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業技術論文范文

2023-09-16

農業技術論文范文第1篇

(1.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2.湖南理工學院新聞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5;

3.湖南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5;4.湖南省華容縣農業局,湖南 華容 414205)摘要農民生態環境感知對促進農民自覺環境保護行為和農村兩型社會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湖南省洞庭湖濕地水稻主產區6個鄉鎮的調查,將農戶生態影響感知具體化為土壤、水源、身體健康和水稻4個方面的感知,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農戶綜合環境感知指數,研究農民對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的生態環境影響感知,并運用Tobit模型探討了影響農戶生態影響感知的主要因素。結果表明:農民已經意識到以石化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擴散帶來的不利影響,盡管他們的意識還只限于一些看得見的因素如土壤肥力、捕魚量和健康問題,對于看不見的影響的感知還很薄弱。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采用的水平和持續時間直接決定了人們對于不利影響的感知。提高收入水平與教育水平、強化農業技術推廣能提升農民生態環境感知,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壤肥力對農戶環境感知有復雜的影響關系。

關鍵詞洞庭湖;水稻主產區;環境感知;高產農業技術擴散;Tobit模型

近年來,以化肥、農藥、除草劑為代表的高投入的現代石化農業(以下簡稱現代化學農業)和高產農業技術的創新與擴散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使農業生產方式、農村面貌和農戶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環境問題,農村生態環境越來越令人擔憂,特別是村鎮環境“臟、亂、差”、飲用水源水質下降、畜禽養殖污染、農村面源污染以及工業企業和城市污染向農村加速轉移等問題突出,不僅影響了數億農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脅到他們的健康,甚至通過水、大氣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終影響到城市人口,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勢在必行。農村生態環境改善離不開農民自覺環境保護行為,而農戶對化學農業和高產農業技術的環境影響感知是自然條件下分散農戶對農業生態環境的自發性意識,它對農民環境保護意識形成和促進農民自覺環境保護行為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農民對以現代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科技擴散的環境影響感知,對農民合理使用現代農業科技以及控制、引導和培養人們的環境行為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制定生態環境政策和推廣現代農業科技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提供社會學和心理學依據。

農戶對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的環境影響感知(以下簡稱農戶感知)屬于農戶行為主觀認知研究,目前相關研究資料不多,周錦、孫杭生[1],呂君、劉立梅[2] ,朱啟臻[3]等人的研究角度為環保意識內涵、農民環境意識與新農村建設、如何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研究方法為農戶調查和理論探討,這些研究基本沒有定量分析,但近年來出現了一批學者運用參與式調查方法研究農戶對生態農業技術的認知與采納,他們將農戶對生態農業技術的認知與采納行為影響因素歸納為農戶自身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農戶自身因素主要分為:①年齡性別:不同性別和年齡的農戶對生態農業認知水平有所不同,有學者[4]認為,巴西農場中男性農藥施藥者對農藥的殘留感知比女性高,表現為施藥的保護措施和農藥知識學習方面,而邢美華[5]認為較男性而言,女性對生態農業的認知程度高、采用行為更普遍。黃季焜[6]、孔祥智[7]、胡瑞法等[8]認為年齡因素也是影響農戶生態農業認知的因素,通常是年齡大的農戶比年齡小的農戶認知程度更高。②文化程度因素:汪三貴[9]、高啟杰[10]、黃季焜[6]認為農戶文化程度與化學農業對農業生態環境污染認知存在正相關,若農戶自身文化素質較低,學習吸收各類專業知識能力較弱,對化學農業技術的危害性認知較弱。外部環境因素主要分為:①地域因素:曹光喬[11]、邢美華[5]認為由于種植結構、城鎮距離遠近、基礎設施和經濟水平的差異,不同區域的農戶對農業生態環境認知和保護行為有所差異,一般認為,距離城鎮越近、基礎設施越好、經濟水平較高的區域的農戶對對農業生態環境認知和保護程度越高,農戶生態環境意識程度高。②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培訓與推廣:農業科技人員對農戶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影響農戶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感知,此外國內學者對政府農業技術推廣、是否開展訂單農業和農戶信息獲取渠道是否通暢等因素對農民生態環境認知影響也有研究。

鄧正華等:農戶對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的生態環境影響感知實證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年第7期1分析框架、理論假說與方法選擇

1.1分析框架

洞庭湖區作為我國傳統水稻主產區,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和輸出基地,一方面在保障當地乃至全國糧食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另一方面由于現代化學農業和高產農業技術廣泛使用,且對湖區濕地保護重視不夠,在農業開發過程中所形成的資源環境壓力和對濕地的負面影響等方面問題日益凸現:一是化肥、農藥、薄膜以及石油的大量使用使土壤肥力和農產品質量下降,影響人類健康。研究表明,湖區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3%,而稻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僅為0.5%-0.9%,稻區有機質含量明顯降低,同時大量氮肥的施用,農田和飲水中殘留過量的亞硝酸鹽沉積,對人畜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二是資源過度開發極為嚴重,水土流失、土地產出下降、水質污染狀況有惡化之勢,如大量溝河開挖,改變了廢水輸送途徑,打破了湖區景觀結構,使地方特有水生動物和候鳥生存環境遭到破壞。三是三峽大壩建成后,有力防止了湖區的洪澇災害,但導致季節嚴重缺水,湖區岳陽、常德和益陽三市地下水位下降明顯,加上近年來小型水利設施建設停滯不前,不僅使部分稻區灌溉困難,而且導致部分湖區居民水源缺乏、飲水困難。農戶對以上農業客觀生態環境變化的主觀感知對建設環洞庭湖國家星火產業帶、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農業產業發展模式、促進農民自覺環境保護行為具有重要作用,是關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重要問題。本文以農民對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的生態環境感知指數和影響因素為分析對象,而農民生態環境感知作為主觀意識,不能直接量化,根據課題組專家討論和前期探測性調查,洞庭湖濕地水稻主產區農戶對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的生態影響感知主要集中在土地產出、身體健康、水源污染和水稻疾病4個方面,為了方便農戶理解,我們將4個方面影響進一步細分為降低土壤肥力、影響身體健康、減少捕魚量、增加水稻疾病、增加水稻病蟲害、水源污染等6項可感知的因素,表1簡要地說明了農民環境感知指數(EAI)的構建過程:農民對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的環境影響意識分為兩步:首先,把7條特定的環境影響讀給農戶聽,并且要求他們要針對每條影響提出自己的觀點(Ej)。當農民回答對沒有感到這項影響時,記分(Xi)為0;當農民回答對這項影響感知很低時,記分(Xi)為0.2;當農民回答對這項影響感知很高時,記分(Xi)為1分。第二步,計算某項影響的綜合權重(Wj),綜合權重由420個樣本農戶對這項影響感知打分總和除以農民對所有影響打分總和。這樣每個農民對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的生態環境影響感知指數(EAI)就可以等于∑6i=1xiwj。

表1農民環境意識指數的構建

Tab.1Construction of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index

第J項影響的評價

Evaluation of the

Jth impact不同意

Disagree同意

agree取值(Ej)

Value (Ej)01農民回答

Farmers answer0很低低一般高很高得分(Xk)

Score(Xk)00.20.40.60.81第J項影響的綜合權

The comprehensive

weight of the

Jth impact(Wj)Wj=∑420ixi/∑420i∑6i=1xij第i個農民環境意識

指數(EAIi)

The environment

perception index of the

ith farmer(EAIi)EAIi= Xk Wj1.2理論假說

農民決策行為研究是近期經濟學和心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代表性觀點有舒爾茨的理性小農學說,他認為農戶能夠為實現最大利益而做出合理決策,農戶做出理性決策取決于農戶自身內在因素和所處外部環境,結合近年來我國理論界對農民行為相關調查研究,為此我們將農戶對以化學農業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的生態環境感知的自變量設為農戶自身因素、家庭特征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和現代化學農業和高產農業技術應用特征,其中農戶自身因素包括年齡、受教育年限和性別;家庭特征因素包括種植面積和收入水平;外部環境因素包括土壤肥力水平、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戶與農業推廣部門之間的聯系,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指現代灌溉設施或水利工程覆蓋面積,農戶與農業推廣部門之間的聯系指農戶是否參加過農業推廣部門的指導、培訓與示范活動,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應用特征指現代化學農業和高產農業技術應用的水平或程度、現代化學農業和高產農業應用時間(見表2)。根據上述研究,文章作以下假設:農戶自身因素對農戶環境感知有影響,尤其是受教育程度對農戶形成環境感知影響較大;土壤肥力水平、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戶與農業推廣部門之間的聯系對農戶環境意識有正向關系;家庭特征因素對農戶生態環境意識有一定影響,但影響程度需要進一步驗證;以現代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的應用時間、水平或程度對農戶生態環境感知有顯著影響。

1.3方法選擇

本文研究問卷關于洞庭湖濕地保護區稻作農戶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對化肥、石油、農藥和除草劑等高投入的現代石化農業技術和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的環境影響感知及其影響因素,問卷分兩個部分:一是農戶環境意識指數分析表,指數構建過程見前文2.1;二是農戶環境意識指數影響因素分析表,為確保問卷質量,課題組對量表進行了前期探測性調研,并根據探測性調研對影響因素進行相應調整,得到各個變量的最終測量題項,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文的調查問卷,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變量含義與賦值見表2。

本次調查在洞庭湖濕地水稻主產區核心區域展開,對東洞庭湖區和西洞庭湖區5個縣(區)6個村農民對高產農業技術應用的生態環境感知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走訪,樣本采用分層逐級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東洞庭湖區域樣本4個,西洞庭湖樣本2個,共發放了480份問卷,共得到有效樣本420份,占總樣本的87.5%。調查采用嚴格的參與調查程序,筆者對65名相關專業本科生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農村參與式調查培訓,并設計了統一的市場調查計劃書和問卷,在農業主管部門和樣本鎮村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帶領學生到樣本村進行兩周的專題調查。調查過程中,我們吃住在農戶,要求學生融入農村,和住戶先從情感上和諧融洽,再進行調查問卷。數據由采訪學生編入數據庫程序,再由筆者進行校對與抽樣核實,文章所有數據由調查原始數據得來。

表2特定變量的描述與影響

Tab.2The description and impact of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自變量

Independent variables單位

Unit預計方向

Expected

direction均值

Mean

value標準誤

Standard

error技術特征高產農業技術應用水平或程度畝+8.21.56高產農業技術應用時間年+5.51.50農戶自身因素農戶教育水平年+6.63.02年齡年+40.212.05性別女=00.460.31男=1社會經濟特征水稻種植面積畝+9.61.60與推廣部門聯系有=10.240.40沒有=0+/-非農收入水平萬元1.80.51區域特征+基礎設施數值+41.34土壤肥力水平好=10.670.16差=02模型設計與實證分析

2.1調查結果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1)被調查農戶基本特征。從調查對象上看,本次調查對象男性197個,占樣本總數的46%,40歲以上的有266人,占樣本總數的63%;樣本總體教育年限為6.6年,平均年齡40歲,家庭平均常住人口4.2人,勞動力1.9人,戶均水稻種植面積9.6畝,單產為450.9公斤,農戶家庭平均總收入3.5萬元,147人、35%的農戶有非農收入;運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為代表的高投入的現代化學農業和高產農業技術的戶均水稻面積8.2畝,占農戶水稻種植面積85%,技術平均使用年限為5.5年,反映了洞庭湖濕地保護區水稻主產區對化肥、農藥、除草劑為代表的高投入的現代化學農業和高產農業技術使用廣泛。調查發現,農戶對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應用的環境影響感知主要集中在土壤、水源、水稻和身體健康等4項因素,并具體化為6項影響(詳細得分見表3)。

(2)被調查者的生態環境感知程度。根據表1計算,樣本調查區農戶對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應用的生態環境影響因素中總得分最高的是降低土壤肥力

表3調查地點與有效問卷量

Tab.3Investigation region and valid questionnaire quantity

調查地域

Investigation

region調查縣區

Investigation

county or

district抽樣鎮村

Sampled

Town

or Village有效問卷量

Valid

questionnaire

quantity占樣本

比重(%)

Propotion

accounted

for the

sample東洞庭湖區華容縣團洲鄉

團南村7819萬庾鄉

塌西湖村7518君山區采桑湖鎮

煙墩村8220岳陽縣中洲鄉

天燈村6215西洞庭湖區澧縣官垸鄉

濠口村6315西洞庭農場祝豐鎮

團結村6014(∑EAIS)為344,平均得分EAIS為0.82,意味著樣本農戶明顯感到了高產農業技術擴散對土壤肥力的影響,反映了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應用對土地產出的影響大,農戶對土地資源的重視程度最高;其次是水源影響(主要體現為減少捕魚量和水源污染),總得分(∑EAIW)為287,平均得分(EAIW)為0.68,反映了樣本農戶已經感到了高產農業技術擴散對水源的影響;再次對水稻影響(主要體現為增加水稻疾病和增加水稻病蟲害),總得分(∑EAIC)為226,平均得分EAIC 為0.54,反映了農戶對高產農業技術擴散對水稻影響感知程度較低;最后是身體健康影響,總得分(∑EAIH)為164,平均得分(EAIH)為0.39,反映了農戶對高產農業技術擴散對身體影響感知程度最低。樣本農戶對高產農業技術擴散影響綜合感知平均指數(EAI=∑EAIi /420)為0.61,反映了農民已經意識到了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應用的環境影響,但感知程度還停留在一般水平,其中55%的農戶認為還不需要采取行動來改變農業投入方式,45%的農戶認為需要愿意在政府的合理引導下改變目前的農業生產投入方式(見表4)。

2.2模型選取與變量選擇

(1)模型選取。在農戶技術決策分析中,由于使用了所有觀察結果,且自變量觀察值會出現“0”(非采用者)或“1”(采用者)的示性函數,托比特(截取回歸)模型被普遍采用,在本研究中,農民即使采用某項高產農業技術后,也可以不知道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就是他們在一定范圍

表4農戶環境感知得分情況表

Tab.4The score table about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序號

Order項目

Items總得分

Total

score 權重

(%)

Rate

(%)平均得分

Average

score感知程度

Perception

level1降低土壤肥力344340.82高2減少捕魚量189180.45一般3身體影響感知164160.39低4增加水稻疾病155150.37低5水源污染97100.23很低6增加水稻病蟲害7170.17很低綜合感知指數10201000.61一般內具有零環境意識,所以托比特(截面回歸)模型依然適用,托比特(截取回歸)模型表達式如下:

yi=βXi+μiif βXi+μi>0

0if βXi+μi<0(1)

i=1,2,…,n

式1中:n表示觀察值數量,yi是因變量農民環保意識,Xi是自變量的矢量,代表技術屬性、農戶自身因素、農民家庭社會經濟特征和區域特征,μi是服從標準正態分布隨機誤差項。模型假定,當觀察到環境影響是積極的,其潛在的隨機指數為βXi+μi,它也符合沒有觀察到的潛在變量。所有觀察的期望值為Ey,在此基礎上的條件期望值Ey*,兩者的關系為Ey =F(z) Ey*,其中F(z)是累積密度正態分布函數(z=Xβ/σ),這樣,第k個變量Xk對y的影響可以分解為

dEy/dXk= F(z)(dEy* / dXk)

+Ey*( dF(z)/dXk)(2)

式2表明,y的彈性總變化可以分解為:①農民已經意識到的意識強度彈性(意識變化),②意識彈性變化(意識形成概率)

(2)模型估計。因為整個EAI綜合指數形成要考慮到6項影響指標,為了驗證解釋變量的一致性對這些子范疇的影響,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把這個目錄清單歸納出4個可能產生的影響,這些子索引是:①土壤相關影響(EAIS):包括降低土壤肥力,擠壓或使土地變硬,加重土壤侵蝕,增加土壤鹽度和毒性;②水資源相關影響(EAIW):包括污染水源,導致水浸和增加水的毒性;③對水稻的影響(EAIC):增加害蟲的襲擊和作物的疾??;④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影響(EAIH):人類健康的影響(見表4)。

表4顯示所有五種應用到Tobit回歸程序的模式的參數估計。除了年齡和家庭規模的變量,剩余的8個代表農民社會經濟特征和生產條件的系數,至少在0到10%的水平有顯著差異。這表明這些變量能夠正確地解釋農民環境感知(如表4第6列),概率比測試結果(表4的底部)進一步驗證了這些變量在解釋農民環境意識水平上貢獻顯著。在這些模型中,當一個變量不為零,每個變量在方向上的影響是一樣的,表明這些變量在解釋農民環境意識上是很穩健的。根據式2,Tobit總彈性分解為意識彈性和使用EAI參數的意識強度彈性(如表5最后兩欄所示)。

表5揭示了這些變量的相互關系,并將這些相互關系歸納如下:

(1)3種技術屬性即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應用水平、程度和時間,對農戶的土地影響感知以及生態環境影響感知有顯著影響,這與我們的事前假定是一致的。不難理解,以化學農業為代表高產農業技術應用水平、程度和時間對土地的影響更為直接,對農戶感知的形成與改變的正向關系,應用水平和時間的總彈性分別為0.57和0.61,它們又分為各自的兩個部分,形成意識的彈性是0.34和0.35,意識強度彈性0.23和0.26。這表明,通過現代技術應用面積擴大10%或者持續時間增長10%,將導致感知概率增長4%和意識強度增加2-3%。

(2)教育和技術推廣部門交往在提高農戶對高產農

表5影響農民環境感知因素的估計Tobit模型

Tab.5The estimated Tobit model of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自變量

Independent

variables因變量

Dependent variable彈性

Elasticity土壤影響指數

EAIS水源影響指數

EAIW水稻影響指數

EAIC身體健康影響指數

EAIH環境感知指數

EAI感知形

成彈性

感知改

變彈性

常數-0.03

(-0.25)-0.14

(-0.60) -0.09

(-0.30)0.54

(1.18)0.13

(1.55)技術特征高產農業技術應用水平

或程度0.02

(2.20)**0.07

(2.20)*0.08

(1.97)*0.15

(2.23)0.04

(2.67)**0.34

0.23

高產農業技術應用時間0.00

(2.28)***0.01

(2.12)0.01

(2.12)0.02

(2.23)0.00

(2.91)***0.35

0.26

農戶自身特征農戶教育水平0.01

(2.32)**0.01

(2.32)0.00

(-0.10)0.00

(-0.10)0.01

(2.38)**0.35

0.18

年齡0.09

(0.13)*0.10

(0.17)*0.15

(0.23)-0.17

(-1.01)0.12

(0.14)0.10

0.20

社會經濟特征水稻種植面積0.10

(0.78)*0.33

(1.44)0.21

(1.98)0.14

(1.21)0.12

(0.65)0.11

-0.13

與推廣部門聯系0.05

(1.32)*0.08

(1.20)*0.15

(1.73)0.04

(2.25)0.06

(1.94)*0.32

0.20

非農收入水平0.06

(1.58)*0.16

(2.20)0.10

(1.14)0.12

(0.82)0.19

(2.07)*0.09

0.20

區域特征基礎設施-0.01

(-2.09)**0.01

(-1.09)-0.03

(-2.01)-0.01

(-3.72)-0.02

(-3.18)**0.25

-0.10

土壤肥力水平0.00

(3.20)***0.12

(1.01)0.06

(2.48)*0.18

(0.77)0.10

(2.90)*0.24

-0.17

似然比(卡方檢驗值

Χ2(8,0.95))57.46***42.00**42.77**31.63**78.09***注:每欄括號上面數值為雙尾T檢驗概率值:***表示在1%水平顯著(P<0.01),**表示在5%水平顯著(P<0.05),* 表示在10%水平顯著(P<0.1)。根據總環境影響感知指數(EAI)模型參數估計計算彈性值。

業技術的環境影響意識有顯著的作用,并且對意識形成概率影響較大。教育與技術推廣部門交往程度越高,農戶對由于更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交流的機會,農戶認識到生態環境在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形成具有更多意識。它們的總彈性值是為0.54和0.52,表明教育水平或者技術推廣接觸每增加10%會導致意識概率增加3%-4%和意識強度增加2%。

(3)區域特征(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壤肥力狀況)對農民感知有一定影響?;A設施建設和土壤肥力狀況對農民對高產農業科技應用的環境影響感知形成呈正向關系,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因為它能方便地獲取資源與信息,因而對農民形成環境感知有正向關系,而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壤肥力與環境感知強度變化呈反向關系,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壤肥力較差的區域,農戶對土地等農業資源產出更加敏感,因而對高產農業技術應用的環境影響感知比較強烈,因為農民的意識與感知是技術采納行為前提和條件,這個研究結論部分解釋了在洞庭湖水稻主產區灌溉設施和機械缺乏區域現代水稻良種技術擴散停滯的原因。

(4)農戶水稻種植面積、收入水平和年齡對農戶對高產農業技術環境影響感知不顯著,這個實證研究結論與前人研究結論和假設不相符。本文認為,農戶收入來源趨于多樣化,尤其是非農收入水平較高的農戶,他們對水稻收入重視程度下降,所以他們對高產農業技術環境影響感知不明顯;年齡也對高產農業技術應用的環境感知不明顯,可能原因是年齡大的農戶對高產農業技術使用時間長而年齡小的農戶高產農業技術使用范圍廣程度深導致了年齡對高產農業技術環境影響感知不明顯。

3結論

本文通過對洞庭湖濕地保護區3個地級市6個鄉鎮420個農戶樣本分析,將農戶對以現代化學農業技術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的生態影響感知進一步具體化為土壤、水源、身體健康和水稻4個方面的感知,通過Tobit模型探討了影響農戶生態影響感知的主要因素,進而分析了這些因素在農戶對以化學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擴散環境影響感知中地位和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保護區水稻種植農戶已經明顯地意識到了以現代石化農業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擴散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在農戶的生態影響感知中,以石化農業技術為代表的高產農業技術應用對土地資源的影響最為顯著,農戶對土地資源的感知程度最高,其次是對水源影響感知,并且水源影響的感知呈上升趨勢,最后依次是水稻影響和身體健康影響。

(2)高產農業技術應用水平、范圍和時間對農戶感知形成和感知改變均有重要影響,因此減少化肥、石油、農藥和除草劑等投入品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時間可以提高農戶生態環境意識。教育與技術推廣部門交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壤肥力狀況等因素也是影響農戶感知的因素,提高教育水平、增加技術推廣部門交流、通過洞庭湖區土地整治工程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農戶生態環境意識。而農戶水稻種植面積、收入水平和年齡對農戶生態環境影響感知不顯著,這些因素對農戶生態環境感知沒有直接影響。

(編輯:溫武軍)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周錦,孫杭生.江蘇省農戶環境意識調查與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09,(3):47-52.[Zhou Jin,Sun Hangsheng..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Peasants in Jiangsu Province[J].China Rural Survey, 2009,(3):47-52.]

[2]呂君,劉立梅.草原旅游發展中社區居民環境意識水平的調查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8,(1):40-49.[Lu jun,Liu Limei. An Investigation of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Level in Tourism Development Grassland[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8,(1):40-49.]

[3]朱啟臻.一個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關于農民環境意識的調查與思考[J].調研世界,2001,(1):28-31.[Zhu Qizhen. 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an insufficiently Attracted Question about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J].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 2001,(1):28-31.]

[4]Adesina A A, Zinnah M M.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Farmers Perceptions and Adoption Decisions: A Tobit Model Application in Sierra Leone[J].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3,(4): 297-311.

[5]邢美華,張俊飚,黃光體.未參與循環農業農戶的環保認知與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村濟,2009,(4):72-79.[Xin Meihua, Zhang Junbiao, Huang Guangti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erception of Farmers NotParticipating Circular Agricultu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9,(4):72-79.]

[6]黃季焜,胡瑞法,宋軍,等. 農業技術從產生到采用——政府、科研人員、技術推廣人員與農民行為的比較[J].科學學研究,1999,(1):27-31.[Huang Jikun, Hu Rifa, Song Jun, et 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from Production to Adoption—An Behavior Comparison about Government, Scientists,Employees for ATE and Farmers[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1999,(1):27-31.]

[7]孔祥智,方松海.西部地區農戶稟賦對農業技術采納的影響分析[J].經濟研究,2004,(3):85-95.[Kong Xiangzhi, Fang Shonghai.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ousehold Endowments 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doption Decision in West China[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4,(3):85-95.]

[8]胡瑞法,黃季餛,李立秋. 中國農技推廣:現狀、問題及解決對策[J].管理世界,2004,(5):50-57.[Hu Rifa, Huang Jikun,Li Liqiu.China’s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Management World, 2004,(5):50-57.]

[9]汪三貴.貧困地區農業技術進步問題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1992,(1):32-34.[Wang Shangui.Research on the Question abou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gress in Impoverished Areas[J].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2,(1):32-34.]

[10]高啟杰. 農業推廣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Gao Qijie. Agricultural Extension[M].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Press,2003.]

[11]曹光喬,張宗毅. 農戶采納保護性耕作技術影響因素研究[J]. 農業經濟問題,2008,(8):69-72.[Cao Guangqiao, Zhang Zongyi.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Farmers Adoption on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ies[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8,(8):69-72.]

[12]蘇楊,馬宙宙.我國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及對策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2):12-18.[Su Yang, Ma Zhouzhou.Research on Chinas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Rural Modernization Proces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2):12-18.]

[13]Gengaje. Rural Development In Villagers Perceptio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Strengthen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People and Officials—the Case Study of a District in India[D]. 2008:179-198.

[14]Rahman. Econological Change and Food Production Sustainability in Bangladesh Agriculture[J]. Asian Profile,2004,(12): 233-246.

[15]吳林海,候博,高申榮.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分散農戶農藥殘留認知與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1,(3):35-48.[Wu Linhai, Hou bo, Gao Shenrong. An Analysis of Individual Farmers‘ Households’ Perception on Pesticide Residues and the Main Determinants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Chinese Rural Economy,2011,(3):35-48.]

農業技術論文范文第2篇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創造了很多有效的農業種植技術。人們開始選育農作物優良品種,發明嫁接技術、溫室栽培技術,積累病蟲害防治經驗,學會新的土地利用方式,甚至創造了生態農業。這些代代相傳的農業技術,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創造性,也保障了中華農耕文明幾千年的持續發展。

蔬菜種植受氣溫影響很大,中國最早的天然溫室可能出現在秦代,根據東漢衛宏《詔定古文官書序》記載:“秦既焚書,患苦天下不從所改更,而諸生到者拜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種瓜于驪山坑谷中溫處,瓜實成,詔博士諸生說之,人人不同,乃令就視之。為伏機,諸生賢儒皆至焉,方相難不決,因發機,從上填之以土,皆壓,終乃無聲?!鼻厥蓟世脺厝N瓜,然后讓儒生們親自去驪山觀看這個“奇跡”,儒生們一到那里,就被亂箭射死,700多人無一生還。從中可以看出,早在秦代先民就開始利用天然溫泉種植作物。但有學者也質疑這是一個虛構的歷史故事,首先是不相信秦始皇曾經“坑儒”,其次,是對反季節栽培可行性的疑問。并且這是一個漢代儒生控訴秦始皇“暴政”的故事。在漢代,反季節栽培作為一種非自然現象,預示著不祥,作者讓儒生對反季節栽培歡欣鼓舞,顯然不合情理。這樣的故事結構無疑是以隱喻的方式表達了漢人對反季節栽培的消極認識。

如果說秦始皇“冬季種瓜”很難被證實的話,漢宣帝時期的《鹽鐵論·散不足》中提到的“冬葵溫韭”則具有無可置疑的真實性?!稘h書·循吏傳》記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边@條記載非常明確,漢代由于上層社會對反季節蔬菜的需求,給皇帝提供飲食的“太官”在官家的園田上,建小屋,冬季靠燒火提高溫度,利用這種人工溫室來種植“冬生蔥韭菜茹”,并且作為貢品,讓天子、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享用。不過在漢代也有不少大臣認為“不時之物,有傷于人”,給天子食用并不合適。

溫室栽培技術到東漢時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逗鬂h書》中就提到當時用“或郁養強熟,或穿鑿萌芽”的辦法來栽培蔬菜,生產“不時之物”。所謂“郁養強熟”,就是在溫室地下挖火道來加溫,這種方法比在小屋里燒火要先進得多。所謂“穿鑿萌芽”,就是挖掘土坑,利用坑內溫度高于地表溫度的原理,對蔬菜進行催芽育苗,這種方法成本較低。

北宋詩人蘇東坡有“青蒿黃韭試春盤”的詩句。里面提到的黃韭利用溫室和馬糞釋放的熱量來加溫種植,這比在屋內或地下火道內燒火加溫的辦法更加簡單易行,而且成本更低。過去,北方冬季新鮮蔬菜一直緊缺,這種栽培技術對解決冬季蔬菜供應有一定幫助,至今仍然廣泛應用于韭黃、蒜黃等蔬菜生產。對于這項創新技術,元代《王禎農書》中有詳細記述:“至冬,移(韭)根藏于地屋蔭中,培以馬糞,暖而即長,高可尺許,不見風日,其葉黃嫩,謂之韭黃。比常韭易利數倍,北方甚珍之?!?/p>

南宋出現了人工控制開花時間的“堂花術”。南宋周密《齊東野語》中記載:“凡花之早放者,名約堂花”,方法是在紙做的房子中,利于蒸汽提高室溫讓花期提前,這種方法主要用于牡丹和桃花。如果想讓桂花早開,就要用山洞的低溫涼風來吹。這種方法在當時被看作是一種“足以侔造化,通仙靈”的奇跡。明清時期,北京文人在新年都要相互贈送牡丹,如果沒有溫室栽培技術,這一風俗恐怕也無法存在了。

據史料記載,歐洲最早的溫室栽培技術出現于17世紀,當時叫“綠色的房屋”。美國到20世紀80年代才有溫室栽培技術。日本擁有溫室栽培技術大約是在1830~1840年,因為當時的溫室使用的覆蓋材料是油紙,所以叫做“紙屋”。我國的溫室栽培技術整整領先了世界1700多年。

農業技術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隨著我國農業市場的不斷改革與發展,農業已開始向著技術化方向前進,并成為當前基層農業實現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支撐。以云南地區的基層農業為例,該地區有著其它地域所缺乏的自然資源,且農業方向也具有明顯的高原特色,因此在發展農業技術上有著諸多優勢。但從當前云南地區的基層農業技術應用狀況來看,當地的農業技術在實際應用中較少,對農業技術也缺乏積極引進,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與農業技術的推廣有著密切聯系,技術在當地未得到大力推廣,農民對各項技術存在不信任,而這對基層農業現代化的轉型必然造成了阻礙。為進一步探討該話題,針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有效完善對策。

關鍵詞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

回顧我國農業事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根本是科學技術的支撐,而科學技術不僅改變了農業的發展道路,也改變了農業的生產與運營模式,為農業未來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對于基層農業的技術來說,技術的推廣能夠農業的生產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針對一些農業技術落后的地區,其能加快當地的經濟增長速度,促進農業技術的發展,解決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問題,并減少人力的投入,使農民更專注于農業事業的管理之上,這對基層農業的持續發展來說十分重要。

1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團隊專業水平過低

云南地區來農業發展規模不大,種類齊全。云南屬于高山型環境,地勢險峻,氣候變化大,季節更換節奏快,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吧”的小氣候,當地的文化習俗也更有特色,這使云南地區的各個農業規模形成了良好的特色發展。但受傳統文化特色的影響,云南地區在推廣基層農業技術時,其總會因種種因素受到阻礙,農民對新科技的接納存在困難,這使云南地區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遠遠落后其他省份。另外,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在實際開展時,還存在這些問題:因各個地方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不同,當地在選擇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時,其對年齡要求未有明確限制,使團隊內部出現老齡化與年輕化共事的現象,這必然增加了工作沖突,而年齡大的技術推廣員對各個新型技術缺乏關注,年輕的推廣員又缺乏足夠經驗,因此容易出現斷層問題[1]。

1.2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與科研合作社關系薄弱

從當前我國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狀況來看,我國許多地區出現了相同的問題,那就是農業技術推廣和科研合作社之間的關系十分薄弱,體制存在差異。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與科研部門屬于不同的部門,因此在職業方向上屬于分離狀態,兩個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十分基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日常職責只需負責對科研部門所研發的技術進行推廣與宣傳,科研部門則只需對農業技術進行研究,而這樣的合作過程使基層農業技術與科學技術無法實現高效率推廣。以云南地區為例,雖然當地已進行了農業結構調整,對當地各個特色農業即水稻、煙草、玉米和水果等產業進行了合理規劃,但農業技術推廣與科研研發卻始終無法達到統一,且推廣力度也較弱[2]。

1.3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在實際中缺乏可行性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根本和目的是改革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加快農業生產現代化的轉型速度,并將現代科研技術傳播于農業領域,使越來越多的基層農業生產者引進現代科學技術,加大對現代技術的應用,提高各個地方農業的生產效率,使一些農業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能夠得到改善,總結一句話就是,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是為了讓更多的農民通過農業獲利。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首要原則是確保各個所推廣的農業技術在基層農業中有所價值,能夠為農民帶來利益。但從當前許多地區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狀況來看,其各個所推廣的技術并不能給農民帶來經濟效益,甚至出現了損失經濟的現象,使后期越來越多的農民對農業技術產生了不信任,這必然會導致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難以開展[3]。

2 開展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對策

2.1 針對性培養青年技術推廣人才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開展需要具備足夠的實力與毅力,同時,還需對各項新型技術的種種優勢做到了如指掌?;鶎愚r業服務部門可根據技術推廣所需,加強對青年技術人才的培養,并對不同年齡階段和專業水平人員進行分層培養,聘請專業且具備豐富經驗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擔任技術推廣培訓師,對農技推廣人員定期開展知識培訓,提高技術推廣團隊的整體專業水平,加快新技能與新知識的掌握,與科研技術的研發速度達到統一。同時,人才的培養還需加強實踐培養,改變以往只關注的理論的培養方式,促進整體水平提升。以云南地區來說,該地區可在各個縣與各個鎮中開展技術推廣交流會,并每年定期由市區的專業團隊來下鄉進行交流,帶動云南地區基層農業技術的整體推廣效率與推廣水平,有效的改善服務模式。此外,云南當地還需結合地方的農業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推廣工作,打造一支云南省特有的技術推廣團隊,使其更適合地方的發展需求。

2.2 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與技術科研的結合

從目前多個地方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狀況來看,農業技術推廣與技術科研部門屬于兩個不同的職能部門,而這一現象會使技術科研與技術推廣無法實現高結合發展,因此,當地政府需對兩大職能部門進行重新職能規劃與指導,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與技術科研放在相同水平之上,對兩個部門給予同樣的重視,并提倡兩個部門開展長期合作機制,使基層農業技術在實現創新時能夠得到高效率的推廣,也使各個農業能盡早應用更先進的科研技術,加快農業的改革,提升農業的整體生產效率。

2.3 從可行性角度開展基層農業技術推廣

基層農業技術的可行性是開展技術推廣的重要前提。當前,我國的農業技術在近幾年實現良好發展后,其技術的種類已越來越繁多,所適用的領域也各不相同。對此,基層農業服務部門在開展技術推廣工作時,需結合當地農業特色來開展針對性的技術推廣,使其具備可行性與實踐性。以云南地區為例,云南的地理環境與氣候都十分復雜,因此在推廣基層農業技術時,需著重考慮該技術是否足夠先進與成熟,是否適合云南農業所耕種的各個農業產物生產方式,并結合云南地方的地理條件進行謹慎選擇。在技術推廣前,團隊可對云南地區的農業生產進行反復試驗,觀察所推廣的技術是否適合當地的農業生產特征與氣候特征,并由專家對云南農業的不同耕種物的生長規律進行評估,使農業技術在實際應用中能夠為農民帶來最大效益。

3 結語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不僅是一項簡單的宣傳工作,還關系著各個地區的農業發展速度,是提升農業經濟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相關部門在開展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時,需著重加強對技術推廣團隊的建設與培養,并加強各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與技術科研的結合;同時,需在確保農業技術可行性的前提下開展各個技術推廣工作,使農業能夠加快轉型步伐,實現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

參考文獻

[1]任軼蕾,劉京紅,劉興旺.淺談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企業導報,2015(7):121-122.

[2]凌勇,張海強.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華民居,2013(6):36-38.

[3]王雯.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研究——以承包單位工程造價控制為研究視角[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2.

(責任編輯:劉昀)

農業技術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有機農業技術;無機農業技術;農業協調發展

一、引言

隨著我國目前大力發展對新農村的建設,對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高度重視,傳統有機農業和現代無機農業間的結合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在綠色農業被廣泛需求的背景下,對有機農業和無機農業結合性的研究,顯得越發重要。 目前,一些國家的新興技術,在我國已經引起很大的反響。其中生物技術方面,包括微生物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的發展,對于有機農業技術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從以有機農業技術為主,過渡到二者共同發展,仍然應是我國農業技術改革前進的方向。任何科學技術的發展,都不是孤立實現的,只有把多種科學技術成果綜合運用,才能使其效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相關概念介紹

1.有機農業技術。有機農業技術是指以生物科學為根本,憑借農業內的各種生物和自然環境間產生的能源及物質的循環來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農業技術體系。在生產過程中,主要以人力和畜力為動力,對農作物品種進行選育改良,同時施加有機肥;采取農、林、牧相結合的方式和生物防治法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培育要因地制宜,合理輪作。有機農業技術體系對保持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生態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故其又被稱為生態農業。

2.無機農業技術。無機農業技術是指憑借工業生產所提供的各種技術裝備和生產資料,通過投入大量的化石能源,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的農業技術體系。無機農業在生產過程中,主要利用各種生長激素和營養素、除草劑、農用藥劑、工業施肥、化學肥料、農業機械等來進行農業生產。因為無機農業在生產過程中利用大量的化石能源,故其又被稱為高能農業或石油農業。

三、有機農業技術和無機農業技術各自的優缺點

1.有機農業技術的優缺點

(1)有機農業技術的優點。有機農業技術的發展可以節約我們逐步減少的化石能源,提高農業的投資收益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

(2) 有機農業技術的缺點。由于有機農業技術的發展需要各部門的配合,所以在將有機農業向社會推廣和在專業方面發展上,存在一定難度。主要體現在資金供應不足、化石能源比較短缺、生產方式比較落后。但對于土地資源比較豐富,農村在農耕方面勞動力比較充足,合理輪作方面的限制比較小,農林牧結合性較好的區域來說,很有優勢。

2.無機農業技術的優缺點

(1)無機農業技術的優點。無機農業技術可以迅速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能夠極大地促進農業面向社會,并且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2)無機農業技術的缺點。無機農業技術需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所需資金投入十分巨大;會使土壤肥力在短時間內發生急劇衰退;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非常大,可能會造成生態失衡。所以,無機農業技術在化石能源較為充足、工業生產水平較高、資金支持較高的區域,可以取得優勢地位。

四、有機農業技術和無機農業技術相結合的關鍵節點

1.有機農業技術占主導地位。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比較弱、底子薄,農村地區的資金、技術、人員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數農民的知識文化程度很低,對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認識程度還不夠。短時間內,我國農村地區的首要任務仍然是解決廣大農村百姓的溫飽以及農作物的增產增收問題。此外,我國地形條件多樣復雜,氣候不穩定,在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迅速推廣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顯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促進二者并重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應采取以有機農業技術發展為主,以無機農業技術發展為輔的結合方式,契合我國目前農業發展的基本形勢,才能使農民最大程度上在農業發展中受益。不過,一些條件較好的農村地區,政府應大力鼓勵二者結合并重視農業技術的發展,從而加快推進當地農業發展目標,使得目標得以盡快實現。

2.有機農業技術和無機農業技術共同發展。有機農業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國農業必將會過渡到二者并重發展的階段,兩種農業技術共同發展。

農產品產量高低是受到投入農業的物質和能量的多少制約的,如果全部實行有機農業技術,沒有外界物質能量的投入,僅僅依靠農業內部循環來生產,難度非常大,而且產量會越來越少,這樣就違背了我們實行有機農業技術的初衷。尤其是現在農產品大多是以商品形式售出,售出的農產品包含的物質能量不會返還到農業循環中,可用的物質能量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們需要以無機農業技術來彌補所缺的能量,我們必須要把無機農業技術放到與有機農業技術同等的位置上。

3.政府足夠的支持。無論是有機農業技術發展為主還是有機無機技術并重,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無機農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要起到帶頭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為農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此外,要制定政策,在人才培養、技術改良推廣、改善稅收等方面,加以重視,并將其納入到國家長期發展規劃中,使無機農業技術發展無后顧之憂。與此同時,工業也要支持其發展,為農業技術發展提供污染較少的能源,降低其成本及環境污染,廣大農民才會考慮使用該種農業技術,加速農業技術在社會上的推廣,讓更多地區能夠接受使用。

五、結語

我國被叫做農業大國,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國農業發展并不先進,可以說是落后的,發展底蘊非常脆弱,各個區域的發展情況參差不齊。在有機農業技術和無機農業技術結合并重的過程中,各個地區的發展進程也一定是不同的。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短期內可能就會實現目標,但是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或者不適合農耕的地區,想要實現該目標可謂十分困難。所以,我們要向盡快實現有機農業技術和無機農業技術結合發展,就要為這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提供有利條件,包括資金支持、能源支持、人力支持、技術支持等方面,才能盡早實現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目標,使有機農業技術和無機農業技術相結合,齊頭并進,促進我國農業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常艷波,張鳳珍,徐海艷. 論有機農業技術和無機農業技術相結合對我國農業的影響[J]. 農業與技術. 2014.01 .

[2]黃慧英. 中國有機農業及其產業化發展研究[D]. 西南財經大學. 2013.06 .

[3]周娟枝. 現代農業發展趨向判別及其機制構建研究[D]. 中國海洋大學. 2013.05 .

農業技術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功能,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省級政府和高職院校肩負重要責任。高職院校以積極主動態勢,圍繞地市中心工作,借助自身獨特優勢,傾心為地市服務,是區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從實際出發,為地市發展培養高職人才,開展技術推廣和服務,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實施高職文化建設,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促進城鄉均衡發展,是高職院校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省級政府完善管理體制,地市政府加強統籌協調,采取多項政策措施推動,強化高職院校責任意識,深化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才能促進高職院校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服務;地市;經濟;社會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指出,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要提高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支持和督促地市政府履行職責,發展管理好當地各類教育。從各省級政府制定的教育規劃綱要和政策導向來看,支持地市政府發展主要為當地服務的高等職業教育?!督逃筷P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要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高職院校要增強服務能力,滿足社會多樣化發展需要。我國95%以上的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職院校,高職院校是地市區域內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承辦者。如何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戰略部署,發揮高職院校的服務功能,明確服務的原則,找準服務的著力點,尋求政策措施推進,使高職院校為地市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是擺在省級政府和高職院校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高職院校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則

1.積極主動原則。雖然我國各高職院校在辦學實力上還存在差異,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職院校以地市政府舉辦為多,與當地經濟社會有著密切聯系,具備服務當地諸多有利條件,高職院校積極發揮服務功能,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努力滿足地市發展需求,是區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實際需要。同時,高職院校采取積極主動態勢,傾心為地方發展服務,不斷提高辦學質量,能夠贏得當地企業和社會各界認可,獲得省級政府更大支持,求得自身生存和發展,這也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

2.圍繞中心原則。我國各地市已經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和奮斗目標。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的指引,從自身實際出發,符合地市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尋求服務的結合點和切入點,滿足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發展的需求,是高職院校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路徑。當前,各地市高度重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城鄉發展、科技進步、職業教育科學發展、促進就業、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等項工作。高職院校只有順應形勢發展要求,圍繞地市中心工作,才能找準服務的著力點,增強服務的針對性,提高服務的實效性。

3.發揮優勢原則。我國中職學校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發揮基礎性作用。高等學校(包括高職院校)具有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直接為社會服務功能。高職院校在辦學定位和辦學條件上與中職學校和其他高等學校不同,服務社會的側重點也就不同,其優勢在于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技術推廣和服務,實施高職文化建設,以及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等方面,具有“高等”、“職業”、“技能”、“技術”等特點。高職院校只有發揮自身優勢,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實現服務效益最大化。

4.服務大局原則。高職院校立足區域發展,注重為地市發展服務,能夠有效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這不僅是對地市區域發展的重要貢獻,也是對國家和省域發展的重要貢獻。高職院校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積極為其他區域發展服務,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增強服務本地和其他區域發展的能力,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只有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的關系,服務國家和省域大局,高職院校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二、高職院校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

1.高職人才培養。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由于地市“轉方式、調結構”情況不盡相同,對高等職業教育也呈現出不同的需求與變化。高職院校依托地緣優勢,方便與當地企業聯系溝通,容易與當地產業緊密對接,及時開設急需專業、開辟新專業、開發新課程,能夠增加高職人才有效供給,為產業和企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另外,高職院校積極接納當地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或為當地培養更多的高職人才,能夠提高地市人口素質,促進就業和創業。

2.技術推廣和服務。高職院校依托自身的人才、專業、技術、設備等優勢資源,面向當地企業和社會,開展高端技術和新技術的宣傳、推介、咨詢、指導,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解決技術應用難題,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順利實施。另外,高職院校走產學研結合之路,針對當地企業需求開展技術應用研究,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力爭取得技術創新,能夠增強地市科技創新實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職業技能培訓。高職院校重點從事高等職業教育,在開展學歷教育的同時,尤其適合開展就近、適時、靈活的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在地市區域內,圍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培訓,針對新的職業、新的工種、新的技術進行培訓,面向企業職工、從業人員、轉業人員、待業人員等開展培訓,積極開展高級層次的培訓,能夠及時滿足企業發展需要,提高有關人員的技術水平,增強就業和創業能力。

4.高職文化建設。高職院校從專業建設實際出發,通過提煉和凝聚優秀的行業和企業文化,融合當地的優秀文化,培育富有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從而成為地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高職院校與當地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高職文化必然產生輻射效應。高職院校的優秀文化,經過教育者的研究、創新、傳授,通過受教育者的學習、接納、傳承,能夠傳播和滲透到當地企業,并在實踐中得到發揚光大,從而促進企業文化發展。

5.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高職院校的優勢專業和優質課程對中職學校具有借鑒意義,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可以為中職學校所用。高職院校與當地的中職學校開展合作辦學、互助辦學、3+2分段辦學、綜合化辦學,能夠帶動中職學校共進發展,增強中等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同時,高職院校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能夠引發當地中職、普通高中、初中畢業生遞進學習的需求,從而改善職業院校生源質量,拉動中高職教育貫通發展,形成職業教育良性循環。

6.促進城鄉均衡發展。與地市中心城區相比,縣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在農村中蘊涵眾多的職業教育、技能培訓、技術推廣、技術服務需求。高職院校面向當地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農村發展實際,開設有關涉農專業,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和服務,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能夠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對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能夠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

三、促進高職院校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

1.省級政府完善管理體制?!毒V要》指出,完善以省級政府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體制。高等職業教育經過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地市政府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與省級政府相比,地市政府對當地經濟社會具有更加直接和現實的影響力,省級政府積極穩妥地將??茖哟胃呗氃盒5膶I設置權、招生計劃權、人事管理權等逐步委托或下放到有條件的地市,依托地市政府來管理高職院校,這有利于調動地市政府的積極性,加強地市政府對當地高職院校的管理,加大對高職院校的扶持力度,激發高等職業教育活力,促使高職院校更好地為當地服務。

依托地市政府管理高職院校,并不意味著削弱省級政府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的管理。省級政府更多地通過統籌規劃、制定標準、科學評價、檢查監督等方法和手段,引導和規范高職院校辦學行為,支持和督促地市政府履行職責。一是要完善對高職院校的評價。將服務區域發展作為評價高職院校的重要標準,注重考查高職院校是否充分發揮作用,積極承擔服務地方任務,其服務的內容、范圍、數量、效益如何。二是要評價地市政府工作。在評價高職院校的基礎上,綜合判斷地市高等職業教育資源開發利用、政策措施運用、整體辦學水平等情況,客觀評價地市政府推動高職院校服務地方工作。三是要落實責任。在賦予地市政府管理當地高職院校權力、支持地市政府行使職權的同時,嚴格配定相應的行政責任。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納入政府工作績效考核,加強檢查督促,建立問責機制,強化地市政府的責任意識。

2.地市政府加強統籌協調。高職院校在服務地市區域發展的過程中,面向當地企業和社會諸多領域,關乎雙方或多方利益,也有可能出現院校之間無序競爭、校企合作“一頭熱”、政出多門等問題,有些問題高職院校還難以處理,這有賴于地市政府統一籌劃,多方協調。一是統籌規劃各類學校社會服務工作。從總體上做到資源優化和共享、發揮優勢、分工協作、有所側重,避免出現學校之間相互隔離、各自行事、難以溝通、無序競爭現象。對于高職院校來講,應將服務的重心放在自己的著力點上,力爭發揮最大功效。二是協調高職院校與外界各方力量。在必要的情況下,地市政府要主持協調好高職院校與當地企業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有關矛盾和利益糾紛,促使彼此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也要組織協調好高職院校與其他學校之間的關系,增進高職院校與中職學校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職業學校共進發展;還要綜合協調好政府部門之間的工作,組織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等有關部門協同聯動,形成工作合力。

3.采取多項政策措施推動。地市政府推動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發展,單靠“規劃”和“協調”是不夠的,必須因地制宜,制定區域性政策,采取多項措施。一是推出校企合作實施辦法。在地市政府主持下,搭建區域內校企合作平臺,加強制度建設和督促落實,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如實施“定向培養”、“校企聯辦”、“半工半讀”、“待遇從優”等就業辦法,吸引高職畢業生服務當地,推動高職院校為地方發展培養高職人才,提高人口素質和促進就業。如建立校企之間定期聯系和互訪制度,推進高職院校開展技術推廣和服務。二是推出職業技能培訓實施辦法。如地方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調動企業組織職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如施行“崗前培訓”、“在崗培訓”、“離崗培訓”、“轉崗培訓”等培訓方式,采取全日制、非全日制、自主學習、自學考試等培訓形式,鼓勵企業職工、從業人員、轉業人員、待業人員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逐步提高培訓層次。推動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和再就業。三是出臺服務“三農”的實施辦法。應制定優惠政策,采取補償性制度安排,強化支農經費制度保障,大力扶持面向縣域和“三農”的職業教育、技能培訓、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推動高職院校服務城鄉均衡發展。四是改革職業院校招生辦法。如推行“推優保送”、“學費減免”、“技能考核”、“注冊入學”等招生辦法,吸引中職、普通高中畢業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改善高職院校生源質量,力促高職院校發揮引領作用,推動職業教育貫通發展。

4.強化高職院校責任意識。高職院校在培養高職人才的同時,積極開展技術推廣和服務、職業技能培訓、高職文化建設、服務“三農”等項工作,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時代賦予高職院校的重要責任。隨著實踐的深入,辦學實力的積累,高職院校在服務地市發展中所應承擔的具體責任,以及服務的原則、內容、途徑會越來越加清晰和明確。作為高職院校來講,地市政府投人人、財、物舉辦高職院校,高職院校理應為地市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自當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牢固樹立服務區域的社會責任理念,積極主動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其在服務地方發展中的話語權。從地市政府來看,充分利用好當地高等職業教育資源,促使地市政府舉辦的高職院校更好地發揮作用,必須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強化高職院校的責任意識。在省級政府引導和督促的同時,地市政府應進一步明確和細化責任目標,將服務地方作為考察高職院校領導的重要依據,為高職院校配備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對于當地民辦高職院校,地市政府也應通過積極的政策引導,依法管理。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5,深化高職院校內涵建設。高職院校要為地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必須深入挖掘內部潛力,加強專業和課程建設。一是建立專業結構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地市經濟發展取向,密切關注市場需求變化,以地方產業為切入點,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及時開發新專業和優質課程,為當地產業和企業輸送急需適用的高職人才。二是合理增設涉農專業和相關課程。注重取得社會效益,面向當地農村,開設有關水利、林業、糧食等涉農專業和實用技術課程,積極為“三農”服務,滿足農村發展的需求。三是探索文化專業和相關課程建設。符合地市文化發展要求,開發有關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等特色專業和特色課程,多出文化實用人才和好的文化作品,體現高職院校培養文化人才的特色。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還十分年輕,難以適應學生培養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并正在成為高等職業教育進一步改革發展的制約因素。須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提升教師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一是要引導教師到企業中學習和實踐。安排教師深入到企業中去,增加企業實踐經歷和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在當地企業中尋求開展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技術創新、技能培訓,以此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二是要鼓勵教師到農村中接受鍛煉。安排教師深入到縣域職業學校、農技、文化等單位中去,增加農村實踐經歷和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加深與當地鄉鎮、村、農民的聯系,在農村中尋求開展教學、科研、服務工作,以此提高教師服務“三農”能力。三是要提高教師的文化傳授能力。組織教師開展高職文化的學習和研究,全面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在專業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注重言傳身教,將文化育人落在實處,共同培育富有本校特色的高職文化精神。

總之,發揮高職院校的功能,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符合國家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從實際出發,明確服務的原則,找準服務的著力點,省級政府完善管理體制,地市政府加強統籌協調,采取多項政策措施推動,強化高職院校責任意識,深化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才能促進高職院校服務地市經濟社會發展。

農業技術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農業技術研發成為農業生產重要科技研發項目,在一段時間的投入與發展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如何在更多適宜使用的地區進行推廣是后續加強普及范圍這一重要問題。針對此情況,本文對基層農業技術從其推廣流程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這三方面進行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基層農業;推廣技術;應用方向;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

基層是農業生產技術的實踐地,也是農業生產的堅實后盾,再高尖端和有效的技術,如果不在基層進行推廣和擴大應用范圍,就會失去技術本身的普及性特點,也無法起到基本的惠民目的?,F階段,農業推廣具有一定發展基礎,但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影響農業技術的高效推廣。

1 基本情況概述

1.1 農業技術推廣的概念

農業技術推廣的確切定義與概念來源于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法》,具體表述為:“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把應用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活動”。

1.2 含義與應用范圍的規定

1.2.1 農業技術推廣需要遵守的原則 推廣過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則:“因地制宜。尊重勞動者意愿。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扶持并與相關學校、研究組織、技術人員、推廣機構和勞動人民相結合。共同追求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p>

1.2.2 農業技術推廣所包含的范圍 推廣過程中一直在強調的所謂農業技術包括在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這四大第一產業的研究成果以及相關高產技術。從內容上劃分,包括為了農田供水而建造的相關水利工程、為了維護生態環境而突出發展的土壤改良以及保持水土的相關技術等。

1.3 加強基層農業推廣的意義

1.3.1 幫助農民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 高產技術以及高效種植等技術都是為農民達成高產目標的主要基礎,只有技術達標,才能有幫助農民的生產利用更上一層的機械化、集約化,進而體現為增加的收入。

1.3.2 利用技術改革和創新,推動農業進一步發展 農業技術推廣的同時,以技術為前提的革新幫助當地政府和農民在農、林、漁、牧等方面實行全方位的改革與優化。

1.3.3 更好地促進生態環境建設以及經濟發展 農業生產牽動著我國許多關鍵性問題。要想讓我國經濟得到更穩定、更持久的發展,那么利用技術推廣鞏固農業經濟就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2 推廣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工作環節的不足之處

2.1 推廣過程中基本原則貫徹落實力度不夠

一是沒有做到因地制宜原則。很多技術推廣人員容易對某一地的發展情況照搬到本地;二是不尊重勞動者意愿。由推廣員主動促進勞動者基于對知識了解度之上的擴大興趣的投入力度不夠;三是只追求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卻不追求生態效益。在相關作物技術引入時,許多技術人員只關注了如何高產,卻沒有加強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

2.2 與各組織結合力度不夠,未形成一定推廣項目鏈

進行技術推廣的一大原則是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扶持,并與相關學校、研究組織、技術人員、推廣機構和勞動人民相結合。而在實際的運作中則不完善。實際的推廣項目鏈未能形成,要么有相應流程,但結合力度和投入程度不足,導致后續開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2.3 隊伍技能水平不足及宣傳力度不夠

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水平較低,技術含量不足會嚴重制約技術推廣進展效果。農民不了解如何合作以及合作后的相關利益分配問題。部分農民對于參與合作持有抗拒心理,影響后期農業技術的推廣。

3 針對問題點與不足之處提出解決對策

3.1 基層技術推廣流程化

建議在基層開展技術推廣時,通過各個細節進行推廣流程化。例如,引入農業合作社概念,加強對專門引入機構與引入人員的培訓,確立農業社會保障制度以確保農業生產工作的有效開展。

3.2 加強交流和加大人才引進

靈活掌握不夠,還要加以應用。比如建立農民合作社加大技術推廣力度就是很好的措施。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還應通過完善各種機制來保障農民愿意在合作社中相互幫扶,而不是自己單干。同時還要確保合作社名副其實,以合作社為引導,切實為成員帶來技術的引入、培訓和推廣生產一體化的項目等,以保障農民切實學會技術并加以應用。

3.3 信息化建設力度不夠

現階段的農業技術推廣依舊停留在傳統模式,即靠上級推動下層才有所行動的模式,而非自己主動進行各方聯系,加速技術引進。除了主動性以外,還要推進“互聯網+”技術與推廣工作之間的合作力度。盡可能利用數據庫、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為進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設力度提供保障。

3.4 加強示范推廣項目的宣傳

建議政府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加強宣傳工作,確保在技術推廣前農民對其有一定了解,避免因為不了解而導致農民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4 結語

本文從農業生產中的技術推廣基本情況進行概述。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對技術推廣時出現的問題與不足進行了總結,就深層原因進行了探究。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以推動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

參考文獻

[1]楊鐵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山西農經,2017(09):38.

[2]李自文.淺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農業與技術,2015,35(16):246.

作者簡介:宋騰,苗族,本科學歷,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

上一篇:化工安全與環保論文范文下一篇:攝影技術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