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全生產風險特征范文

2023-09-23

安全生產風險特征范文第1篇

一般來說,高校財務風險控制的意義在于最大化使用資金開展教育活動,這也是高校財務使用的出發點所在。同時,高校在設計財務風險控制系統時應考慮到使用者信息的合理分析,如高校使用需求、管理者使用情況、納稅人與政府的特殊功效等,讓高校在建立風險控制系統時更為貼近高校實際發展狀況。想要正常運行高校財務風險控制系統,需通過制定與當前高校財務情況相符合的規章制度,來有效規范使用者與風險控制者。無論是高校內部設計、財務工作或管理工作人員,都需明確財務活動范圍、財務風險范圍及相關業務,了解哪些舉措會令高校財務發生風險,并有效控制風險與識別風險,以此縮小財務風險發生概率。高校財務風險控制系統中,預警系統的應用可有效創新財務管理機制,同時還可督促各級部門積極完善財務風險系統與評價機制,形成合理防范、科學實施、風險化解的高效管理模式。此外,高校增強財務風險控制系統,還可讓校內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效用,促進高校在科學合理的資金分配流程中可持續發展。因此,高校首先需要明確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意義,并深入研究其基本特征與表現形式,以此創新與完善財務風險控制系統。

二、高校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

高校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存在于實施相關財務工作與制約相關經濟過程中所形成的風險,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種特征為主。第一種是債務風險特征,部分高校為了擴大招生規模,強化校內基礎設施建設,在學生宿舍與體育設施方面進行大量投入,但這些活動的完成與資金支持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然而,由于高校屬于公益性質機構,對財政部門撥款較為依賴,在財政撥款量不足的情況下,導致部分高校選擇金融機構貸款來滿足建設情況,且高校在不具備經濟收益的情況下導致財務風險特征出現。第二種是風險投資特征。近年來多數高校在與校企合作模式下逐漸增加交流頻率,針對某一項目開展科研活動時會大量投入資金,但由于該活動進行投資具有不穩定因素,從而出現風險投資特征。第三種是體制風險與流動風險特征,高校在信貸業務的支撐下雖短時間可解決基礎設施問題,但信貸業務長久之下所產生的負債過度也會導致高校發展出現阻塞,尤其是在財務預算體系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其資金流動風險會進一步增強。

三、高校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與內部影響因素

(一)債務增強表現

高校在逐漸開展擴招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出現其他風險因素,其負債因素的產生便是由于高校從輕度負債轉變為嚴重影響發展的最大因素。通過相關數據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多數高校中都存在各種貸款現象,且占據高??偼顿Y量的40%左右,這種超過財務預算的債務透支將會隨著時間流逝不斷增強。

(二)管理失衡表現

高校出現管理失衡表現于財務工作人員過于注重完善合法性的原始憑證、合理性的記賬憑證與簽字手續等,但卻很少對高校風險管理加以重視。不僅如此,高校由于并未妥善管理財務關系,從而在使用資金的過程中出現管理不清、責任不明、互相推諉等現象,進一步導致使用資金效率緩慢,嚴重流失資產等現象,進一步出現管理失衡所導致的財務風險。

(三)政府財務監管因素

首先,高校在不斷推進擴招工作的過程中,諸多高校也逐漸加入擴招行列之中,從而導致高校出現跨越性教育轉變,在精英化教育模式中形成為大眾化教育。同時,高校在建設基礎設施與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內部工作的同時也會隨之增強各種優化型經濟支出,進一步與財務工作產生緊密關聯。眾所周知,高校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其資金主要來源便是政府撥款,但由于逐漸擴大招生規模,其撥款經費力度也需不斷提升。但是,從目前來看,多數高校依然存在資金不足現象,雖然在銀行進行借貸可解燃眉之急,但這種方式往往會導致財務風險進一步劇增。同時,政府對高校貸款行為較為忽視,且銀行缺乏完善審查機制,在此情況下,政府面對高校銀行貸款行為雖然較為贊同,但其具體額度、貸款標準等規范卻不具體,在約束力度較弱的情況下,一些高校從而選擇了隨意貸款來為未來發展鋪好道路,其中所隱藏的財務風險因素卻沒有充分考慮。

(四)高校金融貸款因素

一方面,高校在面對財務風險時期責任人對風險責任缺少重視,并在貸款金額逐漸則多的過程中加劇了高校發展阻礙。高校自身性質便為事業單位,且高校領導也為任期制度,在此情況下高校責任人自身責任意識的缺失將會導致財務風險進一步惡化。同樣,高校財務工作人員為了擴大招生規模,導致各種項目資金投入并不合理,且為了業績水平的提升去進行貸款,導致貸款金額逐步增加,充滿隨意性的投資活動導致經營績效并沒有穩步增長,卻出現財務風險增強現象。此外,校企合作模式主要用于教學活動、學科研究、實習與生產等過程,然而從當前來看,由于高校運行體系并不完善,且產權意識模糊,令高校開展校企合作過程中競爭意識極為匱乏,其經濟活動的開展與市場經濟發展也嚴重不符。在此情況下,高校將出現校企合作經濟虧損現象,且負債量將進一步增多導致高校出現責任負擔因素。

四、高校財務風險控制與管理的完善策略

(一)公開化實施財務風險預算

高校在控制財務風險過程中需注重相關部門與審計部門預算管理行為,并在合理、科學的預算過程中完善預算計劃,實施公開化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讓預算標準能夠清晰明了地呈現在各級部門嚴重,并及時公布校內財務預算計劃。同時,高校需根據財務預算管理制定相應獎懲機制,讓各級部門能夠全面貫徹落實管理條例,并針對違反條例行為進行相應懲罰制度。此外,高校還應積極開展評比活動,以此調動各級財務部門人員積極性,從而大幅度降低財務管理風險因素。

(二)增強風險高發處控制力度

高校在完善管理機制過程中,需首先針對辦學規模、財務審批流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審批控制制度、銀行貸款行為、部門人員出境制度等進行完善。同時,高校應對管理機制與內部控制等制度實施圖書、建設工程、設施材料、設備教材等進行招標,以此來控制大量資金支付過程中有效防范風險高發處的投資風險因素。此外,高校需針對職位責任與工作流程進行明確規范,在面對不同崗位中應以書面形式制定管理制度與行為制度,全面落實責任制度與審核機制,保證該制度的實施力度。高校還需積極監督各級單位風險控制評價與風險因素防范建設力度,以此保障高校內部資金流動與收入穩步運行。

(三)實施監督科研工作經費支出

高校在控制財務風險時,首先需要正確認識與辨別風險過程,這也是財務風險控制的主要因素。高校實現內部財務風險控制主要分為察覺式控制與預防式控制。其中預防式控制便是為了部分人員出現工作失誤現象而引起的控制模式。例如職責分離、審批控制等行為。而察覺控制則是高校面對即將發生或概率發生事件所形成的相應對策。將二者有機結合便可增強失誤行為發生,且針對錯誤行為進行及時提示,以此促進高校財務風險控制系統穩步運行。例如資金支出和科研工作出現信息不符現象,則可通過財務風險管理來有效控制,并及時根據科研工作進行實施監督,以此解決經費支出過程中出現的財務風險因素。

(四)通過專業人員評估高校財務能力

高校在針對貸款數額進行控制時,需根據自身情況來制定相應標準貸款規模。相關數據顯示,部分高校在事業收入資金中的15%都將用于負債償還。因此,高校需在進行借貸時根據自身還債能力來權衡貸款數額,不應根據銀行優惠政策來盲目、隨意地去大數額貸款。同時,高校健全貸款機制也可讓財務風險有效縮減,雖然貸款行為可解決高校燃眉之急,但其利息卻十分難以承受,高校在長時間的貸款下,將會增強經濟負擔。因而國家應針對高校貸款實施相應規定,通過金融領域與法律行業專業人員來針對高校內部財務進行評估,而后在針對高校開展信貸業務,有效控制高校內部財務風險。

(五)增強財務內部系統防范與監管工作

高校實施財務風險控制工作,需要全體職位人員共同配合與努力,因為無論是在哪一環節中存在風險因素,都會導致控制效果受到嚴重影響。因此,高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構建財務防范系統,加強內部控制防范措施。首先,高??筛鶕芾頂祿磉M行參照,針對可行性財務支配與預警體系、會計統計數據來明確自身財務風險特征。同時,高校需以風險基礎建設、可靠性銀行存款與現金支付能力為依托來實施科學合理防范系統。其次,由于財務風險防范系統并不固定指標參數,因而高校應積極建設廣闊、通暢的相關資金支出咨詢室,并根據該部門所收集到的財務信息與風險數據來為高校開展相關資金活動作為參考依據。此外,高校實施財務風險防范系統中需注重分析數據,因而該系統需要有效整合高校各項部門,通過財務審計、財務預算等部門來及時反饋內在風險因素,有效實施財務監管工作。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財務風險控制工作是一項提升高校經濟利益、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高校需積極建立財務內部風險控制系統,通過計算機技術來合理分析相關財務風險數據,并實施全面化內部管理制度、風險管理控制,以此促進高校健康發展。

摘要:近年來, 諸多高校為了擴充發展空間, 出現源源不斷招生現象, 從而導致財政撥款無法滿足高校當前規模。在此情況下, 部分高校開始通過借貸方式來解決燃眉之急, 從而導致其財務風險因素無法控制。因此, 本文針對高校財務風險基本特征與表現形式進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相應完善策略, 為教育事業提供一定參考意見, 以期高校有效控制財務風險因素, 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財務風險,基本特征,表現形式

參考文獻

[1] 徐明稚, 張丹, 姜曉璐.基于現金流量模型的高校財務風險評價體系[J].會計研究, 2012 (07) :57-64+97.

[2] 沈瑩.基于內部控制的高校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2012, 25 (06) :76-81.

[3] 歐陽瑞聰.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的高校內部控制[J].財會學習, 2017 (02) :24-25.

安全生產風險特征范文第2篇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 2008年金融危機后, 全球經濟的發展不容樂觀, 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雖然面臨著內外挑戰, 但是針對一些潛在風險, 積極進行結構性改革, 穩健貨幣, 力求在保證總需求一定的前提下推動中國經濟結構升級, 從而促進可持續發展。目前, 在我國各項經濟政策的支持下, 我國宏觀經濟的下降趨勢有所緩解, 但是復蘇還不夠穩固, 復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近幾年, 我國宏觀經濟中的潛在風險開始逐漸顯現出來, 房市泡沫增大, 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等, 這些風險需要在國家的經濟改革中采取有效的對策來逐步化解, 從而保持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2 我國宏觀經濟下復蘇基礎有待鞏固

總體上看, 我國宏觀經濟目前還處于一個較冷的區間, 我國宏觀經濟現狀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 但經濟的增長也在持續回落, 人民的固定資產在政府不斷的政策政策支撐下也出現了回穩的態勢, 民間的一些投資回升, 我國房地產開發的投資也出現小幅的提升。在我國宏觀經濟下, 物價較為平穩, 就業率總體平穩, 失業率也比較穩定, 我國國家貿易在不利的國際環境中也有所好轉。

3 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風險

3.1 房價節節攀升帶來的風險

目前, 我國宏觀經濟雖然處于較冷的狀態中, 但是房價還是異?;馃? 尤其在一些一、二、三線城市, 從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來看, 已經不能單純地用供求來判斷了, 雖然我國積極推行城鎮化, 人均收入也在不斷增加, 而人們的居住需求也越來越多, 但是我國近年來由于投資渠道較少以及實體經濟萎靡不振, 房子也就承擔了投資品的角色, 其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我國近年來又有許多借貸的寬松政策, 給國民的住房貸款提供了便利, 所有的貸款中以住房按揭為主, 甚至占到了貸款的47%, 我國目前宏觀經濟下行導致了投資實體經濟的回報率較低, 這也在另一方面促使了房地產企業加快投資進度, 這都能帶動房價上漲。

不可否認, 房子是一項很重要的資產, 房價的上升會給人們帶來財富, 拉動經濟增長, 但是快速上升的房價使一些資產泡沫逐漸變大, 其帶來的經濟風險不容小視, 經濟風險主要就是由于房價過高增加了居住成本, 使人們需要得到更高的工資, 而企業就需要提高商品價格來應對員工的經濟需求, 最終可能會引起通貨膨脹。一旦房價出現下降趨勢, 投資者往往會出于資產保值的心態下盡快售出房子, 此時人民幣面臨的就是貶值的壓力, 不利于我國匯率穩定。

3.2 政府債務引發的金融風險

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 我國總體杠杠率上升了30個百分點。我國財政收入面臨著下行的風險, 而財政支出只增不減, 加上有一些政策性的壓力, 使得我國某些地方舉債風險逐漸增大, 此外, 我國很多的專項架構資金項目都會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擔?;蚧刭? 并且將回購資金加入企業年度預算中, 還有一些市場化的項目申請資金時也會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擔保。而地方政府的各類擔保也就過度使用了政府的信用, 政府信用作為一種稀缺資源, 正是由于其的稀缺性才能彰顯出價值, 政府信用被過度使用也會引起信用泡沫, 政府信用被透支, 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損政府的公信力, 不利于政府未來運用更多的資源, 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會帶來公共危機。

4 未來化解風險的對策建議

4.1 綜合運用信貸及稅收工具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 房地產市場的健康良好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房地產行業發展會到來很多行業投資以及就業問題, 為國家的經濟增長提供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大幅增長或者大幅下降都不利于國家經濟發展。因此, 政府除了要供給足夠的社會保障住房, 也要適當調整房地產市場現有的政策, 我國地方政府針對房地產出臺的政策一般都是集中在需求方面, 雖然對抑制房產泡沫有一定的效果, 但也只是短期有效, 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總是會有一些政策上的漏洞讓投機者有空可鉆。因此, 解決我國房價增長過快的根本之道還是要運用經濟杠杠。首先, 運用信貸杠杠, 我國目前房子價格增長過快主要就是由于信貸政策過于寬松, 對每個借貸人的根本經濟沒有做到充分了解。因此, 政府應加強信貸管理, 嚴格審查借貸人的收入以及還款能力, 從根本上抵制房子的投資行為。其次, 要加強房產信息聯網系統, 加快國家的有關房地產的法律建設。最后, 應根據我國不同地區制定出不同的政策, 對于進展過快的一、二線城市嚴格監管房價的走向, 而對于一些三、四線城市, 要加強城市化進程, 鼓勵人們買房。

4.2 嚴肅財經法紀, 維護預算法的權威性

目前, 我國新預算法正在有條不紊地深入推進, 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約束政府的理財行為, 規范權力的運行, 同時強調預算的重要性。為了嚴肅財經法紀, 可以在即將出臺的預算法中加入一些政府官員的法律機制, 減少地方政府運用國家財政補貼來回購股權等行為, 避免地方政府的債務擴大。

5 結語

綜上所述, 我國宏觀經濟在運行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風險, 如房價增長過快, 政府債務過多引起的經濟風險。因此, 要針對這些風險, 做出一些對策, 要綜合運用信貸及稅收工具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以及嚴肅財經法紀, 維護預算法的權威性。

摘要:近年來, 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 世界經濟復蘇也比較緩慢, 我國宏觀經濟在運行過程中也有其潛在的風險, 壓力依然比較大, 而經濟復蘇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必須采取一些政策來化解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的風險。

關鍵詞:宏觀經濟,潛在風險,對策

參考文獻

[1] 宋建江, 李巧琴, 金小平, 等.經濟高漲期間的風險特征與治理對策[J].上海金融, 2018 (3) .

安全生產風險特征范文第3篇

摘 要:阿多諾是哲學史上極少數幾位極重視藝術的哲學家之一。他重新確立了藝術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結合的本質,指出這種雙重結合也是藝術的整體精神特質;他還提出現代藝術在啟蒙和資本主義社會的重壓下發生異變陷入消亡的危機中,它對作為主體的人造成極大的危害;藝術存在不僅有其本質和整體精神特質,同時也有其具體的精神內涵和構成要素:否定性、理想性和嚴肅性?,F代藝術只有挖掘自身的精神力量,高揚否定性、理想性和嚴肅性的精神,才能擺脫危機、拯救異化社會,才能使自身從“錯誤的生活”走向“正確的生活”。在當代藝術呈現出光怪陸離的多元化格局的情況下,阿多諾的藝術精神論為藝術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阿多諾;藝術精神;否定性;藝術危機

作者簡介:鄧志偉,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湖南 長沙 410081)

正如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三代代表人物韋爾默(A.Wellmer)所稱道的:“在德國,自叔本華與尼采之后,尚未有人能像阿多諾的藝術哲學那樣對藝術家、評論家與知識分子產生如此持久的影響?!眥1}阿多諾不僅以其深厚的哲學和音樂功底從社會批判的角度分析了藝術的本質、社會職能及真理的內容,揭示了啟蒙向神話、理性向非理性轉化,從而導致藝術異變、走向消亡的根源,最為重要的是他還旗幟鮮明地指陳并肯定了藝術必須具備的精神內涵和價值標準,為建構現代主義藝術理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當代藝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反叛與顛覆、沖突與矛盾、形態各異、光怪陸離的多元化格局的情況下,阿多諾的藝術精神論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阿多諾秉承黑格爾美學的線索,非常重視對藝術精神的研究。他強調,藝術在內容和形式上可以表達為“精神內涵”和“感性事物”,而且“精神內涵”決定“感性事物”、“決定藝術作品良莠與否”{2}。所以,“藝術即精神”{3},藝術的精神是藝術的核心和靈魂,如果藝術作品沒有表現精神就不能稱作藝術。藝術的精神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精神是照亮現象的光源,沒有這種光照,現象也就失之為現象”{4}。當然,阿多諾并未對藝術精神作出單一的直觀界定,而是指出,藝術有其本質規定,藝術的本質就是藝術的整體精神特質;自律性與他律性統一是其本質與整體精神特質。然而,在他看來,現代藝術已經背離了本質與精神,正處于消亡的危機狀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啟蒙理性和資本主義政治意識形態以及商品經濟的重壓使藝術變成工具,變成了文化工業的組成部分和幫兇。

1. 自律性和他律性統一是藝術的本質及整體精神特質

阿多諾在批判和繼承康德、海德格爾等人的觀點的基礎上重新確立了藝術的本質。海德格爾主張,藝術的本質是“真理之自行設置入作品”{5}。阿多諾指出,海德格爾希望在藝術中尋找真理并沒有錯,問題是我們必須追問,“這種能夠生成和發生真理的藝術究竟是何種藝術?而被生成和發生出來的真理又是何種真理?”{6}實際上,藝術的本質在于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結合,“藝術的雙重本質——其自律性與其社會現實性——反復不斷地處于既相互依賴又彼此沖突的狀態”{7}。藝術中確實具有真理性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必須在藝術的雙重本質中探尋,并且“這種雙重特征在藝術的自律性層面上不斷被再生產出來”{8}。簡言之,藝術是歷史地生成的,并沒有永恒不變的藝術本質。

首先,藝術是自律性的,這是藝術不可或缺的獨立的精神特質?!白月尚?,即藝術日益獨立于社會的特性?!眥9}藝術具有獨立于社會的自主性和自由精神,有自身的形式原則和創作規律,這些原則和規律不作為任何內容的附庸,而有獨立自存的價值??梢?,自律性意味著“藝術本身割斷了與經驗現實和功能綜合體(也就是社會)的關系”{10},擺脫了對社會生活中的政治、宗教和道德的依賴而自我滿足,日益成為一個理性的自為存在。另外,藝術的自律性源于藝術的主體性,藝術原本屬于主體,而主體卻已在現代社會中異化;為了自主和自由,主體必須通過藝術來表明自由的合法性,因而藝術創作首先必須是主體的內在主觀性過程,它是自由的基礎,“藝術創作過程必須是屬于內在的過程,不應把社會的概念從外部搬入作品,而應對這些概念本身作精細的觀察來進行創作”{11}。不過,這種自律性并非康德藝術自律性的翻版,康德強調藝術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主張藝術以獨特的形式獨立于感覺、身體、道德和機械藝術之外,這是把藝術與社會完全割裂的做法。事實上,藝術“又屬于那種現實和那種社會綜合體”{12},藝術的本原是社會,社會性和他律性也是藝術的本質屬性和精神特質。藝術的自律性自藝術產生之初就和社會性交織在一起。藝術的社會性通過模仿與表現的結合被呈現出來。藝術既可以表現個人的情感又可以表現社會的現實。而個人情感并非純粹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主體在社會中產生的痛苦、恐懼、壓抑和抗爭,是社會總體精神力量的組成部分,具有客觀性的社會內容。藝術的他律性與自律性統一意味著藝術以自由的精神、獨特的形式表現社會生活,尤其表現社會中的不合理現象和不道德現狀,這是藝術存在的整體精神特質。

2. 藝術異變和危機對主體產生極大的危害

阿多諾認為,“藝術,正如黑格爾所估計的那樣,可能很快進入其終結或沒落時代”{13}?,F代藝術已產生異變,陷入消亡的危機之中,而失去本質和精神的藝術對自身對社會都貽害無窮。藝術異變的主要根源在于啟蒙世界和資本主義社會的雙重重壓。首先,啟蒙是現代藝術走向異變和消亡的重要根源。阿多諾指出,“歷來啟蒙的目的都是使人們擺脫恐懼,成為主人。但是完全受到啟蒙的世界卻充滿了巨大的不幸”{14}。啟蒙原本是以高揚人的主體性、使人擺脫自然的束縛從而促進人的自由和解放為目的的,然而卻走向了反面。究其原因在于,首先,啟蒙理性和神話在結構上具有同一性,因而雖然它極力反對神話,卻最終造成了新的神話和新的崇拜。其次,啟蒙理性中的理性“作為目的被提高到登峰造極的程度”{15},要求一切都理性化、計算化,這種技術理性否認價值理性,最終造成了極權主義思維方式、權威主義道德和物化、順從和奴隸人格。因此,啟蒙并未給人類帶來自由平等的合理社會,而是讓“好事善行都變成了罪惡,統治和壓迫則變成了美德”{16}。而藝術作為人類的精神產品,原本是在啟蒙中誕生和發展的,它是人類對美的追求,在啟蒙走向反面的今天,它同樣被啟蒙所引導,偏離原有的本質,走向死亡和終結。

同時,啟蒙也是西方社會病癥的來源,文化工業就是啟蒙理性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惡性發展。文化工業生產出虛假的藝術以取代真正的藝術從而操縱了現代人的生活。在阿多諾看來,文化藝術幾乎都成為了垃圾,充滿了謊言,因為它已經被商品化和意識形態化。文化工業不顧人的精神需要,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制造文化的同一性,把大量復制的商品推向社會,復制成為統一的格式。文化藝術呈現出千篇一律的形式并把空洞無物、毫無意義的作品推向市場推向社會,制造社會的同一性。因此,藝術作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和權威主義道德的共謀,只是一場騙局和一種束縛消費者意識的桎梏,對現代人的個性和精神進行控制:它使人喪失主體性和創造性;它不斷許諾給人們以自由、解放和幸福,然而卻極盡欺騙之能事,扭曲人們的幸福觀,使人們沉醉在消費和享樂中放棄革命放棄斗爭,逃避現實逃避責任,認同并保持與社會的同—,甘愿被奴役被壓迫。例如,流行音樂消費看似非常繁榮,然而,它的標準化和偽個性化不僅剝奪了作曲家的主體性、創造性和自由,使“作曲家的形象也同時起了變化。他喪失了理想主義美學通常許給藝術家的天地里馳騁的自由。他不再是創造者”{17}。而且,使消費者精神渙散、聽覺退化、失去個性和幸福。然而,人們在這種欺騙和被操縱中毫無自知,根本無法擺脫悲慘的命運。因此,“人們曾經用以界定藝術的‘幸福的許諾’再也找不到,除非虛假的幸福之面具被撕破”{18}??傊?,阿多諾總結道,“在錯誤的生活中不存在正確的生活”{19},這不僅是資本主義社會不道德狀況的寫照,也是對現代藝術危機的總結。

阿多諾認為,面對社會的不道德現狀和現代藝術的危機,真正正確和進步的藝術應當堅守原有的本質,挖掘自身的精神力量。因為藝術本身不僅有其本質規定和整體精神特質,而且還有其具體的精神內涵和獨特的構成要素,否定性、理想性和嚴肅性就是藝術精神的三種具體要素和內涵,也是藝術本質的內在規定,還是藝術反抗和否定“錯誤的生活”、追尋和展現“正確的生活”的工具和武器。唯有張揚否定性、理想性和嚴肅性的精神要素,藝術才能把其本質、整體精神特質和真理性內容表現出來,并且唯其如此,藝術才能擺脫危機,作為拯救異化社會的手段,擁有一種獨一無二的拯救力量。

1. 否定性

否定性是藝術精神的首要要素。而否定性提出的哲學基礎是否定的辯證法,這是阿多諾批判理論的研究方法。他試圖以此辯證法“從形而上學的角度去拯救同一性社會的無道德性”{20}。在他看來,以往的辯證法過分強調辯證法的肯定性方面,不重視否定的方面,因而最終目的便是達到同一性、總體性。而哲學應當維護和倡導差異性、主體性和非同一性。否定的辯證法也把藝術與社會辯證地聯系起來,因此,藝術應當成為否定的辯證法之否定進程的重要環節。

藝術的否定性即批判精神,它一方面表現為對現存之物的距離和徹底否定,另一方面表現為對完美的感性外觀的揚棄和對傳統風格的反叛。阿多諾強調,“哲學和藝術的共同之處是禁止偽形的行為方式”{21}。藝術的否定性與藝術的真理性內容密切相關,藝術必須通過真理性內容展開對現代社會的批判性反思,成為不道德社會的批判者?,F代藝術危機的主要方面就是缺乏否定性,因而尤其容易被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同一性所控制。這種意識形態是虛假的,現代藝術應當成為它的揭發者和批判者,“因為意識形態就是不真實,……藝術作品的偉大,僅僅在于它有某種力量,能使意識形態所掩飾的那些東西昭示于人”{22}。在他看來,對現實幸福和善的描述只是意識形態的虛假面具,實際上,現實生活中充滿了苦難和不合理不道德的現象,因此,藝術應當是“不提供有關善的生活藍圖的,而僅僅通過內在的批判來考察我們‘受損’的生活”{23}。在藝術形式中存在的矛盾沖突同社會現實中存在的矛盾沖突有必然的、內在的聯系,而藝術的形式、技法、內容應該去揭示這種矛盾沖突而不是去掩飾矛盾?!盀榱巳诵?,就必須用藝術的非人性去戰勝這個世界的非人性”{24},藝術的美正是由于它否定了自身對于美的幻覺。所以,是否具備否定精神是判斷藝術進步與否的標準,進步的藝術是對現代已經被理性化、標準化和商品化的現實社會及其意識形態的否定。

同時,對傳統藝術風格的改造并從傳統技法中解放出來,也是體現藝術否定性的重要方面。阿多諾舉例說,在音樂創作中,超越傳統技法,“使自身獲得創造的‘自由’,是一切真正具有永恒價值的音樂必須具備的品格”{25}。另外,他還對勛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進行了評判。他稱贊勛伯格的表現主義音樂是進步的藝術作品,因為他不但首創了“十二音體系”的無調性音樂,而且他的作品無情地揭露了異化社會中異化的人的痛苦,因此這些作品“在這個充斥難以想象的恐怖和苦難的時代,是唯一留存下來的真理媒介的思想”{26}。而斯特拉文斯基不僅在理論上極力反對“表現”,而且在創作中打著維護“客觀性”的旗號極力逃避現實社會的矛盾和沖突,并以犧牲主體為代價,因此,他的音樂不僅是無視人間疾苦的倒退的作品,而且還是集體主義意識形態的代言者。

阿多諾反對康德式的審美享樂主義,堅定地維護藝術的雙重性本質,認為藝術的出路在于社會批判和否定性精神。如果藝術喪失了否定的精神銳氣,就會淪為意識形態和商品經濟控制大眾的工具;否定性以自律性的獲得為前提。

2. 理想性

阿多諾的藝術理論處處洋溢著理想主義精神,在探討藝術精神時,理想性也是他強調的精神內涵的重要方面。理想性是否定性的產物。否定性通過異在性表現出來,而異在性意指藝術品不是通過既存事物對社會現實進行簡單的模仿和表現,而是通過與社會現實保持距離,以疏離的方式,并且以不同于社會現實的“異在事物”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所謂‘異在事物’超越了經驗現實,是一種擺脫了物質外殼的純精神性的東西,是一種審美事物”{27}。這種異在事物是藝術追求真理性內容的理想,它是藝術作品保持自身的自律性、純潔性和自由的基石,也為藝術走向對不合理的現實社會的否定開辟了道路。他強調,藝術的理想性是藝術家主體性和藝術的真理性內容的表現,理想“作為審美的顯現者,同時超越審美表象。超越表現的顯現者,謂之審美的真理內容:不屬于表象的表象層面”{28}。藝術的真理性內容是對單個藝術作品之謎的客觀解答,而且它需要通過哲學反思才能確定,因為“哲學和藝術在真理性內容上是有一致見地的。藝術作品那逐漸展開的真理性恰恰就是哲學概念的真理性”{29}。藝術只有堅持理想才能對非人道的社會現實進行否定和批判。雖然這種理想暫未實現,然而它是在現實苦難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嶄露曙光,人們已經感知了它的存在,“藝術追求的是迄今尚不存在的東西,但與此同時,它已經廣為人知,因為過去的陰影籠罩一切,隨處可見”{30}。所以,當藝術體現理想精神表現真理性內容時,現實社會應當模仿藝術品,“我們就得將現實主義美學的復制理論顛倒過來,即:現實在一種微妙的意義上應當模仿藝術作品,而不是藝術作品來模仿現實”{31}。偉大的藝術家都會極力在藝術中追求和體現理想性的精神內涵。另外,他強調,藝術作品只有以主觀性和客體性的統一,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結合才能夠稱為有價值的作品。而藝術作品只要囿于理想性對社會現實的斷然否定的范圍之內,就不會失卻與精神的聯系。

3. 嚴肅性

阿多諾強調,藝術必須具備嚴肅性的精神內涵,它是衡量優秀藝術作品的重要標準之一。但是,這種嚴肅性不是裝腔作勢和一本正經,而是指藝術中包含的客觀性以及藝術的主題應當超越個人狹隘的命運,使欣賞者意識到個人命運的苦痛和悲慘還有更為深刻的社會根源?!皩ⅰ畤烂C性’一詞用于藝術,其含義并無唯心主義神秘化經常所帶的那種陳腐氣味。它意指藝術的客觀性情感因素,可使帶有歷史必然局限性的偶然的人類認識到還存在比他自個更為廣大的東西?!眥32}因為社會生活中的個人并不是抽象的精神存在,也不是萊布尼茨意義上的單子,“他總是從屬于特定時代、特定國家和特定階級具體存在的人,個人的存在和發展是以社會和歷史為中介,受制于各種社會因素的。個人要真正實現自身的自由,就必須正確認識制約個人發展的這些社會和歷史條件,否則就會陷入宿命論中而永遠處于依附狀態”{33}。以嚴肅性為標準對現代音樂作品進行評價,勛伯格及其追隨者阿爾班·貝爾格、安東·威伯恩的作品是西方現代音樂的代表和精華。比如,貝爾格的歌劇《沃采克》通過一個受盡欺凌的最底層士兵在極其貧困的生活和痛苦的愛情中毀滅的故事,揭示了不公正的國家機器和不道德的社會壓迫下毫無尊嚴卻又無能為力的普通人的悲劇,向社會發出了控訴和呼吁。所以,該作品遠遠超越了個人命運的主題,“它是一部真正偉大的杰作”{34}。

阿多諾并不反對康德、席勒等人的游戲說,相反,他認為藝術中必須具備游戲的要素,它是藝術中幻覺特性的有益補充,人們在游戲中能夠產生自由而真實的刺激的感知體驗,“通過游戲要素,藝術便能對其幻覺特性作出補償”{35}。但是,如果藝術作品只重游戲成分缺乏嚴肅性內涵,就會完全變成娛樂的工具,變得“絕對不負責”,這是藝術必須避免的情形;如果藝術作品只有絕對的嚴肅、絕對的負責,又會顯得過分做作、滑稽可笑、令人生厭,呈現“創造性的貧乏”。因此,“藝術的嚴肅性要求藝術擺脫裝模作樣、自命不凡的尊嚴,這些東西早在百年之前引起瓦格納藝術宗教的極大懷疑?,F代藝術如果擺出一副莊嚴、宏大或雄強的樣子,那么,它將會成為嘲笑的話題”{36}??梢?,藝術不僅應當具備負責任的嚴肅性而且必須與游戲的方式結合。他在詳細分析貝多芬音樂作品的基礎上指出,貝多芬音樂作品中嚴肅性和游戲性兼而有之,“他力量最強之處,是傳統形式仍然有效而嚴肅性突破而出之處——例如G大調協奏曲慢板樂章結尾,靜止E底下的起始動機(64-7小節)”{37}。

阿多諾是哲學史上極少數幾位極其重視藝術的哲學家之一,以至在他的23卷的全集中,超過半數以上都涉及了對藝術的探討。他以哲學闡發藝術,又通過藝術建構其哲學。他的“哲學、歷史和社會批判理論最終都匯入他對現代藝術的本質特征、功能、意義的分析、考察和論述之中,他想借助他所想象的藝術哲學的光輝來照亮現代社會”{38},因而許多學者稱他的藝術哲學為“審美烏托邦”。實際上,我們從藝術本質論和藝術精神論出發來考察其藝術哲學就會發現,用“審美烏托邦”來評價他的思想并不合適。他主張的藝術精神原本就是“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自由完美的創造而凝結在藝術作品中的人類理想”{39}。他試圖重新確立藝術的本質和藝術精神的價值,探討社會的非人性化和藝術的不道德性的危機,旨在追尋個體生命的意義和終極價值,為藝術擔當挽救危機、拯救社會的責任,為人類的自由和解放開辟一條現實之路。不可否認,“謀求人類的自由和解放是馬克思主義永恒的信念”{40},而阿多諾對藝術的本質、精神、功能和價值的期待與我們對藝術的日常思考截然不同,而那種被廣泛接受的評價只是由于我們對藝術的狹隘性理解所致。他對現代藝術精神的探討并非烏托邦主義,而是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深刻卓越的科學探討,不僅可以喚醒現代藝術家重新反思藝術的純潔本質,同時,還能夠在藝術危機四伏的今天為藝術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眾所周知,我們的時代和社會從未像今天這樣浸淫在文化和藝術之中。然而,“我們也從未像今天這樣難以分辨哪些才稱得上是出色的形式”{41}。不管怎樣,我們相信總有一些普遍的標準來衡量如此多元的藝術形式。我們不贊成把藝術的錯都歸到杜尚、極簡主義者、觀念藝術家或者布倫和波坦斯基等人身上;也不贊成那些蔑視現代藝術的惡毒謾罵;當然,也無法認同那些維護現代藝術的憤怒抗爭。然而,我們仍然像阿多諾那樣主張:

第一,藝術應當保持精神的挺立,從現世幸福出發,突顯其對社會和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藝術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和成果,也是人的生存方式,它以其主體性、形象性和審美性突顯人對美的追求和向往,實現其對人生價值意義的護佑、對人生幸福的積極助推。所以,藝術的本質雖然在美,而藝術的終極目標卻是善。然而,現代藝術面臨著阿多諾所描述的同樣的窘境甚至情況更糟更甚:千篇一律地模仿社會的低劣狀態,認同社會中的丑陋現象,直接以商業價值為首要價值。特別是從20世紀的70年代開始,由于雅克·德里達的解構主義學說的影響,藝術家們進行了大量實驗性的并具有顛覆性的各種門類的藝術創造活動,藝術在日益泛化中越來越背離原有的本質和精神,張揚肉欲本能,追求用下半身寫作和表達,倡導精神和道德上的虛無主義,甚至以傷害自身、傷害他人為目的,藝術變成了“非藝術”甚至“反藝術”??梢哉f,“當代藝術與‘崇高’無緣,與觀眾內心的震撼也無緣”{42},說到底,這本身是對藝術本質和精神的極其淺薄無知的諷刺,與人類的理想和精神格格不入。藝術作為人類創造的精神產品,自有其高貴性、嚴肅性和理想性的精神內涵,“藝術以精神境界為上,有精神境界,則自有高格,自成良品”{43}。而藝術一旦失去了這些精神,人類的精神世界也將陷入蕭條。所以,藝術須秉承其本質和精神,不僅以不侵害人類社會的整體利益、不傷害自我和他人為前提,而且當從現世幸福出發,突顯其對社會和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為人生和時代指引方向。

第二,藝術家應當保持主體性精神并擔當道德責任。當藝術陷入危機之際,便是藝術家利欲熏心、沽名釣譽、失卻道德責任之時。藝術作品由藝術家自由創造,藝術家是創作的主體,通過藝術家的創作,藝術作品獲得精神和生氣。然而,現代藝術家在以創作為名追求自由時,自我意識不斷膨脹,以人取代上帝,并且對專制、物質主義、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大加撻伐,尤其以全新的叛逆姿態,徹底否定傳統價值體系,而“逐步形成與經濟體制分庭抗禮的‘文化霸權’?!欢?,因現代主義乃至后現代主義極端擴張而導致的文化霸權局面,意味著話語溝通和制約的無效,鼓勵文化瀆神和理想消解”{44}。藝術家是美的創造者和捍衛者,而美不僅是外在形式,更是精神的顯現。當藝術家失去理想,忘卻責任,藝術的精神世界便會斷裂,這樣不僅危及藝術家本人而且將危害他人危害社會貽禍無窮。所以,正如康定斯基所言,“藝術家貴乎慎獨,應自知有使命在身?!眥45}藝術家的使命在于保持主體性精神,創造美的作品。同時,應擔當一定的道德責任,反對“為藝術而藝術”或僅僅讓高貴的藝術專屬于藝術上層社交界或“文化圈”的做法,倡導藝術走入生活走入大眾,使大眾文化藝術在給予人們自由與歡樂的同時,保持自律性和社會性的結合,通過藝術的游戲性與嚴肅性、理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引導經濟社會的人們在商品橫行物欲橫流的年代,追求美向往善,發現自我享受藝術,雖然勞頓卻仍能“詩意地棲居”。

注 釋:

①A Wellmer:“The Persistene of modernity”,London:Polity Press,1991,pp.1.

{2}{3}{4}{7}{9}{12}{13}{26}{29}{30}{31}{32}{35}{36}(德)T. W.阿多諾:《美學理論》,王柯平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7頁,第155頁,第157頁,第392頁,第385頁,第430-431頁,第431頁,第35頁,第228頁,第235頁,第231頁,第68頁,第68頁,第69頁。

{5}(德)海德格爾:《林中路》,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年,第209頁。

{6}{8}張亮:《什么是現代藝術的本質》,《文藝研究》2006年第1期。

{10}{27}于潤洋:《對一種社會學派音樂哲學的考察》(上),《中國音樂學》(季刊)1995年第1期。

{11}(德)T. W.阿多諾:《談談抒情詩與社會的關系》,伍蠡甫,胡經之編:《西方文藝理論選編》(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209頁。

{14}{15}{16}(德)馬克斯·霍克海默,T. W.阿多諾:《啟蒙的辯證法》,洪佩郁、藺月峰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第1頁,第49頁,第96頁。

{17}(德)T. W.阿多諾:《勛伯格音樂美學的意義》,董學文,榮偉:《現代美學新維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158-159頁。

{18}Theodor W Adorno:“On Popular Music”,John Storey ed:“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Prentice Hall,1998,pp.139.

{19}Theodor W Adorno:“Minima Moralia:reflections on a damaged life”,London-New York Verso,2005,pp.50.

{20}丁乃順:《阿多諾道德哲學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第136頁。

{21}Theodor W Adorno:“Negative Dialectics”,Trans. E.B.Ashton. New York,1973,pp.15.

{22}(德)T. W.阿多諾:《抒情詩與社會》,轉引自馬丁·杰:《阿道爾諾》(中譯本),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8頁。

{23}陳嘉明:《現代性與后現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1頁。

{24}{34}Theodor W Adorno:“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Trans.Anne G Mitchell and Wesley V Blomster,London :Sheed & Ward,1987,pp.132,pp.30.

{25}于潤洋:《對一種社會學派音樂哲學的考察》(下),《中國音樂學》(季刊)1995第2期。

{28}{37}(德)T.W.阿多諾:《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彭淮棟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308頁,第303頁。

{33}王雨辰:《論霍克海默爾和阿多諾對啟蒙道德的批判》,《江漢論壇》2010年第12期。

{38}謝地坤:《新藝術的希望之光或假象》,《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39}{44}王岳川:《藝術的精神之維》,《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40}羅松濤:《“正確生活”何以可能》,《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1第1期。

{41}(法)伊夫·米肖:《當代藝術的危機:烏托邦的終結》,王名南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64頁。

{42}(美)唐納德·卡斯比特:《重溫藝術中的精神》,載于(俄)康定斯基:《藝術中的精神》,余敏玲譯,鄧揚舟審校,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年,序。

{43}{45}(俄)康定斯基:《藝術中的精神》,余敏玲譯,鄧揚舟審校,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17頁,第118頁。

Key words:Adorno;spirit of art;negativity;crisis of art

(責任編校:文 建)

上一篇: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范文下一篇:大學生文藝部工作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