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金融風險分析研究論文范文

2023-10-02

金融風險分析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當前,我們國家的金融已經全面對外開放,金融管理本身的特點以及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給金融管理帶來一定的風險。該文首先對目前我國金融創新活動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然后全面分析了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管理的關系,最后提出了加強金融風險管理,促進金融創新的有效措施。

我們國家的金融創新起步較晚,當前正處在低水平的競爭狀態,所以,我們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不斷的研究,將金融管理的思路不斷拓寬,將金融管理的制度不斷完善,把穩健健全的金融風險管理機制建立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金融風險實行有效的防范。

1 目前我國金融創新活動的特點分析

在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漸完善的同時,我們國家的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也在逐漸提升,使得我國的金融市場有非?;钴S的金融創新,推出了各種各樣的金融業務,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我國金融市場豐富的同時,也漸漸呈現出以下的特點與趨勢。

同質化的金融機構?,F在我國存有幾種不同的金融機構,并且原本這些機構之間都各自對自己的專業領域負責,有著非常清晰的業務界限。然而伴隨著金融創新的逐漸發展,各個金融機構也都在不斷的將新的金融產品推出,這就逐漸模糊了它們之間原本清晰的界限,導致各個機構的業務都很大的交叉,都在向著綜合化的方向發展。

創新亮點是理財業務。人們的理財觀念伴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漸提高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儲蓄這種單一的方式,轉變到了有更高收益的理財方式。這促使各大商業銀行都相繼推出了不同的理財業務,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外資銀行的投入,更是促使理財業務變得熱火朝天,各個銀行都推出了大量的理財產品。

金融創新需要努力將同質化問題克服。雖然我國有著相對活躍的金融創新,但是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深度與廣度方面的很多不足,各個金融機構之間的互相復制,使得金融創新中并沒有很多的新東西,而是很多金融產品都存在同質化的問題。

2 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管理的關系

大量不確定的因素存在于金融市場中,并且這些因素很可能會促使出現不可預見的風險,從而帶給金融行業巨大的損失。只有進行金融風險管理,評價各種可能引起風險的因素,對風險的大小和可能性進行分析,并依照分析與預測采取相應有效的措施,才能預防或消除這些風險。

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是互相促進的關系。風險管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金融創新的發展,而金融創新的發展,又能不斷地發展和完善金融風險管理,所以二者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在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和繁榮的同時,各種風險因素也在逐漸增多,要想確保金融市場的安全,就要進行金融風險管理。人們在金融市場中進行投資也非常需要有關的手段來消除風險。許多金融機構為了實現對監管的合理規避,不斷地將新的金融產品推出,并且監管也隨著金融創新而不斷完善,但是為了逃避監管,金融機構勢必會再次進行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的發展能夠將金融風險的損失程度有效的降低。金融創新的發展對金融風險的降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金融創新給金融機構提供了避險的新方法和新途徑。金融機構能夠在金融活動中通過對現代化的科技手段的借鑒對資金做到及時有效的分散和轉移,從而能夠避免風險,或者是降低風險給金融活動帶來的損失。

其次,金融創新將金融機構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了。金融創新不僅能夠提高金融機構在資金安全性上的效率,還可以通過加速資金的流動性將資產的盈利能力提高。

金融創新在發展的同時帶來了新的金融風險。金融創新在降低和避免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又帶來了新的風險,可以說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所以金融創新只能將風險轉移或分散,而不能將風險從根本上消除。

金融創新所帶來的新風險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將金融系統的風險增加了。金融創新給各個金融機構之間的交往提供了便利,使得它們之間有著越來越頻繁的交往,也使得各個金融機構之間表現出了相當大的關聯性,但是要是某個合作伙伴出現問題,其他機構就會很快的被波及到,這將金融系統整體的風險度增加了。

第二,將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加大了。金融創新給各個金融機構之間帶來了日趨激烈的競爭,增加了金融機構在涉足一些不熟悉的業務領域或者是金融投資中經營的風險系數。

3 加強金融風險管理,促進金融創新的有效措施

金融創新不但給金融業帶來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還使金融業面臨著很多新的風險。所以,金融機構在進行金融的創新的過程中,要將其風險管理與識別的能力提高,加強對創新過程中新的風險的防范,保障金融的穩定性,努力將中國金融業的國家競爭力提高。其中 加強金融風險管理,促進金融創新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政府部門加強對金融的監管。政府部門需要依照國際慣例,對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運營、退出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管。面對已經全面對外開放的中國金融業,中資銀行只有加大金融創新的力度,才能盡快的提高市場競爭力;監管部門只有給銀行金融機構的創新提供鼓勵與支持,才能對金融機構的創新活動實行有效地規范,將風險監管水平提高。并且,政府部門還需要將部門規章和法規完善起來,創造出一個有利于創新發展的法制環境。應該在控制好當前正處在成長階段的金融創新活動的前提下,將準入審批程序簡化,將審批環節減少。要對不同新產品的風險狀況進行區分,鼓勵商業銀行開發新領域、探索新業務,提供試驗的機會給他們。

提高銀行業對市場風險的管理與控制能力。在我國對匯率形成機制和利率市場化進行改革的同時,市場風險也逐漸成為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當前,我國銀行業的衍生產品還沒有很高的風險定價能力, 缺乏足夠的風險轉移與對沖手段,大部分銀行沒有有效的市場風險管理模型,嚴重缺乏具備現代金融工程知識的專門人才。尤其是嚴重缺乏復雜金融衍生產品市場風險管理的經驗和意識。所以,銀行業要提高其對市場風險的管控能力。

加強金融業的國家間合作。當前國際金融環境非常復雜,一國控制金融風險的能力很小。在我國金融市場走向國際化和開展金融衍生業務的同時,必須進一步加強國際間的合作。首先,我們國家可以和國外金融衍生交易自律組織簽訂有關金融衍生市場信息共享的諒解備忘錄;其次,我們國家可以和國外政府簽訂有關合作監管的協議;最后,我們國家可以參與國際監管組織,參照其標準對我國開展金融衍生業務的有關規則進行規定,實現全面有效的監管。

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風險管理。在我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信息技術也在銀行業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銀行業健康、穩定、安全的發展直接受到信息科技手段的有效性、可靠性與安全性的影響。當前很多創新產品和創新業務(如銀行卡業務和電子銀行業務)都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雖然信息技術風險防范工作在銀行卡業務和電子銀行業務上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信息技術風險的防范不能只局限在特定的業務部門,而必須涉及到科技風險審計部門、科技風險管理部門、科技服務部門以及其他信息數據使用部門,所以,銀行要像重視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一樣來加強對信息技術風險的重視。

目前我們國家的金融機構不斷進行的金融創新,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國家的金融產品,使金融市場變得越來越。但是為了保證其能夠在金融創新的同時實現穩定、快速的發展,我國的金融機構必須在進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把有關的金融風險管理工作做好,有效地增強其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金融風險分析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風險廣泛存在于金融領域的各個方面,因此如何度量風險就成為學術界一直以來的研究重點。梳理了金融風險度量方法的演進脈絡,在對早期風險度量方法進行評價的基礎上,闡述了VAR方法和CVAR方法的原理以及使用條件,并對其優缺點進行了評價。

關鍵詞:金融風險;風險度量;方法

引言

隨著現代金融理論與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全球金融市場也表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金融市場的發展,在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風險,銀行業面臨著巨大的金融風險,作為風險管理基石的風險度量,也已成為當今世界銀行業風險管理控制的焦點所在。

最初的風險管理方法認為,金融資產的風險就等于金融資產的價值本身,這種方法被稱為絕對量法(Nominal Amount),但是這種方法提出了一個風險測量的基本框架——風險來源于投資組合價值的可能損失。由于這一開拓性的概念,絕對量法被稱為風險測量方法的鼻祖。隨著統計學和計量技術在經濟金融領域應用的日漸廣泛,對金融資產價格和收益的波動性的研究日益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也被稱為波動性分析法。絕對量法的基本指標是方差,用來表示資產價格的平均波動程度。然而,只憑期望值和方差并不能完整的刻畫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情況。況且,風險是指資產價格或者收益率低于平均值的程度,而方差則既反映低于平均值又反映高于平均值的情況,因此這種測量方法并不準確。在此基礎上,在險價值(VAR)方法被提出來用于解決波動性法無法解決的問題。相對與波動性法,VAR方法得到的是可能損失的一個實際的值,而不是波動的幅度,因此它比波動性分析法更直觀和有效。然而每一種方法都只能更好,卻總不是完美的。根據對歷史數據的觀察,金融資產的波動并不是平穩和一成不變的,它有著明顯的聚集效應和尖峰厚尾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往往是由某一個極端事件導致的,VAR并沒有對此做出解釋。這就給了學術界提出CVAR方法的動力和要求??梢杂孟聢D表示風險測量方法的演進過程。

一、早期風險度量的主要方法回顧

1.絕對量法。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絕對量法從來沒有被作為風險測量的手段。它的意義在于提出了風險的概念,即損失來源于金融資產的價值,那么如何衡量可能發生的損失的大小以及與此相關的概率呢?絕對量法告訴我們要從損失的來源——也就是金融資產價值的特性中去尋找。

2.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法假定市場因素的變化是解釋變量,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是被解釋變量,通過考察被解釋變量隨著解釋變量變化的規律,我們能夠知道解釋變量每變化一個單位,被解釋變量所變化的幅度。例如要想金融資產價值的波動程度,只要知道市場因素的變化程度以及該資產對于該市場因素的敏感度,就可以求出這個金融資產受到市場因素影響所變化的程度。然而,市場環境的變化非常復雜,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投資組合價值的波動并不僅僅是一個市場因素作用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資產的價格并不能由市場因素的線性函數來刻畫。因此,敏感性分析法最大的局限在于它的解決辦法只能在市場不發生巨大變化的前提下才能發揮作用,當市場發生巨大的變化時,得出的結論就不再成立了。

敏感性分析法在分析具有不同價格特征的資產時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和分析框架。例如:對于債券的分析使用的是久期和凸性,對于股票的分析使用的是貝塔系數,對于金融衍生品的分析工具有德爾塔、伽馬和維佳等。然而金融資產一般由多種金融工具組成,對于這種資產組合,敏感性分析法除了考慮每種工具不同的測量方法外,還要考慮各種工具之間的相互影響,這使得敏感性分析法不但更加的復雜和難以理解,甚至有可能無法進行分析。敏感性法得到的是一個相對的指標,這個指標乘以市場因素的變化才得到資產價值的變化,然而由于市場因素變化的不可預測性,使得我們要得出一個完整結論的過程變得極其困難?;谝陨系娜秉c,引發了學術界對于風險測量手段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3.波動性分析方法。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波動性分析方法,這些不同的分析方法各自適用于不同的數據類型。因為金融市場的長期表現是正態分布,在分析長期的歷史數據時,多使用移動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的基本思路是這樣的,選取一定長度的歷史數據并計算其平均值,然后保持數據長度不變,將歷史數據逐漸平移并用同樣的方法計算。然后將這一平均值序列用來計算波動性和相關性,這樣得到的波動性指標比較平滑、穩定。最后,考慮到時間因素的影響——時間比較久遠的數據的影響偏小,在移動平均模型中加入衰減因子,我們就得到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模型——加權移動平均模型。

波動性分析法是伴隨著統計學和計量工具在金融中的應用而產生的,波動性分析法用方差度量單個價格或收益序列相對于其均值的平均偏離程度,用協方差度量兩種金融資產相對運動的方式,對于一個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和方差,由每種資產的預期收益、方差以及他們之間的協方差共同決定。但是,波動性分析法僅僅告訴我們價格波動的平均幅度有多大,并沒有告訴我們發生資產損失的概率是多少。因為從統計的意義上來講,方差并無法完整地刻畫出統計變量的分布特征。

不管是敏感性分析法還是波動性分析法,都是屬于比較原始的分析方法。要想全面有效地刻畫各種金融資產所面臨的風險,必須尋求一種更加先進的風險度量手段。

二、VAR風險度量方法

(一)VAR方法簡介

風險價值 VAR(Value at Risk)含義是在一定時期和正常的市場條件下,給定概率水平或置信空間,某一金融資產或證券組合可能遭受的最大可能損失值。VAR描述的是在一定的目標旗艦內收益和損失的預期分布的分位數,它有三個要素:VAR的值,持有期,置信水平。VAR 簡要地給出了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與一定的目標水平之上預期的最大損失,從而為風險管理確立了基本框架。VAR 一經提出,就以其對風險衡量的科學、實用、準確和綜合的特點受到包括監管部門在內的國際金融界的普遍歡迎,迅速發展成為風險管理的一種標準,并且與壓力測試、情景分析和返回檢驗等一系列方法形成了風險管理的 VAR 體系。VAR 對風險管理的影響之大,使得它的出現和迅速發展被業界稱為風險管理的 VAR 革命。

(二)計算VAR的主要方法

1.德爾塔—正態評價法。該方法計算簡便,但是許多金融資產的收益率分布存在厚尾,由于VAR試圖在左尾處捕捉投資組合的收益情況,因此尾部粗大特別麻煩,在這種情況下,基于正態分布的模型將會低估異常值比例。另外基于時間的變動和權重分布,又有樣本變異數法、風險矩陣法和GARCH 估計法來估計德爾塔值。

2.歷史模擬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approaches,簡稱HS)。歷史模擬法假定投資組合的回報分布是獨立同分布,市場因子的未來波動和歷史波動完全一樣,其核心是利用過去一段時間資產回報率數據,估算資產回報率的統計分布,再根據不同的分位數求得相應置信水平的VAR。歷史模擬法的步驟是:(1)將股票回報率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2)對于數據窗口寬度(樣本區間長度)T,排序后的股票回報率分布的第5分位和第1分位數等對應為 95%VAR和 99%VAR。

3.蒙特卡羅模擬法(Monte-Carlo Simulation,簡稱MS)?;跉v史模擬法的VAR計算,是基于市場因子的歷史實際價格變化得到組合損益的n個可能結果,從而在觀測到的損益分布基礎上通過分位數計算VAR?;诿商乜_模擬的VAR計算,原理與此類似,不同之處在于市場因子的變化不是來自于歷史觀測值,而是通過隨機數模擬得到。其基本思路是重復模擬金融變量的隨機過程,使模擬值包括大部分可能情況,這樣通過模擬就可以得到組合價值的整體分布情況,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求出VAR.

基于蒙特卡羅模擬的VAR計算可以分三步進行:(1)選擇市場因子變化的隨機過程和分布,估計其中相應的參數;模擬市場因子的變化路徑,建立市場因子未來變化的情景。(2)組合估值對市場因子的每個情景,利用定價公式或其他方法計算組合的價值及其變化。(3)估計VAR 根據組合價值變化分布的模擬結果,計算出特定置信度下的VAR。

(二)對VAR方法的評價

1.VAR方法的優點。(1)VAR 把對預期的未來損失的大小和該損失發生的可能性結合起來,不僅讓投資者知道發生損失的規模,而且知道其發生的可能性。通過調節置信水平,可以得到不同置信水平上的VAR 值,這不僅使管理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到金融機構在不同可能程度上的風險狀況,也方便了不同的管理需要。(2)VAR適用于綜合衡量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風險以及商品價格風險和衍生金融工具風險在內的各種市場風險,使得金融機構可以用一個具體的指標數值(VAR) 就可以概括地反映整個金融機構或投資組合的風險狀況,有利于金融機構對風險的統一管理。(3)可以通過規范的統計技術對風險進行事先計量,而不像以往風險管理的方法都是在事后衡量風險大小,有利于促進事后被動督導型風險管理向事前主動引導型風險管理的轉化。(4)不僅能計算單個金融工具的風險,而且還能計算由多個金融工具組成的投資組合風險,這是傳統金融風險管理工具所不能做到的。

2.VAR方法的缺點。(1)VAR 在其原理和統計估計方法上存在一定缺陷。VAR 是基于金融資產的客觀概率進行計算的,也就是說它對金融資產或投資組合的風險計算方法是依據過去的收益特征進行統計分析來預測其價格的波動性和相關性,從而估計可能的最大損失。而概率不能反映經濟主體本身對于面臨的風險的意愿或態度,它不能決定經濟主體在面臨一定量的風險時愿意承受和應該規避的風險的份額。(2)VAR 主要適用于正常市場條件下對于市場風險的衡量,而對于市場出現極端情況時卻無能為力。正常市場條件下,資產的交易數據比較豐富,因而使用VAR 模型較為有效,然而,當市場遠離正常狀態時,交易的歷史數據變得稀少,尤其當市場出現危機時,資產價格的關聯性被割斷,流動性全部消失,甚至連價格數據也難以得到,這使得無法使用VAR 來有效衡量此時的市場風險。(3)由于VAR 對數據的嚴格要求,該風險衡量方法對于交易頻繁,市場價格容易獲取的金融工具的風險衡量效用比較顯著,而對于缺乏流動性的資產,如銀行的貸款等,由于缺乏每日市場交易價格數據,其衡量風險的能力受到很大的局限。

三、CVAR風險度量方法

1.CVAR方法簡介。CVAR(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是在 VAR(value at risk)基礎上發展出的一種投資風險計量方法。由于VAR 方法存在不滿足一致性公理、尾部損失測量非充分性等缺陷,Rockafeller 和 Uryasev 在 2000 年提出了條件風險價值(CVAR)的風險計量技術。CVAR 是指投資組合的損失大于某個給定的 VAR 值的條件下,該投資組合損失的平均值。與 VAR 相比,CVAR 滿足次可加性、正齊次性、單調性及傳遞不變性,因而 CVAR 是個一致性的風險計量方法。CVAR 以其優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所重視。

用數學表達式表示如下:

CVaRβ=E[f(x,r)|f(x,r)≥VaRβ]=VaRβ+E[f(x,r)-VaRβ|

f(x,r)≥VaRβ]

其中,x=(x1,x2,…,xn)T表示投資組合中各種資產占總資產的比率;r =(r1,r2,…,rn)T表示投資組合中各種資產收益率的隨機向量;f(x,r)表示投資組合的預期損失函數;β表示置信度。

CVAR值的計算比VAR困難的多,這是因為在CVAR的定義中涉及到VAR這個參數,并且這個參數又是內生的。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CVAR值是通過構造輔助函數計算而出的。這種方法可以在不先求出VAR值的情況下得到,CVAR值的求解其實是一個線性規劃問題,并且在求出CVAR值的同時也可以得到VAR值。

2.對CVAR方法的評價。CVAR方法作為VAR方法的改進,很好地彌補了VAR方法的缺陷。首先,CVAR模型是利用構造輔助函數來進行計算的,不存在模型風險。其次,CVAR方法是一致性風險度量方法。如果一種風險度量方法對資產組合的部分與整體的風險測量是一致的、無矛盾的,則說明這種風險度量方法是一致性風險度量方法。用CVAR模型對資產組合進行優化必定存在唯一的最優解。第三,CVAR模型則較好地解決了VAR模型所存在的尾部風險。尾部風險有可能導致決策者對資產組合的風險作出錯誤的判斷,而CVAR值反映的正是損失高于VAR值時的期望值,因而較好地解決了VAR模型所存在的尾部風險。第四,盡管極值分析與CVAR都考慮了VAR 水平之上的損失情況,但CVAR比極值分析更具有科學性、更有參考價值。

結語

本文對金融風險度量方法的發展脈絡進行了梳理,闡述了幾種主要度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對其使用條件以及優缺點進行了評價。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領域各種工具的發展以及金融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金融風險越來越大,對其進行度量的方法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在今后的研究和實踐中,還要對已有的方法進行完善,以使從業機構和監管機構能夠最大可能地識別和規避風險。

參考文獻:

[1] Giorgio S.Measure of Risk[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2,(26).

[2] Artzner P,Delbaen F,Eber J H,Heah D.Coherent Measureof Risk[J].Mathematical Finance,1999,(3):203-228.

[3] 李秀敏,史道濟.VAR的若干度量方法及其比較[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4] 秦拯,陳收,鄒建軍.VAR模型的計算方法及其評析[J].系統工程,2005,(7).

[5] 黃向陽,陳學華,楊輝耀.基于條件風險價值的投資組合優化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4,(4).

[6] 胡榮才,龍飛鳳.投資組合VAR分解的應用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0,(5).

[責任編輯 陳丹丹]

金融風險分析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一場沒有硝煙的金融戰爭結束以后,世界經濟處于一個低迷的時期,中國雖較之其他國家有所優勢,但也始終未逃脫危機的枷鎖。中小企業由于沒有雄厚的財力作為支撐,金融危機的發生無疑給予他們致命一擊,尤其在融資方面更是困難。為了解決困難,中小企業便把求生的目光投向了不受地區限制的民間借貸。近年來民間借貸規模擴大,形式多樣,在金融機構之外,民間借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民群眾臨時性融資的需求,支持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但長久以來,中國并沒有對民間借貸形成統一的、明確的管理規范,更沒有對民間借貸給予法律上合理的定位,這導致了有關民間借貸的糾紛不斷增加,金融風險也頻繁發生。因此,建設相關民間借貸方面的法律制度勢在必行。

關鍵詞:民間借貸;風險;法律規制

金融危機后中國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型企業都出現了嚴重的經營困難,尤以小企業為甚。其中以融資困難最為突出。經濟危機使銀行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為了防止不良資產的上升,銀行樂意支持國有大型企業的發展,而中小企業很難在銀行中籌集到資金。雖然政府為幫助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短缺頻頻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但對于這些企業來說也都是杯水車薪,成效甚微。資金短缺仍是阻礙多數企業發展創新的難題。

為了解決融資困難,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跨區域發展的民間借貸受到了中小企業融資垂青。由此民間借貸規模越來越大,它不僅挽救了多數企業的生命,而且為企業提供了發展創新的契機。但長久以來,中國并沒有對民間借貸形成統一的、明確的管理規范,更沒有對民間借貸給予法律上的合理定位,因而,難以避免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溫州中小企業老板“跑路”事件。鑒于此,中國必須加快建設民間借貸相關法律制度,積極地引導民間借貸健康發展,防范民間借貸引發的各種類型的風險。

一、民間借貸的內涵及其新特點

(一)民間借貸的內涵

民間借貸屬于民間信用形式,國外學者大多是以相對于正規金融機構來界定民間借貸的內涵,他們以是否處于中央銀行和金融監管的監管范圍之內或者是以相關的資金融通活動有無經過正規金融體系為標準來定義民間借貸的內涵,非正規金融,指未經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審查批準的,并且不受監督管理的、活躍于金融法規邊緣的資金融通活動[1]。在國外,民間借貸的主要形式有貨幣借貸、民間互助會、信用合作社。在國內,學界相關研究多稱之為“地下金融”、“體制外金融”、“民間金融”、“非正式金融”等;國內學者多從企業的融資活動是否得到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認可和正規金融機構的批準的角度來定義民間借貸。如張寧認為:“民間借貸即非正式金融是指未得到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正式形式認可或直接認可的金融活動?!盵2]

對于民間借貸,學界有以下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凡是從非正式的金融機構進行的融資行為都屬于民間借貸;第二種觀點認為民間借貸是民間信用,但并非民間信用的全部,民間信用還包括要回、標會、太會以及民間組織之間發行股票、債券甚至辦理錢莊等;第三種觀點從廣義和狹義的角度區分民間借貸。廣義上,民間借貸不僅包括企業之間的借貸,還包括私人之間、企業與私人之間的借貸行為;狹義上,民間借貸僅僅指民間的私人與私人之間的借貸活動參見:王春宇《民間借貸發展研究》(《哈爾濱商業大學2010年博士論文集》,第2頁);詳見:《全國民間借貸利率學術討論會綜述》(《金融與經濟》1986年)。。筆者同意最后一種觀點。筆者將民間借貸定義為,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將民間借貸界定為不受金融監管機構監管,發生在企業之間、私人之間以及企業與私人之間,并且借款人到期償還出借人本金與利息或者僅償還本金的行為。筆者主要從廣義上來研究民間借貸的相關風險問題。

(二)民間借貸的新特點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私有制的產生,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增大,民間借貸應運而生。但經濟條件的不同,使民間借貸產生的風險也各具特色。

1.民間借貸較之以往規模有所擴大

現今民間借貸大規模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單筆借款金額增大。在20世紀80、90年代,民間借貸以生活借貸為主,主要是為了緩解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此時民間借貸的單筆資金量低,隨著生產的發展,民間借貸朝著生產性借貸的方向發展,單筆資金量不斷增高,單筆借貸規模也相應擴大。二是從總體上看,民間借貸資金總額增大?!皳醒胴斀洿髮W課題組估算,2003年全國民間借貸總規??蛇_7 405~8 164億元。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結果顯示,當年全國民間融資規模達9 500億元。中信證券研究報告認為,中國民間借貸市場總規模超過4萬億元,約為銀行表內貸款規模的10%~20%?!眳⒁姡憾瓊ァ秷蟾娣Q中國民間借貸總規模超4萬億 潛在風險大》(《中國青年報》,2012年1月)。 如瀏陽法院受理的民間借貸糾紛案訴訟標的擴大,2011年案件標的達1.1 億元,為2005年的12.1倍。一批債務人單個案額均逾3 000萬元參見:唐志強《民間借貸如何走向陽光地帶》(《中國審計報》,2012年4月)。 。

2.民間借貸已呈現出跨區域發展的態勢

傳統型的民間借貸,其形式不過是親友之間“一對一”形式的借貸,這種借貸方式主要是依靠親友之間的相互信賴。在發達地區,民間借貸較之于欠發達地區更加繁榮。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民間借貸突破了親緣地緣關系限制,它不再拘泥于親人之間的借入借出,而是通過他人介紹或者專門的中介組織牽線搭橋發生的跨行業跨區域的借貸關系,民間借貸也開始由經濟發達地區向落后地區發展。

3.參與民間借貸的主體范圍增大

由于民間資本積累越來越多,有關專門從事借貸活動的放債人和中介組織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涌現出來。有的為獲得介紹費,為借貸雙方創造借貸契機;有的則在向借貸方借取資金的同時又把借來的錢轉貸于他人或者企事業單位以賺取利差。這樣,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銀行、地下錢莊、金融中介公司等各機構混合發展,呈現出“全民借貸”的發展形勢。

4.借貸資金的使用多樣化

傳統的民間借貸的資金大多數用于解決日常生活資金的周轉需求。但從目前情況看,民間借貸資金更多的是解決企業自身出現的經營危機。民間借貸資金的用途范圍擴大,從解決生活困難發展到解決企業發展的瓶頸。資本積累的規模越來越大,商業競爭也愈演愈烈。由于制造業所帶來的利潤越來越低,而民間借貸的高利率卻能帶來高額利潤,于是一部分民間借貸資金便從實體經濟領域轉入投資領域。還有一部分民間借貸資金僅僅是用來單純的“炒錢”參見:趙洋《民間借貸資金流向哪里》(《金融時報》,2011年10月)。 。

另外,經研究發現,民間借貸的公開化程度也在不斷地提高。

二、民間借貸的風險分析

鑒于民間借貸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著重大的影響,筆者認為,為了防范其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有必要對民間借貸在交易活動中的風險予以分析,以便對民間借貸的行為進行合理的規制。

(一)民間借貸風險的種類

由于民間借貸規模的增長、范圍的擴大、資金用途的多元化以及借貸主體的變化,民間借貸也出現了不同的風險類型。關于民間借貸的風險類型,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體風險

第一,關于放債人。傳統的民間借貸具有“草根性”,是一種依賴于信用的帶有親緣地緣關系的借貸方式。這種借貸方式建立在借貸雙方相互彼此了解的基礎上,因此信息比較透明,且放債人對借款人所借款項的用途能夠進行有效的監督,風險相對較小。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民間借貸突破了親緣地緣關系限制,演變為跨行業跨區域的借貸。作為貸方的一方越來越多地形成了一條貸方鏈條,從而使處于鏈條尾段的放債人與借款人無信息上的聯系,對于借款人的資信能力、還款能力知之甚少,甚至是一無所知,從而使民間借貸跳出了既有的運行軌道,使放債人擴大了放債范圍,這就凸顯了信息的不對稱問題,進而使放債風險上升。一些從正規金融渠道融不到資金的借債人,由于處于企業的初創時期或成長時期,其自有資金不足,其相關的項目前景難預測,風險也相應地難以把握,而放債人由于信息渠道狹窄得不到借債人充分的信息,甚至無法得到真實的信息,從而承擔較大的風險[3]。

第二,關于借債人。由于信息不對稱,也容易導致借債人過度地負債。民間借貸相對于從正規金融借貸其自由度較高,借貸所辦理的手續簡單,速度快,借債人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拿到數額較大的資金,而且審批的程序較為寬松,因此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導致一個借款人向多個貸款人負債。借款人過度負債,進而造成資不抵債,無法還清到期債款,使債權人面臨風險[3]。另外,在現實中還會存在借債人利用他人的身份證或者使用假身份證借款的情形或者借據落款由他人代簽的借款情形。這都會給債權人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2.用途風險

由于沒有相應的對借款用途的監管,部分借款人惡意借款惡意借款指借款人籌集資金所指向的對象為非法用途的借貸關系。 。中國相關法律與司法解釋都認為,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是為了從事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非法活動,那么他們之間的借貸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實踐中,往往有借款人籌集資金是為了從事非法活動,特別是用于非法的黃賭毒的借款,由于放債人沒有得到相應的信息,那么一旦借款人運用借來的款項用于非法活動,借貸人對于如何證明自己事先“不明知”的問題很難予以說明,如果證明不了,國家法律則對借貸關系不予以保護,那么借貸人就只能自己承擔風險。

3.借據風險

中國有著相互幫助的優良傳統,身份制度在民間尤為盛行,民間借貸行為多產生在熟人范圍之內。民間借貸活動建立在當事人雙方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并且具有一定的人身化,維系雙方合約關系的不是相互之間的法律觀念,而是倫理、道德觀念,所以雙方之間很少要求有規范的契約合同。借貸雙方唯一的借款憑證就是不具有規范性的借據,有的甚至連借據都沒有,僅憑雙方的口頭約定,這樣在產生糾紛時很難實現借貸行為的目的。另外隨著借貸范圍的擴大,企業之間為了規避法律也不采用正式的契約合同,借貸關系越來越復雜,數目越來越大,單純的打借條不僅會阻礙正常的借貸行為的順利實現,還會造成借據無法成為法院判案的證據而失去勝訴的可能性2001年4月,某村張某拿一張內容為:“收到張某人民幣5元整,年利率10%。李某”,落款時間為2000年5月6日的紙條起訴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定被告償還借款5萬元及利息5 000元。最后法院判定,該紙條因相關要素不齊全,并不能斷定為欠款憑證,原告敗訴。 。然而當債務人惡意借款、借款后失去了還貸能力或由于其他的原因逃避債務時,受害者將很難取證,從而使糾紛無法得到公正解決。

4.擔保風險

經濟危機之下,銀行信貸額度從緊,企業要想從銀行獲得貸款需滿足較高的條件,因此大多數企業只能把目光投向民間借貸。而商業性擔保公司為了求得企業的生存發展便轉移業務,不得不采取以吸引普通民眾為中小企業投資的辦法來維系企業的生存。另外,由于民間借貸費率高額,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諸多民眾為了賺取高昂利潤,往往不顧其中的借貸風險而進行投資,與此同時一些擔保機構更是鼓吹投資回報率,故意規避擔保風險引誘投資者,使得許多普通大眾盲目參與投資借貸活動,使其承擔較高的風險[4]。

部分擔保公司為了籌集資金以高息吸引投資者,若到融資人期無法償還貸款,由于合同內容的不合法性,投資人就將承擔不完全受法律保護的巨大風險。

5.利率風險

現今,民間借貸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原因之一就是其高利率高回報率。投資者為了追求高回報,冒著巨大的風險投資民間借貸,以求“錢生錢”。近年,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銀行信貸額度下降,使民間借貸看到了新的發展契機——“量價齊升”。就溫州而言,2011年溫州借貸利率水平超過了歷史最高數值,一般月息為3分到6分,有的甚至達到了1角至1角5分。而當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的利率是最高不得超過同期銀行利率的4倍,超過的部分法律不予以保護。如此民間借貸一旦發生糾紛,這種高利息的民間借貸很難得到法律的完全保護,那么投資者就得承擔巨大的風險。

(二)民間借貸的風險成因

1.企業自身的缺陷

一些中小企業,其管理水平落后,產品科技含量低,經營能力低下,盈利能力差,相對應的還款能力差。這些不符合國家當前產業政策的因素,制約著銀行貸款的成功率和貸款規模。原本應該產業升級改造或者關閉的企業,因民間借貸,為其繼續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這種發展弱化了企業自身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等調控動能,經濟發展出現盲目性和非理性的傾向。民間借貸的高利率,使那些為了追求利益的投資者對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視而不見,盲目對中小企業進行放貸。借款人正是抓住出借人的逐利心里,而將經營風險轉嫁于出借人身上,如果企業通過民間借貸所借的款項很難在到期時償還給出借人,那么投資者就會承擔巨大的風險。

2.相關法律法規的不足

從中國現行立法看關于民間借貸的法律條文僅散見于《民法通則》等法律和司法解釋之中《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1999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41次會議通過,1999年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1999年2月13日起施行。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法律根本不能解決復雜的民間借貸問題。

第一,從私法的角度看,法律沒有必要限制依據當事人雙方意思自治而產生的民間借貸。但是,由于法律規范之間可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沖突,所以對于相同的行為可能依據不同的法律進行評價而得到不同的結果《憲法》認可運用自有資金放貸是市場主體的合法財產權利,同時民間借貸行為也符合《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但是按照《貸款通則》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取締辦法》就有可能被認定為非法金融業務活動而遭取締。并且在實踐中,不同的國家機關對于同一案件引用不同的規定,判斷標準不一致,也有可能作出截然相反的處理。參見:張立先《我國民間借貸的法律風險及防范路徑研究》(《金融發展研究》,2009年第1期)。 ,以至于作為依據私法自治產生的民間借貸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

第二,從公法的角度看,民間借貸被認定為非法其標準是模糊不清的,很難從已有法律的層面上清楚地認定其為非法行為或者為合法行為?,F行法律對于“什么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什么是合法的民間借貸”,沒有作出明確的界定[5]。正是因為法律對民間借貸態度的不明確性,導致在實踐中很難正確把握到底何者為正當合法的民間借貸行為,民間借貸因此而存在法律制度方面的風險。

3.金融監管不健全

國務院頒布的《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中規定民間借貸的監管主體是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主,地方政府為輔。后來于2003年實施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又規定由銀監會負責履行對民間借貸的監督管理職責參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44條規定。 。這就導致了央行與銀監會在對民間金融組織進行監管的過程中產生沖突,監管主體職責范圍不明晰,進而出現各個監管主體在履行職責中互相推諉亦或是爭相監管的局面。

另外,中國金融監管制度起步晚,而民間借貸處于正規的金融機構之外,相關金融監管機構憑借現有的監管手段,難以獲得有關民間借貸真實有效的信息。為了維護國家正常的金融秩序,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只能以事后加強管理的方法來達到監管目的[6]。政府對民間借貸的嚴格管制使得民間借貸不僅得不到健康的發展,而且還受到極大地抑制,名不正言不順,進而可能滋生民間借貸畸形。

三、民間借貸風險的法律規制

民間借貸是一把雙刃劍,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在對待民間借貸的問題上,不能一味地持反對態度抑制其發展,應該進行合理地引導,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規范化發展。鑒于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修改、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

由于上述民間借貸產生的風險,因此修改、制定相關的法律,加強民間借貸的制度性建設,對于民間借貸具有重要的意義。

1.準確合理地界定中國的民間借貸

合理地界定民間借貸對其規范化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如何給民間借貸一個科學合理的定位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中國應當吸取國外先進的立法經驗,制定規范民間借貸的基本法律,使民間借貸走出“灰暗地帶”,如制定《放貸人條例》,規定作為放貸人應當具備的條件[7]。以《放貸人條例》來保護資金所有者放貸的權利,尊重投資者對其財富使用的權利,確保民間借貸的合法地位,發揮民間借貸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特別是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創新的作用。

其次,修改《刑法》條文中有關金融犯罪的條款,正確區分合法的民間借貸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不同之處。中國《刑法》對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并未規定其具體的構成要件,并且對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概念也未作明確的界定,因此在實踐中,往往將民間借貸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予以認定,這將抑制其發展甚至會使民間借貸畸形發展,使法律欠缺了其應有的可預測性。完善《刑法》關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條款勢在必行。另外,《刑法》第179條規定的擅自發行股票、公司債券罪與《證券法》也不一致?!缎谭ā芬幎ㄎ唇浿鞴懿块T批準,擅自發行股票、公司債券,數額較大的行為構成犯罪。而《證券法》規定公開發行的證券經過有關部門核準即可而并非批準。因此,要區分不同的情形對擅自發行股票、公司債券的行為進行規范,對于公開發行的,規定其必須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核準;對非公開發行的行為,由于不涉及不特定人的公共利益,不應當一概地采用刑事責任進行規制,這也與 2005 年修訂的《證券法》第10條《證券法》第 10 條規定:公開發行證券,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并依法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準;未經依法核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開發行證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公開發行:(1)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的;(2)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的;(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發行行為。非公開發行證券,不得采用廣告、公開勸誘和變相公開方式。 規定相協調。

最后,法律也應當明確民間借貸與非法集資罪的區別。明確民間借貸與非法集資的判斷標準,正當地區分民間借貸與非法集資行為對于減少犯罪,保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范社會主義管理秩序具有重要的意義。

2.確立借貸雙方的資格

相關的法律和司法解釋如《合同法》已經明確認可私人之間、企業或其他組織和私人之間的借貸,但是法律仍然禁止企業間的借貸行為。在法律上,企業具有獨立的人格,尊重其自由運用財產的權利和尊重自然人自由運用其財產的權利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在《貸款人條例》上賦予企業間自由融資通融的權利。為了防范企業之間借貸帶來的風險,可以要求企業之間的借貸以信托的方式進行,并可授權國務院制定相關的行政法規[8]。

3.實行市場化利率

近年來,民間借貸利率居高不下。盡管如此,筆者認為民間借貸合法與否也不應當以利率的高或者低作為判斷標準,而應當在民間借貸中貫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即民間借貸利率以當事人的自主約定為主。筆者認為,民間借貸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而產生的,所以應盡快創造條件取消對民間借貸利率的上限控制,實現利率市場化。但所謂的利率市場化也不是說民間借貸的利率沒有限制地高,國家對利率放開管制后,會呈現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利率標準,并且利率標準隨著經濟的發展上下波動,因此不會出現太大的反差。但是民間高利借貸首先是一種金融服務,有可能帶來一些負面社會后果,所以應當在實行市場化利率的同時,加快制定一系列的社會政策機制和法律機制作為市場化利率的配套措施。

4.規范借款合同及民間擔保

通過《合同法》第210條規定可知,民間借貸合同屬于實踐性合同,書面形式并非其唯一的表現形式,因此一旦借貸雙方發生糾紛,不但雙方舉證困難,而且法院也將無法查明事實,從而不利于保護借貸雙方的利益,無法實現借貸所要達到的目的。為了防止糾紛的發生,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應當用法律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作出合理的干涉,規定借貸雙方須簽訂書面協議,以便發生糾紛時有據可查。

對于民間借貸的擔保,在吸收借鑒外國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現階段的國情,制定專門的規范民間融資的擔保法規,規范擔保行為,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性擔保的法律體系,規范民間借貸的擔保業務,降低擔保風險。

(二)完善法律監管

民間借貸的有序健康發展離不開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督。為保證民間借貸活動的穩健進行,需要對其資金運轉進行必要的監管。監管主體上,應由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共同行使對民間借貸的監督權。監管手段上,改進和完善監管手段,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機制,聘任具備相關金融知識的專家,設立危機評估機構,配合監管主體,監測民間借貸引發的各種風險,并以此來研究應對風險的各項措施。建立市場化的民間借貸機構的退出機制,制定退出標準,完善退出審批程序,進而加強民間金融機構的內部治理,以此使普通的借款人也能夠了解民間金融機構存在的風險。

參考文獻:

[1]陳宋陽.我國民間借貸法律監管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論文集,2010:5.

[2]張寧.試論非正式金融[J].當代財經,2002(11):34-38.

[3]周紅巖,曾立平,李文政.民間借貸的風險隱患新特點與應對措施[J].經濟與金融,2008(1):50-52,67.

[4]藏博,何永新.間借貸融資擔保風險之法律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21-25.

[5]莊文敏.我國民間借貸的監管制度建構[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集,2006:20.

[6]崔百勝,霍學喜.簡論民間信貸成因及其治理對策——從金融監管者角度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29-31.

[7]張立先.我國民間借貸的法律風險及防范路徑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09(1):44-47.

[8]滕昭君.民間金融法律制度研究——由湘西非法集資過程中法制缺位引發的思考[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集,2011:122.

金融風險分析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一、金融投資收益與金融投資風險概述

(一)金融投資收益

基于經濟學理論,任何金融投資活動和金融投資行為的最終目的均是為了獲得高額的金融投資收益。在我國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投資活動的熱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在高額投資回報的誘惑下積極地參與到金融投資活動中,通過科學合理的金融投資活動一方面為金融投資者帶來了投資收益,另一方面促進了我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有效拉動了內需。在金融投資過程中金融投資收益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金融收益率,金融投資收益的過程也是對金融走向進行預算和評估的過程,隨著金融投資期末的實現,便能夠對金融投資收益的大小進行合理估算[1]。通常情況下,不同金融投資項目的金融投資收益率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金融投資過程中,很多金融投資者往往會將手中所有的閑置資金集中投資到相對較為單一的金融投資項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金融項目盈利,那么金融投資者便會獲得高額的投資回報;但是如果該金融項目虧損,也會為金融投資者帶來相應的投資損失??梢娊鹑谕顿Y收益與金融投資風險相伴而生,并且兩者之間具有正向比例關系,即金融投資收益越高,所面臨的金融投資風險也就越大。目前金融投資收益主要包括年度收益和月度收益兩種形式,一般來說金融投資年終收益所得到了投資回報要高于月度收益,這與銀行儲蓄存款基本一致,投資期限越長所對應的投資回報效益越高。對于金融投資者來說,在金融投資的過程中應該選擇何種金融投資類型應該基于金融投資者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跟風投資。其主要是由于每個金融投資者的經濟條件、風險承受能力、所處的環境以及對金融投資的認識水平等均存在差異。只有選擇適合投資者的投資方式才可以更好地獲得投資收益,降低投資風險。

(二)金融投資風險

金融投資風險在金融投資過程中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因此在金融投資過程中必然伴隨在金融投資風險的存在。金融投資風險包括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多種類型。市場風險主要是指在金融投資的過程中,由于市場匯率以及產品估價始終處于持續變化的過程中,難以有效預測,導致金融投資者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特別是金融投資行業資金規模巨大,產業鏈較長,并且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因此必然會受到市場的影響。這就要求投資者要深入分析市場的變化規律,并采取合理的風險防范措施來有效降低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主要是指在金融投資的過程中由于操作人員自身對資金的管理和控制不合理,進而引發的金融投資風險。當前在金融投資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金融投資專業人員供不應求,現有的金融投資專業人員不能滿足金融投資機構的需求。導致部分金融投資項目團隊專業性較低,風險防護意識較差,在金融投資決策過程中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進而容易導致操作失誤,為金融投資帶來風險。信用風險主要是指在金融投資的過程中由于借貸雙方所提供的材料不真實等原因所導致的投資風險?,F階段我國尚未形成系統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對信用評價過程中只能基于借款人的工資收入情況、工作單位以及身份證等進行簡單的評估,為信用風險的產生埋下了隱患。流動性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將大量資金投資到金融市場中,而在企業需要資金時,這些金融投資在短時間內無法變現,進而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現金流轉,產生資金流動性風險。這就要求企業在開展金融投資時,一方面要預留一部分資金,不能將全部資金均用于金融投資;另一方面要合理搭配金融投資的期限。

二、金融投資收益與金融投資風險之間的辯證關系

(一)金融投資收益與金融投資風險相伴而生

金融投資者必須清晰地認識到金融投資收益與金融投資風險之間相互伴生的關系,在金融投資過程中獲得金融投資收益的同時必然伴隨著金融投資風險。一旦發生金融投資風險將會給金融投資者帶來不可挽回的巨大經濟損失。這就要求金融投資者在金融投資過程中應該提高金融投資風險意識,充分分析金融投資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金融投資風險,并采取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避免金融風險的擴大化,降低金融風險的影響。在金融投資過程中如果不了解金融風險進行盲目投資,在金融風險發生后又無法轉移金融風險,只能自己對金融風險所造成的損失進行承擔。

(二)金融投資遵循高風險和高收益規律

風險與收益同時存在已經是金融投資領域不爭的事實,在金融投資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高風險高收益規律。如果某金融投資理財公司承諾較高的收益并且沒有風險,便應該引起金融投資者的足夠重視,對金融投資風險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或者盡量不要將資金投入到該公司,防止放生本金利息均無法收回的情況。高風險高收益時金融投資中不可違背的規律,金融投資者在投資時應該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不能隨意聽信他人的言論而盲目投資。

三、金融投資提高收益控制風險策略

(一)加強對投資市場以及投資項目的針對性分析

為了有效防止金融投資風險,金融投資者在進行金融投資之前應該首先應對當前的金融市場進行深入分析,了解金融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并對金融投資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分析項目的未來發展潛力,提前預見在金融投資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做好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有效規避金融風險的產生,對于無法規避的金融風險應該采取有效風險轉移以及風險控制措施,將金融風險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2]。并不是所有的項目都可以獲得投資收益,因此金融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之前一定要慎重分析,特別是對于經營企業的綜合實力以及財務狀況進行了解,如果發現企業財務存在弄虛作假情況應該禁止向該企業進行投資。此外,為了保障金融投資的正確性,要求金融投資者具有金融投資風險防范意識,有助于金融投資者可以順利完成整個投資過程,避免陷入不良投資風險之中。

(二)選擇合適的金融投資工具

合適的金融投資工具有助于提高金融投資效益,降低金融投資風險。在網絡信息時代,企業或者個人每天均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這些信息會以各種形式呈現在互聯網上。金融投資者借助金融投資工具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收集來充分了解投資項目以及投資對象的實際情況。目前在金融投資領域通常采用的金融投資工具主要包括基金、股票、房產以及保險等。這些金融投資工具之間具有不同的投資收益以及投資風險,投資者應該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比如國債通常來說投資收益較低,投資周期較長,同時投資安全性較高,特別適用于保守型的金融投資者購買;相對來說股票投資風險較高,很多股票投資者在炒股過程中均發生虧損,其根本原因便在于這些投資者至看了股票投資的高收益,而沒有關注到高風險,在風險來臨是沒有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進而產生經濟損失。

(三)提高對金融投資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

金融投資者應該具備一定的金融投資基礎知識,有助于在開展金融投資之前對金融投資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風險應對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規避金融投資風險,提高金融投資效益。首先在金融投資過程中應該避免將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單一的項目中,也就是所謂的不能將所有的雞蛋均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而是要將資金進行分散投資進而提高應對投資風險的能力。其次金融投資者在進行金融投資時應該及時了解國家經濟政策,緊跟國家發展的腳步,在國家宏觀引導的大背景下選擇合適的金融投資項目。再次金融投資者應該充分發揮各種先進技術的作用,金融投資風險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借助先進的分析技術可以預見風險,有助于投資者進行提前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四、結束語

基于上述分析,金融投資風險與金融投資收益是相互伴生的,高金融投資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金融投資風險。因此金融投資者在開展金融投資活動時,一定要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金融投資項目,同時應該樹立風險意識,充分發揮先進技術在金融風險分析和識別中的作用,盡可能規避金融風險,提高金融投資效益。

摘要:金融投資風險分析對于金融投資活動的順利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投資收益與金融投資風險的概念, 在此基礎上對金融投資收益與金融投資風險之間的辯證關系以及相應的投資策略進行了重點論述。

關鍵詞:金融投資,金融風險,策略

參考文獻

[1] 吳窮.關于金融投資收益與風險的思考[J].普洱學院學報, 2018, v.34;No.129 (02) :34-35.

金融風險分析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國家飛速發展,國家對各個產業發展要求在不斷的提高。生活中我們離不開互聯網技術,近年來我國對互聯網發展方面高度重視,同時高校設有互聯網專業,網絡工程專業,來為互聯網技術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國家專業研究人員也在不斷努力創造出更好的技術應用于國家的互聯網系統,通過不斷地完善國家互聯網系統以謀求更高水平上的發展。而金融大數據技術,正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國家創造出的新的互聯網發展領域,它從提出到研究再到不斷地發展經過很多歷程。期間技術人員不斷地創新,逐漸地完善。其實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幾乎每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非常重視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著手于研究和推動互聯網領域發展的技術。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現階段我國的金融大數據領域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解決,通過金融大數據消費者可以在互聯網消費過程中得到便捷,但是同時金融大數據在網絡安全問題上還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消費者的利益,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金融大數據再投入應用后存在的隱患,應該做到解釋發現及解決。

一、互聯網金融主要形式的風險分析

(一)P2P

作為新型金融發展的一種融資模式,它主要通過對個體企業,來進行發展。它的出現有一定的風險性,因為它主要應用的是個人和個體企業,因此在此過程中,個人或企業通過網絡進行借貸,應用此融資形式的人員的信息會不能夠得到安全保障。同時,我國現有的法律在互聯網金融方面并不完善,所以,企業和個體人員在應用新型金融發展的融資模式時,要高度引起重視,從而避免財產安全和個人信息的損失和泄露。

(二)眾籌

當前社會中存在著各種的融資渠道,但是傳統的融資渠道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眾籌是目前社會中最常見的一種融資渠道。企業通過眾籌可以保障其正常的發展。通過眾籌而得到資金,進而為企業發展做好鋪墊。但是,在眾籌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些人利用眾籌融資渠道進行非法集資。所以,企業在進行眾籌的過程中一定要先對眾籌的融資的渠道進行了解,進而保證自己后續眾籌過程中不存在風險。

(三)第三方支付

在21世紀初,人民在進行支付過程中普遍應用紙幣進行交易,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新型的支付技術軟件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這種新型的支付方式就是第三方支付。應用這種支付方式將更加方便,快捷。人民群眾更愿意接受這種方式進行支付,但是應用第三方支付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安全信息問題,第三方支付方式能否保障人民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如果出現人民信息泄漏的問題,就會引起一定的法律事宜,所以,相關的企業進行研發支付方式的同時也要保障人民群眾的信息安全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企業的正常發展,不會因為支付方式存在的一些問題而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二、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應對

(一)盡快制定法律政策

互聯網金融技術只要投入使用,就肯定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問題。而社會中的任何企業技術的生產和研發過程都需要法律政策進行約束,只有通過法律政策進行約束,才能保障各種技術的安全問題。而互聯網金融技術,在投入過程中,只要存在風險問題,就會對人民財產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我國在針對金融事業方面,一定要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管理,以保障互聯網金融技術在人民使用的過程中更加安心放心。

(二)加強政府監管力度

無論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社會生產的進步等各種社會活動都需要政府進行監管?;ヂ摼W技術的發展,也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監管,互聯網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應用的各種技術,也需要政府進行檢測?;ヂ摼W金融技術在投入使用中,也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設立專門的金融管理機構,只有政府高度加強監管力度,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在應用互聯網金融技術的過程中,能夠保障人民群眾的個人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問題。所以,一定要重視加強政府對金融技術投入使用方面的監管。

(三)健全風控體系

金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有著自己的發展體系和發展理念。但是無論是哪種發展體系和發展理念,都需要金融企業能夠在技術創造的同時,進行全方面的分析。根據當前的形勢對各種狀況進行分析,形成風控流程。針對互聯網技術中存在安全的問題,逐漸完善自己的體系。

(四)加強民眾安全意識

互聯網是一個虛幻的網絡,也就是說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問題。無論是互聯網中的哪種技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問題。所以國家應該針對互聯網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大力的宣傳教育,加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意識。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民群眾知道在互聯網上進行金融交易的風險。通過對人民群眾安全意識的教育,進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財產的安全問題,所以一定要重視對人民群眾安全意識的培養。

(五)進一步加大創新與技術研究力度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飛速發展,形勢不斷變化,但就目前來看我國的互聯網發展迅猛,大數據的應用較為廣泛。與此同時,大數據金融技術在互聯網的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金融企業要逐漸分析大數據金融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企業專業的技術人員針對大數據計算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進行一定的分析研究,不斷創新技術手法。企業公司也要增加技術研究所需要的費用,讓技術人員進行更好地研究創造。只有通過更好地研究創新才能保證,大數據金融技術在互聯網應用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發揮技術的水平成效。同時技術人員的不斷研究創造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大數據金融技術的發展。

(六)高度重視起廣大用戶的體驗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飛速發展,國家對各種企業的發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無時無刻地創造出各種技術。同時,國家快速發展,也推動了各種新型技術的出現。人們對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生活中人們離不開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無時無刻都在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因此,金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致力于滿足人民的要求。根據人們的要求對產品進行研發創造。如果金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研發出的產品達到人民群眾的使用滿意程度,就會對企業的發展形成有利條件。人民群眾的滿意程度將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企業的聲譽。所以金融企業在發展中一定要重視人民群眾的要求,針對人民群眾的要求,對產品進行開發。

結束語: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國家對于互聯網工程建設的要求也不斷的上升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互聯網的建設方面,我們也需要滿足時代的步伐,在不斷的升級當中滿足國家對互聯網功能性的要求,通過對互聯網領域的拓展,不斷地開發出新的領域的發展。而本文通過對新的金融大數據領域的發展進行了探討,根據金融大數據領域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除此之外也需要互聯網行業的工作者和國家的各個部門應該嚴格把關,仔仔細細地對待出現和存在的影響金融大數據安全的因素,相信這些問題終究會解決。除此之外,也希望國家著重提出在創新拓展的過程對新創造出的金融大數據領域進行更細致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隱患,網絡安全問題。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士以及相關的管理部門可以對此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改善措施,以更好地解決在此問題上遇到的困難,保證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安全問題,為互聯網朝著更高的發展目標前進。

摘要: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已步入世界前列。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的現代科技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生產出來各種各樣的優質的工具用于生產生活中。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在大數據背景之下,還可以用網絡的情況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應用很多軟件,根據人們的不斷需求,網絡技術發展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效果。同時,就目前來說,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也產生了很多新的領域,發展較為迅速的就是金融大數據領域。

關鍵詞:金融大數據,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

參考文獻

[1] 王璐.論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風險預警系統的建設[J].經貿實踐,2016(04):38,40.

[2] 胥雯雯,基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控制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5.

金融風險分析研究論文范文第6篇

一、校園互聯網金融概述

互聯網金融是基于新興平臺經濟規則,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 通過創新資金融通、支付結算等方式, 實現金融資源高效配置的新型服務模式[1]。校園互聯網金融主要是指第三方支付公司、電商企業、P2P平臺、金融公司等為滿足大學生的金融需求, 為大學生提供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常見的校園互聯網金融服務及產品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 綜合性第三方支付平臺、電商企業 (螞蟻金服、京東、小米金融) 既提供消費類借款, 也提供單純的貸款服務。P2P平臺、金融公司 (人人貸、360金融集團) 基本上只提供貸款服務。

二、校園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

(一) 誘導大學生產生不健康的消費理念, 過度消費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城鄉經濟差距較大, 導致高校學生經濟水平產生差距, 出現了消費高低不等的現象?,F在的95后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 父母對獨生子女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對于孩子們的需求基本上是有求必應, 有時甚至過于溺愛, 造成很多95后大學生對于金錢沒有什么具體的概念, 容易隨意消費, 用錢無計劃。當社會上的攀比之風、享樂主義通過互聯網進入校園后, 有些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盲目和別人進行攀比。在這種情況下, 校園互聯網金融打著“低息、無抵押、方便快捷”等口號對學生進行宣傳, 誘導學生進行超前消費、盲目消費、過度消費。

(二) 個人信息泄露, 學生隱私得不到保障

校園互聯網金融借貸與傳統金融機構借貸不一樣, 基本上所有的服務流程都在網上完成。學生通過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的app或網站進行注冊, 上傳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手機號碼、學生證、個人手持身份證的正面照片等個人信息, 有些平臺甚至需要學生錄一段視頻上傳, 說明自己的學校、院系、專業、姓名、借款金額、分期數、還款時間等。學生上傳相關信息后, 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很快將一千到五萬之間的貸款轉給學生。由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借貸的全流程在網絡上完成, 個人信息具有開放性, 易受到黑客或病毒攻擊, 一旦信息被非法訪問或篡改, 加之互聯網的擴散性, 學生隱私很容易遭到泄露[2]。有的公司甚至主動曝光學生的個人信息, 2017年6月, 云南某高校一女生因為借了分期貸款而未能如期還款, 她的學生證、個人手持身份證的照片遭公開, 證件上的大部分個人信息在校內貼吧、qq空間被展示, 學生個人隱私被泄露, 學生生活遭到了很多困擾。

(三) 校園互聯網金融利率高, 學生經濟壓力大

很多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所設置的貸款利率高, 部分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利率與高利貸無異。以螞蟻借唄為例, 大部分人的借款利率為日利率0.02%到日利率0.05%之間, 只有少部分人的日利率為0.02%, 大部分人的日利率為0.05%, 換算成一年期利率為5.3%到18.25%。京東白條賬單的日服務費率為0.05%起, 白條賬單的日違約金費率為0.065%, 換算成一年期利率為18.25%和23.725%。人人貸的借款及服務一年期利率達到50%以上, 有些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的一年期利率達到100%以上, 十分嚇人。而銀行的一年期貸款利率為4.35%-4.75%, 很多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利率是銀行同年期利率的4倍以上, 很多學生還不起高額的本金和利息, 給學生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壓力, 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嚴重影響。

(四) 追討欠款手段暴力, 危害學生身心健康, 影響校園安全

很多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催款方式極具暴力性, 當部分學生拖欠貸款時, 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經常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 利用學生當初所填的身份信息開始騷擾學生、學生的家人、學生的同學及老師, 激烈時采用言語暴力甚至用威脅恐嚇的語言來逼學生還款。如打電話威脅學生的家人, 騷擾學生所有的通訊錄好友, 用“呼死你”軟件讓跟學生有關聯的人都不得安寧, 甚至有些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采取暴力手段追討學生欠款, 嚴重危害了學生身心健康, 也影響了學校安全。

三、校園互聯網金融風險應對措施

(一)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理性消費

很多95后大學生具有超前消費、從眾消費及攀比心理。據相關數據統計, 很多同學借錢消費主要用在購買新款電子產品、旅游、高檔化妝品、衣服鞋帽等, 如看見有同學購買了最新款的蘋果iPhoneXsMax, 不考慮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 想辦法借錢去購買??匆娡瑢W國慶節期間在朋友圈發歐美旅游照片, 自己也要去東南亞旅游一趟??梢钥闯? 學生借錢消費的通常不是生活必需品, 學生可以無需購買相關的產品或服務。

對于大學生的超前消費、從眾消費及攀比心理, 學校院系及相關輔導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理性的消費觀。在生活上不攀比不盲從, 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合理安排生活開支。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做兼職補貼自己, 做到“量入為出, 避免盲從, 理性消費”。

(二) 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互聯網金融風險教育

95后大學生基本上都是互聯網原住民, 但是除了一些財經類院校及金融類專業的同學外, 其他專業很少開設財務金融類課程, 學生缺乏相關的金融財務知識, 對一些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以“零利率或低利率”而實際收取高手續費、服務費、違約費等隱形費用造成實際利率高昂的情況缺乏真實的了解[3], 對其背后的風險認識有限。很多大學生對誠信認識不足, 對違約責任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知。大多數學生在向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借款時, 沒有認真閱讀相關條款就簽訂了貸款合同, 當出現糾紛的時候, 往往不知道怎么面對。

學校要通過課外講座、晚點名、主題班會、班級QQ群等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開展大學生互聯網金融知識普及教育。一方面, 讓大學生深入了解互聯網金融產品功能、與傳統金融產品的差異等, 了解利率的計算。另一方面, 向大學生介紹校園互聯網金融背后隱藏的風險, 讓大學生認識到風險無處不在, 注意個人金融隱私信息的保護, 最終提高大學生對校園互聯網金融詐騙方式的識別、防范和處理能力。

(三) 利用大數據對校園互聯網金融服務進行嚴格監管

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涉及很多部門 (央行、銀保監會、教育部、公安部等) , 業務覆蓋全國高校。為加強對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監管, 搭建全國統一的校園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平臺, 利用大數據實施日常監測預警[4]。所有開展校園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機構必須接入全國統一的校園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平臺, 如果有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不想接入全國統一的校園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平臺, 就禁止該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開展校園互聯網金融業務。

國家省市等監管機構監管人員根據校園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平臺監測數據, 有權查看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情況、放貸規模、借款人數、人均借款金額、還款期數、借款利率等相關數據, 發現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某項監測指標超出正常范圍, 或多個指標出現波動, 監管人員可以實地走訪并要求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做出改進, 防止出現多個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給一個學生發放大量貸款、利率過高等現象。

(四) 為大學生提供合適的校園互聯網金融服務

2017年, 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已經突破2600萬人, 大學生年消費金融市場突破1000億??梢哉f, 大學生對于金融服務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有些校園互聯網金融服務機構如“分期樂”、“趣分期”、“優分期”、“我來貸”、“名校貸”等良莠不齊, 在為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 也帶來了很多惡性事件。

為滿足大學生正當合理的金融需求, 國家需要為大學生提供合適的校園互聯網金融服務。2017年5月, 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宣布進軍校園金融服務領域, 建行為大學生推出了“金蜜蜂校園快貸”, 中行推出了“中銀E貸校園貸”, 兩大國有銀行的目標是為高校學生打造小額信用循環貸款。建行提供的金融服務授信額度在1000元到5萬元之間, 為更好的控制風險, 第一筆授信1000元到5000元, 一年期利率為5.6%, 比很多校園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利率低。中行提供的貸款上限是8000元, 由大學生所在高校和中行共同審核大學生的借款需求, 貸款具有普惠性質[5]。兩大國有銀行的校園金融服務產品既滿足大學生的日常消費, 也避免了各種風險, 利于學生、利于校園、利于銀行。

四、結語

校園互聯網金融服務是一項新生事物, 它的出現滿足了大學生的金融需求, 也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很多校園互聯網金融服務的貸款利率超高、泄露大學生隱私、暴力催收, 給大學生、大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帶來了很多危害。對于校園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發展, 應堵疏導結合。堵住非法的校園互聯網金融服務機構, 從消費理念、金融知識與金融素養方面對學生進行疏導, 提升大學生的風險防范意識。引導正規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機構進入校園, 為大學生提供正規合法的互聯網金融服務, 滿足大學生的金融需求, 實現雙贏。

摘要:校園互聯網金融契合了現代大學生的需求, 給大學生帶來了很多便利性, 但也給大學生、大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帶來了很多危害, 有時候甚至危害到了大學生的生命安全。對于校園互聯網金融, 我們要對其進行堵疏導, 防范風險, 為大學生提供正規合法的互聯網金融服務, 滿足大學生的金融需求, 實現共贏。

關鍵詞:校園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風險應對

參考文獻

[1] 黃建青, 陳進, 謝懷軍.電子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 劉國剛.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個人征信行業發展實踐及展望[J].金融理論探索, 2018 (2) :62-70.

[3] 曹光輝.“校園貸”背景下大學生金融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J].經濟研究導刊, 2018 (15) :97-98.

[4] 張立奎, 孫秀梅.建立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預警機制有效途徑的探討[J].北方金融, 2017 (11) :62-64.

上一篇:建筑企業項目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我國金融風險控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