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范文

2023-09-23

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范文第1篇

一、臺灣觀光休閑農業發展歷程

20世紀70年代末,臺灣人均年收入達到中等小康生活水平,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由勞動型轉向休閑型,觀光果園在臺灣一些地區應運而生。歷經20多年的發展,臺灣觀光農園已經處于普及階段,各項工作已步入正軌。管理也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特別是觀光農園的管理體制已相當健全。另外,文化因素的滲透也在不斷提升觀光農業的層次和水平。

二、臺灣觀光休閑農業的類型與可借鑒優勢

臺灣觀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類型可以分為鄉村花園、鄉村民宿、觀光農園、休閑農場、教育農園、市民農園、休閑牧場、完善的制度。臺灣觀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長期發展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如規范的法令及條文、成熟的規劃管理運作、高質量服務等等。

三、臺灣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對大陸的啟示

要發展休閑農業,首先應大力加強休閑農業設施的建設與發展,這是立足城郊資源優勢,調整農業、農村產業結構的重要基礎步驟之一;其次,國家農業部門應重視發展休閑農業旅游,并成立相應的管理機構進行組織、規劃、研究,從而推動大陸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為發展農村這一新型產業提供組織保證;最后,要加強與旅游部門的合作,促進農業與旅游的結合。臺灣農委會主要負責休閑農業發展規劃,投資建設工作,而旅游部門主要負責組織旅行社及游客前往休閑農場觀光旅游,以擴大客源市場。所以,農業部門和園區經營者應積極與旅游部門聯系,開展旅游合作,建立農業旅游網絡體系。

典范案例

一、臺灣清境小瑞士花園:

“清境小瑞士花園” 位于南投縣仁愛鄉臺14甲公路清境農場旁,海拔大約有1800公尺,這里的空氣清新自然,景色優美如畫,彷佛置身于浪漫的北歐風光里,因此又有 “臺灣小瑞士” 及 “霧上桃源” 之美名。

二、臺灣新社莊園風光

位于臺中縣大坑風景區范圍內的新社鄉,海拔五百至八百六十公尺,保有最豐富的自然原貌,在莊園的每一步都是驚艷。步入新社莊園,歐式古堡、花園、酒莊等建筑,令人有時錯位的感覺,彷彿置身中古世紀的歐洲。

三、香格里拉休閑農場

位于宜蘭縣冬山鄉大進村大進路1-1號梅花湖鄰近的山丘上。走進農場,沿步行道前行可抵一片濃陰的相思林,林間秋千、吊床、涼亭散布,是享受森林浴、烤肉、打盹最悠閑的天地。農場設有歐式森林小屋,周圍遍植山花,夜宿于此,宛如置身香格里拉仙境。

四、飛牛牧場

飛牛牧場位于遠離塵囂的山野之中,區內林木青蔥翠綠,繁花茂盛,更有一座種類眾多的蝴蝶園。當地空氣很 干凈,散發著陣陣的草香,微風中透著沁心的清涼,耳邊盡是鳥語蟲鳴,眼下見到的是綠茵、山嶺。青蔥的綠野上有低矮的房舍和成群的乳牛,老羊的低鳴和小羊清亮的叫聲相互輝映。

五、臺南大坑休閑農場

大坑休閑農場位于臺南新化鎮,距離高鐵臺南車站大約40分鐘車程,雖然不在很深山內,但因地勢與環境營造等因素,整個農場感覺非常幽靜美麗,特別這些年來農場主人蔡澄文不斷美化園區,或許增添歐式建筑、或許種植香草、咖啡樹

與各式花卉,讓整個大坑農場幾乎一年四季都可見到蝴蝶與多樣花卉,園區里飼養的數十只乖巧白鴿,更增添許多優美與趣味。

六、南元農場

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范文第2篇

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專業人才的供給必須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場規律。目前,社會對保險及農業保險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在學科領域方面,農業保險還處于空白。本文以山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例,對在高等農業院校設置農業保險專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農業保險專業;必要性;可行性

一、設置農業保險專業的必要性

1.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1)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農業的平穩和持續發展關系著整個社會和國家經濟的穩定。[1]在保障和促進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保險可作為分散農業風險、保障農業生產、補償災害損失的重要方式,與政府防災救災體系形成互補。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而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由于農業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同樣面臨著源于自然和市場的雙重風險。隨著人們保險知識的不斷增強,很多經營者會考慮利用保險、規避風險、降低損失。但是由于對保險知識掌握的不夠或是信息的不對稱,致使他們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因此,為了能夠事先對潛在的風險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從而適時投保,事后能夠對損失進行正確的評估并獲得合理的賠償,這些經營主體迫切需要專業的保險人才為他們提供服務。(2)農業保險專業人才匱乏。保險業是我國21世紀朝陽產業中的朝陽行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隨著市場主體大量增加,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大量內資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的增設,以及外資保險的不斷進入,市場對專業保險人才的潛在需求急劇增長,預計至2020年,中國保險從業人員將遞增至1200萬人。西南財經大學的研究顯示,2015年,我國保險高級管理人才需求超過5.8萬名,高級保險精算人才需求超過700名,保險核保人才需求達到1.3萬名。而在2015年,高等院校的專業保險人才供給不到1.3萬名,保險人才的缺口達到4.5萬。其中,農業保險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農業保險專業性強,涉及面廣,需要大量具有農學、林學、畜牧、水產養殖、氣象、經濟及金融、保險、管理等多學科知識的專門人才。但現實是,有著豐富農業保險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寥寥無幾,現有農業保險從業人員中,往往是懂保險的人不熟悉農業,而熟悉農業的人又不懂保險。目前農業保險人才的極度匱乏,尤其是懂核保、理賠、精算等技術型人才和管理、營銷、培訓等復合型人才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保險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3)農村、農業保險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主要有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村信用社、農業發展銀行以及各種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直接面向“三農”,可為“三農”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與保障。但是,由于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風險比較大,導致農業金融機構的農業貸款風險增加、向農業領域貸款的意愿降低。鑒于此,這些金融機構的發展也需要農業保險人才,尤其需要既懂管理又熟悉業務的復合型保險人才,來進行資信評估、風險管理、降低不良貸款率,從而增加收益,促進發展。鑒于社會對保險及農業保險人才的需求缺口,充分利用高等農業院?,F有的辦學資源,培養大量既懂農業又精通保險的農業保險人才迫在眉睫。

2.學校及學院學科建設與專業發展的需要。山西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文、法、經、管、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農業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學科研型大學。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開辦農業保險專業符合“山西農業大學2014—2016年專業建設和發展規劃”的要求和指向,即:以現有的優勢學科為依托,考慮學科專業之間相互依托和支撐,積極培植新的專業增長點。增設農業保險專業能夠充分利用經濟管理學院以及山西農業大學現有的辦學資源,滿足學科建設的需要,體現我校辦學特色。目前,全國各類高校設置保險專業的學校僅有20余所,有農業保險專業的學校幾乎為零,山西省還沒有任何一所院校設置農業保險專業。因此在學科領域方面,農業保險還處于空白。[2]農業保險專業是多學科綜合發展的產物,是農業院校的特色專業,該專業的增設符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發展指向?;谵r業保險專業學科發展現狀、良好的發展前景及社會經濟發展對農業保險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山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開辦該專業。此舉不僅可以填補農業保險專業教育的空白,可以為山西省以及全國農業保險的發展培養人才,更可以避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脫節的弊端,使高等教育正真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經濟建設。

二、增設農業保險專業的可行性

1.專業特色明顯,人才需求巨大,就業穩定。農業保險學科是在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學及經濟學、金融學、保險學、管理學基礎上形成的交叉學科。本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培養具有農學、保險、管理等多學科知識的既懂農業技術又懂保險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其專業特色明顯。

我國目前農業保險人才缺乏,特別是核保、理賠、精算等技術型人才和管理、營銷、培訓等復合型人才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保險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國各地各級保險監管部門、保險學會、保險協會,各類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農業企業、風險評估機構、相關金融領域,高校及科研院所都需要大量農業保險人才從事保險經營管理、教學、科研及培訓工作。但是據統計,全國每年需要增加的農業保險人才上萬名,按我院擬定的每年50~60人的招生規模計算,平均到每?。ㄊ?、自治區)不足3人,需求缺口巨大,就業前景良好。

2.相關學科、專業的有力支撐。山西農業大學是以農科為優勢,農、理、工、管、經、文、法、教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科研型綜合農業大學,具有農學、工學、管理學等多學科人才培養的辦學條件和優勢。具備增設農業保險專業,培養從事農業保險及相關行業工作的復合型專門人才的基礎條件。

農業保險專業將設置于山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目前,經濟管理學院有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一個(含農業經濟管理和林業經濟管理),有農村與區域發展、農業科技組織和服務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五個本科專業,分別是國際經濟與貿易、農林經濟管理、農村區域發展、市場營銷和物流管理,其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山西省品牌專業,農村區域發展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全院開設與農業保險專業相關的課程有:《農學概論》、《畜牧學概論》、《林學概論》等;這些學科和專業優勢為農業保險專業的設置奠定了基礎。

3.具備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經管學院在35年的辦學歷程中,按照強化內涵、追求特色、提高質量的思路,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結合、教學經驗豐富、知識結構合理、社會實踐能力強的專業教師隊伍。全院教職工共60人,碩士以上學位的占90%以上,其中博士學位占10%;副教授以上占35%,其中教授占6%?,F有的農林經濟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物流管理、農村區域發展五個本科專業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培養了多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組建了優秀的學術團隊,中堅力量具備將農業保險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融會貫通的能力。這樣一支學歷層次高、數量、年齡、學科、專業技術職務結構科學合理,梯隊完整的教師隊伍能夠保證所有專業基礎課的正常講授,特別是十幾名具備扎實會計知識的教師更能保證全部專業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學院一方面選派年輕教師進修學習,另一方面不斷引進高層次農業保險專業人才來強化師資隊伍。

4.良好的實驗條件和實訓基地。已建仿真模擬綜合實驗室,能夠滿足農業保險專業課程的教學和實訓任務,經管學院將在近期建設農業保險專業綜合實驗室,借助計算機網絡和相關軟件進行農業保險市場調查、保險精算、農業保險實務等實踐訓練,提高學生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其次,學院建有榆次工業園區、泰康人壽、華融證券、百度山西站、順豐物流等校外實習基地30多個,保證學生能夠得到應有的實踐技能訓練和培養。再次,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創新思維,學院積極拓展與保監會等保險機構的合作。再次,學校已與中國保險學會、保監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初步達成合作培養意向,并與山西省保險學會已經簽署了《聯合辦學戰略協議書》。通過學界與業界的充分合作,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與能力。

5.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農業保險的應用性強,技術性高,涉及面廣,用人單位也需要實務型人才。因此,農業保險專業人才的培養將采用“3+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即前三學年學生在校完成理論講授和教學實踐環節;最后一學年把學生送入合作單位實訓,在合作單位進行“跟崗”、“頂崗”性質的業務操作學習,接受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訓,目的是為了有效發揮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資源優勢。保證學生一畢業就能勝任工作。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專業人才的供給必須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場規律?;诋斍拔覈r業保險專業空白的實際,以及社會對農業保險人才的迫切需求,應在有條件的高等農業院校單獨設置農業保險專業,為培養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的農業保險專業人才開辟一條新路。

參考文獻:

[1]高麗娜.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3:1-2.

[2]郭永彬.中國農業保險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2013,(5):37-38.

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范文第3篇

摘要:實際上由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并不意味著政府的經濟行為本身是完美無缺的,也不意味著政府一旦實行干預,市場失靈就會馬上得到修正和彌補。近年來,我國政府對農村的支持在不斷加強,然而,我國政府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仍然存在政府總體供給不足、供給不均衡等困境。

關鍵詞: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政府行為;政府失靈

一、農村公共產品政府供給行為現實意義

政府供給行為是公共產品供給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傳統的農村公共產品基本理論觀點實際是一種“公共產品供給的政府觀”,提供農村公共產品是國家或政府的天職。亞當·斯密在(1776)在《國富論》中論述政府應盡的義務時指出,諸如司法機構、國防等以及一些公共工程應該由政府提供。約翰·穆勒(1848)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原理》中認為“在很多情況下,政府……還可以行使權力來執行某些職責。之所以如此,僅僅是因為這有助于給公眾提供便利”[1]。哈爾·R.范里安(2003)也認為“許多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2]。因此,政府被認為是有義務為公眾提供公共物品的組織,提供公共產品被視為政府存在的最基本的理由。而且政府作為一個國家最大的組織,在提供公共產品時具有市場無法擁有的優勢。政府可以憑借其政治權力對各成員采取強制措施,克服了公共產品消費中的“搭便車”現象。典型的農村純公共產品如農村社會治安、農村環境保護、農業基礎科學研究、大江大河治理等,在供給中經常會存在搭便車問題。

大量農村公共產品的提供將為我國農業經濟的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農業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是農村公共產品的政府供給是農民減負增收的有效途徑?,F在農村大部分公共產品都通過制度外方式供給,這又成為農村“三亂”現象的制度根源,嚴重加重了農民負擔。重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機制,將從制度安排上根本減輕農民負擔,并能為農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農村公共產品的政府供給可以減少農業的自然風險和經濟風險。農民是收入低、生活水平低、風險抵御能力差的弱勢群體,而且我國農村大大落后于城市。健全的農業保險體系會進一步分散風險,提高農業生產的穩定系數;市場信息系統會降低農產品的市場風險,減輕受純粹市場力量作用而引起的波動性。促進我國農村正在進行的戰略性經濟結構調整。

三是農村公共產品的政府供給是我國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措施。加入WTO以后,我國脆弱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如果加大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廣以及農業相關信息系統等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實行符合WTO相關規則的“綠箱”政策,可以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二、目前我國農村公共供給中的政府行為“失靈”表現

1.政府供給總量不足

第一,縱向同國內不同時期比較,供給總量相對不足。建國以來,農村公共產品的政府供給總量明顯不足,廣大的農村社區公共產品非常短缺,無法滿足和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今年我國的農業財政支出總量盡管絕對數字呈不斷上升趨勢,但相對比重卻呈現不穩定且呈下降態勢。1978年為150.66億元,2006年達到了3 172.97億元;但是農業財政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卻由1978年為13.43%下降到2006年的7.85%[3]。即便如此,有限的財政支農資金也還不能完全到位。據統計,大約有30%的支農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或根本不到位,被短期或長期挪作他用。第二,橫向與國內城市和世界上其他國家比較,政府供給總量也不足。與國內城市相比較,政府向農村供給的公共產品嚴重缺乏。政府在決定公共產品生產的同時,也決定了它的分配去向。目前我國城鎮居民基本上免費享受財政投資或補貼的各種公共設施和社會保障,而農民卻主要靠自己來解決大部分農村公共產品的供應,如養老、教育、醫療等。農村道路、飲水、電視、文化娛樂、衛生等公共產品嚴重缺乏。與國外相比較,我國政府供給的農村公共產品也嚴重不足。自改革開放以來,除了“八五”計劃時期和“九五”計劃前期外,我國政府用于公共產品的支出在大多數年份都低于50%,近幾年來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反觀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公共產品的支出比重幾乎都在70%以上。

2.政府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結構失衡

表現在:第一,農民急需的公共產品供給嚴重不足。主要與農業生產直接相關的基礎公共設施供給水平較低。改革后,隨著集體經濟形式的徹底解體,農民對公共產品出現了濫用情況,使這些產品一直處在超標準的運行狀態下,導致其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長期的“以農補工”使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嚴重不足,農業基建投資的數額也始終偏低,如2006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9 998.2億元,比上年增長23.9%。其中,占全國人口總量56.1%的73742萬農民卻只占用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15.12%。其次,國家對農業科研投入不足,農業科技總體水平低。世界各國政府對農業科研的投資占農業GDP的比重平均約為1%,有些發達國家超過5%,發展中國家為0.5%,而我國僅為0.2%??萍紝r業增長的貢獻率我國為40%,也遠遠低于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農業技術推廣經費占農業GDP的比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只有30%~40%[4]。第二,涉及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產品供給嚴重短缺。這類公共產品對提高農民素質和保證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一是農村教育投入嚴重不足。農村教育包括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目前這兩種教育都存在問題。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目前全國義務教育投入中,鄉鎮負擔78%左右,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市)負擔約11%,而中央財政只負擔2%左右。在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培訓方面,問題更嚴重。但總的來說,政府對農民及進城農民工的成人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投入遠遠不足,難以改變目前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下的現狀。二是農村醫療衛生保障嚴重缺乏。解放后,我國的農村醫療保健曾得到長足的發展,中國農村合作醫療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到70年代末全國絕大多數生產大隊都辦起合作醫療。改革后,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并未隨經濟發展而發展,從醫療保險可以看出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障制度絕大多數的農村人口缺少醫療保險。另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農村人口的醫療可及性差。同時,農村地區還是偽劣藥品的主要市場,農村人口的生命健康面臨嚴峻挑戰。三是長期實行的城鄉分治政策使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問題嚴重。目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基本上是“空白”,我國農民一直沿襲著“土地和家庭保障”模式,農民的生、老、病、死完全依賴于自身家庭及土地。四是環境保護措施不力,導致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單純追求短期的經濟發展,甚至鼓勵經濟效益好但污染嚴重的企業擴大規模,提高產量,給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危害。

三、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中政府行為“失靈”的對策

公共產品供給實際上是一個公共選擇過程,由于政府“理性經濟人”的緣故,必然出現公共產品領域的雙邊壟斷、信息不對稱和預算最大化等問題,從而導致公共選擇過程中的政府行為失靈。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制度上的不合理,政府在供給農村公共產品方面,并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造成了政府對農民需要的公共產品供給行為的不足。因此要解決當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在根源上想辦法。具體說,就是提高政府供給意愿,增加制度內公共產品的供給,完善農村公共產品的政府供給機制:

1.提高政府意愿,加大政府職責范圍內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行為

政府作為公眾利益的集中代表,是農村公共品供給最重要的主體,憑借國家財政必須承擔起農村公共品的供給責任,發揮主導作用。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增加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首先必須提升政府對農村的支持意愿,改變“說得多,做得少”、“雷聲大、雨點小”的現狀。因此,提升政府對農業的支持意愿,增加政府對農業的投入是使我國農業擺脫困境的根本途徑。所以,就應按照公共財政原則改變重城市、輕鄉村的支出政策,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向城鄉提供均衡的公共產品。同時要加強農業立法,克服農業投入的隨意性。

2.明確規定政府提供農村公共產品行為的責任和方式

農村公共產品的層次性和地域性,影響不同層次政府的支出,也決定各級政府的相關事權。從提供公共產品的范圍看,不同層次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出發點應該不同,所以,要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職責,就要實行財政分權制。中央和省兩級政府應該成為保障農村公共品供給的責權主體,地(市)、縣、鄉三級政府負責提供本區域范圍內的地方性農村準公共品。在政府供給公共產品方式上,應促進單一的供給主體向多元化主體轉變,構建多元化公共產品供給體制。政府應采取相關措施,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進行農村公共品的供給,不斷拓寬公共產品供給的新渠道,改變公共品供給只有由政府來提供的局面。

3.完善農村公共產品政府供給行為的科學決策機制

為了提高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防止無效公共產品的過度供給和農民急需的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應當按照農民的需求來供給農村公共產品。為此,必須建立一種公共產品需求的民主表達機制,以充分反映農民對公共產品的偏好。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村民大會的作用。同樣,縣、鄉(鎮)社區內的大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應建立專家聽證制度,在廣泛聽取民眾意見的基礎上,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常規性的公共產品也應接受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檢查。

參考文獻:

[1] [英]約翰·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M].趙榮潛,胡企林,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2] [美]哈爾·R.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6版[M].費方域,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7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4] 吳光蕓,方國雄.市場失靈、政府失靈與非營利組織失靈及三者互動的公共服務體系[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5,(1).

[責任編輯吳高君]

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范文第4篇

1.1 基本概況

呂梁市地處山西中部西側, 北與忻州市為鄰, 東與省會太原市、晉中市接壤, 南與臨汾市相連, 西與陜西榆林市隔黃河相望, 因呂梁山脈貫穿全市而得名。呂梁組建于2004年, 國土面積2.1萬km2, 現有1區2市10縣, 北有興縣、嵐縣、方山、臨縣四縣、中有孝義、汾陽、交口、文水平川四縣、南有中陽、石樓、交城、柳林四縣, 共161個鄉鎮, 3 108個建制村, 現有人口總數383萬人, 農業人口占到全市總人口的76.51%[2]。

全市以山地為主, 山區半山區面積占到全市總面積 (21 440km2) 的91.8%, 耕地面積有5.6萬hm2, 全年平均無霜期有150d, 年平均降水量約為502mm, 屬于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全年四季分明, 差異顯著。同時, 呂梁市作為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貧困人口數量依然龐大, 約有70多萬人, 占到全市總人口的18.82%, 扶貧攻堅的任務依然很艱巨。

單位:億m3

注:數據來源于山西省統計年鑒, 下同。

(單位:萬畝)

1.2 水資源概況

呂梁水資源總量較少, 僅占有13.25億m3, 占全省水資源總量的12.47%, 地表水資源, 地下水資源和其他省內其它地區相比也相對較少, 分別占山西省地表水資源, 地下水資源的13.88%, 11.77% (見表1) 。同時呂梁水資源稀缺, 呂梁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20%;耕地水資源的667m2均占有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2%。呂梁市年降水量116.70億m3, 占全省降水量的14.64%, 且降水分布不均勻, 就平均而言, 呂梁北部和南部山區的降水多于山川, 南部山區的降水又多于北部山區, 降水量差異較大。此外, 從整體來看, 呂梁平川地區的水資源總量大于山區, 在平川地帶, 每km2的水資源可達到約9萬m3, 而山丘地區的水資源總量僅有6萬m3左右, 約占平川地區降水總量的66.67%[3]。

1.3 土地資源概況

呂梁除平川四縣 (孝義、汾陽、交口、文水) 之外, 都以山地、半山地為主, 地勢起伏較大, 溝壑縱橫, 山地面積約占全市總面積的92%, 不利于種植業發展。全市農業用地153萬hm2, 其中農業用地面積53萬hm2, 林地面積79萬hm2, 牧草用地6.4萬hm2, 園地面積1.4萬hm2, 其他農業用地191.33, 分別占農業用地的比例為34.81%、51.69%、4.24%、0.98%、8.29% (見表2) 。農業用地基本以耕地和林地為主, 約占農業用地86.5%, 呈現出林地山地面積廣闊, 耕地面積大, 牧草地集中的特點, 適合發展山地林木經濟, 特色小雜糧等。同時, 呂梁坡耕地面積所占的比重較大, 坡度在15度以上耕地面積依然比較廣闊, 土地質量較差, 糧食產量較低, 不利于土地規?;洜I, 制約了農業的發展。

(單位;萬hm2)

注:數據來源2015年山西省、呂梁市經濟統計公報

2 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

2.1 農業物質裝備條件

2.1.1 農業機械化水平

隨著國家政策紅利的加大, 呂梁市委對當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視, 都大大提升了農業的機械化水平。農業機械化總動力持續穩定提升, 大中小型拖拉機總數量持續增加 (見表3) 。2010年, 呂梁農業機械化總動力為2 515 781kw, 2014年達到了2 962 489kw, 增長幅度約為17.76%, 機械總動力得到了加強;2010年, 呂梁市共有大中小型農用拖拉機13 071臺, 2014年, 呂梁市大中小型拖拉機數量達到18 554臺, 累計加了5 484臺, 農用設備不斷增加。另外, 呂梁農用運輸車, 農用排灌動力機械數量也不斷增長, 機械化能力不斷加強。

盡管呂梁農業機械化得到了發展, 但與全省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呂梁農業現代化程度仍然較低 (見表4) 。2015年呂梁機械耕地面積23.1萬hm2, 機械播種面積23萬hm2, 收獲面積12.8萬hm2, 均低于山西省內平均值, 農業現代化發展仍然較為落后[4]。

2.2.2 農田水利建設

由表5可知, 呂梁市農業機井數量呈下降趨勢, 下降幅度較大。2014年, 呂梁灌溉機電井5 892眼, 遠低于省內8 304眼的平均水平, 水利設施建設較為落后。在呂梁市大力發展農業的背景下, 農業水利生產條件沒有得到較好的改善, 僅能維持現有的生產水平, 受呂梁立地條件的制約, 溝壑縱橫不利于大面積的灌溉, 再加上近年來引黃, 引汾工程的建設, 使水利生產條件發展緩慢[4]。

2.3 農業產業情況

2.3.1 農業合作組織

呂梁地區相對于省內其他地區而言, 農民合作社數量相對較多 (見表6) , 截止2014年, 各類專業合作社數量已經達到了4 245個。受呂梁市傳統經濟和自然資源條件的影響, 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數量較多, 共有3 487個, 占農業專業合作社總數的82.1%, 其他類型的農業合作社數量相對較少[5]。

2.3.2 農產品加工業

呂梁地勢溝壑縱橫, 動植物種類豐富, 尤其盛產沙棘, 玉米, 核桃, 紅棗, 牛, 羊, 中藥材等產品, 種類多樣。依靠當地豐富的資源和有利的自然條件, 農產品加工業得到了長期發展, 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不斷增多, 規模日益擴大。據統計到2014年底, 全市擁有大型龍頭企業490戶, 市級以上的龍頭企業75戶, 全年農產品加工總量約為130萬t, 累計農產品銷售收入達到69.8億元, 發展較為迅速, 帶動了該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 (見表7、表8) 。

2.3.3 農業科技條件

注:數據來源于山西省統計年鑒

單位:個

從2012年以來, 呂梁市政府就把推廣農業技術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逐步加大在農業科技方面的投入, 為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截止2014年, 據相關部門統計, 呂梁共引進先進農業生產科學技術90余項, 農業新品種472個, 各類標準化農業生產示范基地約6百多萬hm2, 高新農業科技示范園已經達到98個, 科技貢獻率大幅提高, 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同時, 呂梁市貫徹落實了“科技到戶, 良法到田, 技術到人”的方針, 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術推廣, 并分批次, 分階段對農戶進行農業技術培訓。據統計, 現有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已經達到98%, 從源頭上為農作物的生產提供了質量保證??h鄉政府分批組織的農業技術推廣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入戶率達到了65%, 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45%, 和省內其他城市相比, 發展較快。但由于農業推廣機制不健全, 推廣體系落后, 農業科技人員學歷程度低, 年齡結構老齡化等問題也制約著呂梁農業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

2.4 小結

綜上所述, 呂梁農業生產條件整體較差, 山地多平地少, 坡耕地面積廣闊, 且“氣候十年九旱”, 水資源短缺, 耕地水資源的畝均占有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2%;農業生產結構保守落后, 仍以種植業為主, 畜牧養殖業所占的比重較小;和省內其它地區相比, 呂梁機耕、機播、機收面積數量較少, 機械水平較低;同時水利設施陳舊, 灌溉機電井水量也遠低于省內水平等等。這些因素都極大的制約了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3 農業現代化制約因素分析

通過對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條件的分析, 得出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 分析如下:

3.1 農業基礎條件薄弱

呂梁氣候災害頻繁, 尤其是以干旱最為嚴重, 幾乎每年呂梁都會因為氣候干旱造成糧食虧損, 春天由于干旱影響冬小麥返青, 造成農作物播種時節延遲, 生長周期縮短;夏季雷雨天氣較多, 容易引發泥石流, 洪澇災害, 不利于農作物生長。據統計表明, 自1949年來以來, 呂梁嚴重干旱的年份有17年, 嚴重影響了呂梁當地農業的發展。由于呂梁雨水分配不平衡, 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 同一年降雨量相差較大, 不利于農作物生長還會加重呂梁水土流失, 造成土地質量變差, 耕地肥力下降。同時呂梁地勢起伏大, 山地面積較多, 尤其是坡耕面積廣泛, 既不適合種植大宗農作物, 也不利于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配套相應的水利設施, 造成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由于呂梁主要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 使呂梁地區交通閉塞, 出入困難。截止當前, 呂梁農產品向外地輸送依然是以大車運輸為主, 由于路程較長而且山路較多, 造成呂梁地區的生鮮農產品在運送到目的地時無法保鮮, 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6]。

3.2 經濟實力薄弱, 貧困依然嚴峻

過去幾年里, 呂梁以煤炭資源發展為主, 依靠當地自然資源優勢, 一度躍居山西省財政收入第二名, 經濟發展迅猛。但同時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 由于煤炭的大量開采, 資源日益緊缺, 環境破壞加劇, 城鎮收入差距擴大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經濟開始陷入困境。隨著國內煤炭價格大幅度下跌, 呂梁在“十二五”規劃期間經濟出現了負增長, 因煤而興必將因煤而困。盡管這幾年來呂梁農業發展后來居上, 后發優勢明顯。如2011年, 呂梁農業產值為48.24億元, 同比增長了10.38%, 占地區總產值的4.26%;2012年, 呂梁農業產值為54.97億元, 同比增長了13.95%, 占地區總產值的4.46%;2013年, 呂梁農業產值為64.73億元, 同比增長了17.76%, 占地區總產值的5.26%;2014年, 呂梁農業產值為68.71億元同比增長了6.15%, 占地區總產值的6.24%。

但即使這樣, 仍然改變不了呂梁地區貧困落后的困境。呂梁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 全市13個縣 (市、區) 中, 共有10個貧困縣, 其中國家貧困縣有6個, 分別為中陽, 石樓, 嵐縣, 方山, 興縣, 臨縣;山西省重點貧困縣有三個, 分別為交口, 柳林, 離石;還有一個插花貧困縣, 是山西省貧困人口最多的地方, 呈現出貧困面積大, 貧困程度深, 貧困人口較多的特點。據統計, 2015年呂梁市人均GDP為25 066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 193元, 農民可支配收入遠落后與其他地區, 使農民沒有充裕的資金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優良品種, 農業產業發展水平遠落后于全省, 經濟發展較為滯后[7]。

3.3 城鎮化進程加快, 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

農民是農業生產活動的主體, 充足的勞動力是農業有序, 高效發展的保障。而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加快, 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 農業發展過程中勞動力嚴重不足, 這也成為阻礙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村生活條件艱苦落后, 生活基礎設施不齊全, 而城市無論在基礎設施, 醫療保障, 子女教學等方面都有著農村無法可比的優勢, 因此, 和在家務農相比, 人們更愿意去縣城里打工, 獲取更高的收入[8]。據統計, 農民務農獲取的經營性收入只占到農戶家庭收入的25%左右, 農村開始留不住年輕人, 使得包括婦女在內的年輕勞動力發生大量轉移, “離鄉不離土”的現象不復存在, “空心村”“空殼村”現象不斷出現。另一方面, 當前農村老齡化趨勢明顯, 農民年齡大多集中在45歲以后, 50-60歲的老年人是農村發展的主力軍, 年齡普遍偏大。同時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較低, 大多都是小學學歷, 初中文化程度的都很少, 對于當前發展的新技術, 新思想, 新品種帶有排斥抵制思想, 接受程度較低。

3.4 農業結構不合理, 市場競爭壓力大

呂梁農林牧漁業雖然整體呈上升趨勢, 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合理的農業結構中, 應該充分利用發揮好各種自然資源, 使農林牧漁都可以協調發展。在一些農業發達的國家, 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 經濟產值基本是持平的, 有些國家的畜牧業比重甚至可以達到60%左右。以糧食為主的農業結構并不能充分發揮呂梁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 不利于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自2013年來以來, 呂梁市開始進行農業結構調整, 改變以單一種植業為主的經濟結構, 大力推動“8+2”產業的發展,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龍頭企業的實力不斷加強, 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 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生產水平低的現狀, 仍存在很多問題, 如土地流轉緩慢, 經營化規模較小, 遠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 僅有11%, 農戶大多仍是以分散經營模式為主, 收益較小;呂梁市山地面積廣闊, 坡耕地面積較多, 但土地質量較差, 產量較低, 年均產量勉強能維持農民的生活;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積仍然較大, 制約了呂梁農業規?;洜I和產業化發展。

此外就呂梁地區而言, 農業產業化發展除了受國內市場環境的制約, 還受到本地實際銷售市場的限制。例如;呂梁山區曾是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紅棗生產區域, 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種植面積近13hm2, 年產量約30萬t, 和紅棗相關的人員至少有80萬人, 成為當地脫貧的支柱產業。近些年來, 以山西駿棗、壺瓶棗等為主的優良品種被大量引種到新疆西北地區, 隨之出現的“新疆駿棗”迅速占據國內紅棗市場, 而原先市場上的紅棗因個頭較小, 品種較差, 逐漸失去市場, 陷入困境, 對呂梁地區農業規?;洜I造成巨大的挑戰。

4 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建議

4.1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 要加快農業機械化設施的建設, 逐步淘汰過去落后陳舊的設備, 引進最新的農業機械設備和生產技術, 改變之前的耕作模式, 擴大機械作業的范圍, 努力實現生產環節全程機械化。其次, 呂梁氣候條件惡劣, 十年九旱, 降水量較少, 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 尤其是貧困山區水利基礎設施水平顯的尤為重要。例如呂梁省定貧困縣石樓縣, 就一直將水利設施建設放在經濟建設的優先位置, 為傳統農業的轉型發展奠定了基礎。最后, 還要加快交通運輸建設。由于山地多平川少, 區位閉塞, 交通不便使呂梁資源難以實現大規模的開發利用, 特色農產品無法向周邊城市及時運輸, 制約了農業的發展。今后呂梁應該利用好自己的區位優勢, 因地制宜的加快交通設施建設, 提升交通運輸能力。如沿黃公路, 孝石線等, 健全交通運輸網絡, 為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鋪平道路[9]。

4.2 加快土地流轉, 推進規模經營

2013年,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 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 大范圍的推進農業規?;洜I。當前呂梁農村土地流轉中主要出現的問題是, 流轉手續不規范, 承包土地后期隱患較多。盡管當前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都出臺了相關流轉政策, 但并有建立與之相匹配的流轉機制。農戶之間的土地流轉大多都是口頭協商, 口頭協議, 即使有小部分農戶簽訂了書面合同, 內容也比較簡單, 缺少相關管理部門的簽證。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 土地流轉也取得一些成績, 出現了小范圍的連片集中流轉, 但與最初制定的計劃相比, 土地流轉范圍依然較小, 規劃化經營程度不高[10]。

因此, 我們首先應該從政策, 法律法規等方式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 在保證農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基礎上進行土地流轉, 積極推動土地規?;洜I。還要不斷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 加大股份合作制的土地流轉機制宣傳力度, 將農村中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 由公司或企業統一管理, 逐步實現農業產業化, 同時還能為當地農民構建多重收入機制, 一方面農民可以在擁有土地出租收益的情況下, 外出務工或從事其他行業, 另一方面農民也可以在將土地流轉之后, 進入公司或在企業, 從事工資性收入的農業工作, 從而獲得土地承包收益和農民務工收入雙重收入機制, 更好的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4.3 提高農民素質, 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

目前, 農民文化素質不高主要體現在農民對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接受意愿不高, 對農業生產成果的應用能力不強等特點。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而大多數農民只關注國家在農業補貼方面的一些政策, 優惠福利, 對農業種植新技術, 糧油儲存加工技術知之甚少, 甚至帶有一些排斥思想, 不愿意接受新技術, 對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能力不強。逐步提高農民素質, 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轉強, 是當前呂梁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基礎。首先, 要從提高鄉鎮村干部的素質做起, 鄉鎮干部是與農民接觸最多的人, 也是農民最信任的人, 只有讓他們真正從心里認識到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 才能保證對農民的技術推廣不會流于形式, 加大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另外要不斷進行農民轉強, 把農民培育成高素質的人才。通過對呂梁種植業發展條件的實地分析, 有重點的為農民開展培訓, 努力建設成為專業技術能力強, 管理能力高的新型職業農民??梢越梃b美國“贈地學院”的經驗, 由政府出錢資助, 在相關農業院校和農科院開設相關服務中心, 向農民宣傳新的技術和信息;可以定期邀請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開展種植技術指導, 病蟲預防等;還可以根據農民的特長, 鼓勵行業協會和會所的建設, 通過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學習, 實現素質的提升。

4.4 發展“農旅”融合等特色產業

要想快速實現呂梁農業現代化, 最根本的是要加快發展本地區的經濟建設, 逐步擺脫貧困落后的困境, 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增加農民的收入, 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經濟基礎。

4.4.1 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

通過對呂梁市農業資源的分布, 農業發展規模, 交通區位特征, 客源市場以及當地農村鄉土文化, 田園風光等資源的分析, 制定相應模式的觀光農業, 努力達到農民增收, 脫貧的效果。如以農村田園景觀, 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吸引點, 發展務農體驗, 果園采摘, 農家樂, 垂釣等多種類型的農業游;以孝義市曹溪河流域、杏花村汾酒作坊、文水縣蒼兒會、孝義皮影、嵐縣面塑、臨縣道情戲、中陽剪紙園等為依托, 以本地特色風土人情, 民俗文化為休閑物, 大力發展農耕體驗, 民間技藝展示, 鄉村手工藝等休閑活動, 增加農業休閑的文化內涵;以“九曲黃河第一鎮”臨縣磧口古鎮、西灣、李家山村、汾陽賈家莊文化生態旅游區等為依托, 以古老樸素的宅院建筑為重點, 大力發展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古建筑游以及特色小吃游等, 增加農民收入和帶動貧困戶脫貧;以交城縣龐泉溝、方山縣北武當山、方山南陽溝、交口云夢山、交城卦山、嵐縣白龍山等為重點, 發展觀山、登山、賞景都旅游活動, 讓旅游親身感受大自然, 回歸大自然;以各地特色農業為依托, 如興縣雜糧旅游示范園、方山中藥材旅游示范園、嵐縣馬鈴薯示范園、交城駿棗示范園、汾陽光伏示范園等, 通過門票、采摘活動、銷售農產品等形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帶動農民增收等等[8]。

4.4.2 發展紅色旅游。

作為革命老區的呂梁, 紅色景點隨處可見。近年來, 呂梁市大力發展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 打造紅色旅游景區, 主要有呂梁英雄廣場、文水劉胡蘭紀念館、石樓縣紅軍東征紀念館、興縣蔡家崖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興縣黑茶山四八烈士紀念館、臨縣中央后委舊址等等一批優秀的紅色旅游資源, 推動著呂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4.5 推動“互聯網+農業”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它并不是單純簡單的將農業與互聯網合并起來, 而是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 對農業環節、銷售環節、服務等環節優化改造, 升級傳統農業產業鏈, 提高生產效率, 努力把傳統農業落后的生產銷售方式發展成為新型高效的生產方式, 對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12]。

首先,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 改變先前種地單靠經驗感覺的耕種方式, 轉而依靠新型的農業信息化技術, 數字化技術, 智能化技術, 并逐步滲透到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當中, 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其次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 利用互聯網技術, 可以搭建一個標準, 快捷, 透明的農業產品供應平臺, 盡量避免傳統營銷模式中由于信息不暢, 市場不穩定等出現的“買貴賣難”現象, 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積極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轉變農戶經營理念, 逐步建立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銷售體系, 降低流通成本, 實現生產銷售無縫對接, 提高流通效率;最后, 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使農戶的生產經營得到后續保障, 由于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 生產與銷售脫節, 產品銷售得不到保障, 農企合作協議不完善, 利益糾紛, 合同違約常有發生, 導致農戶經營效率低下, 生產積極性不高。通過借助互聯網平臺, 重塑農業產業鏈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產銷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農戶不僅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取最新的生產種植技術和市場信息, 還可以通過電商系統提供法律, 融資的保障, 解決生產后顧之憂, 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帶來新思路, 提供新動力[13]。

摘要:農業現代化建設是一個地區傳統農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 只有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 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土地產出率才能促進農業平穩快速發展, 為當地農業增產、農村繁榮注入源源動力, 也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效益的有效保障[1]。本文以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呂梁為研究對象, 在了解呂梁水資源, 土地等自然資源概況的基礎上, 嘗試對當前農村農業現代化發展概況進行分析和研究, 并得出經濟發展水平落后、農村勞動力不足、農業結構不合理、市場競爭壓力大是制約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土地流轉、提高農民素質、發展農旅融合特色產業, 以及推動“互聯網+農業”等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呂梁市,互聯網+農業

參考文獻

[1] 楊萬江.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有益探索——以浙江省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4, 11:1-9.

[2] 劉志勇.呂梁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 2015.

[3] 問星星.李利平.呂梁市城市雨水利用規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電子版) , 2015年12期

[4] 潘仲尼, 王廣斌, 張航瑞, 曹江菲, 靳麗偉.呂梁市特色農業發展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 2016, 09:97-100.

[5] 鄒漢清.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發展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 2013

[6] 武美香, 況明生, 馬義娟.呂梁市耕地資源的動態變化及可持續利用[J].安徽農業科學, 2010, 22:11915-11917+11925.

[7] 張曉婧.呂梁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 2014.

[8] 邢子英.山西省呂梁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研究[D].山西大學, 2008.

[9] 張紅麗.呂梁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農機, 2013, 05:163+166.

[10] 劉媛林.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J].農業技術與裝備, 2013, 06:24-25+28.

[11] 崔廣哲.呂梁方志考述[J].呂梁學院學報, 2015, 02:54-61.

[12] 伊恩橋.“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選擇[J].農技服務, 2016, 15:183.

[13] 陳紅川.“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 2015, 16:143-147.

[14] 柳百萍, 胡文海.安徽省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 2011, 10:16-20+110

[15] 郭曉鳴, 廖祖君, 張鳴鳴.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及對策建議[J].農業經濟問題, 2011, 12:10-14.

[16] 鐘勉.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業現代化的幾點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 2012, 08:4-6.

[17] 任高龍.關于互聯網在現代農業中應用的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 2015

[18] 惠文靜.電商模式下“互聯網+現代農業”前景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6

[19] 柏振忠.現代農業視角下的農業科技推廣人才需求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 2011

[20] 徐貽軍.湖南現代農業發展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 2009.

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在農業發展的新階段,緊緊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勢在必行。但是,目前我國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仍存在不少問題,亟需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加以解決。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信息資源

農業信息服務體系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對于實現我國農業和農村今后10年的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尋求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及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認準加快農業信息進村入戶的發展步伐,不斷創新探索實現的途徑,關鍵在縣鄉兩級如何抓落實。也就是如何進行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的建設。

1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

1.1信息體系不健全,無專職隊伍,運轉效果差目前全國大部分的縣鄉和地州市都沒有專門的農業信息中心,信息員都由農業系統內有關人員兼職,無專職人員,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業務和工作難以落實,嚴重制約了基層農業信息服務工作的展開。

1.2農業信息資源缺乏,實用性差農業信息化的重要內容是信息資源。我國農業信息資源嚴重不足,結構失衡,相應農業信息數據庫缺乏。上市信息品種少,特別是國外信息少,未來信息少,能夠滿足特定需求的信息少,指導農民生產、真正適應農業的信息太少,為領導決策和農民生產決策的信息少。目前,全國雖有農業信息網站 2 200多個,但是網上綜合性的信息多,專業性的信息少;交叉重復的多,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價值的信息分析和對未來農業經濟形勢的預測,不能較好地分析農產品生產和市場狀況,使一些農業信息對農民的生產經營不具有指導性,這些都阻礙了農民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

1.3農村信息人才缺乏,農民業務素質不高當前,農村信息人才非常缺乏,不僅總量相對較少,高層次的信息人才缺乏,而且層次分布也不平衡,大量信息人才集中于城區。根據農業部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2002年的調查,多數農民還是依靠農戶之間的交流和示范來獲取信息?,F有的信息工作人員,專業的少,兼職的多,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許多信息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從事上網瀏覽、收集信息、網絡維護維修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對信息加工整理和利用難度更大,對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掌握不夠全面,對經濟前景的分析判斷能力差,達不到農業部提出的“會采集、會分析、會傳播”的“三會”要求,其水平直接影響了農業信息服務的效果。

2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功能設計

針對農村社會發展對信息的需求特點,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在設計上應突出五大功能 :

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功能圖

2.1農產品供求信息收集與發布功能作為使信息網絡實現直接經濟效益的功能,應為農產品生產提供方便可靠的農產品供求信息,便于生產者組織適當規模的農產品生產,促進農產品流通,并取得最大的經營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2政策宣傳功能基層信息不靈直接影響到黨和國家農業政策的實施效果,因此,要把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成宣傳黨和國家農業政策和法規的基層陣地,近兩年中央一號文件和稅費改革精神在我省的宣傳與貫徹落實,農業信息網絡就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2.3科技普及功能要利用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網絡,推廣普及農業科研成果、農業生產技術、新品種引進等農科知識,以加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和生產能力的提高。

2.4政務監督功能通過在鎮村信息公布欄設立政務信息,促進鎮村政務公開工作,加強鄉鎮黨委、政府與企業、農民的聯系,方便群眾辦事,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3加強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的策略

3.1應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建設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落實基層農業信息建設的任務以省、市農業計算機信息網絡為依托,由電信部門加大投入,加快縣通鎮的傳輸線路建設,實現寬帶(ADSL )上網,克服撥號上網的各種弊端,形成完整的本地縣、鎮計算機信息網絡,實現省、市、縣、鎮信息網絡互聯互通。

3.2整合信息資源,促進農業信息化園區建設結合基層實際情況,把有用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及時進行匯總、歸納、分析、預測,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各種服務。建設綜合信息園區,加快對農業重點領域信息技術開發和科研項目的攻關,進行管理信息化,開發適合于農業生產管理的軟件,促進基層農業信息化建設。

3.3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的力度,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農業信息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F代農業是建立在現代高新技術基礎之上的, 我們應該堅持把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力素質作為加速農業信息化的首要推動力。具體地說: 一是要加強以改良品種為主的農業科技攻關; 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絡, 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 三是全面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 四是大力提高鄉鎮企業的技術素質, 促進鄉鎮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有條件的企業要組建自己的研究開發機構, 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

總之, 加強和推進基層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要在政府的統一規劃下, 加快農業信息網絡建設, 以農業信息網絡建設與應用帶動農業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同時加強農業信息技術應用過程的再創新, 提高農業信息技術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 推動軟件業的發展。通過農業信息咨詢服務、軟件開發、電子商務和其他途徑, 促進農業信息經濟的發展壯大, 進而帶動農業現代化的快速推進。

參考文獻

[1] 農業信息化2005 年走向[N].中國財經報.2005.1.20.

[2] 魏秀芬.我國農村市場信息服務和市場信息需求利用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5,5.

[3]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農業信息體系建設專題研究[M].2002.

[4] 張淑芬,徐洪林,龐紅.中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研究[J].現代情報,2004,(11):89-91.

[5] 鄭鐵,劉健.農業信息體系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J].農業經濟,2004,(10):13-14.

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范文第6篇

在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一方面耕地等農業要素市場在農村各地自發地發育,另一方面農戶對耕地等農業要素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耕地流轉,特別是租入租出,對農業生產要素配置及其農業產出將會產生重要影響。當前,我國各地耕地流轉情況差異懸殊,壓抑耕地流轉和違背農民意愿強制流轉沖動并存,耕地撂荒和租金過高并存,需要從規范耕地租賃、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以及配套推進農村改革和發展等方面加以完善,既要活躍耕地流轉市場,又要保護好農民權益;既要提高耕地配置效率,又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一、農業要素市場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一些農戶對戶外的農業生產要素需求不斷增長,而另一些農戶則愿意提供農業生產要素。當一部分農戶對農業要素產生了需求,而另一部分農戶愿意有償地提供農業生產要素,需求力量與供給力量必然催生出農業要素市場。這種要素市場雖然在多數地方尚未建立起有形的市場,但是農戶間,或者種植大戶與農戶間,或者農業企業與農戶間的農業要素交易在農村日益活躍起來。

農戶通過參與農業要素市場,有助于促進農業生產專業化、規?;?,有助于促進農業服務社會化?,F代農業是建立在專業化和規?;幕A上的。盡管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絕大多數農場是兼業化農場,農業生產是兼業化農場收入來源的一小部分,但是農產品市場貿易量絕大多數是由專業化大規模農場提供的。農戶在要素市場上通過雇傭勞動力、流轉耕地和融資,以及獲得技術等服務,能夠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從事更加專業化的生產。

從改革初期來看,農村中不同農戶資源差異相對較小,一個集體中的成員基本上是按照人均分配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經濟的發展,農戶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根據國家統計局對我國農戶調查的資料分析,農村中高收入農戶人均純收入與低收入農戶人均純收入之間的差距超過城鄉收入差距。為什么農村改革初期農戶要素資源比較均等,而隨著時間推移,農戶收入出現明顯的分化,這與農戶間要素資源的邊際生產率差異是密切相關的。

在農業實行農戶家庭經營基本制度的條件下,如果農業要素市場受到壓抑,單個農戶生產可能受到某個瓶頸資源的約束,這既限制農業產出水平的增加,又制約農戶收入的提高。筆者在農村調查中了解到,在同樣的村莊同一村民小組中分配到同樣的耕地資源,但是農戶間收入差距很大,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要素資源質量的差異及其帶來的邊際生產率的差異。

初步的一些實證研究表明,我國通過耕地規?;洜I后,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生產率,這意味著我國農用地經營存在著規模經濟,隨著農用地經營規模的擴大,單位生產成本呈現出下降態勢。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農用地流轉市場活躍,租金提高快,在農產品價格上漲因素之外,也可能與農用地經營的規模經濟有著非常大的關系。

農用地轉出后,是提高了土地的生產率,還是降低了土地的生產率,可能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在中國,農用地流轉中只有一部分是需要支付租金的。如果不需要支付租金的農用地流轉,由于轉入耕地的農戶不需要承擔流轉成本,這部分轉出的耕地生產率可能較流轉前低,也可能較流轉前高。在廢除農業稅后,無論哪種情況,對于耕地轉入戶來說,其邊際產出都可能是有利的。而在需要支付租金的情況下,耕地租出農戶往往需要租入農戶支付土地邊際產出以上的租金,否則寧愿自己耕種。耕地租入戶為了補償支付出的租金,可能會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合理安排生產,設法將土地生產率提高。

筆者在山東平度調查時了解到,當地一個種植大戶從當地其他農戶租入耕地時支付租金700元/畝。據該種植大戶介紹,當地糧食補貼按實際種植面積計算,并由種植戶獲得補貼,每年從政府獲得的補貼約100元/畝;租入耕地后每年種植兩茬,一茬為冬小麥,另一茬為玉米,每茬糧食銷售后獲得的純收益約600元。這樣,該農戶租入耕地后每年可以獲得600元/畝的純收益。而當地小規模種植戶一般是兼業戶,由于土地生產率相對較低,每年往往只能獲得600元/畝以下的純收益。因此,耕地通過租賃既提高了土地生產率,又使租出戶和租入戶都獲益。

國內一些學者想當然地認為我國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后,不但可能帶來“撂荒”問題,而且可能減少農戶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導致土地產出率的下降,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實際上,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從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后普遍地出現了農產品單產的提高。從學理上說,如果農戶有農業要素市場可以利用,當家庭勞動力安排了非農就業,也不會對農業生產帶來消極影響。

對于一個農戶家庭來說,如果其原有勞動力的邊際生產率大于零,在不利用農業要素市場的情況下,且農戶勞動力又不愿放棄原有的閑暇時間,毫無疑問,這個家庭發生了勞動力轉移后,必然會對農業產出總量產生影響。但是,如果這個家庭利用農業要素市場,如增加雇傭勞動力,或者購置或者租賃農業機械設備,或者直接外購農機服務,或者將耕地租出,則這個家庭勞動力發生轉移后,全社會的農業產出總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農業要素市場發育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推動力量?,F代農業發展是一個引進新的生產要素并不斷優化配置的過程。農業要素市場的形成和發育,實現了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有效地避免了一部分農戶的農業生產要素退出農業而可能產生的農產品供給沖擊,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因此,為了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的同時協調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要加快培育農業要素市場。

二、我國耕地流轉市場發育具有自發的內在動力

耕地流轉市場是農業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業勞動力轉移后,我國一些農戶已經放棄了農業生產,轉出承包地成為租出地供給來源。而農村中一些農戶擁有從事農業生產的比較優勢,選擇農業生產,對租入地需求強烈。這種農用地租入租出的情況在不同地方雖然存在著明顯差異,但是總體上呈現出增多的態勢,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耕地流轉情形相對更多。

根據《中國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匯編——農民卷》,全國曾轉出過耕地的農戶(包括租出、包出過耕地的農戶)為1525萬戶,占全國農戶的比重為6.9%;曾轉入過耕地的農戶(包括租入、包入和其他形式轉入耕地的農戶)為1804萬戶,占全國農戶的比重為8.2%。比較而言,轉入過耕地的農戶相對較多,而轉出過耕地的農戶相對較少。

在耕地流轉過程中,一部分耕地可能是親朋好友間轉入轉出的,這部分流轉的耕地可能沒有發生租金,而另一部分可能是需要支付租金的。根據《中國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匯編——農民卷》,全國租入或租出過耕地的農戶為3282萬戶,占全國農戶的比重為14.8%。

我國不同地區參與耕地流轉農戶的比重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比較而言,經濟繁榮的特大城市和經濟相對發達的省份,農戶參與耕地流轉的比重相對較高。根據《中國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匯編——農民卷》,上海有近三分之一的農戶曾轉出過承包地,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戶租入或租出過承包地。類似地,浙江、北京和福建轉出過耕地的農戶所占比重都超過了20%,這三個省份租入或者租出耕地農戶所占比重都超過了25%。

經濟相對落后的省份,參與耕地流轉的農戶所占比重相對較低。河北、河南和甘肅轉出過耕地農戶所占比重都沒有超過3%,轉入耕地農戶所占比重沒有超過4%,而租入或者租出耕地農戶所占比重在5—6%之間。

從農村常住戶轉入的耕地占實際經營耕地面積的比重來看,根據《中國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匯編——農民卷》,全國平均水平為10.8%,而一些轉入耕地比較多的地區農村常住戶轉入的耕地比重占實際經營耕地面積的比重超過了20%。在農村常住戶實際經營的耕地面積中,轉入耕地所占比重超過20%的省份有5個,從高到低排列分別是黑龍江、上海、浙江、福建和新疆。

如果按照全國四大區域來看,東北地區農村常住戶實際經營耕地中,轉入耕地面積所占比重達到了20.6%,而在東部地區這一比重只有7.5%。這可能與不同區域生產的農產品種類存在著差異有關。一般來說,東部地區生產糧食的農戶相對較少,而生產園藝作物的農戶相對較多,而東北地區是我國糧食主產區,從事園藝作物生產的農戶相對較少。糧食屬于耕地密集型的生產,對土地規模依賴性較強。因此,東北地區農戶轉入的耕地所占比重相對明顯地高于全國其他地區。顯然,生產不同農產品影響農戶轉入耕地規模的結論是否正確,需要深入研究,因為上海不是我國糧食主產區,但是農村常住戶轉入耕地的比重仍然達到了27.6%,僅低黑龍江0.3個百分點。

農村勞動力轉移,引入新的生產要素,都可能打破原有的耕地與其他要素的平衡配置,帶來不同要素邊際生產率的變化,產生農用地與其他要素的重新配置要求。在集體產權制度下,農用地流轉市場沒有發育的情況下,農戶間往往會進行農用地的調整。即使在農業稅時代,農戶間調整承包耕地也會發生。而隨著國家賦予農戶對農用地承包期的不斷延長,促進了農用地流轉市場的形成,農用地租入租出替代了農戶間耕地的調整。特別是農業稅的廢除、農業補貼政策的實施、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的預期,農戶間承包地的調整難度越來越大,而農戶通過耕地的租賃市場重新配置農業生產資源及其要素越來越普遍。

近年來,我國農村中涌現了大量的種養大戶和合作組織。一些企業、種養大戶和合作組織也將城市中的資本和技術帶到農村投資農業。這些新型農業微觀組織是農業要素市場的需求者,更需要在農村中從農戶手中租入耕地。從長期來看,我國農業要素市場將會更加活躍。

三、完善我國耕地流轉市場的對策建議

家庭承包經營是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會毫不動搖地堅持。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家庭經營要從在家庭內部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向充分利用農業要素市場并注重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制約我國農業集約化投入水平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農業規?;洜I。在農戶家庭承包經營體制下,實現農用地規模經濟,必須促進耕地流轉。

(一)制定有效規則規范耕地租賃

在農村實際調查中了解到,現在農戶間耕地流轉普遍限定在親朋好友之間,流轉的規模極其有限。超越親朋好友之間流轉耕地,難度相當大。有些農戶寧愿把種糧當成副業,對于是否有收成無所謂。還有一些農戶隨時想把租出的耕地要回來。各地普遍存在著耕地流轉難度大,流轉價格不合理,一些地方耕地租金水平過高、上漲過快,部分農民眷戀土地,耕地租入租出的糾紛時有發生。耕地流轉中,既有剝奪承包戶權益的,也有規模經營戶因為少數農戶要價過高而無法優化資源配置的。農業生產要素流動受到限制,一方面需要擴大耕地的農戶無法得到耕地,另一方面存在著撂荒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與耕地租賃市場交易規則不完善密切相關。

長期以來,我國多數地方的耕地流轉市場的發育主要靠內在動力。同時,也有一些地方通過行政力量推動耕地流轉。行政干預耕地流轉,可能會違背農民意愿,損害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甚至有少數地方,強制流轉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后,通過以租代征的方式,將農地非農化,造成耕地的流失。由于少數地方以行政力量推動耕地流轉而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造成全國普遍地對耕地流轉市場交易比較謹慎,甚至采取壓抑政策。正是由于對耕地流轉市場采取謹慎的態度,導致全國對耕地流轉市場發育缺乏頂層設計。雖然正式政策文件反復重申鼓勵耕地流轉,但是一直沒有引導耕地流轉市場發育的可操作性的具體規則。

由于缺乏有效的耕地租賃規則,耕地流動受到限制,要么無法流動,要么在小范圍內流動。我國農用地流轉的難度大,部分原因是交易成本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原集體成員平均地分到耕地,規模小,地塊多。這使得租入地的農戶要與比較多的租出地農戶進入商談,交易成本相當高。這就要求必須通過組織創新和交易規則創新,降低交易費用,形成合理的租金價格,促進交易規模擴大,以緩解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要素制約。

(二)配套改革促進耕地租賃市場完善

不可否認,對耕地流轉市場發育采取謹慎態度,還有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城鄉二元結構將外出農民工社會保障擋在城鎮體系之外,農民對耕地轉出后存在著后顧之憂方面的原因。為此,要切實加快人口城鎮化,讓更多農民進城并享受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同時大力提高農村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實現城鄉居民享受同等的社會保障水平。

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土地流轉,還需要深化農村土地改革,將農戶家庭對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長久化落到實處。加快修訂《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規范農用地流轉,保護農用地租入租出者權益。對于工商資本進入農村實行規范化管理,凡是放棄農業生產經營的企業租用的農用地,都要終止農用地租賃合同,重新進入農用地流轉市場。

(三)加快土地整治促進耕地流轉

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耕地租入需求強勁,租金過高,而另一些地方,則出現耕地撂荒的問題。全國目前大約有3500萬畝耕地常年撂荒。耕地撂荒與集中使用難同時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耕地質量因素。

耕地質量不高,如耕地的土壤肥力差或者不具備抗旱排澇的條件,或者由于地塊太小而不易機械化耕作,都可能導致流轉不出去,或者租不出去。對于質量不高的耕地,必須要長期投資,包括增加有機肥,或者增加新的土壤層,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進行耕地整治。提高耕地質量,還必須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投入龐大。關鍵要完善投入機制,改進配套投資政策。針對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環節,要重點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加強中低產田改造,為農用地流轉和農業規?;洜I創造條件。

要把農業基本建設和產權深化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條件,促進耕地依法、自愿、有償流轉。把農村土地整治、農田基本建設、土地產權確認登記整合推進,改變我國長期存在的農田水利投入多、不見效惡疾。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上一篇:有種愛叫放手范文下一篇:小小彬電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