鳴曲中有94%符合黃金分割比例。[5]

這些事例和言論說明西方音樂學是建立在形式哲學基礎上的。究其原因,在20世紀以前,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幾乎無一例外呈現出規律性、秩序性的特點,讓人感到一種有序的穩定和理性的踏實——行星運動軌跡、萬有引力定律、質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表的發現使得人們相信自然法則是如此規范,是普遍適用的真理。

然而,20世紀量子力學的出現,顛覆性地改變了西方哲學,也順理成章地改造了西方音樂理論。量子力學的核心是測不準原理,只能用概率與關系描述決定狀態的物理量,不能給出確定的預言,在這個意義上,經典物理學因果律在微觀領域失效了,傳統哲學理論遭到了質疑。于是,在對哲學思想不斷地質疑與反思中,哲學不再被認為是“科學的科學”,哲學研究開始了向語言學轉向的趨勢,開辟出人文學科的新領域。相應地,音樂理論的哲學基礎從認識論轉向了價值論,傳統西方音樂學的權威性、普適性理論遭到挑戰,人們開始從現象學、解釋學角度研究音樂,音樂人類學隨之出現。于是,民族性、多元化的音樂現象開始得到重視;以強調個性、體現關系、注重開放的結構主義、后現代主義等形形色色的音樂思潮噴涌而出。對于上述改變,倫納德·邁爾這樣描述道,“……當線性因果關系不再是主要的概念化模式時,必要性和必然性便不再構成令人信服的審美規約。那么偶然性便可以在藝術中發揮作用;而當偶然性允許,審美上有序高效的組織結構便不再是一項中心價值。在未來數年,可供觀察的有趣變化之一就是不同種類的音樂之間相互接續和聯系的概率,這些音樂類型將構成兼容并包的風格。……”[6]229

科學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物理學家轉向了愛因斯坦晚年的研究方向——建立宇宙統一場論,充分表明科學界相信宇宙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有著和諧統一的運行法則,并試圖揭開真相。這一現象必然會促進學術界對舊的哲學思想和音樂理論的反思,更會促成新的哲學思想和音樂理論的形成。

二音樂中的科學

美國著名科學史家喬治·薩頓說過:“藝術與科學最明顯的差別在于科學是逐漸進步的,而藝術則不然。”[7]這句話指出了科學成果所具有的時效性,同時指出了藝術本身具有超越時空的本質屬性。事實上,就藝術門類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而言,利用現代科學的最新成果并站在宇宙統一場論的角度觀察,音樂的本質屬性就將會一覽無遺。

(一)音樂是一種能量場

在物理學中,能量是最基礎的概念之一,物質被看做大能量的聚合體,能量被看做物質的構成基礎,所有物理現象都包含著能量的運動方式。愛因斯坦的質能轉化方程E=mc2,揭示出物質和能量的內在聯系。而場是一個以時空為變量的物理量,場占有空間,并含有能量。

某種意義上,音樂就是一個能量場。每當音樂響起,音樂中的信息就以聲源為中心,隨聲波在空間傳遞,對場域中的人施加影響。音樂中的信息包含著能量,音樂的感染力體現著能量。在人類音樂學的研究領域,“后現代”已經不把音樂當成一種聲音形態,而是作為一種“能量”,不是把音樂當成一個作品,而是當做一種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文本。[8]“后現代”把音樂與能量聯系起來,不僅把音樂看成能量,更把音樂釋放的過程看成能量場的存在過程。這個場隨時空階段性地存在,沿時間軸的方向產生作用,當音樂停止后,場消失了,但作用依然存在。其原理就像電磁感應,電流產生磁場,磁場使磁化材料被磁化,擁有磁性,成為磁鐵。易磁化的物質不僅產生的磁性強,而且長時間保有磁性。

(二)音樂是和諧的數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將“數”視為萬物的本原,他們認為:數所具有的特點,包括能夠說明像正義、靈魂、理性等這樣一些高級的復雜的事物;[9]中國古代道家哲學也有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說法;易經中的“象、數、理”是對自然事物描述的最基本的方式,數在其中起關鍵作用,既表示象,又闡述理;以二進制為基礎編制軟件運行的計算機能表現出聲音、圖像和光怪陸離的虛擬世界——這些現象說明人類早已認識到數字的神奇,也足以表明數字和自然萬物的構成有著深刻的聯系。

音樂是和諧的數,音樂在本質上就是數字排列的聲音結構。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就認為音樂是一種數的關系。“中世紀以數學為基礎的對位法促進了復調音樂的興起;近代《和聲學》的作者拉莫基于對音樂的數學研究而奠定了主調和聲音樂中‘和聲’的基礎。”[10]當代音樂數學研究成果中,童忠良等編著的《音樂與數學》一書對數和音樂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的論述。該書對古今中外音樂數學研究的成果作了總結,包括河洛數理與中國古代十二律、黃鐘律度與數學進制、數列結構與樂曲格式、音樂定量分析中精確與模糊的辯證等章節,論證系統而深入,充分展示了音樂中內含的數學理論。[11]

(三)音樂是一種信息流

音樂中包含著信息,流淌的音樂就是奔涌的信息流。眾所周知,音樂影響著人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相互關聯,必然通過信息來完成??茖W證明,信息控制著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方法,控制著人類的DNA遺傳密碼。量子力學表明,信息與能量同步存在,接收到能量,預示著接收到信息??梢?音樂中的能量傳遞伴隨信息的傳導。

量子力學揭示出微觀粒子狀態的不確定性和相互關系性,促使人們從場域、概率、能量、信息的角度分析事物。歐洲一派先鋒音樂的作曲理論家的著述就充斥著來自當代物理理論和數學的術語,如時空、場域關系、相 、量子、統計學以及海森伯格的測不準原理等等。[6]169而興起于當代的音樂人類學本質上是把音樂作為信息資源來研究的。美國人類學家、音樂家梅里亞姆在1964年出版的著作《音樂人類學》中,提出了音樂具有情緒、審美、娛樂、傳播、象征、身體反應、社會控制、服務與社會制度和宗教儀式、文化延續、社會整合十大功能。[12]強調了音樂的信息價值,音樂中的信息是抽象的,它以旋律、節奏、音高、和聲等方式進行內容的表達;音樂的信息是深刻的,它攜帶著創作者和表演者的思想情懷;音樂的信息也是多維的,它積淀成不同國家、不同族群特有的文化符號。

三音樂中的哲學

20世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建立起新的科學體系,導致以認識論為中心的西方傳統哲學出現向語言學轉向的趨勢,形成了后哲學文化。后現代主義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羅蒂曾說:在所謂的“后哲學文化”中,無論哪個文化的特定部分,都不能被挑出來作為樣板去說明文化的其他部分。哲學成為一種沒有支配原則、沒有核心、沒有結構、最具有語言的自由使用和詞匯的任意改造的“擬文學”活動。[13]然而,依托宇宙統一場論,哲學必然回歸自然辯證法和規律性總結的基本特點。由此,思維結構上,音樂體現感性中的理性;構成方式上,音樂是無序中的有序;思維本質上,音樂體現有限中的無限。

(一)感性中的理性

人擁有形象思維,也擁有邏輯思維??茖W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分別進行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藉著一束強大的神經纖維(約含2億條神經)——胼胝體相連,互相交流兩半球的信息。因此,人在思考時候其實是共享著兩個大腦的信息,思維表現為感性中的理性,由人創作并演藝的音樂自然也就具有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雙重特點。

愛因斯坦說:“在科學思維中,永遠存在著音樂的因素,真正的音樂和科學要求同樣的思維過程。”[14] “美國人羅伯特·魯特·伯恩斯坦(麥克阿瑟獎金獲得者)研究了150位科學家的傳記,發現幾乎所有的大科學家、發明巨匠都同時是詩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業余畫家,他們的藝術生活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科學想象力。”[15]

在音樂活動中,感性思維打開情感的閘門和想象的空間,理性思維規范音樂調式、音準和曲式結構。完全感性不可能創作出結構宏偉、思想深刻的音樂,完全理性也不可能擁有以直接思維為特點的創作靈感。比如,迷笛制作可以把曲子編制得非常規范、沒有任何音準和節奏上的誤差,但卻不容易打動人,究其原因是因為太理性、太規范。

(二)無序中的有序

從哲學上講,無序表現偶然性,有序表現必然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宇宙萬物的存在關系和運動過程都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雙重屬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種種偶然性的過程包含著必然的因素,純粹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無序中的有序本質上就是偶然中的必然,是事物存在的形式。

從音樂現象的多維度構成上看,音樂體現出無序中有序的本質規律。比如,從音樂類型的空間構成上看,西方音樂、東方音樂、非洲音樂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和發展軌跡,呈現無序或者說偶然狀態,但是從整體上看,卻構成了豐富多彩、和諧互補的人類音樂文化,體現出人類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再如,從近現代西方音樂流派的構成上看,古典主義音樂、浪漫主義音樂、現代音樂、實驗音樂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呈現無序狀態,但事實上這些風格各異的音樂有著哲學觀念上的承接和表現技法上的傳承,是有序的。此外,無序中的有序還體現在音樂創作過程中,最初的樂音選擇是無序(偶然)的、是靈感使然,隨后樂音的選擇是有序(必然)的、是結構上的需要;體現在音樂的思想性中,音樂中的矛盾沖突是無序的,統一在主題下是有序的;體現在音樂的類型中,單一的聲部是無序的,多聲部就構成序列;體現在曲風的式樣中,單一的曲風是無序的,眾多曲風之間的關聯是有序的。

(三)有限中的無限

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老子在《道德經》中闡述道的特點:“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經》第25章)。這句話中包含著有限中含有無限的哲學觀點:“周行”是因為有窮盡,暗含有限的概念;“不殆”是不停息,含有無限的概念。無限是由有限組成,通過一段一段不可計數的有限來實現的。以周循方式體現有限中的無限是自然法則,如行星運轉、四季更替、晝夜交變、生命輪回。

1979年,美國學者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在其著作《GEB——一條永恒的金帶》中,闡述了巴赫(B)復調音樂《螃蟹卡農》所關聯的“怪圈思維,轟動了美國。巴赫的音樂“螃蟹卡農”以不同的聲部在不同的音高表現相同的旋律,后面聲部按一定的間隔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由于后一個聲部比前一個聲部高,人們聽起來仿佛是無限升高的音調,可事實上音調并未升高,而是在不知不覺中回到原來?;舴蚴┧貙⑦@一現象與哥德爾(G)的數學定理和埃舍爾(E)的版畫相類比,指出人類思維的基本特點是怪圈思維,揭示出人類思維在數學、藝術乃至其他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等各個領域中充滿了怪圈和辯證的思想,即以有限的方式體現無限的過程[16]。

結束語

哲學與科學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哲學社會科學;中國特色;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

一、哲學社會科學的涵義

(一)哲學社會科學是哲學“種子”在社會科學的“土壤”中長出的果實

哲學和社會科學,兩者在本身涵義、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與成果評價上有所區別,哲學是研究世界觀的學問,是從整體上探究世界、創造知識的過程,是強調整體性、理論思維、邏輯思辨的科學。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為研究對象,與自然科學相對,是關于社會的系統知識體系,探究社會各要素之間的必然聯系即社會規律的,是更加傾向于注重客觀結構的建構,注重實際運用的科學。

在社會歷史發展進步的過程中,研究和發現兩者的共性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顯著的理論和方法論意義。一方面,哲學與社會科學理論上的交叉和方法論上的交融,不僅會為人類社會提供更加廣泛豐富的理論研究課題,還會帶來研究方法上的進步,哲學的研究發展需要社會科學的現實成果支撐,社會科學的研究中也包含著哲學性。另一方面,哲學和社會科學的核心本質是以人為本,兩者的研究與發展都聚焦于人民這個中心,都是為了不斷提高人類對于客觀世界的認識程度和把握程度,為人類創造更加幸福和諧的生活而服務的。

(二)哲學社會科學找得到源頭、尋得到基礎、握得住方向

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不是從西方社會直接引進的,也不是從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照搬照抄的,而是立足于本國的歷史傳統、經濟狀況、政治素養、思想文化、道德素質等具體情況,自身孕育出來的,是找得到源頭、尋得到基礎、握得住方向的。

延續了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是哲學社會科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源”,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智慧源泉、底蘊源泉、力量源泉;基礎是矢志不移地以馬列主義為指導,任何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都不能偏離這條“主干道”,離開了這條“主干道”就失去了靈魂,也是必定要失敗的。意識形態關乎到黨性和國家方向,關乎道路和旗幟,關乎用什么樣的思想來教育和感染下一代;這個方向是“有的放矢”,要拿準了馬克思主義這桿箭,對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狀況,對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過去正是我們一直做到用正確的箭精準地射中目標,才不斷地完成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不斷地形成屬于中國人民的主流意識形態。

(三)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浸潤在中華民族的源泉中

黑格爾斷言:“只有當一個民族用自己的語言掌握了一門科學的時候,我們才能說這門科學屬于這個民族。”創新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要創造人民群眾欣賞不了的“學術時尚”,也不是要打造人民群眾無法摸索的“學科迷宮”,一切刻舟求劍、照貓畫虎、生搬硬套的做法都是無濟于事的。毛澤東指出,“我們要認真學習群眾的語言”,如果連群眾說什么要什么都弄不明白,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無法開展的,我們進行的灌輸只會起到“水澆鴨背”的作用,就更不必談什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民族化、大眾化了。我們要建構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這種特色是扎根于中華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中國大地“鄉土氣息”的話語體系。新時代下構建獨特的話語體系,必須從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獲得力量,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特色社會科學生生不息,更好地發揮其育人成才的功能。

二、哲學社會科學擁有育人的“教尺”

哲學社會科學“以人為本”的學科屬性,其發展源自于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的本質特點,決定了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過程中要發揮其育人成才的作用。

(一)以人為本的學科屬性決定了它與人的融合性高

1.哲學社會科學關注的是社會中的人民群眾。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研究不是憑空想象或是任意捏造的,不是“思想的思想”的結果,其研究是有現實根據和現實意義的。哲學社會科學把構成社會的人和人構成的社會作為其關注的核心要素,研究人的社會活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形式、人與社會的運動變化發展等。馬克思指出,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人的勞動實踐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人不斷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并最終實現自我解放。哲學社會科學若是脫離了人類社會,脫離了人類的勞動實踐,便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逐漸失去發展的方向,失去其在人類社會中的影響力,并逐漸喪失生命力。

2.人民群眾的勞動實踐將哲學社會科學推向前進。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決定認識,理論研究成果的來源是人們客觀的實踐活動。人們通過對實踐規律的把握、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對實踐方式的創造獲得了新的認識,用以進一步指導今后的實踐,正是在人們不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獲得了對整個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發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

3.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是為了人民的發展。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是具有方向性的,其改造人教育人的功能是具有階級性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著眼于當前社會主義建設實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建設世界、改造社會的能力。為實現社會個體的全面發展與社會整體的全面發展同心同向,要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對人的感染力、引導力、影響力。

(二)鮮明的價值導向性決定了它引領人的方向性強

哲學社會科學的特殊性在于它除了像其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那樣傳授人們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它引導社會成員形成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其理論功能是具有階級性質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階級性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區別與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必須旗幟鮮明地繼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扎根于中國大地,其所要建構的是中國人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容易理解的具有“本土氣息”的獨特話語體系;其所聚焦的是如何在是改革開放的新考驗、全球化的新挑戰、“和平演變”的新形勢下引領中國人民的思想、堅定中國人民的立場、傳播中華民族的文化、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號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的價值導向性在于它促使人民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堅定共同的方向、凝聚共同的力量,為全國人民的努力奮斗提供了前進方向和精神力量。

(三)豐富的知識性決定了它教育人的豐富內容

哲學社會科學具有豐富多元的知識內涵,匯聚了各個領域各個方向的優秀成果,其本身的知識性決定了它具有育人功能的理論基礎。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所蘊含的關于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辯證法的規律和范疇、認識世界的理論、社會歷史形態更替的規律、資本主義的本質和運動規律等,都是當今時代的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青年所要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它為我們通過實踐去推動社會的進步提供了廣泛而深厚的、涉及客觀物質世界各個領域的理論知識,并引導我們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獲得著眼于當前中國實際、結合當前時代背景、聚焦當前歷史任務的新知識、新觀點、新理念。既為我們奠定學問的基礎,又不斷地引領我們探討新學問,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蘊含了巨大的知識儲備和創新能量,是我們不斷學習進步的“智庫源泉”和“動力車間”。

三、哲學社會科學是多功能的“教尺”

(一)鋪設中國青年走向先進的“主干道”

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中國青年提出了要求,提出當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重任、勇于砥礪奮斗、錘煉品德修為,指明了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中國青年如何不辱使命、砥礪前行的奮斗方向。

1.培育中國青年堅定的政治立場。毛澤東指出,青年擁有科學文化知識和政治敏銳性,是走在革命前端的一群人。中國青年在百年前就展現出自己先進革命的本性,中國共產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改造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青年的思想。不斷經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民族化、大眾化形成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向中國青年灌輸無產階級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促使中國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圩?。當今世界意識形態多元化,國外的各種社會思潮不斷企圖侵襲我們的思想陣地,我們在接受其他國家的先進文化的同時必須堅定自身的政治立場,抵御各種錯誤腐朽的思潮。哲學社會科學在中國青年思想成熟的過程中要起到立旗幟、把方向、穩基調的作用。

2.錘煉中國青年品德修為。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中,德育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哲學社會科學不但具有價值引導功能,還為當代中國青年的道德品質、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提供了一套完整系統的評價標準,促進中國青年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規范、自我教育。包含國家、社會、人民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是這種價值評判體系的凝練表達,青年處于思想成熟的關鍵時期,對于什么是正義、什么是丑惡、什么是先進、什么是落后要有明確的判斷標準,哲學社會科學要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將這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稱”平衡于中國青年的心中。

3.建造中國青年的格局大廈。中國青年不僅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尚的道德品質,在成人成才的道路上,“人生境界”更是通向更高平臺的鑰匙,處在思潮前沿的青年們要有開闊的人生視野和寬廣的人生格局,樹立遠大理想,既著眼于未來又立足于當下。哲學社會科學中包含的透析時代的銳利視角和觀察世界的宏大視野有助于培養中國青年正確的奮斗觀、幸福觀、價值觀,使其在前進道路上走得準、走得穩,不斷提升人生境界。

(二)推動社會的“蒸汽機”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社會、來源于社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并最終能夠為人所用作用于社會,推動社會的進步。

首先,哲學社會科學是研究一個個具體的人是如何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而一個完整的社會又是如何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哲學社會科學對社會各領域都進行了整體性的分析研究。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發現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進而轉化成為巨大的社會物質力量,而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所探究到的人類社會運動變化的發展規律,對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和諧社會的形成具有指導意義。

其次,哲學社會科學是立足當代實際、著眼社會和民族的未來,不斷為解決現有社會的基本問題推動社會發展的科學。自然科學實踐水平的高低與同時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直接同步的,而哲學社會科學是在一次次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得到檢驗和發展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需要自然科學的進步為其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樣也需要哲學社會科學來提供發展動力、理論支持和方向把控。

最后,哲學社會科學是在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變遷過程中起到過實際作用的科學??v觀人類社會的歷史,從歐洲的文藝復興、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產主義,到當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是思想的先導引發了一個時代的變革。社會的發展自然需要“蒸汽機”“電動機”和互聯網的推動,需要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徹底革命,但縱觀人類歷史特別是中國的近代史,偉大的思想理論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傳入中國形成毛澤東思想,到改革開放后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對中國的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起到了指引作用,說明哲學社會科學在服務社會方面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三)彰顯文化自信的“揚聲器”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停留在過去那種在經濟體量、科學技術、軍事實力、金融地位上的較量,更加體現在這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上。要實現民族復興,不僅要在經濟、科技、軍事上崛起,更要使中華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必須大力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弘揚中華文化的手段。西方世界與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雖不見刀光劍影,但依舊是一場場腥風血雨的斗爭,如果不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一旦意識形態領域、文化領域的主陣地被其他思潮占據,就會嚴重干擾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爭奪文化領域的世界話語權,就要將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為中華文化的“揚聲器”,充分發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價值引領和文化傳播的作用,不斷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人民宣揚中國人民的歷史底蘊、精神品質、民族精神和價值取向。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充分從歷史民族文化資源中發掘有益于當代的思想資源,面向中國實際,同時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向世界人民進行闡釋和交流,促進文化認同和價值認同,提高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提升中國在世界文化領域的話語權,以更主動的姿態融入世界。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充分利用哲學社會科學在育人成人、引領價值、改造思想、傳播文化方面的科學功能,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叢蘭.哲學社會科學的涵義辨析[J].西安工業大學學報,2019,39(03):352-358.

[2][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4卷[M].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3]謝伏瞻.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J].中國社會科學,2019(05):4-22+204.

[4]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李偉.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在“國研智庫論壇2014”年會上的主題演講[J].中國發展觀察,2014(10):4-7.

[6]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02).

[7]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六點要求[J].企業與文化,2019(03):4-5.

[8]邱德勝.哲學社會科學的社會服務屬性[J].重慶社會科學,2015(07):115-120.

[9]江應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構想[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2(01):17-24.

[10]庫恩(RobertLawrenceKuhn).習近平正帶領中國以更主動的姿態融入世界[N].中國日報,2015-01-12.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哲學與科學論文范文第5篇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當代中國人最典型的行為特點,或許“急躁易怒”比較恰當。有一篇題為“中國人為什么喪失了慢的能力”的網文,曾列舉了種種“不耐煩”現象:上網,經??顸c“刷新”;跟帖,要搶“沙發”;寄信,一定得特快專遞;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坐車,首選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飛機,而且最好是直達;做事,當然要名利雙收;創業,最好能一夜暴富;結婚,必須有現房現車。一旦遇挫,就會表現出憤怒甚至“抓狂”。而宣泄這種憤怒情緒的最常見方式就是罵人,所謂一觸即罵,從低俗直白的罵罵咧咧,到含沙射影的傷時罵世,全沒了那種小心翼翼地進行印象管理的“小資”形象。

負面心態根源于急劇而持續的社會變遷

許多學者認為,“罵人文化”盛行反映了一種社會負面情緒,而這種負面情緒源于利益分配不公和貧富差別擴大。這當然有道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社會結構特別是利益結構得到重新調整,社會分層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效率優先的發展模式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再分配制度的改革滯后使得共同富裕的合理預期未能實現。那些承擔了較多改革代價的個人和群體,或某些劣勢積累的“不趕趟兒”者,就會產生相對剝奪的失落感。雖然絕對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相比那些財富增長更快的參照群體,特別是依靠灰色收入或非法手段一夜致富的群體,難免產生強烈的心理不平衡。加之諸如就不了業、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等生活境遇問題,遂使負面情緒日積月累,一遇導火索,便會釀成群體性事件。因此,社會管理改革應該從抑制財富分配的不平等入手,讓每一位社會成員都能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上述觀點雖然不謬,但不免有些就事論事,最多只能解釋部分社會負面情緒的來源。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實表明,利益均沾即使可以實現,也是一把雙刃劍,利益分配的相對公平并不能消除社會負面情緒。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狀況不斷改善,國內生產總值連續4年以兩位數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主法制建設也在持續進行,公共參與機制逐步建立,意見表達渠道越來越多樣化;一切似乎都在有條不紊地發展著。但與此同時,各種不滿情緒卻不斷滋生,而且似乎越來越不滿意。為什么每個人都煩躁易怒,為什么有錢人也不快樂,為什么有權者會戰戰兢兢,為什么會有“人人開罵”的現象?尤其是,為什么很多人“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顯然,這并非某個制度的設計出了問題,而是一種時代的焦慮癥。這種焦慮癥產生的真正根源在于急劇而持續的社會變遷。

“全球化”和“技術化”讓我們高度不確定

美國社會學家奧格本(W.F.Ogburn)曾在其著作《社會變遷》(1922)中,提出了一個叫做“文化墮距”(culture lag)的概念。這個概念意指,在社會變遷過程中,非物質文化總是滯后于物質文化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快于觀念和制度的變革,因而我們總是生活在不適應狀態之中。我們這個時代大概和美國人一百年前所處的時代有幾許相似之處,至少社會改良和科技進步都是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許多人喜歡用“全球化”和“技術化”來概括當代人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其中全球化反映了這樣一種廣泛認識,即在經濟力量和技術力量的推動下,世界正在被塑造成一個共同分享的社會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一個地區的發展能夠對另一個地方的個人或社群的生活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而技術化則意味著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技術革命,正在加速重構社會的物質基礎。

由于全球化,我們一直處于現代化的緊迫之中,使得現代與傳統之間的張力被放大。我們緊盯并慶幸于GDP造就的高速增長,我們擔心落后就要挨打,我們在乎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大國形象和話語權。強大的外部壓力轉變成內部改革的動力,我們等不及檢視一次改革的成敗就啟動另一次改革。改革成就了我們的經濟奇跡,也造就了一種深入骨髓的改革心結。各種新奇的洋觀念和洋制度被引入,一些久遠的舊價值和舊文化借改革話語而復興。我們追求持續不斷的除舊迎新,不惜朝令夕改。我們無法停下來反思,哪些是真正需要的改革,哪些只是為改革而改革。中國正在成為一塊巨大的試驗田,在播種越來越多的希望的同時,也收獲越來越多的失望。我們拿自己的落后對比美國的先進,我們因為歐洲的優點而發現自己的缺點。日本是發達國家,韓國已經崛起,周邊的“小龍”們都在躍躍欲試,我們壓力無限,需要“只爭朝夕”。

與此同時,科技進步不斷裹挾著我們走進全新的世界。許多新技術,我們來不及驚詫就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不及消化就被更新的技術所替代。正如《美國國家知識評估大綱》指出的:“近幾年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運行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長途電信價格下降,計算機的普及,全球網絡的出現,以及生物技術、材料科學和電子工程等領域的發展,創造出十年前根本不可想象的新產品、新服務系統、新興行業和新的就業機會,這就是當今人們稱之為的知識革命?!蔽覀儎倓偭晳T在家里裝固定電話,手機和互聯網已經呈普及之勢;我們的現代工業體系尚未完善,知識經濟的浪潮又席卷而來。我們一邊發展公共交通,一邊應對私家車的“車滿為患”。信用卡替代了現金,多媒體替代了板書,視頻聊天替代了面對面交流。每個普通人的每一天生活,都有大量的“高科技”相陪伴。我們在各種大型技術系統——工廠、銀行、交通、商場、醫院、學校等——之間來回奔波,陷入各種“被便利”的不自主狀態。

和諧社會建設同時需要豐裕的物質生活和優雅的生活情調

快速而持續的社會變遷讓我們面對社會、經濟、政治的高度不確定性,使我們的生活失去了從容和安全感。我們擔心落伍,擔心被競爭者超越,擔心社會不公平,擔心被拋到社會的主流之外,因而煩躁不安。所謂社會負面情緒,正是這種風險社會心態的集體表達,是人們喪失“本體安全”感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很多時候,社會負面情緒并無明確的指向,而僅僅是以“非理性狂歡”呈現出來的一種無意識宣泄。盡管我們知道無法讓社會變遷暫停,改革的車輪還要繼續向前,但人非機器,我們需要喘息,需要調適,需要享受改革的成果也需要消化改革的陣痛。著名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Thomas S. Kuhn)已經令人信服地指出,歷史上的科學進步并不是連續的,而是以短暫的科學革命與更長時期的常規科學的相互交織構成的?!靶蒺B生息”并非只有在一場戰爭或一次王朝更迭之后才需要,社會的每一次變遷都意味著舊文化的解體與新事物的出現,意味著對新環境的適應,需要留下撫慰傷痛的時間和恢復力量的空間。套用一句電影臺詞,我們需要“讓子彈飛一會兒”。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僅需要進行社會分配制度的改革,也需要對效率優先的價值進行反思;不僅需要重建公平的再分配機制,更需要塑造正義的道德倫理。民生問題需要靠進一步發展來解決,而民意的凝聚則需要以人為本的改革步調。無論如何,和諧社會建設同時需要豐裕的物質生活和優雅的生活情調,魚與熊掌要兼得。這才是考驗管理者智慧的地方。正如英國思想家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說,進步的藝術在于在變化中維持秩序和在秩序中保持變化?;蛉绻P者在拙作《中國社會管理引論》(1995)中所說:“社會平衡就像一個蹺蹺板,政府的社會管理就是這個板兩端的顯在砝碼?!?/p>

(作者為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責編/杜鳳嬌 美編/李祥峰)

上一篇:哲學研究生論文下一篇:生活與哲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