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往來會計財務工作總結范文

2024-04-03

往來會計財務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一)業務票據的適用性方面與國內往來有較大差異,主要表現為 票據類型和書寫語言的差異

一般來說,國內往來單位核算的主要書面依據有各種稅務系統監制的發票(如貨物和勞務購銷增值稅專用發票、交納營業稅為主體的地方稅務監制發票)、財政票據(如財政專用收款收據)和特殊行業的非固定形式票據(如交通、金融電信等行業票據);而國外往來單位的記帳票據形式不拘一格,可謂五花八門,一般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辦理業務記載。

其次,國內票據都以漢語或漢語附加少數民族語言的形式記載;國外票據一般以票據來源地的官方語言記載,并不記載漢語,通常需要借助語言類工具書進行翻譯確認。

(二)供應商、客戶的管理主要依賴于進出口業務專業人士

由于國際貿易通用的商業語言依然是英語,而進行外貿商談的語言并非一般的日常交際英語,外貿專業人員在對外溝通談判方面憑借訓練有素的英語,有著較強的優勢,因此,對于國際外貿的供應商和客戶的管理活動,一般依賴于辦理進出口業務的專業人士。

(三)信用體系比較健全、合作伙伴的信用風險相對較小、效率較高

目前國際貿易的主體為歐洲、美洲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在這些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各類商業信用體系比較健全。國內市場主體開展與他們的國際貿易,經雙方談判的書面協議以及款項支付方式,非特殊情況,都會按照協議承兌。如出口銷售業務,常見的收款方式有電匯(T/T)、國際信用證等,只要出口供貨方或提供勞務方能按照協議約定的時間、數量、質量等標準履約,一般不存在合作伙伴的違約現象。

(四)業務操作層面比一般國內貿易要復雜、政策應用性強、政府監 管嚴

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區別表現在“貨物流需要通關、資金流需要外(匯監)管、外幣結算需要金融機構審核、涉稅事項較嚴格”等等。在這些業務操作層面,法律適用性非常強,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以及配套的法規和部門規章等。雖然近年來,政府監管層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對一般事項放松了管制,對于特殊及違規現象的管理處罰更加嚴格。

二、某外向型企業國外往來單位會計核算與管理存在的現狀與分 析

(一)業務與財務在往來單位的核算上存在較大的數據時間性差異

在業務操作層面,業務員更加注重業務的實質性過程是否完成,并不關注業務相關交易的程序性處理。如進口商品環節,往往注重采購的商品是否辦理完成相關手續,是否能夠滿足生產排程的需求,而忽略了相關環節應取得票據與財務結算人員的銜接。在訂單完成的商品或勞務的交付階段,業務操作人員注重訂單的交付與款項的結算,同樣忽略了應當取得的票據與財務的銜接。由此,造成業務與財務在國外往來單位結算上的時間性差異,需要財務人員持續跟蹤核對國外往來帳目,否則造成財務業務脫節,影響報表真實性。

(二)零星進出境貨物,在外匯核算與管理上存在脫軌現象

作為OEM合作廠商,零星出口商品,為便于操作,采取快遞出口, 企業銀行收匯的模式,如定制樣品;零星進口,也通過快遞收件,人民幣兌換外幣以勞務形式支付,如采購樣品材料等。盡管便捷了業務層面的操作,卻增加了財務稅務環節的成本。如需要補交進口環節相關增值稅,出口環節未報關視做內銷交納增值稅等等。

(三)信息交叉重疊,國外往來單位的交易實時余額難以保障其真 實性

國外往來單位、經辦人等有交叉重疊,使得往來單位的交易實時余額難以保障其真實性。如某國外客戶甲單位,同時是進口商品的供應商,公司內部的業務員A和B或C都與其有交易,由此造成單位與經辦業務員信息交叉重疊,不能準確界定某業務人員所經辦業務的實時交易數據,財務核算的準確性不高,不利于對業務部的業績進行客觀真實的評價,進而影響到公司整體績效的評估。

(四)往來賬款管理制度和執行有待加強

由于財務管理風險意識淡薄、往來賬款缺少專人定期或不定期核對、財務會計人員不辨清業務的真實交易屬性即進行會計處理、不嚴格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核算等等,諸多因素累積造成往來單位的核算準確性差、時效性難以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

三、加強國外往來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的方法探討

(一)加強財務與業務的密切配合,以便做到無縫銜接

往來賬涉及到成本和收入,關系到企業的潛在盈虧,此外往來賬管理工作中仍隱藏著各類企業管理上的問題。對業務操作層面的財務管理事項需要提前跟進、對相關票據的信息共享提出要求。力求對國外往來單位保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與實際相符。對于業務層面出于簡 化方式進行的業務進行梳理,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優化,使企業效益最大化。財務部門應當建立一套完整的往來賬管理流程,而且明確往來賬管理的崗位職責,也需要制定相應的往來賬獎懲機制。

往來單位的結算與企業的庫存緊密關聯,同時也影響到相關期間費用,如客戶從應當支付的貨款中直接扣減傭金、從結算應付款中直接扣減因質量問題的賠償等類似業務,如果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信息溝通不暢,會導致產生往來賬款金額的永久性差異。

(二)改進往來單位的科目核算方式

會計科目的初始設置,影響到財務核算的準確性,便于往來單位的財務管理。在一級會計科目下設置以業務員為基礎的二級科目,三級科目定義為“國別+單位英文名稱”,形成會計科目格式如:“應收賬款—張三—美國A公司”。也可以在財務信息化核算軟件中利用項目核算進行相關往來單位的明細核算和管理。經過重新設置后的會計科目, 便于解決往來單位核算的責任主體,使業務員真正承擔業務和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責任。

對于業務量不太大的外向型會計核算主體,為簡化核對的工作量, 建議不設立“預付賬款”“預收賬款”科目,而將相關業務分別登記“應付賬款”“應收賬款”科目。

(三)建立強化企業往來賬款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執行措施并不斷優 化

首先需要企業經營者樹立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在合同管理、購銷業務、資金往來等各個環節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在事前建立規范的制度體系和執行措施。

財務應當設立專人或崗位定期核對國外往來單位的往來余額進行稽核。對于形成的差異,應當進行歸納匯總分析,并與業務員等銜接溝通,及時改進,避免類似差錯再次發生。進行科學的賬齡分析,對往來款賬齡進行分類總結與有效管理。按照時間的長短對往來賬進行分類管理可以增強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是進行內部控制的基礎工作。

四、結束語

往來單位的會計核算和管理,隨時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顯示著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國外往來單位的經營活動和財務核算管理,有著其特殊性,需要企業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的銜接配合,做到業務規范、結算票據齊全、內部控制有效,促進企業穩健發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王夢維.往來賬會計的崗位職能和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J].商情,2013

[2]董超.淺議企業往來賬款的內部控制問題[J].商情,2014

往來會計財務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一) 部分歷史往來掛賬時間長, 核對清理難度大

以往開展的往來專項清理工作, 由于原先往來核算粗放, 成熟套裝軟件上線數據質量欠賬, 長期掛賬的往來責任部門不清, 導致相當部分長期掛賬的往來款項一直未能徹底清理處置, 成為公司財務管理的“負擔”。

(二) 內部管理部門對賬難, 往來基礎管理不清

業務部門未建立規范的往來登記臺賬, 實際工作中, 崗位人員變動頻繁, 部門或單位職能管理調整等原因, 交接工作不清, 后任不知前賬, 導致往來管理成為“漏斗”, 業務信息層層衰減, “管理負債”不斷累積, 往來管理已然是財務管理的短板指標, 業務部門不知, 財務部門不清。財務和業務部門未建立規范的業財對賬機制, 部門管理“兩張皮”, 脫節嚴重, 信息系統開發不足, 手工開展業財對賬困難多等也阻礙了對賬工作的開展。

(三) 流程中執行管理不嚴, 往來信息質量不高

ERP系統上線后推進了供應商統馭、訂單管理、清帳辦結等一系列工作, 但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著控制不嚴、功能缺失、數據共享不完全不及時等問題。往來基礎信息漏填、錯寫、不清晰等, 項目WBS字段信息控制不嚴, 責任單位、直接責任人功能缺失。往來審核付款信息不嚴, 導致掛賬與付款之間對應不準確, 存在信息失真現象。

(四) 非統馭往來科目內控缺失, 往來明細不清

管理中內控制度不嚴, 導致非統馭往來科目掛賬和清理處于“隨意”狀態, 成為往來虛高, 往來明細不清的主要根源, 也是期末債權債務報表出具困難的“痛點”所在。體現在:一次性供應商使用門檻不高, 使用頻繁, 清帳不及時;非統馭往來科目未明確使用權限和范圍, 責任不清, 導致成為后期管理的負擔。財務內部未建立相應的信息傳遞機制, 債權債務崗期末在出具往來報表時填報分析的依據材料不足, 往來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存在“折扣”。

(五) 往來數據共享不及時完整, 往來報表出具困難

公司信息系統繁雜, 業務信息一個資源平臺建設滯后, 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數據之間實時共享和傳遞效率。往來報表只能手工編報, 質量也難以保證。字段信息缺、漏、殘的現象較為普遍, 影響數據的提取和使用。項目編碼填寫審核管控不到位, 不能篩選項目往來掛賬情況。稅金字段缺失, 不能篩查項目稅金概況, 難以滿足經濟業務分析。責任部門和經辦人字段不能自動獲取, 不能反映內部管理部門往來掛賬明細, 增加了往來對賬和清賬管理難度。非統馭往來數據沒有抽取匯總方式, 加大了往來數據分析的難度。

二、工作創新及改進建議

(一) 依法合規, 徹底清理長期掛賬往來

嚴格遵守財經紀律, 嚴格履行往來業務處置的相關手續清理歷史數據, 必要時聘請專業的咨詢公司協助進行往來清理。重視組織協調的作用, 業財組織協調一致, 才能確保往來清理有序深入推進。及時研究往來清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綜合考慮結果的運用, 不違反原則的基礎上增強創新, 比如:分類包數據掛賬督辦、履行特定程序后集中對賬清理等。

(二) 強化內控, 化解往來管理中的弊病

突破思維定式和行為習慣, 依托成熟套裝軟件完善管理需求, 在供應商采購訂單管理的基礎上增強往來管理在項目、責任部門、經辦人、稅金等維度, 統籌考慮, 通過篩選能夠實現往來的多渠道查詢與分析;持續推進數據共享及應用, 有效降低數據重復錄入工作量, 保證數據來源的唯一性、準確性, 提高數據運用質效。增加業財對賬功能, 在財務端和業務端按預算發生單元, 建立起財務賬面數據對接業務部門臺賬清冊的系統連接, 按期開展業財準結賬, 實現數據自動抽取, 審核簽字備案, 保證業財數據協同一致, 一平臺高效運用。建立完善的往來內控管理制度, 強化員工培訓學習, 熟悉掌握內控管理規章制度, 通過內控鎖緊合規按章辦事的流程環節。強化過程執行管控, 形成行為有準則, 操作有規范、管理有授權、風險有監控、違規有處罰的保障體系。在公司內部營造規范就是責任, 規范創造價值的管理理念, 不斷提升員工職業操守。堅持“預防為主、查防并舉”日常監督, 及時發現解決往來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環節。

(三) 綜合施策, 解決往來管理中的短板

加強對公司信息化建設的組織管理, 調研管理工作需求, 增強頂層設計的大局觀和前瞻性, 有效地推動系統整體性建設, 加大力度整合公司信息系統, 提高系統標準化建設。加強信息化手段的學習和應用, 開展支撐系統優化完善工作, 增加責任部門、經辦人和稅金功能, 關聯控制項目編碼字段, 研究無采購訂單往來管理, 直觀展示往來賬齡, 研究往來數據抽取規則實現報表自動化生成。推動業務和財務部門開展“準結賬”管理, 實現數據清、責任清、帳表清的“三清”目標。抓日常核算與監督執行效果, 做好業務財務協同、前端后端共治、線上線下聯動, 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兼顧效率, 促進內部管理協同高效。嚴格業財鏈條中基礎數據管理, 夯實往來原始信息數據根基, 采取崗位責任考核, 重點環節強控, 日?;朔治龅却胧? 確保往來數據信息準確、完整、唯一。注重培訓與實踐相結合, 從員工思想意識上、作風行動上鞏固規范化管理的成果, 養成人人懂規范、遵規矩的良好行為習慣。加強公司內部員工、崗位、部門和集團公司單位內部管理之間的協調協作效率, 推進完善員工崗位交接手續, 制定適用且嚴密的交接工作移交辦理程序, 延長AB崗位之間工作銜接期限, 輪崗輔助期, 減少因崗位變動導致的信息資源流失, 有效提升往來管理的質量。重視往來詢證的法律作用, 加強往來期末查詢和函證的覆蓋面, 保證公司經營管理安全可靠。

摘要:即使是在信息智能大發展, 成熟套裝軟件廣泛使用的今天, 即便是財務信息化、集約化管理已深入人心的當下, 往來管理對于集團企業仍然困擾著經營管理者, 仍然是現在財務管理中“最刺眼”的短板, 常常成為內外部監督檢查的重點或出血點, 影響著財務精益化管理的實現, 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往來會計財務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1 往來賬款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1.1 往來賬款處理不規范, 內控管理責任不明確

一些企業上層管理人員對往來賬款重視程度不夠, 沒有具備較高的風險意識, 在新增往來賬款時沒有對其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 使企業的往來賬款出現循環債務的現象, 甚至背上沉重的債務。企業的會計人員對往來賬款的實際業務沒有足夠的了解, 使有些經濟業務在發生時被記入一個明細賬戶中, 在業務核銷時又被記入到另一個明細賬戶中, 導致日后賬款的核對難度加大。由于單位或企業領導對往來賬款管理意識淡薄, 認為往來賬款的存在很正常, 沒有建立明確的內控管理責任制度, 使得往來賬款長期的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

1.2 往來賬款核對不及時

由于往來賬款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 企業對往來賬款的管理沒有形成定期的對賬制度, 若是往來賬款的條理記錄不清, 在日后極易出現核對賬目、索要賬款混亂的現象, 例如有些單位的賬面上還長期保留著的往來賬款, 而對方單位已經清算注銷了。一般而言, 對于欠款企業, 在債權人要求進行對賬時常常是一種抵觸的態度, 這樣也增加了企業往來賬款管理核對工作的難度, 導致往來賬款賬目混亂, 在日后進行催款時也難以有序進行, 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影響。

1.3 會計業務能力不強, 往來賬款口徑不一致

每個公司或企業的財會工作制度都不一樣, 有些單位的財務管理上分工較細, 出納、主管會計以及記賬會計分別負責具體的財務事務, 這就導致最后對賬時容易出現單位記賬時間與相關口徑不一致。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財務管理的全局規劃沒有做好以外, 還由于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不強, 沒有足夠的崗位責任心和團隊精神, 在工作中缺乏溝通, 相互推卸責任, 使得往來賬款管理工作不規范。

1.4 往來賬款清理核銷工作不到位

由于以上幾點原因對往來賬款管理工作的不完善, 使企業或單位出現往來款項名存實亡、長期掛賬的現象, 這樣就使得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虛假報賬或瞞報利潤, 利用往來賬款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會計人員對往來賬款的清理核銷工作不到位, 會造成企業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例如已作壞賬的應收款收回或不需付的款項付出時未作及時的賬務處理, 這樣就給不法行為提供了機會, 出現個人貪污或賬外小金庫。

2 加強財務管理中往來賬款管理的應對策略

2.1 完善往來賬款管理的制度建設

在制度上重視并完善往來賬款的管理是加強財務管理中往來賬款管理的根本方法。使往來賬款的管理成為單位管理體系中的重要部分, 并形成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基于往來賬款管理的考核項目, 突顯出往來賬款管理在企業或單位運營中的重要性。

2.1.1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與風險評估機制

建立往來賬款的內部控制政策需要對預付賬款和應付賬款這兩方面內容進行內部控制。辦理預付賬款的人員需要實行崗位分離制度, 防止內部串通一氣, 預付賬款的辦理需嚴格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 并須備有條款完善的合同;負責應付賬款的各種采購人員、驗收人員等應實行崗位分離制度, 與業務往來單位建立定期對賬制度, 防止業務人員之間的串通舞弊, 制定應付賬款的定期清理核銷制度等。此外, 企業應建立適當的風險評估機制, 對不同性質的往來賬款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 對企業自身的償債能力以及資金周轉能力進行充分預估, 調查預付貨款的商品和單位的相關市場行為和信用度等。建立往來賬款的內部控制制度與風險評估機制是往來賬款管理中的重要內容, 能有效的加強往來賬款管理工作, 使企業或單位經濟利益不受損害。

2.1.2 實行崗位分離制度與授權審批制度

實行崗位分離制度, 即將資金出納人員與記賬人員崗位分離;資金經辦審核人員與資金回收審核人員崗位分離;付款審批人員無辦理和尋找供應商和索價業務的權力;負責應付賬款的各種采購人員、驗收人員等實行崗位分離;應付賬款記錄人員、驗收人員、庫管人員以及財務記賬人員進行崗位分離。使員工之間各司其職, 相互監督, 杜絕員工之間互相惡意串通、徇私舞弊。實行授權審批制度即對賒銷客戶的信用期限、賒銷額度進行授權審批。預付賬款需嚴格按照合同的規定執行并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予以發放, 對備用金的領用和報銷按照其金額的大小和用途的不同建立授權審批, 這樣就能有效的避免各種資金錯亂的現象, 工作人員從中牟取私利的行為, 減少企業經濟損失。

2.1.3 建立往來賬目定期核對和清理制度

建立往來賬目定期核對與清理制度, 企業財務人員在及時清理往來賬款后, 編制并向企業管理者與業務部門提供往來賬款分析表, 這樣有利于業務員對應收賬款的催收以及備用資金的回收。對于應付賬款進行定期分析, 優先支付催款緊急或有利息的貨款, 使付款的順序更加合理, 盡可能的減少企業或單位不必要的財務支出。對應付賬款還需進行定期清理, 確認不需付的賬款予以核銷, 長期無人追索的款項進行核查確認無需付款后, 經審批后列入營業外收入。

2.1.4 建立和完善往來賬款管理的獎懲制度

建立和完善往來賬款管理的獎懲制度需要企業管理者對財務管理中的各項崗位職責明確劃分, 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財務管理中的各項工作進行檢查與核對, 對工作中表現良好、無差錯與疏漏的員工予以一定獎勵, 對工作中不認真、出現問題的員工給予一定懲處。

2.2 思想上重視往來賬款管理

除了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中的往來賬款管理制度以外, 還要在思想上重視往來賬款的的管理工作。首先領導要加強往來賬款的思想重視, 在單位中強調往來賬款的重要性, 使員工充分認識到往來賬款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其次經辦人員以及財務人員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 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 履行自己的職責, 及時的催繳往來賬款, 并進行往來賬款的定期核對與清理核銷, 使往來賬款的長期掛賬現象不再出現。對往來賬款的管理需根據其不同性質和特點, 進行分類管理, 使往來賬款的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和規范化, 并成為一項長期性、經常性的工作。

2.3 加強信息化管理, 提高人員素質

加強財務管理中往來賬款的信息化管理, 使企業領導、管理者、財務部門相關人員以及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溝通能及時有效的進行, 提高信息化水平, 使往來賬款管理的質量和效率能明顯提高。各部門與各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流傳遞應具有及時性與準確性, 通過科學技術手段, 建立信息網絡系統, 完善各種財務軟件、庫存管理軟件, 使各種采購信息、庫存信息實現對接和共享, 形成業務的授權審批、記錄執行以及信息核銷一體化的流程。除加強信息化管理外, 還需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使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 并有著愛崗敬業的精神, 對崗位強烈的責任心以及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道德操守。

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 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在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 企業為了提升銷售量, 往往使用賒欠的方式進行產品促銷, 這樣就增加了往來款項的發生幾率。往來款項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普遍經濟信用關系, 因此, 加強對財務管理中往來款項的管理對企業的整個運行與發展來說都至關重要。企業從完善往來賬款管理的制度建設、在思想層面上重視往來賬款的管理、加強往來賬款的信息化管理并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能有效的解決往來賬款管理中的混亂現象, 減少企業資金流失,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實現企業的長遠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路靜.淺析加強醫院往來賬款的內部控制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3, 18 (04) :130-131.

[2]刁彬.淺析企業往來賬項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J].現代營銷 (下旬刊) , 2014, 46 (11) :94.

[3]蔡天斌.淺談企業往來賬款的管理[J].財經界 (學術版) , 2015, 27 (05) :24, 26.

[4]馬玲.淺析企業往來賬款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 (學術版) , 2015, 39 (09) :104.

往來會計財務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一、經濟往來中票據的業務處理

(一) 還款、結算、報銷時有關票據的處理

1、還款后原借、欠、收據的處理。實踐中, 還款向來有退條和開收據兩種做法。筆者所見, 兩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 而退條的弊端可能多一點。按照財政部的要求, 職工借款的借條, 必須附在記賬憑證下面, 收回欠款或收回部分欠款時, 應當另開還款收據, 不得退還或更換原借條, 也不得以在原借條上批注“××年×月×日還款××元, 結欠××元”取代應開具給還款人收據。單位之間、單位與個人的往來, 凡以借條、收條、欠條等條據確立債權債務關系的,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當事人雙方另有約定情況外, 還款時原立票據的處理原則應與以上規范相同, 即不退、不換、不改原據。如果因向外單位或外地個人索債需要出示原據, 可以復印件代替。

2、報賬沖減借、欠款的票據處理。實踐中, 以經過審批合格的報銷憑證抵償借款、欠款的情況較多, 而因會計人員處理方法不當引發的糾紛也較多。對于采購人員帶出的轉賬支票、匯票, 或以電匯、信匯形式向在外采購人員提供資金而由采購人員收回發票的, 采購人員以發票向會汁人員報賬抵沖往來款項時, 會計人員往往不愿意出具還款收據。他們的理由是: (1) 還款為轉賬, 不需另開收據; (2) 匯出款項時, 除采購人員自帶的支票、匯票有采購人員簽字的以外, 匯到外埠的款項通過郵寄、電傳的, 收款人或收款單位并沒有出具收條, 所以以發票沖賬時也不必出具收條 (收據) 。其實上述理由是似是而非的:一是就還款銷賬這一點而言, 轉賬與現金結算形式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采購人員帶回的發票, 如果會計人員接收后沒有出具沖賬的收據, 有些出納人員就可能打上現金付訖戳記就成了現金結算。發票金額較小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弊端;二是就匯出 (轉出) 款項的收款手續而言, 無論轉賬支票、匯票、信 (電) 匯款等轉賬匯劃款業務, 采購人員支用款項或取得票據都是“有案可稽”的, 采購人員將發票等報銷憑證交給會計人員時就必須取得收條, 否則, 發生糾紛時, 報賬還款的情況就無法查清。因此, 不論在什么情況下, 會計人員收受他人報銷憑證或其他涉及往來支付的收據, 要么以現金付款, 要么出具還款銷賬的收據, 絕不能收到報銷憑證后讓報賬人“空手離去”。

(二) 暫存、預收款項支用的票據處理。單位之間, 單位與個人之間, 作為購貨方, 有時會預付一定的款項暫存在供貨方, 以用作往來結算或其他用途。事后, 購貨方如果動用這些款項, 要不要辦手續, 應當辦什么樣的手續, 實踐中也往往出現問題, 導致糾紛。有些單位作為供貨方, 發貨時直接從預收暫存款中轉賬劃出, 發票交給購貨方時不要對方簽字, 更不要對方寫收條或在發票收款聯簽注轉賬說明, 結果也往往會引發糾紛。防范這些糾紛的方法有:一是如果準備向購買方開具發票, 應在向其開具發票或提交發票時, 要求對方在發票收款聯注明“貨款在暫存 (或預付) 款中支付”并簽字, 或者由供貨方寫好收到發票的收條, 說明從暫存款支付貨款, 請購貨方接收發票時簽字;二是如果因暫存款不足以支付貨款等原因供貨方不打算開具發票但要扣收款項, 則要求購貨方在收貨憑證上作類似說明, 或者在出具的欠條上寫出類似內容。

二、收取、轉交及空收款項的票據處理

(一) 一般交易及往來結算的收款條據。按照會計業務的慣例, 出納人員 (包括收款員, 下同) 的責任是憑票收款, “票”給付款人的幾聯 (或一聯) 中就有一聯屬收條性質, 出納人員原則上不自開自收。但在實踐中, 往來結算的收條或收據多由出納人員自開, 有些出納人員缺乏工作經驗, 對于可能在近期結清或欠付報銷款項的條據往往以白紙單寫, 不留存根, 會計俗語叫“撒手飛”, 這樣時間稍久, 出納人員忘記后即成為現金長款, 有時與現金短款抵消則更難覺察。待持據人來索款或核對時, 出納人員則陷入被動甚至被懷疑為貪污。因此, 出納人員開具涉及往來或收入的票據, 均應至少兩聯, 其中一聯留存。

(二) 代收款項的轉交。在企事業單位, 總難免發生由其他人員為出納人員代收款的事項。代收款項應當如何轉交給出納人員, 也是會計業務中容易出現糾紛的事項?,F實中, 代收人員一般總是出納人員的同事、熟人, 代收款轉交時, 多數情況下將現金與發票 (或收據, 下同) 收款聯一起交給出納人員即告了事。以后如果該收款聯丟失, 或者出納人員故意棄毀, 出納人員又“記不得”或不承認款已收訖, 責任則全由代收人承擔。防范這類糾紛的辦法有: (1) 有關發票存根不是由出納人員收存的, 由出納人員在發票存根聯簽字; (2) 代收筆數較多的單位, 可設置代收款交款流水賬, 由代收人逐筆登記和保存, 交款時由出納人員逐筆簽字; (3) 代收款數額較大的, 可由代收人直接存入開戶銀行, 在繳款單款項來源欄內寫明“×× (代收人) 代收××款”。

清欠人員代收款項轉交出納人員時, 除由出納人員開具收條給代收人的情況外, 也可以參照上述轉交款方法處理。

往來會計財務工作總結范文第5篇

教育局頒布的《中小學財務制度》中規定, “中小學校要實行集中記賬, 分校核算, 即在一定區域內設立會計核算中心, 統一辦理區域內中小學校的會計核算”。因此成立教育系統會計核算中心的目的在于把下屬每所學校的財務經濟活動處于財政全程監督和控制, 防范財務風險, 杜絕了私設小金庫、賬外賬、公款私存等現象的出現。學校會計原本的人事關系在學校, 學期結束由學校對其進行業績考核, 現今會計人員人事關系納入教育系統會計核算中心管理, 與學校脫離了人事關系, 增強了會計核算與監督的獨立性, 使會計人員能夠堅持原則, 站穩立場, 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大膽監督, 解決了會計信息失真、會計秩序混亂等問題, 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但目前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狀況是“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監督”相分離, 會計人員既不參與各學校的經濟活動, 又不全程履行監督職能, 只是在事后學校的報賬員來中心報賬時以票據審核進行監督, 而票據是否真實、合理, 會計人員難以發現。即使發現也無處罰權, 對不符合規定票據, 只能按相關政策予以拒付, 無法真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特別是往來款業務方面, 學校在加強財務管理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往來款管理, 在往來賬款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不少問題, 直接影響學校的資金周轉、會計信息的質量、領導的決策, 甚至影響單位的形象, 因此加強學校往來款管理勢在必行。

隨著我們區教育系統會計核算中心業務的不斷擴大, 每位會計人員身兼3、4所學校的會計業務, 每天窮于應付日常會計核算, 也往往忽視對往來款的監督管理。我區是市教育強區, 擁有豐厚的教育資源, 每一所學校特別是辦學歷史悠久的學校, 都有許多社會業務往來, 因此往來款上也占有很多資金。學校的往來款包括: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暫付款項、預付款項、應付款項、暫存款項、其他應付款等等, 它們都是以會計手段反映學校提供或接受勞務或購買商品時發生的債權和債務的關系記錄, 是學校收款的權利和付款的義務, 具有法律效力。

二、縱觀我區教育系統形成往來款的原因:

(一) 校長只重視教學業務工作, 工作繁忙, 不關注財務往來管理, 認為自己不占不拿就行了, 比如沒有及時結清工程款等一些業務往來款, 有學校搬入新校園已經三年多, 一些裝修工程結算還沒審計好, 當初預付款支付多筆, 收到對方單位的收款收據, 學校都做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

貸:銀行存款

三年多這應收賬款一直掛賬, 學校沒有及時催辦, 還沒拿到工程款發票, 會計不能結轉應收款, 做會計分錄:

借:事業支出

貸:應收賬款

因此影響了學校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及時性。

(二) 校長換任, 接任領導認為不是自己在職時發生的業務, 也不進行處理。結果是一任壓一任, 有的甚至壓了三、四任, 至今未進行處理。如:一所小學校往來款明細賬上一筆服裝廠應收款10萬, 是早年學校下屬校辦廠的一筆業務, 十來年至今無人挑擔處理。

(三) 經辦人員責任心不強, 辦好事情就以為“萬事大吉”, 未對往來款進行及時清理, 特別是一些金額較小的質保金, 對方單位一年后未來催收, 于是就一直掛賬, 沒有及時處理。

(四) 會計人員更換或退休, 前任缺乏會計知識, 責任心不強, 往來款項分類不恰當, 科目設置不合理和規范, 如:往來款明細名稱設立“其他”, 前任把小金額的不同類別的往來款, 如:個人養老金、個人工會費、個人公積金、伙食費、個別暫借款等等都納入其中, 十幾年下來, 往來款明細“其他”上的余額, 估計連她自己都弄不清楚到底是哪些往來, 離任未交待清楚, 后任對單位往來款項的真實狀況未認真清理分析, 也未及時向單位領導匯報, 造成核算不準確, 同一單位多頭設戶, 或者收回的往來款做收入處理沒有沖銷掛賬, 結果每年結轉新帳只進行粗線條結轉。

由于以上等原因, 隨著賬齡的增長, 出現無人認知的狀態, 于是出現呆帳死賬, 造成資金嚴重損失。

三、加強學校往來款管理的對策

(一) 領導認識要統一, 一些校長有本位主義思想, 對實施會計集中核算認識不到位, 認為資金的使用權在學校, “我的錢我想怎么花就這么花”, 會計核算中心只不過是各校會計在一起集中辦理專項業務, 本來會計就是記賬的, 還是有把學校會計放在不重要地位的思想, 學校領導要轉變這一落后思想?,F今會計已經從“服務型”向“監督型”轉型。

(二) 學校領導要掌握一定的財務知識, 不能只忙于學校教育事業, 還要關心學校的財務狀況, 特別是往來款的狀況, 不能“新官不理舊賬”, 認為以前形成的往來款于己無關, 因此置之不理, 不愿意觸摸“燙手山芋”, 從而造成“三角債”和呆死賬。不管是自己在任的還是前任的, 都應本著負責的精神, 做好催收工作, 加快學校資金周轉, 維護學校形象, 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正確的決策。

(三) 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加強業務水平, 會計集中核算后, 會計人員應對核算單位的監督由過去的事后監督變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監督, 不僅要加強對財政法規的學習, 熟練地掌握和運用, 而且要努力提高綜合素質, 做好會計基礎核算, 科目設立要正確規范, 善于從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了解掌握核算單位的財務收支情況, 及時敏銳地發現核算單位財務收支存在的問題, 幫助核算單位提出合理化建議。

(四) 加強內審監督, 特別是校長離任審計, 對于往來款要及時做好移交清理工作。要及時清理并按照規定辦理結算, 保證各項負債在規定期限內歸還。

(五) 堅持“誰經辦、誰催收、誰負責”的原則, 做到人員、崗位、責任三落實, 在經辦人、責任人調離換崗時, 應向學校負責人報告清欠工作進展情況, 完善交接制度。負責人往來款的催收工作應與學期考核進行掛鉤。

(六) 加強信息溝通工作, 中心會計人員應定期向分管校領導報送應收、應付余額、賬齡、風險分析等資料, 讓領導做到心中有數, 并與有關人員多交流溝通, 上通下達, 做好往來款賬目核對工作。

(七) 建立往來款管理制度。對個人出差學習等公務借款限定報銷時間, 超過一定時間未能報銷, 出具催收通知單。對外單位的往來款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函證, 超過3年未結清的要報校領導進行處理。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 及時組織結算和催收, 防止可能發生的意外或損失。

(八) 學校要加強風險控制意識, 對于重大事件, 要集體決策決議審批或實行聯簽制度。

(九) 要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 往來款上有利害關系的人員必須回避。

總之, 合理有效地防范與控制往來款的風險, 教育會計核算中心應高度重視, 加強監督, 確保學校的資金周轉及廉政建設。

參考文獻

[1]廖云峰.淺談高等學校往來款項的管理《經濟師》2007第7期

[2]張大福.淺析高校往來款項管理.中國論文下載中心往來款管理

往來會計財務工作總結范文第6篇

資產類往來科目包括資產負債表上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資產類往來科目的賬面價值, 是以其賬面余額減去壞賬準備確定, 該數據可以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上得到;資產的計稅基礎, 是指企業處置資產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即某項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資產類往來科目計稅基礎的確認要復雜的多, 這是因為:

(1) 資產類往來科目存在收不回來的壞賬, 而這些壞賬要作為資產損失進行稅前扣除。根據《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規定, 對于收不回的壞賬申請壞賬損失稅前扣除, 應提供下列相關依據:法院的破產公告和破產清算的清償文件;法院的敗訴判決書、裁決書, 或者勝訴但被法院裁定終 (中) 止執行的法律文書;工商部門的注銷、吊銷證明;政府部門有關撤銷、責令關閉的行政決定文件;公安等有關部門的死亡、失蹤證明;逾期三年以上及已無力清償債務的確鑿證明;與債務人的債務重組協議及其相關證明;其他相關證明。而有些壞賬是企業無法根據《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規定取得相關的依據, 也就無法稅前扣除。如有些出口業務發生的壞賬, 要取得相關依據就很困難或成本太高, 造成無法稅前抵扣;對于購貨企業已無償還能力又不破產清算, 進行訴訟又成本太高且貨款一樣無法收回, 從其他方面又難以取得無力清償債務的確鑿證明, 也就無法進行稅前抵扣;由于壞賬存在無法稅前扣除的情況, 所以要想比較準確的確認計稅基礎比較困難。同時, 即便能夠扣除, 如果每一筆往來要判斷, 工作量非常大, 且沒有必要。實際工作中, 為簡化核算, 企業往往只對會計上已全額計提壞賬的往來單位和三年以上的往來單位進行判斷確認是否存在無法稅前抵扣的情況即可。

(2) 稅法規定與經營無關的支出不能稅前扣除。而實務中, “其他應收款”發生的壞賬損失大部分是與經營無關的, 依據規定, 其發生的壞賬損失即使能取得相關依據也不能稅前扣除, 包括大股東占用款發生的壞賬損失、非金融企業借款發生的壞賬損失等。因此, 資產類往來科目計稅基礎的確認要充分考慮無法或不能稅前扣除的壞賬, 而不能簡單的將賬面余額作為計稅基礎。資產類往來科目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的差異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如果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該資產類往來科目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企業才可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一般情況下, 資產類往來科目不會出現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時間性差異的情況, 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資產類往來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計算公式如下:

資產類往來科目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資產類往來科目的賬面價值-資產類往來科目的計稅基礎

= (資產類往來科目的賬面余額-壞賬準備) - (資產類往來科目的賬面余額-無法稅前扣除的壞賬準備)

=壞賬準備-無法稅前扣除的壞賬準備

資產類往來科目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資產類往來科目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所得稅稅率

[例1]A公司2009年年未應收賬款余額為5000萬元, 已提取壞賬準備500萬元, 預計不能稅前扣除的壞賬70萬元。其他應收款7000萬元, 已提取壞賬準備5200萬元, 預計無法收回的大股東占用款4500萬元。該公司的所得稅稅率25%。

該項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4500萬元 (5000-500) , 其計稅基礎4930萬元 (5000-70) , 計稅基礎4930萬元與其賬面價值4500萬元之間產生430萬元晢時性差異, 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07.5萬元 (430×25%) 。該項其他應收款的賬面價值1800萬元 (7000-5200) , 其計稅基礎2500萬元 (7000-4500) , 計稅基礎2500萬元與其賬面價值1800萬元之間產生700萬元晢時性差異, 即可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75萬元 (700×25%) 。

二、負債類往來科目的確認與計量

負債類往來科目包括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負債的計稅基礎, 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理論上講, 負債類往來科目的確認與償還一般不會影響企業的損益, 也不會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為0, 計稅基礎即為賬面價值。這樣看起來負債類往來科目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確認比較簡單, 其實不然, 現實中, 負債類往來科目在某些情況下, 由于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法規定的不同, 使其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之間產生差異從而增加。

(1) 如果存在預提性質的往來時, 就會產生可抵扣晢時性差異。如家電企業按銷售額一定比例提取的產品保修基金、化學危險品生產企業、煤炭生產企業提取的安全生產基金, 會計上已經確認為費用, 稅法規定要在費用實際發生時才能稅前扣除。這時, 未來期間按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為賬面價值, 計稅基礎等于0, 此時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 產生了可抵扣晢時差異。

(2) 對于企業收到客戶預付的款項, 因不符合會計上確認收入的條件, 將其確認為一項負債, 如果根據稅法收入確認原則規定要確認收入, 該負債在稅務上已經確認為收入, 其計稅基礎為0, 此時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 產生了可抵扣晢時差異。

(3) 稅法規定超過時間未支付的包裝物押金要確認為應納稅收入, 企業會計上這時還是一項負債。由于該負債在稅務上已確認為收入, 其計稅基礎為0, 此時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 產生了可抵扣晢時差異。

(4) 稅法規定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也須確認為應納稅收入, 在日常稅務管理中稅務人員常要求企業將3年以上未支付的應付款 (未能準確說明應支付時間的) 確認為應納稅收入。而企業會計上如果還未確認收入, 還是一項負債。稅務上已確認為收入, 該負債的計稅基礎為0, 此時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 產生了可抵扣晢時差異。

綜上, 由于會計上和稅法上確認的口徑和時間上的不一致, 負債類往來賬在某些時候會出現會計上已確認為費用, 而稅法尚不能確認為費用;或稅務上確認為其他應稅收入, 而會計上未確認收入, 還是一項負債。由此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 產生了可抵扣晢時差異, 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具體公式表述如下:

負債類往來科目產生的可抵扣晢時性差異=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負債類往來科目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類往來科目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所得稅稅率

[例2]B公司是一家化工生產企業, 2009年年未按規定提取了安全生產基金1200萬元, 預收款6000萬元, 其中1000萬元按稅法須確認收入 (假設不考慮增值稅的影響) 。超過時間未支付的包裝物押金120萬元。

安全生產基金賬面價值1200萬元, 計稅基礎為0 (1200-1200) , 產生可抵扣晢時性差異1200萬元, 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300萬元 (1200×25%) 。

預收款的賬面價值6000萬元, 計稅基礎為5000 (6000-1000) , 產生可抵扣晢時性差異1000萬元, 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50萬元 (1000×25%) 。

超過時間未支付的包裝物押金的賬面價值120萬元, 計稅基礎為0 (120-120) , 產生可抵扣晢時性差異120萬元, 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30萬元 (120×25%) 。

綜上所述, 往來的科目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能否對往來科目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負債產準確的確認的計量將對企業資產及負債的確認產生重大影響, 并涉及所得稅的相關處理。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網絡客服崗位實習報告范文下一篇:物流主管年度工作計劃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