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淋巴瘤影像診斷價值范文

2023-11-02

淋巴瘤影像診斷價值范文第1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腰椎間盤疾病共200例,均有完整的CT及MRI圖像資料。其中男性148例,女性52例,年齡24~72歲,平均48歲,40歲以上者146例,病程最短2d,最長22年。

1.2 儀器及掃描方法

CT機為Siemen s Somatom AR.Star型,常規掃描L3~S1各椎間隙,層厚4mm,每個間隙連續掃描4層。MR機為XGY OPEN-0.5T永磁型,采用大體線圈,常規掃描矢狀位T1WI、T2WI,橫軸位T2WI,冠狀位T2WI,層厚5mm,間隔1 mm。

2 結果

200例中合并腰椎骨質增生148例(明顯增生119例,輕微增生29例),伴有腰椎側彎96例(明顯側彎59例,輕微側彎37例),有62例經手術證實MRI診斷100%準確,CT診斷有6例髓核脫出于椎管內的游離體未顯示。本組病例,病變發生在L3~4椎體者21例、L4~5椎體者112例、L5~S1椎體者67例,116例屬于腰椎間盤突出癥,13例屬于脫出癥,71例屬于膨出癥。

3 討論

CT和MRI對腰椎間盤已為常規檢查。CT掃描能清晰顯示腰椎體、椎間盤及附件、椎管周圍結構,具有經濟、安全、有效的價值,較MRI檢查時間短及價格相對較低,是診斷腰椎間盤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3]。MRI成像能顯示硬膜外間隙、蛛網膜下腔、脊髓及椎間盤等各種病變,是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病變的最先進方法,較CT檢查有很多優點:(1)脊柱很長,CT檢查成像方式為橫斷面,一次掃描范圍比較小,如掃描范圍選擇有誤,就有可能遺漏病灶。而MRI可以有矢狀、冠狀、橫斷等多種方位的成像,尤其是矢狀位圖像,包括脊柱范圍較長,因而不易遺漏病灶。本組病例有13例是腰椎間盤髓核脫出于椎管內,CT檢查有6例漏診的原因,筆者認為也就在于此。(2)脊柱的MRI檢查不需要椎管內注射造影劑,是一種無損傷的技術,避免了因碘造影劑引起的過敏反應和鞘內注射后的副反應,也避免了X線電離輻射損害。(3)CT在顯示脊髓和椎間盤病變方面有較大的局限性,對椎間盤變性的顯示不如MRI敏感。MRI的軟組織及軟骨分辨力明顯優于CT,能清楚顯示脊髓、椎間盤詳細結構。(4)由于MRI的成像特點,在檢查脊髓和腰椎間盤病灶方面優于CT,因此MRI能代替常規脊髓造影和CT檢查[4]。

腰推間盤由中央部分的髓核和周圍的纖維環組成。髓核在20歲以前含有85%~90%水分,纖維環含有80%水分。20歲以后髓核開始退化,纖維環也開始退化,出現同心圓狀裂縫,這種現象幾乎在30歲以后都會出現。椎間盤中水分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髓核到80歲就會完全由纖維軟骨代替。纖維環、髓核的自然退化,長期負重性損傷及急慢性外力損傷所致的髓核成份、結構改變,纖維環松弛,纖維環內裂隙被認為是引起椎間盤膨出、突出、及脫出的主要原因[5]。

本組200例中,其中116例屬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髓核、部分軟骨盤穿過纖維環向椎管內突出,壓迫硬膜囊,CT檢查顯示:(1)硬膜外脂肪間隙消失;(2)硬膜囊前緣或側方受壓變形;(3)椎間盤后緣局限性突出,CT值小于骨但大于硬膜囊;(4)神經根受壓移位;(5)突出的間盤有鈣化。MRI圖像與CT比較:(1)116例在冠狀面上顯示腰椎側彎,腰椎間盤變扁,信號不均;(2)在矢狀面上椎間盤后突,硬膜囊與脊髓局限性受壓;(3)腰椎管脂肪線被突出的間盤截斷,硬膜外脂肪移位;(4)軸面上可見脊髓和神經根受壓;(5)突出上下可見縱行高信號;(6)突出物與間盤同一水平,無上下移位征象[6]。另外,還有13例屬于髓核脫出于椎管內形成游離體。CT檢查由于掃描范圍原因,造成6例漏診。而MRI檢查能清楚的顯示脫出的髓核和纖維環斷裂,所以CT檢查此病不如MRI。

71例腰椎間盤膨出者,年齡在50歲以上者占多數,正如以上所述,年齡越大間盤水分則越少,椎間盤體積縮小變扁,向周圍和雙側面膨出。CT檢查表現為:(1)椎體周圍可見一圈均勻對稱的軟組織影;(2)椎間盤變扁;(3)不壓脊髓[6]。MRI表現為:(1)矢狀面上椎間隙變窄,間盤變薄;T2加權像上信號變低或不均勻;纖維環后突但未壓迫硬膜囊與脊髓。(2)軸面上間盤范圍超出椎體外緣[4]。

脊椎腰椎間盤病變包括椎間盤變性、膨出、突出和脫出,在臨床工作中很多見,掌握CT和MRI檢查的特性非常重要。CT、MRI可以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也可以為外科手術提供方便,避免盲目性的手術治療。

摘要:目的 探討CT、MRI在診斷腰椎間盤疾病中的影像表現特點,提高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方法 對200例腰椎間盤疾病患者的CT、MRI影像資料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結果 200例病變發生在L3~4椎體者21例,L4~5椎體者112例,L5~S1椎體者67例。本組病例,116例屬于腰椎間盤突出癥,13例屬于脫出癥,71例屬于膨出癥。結論 CT、MRI是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疾病的最可靠方法,可以明確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也可以為外科手術提供方便,MRI檢查準確率優于CT。

關鍵詞:CT,MRI,腰椎間盤疾病

參考文獻

[1] 趙福昌.腰椎間盤突出CT掃描定位及補層技巧探討[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09,22(3):222.

[2] 李松年.現代全身C T診斷學[M].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1999,10:207.

[3] 尹健初.腰椎間盤突出的CT診斷評價[J].中外醫療,2010,21:175.

[4] 王儀生.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0~108.

[5] 程英升,鐘烽為,李明華.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的影像學評價[J].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1996,19(4):194.

淋巴瘤影像診斷價值范文第2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5 年1 月—2016 年1 月收治的61 例II型糖尿病患者, 作為研究組, 其中男性35 例, 女性26例, 28 例有吸煙史, 12 例伴隨高血壓。 選擇61 同期健康人員, 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性37 例, 女性24 例, 30 例有吸煙史, 11 例伴隨高血壓。 入選標準:根據糖尿病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大于7.0 mmol/L, 餐后2 h血糖大于11.0 mmol/L。 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05) 。

1.2 方法

ABI檢測:患者檢測時, 選擇仰臥位進行測量, 測量踝部、上臂的收縮壓, 選擇收縮壓的最大值, 計算方法:足背動脈收縮壓、脛后動脈收縮壓/上臂收縮壓最大值。按照TASCII、美國心臟學會診斷標準, ABI值屬于0.9~1.4, 即為正常水平。 如果ABI值小于0.9, 可能為動脈阻塞。 如果ABI值小于0.8, 極有可能為動脈阻塞。 如果ABI值超過1.4, 則為血管鈣化[2]。

PWV檢測: 一般而言, 心臟和大動脈搏出血液69m L/次, 心搏出血液是向末梢的波動傳播, 即脈搏波。而脈搏波逐漸向動脈傳導, 其速度就是PWV值。 選擇歐姆龍PWV-ABI檢測儀, 檢測上臂動脈PWV和踝動脈PWV?;颊邫z測時, 選擇平臥位, 注意平靜呼吸, 在雙踝關節和雙上臂上餐繞血壓帶, 選擇心電圖感應夾, 在雙前臂上安裝, 在胸骨左側的第4 肋骨間粘貼心音探頭, 數據輸入完畢后, 即開始測量。 測量之后, 記錄患者的脈壓、 收縮壓和舒張壓, 統計患者的上臂動脈PWV和踝動脈PWV。 PWB計算方式:脈搏傳遞距離 (單位:cm) 和脈搏傳遞時間 ( 單位:s) 之比, 如果PWV小于10m/s, 則屬于正常。 若PWV為10m/s~12m/s, 則動脈彈性降低, 若PWV大于12m/s, 則屬于顯著性下降[3]。 脈壓指數:通過PWV和ABI檢測, 獲取脈壓和收縮壓之比, 即可計算出脈壓指數。 下肢血管檢測: 對于ABI異常者, 選擇彩色多普勒檢測, 檢測患者的下肢血管。

1.3 統計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的臨床資料與數據全部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治療前后采用 χ2檢驗, 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檢測分析, 研究組ABI值為 (1.02±0.09) , 比對照組 (1.11±0.07) 明顯更低, 研究組PWV值為 (18.53±5.12) m/s, 比對照組的 (15.32±3.28) m/s明顯更高, 研究組脈壓指數值為 (0.40±0.03) , 比對照組 (0.33±0.04) 明顯更高,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研究組有8 例ABI小于0.9, 給予下肢動脈彩超檢查顯示, 有6 例患者存在動脈斑塊。

3 討論

在臨床上, 糖尿病是一種多發性疾病, 是內科的常見性疾病。 主要因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 加上人口老齡化發展, 生活方式逐漸改變, 糖尿病發病率正逐年增加。 從醫理角度來說, 糖尿病作為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因素之一, 患有糖尿病人群, 極易發生肢體外周的動脈硬化, 發生率也較高, 一般為下肢動脈硬化, 伴有下肢疼痛, 或間歇性跛行, 或下肢行動感覺異常。 如果存在嚴重供血不足, 還會導致肢體壞疽, 是II型糖尿病致殘重要原因。 同時,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 作為糖尿病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 因下肢動脈病變, 導致下肢缺血, 引發糖尿病足, 繼發下肢肢端缺血和感染, 逐漸發展為潰爛壞疽。 主要是因糖尿病疾病, 使得胰島素代謝紊亂, 或胰島素分泌不足, 靶組織細胞敏感性逐漸降低, 甘油三酯、血游離脂肪酸濃度逐漸升高, 血管內皮損傷、血流動力學變化相關。 所以, 對于II型糖尿病, 及早發現、干預下肢動脈病變, 具有重要臨床治療價值。

然而, 根據相關研究[4], 大多數下肢動脈病變患者, 并未有明顯臨床癥狀, 如何快速、方便、無創檢測, 一直是臨床干預、治療的重點研究課題。 作為動脈僵硬度的檢測指標, PWV是主要檢測指標。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 從動脈硬化開始, 形成斑塊、形態學損害前, 動脈的順應性也逐漸降低。 所以, 選擇PWV作為血管病變的重要診斷指標, 若PWV數值越大, 則動脈硬度越高, 彈性也越大。在本組實驗中, 研究組PWV值為 (18.53±5.12) m/s, 比對照組的 (15.32±3.28) m/s明顯更高, 這說明, 患有糖尿病人群, 動脈硬化程度更為明顯。 同時, 對于因動脈硬化, 而繼發管腔狹窄、動脈阻塞的診斷, ABI是最佳診斷指標。 根據相關研究, ABI小于0.9 時, 則外周動脈疾病特異度、敏感度均超過98%。 使用ABI數值, 也可檢測顱內動脈狹窄, 尤其是成年心血管疾病檢測。 在本組實驗中, 研究組ABI值為 (1.02±0.09) , 比對照組 (1.11±0.07) 明顯更低, 研究組有8 例ABI小于0.9, 給予下肢動脈彩超檢查顯示, 有6 例患者存在動脈斑塊。

根據我國相關研究, 中國五十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 大約有25%患者伴隨下肢動脈病變。 同時, 在通常情況下, 外周血管壓力反射波、大動脈彈性, 可作為脈壓決定因素, 動脈舒張功能是以動脈彈性為標準, 由動管壁硬度、管壁可擴張性、脈腔徑大小決定。 但是脈壓極易受到各類因素影響, 選擇脈壓指數判斷, 即脈壓/收縮壓, 可良好反應血管順應性, 減少其它因素感染。 在本組實驗中, 研究組脈壓指數值為 (0.40±0.03) , 比對照組 (0.33±0.04) 明顯更高,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在臨床上, 對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診斷, 傳統選擇血管造影方法, 且血管造影檢測結果也是該疾病的診斷“金”標準, 但血管造影屬于傳統方式, 具有創傷性, 費用較為昂貴, 對廣大醫務人員、患者而言, 接受性不高。 在本組實驗中, 選擇無創影像檢查技術, 即無創動脈檢測技術, 對糖尿病患者、正常人群的ABI、PWV、脈壓指數三個指標進行檢測, 每一個指標立足不同角度, 反應正常人群、糖尿病患者的血管變化, 通過對比, 可反應下肢動脈硬化情況, 顯示阻塞敏感性和血管順應性, 對于及早發現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患者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也可綜合評估血管功能、血管結構, 從而選擇有效生活方式、藥物進行干預治療, 降低因血管病變而截肢的幾率。 同時, 及早發現, 還可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總而言之, 通過本組實驗表明, 針對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患者, 采用無創動脈檢測技術, 具有良好敏感性, 可及時檢測動脈硬化情況, 發現動脈阻塞狀況, 對臨床干預治療、護理具有良好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 臨床探討無創影像檢查方法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中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1例II型糖尿病患者, 作為研究組。同時, 選擇61同期健康人員, 作為對照組。對兩組人員的ABI踝臂指數、PWV脈搏波傳導速度、脈壓指數進行檢測, 計算研究組患者的下肢動脈斑塊狀況。結果 經過檢測分析, 研究組ABI值為 (1.02±0.09) , 比對照組 (1.11±0.07) 明顯更低, 研究組PWV值為 (18.53±5.12) m/s, 比對照組的 (15.32±3.28) m/s明顯更高, 研究組脈壓指數值為 (0.40±0.03) , 比對照組 (0.33±0.04) 明顯更高,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研究組有8例ABI小于0.9, 給予下肢動脈彩超檢查顯示, 有6例患者存在動脈斑塊。結論 針對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患者, 采用無創動脈檢測技術, 具有良好敏感性, 可及時檢測動脈硬化情況, 發現動脈阻塞狀況, 對臨床干預治療、護理具有良好診斷價值。

關鍵詞:無創影像檢查,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診斷

參考文獻

[1] 王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無創檢查與膝以下動脈病變單純球囊擴張治療研究[D].第四軍醫大學, 2008.

[2] 何岸葦.下肢動脈疾病無創性影像診斷方法的最優化研究[D].天津醫科大學, 2009.

[3] 邵馨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踝臂指數與C反應蛋白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 2013.

淋巴瘤影像診斷價值范文第3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30例小肝癌患者, 其中男22例, 女8例;年齡35~64歲, 平均42歲;癌結節體積總和<5cm直徑球形體積。

1.2 檢查方法

MRI檢查, 平掃, 常規行T1WI和T2WI。軸位掃描為基本方法。T1加權像, T1WI在顯示肝臟病變方面有較大價值, 常采用自旋回波脈沖序列 (SE) 和梯度回波脈沖序列 (GRE) 。T2加權像, 通常用快速自旋回波T2加權。GRE T2WI可采用真穩態進動快速成像序列, 掃描速度快, 并可清晰顯示肝臟的血管形態。增強掃描, 應用bolus法經靜脈注射對比劑順磁性釓-二乙三胺五醋酸 (Gd-DTPA) 增強掃描, 觀察病變血供情況, 有助于病灶的定性診斷。

2 MRI檢查結果

2.1 MRI表現

腫塊表現與CT相似。在T1WI上腫瘤表現稍低或等信號, 腫瘤出血或脂肪性變表現為高信號, 壞死囊變則出現低信號。40%的肝癌見到腫瘤假包膜, T1WI上表現環繞腫瘤周圍, 厚約0.5~3mm的低信號環。Gd-DPA對比增強腫瘤呈均勻或不均勻強化[2]。T2WI上腫瘤呈稍高信號。T2WI脂肪抑制序列腫塊表現更為清楚的稍高信號。診斷有困難, 應用超順磁性氧化鐵對比劑 (菲立磁) 行對比增強, 被正常肝內網狀內皮系統吞噬而T1WI表現信號降低, 而缺乏kupffer細胞的肝癌, 則T2WI仍然表現稍高信號。若門、肝靜脈擴張, 其中見到軟組織信號腫塊, 提示門、肝靜脈癌栓形成。同時也可見到腹部淋巴結腫大等肝外轉移征象。

2.2 結果

經MRI檢出, 直徑<2.0cm, 檢出率66%, 直徑2.0~5.0cm, 檢出率100%。MRI的檢出率85%。$$

3 討論

小肝癌多數有纖維包膜, 細胞分化較好, 一般來說, 腫瘤愈小, 分化愈高。癌細胞以兩倍體為主, 生長相對較慢, 侵犯血管并肝內轉移的概率較低, 易做到根治性切除。研究表明, 分化好的小肝癌倍增時間多數超過60d, 分化差的多少于60d, 提示瘤體大者, 分化差, 生長較快。小肝癌的單個癌灶又可分為: (1) 單小癌, 纖維包膜多數完好, 邊界整齊, 切面外翻, 提示以浸潤的膨脹性生長為主, 但30%病例包膜中已有癌細胞浸潤; (2) 融合小癌由多個小結節集合或融合而成, 呈不規則塊狀或分葉狀, 邊界交錯而不整齊, 無明確包膜, 約30%于鏡下可見血管內癌栓, 常有衛星癌灶, 或可能有遠處轉移。融合小癌多于切除1年后復發, 而單小癌切除后1年生存率較高。

MRI能獲得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三重圖像, 肝癌結節在T1加權圖呈低信號, 在T2加權圖呈高信號, 可檢出2cm以上的癌灶。病灶內出血壞死病變在T2加權圖上可表現為不均勻的高信號強度。MRI對肝癌包膜的顯示率可達24%~42%, 以反轉恢復 (IR) 或自旋回波技術 (SE) T1加權圖顯示包膜最佳, 表現為腫瘤周圍有一低信號強度環, 厚度為0.5~3.0mm。肝癌內可出現纖維間隔, 平掃MRI上表現為低信號強度。腫瘤侵犯血管時顯示血管受壓推移, 如有癌栓形成時, 受累血管的信號流空現象消失, 其在T1加權圖為中等信號強度, 而在T2加權圖上表現為高信號強度。MRI可顯示腫瘤周圍水腫, 在T2加權圖顯示為典型的高信號[3]。如腫瘤邊緣伸展到鄰近肝組織內, 呈地圖樣分布, 此征象也見于轉移和膽管細胞癌, 為肝臟惡性腫瘤所特有。以上所見平掃MRI表現中, T1加權圖病灶高信號、腫瘤包膜、腫瘤內纖維間隔、腫瘤內信號不均勻呈鑲嵌表現以及血管受侵犯等為特征性表現。腫瘤侵犯血管時, MRI優點是不用注射造影劑即可顯示門靜脈與肝靜脈、血管的受壓推移。癌栓時T1加權圖為中等信號強度, T2加權圖呈高信號強度。動態增強掃描不僅有利于鑒別診斷, 還能發現一些T2WI不能顯示的病變, 進一步提高肝臟實性病變特別是小肝癌的檢出率。

核磁共振作為一種先進的無創傷性的放射診斷技術, 在臨床上的應用已經得到了肯定和重視。在對腫瘤外侵范圍的較好顯示, 特別是對肝癌浸潤的顯示, 由于腫瘤的大小和浸潤范圍是重要的預后因素, 隨著MRI技術的發展, 肝臟MRI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 但應該指出的是, 這些新的序列和技術還不夠成熟, 各種序列各有優缺點, 綜合應用多個快速序列可以充分利用各序列的優勢, 揚長避短, 提高肝臟局灶性病變的診斷水平。

摘要:目的 探討小肝細胞癌的MRI表現提高對小肝癌的診斷。方法 選取30例小肝細胞癌行MRI掃描。結果 小肝細胞癌中T1加權像表現為低、高、等信號, T2加權像呈高信號為主。增強后動脈期明顯強化, 門脈期及延遲期以低信號為主。結論 MRI具有多序列成像特點, 可以通過不同的信號特征來反映結節性病變的組織成分, 提高診斷準確率。

關鍵詞:小肝癌,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磁共振成像

參考文獻

[1] 吳孟超, 張柏和.肝臟外科進展[J].新消化病學雜志, 1996, 4 (8) :421~423.

[2] 周康榮.體部MR[I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0:822~827.

淋巴瘤影像診斷價值范文第4篇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男性58例, 女性46例, 年齡2~72歲, 平均42.5歲。臨床表現見表1。

1.2 CT檢查

104例均為橫斷面平掃+增強, 造影劑為碘海醇100mL, 靜脈快速團注, 選用GE-PROSPEED機, 矩陣為256×256, 厚層5mm或1 0 m m, 層短5mm或10mm。

2 結果

2.1 腎癌的CT表現

大小為2.0~9.8cm, 平均4.2cm, 形態類圓形52例, 不規則30例, 密度均勻低密度24例, 不均勻密度54例, 表現為低、更低, 高、略高密度;4例伴出血, 表現為片狀高密度影, CT值52~70HU;囊變8例, CT值-10~+10HU;壞死58例, CT值10~20HU;鈣化8例, 表現為斑片弧線狀或無定形高密度影, CT值100HU。境界多不清晰, 82例均作增強掃描, 腫塊輕度強化但程度不如正常腎組織, 使腎癌的密度顯著低于正常腎實質, 境界更清楚, 出血、壞死囊變和鈣化區無強化。42例累及腎靜脈, 10例有下腔靜脈瘤栓, 表現為血管內低密度區和受累血管腔的擴大。16例發現淋巴結腫大, 多位于下腔靜脈和主動脈旁。CT分期:I期為腫瘤局限于腎包膜內;Ⅱ期為腫瘤局限于腎筋膜內、ⅢA期為腎靜脈和/或下腔靜脈侵犯;ⅢB期為有區域淋巴結轉移;ⅢC期為ⅢA+ⅢB;ⅣA期為發現鄰近器官受累;1VB期為有遠處轉移。

2.2 腎盂癌的CT表現

大小為3.0~5.5cm。本組12例均為移行細胞癌, 呈類圓形軟組織腫塊影, 6例規則, 2例不規則分葉。均呈低密度影, 密度高于尿液低于腎實質, CT值:30~39HU。增強6例輕度強化, 2例無明顯強化。

2.3 腎母細胞癌

本組4例均發生于小兒, 年齡分別為3、2.5歲。腫瘤大小分別為5.0、7.0cm, 平掃腫瘤密度顯著低于正常腎實質, 密度不均, 部分呈囊性密度影, 增強后無明顯強化, 與腎實質密度差異增大, 腫塊周圍受壓的腎組織呈高密度環狀增強, 1例可見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

2.4 ALL的CT表現

大小2.0~10.0cm, 平均5.0cm, 4例均為類圓形, 呈低、等、高混雜密度影, 可見分隔改變, 低密度區為脂肪成份, CT值一40~+120HU, 此乃本病的特征表現。6例脂肪成份較多, 2例脂肪成份較少而誤診為RCC。等密度為腫瘤的軟組織部分, 高密度區為出血。本組2例伴有出血。增強、等密度區即腫瘤的軟組織部分明顯強化, 而低密度脂肪區和高密度的出血區無強化。4例伴有結節性硬化, 頭顱CT示雙側腦室旁多個散在的鈣化結節。

3 討論

CT掃描由于具有較高的圖像清晰度, 密度分辨度較高, 加上造影增強技術的熟練運用, 其對腎臟腫瘤診斷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均很高, CT對腫瘤的定位、定性診斷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組病例定位準確率為100%, 定性診斷符合率為92%, 誤診原因為6例腫瘤因腎實質和腎盂均受侵而無法分清其起源, 故籠統的診斷為腎臟惡性腫瘤, 另一例為ALL, 由于脂肪含量極少, 未仔細查找, 而誤診為RCC。CT掃描對小腎癌的診斷顯示出了其它影像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性。但正確運用CT掃描技術尤為重要。

ALL是腎臟良性腫瘤中最常見者。是血管、平滑肌和脂肪3種成分按不同比例的混合, 含脂肪是其特征。ALL與脂肪瘤的鑒別在于增強后脂肪瘤無強化, 而ALL軟組織部分有強化, 少脂肪ALL與RCC是很難鑒別, 常須借助活檢。

研究表明, 多期動態薄層增強CT掃描是目前小腎癌檢查的最佳方法。本組8例小腎癌運用此技術均準確檢出。當腫瘤不大時, 腎癌與腎盂癌較易區分, 前者位于腎實質內, 而后者位于腎盂或腎竇內[2]。腫瘤長大, 腎盂和腎實質均累及時, 可依據以下幾點加以鑒別: (1) 腎盂癌腫瘤主體位于腎盂或腎竇內, 周圍繞以腎實質, 易向外侵犯致腎形輪廓不整; (2) 腎盂癌易造成腎收集系統阻塞, 腎功能喪失, 腎盂、腎盞破壞, 可結合IVP作出診斷; (3) 腎癌易形成腎靜脈和/或下腔靜脈瘤栓而腎盂癌則很少; (4) 腎癌多為富血供者, 而腎盂癌多為少血供者, 故動態增強掃描前者可呈一過性顯著強化, 而后者則無此現象, 必要時可借助于腎血管造影了解腫瘤的供血來源及腫瘤血管情況。WILMS瘤好發于小兒, 多為3歲以下小兒, 是小兒腹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發現時多已長至很大。本病須與神經母細胞瘤相鑒別, 后者起源于腎上腺[3,4]。腎臟有外壓性壓跡, 腫瘤較小時二者易于鑒別。很大時鑒別困難, 神經母細胞瘤鈣化率較高, 必要時只能借助于穿刺活檢。本組4例均發生于4歲以下小兒, 平均年齡2.7歲, 術前均正確診斷。

總之, CT檢查對提高腎臟腫瘤診斷準確率、搶救成功率均有較高的價值, 可逐步替代IVU及B超等其他檢查, 作為腎臟腫瘤的首選診斷方法。

摘要:目的 探討腎臟良惡性腫瘤的CT表現, 評價CT對該類疾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經手術和病理證實的104例腎臟腫瘤, 所有病例均行CT平掃+增強。結果 104例中良性腫瘤8例, 占7.6%, 均為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LL) , 惡性腫瘤96例, 占92.4%, 其中, 腎細胞癌 (RCC) 82例, 應用動態薄層增強CT掃描法準確檢出小腎癌 (最大徑<3cm) 8例。腎盂癌4例, 腎母細胞瘤4例 (WILMS瘤) 。結論 增強前后CT掃描對腎臟腫瘤的定位、定性診斷及術前分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腎臟腫瘤,CT表現診斷分析

參考文獻

[1] 李松年, 高玉潔, 王儀生.現代放射學診療手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1995:268~271.

[2] 楊風云, 劉回耀.腎盂癌的CT診斷[J].浙江醫學, 2007 (1) .

[3] 葉慧, 胡道予, 王秋霞.腎癌和腎盂癌MSCT灌注成像及分子病理學的相關性探討[J].放射學實踐, 2006, 21:920~624.

淋巴瘤影像診斷價值范文第5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年齡35~55歲,平均年齡37歲,均為已婚,就診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如反復陰道不規則流血、月經過多、不孕,未發現癌變病例。其余均為無癥狀因超聲常規檢查發現。

1.2 儀器使用

使用SonoScape-2000BW超聲診斷儀,陰式探頭頻率在6.0~11MHz。

1.3 方法

病人常規經腹部檢查后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暴露外陰將陰道探頭頭端涂抹藕和劑,套上避孕套避免交叉感染,將探頭緩緩插入陰道內,使探頭緊貼宮頸,陰道穹窿處做盆腔多切面掃查。注意觀察子宮形態、大小、內膜厚度,內膜回聲是否均勻,宮腔線回聲及宮腔內異常結構。重點注意子宮內膜,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并取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2 結果

宮腔內見1個實性偏高顆粒狀回聲團塊者58例,宮腔內見2個以上實性偏高回聲團塊者93例。B超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符合率:139例為子宮內膜息肉符合達96%,12例為子宮粘膜下肌瘤。

3 討論

3.1 病因及病理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內膜腺體和纖維間質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突向于宮腔的瘤樣病變,其發生原因與雌激素過度刺激及炎癥有關[1,2,3]、內分泌紊亂有關,好發于青春期后的育齡婦女,可致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過多、不孕或絕經后出血。

3.2 子宮內膜息肉在聲像圖上表現

宮腔內可見一個或幾個偏高回聲區,形態規則,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均勻。伴內膜線移位,局部彎曲變形,如果宮腔內伴有積液存在,則更能清晰地顯示息肉的輪廓(圖1~2)。子宮內膜息肉由于質軟在宮腔內通常形成適應宮腔形狀的贅生物。有報道[4,5]發現子宮內膜息肉的高回聲邊緣即息肉表面的短弧線狀光滑強回聲對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很高,本組病例中出現率為65%,該征象更易出現在單發息肉或多發息肉中較大的息肉邊緣。子宮內膜息肉雖為良性病變,但0.89%可發生惡性變[6,7],所以需要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經腹部超聲由于腸氣干擾、腹壁緊張、肥胖、子宮位置、膀胱充盈程度等諸多因素影響,檢出率不高,漏診很多。宮腔鏡雖是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金標準,但費用高、操作復雜、并發癥多,經陰道超聲距離子宮及附件近,無須充盈膀胱,受干擾少,加上高頻探頭分辨率高,能清晰顯示內膜及宮腔病變。綜上所述,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操作簡便、費用低廉、準確率高,本文診斷符合率為95.8%,體現了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3.3 鑒別診斷

由于子宮內膜息肉聲像圖的非特異性,可與子宮內膜增厚、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癌等病變混淆,故須認真觀察、仔細鑒別。

(1)子宮內膜增厚(圖3),內膜對稱性增厚呈暗淡回聲,增厚的內膜回聲較均勻或見散在分布的小囊結構,仔細觀察在增厚的內膜中央可見強回聲內膜線。

(2)子宮黏膜下肌瘤(圖4),子宮黏膜下肌瘤由于質硬形態多為類圓形,球體感較內膜息肉明顯,內部多為低回聲,不均質,腫塊從肌層突出于宮腔內,其邊緣與高回聲的內膜構成了清晰的邊界。二維超聲可顯示腫塊基底部內膜中斷,因其表面覆蓋的是子宮內膜,常伴有月經量多的臨床癥狀。

(3)子宮內膜癌(圖5),聲像圖的特點子宮增大,增厚的內膜不均勻,并有增強和分布不均的光點。肌壁與內膜的交界不清晰,不光滑。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絕經前后的婦女,40歲以前少見。

雖然子宮內膜息肉的超聲圖像是非特異性的,但只要認真觀察、仔細分析、鑒別,則具有非常高的診斷符合率,在臨床檢查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應列為經陰道超聲子宮檢查的常規觀察內容。

子宮內膜息肉的超聲檢查最佳時機?因為子宮內膜的周期性改變,在檢查診斷的時候要注意掌握檢查的最佳時機。增殖晚期特別是排卵前,子宮內膜增厚宮腔內有病變表現為增厚的內膜回聲不均勻,難以確診,增殖早期子宮內膜菲薄,宮腔與肌層的界限很清晰,易與呈高強回聲的息肉辨別,否則較小的病變可能會被分泌期內膜所遮蓋。我們在月經第5~7天復查,隨著子宮內膜的脫落,更有利于明確診斷。適當配合探頭加壓,以觀察宮腔內病灶的柔軟度;經陰道超聲檢出率及診斷的準確率能大大地提高[7,8]。所以,筆者認為增殖早期是檢查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最佳時機。

摘要:目的 探討經陰道超聲對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價值及圖像特征。方法 經陰道超聲診斷為子宮內膜息肉151例聲圖像分析。結果 子宮內膜息肉超聲圖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診斷符合率達96%,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結論 子宮內膜息肉超聲圖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二維圖像呈顆粒狀或滴水狀高回聲團塊。

關鍵詞:子宮內膜息肉,經陰道超聲,診斷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年出版社,2005:381~384.

[2] 陳正云,林俊.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特點和治療對策[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5,21(7):391~393.

[3] 李治安,李建國.臨床超聲影像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351~1360.

[4] 田揚順.婦科腫瘤臨床病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34~135.

[5] 胡越,朱世釵.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3,12(10):636~368.

[6] 應偉雯,梁秀珍“.高回聲邊緣”在診斷子宮內膜息肉中的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5,14(2):157~159.

[7] 徐婷,陸惠娟.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病理分析及與宮腔鏡診斷的比較[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9):1068~1069.

淋巴瘤影像診斷價值范文第6篇

1臨床資料

本院2004年至2009年經超聲檢查閉合性腹部損傷129例, 其中男性106例, 女性23例。年齡6~70歲。致傷因素多為車禍、摔傷及鈍器傷。主要病史及臨床表現:所有病例均有外傷史, 傷處疼痛或伴有腹痛、腹膜刺激征, 失血多者伴有躁動及神志不清等早期休克癥狀。超聲檢查一般在受傷后0.5~72h內進行。使用儀器:GE-LOGIQ200型超聲儀, ATL-8000型超聲儀, 探頭使用頻率3.5MHz。檢查方法、多采用腹部常規平臥位掃查, 必要時輔以側臥位或者半坐位。首先探查有無腹腔積液, 然后以外傷部位及疼痛位置為重點區域, 多切面全腹掃查相關臟器及毗鄰臟器。超聲結果判斷依據: (1) 手術病例將超聲結果與手術結果相對照; (2) 非手術病例將超聲結果與DR、CT及化驗檢查結果相比較, 并結合臨床療效及疾病轉歸綜合判斷。

2結果

129例腹部外傷中, 脾損傷58例, 肝損傷40例, 腎損傷14例, 胰腺損傷5例, 腸及其他12例。103例經手術證實, 另26例采取保守治療, 其中18例經DR或CT檢查后再次確診。余8例經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證實。129例中, 超聲確診臟器損傷病例97例, 符合率82.14%, 漏誤診率20例, 漏誤診率17.09%, 空腹臟器及其他損傷12例, 漏診6例, 診斷符合率50%。超聲檢查不同臟器損傷符合率, 見表1。

3結語

(1) 由于肝、脾、腎解剖位置較穩定, 相對靠近體表, 且臟器有豐富的血液循環, 導致其容易受傷。聲像圖表現為:受損臟器體積不同程度腫大、變形, 特別是受損局部徑線測值增大, 包膜回聲連續性中斷或不規整, 實質回聲不均勻, 成不規則增強或減弱區。腹腔、盆腔、肝腎或脾腎隱窩內可見積血。

(2) 超聲對空腔臟器損傷直接征象很難發現。但仍有部分病例可做出定性或者提示性診斷。如腸破裂時胃腸氣體進入腹腔, 造成膈下游離積氣形成強反射回聲, 采用半坐位并探頭適度加壓可幫助鑒別肝脾前區游離氣體的存在。

(3) 超聲診斷對腹腔積液的敏感性高, 但要注意與原發性疾病所導致的積液相鑒別, 特別對于女性患者, 更要與盆腔生理性積液相鑒別。早期外傷患者肝脾腎間隙的少量積液一經發現, 往往有更高的診斷價值。如超聲掃查腹腔內可見積液, 結合病史及腹腔穿刺液性質綜合分析確診。

(4) 部分病例早期超聲檢查無特征性表現, 從而影響超聲診斷的準確性。檢查時要有清晰的思路, 并密切結合病史體征做出初步的傷情判斷。本組腎損傷中多數為挫傷或者輕度挫裂傷, 超聲檢查陰性者多是根據外傷史、臨床癥狀和體征 (如疼痛、血尿等) 及化驗檢查做出初步診斷。動態觀察后, 受損部位局部可出現回聲增強、減低或結構紊亂等改變。

(5) 誤漏診原因分析: (1) 由于受傷時間短, 傷情進展不一, 部分病例可表現為遲發傷。超聲檢查多在受傷早期進行, 臟器損傷特征未能充分顯露出來。 (2) 病情危重、傷后疼痛、煩躁檢查不合作不能詳查。 (3) 與受傷部位關系密切, 損傷部位于肝膈頂部、脾門或脾下極的小病灶容易漏診, 胰腺特別是胰尾部的損傷, 由于其所處解剖位置受氣體影響, 發現困難。 (4) 部分肝實質內非均質低回聲灶, 如占位、肝內脂肪分布不均等, 可能被誤認為肝內血腫而導致假陽性病例出現。 (5) 檢查者對腹內臟器損傷聲像圖缺乏認識經驗不足及儀器分辨率有關。

摘要:目的 總結超聲檢查對閉合腹部損傷的診斷經驗, 提高超聲診斷的準確率。方法 129例閉合性腹部損傷的患者, 男性106例, 女性23例, 致傷后超聲檢查與術后及治療后結果對照。結果 129例腹部損傷患者中, 超聲確診106例, 漏誤診26例。結論 應用合理的臨床思維及方法, 超聲可作為一種無創、安全、可重復的檢查手段, 對臟器損傷部位及損傷程度做出正確診斷。

上一篇:課堂上的數學小故事范文下一篇:朗讀者電勢欄目評論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