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語文學科生命課堂管理論文范文

2023-12-16

語文學科生命課堂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小學語文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證。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推行民族語與漢語并重的雙語教學,目的是希望少數民族教師能夠用流暢的國家通用語言為少數民族學生授課,從而讓少數民族學生熟練地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方便學習、工作和生活,有利于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那么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培訓應該怎樣開展?針對小學語文雙語教師培訓應建立一套怎樣的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為緊要和迫切。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政策文件與研究文獻,旨在建構科學的小學語文雙語教師培訓評價指標體系。

一、相關理論研究

本文所建構的小學語文雙語教師培訓評價指標體系,主要目的是評價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經過培訓,是否能承擔起相應的雙語教學任務。在進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之前,有必要進行相關理論研究。其中包括:雙語教學、雙語教學能力、語文雙語教學能力等概念的界定;小學語文學科特點,包括小學語文學科知識特點以及小學生語文學習心理特點。

1.雙語教學

《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對“雙語教學”一詞的解釋是:“The use of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即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學科教學的運作方式。我國的民漢雙語教學,在于培養“民漢兼通”的雙語人才,使之能同時在本民族語和漢語之間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自如的切換,并能夠熟練運用兩種語言交際、學習與生活。本文認為,雙語教學指用漢語和少數民族母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以漢語為主),通過專業學科知識的教學來達到掌握專業學科知識和提高漢語能力的教學活動。

2.雙語教學能力

羅樹華、李洪珍在《教師的能力》一書中指出,教學能力主要是指各科教師應當普遍具有的運用特定教材從事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唐玉光提出教學能力有層次之分:第一個層次為教學的基礎能力,一般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注意力;第二個層次為教學的一般能力,包括自學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教育機智和專業能力;第三個層次為教學的具體能力,包括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學業檢查評價能力[1]。本文中教學能力即第三個層次,指教師進行本學科教學活動,完成本學科教學任務應具備的具體能力。由此,雙語教學能力即指教師從事本學科雙語教學工作所應具備的各種能力。

目前有許多研究對雙語教學能力進行了解構,美國雙語教育教師的入職標準和認證指南,提出了雙語教師基本素養:(1)語言水平,兩種語言均要達到聽、說、讀、寫和順暢交流的程度,能用兩種語言進行學科教學;(2)語言學知識;(3)文化知識;(4)教學方法;(5)課程開發和改編能力;(6)評價能力,包括語言評價、內容評價和雙語教師自我評價;(7)處理好學校和社區的關系;(8)教學實踐能力。在我國,熊建輝的研究指出雙語教學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學科教學能力、課程實施能力、班級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的能力、學習網絡建立的能力、教學與學習評價的能力、行動研究的能力[2]。楊淑芹等認為,雙語教學能力主要包括:雙語表達能力、雙語教學設計能力、雙語教學實施能力、雙語教學評價能力[3]。吐爾地·買買提認為合格的雙語教師除了達到一般學科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外,還必須具備以下幾種能力:處理雙語和雙語基礎知識的能力;學習雙語和學科知識的能力;雙語課堂教學內容整合能力;雙語表達能力;營造雙語教學環境的能力[4]。

鑒于本研究對雙語教學能力的界定,以及天津師范大學新疆雙語骨干教師培訓的實際情況,本文將雙語教學能力分為雙語教學設計能力和雙語教學實施能力。雙語教學設計能力包括教學目標設計能力、教材處理設計能力、教學方法設計能力和教學流程設計能力。雙語教學實施能力主要包括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監控能力。雙語教學能力有其特殊性,除了包含一般教學能力外,還須兼顧“雙語授課”的語言表達特性,它是教學能力與語言能力的有機融合。

3.小學語文學習特點

小學語文既是基礎工具學科,又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學科,既是發展兒童語言的學科,又是發展兒童心靈的學科[5]。小學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思想性、情感性的統一。小學語文的學習是以語言為載體來推動學生思維發展、心靈成長。所以小學語文雙語教學中的教師不僅是用雙語來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能用雙語來進行語言表達和交流,同時提高思想品德,陶冶情感和增強智慧。那么,進行雙語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了解漢語的語言知識,更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與傳統,而不是兩種語言之間的簡單對譯和硬譯。

4.小學語文雙語教學能力

小學語文雙語教學能力指小學語文雙語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工作中所具備的各種能力。其中包括小學語文漢語教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小學語文漢語專業知識掌握能力、小學語文漢語教學設計能力和小學語文漢語教學實施能力。

二、評價指標構成解析

鑒于天津師范大學新疆雙語骨干教師的培訓背景,結合國內外的研究,我們把小學語文雙語教師培訓評價的外延界定為小學語文雙語教師漢語教學語言表達、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漢語學科教學知識和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漢語教學能力三個方面(見表1)。

1.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漢語教學語言表達

小學語文的雙語教學中對教師的漢語水平要求較高,不僅應該具有漢語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還要具有較高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要有正確的漢語發音能力和講比較標準的普通話的能力;要具有善于組織語言的能力,能用漢語講出語氣連貫、層次清楚、富有邏輯性的句子;要有選擇語言的能力,能區別同音字、近義詞、反義詞和詞語的感情色彩;要有美化語言的能力,教師的語言不僅要干凈、連貫、正確,還要通俗、易懂、具體、生動,具有啟發性。

現在流行的HSK(中國漢語水平考試)考試和MHK(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考試對漢語能力的考核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但無論HSK考試還是MHK考試,均為一種不分種族,不分年齡,不分專業的普適性語言培訓標準,對于雙語教師的漢語考核都有不足之處。雙語教師培訓工作的目的是培養熟練使用漢語授課的中小學教師,特別是其專業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因而所構建的評價指標對小學語文雙語教師漢語教學語言表達的評價采用的是MHK考試成績與模擬授課(現場授課或者雙語培訓教師的上課視頻等)考核相結合的方式。

漢語教學語言表達占總分的30%,其中MHK考試等級占10%,教學口語表達占20%。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學前和中小學雙語教育發展規劃(2010—2020年)》:母語非漢語的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應當達到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MHK)相應標準,高中、初中和小學漢語課程教師應當分別達到四級乙等、三級甲等及以上等級;非漢語課程教師應當分別達到三級甲等、三級乙等及以上等級;幼兒園教師應當達到三級乙等及以上等級;同時,本民族語言文字也應當達到相應水平。

2.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漢語學科教學知識掌握

20世紀80年代,舒爾曼提出了PCK的概念,即學科教學知識,是指學科內容知識和一般教學法知識的交集。對小學語文教師而言,語文知識是指教師所具備的語文綜合知識,包括文字學基礎知識、漢語基礎知識、文體學基礎知識、修辭學、邏輯學基礎知識和文學常識和修養;語文教學內容知識是指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小學學段語文學科所要求的教學內容知識,包括課文、背景材料、教材結構體系,以及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等指導性文件;一般教學法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包括小學生身心特點、認知結構特點以及相應的教育教學措施。

本部分內容占總分的30%。對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掌握,可依據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標準進行命題,通過筆試成績測試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知識掌握水平。

3.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漢語教學能力

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漢語教學能力包含漢語教學設計能力和漢語教學實施能力兩個方面。本部分內容占總分的40%。

(1)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漢語教學設計能力

漢語教學設計是為了雙語教學的順利實施而對教學流程所做的設計,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結構的組織等。雙語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體現了他們的課程理念、對教材的分析、對教育理論和規律的把握以及對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掌握。本部分內容占總分的20%,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文書設計(如教案、學案、教學設計等)進行考評。對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考評可參照每一部分的設計情況,由考評專家綜合打分。

(2)小學語文雙語教師的漢語教學實施能力

小學語文雙語教師漢語教學實施能力是指小學語文教師的漢語課堂教學能力,是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和漢語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重要能力,包括漢語情境創設能力、漢語呈現知識的能力和課堂監控能力。其中漢語情境創設能力指教師能夠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創設恰當的漢語情境,展開師生、生生之間的漢語交流;漢語呈現知識的能力指教師漢語提問能力、雙語轉換能力以及多媒體演示能力。課堂監控能力指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教學,調節教學的進度,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本部分內容占總分的20%。小學語文雙語教學實施主要依據模擬授課(現場授課或者雙語培訓教師的上課視頻等)情況,由考評專家給出成績。

基金項目:國家和自治區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新疆雙語教師培訓指標體系研究(2012-XJJG-215)。

參考文獻:

[1]唐玉光.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J].外國教育資料, 1999(6):43.

[2][3]楊淑芹,孟凡麗.試析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構成[J].貴州民族研究,2009,29(4):154.

[4]吐爾地·買買提.烏魯木齊市中小學維吾爾族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7.

[5]田本娜.小語教學論稿[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9-1.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李楠)

語文學科生命課堂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體系發生了重要轉變,更加注重語文學科與班級管理的全面融合。尤其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積極影響下,班主任已經將班級管理工作與語文學科教學逐漸融為一體,力求通過正確的課堂德育教育評價,逐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美化和觸動現代小學生幼小的心靈,在提升學生語文學科綜合成績的同時,強化小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诖?,文章簡要分析了幾點學科教學與班主任管理結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班主任管理;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引言:班主任管理并非單純是指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班級學習風氣、班級文化氛圍進行管理和優化建設,更需要在班級管理以及學科教學相輔相成的積極引導下,全面做好小學高段年級學生心理管理以及德育教育。班主任應當通過語文學科教育滲透德育教育,在正確的課堂評價與班級管理引導下,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激勵和鼓舞。為此,越來越多的小學一線班主任教師正在研究如何做好語文學科以及班級管理的有效融合。

一、做好班級學習風氣優化建設

在班主任管理中,班級學習風氣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小學班集體中是否具有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成績以及德育教育產生關鍵性影響。如果小學班集體缺少正確的班風和學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受到較大負面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明顯不足。小學高段年級是幫助學生養成正確學習行為習慣以及思想道德修養的關鍵時期,因此,班主任教師應當圍繞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積極開展更具深度的班級管理工作,著重做好班風、學風的優化建設工作。

例如,在進行《七律·長征》一課教學活動中,班主任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學習,感悟紅軍在遇到困難局面、千難萬險時所展現的樂觀精神、拼搏精神以及強烈的英雄主義。隨后班主任教師再將課文與學生的班級學習生活進行融合,讓學生認識到:“即便學習是一件比較艱苦的事情、即便學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不能輕言放棄,而是要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以及完全拼搏的精神”。這樣便可以在班級內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和學風,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建立起正確的學習與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1]。

二、加強班級管理模式創新調整

一直以來,很多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都表現出:管理手段先進性不足、管理理念創新性缺失、管理模式豐富性偏弱等問題,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以及德育教育引導會產生不利影響。為此,班主任教師需要積極創新調整班級管理模式,提升班級管理模式的優越性、創新性和先進性水平,進而實現對現代小學生的心靈塑造以及思想道德修養的養成。

例如,在進行《窮人》一課教學時,班主任教師便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法”,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深度學習,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真正做到各抒己見,在思維交流碰撞的同時,讓學生的課堂學習能效大幅提升。比如,班主任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組內討論:“桑娜與漁夫的內心世界是什么樣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如何做出美化人們心靈的事情?”。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主動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讓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更加深刻的分析與理解,實現對學生美麗心靈以及思想品德的正確引導。班主任無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只需要在每個小組內隨機對某個學生進行提問,就能夠準確了解每個小組內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實現對各個學習小組的針對性監管。

三、注重班級教育評價體系改革

小學班主任教師必須要徹底改變老舊的教育教學評價模式,積極做好班級管理教育評價體系的改革創新,要讓學生認可和接受新的教育評價方式,這不僅是提高班級管理能效的關鍵所在,更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比如,班主任教師可以在班級內實施“激勵獎勵機制”,對于表現好的學生進行激勵獎勵,而對于表現不佳的學生并不采取極端的教育管理方式,而是通過正確的引導與激勵,讓學生從正面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與缺陷,從而使學生主動進行改正,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心靈以及品德得到積極有效的正面教育。例如,在《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教學時,班主任教師便可以通過播放破壞大自然環境導致小動物、植物死亡等極具視覺和心理沖擊力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使小學生可以從點滴的行動中主動去保護自然環境,勇于制止其他人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2]。

四、結語

小學高段年級班主任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心靈與品德進行培養教育,尤其要做好語文學科與班級管理的融合發展,這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給小學高段年級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實現對小學生思想美、心靈美、文化美、品德美良好教育培養的重要途徑。為此,班主任教師應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基本理念,逐步探索出新的德育教育實踐路線,讓學生能夠實現“寓教于樂”,真正學習好語文學科基礎知識并且養成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李丹.如何將小學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機結合[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4):165-166.

[2]王麗娟.管理與教學相輔相成——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J].科普童話,2020(22):175.

語文學科生命課堂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教育改革的新一輪推進,更多新型教學模式被引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經過不斷實踐研究,發揮出獨特價值。由于農村語文教育的特殊性,為了確保其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對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進行有效分析,采用合理策略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的更高層次提升。

【關鍵詞】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農村小學語文學科;有效策略

一、引言

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在農村小學語文學科中的應用,主要是指學校和教師以實際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為基礎,結合當前教育形勢和發展規劃,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層次進行語文教育的過程,可以充分滿足農村語文學科發展需求,有效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構建教研、科研和培訓一體化的多角度整合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農村小學語文學科綜合水平。

二、農村小學語文學科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現狀

眾所周知,農村學校中師資力量和硬件設備都會與城鎮學校存在一定差距,而且教學觀念和方法相對落后,缺乏對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投入的足夠重視。這種教育現狀導致農村小學語文學科中的校本研修呈現出過度的形式化,沒有發揮出自身真正的實用價值。另一方面,農村小學在開展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活動時,經常會與區縣進修組織大型教研活動,授課、聽課、評課等環節都有待加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重模仿輕創新,重展示輕實踐參與,阻礙了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效果在農村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進一步提升。

(一)缺乏明確主題

即便部分農村小學已經認識到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對其開展、研究力度,專題研修意識得到有效增強,但是每學期該定什么主題,如何定,成為校方和教師的難點問題。這種情況下,往往是想到什么就以其為主題,未能充分考慮農村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際需要以及現階段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真實進展,隨意性相對嚴重[1]。并且常會出現一個研修主題組織一次活動,解決一個問題,從而導致整個學年中農村小學語文學科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次數較多,結構紊亂,主題不明,缺乏緊密的內在聯系,削弱了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二)形式過于片面

現階段常見的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形式有很多,像觀課議課、反思總結、同伴互助、專家講座、課例分析和沙龍論壇等,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只是擇其一,或進行組合,為后續教學活動順利穩定開展埋下隱患。長此以往,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會引起師生疲于應付的心理,無法對癥下藥,也會令農村小學語文學科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形式過于片面化,難以體現其本身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三)主體力量不足

在農村小學語文學科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中,教師是主體,同時也是最直接的教育受益者。但是根據調查實踐,大部分農村教師由于職業素養和意識的影響,往往并不熱衷于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因此缺乏足夠的自主研修積極性[2]。另外,在農村小學語文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活動中,代表發言、學術探討、課例展示等都是同樣的幾位年輕教師。由此可見,農村小學校本研修面臨著嚴峻的師資主體力量不足的問題,直接導致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收效甚微,無法進行下一步的實踐反思。

三、農村小學語文學科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有效策略

為了充分將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落實在農村小學語文學科中,合理有效的策略必不可少,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結合創新教育觀念,不斷加強農村小學校長和相關研修教師小組的正確培訓。一方面有效突出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的重要價值,另一方面樹立一線教師充足的研修意識,盡可能營造濃郁的校本研修氛圍。

第二,樹立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的長遠發展眼光,進一步推動其在農村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順利應用。全面拓展教師的常態工作思路,對教研任務展開基本的創新。同時,教師素質提升和教學管理雙管齊下,做好農村小學的引導工作,為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提供發展平臺。

第三,教師在進行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時,要聚焦課堂,重視教學技巧,以便及時糾正錯誤,幫助農村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教師的核心職業素養。

第四,明確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活動內容和主體對象,可以利用城區校本研修模式作為示范,逐漸帶動農村學校的進一步提升,爭取在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方面做到城鄉均衡發展。

四、農村小學語文學科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模式

(一)做好教學反思與改進工作

要想切實發揮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在農村小學語文中的實用價值,教師務必要做好自身反思和改進工作[3],在教學中逐漸發現不足,有針對性地加以改正,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效果。比如在識字教學中,合理利用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策略,不僅可以充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而且可以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荷葉圓圓》中,出現一個生字“籃”,與常見的“藍”是同音字?;谕榛ブ叫1狙行蘩砟?,教師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經驗對其進行分析,然后找出最佳教學方式,在不同教學思維的碰撞中,可以得出搖籃的“籃”和藍天的“藍”雖然發音一樣,但是部首和字義都不相同,引導學生正確區分,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同時強化教師的職業能力和素養。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全部職能

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主體是教師,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指導職能,一方面有效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促使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逐漸步入正軌。另外,要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和教學硬件設施的投入,將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實際應用情況納入教師績效考核中,活躍教師思想,不斷完善農村小學語文學科中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模式。

(三)校本研修背景下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是反映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教學模式在農村小學語文中應用進度和效果的直接途徑,與教師的職能發揮以及日后的可持續發展都有著緊密聯系,能夠充分發揮激勵作用,促使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內容,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和素養[4]。通過自我評價、同伴互助評價、學校評價等方式,教師能夠發現自身不足,學到他人優點,從而收集分析真實有效的教學反饋,在提高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水平的同時,切實打造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教育新形勢下,利用合理策略實現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在農村小學語文學科的落實,具有實踐必要性,讓學生可以集思廣益,拓寬知識視野和語文思路,切實推動農村小學語文的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田祥媚.小學語文教學中同伴互助學習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17(22):33-34.

[2]張笑予,程莉榮.同伴互助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26):245-246,251.

[3]王蕾.研修一體,智慧共生——例談課題研究式校本研修的探索與實踐[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6(12):57-60.

[4]陽志榮.淺談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中學校本研修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2):6.

語文學科生命課堂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生命教育,是指通過對學生進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發展等知識的傳授,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對他人的生命有珍惜和尊重的態度,并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對社會及他人的愛心,使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展?;趯W校生源多數來自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習基礎薄弱且不穩定這一現狀,為了尋求學校內涵化發展的道路,筆者所在學校以《立體推進小學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為抓手,以“綠色生命校園”為辦學愿景,積極探索生命教育途徑,關注師生生命成長。

實施生命教育課程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載體,是承載教育理想、實現教育目標的重心和基礎。構建“綠色生命教育課程”體系,關照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成長,滿足不同個體的多樣化需求,是“綠色生命教育”的有力依托。學校整合優質資源,開發生命教育校本知識課程及拓展活動課程,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開發校本課程 學校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力量,以生命教育為主線,整合健康、心理、安全、法制、環境、毒品預防等主題教育內容,以平安、休閑、健康、快樂為主題,相繼開發了學校生命教育校本課程?!督】灯穫戎赜谛l生健康、飲食習慣、食品衛生;《平安篇》的內容包括校園安全活動、撥打特殊電話、學會游泳、水火電的安全知識及自救;《休閑篇》讓學生了解棋類、花草的養護、時尚運動——滑冰、健康上網;《快樂篇》則讓學生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實現自我。其中,每個篇章都分為低年級和高年級,主講專題相同,但內容由淺入深。比如《快樂篇》有“生命教學”“我長大了”“與人共處”“自信是朵美麗的花”“做情緒的主人”5個專題;《健康篇》有“蔬菜”“水果”“方便面”“預防近視”“食品安全”“預防齲齒”6個專題。將生命教育系列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計劃。每周開設一節生命教育課,做到定師資、定課時、定教材,使生命教育在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中重點實施。學期結束,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繪畫展、小制作、征文等形式,展現校本課程教學效果。

拓展活動課程 結合學科特點,發揮教師專長,開設多元活動課程,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特長與興趣。比如,鼔號、足球、籃球、輪滑、田徑、武術、合唱、繪畫、機器人等20多個活動課程。每學期一次的語文節、數學節、英語節、體育節;每年一次的讀書節、藝術節、游戲節……讓全校學生在活動中盡情享受生命的美麗,體驗成長的快樂。

課堂構建,引領學生成長

課堂是實施生命教育的主陣地,是踐行“綠色生命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徑。生命教育課堂,是以生為本、真正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是充滿生命氣息、洋溢生命溫暖和快樂的課堂,是師生互相促進、互動生成的課堂。

擬定生命教育課堂評價標準 為了有效推進生命教育課堂教學,學校圍繞生命教育指標,擬定《生命教育課堂評價標準》,要求教師遵循評價標準進行備課、上課、反思,把握和調控課堂。構建生命教育“五步”課堂教學模式,即:情境導入——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題升華——拓展運用。生命教育課堂體現“三自”(即自主、自然、自樂),強調“三有”( 即有趣、有情、有效)。課堂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彼此對話、相互交融,盡情舒展著生命綻放的美麗。

挖掘生命教育學科滲透點 各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和利用隱藏于學科知識體系中的生命教育思想,把人文素養、生命意識以及生命價值的培育滲透在學科教學中,融匯在課堂里,整理出各自學科的“生命教育滲透點”。

堅持生命教育主題研究 每學期,學校以“實踐生命教育,構建生本課堂”為主題,舉行生命教育展示活動,通過家長開放日、教學研究周、1+4共同體課題研討、名師名班主任工作室課例展示等活動,將課堂面向同行,面向家長,面向社會。另外,定期邀請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了解學校的管理與發展趨勢,了解課堂教學和課改方向,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共同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活動優化,關注體驗

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結合生命教育課程,圍繞“認識自我、交通安全、環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內容,開展了“五個系列”的生命教育體驗活動,為學生張揚個性、展示才藝、實現生命價值提供了舞臺。

認識生命系列:“了解自我、理解生存” 通過系列主題活動,讓每個學生認識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逝去,便再也無法追回”,從而能夠正確對待生命、正確認識自我,進而感受生存的意義。一是組織全校學生觀看“生命的誕生”,讓學生明白“是父母孕育并給了我們珍貴的生命,在我們的成長中傾注了父母的心血”;二是利用全國哀悼日,開展全校師生集體默哀活動,讓學生體驗失去生命之苦,感受生命的脆弱;三是利用暑期,開展“聽講那過去的故事”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活著;四是建立“樂樂聊吧”,每天定時開放,傾聽學生的煩惱,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建立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感恩生命系列:“感激親人、感動心靈” 利用三八婦女節、清明節、教師節、十歲成長禮、畢業典禮等教育契機,結合“感激親人、感動心靈”主題,每年開展系列感恩活動,如“制作感恩賀卡”“我為媽媽洗洗腳”“我當一天雞媽媽”等,讓學生在學會感恩的同時,也把真情傳遞給周圍的人,傳遞給社會。其中,“清明節里知感恩”是學校感恩系列的特色活動。每年清明,學校會組織全體學生開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題活動,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民風民俗與封建迷信的區別,祭祀先人是一種對生命的感恩行為。

珍愛生命系列:“學習技能、學會自救” 學校圍繞“消防、交通、防震、放溺水”等方面的內容,定期開展“學習技能、學會自救”主題活動,通過講座、展板、主題隊會、征文、繪畫、資料卡、集體簽名等形式,了解這些事件的危害性,學習逃生知識和技能;通過防震防火演練,參觀消防支隊、地震臺、120急救中心等,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意外面前增強自我防護的意識,初步學會應急生存本領。教育學生不僅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更要珍惜他人的生命,并將活動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區,讓所有的生命在理智中存活,在真情中延續。

保護生命系列:“關注環保、關愛地球” 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的生命。學校以“關注環保,關愛地球”為主題,成立“環保小天使”“環保小衛士”“環保小偵探”等志愿服務社團,結合紀念日開展系列保護生命的主題活動?;顒有问蕉鄻?,內容豐富,富有創意。比如,“植樹節”,開展綠色標語和體驗日記的征集、為花壇插牌、小樹認領等活動;“環境保護日”,開展手抄報、二手市場進社區、“我動手、我快樂”環保手工制作、“我行我秀”環保服飾展演等活動。學校還組織學生到社區鏟除“牛皮癬”,發環保宣傳單,進行環保小調查等活動,充分培養學生保護地球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享受生命系列:“品味生活、品嘗快樂” 為了讓學生張揚生命的個性、體驗生命的價值,學校利用每年5月“生命教育展示月”給學生提供享受生命的舞臺,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通過組織開展每年一屆的“春芽杯”小歌手大賽、書畫聯展、生命教育展演、“唱經典紅歌、做陽光少年”大合唱等系列活動,讓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品味生活,品嘗快樂。

構建生命教育校園文化

學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任,應立足學情,積極構建生命教育校園文化,以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文化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構建精神文化 學校的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它是師生在學校生活中所共同具有和共同信仰的基本價值觀念。其一,積極向上的校訓、校風。這是學校文化的靈魂,是學校統率全局的旗幟,是學校品味的文化名片,它對學校師生如何做人和做學問,提出了方向性、針對性、激勵性、規范性、簡約性的要求。結合校情,學校提出“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訓,提出“誠信做人,快樂學習,自主創新,健康生活”的校風,圍繞富有生命氣息的校訓和校風,扎實開展校園文化、班級文化、組室文化建設,整體構建綠色生命校園文化。其二,豐富多彩的師生活動。師生共同參與廣播操比賽、足球賽、籃球賽、趣味運動會、元旦聯誼會等,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激發師生的潛能,煥發生命的活力。開展“生命教育”以來,師生的精神面貌、價值觀得以提升,校園里形成了“人人有快樂的追求,班班有奮進的目標,天天有攀登的行動,時時有成功的喜悅”的精神面貌,學校真正成為友愛的家庭、創造的舞臺、成長的樂園、精神的家園。

彰顯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學校日常管理所形成的規章體系,集中體現具有個性特點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運行制度。它的文化內涵包含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一是以制度的形式,確立學校的辦學愿景。將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辦學思路、發展規劃都形成制度,讓其科學化,規范化。二是以規章的形式,建立管理制度。合理的制度是學校良性發展的保障。學校建立開放、多元、競爭、有序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教師工作制度》《教師考勤制度》《教師嘉獎條例》,內容涉及師德師風、教育教學、校本研修以及教育科研等多個方面。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為自己“量體裁衣”,制定《教師個人發展規劃》。三是以活動的形式,建構校本研修制度。學校教師校本研修制度包括每課一個反思、每周一場教研、每學期一節公開課、每學年一次基本功展示。通過這“四個一”活動,促進教師加強業務進修,提高業務素質,從而更好地教書育人。

創設環境文化 校園的綠化、美化應當和文化建設相結合,使每一個角落都發揮育人功能。學校開辟春芽雕塑園、小荷書畫室、樂樂聊吧、快樂書屋、陽光運動場等陣地,給學生提供舒心的學習與活動場所。樓廊布置校園之星、學生書畫作品和教師的生命教育格言,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更具教育示范作用。教室內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學生守則,班班有綠植角、生命教育專欄,文化布置各具特色。校園里所有的環境布置,都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潛移默化地潤澤并影響著每一位學生。

通過實踐與探索,生命教育已融入學校師生的心中,融入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通過生命教育,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通過生命教育,把學校鑄造成學習的樂園;通過生命教育,讓每一位師生快樂學習、健康生活。

【本文系作者主持研究的2017年度馬鞍山市教育科學專項課題《立體推進小學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MGZ1714)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金瑞小學)

語文學科生命課堂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一、樹立創新教學意識, 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

想要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教師就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方式, 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活力。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童年階段, 充滿了活力和朝氣, 這對于創建活力課堂有很大幫助。針對學生活波好動的性格特點, 教師要因勢利導, 創新教學模式, 讓學生都能夠活躍地在語文課堂上表現自己, 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 就有很多讓學生很感興趣的課文, 教師要能夠利用這些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活力。比如在學習《小獅子愛爾莎》這篇課文之前, 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出各自喜歡的小動物, 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說出小貓、小狗、小麻雀、小雞等寵物來。語文教學課堂會因為學生爭相發言而充滿生命活力, 這時候教師再不失時機地引出《小獅子艾爾莎》這篇課文, 給學生講述一個女孩和一只可愛的獅子的故事, 讓學生學習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二、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

想要實現語文活力課堂, 教師就必須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要充分地了解學生學習心理。通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教師能夠充分熟悉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于學生的問題, 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及時地解決, 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同時, 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多進行交流, 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討論問題, 以此來加強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

通過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課堂討論, 能讓語文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 從而充滿生命活力。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 教師在對《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教學時, 應該先鼓勵學生討論這樣的話題:小朋友們, 你們家鄉中最美的是什么啊?對于教師提出的這個問題, 學生就會爭先回答出自己家鄉美麗的景色, 使課堂氣氛變得充滿了活力。這時候, 就是再去引導學生學習《桂林山水》, 讓學生充分領略到桂林景色的優美。

三、為學生營造有趣的教學情境

在語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 有很多課文需要學生置身到故事情境中去想象, 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充分領略課文的主旨和意義。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 教師往往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 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受到極大的壓抑。對于一些需要教學情境的課文, 教師往往并不能為學生營造合適的情境, 讓語文教學課堂失去應有的趣味性和生命力。

有時候,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課文, 為了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 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 來創建不同的教學情境。比如, 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借生日》這篇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忘記了媽媽生日的學生, 在自己生日這天給媽媽過生日, 準備把自己的生日借給媽媽。為了幫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 教師可以營造這樣的一種教學情境:由同學甲扮演孩子, 由同學乙扮演孩子的母親, 讓他們共同演繹課文中的故事, 從而營造出一種溫馨感人的教學情境。而在《西門豹》這篇課文中, 則含有豐富精彩的故事內容, 教師可以用編演課本劇的方式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學生們通過扮演西門豹、巫婆等角色, 充分地融入到課文故事當中。

語文學科生命課堂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一、課堂因互動而精彩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其之間各個方面都充滿著差異。語文課堂教學就是要將這種差異作為一種教學的資源,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感悟,創造條件讓學生展現豐富多彩的個人世界。如在教學《趙州橋》一課時,在初讀課文后,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趙州橋的情況。我讓每位學生把自己當作趙州橋進行自我介紹,一下子學生的積極性陡然高漲。一位學生這樣介紹:“我叫趙州橋,小名濟橋。我出生在河北省趙縣的河上,我是隋朝的工匠李春生下的。今年我已經1300多歲了。”學生把自己當作趙州橋自豪地向別人展示介紹,課堂成了學生自由發揮的歡樂天地。又如,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了趙州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教學這一節時,我向學生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趙州橋的設計師李春帶著工匠們來到我們身邊,你會怎樣采訪他們?”接著小組合作,一人當記者,三人當被采訪者,然后全班交流。在教學中,學生穿越時空所作的采訪交流,是學生真實的內心體驗,是一種無形的心靈感染,對學生的影響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這樣的采訪設計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這樣的互動教學設計使古老的趙州橋也煥發了生命的活力。整堂課學生興趣盎然,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可見學生進入了欲罷不能、樂此不疲的積極狀態之中。這樣的語文課,讓每一個學生體驗、感悟,打開了學生思維和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發出了屬于自己的心聲,產生了自己的思想,充滿了創造與發現的魅力,顯現出生命的多姿多彩。

二、課堂因賞識而絢麗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一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這種保護就是一種教育。因此,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是個性飛揚的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要有一個綠色的生態環境,學生要有思考的自由,要有說話的自由,要有生命本真展示的自由,更要有個性流淌的自由。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鼓勵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允許學生獨樹一幟,隨時質疑,保留看法,使每一節課都能成為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學生個性盡情展現。答案不是唯一的,語文教學才是精彩的。

例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一課時,在學生充分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有同學率先問:“老師,燃燒彈燃燒之后,火為什么只燒邱少云,而沒有燒‘我’和其他戰士呢?”我驚呆了,這可是我對此課教了好幾遍從來沒想過的問題。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盯著我。我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由衷地贊嘆道:“這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連老師也沒想過這個問題,有水平,太不簡單了!”全班學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這時,我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展開討論。教室里氣氛熱烈,最后大家比較一致地認可岳鹿思考的結論。他說:可能邱少云趴在下風處。我們趴在上風處,火往下風處燒,所以沒有燒到我們。接著,同學們提出了很多獨到的問題。如:“課文第二小節說‘我們趴在地上必須紋絲不動,咳嗽一聲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敵人發覺’。第九小節寫了黃昏時候,漫山遍野響起了激動人心的口號:‘為邱少云同志報仇!’其他人是怎么知道邱少云犧牲的呢?”有的提出:“從插圖看,邱少云身上帶了子彈、手榴彈。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小時才漸漸熄滅,而這些彈藥怎么沒有爆炸呢?”還有的同學說:“我們甚至連敵人講話都聽得見,那烈火燒邱少云身體,那種棉布焦味,敵人能聞不到嗎?”多妙的發現啊。在課堂里,我和學生們一起用彼此的智慧演繹著一個個鮮活動人的故事。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張揚個性,敢想敢問。自主學習,充分發展,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每個學生都有可資發展的潛力,這需要教師在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終極關懷的參照下從不同視角,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一個學生。師生的對話應立足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應努力以真誠的語言、和藹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有效地調控評價的過程.要學會賞識學生,學會運用贊美的語言(如:“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發現。”“試一試,再試一試!”“相信你,你能行……”“你觀察的角度很新,很出色!”)。

語文教育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舒展自由精神的過程。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學習語文的主人是兒童,兒童的語文世界必須得到尊重。

三、課堂因感悟而豐滿

“水本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激乃發靈光”。煥發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應是一種生命的交流和對話的課堂。語文教學不僅要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而且要觸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傾訴心聲。如《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在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其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我緊緊把握課文的這條情感主線,要求學生讀課文,找到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把感受批注在旁邊。其中“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是文章的重點、精彩之段,學生差不多都能找出這一段話。我質疑:“一般情況下,我們常常會習慣使用‘幾個小時’這樣的句式,很少采用課文這種表達方式。那這兒為什么要采用這樣的表達方式呢?”于是學生一遍遍深情地朗讀,邊讀邊感悟。學生聯系上下文,把“8個小時”與“8小時”對比著一讀,不難發現作者這樣寫有其特別的用意。在當時的情況下,每過去一分一秒,就意味著孩子們生存的希望越來越小,何況是用“小時”來表示,這樣更顯出當時事實的殘酷,而加上了“個”字,顯得故事情節拖沓,節奏緩慢,很難突出當時危險的情景。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樣寫突出了父子間的情深,因為在“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這么緊張、急促、令人窒息的節奏感中,我們可以想象這位父親挖掘過程的艱難,體驗父親救子時內心的焦急和無助,品悟到父親有著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位愛得堅強、愛得執著、愛得深重的父親。通過個體感悟和集體討論,文本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凸顯出來,學生也由此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奇與魅力。

四、課堂因情感而高漲

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是情感流淌的課堂。“情”并非是憑空產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常以生動形象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為手段,連同教師的語言、情感、教學的內容,以及課堂氣氛成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所。教學成為兒童主觀所需,成為他情感所驅使的主動發展過程。

當學生有了生命的沖動。有了創造的激情,那么課堂自然就會成為他們情感激發、心靈對白的精神樂園。如教學《火燒云》,在學完課文之后,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火燒云形狀變化多、快的特點,感受火燒云的美妙,受到美的熏陶,我用多媒體展示了火燒云變化的片子,吸引了學生后,隨機發問:“火燒云還會怎么變?”孩子們七嘴八舌。興致盎然,有的說:“忽然天邊跑來了一只羊,緊跟著一只狼也來了。羊拼命地跑著。轉眼間,就不見了,狼也不見了。”有的說:“你們看,那邊,穿著風衣的貓也來了……”同學們爭先恐后,說的頭頭是道,聽的津津有味,笑聲不斷。趁同學們的情感已被調動起來,我說道:“火燒云顏色美,變化如此奇妙。想不想夸夸火燒云?學生紛紛道:“想!”一位學生動情地說:“啊,火燒云,你是大自然的奇跡。”還有的說:“火燒云。你美化了天空,美化了人們的生活,我要高聲贊美你。”濃厚的興趣,高漲的激情,流淌著學生的情感,促進了學生語言的發展。

五、課堂因想象而燦爛

愛因斯坦說:“沒有想象力的靈魂,就像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愛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實踐證明了想象力對他的發明創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磥?,為人師者沒有理由將文本看死,應當充分挖掘語文教材蘊涵的創新教育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語言凝煉處、空白處、省略處,讓學生對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結局等展開想象。如《小珊迪》一文,小珊迪為誠實與守信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死了,小利比的命運又如何呢?課文沒有交代,也無需交代,學生對此卻十分關心。我想作者留下空白也許就是希望讀者去大膽暢想。還有如《小攝影師》一文,高爾基第二次接待小男孩,會有什么故事發生呢?在教學中,對于這樣的空白處,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組織學生續寫故事。

六、課堂因體驗而升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語文教學的源泉,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將多姿多彩的生活引入課堂,必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舉國上下矚目的大事,課文《向往奧運》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作者對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無此激動、自豪的情感。在教學前,我讓孩子們通過上網查詢有關奧運會的趣聞和北京市籌辦2008奧運會的資料、剪貼報紙。了解2008年奧運會的標志、口號、主題,交流所收集的有關資料;在教學中,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奧運的了解,我在課堂播放北京申奧成功舉國歡慶的錄像;雅典奧運會的精彩片斷;在教學后,我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寫自己的感想、體會。學生在這些看、讀、聽、說、寫的過程中,感悟了奧林匹克精神,激發了對和平、友誼、進步的向往,對自己國家走向世界的自豪,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語文能力。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滿足人的愛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會覺得自己在世界上有價值,有用處,有能力,而煥發出自尊、自強、自我實現的需要。也易于迸發出創新的火花。”這樣教學,把生活引入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的活水”,使學生的閱讀體驗得到升華,讓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做到了教學內容生活化,學習方式生活化,師生關系生活化。

生命的價值在于它是一種活力的存在,是一個有尊嚴的個性的存在。只有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自主地思考探索,才能勇于表現自我,才能創新和超越。教師應當好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創造自主的空間,充分尊重學生,讓課堂充滿活力,在實際教學行動中不斷地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善于捕捉富有生命氣息的教學資源,營造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釋放出生命的活力,閃耀出智慧的光芒,發揚起自主的個性,課堂才能散發出生命的靈性和無窮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2]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 1997, (9) .

[3]朱航彬.構建動態課堂煥發生命活力[J].學生之友 (小學版) , 2010, (2) .

[4]郭蘇珺.讓語文課堂充盈著生命的活力[J].小學時代 (教育研究) , 2009, (11) .

上一篇:小組合作學習初中地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情景會話教學初中英語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