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臺灣商業考察報告范文

2023-09-17

臺灣商業考察報告范文第1篇

麟游縣洪泉中學校長 王林祥 2011年11月18日---11月25日,寶雞市教育學院組織本期校長培訓班的20多名中學校長赴臺進行了為期8天的考察訪問。重點參觀考察了協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及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等4所中小學校,并與東海國民中學校長陳瑞雍先生和部分中層骨干教師進行了座談交流,參觀了學校的教學實驗實習場所,走訪了部分師生,聽取了臺灣教育現狀及學校情況介紹。深深感受了臺灣民眾對大陸人民的熱情,本次考察學習感悟收獲頗豐。

一、臺灣教育概況

1、“國民教育”普及。“國民教育”分國小和國中兩個階段,其中國小是6年,國中3年,這就是臺灣的9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的小學和初中讀公辦學校的實行免費,學生所需費用由政府承擔;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需交納學費、書費、補課費等。臺灣的高中階段教育是收費教育學校性質、條件不同,收費也不同。私立學校的收費較高,公立學校的收費較低。97%的高中畢業生能進入高等學校學習。

2、職教成效顯著。為了適應經濟發展,臺灣注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一是專門設立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級職業學校,類似大陸的職業高中。二是在高級中學里設立高中部和高職部(相當于大陸的中職)。三是興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即科技大學,招收高級職校和高中畢業生,學制2至4年,畢業后授予學士學位。這類學校主要教授應用學科和技術,培養高級適用技術人才。臺灣各級“政府”對職業 技術教育投入較大,并且每年都要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職校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呈供不應求趨勢。臺灣大力推行職業技術教育的成效非常明顯,對提高就業人口素質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臺灣之所以在近20年迅速掘起成為亞洲四小龍,這與他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社會迅速培養各類基礎人才是分不開的。

3、高等教育比較規范。高等教育分為??茖W校、獨立學院、大學以及院校研究所,辦學比較規范。??茖W校修業年限依入學資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與5年制不等。凡設有3個學院以上稱大學,否則稱獨立學院。正規的高等院校一般為4年學制,但師范、法律,建筑專業等多為5年,醫學專業6至7年。

4、辦學模式比較靈活。臺灣的辦學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由“政府”出資辦學和管理;二是由民間(教會、個人、民間團體)出資辦學和管理; 三是由“政府”出資建設,交由民間管理。

二、臺灣教育的特點

1、公辦學校辦學水平高。相對私立學校來講,從小學到大學,公辦學校校園面積大,設備設施先進、師資水平高且收費較低,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就讀公辦學校全免費。各級學校的學生以考上公辦學校為榮,特別是考上公辦高中和大學比較難。很多學校都把考入公辦高中和大學的多少作為向社會宣傳其教育教學成果的重點(就像大陸考上大學或重點高中一樣)。

2、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設置選修課程,張揚學生個性。在設置必修課程的基礎上,各個學校都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開設了

許多選修課,如表演藝術、健康教育,綜合家政,社會服務等,要求學生根據個人愛好,特長進行選修,學校指派老師進行集體或者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充分得到培養,同時為這些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個性和特長的機會,如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使學生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同時,學校還把學生特長作為推薦升學的重要依據。我們參訪的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對哪些智障生,我們叫學困生,專門辦了一個班,他們稱資源班,有專業的老師輔導教育他們。 3,重視學生的品德培養。臺灣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德行教育,并把德行考核成績作為學生畢業的主要依據,如《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核辦法》就從學生文化成績和德行表現兩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價,只有兩項都達到合格標準的學生才準予畢業。不僅如此,還要求把德行教育的時間前移,認為小學教育不只是啟蒙教育時期,更是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非常重視小學生的德行教育,以如何“做人”為起點,圍繞禮義、廉恥、誠信等方面進行教育培養。在臺東縣的第二天早晨,我們幾個校長早起出去散步,看到附加一所小學準備舉行升旗儀式,征得他們領導的同意,我們觀看了他們的升旗儀式,基本和我們一樣,升完旗也是學校領導對學生進行現場說法教育,主要是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一點一滴說的很細。學校普遍認為:學生的德行優劣不是通過考試成績來確定的而是通過養成教育來培養的,是通過學生的言談舉止來實現的。因此,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通過實踐來培養學生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文明誠信、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等。同時,把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次

數、時間,表現作為德行評價的主要依據,而且明確規定德行考核不合格不予畢業。為加強對學生的德行教育,臺灣政府對各類學校提出了一個共同校訓,即“禮、義,廉,恥”。

4、重視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臺灣的中小學都設有家長委員會,其內設機構比較齊全,有活動組、公關組、服務組、財務組、文書組、愛心義務組等,這些小組在家長委員會會長的領導下,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活動,如課程設置、教材選用、評教活動、學生申訴與獎懲。會長由家長委員會成員推薦產生,一般由當地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人士擔任,學校的重要活動,會長必須參加。家長委員會委員隨時可以參加學校的行政會議,提出意見建議,大到學校的決策,如征地、蓋房、購買大型設備,小到作業本的采購數量、校服款式等。家長委員會還可以代表學校對外進行聯系、協調等工作,起到溝通橋梁作用。

6、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較高。在臺灣,職業教育稱為“技術及職業教育”,簡稱“技職教育”。其中,初中畢業后入學三年制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被稱為“高職”教育,“高職”教育是臺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由于臺灣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

農業勞動力大量地向第

二、三產業轉移,產業類型轉軌,需要大量的中等技術人才,這給臺灣的高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是臺灣的中等職業教育的黃金期,在校學生數量迅速增長,職普學生比例在1996年達到最高峰,為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職業教育的發展對臺灣經濟巨大的促進作用是臺灣實業界、輿論界所公認的,它被認為是臺灣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之一”?,F在臺灣的高職學生就業和升學渠道都比較通暢,職業教育仍很有市場。尤其是有辦學特色的中等職業學校(高職)更受 青昧。

三、對比與借鑒

由于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化,兩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既有相同的成功之處,也面臨許多同樣的矛盾和困惑。例如,兩岸的公辦教育都比較發達,辦學條件好,水平高,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由于嚴重的升學主義傾向,致使惡性補習成風,臺灣街頭補習招生廣告隨處可見,補習學校遍地開花。對比兩岸教育,有四個方面值行我們思考和借鑒。

1,要進一步重視職業教育。通過此次對臺灣職業教育的實地考察,使我們深刻體會到職業教育對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臺灣從五十年代僅依靠農產品出口發展到今天以工業、信息等高科技產品出口為主,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亞洲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跡??梢院敛豢鋸埖刂v,職業教育是臺灣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助推器。我們寶雞要實行工業強市,必須優先發展職業教育。在工業化篇二:臺灣學習考察報告 赴臺灣中華科技大學學習考察報告

今年暑期,根據《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11〕14號)文件精神和要求,為全面提升高職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學院派我和張思楊老師,參加了由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聯系的,由臺灣中華科技大學主辦的面向制造大類的骨干教師培訓。

一、學習目標

增進兩岸數控加工、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師教學交流,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

二、概況

學習時間 2014年8月20日至9月2日。

學習地點 臺灣中華科技大學(臺北市)

參與人員 本次學習培訓班由4所高職學院13名教師組成,

三、赴臺面上的感受

臺灣人熱情:從到臺灣后的接機,后面學校領導的接待講話,反復強調,這次合作是個開始,是民眾間友誼、學術技術上交流合作的種子,希望能繼續深入交流合作,反復強調中華一家親,人不親土親,十多天的生活,平時的休息等無處不在傳達他們的熱情好客。 臺灣人講禮儀:排隊,購物、候車等公眾場合,自覺排隊已成為不自覺的習慣;乘自動電梯,只站右側左側則留為緊急通道;公車刷卡時,總能聽到“謝謝!謝謝!。。。”不斷;上電梯總是搶先為我們按住電梯開門按鈕,讓我們先上,出電梯總后出;吃飯中間,交流點什么東西,總是先停下吃飯,說完了吃飯;臺灣忠孝路、忠孝樓、忠孝 。。等較多,確實見到幾次,62的老教授和我們一起交流到吃晚飯時,確報欠的說,他不好意思,要回家陪父親或母親吃晚飯。我們赴臺是在大熱天,我們在中華科技大學沒有見到過一位教師穿著短褲拖鞋來給我們講課的。

臺灣人還節儉、團結,注重整體利益:總說他們的商店一般沒有假貨,總說他們市場一般不講價,但是實際也不盡然,但還是令我感嘆,很多東西還是值得借鑒。如此之類的事,就不一一贅述。

四、中華科技大學概述

中華科技大學是位于臺灣的一所科技大學,創于1967年,前身為私立中華工業??茖W校。于2009年更名為中華科技大學,學?,F有臺北、新竹、云林三個校區。設有:財務金融、電機工程、電子工程、航空電子、航空服務管理、航空機械、化妝品生物科技、機械工 程、資訊管理等學系。另設有7個研究所:電子工程研究、機電光工程研究、土木防災工程研究、飛機系統工程研究、建筑工程與環境設計研究、經營管理研究、航空運輸研究。

五、臺灣教育體系簡介

六、赴中華科大對高職教育相關考察見聞 1. 職教師資水平高,大多具有國際視野 2. 產學研緊密結合,培養企業緊需的實用創新型人才 臺灣地區的當前由于少子化等原因,企業技職人才缺乏,企業需要學校為他們培養實用人才。由政府出臺了相應政策,從經濟等各方面支持鼓勵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定向為企業培育人才。校企間的深度合作與工學結合,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萍即髮W普遍要求師資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相當一部分教師來源于企業,稱之為“業師”,直接為學生授課,增強校企接軌。

3.機構與人員設置精簡

中華科技大學和其他臺灣地區的私立大學一樣,學術機構設置較為精簡,多按大學——學院——系(研究中心)三級,建立了學術管理結構,學術權力的核心在最底層的系所或中心;從學術機構設置上看,臺灣地區的大學均設有通識教育中心,中心的地位與學院平行,同樣是一級教學單位,這說明了臺灣地區高校對通識教育的重視。學生畢業證上沒有細分專業,想側重于某方面的學習,只有考相應的專業證照;從人員設置上看,臺灣地區私立大學的行政人員人數較少,教師要兼管任教相關課程的實驗室,要坐班一定的時間,計入工作量??傊處熍c行管人員的比例優化。 4. 終身化教育為企業提所需人才 臺灣大學承擔有服務社區的責任和舉辦證照考試的功能,所以終身教育機構基本是一對外機構,承擔有為學校宣傳擴大知名度以及為社會培訓更多所需人才的雙重任務。

七、對我們發展的啟迪

1.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實踐能力培養

高職教育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有突出的地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校必然要求有一支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師資隊伍。鑒于此,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加強校企政行間的合作,以服務企業,服務行業,服務區域經濟為宗旨,開展共建共育共管合作。在課程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學生考核等方面通力合作。另外高職院校還可以與企業形成深度合作,按計劃每年安

排校內教師赴企業鍛煉,由企業對教師的實踐能力做出評價。并且學校在政策上要給予鼓勵支持。

2.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國際交流可在更大的范圍和程度上分享國際教育資源。國際交流的重點也不止步于單純的學習,開展實質性的合作才是目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院校建設、人才培養中的深化應從單純的生源基地,向師資培訓到學生雙向流動到科研合作。比如引進外籍教師、教材、理念、國際標準、國際職業資格證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留學生,參加國際會議;支持學生校際交流、考察訪問、師資海外培訓、參加國際會議等。 3.在實踐教學中力求真實細致

實踐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為學生創設現場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真實的設備的結構知識,裝調維修技能。并且按真實企業需求和規范嚴格要求質量。使學生到工作崗位時減小陌生感。 2014-9-8篇三:赴臺灣地區考察報告 篇四:林業教育赴臺灣林業考察報告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赴臺考察報告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赴臺考察交流團

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臺灣林業資源概況

臺灣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北鄰日本、琉球群島,南接

菲律賓群島。其中近70%的面積為山區。玉山為主峰,海拔3990米。臺灣行政區劃為2個直轄市、5個縣級市、16個縣。共有人口2400萬,其中城市人口占70%。

1、森林資源狀況

根據2002年臺灣官方公布的資料,臺灣全島林地面積210.2 萬hm2,占全島總面積的 58.53%,其中國有林 161.3萬hm2,

占全島林地面積的76.7%,屬林務局管轄經營。全島闊葉樹林面積 112.0萬 hm2,針葉樹林 43.8萬 hm2,針闊葉混交林 39.1萬 hm2,竹林 15.2萬 hm2。全島林木蓄積量 3.59億 m3。其中針葉樹 1.26億 m

3、闊葉樹 1.33億 m

3、針闊混交林 1.00億 m3。每 1hm2蓄積量針葉樹為 287m

3、闊葉樹為 119m

3、針闊混交林為 254m3。 全島分布有 4000多種維管束植物、近 500種鳥類、約 60種陸生哺乳類、120多種淡水魚、400多種蝶類和近 5萬種昆蟲。具有經濟價值的樹種達 200多種,如櫸樹、烏心石、牛樟、光臘樹、紅檜、扁柏、鐵杉等,尤以扁柏、紅檜聞名于世。主要林型有:冷杉云杉林型、鐵杉林型、紅檜扁柏林型、松樹林型、其它針葉樹林型、針闊葉樹混交林型、闊葉樹林型和竹林林型。

2、人工林和生態建設

全島現有人工林面積28.3萬hm2。多為保安林、復層林、海

岸林、災后跡地更新等。栽植行道樹綠化、海岸林公園化、平地造林景觀化是政府鼓勵和支持的造林綠化重點。就平地景觀造林來說,主要對平地的低生產力林地、沿海低洼地、學校社區等實施已認真規劃的景觀造林。政府則支付獎勵金。 2002年政府預算用于獎勵平地景觀造林的資金達7億新臺幣。海岸林的重點是恢復海岸地帶性植被。從臨海珊瑚礁植物帶的水芫花等,砂地草本植物帶的馬鞍藤等,臨海灌木植物帶的草海桐、林投等到海岸林植物帶的棋盤腳、蓮葉桐、欖仁等。墾丁國家公園位于臺灣南端,在海岸林地帶性植被恢復上,成效十分明顯。

同時,沿海紅樹林也得到大面積保護,臺北淡水的紅樹林連綿壯觀。 3 森林保育

臺灣在 1975年頒布新的林業政策,強調培育森林資源,發

揮公益效能,不以開發森林的財政收入為目的,明確林業經營應以防止天然災害,保育山區的自然資源,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重點,經過 20多年,現基本上對森林只進行維護性的極少量砍伐,對改變用途(如種果)的皆伐面積不得超過 3hm2,還應在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后方能砍伐。全島各重要集水區的保安林面積達 45.5萬 hm2,占全島林地面積的21.6%。 全島已建立自然保護區 35處,面積 15.1萬hm2,保護區都已建立基本生態資料庫,開展長期科研調查研究,并提供教學參觀。對需保護特殊珍貴動植物或易遭受破壞的自然保護區,由行政院農委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自然保留區,現有11處。 臺灣林務局提出森林保育目標是;

1、恢復美麗海島自然故鄉——建立確保生態系健全的自然保育系統。內容包括:建立與各保護區機構及地區保育團體間的伙伴關系,強化中央山脈保育廊道的整合管理;調查規劃并加強海岸及河口濕地的保護;改善現有不同區位及功能的植物園、樹木園,逐步完成植物園網絡的建設。

2、營造永續經營人工林——實施增進碳貯存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人工林永續經營。內容包括:劃定林木永續經營區,并實施集約經營;實施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樣性的混交林經營;研發森林非木質林產品的培育與利用;規劃生態農村,

加強平原綠化、美化造林。

3、構建水土保育環境林——推進改善水資源質量的森林經營。內容包括:妥善經營水源涵養保護林;加快震災崩塌地的植被恢復;全面建造海岸防風景觀林;對違規墾殖地的恢復造林。

4、發展自然野趣生態旅游——倡導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森林生態旅游。內容包括:改善森林游樂區的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全島森林道路系統;培訓森林志愿者,加強生態解說;構建自然保護區生態導游制度。

5、創建生機勃勃的新山村——落實新環境主義的山村振興計劃。內容包括:輔導林農組織,培養后代營林人才;改善公共設施,建設現代化山村;實施混農林業,緩解短期經濟困境;配合全民造林,創造休閑旅游環境;推動生態旅游,傳承山村文史技藝。

4、 森林游樂與生態教育

臺灣共有 22處森林游樂區,自然景觀豐富。臺灣自1965 年就著手森林游樂區的規劃建設。1970年就在臺大實驗林管理處的溪頭營林區建立全島第一個森林游樂區。年接納游客和學員近 500萬人次。森林游樂區有影林區、游樂設施區、景觀保護區、森林生態保護區之分取經營。 游樂區內還設有教育中心及自然教育園區,經常舉辦研習活動和備有各種自然生態科普資料,對大眾推廣森林知識和宣傳保育觀念,發揮社會教育的功能。經營森林游樂區,不僅增加了營林區的收入(占總經費 40%以上,溪頭占總經費 57%),而且也增加了稅收,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繁榮。溪頭森林游樂區現已成舉世聞名的臺灣十二名勝之一。森林是自然的野外教室,完整的生態系統是向自然

學習的對象與場所。 提供的賞鳥、觀蟲、尋蛙、覓芳等一系列手冊及森林生態解說服務,達到了寓教于樂、普及生態的目的。

二、臺灣教育和林業教育概況

訪臺期間,我們先后到臺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進行考察,除了參訪學校,還就相關問題與教育界同行進行了交流,查閱 了相關資料,對臺灣現行教育概況有了一個輪廓性的了解。

臺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8000余所,在校學生人數約530 萬余人。其中大專院校150余所,在校生人數達100余萬人。整個國民教育已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臺灣現行的教育分為正規教育和技術職業教育兩大體系。其中正規教育分為國民教育、高級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個階段;技術職業教育分為中職和高職兩個階段。其現行學制與大陸一樣,實行“六三三四”制。即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 1968年,臺灣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時候,實施了9年國民義務教育,并通過提高國民稅收來確保義教經費的需要和逐年的增加。 80年代,臺灣提出不完全的12年國民義務教育,即在“不強制、不選擇、不免費”的前提下,給完成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學生提供充分繼續就學的機會。所謂的“國民教育”,就是由臺灣政府財政撥款,對6~14歲兒童實施的9年國民義務教育。其中包括國立小學6年,國立中學(即初級中學)3年。適齡兒童必須入學,凡不送子女入學的家庭,將受到較重的經濟處罰。高級中等教育學生以15~17歲為范圍,分為國民高級中學3年或國民高級職業高中3年。篇五:赴臺灣農業學習考察報告(張) 赴臺灣農業學習考察報告 (2015年4月8日) 2015年3月28日--4月3日,本人隨省、市農業學習考察團一行20余人,赴臺灣就現代農業發展進行了專題考察。此次考察,聽取沿途專家學者、農民團體、農社組織和農業企業等部門負責人的介紹,邊看邊學,邊學邊想,全面了解了臺灣農業、農村和農民。在現代農業發展的成效和模式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象?,F將所看所想作如下回報:

一、基本情況

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幅員面積3.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300余萬。地狹人稠,境內三分之二為山地丘陵,耕地主要集中于平原,現有耕地面積1290萬畝,約占土地面積的1/4?,F代農業生產發達,農戶78萬戶,農業人口400多萬,占臺灣總人口的19%。臺灣屬于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約在22℃左右(高山除外),一般地區終年不見霜雪;年平均降雨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個別地區年降雨量高達6000毫米,大部分地區降雨時間集中在夏季。臺灣農業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與林業四大部分。種植業分為糧食作物(農藝作物)、經濟作物(特用作物)與園藝作物三大類別。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水稻,是我國著名的產稻區,素有“海上糧倉”的美稱。經濟作物有甘蔗、茶葉、煙草、花生、薄荷等,其中以甘蔗

和茶葉所占比重最大,素有“東方甜島”之美譽,盛產的阿里山高山茶享譽海內外。園藝作物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等。農業在臺灣經濟發展中曾占有重要地位,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勞動力與市場,奠定了臺灣經濟起飛的基礎。

二、啟示與體會 菜種植園,形成有機蔬菜生產、交易集散地;阿里山高山茶原產區是當前臺灣生產高山茶的重要產區,以高山茶葉生產為主;苗栗縣以獨特的丘陵淺山地帶氣候優勢,主打栽種茶樹與桑樹,茶產以青心烏龍為主等等,每個地方都具有獨特優勢、知名品牌的農產品,并把發展“精致農業”作為重點,以精致、優質和安全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第二,營銷體系健康全面。臺灣注重農產品的營銷,主要形式有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直銷店、產銷班。批發市場是最主要的形式,主要批發交易花卉、蔬果、肉品、魚貨等鮮活農產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具特色的農產品產銷班,專職負責農產品的收購、分級、包裝、運銷等各類產后業務,他們都是以區域內的骨干農戶牽頭,以合伙或股份制形式組建而成,使區域內的農業生產經營完全實現產業化運作,支撐和推動了區域農業的發展。政府對農產品的營銷組織體系十分支持,在健全相關法規制度的同時,從規劃、建設、運行、資金、稅費等各方面都予以大力鼓勵和扶持。使得臺灣的農產品運銷組織運行較為規范、高效。完全實現了貨暢其流的目標,農業生產者無任何市場方面的后顧之憂。

第三,農會運行高效規范。通過對臺灣的農業發展考察學習,最引人興趣的是農會。這個在大陸似曾相識的組織,在引領臺灣現代農業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臺灣農會有供銷經營、農技推廣、金融服務、保障質量等四大功能。 是連接農民與政府的紐帶,是農民應對市場的橋梁。據考察得知,農會是臺灣分布最廣、影響最大、最為完善、功能最為齊全、運行十分規范的農民組織。通過農政部門的指導,各級農會之間相互配合,共同組成一個系統的組織網絡。

第四,產業互動,空間開拓。從考察中的典型走馬瀨休閑農場、臺一生態休閑農場等案例看,臺灣農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和文化氛圍濃厚,農業生命力強烈。以農業為基礎,

一、

二、三產業互動發展模式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農業形式與市場機制共生、協調,全面促進了現代農業穩定、和諧和健康發展。不僅產品多元,而且實現了產銷綜合化,產業間良性互補,以休閑、觀光、體驗等內容,讓農業向縱深拓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有效利用了農業資源、增加了就業機會和提高了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三、思考與打算

此次赴臺之行,是一次學習借鑒現代農業發展的好機會,也是一個反思不足、改進方法、謀劃重點、明確方向的好進程?,F就結合我區現代農業發展談談幾點體會。

發展現代農業要強化產業互動、提高特色農業發展。加強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質量,整合休閑觀光農業資源、田園生態景觀資源、農村人文資源融合發展,將產業發展與觀光旅游結合,豐富農業內容。結合我區農業發展實際,添加產業成分,通過產業間互補作用,帶動地方城鄉發展,實現產業

間的共同發展,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為一體,以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為手段,以城市為市場,以參與為特點,以文化為內涵,滿足人們精神和物質享受。使

一、

二、三產業盡可能兼容發展,來提高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質量。我區可以利用打造蓬萊仙界大景區九大篇章主題建設為愜機,重點打造提升一個集各類產品加工、銷售、體驗、品嘗的綜合展覽區;集休閑、觀光、體驗、科教、餐飲、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休閑農莊。

臺灣商業考察報告范文第2篇

年4月16至23日,在萬承禎副市長的帶領下,常德市教育參訪交流團一行11人,赴臺進行了為期8天的參觀訪問考察。先后考察了臺北、花蓮、南投、臺南、高雄等市縣,拜訪了在常德有投資項目的幾位企業家和臺北常德同鄉會會長劉云家老先生。重點在臺北景文高級中學等單位進行了參觀考察,與景文高級中學許勝哲校長和和部分中層骨干及教師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了臺灣教育現狀和學校情況介紹,參觀了學校的實驗實習場所,走訪了部分師生,深深感受了臺灣民眾對大陸人民的熱情,收獲頗豐。

一、臺灣教育概況

1、“國民教育”普及。“國民教育”分國小和國中兩個階段,其中國小是6年,國中3年,這就是臺灣的9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的小學和初中就讀公辦學校的實行免費,學生所需費用由政府承擔;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需交納學費、書費、補課費等。臺灣的高中階段教育是收費教育,學校性質、條件不同,收費也不同。私立學校的收費較高,公立學校的收費較低。97%的高中畢業生能進入高等學校學習。

2、職教成效顯著。為了適應經濟發展,臺灣注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一是專門設立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級職業學校,類似大陸的職業高中。二是在高級中學里設立高中部和高職部(相當于大陸的中職)。三是興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即科技大學,招收高級職校和高中畢業生,學制2至4年,畢業后授予學士學位。這類學校主要教授應用學科和技術,培養高級適用技術人才。臺灣各級“政府”對職業技術教育投入較大,并且每年都要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職校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呈供不應求趨勢。臺灣大力推行職業技術教育的成效非常明顯,對提高就業人口素質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高等教育比較規范。高等教育分為??茖W校、獨立學院、大學以及院校研究所,辦學比較規范。??茖W校修業年限依入學資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與5年制不等。凡設有3個學院以上稱大學,否則稱獨立學院。正規的高等院校一般為4年學制,但師范、法律、建筑專業等多為5年,醫學專業6至7年。

4、辦學模式比較靈活。臺灣的辦學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由“政府”出資辦學和管理;二是由民間(教會、個人、民間團體)出資辦學和管理;三是由“政府”出資建設,交由民間管理。

二、臺灣教育的特點

- 1 式等。家長委員會還可以代表學校對外進行聯系、協調等工作,起到溝通橋梁作用。

5、重視社區教育功能的發揮。臺灣鄉鎮都設有青少年活動中心,且活動設施齊備,如游泳池、健身館、圖書館等,便于學生課外學習、娛樂。城市建有博物館,一般都將本地的發展變化過程通過圖文、影像或其它高科技手段表現出來,用以教育、啟迪青年人。此外,臺灣的各種文化場館也在假期主辦多種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

6、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較高。在臺灣,職業教育稱為“技術及職業教育”,簡稱“技職教育”。其中,初中畢業后入學三年制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被稱為“高職”教育,“高職”教育是臺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由于臺灣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農業勞動力大量地向第

二、三產業轉移,產業類型轉軌,需要大量的中等技術人才,這給臺灣的高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是臺灣的中等職業教育的黃金期,在校學生數量迅速增長,職普學生比例在1996年達到最高峰,為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臺灣中等職業教育同行坦言:職業教育的發展對臺灣經濟的促進作用是臺灣實業界、輿論界所公認的,它被認為是臺灣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之一”?,F在臺灣的高職學生就業和升學渠道都比較通暢,職業教育仍很有市場。尤其是有辦學特色的中等職業學校(高職)更受青睞。

三、對比與借鑒

由于海峽兩同根、同源、同文化,兩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既有相同的成功之處,也面臨許多同樣的矛盾和困惑。例如,兩岸的公辦教育都比較發達,辦學條件好,水平高,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由于嚴重的升學主義傾向,致使惡性補習成風,臺灣街頭補習招生廣告隨處可見,補習學校遍地開花。對比兩岸教育,有四個問題值行我們思考和借鑒。

1、要進一步重視職業教育。通過此次對臺灣職業教育的實地考察,使我們深刻體會到職業教育對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臺灣從五十年代僅依靠農產品出口發展到今天以工業、信息等高科技產品出口為主,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亞洲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跡??梢院敛豢鋸埖刂v,職業教育是臺灣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助推器。常德“一化三基”實行工業強市,必須優先發展職業教育。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專利技術可以買進,個別專家可以引進,但成千上萬的技能型人才不能依靠外援,只能依靠常德的職業院校來培養,因此常德經濟要發展,職業教育要先行,特別是在職業教育的教學、實習設備的投入和學校師資的培養上要有更大的力度。

臺灣商業考察報告范文第3篇

應臺灣海峽兩岸商務文教促進交流協會的邀請,2009年4月16至23日,在萬承禎副市長的帶領下,常德市教育參訪交流團一行11人,赴臺進行了為期8天的參觀訪問考察。先后考察了臺北、花蓮、南投、臺南、高雄等市縣,拜訪了在常德有投資項目的幾位企業家和臺北常德同鄉會會長劉云家老先生。重點在臺北景文高級中學等單位進行了參觀考察,與景文高級中學許勝哲校長和和部分中層骨干及教師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了臺灣教育現狀和學校情況介紹,參觀了學校的實驗實習場所,走訪了部分師生,深深感受了臺灣民眾對大陸人民的熱情,收獲頗豐。

一、臺灣教育概況

1、“國民教育”普及。“國民教育”分國小和國中兩個階段,其中國小是6年,國中3年,這就是臺灣的9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的小學和初中就讀公辦學校的實行免費,學生所需費用由政府承擔;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需交納學費、書費、補課費等。臺灣的高中階段教育是收費教育,學校性質、條件不同,收費也不同。私立學校的收費較高,公立學校的收費較低。97%的高中畢業生能進入高等學校學習。

2、職教成效顯著。為了適應經濟發展,臺灣注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一是專門設立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級職業學校,類似大陸的職業高中。二是在高級中學里設立高中部和高職部(相當于大陸的中職)。三是興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即科技大學,招收高級職校和高中畢業生,學制2至4年,畢業后授予學士學位。這類學校主要教授應用學科和技術,培養高級適用技術人才。臺灣各級“政府”對職業技術教育投入較大,并且每年都要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職校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呈供不應求趨勢。臺灣大力推行職業技術教育的成效非常明顯,對提高就業人口素質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高等教育比較規范。高等教育分為??茖W校、獨立學院、大學以及院校研究所,辦學比較規范。??茖W校修業年限依入學資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與5年制不等。凡設有3個學院以上稱大學,否則稱獨立學院。正規的高等院校一般為4年學制,但師范、法律、建筑專業等多為5年,醫學專業6至7年。

4、辦學模式比較靈活。臺灣的辦學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由“政府”出資辦學和管理;二是由民間(教會、個人、民間團體)出資辦學和管理;三是由“政府”出資建設,交由民間管理。

- 1 -

二、臺灣教育的特點

1、公辦學校辦學水平高。相對私立學校來講,從小學到大學,公辦學校校園面積大、設備設施先進、師資水平高且收費較低,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就讀公辦學校全免費。各級學校的學生以考上公辦學校為榮,特別是考上公辦高中和大學比較難。很多學校都把考入公辦高中和大學的多少作為向社會宣傳其教育教學成果的重點(就像大陸考上大學或重點高中一樣)。我們到的臺北市景文高級中學,在校門口最大的宣傳廣告是“熱列祝賀我校國中部(初中)65%的學生考上公立高中”。

2、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設臵選修課程,張揚學生個性。在設臵必修課程的基礎上,各個學校都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開設了許多選修課,如表演藝術、健康教育、綜合家政、社會服務等,要求學生根據個人愛好、特長進行選修,學校指派老師進行集體或者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充分得到培養,同時為這些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個性和特長的機會,如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使學生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同時,學校還把學生特長作為推薦升學的重要依據。

3、重視學生的品德培養。臺灣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德行教育,并把德行考核成績作為學生畢業的主要依據,如其《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核辦法》就從學生文化成績和德行表現兩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價,只有兩項都達到合格標準的學生才準予畢業。不僅如此,還要求把德行教育的時間前移,認為小學教育不只是啟蒙教育時期,更是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非常重視小學生的德行教育,以如何“做人”為起點,圍繞禮義、廉恥、誠信等方面進行教輔培養。學校普遍認為:學生的德行優劣不是通過考試成績來確定的,而是通過養成教育來培養的,是通過學生的言行舉止來實現的。因此,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通過實踐來培養學生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文明誠信、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等。同時,把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次數、時間、表現作為德行評價的主要依據,而且明確規定德行考核不合格不予畢業。為加強對學生的德行教育,臺灣提出了一個共同校訓,即“禮、義、廉、恥”。

4、重視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臺灣的中小學都設有家長委員會,其內設機構比較齊全,有活動組、公關組、服務組、財務組、夜輔組、文書組、愛心義務組等,這些小組在家長委員會會長的領導下,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活動,如課程設臵、教材選用、評教活動、學生申訴與獎懲等。會長由家長委員會成員推薦產生,一般由當地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人士擔任,學校的重要活動,會長必須參加。家長委員會委員隨時可以參加學校的行政會議,提出意見建議,大到- 2 -

學校的決策,如征地、蓋房、購買大型設備,小到作業本的采購數量、校服款式等。家長委員會還可以代表學校對外進行聯系、協調等工作,起到溝通橋梁作用。

5、重視社區教育功能的發揮。臺灣鄉鎮都設有青少年活動中心,且活動設施齊備,如游泳池、健身館、圖書館等,便于學生課外學習、娛樂。城市建有博物館,一般都將本地的發展變化過程通過圖文、影像或其它高科技手段表現出來,用以教育、啟迪青年人。此外,臺灣的各種文化場館也在假期主辦多種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

6、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較高。在臺灣,職業教育稱為“技術及職業教育”,簡稱“技職教育”。其中,初中畢業后入學三年制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被稱為“高職”教育,“高職”教育是臺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由于臺灣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農業勞動力大量地向第

二、三產業轉移,產業類型轉軌,需要大量的中等技術人才,這給臺灣的高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是臺灣的中等職業教育的黃金期,在校學生數量迅速增長,職普學生比例在1996年達到最高峰,為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臺灣中等職業教育同行坦言:職業教育的發展對臺灣經濟的促進作用是臺灣實業界、輿論界所公認的,它被認為是臺灣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之一”?,F在臺灣的高職學生就業和升學渠道都比較通暢,職業教育仍很有市場。尤其是有辦學特色的中等職業學校(高職)更受青睞。

三、對比與借鑒

由于海峽兩同根、同源、同文化,兩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既有相同的成功之處,也面臨許多同樣的矛盾和困惑。例如,兩岸的公辦教育都比較發達,辦學條件好,水平高,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由于嚴重的升學主義傾向,致使惡性補習成風,臺灣街頭補習招生廣告隨處可見,補習學校遍地開花。對比兩岸教育,有四個問題值行我們思考和借鑒。

1、要進一步重視職業教育。通過此次對臺灣職業教育的實地考察,使我們深刻體會到職業教育對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臺灣從五十年代僅依靠農產品出口發展到今天以工業、信息等高科技產品出口為主,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亞洲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跡??梢院敛豢鋸埖刂v,職業教育是臺灣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助推器。常德“一化三基”實行工業強市,必須優先發展職業教育。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專利技術可以買進,個別專家可以引進,但成千上萬的技能型人才不能依靠外援,只能依靠常德的職業院校來培養,因 - 3 -

此常德經濟要發展,職業教育要先行,特別是在職業教育的教學、實習設備的投入和學校師資的培養上要有更大的力度。

2、要加大社會教育、社區教育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從我們到訪的地方看,臺灣地方“政府”除了對學校的教育投入以外,在社會教育、社區教育方面也給予了足夠人、財、物投入,城市的博物館和各社區的青少年活動中心都既有其名,又有其實。雖然我們對社會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已引起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在經費、場地、人力的投入和管理上還遠遠不夠,社會教育的功能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令人欣慰的是常德市已把青少年活動的文化、科技場館建設列入了建設規劃。

3、要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家長委員會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能夠起到很好的橋梁作用。目前,我們在這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部分學校還沒有建立家長委員會,很多學校的家長委員會形同虛設。如何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讓家長更多地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和決策上來,使老師、學生、家長形成良性互動,從而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還需要學校的重視和有效引導,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遠見卓識。

4、規范公民辦教育的管理。公辦學校在辦學條件改善、教育理念更新、師資隊伍建設、設備設施完善、社會責任承擔等方面應處于主導和主要作用,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學校實行可持續發展,是政府和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同時,政府還要支持辦學基礎好的民辦學校規范管理,提高辦學水平,讓那些以盈利為目的不愿意增加學校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師資水平、承擔社會義務的學校退出教育序列。在職業教育方面,政府應大辦支持公辦職業院校做大做強,特別是支持投入較大的工科專業的發展,鼓勵民辦教育興辦投入較小的文科專業,實行公民互補,文理互補,促進教育的和諧發展。

臺灣商業考察報告范文第4篇

年4月16至23日,在萬承禎副市長的帶領下,常德市教育參訪交流團一行11人,赴臺進行了為期8天的參觀訪問考察。先后考察了臺北、花蓮、南投、臺南、高雄等市縣,拜訪了在常德有投資項目的幾位企業家和臺北常德同鄉會會長劉云家老先生。重點在臺北景文高級中學等單位進行了參觀考察,與景文高級中學許勝哲校長和和部分中層骨干及教師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了臺灣教育現狀和學校情況介紹,參觀了學校的實驗實習場所,走訪了部分師生,深深感受了臺灣民眾對大陸人民的熱情,收獲頗豐。

一、臺灣教育概況

1、“國民教育”普及。“國民教育”分國小和國中兩個階段,其中國小是6年,國中3年,這就是臺灣的9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的小學和初中就讀公辦學校的實行免費,學生所需費用由政府承擔;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需交納學費、書費、補課費等。臺灣的高中階段教育是收費教育,學校性質、條件不同,收費也不同。私立學校的收費較高,公立學校的收費較低。97%的高中畢業生能進入高等學校學習。

2、職教成效顯著。為了適應經濟發展,臺灣注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一是專門設立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級職業學校,類似大陸的職業高中。二是在高級中學里設立高中部和高職部(相當于大陸的中職)。三是興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即科技大學,招收高級職校和高中畢業生,學制2至4年,畢業后授予學士學位。這類學校主要教授應用學科和技術,培養高級適用技術人才。臺灣各級“政府”對職業技術教育投入較大,并且每年都要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職校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呈供不應求趨勢。臺灣大力推行職業技術教育的成效非常明顯,對提高就業人口素質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高等教育比較規范。高等教育分為??茖W校、獨立學院、大學以及院校研究所,辦學比較規范。??茖W校修業年限依入學資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與5年制不等。凡設有3個學院以上稱大學,否則稱獨立學院。正規的高等院校一般為4年學制,但師范、法律、建筑專業等多為5年,醫學專業6至7年。

4、辦學模式比較靈活。臺灣的辦學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由“政府”出資辦學和管理;二是由民間(教會、個人、民間團體)出資辦學和管理;三是由“政府”出資建設,交由民間管理。

二、臺灣教育的特點

- 1 式等。家長委員會還可以代表學校對外進行聯系、協調等工作,起到溝通橋梁作用。

5、重視社區教育功能的發揮。臺灣鄉鎮都設有青少年活動中心,且活動設施齊備,如游泳池、健身館、圖書館等,便于學生課外學習、娛樂。城市建有博物館,一般都將本地的發展變化過程通過圖文、影像或其它高科技手段表現出來,用以教育、啟迪青年人。此外,臺灣的各種文化場館也在假期主辦多種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

6、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較高。在臺灣,職業教育稱為“技術及職業教育”,簡稱“技職教育”。其中,初中畢業后入學三年制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被稱為“高職”教育,“高職”教育是臺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由于臺灣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農業勞動力大量地向第

二、三產業轉移,產業類型轉軌,需要大量的中等技術人才,這給臺灣的高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是臺灣的中等職業教育的黃金期,在校學生數量迅速增長,職普學生比例在1996年達到最高峰,為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臺灣中等職業教育同行坦言:職業教育的發展對臺灣經濟的促進作用是臺灣實業界、輿論界所公認的,它被認為是臺灣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之一”?,F在臺灣的高職學生就業和升學渠道都比較通暢,職業教育仍很有市場。尤其是有辦學特色的中等職業學校(高職)更受青睞。

三、對比與借鑒

由于海峽兩同根、同源、同文化,兩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既有相同的成功之處,也面臨許多同樣的矛盾和困惑。例如,兩岸的公辦教育都比較發達,辦學條件好,水平高,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由于嚴重的升學主義傾向,致使惡性補習成風,臺灣街頭補習招生廣告隨處可見,補習學校遍地開花。對比兩岸教育,有四個問題值行我們思考和借鑒。

1、要進一步重視職業教育。通過此次對臺灣職業教育的實地考察,使我們深刻體會到職業教育對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臺灣從五十年代僅依靠農產品出口發展到今天以工業、信息等高科技產品出口為主,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亞洲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跡??梢院敛豢鋸埖刂v,職業教育是臺灣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助推器。常德“一化三基”實行工業強市,必須優先發展職業教育。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專利技術可以買進,個別專家可以引進,但成千上萬的技能型人才不能依靠外援,只能依靠常德的職業院校來培養,因此常德經濟要發展,職業教育要先行,特別是在職業教育的教學、實習設備的投入和學校師資的培養上要有更大的力度。

臺灣商業考察報告范文第5篇

2005年8月29日,華潤新鴻基以11億左右的價格拍下了位于杭州錢江新城50號萬象城地塊,因兩家大鱷雄厚的實力和不俗的背景,該項目曾一度引起浙江地產界的震動,項目的一舉一動也備受矚目。

該項目投資高達50億港幣,作為杭州第一個大型都市綜合體,于2006年12月23日在杭州錢江新城核心區舉行奠基開工典禮。杭州萬象城借鑒了深圳萬象城的選址和規劃理念,地處杭州未來CBD錢江新城的核心區,北靠錢江路,西鄰江錦路,南臨富春路,東依慶春東路, 與浙江財富中心對面而立,與未來杭州市民中心、杭州大劇院舉步之遙,地鐵2號線和4號線緊貼左右,毗鄰BRT線路總站,富春路、慶春東路等城市主干次道將其網羅其中,并毗鄰北部及東部的新老居民區,地理位置優越。

未來,以杭州萬象城為核心,錢江新城將形成以一個全新的高級商圈,杭州整體的商業格局也將實現從武林商圈單一中心,向武林商圈與錢江新城多個中心轉變。杭州萬象城的開工,將使得杭州從“西湖時代"向"錢江時代"跨越的歷史進程進一步加速,也將對長三角的商業地產產生一定的影響。 項目占地約150畝,規劃建筑面積超80萬平方米(含地下), 將建成集大型購物中心、甲級寫字樓、五星級酒店、高檔公寓及住宅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都市綜合體,其中包含24萬方的"萬象城"購物中心、11萬方的寫字樓、6萬方的酒店,25萬方的服務式公寓以及14萬方的住宅。萬象城的業態組合中40%是零售,20%是餐飲,20%是休閑娛樂,還有20%是大型的運動場所、家具用品、銀行、沖洗店等。

作為整個萬象城項目的核心部分之一,購物中心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是杭州最大的購物中心。該項目采取“只租不售”的方式進行招商和經營管理,并且計劃引入20%的全新商家。在業態規劃上,項目將借鑒深圳萬象城的成功經驗,并結合杭州本地的消費特點,涵蓋零售、餐飲和娛樂(包括影院,杭州第一個在購物中心內的、符合奧運比賽標準的真冰溜冰場等設施)。

整個杭州萬象城分三期建設,首期將于2009年完成購物中心和住宅部分;二期于2011年完成酒店式公寓;三期將于2013年完成寫字樓及酒店。

杭州萬象城據稱是華潤旗下目前為止國內MAII中最成功的劃時代的一個店,雖處于杭州新城區,但是由于華潤和新鴻基集團的強大號召力、建筑的出色商業氛圍和品牌集聚能力,依然引來了路易威登等國際一線奢侈品牌入駐。其建設周期也創造了奇跡,其中設計時間為一年,建筑為兩年半,共計三年半時間。項目物業全部出租,于2010年4月21日營業,開業出租率達到92%,營業率達到60%。同時值得一提的是萬象城所在的杭州錢江新城綜合體項目開發的三幢高檔住宅“悅府”在開盤當天即售罄,交付一年后價格即翻番。

項目用地面積34409平方米,容積率3.59,項目占地面積24650平方米,成正方形,建筑密度72%。地上總建筑面積123434平方米,地下總建筑面積93479平方米,合計216913平方米。其中地上約12萬方,可用面積約8萬方,主要構成為尚泰百貨約2萬方,餐飲約2.3萬方,零售店鋪約2.7萬方,影院約6000方,真冰場約5000方。 杭州萬象城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業態分布:地下四層,其中負一(與高檔住宅區相通)、負二(局部)為商業,主要有精品超市、世界知名餐飲(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哈根達斯、味千等,且均靠在一起)等,并與地鐵站相連接,負

三、負四為停車場(總停車位1200個);地上五層涵蓋主題百貨(尚泰百貨為泰國最大的著名高檔百貨品牌,為大陸首家)、奢侈品專賣店、奧林匹克真冰場、百老匯電影院、知名品牌及特色餐飲、電玩、休閑、娛樂等設施。

建筑規劃:在建筑與主干道之間留有上下客人(機動車)輔助道路;建筑設置屋頂平臺和室外活動區,并輔以園林設施,與室內高檔餐飲區、錢塘江景互為輝映;內部建筑空間豐富,線條簡潔,硬朗和柔和互為交織并富于變化,外部立面石材與玻璃交叉使用,外延上方造型凹凸有致,錯落大方,充分體現了城市、人和商業的完美結合和設計師的匠心獨具;建筑中間主天井為蛋形,一至三層逐漸放大,三至五層逐漸縮小,各次通道均有小天井,成弧形和不規則長方形,動感而且商業韻味濃郁。

交通動線:以一條主線貫穿整個建筑,且沒有柱廊,顧客可以一進店就可以一眼望到底,可視性特別強;三條次動線分布其中,分別通向三個次出入口;除配備每層的之間的電梯之外還分別設置了2-4,3-5層的跨層直達電梯,以方便顧客快速上升直達目的地,同時帶動電梯周邊主力店鋪;餐飲主要分布在建筑的四個角,中間為時尚店鋪;電影院有獨立的區域空間和對內、對外交通動線,并與周邊的餐飲、時尚店鋪動線交流互動,互帶人氣,促進人流的集聚和流動。

氛圍布置:杭州萬象城的商業氛圍濃郁,但是給人的感覺卻很簡潔、自然、清新,在主入口都有LED顯示屏(約80平方米),畫面閃耀動感,一樓無柱中庭上方設置室內LED(約50平方米);因開業不久,在中庭中間幾條次通道交匯處擺放了由大小不一的紅色的禮品包裝盒堆砌而成的造型(其間還巧妙的布置了正方形的可三面面對顧客的LED顯示屏);室內懸掛物主要以烘托開業氛圍的紅色禮品包裝盒幾何造型為主,沒有懸掛吊旗。

杭州萬象城考察時間雖短,但還是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和值得借鑒的地方:

1、建筑面向主干道為國際一線品牌預留的空間、高度、開間很合理,尤其是店門檔次和造型都很時尚;

2、室內主天井上方中間布置了LED顯示屏,氣派、動感、商品信息豐富,傳播及時迅速,中央國際新亞廣場和未來的雨潤中央新天地都可以借鑒;

3、沒有懸掛吊旗,但是在扶梯和各通道出入口、休閑空間均大量設置有立式的雙面的廣告牌(為插入式),畫面內容可定期更換,廣告牌上端留有槽口,可放置商場布局圖、品牌宣傳促銷信息、主題店鋪活動等;

4、次出入口有下沉式廣場,與負一樓連通,通道兩邊為世界知名連鎖餐飲品牌,一些在淮安互相排他的品牌如必勝客與味千、肯德基與麥當勞等都緊靠在一起;

5、可以考慮設置跨層的直達電梯;

6、負一樓與住宅樓、寫字樓等應留有出入口;

7、餐飲的比例在所有業態中應適當加大;

8、真冰場在淮安乃至周邊城市都是空白,可以引進;

9、卸貨區可設置在地下;

臺灣商業考察報告范文第6篇

今年暑期,根據《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11〕14號)文件精神和要求,為全面提升高職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學院派我和張思楊老師,參加了由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聯系的,由臺灣中華科技大學主辦的面向制造大類的骨干教師培訓。

一、學習目標

增進兩岸數控加工、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師教學交流,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

二、概況

學習時間 2014年8月20日至9月2日。 學習地點 臺灣中華科技大學(臺北市)

參與人員 本次學習培訓班由4所高職學院13名教師組成,

三、赴臺面上的感受

臺灣人熱情:從到臺灣后的接機,后面學校領導的接待講話,反復強調,這次合作是個開始,是民眾間友誼、學術技術上交流合作的種子,希望能繼續深入交流合作,反復強調中華一家親,人不親土親,十多天的生活,平時的休息等無處不在傳達他們的熱情好客。 臺灣人講禮儀:排隊,購物、候車等公眾場合,自覺排隊已成為不自覺的習慣;乘自動電梯,只站右側左側則留為緊急通道;公車刷卡時,總能聽到“謝謝!謝謝!。。。”不斷;上電梯總是搶先為我們按住電梯開門按鈕,讓我們先上,出電梯總后出;吃飯中間,交流點什么東西,總是先停下吃飯,說完了吃飯;臺灣忠孝路、忠孝樓、忠孝 。。等較多,確實見到幾次,62的老教授和我們一起交流到吃晚飯時,確報欠的說,他不好意思,要回家陪父親或母親吃晚飯。我們赴臺是在大熱天,我們在中華科技大學沒有見到過一位教師穿著短褲拖鞋來給我們講課的。

臺灣人還節儉、團結,注重整體利益:總說他們的商店一般沒有假貨,總說他們市場一般不講價,但是實際也不盡然,但還是令我感嘆,很多東西還是值得借鑒。如此之類的事,就不一一贅述。

四、中華科技大學概述

中華科技大學是位于臺灣的一所科技大學,創于1967年,前身為私立中華工業??茖W校。于2009年更名為中華科技大學,學?,F有臺北、新竹、云林三個校區。設有:財務金融、電機工程、電子工程、航空電子、航空服務管理、航空機械、化妝品生物科技、機械工

程、資訊管理等學系。另設有7個研究所:電子工程研究、機電光工程研究、土木防災工程研究、飛機系統工程研究、建筑工程與環境設計研究、經營管理研究、航空運輸研究。

五、臺灣教育體系簡介

六、赴中華科大對高職教育相關考察見聞 1. 職教師資水平高,大多具有國際視野 2. 產學研緊密結合,培養企業緊需的實用創新型人才 臺灣地區的當前由于少子化等原因,企業技職人才缺乏,企業需要學校為他們培養實用人才。由政府出臺了相應政策,從經濟等各方面支持鼓勵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定向為企業培育人才。校企間的深度合作與工學結合,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萍即髮W普遍要求師資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相當一部分教師來源于企業,稱之為“業師”,直接為學生授課,增強校企接軌。

3.機構與人員設置精簡

中華科技大學和其他臺灣地區的私立大學一樣,學術機構設置較為精簡,多按大學——學院——系(研究中心)三級,建立了學術管理結構,學術權力的核心在最底層的系所或中心;從學術機構設置上看,臺灣地區的大學均設有通識教育中心,中心的地位與學院平行,同樣是一級教學單位,這說明了臺灣地區高校對通識教育的重視。學生畢業證上沒有細分專業,想側重于某方面的學習,只有考相應的專業證照;從人員設置上看,臺灣地區私立大學的行政人員人數較少,教師要兼管任教相關課程的實驗室,要坐班一定的時間,計入工作量??傊處熍c行管人員的比例優化。 4. 終身化教育為企業提所需人才

臺灣大學承擔有服務社區的責任和舉辦證照考試的功能,所以終身教育機構基本是一對外機構,承擔有為學校宣傳擴大知名度以及為社會培訓更多所需人才的雙重任務。

七、對我們發展的啟迪

1.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實踐能力培養

高職教育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有突出的地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校必然要求有一支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師資隊伍。鑒于此,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加強校企政行間的合作,以服務企業,服務行業,服務區域經濟為宗旨,開展共建共育共管合作。在課程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學生考核等方面通力合作。另外高職院校還可以與企業形成深度合作,按計劃每年安

排校內教師赴企業鍛煉,由企業對教師的實踐能力做出評價。并且學校在政策上要給予鼓勵支持。

2.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國際交流可在更大的范圍和程度上分享國際教育資源。國際交流的重點也不止步于單純的學習,開展實質性的合作才是目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院校建設、人才培養中的深化應從單純的生源基地,向師資培訓到學生雙向流動到科研合作。比如引進外籍教師、教材、理念、國際標準、國際職業資格證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留學生,參加國際會議;支持學生校際交流、考察訪問、師資海外培訓、參加國際會議等。 3.在實踐教學中力求真實細致

實踐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為學生創設現場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真實的設備的結構知識,裝調維修技能。并且按真實企業需求和規范嚴格要求質量。使學生到工作崗位時減小陌生感。 2014-9-8篇二:臺灣考察報告

衢江區農業考察團赴臺考察報告

臺灣農業發展迅猛,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為更好地學習借鑒臺灣現代農業發展的做法和經驗,推進我區現代農業發展,應臺灣南投縣農會的邀請,經省政府批準,12月23日—12月30日,由區委書記朱建華為團長的衢江區農業考察團一行6人,赴臺灣進行了為期8天的學習考察活動。在臺期間,考察團一行認真考察了臺灣現代農業的發展情況,雙方進行廣泛的經驗和技術交流,拓展了合作領域,增進了友誼。此次臺灣之行,收獲較大,啟發頗多?,F報告如下:

一、考察活動概況 2009年12月24日,參觀了宜蘭中山農業休閑區,看了花蓮農產品市場。12月25至此26日,沿花東縱谷考察了有機農業縣和原生應用植物園。12月27日來到臺南,考察了柑橘生產基地—梅山合作農場。12月28日在南投,參訪了南投縣農會,參觀了臺一花卉種苗場。在臺考察農業期間,共進行了四次農業公務活動。在宜蘭中山農業休閑區,參觀了三富花園農場,觀看了中山農業休閑區的宣傳片,與宜蘭縣休閑農業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林文龍進行了交流,并互贈了相關資料和禮物。參觀梅山合作農場時, 在李教授和周煌鈞場長的陪同下,考察了柑桔分級包裝線、柑桔工廠式育苗大棚,并召開了座談會,雙方就柑桔產、加、販交流了意見。在南投縣,與南投縣農會進行了廣泛交流,在林科長和食品廠廠長吳連俊的陪同下,參觀了食品加工廠和食品冷藏庫,并詳細了解了農會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地位、作用及運作方式。在臺一花卉種苗場,與已在我區蓮花鎮創辦臺灣寶島農業的臺商陳全雄、白教授進行了洽談,希望他們在蓮花加大投入,拓展領域,做大做強寶島農業,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并與另外八位農場主進行了交流,向臺商介紹了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農業資源優勢,邀請他們到我區來觀光考察、投資興業。在臺北,與中華知識產學合作交流協會進行了交流,原臺北市市長向我們介紹了發展現代農業經驗及屋頂農業的技術。與臺灣旺旺集團總監王仁銓進行了洽談,向他介紹了我區的投資環境,希望旺旺集團在我市已投資辦廠的基礎上,能來衢江區投資興業。

通過這次考察,我們進一步了解了臺灣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和成功經驗,進一步拓展了雙方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的合作空間,進一步擴大了交流增進了友誼。

二、臺灣現代農業發展特點

臺灣位于亞熱帶地區,地狹人稠,土地總面積近3.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300余萬?,F有耕地面積1290萬畝,農戶78萬戶,農業人口400多萬。雖然現在臺灣已是一個較為發達的工業化社會,但農業在臺灣經濟發展中曾經占有重要地位,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勞動力和市場,奠定了臺灣經濟起飛的基礎。從上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臺灣農業發展進入停滯期,在三大產業中所占比重最小,經濟地位十分低微。80年代之后,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臺灣農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90年代初提出發展“精致農業”,近年來又提出發展休閑農業,引導農業向更高層次發展。臺灣現代農業的發展經歷了由低到高的三個階段,即由原來的數量增長到質量提高階段,再到產業經營和效益農業階段,目前已進入現代農業發展階段。

通過參觀考察發現,臺灣現代農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農業生產的區域特色明顯。

臺灣屬人多地少地區,尤其是高山和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2/3以上,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1/4。歷史上以盛產大米、甘蔗等為主,從70年代起,臺灣積極推出農業綜合調整方案,以縣、鄉為單位,根據不同區域條件,按照當地土質和氣候等來確定最適宜種植的農作物,積極鼓 勵農民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一鄉一品”、“一縣一品”,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集中、優勢明顯的區域化生產格局,南部的屏東縣以熱帶果樹為主,盛產木瓜、蓮霧和淡水水產,臺中的紅柿又大又甜,中部云林、彰化等縣市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形成全臺最大的有機蔬菜生產、交易集散地,還有阿里山的茶葉、峨嵋鄉的東方美人茶、集集鎮的香蕉集中產區、信義鄉的青梅生產等等,每個縣、鄉都有具有獨特優勢的農產品,農業區域化特色十分明顯。

2、農會組織功能齊全且運行規范。

農會是臺灣分布最廣、影響最大、最為完善、功能最為齊全、運行十分規范的農民組織。根據臺灣農會法,農會分為鎮(市)農會、縣(市)農會、省農會三級,分別接受同級相應農政部門的指導。各級農會既是獨立的法人,可以獨立地開展各項工作業務,又與上級及其他農會之間相互配合,下級農會接受上級農會的指導,各級農會共同組成一個系統的組織網絡,屬非營利性的企業,不與農民爭利,有半官司方的性質。農會的主要功能有:一是農業推廣。包括協助政府執行農業政策,推廣優質品種、生產資料和先進適用技術,組織開展農民教育培訓等。二是供銷加經營。即辦理農產品運銷及批發市場業務,辦理農業生產資料及生活用品經營、政府委托的業務經營,設立農

產品加工企業,主要利用農會的功能優勢,投資興辦會員和農民個人力所不及的設施設備和生產項目,包括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倉儲設施、包裝物流、實用農機具等。三是興辦農業金融業務,涉及農業存貸款、農業和農民保險等等。四是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基本上是政府與農會各一半。我們考察的南投縣有13個鄉、鎮、市農會并由縣農會輔導聯系;農業人口18萬人,農會會員數9萬人,占50%,只要個人有0.1公頌土地就可申請加入正式會員,其它可申請贊助戶。南投縣農會有一百多年歷史,現有資產業革命200多億,有57個會員代表,15個理事,5個監事,下聘總干事,下設8個部門,共有員工48人。

3、農業科技的創新和運用能力較強

技術改進、品種改良、結構調整、效益提高是臺灣現代農業的特征,而這無不得益于臺灣農業的科技創新及其應用。隨著臺灣現代農業的縱深發展,臺灣十分注重農業科技的創新研究和實際應用,真正實現了產學研結合。目前,在農業品種的改良、食品加工技術、自動化技術研究等方面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在農作物品種改良方面,臺灣從世界范圍內廣泛收集作物品種和種源資源,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及其分所,均有相當規模的種質庫;在高新技術方面,臺灣積極發展自動化技術、生物篇三:王校長赴臺灣考察報告

臺灣教育考察報告

麟游縣洪泉中學校長 王林祥 2011年11月18日---11月25日,寶雞市教育學院組織本期校長培訓班的20多名中學校長赴臺進行了為期8天的考察訪問。重點參觀考察了協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及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等4所中小學校,并與東海國民中學校長陳瑞雍先生和部分中層骨干教師進行了座談交流,參觀了學校的教學實驗實習場所,走訪了部分師生,聽取了臺灣教育現狀及學校情況介紹。深深感受了臺灣民眾對大陸人民的熱情,本次考察學習感悟收獲頗豐。

一、臺灣教育概況

1、“國民教育”普及。“國民教育”分國小和國中兩個階段,其中國小是6年,國中3年,這就是臺灣的9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的小學和初中讀公辦學校的實行免費,學生所需費用由政府承擔;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需交納學費、書費、補課費等。臺灣的高中階段教育是收費教育學校性質、條件不同,收費也不同。私立學校的收費較高,公立學校的收費較低。97%的高中畢業生能進入高等學校學習。

2、職教成效顯著。為了適應經濟發展,臺灣注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一是專門設立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級職業學校,類似大陸的職業高中。二是在高級中學里設立高中部和高職部(相當于大陸的中職)。三是興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即科技大學,招收高級職校和高中畢業生,學制2至4年,畢業后授予學士學位。這類學校主要教授應用學科和技術,培養高級適用技術人才。臺灣各級“政府”對職業

技術教育投入較大,并且每年都要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職校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呈供不應求趨勢。臺灣大力推行職業技術教育的成效非常明顯,對提高就業人口素質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臺灣之所以在近20年迅速掘起成為亞洲四小龍,這與他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社會迅速培養各類基礎人才是分不開的。

3、高等教育比較規范。高等教育分為??茖W校、獨立學院、大學以及院校研究所,辦學比較規范。??茖W校修業年限依入學資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與5年制不等。凡設有3個學院以上稱大學,否則稱獨立學院。正規的高等院校一般為4年學制,但師范、法律,建筑專業等多為5年,醫學專業6至7年。

4、辦學模式比較靈活。臺灣的辦學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由“政府”出資辦學和管理;二是由民間(教會、個人、民間團體)出資辦學和管理; 三是由“政府”出資建設,交由民間管理。

二、臺灣教育的特點

1、公辦學校辦學水平高。相對私立學校來講,從小學到大學,公辦學校校園面積大,設備設施先進、師資水平高且收費較低,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就讀公辦學校全免費。各級學校的學生以考上公辦學校為榮,特別是考上公辦高中和大學比較難。很多學校都把考入公辦高中和大學的多少作為向社會宣傳其教育教學成果的重點(就像大陸考上大學或重點高中一樣)。

2、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設置選修課程,張揚學生個性。在設置必修課程的基礎上,各個學校都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開設了 許多選修課,如表演藝術、健康教育,綜合家政,社會服務等,要求學生根據個人愛好,特長進行選修,學校指派老師進行集體或者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充分得到培養,同時為這些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個性和特長的機會,如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使學生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同時,學校還把學生特長作為推薦升學的重要依據。我們參訪的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對哪些智障生,我們叫學困生,專門辦了一個班,他們稱資源班,有專業的老師輔導教育他們。 3,重視學生的品德培養。臺灣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德行教育,并把德行考核成績作為學生畢業的主要依據,如《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核辦法》就從學生文化成績和德行表現兩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價,只有兩項都達到合格標準的學生才準予畢業。不僅如此,還要求把德行教育的時間前移,認為小學教育不只是啟蒙教育時期,更是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非常重視小學生的德行教育,以如何“做人”為起點,圍繞禮義、廉恥、誠信等方面進行教育培養。在臺東縣的第二天早晨,我們幾個校長早起出去散步,看到附加一所小學準備舉行升旗儀式,征得他們領導的同意,我們觀看了他們的升旗儀式,基本和我們一樣,升完旗也是學校領導對學生進行現場說法教育,主要是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一點一滴說的很細。學校普遍認為:學生的德行優劣不是通過考試成績來確定的而是通過養成教育來培養的,是通過學生的言談舉止來實現的。因此,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通過實踐來培養學生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文明誠信、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等。同時,把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次 數、時間,表現作為德行評價的主要依據,而且明確規定德行考核不合格不予畢業。為加強對學生的德行教育,臺灣政府對各類學校提出了一個共同校訓,即“禮、義,廉,恥”。

4、重視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臺灣的中小學都設有家長委員會,其內設機構比較齊全,有活動組、公關組、服務組、財務組、文書組、愛心義務組等,這些小組在家長委員會會長的領導下,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活動,如課程設置、教材選用、評教活動、學生申訴與獎懲。會長由家長委員會成員推薦產生,一般由當地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人士擔任,學校的重要活動,會長必須參加。家長委員會委員隨時可以參加學校的行政會議,提出意見建議,大到學校的決策,如征地、蓋房、購買大型設備,小到作業本的采購數量、校服款式等。家長委員會還可以代表學校對外進行聯系、協調等工作,起到溝通橋梁作用。

6、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較高。在臺灣,職業教育稱為“技術及職業教育”,簡稱“技職教育”。其中,初中畢業后入學三年制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被稱為“高職”教育,“高職”教育是臺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由于臺灣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

農業勞動力大量地向第

二、三產業轉移,產業類型轉軌,需要大量的中等技術人才,這給臺灣的高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是臺灣的中等職業教育的黃金期,在校學生數量迅速增長,職普學生比例在1996年達到最高峰,為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職業教育的發展對臺灣經濟巨大的促進作用是臺灣實業界、輿論界所公認的,它被認為是臺灣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之一”?,F在臺灣的高職學生就業和升學渠道都比較通暢,職業教育仍很有市場。尤其是有辦學特色的中等職業學校(高職)更受 青昧。

三、對比與借鑒

由于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化,兩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既有相同的成功之處,也面臨許多同樣的矛盾和困惑。例如,兩岸的公辦教育都比較發達,辦學條件好,水平高,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由于嚴重的升學主義傾向,致使惡性補習成風,臺灣街頭補習招生廣告隨處可見,補習學校遍地開花。對比兩岸教育,有四個方面值行我們思考和借鑒。

1,要進一步重視職業教育。通過此次對臺灣職業教育的實地考察,使我們深刻體會到職業教育對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臺灣從五十年代僅依靠農產品出口發展到今天以工業、信息等高科技產品出口為主,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亞洲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跡??梢院敛豢鋸埖刂v,職業教育是臺灣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助推器。我們寶雞要實行工業強市,必須優先發展職業教育。在工業化篇四:臺灣考察報告

臺灣教育考察報告

趙寶平

按照本期培訓安排,我們班于四月九日至十六日赴臺灣教育考察。

一、臺灣概況

1、臺灣島面積大約3.6萬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人,它東鄰太平洋,西面靠臺灣海峽,北至東海,南抵巴士海峽,其周圍有標識的大小島嶼共有14個,臺灣島的地貌是馬鞍型,中高南北低。中南部地區位于大陸板塊、印度板塊及歐亞板塊之間,因此這個地區是地震多發帶。臺灣島的中部處于北回歸線23.5度,因此臺灣島是一個亞熱帶地區,雨水充沛,山高林密,植被較好,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由于山高坡陡,河床流程短,易形成山洪暴發和河水干涸,所以臺灣的電力主要靠核電能。臺灣的主要產業是農業、林業、漁業、果業、加工業及旅游業,沒有十分突出的經濟支柱產業。臺灣交通比較發達,除了環島鐵路外,南北向主要有兩條高速公路和一條省道,東西向有六條省道,公路通達每個村莊,在臺灣島內有標識的機場八個。臺灣的經濟發展狀況是西部強于東部。

2、臺灣是一個長期被帝國主義列強奴役的省份。日本從1895年甲午戰爭的馬關條約之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在臺灣整整統治了五十年,期間掠奪臺灣大量的礦產資源和木材。如對阿里山的鐵木和柳杉進行毀滅性地砍伐,至今都還留下了一些罪惡的證據。由于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因此,日本文化對臺灣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至今在臺灣的邊沿地區,還可以看到日本式的房屋建筑和日式商鋪等文化痕跡。

3、臺灣居民主要由三個階層組成。一是土著人,這部分

人在臺灣生長的歷史較長,基本上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但這些人比較少,而且絕大多數人都接受了漢文化,他們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還比較低;二是客家人,這部分人主要是從福建等沿海地區遷移來的人,其人數比例比較大,絕大多數是中產階級,經濟基礎比較雄厚;三是大陸人,這部分人主要是1949年國民政府撤離大陸時到臺灣去的人,這部分人既有一定政治基礎,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4、臺灣是一個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比較好的省份。當國民政府在1945年收復臺灣后,就立即抵制日本文化的奴役,積極推廣國文教育和普通話,同時注重傳承我國的歷史文化,其中儒家文化繼承的比較好。

二、臺灣教育情況

1、學校概況。臺灣的學校主要有這樣幾種辦學模式。一種是政府出錢辦和管理;一種是教會出錢辦和管理;一種是政府出錢建設,交由民間管理。目前,臺灣有各種各樣的大學200多所,全都是本科院校,高中學生畢業后,基本上都能考上大學。臺灣非常重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政府投入比較大,辦有許職業技術學校,每年都要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職校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有供不應求的趨勢。臺灣的高中教育是收費教育,其費用是根據學校的舉辦性質及其條件而定。臺灣的小學和初中,全部是免費教育,學生所需費用一律由政府承擔。凡是政府投資建設和管理的學校,學校所收的一切費用都全部交由政府統一調配使用。

在臺灣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類學校中,政府認為小學是一切學校之本,只有抓好小校教育,才能抓好繼續

教育,因此,政府是全力赴抓小學。在小學建設方面投資比較大,設施設備比較齊全,師資力量也比較雄厚。

2、中學教育管理。臺灣政府對各類學校都制定有各項管理規定,其中針對高中教育,出臺了《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核辦法》,該考核辦法從學生文化成績和德行表現兩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價,只有達到合格標準的學生才準予畢業。同時,在校訓方面,也提出了一個共同校訓,即“禮、義、廉、恥”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對儒家文化的繼承),把德、智、體的發展作為育人宗旨,在此基礎上,允許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和目標要求,但必須體現各自的特色,如臺北育成高中的校訓是“忠、勤、儉、樸”,而東海大學附中則把“德、智、體、美、藝”作為育人方針。臺灣的中小學都實行校長負責制,其責權利比較清晰。

3、課程設置與教材。從課程設置來看,有必修課和選修課,具體來說,如:國文、數學、英語、理綜、文綜、品德、社會歷史、社會地理、自然生技、表演藝術、健康教育、綜合家政、社會服務等,其教材也是實行政府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其中各校的校本教材比較好,富有特色,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發展。同時,每所學校都比較重視教育科研,均辦有自己的教育刊物、報紙或通訊,其中刊物的質量比較高。

4、學校教學。臺灣的課堂教學與國際接軌比較好,每班學生不超過40人,采取小班化和討論式的方式進行教學,課堂比較活躍,老師起著組織者的作用。為了方便學生學習,教室設有存放各種學習資料的圖書架,配有電腦,同時有的學校教室還設有衛生間,在小學或初中的教室,導師(班主任)的辦公桌是設在教室內的。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關系融洽,教師特別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和進步,常利用休息時間輔導學生,而且不向學生或學校索取任何報酬,因為他們認為學生未學好,老師負有主要的責任。另外,有的學校 利用雙休日把實驗室、圖書室、實習車間、自然史教育館等向學生免費開放,學生使用時只需簽字、備案就行了。

5、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各個學校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開設了許多選修課,要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進行選修,學校派專人進行集體輔導或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地培養和張揚,同時給這些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如讓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或社會活動,使學生畢業后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

6、注重養成教育。學校認為學生的德行優劣不是通過考試成績來確定的,而是通過養成教育來培養的,是通過學生的言行舉止來實現的。因此,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參加社團活動,通過社團活動來培養學生為人處事、接人待物和文明誠信的禮儀以及審美能力、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等。同時,把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次數、時間、表現作為德行評價的主要依據,而且明確規定德行考核不合格不予畢業,所以,學生的養成教育效果比較好,這一點從我們所接觸的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等過程中得到了印證。

7、家長委員參與學校管理。臺灣的中小學都設有家長委員會,而且家長委員會的內設機構比較齊全,如有活動組、公關組、服務組、財務組、夜輔組、文書組、愛心義務組等,這些組在家長委員會會長的領導下,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活動,如課程設置、教材選用、評教活動、學生申訴與獎懲等。在學校的大型活動或接待活動中,會長都必須參加。會長是家長委員會成員推薦產生的,一般是由當地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人士擔任。家長會成員由學校頒發聘書,一聘三年。

8、教師的工作與待遇。臺灣中小學的課程量,一般是每天七節。而教師的工作量,平均為18節,有的教師還要上2門課程或兼任其他行政事務工作,教師管理完全實現了聘用制。政府學校的教師工資由政府統一發放,月工資一般為1 —2萬臺幣,校長的工資在4萬臺幣左右。除了工資以外,老師有一定的超課時津貼,除此以外沒有其余的津貼。教職工退休后,由政府一次性發放養老金,大約在100—200萬臺幣。

三、比較與借鑒 1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臺灣把教育當作社會事業,政府重視,社會關注,教師盡責。絕大數教師都把教好書、育好人作為自己的目標追求,對工作中取得的成績,首先是感謝學校為他們工作創造的條件和機會,其次感謝學生們的配合,然后感謝同行的支持,從不居功自傲,更不向學校、學生討價還價,不索取經濟報酬。學校對于做出成績的教師主要給予精神激勵和表彰,正確引導教師的發展。有的學校非常注重個性化教師的陪養,給這些個性化教師一定的空間和榮譽。從在這些方面來看,與之相比我們還有較大的差距。作為領導,我們應當重視教師的發展,要為教師的發展和成長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要注重精神激勵;作為教師在教書育人活動中,要多一份事業心和責任感,多一些服務意識,少一點商品意識,要有一定的奉獻精神。

2、重視品德教育。臺灣教育非常重視人的德行教育,把德行考核成績作為學生畢業的主要依據,不僅如此,政府還把德行教育的重心往下移,他們認為學校教育不只是啟蒙教育時期,更是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非常重視學生的德行教育,從如何做人教起,圍繞在禮義、廉恥、誠信等方面進行輔導和培養。比如嘉義縣立民和國民中學在學生編班時按一忠班、一孝班、一仁班、一愛班來編。屏東縣立恒春國民中學在樓梯口張貼人在做,天在看標語,評選全縣孝親楷模。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思想及道德觀念教育比較模糊,淡化了做人的根本,所以,我們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除了重心下移外,要改變對學生成才的評價辦法,不能惟文化分數定優劣,更不能用文化成績代替學生的品德行為。篇五:臺灣考察報告

臺灣學??疾靾蟾?/p>

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學 萬淑蘭

在市教育基金會的精心組織下,我非常有幸走進了臺灣花蓮縣立秀林國民中學、新城國民小學進行訪問、考察。

一、弘揚傳統,處處彰顯

與大陸相比,臺灣的基礎教育更加注重弘揚中華傳統,強化行為熏陶,在理念上更注重古今中外結合,兼容東西方文明。民族文化的弘揚滲透于臺灣社會的每個細胞中。

陪同的學校領導、師生彬彬有禮,校園各角落潔凈清新,無不流淌著人文的血液。走訪的兩所學校,課間同學們對我們的問候,學生很自然雙腳分立,雙手放后,大聲叫到:“老師好!”我幾次尋得機會與臺灣孩子們交談,孩子們說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回家后都會有向父母表示感恩活動。這些做法對學生懂得待人處事的道理,認識自我,學會做人,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他們留給我的印象多為禮貌、大方、熱情回答各種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這與大陸多數孩子的內斂與拘謹形成對照。曾記得,在新成國民小學,我獨自來到三年級教室,正遇見同學們整隊到英語室上課,所有學生都是雙手伸直向 前,整齊排隊,自覺安靜行動。學生的禮貌、習慣教育相當到位,對文明的傳承不禁令人動懷。

課程設置更是體現弘揚傳統:學生在各年級都會規定有經典閱讀計劃,如一年級《三字經》、二年級《弟子規》等。周一到周五每天 第一節25分鐘是讀經典書的晨讀課。課上班主任組織本年級規定的教材進行閱讀、理解指導。(還有學生統一購買的經典閱讀練習冊,期末進行統一檢測。)

因為感動著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激發了我一探學生平時閱讀什么書籍的好奇心,所以我特意留心了他們教室內圖書角和閱覽室擺放的書籍。所到之處,幾乎隨處都可以看見《荀子》《孟子》《論語》《呂氏春秋》等傳統書籍。

浸潤在這種凸現傳統文化中的臺灣基礎教育,自然處處都彰顯著“以人為本,弘揚傳統”的印痕。

二、學校、社區相得益彰,互補雙贏

考察中,臺灣學校與社區的親密程度,對社區的開放度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當局層面而言,臺灣教育理念中所涵定的對象是全民的、內容是生活的、場所是廣闊的、方式是多元的、活動是多樣的、參與是免費的、服務是志愿的(即“義工”或“志工”),倡導“學校社區化、社區學?;?rdquo;。就學校層面而言,臺灣學校的設施都積極向社區和居民開放:學校的操場、體育館、圖書館不時可以看到社區居民鍛煉、學習的身影,有的學校甚至還開放地下停車場,緩解社區停車困難等。(其實從學校校門和圍墻就能一眼看出學校和社會的一體

化。學校前校門是全開放,沒有森嚴的門衛;后門就是一個虛掩的柵欄門。圍墻或是綠色植物帶,或是石頭壘起來的低矮圍欄。)就社區層面而言,城區建設統一施行“環境影響評估機制”,綿延幾公里的“中央綠廊”和繁星點綴的戶外體閑運動場所,在落實人性化理念的同時創造了教育無時、無處不在的實效;而在各種文化場所,均設計了適合青少年需求和活動的教育內容和與場境設施,科技含量和人文知識相當高。學校的書畫展,同學和社區居民都可以參觀;社區閱覽室,同學們也隨時可以自由出入。(因為學校每周有半天時間教師參加校本培訓,學生不用上課,很多孩子幾乎都是呆在社區的閱覽室或者活動室,或是社區組織的免費培訓班。)有的社區還專門設置專責單位、編制專任員額,規劃、推展地方的家庭教育工作,舉辦專題講座、親子活動、咨詢輔導等活動,為父母提供有關家庭問題的咨詢、教育與解答在促進與建立社會和諧過程中扮演積極的角色。據我們與參訪學校的老師交談得知,學校的很多基礎設施,如校宣傳欄、實驗大樓等都是家長會出錢捐建的。家長會不僅在經費上給予學校支持,而且還組織家長們為學校做義工。如:早上學生上學、下午學生放學時,家長義務在校門周圍做安全爸爸、安全媽媽,幫助學校維持交通秩序;學校的圖書館內書籍的整理、新書的介紹、出借等都有學生家長來為學校義務完成。 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在學校、家庭、社會完善的德育網絡中,有效地得到貫徹與實施。

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化,兩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

特別是臺灣學校德育與社區教育的相得益彰更值得我們借鑒。對比兩岸教育,我們有了更深的啟示。

三、學生活動豐富多彩

每所學校除開設規定的綜合課外,都還根據學校特點和孩子們的需求,開設了各類社團課程。社團課程全部是在正常上課時間安排落實。每一位學生都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參加社團活動。而且在每周還特別設置了學?;顒訌椥哉n。彈性課就是專門用于學?;蛘甙嗉夐_展各類紀念活動、學科競賽活動等。如拉拉操比賽、拔河、演講比賽、詩歌朗誦、科學周、大課間活動、周會等等,種類繁多。學生從小就培養了積極、大方參加活動的心態習慣。學生和老師每天也幾乎都在緊張的忙碌中度過。

四、以人為本尊重個體

我們到過的兩所學校,學校的每座樓設計都是通過學校、社區等相關人員根據學校辦學理念進行設計,最后建設落成。每個教室的布置各不相同,彰顯著班級特色和學生個性。學校會為一些智障或殘疾學生專開一個特教班;會為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開設“學習中心”輔導功課;會為臺灣的原住民開設原住民班,并開設本土語言教學,并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所到之處見不到教師對學生的大聲訓斥或辱罵,看到是師生間輕聲細語的交流和溝通,師生關系十分融洽和諧。

五、教師的專業功底和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臺灣中小學教師沒有職稱,教職工在正常情況下每年都晉升一級工資,表現佳、績效好的年終還可以享受獎勵。教師來源多樣,不僅

有師范院校的畢業生,還有其它非師范高等院校畢業生,但這部分人要進教師隊伍,必須經過教育學、心理學的培訓,經過考核和考察,才能取得教師資格。新教師聘用門檻高,錄用比例為100:1,可見條件之茍刻。一旦取得教師資格并被錄用后,將可終身任教,校方不能隨意解聘。男女教師退休的年齡都是65歲,但教齡滿25年就可提前退休,退休時可以一次性享受退休金,也可以按月享受退休金。

上一篇:三轉一促學習心得范文下一篇:微機原理心得體會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