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罪犯心理矯治工作論文范文

2024-02-03

罪犯心理矯治工作論文范文第1篇

1.1 外因

1.1.1 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家庭是一個人人生的起點,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言傳身教直接對子女的心理造成影響。家庭教育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對子女的要求和期望過高, 望子成龍心切。二是對子女放任自流、過度溺愛。三是家庭不和睦、家庭破裂、家庭暴力。這些都將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從而導致厭學心理的產生。

1.1.2 學校教育出現偏差

在高考這根指揮棒的影響下, 許多學校教育的重心仍放在應試教育上, 學生被巨大的升學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 心理負擔日漸加重。由于素質差異, 個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 采用的方式不當, 過多的采取責罰、輕視、甚至是辱罵的方式, 對學生的心靈造成巨大的傷害, 久而久之, 學生便“隱其學而疾其師, 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 從而嚴重阻礙了學習興趣的產生, 抑制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1.1.3 低俗文化的影響

現代社會中網絡、影視等傳媒中的低俗文化, 影響著少年的健康成長。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對客觀事物缺乏正確的認識, 他們易接受新事物和外界環境的影響, 同時又缺乏較高的是非辨別能力。低俗文化中迷信、黃色文化等都在無孔不入地侵蝕中學生的心理。據調查, 許多學校周圍都有眾多的營利性的租書店、網吧和錄像廳, 其中充斥著各種低俗文化, 許多學生整天沉迷于其中而“樂不思蜀”, 這些低俗文化和學校教育水火不相容, 但對中學生卻有著巨大的誘惑力, 中學生一旦迷戀于此, 其學習心理將會受巨大的損害。

1.2 內因

1.2.1 學習目的不明確, 缺少內在動力

中學生已初步形成相對獨立的世界觀, 但他們還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因而缺少內在的學習動力。他們常處在一種被動學習狀態之下, 對學習目的的認識和看法是消極的, 甚至是錯誤的?,F實社會中“讀書無用論”、“金錢至上”等社會觀念所產生的巨大負面影響, 促使他們厭學而追求物質上的享受。

1.2.2 興趣發生轉移

中學生正處于花季時期, 其興趣廣泛而又缺少穩定性, 五彩斑斕的世界令他們眼花繚亂, 各種新奇的事物吸引著他們, 紛繁復雜而又五光十色的生活, 對中學生產生巨大而多樣的誘惑, 很容易讓他們的興趣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從而產生厭學心理。

1.2.3 無成就感

由于個體智商差異和其他原因, 厭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雖付出了艱辛和汗水, 但仍與成功無緣。殘酷的現實無情地擊破了他們的進取心, 他們從未體驗過成功的喜悅與快樂, 因而在心理上產生對學習的畏懼感, 從而消極的對待學習。他們很少受到教師的表揚、家長的鼓勵、同學的肯定, 失敗的陰影在他們的心中揮之不去, 長此以往, 他們便逐漸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厭學情緒因此油然而生。

1.2.4 中學生的自我心理存在缺陷

厭學學生大多意志力薄弱, 自信心不足, 他們有巨大的思想壓力和精神負擔, 這些心理缺陷是中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重要心理因素。學習非一日之功, 需要長期不懈的堅持, 非有堅強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是做不到的。面對各方面的壓力, 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不但加重, 使學生在自我認識上產生偏差, 形成了不良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傾向, 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2 中學生厭學心理的矯治對策

2.1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

面對厭學學生, 家長和學校都要用發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十分重要。父母應努力營造民主、和睦、溫暖的家庭氛圍, 處處為孩子樹立榜樣, 將孩子的心理向積極的方向引導。學校、教師要多和家長溝通, 使雙方的信息及時得到交流, 共同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有效監控。學校和家長應緊密配合, 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努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及時對其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古語云:“親其師, 信其道, 學其理”, 通過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愛的新型關系, 給學生營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空間, 激勵學生不斷進取。

2.2 改善文化環境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要改善厭學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 為其創造一片心靈的凈土。各地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對網絡、書刊及音像制品進行大規模的整治清理, 嚴厲打擊暴力、色情、恐怖等視聽讀物, 徹底清除不健康的文化, 從根源上阻止低俗文化對中學生的心靈腐蝕, 為中學生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 把積極向上的文化奉獻給青少年, 讓他們從中攝取豐富的精神食糧, 才能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學習之中。

2.3 加強目的和動機教育, 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

學習目的明確、學習動機強的學生, 必然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自尊心與自信心對學習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而良好的學習目的和動機能激發個體的情感, 可以幫助個體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 并建立起正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進而促進個體的學習心理。加強學習目的和動機的教育,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提高學生對知識價值的認識, 推動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

2.4 培養興趣, 引起注意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說明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對于厭學的學生, 要將他們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 必須著力強化學生對學習的有意注意,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觀念、激發興趣, 努力抓住學生的心理, 培養學生的興趣, 變苦學為樂學。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生只有對學習感興趣, 才能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 使注意力集中, 思維活躍, 激發和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 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2.5 創設成功, 及時獎勵

厭學學生大多沒有感受到過成功的樂趣, 在教學中可降低學習目標, 有意創設機會, 讓他們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嘗試成功的體驗。這樣, 厭學者就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學生取得的成功, 要及時給予獎勵, 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獎勵是愉快的刺激, 它能增加個體積極反應發生的概率。成功與喜悅可以讓厭學者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從而激起他們的求知欲, 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心理。

總之, 中學生厭學心理的成因是錯綜復雜的, 只有在學校, 家庭, 社會的相互配合下, 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厭學學生進行疏導教育和熱情幫助, 才能讓他們“學而不厭”。

摘要:在中學生的心理障礙中, 厭學癥是最常見、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中學生厭學心理主要表現為:對學習功能認識偏差、消極對待學習、學習中情緒波動較大。下面筆者就中學生厭學心理成因及矯治對策談一點看法。

罪犯心理矯治工作論文范文第2篇

1 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概念界定及日常表現

本文所稱的問題心理, 在性質上是指發生在職高學生人際交往中的認知、情感、意志方面的偏差, 常表現為行為上的異常。具體表現:在人際認知上, 表現為自我中心, 交往中無視他人的感受, 認為萬物皆備于“我”;在情感上, 表面上傲慢、狂妄不羈, 但內心里卻又十分自卑;在意志上, 帶有顯著的盲從性、動搖性、寡斷性和沖動性特征。另外, 在問題心理學生數量上, 常常和他們的中考成績成正相關。具體表現:在入學成績相對較好的職高預科班, 人數相對較少;而在入學成績相對較差的中專班, 人數則相對集中。問題心理分析關注的焦點不是先天遺傳因素, 而是學生成長的后天環境, 特別是教育對問題心理形成的作用。由于問題心理的“最近發展區”往往是違法犯罪, 因此無論在數量分布上是多還是寡, 其所帶來的危害, 均不可小覷。有資料顯示, 多數青少年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或多或少都與問題心理的存在有著密切關系。

2 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形成原因分析

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形成原因, 因學生個體和所處的生活環境的不同而千差萬別, 但歸納起來, 無非包括內外兩個方面因素, 即職高學生自身的因素和職高學生生活的外部環境。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2.1 生理因素

職高學生年齡一般在15歲到19歲之間, 正處于青少年心理學所稱的人生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 (青少年中期) , 身體外型變化顯著、生理機能接近成人、性器官發育迅速、性功能趨于成熟。與此同時, 思維發展水平已達到了皮亞杰所劃分的形式運算階段。身心的劇烈變化, 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呈現出明顯的過渡性和不平衡性。成人感與半成人現狀、心理能力的滯后與自我意識的超前、注重朋友與渴望尊重之間出現了普遍的矛盾。倘若這一時期職高學生不能得到正確的教育和心理指導, 就很容易形成問題心理。因此, 青少年心理學常把這一時期稱為“危險期”或“暴風驟雨期”。

2.2 家庭因素

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第一環境, 家庭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共同體, 家長的思想品德, 文化修養, 生活習慣, 教育經驗, 對孩子的成長具有直接影響。因此, 職高學生問題心理形成的首要誘因, 就是家庭教育的失當。常言道, 問題學生背后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這一點在職高學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家庭的不健康 (包括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家庭以及傳統的放任自流、暴力專制、過分溺愛家庭等等。) , 再加之, 獨生子女“先天”的人際交往缺陷, 使他們在人際交往的“經驗之塔”中, 留下了“斷層”。依據建構主義理論 (基本觀點是:世界是客觀存在的, 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由每個人自己決定。人們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或解釋現實, 人們的個人世界是用自己的頭腦創建的, 由于各自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 于是人們對外部世界對理解也不同。) , 這些學生家庭所造成的人際交往經驗積累上的“瑕疵”, 不可避免地要給其日后人際交往順利展開造成障礙。

2.3 學校因素

社會心理學認為, 學校教育是加速個體社會化的重要手段。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形成, 與學校教育的異常有著密切聯系。首先, 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形成是應試教育對分數狂熱追求的直接產物。職高學生普遍是中考的失意者。他們在經歷無數次無休止的摸底、選拔、淘汰、分流考試之后, 自尊之心幾乎消失殆盡, 至于馬斯洛 (Maslow) 先生所稱的“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等中高級需要, 則更是一種奢望, 以至于“破罐子破摔”, 直至“心死”。其次, 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 由于職高問題心理學生常常是班級麻煩的制造者, 且教育起來, 往往效果不佳, 易造成教師工作自信心降低, 產生挫折感、緊張感、害怕與學生接觸, 進而出現工作缺乏熱情和投入, 否定自身的教育能力與水平, 缺乏應有的成就感, 即產生所謂的職業倦怠。而職業倦怠的形成無疑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師生之間的對立, 客觀上增加了學生自暴自棄的風險。再者, 職高問題心理學生常常被其他學生視作與自己有別的異類而遭受普遍的排斥, 因而在集體交往中, 一般會被邊緣化而倍感孤獨和自卑, 以致于在問題心理的掙扎中不能自拔??梢? 在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形成過程中, 學校的因素難辭其咎。

2.4 社會因素

在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形成過程中, 社會因素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相對于前三者, 社會因素在一定意義上更具決定意義。當前, 我國正處于經濟運行市場化、社會生活多樣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深刻變革之中, 傳統的是非、善惡、美丑觀念界限出現了不同程度地模糊, 使人們普遍感到無所適從。其次, 受市場經濟負面作用的影響, 部分大眾傳媒和文化工作者在趨利心理的驅使下, 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職責, 而熱衷于各種形形色色的選秀、走穴等活動。其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 都流露出強烈的媚俗傾向, 且格調低下, 社會影響惡劣。受此影響, 近年來“讀書無用論”、“一夜成名”等論調再度抬頭, 這對涉世未深的廣大職高學生來說, 無疑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 客觀上加速了問題心理的形成。第三, 廣大青少年學生課余普遍存在的“無地方可去, 無東西可學, 無項目可玩” (《中國青年報》2007年07月08日) 的“三無”局面, 無疑也給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形成埋下了隱患。

3 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矯治對策

基于以上分析, 筆者以為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形成是多年來日積月累的結果,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因此矯治起來, 并非一件易事, 必須進行系統的分析, 綜合予以矯治。問題心理的形成是以上四方面因素合力的結果, 但各自扮演的角色卻顯著不同。由于青少年在高中階段, 都會出現身心的劇烈震蕩現象, 因此在矯治對策中, 可以將其視作一個常量。矯治的關鍵顯然應該放在后三點上。由于問題心理產生的首要因素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顯然改善家庭教育應是矯治的第一步。然而, 這種想法在現實中, 卻是行不通的。前文已經述及, 問題心理產生的家庭背景, 更多的是一種社會問題, 僅憑教師個人甚至是學校是無能為力的。另外, 在職高學生問題心理形成過程中, 社會因素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業界有句俗語, “5<2”, 說的是職業校五天的教育效果不如社會上兩天的教育效果。但是體制轉型、社會變遷所引發的社會動蕩和沖擊是客觀的, 妄圖去阻止或逃避, 無疑是唯心的。所以, 矯治問題心理的重任, 就天然地落在學校的肩上。這不僅是因為學校是育人的主戰場, 更是因為作為教師而言, 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因素, 唯有學校因素最為可控。當然, 這并不是要忽視乃至拋卻其余兩者, 而搞單打一。正確的矯治思路應該是以學校為主, 家庭、社會協同。具體措施如下。

3.1 加強心理輔導, 科學面對成長中的煩惱

古人云, “心病還須心藥治”。職高問題心理學生盡管在人際交往上存在偏差, 但他們畢竟還是身置二八年華的青少年學生。他們在遭遇身體突如其來的巨大變化時, 同樣會有同齡人都有的美好夢想和羞于啟齒的困惑。因此, 學校應該積極聯合家長, 開設青春期生理衛生課程, 幫助職高問題心理學生科學地認識自身出現的微妙變化, 懂得必要的心理健康調節技巧;建立心理衛生咨詢辦公室并配備專職的心理衛生咨詢教師或專家, 對因生理變化引發心理異常的學生, 予以及時的“救援”。同時, 學校應該積極聯合高校有關專家, 定期開設有關青春期生理、心理衛生專題講座, 對學生、家長、教師進行釋疑解惑。實踐證明, 這些舉措可以有效地抑制甚至延緩問題心理的惡化, 幫助學生重新樹立信心, 安全度過人生的“危險期”。

3.2 解放思想, 更新育人理念

受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 (Howard Gardner) 教授多元智能理論的啟發, 筆者以為職業中學, 顧名思義, 是以培養學生就業能力, 促進學生就業為辦學宗旨的, 為“就業”而教, 為“就業”而學應是職業中學的主旋律。因此, 在職業中學里, 衡量學生學業水平的尺度不應該再是文化課分數的高低, 而應是學生實際掌握的技能水平, 即考量學生的尺度不再是學生紙上寫的怎么樣, 而是手上做的怎么樣。若能以此標準去審視我們所謂的問題心理學生, 我們可能會驚奇地發現, 他們原來和我們所謂的正常學生并無本質上的不同。所以,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職業中學的這一“先天優勢”, 努力改變學生的習慣認知, 積極促使學生內心產生認知沖突, 為接下來的進一步矯治, 奠定信心基礎。同時, 作為育人者, 也應該解放思想, 克服“首因效應”和“光環效應”, 防止僅憑入學成績或檔案上的個別詞句, 而輕易對一個學生下結論。

3.3 以“做”為核心, 不拘一格創新教學方法

理念的實現, 離不開有效方法的支持。普通心理學認為, 行動可以改變態度 (態度包括認知、情感、意志三個層面) 。職業中學以“就業”立校, “行動” (或“做”) 是全部學校生活的主題詞。所以, 無論是專業課還是文化基礎課, 都應該緊緊圍繞“行動”二字做文章,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職業中學的專業課, 是學生技能習得的主陣地, 也是學生形成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意志的主戰場。因此, 專業課的教學絕不能像傳統的應試教育那樣, 只“說”不“練”, 搞“背”多分。目前, 不少學校都進行了專業課教學方法創新, 其中尤以“項目教學法”最為流行。該方法首先向學生呈現項目終端成果, 然后要求學生設計操作過程。如給定一張班級每天使用的“課程表”, 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計算機辦公自動化知識進行完成。要求過程越簡練、越巧妙越好。實踐證明, 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提升學生實際的應用能力, 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俗話說, “教學有法, 教無定法, 貴在得法”。一切只要有利于增強課堂實效, 促進學生就業能力生成的方法, 都應該不拘一格加以采用。同理, 作為文化基礎課, 也必須要在“做”上面下功夫, 不能搞教師——教材——學生式的線性灌輸。盡管其實施難度相對專業課要大, 但對問題心理的矯治效果卻具有決定意義。對于職高學生, 文化課尤其是數學、英語課, 一直是他們身上的軟肋和心底的隱痛, 能否成功地創新課堂教學, 事關矯治工作的成敗。近年來, 我校廣泛開展了以文化課“夠用”為指導思想的職高文化課課堂教學改革活動。廣大教師努力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 積極利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簡化考評手段、創新考評模式。通過這些做法, 有力地改變了學生的習慣認知, 有效地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極大地緩解了師生之間的對峙情緒, 促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人際和諧。

3.4 努力打造以“就業”為特色的校園文化

職高學生問題心理課堂矯治的效果, 必須依托濃厚的校園文化予以鞏固和強化。古人云,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與之俱黑。” (先秦·荀況《荀子·勸學》) 可見, 環境的優劣也直接關乎矯治工作的成敗。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加速學生人際認知的轉變, 喚醒學生內心的自尊需求, 促進主觀態度的改變。近兩年來, 我校廣泛開展了以校園文化藝術節為主的技能大賽、技能匯報活動, 努力為學生展現自我搭建平臺。同時, 我們依托本地企業, 廣泛開展了“引進來”和“走出去”為特點的多邊交流學習活動。通過舉辦人才交流會、企業論壇、參觀企業車間、畢業校友經驗報告會等形式, 努力營造“人人爭學技術、人人爭當技工”的良好氛圍, 實現了問題心理矯治工作的事半功倍。

此外, 強調上述工作的矯治意義, 不能否定傳統力量的加盟。首先, 應一如既往地抓好學校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工作, 發揮思想政治課育人主渠道作用。專業課和其他文化課固然重要, 但它們只能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 而不能解決“為什么做”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又是一個十分嚴肅的政治問題。 (毛澤東主席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為什么人的問題, 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 能堪此重任的只能是思想政治課。通過系統灌輸和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初步原理,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乃至擇業觀、金錢觀、財富觀、愛情觀等。因此, 對待思想政治課, 絕不能厚“彼”薄“此”。第二, 應創新學校德育工作模式, 著力德育工作實效。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矯治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改變的, 妄圖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現實的。職高問題心理學生由于人際認知水平膚淺、情緒化傾向嚴重、意志力薄弱, 普遍會出現頻繁反復、時常起伏的現象。因此必須依托學校德育, 進行管教結合、打防結合、恩威并施, 通過制度設計, 重塑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借助習慣的力量, 改變他們的認知、增強他們的理智、磨練他們的意志, 進而改變他們的態度。自創辦以來我校一直緊緊圍繞“養成教育”這個主題, 進行德育制度創新, 努力從衛生、禮儀、宿舍等點滴細節上, 鍛造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經過全校教職員工幾年的不懈努力, 我校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根本轉變, 教師們普遍感到學生更懂事了、更成熟了、更可愛了, 有力地促進了和諧校園的形成。第三, 應堅持發揮家長委員會的輻射帶動作用。家長委員會是家校溝通的重要平臺。通過該平臺, 可以有效地實現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校、家長與學生、學校與學生的雙邊或多邊的互動, 有利于提升家長的育兒素質, 開闊學校的育人眼界, 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最終形成矯治的合力。

總之, 造成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矯治這些問題心理不僅考驗著我們的耐心和愛心, 更考驗著我們的教育智慧。最近各級政府紛紛出臺了關于促進職業教育的若干扶持補貼政策, 這對于眼下正舉步維艱的職業教育改革來說, 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我們應該乘此東風, 努力推進職高學生問題心理矯治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爭取實現減少問題心理, 直至消滅問題心理的美好愿望。相信, 只要我們思路正確, 方法得當, 我們的夢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摘要:隨著近年來普高擴招和新生人口絕對數量減少的影響, 大部分職業學校為了生存, 入學門檻不得不一降再降, 以至于出現了“問題學生”扎堆現象。如何有效地管理好、教育好這樣一批學生, 不僅關系到家庭的幸福、學校的穩定, 也關系到社會的長治久安。由于問題學生都或多或少地要表現出一定的問題行為, 而問題行為的內在依據則是因為問題心理的存在。因此, 解決問題學生問題, 必須從解決問題心理開始。本文從生理、家庭、學校、社會四個方面對問題心理的形成原因進行了探討, 并提出了相應的矯治對策。

關鍵詞:職高學生,問題心理,形成原因,矯治對策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修訂) .新華社, 2006, 12, 29.

[2]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5.

[3] 新華社.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 2005, 11, 7.

罪犯心理矯治工作論文范文第3篇

罪犯中的“貧窮繼承者”是指出生于相對貧困家庭, 由于家庭機能不健全, 成長過程中養育失誤, 導致成年后物質與精神雙重貧乏的罪犯。這種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貧乏具有強遺傳性, 因此具備此特質的罪犯可稱為“貧窮繼承者”。

相對貧困是指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時維持的那種社會生活狀況。據官方統計, 中國的基尼系數自2000 年越過0. 4 的警戒線, 2008 年達到0. 491?;嵯禂?( Gini Coefficient) 為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 ( Corrado Gini, 1884 - 1965) 于1922 年提出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按照國際一般標準, 0. 4 是社會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線, 0. 4 以上的基尼系數表示收入差距較大, 達到0. 6 以上則表示收入差距很大。中國的財產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 1995 年我國財產的基尼系數為0. 45, 2002 年為0. 55, 2012 年我國家庭凈財產的基尼系數達到0. 73, 頂端1% 的家庭占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財產, 底端25% 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在1% 左右。[1]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研中心發布統計報告稱, 2013 年同2011 年相比中國基尼系數由0. 761 下降為0. 717。[2]上述數據表明, 當前中國貧富差距持續加大, 加上金字塔形狀的社會結構, 位于底層的貧困人口占了多數, 除了少數是絕對貧困, 絕大多數屬于相對貧困, 監獄關押的罪犯許多就出生于貧富分化后陷入相對貧困的農村、城鎮家庭。

家庭機能不全是指家庭中持續并經常存在沖突、不法行為、或發生針對家庭中部份成員的虐待 ( 包括生理、心理或性的虐待等) 事件, 包括對家庭成員中未成年人的忽視與冷漠。

2013 年南京市餓死女童案中, 被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餓死女童的母親樂燕 ( 化名) 一名“貧窮繼承者”。樂燕為非婚生子女, 5 歲時被母親送到爺爺家, 從此母親再沒有來探望。樂燕16 歲離家出走獨自生活, 因盜竊被抓, 之后染上毒癮, 有多年吸毒史。2011 年1 月樂燕育有一女 ( 生父不詳) 。2011 年起樂燕與男友李某同居, 2013 年其男友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服刑, 樂燕作為兩個女兒的唯一監護人, 獨自承擔撫養義務, 但一直怠于履行撫養義務。2013 年4 月下旬的一天下午, 樂燕為兩個女兒預留少量食物、飲水后, 將兩女兒置留家中主臥室內, 鎖上大門離家。此后, 樂燕多次從社區領取救助金用于在外吸食毒品、玩樂。明知兩個孩子無生活自理能力, 但樂燕直至案發時一直未回家, 最終導致兩女童死在家中。

像樂燕這樣的“貧窮繼承者”在我國監獄罪犯中并非少數。監獄是社會問題的綜合反應, 可以預見一段時期內罪犯中的“貧窮繼承者”會一直存在并增加的趨勢, 有必要將他們單獨作為一個群體去認識, 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研究對這一類罪犯群體的改造途徑。

二、對罪犯中“貧窮繼承者”的認識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綜合模式, 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 穩定而統一的心理特質。早期經歷使罪犯中的“貧窮繼承者”產生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

( 一) 超我未形成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超我, 是人格結構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 是由于個體在生活中, 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范的教養而逐漸形成的。因此,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 簡而言之, 超我主要是在父母長輩的教養下形成的, 俗稱“良心”。“貧窮繼承者”成長于機能不健全的家庭, 心理虐待與忽視是機能不健全家庭對兒童施虐的主要形式, 特別是忽視與貧窮之間又存在密切的關系。忽視是家長忽略了兒童對情感、智力、教育、監護、身體發育各方面的需要。除情感忽視外, 身體忽視、醫療忽視、教育忽視、安全忽視等通常與兒童家庭經濟狀況直接相關。樂燕的成長是被忽視的典型: 樂燕出生后由母親帶了幾個月, 然后寄養在朋友家, 5 歲時被送到爺爺家, 從此再沒見過母親。這個家庭雖然勉強接納了樂燕加入, 但是認為樂燕長得不像自家的人而對其冷落, 包括樂燕的父親, 在樂燕叫“爸爸”時也只是勉強應答。樂燕獨自睡在客廳臨時搭起的小床上, 面對冷落開始表現出淡漠與疏離。因為沒有戶口, 樂燕12 歲那年才在在社區和派出所協調下進入小學一年級就讀, 因無法適應學校生活沒多久就退學了, 家人也沒再送她上學。樂燕成長家庭由于經濟狀況不佳和其他原因對她的情感忽視、身體忽視、教育忽視造成她人格中表現為“社會道德”的超我部分未能形成, 日常行為不受道德的規范。

( 二) 自我未充分發展

自我, 是個體出生后, 在現實環境中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自我介于本我與超我之間, 對本我的沖動與超我的管制具有緩沖與調節的功能?,F代研究已證明, 兒童自我概念形成和發展的核心機制, 是他們在認知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 存在著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兒童生活中的某些人對他們的自我概念形成和發展有著尤其重要的影響, 這些人被稱為重要他人 ( significant others)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 重要他人的構成也不同。在學齡前階段, 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長。到小學階段, 教師開始發揮超越家長的影響力,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 同伴的影響力也會明顯增加。很明顯在樂燕自我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 缺乏教師和同們的影響, 唯一的重要他人家人對其忽視和冷漠以對, 導致樂燕的自我未充分發展。

( 三) 本我過于強大

本我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部分, 從出生起即已存在。構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如饑、渴、性。支配本我的是快樂原則, 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范, 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 避免痛苦。由于特殊的早期經歷使“貧窮繼承者”的超我未能形成, 自我沒有得到充分發展, 在他們的人格結構中本我占據了重要地位, 表現為毫無道德感, 不接受社會基本規范的約束, 一味追求低層次的吃喝玩與性欲的滿足。

三、對罪犯中“貧窮繼承者“的改造途徑初探

“貧窮繼承者”在早期經歷和人格上具有相似性, 國內監獄學者把他們單獨做為一個群體進行研究, 提出了“人格改造”的新論點, 對此類型的罪犯首先需要進行人格評估, 著手于超我即道德良心的培育、自我意識的構建與能力的發展, 幫助建立社會支持系統。

摘要:出生于相對貧困家庭的罪犯在早期經歷和人格上具有相似性, 是為“貧窮繼承者”。早期經歷使罪犯中的“貧窮繼承者”產生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 即超我未形成、自我沒有得到充分發展與本我過于強大。對此類型的罪犯首先需要進行人格評估, 著手于超我即道德良心的培育、自我意識的構建與能力的發展, 幫助建立社會支持系統。

關鍵詞:罪犯,貧窮,人格

參考文獻

[2] 網易新聞.2014-02-24.

[3] [美]Burger, J.M.著, 陳會昌譯.人格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4.9.

上一篇:檢察機關犯罪制約論文范文下一篇:國際船舶保險條款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