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學化改革范文

2023-10-07

科學化改革范文第1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醫療事業也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面對醫療改革的大環境,公立醫院構建科學管理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公立醫院整體管理水平而言至關重要。醫院要加強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建立全過程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制定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提升預算管理水平,不僅遵照國家相關規定,同時結合時代對醫療事業的發展,強化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和財務管理,進而為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提供科學的依據和參考,為促進公立醫院大力度改革提供有效策略,進而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穩定發展,為提高醫院綜合效益,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文章指出了公立醫院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分析了當前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和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醫療改革;全面預算;醫院管理體系;構建路徑

我國社會改革逐漸深化,改革范圍也逐漸拓展,從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到私人企業、合資企業,公立私立醫療機構也不例外,公立醫院也要結合本院實際進行全方位的改革,進而適應當代社會發展和民眾就醫的需求,從管理模式到醫學技術等方面,都要進行全面的改革。預算管理是公立醫院眾多管理工作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公立醫院的基礎管理工作,不能忽視其作用與功能。公立醫院一般規模較大,科室眾多,資金流動十分頻繁,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有助于實現醫療成本的合理控制,可以合理降低不必要的浪費,進而對醫院資源和資產的科學調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醫院的綜合效益,起到促進作用。

一、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的重要性

新的歷史階段,我國公立醫院面臨著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時面臨更大的挑戰,來自同行業和一些私立醫院的競爭,因此,在公立醫院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體系,公立醫院要做好資金和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實現全面管理,保證正常診療業務的開展,但同時不能浪費資源和資金,要做到科學合理支配資金,避免浪費和鋪張,但保證醫院基礎設施、醫療設備、人員薪資都達到相應的標準。醫院構建預算管理體系可以為醫院決策、戰略調整、制度制定、資源配置提供科學的依據,《醫院財務制度》中,收支管理也是預算管理的重要內容,對醫院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等環節程序進行規范。全面預算管理是醫院經營和規劃的重點。

公立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涵蓋了成本預算、投資預算、采購預算、維修預算,涉及到醫院經營的各個環節,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可以降低醫院的管理和經營成本。針對公立醫院進行預算管理和約束,可以實現增加收入、節約開支、提高效益的效果??梢?,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設意義重大,也是推動政府財政支持的重要途徑。

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一)現有預算管理缺少創新性

公立醫院科室較多,公立醫院的資源管理和經營策略的制定都要以前幾年或上一年的財務管理及各類數據為依據,參考各部門、各科室的匯總數據進行全面預算管理。但目前,我國各大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標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醫院預算與實際支出差別較大,預算要以往年預算數據為根據,以財務報表及各類憑證為參考,進而編制出新一年的預算方案。但現階段,部分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缺乏創新,嚴重制約我國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全面預算已經成為了依據口號,實際收效甚微。

(二)部分醫院對全面預算管理認識不清

部分公立醫院規模較大,管理制度已經具有一定的體系,想要大幅度改革面臨的難度很大,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有助于提高醫院管理的水平,有利于公立醫院公益事業的發展。公立醫院擁有較多的資源,資金流動比較頻繁,對資源和資金科學管理有助于提高醫院的管理效能,有助于實現各類資源的科學配置,避免醫院在發展中面臨較大的風險。目前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問題是部分公立醫院對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認知不足,對其不夠重視,認為預算管理與醫院的效益關系不大,醫院管理者和決策者對于預算管理不夠明確,認為醫院具有公益性質,有政府部門的財政扶持,不用在預算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認為醫院與企業關聯不大,預算調整不合理,沒有發揮預算工作的作用,公立醫院沒有單獨建立預算的管理部門和崗位,預算管理工作實效性有待提高。

三、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醫院對預算管理不夠重視

近幾年,我國政府部門對于醫院的宏觀調控比較重視,公立醫院對預算管理不夠重視,醫院管理者認為預算管理是醫院的內部管理工作,與社會團體和企業沒有任何關系。實際上,公立醫院管理不僅體現在日常管理、診療管理、財務管理上,還包括預算管理,這項工作關系到醫院的經營資金的使用和各類資源的合理配置,國家各地區政府部門會結合公立醫院的預算情況衡量醫院的經營現狀,進而確定如何采取財政手段進行扶持?,F在,部分公立醫院因為對預算管理認識不夠科學,基層管理人員與預算知識不了解,在醫院日常工作中預算管理不足,存在資金和資源的浪費,無疑提高了醫院的經營成本。

(二)醫院預算編制不夠科學

目前,即使部分公立醫院開展了預算管理工作,但是在實際預算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一般根據行政、內勤、財務等部門提供的數據進行預算,預算管理范圍較為狹窄,預算管理不夠全面。各個醫院預算管理標準差異較大,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南北方差異較大,因此,在各大公立醫院中花費的資金也有很大差異,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的醫院級別和規模也大不相同,同時在醫院資源、醫療人才、基礎設施、醫療設備器械、醫療技術、醫療科研都存在較大差異?,F階段醫院采用的預算管理方法較為滯后,管理模式缺乏創新,與實際醫院經營和管理現狀不夠貼合,沒有反映出醫院的實際經營和管理效果。

(三)預算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足

部分公立醫院沒有按照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執行,執行力度比較小,盡管一部分公立醫院制定了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但實際上預算部門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功能。預算管理人員缺乏管理意識和責任意識,工作態度散漫,日常工作比較應付,對預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沒有相應的付出。導致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工作缺乏實效性。在實際預算管理工作開展階段,工作人員沒有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力求數據計算的是否準確,卻忽略了全面預算的開展。另外,醫院對資金支配管理不足,部分科室支出比較隨意,采購部門在采購醫療設備和器械時審核不夠嚴格。正常而言預算一旦批準,就不得隨意更改,但在部分醫院管理工作中,這種管理還有一定的隨意性,醫院沒有嚴格按照相應制度執行。

(四)醫院監督管理工作開展不力

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最本質的區別就在于對于利潤的重視,私立醫院的主要經營目標是利益,公立醫院相對而言,具有一種公益性質,每個公立醫院必須要把社會整體效益結合在一起,這就導致公立醫院忽視經濟效益,導致預算管理監督不足。目前,部分公立醫院對預算管理的監督管理不夠,醫院內部缺乏科學的監督機制,致使醫院各部門和員工之間缺乏牽制,預算管理工作的效果不強。

四、醫療改革背景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的策略

(一)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體系構建思路

在醫療改革大趨勢下,公立醫院要保持自己原有的公益性質,為民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要保證醫院的正常經營和運行。目前,公立醫院很多時候依靠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進而得以穩定發展,政府財政支持占據很大一部分。為了確保醫院的正常經營和政府部門財政撥付的科學性,采取科學的預算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公立醫院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為了促進公立醫院的穩定發展,一定要建立科學的醫院和政府雙向互動機制,建立科學的投入機制,改革傳統的醫院管理機制和制度,提高預算管理效率。其次,公立醫院要在本院發展過程中,做好預算數據計算和財政核算工作,公立醫院要建立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建立正確的預算體系構建思路和路徑,提高醫院診療和醫療水平,進而保證政府部門的補助合理和科學。隨著醫療改革的推進,醫院投入逐漸增加,政府需要撥付的資金逐漸增加,因此,公立醫院要建立預算管理,對需要的資金和資源進行合理計算,進而保證政府財政扶持的合理性。

(二)建立規范化的預算編制流程和審批流程

公立醫院規模較大,科室較多,覆蓋的診療業務較多,醫院的結構比較復雜,在預算管理工作開展時難度很大,因此,公立醫院要建立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做好預算管理具體工作的分工。要構建由一級總預算部門統領下的二、三級歸口、業務部門,保證管理體系完整,覆蓋醫院的所有科室與業務。其次,在這個基礎上,要完善預算編制流程,還要建立嚴謹的預算管理審批流程,進而對預算管理工作進行管理和控制。公立醫院要根據具體業務,合理選擇多種預算方式進行結合,例如固定預算、彈性預算、零基預算等方法,預算編制要保證其完整性與科學性,數據要準確和真實,要對預算編制內容進行審核。

(三)構建預算管理制度執行機制

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建立責任人制度,做好工作分工,哪個環節出現問題要追究管理人員的責任,進而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公立醫院在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后,在執行制度階段要加強管理和監督,管理人員要對預算制度的執行進度和預算標準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預估值與實際數值的差距,找到策略去解決,進而為醫院預算目標實現提供依據。其次,公立醫院要結合時代發展,借助于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提高預算效率,同時建立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化管理,針對制度的執行提高其效率。醫院還要建立反饋機制,對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反饋,為醫院調整經營戰略提供科學的依據。

(四)做好已存在的預算編制方案的優化

公立醫院由于規模較大,因此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時,年度預算涉及的范圍很大,涉及業務十分廣泛,理論已經定下不得隨意更改。但醫院的財務支出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中,預算管理制定處于的環境比較客觀,因此,預算管理要結合公立醫院的實際管理和發展情況,要做好事中的調整。公立醫院在預算管理中要根據國家的政策和制度,了解市場上醫療設備和器械的價格,在資金使用時要進行科學的審批。其次,在已存的預算管理方案和制度中吸取有益的部分,對于存在問題的部門要加以糾正和修改,對現存的預算方案調整可以進行全局調整和局部調整,要結合醫院實際的預算效果進行,嚴格申請和審批流程,依據客觀、科學原則,責任人向上層機構提交申請,優化整體調整過程。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中預算管理工作也屬于基礎管理工作之一,對于醫院的整體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公立醫院要結合醫院發展實際構建科學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醫院管理者要重視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對資金和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降低醫院的經營和管理成本,在保留公立醫院公益性質的前提下,保障醫院的基本利益,促進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池文瑛,周珠芳.新財務制度下醫院三級預算管理體系的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1(11).

[2]張強.基于新醫改背景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8).

[3]姚萍.關于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衛生資源,2014(02).

[4]岳昆.新醫改形勢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24).

(作者單位:通遼市傳染病醫院)

科學化改革范文第2篇

摘 要: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踐行我國高職教育新理念,近年來大力進行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秼D產科護理技術》課程改革的重點主要是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考核方案改革等四個方面進行,堅持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高端型人才為目標,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驕人的成果。

關鍵詞: 高職教育 護理技術 婦產科護理技術 課程改革

為迎接2011年度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國家優秀骨干高職高專院校評估,踐行我國高職教育新理念,我院近年來大力進行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取得了驕人的成果。

《婦產科護理技術》是護理專業核心課程,屬理實一體化課程,在護理專業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始終圍繞“加強人文、突出護理、注重整體、體現社區”的現代護理教育理念,堅持護理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這個中心開展專業建設論證,優化課程設置體系?!秼D產科護理技術》課程改革的重點主要是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考核方案改革等四個方面進行,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堅持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高端型人才為目標。

1.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改革教學目標。

以往護理專業課程教學目標主要是使學生掌握護理基本知識與技能,能規范進行各項護理操作。課程改革思路強調學生能應用護理程序的科學方法,為患者或孕產婦完成正確的護理評估,制訂合理的護理計劃,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溝通與協作、評判性思維、獨立思考與決策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以實用和崗位需要為主旨,重構教學內容。

為了使課程設計更加合理,內容更先進,更貼近臨床實際,課程團隊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與行業專家合作,對婦產科護理進行了基于崗位工作任務的課程開發?;趮D產科護理崗位任務分析,將《婦產科護理技術》整合為3大項目、15個典型任務。改革以往教學內容圍繞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和護理措施等環節教學方式,重視對病人的整體評估,開展個案護理教學,幫助學生深刻認識人的豐富性、多樣性、社會性,培養學生實際應用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學生預防保健的能力,培養了學生護理科學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專業素質。

3.以“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3.1理論教學方面

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保證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課程組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變以往以傳統媒體如書本、粉筆加黑板為基礎的課堂講授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建設婦產科護理技術精品課程網站,構建開放式、資源豐富的網上教學體系,應用15個典型工作任務的教學活動設計、電子教材、多媒體課件、操作動畫或技術視頻、目標檢測題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搭建了優良的自學平臺。指導學生訪問課程網站,查閱參考書籍、國內外有關雜志,下載有關專業文件,擴大了課堂教學信息量,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高了文獻檢索和英語閱讀能力。

3.2實踐教學方面

3.2.1早期接觸臨床。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在第三、四學期中安排學生分組到婦產科門診和病房見習,了解婦產科工作程序、治療手段、護理知識、病人就醫需求等,盡早感受職業環境,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和針對性。

3.2.2情景式教學。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現等教學法,根據學習內容和案例需要,讓學生扮演丈夫、妻子、孕婦、產婦等角色,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領會學習要點,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和愛傷意識。

3.2.3理實一體化教學。傳統的實訓課是先在課堂講理論,然后組織同學們到實訓室實訓操作的方法,其特點是理論課無實訓器材模型做載體而顯空洞,實訓課不能有機結合理論,知識點不夠清晰明了,理論掌握深度不易達到。改進教學方法后,施行理實一體化教學,邊強調理論邊演示操作,學生同步進行實訓練習,教學做一體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動手能力。

4.以執業考試為基準,改革考核方案。

改革前,《婦產科護理技術》在期末所有的學習內容結束之后,采取純理論試卷進行期末考試,百分制計分,60分及格。此考核方案的缺陷一是平時上課不注意知識點的積累,但考試前強記強背的同學有望得到高分,不利于發現獨立思考善于思考的高素質同學。二是技能操作考核未單列,不能充分考查同學的實際操作能力,對操作性突出的護理專業學生不能有效與臨床護理崗位接軌。三是一站式終末卷面考試,不能調動同學平時積極學習的熱情,對課下的預習、復習及拓展性學習不能有效推進。新的考核方案既考核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及運用程度,又考核學生專業技能,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材與臨床護理崗位相對接的目標要求。

課程考核具有考核形式多樣化、考核內容科學化、考核主體多元化、考核對象差異化、考核時間全程化的特點。將教學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有機結合,將成績分數分解到課程教學的整個過程??己朔绞綄崿F三級考評體系。一級考評是指課程教學理論與技能操作考試,包括期末考核;出勤、課堂提問、作業、課堂筆記;階段性隨機抽考;見習報告;單項操作考核;實訓報告,等等。二級考評是指臨床帶教老師考評。三級考評是專兼職老師一起對學生組織進行考評。

《婦產科護理技術》課程設計理念突出了高等職業教育“五個對接”的原則,即專業設置與學習方式和護理崗位工作方式對接,體現課程的“實用性”;課程內容與護士執業資格標準和崗位職業能力對接,體現課程的“職業性”;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習環境與工作環境對接,體現課程的“真實性”;課程考核標準與執業標準對接,能力考核標準與衛生部頒布的行業最新標準對接,體現課程的“先進性”;高等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體現教育的“長遠性”。

《婦產科護理技術》課程組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工學結合、任務引領教學模式為主線,突出情境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并重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強調“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更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學效果明顯增強。

科學化改革范文第3篇

摘 要:民生問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它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關系著人的生存權與發展權。民生問題本質上是政治問題,民生的解決是改革攻堅的主要內容,是實現國民經濟權力與文化權力的基礎與前提,也是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與關鍵動力。民生問題的政治價值關系到改革正當性與社會穩定,是當前改革攻堅期與深水期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解決民生問題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也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關鍵詞:民生問題;深化改革;改革動力;正當性;穩定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繪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就涉及民生的問題進行專門論述,對城鄉二元結構、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社會收入分配格局、社會保障制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及教育領域改革等領域進行了綜合部署。在今年年初的“兩會”中,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政府預算中的民生賬單,還是總理的答記者問以及代表委員的討論熱點,都體現出國家對民生問題的深切關注。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民生是推進改革的動力之源”,在“爬坡過坎的緊要關頭”,改革要以民生為方向,要關注經濟增長背后的民生,關注增長背后的就業。當前,深化改革要以民生為關鍵,解決民生問題不僅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現階段改革攻堅的直接動力。民生問題關乎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當性和合理性,是決定社會安定與發展的關鍵因素。

一、民生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話題

民生問題貫穿于人類社會發展始終。按照歷史發展的線性邏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以及社會主義社會都存在民生問題,只是每個社會解決民生問題的途徑不同,即便是在自然環境惡劣、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的原始社會,仍然依靠集體勞動與平均分配的方式解決民生問題。歷史上非民主國家中的民生問題的解決是依靠社會底層的不斷反抗和統治集團的適度調節與妥協實現的;在當前鼓吹人民享有天賦生存權與發展權的時代,所有民主國家的改革都號稱以解決民生、實現人類的共同發展為終極目標。民生問題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視,原因在于民生問題是人類進行其他活動的前提,人必須首先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才能從事宗教、文化、經濟、政治等活動。這是馬克思的重大發現之一,“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盵1]依據馬克思主義,物質資料的獲得是進行其他一切社會活動的前提,民生問題貫穿于目前人類社會發展的所有階段,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性問題,它并非是一勞永逸地就能得到解決的。生產力的發展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關鍵,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然要求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每一次社會形態的衰落從根本上是生產關系不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改革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這種調整的原因是生產關系滿足不了生產力的發展,無法解決當前社會民生問題,因此始終存在的民生問題是不斷進行改革的持久動力。

當今世界無論持何種意識形態,以人為本都已經得到大多數國家的廣泛認同。人本主義(humanism)源自拉丁文humanitas,意指人性,歷史上有記載的對人本主義最早的倡導者是普羅泰戈拉,其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將人的地位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是人本主義思想的最早萌芽。到文藝復興時期,以人性代替神性,以人的世俗幸福反對封建等級桎梏,是對人本主義的又一次發展。近現代以降,洛克、盧梭、格勞秀斯到羅爾斯、哈耶克等等,無論崇尚個人權利的自由主義還是秉持國家責任的社民主義,都主張人的自然權利是一切社會與國家發展的前提。我國的民本思想是多種思想的融合,既有外來的馬克思人本主義與西方人本思潮的影響,又有本國傳統民本思想的繼承。我國民本思想早在商周就已經產生,姜尚最早提出,“得民心”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后經過儒家的繼承成為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如孔子“仁者愛人”,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等等。馬克思主義的民本思想來源于對西方的人本主義思潮的批判繼承,是對人類的終極關懷?!榜R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民生政治觀的直接理論來源”[2],馬克思主義倡導從現實中的人、實踐中的人出發分析社會現象,早期的法蘭克福學派正是以青年馬克思時期的人本思想為理論支撐。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是社會活動主體,通過保障人的權利最終實現人的價值。

此外,民生也是世界上多數執政黨都關注的問題。民生問題解決的程度關系著執政黨的成效,從執政黨的執政規律來看,國家運行到一定時期,社會問題凸顯,關注民生問題成為執政黨不斷進行改革的動力。東歐國家在轉型期間,把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重點,古巴共產黨推行免費醫療與免費教育制度,到2004年古巴的教育投入占國內財政收入的22%,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的三倍多;西歐國家的社保占GDP的三分之一,英國的工黨一直把保證就業看做是民生的重要方面,還設立國家健康服務機構(NHS)專門負責全民免費醫療服務計劃的推廣;亞洲的日本自民黨推行比較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住房建設,新加坡也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戰略扶貧計劃也成為許多執政黨的重要舉措[3]。

二、民生問題是深化改革的直接目標

民生是與百姓密切相關的問題,表現在吃穿住行、養老就醫、子女教育等基本需求上。民生問題自人類產生之初就已經存在,人類整個發展過程都伴隨著不斷產生的民生問題,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民生才能得到完全保障。民生問題的凸顯是一系列不合理的體制機制產生的結果與表現。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革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因而改革的對象必定是對原有不合理的體制機制的調整,作為舊體制產生的現實結果——民生問題,就必然成為當前深化改革的直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民生問題解決為基礎,進而實現對原有不合理體制機制的頂層設計改革。

習近平在回答21世紀理事會成員提問時指出,相信“中國將‘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實現2020年之前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標”??缭街械仁杖胂葳?,必須首先解決當前社會出現的諸多問題。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到2010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為4260美元,由“下中等收入國家”轉變為“上中等收入國家”[4]?!?011中國經濟增長報告》認為,中國在“十一五”末,已經成為一個從低收入國家到中等收入國家,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v觀其他中等收入國家,如拉美諸國陷入陷阱中無法發展到高收入國家行列。有學者歸納出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十大特征:經濟增長回落或停滯、民主亂象、貧富分化、腐敗多發、過度城市化、社會公共服務短缺、就業困難、社會動蕩、信仰缺失、金融體系脆弱等?!艾F代性孕育著穩定,現代化滋生著動亂”,亨廷頓在總結發展中國家發展經驗時如是說。按照亨廷頓在《第三波》中的區間劃分,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區間是社會矛盾凸顯的黃金期,盡管其理論存在很大爭議,我們也不能用生硬的理論套中國的現狀,但不可否認,當時處于此區間的中國的確是社會矛盾凸顯期。盡管當前國內人均GDP已經達到7000美元,按照亨廷頓觀點已經脫離矛盾迸發期,但形勢更為嚴峻,收入差距,城鄉差距,醫療、衛生、社保、住房、教育等方面矛盾日益激化。

在當前民生問題中,貧富差距與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較為突出。黨的十八大報告分析了當前我國貧富懸殊的現狀,認為貧富差距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對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稱,當前我國的基尼系數是0.45,遠超其他國家,20%的富人占國家總財富的50%,而20%的貧困人口財富僅占4.7%。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最富裕的10%的人口占全國財富的45%,10%的貧困人口僅占1.4%的財富。國內的貧富差距反映出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如果把城鄉的非貨幣因素考慮進去,諸如住房、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考進去,其差距更大。

基本公共服務是實現每個公民的生存權與發展權、由政府提供的必需的生活服務,不同地域、身份、能力的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務。造成我國目前公共服務存在不均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地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公共財政體制的缺陷以及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等都是造成公共服務分配非均等化的關鍵原因。公共教育領域存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教育政策不完善,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偏遠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以及留守兒童受教育問題等等都給不成熟的教育體制帶來挑戰。公共衛生建設,尤其是農村的公共衛生設施需要完善;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農村的社保應不斷加大投入。中國不同地區的公共服務水平差距過大,以至于出現“一個中國,四個世界”的說法。

民生問題雖然表現為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但實質上是政治體制機制落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比如醫藥改革進展緩慢,主要在于傳統行政管理體制的羈絆。衛生部希望政府加大對常見病及多發病的投入,勞動保障部要求政府著手建立全民醫療保障體系,而財政部認為現有行政體制不改進,投入資金的多少都不能解決問題。不合理的權力運作機制導致更多權力尋租,政府轉移的專項基金,如扶貧基金、三農基金、社?;鸬瘸闪四承┎块T及利益部門獲取私利的目標。此外,民生問題出現時,不暢通的民眾參與反映機制,導致民怨無處傾訴,無法為政府及時了解民情提供一個可靠的渠道,結果原本易解決的民生問題經過發酵后難以解決??梢哉f,當前凸顯的民生問題是不合理的體制機制的表現。全面深化改革是對不適應當前生產力發展的諸多不合理體制制度的改革,必然首先觸及民生問題,因而民生問題是當前改革的直接目標。

三、民生問題的解決是構建改革正當性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否成功,與民眾對改革正當性的認同程度有關。正當性是指合理性、正統性、合法性,改革正當性是指改革在多大程度上被視為合理的和符合道義的。當大多數民眾認同改革是正當的,改革的諸項措施才會得到支持和擁護,即使出現部分抵觸也不會危及社會的穩定;倘若大多數人認為改革是不正當的,比如改革的分配過程不透明,分配形式不公平,改革成果不能惠及大多數人,那么改革就是無正當性的,人民群眾也不會認同。原蘇聯早期的改革由于忽視經濟發展與民生問題,為日后日益惡化的國內形勢埋下一顆地雷。蘇聯早期優先發展重工業是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首要選擇,重工業是一切工業、農業技術改造的物質技術基礎,是發展國防增強國防實力的前提,在兩個五年計劃的引導下蘇聯完成了由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但后期發展由于過于重視重工業,忽視輕工業、農業等關系民生的行業的發展,致使整個國民經濟結構比例失調,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一般來說,改革是生產關系的調整,現代改革者在啟動改革之時,承諾所有社會階層在改革的過程中都能獲利,因而自身具有不證自明的正當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推進的改革是一場多邊雙贏的改革,社會在改革開放中失去的是鎖鏈,獲得的是改革紅利,它打破傳統集權計劃經濟,是極具正當性的一次改革。然而,當人民的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以往“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做法帶來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后果,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的模式忽視社會公共服務建設與貧富分化問題,人民對改革的評價標準發生了變化,這影響著改革正當性的評估。

正當性基礎是決定改革成敗的決定性因素。韋伯最早提出政治合法性的基礎,指出“政治合法性是指政府基于被民眾認可的原則的基礎上實施統治的正統性或正當性”[5],是政治穩定的保證?,F代社會主張用“傳統型”、“個人魅力型”以及“法理型”來分析不同政權的正當性基礎,認為在現代社會中政績正當性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主要國家改革的正當性基礎同樣也可通過三種不同的標準進行:對改革理念的認同、對改革實際運行的程序和規則的認同、對改革績效的認同等三個要素。開啟改革,首先要使改革理念或目的得到民眾的認同,最初進行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經濟”的理念能得到社會民眾的普遍擁護,因而在改革的進程中阻力也是最小的。正如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其目的是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前提,改革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需要民眾具有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道路自信。改革正當性的規則基礎是指改革必須依據一定的程序規則,而民眾對規則也是明確的,是監督以國家主導的改革進程的重要一招,也是預防當權者借改革契機獲取個人利益的有效監督途徑,這在西方具有法治傳統的國家表現突出。最后一種改革正當性基礎在于有效性,認為國家進行改革后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是當前發展中國家能夠繼續推進改革的主要因素。當前我國的改革正當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績正當性,尤其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迅速騰飛為大眾帶來實際利益的同時,也悄悄改變著民眾對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單純GDP的增長無法滿足民眾的要求,社會生活的質量成為其考量的重要因素,這客觀要求政府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民生問題的解決是政績的主要內容,但不同時期民眾對民生的訴求不斷變化。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平均每年保持在10%左右,這也成為近幾年來維持政治正當性的重要依據。但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帶來全球經濟低迷,我國最近幾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有所下降,純粹以經濟增長速度作為政治正當性基礎的觀念必須改變,同時經濟與社會的不均衡發展帶來社會貧富分化加劇、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社會道德滑坡等社會問題,社會不穩定程度加深。英格爾哈特在20世紀70年代曾經指出,在經濟達到一定程度后,社會會進入后物質主義時期,人們對社會問題更為關注,物質需求已不再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盡管我國的經濟尚未達到如此程度,但公民對生活質量的關注程度的確在不斷提高。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行需要獲得人們的認可,必須達成對改革正當性的認同,而這種正當性基礎的獲得必須來自人們關注的民生問題的解決。黨的十八大與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對未來發展的總體布局體現了對民生的持續關注,比如十八大提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從制度上保證居民收入的提高”,“強調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速”,“提高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從根本上保證居民收入提高”;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改革的總體目標,更加注重縮小貧富差距,提出改善貧富差距擴大現狀的若干措施,“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等。這些舉措成為構建改革正當性的現實依托。

四、夯實的民生是化解改革風險的穩定力量

改革是對既有利益格局的調整,因而風險與各方阻力伴隨著整個改革進程之中。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曾指出“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許多我們不熟悉的、預料不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改革不會一帆風順的,它的涉及面很廣,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復雜情況和問題,一定會遇到重重障礙?!瓕Υ宋覀儽仨氂凶銐虻乃枷霚蕚??!盵6]與早期改革相比,如今的改革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原因在于難以獲得公眾的支持與信任。長期以來尚未解決的社會問題消耗了人民群眾對改革信心和政府的公信力,使改革越來越難獲得社會一致的支持;社會存在一種急躁情緒,希望改革一蹴而就,而現實改革需要長時間的試錯與糾錯才能發揮成效,因而易受到公眾的指責[7]。同時,改革是對舊生產關系的調整,必然會觸動利益團體的既得利益,無論改革的方案多么周密,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改革總與風險相伴。當前改革進入深水期、攻堅期,越向前推進,觸動的社會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越復雜,阻力也越大。如何化解改革過程中的風險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題中之義。李克強總理曾說,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特殊利益集團成為阻礙變革的強大阻力,他們安于現狀,固守既得利益,通過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獲得超出一般水準的利益,正是因為公權力的背景,對特殊利益集團利益的剝奪可能會引起權力的對抗。況且,我國改革一直是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模式,盡管有頂層設計相配合,對于缺乏經驗的社會主義建設來說,風險依然存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需要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進行體制性改革,如何在改革與穩定間保持平衡是考驗執政黨的難題。

穩定基于堅實的民生。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始終是社會物質資料生產的主體,也是歷史的主體,民生問題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生產需要中,也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與生產的一種實踐活動。改革進入深水期,攻堅克難離不開民眾的支持,人民群眾作為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依靠力量,“有民本溫度,才有改革力度”。黨的十八大報告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重點,鑒于教育公平的實現有利于社會合理的分層流動,是促進社會公平的調節器;從資源配置、資金投入、政策引導等方面加大對相對貧困地區的投入;把醫療保障、公共服務、藥品監管等作為推進衛生事業發展的重點,旨在為群眾提供方便的醫療服務體系;鑒于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提出大力發展老齡服務業,并要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頂層設計,尤其要完善農村社保體系,并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養老保障基金的投入力度,構建以自我養老與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主干的新型養老服務體系,等等?!安荒茼樏褚?、謀民利、得民心就會動搖立黨之本,削弱執政之基,阻塞力量之源”[8]。民生問題的解決過程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過程,更是獲得民心的過程,是實現社會穩定的可靠途徑,為進一步推進改革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也是化解改革風險的穩定力量。

改革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主題,也是中國當代社會發展的難題[9]。深化改革攻堅克難的目標涉及民生領域的諸多矛盾與問題,同時民生的改善也絕非一時一事之功,它涉及到每個人的生活,需要全體民眾的參與。人民群眾是實踐活動的主體,民生問題事關改革進程與成敗,也是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動力,從長遠來看,夯實的民生必然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堅實基礎和強大的物質保證。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2]吳若飛,牛 磊.試論中國共產黨的民生政治觀的形成和發展[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4):67.

[3]羅會德.國外執政黨解決民生問題的經驗與啟示[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2(1):53-56.

[4]世界銀行KLG數據庫[DB/OL].http://data.worldbank.org.

[5]燕繼榮.現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7:176.

[6]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7]徐艷紅.當前改革需要攻克七大難關——訪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王占陽[J].人民論壇,2013(21):25-27.

[8]韋 伯.擺脫現代社會兩難困境[M].王威海,譯.沈陽:遼海出版社,1999:10.

[9]江 暢.解放思想與全面深化改革[J].桂海論叢,2013(6):5.

責任編輯 任浩明

科學化改革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及創新教學理念的更新,現階段的中學化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多元化、創新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促進學生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意識、科學能力及科學品質等多方面的發展,強化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實踐技能,從整體上強化中學化學的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化學素養的培養。因此,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針對中學化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學化學;科學素養;培養措施

引言

科學素養的教育教學屬于現階段全國范圍內科學教育發展與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中學化學教育中素質教育的核心環節。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幫助學生理解科學知識的本質,促使學生能準確運用合適的科學原理、科學定律和科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做出明智的決策,增進學生對于世界的了解??茖W素養還能幫助學生明確且接受技術、社會及科學之間的相關性,促使學生更好的運用科學進行社會實踐,強化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

1.積極創設探究性的化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科學素養

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為了強化化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及探索價值,教師應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及實踐探究的方式親臨化學知識點中去感受和學習,并將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點運用在實際的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化學科學素養及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更好的掌握科學研究的能力,讓學生在化學知識探究中養成科學的精神和學習態度。教師可以結合課本教學知識點和學生學習需求分步的提出系列問題,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并在這一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探索新的化學知識,強化學生科學素養及思維能力。

如在進行《生活中常見的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本中實際的教學內容設計問題教學情境,提出問題促使學生主動融入課本知識點中觀察、思考和探究:“我們在炒菜的過程中最離不開的調料就是鹽,大家都知道鹽具有增味的效果,讓食材變得更加的美味可口。但誰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鹽嗎?它們都有什么樣的用途呢?”教師在提出這一系列問題之后,學生深入課本中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分析,并通過溝通交流認識到了生活中常見鹽的一些性質和用途,讓學生通過書本、多媒體的途徑了解到化學與我們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對有趣的化學知識感興趣,并在其中積極主動的探究新的化學知識,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2.重視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通過實驗強化學生科學素養

在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中,實驗與理論知識的教學同等重要,教師應轉變以往重視理論知識教學、忽略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通過化學實驗的開展鍛煉學生的化學思維及科學素養,強化學生化學實踐操作能力。在化學實驗操作的教學中,教師應擺正自己教學引導者和指導者的地位,訓練學生主動融入化學實驗中對實驗材料進行觀察,在腦海中構思實驗過程,并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操作,促使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一邊思考一邊操作,促使學生們更好的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化學態度和價值觀,啟發學生深入化學實驗中進行優化和創新,促進學生化學科學素養的培養。

3.積極開展中學化學課外趣味性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綜合素質

在中學化學課堂的教學中,有趣豐富的課外活動能讓化學課堂變得更加多元化和豐富性,提高中學化學課堂教學內容靈活性的特點,教師應在課外活動的教學中充分發揮課外活動的教學優勢強化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小報創新設計、化工廠的問卷調查、化學小發明、化學趣味實驗比賽等等活動促使學生在課后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實現由化學課本延伸至實際生活的過渡,促使學生更靈活、更系統及科學的運用自己掌握的化學理論知識及科學精神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實現化學知識的遷移與內化,讓學生更熟悉的理解和把握化學課本內的系統化學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記憶和運用化學知識,促進中學生在化學課堂的學習中強化自身的科學素養,從整體上提高中學化學的課堂教學有效性。

4.結束語

在中學化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改革發展需求、學生學習需求及實際情況通過實施多元化、創新的教學措施強化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使學生在化學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不斷的自我強化和自我提升,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江峰. 化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 新課程研究(下旬), 2015, 000(008):107-107,108.

[2]毛佳旭, 王長劍.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研究[J]. 中國高新區, 2018, 000(015):102.

[3]董會峰. 略論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9, 000(007):68-69.

[4]黃丹娜.初中化學分類觀的學習進階分析與教學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12):3-8.

[5]聶文鵬,閆永玲.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基礎教育論壇,2019(35):41-42.

[6]金怡.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各階段的應用實例[J].化學教與學,2019(12):8-10.

[7]汪定用.例談化學學科知識的教學理解[J].化學教與學,2019(12):2-4.

[8]劉廷婷.論初中化學小實驗的價值及其實現[J].化學教與學,2019(12):77-80.

[9]曲春艷.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黑龍江科學,2019,10(23):110-111.

[10]馮克新.初中化學專題復習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視界,2019(34):275-276.

作者簡介:王亞杰(1972.09--),女,漢族,中學一級,本科。

科學化改革范文第5篇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2月13日-15日在京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總結2004年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情況,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研究部署2005年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作工作報告,黨委書記李毅中作會議總結講話。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中央企業改革發展

黃菊說,一年來,中央企業和國資委的同志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工作很努力,很辛苦,取得了很大成績。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黃菊結合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就中央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講了三點意見。

一年來,中央企業改革發展取得了良好成績,應當充分肯定。

黃菊指出: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中央的決策部署,扎扎實實,辛勤工作,在推進改革發展和保持企業穩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績,為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發展壯大國有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支柱和骨干作用。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一是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二是分離辦社會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三是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全面展開。同時,今年中央企業還擴大了公開招聘高級經營管理者的范圍,國有獨資公司建立和規范董事會的試點工作也開始啟動。

第二方面,發展邁上新的臺階。一是盈利能力顯著增強。中央企業2004年實現利潤有望突破45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二是資產運營效率大幅提高。三是資產質量進一步改善。四是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新進展。五是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發揮了帶動作用。

第三方面,企業總體穩定得到維護。

堅持正確改革方向,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領導同志強調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仍然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明年經濟工作特別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點。要按照中央確定的方針政策,著眼于增強活力和競爭力,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同時,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建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出資人和職工的合法權益。第一,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第二,規范國有企業改制。第三,抓緊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第四,加強企業風險防范和管理。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中央企業發展壯大。

中央企業大多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少企業實力強、規模大,是行業發展的排頭兵。中央企業要充分意識到自己承擔的責任,發揮大企業的帶頭和示范作用,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企業持續快速高效發展,保持企業穩定,為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作出應有貢獻。他強調:第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切實轉變增長方式。第二,做強做大主業,增強核心競爭能力。第三,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掌握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動權。第四,高度重視和切實維護企業和社會的穩定。

講話結束時,黃菊同志強調要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他說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了企業黨建工作必須堅持的原則,指明了探索的方向。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了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要貫徹落實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大力加強和改進企業黨的建設。要結合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機制,提高企業黨建工作實效,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搞好黨風建設,加大反腐敗力度,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調整步伐,切實提高中央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李榮融指出:2004年是中央企業改革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的一年。銷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長。1-10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4467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090.1億元,增長29.2%。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可突破5.3萬億元。實現利潤繼續大幅提高。1-10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利潤4188.9億元,同比增加1454.5億元,增長53.2%。預計全年實現利潤有望突破45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資產質量和運營效率進一步好轉。截至10月底,186戶中央企業資產總額92150.7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凈資產總額39473.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流動資產周轉率1.5次,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1次,應收賬款周轉率7.7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次。預計全年凈資產收益率可達到6.6%,比上年增加1.6個百分點,總資產報酬率可達到6.2%,比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顯現。1-10月,中央企業累計上繳稅金3646.3億元,同比增長17.3%,占國有及國有控股工商企業上繳稅金的50.7%。中央企業原油加工量、發電量分別完成20800萬噸和7317億千瓦時,分別占全社會產量的92.4%和42%;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水運貨物周轉量分別完成158.6億噸公里和28258億噸公里,占全社會周轉量的82.6%和87.3%。

李榮融指出:中央企業圍繞做強做大主業和增強競爭能力,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管理,調整結構,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以股份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體制創新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04年9月底,中央企業控股的境內上市公司168家,股本總額占全部境內上市公司的33.8%;在香港上市公司53家,流通股股本占香港流通股的18.1%。二是以優化資源配置為目的的重組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在自愿的基礎上,經國務院批準,又有7對14家中央企業進行了聯合重組。三是以增強核心競爭力為目的的技術創新取得重大成果。中央企業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重大裝備研制、生產技術改造、產品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四是以改善財務資金管理為主要內容的企業管理得到加強。中央企業普遍實行了新的會計制度,不少企業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制度。53%的中央企業設置了法律事務機構,53家大型中央企業中的23家已經實行了總法律顧問制度。五是以減輕企業負擔為重點的分離辦社會、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截至10月底,67家中央企業上報了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方案,43家的方案已得到批復,涉及改制單位1422個,涉及分流安置職工26.2萬人,涉及“三類資產”157.7億元,一批先行改制的企業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六是以探索黨建工作新機制和提高員工素質為主要內容的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有了新進展。中央企業各級黨組織堅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不斷總結企業黨建工作的新經驗新情況,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的新辦法新途徑,工作得到改進,實效得到增強。

李榮融指出:國資委認真履行出資人職責,進一步加大了各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強了國有資產監管的法規體系建設。以《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為基礎,出臺了9個法規,印發了20多件規范性文件。二是加強對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的指導。制定了《關于加快東北地區中央企業調整改造的指導意見》,初步明確了冶金、汽車、重大裝備、商貿等21個主要業務板塊調整重組的思路,公布了第一批49家中央企業的主業。啟動了新一輪中央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的編制工作。三是推進中央企業進一步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開展國有獨資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會的試點工作,選擇神華集團、上海寶鋼等7家企業進行試點。四是積極推進中央企業激勵和約束機制的建立。與中央企業負責人全部簽訂了2004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繼續開展清產核資工作,截至11月30日,181家中央企業完成了清產核資工作。五是加大了中央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力度。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人才工作的意見》,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22位高級經營管理者,在34家中央企業啟動了高技能人才選拔培養和評價試點工作。六是加強和改進了對中央企業的監管。監事會提交了163份監督檢查報告及部分專項報告,研究提出《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修訂意見。確定了北京、上海、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作為中央企業產權交易的指定機構,開始建立中央企業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管理制度。七是加強中央企業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與中組部共同研究制定并由中辦轉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

李榮融指出:2005年國資委工作的總體考慮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做強做大中央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加強監管,努力提高中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力爭在中央企業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上取得新的突破,在股份制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在提高中央企業整體素質和資產質量方面跨上新的臺階,在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邁出新的步伐,在確保企業和社會穩定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同時要把握好幾個問題:一是要加快和規范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二是要切實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要高度重視企業風險的防范和管理。四是要處理好收入分配關系。五是要確保企業和社會的穩定。

李榮融強調:2005年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重點工作和主要措施:一是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二是建立健全落實國有資產經營責任的相關制度。三是引導中央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主業。四是積極推進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五是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制度和體系。六是繼續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2005年中央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主要任務是:一是加快體制創新,進一步轉換經營機制。二是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強化內部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四是抓住有利時機,抓緊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五是提升工作水平,切實加強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

統籌兼顧、協調推進,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良好勢頭

李毅中在總結講話時指出,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良好勢頭。

李毅中指出:要正確把握改革方向,推進國有企業規范改制。要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的要求,探索公有制經濟的多種實現形式,研究制定國有經濟進退和布局結構調整的規劃,研究制定分行業、分企業調整的指導意見。要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省市也要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產業優勢的國有、國有控股骨干企業,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要清醒認識成績,夯實發展基礎。當前中央企業經濟形勢發展勢頭較好,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為今后改革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在好的形勢面前要保持清醒頭腦,注意成績中潛伏的問題。必須居安思危,居危思進。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深化改革、調整結構上,把增加效益的基礎建立在加大節能降耗、降本減費上,建立在技術進步、調整結構上,苦練內功,轉換機制,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加強收入分配調控,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落實“重點在規范,關鍵在考核”的要求,完善企業負責人薪酬的管理。合理把握企業負責人薪酬與職工工資水平的比例關系。企業負責人要把薪酬作為廠務公開的內容,主動接受職工監督,要規范職位消費、福利標準,加強內控管理,通過科學、合理地確定標準,逐步實現貨幣化。要健全業績考核體系,強化資產經營責任。根據不同類型企業的特點,改進和完善中央企業負責人年度經營業績考核體系。貫徹科學發展觀,設計好任期業績考核指標體系。一是堅持兼顧近期效益和長遠發展,加強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考核。二是堅持突出主業、做強核心業務,加強對企業主業發展情況的考核。三是堅持外延擴張與內涵發展相結合、走以內涵為主的發展之路,加強對企業薄弱環節的考核。要加強資產監管基礎工作,嚴防發生財務風險。深刻總結以往企業經營管理、投資決策、資本運作的經驗教訓,防范發生新的財務風險和資產損失。認真抓好清產核資的后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嚴肅和規范財務決算管理。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建立風險管控體系。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違規越權炒作石油指數期貨造成巨額損失事件,要依法查處,吸取教訓,加強中央企業對境外資金和風險業務的監控。李毅中還回答了當前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的一些熱點問題。

李毅中指出,2004年國資委黨委和中央企業各級黨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實現企業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堅強的思想政治保證。在各項工作中堅持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保證了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深入研究企業黨建工作的新經驗新要求,出臺了重要指導性文件。切實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推動了人才強企戰略,努力把政治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樹立和弘揚了中央企業良好形象。積極探索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深化了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

李毅中指出:2005年國資委黨委與中央企業黨組織的主要任務是: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國資委和中央企業中心工作,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抓好中央辦公廳轉發的《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的貫徹落實,積極探索實踐,努力改進創新,為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思想保證和組織保證。

李毅中強調:國資委黨委與中央企業黨組織要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要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貫穿于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全過程,增強領導班子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與做好本職工作相結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把握宏觀調控的政策和要求,著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國有經濟結構布局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切實提高中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以貫徹《意見》為抓手,加強和改進企業黨的工作。要積極探索和改進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建立健全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和工作機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新機制,貫徹黨管干部原則,主要體現在企業黨組織確定用人標準,研究推薦人選,嚴格組織考察,完善評價體系,加強監督管理。要充分發揮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作用,認真做好群眾工作。堅持不懈地把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斷引向深入。三是落實中央統一部署,認真組織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要緊密聯系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的實際和黨員隊伍建設的狀況,切實解決問題。要準確把握目標要求,保證每個階段的工作質量。要結合企業實際,妥善處理好教育活動與生產經營的關系。

李毅中要求,中央企業要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事求是地總結2004年工作,客觀準確地分析2005年形勢,全面具體地部署工作任務。在歲末年初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解決好困難企業、困難職工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牢記和切實落實“兩個務必”的要求,堅決防止搞形式主義、虛報浮夸,杜絕年底突擊花錢、濫發獎金、鋪張浪費,以務實的作風團結廣大職工群眾艱苦創業、勤儉興業,以良好的形象帶領廣大職工共同歡度“兩節”,努力實現2005年工作的良好開端。

會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負責人介紹了推進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經驗和做法。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等30戶中央企業與國資委簽定了首批任期責任書與2005年度責任書。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專家在會上作了風險管理講座。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中央企業負責人400余人出席了會議。

(責任編輯:胡引定)

科學化改革范文第6篇

背景材料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50年來,在黨中央的殷切關懷下,在西藏人民的共同奮斗下。西藏實現了從黑暗腐朽的封建農奴制度向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歷史跨越。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09年3月2日下午發表《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白皮書,介紹西藏實行民主改革、廢除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的歷程和五十年來發生的巨變?;仡櫸鞑貙嵭忻裰鞲母镞@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50年來西藏廣泛深刻的歷史巨變,揭示西藏社會發展的規律,用事實揭穿達賴集團在“西藏問題”上散布的各種謊言和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本來面目,有助于澄清歷史是非,讓世人更好地了解一個真實的西藏、發展變化的西藏。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決議,將每年3月28日設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以紀念50年前在西藏進行的民主改革。這是西藏百萬農奴翻身解放后設立的首個法定節日,反映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心聲。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愿望,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3月28日上午,西藏自治區各族各界人士在布達拉宮廣場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歡度首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考題精練

一、單選題

1 西藏的氣候特征是( )

A 氣候干燥,年溫差大

B 太陽輻射強,日溫差大

C 夏季高溫多雨

D 終年溫和多雨

2 西藏修建鐵路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

A 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保護

B 地表崎嶇冰川廣布地質災害頻繁

C 生態保護資金短缺建筑材料運輸困難

D 高寒缺氧多年凍土勞動力不足

3 本區蘊藏量豐富,且屬于可再生新能源的是( )

A 水能太陽能

B 太陽能地熱能

C 地熱能天然氣

D 風能煤

4 西藏農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河谷地區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區氣溫較高,風力小

C 河谷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 D 河谷地區有豐富的水源

5 西藏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氣溫低

B 地處內陸,降水稀少

C 山脈阻隔,水汽難以進入

D 人口密集,植被破壞嚴重

6 西藏地區的動物主要有()

A 斑馬

B 大熊貓

C 藏羚羊

D 野豬

7 藏醫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唐朝藏醫的經典著作是( )

A 《四部醫典》 B 《千金方》 C 《唐本草》 D 《本草綱目》

8 歷史上對西藏地區的稱謂按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 烏思藏一吐蕃一西藏

B 吐蕃一烏思藏一西藏

C 西藏一烏思藏一吐蕃

D 烏思藏一吐蕃_西藏

9 “西藏的布達拉宮是世界文化遺產,初為唐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營建,清代重修?!歼_拉’,梵語意為佛教圣地?!睂ι衔奶N涵信息歸納完整的有( )

①西藏在唐時稱吐蕃②唐蕃和親③佛教文化的歷史傳承④藏族文化在祖國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佗冖邰?/p>

B?、佗冖?/p>

C?、冖?/p>

D?、邰?

10 藏文史籍《薩家世繁史》說:“元帝轄十一省,西藏三地面雖不足一行省,但因為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忽必烈讓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為一省會于八思巴?!边@段史料表明( )

①忽必烈注意利用宗教加強統治②八思巴是元朝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吏③當時吐蕃人把西藏看作元朝的一個行?、芪鞑爻蔀樵茌犗碌男姓^之一

A?、佗?/p>

B?、佗邰?/p>

C?、冖?/p>

D?、佗冖邰?

11 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設立西藏自治區。這一舉措的重大意義有( )

①開創了我國少數民族區域自治的先例②實現了藏族人民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③促進了藏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④保證了祖國的統一和民族團結

A?、佗邰?/p>

B?、佗冖?。

C?、冖邰?/p>

D?、佗冖?/p>

12 歌手韓紅唱道:“……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岡,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哎……帶我們走進人間的天堂……”歌中的“天路”指( )

A 蘭新鐵路

B 寶成鐵路

C 成昆鐵路

D 青藏鐵路

13 2009年西藏用于各項事業發展的財政支出將接近400億元,一個全面協調發展的新西藏將掀開新的一頁。這說明( )

A 財政在促進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B 加大對西藏投資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性措施

C 國家運用行政手段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D 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14 2008年。西藏自治區干部比例中,藏族干部超過70%。培養少數民族干部( )

①有利于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②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平等③說明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有利于實現民族團結

A?、佗冖?/p>

B?、佗冖?/p>

C?、撷邰?/p>

D?、佗邰?/p>

15 2008年,西藏全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392億元,比1959年增長了225倍。西藏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

①得益于我國正確的民族宗教政策②與全國其他地區的支持分不開③是西藏自治區人民艱苦奮斗的結果④說明我國各民族消除了差異

A?、佗冖?/p>

B?、佗冖?/p>

C?、冖邰?/p>

D?、佗邰?/p>

16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被稱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克松村在西藏第一個完成了從封建農奴制向社會主義制度的轉變。當時克松莊園的408名農奴在獲得新生的同時,也用投石子的方式民主選舉出了他們的第一位帶頭人。自己的事自己說了算,從這一天起,在克松村,不管大事小情,“民主議事”就成為最被認可的方法。下列有關民主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②民主是全民的民主③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其對立面是專政④民主是專政的基礎

A?、冖?/p>

B?、佗?/p>

C?、邰?/p>

D?、佗?/p>

17 從1959年至今,中央累計投資西藏兩千多億元,用于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為西藏經濟的騰飛插上了翅膀。與此同時,中央國家機關、17家中央重要骨干企業和18個援藏省市對口援助西藏,累計建成對口援藏項目2861個。中央對西藏地區的支持促進了西藏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體現了( )

①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②事物的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構成了事物的發展③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④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冖?/p>

B?、佗?/p>

C?、邰?/p>

D?、佗?/p>

18 白皮書說,50年滄桑巨變,西藏經歷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光輝歷程。當前,

西藏正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材料主要體現了( )

A 聯系的觀點 B 發展的觀點 C 全面的觀點 D 實際的觀點

二、非選擇題

19 拉薩是西藏重要的農業區,分析其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

20 西藏歷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護送下,動身到吐蕃。前后57天,行程3219公里。之后建立的大昭寺位于拉薩市中心,寺內主供的釋迦牟尼像就是文成公主入蕃帶進的,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后來演化成今天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后,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大昭寺是唐代哪個皇帝在位時所建?文成公主人蕃指歷史上什么大事,有什么歷史及現實意義?

(2)今天去西藏旅行可選汽車和火車,分別有哪些線路?

材料二(元朝)初名總制院,于至元元年(1264)設立?!迥辍钥傊圃航y領吐蕃各宣慰司軍民財谷?!拿麨樾?,秩從一品,用三臺銀印?!罗l生變亂,亦設行宣政院前往當地處置,唯重大軍事行動需與樞密院商議?!芾砀鞯胤鹚?、僧徒。至大四年(1311)。罷僧錄等司,凡僧人詞訟皆歸管民官決斷。至順二年(1331),復于各省置廣教總管府十六所,掌管僧尼政事,由宣政院選僧俗官任達魯花赤、總管等職。元統二年(1334)罷。宣政院……下轄安撫司、招討司、宣撫司和元帥府、萬戶府等。各級官員多以當地僧俗首領擔任。由帝師或宣政院薦舉,朝廷授職。

請回答:

(3)元代設置的宣政院的主要職能是什么?清朝中央政權怎樣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4)新中國成立后對西藏解放采取了什么方式,并且在什么文件中確立了民族自治原則?

21 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50年來,西藏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始終高度重視生態與環境保護工作,讓雪域高原碧水藍天永駐。西藏共建立了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0個,保護區面積居全國首位,是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

——西藏民主改革50年,廣大藏族同胞充分享受著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主改革50年來,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在西藏依法得到了充分的保護和尊重。

——從低矮的土坯房到寬敞明亮的樓房,從傳統游牧到現代科技種植,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近百萬農牧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新生活。

——西藏民主改革50年,各族人民親如一家,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捌降?、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深入人心。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政治常識的有關知識,說明如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2)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西藏自治區民主改革50年來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

(3)分析西藏自治區出現人與自然進一步和諧的哲學原因。

參考答案:

1,B 2,A 3,B 4,B 5,A 6,。C 7,A 8,B 9,A 10,D 11,C 12,D13,A 14,B 15,A 16,D 17,A 18,B

19 拉薩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河谷地帶熱量較好;地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河水灌溉便利。

20 (1)唐太宗。唐蕃和親。其意義:促進了漢藏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中華民族團結;有利于維護祖國統一,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青藏鐵路。

(3)宣政院是管理全國宗教事務及管轄西藏地區的中央機構。清朝時確立了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冊封的制度,設置駐藏大臣,加強了對西藏地區的管轄。

(4)和平解放《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21 (1)第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第二,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這是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第三,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妥善處理民族關系、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關系的制度保障。第四,完善和落實扶持、支援民族地區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開發的力度。民族地區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艱苦創業精神。第五、認真落實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團結信教群眾。第六,每個公民都應該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義務,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做貢獻。

(2)第一,實行了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西藏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第二,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調動了各種生產要素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三,少數民族地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把本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了經濟優勢。第四,國家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并在稅收、資金方面給予了優惠政策。第五,東部發達地區在技術、資金上大力支持,先富帶動后富,實現共同富裕。

(3)第一,承認了自然界的客觀性。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實現西藏自治區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第二,堅持聯系的觀點,承認聯系的客觀性。西藏自治區的人民群眾認識到了生態環境與人的活動具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第三,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具有客觀性,西藏自治區做到了按規律辦事。第四,堅持了正確的價值觀??茖W發展觀和正確的生態價值觀都要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上一篇:供電局實習范文下一篇:李四光故事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