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全國人大信息化建設范文

2023-10-06

全國人大信息化建設范文第1篇

2013年初, 省衛生廳 (現省衛生計生委) 把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作為全年工作四項重點工程之一, 以國家衛生計生委“3521”總體框架為藍本, 堅持高起點起步、高標準實施、高水平運行, 將全省衛生信息化工作以空前的力度全面推進。

一年來, 遼寧省建立并完善了五級衛生專網。按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建設要求, 各市在原有網絡的基礎上重新規劃, 形成縱向貫穿省、市、縣、鄉、村, 橫向覆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藥品供應和衛生綜合管理等主要業務領域的衛生信息化基本架構, 實現區域內互聯互通, 信息共享。

省人口健康綜合信息平臺建立運行。目前, 遼寧省已規劃建設了全省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全員人口三大數據庫和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計劃生育六大業務應用系統。開展了新農合異地轉診即時結算, 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婦幼保健信息系統、新農合管理信息系統等十余個系統。開展了部分三級醫院統一網上預約掛號系統建設工作。各市和90%以上的縣區級衛生監督機構已通過手持式執法終端開展監督工作。

全員人口信息化建設質量有了新提高。通過開展創建人口計生信息化合格鄉鎮活動, 全省常住人口個案信息入庫率達到95%以上, 人口個案信息增加58萬條, 重復數據減少14萬條, 問題數據減少404萬筆, 全省鄉鎮人口信息計算機配備合格率達83%。

作為國家“十二五”衛生信息化建設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 居民健康卡發放和應用在遼寧省得到有效開展, 截至2013年底, 全省居民健康卡累計發放近40萬張, 全國領先。

遼寧省首批居民健康卡自2012年3月在錦州市試點發放, 去年3月開始發放具有金融功能的新型居民健康卡。有了這張卡, 居民再也不用帶著現金、銀行卡、病歷本、就診卡等去看病, 一卡在手就能完成從掛號到繳費的整個流程, 既減少了就醫排隊時間, 又提高了報銷結算效率, 而且還可以“一卡通”跨院就醫。同時, 醫療機構使用居民健康卡也優化了原有的業務流程, 提高了服務效率。

據了解, 省人口健康綜合信息平臺已經完成了持卡居民的信息注冊, 診療信息的匯總、分發, 健康檔案信息、電子病歷信息的調閱, 使居民健康卡的功能拓展成為一個記錄居民新生兒、預防接種、婦幼保健、就診、獻血等各類信息的全生命周期衛生卡, 這種全生命周期健康數據的匯總, 將對居民的健康狀況以及輔助診斷起到關鍵作用。

在遼寧省, 居民健康卡有3種發卡模式:一是居民在醫院自助發卡機上使用二代身份證自助辦卡;二是地區衛生行政部門批量發卡, 目前已經率先在營口市和沈陽市實現了批量發卡, 其他地區將逐步納入到批量發卡范圍;三是在銀行柜臺申領, 并現場加載金融功能。居民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查詢卡內健康信息以及卡狀態, 其查詢方式包括自助終端、網站和手機端等。

2014年, 遼寧省將加快發卡速度, 確保上半年所有三甲醫院實現發卡功能, 年底前所有二級及以上醫院和50%的新農合定點鄉鎮衛生院實現用卡功能。新農合參合人群持卡量要達50%以上, 全省發卡數達500萬至800萬張;2015年年底要覆蓋100%的縣區, 居民持卡比例達到80%以上, 使居民健康卡成為真正的惠民卡。

全國人大信息化建設范文第2篇

全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統于2008年被列為水利部信息化8大重點工程之一, 目前已建成“1個中心、2個網站、6大系統”, 內容覆蓋全國31個省 (市、區) 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服務省、市、縣2 600多個移民管理機構。

在項目實施中, 已培訓約4 500名省、市、縣3級移民機構技術人員, 接受電話及在線咨詢近3 000人次;收集整理了2 000多萬后期扶持人口及相關規劃計劃、項目資金的數據, 已完成22個省份、1 600多萬人口及相關信息的整理入庫工作, 在地圖上標注了近3 900座水庫工程、6萬個移民鄉鎮和村的分布信息。完成了標準規范體系編制、數據遷移和GIS數據處理及數據維護更新等工作。預計2010年8月底全部完成數據遷移和地圖標注工作。

全國人大信息化建設范文第3篇

隨著企業的生產經營逐步實現計算機化和網絡化管理, 其效率得到了革命性的提高, 但相應地企業對于信息系統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傳統管理方式使得企業信息系統維護的人員越來越多, 系統的管理和維護費用、系統更新升級的成本等越來越高, 成為企業的一項重要支出,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部分由信息系統的應用給企業帶來的生產和管理成本的降低, 削弱了信息系統為企業帶來的戰略競爭優勢。全國性集團分省自治的管理架構下, 管理信息化系統如OA辦公系統、郵件系統及ERP系統等由各省公司獨立承建運維, 隨著各省公司員工人數的不斷增長, 省公司信息化系統迫切需要升級擴容, 從全集團宏觀層面上存在重復投資建設的問題?,F狀特點概括如下:a.功能重復: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系統分散重復建設, 高度冗余, 難以有效復用。b.成本高昂:供應商、集成商、維護廠商眾多。系統建設、維護成本高, 而且還在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c.系統封閉:煙囪式、豎井式的項目建設模式導致系統之間交互的技術實現復雜度和成本急劇增加。d.接口不一:系統間接口眾多, 且多采用私有協議和規范, 即使相同功能的接口也有多種實現形式, 差異較大。各省公司維護工作隨著人力成本增長成為較大開支?;谝痪W多包技術架構, 對全國企業內部信息系統進行重構, 集中化建設能大量降低建設及維護成本。

2 重點考慮因素

在集中化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 需要重點考慮以下方面:a.新建的集中化系統與各省原系統的過渡遷移問題, 內部信息化系統中的數據往往是公司內部審計的重點依據, 因此需要最大程度地保留數據。b.新建的集中化系統與各省內部系統的接口改造問題, 在分省建設的情況下, 各省的自建系統各異, 并有眾多個性化功能, 新建集中化信息系統時充分考慮原有系統接口和功能。c.完成集中化系統建設后, 應高效地在短時間內完成系統在各省的推廣上線, 以便較好地監控新建集中化系統的性能。d.在集中化系統完成推廣后, 需要新增服務臺等資源, 以便提供跨省的用戶服務。

3 建設過程

經過調研, 由于經濟發達程度差異及各省公司系統建設時間先后的差異, 內部辦公系統普遍存在核心系統及版本差異。在開展過程中, 針對主要矛盾開展工作, 搭建測試環境針對主流的核心系統開展測試驗證。通過數據對比及人工抽查方式, 確認割接數據正確率。由于內部信息系統涉及敏感數據, 因此只對數量進行對比, 僅對部分可控用戶進行抽樣確認。

建成后集中化信息系統代替原系統, 涉及歷史數據異地傳輸割接遷移。傳統方式可采用拷貝到硬盤人工運輸的方式, 雖然成本較高, 但可靠性得到保證。由于集中化信息系統需與31省進行歷史數據遷移, 因充分考慮原系統的特點, 比如部分系統具有鏡像功能, 通過在搭建一個服務器, 與省份原系統服務器建立鏡像關系, 實現自動的可靠性得到保障的數據傳輸, 減少數據傳輸后的稽查工作。對于不支持異地鏡像的系統, 可通過文件導出功能, 直接將數據文件進行傳輸。實現異地傳輸后, 利用割接工具實現本地數據到新系統之間的數據割接, 較好地避免割接異常后異地重傳數據, 進一步提升有效性。

考慮用戶習慣差異, 各省建設的原信息化系統中會有各種個性化功能, 在采用集中化系統之后, 功能菜單布局以至界面有較大差異, 部分功能甚至有沖突。為了適應用戶的需求, 集中化信息系統采用分權分域建設, 通過權限控制向不同的省份輸出不同的功能菜單, 滿足各異的個性化需求。同時, 注重系統兼容性, 支持各省主流瀏覽器版本。在系統個性化改造及接口聯調方面, 為了縮短上線需時, 必須與各省公司接口人開展充分溝通, 完成個性化需求及聯調事務確認。制定一個規范和高效的割接流程, 有助于加快協調工作。

為了達成平穩過渡, 安排了新舊信息系統并存的過渡期, 在過渡期限內將原賬號的待辦信息推送到新系統, 協助用戶習慣的調整。在割接先后順序上, 從集團總部開始, 按照擴容需求的迫切性, 先安排緊急需求的省份先行割接上線。在累計一定經驗后, 創新性開展并行割接。將版本一致的系統在同一個割接窗口并行完成, 加快割接進度。

割接后積極探索集中化系統服務流程, 解決個性化需求及報障。采用電子流程系統, 開通了熱線電話, 給予各省提單權限, 按照工單處理故障, 實時處理用戶報障。提供相應的文檔及自主查詢運維模塊, 以大部分遠程為主、少部分現場解決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

4 結論

信息系統的集中化建設依賴足夠的建設動力及相應的管理規范, 從技術上說開發具有普適性的割接工具能夠大大降低割接難度, 提升割接效果。具有開拓性地完成集中化建設后, 需盡快完善相應的配套服務建設, 從而發揮集中化信息系統高效低成本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張玉林, 陳劍.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的一種新的分析框架模型[J].管理科學學報, 2005 (4) .

全國人大信息化建設范文第4篇

李昌健副司長在講話中回顧了農業部關于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歷程, 分析了農業農村信息化面臨的形勢。他指出, 當前農業信息化發展喜迎機遇、充滿挑戰、催人奮進。今后一個時期, 農業農村信息化面臨五大任務, 一是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需要下大力氣夯實。二是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三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信息化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四是農業政務管理還需邁上新臺階。五是農業信息服務要開創新局面。為完成五大任務, 當前農業信息化工作必須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 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民增收為目標, 以全面推進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為主攻方向, 精心謀劃“三大工程”, 即“金農工程”二期、農業信息化建設工程和農業信息服務工程, 著力抓好三項基礎工作, 即農業信息化評價、農業信息化標準和農業信息系統安全。李昌健就推進農技推廣信息化提出了四點希望, 一是要充分認識信息化對創新農技推廣方式的重要性, 努力學習快速發展的信息化知識;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種投入資源, 努力加強農技推廣體系的信息化基礎條件建設;三是要充分挖掘整合農業信息資源, 努力解決信息服務的“最初一公里問題”;四是要積極組裝物聯網等信息技術, 推動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

陳生斗主任在大會工作報告中全面總結了我國農技信息化取得的成績、經驗和存在的問題, 他指出, 自1986年全國植??傉举徶昧巳到y第一臺個人計算機, 以及20世紀90年代末, 重慶市農技推廣總站運用本系統第一個無紙化辦公系統開始, 全國農技推廣系統步入了電腦信息化工作的新時代。到“十一五”期末, 我國農技推廣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全國農技信息業務平臺初步形成。據不完全統計, 全國省級栽培、植保、土肥、種子四大系統建立門戶網站69個。86%的地市級農技部門, 50%的縣市級農技部門均擁有自己的門戶網站。二是農技信息系統開發應用成效顯著。近10年來, 一批全國性的信息系統, 如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數字化監測預警系統、全國植物檢疫計算機管理系統、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數據管理平臺等, 陸續開發完成并得到廣泛應用, 種子、植保、土肥、農情等數據信息的采集、上報、處理等基本實現了網絡化, 可視化。三是先進的智能裝備和信息服務手段加速進入農技推廣領域。在智能裝備方面, 自動墑情監測儀, “溫室娃娃”或“大棚管家”、3S技術等智能信息裝備的利用, 實現了對土壤墑情、溫室大棚環境, 以及小麥苗情長勢等的實時監測、數據傳輸和處理, 在第一時間對土壤墑情、溫室大棚內的空氣溫濕度、小麥苗情長勢作出科學判斷, 以指導農業生產。在信息服務手段方面, 隨著現代通訊和互聯網的發展, 使手機短信、語音熱線、遠程視頻、微博在線、QQ互動平臺、多媒體、電子商務等技術手段越來越多地進入到農技推廣領域。農技推廣信息化發展的基本經驗:一是領導重視是關鍵。二是投入增加是保障。三是技術進步是支撐。四是合作密切是助力。農技信息化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認識不高。二是投入不足。三是信息分散。四是隊伍不強。五是統籌不夠。

全國人大信息化建設范文第5篇

剛才, 我們共同見證了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信息資源中心和信息資源網的開通儀式, 為信息資源網的首批信息員頒發了聘書, 還為培訓測試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頒發了獎牌。首先, 請允許我代表教育部、國家語委, 向信息資源中心和信息資源網的正式開通, 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被聘為信息員的各位同志, 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會議代表、并通過你們向全國語言文字戰線的同志們, 表示誠摯的慰問和感謝!

借此機會, 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培訓測試信息化建設以及新時期新階段普通話推廣工作的有關問題。

一、抓住機遇, 開拓創新, 加快推進普通話培訓測試的信息化建設和資源建設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 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進信息化, 是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 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 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 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中央對教育信息化的部署要求, 同樣適應于語言文字信息化。語言文字事業覆蓋全社會、服務全社會。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 擁有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多方言, 大力加強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 有利于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 有利于促進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有利于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服務的水平和效率, 有利于提高廣大群眾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水平, 是語言文字事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加快服務能力建設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基礎。

信息化也是促進普通話培訓測試發展的重要機遇。我們要善于抓住機遇, 順應形勢, 開拓創新,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開發利用信息資源, 加快推進普通話培訓測試的信息化建設。要大力發展信息環境下的有效培訓模式, 不斷提升測試手段的現代化水平, 全面推進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普及應用, 提高普通話培訓、測試和管理的質量與效益。

大力發展信息環境下的有效培訓模式, 要突出抓好兩項基礎工程:一要搭建多層次、交互式的培訓服務網絡體系, 為廣大普通話學習者自學、自測、診斷、咨詢提供服務平臺, 為測試員自主學習、自我提升、交流研討提供服務平臺, 為教學者之間、教與學之間的遠程互動交流提供服務平臺, 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二要加強優質培訓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 要整合全國各方面的力量, 面向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區普通話學習者的需求, 精心打造一批適合其學習特點和規律的精品教材、精品課程, 開發一批優秀教學課件、優秀學習產品, 為廣大普通話學習者、教學者、測試員提供充足的優質培訓學習資源。這兩項工程既互為基礎, 又相輔相成。

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研究和發展計算機輔助測試模式, 不斷提升測試手段的現代化、科學化水平。要堅持“科學、規范、積極、穩妥”的原則, 有序推進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試點。要進一步加強對試點的跟蹤研究、業務指導、質量監控和技術支持, 加強計算機輔助測試相關業務制度和管理制度建設。要認真總結實踐經驗, 以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 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 不斷改進和完善計算機輔助測試系統, 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準確性、穩定性和兼容性。

要全面推進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普及應用, 提升測試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提高測試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維護測試的權威性和公平性。要借鑒、吸收和整合各省區市信息管理系統的優點, 開發和推廣全國統一的支持各種測試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統。要盡快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全覆蓋的信息化管理, 實現對施測全程和測試質量的有效監控, 實現對各級測試機構和測試員的有效監管, 還要向應試人提供便捷的應試信息查詢、成績和證書查詢等服務。

加強普通話培訓測試的資源建設, 除剛才提到的開發利用培訓學習資源外, 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就是收集、整理、保存通過測試產生的大量語音數據和評分數據, 這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資源, 一定要妥善保存、科學利用、積極開發。還有這次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調研活動的成果、數據和資料, 以及正在籌劃建設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標準樣本庫等等, 都是很重要的資源。要把普通話培訓測試的資源建設, 納入國家語言資源建設整體規劃, 統籌協調、整體推進。

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信息資源中心和信息資源網的建成, 為培訓測試的信息化建設和資源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 對于加快推進全國培訓測試和管理的信息化進程, 提升各級培訓測試機構的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加強組織領導, 加大支持力度, 認真謀劃發展, 牢固樹立服務意識, 高度重視信息安全, 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普通話培訓測試信息資源中心、信息資源網的建設, 使其逐步拓展成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測試的信息化管理平臺、資源建設平臺和信息交流平臺, 更好地為國家語言文字事業服務。

二、解放思想, 完善機制, 努力開創新時期新階段普通話推廣工作新局面

普通話是我國的國家通用語言, 是現代中國的文化標志之一, 是團結和凝聚各族人民的無形而巨大的力量。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 是提升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前提, 是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重要推動力, 是增進各民族之間交流交往、增強國家和民族認同感的重要舉措, 是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進程中的一項基礎工程。

黨中央、國務院對推廣普通話工作一向十分重視。1956年, 中央成立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 國務院發出《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1982年,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2001年開始實施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進一步明確了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法律地位。50多年來, 在政府、社會和廣大語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普通話推廣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對于有效協調社會生產和生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進入新時期新階段, 普通話推廣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以適應國家要求、順應社會需要、滿足群眾需求為使命, 進一步解放思想、總結經驗、創新舉措、完善機制, 堅持把學校、民族地區、農村作為推普工作的重點, 著力加強政策指導和組織領導, 著力促進科研發展和隊伍建設, 著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和資源建設, 進一步鞏固成果、充實內涵、開拓發展、提高質量, 努力開創普通話推廣工作的新局面。

在這里, 我著重談四個問題:

第一, 科學規劃普通話推廣工作的中長期改革發展。

推廣普通話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 要列入《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核心內容。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 配合貫徹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圍繞和服務于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科學規劃普通話推廣工作的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要把深入開展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現狀調研活動, 與研究制訂《規劃綱要》、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10周年宣傳紀念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要根據這次大調研所反映的實際情況, 從政策支持、組織領導、機構建設、職責分工、經費保障以及規章制度建設、信息化建設、隊伍建設、自身建設等多個方面, 認真總結經驗, 深入查找問題, 深刻分析成因, 提出科學對策, 在此基礎上認真研究制訂普通話推廣工作“十二五”發展規劃, 深入研討提出普通話推廣工作中長期改革發展的目標、思路和積極舉措, 促進普通話推廣工作的科學發展。

第二, 不斷創新和完善普通話推廣工作的體制機制。

要向全社會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 形成體現國家意識、法制意識和現代意識的語言觀念和語言習慣, 使說普通話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 使全社會更加關注和支持普通話推廣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對普通話推廣工作的政策指導和組織領導, 著力解決普通話推廣機構不健全、力量薄弱、投入不足等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要大力加強培訓測試機構建設, 各省區市要有專門機構管理, 測試站點要有專人負責;要進一步拓展各級培訓測試機構的職責任務, 把省級培訓測試機構建成省級推普中心, 把地市 (高校) 測試站建成服務本地 (本校) 的推普基地。要大力加強隊伍建設, 組織好、管理好、愛護好、凝聚好我們的專家隊伍、測試員隊伍、教研員隊伍和視導員隊伍、管理干部隊伍、信息員隊伍, 充分發揮好各支隊伍的作用;要在現有幾支隊伍的基礎上, 籌劃建立起國家推普志愿者隊伍, 建立對推普隊伍進行幫助扶持、考核監督、榮譽獎勵的機制。要進一步增強對普通話培訓測試公益性質的認識, 建立有效的經費保障機制, 探索和拓展經費籌措方式。要大力加強科研工作, 把普通話培訓測試科研規劃納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科研整體規劃, 為推廣普通話提供理論、學術支撐。

第三, 積極穩妥有效推進民族地區普通話推廣工作。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人口大國, 貫徹落實《憲法》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民族地區的推廣和普及, 是提升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公民素質、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礎性工程, 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要把推廣普通話與雙語教育有機結合, 發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在雙語教育中的基礎性作用, 發揮語言文字戰線的整體優勢, 積極作為, 把保障和促進雙語教育、提升雙語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作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職責和戰略任務。要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 有針對性地量身定做教學內容和教育方式;要組織志愿者送教, 組織學校對口支援, 培訓民族地區普通話教師;要規劃好、建設好普通話遠程學習網, 讓更多民族群眾用得上、用得好;要廣泛宣傳學習普通話對創造美好幸福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現實意義, 激發民族群眾自覺、自愿學習普通話的熱情??傊? 要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工作的獨特作用和獨特優勢, 借助推廣普通話這一有效載體, 科學開展國家觀、民族觀教育, 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促進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第四, 大力推動學校普通話推廣工作向縱深發展。

2010年5月5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會議強調, 今后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要貫徹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方針。我認為, 為學生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造公平的良好的條件, 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之一;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應用水平, 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基礎之一。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人的綜合素質最生動、最直觀的表現, 從自我認知到與別人交流溝通, 從思維方式到具體技能, 從科學文化素質到思想道德素質, 都是以語言文字為依托。要繼續發揮學校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 從小培養孩子說普通話、寫規范字, 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體制機制, 推動學校推普工作向縱深發展:要把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納入教育督導范疇, 把普通話教育納入中小學語文課程, 把學生的普通話水平納入素質教育評價體系, 為中小學生提供普通話評價標準和測試服務。要進一步加強學校普通話師資建設, 加強普通話教法研究和教材建設, 加強普通話教學技術、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 加強普通話推廣的信息化建設。要為學校開展普通話教育教學提供有力支持, 為學生學習普通話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通過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為造就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專門人才、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做出貢獻。

此外, 大力加強農村地區普通話推廣工作, 積極推進普通話教學測試與漢語國際推廣、華文教育的有效對接, 進一步發揮普通話教學測試在促進兩岸四地教育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等等, 也都是需要我們關注、籌劃和推進的重要工作。時間關系, 今天我就不展開講了。

同志們: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 事關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 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歷史文化認同傳承, 是涉及億萬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戰略舉措。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奮發進取、有所作為, 共同開創語言文字工作的嶄新局面,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信息化建設范文第6篇

本刊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四川公司總經理簡勤在今年3月上旬參加“兩會”期間, 提交了《關于應用信息化新技術創新社會管理的建議》、《關于在西部地區建設無線城市群助力信息服務業發展的建議》、《關于應用物聯網防災減災的建議》、《關于在西部地區開展TD-LTE試點的建議》、《關于發展無線音樂助力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建議》等惠及民生和城市建設的建議。

簡勤在議案中建議, 應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 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管理, 提升社會管理信息化水平, 是創新社會管理的必由之路。我國應建立社會管理信息化體系??蓪€人桌面電腦、手持移動終端和互聯網有效融合, 以“2G+3G+WLAN+固定寬帶”的組網模式, 將政府辦公網延伸至無線網絡;通過WEB、WAP、短彩信、PUSHMAIL、語音結合的方式實現移動辦公、緊急情況快速處理, 使政務辦公衍生到戶外, 既使辦公更快捷、響應速度更快速, 又能夠保證信息安全。有媒體稱這是兩會代表中首個提出建設信息化社會管理體系者。

簡勤還建議, 通過云計算、IDC、物聯網等多種信息化手段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應用, 結合當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 實現對社會治安、公共預警、食品監管、交通運輸、物流配送等建立全面覆蓋、動態跟蹤、信息共享、功能齊全的社會管理綜合信息系統, 構建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 提高新形勢下社會管理信息化水平。

上一篇:品質部各崗位的職責范文下一篇:氣體摩爾體積的定義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