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故事教學歷史教學論文范文

2024-02-10

故事教學歷史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在歷史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學習興趣。

在學習《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3課“收復新疆”一課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預備鈴響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開多媒體課件,一幅優美的畫面出現在學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條濃陰蔽日的楊柳路(《甘棠遺澤》畫),旁邊慢慢出現一首詩,“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接著是我的旁白:“同學們,看著這一叢叢戈壁灘中頑強生長著的左公柳和人們為歌頌左宗棠率領湖南戰士收復新疆、治理邊疆的偉大業績而作的這首詩,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也用動畫效果讓它出現在整個畫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創作”——用兩首詩詞作對比,突出左宗棠業績,又能自然的導入新課。

正在這時,一學生舉手要求發言,說“老師,錯了,兩首詩中的楊柳不是同一個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楊柳樹,后面一首是曲牌名”??赡苁撬陌l言激發了另一位同學的勇氣,另一位也站起來說:“我好像在哪看到過,黃河遠上白云間,是后人把涼州詞傳錯了,原句可能應該是黃河遠上白沙間”。

對這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較慢的語速表揚他們能思考和大膽提問,一面則以飛快的速度思考應付的辦法:如果與他們討論這個問題,教學任務很難完成,這也不是全班同學感興趣的話題,我的教學設計中根本沒這一環節。如果用以前慣用的手段“這個問題我們課后討論好嗎?”顯然是對學生的“外交辭令”(實際是老師不允許討論)而繼續把學生引入我精心預設的教學程序之中,這樣做,學生學習的熱情、好奇心、學生的創造思維很可能被扼殺了!我當機立斷放棄了已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對學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們提出的問題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們只要學習一定能弄清所有的問題?,F在我提議分小組學習,你們倆(我真誠地微笑著對剛才兩位提出問題的學生)如果愿意就帶一小組從詩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環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難,理解邊疆人民對左收復、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并把你們收獲給同學們匯報;第二個小組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考察新疆在我國國防中的地位從而理解左為什么堅持收復新疆以及此舉的重要意義?(小組成員自由搭配);第三小組考察新疆的歷史地位,看能否用你們的考證的事實

來告訴俄等侵略者: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不容你們踐踏和侵略!第四小組,考察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歷史過程,要求把左收復新疆的路線、措施、經過搞清楚,各小組形成書面材料(由于我所擔的班級里各小組都有電腦,且可直接上網,學生也有較好的運用信息技術的基礎和網絡環境學習的能力,我要求各組將自己的成果用PowerPoint制成幻燈片向全班匯報、交流,老師作必要的補充或更正,并對學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與學生再一起討論。就這樣,總共只有兩目、圖文、小字加起來只有3個頁面的一課內容,本來用一節課教學綽綽有余,結果我卻用了兩節課時間,但除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外,學生獲得了滿足感和作為學習主人自主獲取知識的成就感。從此以后,我發現這兩同學對老師態度特別親切,很多同學上課積極性也高起來了。“老師,錯了”這句話,勾起我對歷史教學現狀的深刻反思,由此想到了目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誤區一:教師備課側重在備教學過程的設計,且過程設計過于具體、詳盡、死板而不給學生留有空間。

教案是帶有主觀性的設計藍圖。目前教師備課(編寫教案)的側重,除了對本課重點難點、教學目標等的分析與處理外,往往更多的考慮的是教學過程的設計,且力求盡善盡美,每一個子目怎么講,需要學生回答什么問題,甚至連過渡語怎么說等等全設計好,而恰恰忽視了學生這個學習的主人,忽視考慮學生在學習本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和為解決這些問題采用哪些方法、途徑以及學習資料(課程資源)的儲備。在這樣教案的導向作用下,學生很可能變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教師在備課編寫教案時,要留一點空間,給學生思考、談自己的看法、進行討論,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使實施中可根據課堂情景如學生的反應等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誤區二: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科、書本、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的教為中心,“以不變應萬變”,忽視復雜的教育對象,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

目前的課堂教學,仍以教師的傳授為主,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教師憑借教科書、教學用書和其他教學資料,借助一定的手段,進入“規范”操作(這種形式的教學實踐,已經成為千百萬教師工作的程式,穩定于日常教學觀念和行為之中),較少鼓勵學生提問,一旦在課上遇到學生提出自己預設以外的問題便會用“課后討論”等搪塞過去,學生始終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這種亦步亦趨的學習方式是培養不出真正具有求實精神、懷疑和證偽精神、創新思維和進取精神的學生的!這也是與新課程理念背道而馳的。我認為要改變課堂教學行為,首先要確立教師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考慮這節課我能為學生提供哪些服務?上課時更多地讓學生表述他們想了解什么?特

別在學生發現問題時,老師要引導他們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導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創造性學力,而不是考慮你的教案怎么實踐,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將來從事創造性勞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誤區三:對有效課堂教學認識的誤區,把有沒有教完內容或學生掌握情況作為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故事教學歷史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初中階段,將歷史故事合理融入歷史課程的日常教學當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對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培養也非常有幫助。本文就針對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效應用歷史故事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應用

歷史故事直觀的意思就是指歷史當中的某個特定的朝代,在當時特定的時間內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故事同時也是讓我們對過往歷史進行深刻認知和了解的直接手段,它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在歷史課程上的系統性學習,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如今,將歷史故事融入初中的日常歷史教學當中,對學生的歷史知識提升尤為重要,進而完成對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培育。

一、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缺失

1.缺乏歷史故事背景的了解

在如今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在運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時,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這邊學生還沒有弄懂故事所發生的時間背景,而教師已經開始講解別的課程內容了,這也是如今歷史教學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對學生的歷史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在這當中,學生缺乏對歷史故事背景的深刻了解,教師的教學進度又過快,導致學生有時跟不上課堂教學的進度,時間一長,學習成績自然也就不理想,那么將歷史故事融入日常教學當中也就沒有了意義。這樣不但不能提升教學質量,還有可能讓學生對歷史學習失去興趣。

2.歷史故事的選擇存在偏頗

將歷史故事運用到日常的歷史教學當中,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歷史,提升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歷史故事的合理運用可以增加學生對歷史課程的興趣度,也增添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但是在初中教學階段,部分教師對于歷史故事的選擇上還存在一些偏差,在歷史故事的運用當中,因為教師故事選擇不當,時常會讓學生對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以及故事產生混亂,不能夠在腦海中形成條理清晰的思路,這樣的現象產生,同樣會影響學生歷史課程的學習質量,同時也不能提升學生個人的歷史素養。

二、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效運用

1.加深歷史故事背景的了解

在運用歷史故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加強學生對于歷史故事背景的了解,只有學生對故事背景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才能對整個歷史故事進行深刻的領悟,進而促進歷史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學習《秦統一中國》時,首先了解這個課程所講述的時代背景,秦朝發展的歷史以及秦統一六國的過程,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發展,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秦朝的政治形勢,體會秦朝歷史文化。在學生了解了課程背景后,教師要針對這個歷史時期上前后發生的故事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這個時期的歷史詳情,比如,秦朝統一六國之前,在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當中產生的重要歷史人物,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完璧歸趙》中涉及的藺相如和廉頗,都是趙國當時的名人,藺相如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廉頗當時和白起、王翦、李牧并稱“戰國四大名將”,這些歷史名人與歷史故事都是緊緊圍繞秦統一六國歷史前后所產生的人事物。因此,教師在運用歷史故事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要建立具有條理性且正確的時間線,以及在時間主軸上所發的故事,結合課程內容來幫助學生完成歷史學習。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歷史故事的理解,也很好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2.歷史故事要與教學內容相對應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合理的選擇相對應的歷史故事融入日常教學當中,不能憑借主觀臆想,造成與教學內容不符合的情況,那樣不但耽誤了學生的寶貴時間,更會導致學生學習方向錯誤,對歷史形成錯誤的認知,無法形成條理性的歷史知識結構。因此,教師在歷史故事的選擇上一定要特別注意。例如,在學習《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當中,因為涉及西漢歷史的影視劇較多,教學中,時常會有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吸引力,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影視劇中的一些故事來幫助學生的歷史學習,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冒險,也是不可取的。影視劇中的人事物常常為了影視效果做了較大改動,在那當中出現的人物和事件是不一定真實存在和發生的,如果把虛構的故事講解給學生聽,這樣會嚴重誤導學生的歷史認知。教師一定要針對真實歷史當中所發生的故事進行教學融合,比如西漢的“文景之治”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他們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在這期間西漢的經濟文化得到了高速發展,教師可以結合“文景之治”前后發生的歷史故事進行詳細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文景之治”為當時的西漢帶來了怎樣的繁榮,進而促進學生歷史學習的效率提升。

3.歷史故事要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和心理特點

歷史是具有一定嚴謹性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和學生要準確掌握歷史時間和事件,但是對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明顯不符合其學習心理,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學生熟悉的歷史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三國時代歷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思考曾經看過的與三國有關的電視、電影等媒體信息,然后鼓勵學生將這些內容講述出來,然后教師針對學生所講的故事內容來進行修正和擴展,以提高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另外教師也可以將歷史知識改編成故事,和學生一起探討歷史時間、事件、背景,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記憶,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歷史故事的合理運用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在這當中,教師要注意現今歷史教學中存在的教學缺失,提升其實效性。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歷史故事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確定對歷史教學有正向的輔助作用,以免導致學生存在歷史的認知偏差。

參考文獻:

[1]曹春梅.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

[2]張仁君.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清河鎮中學,山東 濱州256600)

故事教學歷史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研究

由于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正式接觸歷史這門學科,因此初中歷史對他們來說是新鮮又陌生的,部分學生并不知道怎樣才能學好歷史。再加上歷史學科本身的特殊性,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一定的優越性,就會導致初中學生逐漸失去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這樣便會導致學生缺少歷史學習動力,達不到教學要求,無法完成課程標準所要求達成的目標。學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如果學生對中國歷史缺乏探究的動力,對歷史事件一知半解,也勢必會影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代相傳。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研究中應該要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與特點,積極探究實效性更高的教學形式。歷史故事通過簡短的文字將重要的歷史事件進行了總結、概括,對初中歷史教學的開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幫助學生掌握初中歷史重點。因此,針對如何巧用歷史故事進行研究也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的現實意義

(一) 歷史學科特點要求教師必須懂得使用歷史故事

在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內容中,教師的教學任務是普及相關的歷史常識,讓學生可以對過去發生的事件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并通過自主研究來尋找、總結出其中具有的相關歷史發展規律等。而歷史故事則普遍包含了事件發生的時間、人物、地點以及事情發展的內部順序等,這些正是歷史學科教學特點的具體展現。因此,初中歷史教學無法脫離歷史故事,需要教師充分重視歷史故事的作用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補充與拓展,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使學生可以更為直觀地發現出歷史事件中所蘊藏的內在發展規律等。

(二) 應用歷史故事是當前歷史教學改革發展的現實要求

縱使當前的教學改革已經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傳統教學觀念仍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產生著一定的影響,部分教師還是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模板死記硬背歷史事件。無論是在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模式方面,初中歷史教學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改革空間。不僅如此,歷史作為一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除了可以實現文化傳承之外,還更加有利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養成。而歷史故事的應用不但促進了我國教學方法的創新發展,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歷史故事的印象,提高學習效果,促進將故事轉化為歷史觀念,最終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當前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缺陷

(一) 學生存在錯誤觀念,忽視歷史學習

由于種種原因,初中歷史這一門學科,無論是學生自己還是家長都未能夠對其給予充分的重視,學生要么憑借一時的興趣,要么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歷史,這樣既無法從觀念上促進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習。部分學生也不會利用時間進行課后的復習。即使有些學生認為教師使用的歷史故事很有趣,但產生的記憶也是短暫的,課后的學習時間還是會留給語、數、外等主要學科。

(二) 如何設計應用歷史故事,教師的意識相對較低

通過對當前的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可知,部分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時都會有意識地使用歷史故事,但為什么教學效果不如人意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師應用的歷史故事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趣味性過高,導致學生無法利用歷史故事來進行自主學習,更別提一些深層次的情感、價值觀教育;二是教師在應用歷史故事時缺少科學的技巧,如何在課堂中應用歷史故事、以什么樣的形式來使用歷史故事、通過歷史故事學生能得出什么結論……對于這些內容,初中歷史教師大都沒有足夠的思考和重視,即使部分教師喜歡在課堂上使用歷史故事,但卻并沒有深入挖掘歷史故事所蘊藏的歷史內涵。正是由于這兩方面的原因才導致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水平相對較低。

三、 如何巧用歷史故事來做到“教好初中歷史”

(一) 明確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1. 趣味性

著名的大文學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做學問必須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才能從中有所收獲”。興趣在教育心理學上解釋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和研究探索某領域知識存在的一種傾向性,這種帶有傾向性的心理特征就是我們常說的興趣。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內在的求知欲,這種求知欲會驅動學生高效地投入學習中去,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得以事半功倍。因此,為了使歷史故事發揮出自身的教育價值,教師在巧用歷史故事時一定要注重趣味性原則,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形式多樣的講解形式,選擇更為生動形象的故事內容,這樣才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讓學生真正自己喜歡上歷史這門功課。

2. 針對性

正如教育專家不會把“經濟危機”的相關知識點放到小學階段一樣,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時也要時刻做到結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應用歷史故事時要時刻堅持針對性原則。一方面,教師在選擇歷史故事前要對班級學生的歷史積累、學習需求、認知特點等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這樣初中歷史教師才可以根據學生的訴求選擇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歷史故事;另一方面,由于應用歷史故事的最終目的還是在滿足教學要求的前提下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選擇歷史故事的時候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絕對不可以出現“為了娛樂而娛樂”的情況。

3. 注重歷史故事的延伸性

在應用歷史故事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時,教師除了要結合教學內容之外,還需要在選擇時注重歷史故事的延伸性,做到基于教學內容卻不局限于教學內容,使學生可以通過歷史故事更好地感受歷史、掌握歷史規律,從而具備自主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二) 結合歷史故事創設歷史情境,使學生通過感同身受來理解歷史知識點

由于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距離學生的生活較為久遠,因此會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添一定的難度,從而導致其歷史學習成績無法得到提升。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將歷史故事與情境創設教學方法相融合,利用生動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產生共鳴,通過感同身受來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點,并通過積極引導使學生可以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歷史知識系統。

例如:在進行《夏、商、西周的興亡》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姜太公等歷史故事為學生創設一個歷史教學情境,讓他們扮演不同的歷史人物,這樣的形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理解歷史相關知識,而且能夠提高學生思考與學習的能力,同時使他們體會到歷史知識的魅力,從而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三) 選擇合適的契機應用歷史故事,使其發揮出最大的教學價值

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初中歷史教師普遍只在課堂引入環節會使用一些歷史故事,希望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對之后的教學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但實際上,歷史故事并不是只有這一種用途的。因此,要想做到巧用歷史故事,教師就要打破觀念束縛,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更為合適的應用契機。

舉個例子,教師可以在一些重難點問題的講解上引入歷史故事,這樣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避免學生在教學重要內容上溜號,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學習印象,哪怕是在課后復習階段也可以通過聯想歷史故事得到良好的復習效果;除此之外,在課堂的中后期講歷史故事,一般在課堂的中后期,學生的注意力都會分散,學習感到疲倦,這時教師用一個有趣的歷史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之更好地學習。

(四) 巧用歷史故事中的優秀道德典范,從情感角度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水平

在當前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要求下,教好初中歷史除了要求學生要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點之外,還對學生歷史觀念、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師可以巧用歷史故事中的優秀典范,積極滲透道德教育從情感的角度來使學生達到共鳴。對于歷史故事中的正面人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一生進行探究,分析其人物特點等,鼓勵學生積極向他們學習;對于歷史故事中的反面人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客觀評價,找出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因素,進而對學生的行為規范進行鞭策等。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生動展現歷史故事的影視作品,如《鴉片戰爭》《甲午風云》《火燒圓明園》《開天辟地》等歷史電影,來提高教學水平,實現初中學生歷史觀教育,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四、 總結

綜上所述,歷史故事不但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還可以更好地補充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在明確歷史故事重要應用價值的基礎上,堅持具體的使用原則,巧用歷史故事來提升教學水平,做到“教好初中歷史”。

參考文獻:

[1]陳常青.聽故事,學歷史——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8,651(31):76-77.

[2]曾華鳴.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講好歷史故事——以《明清經濟的發展和閉關鎖國》為例[J].考試周刊,2018(33):144.

[3]李雪雁.巧用歷史故事 還歷史課堂真本——分析初中歷史課堂效率優化策略[J].考試周刊,2018(89):155.

[4]于力維.聽故事,學歷史——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9(2):88.

[5]石秋月.關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對歷史故事的有效應用方式[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6):204.

故事教學歷史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歷史地圖教學是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地圖是學習歷史的重要工具。主要闡述歷史地圖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歷史地圖;歷史與社會教學;現狀

一、歷史地圖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意義

1.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時空概念

歷史與社會教學涉及很多地理、空間和時間的概念,因為任何歷史人物都活在一定的時空背景之下,任何歷史事件都是歷史人物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發生、發展和演變的。如果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不能正確認識歷史的空間概念,那么就不能準確把握歷史問題。而在整個歷史與社會教材中,能夠準確、清晰展現歷史時空概念的就是歷史地圖。歷史地圖與歷史與社會教材內容相輔相成,互相配合,是歷史與社會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教材文字只能對歷史事件進行簡單的敘述或說明,而不能表達錯綜復雜的各種現象,所以教材再怎么議論,也不能展示一個空間概況。因此,一定的歷史事件必須結合歷史地圖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

2.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

顯而易見,歷史地圖為學生提供了直觀的空間信息。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清楚語言也有其直觀性的特點,但它的形象性、感染力等一些品質,脫離視覺的參考往往是不可能的。例如國家疆域形勢、戰爭攻守形勢、政權分布對峙形勢等等,假若可以借助歷史地圖,讓學生能更好地進行理解和把握,則比語言文字描繪的更加準確、形象、清晰,更有助于學生理解歷史。

3.地圖教學有助于學生“溫故而知新”

縱觀整個初中歷史與社會教材,不難發現,八九年級歷史與社會課本是按照歷史時間、事件的先后順序進行編寫的。因此與教材內容相輔相成的歷史地圖也是按照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先后順序進行插入的。歷史事件的前后有其相關聯之處,因此與之對應的歷史地圖也印證了這一點。所以結合地圖教學有利于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更有利于學生弄清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它們之間的規律。

二、歷史地圖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以及對周圍老師的了解,發現很多老師在歷史地圖教學時存在以下:

1.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地圖并且缺少對地圖過程的教學分析

我們都能認識到歷史地圖教學的重要性,它直觀、形象的特點,可以提升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不能得到有效實踐,許多教師很少或根本不用地圖來教學,即使是與教科書配套的歷史與社會地圖冊,教師也不能充分利用,大部分教師僅僅運用教科書上的歷史地圖,但實際上有些內容需要結合歷史地圖來進行分析,由于教科書上沒有,教師也沒有補充,在進行歷史地圖教學時也沒注意對學生歷史地圖學習的培養。

2.不注重歷史地圖在教學過程中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新版教材中的歷史地圖數量與以往相比少了很多,但與之配套的歷史與社會圖冊中有很多精美的歷史地圖,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沒有引起重視,仍只停留在對史實和結論的記憶、背誦模式上,對課本上的歷史地圖只是做簡單的處理或者舍棄。這種模式的歷史學習容易造成學生時空概念的混淆,以致政治、經濟和文化之間關系的割裂。

3.教師專業素養欠缺

教師不僅是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者,而且自身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他們的專業素養決定了課程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和利用的程度及發揮成效的水平。歷史地圖涉及多學科理論的綜合,教師在歷史地圖教學時,需要向學生滲透些歷史地圖方面的知識。目前,很多歷史與社會教師并不是本專業的,教師的整體學科素養堪憂,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對新課程理念的掌握存在很大問題,這直接影響了新課程的實施,至于構建綜合文科知識結構更是難上加難。

三、歷史地圖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運用的途徑和方法

1.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轉變教學觀念就是要解放思想,突破傳統的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樹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的轉變與教師的教育理念密切相關。教師要切實轉變教學理念,“以生為本”,讓全體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可持續的發展。引導學生學習,使之成為具有鮮明個性的人。指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而不是任課教師獨占課堂、學生地聽講。教師要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

2.教師要掌握應用歷史地圖的方法

(1)教師在利用歷史地圖教學時要充分做好教學準備,為更好地進行歷史地圖的學習,必須課前對地圖進行歸納分類,對不同的地圖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分布圖重在表示一定歷史時期事物的狀況;疆域圖重在關注疆域四至;路線圖重視歷史活動的軌跡。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而確定。

(2)注意歷史地圖與教材相關文字內容的緊密結合,充分利用歷史地圖來補充教材文字內容,同時利用文字內容對歷史地圖進行深入分析,使它們之間相互印證、相互交融,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3)在歷史地圖的來源上,要以教材上的地圖為主,同時必須利用好與教材相對應的歷史地圖冊。加強對學生跨學科能力的培養,充分借助各學科的相關知識,加深對歷史地圖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歷史地圖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運用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應適時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專業素養,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地圖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邢曉風.歷史地圖與歷史教學[J].歷史教學,2001(7).

[2]劉洪文.發揮歷史地圖的作用[J].歷史教學問題,2003(6).

[3]曾凡國.關于歷史地圖分析能力的培養[J].歷史教學,2004(1).

編輯 高 瓊

故事教學歷史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隨著社會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各種歷史題材的電影、電視、紀錄片等不斷涌現?;谟耙曎Y源自身的優勢,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影視的教育功能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中學歷史課堂也應該好好利用歷史影視資源,以便更好地激活課堂,提高教學實效。

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引入歷史影視資源的重要性

歷史遠離現實,無法再次體驗和經歷,而歷史影視資源能夠讓歷史知識從枯燥生硬的文字描述變為生動有趣的動態描述,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歷史音像資料包括圖片、照片、錄音、錄像和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等,充分利用歷史音像資料,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歷史理解能力?!苯逃康倪@一標準對于將影視資源作為課程資源引入高中歷史教學具有指導性意義。因此,作為歷史教師,如何開發和利用歷史影視資源,將其與現有高中歷史教材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和補充,落實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歷史影視資源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策略

導入歷史影視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的導入是引導學生從非學習狀態逐漸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能否在短時間內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一堂有效歷史課的關鍵。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視覺效率比單純的聽覺效率要高30%左右,利用歷史影視資源進行課堂導入,能在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其學習興趣。以岳麓版高一必修一《辛亥革命》為例:在講述辛亥革命背景時,教師播放重慶電視臺《紀實》節目品讀林覺民的《與妻書》片段來導入教學,這首訣別詩情真意切、字字泣血,既纏綿悱惻,又慷慨激昂,他對妻子的深情以及那種“以天下人為念”的舍生取義的革命者的氣度風范能讓學生瞬間融入那個激情飛揚的革命年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且有利于推進歷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彌補教材不足,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歷史的學習是長期積淀的過程,它要求學生對整個時代背景、歷史人物以及歷史事件形成橫向、縱向的交叉聯系,但是,因為各方面的限制,教科書無法全面展示歷史面貌。此時,引入歷史影視資源,通過動態視頻來描繪教學內容,能夠彌補靜態教科書的不足,幫助學生理解和感受歷史知識,從而利于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例如岳麓版必修二《新航路開辟》這一課的重點是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及影響,難點是辯證及全面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這部分教材內容比較復雜,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因素,教師可以播放中央電視臺紀錄片《大國崛起》的第一集——海洋時代,這個歷史紀錄片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內容豐富翔實,能夠在短時間內喚起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并及時補充歷史史實,加深學生對本課重難點的把握。

營造歷史氛圍,深化家國情懷教育

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過度注重歷史知識的傳輸,而忽視培養學生的情感與健全的人格,就算部分教師有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也僅僅是說教式的,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新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任務,而在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中,家國情懷是諸素養中的價值目標,是歷史教學的落腳點。歷史影視資源具有許多的先天優勢,以真實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作為素材,塑造典型又鮮活的歷史人物形象,通過觀看一部優秀的歷史影視作品,能夠化關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枯燥的講述為直觀、生動的體會,增強感染力,激發學生內心情感,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

在高中歷史課堂應用歷史影視資源時應注意的問題

精心篩選,引入具有典型性的資源

教師在課堂上引入影視資源時應該在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進行,要引入具有典型性與思考價值的歷史影視資源,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培養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

鑒別真偽,選取具有真實性的資源

歷史是一門科學,但歷史影視資源特別是一些電視劇、電影會進行藝術加工,教師在課堂中引入歷史影視資源時應該嚴格篩選,盡量選擇符合客觀史實的影視資源,確保課堂教學的真實性,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把握尺度,利用資源時要注意科學性

歷史影視資源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但它始終是輔助性的教學手段,過多利用歷史影視資源會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不能濫用,應控制在一個科學合理的范圍之內,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結語

總之,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歷史影視資源以其獨特的魅力成了歷史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轉變教學手段,合理利用歷史影視資源打造一個生動立體的歷史課堂,引領學生深入歷史課堂,感受歷史的無窮魅力。

故事教學歷史教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歷史影視資料還原某一特定歷史事件和人物,借用多媒體技術將歷史人物、典故等多種題材生動化地表現出來,對于提高初中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效率、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關鍵詞】 影視資料 歷史教學 學習效率 初中生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多媒體設備在學校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便捷的網絡資源使用為初中歷史教學提供了大量優秀歷史影視視頻作品觀賞,利用影視資料輔助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還能起到拓寬學生知識面的作用。1989年,美國歷史學家懷特就在《書寫史學與影視史學》一書中提到“影視史學”一詞,他表示期望能夠借助媒體的力量來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歷史的積極性。21世紀以來的多媒體快速發展也為歷史影視資料提供了便捷的傳播渠道,對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初中生認知歷史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以教材為主,歷史影視資料為輔的教學方式益處頗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

據近代以來心理學的研究結果可知,視聽結合對于學生而言是學習新事物的最有效方式。單用聽覺,三小時后能保持所獲得知識的60%,三天后下降為15%。單用視覺,三小時后能保持所獲得知識的70%,三天后下降為40%。如果視聽說并用,三小時后能保持所獲得知識的90%,三天后只下降到75%。初中生正處于一個認知能力強、吸收能力迅速提高的階段,思維敏捷、思想跳躍、好奇心強等特點都是這個年齡階段所具有的。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直觀的事物接受得總是比較快,加之初中生又處在叛逆期,可能會對教科書上枯燥的內容產生厭倦。而恰好影視資料是直觀的、立體的、動態的,結合了聲音、圖像和文字,對于初中生而言有著極強的感染力,視聽說結合能引起大腦皮層興奮,讓學生對所看到、所聽到的知識印象深刻。并且在學生眼里,一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是枯燥的、乏味的,但是這些枯燥的事件和人物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之后就變得趣味生動了許多。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巧妙運用歷史影視資料來輔助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對一些歷史事件、時間加強記憶,通過塑造歷史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能拓寬學生的歷史知識面。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科書是以平面、單一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示所學內容的,但是影視資料展示知識的方式是立體的、多方面的、更直觀的,影視資料往往能很好地再現歷史事件,將歷史人物鮮活化,學生可以在影視資料中對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進行更細致的觀察,對某一歷史階段發生的事件更全面地了解。傳統的教科書教學方式往往忽略了學生的感知能力和自主認知能力,學生們若只是看過知識點,而不去刻意記憶的話,就只能大概記得一個模糊的歷史事件框架。在教學中加入影視資料的觀看,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認知能力,也能讓學生充分把握歷史細節。通過觀看影視資料的方式,學生們可以將歷史事件的脈絡理清楚,結合有趣生動的影視作品和教科書內容來形成自己的理解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概括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影視資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歷史知識記憶質量,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并且利用影視資料進行歷史教學也是教師擁有現代化教育觀念、接受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掌握最新的知識和史學理論來提高業務水平和課堂教學藝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特征之一。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師增強教學水平,符合21世紀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四、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氣氛

影視資料把本是“死氣沉沉”的知識變得鮮活而生動,在過去發生的歷史事件“再現”于學生眼前,歷史人物在影視資料中都變得栩栩如生,化抽象為具體,將教學重點直接向學生們展示,在歷史課堂上善用影視資料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突出教材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事半而功倍。為了提高學生對歷史課的喜愛程度,在初中歷史課堂中使用影視材料可以達到讓學生“喜歡歷史課,更喜歡歷史”的效果。

在選取影視資料時,要注意選擇和教科書內容緊密相關的資料,還要考慮在課堂的什么時間點插入影視資料這一學習環節比較好。在上課前播放影視資料,是否可以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或在下課時播放,是否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已不足。

當然,多媒體技術只是作為初中歷史教學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對教科書上的內容起到一個補充和突出重點的作用。在運用多媒體時,對影視資料的選取要注意內容適當、時間適宜的原則,避免濫用多媒體技術,也要防止出現過多占用正課時間的現象。在對學生進行歷史教學時,要注意將傳統教學方式和影視資料相結合,注意時間的合理安排,避免出現走馬觀花的情況,也不要讓觀看影視資料占據太多的課堂時間。

總之,整合歷史影視資料,對教科書內容做一個補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也可以自己結合影片的特點,分析影視資料的內容,幫助學生掌握資助分析歷史的技能,包括收集證據、詮釋證據、綜合分析等。影視材料作為一種普及的教學方式,其優勢顯而易見,為傳統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強了教學方式的豐富程度,也讓學生們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歷史。因此,結合影視資料,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對優化初中歷史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 參 考 文 獻 ]

[1]劉冬.淺談七年級歷史教學的作用[J].青春歲月,2011(20):341-341.

[2]李海波.淺析史料運用于初中歷史教學的意義[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5):24-24.

上一篇:地源熱泵節能減排論文范文下一篇:施工課程土木工程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