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共享單車使用步驟范文

2023-12-27

共享單車使用步驟范文第1篇

一、共享單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補充

1.方便快捷。一是使用方便快捷。相較于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不用辦卡,定位、預約、借車、鎖車、繳費等過程全部在手機上完成,騎行結束后只需停放在劃定的公共停車區域內即可。二是騎行方便。每當上下班高峰期,大量的機動車使得城市主干道經常出現擁堵現象,但作為城市交通網絡末梢的小街巷的使用率卻不高。在小街巷中,各種中大型車輛無法通行,但自行車以小巧靈活的優勢卻能通行自如。

2.低碳環保。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和環境的不斷惡化,尤其是霧霾天的持續出現,低碳環保顯得越來越重要。汽車尾氣是霧霾產生的重要誘因,共享單車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們對汽車的依賴,對緩解空氣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3.緩解交通擁堵。當前,交通擁堵已經成為城市司空見慣的現象,尤其是城市中心路段、較繁華路段等,多數時段都處在“東西不暢、南北擁擠”的狀態中。共享單車的出現減少了人們對汽車的使用率,從而減少了機動車上路的數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共享單車成為治療城市擁堵“癌癥”的一劑良藥。

4.成功化解“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一直以來,對于出行依賴地鐵、公交等的市民來說,居住地或辦公地點離地鐵站或公交站點的“最后一公里”成為出行的最大痛點,也是城市交通主管部門的痛點,而市場化的共享單車讓短途出行更加方便,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補充。

二、共享單車高速擴張給城市治理帶來新挑戰

雖然以摩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成功解決了用戶“最后一公里”出行的痛點,成為支持環保、綠色出行的熱點。但因監管機制及行業標準落后于市場發展,共享單車市場亂象叢生,成為城市公共政策制定的焦點。

1.城市公共秩序受到沖擊。一是大城市共享單車投放量趨于飽和,中心城區容納壓力劇增。比如上海共享單車投放量已經超過45萬輛,且多個平臺公司表示將追加投放量。但據上海道路研究院估算,上海主城區的容納量僅約60萬輛。二是共享單車的大量投放、停放,尤其是地鐵站、商業區、醫院、旅游景點等區域的過度投放、停放,嚴重侵占普通民眾非機動車的停放、人行道等公共空間,普通民眾權益受損。三是共享單車在城市內高架道路、闖紅燈等違法違規行為,載人騎行、隨意亂停放、上私鎖等不文明現象日益突出,尤其是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的騎行問題,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難度。

2.經營平臺潛藏諸多風險。各平臺的單車生產標準不一、質量不等,平臺客戶服務參差不齊,尤其是禁止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騎行機制不健全,導致消費者權益保障難到位。各企業投放自行車的后期維護普遍不及時不到位,押金、賬戶充值等資金安全也缺乏有效監管等,致使平臺經營企業的經營風險劇增。

3.行業監管缺位,行業自律亟需補位。共享單車平臺存在行業準入門檻過低、平臺企業稅率政策不明朗、從業者資質水平不均、誠信體系不健全等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的因素,也存在政府監管滯后于市場發展的問題。同時,車輛標準、服務標準、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消費者投訴和糾紛解決機制等方面亟需有關監管部門及行業協會發揮應有作用。

三、共享單車公共治理的對策

共享單車公共治理應通過整合政府資源,加強分類指導和管理,構建多方參與的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人性化的協同治理模式,從而能引導共享單車向更規范、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1.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加強平臺管理。為了加強對共享單車等網絡平臺企業的約束,政府部門應制定適用共享單車的法規條款,對平臺企業、服務提供者、經營行為、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方面予以規范。一方面,立法部門應完善法律法規,加強釋法修法。在《民法通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險法》等與共享經濟密切相關的法律中,增加對共享單車等新業態有針對性的法規內容,以便對平臺交易行為、交易合法權益保護等方面進行規范和監管。另一方面,加快制定“促進共享單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共享單車管理辦法”,對所涉及的政府部門、企業和承租人的各自職責、企業規范經營與管理、停放秩序規定、監管與違規處罰、集中停放區域車位擴容、有序健康發展等方面予以明確與規范。

2.建立專題協調會議制度,明確監管責任主體。鑒于共享單車涉及多個監管部門,建立由交通管理部門牽頭的共享單車專題協調會議制度,加強統一協調,明確責任主體。

在規范運營方面,應完善準入管理,規范設置準入條件。上級部門與下一層級政府在政策出臺、行業指導方面的加強銜接協調。利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創新網絡平臺監管手段,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同時適度放寬資源提供者在市場準入方面的條件限制。建立健全共享單車統計調查和評價指標體系,加強行業動態監測分析。

在市場監管方面,應加強市場監管,只有營造公平、公正、有序競爭的環境,防止發生惡性競爭行為,才能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應在網絡企業備案、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品牌保護等方面加大力度,并對共享單車企業定期開展綜合檢查。

在質量監督方面,加強在新技術應用、產品規則方面的制定和管控,提高質量和服務標準。如制定共享單車生產標準、嚴格平臺資質審查、設立第三方監管機構、單車需購買人身意外險、禁止12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租車用車等。

在資金安全管理方面,應建立押金、充值款等資金監管機制,在保證資金的安全的同時,對資金風險也要有預判、有干預、有監管。同時,引導共享單車企業為運營單車購買強制責任險,從而降低企業運營風險。

在市容環境方面,可根據城市現有的管理能力、道路承載力、本市人口及自行車規劃占有比例等條件,科學計算出城市的單車飽和度,從而設定準入門檻,控制投放規模,以破解市容困境。同時,應嚴格控制道邊停車位的審批,以保障自行車道專道專用和人行道行人安全。

3.強化行業協會自律功能,提升發展空間。政府有關部門應支持和推進各地共享單車平臺企業聯合成立產業聯盟、共享單車行業協會等組織,通過督促出臺行業服務標準和自律公約,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有效溝通與協調,達到不斷規范行業行為的目的。一方面,通過行業服務標準和公約等,引導平臺企業加強內部治理,完善安全生產服務、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制度、服務提供者能力管理、服務質量保障、消費者投訴和糾紛解決機制等管理制度,同時,優化車輛的投放布局,并完善后期維護措施。另一方面,引入信用管理規范用車行為,提升客戶服務體驗。通過企業信用記錄與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共享,以信用管理規范客戶用車行為。同時,鼓勵企業提升數據價值,利用騎行數據分析客戶騎車行為,為客戶提供健康和保健管理服務。拓寬應用場景,構建綠色出行+健康生活生態圈,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4.倡導公眾深度參與,構建共治格局。倡導文明騎行,增強信息安全保護意識。加大對違規騎行、破壞、占用、偷盜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和整治力度,強化處理案例的宣傳力度,引導文明騎車停放,形成良好的用車習慣。在市民中加強消費安全教育,強化網絡信息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意識,特別是警惕二維碼騙局。

加強施劃管理,構建共治格局?;鶎诱訌娮孕熊囃7艆^的施劃和管理,指導非機動車停放泊位的施劃和停車標識的設置。同時,針對上私鎖、損毀號牌、藏匿、違規停放等共享單車使用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嘗試發動人民群眾力量,推行社會群眾齊管共治。

強制禁止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騎行。如強制或引導共享單車企業增設“關卡”改進注冊方法,強化用戶信用管理;增加彈窗提示,禁止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騎行;在共享單車上醒目張貼相關禁止性警示標語;不在中小學、少年宮等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出入集中的場所投放共享單車,并組織運營人員加大巡查力度。同時,學校通過普及相關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規知識,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并強化家長或監護人的監護責任。

5.出臺財稅優惠政策,優化慢行規劃,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在財稅政策方面,從鼓勵發展的角度,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將平臺企業征繳稅種統一按照現代服務業增值稅征收;對平臺服務提供者的稅收征繳,建議將平臺企業視為企業雇主,通過平臺對服務提供者進行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適時引入PPP模式,以公開招標購買公共服務,做到資源合理利用。

在城市規劃方面,通過優化公共空間布局,合理調整城鄉規劃,完善城市慢行系統專項規劃,追加自行車道標識及自行車停車場建設,以提高城市慢行效率和舒適度。

在行業轉型升級方面,加快大數據、物聯網等高新科技的應用轉化,引導傳統單車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品質高端化,大膽探索下游盈利模式,朝著專業化、差異化、多元化方向轉型。

(作者系上海行政學院學員)

(責任編輯 方 卿)

共享單車使用步驟范文第2篇

近年來,城市發展越來越快,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越來越以機動車為主,從而導致城市道路交通日漸擁堵,機動車尾氣排放量增大,空氣污染嚴重等等一系列問題。在此背景下,方便實用的各式共享單車的不斷出現在大街小巷,實現了廣大市民的綠色低碳出行。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共享單車由企業運營,用智能手機即可完成借車、還車、繳費過程,大大的方便了民眾的生活。共享單車雖然在1965年在荷蘭已經實施過,但以失敗告終。但是依然為日后的共享單車的面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共享單車在歐洲九十年代已初具規模,但中國在XX年才開始著手共享單車的開發與策劃,而在XX年北京奧運

第 1 頁 共 10 頁 會期間進行試運營,幫助完善北京的交通系統,服務了各國來參與奧運會的人民。

但是在共享單車全面上市后,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共享單車的便利之下隱藏的問題也凸顯無疑,例如共享單車被人偷盜、硬件損毀和維護、高峰期調配等行業性的問題,并且還會帶來“亂停亂放、占用道路”公共交通管理問題。給有關部門的管理工作增添麻煩,同時也從側面映射出社會公德等問題,引起人們的深思。

本次調研以呼和浩特市XX年5月1日在市區內投放的ofo共享單車(俗稱“小黃車”)為研究對象,在問卷調查、實地走訪以及新聞數據為基礎,探究小黃車在呼和浩特市各高校的普及和使用問題,并研究未來應對措施和發展方向。

經過我實地的走訪和網上調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ofo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建議,總結如下:

一、大街小巷找不到“家”的共享單車

自XX年5月1日起,共享單車在呼市城區投放,隨即在呼和浩特掀起一陣“小黃車熱”,根據內蒙古晨報的報道,共享單車內蒙古負責人陳亦款表示:“小黃車”來到呼市一個月,呼市城區累計注冊用戶已突破10萬人。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亂停亂放成了“大難題”,讓管理工作更難進行,同時網友上傳多張“小黃車”亂停亂放照片,甚至還有人將“小黃車”扔到了河里,造成共享單車的利用率極低。有人說,“共享單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種種行為照出了市民的素質和格局,是對廣大的市民提出道德拷問,根據我在高校中進行發放的調查問卷顯示:認為“小黃車”亂停亂放,缺乏管理現

第 2 頁 共 10 頁 象嚴重的人群比例達到了80%多。就在“小黃車”投放后不久,由于違規停放問題嚴重,呼和浩特市城管部門暫扣一千多輛“小黃車”的事件引起熱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現象十分嚴重。

建議

1.實施實名制注冊及管理,啟用信用機制進行合理有效的用戶信用記錄;

2.設置專用停車點以及看管人員;

3.借鑒一線城市的管理經驗,推廣應用電子圍欄等先進技術; 4.設置宣傳標語以及停放指示欄。

二、騎單車事故頻頻發生,誰該負起責任? 共享單車能夠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但是騎共享單車也會發生意外,在發生意外之后,我們應該找誰去負責任并且進行索賠。并且解決的過程也十分繁瑣。運營商要不要負責?運營商需不需要進行賠償?從消協了解到,目前只有ofo已實現為每一位駕駛人購買保險,其他品牌都在推進中。

建議

我們的建議是共享平臺應該為每一位使用者購買保險。同時,根據法律規定,機動車發生損害,機動車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都應承擔責任。具體到共享租車平臺來說,發生交通事故后,交警對事故責任的認定與社會上普通車輛一樣。所以,不管是誰租了車,共享平臺都要對事故損害的賠償承擔連帶責任。權責明確,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第 3 頁 共 10 頁

三、共享單車損毀情況頻頻出現

在高校內,見到的共享單車大多是傷痕累累,已經不能再投入使用,使得共享單車的使用率變低。常見傷痕有,二維碼被涂改或植入木馬造成部分財產損失,部分零件被拆除如車座、腳蹬等,將共享單車私有化鎖上自己的車鎖,等等。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的話,即使投入再多的共享單車也不能真正的惠及高校學生,也會對高校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建議

1.在固定停放點,放置宣傳標語牌,提醒學生文明用車。 2.區域化管理,維修員定時對校園內的小黃車進行維修,保證安全用車。

3.在共享單車上安置電子GPS,時刻了解小黃車的動態,減少共享單車私人化問題,同時保證共享單車使用率提高。

4。使用電子鎖,密碼實時更新,降低共享單車消失率。

四、掃假冒二維碼被騙

由于現在使用共享單車,不少是通過掃二維碼的方式,不法分子就趁機加貼假冒二維碼造成了多起財產損失的事件。調查中,12.08%的消費者看到過加貼的假冒二維碼但是沒有掃描,5.51%在掃描后發現不對勁停止了,0.89%的消費者因為掃描了假冒二維碼造成財產損失。

建議

共享平臺應定時安排技術人員去檢查二維碼是否被涂抹篡改,保證使用者的財產安全。同時學生要通過正常的渠道去支付。此外,消

第 4 頁 共 10 頁 費者通過掃二維碼向商家支付費用,運營商有責任保證消費者通過正確的支付渠道消費支付,并定期對車身二維碼進行檢測核對。

數據:

此次數據主要來源于60份線下問卷調查和100份線上問卷調查,總共一百六十份。此次調查問卷中,被調查者55.56%為女生,44%為男生。

以下為現有問卷調查數據分析。

1.53.85%的人群一般選擇乘坐公交車出行,這就導致了69.23%的人群使用共享單車的頻率較低。

2.統計結果中,70.94%人群是因為方便才選擇的共享單車,從而在選擇站點時,有63.25%的人均選擇在學校、小區等附近站點,因此在此站點附近停放共享單車的比率占了總地區的42.74%。

3.在使用共享單車過程中遇到隨意停放的比例占了47.86%,而49.57%的車輛是有破損的。但是盡管破損情況嚴重,在遇到不文明情況時,僅有30.77%的人會選擇舉報,39.32%的人選擇視情況而定,這是因為85.47%的人認為這是需要市民自覺才能規范的。

五、結語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深入調研社會熱點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我認識到共享單車的出現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共享”概念的出現不僅僅是方便群眾的生活,在我看來更是對群眾整體道德素質的考驗和約束。共享單車逐漸在普及。但自共享單車投入以來,有大批的單車已經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單車破壞主要體現在單車不同程度的損壞、用戶掃碼失敗兩點。單車二維碼被涂改、車座損壞、車身貼

第 5 頁 共 10 頁 滿小廣告,公車私用被上鎖,將單車停放在小區、辦公室等非公共區域,這也是車輛很難被順利找到的原因。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商場門口,雖然有大量的共享單車停放,但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共享單車不能騎行,上私鎖、二維碼刮花、單車破壞等問題非常嚴重。

對于趕時間的上班族來說,每天從地鐵站或公交車站狂奔到辦公室的最后一段路是最著急的。趕時間可以理解,但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少單車被用戶私藏在家里或辦公樓內方便自己使用,這樣的做法就太過自私了。目前關于共享單車的問題,在個人角度看,問題最多也是最難解決的。我們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自身做起,才能減少當前存在的問題。

針對共享單車在呼和浩特市投入使用后所出現的各類問題我通過多次與他人的討論提出了相對應的管理措施。除了提高民眾素質以外,政府和企業各部門應當盡早制定有效的法律等措施,高校學生也應當對此類問題予以關注,通過社會實踐等方式進行宣傳教育。最后,本次社會實踐我收獲極大,今后也會更多的進行此類社會熱點問題的研究。 第 6 頁 共 10 頁 關于農業服務中心辦公室電話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崔黃口鎮農業服務中心是鎮政府下屬的一個服務農村、服務群眾的辦公室,是以服務農村農業的為主的辦公室。崔黃口鎮農業服務中心辦公室有固定電話只有一部,可以打通市內所有電話,打外地的不行。辦公室內有人員7人,這7人在工作當中需與外部聯系時共用這一部固定電話。這部電話與主任辦公室是相連的,電話管理是沒有什么規定的,沒有什么規章制度的,是處于自然狀態的。辦公室的人員文化程度是比較高的,均是全日制大專以上,由于沒有電話管理的規章制度,雖然由于大家的素質相對農村的群眾感到較高一些,沒有出現過與農村群眾打電話過程中出現過過激的通話現象,但大家對電話打的方法及禮節禮貌問題是模糊的和不清的,導致打電話的過程中有時出現打電話的方式方法不正確,禮節禮貌不夠、說話口氣重;有時對電話來訪者,采取感情用事,對于認識的電話來訪者就謙遜一些,對于不認識的電話來訪者就態度惡劣一些等現象。作為鎮政府下屬的一個服務農村和農業的部門,如果電話打不好,就會影響者政府的為人民服務的形象,也會造成不必要的開展農村農業工作的難度。

二、相關理論概述

接打電話是辦公室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辦公室與外界聯系的重要通道,是辦公室信息接收和發出的重要工具,是辦公室與外界良好交往的重要通信工具,是樹立和影響單位形象的重要通信工具。

三、崔黃口鎮農業服務中心辦公室電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三個不足之處)

(一)接打電話過程中存在方式方法不正確的問題。經調查,農

第 7 頁 共 10 頁 業服務中心辦公室的個別人員在電話過程中存在有時說話態度不謙遜的現象。例如,工作人員老張,由于其歲數大一些,他對接來電態度存在不謙遜問題,接電話的第一句就是“你是誰?”一句話讓對方心情上就難以接受,有要被審訊的感覺。在接電話時不是本著為電話來訪者解決問題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本來農村的問題打到鄉鎮一級是不容易的,是在不能解決問題情況下,他們才不得以打這個電話,以期待來能夠解決自身的問題和麻煩,心情上是無助的,思想上犯難的,而我們一個電話一盆冷水澆過去,可想而知,他們的心情是多么難受和矛盾的。另外接打電話時,不知道如何處理相互的關系,不知先說什么,后說什么,沒有什么方法和程序,造成了工作的被動。如,工作人員鄭在接到村子里一人來電時,對方要求找主任,他只是講“主任不在,打手機”就給掛了。主任回來后問起此事來,他什么也回答不上來,他即不知道對方是哪個村,叫什么名字,更不知道對方來電要辦什么事。

(二)使用電話過程中存在權責不明晰的現象。在使用電話過程中,特別是接電話時,存在權責不明晰的現象。在使用電話過程中,由于只有一部電話,來電話后,鈴聲響好幾遍后,方才有人去接。有時大家都有事時,均沒有人去愿意接電話,而且均沒有什么事時,也沒有人愿意去電話。最后是歲數大的看年輕的,年輕的看年老的。好在,大家是相對自覺地,形成一個習慣,離電話越近的人,一般由他接,他有事再由再接人去接電話。這樣大家來電話后,先看一下,離電話最近的人是不是我,外界的人來電話,總是感覺接電話不是太快,反而總是慢幾拍。這樣,對使用電話,不明確誰主要負責接電話,誰

第 8 頁 共 10 頁 負責協助接電話。電話的主體責任沒有明確。

(三)電話使用過程沒有制式的電話管理規章制度。在使用電話時,存在沒有制式的電話管理規定。感覺電話只有一部,而且室內有7個人,沒有什么必要制度電話管理規定,這是主任的想法。而現實中,由于沒有使用電話的規章制度,直接造成了接電話的權責不明晰,造成了接打電話過程中,沒有相應的方式方法、良好的態度及應有禮節問題。當然也就沒有什么明文規定,甚至沒有在歷次開會過程中講評過相應的使用電話的問題,更沒有將使用的電話管理規定明文上桌,上墻,更不能讓大家一目了然地熟悉和掌握接打電話的管理規定。

四、改善崔黃口鎮農業服務中心辦公室電話管理現狀的建議(針對三個不足找三個改進建議)

(一)加強電話使用地教育和管理,改進接打電話的方式方法。接打電話的方式方法不正確的經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每個工作人員的態度的問題,有了良好態度,就有了好禮節禮貌,就有了很好的方式方法,也就能夠自然而然地接打好電話;否則就會出現接打電話過程中爭執,打電話不禮貌,任意所為、通知接不成,事情辦不好,甚至對來電話的情況一問三知等現象。二是在接電話時,沒有相關的規定和正規的接打電話的方法,就會形成電話隨意打,沒有禮貌,不知道程序,丟三落四,對問題說不清,記不明等現象。對此就是一加強教育,通過開會,告訴大家應該如何做。二是形成制度,制定相關的制度規定,讓大家按照規章規定來打電話。

(二)對電話使用實行責任制。對電話權責不明晰的問題分析原因:第一是對電話管理不落實的問題;第二是對電話使用權責不明確

第 9 頁 共 10 頁 到人的問題。具體改進的措施,一是對電話管理要實行定期檢查開會強調問題;二是對電話使用要明確責任人,具體規定誰負責接聽電話,有了問題由誰負責報告維修等。只有實行了這種權責明確的制度和管理規定,才能讓大家知道誰負責接電話。

共享單車使用步驟范文第3篇

共享單車有哪些? 共享單車哪個好?

如今,雖說著共享單車已經遍布一線城市的大街小巷,但是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耳聞眼看,還沒有真實的體驗過這最后一公里究竟是怎樣的感覺。它們的便捷性以及實用性又怎樣呢?小編親身體驗市面上四大主流共享單車,并且誠懇給出最直接的體驗報告,至于哪一款共享單車最深得人心,一起來全面感受一下吧。

因為時間的關系,這次的體驗屬于范圍內的測試,選擇了廣州市場最常見的四款來做橫向對比測試。它們都是一線城市中主流的共享單車品牌,其中有摩拜、ofo、小鳴、小藍。本次騎行路線的安排為小編日常上班路線,旨在用自身實際的體驗與大家分享騎行中的點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所有的共享單車都需要下載各家的APP,想嘗鮮共享單車的朋友需要準備一個前提工作,那就是得下載各家共享單車APP完成實名注冊,并且繳納押金,才可以正常用車。目前,摩拜需要的押金為299元、小鳴199元、小藍、ofo的押金均為99元。實際上,這些運營商都與銀行或者支付寶有合作,使用起來也并不復雜。不過溫馨提醒,用車的時候小心警惕假的二維碼。

mobike 摩拜

去年4月份,摩拜正式以倡導綠色出行的方式給世界地球日“一份禮物”登陸。從面世至今,摩拜可算是共享單車中的新晉網紅,一直以銀橙色的奇特個性形象活躍在大眾的視線。其實,這幾家共享單車中,論發展規模摩拜是先驅者,如今摩拜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那騎行體驗又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本次測試的車型是摩拜二代Mobike Lite,它在一代摩拜單車的基礎上大有改良。不過依然保留了實心輪胎,因此騎起來還是有點沉,但比起上代已經好很多,現車身只有17公斤左右,成年男女都能輕松駕馭。原來的軸傳動系統改為和傳統自行車類似的鏈條傳動,并采用KMC鏈條——相比普通車,這樣子設計車不容易掉鏈子。另外還配備防震,而且高度可調節,但需扳手(誰沒事出門會帶扳手呢?),其出廠設定適合165cm-170cm人士(那矮個子只能繼續那個恨)。但相對第一代來說,Mobike Lite腳感較輕,騎行會輕松很多,但容易漂移,轉彎要小心減速,不然容易摔倒。

共享單車使用步驟范文第4篇

試題內容:

(一)閱讀下面文字與圖表,完成第3--7題。(15分)

材料一①現如今,城市人在選擇出行工具時頗費思量,私家車自由但相對價格高,公交巴士便宜但自由度低,還要從地鐵站到家或公司“最后一公里”的麻煩,而共享單車有其優勢。近來,一款頗具設計感的小橙車共享“摩拜單車”出現在上海、北京的街頭,成為朋友圈里熱刷的對象。

②單車共享作為分享經濟的一種模式,其實在國內并不是新鮮事。成立于2014年,覆蓋全國眾多高校的ofo單車共享平臺瞄準了閑置單車資源,將校園內廢棄的單車與學生捐贈的單車經過改裝機器鎖、號碼牌、涂裝顏色后投放市場。這種不賣產品而是賣產品“使用”的經營模式,國際上對此有個專用名詞,叫“產品服務系統”或者叫做服務型制造業,即充分利用資源,分時段供需要的人使用。美國房屋租賃網站“空中食宿”首席執行官布萊恩切斯基認為,分享經濟的核心是“使用而不占有”。

③與ofo單車利用閑置資源不同,摩拜單車用自行設計、生產取代回收舊車的模式。據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介紹,因為希望打造4年免修的特殊自行車,摩拜走了一條自行設計、生產單車的路線,增強了產品的自主性,也提高了經營成本。為了避免“掉鏈子”,摩拜單車采用車軸轉動、實心車胎、五輻輪轂、座椅高度固定的設計,單車重達25公斤,但這樣一來,4年免修的愿景與上佳的騎行體驗難以兩全。

④摩拜單車成了共享單車的“新寵”,但在迅速擴張中也面臨諸多問題。今年9月摩拜進入北京后,北京的五環內都能見到摩拜單車的身影,但因人流運動帶來的“潮汐效應”導致上班時大量車輛集中在寫字樓附近,下班需要用車時,大量單車又集中在地鐵口附近,想騎車的人吐槽“無車可用”,用戶的流失在所難免。

⑤如今上海地區摩拜單車的投放已超過1萬輛。據不完全統計,從7月初到現在,遭到人為破壞的單車超過了10%.有的車上的二維碼被損壞,車身被貼了小廣告。有用戶為獨占資源給車再加鎖,有的甚至圖自己方便將單車搬進了辦公室或家里。

⑥從目前的情況看,摩拜單車想跑贏“最后一公里”要走的路還很長。

——摘自2016年9月14日《第一財經報》

材料二移動數據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2016年共享單車人群分析報告》,報告對共享單車的運營模式、應用側重和人群屬性進行了分析。目前市場上主要有承包市政單車租賃業務的永安行、校園單車共享起家的ofo單車、自己生產單車的摩拜單車等三家公司在角逐。

圖表一 共享單車應用側重

應用 摩拜單車 ofo單車 永安行

押金 299元 99元 200元

計費 分段計費,每半小時1元,一天內不封頂 (距離費0.04元+時長費0.01元)*用車密度,校園內2元封頂,校外不封頂 1小時內免費,超出1小時每小時1元,一天內5元封頂

取車 APP預約附近單車,掃碼開鎖 輸入車牌號,獲得解鎖碼 支付寶、微信、APP均可掃碼租車

還車 無固定樁限制,停放在路邊白色區域內 放回學校停車點 放回任意空樁內

圖表二 共享單車人群屬性對比

人群屬性 摩拜單車 ofo單車 永安行

性別比例 男性 72.1% 44.8% 53.0%

女性 27.9% 55.2% 47.0%

年齡比例 35歲以下 79.6% 76.1% 55.7%

35至55歲 17.5% 19.2% 15.2%

55歲以上 2.9% 4.7% 29.1%

——摘自2016年10月8日《鳳凰科技訊》

3. “共享單車”與其他出行工具比,具有的優勢有 。(2分)

4. 下列對“分享經濟”的相關信息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任何人有機會分享閑置資源 B. 資源在分享中提升了使用價值.

C. 共同分享的資源不屬于任何人。 D. 摩拜單車的運營屬于分享經濟。

5. 下列對材料一及圖表一的信息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三家共享單車都采用了計費的運營模式和閑置資源。

B. 價廉與停車方便是“ofo單車”被大學生青睞的原因。

C. “摩拜單車的創新性”表現在存取車輛不受任何的限制。

D. “摩拜”能設計并生產單車所以比其他共享單車有優勢。

6. 概括使用摩拜單車比例低的“人群屬性”特點及其原因。(4分)

7. 依據文意,為“摩拜單車,想跑贏„最后一公里?”給出你的建議。(5分)

試題答案:

(一) 15分

(2分)自由度高,價格低,解決短途出行問題

評分說明:自由度高,價格低(1分)解決短途出行問題(1分)

4 (2分)C

5 (2分)B

6 (4分)答案示例:特點:老人和女性使用比較低

原因:單車太重,老年人與女性騎行累;相對使用費用高,老年人群對此敏感;支付形式新潮,老年人會用的人相對較少。

評分說明:“特點”1分,三點“原因”各一分。

7 (5分)答案示例:產品設計上,單車設計更輕巧,增加防破壞設計;運營管理上,采用多種支付形式;就近取車方便;建立信用獎罰制度;爭取社會支持,將車輛及運行納入公共管理。

有關共享單車的英語作文

About three decades ago, China was known as the “Bicycle Kingdom”. But the two-wheeled mode (方式) of transport’s popularity began to fade, with many bikes soon replaced by their fuel-powered competitors.

大約30年前,中國被稱為“自行車王國”。但隨著自行車被燃油驅動的汽車所取代,這種雙輪交通方式的熱度也開始衰退。

But recent months have seen a revival (復興) of the humble (普通的) bike across China,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choosing cycling instead of driving to schools, to workplaces or to do sightseeing. The introduction of bike-sharing schemes, pioneered by start-ups (新興公司) like Ofo and Mobike, has brought the trend to a new level.

但近幾個月,中國大地上見證了一場普通自行車的復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車上班上學、游覽觀光,而非駕車出行。而由Ofo、摩拜單車等新興公司發起的共享單車計劃,則將這一趨勢帶向了一個新高度。

According to data compiled (編制) by iResearch Consulting Group, the first week of this year saw 5.85 million active users of Mobike while Ofo had 1.4 million active users.

根據艾瑞咨詢集團整理的數據顯示,在本年度的第一周中,摩拜單車共有585萬活躍用戶,而Ofo則有140萬。

People can unlock the shared bikes by simply using their smartphone. The bikes are equipped with GPS and can be left anywhere in public for the next user. They’re popular among many Chinese people as they provid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last mile” problem, which refers to the final leg of a person’s journey.

僅憑自己的智能手機,人們就能解鎖這種共享單車。這些單車都裝有全球定位系統,可以被放在公共場合的任何地方,等待下一位用戶使用。它們受到了許多中國人的歡迎,因為它們有效地解決了“最后一公里”難題,即個人行程中的最后一段。

“In places where the subway doesn’t extend (延伸到), where it’s difficult to change from one kind of transport to another, it’s so easy to get where you want to go with Mobike,” Hu Hong, 29, told AFP. She pedals (騎自行車) to her Shanghai real-estate (房地產) job.

“在地鐵線路覆蓋不到的地方,很難換乘其他交通,用摩拜單車去你想去的地方就簡單多了,”29歲的胡紅(音譯)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表示。在上海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她都是騎自行車去上班的。

However, the schemes have also led to problems such as illegal parking, vandalism (故意破壞) and theft.

然而,這一計劃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非法停車,故意破壞和偷竊等。

Last month, two nurses in Beijing were placed under administrative detention (行政拘留) for five days for putting locks on two shared bikes.

上個月,北京的兩名護士因在共享單車上上鎖(占為己有),被行政拘留5天。

And in December, a man who stole a shared bike was sentenced to a 3-month detention with a 3-month probation (緩刑期), and fined 1,000 yuan by the Shanghai Minhang People’s Court.

而在去年12月,一名男子因偷竊一輛共享單車,被上海閔行人民法院判處拘役3個月,緩刑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

“Bike-sharing is a greener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and provides a user-friendly experience,” said Liu Xiaoming, vice-minister of transport. “But it’s a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business. Operators are usually strong in online services, but lack offline business experience, which causes problems.”

“共享單車是種更加綠色的出行方式,并且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友好的體驗,”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但是這是一種線上和線下商業的結合。經營者的線上業務能力很強,但缺乏線下業務經驗,導致了問題產生。”

In fact, these problems are also shared by bike-sharing schemes abroad. Launched in 2007, Vélib is a large-scale public bike sharing system in Paris. At its early stage of operation, it also suffered from problems of vandalism or theft.

事實上,這些問題在國外的共享單車體系中也同樣存在。創建于2007年的Vélib是一個位于巴黎的大型公共單車共享系統。在其初期的運營中,它也曾遭遇故意損毀及偷竊等問題。

By Oct 2009, a large number of Vélib’s initial bikes had to be replaced due to vandalism or theft, according to The New York Times. Bikes were found hanging from lampposts (街燈柱) or thrown into the Seine River.

據《紐約時報》報道,截至2009年10月,由于故意損毀和偷竊問題,大量初期的Vélib自行車不得不被置換。這些自行車曾被發現掛在街燈柱上,或是被扔進塞納河中。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the company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encouraging people to return the bikes to stations by rewarding free time for their next rides.

為了處理這些問題,該公司想到一個辦法:鼓勵人們將自行車歸還至站點,并在他們下次使用時獎勵免費用車時間。

Now, Chinese service operators are also trying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For example, Mobike sets a 100-point credit score for each user, with points taken in the case of bad behavior. Once a score drops below 80, bike rental is increased to 100 yuan per 30 minutes, up from 0.5-1 yuan.

現在,中國的服務經營者們也開始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舉個例子,摩拜單車為每個用戶設定了100分的信用值,行為不當將會被扣分。當信用值降到80分以下,自行車租賃費用將會從每30分鐘0.5-1元上漲到100元。

共享單車大火,中考化學物理如何命題?

化學

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元素的簡單分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

1.共享單車是綠色出行的交通工具,根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錳屬于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②制造鋼質輪圈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這屬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學”)性質.

③材質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④在______(填“潮濕”或“干燥”)的空氣中,自行車的鐵質部件更易生銹.

解:

①錳屬于金屬元素,故填:金屬.

②制造鋼質輪圈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這屬于物理性質,故填:物理.

③輪胎是橡膠的,橡膠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填B.

④在潮濕的空氣中,自行車的鐵質部件更易生銹,故填:潮濕.

2.共享單車作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輕便靈活,又符合環保要求,如圖是一款自行車的示意圖.

(1)所標物質中,屬于金屬、合金的是,含有的金屬元素是.

(2)車架表面刷漆主要是為了防銹,其原理是;請再提出一條可延長自行車使用壽命的建議。

(3)當今自行車外形美觀,材質輕便、牢固,除了代步,還可以作為健身工具.由此你對化學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有何感想?.

解:

(1)鋼或不銹鋼;鐵。

(2)隔絕空氣(或氧氣)和水;保持表面潔凈干燥或涂油等。

(3)化學可以提高人類生存的質量或化學能美化人類生活等。

物理

考點1:聲

1.自行車的車鈴聲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有的自行車在行駛時會產生雜音?

答:自行車車鈴的把手經過手的撥動,帶動齒輪轉動,齒輪使帶有彈簧錘的軸旋轉起來,彈簧錘敲打鈴蓋,金屬鈴蓋發生震動,發出聲音因為振動的物體能發聲,若用手按住鈴蓋,鈴聲振動就會停止。自行車有些部位零件松動時,騎行時引起振動也能發聲。

考點2:摩擦力

1.自行車車輪胎、車把套、腳踏板以及剎車塊處均刻有一些花紋,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車軸處經常上一些潤滑油,以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

3.所有車軸處均有滾珠,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來減小摩擦,轉動方便。

4.剎車時,需要攥緊剎車把,是通過增大壓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

5.緊蹬自行車前進時,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樣嗎?自行車由于慣性前進時,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樣嗎?為什么?

答:緊蹬前進時,方向不一樣;由于慣性前進時,方向一樣。因為緊蹬自行車前進時,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車前進的動力,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車前進的阻力;自行車靠慣性前進時,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這兩個力均是自行車前進的阻力。

6.人騎上自行車時會發現車胎變癟,同時車胎會在路面上留下印痕,這表現了力的哪一個作用效果?

答: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考點3:慣性

1.當人騎自行車前進時,停止蹬自行車后,自行車仍然前進,若不繼續施力,它最終要停下來,為什么?

答:當不蹬腳踏板時,自行車還會繼續向前運動是由于自行車具有慣性。若不繼續施力,它最終要停下來,是因為自行車受到了摩擦阻力,改變了運動狀態,速度逐漸減小。

2.當人騎自行車快速前進時,若緊急剎車,一般情況下為什么不要先捏緊前剎車? 答:快速行駛的自行車,如果突然把前輪剎住,后輪就會跳起來。這是因為前輪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運動,但車上的人和后輪沒有受到阻力,由于慣性,人和后輪要保持繼續向前的運動狀態,所以后輪會跳起來。不能單獨用自行車的前閘剎車,否則會出現翻車事故!

考點4:壓力壓強

1.在車軸擰螺母處要加一個墊圈,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以減小壓強;自行車的腳踏板做得扁平,來增大受力面積,以減小它對腳的壓強。

2.自行車的車座為什么要設計成較寬大的“馬鞍形”?

答:設計成較寬大的“馬鞍形”,可以增大人與車座的接觸面積,減小對人臀部的壓強,讓人騎行時感到舒服些。

3.在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輪胎內的氣體為什么不能充得太足?

答:這是為了防止自行車爆胎,因為對于質量、體積一定的氣體,當溫度越高時,壓強越大,當壓強達到一定程度時,若超過了輪胎的承受能力,就會發生爆胎的情況。

4.一般情況下,充足氣的自行車輪胎著地面積大約為S=2×10cm×5cm=100;當一個成年人騎自行車前進時,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大約為650N,計算出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約為多少?

解:p=F/S=650N/0.01=6.5×Pa。

考點5:簡單機械知識

1.杠桿知識 A、控制前輪轉向的杠桿:自行車的車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轉動自行車前輪,來控制自行車的運動方向和自行車的平衡。

B、控制剎車閘的杠桿:車把上的閘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車閘以較大的壓力壓到車輪的鋼圈上。

2.功和機械能的知識運用

A、根據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費距離。因此人們在上坡時,常騎“S形”路線就是這個道理。

B、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如騎車上坡前,人們往往要加緊蹬幾下,就容易上去些,這里是動能轉化為勢能。而騎車下坡,不用蹬,車速也越來越快,此為勢能轉化為動能。

例題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車胎打氣時,不一會兒氣筒壁就會熱起來,為什么?

共享單車使用步驟范文第5篇

關鍵詞:大學生 共享單車 調查 對策

一、共享單車“風靡校園”后的當下境遇

共享單車未進入大學校園前,大學校園內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單車,但卻一直存在著一個長期未能解決的“買車、修車和丟車”問題。面對這種困窘,受Uber和Airbnb的啟發,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戴威與4名合伙人共同創立ofo,提出“以共享經濟+智能硬件,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 ”的理念,并于2015年在北京大學校園投放共享單車,時至同年5月,北京大學校園投放共享單車超過2000輛,給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出行帶來便利,也為投放者帶來較好的投資回報。共享單車的發展前景及帶來的可觀收益,投資者趨之若鶩,216年共享單車得以快速發展,各色各樣的共享單車投放到大學校園,進而擴展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以至于共享單車投放出現“泛濫”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除摩拜和ofo外,2016年投放到大學校園和城市的新品牌共享單車多達25個,其中不包括共享電動自行車和小汽車。共享單車規模擴張的同時,各種配套設施不健全,使用者素質參差不齊,大量共享單車被破壞或私藏等問題隨之產生,加之各品牌共享單車之間激烈的無序競爭,導致許多單車品牌公司紛紛倒閉,共享單車的生存境遇堪憂,出現這種結果是創建者始料未及的。

在私家車盛行的年代,共享單車的出現帶動了系列產業的發展,也為人們“解決一公里”問題提供諸多便利。但面對如此“泛濫”之亂象,共享單車能否持續發展下去,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共享單車使用出現的諸多不文明現象,也為市民所詬病。為了解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使用共享單車的情況,探究共享單車在校園“泛濫”和遭到詬病的原因,圍繞“是否了解共享單車”、“是怎么知道共享單車”、“日常生活中是否會使用共享單車”、“是否贊成共享單車這種模式”、“看到共享單車正在被不文明使用是否會出言制止”、“碰到過那些共享單車使用的不文明情況”、“如何看待惡意破壞共享單車的人”、“如今共享單車所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及“是否希望共享單車進一步發展”等問題,我們在南京市XXX大學部分學生中開展調查,通過分析調查情況,以期為校園共享單車的健康運行尋找相關解決對策。

二、大學校園共享單車使用的現狀

近年來,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出現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同時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喜歡并習慣于騎共享單車出行。伴隨著共享單車風靡校園,共享單車使用中的的諸多不文明現象隨之出現,引起人們對“共享單車使用不文明”現象的審視與思考。我們對南京三江學院54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效問卷為539份),了解到校園大學生使用共享單車的諸多情況:

(一)深受歡迎

“以共享經濟+智能硬件,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 ”的共享單車運行模式,解決了學生校園出行問題,深受學生歡迎。調查中發現,有95.36%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贊成共享單車這種模式,有54.73%的被調查者認為共享單車是一種長期模式;與此同時,有90.91%的被調查者支持共享單車繼續發展,這種調查結果充分反映共享單車在大學生中接受度較高。

(二)成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共享單車進入校園之后,愈來愈多的學生使用共享單車上下課,他們對共享單車的依賴越來越大,對共享單車也有基本了解。從調查來看,有87.2%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了解共享單車,24.49%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日常出門會經常使用共享單車,有59%的表示他們日常出門偶爾使用共享單車,這些數據充分說明共享單車在大學生中普及度較高。

(三)使用不文明現象種類繁多

共享單車在中國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投放運行的同時便出現一些不文明現象,而且隨著共享單車的無序發展,不文明現象種類愈來愈多,嚴重影響到共享單車的健康發展。從被調查者反映來看,在共享單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不文明現象見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共享單車使用中的不文明現象主要有:遇到“有毒二維碼”,被惡意騙錢;共享單車占道,破壞交通秩序;共享單車被私鎖;共享單車被惡意破壞;因別人亂停而找不到車等種類,其中有70.32%的被調查者碰到過共享單車被私鎖,有79.78%的碰到過共享單車被惡意破壞,有59%的被調查者碰到過因別人亂停而找不到車。以上情況也說明,共享單車使用過程中碰到不文明現象的機率較高。換言之,共享單車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文明現象的機率較高。

(四)制止使用不文明現象未達成共識

大學校園里的共享單車使用不文明現象普遍存在,但大學生們對不文明現象的態度各異。調查中發現,有48.98%的被調查者表示,如果他們看到共享單車不文明使用的現象,會視情況而制止;有14.66%的表示他們不會制止,只有36.36%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會制止。這些數據說明,大學生在碰到不文明使用共享單車現象時,大多保持中立的觀望態度,大多不愿意挺身而出來制止不文明現象。對不文明現象聽之任之,甚至有的加入到不文明使用共享單車者行列,共享單車不文明使用現象更加嚴重。

(五)未來運行面臨窘境

共享單車的出現,改變了校園交通出行的模式,為大學生出現帶來便捷。但共享單車風靡校園的背后,存在著諸多不文明問題,使共享單車運行面臨亟待解決的公民素養問題、隨意停放影響他人和公共交通問題、租賃點少帶來的找車麻煩問題,及共享單車質量有待提高等諸多問題。在上述這些問題中,有88.68%的被調查者認為,公民素質問題是最嚴重的問題。這也說明現,共享單車要想健康運行,提高公民素質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共享單車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率較高,且比較愿意騎共享單車出行,但在使用過程中碰到不文明現象的機率很高。令人遺憾的是,作為未來社會頂梁柱的大學生們,在碰到不文明現象時卻大部分持觀望態度,且不愿意挺身而出來制止不文明現象,這也說明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三觀”教育任重道遠。

三、共享單車使用不文明現象發生的原因

(一)政府因素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府對人民的行為起著引導的作用,但卻不能控制人民的行為。雖然政府多元視角宣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但對一些社會不文明現象缺乏強有力的社會規制,加之我國處在社會主義法制不斷健全時期,社會文明等思想素質方面的立法不夠完善,進而導致一些不文明現象未得到有效遏制。同時,共享單車作為新興事物的代表,它的出現和快速發展,政府相應的配套措施未能及時跟進,影響著共享單車的健康發展。

(二)社會環境因素

幾千年來,中國一直處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主導之下,分散的小農經濟使我們的民族一直以來都表現出社會集體意識淡薄,有嚴重的利己主義傾向。雖然經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小農經濟的狀況已完全改變,但是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依然影響著人們的外在行為,以至于影響到人們對共享單車使用的意識上,表現在追求個人方便,隨處亂停共享單車。加之,西方傳統資產階級思想中的“單純利己”的道德標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有的學生甚至缺乏敬畏意識,對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為無任何“悔意”或內疚,真正的“共享”在我國還有一段很長的過程才會實現。

(三)個人因素

我國的經濟實力在改革開放之后迅速增長,但是公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質卻沒有匹配到相應的水平。這一點除了有社會大環境的因素,還主要是因為我國的教育方向側重于“智力”方面,忽視了“德育”,或者說“德育”只是在做表面功夫,并沒有真正影響到受教育者。大學生群體也存在著社會責任意識缺失的現象。大多數學生不愿意在看到共享單車的不文明現象時挺身而出,制止不文明的現象。我們的調查顯示,在看到共享單車不文明使用現象時,只有36.36%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會上前制止。這充分說明,大學生在遇到共享單車不文明使用現象時,大多數選擇保持中立,不愿意站出來制止不文明現象,對不文明現象聽之任之。更有甚者,當周圍出現不文明的現象后,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有的大學生自我約束力不夠,還加入到不文明使用共享單車者行列之中來,導致共享單車不文明使用現象更加嚴重。

(四)共享單車公司自身因素

隨著共享單車的盛行,共享單車公司如雨后春筍一般不斷地出現,但是真正能夠存活下來的卻沒有幾家。共享單車前期基本上有三個梯隊,第一梯隊ofo、mobike,第二梯隊小藍單車、哈羅單車等,第三梯隊鄉鎮單車,但是經過今年的洗牌,其實真正做的好的只有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大都因為資金鏈斷裂而破產倒閉,第三梯隊的鄉鎮單車也因為鄉鎮居民的素質問題而很難發展。而第二梯隊的共享單車公司資金鏈斷裂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加強競爭而盲目大量投放共享單車、投放“高級車”等,卻忽視了對于共享單車管理措施的加強,缺乏對用戶行為的監管,當使用共享單車的不文明現象泛濫時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此外,共享單車的設備還需進一步更新完善。大部分共享單車公司投放的單車除了外觀其實并沒有太大差別,在定位方面的技術需要繼續更新,在設備鎖上的技術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等等。不完善的設備技術減少了使用者對共享單車做出不文明行為的難度。

四、共享單車模式健康運行的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完善管理規章制度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73.81%的大學生認為應該加強政府監督以解決共享單車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政府應站在將共享單車納入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高度,從政策上完善配套措施,加強對共享單車的監管與維護,為共享單車創造更好的運行環境,為市民創造更好的騎車出行環境和社會氛圍:一是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將共享單車的使用信用納入社會信用體系的一部分;二是建立共享單車的租用規范條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如規定共享單車的停放區域以此來減少“亂停亂放”現象;三是通過征求市民建議的方式出臺并實施針對于共享單車行業行為規范條例,提高共享單車行業的準入標準,限制共享單車的城市投放量;四是讓公安交通部門等有關部門介入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對違法違規者進行處罰。

(二)社會:加強道德和信用約束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社會應為共享單車運行提供一個較好的環境。有78.57%的大學生認為在解決共享單車的問題上應有效加強社會道德教育。為此,一要完善道德教育和加強道德實踐,多組織一些公益性活動,將做秀式的道德教育改為實踐性更強的道德活動;二要運用輿論力量,發揮媒體作用,廣泛宣傳文明使用共享單車,揭露不文明使用共享單車現象,讓使用者引以為戒;三要提供“共享單車”服務的第三方軟件,如支付寶、微信等,應增加共享單車使用信用制度,將共享單車的使用信用和社會信用聯系起來,披露一些共享單車使用的嚴重失信者;四要建立共享單車使用信用制,可以在軟件上增加信用分倒扣制度,每個人給予一定的信用分值,對不文明現象進行信用扣分,當個人信用分扣光后,將不能再使用共享單車,以約束個人的不文明行為。

(三)公民:提高個人責任意識

在我們的調查中,除了建議加強政府監督和社會道德教育的呼聲很高之外,有87.36%的人認為應加強公民個人責任意識。公民個人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如誠信、知恥、厚仁、貴和、尚勇等:一要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遇到不文明現象時勇敢地挺身而出。在使用共享單車的過程中,當發現不文明的行為時,如遇到破壞單車現象,應及時當面制止或者通過比較委婉的方式進行制止。比較委婉的方式可以是拍下不文明者的照片后在微博上@共享單車公司的官方微博或發給共享單車公司的公眾號等這類的方法;二要個人和企業同進步。個人可以不定時向共享單車公司提供一些管理上的建議,及時反饋使用過程中共享單車的不足之處或亟待改進的地方,個人與公司形成互動,為公司改進服務提供方向。

(四)公司: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作為共享單車公司,應遵從市場經濟規律,強化內部管理機制:一是出臺更為詳細的管理措施,加強線上線下的服務能力,落實對車輛停放的管理責任;二是進一步完善設備和技術,減少破壞單車的幾率;三是要求用戶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服務協議約定,做到文明用車、安全騎行、規范停車;四是確立信用記錄制度,加快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服務領域信用記錄建設,建立企業和用戶信用基礎數據庫,對企業和用戶不文明行為和違法違規行為記入信用記錄。

總之,共享單車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但也存在諸多不文明使用的行為,特別是一些居心不良者通過毀壞二維碼將共享單車據為己有的行為,人為地違背了共享單車的“共享”初衷。解決當下共享單車面臨的諸多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公民、共享單車公司聯動配合,多元發力。只有這樣,共享單車運行模式才能健康發展,共享單車便民服務的功能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偉大復興之路編委會.偉大復興之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綜合版[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年3月.

[2]馬昕鈺.共享單車亂象的治理與制度安排[J].電子商務,2018(7).

[3]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OL].比達網.

共享單車使用步驟范文第6篇

首先是共享單車的現狀,這里是朋友圈里關于共享單車的兩個段子,段子一“共享單車現在最大的困境,不是模式,不是資金,不是團隊,不是規模,而是沒有顏色可選了。”段子二“車子多了也是個愁事,每天不曉得騎哪部,話說今天該選哪輛車?”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在2017年的“上海民生民意”研究中,就上海市民對共享單車的態度和看法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本次問卷調查共訪問了2079個有效樣本。大多數市民(62.1%)對共享單車所帶來的便捷性、環保性給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有42.5%的市民對部分使用者素質較低、有意損壞或據為己有感到擔憂,還有29.3%的市民認為“共享單車違規停車,擾亂正常秩序”。此外,23.0%的市民認為“單車增多,占用有限社會資源”,20.7%的市民認為“同行惡性競爭,降低用戶體驗”,還有14.7%的市民認為“單車發展不夠,數量不足”,另有6.9%的市民認為“要使用時尋找空閑單車不方便”。

接下來是共享單車引發的不良社會現象。 1.隨意停放

使用者隨意停放,堵在商店門口,放在胡同里,或者在公交站放置堵路,還有停在樹上、自己家里,甚至還有有人把單車停在了電線桿上。 2.違規使用

有人把號碼牌掰掉,據為己有。還有隨意改裝,還有改裝成“坦克”駕著玩具機槍,還有自己噴漆?,F在新聞報道,9歲小孩把82歲老太太撞倒,也有12歲小孩被共享單車撞后離世,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還是違規使用(12周歲以下不能騎自行車上街)。 3.故意損壞

有故意拿刀子劃開車胎的,也有直接將共享單車扔在河里的。據統計,摩拜單車平均每四輛就有一輛被損壞。中央1套曾播出,有人在座位上扎了大頭針。這讓我聯想到博弈論中的“工地悲劇”,即草場對大家開放,都養牛羊,那么整個草場就遲早會崩潰,最后誰都不能在草場上玩,這是因為社會的使用者沒有達到高度自律。 4.公車私用

公車私用最普遍的現象就是上私鎖 ,“共享”變成“獨享”,別人想騎也沒法騎了

5.單車詐騙

不法分子偽造摩拜、hellobike等多家品牌共享單車的二維碼,設置的轉賬金額有299元、199元、99元三種,并隨機粘貼在相應的共享單車上,來騙取他人錢財.

接下來這幾張照片是各位家長用共享單車花式載人,而這些載人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由此我們很容易會提出這樣一個疑問,騎共享單車受傷是誰的責任?當然,這個問題要視情況而定。

第一種情況是:如果使用人行駛中發生交通事故,應當由行為人或者事故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車輛本身投保了責任保險,按規定由保險公司賠付。

第二種情況是:使用人在使用單車時發生的事故是由于車輛本身的質量缺陷問題而導致產生的,租賃人可以向單車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提起訴訟和索賠請求。

第三種情況是:共享單車被他人惡意損壞或者上一手使用中產生損壞,而導致下一手租賃人使用發生事故或損壞,按照法律規定可以依法追究上一手行為人的侵權和賠償責任。 下面這幾張圖片是各種形式的破壞共享單車,由圖可得,共享單車也逃不過被“淹死”被“吊死”的宿命。

講了這么多社會不良現象,想畢大家都審美疲勞了,那我接下來說說補牌俠們的日常,即使不是每天都能碰到壞車,但兩三天總能碰見一次,她們都會隨身攜帶馬克筆 ,“破譯”出牌號就寫上。

關于單車的未來,需要個人,企業,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 個人,概括起來就八個字,宣傳,教育,習慣,成長。

針對企業,我想說的是,企業在投資前,投資者必定已經做了很多的財務模型,很多風險都考慮到了,但最重要的是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損耗。如同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只有自己強大才能大魚吃小魚,否則只會被淘汰。在企業方面,我想強調的是管理優化,科技先行。

例如: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圍欄。過去杭州,一個員工管理50個車,但現在摩拜員工一個人可以利用大數據管理上千輛。通過芯片發射信號覆蓋的技術,在這個“電子圍欄”區域內由藍牙發射器發出信號與共享單車進行連接,隨后就會允許用戶進行正常的結束計費,如果共享單車停在區域外沒有連接上的話,就無法結束計費。若是在2小時之內沒停到“電子圍欄”之內,還會收取人工搬運費。,“單單把共享單車停放這個問題放到人行道上是不行的,畢竟人行道是公共路權,不是說你立了個電子圍欄就屬于你的地盤了,到了后面同樣也是無法管理”。所以,我覺得,是否可以設立一個部門,專門用于發放共享單車的藍牙芯片,做到芯片統一,那么在這個特定的區域內,任何品牌的單車都可以停放。

政府,綜合起來就是,開放經濟,加強監管,強化服務。

上一篇:高溫中暑應急預案范文下一篇:關于愛的主題作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