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骨折病患舒適護理研究論文范文

2023-10-09

骨折病患舒適護理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12月在我科進行骨折治療的老年患者84例, 其中年齡最大92歲, 最小61歲, 平均72歲;男52例, 女32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 干預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2組在年齡、性別、所患疾病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具有可比性。

1.2 評價方法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 (SAS) [3]評價2組患者焦慮程度。標準分y<35, 無焦慮程度;35≤y<55, 偶有焦慮, 癥狀輕微;55≤y<65, 經常焦慮, 有中度癥狀;y≥65, 有重度焦慮。統計2組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及褥瘡、肺部感染、下肢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統計結果采用χ2檢驗, 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 舒適護理的內涵

舒適護理模式又稱蕭氏雙C護理模式, 是臺灣華杏出版機構蕭豐富于1998年提出, 指通過護理使患者達到最愉快的狀態, 使其真正從生理、心理、社會、精神4方面感到舒適[4]。舒適護理是在整體護理的基礎上, 讓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都無壓力, 讓其充分享受以人為本的全方位照顧[5]。

3 舒適護理的應用

3.1 環境的舒適護理

營造一個良好的病房環境, 物品擺放整齊、規范, 室內空氣清新, 通風良好, 光線柔和, 地面干燥、防滑。調節合適的溫、濕度, 一般室溫以22~24℃為宜, 濕度保持在60%左右。另外, 可根據患者需求, 播放輕音樂或調好電視節目, 并將遙控器置于患者便于取放的位置。老年患者喜歡安靜, 應消除干擾因素, 提高其睡眠質量, 且夜間巡視時要合理安排時間, 走路、開門動作要輕緩。

3.2 心理的舒適護理

心理護理是老年患者護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齡患者由于疾病的影響, 生理功能減退, 對各種治療及護理措施多會產生緊張、焦慮情緒。為此, 在為老年患者進行各種治療前應做好詳細的解釋工作, 告之各種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每次巡視都應主動與患者交談, 耐心傾聽并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另外, 護理人員的儀表、姿態也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 微笑服務、關切的眼神, 讓患者感到溫暖、親切, 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以早日康復。

3.3 生理的舒適護理

正確的體位是骨折患者治療的基礎。在保持傷肢制動、功能位擺放的情況下, 盡可能協助其采取舒適臥位, 并幫助其活動肢體。大多數老年人不善表達, 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 主動幫助其解決問題, 為其蓋好衣被, 防止著涼, 并協助患者進餐、飲水、排便等。

3.4 飲食的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的飲食喜好, 為其提供細軟、易消化等適合老年人的飲食。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 講解有關營養知識, 使其合理飲食。對患有其他慢性病的老年患者, 在飲食上應作出相應調整。

3.5 疼痛的舒適護理

骨折處疼痛是影響患者舒適的主要原因, 傷后及術后患者都把無痛放在需求的首位[6]。因此, 護理人員應認真傾聽患者主訴, 仔細觀察疼痛的特點及其對疼痛的反應, 做好相關記錄, 及時、準確地進行疼痛評估, 根據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措施。一般的疼痛, 可采用聊天、聽音樂、利用視覺或觸覺分散或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對疼痛耐受力差的患者, 給予藥物鎮痛, 如使用止痛藥或鎮痛泵等, 并提前用藥, 減輕患者痛苦。

3.6 功能鍛煉的舒適護理

系統的康復訓練是患者骨折后恢復功能的重要措施。實施康復訓練時間越早越好, 肌肉主動收縮、關節適當運動, 能有效預防肌萎縮、關節攣縮, 變形、肢體廢用和畸形[7]。首先, 向患者講解鍛煉的意義, 使之充分認識到功能鍛煉的重要性, 并主動進行訓練。其次, 制訂功能鍛煉計劃。隨著患者骨折部位穩定程度的提高和周圍軟組織的逐步修復, 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運動, 鍛煉范圍由小到大, 次數由少到多, 時間由短到長, 強度由弱到強。骨折早期主要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 讓患者感到不疲勞、骨折部位不疼痛;中后期逐步恢復骨折部位上下關節的活動, 逐漸變被動活動為主動活動并進行負重鍛煉, 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調整鍛煉計劃, 達到舒適的目的。

3.7 社會支持的舒適護理

骨折作為老年人生活中突發、意外事件, 使老年患者產生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 加之疾病的折磨、肢體的畸形和功能障礙, 他們常常產生自責心理, 而社會支持是老年骨折患者應對疾病最有潛力的資源之一。社會支持是個體對抗應激的一種“外部資源”, 起作用的是應激反應的中間變量, 它能影響心理應激過程, 具有降低應激反應的積極作用[8]。家屬和醫護人員的支持是社會支持中最基本的支持形式。對于老年骨折患者來說, 骨折后多伴有自我照顧能力的部分或完全喪失, 家屬應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愛、幫助和照顧, 護理人員應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心理支持, 使患者充分體會到社會支持系統的保護作用, 減少心理應激反應, 滿足其愛與歸屬的需求。

4 結果

4.1 2組患者焦慮程度比較 (見表1)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4.2 2組患者骨折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見表2)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4.3 2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滿意率達95.60%, 對照組滿意率為86.30%, 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0.01) 。

5 討論

(1) 隨著我國人口出現老齡化現象, 老年骨折患者逐漸增多, 如何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 將是需要護理人員探討的課題。

(2) 舒適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理念, 是整體護理內涵的延伸, 是護理追求完美的結果, 要求護理人員不斷加強學習, 提高自身素質, 以滿足患者的舒適要求。

(3) 在老年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引入舒適護理模式, 讓舒適護理貫穿于治療始終, 減輕患者病痛及其帶來的不適感, 使患者在生活、心理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 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早日康復。

摘要:目的 評價舒適護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應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將84例老年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2例,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 干預組進行包括環境、生理、心理、飲食、疼痛、功能鍛煉及社會支持的舒適護理, 比較2組患者焦慮程度、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結果 干預組焦慮程度和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 , 康復后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1) 。結論 舒適護理使老年骨折患者獲得生理、心理、社會和心靈上的和諧統一, 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是整體護理中個性化的體現, 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模式。

關鍵詞:舒適護理,老年骨折患者,以人為本

參考文獻

[1]魏大星, 邱保同, 呂維善.現代老年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02.

[2]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M].臺灣:華杏出版社, 1998.

[3]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4]魏天星.臨床實施舒適護理的探討[J].上海護理, 2005, 5 (1) :62.

[5]文以君.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4, 20 (1) :9.

[6]陸烈紅.患者對生理與心理舒適需求的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 2002, 17 (12) :937~938.

[7]繆鴻石.康復醫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09.

骨折病患舒適護理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上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用CPM進行功能鍛煉的共78例,男56例,女22例,年齡12歲~78歲;其中上肢骨骨折20例,下肢骨骨折58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9例。

1.2 方法

治療組與對照組在術后均采用CPM進行功能鍛煉,治療組在進行CPM功能鍛煉前先采用多源頻譜儀照射或用熱水袋熱敷患肢關節15 min~30 min之后進行功能鍛煉,對照組則直接用CPM進行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在CPM功能鍛煉前后關節活動度及關節功能評分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單樣本t檢驗進行檢驗,在關節活動度方面,治療前t=2.299,P<0.05,治療后t=12.860,P<0.01,其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在關節功能評分方面治療前t=2.01,P<0.05,治療后t=16.37,P<0.01,其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 療效評定

2 組患者治療前后均采用Install[2]設計的關節臨床評定量表,該量表共分七大項,包括疼痛程度、關節活動范圍、主動伸展、屈曲攣縮、步行能力、日常動作等,滿分為100分。對上、下肢骨折關節進行評分,然后將評分情況進行比較,2組具有顯著差異(P<0.01),具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護理干預

3.1 功能鍛煉前的準備工作

護士在為患者做功能鍛煉前應主動、熱情為患者講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鍛煉的目的、要求,CPM應用的注意事項、配合要點等,并傾聽患者感受及建議,盡量滿足患者對舒適的要求。解除患者的緊張心理,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療。

3.2 用物準備

(1)患者術后至拆線愈合前,備多源頻譜治療儀1臺,隨身聽1個,CPM機1臺。(2)患者拆線至骨折臨床愈合:備熱水袋1個(內裝60~65℃熱水,2/3滿)或臉盆1個,毛巾1條,水壺1個(內裝開水),隨身聽1個,CPM機1臺。

3.3 舒適的體位

囑患者取舒適體位,患肢墊軟枕,抬高30°,有利于血液回流,減輕腫脹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指導患者做深呼吸放松全身。

3.4 功能鍛煉時舒適護理干預

(1)將功能鍛煉安排在上、下午各1次,鍛煉前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并在進食后30 min后進行,打開音樂,讓患者聽輕音樂。(2)開始功能鍛煉時應由簡到繁,鍛煉角度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并注意及時傾聽患者的主訴,每日評價患者鍛煉的效果,對患者的點滴進步予以充分肯定,使患者對自己的鍛煉具有成就感。(3)對術后至切口拆線愈合前的患者采用CPM功能鍛煉前先用多源頻譜儀照射患肢15 min~20 min,之后再進行功能鍛煉。(4)對術后拆線愈合患者可在采用CPM功能鍛煉前先用熱水袋熱敷或熱毛巾熱敷關節,減輕制動期間所致的關節僵硬而加劇功能鍛煉時引起患者的疼痛感。當然對此類患者也可采用前述功能鍛煉前用多源頻譜儀照射患處關節法。(5)患者在做了前述準備工作后,開始在CPM下進行各部位骨折的功能鍛煉,鍛煉完畢,關閉音樂,讓患者取舒適體位,患肢下墊軟枕,臥床休息。

3.5 2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活動度比較

見表1。

由表1得知n=78時,治療前t=2.299,P<0.05,治療后t=12.860,P<0.01,其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3.6 2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功能比較

見表2。

由表2得知n=78時,治療前t=2.01,P<0.05,治療后t=16.37,P<0.01,其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通過自制問卷調查,患者感覺舒適的78例(100%),采用本辦法進行功能鍛煉滿意度為100%,半月后,檢查患者功能鍛煉效果顯著,見表1、表2,護理并發癥發生率為0。

4 討論

舒適是人類的基本需求,舒適護理是整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3],骨折術后功能鍛煉在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骨折術后功能鍛煉會引起患者傷口疼痛加劇,加重患者對功能鍛煉的焦慮、恐懼心理,從而影響患者功能鍛煉及骨折術后功能的恢復。在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我們考慮到精神因素對骨折功能鍛煉的影響,運用舒適理念,對傳統的骨折患者術后功能鍛煉進行了改進。

4.1 鍛煉前向患者耐心細致地講解骨折術后功能鍛煉的目的、意義、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到自己的治療護理中來,由原來的被動接受鍛煉變為現在的主動進行鍛煉。

4.2 鍛煉安排在上、下午各1次,每次30 min~1 h,鍛煉時應在患者進餐后30 min,排空大小便之后進行,以避免因饑餓或大小便,對患者鍛煉產生不適感。讓患者深呼吸3~5次后打開隨身聽,使患者在舒適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功能鍛煉,這與國內外研究結果:患者傾聽溫馨、舒適的音樂,能松弛交感神經的過度緊張,促使情緒鎮靜,減輕壓力反應,達到宣泄感情、放松的效果[4]相吻合。

4.3 功能鍛煉前后讓患肢墊軟枕,使之抬高30°,起到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不適的作用。

4.4 術后至拆線愈合前,用多源頻譜儀照射后進行CPM功能鍛煉,可使緊張的肌肉得以松弛,避免在關節僵硬的情況下進行功能鍛煉,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功能鍛煉的療效。在患者拆線愈合之臨床愈合期,采用熱水袋、熱毛巾熱敷患處近段關節,可起到與多源頻譜儀照射相同的作用,增加患者功能鍛煉的舒適感,降低費用,提高功能鍛煉的耐受性和鍛煉效果。通過發放問卷調查,患者對舒適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功能鍛煉的耐受性、療效明顯提高。

總之,將舒適護理應用于骨折術后功能鍛煉,此法簡便經濟、易行、無副作用,患者感覺舒適,樂于接受,使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同時大大提高了患者對功能鍛煉的耐受性及療效。

摘要:目的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四肢骨折患者術后功能鍛煉,提高患者對功能鍛煉的耐受力。方法將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上、下肢骨折術后患者共7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9例。2組均在CPM上進行功能鍛煉,其中對照組在進行CPM功能鍛煉前不采用任何干預措施,治療組在進行CPM功能鍛煉前先采用多源頻譜儀或熱水袋熱敷患處15min~20min后再進行CPM功能鍛煉。結果在CPM功能鍛煉前讓患者熱敷或采用多源頻譜儀照射患肢后,能讓患者更舒適、更有效地進行功能鍛煉。治療組在治療前后關節活動度及關節功能評分比較,其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將舒適護理應用于四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患者感覺舒適,同時鍛煉效果大大提高。

關鍵詞:舒適護理,骨折,功能鍛煉

參考文獻

[1]文以君.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A):9

[2]張顯文,柳暉,等.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對燒傷后膝關節創面愈合和功能的影響[J].現代康復,2001,9(5):39~45

[3]向國平,彭文濤,周風玲.重癥監護患兒舒適護理64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4):33

骨折病患舒適護理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2例上肢骨折患者,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34.7±6.5)歲。其中橈骨骨折28例、尺骨骨折27例、肱骨骨折37例。選取的所有患者均無精神病史、無肝腎疾病、無高血壓、無感染性疾病。按數字表法,隨機將選取的患者分為兩組,各46例,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臂叢麻醉下行清創、皮膚缺損植皮或神經、血管、肌腱損傷修復,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并采用石膏外固定,常規給予抗生素、抗毒素、止血劑等對癥治療。對照組在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常規護理,包括:保持環境安靜,術后抬高患肢,鼓勵患者通過傾聽音樂、看電視等方法,減輕疼痛,若患者疼痛難耐遵醫囑給予鎮痛劑。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①心理舒適護理:護理人員給予患者關心、體貼,尊重患者人格,鼓勵患者對疼痛的訴說,并表示理解,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當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耐心聽取患者訴說,及時掌握其心理變化,對其存在的負性心理給予有針對性的疏導干預措施,并向其介紹手術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有效性,使其穩定情緒,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手術。②環境舒適護理:創造良好的病室氛圍,讓性格樂觀、開朗的患者到病房中交流,分享手術感受以及其應對疼痛的經驗,相互鼓勵、交流、照顧,建立友情;③體位舒適護理:術后指導患者采用健側臥位或平臥位,患肢采用軟枕抬高,患者站立時,患肢采用前臂吊帶屈肘位吊起,從而有效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減輕腫脹癥狀,緩解疼痛;④疼痛舒適護理:采用觸覺分散法,如通過輕輕按摩傷口周圍皮膚的方法,即護理人員以傷口敷料為界,按摩敷料以外皮膚,同時根據患者喜好采用活絡油或液狀石蠟為媒介,力度適中,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宜進行按摩,30~60min/次,2~3次/d;也可通過采用指導患者看幽默雜志、電視、小品等方法,達到心理、生理上的放松;還可通過放松訓練,即指導患者想象自己處于一個非常寧靜和輕松的空間,注意力集中進行慢而有節奏的呼吸,5~10min/次,2~3次/d;⑤皮膚刺激法:術后24h內患肢傷口敷料或關節以外部位采用冷毛巾敷,術后24h后患肢傷口敷料或關節以外部位采用50~60℃熱毛巾敷,如肱骨骨折患者在肘關節以下或肩關節以上部位進行熱敷,30~60min/次,2~3次/d,熱敷時用干毛巾包住熱水袋,同時應當對患者局部感覺、皮膚顏色給予密切觀察,避免燙傷的發生[2]。

1.3 評價標準:

疼痛評價采用文學描述評分法(VDS):將一直線分為5等級,0級表示無痛;1級表示輕微疼痛;2級表示中等疼痛;3級表示重度疼痛;4級表示重度疼痛[3]。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量表進行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觀察組0級10例(21.74%)、1級18例(39.13%)、2級8例(17.39%)、3級7例(15.22%)、4級3例(6.52%);對照組0級3例(6.52%)、1級6例(13.04%)、2級12例(26.09%)、3級15例(32.61%)、4級10例(21.74%);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248,P<0.0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27例(58.70%),滿意18例(39.13%),不滿意1例(2.17%);對照組非常滿意19例(41.30%),滿意20例(43.48%),不滿意7例(15.22%);觀察組總滿意度(97.83%)明顯高于對照組(84.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29,P<0.05)。

3 討論

倫理學家Lisson認為:“疾病可以傷害肉體,而疼痛可以摧毀靈魂?!毙g后疼痛可導致自主神經活動發生異常,臨床表現為呼吸增快、血壓升高、心動過速、惡性、嘔吐、出汗等,同時由于炎性和致痛介質的異常釋放,不僅可導致原發病灶缺血、缺氧和水腫癥狀進一步加重,同時可導致機體代謝異常,蛋白質合成緩慢而分解加速,由此對傷口愈合造成影響。此外,術后若發生劇烈疼痛,可導致患者情緒低落、睡眠不足,阻礙身體康復。有研究發現,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5~10min必要談話,能夠使患者持續18h鎮痛;1 0 min笑能夠使患者在幾小時內疼痛受到控制。松弛訓練,如慢節律呼吸、深呼吸等,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焦慮癥狀,幫助患者術后有效控制疼痛;聽音樂時由于患者注意力集中于音樂上,而有效減輕了疼痛,同時樂曲和隔聲可以使患者身體、心理、精神健康及認知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有效提高,精神痛苦得到有效緩解,從而利于傷口恢復[4]。舒適護理是1998年臺灣蕭豐富首先提出。舒適護理是護理人員在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協助患者達到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個方面處于舒適狀態。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通過采用心理舒適護理、緩解舒適護理、體位舒適護理、疼痛舒適護理、皮膚刺激法幾個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其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表明,積極有效的舒適護理,可有效降低上肢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陳銳.舒適護理干預對上肢骨折患者術后疼痛與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0):114-115.

[2]張潔靖.舒適護理干預對上肢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3):204-205.

[3]何秀云.舒適護理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滿意度的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7):116-117.

骨折病患舒適護理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 年1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124 例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62 例。觀察組男39 例, 女23 例;年齡60 歲~80 歲, 平均年齡 (68.3±6.1) 歲;發病原因:跌倒28 例, 車禍17 例, 腫瘤轉移11 例, 其他6 例。對照組男37 例, 女25 例;年齡60 歲~82 歲, 平均年齡 (68.7±6.3) 歲;發病原因:跌倒29 例, 車禍16 例, 腫瘤轉移12 例, 其他5 例。2 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之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 。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術后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舒適護理措施, 具體包括:①環境舒適護理。為患者創建一個清潔、舒適的病房環境, 減少噪聲和探視, 以免影響患者休息。②心理舒適護理?;颊哂捎诩膊『托g后的體位限制, 容易出現焦慮、煩躁、易怒的情緒, 對術后康復不利。護理人員要及時開導患者, 主動與患者交流, 盡量使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 耐心向患者解釋術后疼痛是正常的, 而且可以通過調節情緒和用藥減輕疼痛程度, 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保持平穩的心態。③體位舒適護理。術后, 由于患者長時間限制體位, 使得疼痛感明顯增強;護理人員要及時安慰患者, 并指導患者睡硬板床, 在翻身的時候要注意固定受傷部位, 并保持軀體的一致性, 以免牽拉肢體導致疼痛。④放松療法??梢灾笇Щ颊咄ㄟ^放松療法轉移注意力, 以減輕疼痛的感覺, 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全身放松, 排除雜念, 進行深呼吸, 3~5次/d, 15 min/次;也可以采用看電視、聽音樂、聊天等形式。⑤功能鍛煉。研究表明, 術后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可以使得腫脹和疼痛感明顯減輕, 肢體的僵硬程度以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也明顯減少, 以有效促進患者盡早康復[2]。

1.3 觀察指標 ①分別在患者術后24 h和48 h采用視覺疼痛評分法 (VAS) 評價2 組的疼痛程度:滿分為10 分, 無痛為0 分;輕度疼痛為1~3 分;中度疼痛為4~6 分;重度疼痛為7~9 分;極重度疼痛為10 分。②護理滿意度。在患者出院前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表進行評價, 共分為3 個等級: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 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 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比較觀察組術后24 h以及48 h疼痛度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2.2 2 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的明顯提高 (96.77% vs 79.03%)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2。

3 討論

腰椎壓縮性骨折后患者會出現運動不便、局部疼痛, 甚至腰背部肌肉緊張、痙攣、無法站立等[3]。因此, 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 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感, 從而能夠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舒適護理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 可以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均達到最愉悅的狀態, 或是使得患者的不愉快程度盡量減少, 使患者以最佳的狀態去面對治療和護理, 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4]。本文對62 例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舒適護理措施, 以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結果顯示, 術后24 h以及48 h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77%, 較對照組的79.03%明顯提高 (P<0.05) 。

綜上所述, 舒適護理應用于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 可以顯著減輕患者疼痛感,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燕.早期護理干預在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疼痛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22 (9) :27-28.

[2]李淑琴.舒適護理干預對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疼痛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 2013, 20 (25) :136-137.

[3]王冬云.老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45例舒適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 (2) :75-76.

骨折病患舒適護理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對呼吸內科的重癥病患,研究對其開展重癥監護的措施,并對所取得的護理效果加以觀察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間收治的80例呼吸內科重癥病患,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對照組運用常規化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重癥監護的護理措施,對兩個小組的護理效果進行實時對比與分析。結果在本次觀察中,觀察組中的40例重癥患者,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為92.5%,明顯比對照組的80.0%高。結論推行一系列重癥監護的措施對于呼吸內科重癥病患治愈率的提高意義重大,有助于病患病情的穩定,進而為病患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

【關鍵詞】吸內科;重癥監護;護理效果;重癥病患;臨床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3

絕大部分呼吸內科疾病均具有病程較長、易復發、死亡率高的醫學特征,病患總會發生煩躁、恐慌、意志低沉等負面情緒,嚴重者甚至伴有呼吸急促、精神狀態較差等狀況。針對重癥病患而言,只予以藥物治療所起到的臨床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有些病患會有病情惡化、緊接著轉入高危狀態,引發死亡[1]。所以說,除對呼吸內科重癥病患按時、有效地治療外,還需搞好病患的全方位護理任務,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切實降低重癥病患的死亡率。本文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間收治的80例呼吸內科重癥病患,隨機地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重癥監護的護理手段,并對兩組的護理效果及時對比與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間收治的呼吸內科重癥病患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19歲,平均年齡為(43.8±2.4歲。其中,患者所患疾病的構成如下:慢性支氣管炎癥21例,支氣管擴張11例,支氣管哮喘1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肺癌6例。隨機地將80例患者劃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兩小組在性別、病情、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重癥監護的護理方法對照組行常規化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行重癥監護的護理措施,重點從下列幾方面開展[2]。

1.2.1運用藥物加以治療護理對病患的藥物治療需護理員工立足于患者的實際年齡、病情發展以及癥狀等多項要素科學規定藥物劑量。在此期間,護理員工在用藥時需牢記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患者用藥之前,護理員工還應系統了解各位患者有無藥物的過敏史,在用藥過程中需嚴控注射的速度,用藥之后也要密切觀察效果,主要看患者的耐藥性,若患者有不良反應則要第一時間科學采取護理舉措[3]。

1.2.2心理健康的護理措施因受重癥疾病的層層困擾,病患不可避免地發生失眠、抑郁、心慌、憂慮、煩惱、情緒不穩、過度擔心等不良癥狀,所以說,在重癥監護護理中,護理員工要經得起考驗,結合每一位病患的特征,對病患開展適當地心理護理。護理員工在護理中,態度應表現為最佳,時刻保持微笑、有耐心,對于個別反應遲緩、話語較多的病患,護理工作者切忌在其說話時插話,而要密切注重病患的神態,平日里應多與病患聊天,并時刻替患者著想、以患者為本。在進入重癥病房時,護理員工也要面帶微笑、態度和藹,多與患者溝通交流,想患者所想,消除患者對重癥病房及醫院的陌生感,增強歸屬感與信任感。護理人員可通過自編一些小幽默調劑病房氛圍,促使患者養成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平時護理時,還要注重穩定病患的心理,當病患們對護理與疾病的治療有所疑惑,護理員工要周密地講解。

1.2.3對病情的實時監測護理護理員工需仔細觀察病患的呼吸心律、頻率、深度、痰量以及生命體征等,查看患者有無并發疾病及潛在要素,并精確記下患者一整天的出入量。如若病患缺氧,則要立馬給患者吸氧,必要時可用鼻導管或面罩完成吸氧任務,假若吸氧時用鼻導管,那么一般情形下吸氧量要維持在2L至4L,盡量間隔20min探視一次;如吸氧用面罩,通常一分鐘吸氧量在4L到6L,以保證患者用氧安全。當病患陷于呼吸短促、急促等困境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氧氣的實際流量進行有規律的調整,進一步對相關儀器開展消毒工作。

1.2.4就醫環境的護理相較于其他疾病,呼吸內科病癥更易遭受感染,所以也給就醫環境提出了新要求。實踐表明,舒適、清潔的就醫環境不僅給重癥病患帶來積極的情緒,還會有利于患者的恢復與痊愈,更能顯著地減少重癥病人感染外部因素的概率。創建一流的就醫環境,就要從病房的通風、溫濕度的調節、按時消毒、空氣的清潔等諸方面進行,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4]。

1.3護理效果的觀察指標對兩個小組病患的疾病恢復狀況開展科學地統計與探析。

1.4統計學分析把獲取的數據置入計算機中構建數據庫,兩組的對比采用SPSS11.0系統軟件加以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P<0.05表明差距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對上述80例患者開展及時、科學、精確的治療與全方位的護理,在80例呼吸內科重癥病患中,有效的病患總計為69例,所占比例為86.3%。其中,在觀察組中,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為92.5%;對照組中,有效患者32例,有效率為80.0%,觀察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對呼吸內科重癥病患進行科學地重癥監護,對于病患全方位的護理及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兩組詳細的病情結果數據,見表1。差異的結果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3.1對病患的急慢性疾病要及時護理在實際治療時,要依據患者被感染的致病菌以及病情的發展程度或依照病原菌藥物科學選擇抗生素。輕者口服即可,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改用靜脈滴注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式。為減輕患者的癥狀,處于急性發作階段的病患在抗感染治療時,需用鎮咳、祛痰等藥物輔助治療。針對一些年老體衰或體內痰量比較多的患者需用祛痰方法為主、幫助排痰為輔,確保呼吸通道的順暢,防止呼吸道梗塞等炎癥,阻止病情的惡性發展[5]。假若痰液無法順利排出也可運用氣霧治療法。在常規療法方面,除運用護理對策外,還要在實踐中探索全新的科學護理方法。

3.2重癥監護下,呼吸重癥病患恢復好轉的護理對策重癥呼吸系統病患,在其病情的好轉階段,要鼓勵患者適度加強有氧呼吸鍛煉,適量從事有氧運動,切實提高免疫能力。這時期的患者必須嚴禁煙酒,維持患者自身呼吸系統機能的恢復。天氣變化時要適當增減衣物,遇到天氣變冷時,要特別避免感冒。搞好周邊居住的衛生,杜絕粉塵、煙霧等惡性刺激氣體侵入呼吸道。

3.3及時應對護理中的安全風險呼吸內科重癥病患大都為中老年人,病患因在活動前后常伴有呼吸困難、運動能力減弱、反應遲鈍等癥狀,因此,要避免患者飲食起居中所發生的意外狀況,所以,在室外、衛生間地面和病房內均應一直保持干燥、無任何不良廢品,在病房床角也可設置護欄,外出散步、下樓或從事戶外鍛煉時均要有醫務人員協同并攙扶。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可食用纖維素含量較高的水果、蔬菜。保證患者所居環境周邊無其他污染源。除此之外,護理員工可定期留意患者脈搏與呼吸的節律和頻率,所排痰的色澤及性質變化。

綜上所述,呼吸內科重癥病患因自身病癥的獨特性,生活一有不慎便會輕易誘發,因此,重癥監護對重癥病患的護理極為重要[6]。在護理時,從業人員要密切監視患者病情的發展及變化,促進各項護理辦法的落實,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防治并發疾病的出現,盡快促使患者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胡其秀.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3(16:23-28.

[2]劉精霞.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2(17:100-101.

[3]韓海霞,李娜,亓霞,商麗.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0,6(11:29-32.

[4]葉慶云.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J].當代醫學,2011,2(33:3-5.

[5]張淑麗,徐淑杰.呼吸內科吸氧患者的指導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2,23(14:17-19.

[6]江薇,徐志紅,倪惠紅.11例危急重癥患者腎臟替代療法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1,10(03:40-42.

上一篇:黨內監督質量教育法律論文范文下一篇:國內科技期刊封面設計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