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全文化范文

2023-09-23

安全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民航客艙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和安全管理的現狀,然后詳細討論了風險管理模式在民航客艙安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旨在為相關管理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航客艙;客艙安全;安全管理;風險模式

一、民航客艙安全管理的內容和安全管理的現狀

1.民航客艙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

民航正常運行依賴于安全,客艙安全對飛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涉及航空器、飛行員、乘務員以及旅客在特定環境下的安全管理。雖然飛機仍是安全系數最高的交通工具,但是旅客乘機安全意識薄弱、工作人員操作失誤等人為因素仍成為航空安全的一大隱患,這就給客艙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通過嚴格的規范流程,確保旅客在正常、非正常情況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团摪踩街苯佑绊懨窈降恼w安全水平,不應孤立地看客艙安全,而應從整個民航安全體系的角度來看待客艙安全的重要性。

2.民航客艙安全管理的基本現狀

當下民航客艙安全管理中的基本內容比較健全,但是乘務員的安全意識和機組人員的溝通協調等方面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從而出現了一些本可以規避掉的風險,例如,在飛機顛簸過程中的廚房設施未能固定牢固,導致了物品跳出砸傷乘務人員;再如,由于機組人人員的溝通不暢,導致了駕駛艙發出的顛簸預警信號未能及時傳達到乘務倉,最終造成了乘客未能在第一時間進行安全措施的預防。這些都是民航客艙安全管理的細節中存在的基本狀況,只有提高航班上每位工作人員的安全風險意識,才能夠有效地規避飛行中的風險,為乘客營造一個安全平穩的航程。

二、風險管理模式在民航客艙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1.風險識別

所謂風險識別是指洞悉潛在的未知風險,將預計的風險進行分類并分析各種風險之間的內在聯系,識別出能夠導致客艙安全的風險。通常情況下,風險的識別要經過匯集材料、預計潛在風險和分類識別風險三個階段。關于材料的匯集方面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搜集,例如,通過對機組的工作人員和機修工作人員以及乘客等參與民航飛行活動的人進行問卷調查,從而匯集成為材料冊。關于預計潛在的風險可以對材料冊中的問題進行細致地分析,從而知曉對客艙造成危險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對客艙安全的危險指數,進而能夠對客艙的安全管理有初步的全面的認識,最終能夠確定當前客艙的危險程度。關于風險識別和分類可以分為直接可識別風險和間接可識別風險。對于直接可識別風險要有與之相匹配的預防方法來消除安全隱患,而對于間接可是別風險,要有其間接判據以供日程排查風險參考。

2.風險分析

通常情況下,風險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與之匹配度較高的模型來進行分析,從而能夠對風險性質進行分析,同時也能夠對潛在風險的嚴重程度進行分析,進而實現風險分析兼顧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此外,風險分析中還要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的大?。达L險產生概率)和風險發生的可變動性(即風險變動的隨機性)進行深度分析,從而能夠依據潛在風險事件的產生原因和風險走向來編制風險規避策略,進而能夠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高質量的處理。在飛機的安全管理中,客艙安全管理的難度最大,其難度主要體現在客艙中人數基數大、公共設備多以及空間設計系統復雜。

3.風險評估

一般情況下,風險評估要經過三個階段,依次是明確風險評估的基礎準則、明確潛在目標風險的嚴重程度以及依照評估基礎準則對潛在目標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兩個維度的分析。根據相關的風險評估理論來確定風險水平,即風險水平等于風險發生的概率與風險嚴重程度兩者的乘積。風險類別確定則需要以單個評估基礎準則和整體評估基礎準則為評價準繩,將潛在目標風險事件與系統風險水平與之對比,從而能夠確定風險的類別和規避風險以及處理風險的方法和策略,進而在管理組織結構等方面對系統進行深度優化以提高民航客艙的安全指數。

4.風險控制

所謂風險控制就是規避風險和應對風險的過程,通常情況下被定義為運用相應的方法和手段來減小風險發生的概率或者減緩風險的嚴重程度。預防風險發生即防患于未然,是風險控制的最佳方式,也是風險控制的最高水平。但是在實際的飛行工作中發現,不可控制的自然環境變化會造成很多不可預測的風險,這時能夠通過相應的措施進行風險的降低就是最優風險控制方法了,這樣可以將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接下來對防患于未然的規避風險方法和降低風險的損壞程度兩個方面來對分線控制進行討論。關于風險的預防工作,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開展。第一,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安全知識要隨處可見,從而能夠保證乘務員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從而能夠積極影響到其工作的質量,進而能夠在日常工作的細節上規避風險。安全文化的宣傳活動的開展形式多種多樣,員工安全意識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持久的安全文化宣傳才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安全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第二,完善乘務員管理制度,這里主要強調兩點,一是保證現役乘務人員有扎實的職業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二是保證乘務員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以避免神情恍惚而造成的風險判斷誤差。

關于風險損失的減少工作,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開展。第一,要制定風險發生緊急預案,依據潛在的風險的性質和風險的嚴重程度制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能夠在風險發生時工作人員有據可循,進而能夠提高短時高效處理風險的能力。第二,要準備好應對風險的基礎設備,在風險發生后,如果某些設備的運行工況出現紊亂,可以切換到備用設備,從而能夠讓飛機正常航行,進而避免系統癱瘓造成飛機失事,最終降低風險帶來損失。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明確了民航客艙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同時清晰了解民航客艙安管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充分發揮風險管理的作用,從而更好地規避民航客艙安全風險,進而能夠為乘客提供一個良好的安全飛行環境。因此,相關的管理工作者要將過往的飛行經驗和教訓與風險管理緊密聯系起來,從而能夠讓民航飛行過程中的安全性有根本保障。

參考文獻

[1]石巍,馮卓.基于能力培養的空乘服務專業課職場模擬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04):12.

安全文化范文第2篇

【摘要】電網安全不僅是電力改革能否順利的重要條件,還事關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穩定,而電網的安全調度是關鍵。因此,調度系統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來注重安全。堅持以人為本,大力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使 “嚴守規程”成為全體職工的基本素養,提升個人現代安全素質,使“關注安全、關愛生命”成為職工在安全生產上的自覺行為。

【關鍵詞】電網 安全文化 措施

1 安全文化使安全調度產生長久效應

目前,在職工隊伍中存在對安全教育和管理漠視,對安全缺乏深度認同。對調度而言,容易發現調度事故的有以下幾種錯誤表現:方式錯誤:編制檢修計劃時運行考慮不周引起的倒閘操作誤停電;兩票錯誤:受理工作票把關不嚴,調度操作指令票編制失誤;調度下令錯誤:執行調度操作指令票時發生錯誤;判斷錯誤:電網設備臨檢時有關安措考慮不周等。這些說明要實現安全目標,僅靠制度,管理是不夠的,技術的措施是能實現低層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也只能實現較高層次的安全,要實現根本的安全,需要安全文化來彌補。

安全文化所以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為文化注重人的觀念、道德、倫理、態度、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員因素,具有教育、規范、協調、積累功能,它通過教育、宣傳、獎懲、創建群體氛圍等手段,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的安全修養,改進其安全意識和行為,激發職工“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本能意識,通過文化建設,唱響“珍愛生命,關注安全”的主旋律,引起廣大職工的深度認同,實現在安全工作從被動向主動,它律向自律的轉變,才能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能保證人身安全、電網安全、財產安全的各個環節,才能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期穩定。

2 全員齊動,營造“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

安全文化建設是通過入情入理入心的安全文化理念的宣傳、安全知識,規則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宣傳和熏陶,達到啟發人,教育人、約束人,造就人的目的,使職工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態度、信念、道德和行為準則,在心理、思想和行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識和環境氛圍,杜絕事故的發生,因此需要企業全員的參與,只有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建設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促進企業的安全生產。

(1)領導必須身先士卒,做安全生產的垂范。領導干部首先應自覺帶頭學習安全,講安全,在切實抓好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礎上,積極倡導并努力建設安全文化,帶頭在安全文化的約束下規范自己的行為,用自己對安全生產承諾的使命,確保安全的信念和行為方式,成為名符其實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關注安全、關愛生命”、“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核心價值觀,通過言傳身教播撒到每一名職工的心田。同時要把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定作為安全文化的制度保障,通過嚴格的獎懲實踐不斷進行培育,從而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會安全的良好氛圍。

(2)大力開展“愛心活動”,積極實施“平安工程”。目前,從公司到基層把全面開展“愛心活動”,積極實施“平安工程”,當著頭等大事來抓,形成全體動員、全員參與、全面落實“愛心活動”實施“平安工程”。以電網安全、員工平安、企業穩定、社會和諧為目標,在調度運行中樹立“平安理念”,建立“平安機制”,建設“平安文化”,推動調度運行長治久安,實現單位與員工共同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

(3)加強教育,提高調度人員安全素質。目前,構成調度事故的主要原因為:

①調度員安全責任心不強,未嚴格遵守調度規程,交接班不清或未認真了解系統運行方式,使用調度術語不規范,憑經驗主觀判斷造成誤下令。

②基礎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工作聯系和業務傳遞手續不全或不完善,在日常工作中沒有依據。

③當工作量大,操作任務比較繁重時,擬寫調度操作指令票時出現錯誤,工作聯系過程中,由于現場匯報不清或交接班時沒有對工作交接清楚就匆忙操作。

④未嚴格執行調度操作管理制度,工作許可及工作終結手續不清,造成誤下令、誤送電。

⑤沒有加強電網運行監控,對電網運行狀況不清,事故預想不足,對于電網突發事故和異常采取措施不力,造成處理不及時或人為擴大事故。

⑥電網檢修計劃性不強,電網設備重復無序性停電檢修,從客觀上增加了調度員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構成危險點機率。因此,必須把安全思想教育貫穿于調度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堅持定期安全活動,使調度員端正思想認識,提高工作責任心,為安全運行夯實思想基礎。

3 以人為本,不斷豐富安全文化載體

(1)不斷豐富安全文化教育活動內容。安全文化教育活動是建設安全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在安全文化建設的初期,由于對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認識還不到位,僅僅靠一年一次的安全月或一周一次的安全學習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動,采用一些職工和用戶喜聞樂見的形式,使職工認識到天天都是安全日,人人都是安全員,以促進安全文化和建設。要借助群體效應和大眾心理,引導職工自律。形成全體職工認同和遵守的行為規范,構筑一道保障電網安全的堅固防線。

(2)規范安全培訓。要結合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員工為契機,加強加大職業安全規范及培訓工作。供電企業的技術性、系統性和風險性特征要求我們必須有一個統一的職業規范。使職工各就其位,各負其責,自覺規范個人的安全行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監管水平。

(3)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各種宣傳媒體應時刻把握安全主題,及時報道安全生產的典型理念,營造安全文化氛圍,形成公認的安全理念和安全價值觀。

(4)建立健全安全文化評價體系。由于安全文化是從觀念、總結、態度、情感等更深的層次影響員工,因此安全文化建設不可能像實施一項安措計劃那樣立竿見影,需要不斷的熏陶、滲透。安全文化評價就是持續不斷、常抓不懈的一項安全文化建設工作。開展安全文化評價,其目的就是持續影響職工的品行,激發員工內在活力,使安全措施的落實處于主動之中,從而改進安全生產,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確保職工的安全與健康。

(5)認真抓好安全文化教育。塑形必先育人,育人重在教育。要全面發揮網頁、展板宣傳媒體作用,在廣大員工中廣泛開展“愛心”理念和“平安”理念教育,使“關愛企業、關愛他人、關愛自己、關愛家庭、關愛社會”成為企業風尚,使“風險可以防范、失誤應該避免、事故能夠控制”的觀念深入人心。

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弘揚“追求卓越,和諧發展”企業精神,努力把“安全文化建設”、“愛心活動”和“平安工程”建設成為能夠長期穩定發揮作用的“文化工程”。要著眼于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構建和諧企業,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以安全文化建設為基礎,整合企業的服務文化、學習文化、廉政文化等,不斷豐富和拓展內涵,不斷構筑和創新載體,致力形成企業“平安文化”建設的價值觀體系、理念體系、制度體系、保障體系、操作體系等,為建設“數字化油田”現代公司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為確保電網安全、人身安全、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安全文化范文第3篇

關鍵詞:安全文化;緣起;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發展;和諧社會

安全問題伴隨著人類社會始終。所謂安全文化,從中觀層面看,即人類在安全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安全物質成果和安全精神成果的總合,應該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意識、安全制度、安全標準、安全物品、安全文藝作品、安全宣傳、安全群體、安全行動、安全理性、安全社會系統、安全社會結構等等。安全文化作為當前研究和建設的重點領域,在國內外都有了它的生存基礎和發展成就。

一、安全文化緣起及國外安全文化研究現狀回顧

現代意義的安全文化最初是由安全科技界專家提出來的。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于人為原因發生爆炸,釀成核泄露的世界性大災難,由此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提出核電站“安全文化”概念,此后安全文化研究在自然科技界和人文社會科學界都得到了大力發展,安全文化建設也在其它企業生產和政府報告中得到了重要體現。當時,專家們的意見就是指人們不能僅僅從自然科學技術角度來維護安全,人們的安全意識、安全行為和安全政策等在維護安全方面也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需要對科技理性的副作用進行思考。無獨有偶,社會科學界差不多從另外一種角度提出了如何確保安全的問題,這就是社會學界對現代性進行反思的“風險社會理論”。風險問題的研究最早見于20世紀50年代西方學者對核能安全使用問題的思考,后來的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1986年出版的德文著作《風險社會》(Risk Society)中,系統地提出了“風險社會理論”,并且對“風險”的內涵作了更深刻的闡述。[1]“風險社會”概念從一開始在外延上就比“安全文化”概念寬泛,不僅僅指安全生產領域,更廣泛地指向社會公共領域的安全和風險,同時打破地域空間的界限而探索全球化進程中的不平等、異質性和不安全問題。

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主要起源于工業化國家,遠遠走在中國前列,歸納起來有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安全文化研究首先在核工業領域重點推進。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1991年又提出了《安全文化》報告(INSAG-4),把安全文化概念得以定義并且得到世界多數行業專家教授的認同。1994年該機構又制定了評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1996年修改),對安全文化的政府組織、運營組織、研究機構和設計部門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規定。1998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又發表了《在核能活動中發展安全文化:幫助進步的實際建議》,提出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經歷安全的技術與法律建設、安全目標與績效、安全主體的責任與自我學習改進等三個階段。亞洲地區核合作論壇(FNCA,前身為1990年成立的亞洲地區核合作國際大會/ICNCA)1997年第8次研討會以來每年都舉行一次研討會(2000年會議在我國上海召開),對于推進亞太地區安全文化合作做出了重大貢獻。[2]

第二,安全文化研究在其他工業領域的迅速推廣。美國蒙特納州1993年頒布了一部《蒙特納州安全文化法》,以法律的形式強調雇主和雇員合作以創造和實現工作場所的安全理念。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1997年組織召開了“合作文化與運輸安全”全國研討會。澳大利亞礦山委員會1998-1999年開展了一次全國礦山安全文化大調查,并且得出了一些合乎實際的結論。[3]目前國外在礦山安全、建筑安全乃至反恐怖安全領域都有較大推廣。

第三,安全文化研究在高校得以大力發展,并且安全文化概念和內涵日益豐富。目前,國外許多礦山類、公共管理類、衛生健康類院校中均開設有安全管理學、安全心理學、安全經濟學、環境安全學、環境法學等安全文化類課程;許多高校與政府聯合組織了區域內或國際性安全文化研討會;很多高校都設有安全文化研究專門機構、安全文化專職研究人員,出版發表了相關論著,開展了相關項目,召集了相關會議。安全理論研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安全文化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內涵日益豐富:1991年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把安全文化概念狹義為“核安全文化”;2002年5月道格拉斯·韋格曼在向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提交的安全文化總結報告中作出了它們的定義,“安全文化是一個組織的各層次各群體中的每一個人所長期保持的、對職工安全和公眾安全的價值及優先性的認識”,“涉及到每一個人對安全承擔的責任,保持、加強和交流對安全關注的行動,主動從失誤教訓中學習、調整和修正個人和組織的行為,并且從履行這些價值的行為模式中獲得獎勵等方面的程度”。[2]當然,安全文化定義目前有十幾種,也還在進一步深化發展。

第四,從單純研究技術解決安全問題到安全文化研究的理念突破。國外在這一方面最突出的是已經走出單純依靠安全科學技術解決安全問題的困惑,而是實現了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即轉移到安全文化建設和研究的高度來。例如美國北卡大學提倡的安全理念已經從單純的技術設計、成本核算、以產品狀況解決沖突轉到安全價值和關注安全的過程上來:健康安全在決策過程整體中的統一,管理者應對所轄范圍內的健康、安全負責,員工應該參與決策和問題解決,健康安全管理部門應該關注長期計劃、便利條件、工作過程分析,同時也是員工的“可靠專家”。[4]具體地說就是:安全需要人人負責、全民共建;安全需要預防;安全是管理組織上層與下層職員的互動構建的;安全更主要的是一種理念、意識的形成;安全需要制度建設和制度約束等等。安全文化的這一轉變,實際就是要解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純技術解決問題的模式,要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走預防為主之路,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的主體化。

二、國內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現狀

相對于國外,中國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比較滯后。但在中國當前處于社會急劇轉型時期,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的意義更加重大。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 000-3 000美元,社會處于“高風險”時期,中國目前就處于這樣的狀況。盡管這種統計上的規律一直存在質疑,但現實中也的確顯現了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各類安全事故難免頻繁發生。目前中國因各類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數約在10萬人左右徘徊。歸納起來說:第一,道路交通運輸傷亡人數呈現上升趨勢,從1990到現在每年死亡人數在10萬人左右,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90%左右,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近10倍;第二,重大火災事故時有發生,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巨大;第三,工礦企業事故發生頻率和死亡人數仍居高不下,其中煤礦安全事故傷亡最為嚴重,如1991-1999年期間事故居全國各行業首位,2000年以來煤礦安全事故死亡人數雖有所下降,但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第四,各類職業危害依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第五,中小企業的安全生產始終成為薄弱的環節,如小煤窯、建筑行業等嚴重存在安全設施設備和資金投入不到位、安全事故常有發生的現象;[3]另外,近幾年的環境安全事故和公共衛生事件也比較突出。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就是要從主體的安全思想、安全意識、安全行為、安全制度等方面去預防和控制事故發生,減少事故損失與傷害。

(一)當前國內安全文化研究現狀

在研究方面,除以“安全文化”詞條出現的文獻、組織、法規、會議外,大量涌現出了“大安全文化”下的安全哲學、安全管理學、安全經濟學、安全心理學、安全法學、安全社會學、安全教育學等學科文獻。從國內來看,目前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1.安全文化研究主體。從主要由政府部門推動轉向以學界研究為主。由于文化歷史因素的制約,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我國安全文化探索最開始是由政府主導推動的,但是政府的職能主要是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學術研究,充其量也就是政策研究。然而我們不能否定政府部門的主導推動,政府推動學術研究也是它的職能之一。改革開放前期,我國的安全文化建設和研究主要是由勞動部及其下屬的協會機構在進行,如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任勞動部部長的李伯勇同志就明確提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來認識,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安全工作長期存在的“事倍功半”的問題。再后來就是由中國勞動保護科學協會和四川協會、職業健康協會、煤炭工業協會等一些半官方性質的機構在進行研究。首先是由中國勞動保護科學協會主要刊物《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編輯部和《警鐘長鳴》編輯部攜手合作,于1993、1994年開辟專欄專版系統加強“安全文化”研究和報道。[5]進入21世紀后,我國安全文化研究的重心逐漸轉移到高校和一些專職科研機構,如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和中國煤炭科學研究所、中國煤炭安全學會、四川勞動保護學會等掀起了中國安全文化研究高潮,并且轉向了以這些高校和研究機構為主的安全文化研究態勢;但目前政府仍然在發揮它應有的推動者角色的作用,如國務院召開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的決定”就提出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和研究;再如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管轄下的中國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煤炭信息研究院等單位也在加緊進行安全文化的縱深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2005年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了“安全發展”的概念,這是安全文化重要范疇之一,并且有文章與中共中央提出的“和諧社會”理念聯系起來進行了思考。[6]

2.安全文化研究領域。從煤礦為主轉向其他領域研究。我國安全文化研究首先源于國外的經驗和成果,如1994年初國務院核應急辦公室召開了核工業系統核安全文化研討會,傳播了國際核安全文化的理念。但不是在核工業領域首先應用探索,而主要放在礦山尤其是煤礦安全文化建設與研究方面,這與我國國情有關。如我國學者1993年首次參加亞太地區職業安全衛生研討會暨全國安全科學技術大會(成都)后,于1994年在煤炭大省山西的太原由勞動部安全生產管理局及下屬的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共同舉辦“全國安全生產管理、法規及傷亡事故對策”研討會,主要還是探討礦業尤其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法規政策問題,其中“安全文化”的論文成為熱門成果。[2]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政府職能的調控和政府管理部門的重新調整,我國安全文化研究也逐步由礦業為主轉向其他領域,多頭并舉,如交通安全文化、社會公共安全文化、建筑安全文化、地質和火災等災害安全預防文化研究熱一度興起,各種研討會、論文論著和大型調查研究相繼涌現。

3.安全文化研究學科。從單一或幾類學科為主轉向多學科既分又合的研究。起初,國內安全文化研究集中于礦山類安全問題,而且基本上是由采礦安全、安全(技術)工程、環境保護工程等學科的專家學者附帶地進行研究,突出以安全工程和安全科技為主、安全文化研究為輔的模式,偶爾有單純的安全經濟學研究學者在進行安全文化的分科研究。目前,國內除了單純進行安全文化總論研討外,紛紛走向各分科領域的安全文化研究。安全經濟學、安全管理學、安全心理學(安全行為學)是我國安全文化三大重點分科領域,并且成果愈來愈成熟;而安全哲學、安全社會學、安全法學、安全倫理學、安全新聞學也開始浮出水面,并且有所探索。

4.安全文化研究方式。有關調研、文章著作和研討會多頭并舉。近年來國家政府部門等有關機構牽頭組織的大型調查研究有兩次:一是2001年前后由100名院士組成的安全生產調查組進行了全面普查,最后形成了60萬字的調研報告《我國安全生產的形勢、差距和對策研究》交給國務院作為政策咨詢;二是2005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為組長的全國煤礦安全生產法執法情況的調查,最后形成綜合報告交付國務院研究決策,并向社會公布;三是國家安全生產總局2005年從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抽調相關專家,組成“專家會診調查組”對全國煤礦進行了全面“會診”,最后形成了“煤礦安全技術專家會診資料匯編”并匯報國務院進行政策決策研究。論著方面:我國第一部安全文化研究著作是1994年底由《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編輯部和《警鐘常鳴》報社共同組織、徐德蜀先生主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安全文化建設——研究與探索》一書;[5]1999年甘心孟、林宏源主編出版了《安全文化導論》;[7]2002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司組織編寫出版了《安全文化新論》。分科著作、教材有《安全經濟學》、《安全心理學》、《安全管理學》等雨后春筍般陸續出版發行,2007年《安全社會學》專著也浮出水面。論文方面,近年來一直方興未艾,層出不窮。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3年還專門開設了“安全文化網站”、“安全第一網站”等,刊載安全文化研究方面的電子媒體論文。會議方面:1995年4月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牽頭,警鐘常鳴報社、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廣州鐵路集團公司等在北京聯合舉辦了“全國首屆安全文化高級研討會”,來自相關學會、院所和高校的120多名學者參加,首次對我國安全文化建設跨行業、跨地區、跨學科、跨部門的研討。會上李伯勇提出“安全文化是我國安全事業發展的基礎”思想,并通過提交給國務院的《中國安全文化發展戰略建議書》。[5]2002年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每2年組織一次中國安全生產國際研討會,內容除了安全科技問題探討外,安全文化研究論文也是一大特色。2003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宣傳教育中心牽頭主辦了“安全文化與小康社會”國際研討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美國杜邦公司駐中國總部等學術代表做了研討發言。其他各類專業行業方面也都組織召開了本系統的安全文化研討會。

(二)當前國內安全文化建設現狀

總體看,當前國內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勢頭比安全文化研究勢頭強勁。我國學術界安全文化研究滯后與企業安全文化實踐與我國國情也有關系。因為政府部門首先把解決安全文化建設的任務交給國有企業和大型私營企業,并且要求企業組織務必承擔和落實安全文化建設的責任。但仔細考察,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點是企業本身的企業文化的形成,而企業文化的形成其核心又是企業管理文化的強盛所致。在政府的推動下,首先是在企業生產管理層面強調得多,并且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經濟懲罰措施,因此與后來學術界強調的“以人為本”、“以員工為主”強化安全意識和安全理念的主體建構論安全文化研究大有不同。當然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與學術界安全文化研究最終會形成良性互動而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1.安全文化建設主體層面: 政府、企業、個體之間的互動構建。安全文化建設中,政府起主導作用,企業(組織)重在落實,個體在于內化安全文化理念或執行企業(組織)的安全文化建設任務。從政府角度看,安全文化建設是面向全社會,例如2000年以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在每年工作計劃、科技規劃和“十一五安全生產規劃”中都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重要一塊提出來進行勾畫和設想,力求全社會尤其是各級各類生產組織、行政管理部門都要重視安全文化建設,深化安全理念,增強全民安全意識等。在企業(組織)方面,則把完善和建設安全文化落到實處,多從企業文化入手,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崗位與職責、安全實施、安全培訓、安全保障條件、安全文化氛圍、安全文化活動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探索,有的企業還有很多創新;有的國有企業除了規定的安全檢驗部門外,黨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女職工工作委員會)等組織也介入了“群眾安全監察”系列;相比較而言,國有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要遠遠強于民營(私營)企業,有的民營(私營)企業根本談不上安全文化建設,如大量使用農民工的煤礦幾乎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和安全意識強化訓練是空白,這也是為什么民營(私營)煤礦礦難發生率要高于國有礦的重要原因所在。從個體方面看,安全管理員、安全監督員、安全技術員等在企業里尤其國有企業里相對配備比較齊全;國有企業的員工其安全意識比較強、安全技術掌握得比較好;在民營(私營)企業里,目前農民工的安全維權意識相對過去有所增強??傮w上看,在政府、企業、個體之間的安全文化互動構建的勢頭在增強。

2.安全文化建設制度層面: 宏觀上的安全法律法規與中觀上的安全管理制度在逐步完善。文化本身包括制度文化,安全制度建設本身就體現為一種制度性的安全文化建設。宏觀層面看,國家有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技術標準從建國以來都在隨著形勢不斷完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較尚比較落后。例如我國的《安全生產法》2002年才正式頒布實施,而日本、歐美等國家早在工業化初期就已經完備,其安全保障制度也相當成熟,當然我國的安全法律法規建設的滯后本身與國家工業化的幾起幾落、緩慢推進是有很大關系的。目前我國的安全法律法規具體包括:一是各類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包括應急預案);二是各類安全技術標準制度如煤礦開采技術規程、建筑施工規程等;三是安全保障制度如工傷保險制度、傷亡賠償制度等,還有就是在相關的刑法、黨紀條例等方面也都相應地對安全責任進行了規定。從中觀組織層面看,主要是各級各類安全管理制度,主要體現在各類生產企業組織中,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員職責”、“群眾安全監察員制度”等,而且在一些國有企業中還結合各自特點開展了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督檢查的制度創新,有效排查了安全隱患,預防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就安全文化建設本身的制度而言,最主要的是有些政府部門嘗試推行過“安全文化建設實施綱要”、“安全文化規劃綱要”,一些國有企業制訂了自己的“安全文化建設方案”、“安全文化建設細則”等。

3.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層面:社會與企業組織的安全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在全社會層面上看,每年全國開展的“安全生產周”、“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萬里行”、“關注安全,關愛生命”、“安全發展,國泰民安”等活動以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三同時”、“五同時”等教育培訓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各地方政府、各企業組織內部,安全文化活動的開展也是豐富多彩的,如安全文化建設匯演、安全詩歌大賽、安全文化文學等等。安全文化活動媒介也是多管齊下,電視、廣播、網絡、報刊雜志等全面開花。安全文化活動在強化人的安全意識、安全理念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安全文化建設不能僅僅停留在活動層面,活動的開展最終是為了促進安全生產、安全發展、社會和諧。

三、結束語

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隨著社會現代化的加速尤其是核問題的出現而日益顯得重要。從核工業領域推廣到礦山、交通、建筑乃至國際反恐怖領域,世界上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就一直方興未艾。不是因為安全文化可有可無,恰恰是因為人類社會去除理性之外還有非理性的存在,人是科技與文化的綜合載體。也正是科技理性并不能解決所有安全問題,所以人類社會才又回想起非理性的文化領域,包括人類情感、風俗習慣、心智思維、價值理念等。安全文化最主要的就是人類要有預防安全問題的意識存在,要有安全制度和標準,科學技術偏重于解決已知的安全問題,而未知領域需要人類心智思維去揣度和預防。

國外安全文化研究發軔于安全科技專家,而旺盛于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融合。一些發達國家解決安全問題已經實現了從科學技術到關注安全理念價值形成的轉型和突破。而我國現代安全文化研究和建設起步較晚,同時由于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因此也仍然停留在主要依靠技術解決安全問題的基礎性階段也即“治標”階段,代價依然沉重,事倍功半,而發達國家已經遠遠走在前頭,歷經安全理念革命到達安全理念定型階段,也即“治本”階段,事半功倍。“安全優先”、“安全發展”的理念需要深入人心,需要達到主體的安全建構。

安全文化研究需要與安全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脫離安全文化建設實踐的研究只會“曇花一現”、“閉門造車”,無濟于事;而脫離安全文化研究指導的建設實踐,則是“瞎子摸象”、“云里霧里”,迷失方向。同時,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必須與安全生產、安全科技發展結合,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ULRICH BECK,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M].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1992.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司.安全文化新論[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68-74,76.

[3]范維唐,鐘群鵬,閃淳昌.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差距和對策[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3:4-10.

[4]MICHEEL KARMIS.Health and Safety Trends, Concepts and Processes-The USA Experience[R].A Lecture in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05-11-07.

[5]徐德蜀.中國安全文化建設——研究與探索[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6]楊洪旭.和諧社會與安全文化建設[J].安全、健康和環境,2005(8):43.

[7]甘心孟,林宏源.安全文化導論[M].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9.

安全文化范文第4篇

文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精神動力,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號召全黨全國為實現這個目標共同努力,不斷提高文化建設科學化水平。在我市第三次黨代會上,云光中書記的《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報告中,也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對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給予高度關注。在康巴什新區全力探索文化惠民之路,著力打造科學新區、魅力新區、和諧新區。哈巴格希街道通過四項舉措積極探索和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群眾文化,構建健全完善的群眾文化服務體系。

——注重文化陣地建設,夯實群眾文化基礎

為加強文化工程建設,提升街道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保障轄區居民基本文化需求,我街道十分重視文化活動陣地的建設。截止目前,已建成了1個街道文化陣地和5個村文化陣地,僅配套設施投入就達150多萬元。在集中安置轉移農民的城鄉統籌示范園區,新建的2處文化活動陣地正在加緊施工,明年將投入使用。

(一)村級文化活動陣地建設情況:2009年,在所轄5個村新建了文化活動陣地5個,總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內設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棋牌娛樂室、書畫研究室和多功能培訓室等文化活動場所,功能完備。并為活動室添置圖書、各類棋牌、健身娛樂器材等配套設施,總計投入經費約70萬元。同時責成各村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配備管理員、制定管理制度,使村級活動陣地規范化管理,保證了轄區群眾的文化生活需要。

(二)標準化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情況:2010年,街道在新建綜合服務樓投入資金80萬元打造了集辦公、娛樂、健身、學習為一體的標準化活動陣地2000多平方米,青少年之家、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等各類活動場所功能完備;跑步機、臺球、電腦、各類棋牌等活動設施齊全;圖書閱覽室收藏圖書1500余冊;電子閱覽室內配備電腦12臺,實現與鄂爾多斯市圖書館聯網,能夠充分滿足轄區群眾的學習需要。

(三)統籌園區文化活動陣地建設情況:為做好城鄉統籌示范園區內轉移農民的引導、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加快農民變市民的步伐,辦事處在北區新建了總建筑面積為15992.82平方米的綜合服務中心和總建筑面積4642平方米的新北社區文化活動陣地兩處。目前,兩處活動陣地主體建設已經完工,將于明年投入使用?;顒雨嚨亟ǔ珊?,辦事處將投入280多萬元打造集一站式服務大廳、醫療衛生、生殖保健、殘疾人康復、健身、文化演出、3D影院、圖書閱覽等多種文化功能于一體的活動陣地,充分滿足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注重文化隊伍建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站共有工作人員5名,其中站長、副站長各一名,配備文化程度大專以上且各具文藝特長的專職文化干事3名,各村文化陣地均配備了專職或兼職的文化管理員,文化工作力量充實。辦事處文化工作堅持以“出精品”為目標,著力凸顯地方特色,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大力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逐步提升辦事處文化活動水平,提高轉移農牧民文明觀念,提升轄區人口綜合素質,促進街道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2011年,從轄區廣大農牧民中挖掘具有文藝特長的農牧民430人,組建了“百人秧歌隊”、“農民文藝隊”、“威風鑼鼓隊”、“中老年舞蹈隊”、“老年扇子隊”、“太極健身隊”、“中老年合唱團”、“殘疾人合唱團”8支農民文藝隊伍,培養各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藝隊伍,集中展示新時期轄區群眾的精神風貌。文藝隊伍排演節目受邀請參加了一系列大型的文藝演出,截止目前,共演出100余場次。元宵節期間,“百人秧歌隊”以其宏大的陣容、極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吸引了眾多新區觀眾的眼球;中老年合唱團在街道“慶七.一“紅歌合唱比賽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中老年舞蹈隊”代表新區參加全市老干局主辦的“鄂絨杯”中老年舞蹈大賽中獲得二等獎;農民文藝隊自編自演的小品“我還得和你過”獲得全市農民文藝匯演二等獎;“威風鑼鼓隊”、老年扇子舞隊”、“太極健身隊”等其他5支隊伍也活躍在辦事處以及新區組織的各個大型文藝演出現場。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獨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深受廣大群眾的好評,在群眾中知曉率、參與度和滿意度都非常高,全面提升了街道文化工作的影響力。

——創新文化活動形式,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

街道圍繞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工作思路,按照 “月月有活動,節節有演出,處處有亮點”的文化工作目標,以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為切入點,堅持“部門組織協調、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自編自演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深入到各村社演出,使文化活動呈現出經?;?、多樣化、大眾化的特點,實現了以文化工作服務中心工作的良好局面,街道文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辦事處創新文化活動形式,在傳統的文藝表演的基礎上,結合街道“送政策、送技能、送健康、提素質“宣講活動,定期開展“三送一提”宣講和送戲下鄉活動,截至目前,共宣講 場次,受益 人;“老戲新唱”將以往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些文藝形式如地方小戲或二人臺、快板等重新進行編排,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把群眾身邊的先進事跡、新區的惠民政策和一些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識等內容編排進群眾耳熟能詳的段子中去,讓群眾在觀演看戲的過程中既享受了文化盛宴又接受了知識教育;先后利用重大節慶日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15場次,消夏廣場文藝匯演3場次、電影放映18場次,開展才藝、紅歌比賽2場次。在辦事處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的幾年來,共利用各類節慶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達185場次,受益群眾達5萬人次,大大推動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和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設。

附件一

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標準

1、室內建筑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設置教育培訓、文體娛樂、電視錄像、圖書閱覽、老年活動、電子閱覽室等不少于五項內容的活動室,并配有必備設施;

2、室外建有1200平方米以上的文體娛樂活動場地,以供農民開展文化、體育等活動;

3、宣傳廊(櫥窗)要求每年不少于12期,內容包括村務公開欄、宣傳欄、黑板報等。建設標準要求長不少于5米,高1.2米;

4、村廣播室要求每月開展思想道德、農技知識、文化娛樂、科普等方面的教育;

5、村文體團隊要求由10名以上村民組成,每年開展文體活動不少于5次;

6、有一套能切實保證文化活動正常運行的管理制度;

7、有專門記錄文化活動有關情況的檔案;

8、有一名專職文化管理人員。 附件二

村文化活動室建設標準

1、室內建筑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設置教育培訓、文體娛樂、電視錄像、圖書閱覽、老年活動等不少于三項內容的活動室,并配有必備設施;

2、室外建有600平方米以上的文體娛樂活動場地,以供農民開展文化、體育等活動;

3、宣傳廊(櫥窗)要求每年不少于12期,內容包括村務公開欄、宣傳欄、黑板報等。建設標準要求長不少于5米,高1.2米;

4、村廣播室要求每月開展思想道德、農技知識、文化娛樂、科普等方面的教育;

5、村文體團隊要求由10名以上村民組成,每年開展文體活動不少于5次;

6、有一名兼職文化管理人員。

附件三

文化特色戶(文化示范戶)建設標準

1、熱愛祖國,關心集體,遵紀守法,關心并熱愛文化事業;

2、家庭成員中有2人以上愛好書法、攝影、舞蹈、繪畫、音樂和文學藝術等項目中的一種,能積極參加村中(或社區)文化活動,且有一定的組織能力。經常參與社會文化活動,并獲得較好的成績或有較好的聲譽;

3、家庭成員中有愛好棋類、球類等體育活動,有不少于30平方米的活動場地和一定數量的器材設備;

4、家庭藏書、VCD碟片100冊(片)以上(不包括課本和學生用書),配書柜;常年(一般3年以上)訂閱科技文化體育類報刊5種以上;

5、有廣播、通有線電視;有電視機和電視機柜、VCD機;

6、有一定數量的文化、體育器具;

7、能向左鄰右舍適量開放活動場所和提供活動設備,家中文化氛圍濃厚,村民(或社區居民)反響好;

安全文化范文第5篇

摘 要:企業安全管理是衡量國民經濟中人的地位的重要指標之一。安全管理是一門群眾性、專業性、政策性、綜合性強的學科,與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直接掛鉤。該文就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作為出發點,探討了企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企業安全管理中的問題,結合《新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從加強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建設、加大安全經費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培養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等方面闡述了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幫助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在企業管理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關鍵詞:企業管理 問題 重要性 有效措施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提高企業安全管理逐漸成為社會進步的標志。由于傳統的企業產生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腳步,特別是國家2014年出臺了最新的《新安全生產法》之后,更是需要企業不斷加快改進安全管理的步伐,把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減少企業安全事故作為企業管理工作核心目標。

1 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搞好企業安全管理不僅需要國家安全管理部門的監管,還須企業自身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利益與員工安全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盡量改善員工辦公環境,將傷亡事故減少到最低,是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一個有效手段。傷亡事故不僅給企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還會給一個家庭帶去痛苦。傷亡事故不僅是企業關注的核心,也是新聞媒體拿追蹤的熱點。因此,企業安全管理直接與企業的外在形象直接關聯,做好安全管理相關工作,有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升社會公眾的認可度。

1.2 能夠有效處理安全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

在工作決策的實施過程中,很多企業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安全第一的原則,最終導致得不償失的后果。一個企業的安全效益與經濟效益是緊密相連的,貫穿于企業的籌資、投資、經營活動、銷售階段等各個方面。事實證明,安全效益與經濟效益在學術上呈現一種正比例關系,企業的安全度越高,獲取的經濟利潤空間越大。企業的安全防范患意識為企業追求經濟利潤提供穩固的奠基石,企業要想促進生產力,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學會立足企業基石,搞好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只要企業將安全管理納入追求經濟效益的考慮范圍內,每個員工將會在安全的社會環境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經濟效益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設備設施。因此,需要加大企業安全設施的資金投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3 有效落實企業安全管理責任制

無規矩不成章,一個企業必須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將安全管理責任制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整合起來,密切落實到經濟活動、生產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才能實現企業的高效運轉。安全管理責任制度的制定關系到企業全部員工的安全保障,也是企業崗位責任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作為企業管理制度中最基礎的制度,企業必須明確安全管理制度在各項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地位。

企業安全管理制度是根據《新安全生產法》中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理念制定的,將“人人有責”原則明確到安全責任制度中。保障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徑是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法規,響應上級有關領導的號召,把企業安全管理責任制作為貫徹落實生產管理的組織手段,保障企業在經濟活動實施過程中安全、有效、井然有序地進行。除了企業自身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外,國家行政機關、監管機關等各職能部門要負起相應的安全責任,讓安全管理原則在法律上得到有效運用,使企業員工的安全在法律上得到保障。

2 企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安全設施設備不齊全

安全設施設備的投入是企業有效落實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很多企業在實際生產管理過程中對安全管理設備的投入少之又少,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利益上,忽視了經濟效益是與企業安全管理息息相關的。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安全設備使用年限比較久,例如:目前我國核工業企業在對污水處理時采用傳統的“離子交換法”進行除鹽超純水生產技術。雖然這種技術操作簡單,但是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環境污染問題。比如,IE(電子交換)裝置設備自動化功能性不強、在對純水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的廢酸廢堿等。這些問題都將使核工業在科技創新時代中遭到淘汰。

2.2 管理者安全意識薄弱

很多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時候往往會忽略安全問題,因此企業管理者就會為了加快生產進度、提高生產質量不重視安全管理。甚至有些企業為了減少支出成本,不僅縮短工期,還讓員工在沒有安全設備設施下進行工作,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另外,有些企業管理者接受過高等教育,對企業的安全管理問題也比較注重,但是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放棄安全理念,對安全管理認識存在局限性。

2.3 被管理者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企業安全管理意識問題除了管理者需要受到重視之外,企業員工也需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很多企業的員工接受教育程度較低,對安全問題認識不到位,往往會忽略自身在安全管理中充當一個重要角色。而企業在加快生產腳步的時候,就會忽略員工的崗前、崗位、專業技能培訓,導致員工在實際操作中出現誤操作甚至是違規操作現象,最終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員工安全意識的薄弱是影響企業經營管理質量的因素之一,安全事故的頻頻發生正是由于員工文化素質、自身素質低等造成的,這不僅使企業生產遭到阻礙,還會導致員工受到傷害。

2.4 規則制度不完善

企業對經濟效益的重視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企業面對同行業的競爭和其他新興行業的快速崛起,盲目地在企業內部進行成本控制、人員管理等工作,導致部分工作出現傾斜。但是,在這一系列工作中,企業沒有對企業安全問題引起重視,沒有根據企業自身機構設置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也并沒有在實際經營管理中得到落實,企業各階層的人身安全也沒有得到保障。

3 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需要從企業組織機構、安全生產投入、事故調查報告三方面入手。

第一,根據各個企業的組織機構性質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針對企業生產管理實施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合法合理修改,防止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出現漏洞。

第二,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力度,提高安全生產保障水平。首先,企業要把安全生產作為經濟建設發展規劃的目標之一。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的經濟發展目標,逐步開展企業的安全生產和健康發展道路。國家和政府利用法律手段將安全事故減少到最低,把企業員工的意外遇險納入到社保中去,要求企業購買意外險,保障企業員工的生命安全。其次,企業要全力提高安全生產投入水平。目前,我國安全事故傷亡人數逐漸增多的原因之一就是企業對安全投入力度不夠,沒有辦法保障企業生產安全和企業各階層的安全?;谶@種現象,企業要依照《新安全生產法》對安全生產投入規定進行生產專項經費投入,合理規劃經費實施項目,規范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的比例,規定安全設備的貸款支持范圍,實行貸款專項稽查制度,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技術水平。最后,政府要加大對生產公益化政策的投入力度。安全生產不僅需要企業做好基礎性工作,還需要政府引起高度重視,逐步推廣安全生產公益化政策。政府站在企業角度,宣傳安全生產產品,創新安全文化產品設計,推行免費安全文化產品設備使用政策,對安全落實管理制度的企業實行獎勵政策。

第三,企業和政府要深入事故發生現場,做好事故調差工作,在安全生產中不斷總結事故發生原因、事情經過、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報告,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政府對企業安全監督。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目標的重要工作,也是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第四,加強安全生產考評機制。加強安全生產考評機制的目的是為了考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企業安全管理預防機制,實現企業健康的績效標準服務體系??荚u機制的主體是企業,實施者是企業的管理者??荚u流程如下:自評-申請-受理評審-審核公告-頒證授牌。例如:核工業的考評條件是依據企業的申請級別,申請二級的企業是指在申請日前12個月內發生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數沒有超過1個人,企業管理者要在15個工作日之內給出受理結論,最后國防工業管理部門在1個月之內審核完畢。加強安全生產考評機制還需要國家財政部門按照一定的比例明確資金的分配,制定費用管理計劃表,保障企業各部門生產成本支出。

3.2 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規則制度

建立一套安全、科學、規范化、法執法化的安全生產規則制度是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實現企業安全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主流。

首先,企業應該和全部員工簽訂安全責任書。特別是核工業、建筑行業等危險系數較高的企業一定要保障員工的安全,保障員工安全作為企業工作的重心。

其次,明確劃分生產安全責任在企業負責人中的歸屬。一個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與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心密切相關?!缎掳踩a法》中對企業負責人明確安全責任由明確規定,即“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責任制,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對安全生產負責人按照分工明確其安全生產職責?!庇纱丝梢?,建立一個全方位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不僅需要政府在法規制度上的加強,還需要各部門企業負責人之間相互監督,明確安全責任制。

最后,企業要建立健全科學安全考核制度?!缎掳踩a法》把安全生產考核和責任追究納入安全管理制度工作中,為安全考核和責任追究提供了法律依據,使安全考核和責任追究變得規范化、法制化。

3.3 培養管理者安全意識

構建“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進行經濟活動過程中要時刻把“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在企業經營階段、銷售階段等各個階段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企業管理者要學會運用科學手段對經濟目標進行規劃,不要隨意縮短工期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在安全管理過程中,企業要時刻關心員工、鼓勵員工,讓員工感受優秀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從而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4 增強被管理者的安全意識

很多企業對員工的學歷要求不高,因此大部分員工的自身素質不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針對這種情況,國家要制定法規政策保障農民工權利,定期組織免費的安全知識宣講會,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對核工業、煤炭業、電力行業、建筑業等企業的員工加強安全保護力度,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設施,讓從業人員盡快熟悉安全責任制度,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5 引進先進的安全設備

先進的技術設備是企業實施安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需要對設備的功能進行全面了解,結合企業自身對安全設備功能的需求,對安全設備進行資金投入,對陳舊的老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例如:針對紡織業的備份安全設備裝置被損壞、安全裝置設計采用機電聯鎖裝置、電動機在運行過程中突然斷電等安全隱患進行技術改造,采用紡織機械自動化的機器提高紡織業的生產水平,引進國外的噴氣紡織機,實行備份安全設備裝置,設備技術人員定期做好保養措施,以此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

4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實現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的有效統一,就需要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根據《新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度處適合企業自身的安全責任制度,保障員工的權利,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董建蓉,余征,丁潤華,等.石油企業安全目標管理運行模式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4-19.

[2] 陳紫燕.淺析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J].科技與創新,2015(13):39.

[3] 劉曉鐵.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應著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有效途徑[J].中國有色金屬,2010(S1):288-291.

[4] 李三虎.強化煤礦安全管理,構建本質安全型礦井的措施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3(12):52.

安全文化范文第6篇

 要:安全培訓是指以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活動。持續的安全培訓是預防和減少事故最經濟、最有效及最直接的手段之一,是預防人的不安全行為、確保企業安全發展的首要關口。該文從企業安全培訓現狀及問題、安全培訓現狀解決方式、托管模式探索、托管模式及實踐途徑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旨在為改變企業安全培訓現狀提供解決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安全培訓  現狀及問題  托管模式探索  實踐途徑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afety Training Hosting Mode

近年來,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成績來之不易,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安全生產事故頻發多發,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據有關資料統計,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1],防控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對策有完善的管理體系、嚴格的規章制度、持續的安全培訓及良好的企業文化,其中持續的安全培訓是預防和減少事故最經濟、最有效及最直接的手段之一,是預防人的不安全行為、確保企業安全發展的首要關口,加強培訓、大力提升人員素質是推動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的迫切要求。

1企業安全培訓現狀及問題

安全培訓是指以提高安全監管監察人員、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和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相關人員的安全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活動。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首要的主體責任,是落實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的責任主體,企業應根據本單位安全生產狀況、崗位特點和人員結構組成,有針對性地制訂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包括經費統籌、教育培訓內容以及組織實施措施等。從近幾年國家開展安全培訓專項監督檢查情況來看,企業安全培訓的現狀及問題有:一是培訓理念仍停留在培訓考核操作層面,未轉變到全面提升企業從業人員素質上來,未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人員素質要求制訂安全生產培訓計劃。二是部分企業未按照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教育培訓經費,由于經費不足導致員工未接受專業的安全教育培訓,埋下安全隱患。三是培訓造假現象依然存在:從業人員學歷造假、特種作業操作證造假、培訓檔案造假、未嚴格落實脫產培訓、培訓學時不足等。四是培訓質量不高,培訓方式單一,培訓內容陳舊、照本宣科,既沒有及時講解新標準、新技術等要求,也不能激發員工學習積極性,培訓實效性和針對性較差[2]。五是培訓硬件條件差、設施陳舊;培訓師資力量不強、專業結構不合理、部分實操教師實操經驗不夠等。六是企業負責安全培訓的人員人手不足,大多數中小企業未設置專門的安全培訓管理機構和人員,因而對國家安全培訓相關文件要求研究不深、理解不透,即不能協助企業主要負責人制訂有效的安全生產培訓計劃,在培訓組織、培訓方式上也不能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2安全培訓托管模式的探索

安全培訓是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和安全操作技能的重要保障。企業具有高安全素質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從業人員,是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安全進行的前提。針對目前企業安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怎么解決才能實現安全培訓在防控人的不安全行為,預防和減少事故上的作用?按照《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的“支持企業購買專業化服務,構建數字化服務平臺,實現包括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生產規劃、生產制造和售后服務在內的全過程管理”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的“鼓勵中小微企業訂單式、協作式購買運用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服務”,筆者認為在企業安全培訓方面,同樣可以借鑒“專業化服務”[3-4]的思路,將企業安全培訓進行委托管理[5-7],充分發揮安全培訓專業機構在培訓教學研究、培訓組織、培訓管理、培訓檔案建立等方面的資源和專業優勢,圍繞國家相關要求的企業應履行的安全培訓主體責任,從全面提升企業從業人員能力素質方面出發,利用專業機構的專業優勢為企業提供安全培訓需求調研與分析、培訓計劃制訂、培訓組織實施、考試考核、培訓效果評估反饋、培訓檔案建立等全過程的管理服務及有關技術咨詢支持。

企業將安全培訓進行委托管理,可以有效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培訓理念更加先進。培訓理念不再停留于考核操作層面,不再是應付式、被動式的培訓,而是上升到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層面。專業培訓機構從專業角度對企業員工現狀進行分析,明確培訓需求,制訂出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和企業安全技能、素質提升需求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并對如何實施教育和培訓計劃提出專業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助力企業更好地落實安全培訓主體責任。專業培訓機構對國家的要求研究透徹,對企業和培訓機構應負的責任了然于心,能有效改善企業參培人員、培訓內容漏項,培訓計劃缺失,培訓學時、培訓檔案、考試證書等造假現象。三是有效提升培訓質量,實現精準培訓。專業機構不僅有專門的教學研究團隊和專業知識結構完善的教師隊伍,能有效確保培訓內容的時效性和針對性,而且在培訓硬件設施、培訓信息化和培訓智能化方面也會不斷進行建設,沉浸式、體驗式培訓更容易調動參培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3安全培訓托管模式實踐

3.1安全培訓托管模式

企業將安全培訓進行委托管理,可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企業的托管內容和托管方式,以下托管模式可供企業進行選擇。

3.1.1安全培訓全過程托管

該托管模式涵蓋了企業在履行安全培訓主體責任時需做的全部工作,專業培訓機構充當的角色相當于企業內設的負責安全培訓的部門,專業機構需從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制訂、安全培訓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培訓組織實施、考試考核組織、安全培訓效果評估反饋、安全培訓檔案建立等全過程提供服務,這種托管服務更系統、更全面。

3.1.2安全培訓管理咨詢服務

該模式是針對企業在制定安全培訓管理制度、安全培訓教育計劃時提供的服務,企業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委托專業機構協助其建立健全安全培訓管理工作制度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制度涵蓋培訓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員考勤、考試考核、培訓效果評估、培訓檔案管理等方面;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要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和企業安全技能提升需求,涵蓋培訓專題類別、培訓對象及人數、培訓時間及期數、培訓內容、培訓組織方式(自主培訓、委托培訓)、考試證書等信息,計劃要清晰明了、具備可操作性,另外針對每個培訓專題,制訂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

3.1.3安全培訓組織實施托管服務

該模式是針對企業已經制定好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企業在實施培訓計劃時,委托專業機構按照培訓計劃對培訓專題進行組織實施,專業機構需圍繞組織方式、培訓課程設置、培訓師資選配、考試考核及證書等制訂可操作的實施方案,然后按照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并如實、記錄好培訓,并建立健全培訓班級檔案和參培人員個人檔案。

3.1.4安全培訓管理信息化托管服務

該模式是企業根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委托專業機構建立企業專屬的宣傳培訓教育平臺,實現從培訓需求分析、年度培訓計劃及培訓方案制訂、培訓通知發放、線上培訓報名、培訓學員考勤、培訓課程及教師管理、考試考核、效果評估到企業安全培訓檔案及參培人員個人檔案建立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實現安全教育培訓“一期一檔”和“一人一檔”檔案資料的自動生成,真正做到過程可追溯、可查詢、可打印。

3.1.5線上安全培訓及考試考核托管服務

該模式是指企業為了解決工學矛盾,實現持續性的安全培訓,委托專業機構提供的線上安全培訓及考試考核托管服務。該模式是在企業已有宣傳培訓教育平臺的基礎上開展的,即企業已有宣傳培訓教育平臺,但需要專業機構根據企業實際需求,持續不斷地提供線上培訓課程資源和考試考題資源。

安全培訓的責任主體在企業,企業通過購買專業化服務來改變目前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在托管模式和托管內容方面都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定,可以選擇安全培訓全過程的托管,也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托管部分服務內容,但不管選擇哪種托管模式,安全培訓主體責任還是在企業。所以企業在選擇培訓機構時,一定要注意這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專業機構所具備的安全培訓條件,包含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硬件條件指培訓設施設備、培訓場地、食宿條件、培訓信息化智能化設備,軟件條件指培訓質量管理體系制度、培訓教學研究管理人員和師資隊伍等。二是專業機構所開展的培訓范圍和培訓類別,培訓所涉及的行業領域等。三是專業機構在本行業領域內的信譽和業績,承擔企業委托安全培訓的情況。四是專業機構具有的培訓項目體系和課程體系。五是專業機構是否有自用的宣傳教育培訓平臺,并了解平臺應用的情況。

3.2安全培訓托管模式實踐

安全培訓托管是企業在履行安全培訓主體責任時,委托專業培訓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全面提升員工素質,預防和減少事故的有效手段,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對安全培訓進行委托管理。

四川某企業以往組織的從業人員安全培訓以取證培訓和年度再培訓為主,現在為解決安全培訓的持續性及時效性問題,同時希望通過考試考核對培訓形成助推作用,使員工持續保持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技能,委托某培訓機構針對這些需求制訂安全培訓托管服務方案。該機構詳細了解企業的安全培訓需求后,確定可以采用“線上安全培訓及考試考核托管服務”解決企業的需求。該機構對企業目前培訓方式和參培人員類別、考核方式、員工參培意愿、企業以往事故類別及原因等進行調查研究,最終形成了“一案兩表”+“一平臺”的托管服務資料報給該企業,得到了企業的首肯。

4結語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安全培訓是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使員工具備與所從事工作相匹配的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技能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是預防事故發生,確保生產順利進行的保障。該文提出的安全培訓托管模式旨在為解決當前企業安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安全培訓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提供新的解決思路和途徑。

參考文獻

[1] 劉景凱.安全文化建設中不安全行為分析與對策[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0(6):19-23.

[2] 杜艷群,石戶權.提升企業安全培訓效果的探索與實踐[J].勞動保護,2021(7):64-65.

[3] 王飛.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委托培訓模式與成效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2):334-335.

[4] 張丹,宋芳.托管來護航生產有保障泰州探索小微企業安全生產委托管理模式[J].江蘇安全生產,2019(1):22-23.

[5] 曾兆勤.委托管理模式下農村薄弱學校的發展探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0.

[6] 王哲.綏化市區校外托管機構開設體育托管服務的SWOT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7] 李岷奇.上海市高校體育場館委托管理運營模式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20.

作者簡介:劉曉娟(1983—),女,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培訓教學研究。

上一篇:創建平安校園范文下一篇:猴年祝福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