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代表民俗范文

2023-10-28

代表民俗范文第1篇

飲食文化由于地域特征、 氣候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飲食文化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飲食文化分為飲文化和食文化。在飲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著較大的相似性。例如,中國人喜歡喝酒,并且可以通過酒的力量作為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時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比如朱元璋對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釋兵權”,還有李白的詩仙稱號也是因為他“斗酒詩百篇”。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強調酒神精神,他們渴望一種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酒吧文化應該是他們酒文化的突出表現,工作閑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漸落敗的現代社會,未嘗不是人際交流的大平臺。中西飲文化中都將各自的飲食文化向精神的層面發展。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國人強調的是飲的實踐,強調實踐后的狂迷狀態,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們往往靠理性思維來獲得這一精神享受。因此可以說,中國的文化更趨于感性,而

西方更趨于理性。

作為食文化,中西的差異性則較大。在中國,糧食,米飯,面條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一般中國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這些只有在節日里才可嘗嘗鮮。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轉化到文化這個層面上,菜其實應該是大于飯的地位的,中國講究“民以食為天”,所以中國的菜系就分的很細,有川菜,粵菜,湘菜等等,中國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國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圍廣,品種多、樣式豐富的特點。中國能躋身世界四大菜系,也是有理由的。而西方的食文化就沒有這么厚的傳統,他們的食文化可以說是快餐文化,他們對食物更注重健康、快速和衛生,與中國人講究的色香味實在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西方人認為菜肴是充饑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里,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

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系。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肴,雞就是雞,牛排就

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于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于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于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分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范疇對后代思想的影響,便于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于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么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

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于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于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結論:

代表民俗范文第2篇

說到閩南地區,大多數人首先想起的就是“泉廈漳”三個城市,這些地區的人主要語言也就是閩南語。而我的家鄉就是閩南地區的泉州,我從小說著一口純正的閩南語。閩南地區習俗之多難以說清,單單泉州地區的習俗年復一年就不知道有多少,今天我也不多寫,就講講泉州春節民俗和閩南春節民俗,二者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在部分細節上還是有所差異的,這個差異點是從我個人角度觀察的。 春節以前都是叫過年,年是我國民間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堯舜時稱“載”,夏代稱“歲”,商代稱“祀”,周代起稱“年”,沿用至今(其間只有唐玄宗、肅宗二帝時一度稱“載”)。過年的時間自漢武帝時確定正月為歲首,即以正月初一為新年,又稱“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稱“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歷,以1月1日為元旦,于是原稱為“元旦”的農歷正月初一即改稱為“春節”,但仍習稱為“年”。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稱為“過年”,要待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了。

泉州民謠唱到——“初一場,初二場, 初三無姿娘(姿娘意為婦女,此日婦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從天上匯報回來);初五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初六隔機(整理織布機,隔開經線與緯線,婦女們開始織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氣寒冷宜在家飲酒);十一請女婿;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連日吃膩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結燈棚;

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媽?生; 十七„那怎生?(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從這個民謠中我們可以看出泉州在過年這十五天中規矩非常多,這是從我的角度來看的,里面的內容也有些過時了,現在許多人一般都是過年過七天,初八初九就開始工作,初九天公生是我最熟悉的日子,因為以前這一天都是學校開學的日子。

而閩南民謠唱到——閩南民謠 “初一早(早早起來之意) 初二早 初三無歹志(無事情); 初四神落地(灶君從天上匯報回來); 初五隔開(告一段落)?鴉 初六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 初七七元(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天公生日); 初十地公瞑(土地公生日); 十一請女婿; 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連日吃膩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結燈棚; 十五上元丸; 十六看大燭; 十七倒燈棚(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從二者的民謠中我們可以看出,泉州春節大概習俗和閩南各地區習俗是一樣的,部分有所不同,這也就是泉州出于閩南而不同于閩南之所在。

過年之中還有許多習俗。

例如泉州地區有:敬天公、開正、賀正、團拜、壓歲錢、女兒女婿日、迎灶君 、眾人生、天公生 、“做天香”、元宵、吃“上元丸”、潤餅菜、祭春、鬧元宵、鬧花燈、掛燈、送燈、游燈、出燈、猜燈謎、替身”、“過關限”、祀“棕蓑娘”等等。

而閩南地區有:拜年、穿新衣、行春、開門、關門看吉時、早餐吃

素、做 牙、公媽(祖先)、開葷、回娘家、睡到飽、早上床、接財神 、隔開、開工、閩南鬧正、鞭炮聲里迎正月、最高潮在元宵、請喝春酒等等。

從二者在過年期間的各種習俗也可以看出之間有許多差別,大范圍還是相似的,但泉州地區習俗偏向于農家生活,而閩南地區的習俗偏向于工作商業。

過年除了該做的,還有更多不該做的,也就是過年的禁忌。 如泉州地區的過年禁忌有: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納吉迎祥為準則,禁忌很多: 忌飲茶水,忌吃稀飯,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飯,以整葉煮的菜為佐,俗稱“長命菜”。

忌打罵孩子,忌和別人吵架,忌說不吉利的話,不得討錢逼債。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殺。所有食物如須刀切者,除夕即已準備周全。

忌用掃帚掃地,意謂新年迎祥納福,惟恐一掃而空。

忌穿舊衣裳,要穿新衣,曰“去舊迎新”;忌赤足,行走時足被刺傷即為不吉。

忌打壞器皿、碗碟之類,否則一年福氣均被破壞;如不慎打破,則將碎片投入井中以鎮壓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燈,寓祥光永駐。

而閩南大地區的習俗禁忌有:

一、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靈。有

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或無歹志)”,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么這個習俗是怎么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過年而疏于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二、春節期間,是閩南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家都有著種種的希望,除了初三不能拜年外,還有不少其他禁忌。初一的禁忌最多。早上要吃素菜,不吃葷的,也不煮,吃的飯菜必須是除夕日預做的,謂之“隔年飯”。表示去年的飯吃不完還有剩余。初一要吃干飯或其他食物,不吃稀飯,否則這一年外出時會被雨淋或遭意外。初一至初五不能掃地,不可舀肥。萬一非打掃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可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于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倒掉一樣,使家里受窮。不可罵人,不可打架,不問人討債,不使身體受傷。如受傷,就是“痛過年”,極為不吉利。不可打破或損毀碗盤瓷器,萬一不慎打破,就用紅紙包起來,等到初五“隔開”之日,才把它投進河里,念“打破瓷,錢銀一大堆”等安慰的話,如此就可逢兇化吉。絕對不可午睡,據信,男人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會崩潰;女人如果午睡,則廚房就會倒塌。

泉州地區和閩南大地區的過年禁忌也都是相似的,出發點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點來講述的,合情合理,多為出門飲食規定。 最后,隨著時代的變化,無論是泉州地區的過年習俗還是閩南大地

代表民俗范文第3篇

說到閩南地區,大多數人首先想起的就是“泉廈漳”三個城市,這些地區的人主要語言也就是閩南語。而我的家鄉就是閩南地區的泉州,我從小說著一口純正的閩南語。閩南地區習俗之多難以說清,單單泉州地區的習俗年復一年就不知道有多少,今天我也不多寫,就講講泉州春節民俗和閩南春節民俗,二者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在部分細節上還是有所差異的,這個差異點是從我個人角度觀察的。 春節以前都是叫過年,年是我國民間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堯舜時稱“載”,夏代稱“歲”,商代稱“祀”,周代起稱“年”,沿用至今(其間只有唐玄宗、肅宗二帝時一度稱“載”)。過年的時間自漢武帝時確定正月為歲首,即以正月初一為新年,又稱“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稱“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歷,以1月1日為元旦,于是原稱為“元旦”的農歷正月初一即改稱為“春節”,但仍習稱為“年”。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稱為“過年”,要待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了。

泉州民謠唱到——“初一場,初二場, 初三無姿娘(姿娘意為婦女,此日婦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從天上匯報回來);初五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初六隔機(整理織布機,隔開經線與緯線,婦女們開始織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氣寒冷宜在家飲酒);十一請女婿;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連日吃膩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結燈棚;

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媽?生; 十七„那怎生?(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從這個民謠中我們可以看出泉州在過年這十五天中規矩非常多,這是從我的角度來看的,里面的內容也有些過時了,現在許多人一般都是過年過七天,初八初九就開始工作,初九天公生是我最熟悉的日子,因為以前這一天都是學校開學的日子。

而閩南民謠唱到——閩南民謠 “初一早(早早起來之意) 初二早 初三無歹志(無事情); 初四神落地(灶君從天上匯報回來); 初五隔開(告一段落)?鴉 初六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 初七七元(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天公生日); 初十地公瞑(土地公生日); 十一請女婿; 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連日吃膩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結燈棚; 十五上元丸; 十六看大燭; 十七倒燈棚(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從二者的民謠中我們可以看出,泉州春節大概習俗和閩南各地區習俗是一樣的,部分有所不同,這也就是泉州出于閩南而不同于閩南之所在。

過年之中還有許多習俗。

例如泉州地區有:敬天公、開正、賀正、團拜、壓歲錢、女兒女婿日、迎灶君 、眾人生、天公生 、“做天香”、元宵、吃“上元丸”、潤餅菜、祭春、鬧元宵、鬧花燈、掛燈、送燈、游燈、出燈、猜燈謎、替身”、“過關限”、祀“棕蓑娘”等等。

而閩南地區有:拜年、穿新衣、行春、開門、關門看吉時、早餐吃

素、做 牙、公媽(祖先)、開葷、回娘家、睡到飽、早上床、接財神 、隔開、開工、閩南鬧正、鞭炮聲里迎正月、最高潮在元宵、請喝春酒等等。

從二者在過年期間的各種習俗也可以看出之間有許多差別,大范圍還是相似的,但泉州地區習俗偏向于農家生活,而閩南地區的習俗偏向于工作商業。

過年除了該做的,還有更多不該做的,也就是過年的禁忌。 如泉州地區的過年禁忌有: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納吉迎祥為準則,禁忌很多: 忌飲茶水,忌吃稀飯,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飯,以整葉煮的菜為佐,俗稱“長命菜”。

忌打罵孩子,忌和別人吵架,忌說不吉利的話,不得討錢逼債。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殺。所有食物如須刀切者,除夕即已準備周全。

忌用掃帚掃地,意謂新年迎祥納福,惟恐一掃而空。

忌穿舊衣裳,要穿新衣,曰“去舊迎新”;忌赤足,行走時足被刺傷即為不吉。

忌打壞器皿、碗碟之類,否則一年福氣均被破壞;如不慎打破,則將碎片投入井中以鎮壓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燈,寓祥光永駐。

而閩南大地區的習俗禁忌有:

一、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靈。有

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或無歹志)”,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么這個習俗是怎么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過年而疏于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二、春節期間,是閩南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家都有著種種的希望,除了初三不能拜年外,還有不少其他禁忌。初一的禁忌最多。早上要吃素菜,不吃葷的,也不煮,吃的飯菜必須是除夕日預做的,謂之“隔年飯”。表示去年的飯吃不完還有剩余。初一要吃干飯或其他食物,不吃稀飯,否則這一年外出時會被雨淋或遭意外。初一至初五不能掃地,不可舀肥。萬一非打掃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可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于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倒掉一樣,使家里受窮。不可罵人,不可打架,不問人討債,不使身體受傷。如受傷,就是“痛過年”,極為不吉利。不可打破或損毀碗盤瓷器,萬一不慎打破,就用紅紙包起來,等到初五“隔開”之日,才把它投進河里,念“打破瓷,錢銀一大堆”等安慰的話,如此就可逢兇化吉。絕對不可午睡,據信,男人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會崩潰;女人如果午睡,則廚房就會倒塌。

泉州地區和閩南大地區的過年禁忌也都是相似的,出發點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點來講述的,合情合理,多為出門飲食規定。 最后,隨著時代的變化,無論是泉州地區的過年習俗還是閩南大地

代表民俗范文第4篇

清明期間,我們那都要做清明果,可以用來當作寒食節的食物,也可以用來當作清明掃墓的祭品。清明果也被稱為清明團子,在南方地區非常盛行,尤其是江浙滬一帶。本來,清明果其實是寒食節的吃食,而寒食節與清明節應是兩個不同的節日。起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但因為在清明期間,所以現在大多是放在一起過的,并且,將寒食節吃的這種食物稱為清明果。要做清明果首先得找“清明草”。原先一直不知道它的本名叫什么,只知道是在清明期間用到的才叫“清明草”,后來上網查了,原來它的學名叫鼠鞠草,也叫佛耳草。全株有白色綿毛,葉如菊葉而小,開絮狀小黃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時節,萌生綿綿白毛細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壓、去風功效。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在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然后躲過追兵。清兵不肯善罷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丶液?,那位農民在思索要帶什么東西給陳太平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看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采了回家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只只米團子。然后把這些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后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

我們的清明果有甜、咸兩種。每次都看我媽適量的糯米粉、大米粉和好,再捏成小塊的餅狀下鍋煮好,然后撈出來與清明草和在一起,作為基礎原料。如果要做成甜的,就在面皮里包入白糖和芝麻,然后放入磨具里壓出各種花樣,有萬年青、菊花還有鳳凰等;如果是做成咸的,就把皮搟薄,包入炒好的冬筍丁、豆腐干、香菇丁等,做成餃子的樣子。蒸好后的清明果看上去碧綠碧綠的,晶瑩剔透,還會透著股清香,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現在貌似只有在農村才能真正吃到地道的清明果了,從采摘清明草到制作再到上蒸籠蒸熟,這一過程可以看做是對傳統食物,傳統習俗的繼承延續,很有樂趣。

1、清明草

2、甜的清明果

代表民俗范文第5篇

六十年代以前,煙臺因為缺醫少藥,人的壽命很短。常言道:人到七十古來稀。那時人活到70歲已經很少了。一般人在40歲以后,就準備好了壽合(即棺材),放在一個閑房子里,以備用急。那時的壽合也是表示死者的身份的象征。如果死者生前是做官的和大財主,壽合一般是楸木和柏木制做得,而且木頭很厚,需要八個壯漢來抬。

那個年代,有身份的人死了,葬禮是十分隆重的。常言道:看殯不怕殯大。如果是冬天,有錢人可將遺體放個十天八日的,外面來送紙的都管吃管喝,請來和尚道士來念經作法事,出殯的時候,孝子賢孫披麻戴孝,本家本堂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女兒、女婿們擺上多道路祭,旗鑼傘扇,樂隊齊奏,好不熱鬧。那個年代,尤其是農村,文化生活貧乏,農閑時無所事事,碰上紅白喜事,圍觀的人特別多,這也是近日的主要話題與新聞了。

六十年代,國家提倡火葬。煙臺是1966年7月份建成并投入試用的殯儀館。那個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的高潮。舊的土葬禮儀被批判為牛鬼蛇神,即四舊。在那個紅色恐怖的年代里,死了人,必須從儉。市里的人死了,撥個電話202是殯儀館的講明地址,當時殯儀館就一個上海產的汽油三輪汽車,車斗里裝著一口鐵棺材和一個押車的老頭,就按地址去了。當時的南郊還是沙土路,人們戲稱地瓜垅路。尤其是殯儀館的車五華里以外,人們就知道拉尸的車又來了,那個時候最多燒兩刀紙就完事了。這個從儉的方式一過就是20年。到87年以后,人們的生活漸好,復古的思潮開始在社會上升溫了。大操大辦在社會上愈演愈烈?,F在的喪事,基本上還是繼承著老的傳統習慣,再加點新的創意,土洋結合,古為今用,怎么做,怎么有理吧。有一句話是一語道破天機,這些事都是做給活人看的。喪事辦的千好萬好,不如老家活著的時候,多多關照與孝順老人好。

代表民俗范文第6篇

新娘出嫁上轎的時間一般在二更天,新郎、媒人以及抬嫁妝的都打著燈籠隨行,以四更左右到達新郎家為宜。據說夜間行人稀少,可以避免閑人窺轎,保持新娘貞操?,F在雖沒有花轎,但仍然保持了夜嫁女的習俗。

嫁娶是人生大事,從前孝感人從訂親到完婚要經過五道程序:一允許酒;二過貼(庚貼);三謀媒;四報期;五完婚。完婚前還要行告祖禮、加冠禮。 告祖禮是新郎向祖宗舉行祭拜,請來掌禮先生和樂班按程序進行。祭祀歌詞為四言結構,主要內容是請神祖臨堂,施恩賜福。加冠禮在行告祖禮后進行,是給新郎命名的儀式。掌禮先生呤加冠歌,給予新郎加冠帶履。

婚嫁吉日,新郎要親自去接新娘。新娘家親朋好友要盤女婿,即逗弄新郎。從新郎進門到吃酒處處設障,如門頂潑水、席間對聯、肉中穿線、纏緊筷子等難為新郎,考驗新郎的性情和才智。新娘家盤女婿,新郎家就戲新娘。幾個年輕后生抬著花轎前后左右顛簸戲弄新娘。新郎新娘進門拜堂,入洞房,喝團圓酒,這時戲新娘進入高潮,眾人有說四言八句的,有對歌的,有開玩笑的,無論老少輩均可戲新娘。孝感有新婚三天無大小的說法,人們認為越鬧越發,不鬧就覺得冷清.

至七月以后,酷熱的夏夜把武漢市民從家中"趕"出來,不得不到街道兩旁擺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個挨一個,老者、兒童、青年、少婦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過一個又一個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見少婦、姑娘身著短褲、裙子睡在街頭上,大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鮮。然而當地人卻習以為常。

武漢是中國有名的三大"火爐城"之一,夏季氣溫高達40攝氏度左右??釤犭y耐的時間長達兩個月左右,使之形成了武漢特有的民習"竹床陣"。

孝感歲時風俗

孝感位于江漢平原,但節令習俗與鄂東北大部分地區基本一致,卻也獨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后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糍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初

三、初四為止。

這里的人們還有以初一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于養鴨;鵲先鳴宜于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初一聽到狗群吠不是好兆頭。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會招財進寶

大年初

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初三才開始挑水,并在井池邊燒紙錢說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燒掉,俗諺說:"初三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墻上。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龍燈會是孝感民間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中心。人們一般從初八開始扎龍,還扎獅子、彩船、竹馬、高蹺、平臺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采蓮船走村串戶,見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元宵之夜,孝感當地還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七姐當地叫做張七姐,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最心靈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陽境內(今孝感)有一年輕人姓董名永,因家貧無錢安葬死去的父親,只得賣身為奴。七姐深受感動,私下天庭與董永結百年之好,在大槐樹下成就姻緣??上ё髅饺说拇蠡睒湟粫r高興,把"百年好合"說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只有百日緣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織出了10匹錦絹贖出了董永,準備整治家園恩愛白頭。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宮,七姐不得不忍痛飛去。她的織布?;闪孙w梭石,織機留在了人間,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咔喳、咔喳"的織機聲。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著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兇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當地民間還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里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人們還用竹籃從屋上拋過去占棉花豐歉。仰則主豐收,仆則歉收。

另外,孝感地區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五更時,人們用火照栗、梨等果木,邊照邊用刀斧敲打樹干。一人邊敲邊問:"結不結?"一人在旁邊應道:"結!"據說這樣做新的一年里就會果實滿枝頭。

三月清明,人們祭祖插柳。有“清明不戴柳,死了變豬狗”的俗語。四月農忙季節,這時常有鳥叫,人們據鳥音各解其意,農民說鳥叫的是“割麥插禾”;蠶婦說是“看蠶看火”;行人認為是“公無渡河”;學子認為是“切磋琢磨”;閨秀聽見了說是“描花繡朵”;看山人說是“莫摘花果”。

五月初五端午節,人們造龍舟。稱為“打龍船”。以前按城門方位造不同顏色的龍船,如南門紅船,西門白船。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空城來觀龍舟,說不打龍船人易得疫病。山村無水就用紙作龍舟形狀出游,游完即燒掉,俗稱打鼓送瘟船。龍船竟渡的時間從五月初一開始到初六結束,如果這幾天老下雨,人稱劃船雨。

六月,割早稻前要祭祖,祭時用魚不能用雞,因為“雞”音似“饑”。七月中元節、八月中秋節、九月重陽節與其他地方風俗相同。十月初,農家用糍糕喂牛,還把糍糕粘在牛角上,將牛趕到水邊照牛影,這叫“接牛角”。

臘月二十四至臘月三十人們祭祖、過年。年飯一般在年三十的黎明吃,飯里要放些豇豆,用長命菜做羹。人們相互走動叫“辭年”。臨告別時常說“漫漫過歲”,表示徐緩平安地度過歲末。除貼門神貼春聯外,人們還要用紅紙剪出“掛門箋”掛貼在門上,孝感的雕花剪紙頗有特色。年三十傍晚挑足用水,掃凈地面后將掃帚藏起來,箱籠均上鎖,表示三日之內不出不進。年三十晚上“團年”,人們通常圍著火塘徹夜不眠,稱為“守歲”。

孝感生辰風俗,即為慶賀生日的習慣,俗稱“過生日”或“做生”??h內民間自古以來,便有為孩子“做周歲”、“做10歲”,給老人“做50歲”、“做60歲”或“做70歲”等整生的習俗,這一習俗,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更加盛行。

做周歲

孩子周歲時,親朋好友必備衣料、點心等,前往祝賀。孩子姥姥家,除送衣服、點心、果品外,還要送五彩線。小孩家長則將點心、五彩線等,贈送給同村的各家各戶,以示喜慶;并設盛宴招待來賓。宴罷,便置一簸箕于堂屋中,四周擺放點心、糖果、書畫、紙筆、算盤、尺子、秤桿、牛鞭等物,然后將孩子放人簸箕中,讓其自由抓取物品,以此予卜日后成就,即所謂“視其所好,以觀其志”,稱之為“試”或“抓周”。這時,主要親戚還要向簸箕中投錢,數量不限,以示對孩子的喜愛。

做10歲

舊時,只有少數富家為孩子做10歲,現已成普遍風俗。10歲生日一般在孩子滿9歲后就可以慶祝,這叫“過望生”。孩子生日時,親戚朋友要備厚禮前往慶祝。其禮品有家俱、家用電器、自行車、高檔衣服及現金等,一般都在百元以上。孩子家長則備豐盛筵席款待親朋,有的還回贈小禮物、有的則放映專場電影酬賓。

祝壽

子女為父母做50、60或70歲“整生”,謂之“做生”或“祝壽”??h內忌諱為老人做80歲生日,有“做七不做八,做八拿刀殺’’之謎信觀念,認為做80歲生日是不吉利的。所謂做“整生”,實際都是在逢九時(即

49、

59、69歲)做生日,有“做九不做十”之說,其含意是希望老人健康長壽,稱之為“做望生”。老人生日那天,堂屋要懸掛壽星圖、壽幛、壽聯、張燈結彩,老人則被稱為“壽星佬”;清晨,“壽星佬”身著新衣、新帽,端坐堂上,接受子孫們及來賓的拜賀。拜賀儀式后,每人要吃一碗面條,稱為“吃壽面”。然后,便為豐盛的壽宴。親朋給老人祝壽的禮物,多為高檔衣料、食品或現金。

孝感生辰風俗,即為慶賀生日的習慣,俗稱“過生日”或“做生”??h內民間自古以來,便有為孩子“做周歲”、“做10歲”,給老人“做50歲”、“做60歲”或“做70歲”等整生的習俗,這一習俗,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更加盛行。

做周歲

孩子周歲時,親朋好友必備衣料、點心等,前往祝賀。孩子姥姥家,除送衣服、點心、果品外,還要送五彩線。小孩家長則將點心、五彩線等,贈送給同村的各家各戶,以示喜慶;并設盛宴招待來賓。宴罷,便置一簸箕于堂屋中,四周擺放點心、糖果、書畫、紙筆、算盤、尺子、秤桿、牛鞭等物,然后將孩子放人簸箕中,讓其自由抓取物品,以此予卜日后成就,即所謂“視其所好,以觀其志”,稱之為“試”或“抓周”。這時,主要親戚還要向簸箕中投錢,數量不限,以示對孩子的喜愛。

做10歲

舊時,只有少數富家為孩子做10歲,現已成普遍風俗。10歲生日一般在孩子滿9歲后就可以慶祝,這叫“過望生”。孩子生日時,親戚朋友要備厚禮前往慶祝。其禮品有家俱、家用電器、自行車、高檔衣服及現金等,一般都在百元以上。孩子家長則備豐盛筵席款待親朋,有的還回贈小禮物、有的則放映專場電影酬賓。

祝壽

子女為父母做50、60或70歲“整生”,謂之“做生”或“祝壽”??h內忌諱為老人做80歲生日,有“做七不做八,做八拿刀殺’’之謎信觀念,認為做80歲生日是不吉利的。所謂做“整生”,實際都是在逢九時(即

49、

59、69歲)做生日,有“做九不做十”之說,其含意是希望老人健康長壽,稱之為“做望生”。老人生日那天,堂屋要懸掛壽星圖、壽幛、壽聯、張燈結彩,老人則被稱為“壽星佬”;清晨,“壽星佬”身著新衣、新帽,端坐堂上,接受子孫們及來賓的拜賀。拜賀儀式后,每人要吃一碗面條,稱為“吃壽面”。然后,便為豐盛的壽宴。親朋給老人祝壽的禮物,多為高檔衣料、食品或現金。

中秋佳節,天朗月華,盈如玉盤。湖北孝感除了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外,鄉間還有以鮮蔬瓜果祭月之俗。家家戶戶把一些新收獲的如芋頭、菱角、毛豆、花生、藕、栗等盛產的鮮蔬瓜果陳列于院落焚香祭月,賞月之時便剝食鹽水煮花生、毛豆、紅菱等,這一天還要吃粉蒸肉,十分愜意。此俗直至民初仍盛。這種以盛產的鮮蔬瓜果祭月以及吃這些鮮蔬瓜果賞月之俗與吃新之俗有關。

吃新之俗源遠流長,是我國最古老的民俗之一。農耕社會“民以食為天”,農民對年節十分盛重,除了舉行盛大的娛神活動外,清寒要舉行隆重虔誠的祭神活動,以祈禱年豐。鄉下即使再窮苦人家也要東借西湊準備一些魚肉葷腥吃團年飯,這便是鄉下人的第一次鮮(腥)。過了年,農民便櫛風沐雨在田間勞作,終于迎來了秋之收獲。他們把秋之色、秋之香、秋之味變成了可睹、可握、可以品嘗,通過品嘗來感受收獲的喜悅,于是遂形成吃新之俗。

吃新不是一個固定的日子。隨著農業技術發展,莊稼再也不是春種秋收,而是一年兩熟甚至三熟。有些地方的吃新是在麥子即將開鐮收割的日子;有些地方是在早谷搶割晚稻搶栽的復秋季節;即使在同一鄉里,吃新的日子也有所不同。這正如孝感民諺所說的:“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風。”孝感有些地方吃新是在“復秋”季節和“雙搶”的日子。因為吃新重在新字,吃的是早谷新米,那些即使是稍能善炊的農婦,用新米所煮出的飯剛柔合道,燥濕得宜,香溢滿堂。因為吃新不僅是為了慶祝收獲,也是為了迎接復秋的到來。為了補充營養,充沛體力,所以還要吃肉——這便是農民所期盼的第二次開葷(鮮)。故而湖北孝感民諺有:“鄉下佬,兩次腥,過了年就望吃新。”

孝感端午節劃龍船及玩水習俗

南宋莊季?!峨u肋集》說:湖北以五月十五日為大端午節,五月五日小端午節。

在大端午節這天孝感的澴河鎮(今天的老城區)要舉行盛大的龍船競渡的文娛體育活動,稱之為“龍船會”。全鎮男女老少扶老攜幼前來觀看。參賽者是來自東、西、南、北街巷以及周邊湖垸水鄉所組成的船隊。以澴河西碼頭附近的龍王廟岸邊為起點,經過澴河北岸的水府廟至南門碼頭為終點。每舟人數相等,穿著紅衣綠褲,由一人鳴鉦擊鼓,其余人按擊鼓聲劃槳,動作一致,舟行如飛。孝感城區民諺云:“聽鼓下橈,船兒直飆。”岸上觀眾吶喊助威。到終點,鞭炮齊鳴,響徹澴天。

流行于孝感城區民謠《龍船會上看龍船》不僅記述了孝感城區龍船會賽船所經過的具體線路,而且更是體現了孝感民眾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充滿了崇敬之情:

五月盼十五,敲鑼又打鼓,

龍船會上劃龍船,劃過龍宮府。

屈大夫上岸來,龍船接喏(方言您)回故土。

流行于孝感城區《看龍船》民謠,便是龍船會熱鬧場面的生動寫照:

五月端陽劃龍船,

人山人海女追男,

哥哥船頭劃頭槳,

妹妹心里像琴彈,

攢勁幫腔喊號子,

陽傘杵得稀巴爛!

端午節又有源于古代天中節之說。五月五日“日葉正陽,時當仲夏”,這天是麥收季節即將開始之時,安排文娛活動以休整民眾的精力,故又稱為天中節(見《隋書·地理志》)。古代五月五日天中節有“沐浴”習俗,后來又發展為在端午節這天去江河湖里游泳的體育活動。漢魏時已有端午節在錢塘江舉行規模很大的游泳比賽。唐代人曹贊能在水中“回旋出沒變化多端”(見《中國歷史常識·古代體育》),可見端午節游泳之俗漢魏之時已有之。古代端午節龍舟競渡及游泳等文娛體育活動均要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里舉行,故而又稱為端陽節。

孝感民俗將大端陽節作為全年玩水(指游泳)之始日。地處河湖之濱的孝感城區百姓,大人小孩大都有玩水之好。是日城區青少年乃至兒童便踴躍來到澴河邊,紛紛跳人河中一顯身手。西門碼頭更是他們競技的水域。流行于孝感城區《老鼓泅》兒歌對兒童們游泳技藝及情趣作了逼真描述:

大端陽,打鼓泅(方言:即游泳),

一猛子扎到河里頭,

浪里白條顯身手。

由此可見,端午節龍船競賽及游泳習俗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在客觀上亦是一種全民健身的文娛體育活動。

孝感端午節的“擺端陽”

古代端午節又稱之為“女兒節”?!兜劬┚拔锫浴份d:“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簪以榴花,曰‘女兒節’。姑娘們還要精心繡制玲瓏剔透的香囊佩帶在衣裙上”。

孝感城區又把這些習俗進一步發展為更具情趣的“擺端陽”諸多習俗。其中剪紙、刺繡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孝感剪紙藝術風格自成一格,圖案豐滿、生動、天真渾樸;刀法靈巧、圓潤、剔透玲瓏;紋樣吉祥、造型別致、花中套花,精于繪神寫意,是中國藝苑中一簇寶石花。

孝感刺繡藝術吸收了湘繡和蘇繡的特點,具有濃郁的本地鄉土氣息。色調明快、锃亮;構圖以花為面,基葉為線,花中有花,粗中有細,圓中有方,花樣選材廣泛。

孝感閨女自幼習女紅、不少少女不僅縫制技藝心靈手巧,而且剪紙、刺繡技藝也十分精湛。大端陽節這天,少女們便穿上新衣裳新鞋新被,佩上香囊(香袋),秀發替上桅子花,打扮得整整齊齊。被底或香囊上是自己用五彩絲線繡成的花鳥及吉祥圖案。香囊里裝有雄黃、艾葉末、蒼術、冰片、霍香。據說佩帶后可驅邪避疫。她們三五成群結伴去澴河邊觀看龍船競賽。不少少女在端陽節前便精心繡制香囊以準備在擺端陽時趁機饋贈心上人。

流行于孝感城區《繡香袋》小曲,不僅抒發了少女的純真愛情,而且亦是對“擺端陽”的風情再現:

五月香袋一塊青,

十二絨線繡一針,

繡個香袋銅錢大,

一心想送心上人。

五月香袋五香新,

紅黃藍白黑分明。

五色絲線繡花朵,

日夜芳香沁郎心。

此外,“擺端陽”的少女,還三兩結伴泛著一葉葉小舟在澴河上歡樂嬉戲。少女們諸多“擺端陽”習俗無不令人銷魂。

由此可見,端午節也是城區少女與情人約會以及顯示其心靈手巧女紅藝技高超的大好日子。

上古之時,我們的祖先以陰陽互變觀念來統率說明萬有變化?!兑捉洝酚?ldquo;一陰一陽謂之道。”黃帝時代便有了用甲子來說明天體日月運行的規則,把天干、地支聯合起來用于歷法。民間有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地支。唐代便有了算命術,將陰陽五行之間的生克關系附會為人的命運相生相克,認為小孩命硬妨親,父母命中克子、關煞太重。自此以后算命迷信十分盛行,小孩出生后要請算命先生推算八字命運,命中與父母相克,就以認干親的方式讓孩子得以擺脫由于命中相克而夭折的厄運。宋代認干親遂成習俗,直至民末此俗亦盛。

孝感認干親的習俗與其他地方大致相同但亦有殊異。

被選認干親對象要人丁興旺富裕,認為這樣就表明其命中有貴可以獲得庇陰。被認作干親者也感到榮耀。在舉行拜干親儀式時,小孩便開始稱呼干親夫妻為干爹干媽,孩子便是干兒子或干姑娘。干親家還要互饋禮物。其中長命鎖、肚兜等是干爹干媽送給干兒干姑娘必備禮物。干兒干女每年過節逢時還要去家中拜望,干爹干媽生病時還要去照料,如子女孝敬父母。

孝感也有認乞丐為干爹干媽的,這是因為父母認為子女命中大貴,以認命賤者為干親有利于撫養。

因為迷信者認為“神或靈物”“主宰人的命運”,故而也有認神佛或靈物(如樟樹、靈石)為干親的,以獲得他們的佑護。那些與地方歷史有關的人物被作為神供奉在祠廟里,這些祠廟的神也有被當地百姓認為干親的。例如清代位于東門的董孝子祠,以及西門外張巡廟所供奉的神便有邑人認作干親加以祭祀。

因為僧尼道人昄依佛道是神佛與凡人的溝通者,有佛、仙之氣,故而在孝感常常以僧尼道人為干親。如民末城西郊季家廟、凌煙堂的尼姑都分別被西外街商戶朱姓、饒姓之子認作干親。

孝感由于認干親的習俗還形成了稱謂上的殊異。例如俗稱父母為伯伯、母親為姆媽。有的還稱父母為叔叔、嬸媽,稱母親為爺爺。

《說文》解釋說:“伯,長也”,“叔,從上、小言”。父輩中年長者稱伯父,年小者稱叔叔,叔叔、伯父之妻分別稱呼為伯媽嬸媽。這些稱謂又分別用作與父輩中年齡相近者他人的敬稱。

姆媽的稱謂淵源最早,這個發言如牛犢戀母沒有二致。姆字的本義是指已婚女子,后來用來指女傭。姆媽又被稱之為母親、娘,又普遍稱之為媽媽。但孝感依然稱呼母親為姆媽。

爺字的本義是對年長者或尊者的敬稱。因為姆媽又有爺爺的俗稱,故而又有了爺爺被用來對未婚女性的俗稱?!夺屆方忉屨f:“父之姊妹曰姑。姑,故也,久故之言也。”在孝感又俗稱姑姑為“干爺”,昵稱“干”。

對只認女性一方為干娘的,她就被稱呼為伯伯或爺爺。之所以有這些殊異的稱謂,這是由于擔心子女與父母命中妨親,對子女直接稱呼父母十分忌諱,從而分別用旁個人對長者的敬稱來稱呼父母。

此外孝感習俗除了認非親戚關系為干親外,還普遍將姑姑以干親稱呼,用來進一步擺脫由于命中與父母相克的厄運。這些也是孝感有女性伯伯女性爺及干的稱謂原因所在。

古代醫療條件差,幼兒死亡率高,為了使孩子健康成長,便以認干親禳災避害,這種方式固然充滿了迷信色彩,但卻蘊含濃濃的父母之愛。敬老慈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隨著時代的發展,認干親的迷信色彩內容漸漸淡化,使這些習俗更是展現出敬老慈幼推已及人內容,把認干親作為一種積善成德之舉措。民間生活無著的鰥寡老人及孤兒有的被人作干親贍養撫育。傳統京劇《貍貓換太子》記述宋代有位乞討老嫗,被郭姓青年認為干娘贍養十余年十分孝順,后來他被皇上認為御弟、情同手足。

這種以敬老慈幼善舉之風氣孝感從古至今有之。如民末孝感城西有一餐館店主,將一個流浪兒認作干兒子,撫育成人被其家在河南西平的親生父母認回團聚,但干兒對其干父母十分孝順。

現今不少機關學校過節逢時便到當地福利院慰問還形成了制度。有的還將老人孤兒接到家中過年節團聚,情同自己的父母或兒女,使老人孤兒充分感受到親情的溫馨,這便是認干親敬老慈幼之俗發揚光大。

農歷六月初六,是孝感農村的民俗節日。這天也是我國各民族“節”最多的日子,雖是同一天過節,但有些內容卻各不相同,饒有情趣。

曬紅綠。每逢六月六日這天,正值酷熱的“伏天”,民間有“曬伏”的習俗。就是經過梅雨天氣后,家家戶戶將箱底的紅綠各色衣服,拿到太陽下曝曬,以防霉爛、蟲蛀、藏垢,亦稱曬衣節。

曬龍節。相傳此節起源于漢代。漢代建章宮之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漢武帝的“暖衣閣”,六月初六這天,宮女便“登閣曝衣”,即所謂曬龍袍。后來民間也在這天曬龍燈衣,以求風調雨順。

天貺節。習俗自唐朝始,源于唐僧取經返回途中,船翻經濕,天賜六月初六驕陽曬經,故稱“天貺節”,也稱“曬經節”。后來各佛寺也在這天曬所藏經書。此節自宋代真宗時確定,后相沿成習。

曬書節??滴跄觊g學者朱彝尊滿腹經論,他在六月初六這天袒肚露胸曬太陽,謂之曬書。卻被微服出巡的康熙看見,后經交談和面試,封為翰林院檢討,負責撰修明史。此后,讀書人都要在這一天曬詩書,曬字畫,系成“曬書節”。

請姑姑。舊時農村,每逢六月初六這天,都要把姑姑請回娘家過節。此俗源于春秋時期說的是晉國宰相狐偃驕橫,引起天下不滿,眾叛親離。其女兒在六月初六回娘家這天苦勸父親行善事,最后其父認錯改好。自此,“六月六,請姑姑”的習俗就流傳下了下來。

吃新節。在水鄉谷物早熟地區,六月初六這天,家家都要把早熟的糧食、蔬菜煮熟嘗新,歡慶豐收,同時也給家畜盛一碗嘗新。

六月初六,也是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如侗族的“洗牛節”,白族的“花兒會”(歌會),土家族的“太陽節”,苗族的“趕歌節”,布依族的“過小年”,水族的“洗澡節”等等。

上一篇:愛情對白范文下一篇:菜鳥經驗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