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業生產諺語范文

2023-09-23

農業生產諺語范文第1篇

摘 要:農業生產與自然生態環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當今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可持續利用為主的生態農業大發展模式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和解決環境問題的必然選擇;從農業生產綜述和農業環境綜述,農業生產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關系、基于環境保護原則,在農業生產中有待解決的問題和對策等從幾個方面做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關系;生產;農業;自然;生態環境

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大氣、水和土壤對農業生產來說既是資源又是環境要素。生態環境條件良好,農業生產就發展;生態環境條件惡劣,耕地環境質量就不斷下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正遭受著各種因素的損壞,足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自然生態環境問題是由于各種人為或非人為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它具有較大的范圍性和擴張性,在全世界各地都存在生態環境問題;就其影響程度而言,它具有非常深刻的嚴重性,而且時間跨度較大,具有彈性伸展;環境問題涉及到的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基本問題,這些問題都直接或者間接對人類有潛在的威脅,這里包括:大氣質量惡化、水資源的潰乏和污染、森林草原植被遭受破壞、野生的和稀有的動植物資源減少,.土壤沙化,.耕地面積減少、廢棄物和噪聲污染、核污染等重大環境問題??此茊畏矫娴膯栴},其實卻是縱橫聯系,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自然生態環境中的自然資源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它不僅影響農業生產產品的種類,也能夠影響農業生產的規模;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生產對自然生態環境產生了極大的依附性。在目前農業生產對自然生態環境有利的方面體現在三點:一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在相對貧瘠的土地上進行耕種農業生產活動,對土地施用農家肥等可以改良土壤土質,順應了自然生態環境的要求;二是人們通過種植農作物等促進物種的改良,使得物種得以優化,促進了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三是通過人為灌溉系統的修建,能夠改變河流的流向,一方面使得河流不再泛濫,另一個方面起到了均衡自然生態環境可利用資源的作用。

農業生產的主體是人類,因而農業生產不是自然界中無意識的生產活動,不可避免地摻合一些人為的因素在內,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傷害,具體表現在:一是為了獲取農業生產耕地,采用極端的方法進行土地的開發和耕作,如濫砍濫伐森林擴大耕地面積;二是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可能會對自然生態環境中的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壞和對動物存在捕殺的行為,這對自然的生態平衡產生巨大的影響;三是在人們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中,為了提高產品的產出使用了農藥、化肥、塑料薄膜等非自然界的化學合成物,會對植物環境、水資源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人們現在都在覺醒;“拯救環境、拯救家園”已經不再是一個口號;在全球化經濟推動的同時,人們采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措施進行著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國際會議上,多次探討和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各個國家都達成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識,區域之間的合作極度廣泛;全球化的生態環境問題需要全球化的統一協調和治理,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實,只是局限于某一個地域或者地區采取有效的措施遠遠不夠,只有協調起來,在共同發展的前提之下,攜手并進才有可能使得綠色家園得到有效的保護。我們知道,在任何一個國家農業都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就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所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主宰著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在20世紀80年代,國家就提出“農業現代化”這個口號,歷經30多年,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國家農業基礎建設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也贏得了廣泛關注。在新的發展時期,如何將農業構筑成國家經濟發展現代化、科學化的堅強堡壘,需要我們思考眾多的問題,這里面關鍵就是如何在維護農業生產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保證生態系統不遭受破壞。農業資源、農業生產與農業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要想營造“雙贏”的局面,就必須加大農業基礎建設與生態系統環境協調性的研究工作,從政策上、技術上予以對農業環境保護的工作支持,從而減少在農業生產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農業生產活動對于環境有力的改善作用,從而使得人類生存的環境與生活的質量得到充分的保障。1992年我國率先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著重強調了環境與發展的協調關系,制定了了我國新世紀環境與發展的策略,由此對合理利用、保護與改善自然資源,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給予了外部條件的充分保障。

基于環境保護原則我國在農業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們國家的農業整體運作水平并不高,這首先體現在農業科技水平技術含量低、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還有待于進一步優化,產生的結果就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產出,與當前國內改革開放時期其他各個行業快速發展顯然還有滯后的情況;這是由于我國農業長期走的是低技術組合基礎上依靠高物質投入來支撐的格局,這種投入和產出之間的矛盾不僅對農業生產的效率和結果產生影響,也給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一定傷害,造成了資源短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等不良后果。同時,日益被破壞的環境因素如: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資源等農業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嚴重、環境污染加劇、自然災害頻繁、不可再生資源的流失等等都是對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對策目前,由于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膨脹,我國農業的發展任務極其艱巨,與之相聯系的自然生態環境也面臨嚴峻的形勢:一要促進糧食增產,確保中國十幾億人口的食物生產量和儲量;二要保證糧食食品的安全,維護人民身體的健康;三要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使得在有限的生態資源環境下,確保農民收入的穩定性,以及農業物資供應的及時性;四要在農業產業結構方面進行不斷的調整,找出農業生產對自然生態環境影響和制約的因素,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掠奪自然資源、追求短期利益為前提來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那種只顧眼前沒有持續發展前瞻性的思路和想法,都會給我們國家農業生產的長期穩定性帶來不確定因素。我們要針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制定有效的措施,具體可在國內人口的規模與數量的控制、農業生態環境的意識思想教育、基本的農業產業活動與自然生態環境的相互的關系上清醒的認識,同時加強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的監測,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機制;并且協同農業有關技術部門,在生態農業研究、開發、建設的項目上達成有效的共識,提高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將生態農業產業結構搭建起來,并強調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效益的統一,使得傳統農業精華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有效降低非自然物質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五是淘汰舊的農業產品結構,對現有污染環境的項目和活動進行約束和整治;通過技術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有效控制農業自身污染源。

21世紀是中華民族振興的世紀,不僅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也要緊緊圍繞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題,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實時的評價和認真的研究。只有對農業生產與自然生態環境進行深刻有效的認識,才能有助于我們整體國民經濟全面健康地發展。

農業生產諺語范文第2篇

要想推動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首先就必須明確當地農業發展情況,明確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同時要找出全程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的制定解決策略,這樣才能加快全程機械化的發展。
1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存在的問題

1.1農業機械化發展質量較差

目前,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存在農業機械裝備結構較差、能量消耗較大的問題,一些能耗較高的老舊農業機械仍在使用,因其自身技術含量較低,效率較差,動力機械多、配套農具較少,導致實際應用中的各類生產問題。例如拖拉機已經發展為大功率機械,但因其配套的農業機械具發展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全面發展。

1.2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較低

目前,中國現有農業機械化社會服務制度欠缺,服務能力較差,服務范圍狹小,高素質農機手較少,影響了農業全程機械化的發展。另外,現有社會化服務配套較差,零配件的供應、用油的供給不到位,一些偏遠地區缺少農業機械維修站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的大規模發展。其次,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逐漸進入城市務工,留守農村的農民文化水平較低,也阻礙了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
2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創新推廣方式

2.1推廣新型機械技術

要想促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首先就必須推廣新型機械技術,例如將玉米收獲機械化技術作為重點工作,增設玉米聯合收獲機,確保收獲機播種效率,實現玉米生產機械化。穩步推動桔梗機械化還田與綜合利用,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大力宣傳等方式加大對拖拉機配套秸稈的重視程度及資金投入力度,切實完成麥田秸稈還田工作。大幅度提升農業機械化的設備水平,積極建設科技入戶等示范規劃基地,大力推廣溫室農業種植所需要的卷簾機、電源管理機等機械設備,有效帶動溫室大棚蔬菜機械化技術的發展。

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強化培訓力度,解決機插秧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當地農業機械部門要適當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組建專業的服務團隊,幫助農業大戶進行技術指導,改進傳統服務效率低下的問題,提高服務組織的制度化水平。此外,也要引導農業機械使用大戶開展訂單作業,提升市場服務能力,加強宣傳培訓,通過電視網絡手機等傳播媒介,加強對水稻機插秧技術的宣傳,提高農民對于水稻宣傳的認知程度,也可以舉辦線下活動對農業機械大戶進行培訓。在農村地區設置專項資金對水稻種植戶進行補貼等。

2.2發揮出農業機械作業服務的優勢及政策作用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農業種植資金逐漸增加,企業補貼范圍不斷擴大,農戶受益范圍越來越廣。因此,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相關農業從業者要轉變傳統思想,加強農業機械市場購銷,提升農業機械裝備結構性能與作業水平。其次,積極發展農業機械作業服務組織,有效解決傳統農業機械化使用過程中經營困難的問題,切實提高農業機械使用效率。

2.3從源頭管控農業機械安全生產,加大農業機械培訓

要想提升農業機械人員素質及農業機械作業質量和水平,首先必須加大對農業機械操作者的培訓工作,開展玉米機、秸稈還田、水稻機插秧等生產技術培訓,定期舉辦技術交流活動,使用網絡技術開展線上培訓。其次,要想有效避免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事故,首先相關農業機械部門就必須從源頭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的管控教育,簽訂責任協議;加大資金投入,提高農機質量;定期對農業機械安全進行整治和排查,找出使用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并加以解決,同時相關農業機械部門也可大規模推廣農業機械使用規定,確保每一位農業機械使用者都了解安全制度條例,從源頭上管控事故,為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營造良好的使用環境。

農業生產諺語范文第3篇

摘要 分析了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與管理的關系,并對其在農業產業中的不同標準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生態化是基礎、標準化是標志、專業化影響效率、集約化影響產量、規?;绊懶б?。在現代農業經營中,市場化是特征、企業化是運行方式、產業化是目標、特色化代表其價值、品牌化是內在發展動力。在現代農業管理中,科學化是核心、信息化是紐帶。同時指出,科學化與信息化貫穿于整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關鍵詞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

作者簡介唐永金(1958- ),男,四川射洪人,教授,從事農業創新推廣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16發展現代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2007年和2012年中央兩度發出1號文件發展現代農業。許多學者對如向發展和經營現代農業進行了理論探索和總結,并進行了試驗和實踐。但是,在管理層面上,系統歸納總結現代農業生產管理和經營管理仍少見報道。筆者擬從生產、經營與管理三個方面對現代農業發展進行歸納,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與管理的關系

一般認為,經營是引導一個組織趨向某一既定目標的活動,含有籌劃、謀劃、計劃、規劃、組織、治理、管理等含義,經營一個企業的經濟活動包括生產活動、商業活動、財務活動、人事活動、安全活動和管理活動。按此,現代農業經營包括了現代農業生產和管理。但實踐中,生產偏重于如何生產符合要求的產品,經營偏重于如何將這些產品變成商品以獲取最大利潤;經營側重動態性謀劃發展,而管理側重正常合理地運轉。實際上,無論是在生產中還是經營中均離不開管理。因此,現代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在圖1中,現代農業生產應堅持生態化、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和規?;?,現代農業經營應堅持市場化、企業化、產業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在現代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中應堅持科學化和信息化。圖1現代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關系2現代農業“5化”生產

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是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和安全?,F代農業應該堅持“5化”生產,即生態化、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和規?;?。生態化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標準化是農產品優質安全的保障,專業化是提高資源效率的關鍵,集約化是保證農業高產的措施,規?;翘岣咿r業效益的方式。

2.1生態化現代農業的基礎是生產生態化?,F代農業生產生態化,就是在農業生產中做到:資源節約可持續,環境友好無污染,土壤肥力不下降,循環利用廢物少。

2.1.1資源節約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藍色農業,節水農業;減少建設占用耕地,建設占用耕地的耕層土壤剝離再利用;合理開發利用非耕地資源;科學規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減少浪費,提高利用效率。

2.1.2環境友好無污染。嚴格工業排放標準,防治大江大河污染,杜絕污染水源灌溉農田。整治鄉村工業污染,避免鄉村工業廢水、廢渣、廢氣進入農田,加快治理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茖W處理畜禽糞便,減少農田養殖污染。推廣配方施肥、測土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減少化肥污染。加強病蟲雜草的物理(如太陽能殺蟲燈)、生物(如微生物農藥、以蟲治蟲、雞鴨治蟲)和農藝防治,開發和利用低毒高效無殘留農藥,提高化學農藥的防治效率,減少化學農藥污染。加強農用殘膜回收和集中處理,發展和推廣可降解地膜。因地制宜地發展自然農業和有機農業。

2.1.3土壤肥力不下降。①減少農田非目標產品輸出。實行秸稈、糠殼、餅渣等就地腐熟成有機肥還田,或粉碎還田。②肥料有機化。國家應支持研究鄉村有機肥就地堆制生產方法,制定有機肥堆制規范,資助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自己堆制生產和使用有機肥。畜禽糞便應全部制作有機肥或通過沼氣肥施入農田。③實行間套輪作制度。建立適合不同生態區域的作物間作、套作和輪作模式,在過渡耕種地區實行耕地隔年休閑制度,在合理利用資源的同時,提高土壤的自我恢復能力。④推廣作物-綠肥復種輪作,減少化肥使用。

2.1.4循環利用廢物少。發展循環農業,發展植物—動物—微生物多級利用物質和能量的生產鏈,支持和資助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企業農場發展沼氣池,形成以沼氣池為中心的循環農業。

2.2標準化現代農業的標志是生產標準化?,F代農業進行標準化生產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要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健全規范化的工藝流程和衡量標準。一般以國家標準為基礎,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相配套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系列標準,還包括為農業服務的化工、水利、環保等標準。如果是外貿農產品,農業生產還應堅持國際標準或被出口國標準。

根據百度資料,農業標準化的內容有:

2.2.1農業基礎標準。如在農業生產技術中所涉及的名詞、術語、符號、定義、計量、包裝、運輸、貯存、分析測試標準等。

2.2.2種子種苗標準。如分級標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包裝、運輸、貯存、標志及檢驗方法等。

2.2.3產品標準。主要包括農林牧漁等產品品種、規格。質量分級、試驗方法、包裝、運輸、貯存、農機具標準、農資標準以及農業用分析測試儀器標準等。

2.2.4方法標準。包括選育、栽培、飼養等技術操作規程、規范、試驗設計、病蟲害測報、農藥使用、動植物檢疫等方法或條例。

2.2.5環境保護標準。例如灌溉水質、水土保持、農藥安全使用、綠化等方面的標準。

2.2.6衛生標準。主要包括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及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殘留允許量的標準。

2.2.7農業工程和工程構件標準。如塑料大棚、種子庫、沼氣池、牧場、畜禽圈舍、魚塘、溫室等。

2.2.8管理標準。如標準分級管理辦法、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辦法及各種審定辦法等。

現代農業生產標準化,就是根據國家、農業部、環保部和地方標準,要求產地無害化、生產規范化、產品規格化、食品綠色化。產地無害化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標準:農產品生產基本環境質量標準,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有機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規范化主要包括無公害、綠色、有機不同層次的技術規范。產品規格化主要是按大小、形狀、質量、包裝等分級,適應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食品綠色化主要是符合食用農產品優質和安全的標準體系,同時建立溯源系統。

2.3專業化

2.3.1專業化的意義?,F代農業的效率在于生產專業化。專業化生產是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和標志,是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特色經營的基礎。根據百度資料,專業化生產的意義主要表現在:有利于發揮各地區、各農業生產單位在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方面所擁有的優勢;有利于采用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農業技術;有利于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有利于節約投資和提高投資效益;有利于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降低農產品成本,改善產品質量,增加經濟收入。

2.3.2專業化生產的表現。①區域專業化。一個生態區域主要種植和養殖產量高、品質好的1種或少數幾種作物或動物,如美國的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以及牛養殖區、豬養殖區。一個國家、一個省、一個縣都應有主要作物和主要畜禽分布區域。②農場專業化。我國農墾農場、涉農企業農場、家庭農場都應該進行專業化生產。③專業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專業化。每個專業大戶、每個專業合作社,應該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做大做強,在產量、品質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

2.4集約化現代農業的產量在于生產集約化。農業生產集約化就是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資金、物質、能量、勞動和技術來增加農業品產量的農業生產方式,簡單地說就是一種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生產方式,一般稱為集約農業。集約化生產的目的,是從單位面積的土地上獲得更多的農產品,不斷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

傳統農業的集約生產主要表現在勞動集約,屬于勞動密集型農業?,F代農業的集約生產是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物質和能量密集型的產物。具體表現在:①農田改造與建設。培肥地力,開展沃土工程,中低產田改造,基本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②農業科技投入。研究、推廣、采用現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的投入。③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利灌溉工程、機耕道路、溫室、大棚、現代化養殖場等。④現代農業裝備。農業精準化、農業機械化,農業水利化、農業智能化等裝備的投入。

2.5規?;F代農業的效益在于生產規?;?。農業生產適度規?;?,可以提高農機、倉儲等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降低固定資產成本;可以減少田埂面積,增加耕地面積;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降低勞力、土地和資源成本;可以促進現代農業技術的示范推廣,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增產增收中的作用。因此,規?;a是一種降低生產成本來提高農業效益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適度規模,到底多大規模為適度,這既要考慮生產經營主體的生產能力,還要考慮自然生態條件和對環境的影響。例如,我國北方和南方、平原和丘陵山區,不同地方的適度規模就應不同,我國現階段,重點扶持相當于當地戶均承包面積10~15倍的生產規模。再如重慶某縣養肉牛,企業農場一般不超過1.5萬頭,多了疾病難控制,糞便難處理;家庭農場一般20~50頭的效益比較好。

我國農業規?;a的組織形式主要有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企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部門頒布了現階段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的規模要求。①專業大戶是種植一季主要作物面積在2 hm2以上的農戶。②家庭農場是從事糧食作物承包期在5年以上的土地經營面積達3.33 hm2(一年兩熟制地區)或6.67 hm2(一年一熟制地區)以上;蔬菜種植3.33 hm2以上,果園面積6.67 hm2以上,茶園面積3.33 hm2以上,食用菌生產30萬袋以上,生豬出欄500頭以上,水產養殖6.67 hm2以上,牛100頭,羊300只,家禽類10 000只以上,以及特種養殖參照以上標準的70%計算的大型農戶。③企業農場一般是一些農業產業化企業自己經營的農場。目前,許多涉農企業為了保證企業原料供應,保證企業品種需要和質量要求,尤其是生產高檔無污染農產品,紛紛進軍農業生產,開辦農場。其生產規模多大于家庭農場。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規模一般大于家庭農場。

農業規?;a的發展,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專業化和規?;陌l展,促進了農業服務社會化的發展。例如四川安縣龍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2013年通過“半托”、“全托”、“單項委托”等模式,承包土地173.33 hm2,同農戶簽訂合同完全農機服務1 000余畝,單項農機服務200 hm2。

3現代農業“5化”經營

3.1市場化現代農業的特征是市場化經營?,F代農業是市場化農業,農業產品絕大部分只有通過市場交換才能實現使用價值。因此現代農業經營首先應該是市場化經營。農業市場化是指農業資源配置方式以市場配置為主,讓價值規律在農業的產供銷等環節發揮基礎性作用的過程。①農業經營者必須具備市場觀念,按市場規律進行農業經營活動。②政府各項農業政策要有利于農業經營者的市場化經營。③政府應為農業經營者創造有利于市場經營的各種硬件環境。④政府應加強市場監督管理。⑤政府相關部門應做好農業經營者市場化經營的配套服務工作。

3.2企業化現代農業的運行是企業化經營。農業企業是指從事農、林、牧、副、漁業等生產經營活動,具有較高的商品率,實行自主經營、獨立經濟核算,具有法人資格的盈利性的經濟組織。

企業化經營是農業經營者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經營管理。經營者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以盈利為根本目的,生產是為了銷售,經營是為獲得利潤。經營者主體內部實行企業化管理,政府對農業經營者管理應遵循價值規律,采用經濟手段通過市場加以調控。

3.3產業化現代農業的目標是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經營者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形成生產(種養)、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體系。農業產業化經營使第一產業(農業生產)、第二產業(加工)和第三產業(銷售)有機地結合起來。農業產品因加工而升值,因銷售而獲取更多的利潤。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經營發展的的主要形式,也是現代農業的目標。

3.4特色化 現代農業的價值在于特色化經營。特色農業就是利用當地獨特的優勢農業資源和現代科學技術,開發、生產和經營具有品質優、價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綠色或無公害特點的特殊農業類型。特色農業一定要突出特色,可以突出歷史特色,發展傳統產品;可以突出環境特色,發展綠色產品;可以突出物種資源特色,發展珍、野、稀、名、特產品;可以突出氣候特色,發展土特產品;可以突出草原特色,發展草牧產品;可以突出民族特色,發展民族產品。我國提出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是特色農業的擴大和發展;進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有利于保護各地的特色農產品。

特色化經營就是每個農業經營主體在產品上有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產品種類或質量上與眾不同;在商品規格上有特色,適應特定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在市場定位上與眾不同;在經營模式上有特色,充分體現消費者的參與性和自主性,在生產經營服務上與眾不同??傊?,現代農業的特色化經營,不僅體現在經營產品的特色上,在經營理念、經營模式、服務方式等各方面均要體現自身特色。

2.5品牌化現代農業的發展依靠品牌化經營。品牌包括品牌名稱和品牌標志:品牌名稱是品牌中可以用語言表述的部分,如“伊利”牛奶;品牌標志是品牌中可以被認出、易于記憶和識別的圖案、符號或特殊顏色。品牌具有企業專有性和企業產品標識性的特征,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對企業來說,品牌有助于樹立企業形象,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對消費者來說品牌有助于選購商品,維護消費者利益。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招牌,是聲譽、信任度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品牌營銷觀念是一種在經營中重視品牌建設、樹立企業聲譽和形象的市場觀念。

現代農業品牌化經營,就是農業經營主體既要重視注意企業和產品商標的建設與維護,又要重視企業和產品信譽的建設與維護,爭取從產品無名到產品有名、從產品有名到地區知名、從地區知名到省內著名、從省內著名到國內馳名。目前,全國、省、市、縣都非常重視培育和發展品牌農業,每年或每幾年評選或命名一批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示范單位(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和當地的特色農產品,認定知名、著名、馳名農產品商標,這些活動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品牌化經營的發展。

安徽農業科學2015年4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科學化和信息化

4.1現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現代農業生產需要現代農業技術來推進,如新型農資技術、新型農藝技術、新型養殖技術、農用高新技術等,推動現代農業生產不斷跨越新臺階?,F代農業經營需要科學經營模式來發展,如產業化經營、家庭農場式經營、企業農場式經營、農民合作經營、股份合作經營等,推動我國農業經營方式不斷轉型升級?,F代農業生產和經營中的一切管理活動,都需要科學思維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完成。

4.2現代農業的紐帶是信息化信息技術可以用于現代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如設施農業的自動化管理、農業生產的可視化監測、農業機械操作的精準導航、農業生產的衛星遙感監測、農業生產專家系統、農產品追蹤查詢、農產品網絡營銷、農業經營智能化管理等等。信息化是一條紐帶,將市場信息、經營決策、生產管理緊密聯系在一起,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的最大潛能。

農業生產諺語范文第4篇

關鍵詞:有機農業;生產技術;模式;發展

我國是世界農業大國,我國的農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傳統農業中化肥和農藥的過量使用造成的農業生產成本劇增、農作物品質下降、污染加重、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日益嚴重,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隨著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的必然選擇。

現代物理農業工程技術是將當代高新的物理技術和農業生產相結合的產物,是利用具有生物效應的電、磁、聲、光、熱、核等物理因子操控動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其生活環境,促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脫對化學肥料、化學農藥、抗生素等化學品的依賴以及自然環境的束縛,最終獲取高產、優質、無毒農產品的環境調控型農業,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因此,物理農業技術已成為當前我國的迫切需求,是實現我國綠色有機農業發展的科學選擇。

近幾年,我國已開發研制出了系列現代物理農業技術及產品,包括植物聲波助長儀、空間電場防病促生系統、種子磁化機、等離子種子處理機、電子殺蟲燈和土壤連作障礙電處理機等,這些技術廣泛應用于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取得了良好效果。經過幾十年的技術探索及創新,物理農業技術從過去的單一技術應用形式趨于向集成化發展,因為單一的技術應用形式已經難以滿足實際生產應用的需要,必須采取綜合性的物理農業技術措施。綠色有機農業生產模式就是農產品安全的保障模式,其諸多環境友好型農業應用的生產技術及生產模式,均可由現代物理農業工程技術裝備提供。當前,綠色有機農業生產技術及生產模式主要有無毒優質果蔬生產模式、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生產技術及模式和磁化處理種子技術及模式。

1 無毒優質果蔬生產模式及技術

目前,綠色有機農業生產都會面臨著一個同樣的問題,即病蟲害防治問題。由于反季節生產溫室內濕度大、空氣不流通,以及輪作期限的縮短、連作,適宜病害發生的生態環境持續建立,導致溫室土傳、氣傳病害傳播頻繁。

設施栽培中植物全生育期病蟲害的全方位物理預防體系,從種到收全程物理保護,包括對土傳病蟲害、氣傳病害及飛翔類害蟲的物理控制,即對看不見的真菌、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能夠看到的微小害蟲、大型害蟲實施系統的物理控制。1) 土傳病蟲害的控制主要包括鐮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大麗花輪枝孢菌引起的黃萎病等通過土壤、灌溉水、施肥引起的植物病害和根結線蟲病。采用的物理技術裝備為3DT系列土壤連作障礙電處理機。2) 氣傳病害的控制主要包括植物的霜霉病、灰霉病、疫病、銹病、黑痘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通過氣流傳播的真菌、細菌病害。采用的物理技術裝備為3DFC系列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3) 微小飛翔類害蟲的控制主要包括白粉虱、蚜蟲、斑潛蠅、薊馬等害蟲??刂圃O備主要是3DJ-2A型介電吸蟲板/筒,表面包括藍色和黃色兩種顏色。4) 大型類飛翔害蟲的控制主要包括食心蟲等果樹害蟲,小菜蛾等蔬菜害蟲,以及螻蛄、金龜子等地下害蟲??刂圃O備主要是3DS-15型多功能靜電滅蟲燈和防蟲網。

品質調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生長調控。采用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利用空間電場和二氧化碳增施技術的配合使用可獲得產量倍增效應。二是成熟度控制。在果實類蔬菜生長接近常規商品質量時可采用聲波技術進行促早熟控制。通常采取的技術及生產模式為:土壤連作障礙電處理機+溫室電場除霧防病促生系統+介電吸蟲板+多功能靜電滅蟲燈+聲波儀。該技術及生產模式中,土壤連作障礙電處理機的作用是控制土傳病蟲害;溫室電場除霧防病促生系統的作用是控制氣傳病害,以及提高植物的低溫吸收(鈣、磷)與合成營養(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補光燈的作用是補充提供必要的光照;多功能靜電滅蟲燈的作用是控制飛翔害蟲;聲波儀的作用是控制植物的成熟度。

2 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生產技術及模式

疫病預防是養殖業的生命線。據調查,在已發生的疫病中,有40%是通過空氣傳播的,另有40%多的疫病是通過流媒接觸傳播的,近10%的疫病與糞便高度關聯;而在突發的烈性疫病中有70%多與環境空氣質量相關,所以控制空氣安全和糞便安全就能控制住50%以上的疫病發生。為此,提出和強調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的概念、設計及建設是極為必要的。環境安全型畜禽舍是一種可以自動防疫而且無臭的畜禽舍,其關鍵之處在于采用了整體空間的空氣凈化技術,即上層空間設置了畜禽舍空氣電凈化自動防疫系統,糞道則采用了糞道空氣電凈化自動防疫器或糞道等離子體除臭滅菌系統。因此,進行畜禽舍物理保護、空間電場防疫、牧場無臭化建設,主要目的是降低病死率、粉塵與氨氣濃度??刹捎玫沫h境安全型畜禽舍生產技術及模式有兩種:一是每棟布置300型畜禽舍空氣電凈化自動防疫系統和糞道等離子體或臭氧滅菌除臭機;二是每棟布置內循環空氣凈化消毒機和空間電場自動防疫系統。

畜禽舍空間電場防病防疫系統可對畜禽舍的糞道及糞尿出口、地面至屋頂的空間、進氣窗、排氣窗、操作間等部分,進行氣體的粉塵凈化、病原微生物的滅殺、有害氣體的分解與抑制。試驗證明,此項技術在溫室可有效去除空氣病菌40%~90%,降低空氣濕度5%~20%,除霧50%~99%,使室內空氣清潔無異味,對生物氣傳病害的防治效果可達70%以上。對畜禽舍內有害氣體的分解率為硫化氫(H2S)50%~80%、氨氣(NH3)40%~75%、有機臭氣72%~98%,可防止高濃度氨氣、硫化氫引起的畜禽呼吸道系統、消化道系統、眼結膜、眼角膜炎癥等病變的發生,增強了畜禽對疫病的抵抗力。

3 磁化處理種子技術及模式

種子處理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環節之一。一方面,種子處理可以減少在生長、收獲、貯藏過程中所造成的種子活力下降,使種子的活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另一方面,種子處理能殺滅種子所攜帶的病菌,防治苗期病蟲害,提高種子發芽率,增加幼苗營養,促進生長發育,實現苗全、苗齊、苗壯和增加作物產量的目的。常規的種子處理方法有包衣、拌藥、化學脫絨、藥劑浸種等。但化學處理方法存在易產生藥害,破壞土壤環境,某些防治病蟲的藥劑不能與根瘤菌、植物生長調節劑同時用于種子等問題,并且化學處理不能真正提高種子本身適應環境的整體抗病、抗寒、早熟等性能,而這些效果可以通過以光、聲、磁、電、熱為代表的物理技術處理種子的方法達到。種子經過特定的物理技術處理后,除了可以減少或杜絕農藥化肥的使用,改善并提高農作物品質外,種子自身的發芽率、發芽勢也得以明顯提高,后期表現為出苗齊、苗壯、葉厚,抗病性增強,抵御自然災害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提高。遼寧地區磁化處理玉米種子,增產幅度為10%~24%;磁化處理水稻種子,增產幅度為12%~26%;磁化處理蔬菜種子,增產幅度為5%~25%。

參考文獻

[1] 楊成才,周志翔,羅曼.有機農業發展模式與生產技術概況[J].湖北農業科學,2012(22):4 969-4 975.

[2] 李顯軍.中國有機農業發展的背景、現狀和展望[J].世界農業,2004(7):7-10.

[3] 封超年,周桂生,陸建飛.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及其研究趨向[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5(4):4-7.

[4] 劉力,于愛敏.世界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比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1(1):41-45.

[5] 郭文龍,程琪,黨菊香,等.國內外無公害蔬菜生產及其施肥技術發展概況[J].陜西農業科學,2005(1):64-65.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mode; development

農業生產諺語范文第5篇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現代農業,塑造新型農民,加快建設新農村”為載體,認真貫徹落實今年中央、省、州、縣文件精神,并結合我鄉實際,制定出發展我鄉的現代農業規劃,做好“一村一品”布置好我鄉今年農業產業目標任務。

二、 工作目標

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今年預計種植雜交水稻3100畝,同比去年增加200畝,雜交玉米7100畝,同比增150畝。擬辦示范點兩個,書記、鄉長各負責一個,(其中,雜交水稻100畝示范點一個,雜交玉米100畝示范點一個。)??緹熒a計劃種植2050畝,擬辦100畝烤煙示范點一個,核桃種植預計增加到900畝,其他類作物400畝,蔬菜300畝,綠殼蛋雞養殖15000羽,繼續擴大養羊規模。

三、 工作重點及措施:

1、 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以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為突破口。積

極爭取政策支持,完善措施,落實辦法,確保糧食直補綜合補貼、良

種補貼等惠農資金到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積極推廣農產品標準化生

產、測土配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增產增收增效用技術。依靠政策

和科技,確保糧食生產能力穩定提高。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做好防

災減災工作,落實各項備耕措施,保證種子、化肥等農作物生產資料

2、 優化產業結構。按照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目標,我鄉五個村按照一村一

品的工作思路進行科學規劃,打造我鄉的一些特色產品,通過示范引

導,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在格丁村以種糧帶動養殖,主要以養豬為主;板叢村以種糧帶動養殖綠殼蛋雞;中壩村以發展養羊和林下養雞;翁拉村以養羊兼種核桃;茅山村以優質烤煙為主的農業產業化布局來推動農業發展。

3、 抓好科技培訓,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普及。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加快農

村技術人才培養,不斷創新培訓方式,拓寬培訓內容,圍繞主導產業和農民的需要,今年計劃在兩雜品種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優質烤煙的生產,養羊,養雞,養豬等技術培訓上下功夫。

4、 提供服務:一是鄉政府專門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

農業生產諺語范文第6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用電需求日漸增大,電力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10kV配網供電是城市供電系統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其可靠性的分析,不斷完善改進管理措施,以保證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本文就10kV配網供電的可靠性分析與管理措施進行了研究探討。

關鍵詞: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管理措施

前言:我國的電力事業在近年來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們用電需求的增長,也對供電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kV配網供電作為城市供電系統中極其重要的部分,一旦在配網輸電中出現問題,就會使電站電壓不穩,需要提高其可靠性,制定更有效的管理措施,營造出良好的供電環境。

1 10kV配網供電的可靠性分析

1.1 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相關概述

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主要是指對用電客戶的供給電能和分配電能的可靠性,以及配網自身輸送電的可靠性[1]。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人們加大了對電的需求,需要工作人員加強對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的認識,積極尋求更好的管理措施。

1.2 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的影響因素

外力破壞是影響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隨著人們用電需求的增長,原有的10kV配網已經不能符合現今用電可靠性的要求。例如在一些規劃網并不完善的地區,由于用戶急需用電,使接線變得更具臨時性。而一些與交通重要路線相鄰的新建筑,由于供電量大,也使線路運行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

在電網運行中,電氣設備需要承受多種不同的過電壓,一旦受環境影響,在施工前期出現爬距不足的情況,就會對電網的安全產生影響。因此,10kV配網的過電壓也是供電可靠性的影響因素之一。

閃絡對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具有影響作用。由于設備邊緣所承受的工作電壓強度較高,因此,當設備表面污漬達到一定的含鹽量,并處于相對潮濕的環境時,就會產生閃絡。并且污漬能夠使絕緣沖擊性大大降低,一旦受到雷電或是內部電壓的沖擊,就會造成閃絡。

現階段的線路維護隊伍,具有人員不足、專業性不強、技術水平低,巡視意識缺乏的特點,使巡視力度嚴重不足,線路中出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極易引發出更大的問題,并且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沒有良好的分工制度,大大降低了事故處理速度,責任的不明確使相互推卸責任的情況頻頻發生。配電線路的巡視維護水平較低,也成為了影響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影響因素。

1.3 供電可靠性指標

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指標,可以分為參考指標和主要指標兩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經性指標的合理制定。其考核主要是依據用戶供電的可靠率,即某一時間段內,用戶供電可靠性時間與總時間的比值,例如停電總時間、供電可靠性時間等。因此,從本質上來說,提高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地減少用戶停電時間,并加強對配網的升級技術改造。例如,配電網運行方式、電力系統設備容量、變電站中接線和電網結構可靠性等[2]。

2 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管理措施

2.1 加強生產管理

優秀的管理制度能夠有效提高供電企業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保障供電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加強供電企業的生產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體系,提高信息收集整理水平,通過建立網絡接線圖、配網設備臺賬等對基礎資料進行不斷完善,以保障供電可靠率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效的進行故障預測,并提前進行電路故障處理計劃,以便出現故障時,相關人員能夠及時進行處理。

要求明確各部門人員職責,切實將責任落實到人頭上。對停電記錄進行仔細核對,嚴格控制停電次數,要求各單位在記錄停電情況時,要更加細致、嚴謹,不斷提升單位的責任意識,減少停電次數和時間。

在進行供電可靠性管理過程中,采用目標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電力企業制定部門要制定每一年度和季度的目標值,保證生產部門能夠明確目標,并根據目標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本部門的具體目標計劃。同時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提高整體管理意識,以便順利完成可靠性指標。

提高企業整體人員素質是增加配網科學含量的重要舉措,工作人員需要充分意識到專業水平的重要性,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提高對電網設計、檢修、運行等工作的熟練程度,并了解自動化的維護和運行配電網的工作情況。企業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定期安排專業知識教育和實踐技術講解,實行考核制度,科學的制定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及時反饋考核結果,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

根據不同時段負荷特點,開展短期甚至是超短期的負荷預測工作,預留備用容量,避免自動拉閘限電[3]。備品備件的不足會造成突發事件中搶修時間的延長,并會影響其它線路的正常工作進度,因此,還需要加強對備品備件的管理,避免出現備品備件不足的情況。

2.2 加強施工計劃管理

停電維修與保證供電可靠性是相對矛盾的兩個事件,而在日常運行中,10kV配網經常會出現故障,因此需要加強對施工計劃的管理,以保證供電可靠性。首先要明確臨時搶修的停電范圍,以保證因臨時施工而造成的大范圍停電能夠及時得到控制。對配網線路的結構進行分析,避免出現重復停電的情況,盡可能的縮小停電范圍,減少停電對居民生活、企業生產和農業生產產生的影響。

加強對臨時停電搶修工作的管理,要求工作人員在進行搶修時能夠有效控制停電時間,提高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提高搶修效率,根據配網運行情況,合理安排停電時間和送電時間,在搶修完成后,及時上報配網情況,并等待線路送電,確保送電正常后,在進行下一個配網線路的維修。

2.3 提高科學技術

科學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的保證供電可靠性。要加強對配電操作的管理,合理安排停電操作順序,改變陳舊的操作方法,盡可能的減少停電時間,加強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加強停送電管理,在進行檢修工作時,要求工作人員提前到達現場,并做好準備工作,及時對停電設備進行檢修,并在檢修后,盡快恢復送電。加強工作人員對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在單位停電時,能夠科學的落實管理措施,控制停電時間,將檢修工作的實際情況及時上報,維護搶修工作的順利進行,盡量縮短故障處理時間。在進行檢修時,需要對停電范圍進行科學的控制,以免對其他線路的運行產生影響,對故障進行綜合處理,避免重復停電。對設計方案進行不斷完善,將老化線路和通道徹底維修改造,并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新線路的設計,為了減少檢修時放電時間的工作量,工作人員可以在線路連接處設置認為耐張桿。

提高科學技術是提升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措施。相關技術人員已經在這方面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結論成果。例如全聯數字網的供電可靠性較高、在10kV配網斷路器裝置中加裝防污罩解決閃絡問題、用瓷橫擔替換針式絕緣子以提高抗雷擊能力等。

結論:時代的不斷發展對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電力企業加強對供電可靠性的分析,加強生產管理、施工計劃管理,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研究更具有效性的管理措施,保證10kV配網供電的可靠性,推動電力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燕亮.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分析與管理措施及升級技術改造設想[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1(33):166-167.

[2] 楊廣.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分析與管理措施及升級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5(15):143-144.

[3] 陳曉東.強化管理提高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1(11):140-141.

上一篇:結婚祝福語大全簡短范文下一篇:防汛救災匯報材料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