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醫學教學臨床醫學論文范文

2023-12-12

醫學教學臨床醫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來,影像醫學學科發展迅速,涉及內容廣泛、繁雜,各學科交叉、融合,使得影像醫學的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就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調整教學模式、分層次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教學策略,并且強調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加快知識更新的重要性。

關鍵詞:影像醫學;教學

自倫琴發現X線不久,X線即用于人體的疾病檢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診斷學。影像醫學是以放射診斷醫學為基礎的涵蓋多種影像技術的學科,如普通X線攝影、數字攝影(CR、DR)、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乳腺鉬靶攝影、CT、磁共振成像、超聲技術、放射性核素掃描(SPECT、PET)等等。近年來,影像設備不斷改進和完善,檢查技術和方法也不斷創新,影像醫學與臨床工作息息相關,影像醫學的發展使得影像醫學的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影像醫學的現狀及進展

1.涉及內容廣泛、繁雜,其基礎學科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醫學基礎課程。當今醫學影像診斷的四大影像技術是CT、磁共振成像、核醫學成像和超聲成像[1]。前面提到了影像醫學包含內容的廣泛,而且基于這四大技術的分支學科和邊緣學科也越來越多,不僅各有側重,而且相互交叉。

CT、MRI以及超聲三種成像技術所獲得的影像基本為解剖結構成像,圖像清晰。而核醫學成像不僅可以顯示臟器或病變的解剖學結構,同時還可以提供有關臟器和病變的血流、功能、代謝和受體密度的信息,甚至是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學信息,因此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分子生物學等等基礎醫學學科都與影像學有著密切的關系。

2.學科發展快,各種影像檢查技術都有突破性進展。近年來各種成像技術均有很大的發展。超聲利用更多的聲學參數作載體,以獲得患者更多的生理、病理信息,血流信號,通過數字化等途徑努力提高聲、像、圖質量,使其能顯示更微細的三維、四維組織結構。對比劑增強和動態CT、磁共振波譜和灌注顯像技術等可顯示血流動力學、分子微觀運動、生理、功能、代謝變化以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等。新的挑戰也促使核醫學向發揮自己優勢的方向快速發展[1]。隨著放射性藥物的發展,核醫學作為生物學、醫學與核能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也隨著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分子核醫學。

而CT、MRI、超聲和核素顯像設備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檢查技術和方法也在不斷地創新,影像診斷已從單一依靠形態變化進行診斷發展成為集形態、功能、代謝改變為一體的綜合診斷體系[2]。

3.設備發展快,多學科影像融合。從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來看,70年代主要是傳統X線影像、核醫學及超聲;從信號角度來看,均以模擬方式進行數據處理。但由于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和數字影像技術的導入,現在所有的裝置均實現了用計算機存貯圖像。

隨著圖像融合技術的發展,一種全新的影像學(解剖—功能影像學)形成了,將CT、MRI解剖結構影像與核醫學SPECT和PET獲得的功能代謝影像相疊加,更有利于病變精確定位和準確定性診斷,其代表設備為PET/CT?,F在SPECT/CT、PET/CT和PET/MRI均已應用于臨床。

二、影像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1.教學的步伐相對慢,實際應用能力差。相對于影像技術的飛速發展,影像教學的步伐相對緩慢,究其原因,大致有幾點:其一,教材和教學大綱的限制,教材內容相對陳舊,教學大綱有時滯后于臨床實際的發展;其二,教師自身知識更新速度慢、拓展能力差,對相關學科的關注度欠缺;其三,教師對PACS系統利用不足。

2.影像醫學各專業獨立運行,不利于學科發展。我國很多醫院的影像專業,傳統影像(包括放射、CT、MRI)、超聲、介入、核醫學等多年來都是獨立運行的科室,并未搭建大影像學科發展平臺,或者只是一部分專業的簡單合并而形成“大影像”科。在這種傳統模式下,學生系統的理論知識與臨床技能培訓缺乏整體安排,由此培養出的學生臨床工作能力局限,綜合能力差[3]。

三、解決影像醫學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的教學策略

1.調整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F行的教材特點是各種影像技術都是相對獨立的學科,每門學科分別介紹各系統中各器官不同疾病的不同影像表現,而就某一疾病而言,需要我們把它的超聲、放射、甚至CT、MRI的影像特點比較出來,才能讓學生在臨床工作中把所有資料結合起來。

據此,我們可以整合各種影像資源集中安排教學,即X線、CT、MRI及超聲相結合;影像、臨床、解剖和病理結合的新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立體的、三維的影像概念,建立起各種影像間的立體聯系,增強學生多方面影像的認識能力[4]。同時,在教學中必須嚴格遵守臨床診斷思路,不僅要根據影像圖像分析病變的部位和性質,還必須要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資料,做出全面、正確的分析,展現給學生一個影像學的視角,使學生從影像角度對疾病有更全面的認識。

2.分層次教學,將相關內容緊密結合。解剖學是醫學影像教學的基礎,病理改變是醫學影像教學的重點[5]。這要求教師牢固掌握系統、局部、斷層解剖學,能回顧授課內容所涉及部位的解剖結構,并與病理、影像對照,加深理解。影像學中的三維重建技術是展示解剖學位置及相鄰組織器官關系的好方法[6,7],三維重建后的圖像立體感強、解剖結構顯示清楚,還可行多方位多角度觀察,對認識正常及病變都有著很大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復習解剖知識,利用其進行手術入路等的設計,將影像與臨床緊密結合。

3.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加快知識更新。對于日新月異的影像醫學,教師知識更新速度要快,不僅是專業知識、計算機知識,而且要跨專業、跨學科,比如以前具備了X線、CT、MRI知識,現在還要學習核醫學、超聲知識,及時把臨床的新知識融合到教學中[8]。

4.互動式教學,學與教相互促進。學生們感興趣的是怎樣才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臨床實際中,影像學教師應注重圍繞問題進行教學[9],而影像本身是一門有著生動的圖像的學科,因此我們更應該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與教相互促進。讀片會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在讀片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參加并積極發言,聽取各種觀點,與老師同學相互探討,既可以讓理論知識得以應用,還能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也可以在合適的時機讓學生主持閱片工作,激發他們的自主潛能,提高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10];參加隨訪病例的學習及病例討論也是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好辦法,讓臨床驗證影像,讓影像回歸臨床。另外,在PACS系統上動手操作也可以作為一種補充手段。

現在,醫學成像技術仍在不斷變革,一方面是前述各種系統性能的改進,另一方面還在探索新的成像技術。影像教學的任務仍然艱巨,要求我們不斷總結、積極探索,使影像醫學真正成為臨床的“眼睛”,在臨床工作中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少林,王榮福等.核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2.

[2]吳興旺,王樂,劉斌.非影像專業的影像學教學體會與探討[J].安徽醫藥,2013,17(3):534-535.

[3]段小藝,徐貴平,強永乾,郭佑民.“大影像”學科發展對醫學影像專業研究生培養的要求及策略[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4):618-620.

[4]劉東宇,宋玲玲.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2):255-256.

[5]袁小平,陳建宇,李勇等.TBL教學法結合影像診斷思維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4):71-72.

[6]黎楊梅.醫學圖像三維重建[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1):49-51.

[7]廖勝輝.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在解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3):69-69.

[8]趙繪萍,張紅梅,蔣高民等.影像醫學的教學如何適應影像醫學快速發展[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4,35(1):74-75.

[9]董偉華.如何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影像醫學教學[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3):185-186.

[10]黃小偉,趙琳,劉齊,李偉.影像醫學的臨床教學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5):1087-1089.

醫學教學臨床醫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臨床醫學概要》、課程定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程設計、課程質量監控、課程特色

引言

康復專業在醫學類專業中屬于比較年輕的專業,為了適應社會和康復崗位對人才的需求,體現對康復高職學生的培養要求,本文將從以下六個方面對《臨床醫學概要》的教學情況進行簡單的介紹。

一、具體情況

1.課程定位

《臨床醫學概要》是一門適用于高職高專非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綜合性課程,有一定專業針對性的概括性闡述內外婦兒科等臨床常見疾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預后等主要知識點。旨在為更好地指導專業學習提供知識背景和理論依據。

《臨床醫學概要》是高職高??祻椭委熂夹g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醫學課程。雖然學生畢業后不從事臨床診療工作,但在康復治療工作中,康復治療技師是否選擇和如何選擇治療方案及根據治療效果調整方案,有時需要結合病情,在一定程度上運用到臨床醫學的相關知識幫助其辯證思考。

2.課程教學目標

根據職業教育“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綜合素質為導向,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的理念,學院提出“培養道德高尚,理論扎實,操作嫻熟,適應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適應基層康復崗位需求,立足終身發展。確立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三位一體,相互支撐。

知識目標:要求同學們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說出常見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和診療要點,能正確識別并理解重要輔助檢查的意義。能回憶病因,說出預防要點。

能力目標:要求同學們具有收集并處理信息的能力,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創新創造的能力。

素質目標:旨在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具有愛傷意識,服務意識。高度的責任心,積極主動的態度,慎獨的品質,團隊合作精神。

3.課程的教學內容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選用的是:人民衛生出版社,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這本書涉及的內容和深度比較符合高職康復的教學要求,但部分內容較為籠統,知識結構欠清晰。個別知識點稍顯艱深。因此我們補充了學材,調整了相應章節的上課順序。將康復工作中常處理的疾病如:運動系統骨關節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內科學中中老年高發的疾病及作為重點內容。減少對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的詳細闡述、弱化鑒別診斷,強調臨床常規、基本概念,提煉常見病的診斷要點和治療原則,向學生宣傳自我保護和保健意識,同時學會向周圍人傳播預防方法和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

4.教學設計與實施

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上,以學生為中心。注重理實結合,工學一體。應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該階段的學生有思維活躍,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強,有自我表達的意愿,喜歡趣味的教學方式。但學習主動性及自律性參差不齊的特點?;诖?,常用的教法有講授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PBL教學法。學法有: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法、角色扮演法。

此外,充分利用學生喜愛流媒體的特點,運用手機、電腦豐富了教學手段。實現線上線下都能學習。

5.教學質量監控

為保證教學質量,我們建立了一支年輕活潑、熱情向上的雙師型的教師隊伍。

考核分平時、半期、操作、期末考核。平時考核占10%:通過課堂積極性、課前課后作業、提問、考勤等考核。半期和期末考核分別占比20%,50%,主要測重基本理論知識考核,操作考試占20%,重視學生技能表現。

定時進行網上評教、評學反饋教師、學生情況。

6.課程的特色與反思

特色:教與學在知識、能力、素質上與崗位需求對接;立足終身發展,重視學生多項能力培養;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結合,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創新教學模式,多樣的教學設計使課堂生動、立體化。

反思:我們將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繼續加大課程建設和改革力度,使教學模式豐富并有效;進一步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充分搭建學習平臺;加強對外交流學習,提升教學科研力度。

參考文獻

[1]陳爾真,劉成玉.臨床醫學概要[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2]孫妍珺.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臨床醫學概要》教學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8(5):25-26.

[3]周敏等.基于臨床案例的PBL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概要》教學中的應用[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18(9):179-180.

[4]石文潔.淺談高職《臨床醫學概要》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8(9):36-38.

[5]潘朝旺,周先云.高職藥學專業《臨床醫學概要》案例教學法效果評價[J].鄂州大學學報,2014,21(6):92-93.

[6]周濤.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臨床醫學概要說課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4(23):56-58.

[7]李媛媛,沙繼東.高職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職教論壇,2013(2):50-52.

[8]滿林華.課程“8”字質量改進螺旋體系的創建探索與實踐——以臨床醫學概要課程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9(13):18-20.

[9]杜鵑,楊德武等.基于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能力導向的臨床醫學概要課程改革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8(11):138-141.

[10]劉迎迎.臨床醫學概要考核方式改革思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4):3.

[11]李瑜.臨床醫學概要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132.

[12]高維仁,張強.提高高職高專院?!杜R床醫學概要》課程教學質量的幾點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186-187.

[13]高穎,彭伊.試析《臨床醫學概論》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8,7(8):856-857.

第一作者簡介:林宇(1989,12-),女(漢),四川自貢,初級,本科,學士,主要從事《臨床醫學概要》和《診斷學》教學,278939613@qq.com。

醫學教學臨床醫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當前,微創外科手術在越來越多的傳統手術領域獲得了革命性的成功,成為全球外科發展的主流。本文就培養外科學研究生微創技能的必要性進行探討與思索。

關鍵詞:外科學研究生 微創外科手術 微創技能培養

外科學研究生本質是臨床應用型(有別于實驗型)人才,因此突出應用及培養解決臨床問題的實際能力是對外科學研究生培養的核心。隨著現代醫學觀念的改變,外科手術和器械、設備不斷改進及醫學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減少創傷、外科微創化的觀念已逐步滲透到外科學的各個方面,以腔鏡技術為代表的手術技術應運而生,微創化外科觀念得以迅速建立、傳播和發展。當前,微創外科手術在越來越多的傳統手術領域獲得了革命性的成功,成為全球外科發展的主流?,F行的針對臨床醫學研究生(碩士階段)的外科教學中,沒有正式將微創外科技術納入教材及實踐教育當中,這與日益增長的對微創外科技術人才的需求形成鮮明對比,因此如何在研究生階段的外科學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微創意識,培養學生的微創技能,值得我們研究生教育者進一步思考與探討。

1 外科學研究生微創技能培養的必要性

1.1微創技術自身的特點要求臨床醫學研究生必須具備微創意識

手術是外科醫生治療疾病的基本手段,但同時意味著造成創傷。創傷對生命是一種惡性刺激,它直接影響個體的生存。微創是指在外科學實踐中最大限度地減少機體創傷,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是外科操作技術的靈魂,伴隨著外科技術的發展而存在于外科領域的每一環節。1987年法國的普通外科及婦產科醫生PhillipMouret在腹腔鏡下完成了首例膽囊切除術,奠定了腹腔鏡外科學的基礎,推動了微創外科學的發展。微創觀和20世紀70年代以來外科界出現的整體治療觀念,又推動了腔鏡外科學浪潮的興起。微創是外科學發展的方向,在信息時代傳統的外科操作可能被微創的準確的器械操作所代替,其趨勢是從“巨創”到“微創”的發展。所以,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中必須樹立或強化微創觀念,培養其外科手術操作向規范化、標準化、微創化目標的實現。

1.2病患者的需求是促進外科學研究生掌握微創技能的原動力

強烈的創傷之后,患者雖然可以暫時生存,但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會危及生命,這成為限制重大手術實施的“瓶頸”。從患者的需求來看,微創外科手術具有和傳統手術相同的效果,同時還具有創傷小、對內臟功能干擾輕、病人恢復快和住院時間短、感染率低、并發癥少等優點;同時也成為腫瘤患者早期診斷提供理想的檢查手段,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療,以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微創手術明顯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了手術期藥物的應用,從而降低了患者總的醫療費用,同時也增加了醫院病床周轉率,這正符合目前全面實行的醫療保險制度的要求。因此隨著病患者對微創技術認識的加深,對微創技術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長成為推動臨床醫學研究生掌握微創技能的原動力。

1.3對現代化先進醫院的衡量標準使培養微創技術人才成為必需

當前,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一所醫院要躋身先進行列并參與競爭的必備條件是:①能否連續成功地完成復雜的器官移植手術;②能否開展多種微創手術并具備多種微創診治技能。因此,培養合格的微創外科醫師成為必需。

2 對外科學研究生微創技能培養的思考

2.1確定外科學研究生微創技能的培養標準。

21世紀的外科醫生的培養更應注重以病人為中心,循證為依據,微創為方向,強化微創整體觀和微創技術的培養。那么,在外科學實踐教學中對微創技能培養可確定如下標準:

(1)良好的傳統手術基本功;

(2)具有分析決策適應癥的能力;

(3)熟悉各種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和設備醫師應當熟悉電子顯像和傳送系統,各種腹腔鏡、內鏡、超聲刀、安全性氣腹針、穿刺器、單發及一次性連發施夾器、腔內直線形切割吻合器、腔內圓形吻合器、修補縫合器、組織牽開器、圈套器及各種造影器械等的使用。

2.2建立規范化的微創外科手術教學理論。

當前,有關外科學研究生的培養教材偏于科研能力培養,為提高其臨床技能及微創技能,必須選擇和編寫合適的培養教材。筆者所在學院近年來為培養現代化的外科人才,已編寫出有關微創技能教育的教材及實習指導書,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2.3靈活教學方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理論教學手段多樣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微創意識培養,具體有:(1)基礎理論與教學錄相相結合;(2)手術觀摩與示教教學相結合;(3)組織討論,加深鞏固理解;(4)臨床病例討論會、研討會、專題講座和讀書報告會等。

實踐教學體系傳統與現代結合,既要培養扎實的基本功,又要使其了解熟悉現代科學技術。

(1)強化傳統外科學訓練

微創外科不是獨立于其他專業之外的單一學科,它以傳統外科為基礎,因此,外科學研究生必須在嚴格系統的傳統外科技術之上,進一步學習微創技術,不過分強調和依賴器械、儀器的作用。

(2)完善微創基本技術培訓體系

微創外科是新理念指導下的外科新技術,微創外科技術必將成為傳統外科的一部分。目前,微創外科手術教學還未在基礎教學中開展,僅限于通過臨床熟練醫師在實際操作中手把手地教,學習者通過觀看和參與擔當助手等逐步摸索和體會。因學習均通過實際手術中進行,故存在許多問題,如風險性較大、學習耗時較長、技術操作和理論指導欠統一規范等。因此研究生階段的微創手術基本技術訓練可由動物模擬手術、計算機模擬手術、練習微創手術基本操作等環節組成,使其熟悉微創手術技術,為將來進入臨床打下基礎。

醫學教學臨床醫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現代臨床檢驗技術的發展,實驗診斷學教學成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本科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單純應用傳統教學方法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文中針對實驗診斷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借鑒國內外的教學改革經驗,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醫學實驗 臨床檢驗 教學方法

實驗診斷學是一門將臨床醫學和實驗室診斷聯系起來的橋梁學科,主要運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的實驗技術和方法,通過各種項目的檢驗,對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預后判斷提供重要的信息,以獲得反映機體的功能狀態、病理變化或病因等的客觀資料[1]。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十章:概論,臨床血液學檢測,血栓與止血檢測,排泄物、分泌物和體液檢測,腎功能實驗室檢測,肝功能實驗室檢測,臨床常用實驗化學檢測,臨床免疫學檢測,臨床感染性疾病檢測,臨床分子生物學檢測等。但由于其概念抽象、知識體系隱晦、需掌握內容較多、且大都數院校的實驗診斷學教學時間安排較短[2],又難以理解記憶,同學普遍反映很枯燥,甚至有不少學生對該課程產生厭煩心理,這直接影響到他們對此門課程學習的的信心。因此想要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教學質量,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 結合臨床進展調整、更新教學內容

實驗診斷學是一門重要的從基礎醫學到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3]。對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實驗診斷學要學會從全局分析一張報告單并根據數據進行疾病的診斷和病情分析,即培養臨床思維和對實驗結果的臨床應用。而醫學研究日新月異,教材卻相對陳舊,往往造成所學知識與所用知識的脫節。因此要突破教材限制,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聯系臨床病例進行講授,與基礎課程盡可能聯系起來學習,使講授內容盡量與臨床實際緊密結合,并強調實驗室數據分析對疾病診斷的意義,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對實驗診斷學學習的積極性。

2 豐富多媒體化教學,調動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氛圍和教學效果

傳統的實驗診斷學實驗課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在實驗診斷學實驗教學發展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但依舊存在局限性。多媒體技術能為診斷教學提供大量清晰、典型圖像,使教學過程“圖、文、聲”同時展示[4]。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將鏡下觀察到的細胞形態或管型等通過圖片、視頻或者動畫來展示;在采血時,采血過程通過多媒體可以更直觀的演示,并結合語言講授能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并使整個實驗過程有更加直觀的認識。此外,多媒體教學還可以進行回放、任意點暫停,即解決了標本容易損壞、保存困難等問題,又能夠生動形象的展現教學內容。所以,實行實驗診斷學的多媒體教學勢在必行。

3 適量采用問題式教學方法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problem-based learning),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首創,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為流行的教學模式[5]。實踐表明這一方法在醫學教育領域中得到成功應用。在醫學教學中,PBL法是指在臨床前期或臨床課中,以病人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討論式教學。通常是6~7名學生1名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只起導向作用。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具有以疾病為基礎、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對知識進行講解。在PBL教學過程中,學生成為學習和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的輔導者。這種PBL教學方式在實驗診斷學中的應用使學生樂于探索,勤于思考、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的提高,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對理論知識深入理解和掌握,最終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大幅度提高。

4 提高教職人員自身基本素質

在整體教學過程中,其教師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目前,檢驗科儀器趨于自動化、智能化,因此,教師要適時更新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因為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是每個實驗診斷學教師都追求的目標[6]。一個合格的實驗診斷學教師應具備臨床及檢驗兩方面的知識,并能夠將臨床實際病例與檢驗結果緊密地結合,才能不斷適應教學發展的要求,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實驗診斷學教學面對的是初涉臨床的學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言傳身教、以及對病人的體貼關懷,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本身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筆者所在教研室采取的方法有:集體備課、試講并點評、集體聽課并尋找典型病例、交叉帶教,學生打分并攝取學生的反饋意見等方式。

綜上所述,培養既有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又具有專業特色,既有創新意識、又能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新型醫學人才是實驗診斷學的教育目標。以上是我們不成熟的經驗,希望同道們共同努力,與時俱進,不斷改革,不斷探索,集思廣益,逐步總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高等醫學院校實驗診斷學教學新形式,新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文彬,潘祥林.診斷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2] 喻明霞,楊桂,汪付兵,等.淺談臨床醫學生實驗診斷學教學體會[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2):377-378.

[3] 施瓊,劉晨,蔣鳳兵.實驗診斷學教學改革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10);140-141.

[4] 謝百治.醫學教育技術[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4.

[5] 黃斌.談PBL理論與實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5,19(5):343-346.

[6] 陳牧,高桃園,褚春民,等.實驗診斷學教學改革的實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2):315.

醫學教學臨床醫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基于藥用植物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在強化師生“理實一體化”意識,凸顯課程教學“過程性”,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助培“一師多能”團隊等方面的意義,并剖析藥用植物學存在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銜接時機不當、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合載體缺失等突出問題,將理論教學因地制宜地穿插于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因需制宜地反芻理論教學,通過崗位實踐,無縫對接理實一體教學,構建高效的課程教學模式。

[關    鍵   詞]  藥用植物學;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藥用植物學課程是中藥、藥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是學生學習中藥資源學、中藥栽培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等課程的基礎,也是提升學生技能的基本保障?!蹦壳八幱弥参飳W課程存在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脫離的現象,制約了學生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同步發展。本文基于現狀,剖析藥用植物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意義,最后提出構建藥用植物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思考。

一、藥用植物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意義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合一,改變當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脫節的現象,讓課程教學“動起來”,使課程教學不僅表現出職業性,而且也體現出實踐性和開放性,具有積極意義。

(一)強化“理實一體化”意識

目前,教師普遍存在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的現象。藥用植物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將有助于強化教師“理實一體化”意識,并且在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中有機滲透“理實一體”的教學思想,根據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學需要,優化課程教學設計,構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二)凸顯課程教學“過程性”

藥用植物學課程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要強化教學過程,凸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藥用植物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將為學生搭建自主建構的平臺,創造自主建構的機會,基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合的視角,讓課程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走向自主建構,在實踐過程中將課程教學不斷推向深處。

(三)提高實踐應用能力

藥用植物學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理論和實踐教學一體化將有助于促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銜接,從而提高學生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并在實踐中強化學生理論學習,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發展。

(四)助培“一師多能”團隊

當前藥用植物學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教師都是獨立的,這不僅造成教師資源浪費,也不利于教師素質提升。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將對教師綜合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不僅需要教師具有精湛的專業素養,而且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實踐技能,從而助力教師發展,培養出一支“一師多能”的教師團隊。

二、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藥用植物學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現狀不盡如人意,存在銜接不緊密的現象,突出地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銜接時機不當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一體化不是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簡單疊加,而是需要尋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時機。但是在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缺乏理論和實踐教學一體化的設計意識,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銜接存在隨意性現象,沒有根據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體系,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按照課程教學的需要靈活銜接,銜接的模式程式化,難以達到理論和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學的預期目標。

(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合載體缺失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一體化設計還需要選擇合適的載體,但是在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實際中,不少教師忽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一體化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載體,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高度融合,或者融合的載體過于簡單,主要通過實習環節的校企合作平臺進行,除了崗位實訓之外的理論和實踐一體化融合較為缺乏,這就導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三)過于偏重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

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中,不少教師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地位認識存在偏差。不少教師過于偏重理論教學,一味地進行理論教學,在課時比重分配上,理論教學往往占據絕對優勢,這不僅削弱了學生藥用植物學課程學習興趣,也直接導致實踐教學弱化。實踐教學由于課時不足,學生實踐體驗缺乏,從而造成理論脫離實踐的結果,不少學生感覺理論學習沒有價值,理論學習積極性不高。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課時分配存在的問題需要教師積極轉變課程教學思想,確立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思維。

三、藥用植物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思考

藥用植物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建構具有系統性,需要我們基于課程教學生態體系統籌規劃。

(一)理論教學,“因地制宜”穿插實踐教學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一體化不是兩者簡單疊加,需要我們根據理論教學內容,做到因地制宜地穿插實踐教學?!边@是由藥用植物學課程的特點所決定的。課程中涉及的藥用植物比較多,對于學生而言,很多是陌生的,如果單純地借助教材文字表述,或者是教材圖片,學生很難把握藥用植物的生物特性和“藥性”。

我們可以在教學這部分理論時,因地制宜地穿插實踐教學,引領學生走向中藥種植基地開展實踐活動,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結合相關的理論,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消化,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對于一些具有特殊地域性的藥用植物,如果種植基地沒有的,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或者運用模擬軟件,提高學生對藥用植物的了解,從而使學生未來走向工作崗位,能夠較快地勝任崗位需求。

(二)實踐教學,“因需制宜”反芻理論教學

目前,不少院校實踐教學是在校內中藥種植基地開展的,這種實踐教學具有很強的現場感,它不僅比理論教學更有效,而且也成為實驗教學的有機延伸。學??梢酝ㄟ^實踐教學,讓學生參與植物養護,通過學生實踐,引領學生對理論教學進行“反芻”,從而使學生對藥用植物的外形、生長習性、藥用部位、藥用功效等,進行進一步深入了解,并提高學生對藥用植物的辨識水平。

不僅如此,學生可以通過“觀察”“觸”“比較”“辨別”等手段,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并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快速地消化吸收理論知識,并指導學生的實踐學習,感受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效果。

(三)優化比重,確保理實課時的“科學性”

藥用植物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一體化設計,需要從課時上得到充分的保障。教師要根據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目標,將課程教學目標進行進一步細化和分解,從而根據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合理分配教學課時。教學課時的分配要充分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實際,并深入學生進行調查,制定相對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教學課時比例。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課時的“科學性”,不僅要根據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需要,還要根據學生所在專業,差異化地優化不同專業藥用植物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比重。理論教學不能盲目求多、求深,要與實踐教學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要有助于提高學生實踐應用技能,從而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達到較好的課時占比。

(四)崗位實踐,“無縫對接”理實一體教學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否有成效,需要學生進行崗位實踐,這就需要我們借助院校傳統、有效的崗位實踐,將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走進合作企業,深入崗位。

例如,不少藥用植物用藥部位與制成藥品后的“飲片”在外在形態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不少學生走向崗位后出現無法辨認的現象,這對提高學生未來崗位工作實踐能力無疑是一大障礙。這就需要學生走向崗位進行實踐,將藥用植物的相關理論與藥用飲片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無縫對接。在崗位實踐中,我們可以引入比賽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比賽,以賽促練,并激發學生課程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機融合。

總之,藥用植物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是對當前課程教學的一種突破,也是一種積極探索。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效能,還需要有待學生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后,進一步檢驗其后續效果。只要我們堅持理實一體化教學思想,必將尋找出藥用植物學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高度融合的路徑,全面提升課程教學有效性,不斷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薛金濤,劉宇飛,李春燕.基于PBL教學模式的藥用植物學教學實踐與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4):23-24.

[2]張德秀.“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市場論壇,2012(8):78-79.

[3]毛斌斌,俞浩,劉漢珍.中藥學專業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改革與實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4(2):88-90.

[4]田建平,胡遠艷,張俊清.思維能力訓練在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中醫教育,2012(8):67-69.

[5]楊先國,肖海英,褚思思.校外實踐基地植物資源庫的構建在高職高專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8(3):90-92.

[6]周學剛,孫世芹,魏東華.一體化教學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能動性模式探討[J].世界臨床醫學,2015(11):90-93.

[7]程銘恩,彭華勝,彭代銀.探索藥用植物學實踐教學改革提升中藥學專業“識藥”能力[J].中醫教育,2017(6):34-36.

[8]劉海紅.高職藥用植物學實踐教學方法改革探索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4(8):23-25.

◎編輯 武生智

醫學教學臨床醫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結合醫用高等數學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在醫用高等數學授課過程中構建以項目任務為驅動、以問題為導向的PBL教學模式。建立了與專業相關的案例庫,引入了數學實驗,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這種探究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學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醫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有利于學校綜合型、創新型、實用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數學實驗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019.03.017

A Casestudy Teaching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Experiment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Advanced Mathematics Based on PBL Teaching Model

ZHOU Yanli1,LI Xiang2,HOU Liying1

(1.Department of Arts and Sciences,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 Health Sciences,Shanghai 201318,China;

2.College of Science,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medical advanced mathematics,a projectdriven,problemoriented PBL teach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medical advanced mathematics.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realized by setting up the case database related to majors and introducing experiments into mathematical teaching.It is found that this type of inquiry teaching model can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medical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mathematical knowledge,as well as to promo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ense.

PBL teaching model;casestudy teaching method;mathematics experiment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之后,關于“雙創”的這一提法被寫入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引起社會和高校廣泛關注。近年來,教育部多次發文倡導“雙創”,將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作為評價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

指標,體現了國家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視。創新是未來飛速發展時代的關鍵要素,創新在高校不僅僅是氛圍營造和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學方式須不斷改革創新,在教學過程中種下創新的種子。筆者所在的學校也非常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不僅為學生搭建了許多“雙創”平臺,還為廣大教師創造條件進行教學改革。筆者也積極響應號召,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將“枯燥”的高等數學變得“有味”。筆者講授的醫用高等數學是學校所開設課程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不僅能為學生的數理統計、物理、化學、醫學統計學以及相關專業課程學習提供必不可少的數學思維、解題方法和數學知識,還能為他們將來成為醫務工作者,在工作和科研中學會用數學方法和思維模式解決醫學中的實際問題,奠定堅實的數學基礎。

在醫學領域中,醫學學科的數字化發展使得生物控制論、數學生態學、生物數學、生命科學、數量遺傳學、定量病理學等學科應運而生。從17世紀開始,有不少科學家利用數學知識研究醫學問題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1-2],為醫學成果的豐富、研究發展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這無疑用事實證明了數學在醫學研究領域中的巨大潛力。

傳統的高等數學授課模式“定義—定理—證明—例題”的講授套路,雖然能夠傳授比較系統的知識結構,但過于沉溺理論推導細節,忽略數學與專業尤其是筆者所在的醫學專業的融合,讓學生很難體會到數學基礎課在醫學專業中的重要作用。這不利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解決生活工作中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不利于醫學學生歸納抽象和嚴謹的邏輯分析能力的培養,不利于醫學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對醫學研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定量、定性分析和研究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1],這些不足不符合醫學專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改變這種傳統教學現狀,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習成為一種主動、積極、愉快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以問題為導向的(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模式,通過案例使數學知識和醫用專業人才培養有機結合,通過數學實驗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做到“以提出問題為核心,探討問題為手段,解決問題為目的,在尋求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

一、PBL+醫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構建意義

PBL教學模式是根據學習內容設計相應的學習情境,是以項目任務為驅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PBL教學法于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學醫學院首創,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 首次提出,80年代后期在北美獲得了較快的發展。目前,在國際上除了醫學界普遍采用PBL教學模式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以及通識學科的教學工作者也在不斷地嘗試PBL教學模式。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中,教師在具體的病例中提煉出典型的案例,由學生通過研究分析這些案例,提出自己的推理思路,給出最終的診斷方案。PBL授課模式,以項目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式教學,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教育質量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醫用高等數學課程設置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奠定必要的知識理論基礎。醫用高等數學教學運用PBL 教學模式的核心是問題,問題主要是通過案例提出,案例成為構建PBL教學模式的關鍵。

PBL+醫學案例教學模式為醫用高等數學教學開拓了新的思路,醫學案例為醫用高等數學課堂提供了保障,強化了高等數學和醫學專業知識之間的聯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創新了教學理念,更新和優化了教學方式方法,達到了提高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的目的[3-4]。

目前,PBL教學模式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國最早在1986 年由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原西安醫科大學引進。這種教學方法先是用于醫學教學,現已被廣泛用于其他學科(人文學科、自然學科、社會學科、管理學科等),如文獻[5]研究了基于PBL模式高等數學課程的案例教學法,文獻[6]把PBL教學法融入在《西方哲學導論》通識課程教學中,文獻[7]探索了PBL教學法在微機原理課程中用法,文獻[8]研究了大學英語分科教學背景下學術英語PBL教學模式。

二、建立數學與醫學相結合的教學案例庫

隨著醫學與現代科學的發展,數學與醫學學習研究越來越密不可分,如藥物動力學、生物醫學、數量遺傳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等等醫學分支都有數學的應用。在運用PBL思想開展教學的核心是基于問題的開展教學,醫學問題的數理分析和數學歸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對這樣的數學醫學問題按照知識點進行歸類,結合醫學專業構建相應的數學醫學教學案例庫。

對于數學醫學教學案例的構建已經有許多很有成效的研究。如對于細菌繁殖問題,可以利用極限方法確定時間t后細菌的總量[9]。周期性靜脈注射的一室模型[10],通過分析得知,隨著注射次數n的增加,體內血藥濃度有上升趨勢,當n趨于無窮大時,體內血藥濃度趨于一個穩太水平,同時利用極限找到了藥物治療濃度有效范圍是最小有效濃度和最小中毒濃度之間。對于咳嗽問題的研究[11],利用導數知識可以確定單位時間內空氣流過氣管的氣體體積最大值,經過分析得出如下結論:咳嗽時氣管收縮(在一定范圍內)有助咳嗽,能促進氣管內空氣的流動,從而使氣管中的異物能較快地被清除。利用相對誤差研究心輸出量,這個指標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對于危重病人的監護更是重要的生理指標,通過測量每分鐘人體的耗氧量及血液中氧的濃度可以算出心輸出量,由相對誤差可以得知測量值的微小誤差將導致心輸出量計算結果的較大誤差。單位時間血流量、心臟輸出量的測定、藥物吸收總量、藥物有效性的測定、顱內高壓與顱內容積的關系、醫學影像中平面影像的面積問題及立體影像的體積問題、胰島素平均濃度的測定、燃料稀釋法確定心輸出量[12]等等,這些醫學問題可以利用定積分的相關知識解決。利用微分方程的知識,可以處理毛細血管中液體流速的分布問題、傳染病的傳播規律的研究、體內藥物濃度的變化規律、血流速度、恒速靜脈滴注的一室模型、主動脈壓、腫瘤生長的數學模型、靜脈輸液問題、胰臟是否正常的判定等等。利用全微分、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可以討論尿素的清除率。利用幾何級數可以分析藥物在體內的殘留量的問題,在藥物的治療中調整維持劑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3]。

經過教學嘗試與實踐,通過PBL模式結合典型醫用案例的教學模式,實現了高等數學與醫學專業知識的有機結合,創新了教學理念,優化了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了學生實踐創新應用的能力。

三、案例教學與數學實驗的有機結合

基于PBL教學模式的醫用高等數學教學的組織過程中,案例成為重要的紐帶,也給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增加了共性共識。但數學本身的抽象性還是給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MATLAB軟件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可視化功能,可以進行數值計算、數據可視化、數據分析、圖像處理、動態仿真、信號處理等[14]。將MATLAB軟件引入到數學教學中開設數學實驗課,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機技術去認識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經過醫用高等數學的教學實踐,將構建的案例與數學實驗相結合,既是理論知識、計算機應用與實際應用能力的有機結合,也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平臺。通過MATLAB軟件可視化動態圖形方式直觀地展示結果,能夠加深學生對高等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數學動力和興趣,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創新能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借助微分方程,使學生深入理解醫藥學的基本概念,如藥物代謝動力學是研究血藥濃度隨時間變化規律的科學,如利用靜脈注射案例展現數學知識和數學實驗在這一領域的重要性。運用MATLAB軟件進行數學實驗,觀察單次快速靜脈注射、單次恒速靜脈注射、周期性快速靜脈注射、周期性恒速靜脈注射的直觀圖形,通過圖形能較簡易地研究血藥濃度的動態變化過程。下面給出對應的靜脈注射類型的模型以及MATLAB軟件作圖。

單次快速靜脈注射模型,此時不考慮給藥速度和時間,瞬間完成給藥,根據藥物濃度變化率與藥物排出率成正比,得出藥物在體內分布與排除的微分方程模型

x(0)=D0

dx(t)dt=-k·x(t)

x(t)=V·c(t)

(1)

式中:D0為藥物的初始劑量;k為藥物消除率常數;x(t)為t時刻的藥物濃度;c(t)為t時刻的中心室的血藥濃度;V為表觀分布容積。

由式(1)可得

c(t)=D0V·e-kt

(2)

利用MATLAB軟件得到圖1,圖形的可視化結果與式(2)吻合。從圖1可以直觀地得出結論:單劑量快速靜脈注射時,血液濃度隨著時間的增加呈指數形式減少。

當采用單次恒速注射給藥時,可得圖2,說明在注射時間內,血液濃度隨著時間緩慢上升;注射結束后,血液濃度隨著時間的增加呈指數形式減少,表明藥物最終從體內排出。

利用微分方程,我們還可以建立傳染病模型,通過模型研究傳染病的傳播機理和傳播途徑,分析受感染人數的變化規律,尋找控制疾病蔓延的手段等,為疾病防控部門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和定量依據,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更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通過案例教學法,高等數學成為醫藥學的有機載體,以應用為目的,體現了高等數學在解決醫藥學問題的重要性。案例與數學軟件相結合,為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奠定基石,為培養醫學生創新能力提供有效手段,為逐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和適應未來發展的能力提供廣闊空間。

四、總結

PBL教學模式是把提出問題(知識引入)、分析問題(知識構建)、解決問題(知識應用)整個教學過程置于具有實際背景的情境中,讓學生置身于積極的問題解決者的角色,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達到提高自身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創新

能力和自學意識。醫學數學模型案例具有實際應用背景,利于PBL教學模式情境設置。同時,問題是PBL教學模式的核心,恰好問題可以通過醫學數學案例提出,這為PBL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有效地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PBL教學模式與醫學數學案例相結合,體現了高等數學知識和醫學專業知識的有機結合,更新了教學理念,優化了教學手段,提升了學生積極探索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實踐證明:在針對醫學類學生的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基于PBL教學模式的醫學案例和數學實驗等創新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實踐創新應用型人才以及推動臨床醫學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現實意義。從職業教育角度來看,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具備了職業情感、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素養,也是教師逐步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自我培養創新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張雙德,王育強.生物醫學的數學化及醫科數學教育的改革[J].工科數學,2002,18(3):55~59.

[2] 洪俊田,增德輝.數學建模教學對醫藥類專業的重要性[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6,19(1):102-103.

[3] 陳利婭,賴霞.高等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3(4):32-34.

[4] 李明偉.試論“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等數學教學[J].高教學刊,2017(2):112-113.

[5] 任秋萍,任世軍,周光明.基于PBL模式高等數學課程的案例教學法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17,37(4):73-75.

[6] 秦瑜.PBL教學法在《西方哲學導論》通識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39):169-170.

[7] 胡樹煜,王琢.PBL教學法在微機原理課程中的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6):206-207.

[8] 李立,杜潔敏.大學英語分科教學背景下學術英語PBL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2014,35(5):55-58.

[9] Grossmon S I.微積分及其應用(上、下冊)[M].周性偉,譯.天津:天津大學科技出版社,1988.

[10] 方積乾.微積分初步與生物醫學應用[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2001.

[11] Ellis R,Gulick D.微積分[M].章平,譯.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12] 李心燦.高等數學應用205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3] Goldstein L J,Lay D C,Schneidei D L,et al.Calulus and its Applications[M].3rd ed.[s.l.]:Prentice Hall,1982.

[14] 樊愛軍,王開發.Matlab在醫學院校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3):331-333.

(編輯: 程愛婕)

上一篇:橋頭跳車公路工程論文范文下一篇:物理模型物理教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