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技術推廣農機技術論文范文

2024-01-25

技術推廣農機技術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以農機合作社為載體,推進規模經營,加快土地流轉,推進農村城市化發展進程。

關鍵詞:農機合作社;推進;城市化進程

200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開始實行。該法的頒布,不僅有利于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更開創了新中國合作經濟發展的新紀元,標志著我國的合作社建設從此真正進入了法制化時代。

伴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實施,我國各地農機合作社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截至2011年底,全國農機合作社數量已經達到2.8萬個,入社成員數近100萬人,年作業服務面積達到6.5億畝,占全國農機作業總面積的12%。同時國家為扶持農機合作社的發展,發放農機購置補貼,為加快培養一批設備齊備、功能齊全的示范農機專業合作社,對符合條件的合作社發放農機購置補貼獎勵和貸款貼息?,F在農機合作社正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力量之一,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推動了農業技術集成應用、農業節本增效和土地規模經營。

那么,國家為什么要如此重視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呢?其目的在于以農機合作社為載體,推進規模經營,加快土地流轉,進而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發展。

1 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機事業又快又好的發展

農機具補貼政策為現代農機具推廣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有了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就象糧食直補等惠農政策一樣,大大提高了農機戶購置農機具的熱情。2011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扶植資金就在萬億以上,主要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良種補貼等“四項補貼”。而在這當中與農機產業關聯最緊密的當屬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使農機戶直接受益,購機熱情空前高漲。特別是農機具以舊換新政策的出臺,就像家電以舊換新一樣,吸引了大量農機戶。他們把自家多年沉積的舊的農機具拿出來,換取新的、現代農機具。這也為現代農機具推廣應用提供了新的平臺,促進了農機事業又快又好的發展。

農機具補貼政策提高了農機戶的購機熱情,同時也大大促進了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國家在發放農機具補貼政策的同時,對符合條件的合作社還發放農機購置補貼獎勵和貼息貸款。這些政策的實施為發展、壯大農機合作社隊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農機合作社隊伍的壯大是成功實現農村土地流轉的依托,而只有成功實現農村土地流轉,才能實現現代化、大面積生產作業。農機具補貼政策的實施大大推動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當前,在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全國各地現代農機裝備展示交易會不斷召開,四川現代農機產業園等大型農機產業園不斷建立,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化、規?;?、功能化、集約化的區域性大型農機產業園區成了許都省份努力的方向,依托農機產業集聚效應,發展配套產業,加速農機產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在不斷推進。

2 農機合作社的發展有利于推進規模經營,加快土地流轉進程

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是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需要,通過合作社較好地解決了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許多生產經營問題,促進了農業集約化生產。我國農村土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雖然解決了廣大農民的溫飽問題,但是發展到今天,一家一戶分散的生產關系,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因此,中央提出了在堅持家庭承包基本經營制度長久不變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轉和集中規模經營步伐。

由于有政策做后盾,使創辦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戶們沒有后顧之憂。國家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先后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法》《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各省份也相繼出臺各項扶持政策,從中央到地方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成為農戶安心創業的定心丸。同時,國家還對購買新型農機的農戶進行購置補貼,對創建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的農機戶,加大經濟上的扶持力度,從購機﹑建機房﹑維修、乃至今后的農機報廢更新,全程經濟扶持,使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戶放心建社,沒有了后顧之憂。雖然目前我國農機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工作剛剛起步,流轉的面積還偏小,但從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發展過程來看,土地流轉代表著農機合作社的發展方向,具有極強的示范和帶動效應。農機專業合作社必將成為農村土地流轉、農業生產方式解放、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3 農機合作社大大推進了推進城市化進程

我國正在經歷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正在從一個“大多數人住鄉下”的格局向“大多數人住城里”的格局轉變。中國要想實現國富民強就得完成用機器取代手工勞動的工業化。要想完成工業化,就得推進城市化。各國的發展經驗證明,工業化和市場經濟結合的空間交點在哪里呢?就在城市。

構建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為主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加快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必然要求。農機合作社實行機械化生產作業,有效推動了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可以將農民群眾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大量富余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就業,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可以投入到二、三產業中去,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因此,農機合作社的發展是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助推器。加大農機合作社扶持力度 促進良性發展,實現科學管理、制度化管理、正規化管理也勢必成為我國今后、乃至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項重要工作,這將對推進我國農村城市化進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作者簡介:梁春影(1974-),女,漢族,吉林長春人,本科學歷,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立城鎮農業服務站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機械。

技術推廣農機技術論文范文第2篇

化水平為重點,特別是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為突破口,大力推廣果業、茶業、牧草等農機化實用技術,從而實現了我省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省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F將2008年農機推廣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推廣穩步推進

2008年全省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推廣工作實現了新突破。水稻機插技術推廣作為我省重點推廣的農機技術,我省精心組織、全面實施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2008年水稻全省機插面積達120萬余畝,比上年增長85%,超額完成全省水稻機插任務,并初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雙季雜交稻水稻育插秧體系。

全省每個縣(市、區)均開展了水稻生產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示范推廣工作,在機械化重點示范縣的帶動下,插秧機數量和面積快速增長,今年全省新增插秧機710臺,插秧機保有量達2110臺。按照農機化司的要求,我省認真組織南昌縣、泰和縣等7個部級機插示范項目縣共建立了52個機插示范點,示范縣共投入資金380萬元、插秧機282臺。示范點均超額完成了機插示范推廣面積,合計實現新增水稻機插面積74560畝,超項目計劃要求的432%。示范區2008年共舉辦了插秧機操作機手和育秧技術培訓班39期,培訓人員3232人次,組織機插、育秧現場會55次,印發宣傳資料及技術資料近2萬份,各級媒體宣傳68次。示范點全省累計舉辦機插培訓班75期,培訓技術骨干4500人次,召開示范現場會105場,印發宣傳資料3萬多份。所做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機插工作快速發展。

(二)油菜、花生等生產機械化新技術得到發展

我省緊緊圍繞“興機富民”工程,堅持把農業機械化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途徑,在大力推廣水稻育插秧技術基礎上,在2008年制定了江西農機主推的十大農機技術,積極推動油菜、花生、茶葉等作物的生產機械化技術,全省開展各級別農機新技術推廣示范演示會200多次。

一是為促進油菜生產的發展,完善了省級油菜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的建設,進一步加強油菜的免耕開溝直播技術的推廣,九江市推廣油菜收割機割臺、油菜開溝機等油菜生產機具800多臺套。油菜免耕直播機械化生產面積已經超過40萬畝,新余推廣油菜開溝機械化面積預計15萬畝,農民接受油菜機械生產技術,使油菜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

二是全省花生主產縣區加大了花生生產機械化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每個主產縣至少抓了一個示范點,堅持以點帶面,重點抓好花生收獲、采摘、脫殼等機械化生產技術試驗示范推廣,使花生生產機械化水平得到進一步鞏固提高。對比機播覆膜、不覆膜與手工播種的花生,畝產分別為685.7斤、623.4斤、472.7斤,使農戶進一步看到了機械化生產的優勢,提高了他們發展機械化生產的積極性。僅樟樹市花生種植面積就達到14萬畝,純收入預計達到1.25億元。

(三)果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成果明顯

我省果業在規模、產量、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的發展過程中,農機部門實施了“農機上山”果業機械化工程。通過幾年來的科學引導,目前,我省果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成果明顯,在今年秋收冬種全省果業機械演示會上亮點紛呈。

一是中型拖拉機逐步進入果業生產領域,使得果業中耕、開溝施肥、擴穴改土等果業生產勞動強度大的生產環節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已形成中拖、手拖、果業耕整機在不同坡地、不同果業面積的大、中、小機械化果園管理的作業格局。

二是節水灌溉越來越

受到農民歡迎。從推廣節水微噴開始,到目前滴灌、滲灌、藥肥水共施系統等一大批節水灌溉新技術、新機具、新設施落戶我省果業,在節能環保、節本增效諸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藥肥集成噴施系統。通過二年的實踐,大力推廣藥肥集成噴施系統

。以大功率機泵為功力,取代小動力藥泵,通過管路按果樹定株實施藥肥噴施。解決了打藥勞動強度大,農村勞力緊張的矛盾。

四是分級包裝設施越來越受歡迎。目前,我省贛南臍橙出口生產基地全部都配上了果品分級清洗設施,銷售外省的臍橙全部都通過了分級分類包裝銷售。電子機械化分選設備取代了傳統的滾筒式、模板式分級機械。

(四)特色農產品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取得新突破

我省建設了一批地方特色如茶葉、馬鈴薯、榨菜、蜜桔、牧草等生產機械化技術示范基地,浮梁縣財政拿出25萬元專門用于名優茶加工機械的補貼,補貼率達30%,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得到了社會的好評。

(五)農機購置補貼成效顯著、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進一步加快

2008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已基本結束,共投入補貼金2.15億元,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有效的引導農民購買選的農機裝備,新農機新技術、高效農機具得到較好的發展,農機裝備結構得到調整。全年補貼類機具達5.95萬臺,其中,半喂入聯合收割機、高速插秧機、大中型拖拉機6800多臺,改變了以小型農機具為主的局面。輕型噴灌機具、高效機動噴霧器等一大批新技術新機具通過補貼得到生產實際中的應用,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進一步推廣農機新技術打下良好基礎。

(六)加強農機新技術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從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出發,全省各農機化技術學校按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新要求,充分運用師資、設備設施優勢,積極開展新農機新技術培訓。全省舉辦農機科技培訓班116期,培訓農民7625人次,結合科技抗冰救災,開展農機科技下鄉活動16次,發放技術資料3萬多份。

(七)借助各種媒體宣傳農機技術,促進農機推廣工作

通過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對農機春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農機購置補貼、農機大戶進行了重點報道,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還組織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對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機服務作業隊、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效果進行了調研,摸清情況,了解實情,分析問題,把握趨勢。今年在《中國農機化導報》、《中國農機化信息網》《江西農機化信息網》、《江西農業》等各種媒體上發表我省農機推廣技術信息200次,撰寫調研報告和新技術可推廣可行性報告13篇,有力地推進農機推廣工作。

(八) 部省級農機重大推廣項目進展順利,為新技術大面積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昌縣優質水稻區域生產機械化服務中心》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南昌、新干、高安等三縣全國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在湖口縣實施的全國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區建設項目成效顯著;省級農業新技術示范與推廣重大項目即《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配套技術示范與推廣》、《贛州市果園節水灌溉機械化技術推廣》等已完成;《水稻區域生產機械化技術基地建設》已完成有關試驗、示范工作,各個項目的研究示范都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我省農機化發展的新技術,為今后更好推廣農機新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農機與農藝結合,實現水稻機插秧技術的集成與創新

水稻機插秧成敗的關鍵是農民能培育出適合插秧機機插的秧苗,各級農機推廣部門緊密與農業技術部門相結合,成立聯合攻關小組,對水稻機插育秧、栽插及大田管理等配套農藝技術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深化試驗研究,推進了農機農藝技術配套組裝集成,實現了水稻的群體質量栽培與機械化高產栽培的有效結合,有力保證水稻機插的快速發展。

(二)堅持行政推動與引導市場相結合,狠抓示范項目落實

各級農機部門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加大行政推動力度。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是近年來農機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農機管理部門專門成立了水稻生產機械化工作領導小組,并且把水稻機插秧技術示范推廣列入農機化工作工作主要目標進行考核。全省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明確任務,落實政策,強化措施,推動水稻機插育秧推廣工作不斷躍上新的臺階。

同時,還抓住有利契機,堅持在落實農機購置補貼的政策中,對重點推廣的農機技術需要的機具進行傾斜,如利用中央、省、市財政對農民購買插秧機及培訓工作實行了穩定的補貼政策,其中手扶式插秧機補貼總比例達到70%以上。通過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加大了農機推廣力度。

(三)堅持典型示范與整體推進結合,積極營造農機技術推廣良好氛圍

在機插秧技術試驗示范和大面積推廣過程中,我省堅持示范先行、典型帶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方法。在試驗示范階段,重點抓種田大戶、農機大戶,通過他們的現身說法,讓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了解機插秧技術的優勢,同時,通過層層召開育秧現場會、機插現場會、大田管理現場會和機插水稻長勢現場會,并借助廣播電臺、電視、網絡、報刊雜志、集市、印發小冊子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增強基層廣大干群的感性認識和認知度,努力擴大社會影響,并為大范圍的區域發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術和經驗。

(四)堅持機具推廣與技術服務相結合,健全農機技術推廣保障體系

技術能否到位是農機技術推廣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抓好插秧機推廣的同時,特別是在試驗示范初期,以市縣水稻生產機械化項目負責人、農機、農藝技術骨干為對象,派員到生產廠家或邀請廠家技術人員來當地開展師資培訓,逐漸建立了一支既懂農機又熟悉農藝的技術推廣骨干隊伍。免費組織舉辦培訓班100多期,培訓600余人次;結合送科技下鄉活動,免費派送“江西省水稻機械化育秧及大田管理技術模式掛圖”等有關水稻機插育秧及高產栽培技術、農機維修使用方面的教材和VCD教學光盤、《水稻機插秧實用技術》等科普教材5000余份。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機化技術推廣資金投入不足,農機新技術推廣速度相對較慢

在農機補貼政策的推動下,農民購機熱情高漲,農機技術推廣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相對于農民日益增長的對新技術需求,農機推廣經費相對較少,導致我省農民接受新技術和使用新技術較慢,與發達省份相比,我省還存在農機裝備總量不足、結構不盡合理和老化嚴重問題一時還難以解決,優化調整的任務還十分艱巨,還不能適應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要求。

(二)農機化整體水平不高,科技創新能力比較薄弱

我省農機化水平還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對農機科技投入不足,農機新產品短缺,基礎設施薄弱;機械插秧等關鍵環節推廣工作尚在起步階段,思想障礙、資金障礙和技術障礙尚未根本解決。

(三)農機推廣工作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

隨著農村惠農政策力度加大,資金逐年增多,由于我省地區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適合山區的機具的種類少,山區農民購買能力低,并且山區丘陵沒有機耕道等因素,造成地區之間農機化發展速度不一致、不平衡,特別是推廣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宣傳、推廣、培訓、演示工作難以開展,區域之間發展更為不平衡。

技術推廣農機技術論文范文第3篇

1 新型農機推廣體系研究的意義

1.1 深入基層, 深層了解生產前線

農業推廣體系的建立與創新, 為做好基層農業實驗與研究培養了推廣人才, 使相關人員在思想上對推廣工作重視起來, 從而將農機技術推廣為實際生產力, 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

1.2 了解市場, 開拓更為廣闊的范圍

在新型農機技術推廣之前, 相關人員對農業生產結構和市場需求做出了了解;在農業生產作業之前, 對農民的生產進行指導;生產時, 對生產的技能進行指導;生產完成后, 引導幫助銷售農民的農產品。相關人員對農機技術的推廣實施了多層次、全方位、多角度的調節, 既有效提高指導農民對生產技術的應用又符合市場需求[1]。

1.3 促進合作, 農機服務意識更為提高

在當前社會發展狀態下, 農機合作組織也在不斷擴大, 大力推進了農機設備與技術的發展, 在農機社會化有效促進的同時, 農機技術的水平也得到提高。除此之外, 除了農機推廣部門的內部合作外, 還會加強與教育部門、研發部門的合作, 在實際的應用中聯合項目的承擔, 研究基地和成果, 使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加強, 農民生產收入有所提高。

2 新型農機技術推廣體系研究的途徑

2.1 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文獻

農業發展生產對社會總體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為此國家頒布了有關農機技術的法律文獻, 如《加強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意見》《科技進步法》等。但由于農業本身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與時間的流逝, 目前的法律文獻不能系統規范農機技術推廣, 使執行與監督的力度都受到影響, 由此可見, 國家應逐漸修正改善相關法律文獻, 應用好強制的法律手段服務好農機技術推廣系建設。

2.2 多渠道推廣投資體系

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要依靠資金等各個方面的融合, 要充分利用市場經濟下的供求關系, 激發企業與個人對科技研究成果的積極性, 從而得到研發資金;農機站在推廣過程中明顯受到政府的宏觀調控, 但是可以通過租賃公司的組織形式為改善農機推廣過程中資金不充足的情況提供有償服務, 保障農機技術順利推廣的基本就是充足的資金, 不能夠單純依仗國家打款來進行推廣, 因此, 要想要靈活推廣農機技術, 就要形成合理的投資體系。

2.3 運行機制的趨于完善

運行機制的制定質量會直接反映到農機技術推廣的質量, 是保障推廣技術的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運行機制要對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實施, 在薪酬、人事、獎勵的方面著手, 要實施聘請責任制, 在員工充分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 提高推廣的積極主動性, 在主觀上大力推動農機技術的進程推廣;在調動調節工作氣氛上獎金獎勵要起到作用。合理建立規章制度、落實好責任制度、確立好工作職責, 大力加強公司內部的管理, 研究討論合理科學的工作制度, 參加會議的人員要秉承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 進一步對原有的制度進行完善[2]。

2.4 隊伍建設的加強擴充

在市場經濟體制大環境影響下, 要求農機技術推廣隊伍的自身能力要提高, 為響應時代, 推廣建設的力度必須大大增加, 而且要加大教育工作的力度, 使其達到更創新、更深的文化層次, 要營造出更良好的環境氛圍, 優化工作薪金的制度, 讓推廣隊伍更具規范性、專業性。為此需要引薦更多的科學技術人員或者農機企業家融入到推廣的隊伍中。

2.5 推廣體系雙軌多元化的建立

推廣主體沖破政府傳統單一主導的方式, 轉變為民間組織和政府官方同時進行的方式叫做雙軌多元化推廣體系。由于得到擴展的推廣主體類型、推廣的具體模式也要發展為多元化, 除了占據主導地位的農機科研機構外, 農機戶、農機企業和農機協會全都可以參與到農機技術推廣中來, 農機技術推廣的主力不再只是依靠政府的支持, 民間主觀上在對農機技術的接受能力起到促進農機推廣的效率和速度的作用。

3 結語

在當代市場經濟體制下, 農機技術推廣不再完全依靠政府的宏觀調控, 農民掌握農機技術的同時也擁有更多的主動權, 推廣農機技術對新農村社會主義建設和農業的現代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中深入完善農機推廣體系, 使農機推廣技術深入人心, 農業得以更有效、更順利的發展。

摘要:我國的第一大產業是農業, 農業的發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便是農機技術的推廣,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是促進農機技術迅速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農機推廣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農機技術的推廣應用, 相關人員需有效轉變農業技術使之成為生產力。隨著時代的變換發展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以前的農業技術推廣很難適應目前社會的需求, 推廣體系下的農機技術也隨之改變, 本文將闡述在市場經濟體制取代計劃經濟體制的大變動下, 對新型農機技術推廣體系的解析研究。

關鍵詞:農機技術推廣體系,創新

參考文獻

[1] 任國俊.基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農機技術推廣體系研究[J].農業與技術, 2015 (11) .

技術推廣農機技術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背景之下,在農業方面農機技術也得到了顯著的進步和發展,并且對其進行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呈現出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價值。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重點分析農機技術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以及推廣策略等相關內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為新農村建設水平的有效提升作出應有貢獻。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機技術;推廣;重要性;實施策略

一、引言

現階段,從整體情況來看,我國在農機技術推廣應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使多種農機技術和先進的機械設備等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得到廣泛深入的應用,同時為新農村建設實現迅猛發展也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在實踐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有效落實相對應的農機技術推廣和發展策略,進而為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農機技術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

1.使產業結構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在農機技術推廣過程中,針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使產業結構不斷的優化完善,切實調整和轉型升級,進而促進新農村建設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在農機技術的推廣過程中可以更有效的轉化傳統的勞動力,使勞動力向其他行業進行轉移,進而為農業生產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長足進步提供必要的動力支持,進而推動新農村建設水平得到質的提升。

2.更有效的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實現現代化發展。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農機技術推廣環節使農業生產發展有必要的基礎,為其實現現代化、機械化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在農機技術推廣過程中,使各類技術得到更有效的普及和應用,進而有效減少勞動強度,促進農業生產環境條件等等得到充分的改善。與此同時,也有效促進農業產業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提高農民的生產收入,促進農業結構轉型實現現代化,以此推進新農村建設有更大的突破。

3.有利于推動城鄉一體化。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呈現出更為顯著的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也為一體化發展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在應用農機技術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推動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通過農機技術的推廣,使農民的思想、生產生活習慣有了重大的改變,這樣可以突破傳統的農業生產作業形式,使人民群眾接觸到更多的先進技術,生產理念和設施設備等,為其增加經濟收入的同時,也解放了勞動力,使更多農民群眾到城市打工,以此有效縮短城鄉差距,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這對于新農村建設也是重大的契機。

三、發揮農機技術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的實施策略

1.進一步有效強化農機技術的宣傳推廣力度。要想確保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機技術推廣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使其重要性得到充分的呈現,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加大農業技術的宣傳推廣力度,使更多農民群眾在思想層面能夠充分認識到農機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實踐的行動中進一步有效落實相關農業技術要點,使農業技術為農業生產和新農村建設真正意義上提供巨大的助力。在宣傳推廣過程中可以有效通過線上和線下互相融合的方式,同時也要做好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使農民群眾接受農機技術的渠道進一步拓寬,在宣傳推廣的過程中使農民群眾轉變傳統的思想和觀念,加深對于農機技術的認知和理解,掌握相關技術內容和設施設備的應用方法,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推動新農村建設實現更加良好的發展,有長足的發展效能。

2.進一步強化農機技術的隊伍建設工作。在農機技術的推廣中,要想體現出該技術在新農村建設當中的重要性,需要注重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確保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得到有效培訓和考核,使其專業技能、業務素養充分提升,具備崗位勝任能力,這樣才能為隊伍建設和農機技術的更加良好的推廣和應用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農機示范建設項目和相關機構要充分做好農機技術人員的培訓,進而有效提升農機技術的推廣效能。另外也要著重做好相關技術人員的考核工作,通過嚴格細致的考核,使其獲得崗位證書之后才能真正上崗,這樣可以體現出更為顯著的農業技術推廣成效和標準化規范化程度。對基層的農機技術人員進行及時有效的補充,農機技術推廣的過程中,對于專業的農機技術推廣人員較為缺乏,因此,推廣部門要按照崗位職責進行招聘,或者到學校招聘農機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從事推廣工作,加強弄技術推廣工作的隊伍建設,推動農機技術各推廣工作能夠有效的開展。

3.進一步有效引入更為先進的農機技術和相關設施設備等。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想體現出農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效果,在新技術、新設施設備等方面也要有效強化,進一步做好更新完善工作,使更多新技術被廣大農民群眾接受,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落實。通過相關技術指導和教育培訓等相關模式,使農民群眾能夠充分融入到新技術、新設施設備的應用和推廣工作中來,為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提供必要的群眾基礎。同時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針對新農村建設人員要切實的進行質量把關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訓工作,使其為推動農機技術的良好發展有更大的責任和貢獻。

4.建立農機技術推廣示范基地。為了農機技術能夠有效的推廣,建立農機技術推廣示范基地是有必要的,通過地當地的環境及農業生產的條件進行分析,建立農機技術推廣示范基地,為先進的技術提供開展的條件,幫助農民認識農機技術,并且能夠接受農機技術,并且在具體的農業生產和發展過程中,進行廣泛應用,落實各項農機技術要點和相關內容,并且在設施設備方面也要得到充分的體現。國家相關方面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在農機設備推廣和農業種植戶等方面都要不斷的融合完善,形成更加具有時效性和可執行性的農機技術推廣體系,以此體現出新農村的建設成效。例如通過農業種植規模較大的農民可以發揮其作用,帶動小種植戶發展,以大種植戶作為示范,并且利用推廣的資金給予補貼成立農機技術推廣的示范基地,實現農機技術的推廣,使新農村建設有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通過示范基地的引用和技術的展現,充分的體現出農機技術的應用效能和根本價值,使各項技術的優勢和需要把握的注意事項能夠得到充分的呈現,進而進一步體現出相關技術和設施設備應用的實效性和可行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著重做好農業生產發展工作是其中的關鍵所在,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要想體現出轉型升級,有更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農機技術推廣方面要充分增強,進一步加大農機技術的推廣力度,構建系統完善的推廣體系,進而使農機技術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呈現出更為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加大對農機技術的推廣,有利于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面對現階段農機技術面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是至關重要的,大力推廣農機技術,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也有利于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開展,進而為促進我國新農村建設實現良好成效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永盛.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機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9(04):138.

[2]張艷梅.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機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8(15):28-29.

[3]許廣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下如何做好農機推廣工作[J].南方農業,2016(6):130-135.

[4]常鳳舉.創新基層農機推廣體系加速農機科技成果轉化[J].吉林農業,2016(5):140-145.

技術推廣農機技術論文范文第5篇

1 農機使用注意事項

農機的日常使用是確保農機使用效率和使用安全性的重要階段,而冬季農機的使用又是重點中的重點。因此,探討冬季農機的使用注意事項也是農機維修保養工作的基礎[1]。

1.1 農機油料的使用

農機使用的柴油標號包括10、0、-10、-20、-35,其具體意義是指柴油的凝固點溫度。例如,10號柴油表示其凝固點是10℃,-10號柴油則表示其凝固點是-10℃。農機在選擇柴油過程中,為了確保農機的正常使用,應該選擇凝固點低于當地最低氣溫5℃左右。例如,當地最低氣溫為-5℃,可以選擇-10號的柴油。冬季農機使用黏度較大的機油時,會導致農機啟動和潤滑難度增加,因此應該將夏季使用的11號機油替換為冬季用8號機油。

1.2 動力系統使用注意事項

1.2.1 發動機水垢的清除

發動機在長時間使用之后,在其水套中會產生水垢,若這些水垢過厚,會導致發動機的散熱效率下降,容易使發動機出現過熱現象,造成發動機工況惡化,不但會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而且會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另外,在日常使用中,若水垢過多,還會出現噴油嘴卡死的故障,導致更加嚴重的故障[2]。所以,在日常使用工作中,必須定期做好水垢的清除工作,確保其良好的使用性能。

1.2.2 避免油剎管路氣阻問題

部分運輸拖拉機的制動系統使用了液壓制動方式,在高溫的夏季工作時容易出現管路氣阻的情況,嚴重時會影響車輛的制動效果。所以,在農機的使用過程中,首先要保證剎車油中的油量充足;其次,使用時要注意管路的密封性,避免出現管路滲漏的問題;最后,當出現氣阻問題時要及時的將其中的空氣排除。

1.3 啟動時的其他注意事項

農機在冬季啟動之后要盡量空轉幾分鐘,并使用遮簾布對水箱進行保溫,保證溫度維持在40℃左右、機油壓力正常之后再起步。起步之初要以低速運行,待變速箱和后橋殼內機油溫度上升穩定之后再正常運行。當冬季路面積雪時,農機的輪胎附著能力下降,容易打滑,車速應該適當減緩,并盡量不急剎車,以防車輛側滑。爬坡時,要使用一次能夠爬上的擋位,不得在中途換擋,以免損壞變速箱齒輪。

2 農業機械維修技術要點

2.1 燃油系統氣阻故障及維修

農機使用的溫度越高,燃油的蒸發將越快,因此容易在油路上形成氣阻。尤其是柴油機,因為油路不嚴密而漏氣也可能會導致氣阻情況。所以,當出現氣阻故障時,主要是要疏通油路。當出現氣阻情況時,應該立即停車降溫,同時扳動手油泵,從排氣孔將燃油濾清器與油路中的空氣排除,保證油路充滿燃油,消除氣阻現象。

2.2 蓄電池缺水出現故障

當農機在夏季使用時,因為氣溫較高,蓄電池的電解液水分蒸發較快,液面會迅速下降,甚至電池的極板都會露出液面,導致蓄電池極板硫化而出現損壞。因此,農機在夏季使用時必須經常檢查電解液,保證液面高出極板10~15 mm;當多次添加蒸餾水之后,必須對電解溶液的密度進行檢查,確保其密度,保證蓄電池能正常工作。

2.3 電路氧化故障

對于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地區,農機在使用的過程中,蓄電池會產生一定的氣體。這時,若通氣孔堵塞,將會導致蓄電池內部壓力上升、電池炸裂,因此必須及時地進行疏通。農機因為工作環境惡劣,蓄電池的極板容易氧化,出現解除不良、機械啟動困難、電氣系統失靈等問題[3]。這時,需要將連接線從極板上拆下,使用紗布和鋸條對氧化層進行打磨,直到露出金屬光澤之后再連接牢固。為了防止后續再次氧化,應該涂上潤滑脂和凡士林,達到隔離空氣的目的。

3 農機的養護技術要點

3.1 夏季農機保養技術

3.1.1 清潔工作

農機作業完成之后必須及時的清理農機,尤其是在工況惡劣環境中作業的農機,每次作業完成之后必須及時的對農機進行清理。對于需要長期閑置的農機,也要做好對應的清理、保養工作,保證農機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3.1.2 潤滑工作的處理

在潤滑處理時,要依據農機的保養和維護準則,及時做好加油、換油工作,尤其要保證油質符合農機及不同零部件的使用需要。同時,要對農機的各個潤滑系統進行清理和上油,保證潤滑油路的正常工作。

3.1.3 其他保養技術措施

及時清理農機上的雜草、泥土和污垢;對農機各個工作部件的工作狀態、安裝調整的穩定性等進行檢查;檢查農機各部件是否存在丟失的情況,并對各螺栓、螺帽進行檢查、緊固;對各個需要潤滑的部位加注潤滑油脂,并更換易磨損部件。

3.2 冬季農機保養技術

冬季農機多閑置不用,為了保證來年其能夠穩定生產,必須對存放閑置的農機采取對應的保養措施。

3.2.1 避免鐵質構件生銹

農機的大部分零部件都是鐵質材料,若保管不善將會出現生銹的情況,一次銹蝕就會剝一層“皮”,使農機使用壽命下降。所以,冬季應該將農機的鐵質構件拆下,并清理干凈、涂刷防銹漆,干燥后放在庫房中。

3.2.2 橡膠件的防老化

農機中的橡膠件若受潮、沾油后容易因為老化而產生裂紋,使其使用壽命下降。因此,應該將農機的三角皮帶、平膠帶等拆下,掛在墻壁或者其他通風干燥的地方。農機在入庫存放期間要使用千斤頂或者磚塊將前后橋頂起,使輪胎與地面脫離,降低其負荷。但要保持適當的氣壓。

3.2.3 電動機的防潮

農機中的電動機在長時間不使用時應該將之放置在干燥、通風、清潔的庫房中。且庫房中不得存放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以免這些生產資料存放過程中吸潮而使電動機的絕緣性能下降,使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短路、漏電等問題。

摘要:在對農機的日常使用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論述的基礎上,探討了農機日常使用中的主要故障及對應的維修技術措施。此外,為保證農機的工作效率,分別探討農機在夏季和冬季的保養技術要點,為農機使用及維護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機保養,農機維修,維修技術

參考文獻

[1] 康建明.農機維修保養技術要點[J].山東農機化,2014(3):39.

[2] 戎國態,王興祥.農業機械的維修與保養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8):86.

技術推廣農機技術論文范文第6篇

1 山區玉米種植農機農藝融合的必要性

隨著現代機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械應用到了農業生產中,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減少了農業中投入的勞動力。為了更好地發展山區玉米種植技術,將農機與農藝技術有效融合成為當前農業發展中重要問題。這個問題的有效解決能夠幫助我國農業機械化可持續發展的順利進行[2]。同時,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意見》指出,各有關單位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計劃,將機械適應性作為科學育種、栽培模式推廣的重要指標。在“十二五”規劃中,也提出了要大力發展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的計劃。由此可見,農機農藝融合技術對于農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2 山區玉米種植農機農藝融合技術

2.1 農機農藝融合階段

要實現農機農藝相互融合,要經歷幾個階段,為了更好地對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做出規劃,我們將其發展階段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解放生產力。只有將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才能給機械進入農業生產提供機會;同時,機械進入農業生產,會解放出更多的勞動力,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結果。第二階段是農機農藝相互協調發展。兩者只有相互協調發展,才能相互促進,實現農業的良好發展態勢,保證田間作業質量,保證農作物的生產質量。第三階段是實現機械化。實現機械化是農機農藝融合的目的,同時也是最終結果,最終農業生產通過機械化的方式進行,提高作業效率,保證農業生產質量[3]。

2.2 山區玉米種植農機農藝融合

就目前的農業生產現象來看,山區的農業生產與機械使用嚴重脫節。大量的勞動力不能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機械化作業受限于農藝栽培技術,農民對于機械化作業不能完全接受,還停留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作業上。探索如何讓農業種植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相融合,形成完整的種植體系,已經成為山區種植技術的迫切需要。

近年來,山區玉米種植機械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遠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所以為了提高農業機械化使用率,加快現代化農業發展進程,必須要發展山區玉米種植農機農藝融合技術,這不僅關系到是否可以實現玉米種植機械化生產,還關系到先進的農業技術是否能夠得到推廣,關系到農機發展的速度與質量[4]。所以應當重點關注玉米種植技術如何同農業機械化有效融合,這樣既能保證農業作業質量,還能保證農業作業效率。

3 加強農藝農機融合建議

3.1 技術融合

實現玉米的農藝農機技術融合,首先,需要加強與有關技術部門的溝通,增強與相關技術人員的溝通,在農業實踐中尋找技術契合點,促進玉米種植技術的提高,提高機械化生產效率。其次,實現技術的融合還需要在農藝技術方面尋求突破,一方面在選種、育種方面做努力,培育出適合在山區種植的玉米品種,同時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另一方面,要在玉米的種植模式方面做努力,調整玉米種植模式,尋找最適合山區玉米種植的間距,保證種植規范,這樣也有利于機械耕作,保證玉米健康生長。此外,可以嘗試套作的種植模式,幾種植物相互混合種植,既有利于保證不同作物之間相互為對方創造有力的生存條件,還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但在這個過程中,耕作者也需要注意保證不同作物之間的間距要保持相同。最后,提高農機技術,農業技術在農藝農業技術融合中是關鍵,要選擇合適山區耕作的工具,包括耕、種、收三個環節,如根據山區的地形特點,機械化時應當選用中小型的拖拉機配以小型的犁和旋耕機,播種時要選擇雙行播種機為主、人力播種機為輔,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耕種效率,保證耕作質量[5]。

3.2 耕作制度改革

耕作制度方面主要是通過人為的改造,保證耕作質量。例如,在耕作時,加大對斜面角在15°以上的土地的梯田改造,完善水利設施,保證每一塊田地都能夠澆灌到水;對于遺留在田地中的玉米秸稈,可以鼓勵農民利用機械將秸稈打碎在田地里,實行秸稈還田,這樣也有利于增強土壤的肥力;根據山區土地營養成分易流失的特點,可以實行少耕、免耕的土地保養法,盡量減少土地營養成分和水分的流失,起到保墑、保留養分的作用。

3.3 管理機制改革

如果只在機械技術與耕作技術方面進行努力,想要實行全面的機械化生產條件還遠遠不夠,除了機械技術與農業技術之外,還應當在管理方面進行努力,只有全方面的努力,才能夠促進山區玉米種植農機農藝的融合和推廣[6]。首先,需要加強對玉米農機農業融合制度的重視,為其實行長遠的規劃,形成專業的研發團隊,創新農業經營體制,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擴大山區玉米的生產規模,提高玉米的生產效益。其次,要想提高專業技術,就需要有關部門的幫助,因此需要加強與有關技術部門與技術人員的溝通,建立起品種培育、生產種植、農業技術三者結合的生產技術。最后,要加強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機化合作社的培育和建設,加強這三者之間的聯系和溝通,使其相互促進,相互帶動,共同促進山區玉米農機農藝技術融合。

4 結語

基于山區農機農藝技術融合發展的迫切性,更是為了發展山區玉米種植技術,保證國家經濟發展,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我們需要從技術、耕作制度和管理三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推進山區玉米種植農機農藝技術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為農業生產節約人力成本,將農業向機械化的方向引導。

摘要:由于山區種植條件比較差,所以農業發展比較落后。為了更好地提高山區農業用地的單位產出量,幫助山區農民實現增產豐收,需要采用先進的山區種植技術。玉米是山區種植的主要作物之一,為了更好地提高玉米種植產量,減輕勞動力投入產量,提高土地整體收益,可以將玉米種植技術向農機農藝技術融合的方面發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667 m2產量,更能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率,促進農業向集約化、產業化、機械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山區,玉米種植,農機農藝

參考文獻

[1] 熊澤洪,王榜列,黃麗.山區玉米種植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4(12):194.

[2] 王利.寧夏玉米種植模式試驗研究[J].農機科技推廣,2013(9):25-27.

[3] 莫超成.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獲機研發[J].鎮江:江蘇大學,2012.

[4] 崔玉焱.4YZX-2B型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獲機的研究設計[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4(21):79-81.

[5] 宮少俊.北京召開”農田深松節水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項目”2010年工作部署會暨技術座談會[J].現代農業裝備,2010(5):32.

上一篇:醫院建筑室內設計論文范文下一篇:我國機械創新設計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