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物學與倫理學論文范文

2023-10-07

生物學與倫理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伴隨經濟的高速發展,給人類帶來了不只是生活上的便利和生存的安全感,同時也帶來了物質資源的枯竭和生態的破壞甚至還有戰爭與貧窮等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否應該為經濟學發展的后果,還是由于倫理學的缺失造成,顯然不能簡單加以斷定,但是沒有經濟學的應用和發展,就不能有眾多的溫飽和富裕,沒有倫理的社會就不能有生活的平靜和幸福,因而經濟學與倫理學的緊密結合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經濟學;倫理學;發展

在社會活動和交往中,經濟與倫理都是人類文明的基礎和結果。在經濟學與倫理學相對獨立的發展中,形成經濟學與倫理學分離,這種分離同時造成經濟學和倫理學發展不足和缺陷。促進經濟與倫理的共同發展,增進人們的幸福,正確理解經濟學與倫理學之間的關系,不僅是經濟學面臨的問題,也是倫理學研究本身的要求。

一、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

經濟學的英語Economics源于希臘文“oikonomia”是由詞源“oikos”,意思是家庭、家族、財產權(family,household,estate)以及“nomos”(規律,管理)組成而來,從逐字上來看是指家族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F代意義上的“經濟學(economics)研究的是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并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盵1]

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簡稱《國富論》)是近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秶徽摗分蟮淖杂芍髁x經濟繁榮的背后漸漸顯露出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必然和社會財富分布不均、貧富懸殊的弊端。德國的卡爾·馬克思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的代表是其勞動力,而自由資本主義經濟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為目的。馬克思在其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中提出“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和“剩余價值”等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發展中的階級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進入20世紀,亞當·斯密所主張的自由資本主義已呈現出種種的病態和危機。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主義打破了“看不見的手”的教條,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經濟學的主流。而凱恩斯本人也被譽為“戰后繁榮之父”,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界,理論經濟學通常稱為一般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經濟學,即政治經濟學,如前所述,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的生產方式或生產關系的發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的,包括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原始公社、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壟斷前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三個部分。馬克思經典作家認為生產力反映生產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至此,經濟學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人類歷史和思想的進程。

二、經濟學與倫理學的源與分

在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觀點是:政治學、倫理學、政治經濟學是三位一體,阿馬蒂亞·森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學科曾經認為是倫理學的一個分支?!辈⑶抑赋隽私洕鷮W有兩個不同的根源,其中一個根源于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開篇中把經濟學與人類行為的目的聯系起來,指出經濟學是對財富的關注。亞里士多德把政治學視為“指揮者的藝術”,強調政治學必須使用包括經濟學在內的“其他科學”,并且認為表面上看經濟學的研究僅僅與人們對財富的追求有直接的關系,但在更深層上,經濟學的研究還與人們對財富以外的其他目標追求有關,包括對更基本的目標的評價和增進,因此經濟學研究最終必須與倫理學研究和政治學研究結合起來。另一個根源在于“工程學”。工程學的特點就是只關心最基本的邏輯問題,而不關心人類的最終目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東西能夠培養“人的美德”或者“一個人應該怎樣活”等這類問題。經濟學與其他科學的結合,正如《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所說的“掙錢是不得已而為之,財富顯然不是我們真正的要追求的東西,只是因為它有用或者因為別的什么理由?!盵2]

同出一人之手的理論,《國富論》與《道德情操論》的問世,更是將邁入現代工業社會中的人們推向了“自利”和“利他”的劇烈沖突的兩難選擇境地。誠如有些學者談到,亞當·斯密在肯定“自利”的同時并不排斥“利他”,而且認為正是人們這種主觀上的“自利”行為,客觀上產生了“利他”的結果?!霸谶@場合,像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并不因為事非出于本意,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盵3]在《道德情操論》中,斯密同樣提到“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們對生活必需品作出幾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給全體居民的情況下所能作出的一樣分配,從而不知不覺地增進了社會利益?!钡豢煞裾J的是“利他”的初衷首先是“自利”。在《國富論》中,斯密談到,“我們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或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于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自己有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利?!盵4] 據此,斯密以人的“利己心”為基本立足點,構建了自己的經濟理論體系。在《道德情操論》第六版中,斯密也談到,“欽佩或近于崇拜富人和大人物,輕視或至少是怠慢窮人和小人物的這種傾向,雖然為建立和維持等級差別和社會秩序所必需,但同時也是我們道德情操敗壞的一個重要而又最普遍的原因?!盵5]以致“為了獲得這種令人羨慕的境遇,追求財富的人們時常放棄通往美德的道路。不幸的是,通往美德的道路和通往財富的道路二者的方向有時截然相反?!盵5] 依此看來,經濟與倫理的關系不論是否完好的一致,顯然二者在理論的考量上和實際中都存在著某種對立。這種對立的現實造成了經濟學的貧困,正如阿馬蒂亞·森的那樣“經濟學的貧困化主要是由于經濟學與倫理學的分離而造成的”[2]。

三、經濟學與倫理學的緊密結合

經濟學中獨特于倫理學的方面考量,不排除能夠更加促進經濟學發展自己獨特的方面,而且經濟學推理受到“工程學”方法的影響才取得了非常實質性的發展,但值得注意的,不是經濟行為或活動可以不倫理,遵守倫理的要求是決不能因此含糊的,這是社會文明發展前進的基本前提,阿馬蒂亞·森指出對自利行為的假設的濫用已經嚴重損害了經濟分析的性質,經濟學與倫理學的嚴重分離鑄就了當代經濟學的一大缺陷。經濟學其實正如它已經表現出的那樣,可以通過更多、更明確地關注構成人類行為和判斷的倫理思考而變得更有解釋力,一些倫理思考也可以用經濟學正在使用的各種方法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F代經濟學的發展,倫理學方法的重要性已經被嚴重淡化了,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和政治學的更加廣泛意義上面論及的經濟學作用(《尼各馬可倫理學》,第I 卷)。經濟學問題本身就有可能是極為重要的倫理學問題,包括蘇格拉底的疑問:“一個人應該怎樣活著?”

必須清楚的是“在討論自利行為問題時,區分以下兩種不同性質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人們的實際行為是否唯一地按照自利的方式行事;第二,如果人們唯一地按照自利的方式行事,他們能否取得某種特定意義上的成功,比如這樣一種或者那樣一種的效率。這兩個問題都與亞當·斯密有關。人們常常引用關于自利行為的普遍性和有效性的觀點。事實上,并沒有證據表明他相信這兩個命題中的任何一個?!盵2]經濟學在理論上需要的假設,其無倫理的利他考量并非意指經濟學的不倫理。阿馬蒂亞·森指出“極為狹義的自利行為假設的廣泛使用,已經嚴重限制了預測經濟學研究的范圍,使其很難分析由行為多樣性所引起的廣泛的經濟關系?!盵2]而且“根據‘自我目標’的選擇,每個人都應該采取非合作的策略,但其結果卻比采取合作的策略要差” [2]。如果一個從社會策略的角度進行行為選擇,關心“囚徒的困境”中他人的目標而采用合作的策略具有一定的適宜性:“它對我們所有人各自的目標都更為有利?!盵2] 無論社會關系或者利己的經濟關系中,如果毫無利他或合作可能,并不能得到期望的目標,而且很可能讓人類走向終結或者要么走向革命的道路。

阿馬蒂亞·森強調,更多的關注倫理學,福利經濟學可以得到極大的豐富;同時,經濟學與倫理學更加緊密的結合也可以使倫理學研究大受裨益,經濟學與倫理學是否應該有更多的聯系,卻不能根據這些事情是否容易做到而定,而要看這樣做是否值得,而且可以期望得到的回報是相當大的。

參考文獻:

[1][美]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經濟學 [M].蕭琛,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2.

[2][印度]阿馬蒂亞·森.倫理學與經濟學:第1版[M].王宇,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9-87.

[3][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4:27.

[4][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14.

[5][英]亞當·斯密.德情操論[M].蔣自強,欽北愚,朱鐘棣,沈凱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72-230.

[責任編輯 劉嬌嬌]

生物學與倫理學論文范文第2篇

2、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培養路徑研究

3、談通過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交匯與融通實現教師專業發展

4、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教師德性研究的發展與反思

5、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路徑探究

6、人工智能時代的知識教學:誤用后果、歸因與破局

7、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體系的構建

8、盧梭智力教育觀及其道德評價

9、“互聯網+”時代的教師倫理:從他者型塑轉向自由審美

10、當代教師德性研究述評

11、教師教學生活如何走向幸福

12、中小學師德建設的基本要求與新途徑探析

13、淺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師德養成

14、高職院校轉型升級期師德建設探究

15、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的反思

16、師愛在育人實踐中的價值提升策略探析

17、以雙向融合為突破口,帶動高?!罢n程思政”的整體改革

18、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師與行業人才雙向交流機制探索與實踐

19、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現實危機與本真回歸

20、師德建設視域下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信仰與教育

21、從教師職業道德出發談教師幸福

2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形象的演變與審思

23、淺談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24、生物醫學高新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促進醫學倫理教育的思考

25、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26、體育教師行為失范及調控

27、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失范原因及對策探析

28、教師專業倫理規范的制度化探析

29、發達國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的職業形象及其啟示

30、中美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文本分析及建議

31、追尋專業倫理:中美師德規范比較

32、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3、基于綠色教育理念的學校課堂倫理的構建

34、淺議新時期教師師德的內涵

35、教師職業角色發展的嬗變及倫理反思

36、淺談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

37、內外兼修:論中小學師德建設的困境與突破

38、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39、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要求及其提高途徑

40、護理倫理素質的現狀分析與護理倫理教育研究

41、社會轉型背景下師德評價的原則探討

42、初探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原因分析及其解決辦法

43、高職生職業道德素養提升研究

44、縣域推進師德養成教育的價值與路徑

45、為何而教:體育教師專業道德建設的基礎

46、論《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六結合”教學法

47、淺議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

48、我國幼兒園教師教育研究學術史:70年回顧與展望

49、小學教師專業倫理品性的內涵、結構與涵養

生物學與倫理學論文范文第3篇

2、重慶市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的分析

3、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國際冰雪運動研究熱點演化及核心聚類特征分析

4、淺談中等衛生學校生物實驗教學

5、高考生物學實驗題題型初探

6、氧化應激狀態下心肌細胞中長鏈非編碼RNA的差異表達譜分析

7、“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教學體會

8、將諾貝爾獎滲透到高中生物學教學中

9、2008年與生物學科有關的國內、國際重大新聞

10、2007年與生物學科有關的國際、國內重大科技新聞

11、基于生產實踐活動改善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初步研究

12、倦怠與生理疾病關系的研究現狀及展望

13、維生素D在支氣管哮喘中的研究進展

14、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15、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問題與改進策略

16、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探索

17、“野生稻”轉性研究:日本學者的利弊得失

18、高校生物學類實驗課程教學設計模式初探

19、酚類抗氧化劑知識引入高中化學

20、生物專業師范生實驗教學能力的現狀調查與建議

21、優化實驗教學 提高生物學教學的有效性

22、重視高中生物實驗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23、民族醫學院校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24、關于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的初探

25、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實踐探索

26、太陽底下(長篇小說)

27、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28、兒童語言習得相關理論述評

29、政治意識形態:影響因素、心理機制及作用

30、淺談人教版生物教材插圖在教學中的有效利用

31、十字路口的考古學:新在哪里

32、淺談如何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33、國內外民族偏見理論及研究現狀

34、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論壇

35、短學期制下《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36、注重生物實驗教學 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37、青少年高冒險行為與大腦發展

38、醫學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全英文教學體會

39、細胞膜滲透性實驗教法改進

40、三維打印機開啟新領域

41、虛擬實驗技術在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42、生物學基礎實驗中心建設的探討

43、初中生物實驗的課堂控制

44、丹參及其復方制劑用于與微循環障礙有關疾病的研究進展

45、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46、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

47、運動抗抑郁作用的神經營養假說

48、植物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49、中國傳統音樂在兒童孤獨癥干預性治療中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生物學與倫理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我國高校生物學領域本科教育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三個密切相關的專業,并制定了相應的專業規范。如何體現各自的科學、技術及工程內涵與特色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人才市場和報考學生和家長極為關心的現實問題。生物科學專業為典型的理學專業,培養科學型和教學型人才,授理學學位;生物技術專業以理為主、以工為輔、理工復合,培養應用研究型或技術型人才,授理學、農學或林學學位;生物工程專業以工為主、以理為輔、工理復合,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授工學學位。本文進一步通過比較分析三個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及實踐環節設置,提出一些參考意見,以期為專業的進一步規范、教學計劃的修訂,為社會及學生和家長的專業選擇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專業規范;比較分析

一、引言

我國高校生物學領域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三個密切相關的本科專業,并制定了相應的專業規范。如何體現各自的科學、技術及工程內涵與特色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人才市場和報考學生和家長極為關心的現實問題。本文通過比較分析這三個專業的本科專業培養規范,上提出一些參考意見,以期為專業的進一步規范、教學計劃的修訂,為社會及學生和家長的專業選擇提供參考。

二、專業類型

生物科學專業為傳統典型的理科專業,培養科學型和教學型人才,授理學學位;生物技術專業以理為主、以工為輔、理工復合,培養應用研究型或技術型人才,授理學、農學或林學學位;生物工程專業以工為主、以理為輔、工理復合,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授工學學位。其專業類型的描述和劃分比較清晰明了,比較規范和恰如其分。

三、培養目標

從專業規范中培養目標的描述(見表1)來看,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兩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差異很小,僅有從事生物科學與從事生物技術之差,但從目前的就業市場來看從事生物科學與從事生物技術差異很小,難以界定。而從專業類型可知,生物技術專業可授理學、農學或林學學位,這些特色理應在培養目標中有所體現。

四、公共基礎課

在三個專業的本科培養規范中,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兩個專業的公共基礎課(人文社科和自科)完全一致(見表1),而生物工程的公共基礎課形式上有一定差別,可本質上看不出有多少差別,也缺乏需有差別的理由。從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要求來看,三個專業的公共基礎課要求可統一,學分要求也應統一,要求工科學生在這一環節增加近一倍的學分極不公平。線性代數等可在公共基礎選修要求中解決。

五、專業基礎課

專業基礎課的設置體現了從科學、技術到工程的循序漸進過程(見表1)。然而從科學到技術的差異很小,僅增加了工程基礎課4學分(約11%),應為技術基礎課,且應明確例舉。從技術到工程的專業基礎課要求有了明確的變化,按課程類別從科學到工程變化率近50%。學分的控制宜統一,且應規定生物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最低學分要求中技術基礎課學分應達20%以上,生物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最低學分要求中工程基礎課學分應達40%以上。且可給出典型的工程類專業基礎課名錄,如機械零件、電子電工基礎等課程。另外生物工程專業基礎課將《機械設計基礎》列為可有可無的選修會造成該專業工程基礎的嚴重缺陷,且應在生物工程專業的專業選修課中保留生物技術專業的細胞工程、酶工程等選修課(見表1)。

六、專業課

專業課的設置也體現了從科學、技術到工程的循序漸進過程(見表1),從科學到技術的專業課調整率達30%,而從技術到工程的專業課雖然有較大變化,但所列舉的課程多為非典型的工科專業課(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回避了典型的工科專業課如氨基酸工藝學、抗生素工藝學、有機酸工藝學、釀造酒工藝學等。學分的增加也不盡合理,三個相近專業,不論理科還是工科,學分基本要求應盡可能一致。向上浮動及在各選修課程間適當調整則是各校應有一定的自主權。另外生物工程是典型的工藝類專業,專業必修課缺工藝類專業應有的分析檢測課也會給工藝過程及產品研發和生產中的質檢質監和質控及產品安全留下隱患,故建議3+X模式中3應包含專業分析、X應例舉氨基酸工藝學、抗生素工藝學、有機酸工藝學、釀造酒工藝學等。

七、實習及畢業實踐環節

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實習及畢業實踐環節完全一致(見表1),未能體現從科學到技術的差異特點以及生物技術可授農學或林學學位的特色。畢業設計是工科工藝類專業最為特色的實踐環節,但在許多學校以“畢業設計(論文)”的形式出現,實際實施則只做畢業論文,沒有畢業設計,使畢業設計名存實亡,致使許多學校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根本就不知道何謂畢業設計,許多學生甚至把畢業論文當作畢業設計。建議明確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為必修環節,可以設計論文二者兼顧,至于是“大設計小論文”還是“大論文小設計”可依各校情況而定,唯有如此,生物工程專業才能名符其實。

八、師資要求

師資的最低要求在規范中描述不盡一致,應加以統一。且應規定專業課的師資要求,因為能承擔專業課的老師一般能勝任專業基礎課,而能承擔專業基礎課的老師則不一定能勝任專業課。這在工科尤其如此。故除規定學歷職稱要求外,應規定專業要求,即“本科為相應或相關專業”的師資應大于專業師資總數的50%。

九、其他

近年由于社會辦學、企業辦學、校企合作、產學研合作、網絡教學、數字圖書資料等多元化和多樣化的辦學形式和方式的發展,統一實踐等硬件條件形式較為困難,而且也不符合時代要求。建議教室(專用或生均面積)、專業課實驗室(面積及專用設備)、圖書資料數據庫量設定為剛性要求,研究所(室)或技術中心、實習基地規模和數量等宜設定為柔性、選擇性或特色要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科學專業規范[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1,1(2):3-9.

[2]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技術專業規范[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2,2(1):3-10.

[3]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工程專業規范[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2,2(2):3-10.

[4]陳朝銀,余旭亞,林連兵,孟慶雄,劉麗.生物工程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D].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生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研討會論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陳朝銀,熊向峰,韓本勇.生物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兼做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與探索[J].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通訊,2011,(8):26-28.

生物學與倫理學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級心理委員 大學生心理素質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教育實踐的需要,高校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把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涵。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通過諸多教育手段使學生形成和提高心理技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健全和完善人格。既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大學生在心理方面的障礙。

一、 生活園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與學校培養的人才提出全面發展早日成才的要求。目前,大多數學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們有較高的智力水平,努力向上,積極進取,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適應能力,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大學生的心理狀態不良,主要有焦慮癥、恐怖癥、疑病癥、強迫癥、神經癥、抑郁癥和情感危機等6種心理障礙。[1]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期,生理也正迅速變化,處于成熟與不成熟之間,他們對某些變化感到迷惑不解,難以適應。社會責任的壓力、競爭的壓力,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所帶來的壓力都會致學生的焦慮、不安和心理壓力過于沉重,而出現心理上的失調,出現心理障礙。另一方面,校園文化中的消極因素也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成長。如:學習生活的緊張;是課余生活的單調化;雙休日生活的乏味;人際關系的復雜化,也會嚴重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此外,學校教育重智育,輕德育、體育和勞動,偏重于智力因素而忽視非智力因素以及被人誤解、失戀等都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當然,學生的個體內部心理因素的影響也是一個方面,它包括心理素質脆弱、個性特征的影響,心理發展中的矛盾影響,人生觀的不成熟、不穩定等等。

現在學校德育工作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因為在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踐中,往往沒有充分遵循和應用心理科學來對照、分析教育對象,沒有依據青少年學生年齡階段及其心理學特征來設計教學內容、形式和方法,因此,德育工作往往脫離青少年學生的實際,效果不是很理想。只有充分認識到努力加強和提高學校的健康教育,并把德育作為不可缺少的內容來抓,才會促進德育工作開展,使思想教育工作卓有成效。

二、 大學生的心理毛病

1、愛貪小便宜

貪小便宜的危害:(1)貪小便宜的人表面看多占了一些東西,但卻失去了一個可貴的品質——誠實。貪小便宜的人為了得到一點兒便宜有時要弄虛作假、欺騙別人,這是不誠實的表現。(2)貪了小便宜,也會給別人留下一個愛占小便宜的壞印象,而被人看不起。(3)如果養成愛占小便宜的習慣,在小便宜面前禁不起誘惑,也容易從貪小便宜發展為占大便宜,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大學生中這樣的事例還是很多的。

2、不講衛生

不講衛生容易生病,影響人際關系,影響個人和他人情緒,污染宿舍環境。

3、愛慕虛榮

虛榮心產生的原因:(1)不能正確對待自己與別人的優劣條件對比差的人容易產生虛榮心,伴有強烈自尊心的人也容易產生虛榮心。如某學生家庭經濟條件特差,每當同學們出去購物和上飯店吃飯時。他就感覺自己特別痛苦。于是他就編造自己父母是個體大老板的謊言,無限度地向父母要錢,當父母無法滿足他的要求時,在強烈的虛榮心作用下,有一天他走上了盜竊和搶劫的犯罪道路。(2)過分重視輿論效應的人容易產生虛榮心理。輿論有時能夠影響一個人的心理,這是因為輿論即能表揚人也能貶低人。有些人對周圍的輿論作用看得很重,希望能夠得到輿論的肯定,結果為了獲得這種短期效應就不惜弄虛作假或投機取巧去滿足自己的虛榮心。[2]

三、 開展生活園區心理健康教育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進宿舍”系列活動

邀請心理咨詢中心的朋輩輔導員為同學們全面、系統地介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安排,并讓同學們在活動中放飛煩惱,重新體驗童真、童趣,體驗輕松和快樂;在生活中做身心健康的有志青年,在學業上做積極進取、勇于追求的大學生。

2、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聯絡員工作隊伍建設

學??梢越o每個班級和每間宿舍分別增設一名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聯絡員,為充分發揮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聯絡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確保他們具有較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學校要結合實際,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邀請校內外心理學專家對全校所有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聯絡員進行系統培訓和團體輔導。開辟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屬宣傳區域

在宿舍樓公告欄定期張貼系列心理宣傳漫畫、圖片、文字等等。每個宿舍的門后面張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貼紙。

四、 豐富生活園區文化生活,積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

1、組建大學生心理協會,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為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特點和優勢,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要建立心理教育網站,設有心理教育快訊、心理知識、心理小測驗、咨詢信箱、心理咨詢預約頻道等欄目。同時,心理咨詢中心要積極組建大學生心理協會,要充分依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心理協會來負責心理教育網站的日常維護與運作。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2、發揮心理咨詢中心的作用

心理咨詢中心要認真指導心理協會組織開展學生活動,要以學生課余活動為載體,通過開辦講座、討論交流和文體活動等形式對每一屆心理協會的干部進行培訓和吸收新成員,鼓勵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護航員加入心理協會,以進一步提高心協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建青《心理衛生與心理咨詢論叢》2004年7月

[2]唐宏《大學生心理》 《高職高教研究》2011年5月

作者簡介:段青(1983.12-),女,漢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工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學生管理等方向的研究;賈秀敏(1976.2-),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河北大學工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高校黨建、學生管理方向的研究。

生物學與倫理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實現教與學方式轉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徑和手段。由于物理學科的特點,多媒體輔助中學物理教學的優勢顯而易見,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更是樂于被物理教師所采用。多媒體是為教學服務的,是輔助教學的,物理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時要注意與物理教學有機結合,在教學中還應注意避免幾個誤區,并找到合適的對策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物理教學;整合

以多媒體、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資源,產生深刻的影響和變革作用。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已被很多教師應用于教學實踐。

一、在物理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

(一)設置物理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使學生看到圖文并茂、視聽一體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閱讀教學內容,也可以從中聽取與課堂教學相關聯的聲音信息,觀看實驗過程以及原理。這種新的信息形式打破了沉悶的學習氣氛,改變了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產生學習的興趣與樂趣,主動、及時地獲取信息,集中注意力,激發表達欲望,與教師形成互動,而不再是課堂教學的被動接受者。這是傳統教學模式所無法賦予的新的表達方式。

我在講解“機械能的相互轉化”這一章節時,利用Flash課件,使學生能夠聽到水流聲,能夠感受到氣勢磅礴的長江黃河所產生巨大的能量,帶動水輪機轉動發出電來,使沒有見過大型水電站的農村學生也能認識到水電站的運轉過程,以及我國在水資源利用上的成就。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不但讓學生形象的理解了機械能的相互轉化的水力發電原理,也讓學生很好感受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節約水資源的必要性。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代替某些演示實驗操作,可以有效的控制課堂節奏

因為物理實驗的很多因素可能會導致實驗現象的不明顯,實驗時間的無法控制,而多媒體課件則完全避免了這些可能的因素,使教學時間能夠有條不紊的安排。有些需要十分鐘才能出現明顯物理現象的實驗,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瞬間實現,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時容易進的幾個誤區

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優勢顯而易見,它是為教學服務的,是輔助教學,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避免如下誤區。

誤區1:電腦代替人腦。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容量大,節奏快,學生要把課堂上傳播的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是要遵循學習規律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不能只顧教師對學生的灌輸,也不能讓學生脫離教師而單純與機器交互學習,不能用電腦代替人腦。多媒體教學必須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多媒體在教學中的真正意義。

誤區2:多媒體演示實驗替代物理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科學。物理實驗是物理理論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是物理理論運用于生產實踐的橋梁和中介,所以物理實驗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替代的。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做的物理實驗,要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讓學生獲取第一手資料,養成科學的研究方法。當然對于一些限于條件,不能進行的實驗,合理的用多媒體模擬,也是可取的。

三、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能力

在信息時代,伴隨著教學情境的變化,要求教師在認真分析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有意識地將學科課程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合理選擇利用學習資源和教學策略,進行有效地教學。針對當前大多數教師的信息能力不高的現況,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以提高教師的信息能力為目標,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采取課堂講授、小組討論、專題研討、計算機教學、網絡教學等多種形式,以迅速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質。同時根據教師的具體情況,分別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培訓計劃,以適應不同水平教師參與培訓。

(二)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學科課程整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是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簡單運用,而是實現信息時代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途徑,必須以先進的教與學理論為指導,缺少先進理論的指導,是盲目的實踐,就不可能實現良好的整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日漸普及逐漸發展起來的。它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是學習者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新信息進行建構,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以發展學生的能力為核心來組織教學,強調教學情境的構建,指導學生在真實任務中去探索,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這個意義上講,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目的是吻合的。

(三)高度重視教學資源建設

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強調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和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要求學生自主地從豐富的信息資源中獲取有效的教學信息,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的目的。沒有豐富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學生自主學習,更不可能讓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

幾年來我們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參與意識很強,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較理想,尤其是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能鞭策我們教師去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具有科學性,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俊三等.教育原理[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5.

作者簡介

李海豐,男,39歲,初中物理教師,中學二級教師。

上一篇:機務段生產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增值稅轉型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