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化歷史遺跡范文

2023-10-07

安化歷史遺跡范文第1篇

一京師大學堂的歷史回顧

清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 , 京師大學堂正式成立。清光緒二十六年 (1900年) ,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京師大學堂停辦。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 , 京師大學堂重開, 設“預備科”與“速成科”。清光緒二十九年 (1903年) , 京師大學堂增設“進士館”、“醫學館”、“譯學館”。清光緒三十三年 (1907年) , 增設“博物實習科”。1912年, 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 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二京師大學堂的歷史遺跡

京師大學堂在創建之初僅有一處校址, 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 京師大學堂的辦學地點也在逐漸地增加。京師大學堂先后有以下幾處校址:

1. 馬神廟 (今沙灘后街59號) ——“預備科”、“速成科”、“博物實習科”所在地

馬神廟是京師大學堂最早的校址。京師大學堂“預備科”、“速成科” (分“師范館”與“仕學館”) 、“博物實習科”先后在馬神廟設立。清代中期, 馬神廟是清乾隆皇帝第四女和碩和嘉公主的賜地。和碩和嘉公主的母親是純惠皇貴妃蘇佳氏, 公主出生時, 其手指之間有蹼相連, 人稱“佛手公主”。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 三月, 和碩和嘉公主下嫁給福隆安, 選府址于馬神廟。京師大學堂成立時, 馬神廟成為校址。公主的寢宮擺放至圣先師的神位, 寢宮后面有兩層平房, 用做“仕學館”的學生宿舍。再往后是梳妝樓, 用做圖書館。東院有南北兩座宿舍, 俗稱“南樓北樓”, 用做“師范館”學生的宿舍樓和“博物實習科”的教學樓。

“預備科”設立于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 正月, 旨在為京師大學堂分科培養符合入學條件的學生, 學制三年。生源來自各省選送和大學堂自行招考。清宣統元年 (1909年) , “預備科”改為“高等學堂”。

“師范館”設立于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 , 旨在為各行省初級師范學堂和中學堂培養教員, 學制四年。學員由各行省選送或自愿投考, 資格是附生、廩生、蔭生、監生、八旗官學學員, 無舉人, 更無白丁, 不限年齡。清光緒三十年 (1904年) , “師范館”改為“優級師范科”。清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 , “優級師范科”改為“京師優級師范學堂”, 遷至今南新華街18號, 脫離了京師大學堂, 成為一所獨立的院校, 即“京師優級師范學堂”亦即今北京師范大學的前身。

“仕學館”設立于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 , 旨在為新科進士普及西方科學知識, 其實是政府官員速成培訓班, 課程輕工藝而重政法。學員為在京五品以下、八品以上官員, 以及因事留京的道員以下、教職以上候選的外官。

“博物實習科”設立于清光緒三十三年 (1907年) 六月, 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制作各種標本、模型和畫圖的技藝, 為中學培養博物、生理等科的教習。學生來自高等小學堂, 分為本科樓和“博物實習科”的教學樓。

2. 李閣老胡同 (今力學胡同) ——“進士館”所在地

清光緒二十九年 (1903年) 一月, 京師大學堂增設“進士館”, 校址設在李閣老胡同。設立“進士館”的目的是向新進士傳授科學知識和政法知識, 培養新進士成為“果、達、藝”的優秀從政人才, 學制三年。凡年齡在35歲以下的新進士必須入館學習, 由所在省籍發放補貼。清光緒三十年 (1904年) , “仕學館”并入“進士館”, 由馬神廟遷至李閣老胡同。清光緒三十二年 (1906年) , “進士館”改為“京師政法學堂”, 完全脫離了京師大學堂。“京師政法學堂”是北平大學法學院的前身。

3. 地安門內太平街、前門外后孫公園——“醫學館”所在地

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 , 京師大學堂向清政府申辦“醫學館”。次年, “醫學館”在地安門內太平街成立, 學制三年。“醫學館”分醫學和診治兩部分, 習醫之所稱為“習業所”, 診治之所稱為“衛生所”。清光緒三十一年 (1905年) , “醫學館”與“施醫總局”合并, 遷至前門外后孫公園“施醫總局”東側。清光緒三十二年 (1906年) , “醫學館”脫離了京師大學堂, 成立獨立的學堂, 更名為“京師專門醫學堂”, 中、西醫分科學習。“京師專門醫學堂”即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前身。

4. 北河沿大街54號——“譯學館”所在地

“譯學館”的前身是創辦于清咸豐十一年 (1861年) 的“京師同文館”。“京師同文館”位于東堂子胡同49號, 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教授多種外語的學校。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 , “京師同文館”并入京師大學堂, 改為“翻譯科”, 校址設在北河沿。次年, “翻譯科”改為“譯學館”。“譯學館”設“外語科”、“普通學科”、“專門學科”等三科, 學制五年, 設“甲、乙、丙、丁、戊”五個年級。清宣統三年 (1911年) , “譯學館”停辦。1912年, 京師大學堂改為北京大學, “譯學館”成為北京大學法科所在地。

5. 虎坊橋——“譯書局”所在地

“譯書局”始創于清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 , 隸屬于京師大學堂。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 重辦, 負責編輯京師大學堂所需各類教科書。

清光緒三十年 (1904年) , “譯書局”停辦。清光緒三十一年 (1905年) , 清政府廢止了科舉, 各省開始建立學堂。為統一管理全國學堂事務, 清政府以“譯書局”班底為基礎, 成立了“學部”, 統管全國學政。辛亥革命后, “學部”改為“教育部”。

6. 安德里北街21號西院——“分科學院”所在地

清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 , 京師大學堂在黃寺以南 (今安德里北街) 籌建“分科學院”。清宣統二年 (1910年) , “分科學院”建成, 計有五棟樓房, 由設計日本使館的日本近代建筑師真水英夫設計而成。一年后, 清朝覆亡, “分科學院”改作北洋政府的炮兵營。

三京師大學堂遺跡的現狀及其保護

1. 京師大學堂遺跡的現狀

京師大學堂的六處校址分屬北京的東城、西城、宣武三個區。當年六處校址各司其職, 百年之后其命運也大不相同。馬神廟現被酒店、餐廳、辦公單位占用, 原有格局破壞嚴重。進士館、譯學館、譯書局淪為大雜院, 無法尋覓當年的蹤跡。譯學館現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占用, 外人不得隨便出入。分科學院的五幢老建筑被拆除一幢, 改建為住宅樓房, 現存的四幢建筑全被占用, 其中三幢分別是當年的文科樓、經科樓和理科樓。

2. 京師大學堂遺跡的保護

由于文物價值、重要程度、使用情況不同, 對京師大學堂的遺存要分級保護, 區別對待。

馬神廟是京師大學堂最早的校址, 早年又是公主府, 文物價值高, 尚有一定的遺存, 應當作為主校區重點保護。建議騰空馬神廟內的單位和住戶, 恢復馬神廟當年的原貌, 尋回當年的文物, 創辦“京師大學堂紀念館”。

進士館、譯學館、譯書局所在地現已淪為大雜院, 原始面貌毀之殆盡, 無從恢復, 建議懸掛“京師大學堂進士館舊址”、“京師大學堂譯學館舊址”、“京師大學堂譯書局舊址”等文物牌, 并附帶介紹, 告知世人這里曾經是京師大學堂的一部分。

譯學館是京師大學堂一處重要的校址, 到了北京大學時期, 這里又是法學院所在地。“五四運動”時期, 譯學館是關押進步學生的臨時拘留所。譯學館現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占用, 建議在最高人民檢查院內豎立“京師大學堂譯學館舊址”紀念碑。

分科學院的辦學歷史最短, 僅一年。但是, 分科學院內現存四幢老建筑, 距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 體現著當年的設計水平和建筑風格, 理應作為古建筑保護下來, 不得隨意拆除。

四小結

京師大學堂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高等學府, 本不應為世人所遺忘。保護京師大學堂的歷史遺跡是當代不可推卸的歷史職責。

參考文獻

[1]肖東發、李云、沈弘主編.從京師大學堂到老北大[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3

安化歷史遺跡范文第2篇

1、追溯到秦汊時期。

專家論證:公元1972~1974年,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女尸墓(公元前23年)出土的陪葬品中,有用竹篾箱包裝的茶葉,為目前發現最早的安化黑茶,則安化黑茶歷史追溯到漢代,有二千余年了。安化黑茶所用的竹篾箱包裝,源于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竹篾箱包裝,也是安化黑茶包裝的歷史原型。

2、文字記載首見于盛唐。

楊燁(唐·宣宗10年,公元856年)寫的宮廷用食品《膳夫經手錄》一書里記載:“渠江薄片,有油苦梗。”

毛文錫(五代,公元936年)《茶譜》云:“潭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鄉人每年采摘不過十

六、七斤”,“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烹之無滓也”。又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3、公元1524年以前開始制造。

安化歷史遺跡范文第3篇

1、追溯到秦汊時期。

專家論證:公元1972~1974年,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女尸墓(公元前23年)出土的陪葬品中,有用竹篾箱包裝的茶葉,為目前發現最早的安化黑茶,則安化黑茶歷史追溯到漢代,有二千余年了。安化黑茶所用的竹篾箱包裝,源于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竹篾箱包裝,也是安化黑茶包裝的歷史原型。

2、文字記載首見于盛唐。

楊燁(唐·宣宗10年,公元856年)寫的宮廷用食品《膳夫經手錄》一書里記載:“渠江薄片,有油苦梗。”

毛文錫(五代,公元936年)《茶譜》云:“潭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鄉人每年采摘不過十

六、七斤”,“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烹之無滓也”。又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3、公元1524年以前開始制造。

安化歷史遺跡范文第4篇

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3121千米,約占中國總海岸線的1/6,且與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一衣帶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從古代起,一直是中國海上防御要塞與門戶,尤其到了近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帝國主義的侵略目標。

1861年,煙臺被帝國主義開埠,成為山東半島最早的開港城市。隨之,地處山東半島東段的威海成了日本的占領地和英國的租界地,而青島則淪為德國的租界地。帝國主義占領這些沿海城市后,便在這里修筑炮臺、堡壘、軍營等防御設施,并修建領事館等建筑物,留下了很多近現代歷史文化旅游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不僅開發了以“一山一水一圣人”為齊魯文化象征的古代歷史文化旅游路線,而且開發了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中心的黃海沿岸旅游專線。自2005年起,又開發了“紅色旅游”路線。上述三條路線中,黃海沿岸旅游專線游客數遠超其他線路。但遺憾的是游客普遍反映這些城市缺乏文化內涵,除劉公島之外,青島、煙臺等地的近現代歷史文化資源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和開發。

基于山東半島在海上防御的重要地位,對從古代到近現代山東半島堡壘等建造物的研究已有起色(1),但是關于近現代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研究卻寥寥無幾。

本文首先考察了青島、煙臺、威海等地區的炮臺、建筑物和紀念設施等近現代時期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其次就上述遺跡的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1.山東半島的地理特征及帝國主義的侵略

(1)地理特征及明、清時期海岸防御軍事設施

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是山東省東北部伸向渤海和黃海的部分,從古代起一直被認為是戰略要地,因此其軍事地位非常重要。在隋唐強盛時期,朝廷利用山東沿海的港灣設施防御外敵;北宋時期,在登州(蓬萊)建造要塞,欲以此抵御契丹的進攻。明代,倭寇日益猖獗,開始在山東半島海域構建森嚴的海上防御設施。后來隨著明朝遷都北京,山東海域更是成為保護京津的主要海上防御門戶。

1592年,朝鮮爆發了壬辰倭亂,明朝開始慎重考慮山東半島的軍事位置和海上防御地位,清朝從初期開始,便在山東沿海地區修筑炮臺。為了發揮山東半島的軍事要塞作用,清政府于1719年12月接受山東巡撫李樹德的建議,開始對山東沿海地區海上防御系統進行修整。

總之,山東半島從古代開始,一直被當做軍事要地,到了明、清時期,作為守護北京的門戶受到重視。

(2)帝國主義對青島、煙臺、威海的侵略

隨著對中國侵略的進一步加劇,乾隆后期,西方帝國主義開始窺視山東半島海域,青島、煙臺、威海逐步成為殖民主義侵略的中心地區。前期在山東半島海域活動的主要是英國,威海成了西方勢力最早入侵的對象。1757年6月18日,英國商船出現在威海衛和劉公島海面上,企圖進行貿易;1816年7月英國的軍艦“阿里斯特”號秘密潛入威海灣,進行實地考察,并收集港口、航線、劉公島和港灣的相關資料(2)。

1858年,清政府在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的脅迫下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天津條約》和《中法天津條約》,開放登州為通商港口。但是西方的殖民勢力卻并不滿足,它們又開始覬覦煙臺港的地理位置,不斷派遣商船,要求通商。1860年4月,法國軍隊占領煙臺港(3),1861年煙臺被迫開埠。隨之,許多國家的洋行也開始建設私人碼頭,使得煙臺成為與帝國主義國家經濟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以煙臺山為中心形成領事館區。

煙臺開埠后,西方帝國主義又發現如若將青島作為港口,其價值更大,與此同時,清政府也開始重視青島的戰略地位。1892年,青島開港;1897年,德國以軍事演習為借口,強占膠澳。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膠澳租借條約》,允許德國租借膠州灣(4)。從此,膠澳淪為德國的殖民地,山東逐漸被德國納入其勢力范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1914年11月,日本不顧德國反對,強行攻占了膠州,并對青島進行殖民統治。

2.山東半島近現代歷史文化遺產

(1)炮臺、堡壘、軍營

近代之后,青島、煙臺、威海成為戰略要地,取代登州,留下了寶貴的近現代歷史文化遺產,即炮臺、堡壘、軍營及后人修建的紀念館、展覽館和博物館等。

炮臺是在上述三座城市中遺留最多的近現代歷史遺跡。早在帝國主義侵略之前,清政府為防御海盜,已修筑了許多炮臺,近代之后,為防御帝國主義的入侵,又新修或補修炮臺。此外,還有德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入侵之后修筑的炮臺。

青島是炮臺最多的城市,其中包括重修或擴修的清軍使用過的炮臺,其次是德軍入侵之后在青島修筑的炮臺。這些炮臺聚集在青島市東南部的青島灣、匯泉灣、太平灣北部一帶,由海防、陸防、臨時等三部分組成。

這些炮臺中,有六座非常重要的海岸防御炮臺,包括附近的堡壘、兵營等軍事設施。其中,青島山炮臺遺址是原駐青島德軍總指揮部所在地,被稱為“青島炮臺之最”,還有魚山炮臺(德軍稱青島炮臺)、團島炮臺、西嶺炮臺等均屬重修的舊炮臺,只有匯泉角炮臺和俾斯麥南炮臺屬德軍占領青島之后新修的炮臺。

除上述海防炮臺之外,青島還有俾斯麥北炮臺、伊爾其斯北炮臺、伊爾其斯東炮臺、仲家洼炮臺等四座陸防及22座臨時炮臺,這些炮臺形成了完整的海陸防御體系。

煙臺有東和西兩座炮臺。1861年,煙臺開埠,清政府開始重視煙臺的海岸防御作用,西炮臺由此得以修建。據《煙臺百年大事記》載,1875年11月,清政府為加強海防,決定在煙臺、蓬萊、長島修建炮臺,1876年開始動工修建西炮臺。西炮臺位于海拔106米的芝罘區西北部的通伸崗上,在山腰上壘成總長約700米的城墻,墻上設有排列井然有序的射擊孔,形成了封閉式的軍事城堡。

19世紀80年代,身為北洋大臣的李鴻章積極推行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設施,于1899年聘請德國技師弗里德里?!た唆敳O督修筑炮臺,擴而建之,始成今日之規模。

1891年,由于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奏請,清政府邀請德國人使用德國進口材料安裝了當時最先進的克虜伯大炮,在海岸地區(現在的“煙臺東炮臺海濱風景區”)修建了東炮臺。東炮臺位于巋岱山東西北三面深約20米的臨海懸崖峭壁上,與崆峒島、芝罘島形成鼎足之勢,與西炮臺形成交叉火力,成為煙臺的天然要塞。

威海是清北洋海軍的第一要塞,是中日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威海位于山東半島的最東端,是三面環黃海的天然要塞。北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東和東南與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一衣帶水,是中韓日三國當之無愧的軍事要隘。1398年,明朝為防御外亂設置了威海衛,威海從此成為名副其實的軍事要塞,但那時并未修建炮臺。

清朝末期,西方列強侵犯我國沿海地區,清政府在山東地區擴充北洋海軍以確保我近海支配權,邀請德國技師于威海灣南北兩岸及劉公島筑造了15座炮臺,炮臺附近建有兵舍、彈藥庫,各炮臺有地下密道相互貫通。中日戰爭中,威海灣南北兩岸的8座炮臺和魚雷營成了廢墟。

總而言之,青島、煙臺、威海三地的炮臺有很多共同之處。首先,這些炮臺都建于1861年開埠之后,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見證,除煙臺西炮臺以外,多數炮臺建于19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其次,均邀請德國技師修筑或增修,都運用了德國先進的技術和設施,就連大炮也全部屬德國產;炮臺主要用于海防,因此多建于險要之地,并于附近建有堡壘、兵營、練兵場等。

但其不同之處在于,煙臺、威海的炮臺全部由清政府修建,只有青島的一部分炮臺由德國修建,或德軍對其擴建或再建,形成了具有堡壘、兵營(5)等極為完備的海陸防御體系。

(2)建筑物

帝國主義侵略時期,上述城市不僅留下了炮臺、堡壘、軍營等近現代歷史文化遺跡,而且留下了不少建筑物,成了寶貴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

(1)青島

1914年,德國占領青島后投資修建了監獄、軍營、教會等建筑物,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青島總督府和青島迎賓館。

由德國建筑師設計,始建于1903年的總督府,時至今日仍然是青島市首屈一指的有名建筑(6)。青島迎賓館坐落于信號山山腹,是德國總督官邸舊址(1903年開工,1908年完成),現已改造為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

此外,青島唯一的外國領事館———德國領事館舊址和膠澳法院舊址、德國第三海軍營部舊址、歐仁監獄舊址、警察公署、青島基督教堂等舊址也均屬近現代文化遺產。其中,青島基督教堂(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古堡式建筑,由德國膠澳總督府出資,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展示了德租界時期青島的歷史。

(2)煙臺

1861年,煙臺成為山東半島最早的通商口岸,帝國主義勢力深入滲透,先后有17個國家在此設立了密集的領事館或代理領事居住群。英、美、德、法、日、丹等6國在煙臺山上修建了領事館、別墅、官邸等30多幢近代歐式建筑,是日俄戰爭、中日戰爭及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有力見證。

(3)威海

1895年,中日兩國簽訂《馬關條約》,威海成為日本的領地。1898年,英國強占威海為租界地,并于1900年在此設置威海衛行政長官署,歸英國殖民部管轄。因此,威海密集地分布著30余處建筑遺跡。其中,獨具代表性的是以北洋海軍和中日戰爭為主題的北洋海軍提督府、威海水師學堂、丁汝昌寓所等。

總而言之,帝國主義國家在青島、煙臺、威海地區都遺留下近現代建筑遺跡。1897年到1914年,青島一直是德國的租借地,其留下的總督府、領事館等官署真實地反映了其殖民統治的歷史。與青島不同,威海雖然被日本占領且之后又成英國租借地,但被開發利用為旅游景點的日式建筑和英式建筑遺跡甚少,而和清北洋水師有關的建筑卻成了主要的旅游景點。煙臺雖然是山東半島開放最早的城市,但它沒有帝國主義國家租借地的歷史,目前其主要的旅游景點是煙臺山領事館建筑群。

(3)紀念設施———展覽館、博物館、紀念館

新中國成立之后,曾淪為帝國主義侵略現場的青島、煙臺、威海相繼設立展覽館、博物館、紀念館,成為反帝國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設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把近現代時期遺留的建筑物當做紀念遺跡的展覽館或博物館。這類紀念設施多數屬于對原來的建筑物進行修繕和復原,再陳列歷史遺物。其中,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青島迎賓館)、炮臺遺址展覽館和威海的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最具有代表性。1997年青島市政府投資復原的“德國軍要塞地下指揮部”也作為重要的紀念設施與炮臺遺址展覽館一并對外開放。特別是以北洋水師和甲午戰爭為主題的威海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內藏有歷史圖片1000多幅,北洋水師與甲午文物資料200多件,打撈的艦船文物標本達300多件。通過對文物、圖片、蠟像、沙盤、模型進行的展覽和歷史情景的影視模擬再現手段,生動地重現了當時北洋水師和甲午戰爭的歷史原貌。此外,丁汝昌紀念館原為丁汝昌寓所,建于1888年,如今其門堂被用作介紹丁汝昌生平的展覽室。

另一類是使用現代式建筑和技術建立的紀念設施,最具代表性的是甲午海戰紀念館。它是一處以建筑、雕塑、繪畫、影視等綜合藝術手段展示甲午海戰悲壯歷史的大型紀念館。該館由序廳、北洋水師成軍、頤和園水師學堂、半島海戰、平壤之戰、黃海大海戰、旅順基地陷落、血戰威海、尾廳等九大部分組成,再現了北洋水師從成軍到覆沒的全過程。館內以電、光、聲等現代科技營造氛圍,生動而逼真。

3.山東半島近現代歷史文化遺產的利用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自80年代中期起,山東半島的旅游業逐漸形成了以濟南、泰安、曲阜、鄒城為主線的“山水圣人”旅游區,連同青島、煙臺、威海為一線的“黃海沿岸旅游區”,以濰坊、淄博為一線的“千里民俗觀光線”的“兩區一線”結構。近現代史歷史文化資源屬于“黃海沿岸旅游區”。

青島、煙臺在80年代就被選定為沿海開放城市,威海亦自90年代起,作為經濟開發城市受到關注,且以沿海城市的魅力吸引著游客。

隨之,80年代起,青島、煙臺、威海的近現代歷史遺跡相繼得到開發。首先,威海的劉公島早在80年代便已進行開發(甲午戰爭博物館開館于1985年3月21日),2005年和2008年相繼開館甲午戰爭博物院陳列館和劉公島博覽園(7);國家AAAA級景區———煙臺山是煙臺的標志和象征,1988年煙臺市正式成立了煙臺山公園,同年,煙臺市人民政府將煙臺山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煙臺山近代建筑群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8)。煙臺城市魅力的象征———東炮臺是近代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島的德國總督官邸舊址成為主要的旅游景點。

但是,山東半島近現代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首先,據2011年山東省的旅游統計資料,山東省旅游總收入達3736.6億元,青島681.4億元,居首位;煙臺403.3億元,占第二位(9);游客人次,青島、煙臺、威海各居一、二、三位(10)??梢?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中心的“黃海沿岸旅游區”在山東省旅游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但山東省目前仍將文化旅游開發的重點放在以濟南、曲阜、泰山、淄博、鄒城為中心的古代文化旅游區。在山東半島的近現代歷史遺跡中,甲午戰爭主戰場———威海劉公島開發較早,吸引了很多游客。煙臺的東炮臺、西炮臺、煙臺山等近現代歷史遺跡卻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西炮臺,知者甚少。

青島近現代歷史遺跡,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應受到重視,但除少數遺址外,大部分遺跡未能為游客所熟知。

于是,游客普遍認為膠東半島三座城市缺乏文化內涵。由此可見,國家雖然強調愛國主義教育中近代歷史的重要性(11),但在山東省仍停留在課本的教學,近現代歷史遺跡的開發與利用尚未引起重視。

針對上述情況,首先,要整理近現代歷史遺址相關的資料,多做實用性研究,并將其研究成果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應用。

其次,要充分發揮近現代遺跡及展覽館、博物館、紀念館的教育功能,建設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和反帝國主義教育基地,探索出近現代文化資源管理單位與教育機構銜接的方法(12)。

最后,需要開發一條旅游路線,在發揮避暑、休假旅游地優勢的同時,添加尋訪山東半島近現代歷史遺跡的內容,推薦一些近現代文化旅游景點。同時,要采取降低門票價格(劉公島門票198元,煙臺山景區45元)或免票等優惠措施吸引游客,以此得到“文化立市”的效果。

結語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東半島從古至今一直是戰略要地,在近現代時期遭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因此,在青島、煙臺、威海分布著炮臺、建筑物、紀念館等豐富的近現代歷史文化資源,但對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該地區作為避暑和旅游勝地得到游客的青睞,且游客的數量和旅游收入也在日益增多,但是該地區給人感覺缺少文化底蘊,影響作為旅游景點的整體形象。

造成上述問題首先是因為山東半島地區自然環境優越,靠其自然資源已足夠吸引游客,從而忽略其文化資源。其次,從山東省旅游開發策略來看,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重點仍放在以濟寧、泰安、淄博為中心的齊魯文化遺跡上,近現代歷史文化資源開發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不管是要提高該地區旅游觀光的質量,還是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發和利用青島、煙臺、威海三地近現代遺跡資源都是十分必要的。要把這些遺跡作為一個有效的教育平臺,不僅需要學者的考察與研究,更需要國家、地方政府和教育機構的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王賽時.山東海疆文化研究[M].濟南:齊魯書社,2006.

[2]趙紅.明清時期的山東海防[D].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3]曾招喜.山東導游精粹[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8.

[4]宮娟.山東導游[M].濟南: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1.

[5]顏廷利.健全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山東旅游強省建設[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8(11):157-158.

[6]李西香.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設研究———以“好客山東”旅游品牌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09,(17):173-174.

上一篇:總工會總結范文下一篇:愛的奉獻歌詞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