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骨折病人護理問題范文

2023-09-19

骨折病人護理問題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探討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患者滿意度變化。 方法:對116位骨傷科住院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對照組未實施優質護理服務。 結果:實驗組58位患者經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后滿意度94.8%明顯大于對照組86.1%。結論: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住院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因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值得臨床推廣普及。

優質護理服務是指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改善護患關系,樹立護理人員良好形象,創造良好診療氛圍。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對護理質量和服務質量都有了越來越高的期望。2013年,我院在二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過程中積極開展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的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把病人滿意度、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在思想觀念和醫療行為上,處處為患者著想,緊緊圍繞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務質量,簡化工作流程,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滿意的醫療服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骨傷科2013年1月~9月住院患者116例,其中女性48例,男性68例;所有患者年齡均在18~75歲,平均年齡為43歲。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未實施優質護理服務58例,實驗組實施優質護理服務58例,比較兩組滿意度,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滿意。

1.2 措施

1.2.1 加強基礎護理,提高護理質量 把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與級別護理內容在病區走廊公示,查患者三短、六潔是否落實,保持病區環境清潔舒適,細化了基礎護理流程,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患者的需求。

1.2.2 認真開展晨間護理 通過晨間護理了解患者的病情、飲食、睡眠、心理、護理措施落實情況,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交待注意事項,對新入院、手術前后、危重病人,臥床病人增加巡視次數,及時發現醫療隱患,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1.2.3 做好健康宣教 利用健康教育小黑板作為宣教平臺,同時利用晨間護理查房和巡視病房間隙做好各項??谱o理和癥狀護理,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宣教,手術前后護理、疼痛護理、飲食護理、出入院的健康指導等。

1.2.4 改善服務態度 責任護士應進行詳細的入院評估,熟悉患者觀察重點、一般資料、主要診斷、病情、治療措施、飲食、護理措施、陽性檢查結果等;患者知曉責任護士并對護理服務做出評價,護士根據患者反饋改進護理措施,建立和諧護患關系以利患者早日康復。

1.2.5 ??谱o理落到實處 骨折保守治療的患者協助其保持患肢功能位,觀察傷肢的血液循環,指導患者功能鍛煉;協助臥床患者及肢體功能障礙患者更換體位、洗漱;查看患者術后各種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顏色、性狀、量,及時更換各種引流袋并妥善固定,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做好皮膚護理。

2 結果

通過優質護理服務使服務質量及護理安全得到保障,通高了護士的業務水平,增強了責任心,同時加強了護患溝通,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了護理差錯的發生。結果見表1:

3 討論

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調動了護理人員主動參與護理服務的熱情,加強了護患溝通,糾正了護理工作中的不足,使基礎護理得到落實,護理質量進一步提升,使患者得到更安全更人性化的護理,同時,通過優質護理服務將患者的需求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強化了服務意識,減少了醫療隱患,構建了良好的護患關系,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醫療安全、護理質量得到提升。

4 小結

優質護理服務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好的為患者服務,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更深入的了解患者的個體需求,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促進護士??谱o理水平的提高。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住院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同時促進了護患之間的溝通,更加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因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值得臨床推廣普及。

骨折病人護理問題范文第2篇

【摘要】骨折作為突發疾病,不可避免地導致患者出現軀體功能和活動受限,機體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正確的護理能夠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促進骨折的愈合??偨Y不同類型骨折的患者126例,經中西醫對癥結合治療和加強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F將中醫護理干預總結如下。

【關鍵詞】骨折;中醫護理干預

1基本資料

我科126例患者,均為住院患者,其中男76例,女56例;年齡2-76歲,平均年齡39歲;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2例,單純合并多處骨折12例,多發性粉碎性骨折63例。住院時間14-60天,平均37天。所有骨折經過復位固定手術,全部病例痊愈出院。

2護理干預

2.1心理護理:患者突然受傷造成骨折,劇烈疼痛和肢體功能障礙,易產生緊張和恐懼心理,擔心手術效果,懼怕殘廢。心理因素的積極與是將直接影響患者術后骨折的愈合[1]。護理人員應該穩定病人的情緒,耐心傾聽病人的需求,并且給予滿足,多與他們溝通、尊重和關心他們,給予精神安慰,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另外,還需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后顧之憂.生活上要照顧周到,和藹可親,關心體貼,細致入微,還應該注意到病人的心理狀態,多做些心理輔導,盡量減輕病人的壓力,幫助治療。

2.2飲食護理:骨折病人一般病程較長,骨折后由于傷后氣血失和,骨折組織的修復需要充足的營養,中醫素有“食治勝于藥治,藥補不如食補”之說,所以疾病的調護重在飲食的調護。在飲食調護過程中,應根據三因制宜原則,通過八綱辯證,采用不同的調護方式選擇氣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調養,使氣血旺盛,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得以濡養。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長、修復均依賴腎精滋養和腎陽推動。故以補腎的食物為主,用枸杞、桃仁、肉桂等煮粥、燉鱉。氣血虛加入適量黃芪、當歸以調補氣血。對腫陰虛以養肝滋水涵木為主,可進食山藥、黨參燉雞或豬肚湯。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強弱,在不影響病情的基礎上,尊重病人的飲食習慣及嗜好,靈活運用,以強筋壯骨,補充氣血而促進骨折愈合。

2.3合并癥的護理:術后患者因短期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護理人員除做好一般護理預防壓瘡外,還需要注意觀察患肢末梢血運,足背動脈搏動、皮膚溫度、感覺、運動、疼痛等情況,注意有無神經損傷,深靜脈栓塞等并發癥,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如老年人還應防止墜積性肺炎,防止泌尿系感染以及防止應激性潰瘍等。同時注意原有疾病的護理,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2.4輔助療法的護理:在康復鍛煉同時,中西醫結合用藥活血化瘀,另對部分患者配合紅外線照射、熱水浸浴、低頻磁場、低中頻電流刺激等理療方法,結合針灸、推拿等傳統治療,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和代謝,有利于血腫吸收和骨痂形成。中西醫結合治療與康復鍛煉相輔相成,能達到筋骨并重,促進骨折愈合和康復的目的。

2.5功能鍛煉及康復指導:早期正確的功能鍛煉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使手術達到預期的效果?;颊呷朐汉笞o理人員應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說明早期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及家屬傳授必要的康復知識和技術,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階段性目標,隨著近期目標的實現,增強其積極性[2],將“替代護理”為“自我護理”。另外功能鍛煉也是中醫療法的治療手段,對骨折術后恢復尤為重要。應根據現有功能水平及組織情況決定。從少至多,從易到難,以靜止姿勢的靜力練習到運動中的練習,室內和室外相結合的原則。

3小結

骨折除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外,良好的康復護理是提高療效、改善預后的重要保證,術后護理關系著手術治療效果的成敗。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骨折患者時,不僅需要觀察患者的軀體征象,同時指導患者根據病情辯證用餐,做好心理護理、合并癥的護理、輔助療法的護理及功能鍛煉。本組126例患者經過隨訪,功能恢復較好,無功能障礙,減少了致殘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兆蘭,韋翠平,李玉梅等.骨折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01,17(9) :864

[2]李瑾.下肢骨折術后膝關節功能障礙的康復護理[J].河北北方學報, 2008,25(5) :37

骨折病人護理問題范文第3篇

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患者52例, 男30例, 女22例, 最大年齡86歲, 最小年齡53歲, 平均住院天數40d, 手術15例, 股骨結節髁上牽引30例, 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6例, 1例因糖尿病發生股骨頭壞死, 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痊愈。

2 基礎護理

(1) 心理護理:加強與病人的交流, 認真做好入院介紹, 幫助病人了解院內基本情況、環境, 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和愛好, 指導訓練病人床上大小便, 關心安慰病人傾聽病人述說, 了解病人的苦衷, 增強治療的信心。 (2) 口腔護理:老年人因唾液分泌減少, 大量抗生素的應用易形成口腔炎, 應協助患者早晚刷牙, 飯后漱口, 鼓勵病人多飲水, 必要時可用1/5000的過氧化氫液漱口。 (3) 皮膚護理:老年人皮指腺分泌減少汗腺委縮, 皮膚干燥, 抵抗力差, 又加上骨折后長期臥床, 極易造成壓瘡, 特別是受傷的第1~2天, 由于疼痛拒動, 使骶尾部與托馬斯支架接觸處極易形成壓力性壞死, 因此, 要2~3h翻身1次并按摩受壓部位, 保持床鋪平整、清潔干燥, 適時用溫水擦浴按摩, 促進血液循環, 保持皮膚清潔, 翻身時動作輕柔, 避免受力不當引起疼痛, 教會病人抬臂動作。 (4) 飲食護理:老年人因消化吸收機能減退, 骨質疏松, 骨折愈合慢, 因而應進食高蛋白、高鈣、高維生素C、D等營養豐富的易消化食物, 同時應多食水果、蔬菜、多喝水, 防止便秘, 必要時可用開塞露或緩瀉劑通便。 (5) 疼痛的護理:骨折斷端移動刺激周圍軟組織引起疼痛, 固定前不要移動病人或臨時牢固固定, 輕搬少動, 由于腫脹壓迫引起的疼痛, 應抬高患肢, 早期冷敷減少, 血液循環減輕水腫止痛, 并防止出血, 晚期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水腫止痛。 (6) 密切觀察病情, 觀察患肢變化, 注意腫脹、疼痛、制動情況, 抬高患肢或功能位, 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全身情況, 有無出血、休克等, 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遵醫囑進行處理。

3 臨床病發癥的預防和護理

股骨頸骨折患者, 股骨頭血運不佳, 不但容易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影響骨折愈合而且股骨頭位置深, 骨折后由于局部剪力作用, 活動度大使骨折不易固定, 形成骨折延遲愈合, 長期臥床又極易引起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癥:如肺炎、肺不張, 血管栓塞、褥瘡、尿路感染及泌尿系結石, 故應重點注意病人的全身情況。

(1) 預防肺部感染:指導病人每天做深呼吸2~4次, 每次15min左右, 經常翻身拍背, 保持呼吸通道通暢, 鼓勵病人多咳痰, 必要時霧化收入。 (2) 預防尿路感染:對留置導尿管的病人應用生理鹽水250m L+慶大8萬U行膀胱沖洗, 每日1次, 集尿袋每日更換1次, 尿管每周更換1次, 傾倒尿液時尿袋不宜高過床邊, 防止尿液逆流, 每日碘伏擦洗尿道口2次, 避免尿管扭曲脫出。 (3) 骨牽引的病人應注意觀察固定后肢體的血運情況, 注意肢體的溫度、顏色、感覺、腫脹程度及足趾的活動情況, 以及防止發生血液循環障礙, 配合指導病人床上上肢運動, 防止關節粘連、肌肉萎縮和靜脈血栓形成, 同時固定時應注意對肢體骨骼隆起部位的保護, 預防壓迫性潰瘍的形成。

4 ??谱o理

骨牽引的病人要求軀干、骨盆、下肢在同一軸線上, 患肢外展, 患足呈中立位, 防止內外旋轉。牽引針眼處每日用碘伏涂擦2~4次, 防止感染, 皮牽引的病人要注意局部受壓情況, 以防止皮膚出現水泡破潰, 牽行病人應抬高床尾10~15cm, 以維持患肢的牽引力, 一般固定時間為3~7周, 牽引力一般為體重的1/12~1/7, 手術病人除作好一般的護理外, 還應做好術前術后的各項護事, 制動患肢, 保持患肢外展15~30°。

5 康復指導

(1) 早期進行功能鍛煉, 堅持床上鍛煉, 如雙止肢及健側下肢的屈伸運動, 收腹運動以及患肢的按摩治療, 早期離床活動, 行手術內固定的病人, 一般3個月可離床活動但不能負重, 致X光片顯示骨折骨性愈合時再去拐行走, 訓練要循序漸進, 以穿舒適柔軟的平跟鞋, 開始獨立行走時一定要有家人在場防止再次跌傷。 (2) 安全防護:積極治療骨折前已存在的疾病, 如心律失常, 帕金森氏病, 眩暈等防止意外跌倒, 行走地面不宜堅硬光滑, 室內光線充足, 同時應減少障礙物, 建議從事常規而危險性不大的活動, 如行走、起身等, 禁止攀移爬高等活動, 步態應慢、穩、準, 避免去人多場所, 防止擁擠跌撞。 (3) 復診:病人出院后1年內每3個月復診1次, 2年內每6個月復診1次, 以便掌握骨質生長情況, 指導康復鍛煉。

摘要:股骨頸骨折病人能夠最大限度的恢復生活生理能力, 做好患者的護理與康復指導尤為重要, 本文是對52例股骨頸骨折病人成功護理經驗的總結, 認為做好患者心理疏導、疼痛護理及功能鍛煉, 是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生活處理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股骨頸骨折,護理,指導

參考文獻

骨折病人護理問題范文第4篇

1 骨折早期

是指骨折后1~2周的時間段。

1.1 氣血兩虛型

此型多見于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或閉合性骨折失血過多, 如股骨干、脛腓骨、多發性肋骨等的骨折。此期飲食原則應以益氣養血、健脾和胃為主, 多進食甘溫補脾的清淡飲食, 如淮山藥、扁豆、連肉、黨參、砂仁、大棗與瘦肉、鴿肉、鯉魚等燉服。若身體虛弱者可加入人參5~10g燉瘦肉湯, 每日3次。此期應少食多餐。

1.2 氣滯血瘀型

嚴重的閉合性骨折或多發性挫傷, 致使局部損傷出血, 血離經脈, 淤積不散, 氣滯血瘀, 經絡受阻, 阻于營衛, 郁而化熱, 濕熱內停于中焦。此期飲食調護應以清熱祛於、利濕健脾為原則??墒秤煤谀径?、金針菜、薏苡仁、冬瓜燉瘦肉或食用芥菜、蓮菜、絲瓜等, 既有助于消淤血, 利濕熱, 又可健脾和胃, 通調二便。此期忌食排骨湯、牛羊肉湯、雞等溫補膩滯之品, 或生冷、辛辣之品。

2 骨折中期

指傷后2~4周, 經早期治療護理, 此時病人骨折已基本復位固定, 傷口漸愈, 但內積淤血, 腫脹、疼痛未盡, 加之患者臥床多日致氣血兩虛, 脾胃虛弱。此期飲食應以調和營衛, 甘溫平補為主, 以使脾胃健運, 氣血生化旺盛。

2.1 血虛型

因早期出血過多, 陰血不足, 或筋骨損傷嚴重, 累及肝腎, 肝血、腎精不足, 均可致血虛。此期飲食施護原則以補血養陰、和胃健脾為主。偏于陰虛者可用玉竹、百合、沙參、大棗、枸杞子等煎水, 加入1~2個雞蛋服用;偏于血虛者可用當歸、生姜燉羊肉、排骨, 或豬肝湯等食用。

2.2 脾虛型

此型病人因氣血耗散, 加之臥床日久, 脾胃功能減弱, 脾失健運, 則消化吸收失常。此期飲食飲食應以溫脾益氣為主。用北黃芪、黨參、胡椒燉豬肚服用。北黃芪、黨參補脾益氣, 胡椒溫中散寒, 豬肚為藥引, 故效果較好。

3 骨折后期

傷后5周, 骨折經早中期治療護理后, 筋骨連接, 已近愈合, 但外傷筋骨, 內傷氣血, 加之長期臥床, 活動受限。此期多表現為腎陽虛和肝陰虛2個類型。

3.1 腎陽虛

中醫認為, 腎藏精, 精生髓, 髓養骨。骨的生長、修復均依賴腎臟精氣的滋養和推動, 骨折后如腎生養精髓不足, 則無以養骨, 故在此時應以補腎精的食物為主??捎描焦?、核桃仁、肉桂心燉鱉魚。氣血虛者可加入適量的北黃芪、當歸, 以調補氣血。

3.2 肝陰虛

此型病人飲食原則以養肝滋水涵木為主, 進食熟地、淮山藥、杞子、黨參燉雞或豬肚湯, 可收到較好效果。絕大多數病人經早中期調補脾胃, 后期補益肝腎, 為壯骨強筋、機體恢復打下了良好基礎, 加速了創傷愈合, 縮短了療程。

4 因人施膳

有學者將人體質分為正常質、陰虛質、血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虛質和淤血質七型, 故食療應因人施膳。如老年者肝腎精血虧虛, 骨折后極易導致延遲愈合或不愈合, 食療應以平補祛痰為主, 如十全大補湯等, 素體肥胖者多痰濕, 宜加清淡化痰之品;婦人以血為本, 食療以養血化瘀為主, 如當歸、雞血藤等。

5 因食施膳

“人與天地相適應”, 春夏秋冬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變化均產生一定影響。故食療應因時施膳。春季宜清淡果菜類, 夏季宜進食清涼解暑類, 秋季宜進食滋潤生津類。另外, 還要注意病人脾胃功能的強弱。

6 五味不偏

《內經》中強調“謹和五味, 骨正筋柔”, 故飲食要多樣化, 不能偏嗜, 要根據病情合理調配, 才能起到促進骨折愈合的目的??傊? 在骨折病人的護理過程中, 合理的飲食辯證施護, 是促進骨折病人愈合的重要環節。只有認真觀察病情, 遵循飲食調護的原則, 因人因時辯證施膳指導, 才能達到強壯筋骨、補養氣血、促進骨折愈合的目的。

摘要:在骨傷科的辯證施護中, 飲食護理在促使骨折愈合、縮短療程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若飲食不當, 則可導致氣血虧虛, 肝腎不足, 從而影響骨折愈合, 出現愈合延遲, 筋骨萎縮, 甚至久不愈合等癥。

關鍵詞:骨折,飲食,辯證施護

參考文獻

[1] 張春霞.脛腓骨閉合性骨折的辨證施護[J].遼寧中醫雜志, 2001, 3.

[2] 程靜英.脛腓骨骨折的辯證施護[J].中華綜合醫學, 2001, 1.

骨折病人護理問題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探討脛骨Pilon骨折的手術方法、手術時機及其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1年10月筆者所在醫院骨科收治Pilon骨折32例,其中Ruedi-AllgowerⅡ型21例,Ⅲ型11例,均行解剖鋼板螺釘治療,術后平均隨訪10個月。結果: 經解剖鋼板螺釘治療,28例(87.5%)踝關節面獲得完全解剖復位,依照Mazur評分,優17例,良好11例,優良率87.5%。結論:掌握手術時機,采用解剖鋼板螺釘治療Pilon骨折具有可以獲得良好療效。

【關鍵詞】 解剖鋼板; 內固定術; Pilon骨折

Clinical Effects of Anatomical Plate in Treatment of 32 Patients with Tibial Pilon Fracture/SHI Quan-feng,LV Hou-zhong,CHEN Ju-pe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3):057-058

【Key words】 Anatomica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Pilon fracture

First-author’s address:Peng Pai Memorial Hospital,Haifeng 516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3.031

Pilon骨折即脛骨遠側干骺端骨折,是指累及負重關節面的脛骨遠端干髓端爆裂骨折。以往Pilon骨折主要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閉合復位超關節外固定支架固定等手術方法,但易導致創傷性感染、骨關節功能功能障礙等預后問題。2009年7月-2011年10月,筆者所在醫院應用解剖鋼板螺釘手術治療Pilon骨折32例,取得較理想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骨科確診的32例Pilon骨折患者,男24例,女8例;年齡22~49歲,平均(27.0±5.2)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18例,壓砸傷7例,交通事故傷7例。依照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本組Pilon骨折患者包括Ⅱ型(關節面骨折明顯移位)21例,Ⅲ型(關節面骨折有明顯移位,粉碎性骨折)11例。依據Tscherne分級方法[1]評估骨折患者軟組織損傷程度:0級3例,Ⅰ級7例,Ⅱ級17例,Ⅲ級5例。受傷至手術時間為2 h~7 d,平均5.6 d。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術前積極處理可能危及骨折患者生命的合并傷,糾正生命體征,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開放性骨折傷后8 h內清創并行急診手術治療,閉合性骨折臨床觀察患者骨關節移位,踝關節、小腿、足部及其他肢體部分腫脹情況,移位不多、腫脹不嚴重或局部出現張力性水泡者可使用石膏托臨時固定,視臨床癥狀變化及時更換跟骨牽引,腫脹嚴重者術前需跟骨牽引7~10 d。術前準備期間,每天透視或行X線掃查,Ⅲ型或部分嚴重骨折傷者需行CT三維重建,明確關節部位粉碎程度及類型。

1.2.2 手術方法 取仰臥位,C型臂X線機輔助手術下行連續硬膜外麻醉。有腓骨骨折者首先先整復固定腓骨,于腓骨外側縱形切口,使腓骨解剖恢復正常,應用AO 1/3管或重建鋼板內固定,沿脛骨下端脛前嵴內側縱形切口至內踝處,沿腓骨后緣做與腓骨平行切口(切口相距應≥7 cm),切開皮膚、骨膜、關節囊,充分暴露骨折端及踝關節,進行骨折復位。腓骨骨折解剖復位后采用鋼板拉力螺絲固定,恢復骨折的脛骨遠端長度。粉碎性骨折從踝關節面開始,以距骨關節為模板,重建脛骨關節面,盡可能達到解剖復位,并經X線透視確定骨折復位滿意。骨折復位后臨時使用克氏針內固定,整復骨折近端后選擇適當的解剖鋼板,反復移動、調節直至鋼板與脛骨遠端基本匹配;鋼板下端葉狀膨大部位調整至踝關節上0.5~1 cm處,使用3~4枚松質骨螺釘擰入脛骨進行固定,拔除克氏針后關閉切口,留置引流管,石膏托固定。

1.2.3 術后處理 抬高患肢,術后石膏固定2~3周,拆除石膏后根據患者骨折程度、內固定情況,在非負重條件下組織功能鍛煉,部分患者可應用理療以促進踝關節活動。根據術后骨折愈合狀況復查結果確定負重練習時間。

1.3 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Mazur等制定的踝關節功能評分指標,隨訪觀察Pilon手術總體療效及并發癥情況。優:>92分,踝關節無腫痛,正常步態,活動自如;良:87~92分,踝關節有輕微腫痛,正常步態,活動度可達正常的3/4;一般:65~86分,正常步態,活動時有輕微疼痛,偶爾需服用止痛劑,活動度為正常時的1/2;差:<65分,跛行,踝關節腫脹,行走時疼痛或靜息痛,活動度為正常的1/2。

2 結果

術后隨訪6~18個月,平均10個月,隨訪期間內所有病例的骨折完全愈合,28例(87.5%)踝關節面獲得完全解剖復位,踝關節評分優秀17例(53.1%),良好11例(34.4%),一般3例(9.4%),差1例(3.1%),總體優良率87.5%。全部患者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現皮膚壞死結痂、創傷感染等并發癥狀。

3 討論

Pilon骨折是骨科臨床中常見的關節內骨折,由于踝關節上脛骨干髓端具有典型的壓縮粉碎性表現,不穩定或原發性關節軟骨損傷以及嚴重的軟組織損傷,Pilon骨折臨床治療較為復雜,并發癥多、致殘率高,對治療方法的選擇存在較高的要求。從損傷機制來看,高能量損傷包括高處墜落或機動車交通事故,是導致Pilon骨折的主要因素,距骨在外力作用下高速撞擊脛骨遠端,會造成關節面內陷和干骺端骨質粉碎,使骨折對位、預后存在較多困難。本組32例患者即均屬于高能量損傷導致的Pilon骨折。

從解剖鋼板螺釘治療Pilon骨折的總體療效來看,采用解剖鋼板作內固定物包括有如下優點:(1)解剖鋼板螺釘的臨床應用無需塑形,可匹配脛骨內緣及前內側的生理弧度,使解剖鋼板與骨折段緊貼,產生一定的環抱固定作用,對減少傷口感染、皮膚缺損有較理想的效果。相比較傳統的“T”形鋼板或老式的匙狀厚重鋼板內固定,解剖鋼板螺釘固定可避免出現切口張力太大或切口張裂不愈合等情況[2],本組32例患者切口均為Ⅰ期愈合,未出現明顯的傷口感染。(2)解剖鋼板內固定符合脛骨下端的解剖特征,鋼板孔多與不同角度的鉆孔固定符合AO堅強內固定原則,結合術中X線透視,可最大限度地保證骨折塊復位,對爭取關節面平整和解剖復位,術后早期踝關節活動均有重要意義。本組研究中87.5%(28/32)的患者踝關節面取得完全解剖復位,這與應用解剖鋼板螺釘內固定、骨缺損術中植骨等措施是密不可分的。(3)脛骨前軟組織少、皮膚薄,應用較薄的解剖鋼板可減輕對皮膚軟組織的刺激,防止皮膚壞死。同時,Pilon骨折尤其是本組研究中因高能量創傷所致的Pilon骨折,在造成脛骨遠端關節面損傷的同時,其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神經、血管、踝關節等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有報道[3-4]指出,Pilon骨折造成的局部軟組織創傷具有薄弱、包容能力差等特征,手術有所延誤就可能造成切口Ⅰ期愈合、切口感染或皮緣壞死等不利影響。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術前、術中強調軟組織的保護,對于避免骨折毗鄰軟組織損傷加重、出血、腫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皮膚缺血、張力性水泡等癥狀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5]。本組32例患者多合并有嚴重的軟組織損傷,多為Ⅰ級、Ⅱ級,骨折損傷程度嚴重。筆者認為,術前確定骨折形態及合并傷對于控制和降低軟組織并發癥,改善踝關節康復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如傷后軟組織損傷程度較輕,無明顯肢體水腫癥狀,應及時行急診手術。但對于合并有Ⅱ、Ⅲ級軟組織損傷或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或延誤就診者,則主張延期手術治療,術前可行7~10 d的跟骨牽引,保持骨折的初步復位,維持肢體的解剖長度,并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水腫消退后手術,最大限度地降低術后軟組織并發癥的發生率。本組病例隨訪觀察也提示,解剖鋼板螺釘治療Pilon骨折的優良率達87.5%,關節面獲完全解剖復位者占87.5%(28/32),療效理想。

總之,合理評估軟組織條件和明確手術時機,采用解剖鋼板螺釘治療Pilon骨折具有關節面解剖重建、并發癥少等優點,可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Perren S M.The technology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osteosynthesis(MIPO)[J].Injury,2002,33(1):6-7.

[2] 鄭璐,鄧姝.關節鏡下治療脛骨髁間嵴撕脫性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J].重慶醫學,2011,40(10):978-979.

[3] 王紀亮,楊曉紅,趙雨千.微創解剖鋼板內固定結合石膏外固定治療pilon骨折[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1,20(3):294-295.

[4] 顧聽聽,李干波.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Pilon骨折的臨床體會[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5(2):209-210.

[5] 舒武斌,徐德洪,李之斌.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Pilon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1,14(2):220-221.

(收稿日期:2012-03-02) (本文編輯:李靜)

骨折病人護理問題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探討骨折患者臨床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骨折患者進行分析,隨機分為兩個不同組別。其中一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另一組在此基礎上強化健康教育,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并發癥情況。結果:試驗組在疾病認知、飲食規劃、軀體功能、心理功能上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3.6%)低于對照組(25.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骨折患者在臨床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病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骨折;臨床護理;健康教育;并發癥

隨著我國工業社會的發展,外界因素導致的骨折患者人數越來越多,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不利影響[1]。研究證實,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和預后。為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患者進行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56例,納入時間段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2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齡在21—65歲之間,平均(43.2±1.8)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7例,高空墜落6例,物體打擊15例,其它2例。試驗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齡在20—68歲之間,平均(45.0±2.1)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9例,高空墜落7例,物體打擊12例,其它3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大(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知識宣教、心理疏導、基礎護理操作。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強化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3.1 入院指導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了解患者的一般資料,講解相關知識和日常注意事項。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規劃科學的飲食方案,確保營養搭配合理[2]。同時傾聽患者的意見,盡量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使患者保持放松、積極、樂觀的心態。

1.3.2 術前教育 術前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操作的流程,以及常見的并發癥類型,能夠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積極應對。對于存在不良心理的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采用音樂療法、注意力轉移法等緩解負性心理的影響,使其達到最佳身心狀態。

1.3.3 術后教育 術后幫助患者選擇舒適的體位,指導自主排尿、排痰的方法,提醒患者飲食和進水時間,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飲食上以蛋白含量高、熱量高的食物為主,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另外,密切觀察切口的變化,預防紅腫、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3]。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鼓勵早期下床活動,開展功能恢復鍛煉。

1.3.4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日常生活中的危險因素,能夠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做好隨訪工作,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和家庭隨訪,了解患者的生活狀態,督促堅持運動和營養飲食規劃,提醒復查時間,一旦發生意外事件及時回院復診。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分別從疾病認知、飲食規劃、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四個方面進行評定,滿分100分。(2)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8.0軟件,其中并發癥作為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和χ2檢驗;生活質量評分作為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和t檢驗。P<0.05說明對照組和試驗組之間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在疾病認知、飲食規劃、軀體功能、心理功能上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并發癥情況比較 經比較可知,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3.6%)明顯低于對照組(2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對于骨折患者而言,具有發病急、治療恢復時間長的特點,不僅造成軀體上的傷害,還會導致形成心理壓力。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強化健康教育,能夠增加患者的疾病認知,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有效減輕心理壓力。教育活動分別從入院、術前、術后、出院進行開展,具有連續性和整體性,關注到患者的治療、生活、飲食、運動各方面。在陳少琴的研究中稱[4],健康教育的應用,一方面能夠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提高治療舒適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拉近醫患距離,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減少糾紛的發生,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28例試驗組患者在并發癥上僅有1例固定松動發生,占比3.6%,低于對照組的25.0%,和張英姬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5]?;颊呒膊≌J知評分為82.4分,飲食規劃為95.1分,軀體功能為92.6分,心理功能為83.4分,均高于對照組的76.7分、80.4分、87.3分、77.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上,骨折患者在臨床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病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瑩瑩. 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醫藥,2014,08(33):206-207.

[2] 黃亞芬. 健康教育管理單在骨折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 廣西醫學,2012,12(08):1094-1095.

[3] 孔祥粉. 骨折護理中健康教育管理單的臨床應用效果[J]. 內蒙古中醫藥,2014,21(36):90.

[4] 陳少琴. 探討健康教育在骨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 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04(12):603-604.

[5] 張英姬. 淺談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2015,15(09):294-295.

上一篇:防疫剖析材料范文下一篇:中學英語研修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