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奶牛養殖的生態經濟論文范文

2023-12-31

奶牛養殖的生態經濟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概述了生態養殖的概念和國內生態養殖的主要模式、方法及發展策略。

關鍵詞 畜禽;生態養殖、發展對策

文獻標識碼A

1 生態養殖概念

生態養殖的核心主張是遵循生態學規律,將生物安全、清潔生產、生態設計、物質循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體,發展健康養殖,維持生態平衡,降低環境污染,提供安全食品。生態養殖是一種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可持續畜牧業發展模式。

生態養殖的概念在中國已經被提出了近20年,但理解上差異很大,大致上可以分為2種:廣義的生態養殖和狹義的生態養殖。廣義的生態養殖就是“農-林-牧-漁”模型,種養結合,相得益彰,以自然生態為基礎,發展循環經濟,提升綜合生產效益。常見的如“豬-沼-果”,“桑-豬-魚”等??梢哉f這是前20年生態養殖的主流,這種模式更準確的定義應該是“生態農業”,或者是“以養殖業為基礎的生態農業”。而狹義的生態養殖則明確定位于牧場,原則上并不涉及農業林業等范圍,其生態理念及生態技術實施的核心就是牧場,從而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生物安全牧場、食品安全牧場、環境友好牧場、生態循環牧場、低耗高效牧場??梢哉f狹義的生態養殖才是當前養殖業最迫切需要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是養殖業擺脫污染、浪費、生物危機和惡性循環局面,走健康養殖業道路的必然選擇。

2 生態養殖模式

2.1自然放牧與種養結合模式如林(果)園養雞、稻田養鴨、養豬-果樹等。主要通過林木、果樹、作物等植物種植與畜禽養殖結合,從而有效解決并利用畜禽糞便,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減少化學物質對環境的污染,減少藥物殘留,保持林果園良好的生態環境,或自然放牧利用昆蟲、蟲蟻喂雞鴨,以生產優質果品和畜禽等無公害農產品。

2.2

立體養殖模式

立體養殖能夠促進農業的生態化發展,實現挖潛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①“雞-豬-蚯蚓、蠅咀-雞、豬”模式:以雞糞喂豬,豬糞養殖蚯蚓、蠅咀等低等動物,蚯蚓、蠅咀生產蛋白飼料粉,其粗蛋白含量高達60%以上,用來喂雞或豬,飼養效果與豆餅相同,更重要的是,蚯蚓、蠅咀體內含有甲殼素和抗菌肽,可以大幅提高豬、雞、鵝等家畜對疾病的抵抗力。該模式既節省了飼料和藥物的投入,又使雞糞得到了循環利用處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明顯;②“雞-魚、藕”模式:架上養雞,架下魚池,池中養魚、植藕;③“水禽-水產-水生飼料”模式:壩內水上養鵝鴨,水下養魚蝦,水是養殖浮萍,同時,壩上還可養豬雞。還有“豬-沼-果(林、草、菜、漁)等模式,都是非常好的立體養殖模式。

2.3

以沼氣為紐帶的種養模式畜禽養殖糞便在沼氣池厭氧環境中可通過微生物的分解轉化產生沼氣、沼液、沼渣等再生資源,沼液、沼渣可用來生產生物有機肥,同時沼渣還可用于蚯蚓、蠅咀等低等動物養殖,養殖后的低等動物用于生產優質蛋白飼料和提取傳統抗生素替代品、生物營養保健液、飼料添加劑等產品;生物有機肥用于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和種植果、草、花卉等。從而形成以“畜禽養殖一果、蔬、草、花卉-蛋白飼料開發、抗生素替代品研發”的綜合利用生態鏈。

3 生態養殖技術

3.1資源化利用技術養殖蚯蚓、蠅咀等低等動物:蚯蚓和蠅咀等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富含人體和動物所需的各種天然氨基酸和抗菌肽。在西方許多國家,早就有運用人工養殖蠅咀和蚯蚓處理養殖場糞便和城市生活垃圾,再以蠅咀和蚯蚓加工生產蛋白飼料,利用蠅咀和蚯蚓富含氨基酸和抗菌肽的特性來飼養經濟動物和開發抗生素替代品和生物保健品。利用畜禽糞便、農作物副產品等農牧廢棄物飼養蚯蚓、蠅咀,再飼養畜禽,既能降低這些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還能把養殖后的糞便用于生產優質生物有機肥,用于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低等動物飼養畜禽可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提高畜禽蛋白含量和氨基酸水平,提高畜產品品質;同時還可深加工,開發人體和動物所需的生物營養保健品、抗生素替代品和飼料添加劑。因此,加強對畜禽養殖糞便、農作物副產品、低等動物養殖的研究是提升生態養殖水平,實現畜禽養殖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3.2畜禽糞尿處理

3.2.1

營養調控畜禽日糧配方。通過研究畜禽所需的最佳日糧配方及研究環保型飼料添加劑,可以降低糞便中吲哚、硫化氫、氨氣等有害氣體和糞便的排泄量,起到生物除臭和節料減排的作用,對于改善養殖環境十分有利。

3.2.2綜合利用畜禽糞尿。沼氣化處理技術采用現代生物發酵工程技術,以畜禽廢棄物為原料,配以多功能發酵菌,通過厭氧發酵和連續池式發酵,使畜禽養殖廢棄物通過有益微生物的處理,經過除臭、腐熟、脫水等一系列化學反應、最終轉變成沼氣和活性生物有機肥,使之無害化、資源化。

3.2.3采用生物和化學的方法處理污水。生物處理模式就是利用微生物將糞尿中復雜的有機物降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和合成微生物體,達到處理糞尿、污水,保持自然環境的目的。生化處理模式,從采用的工藝技術來看,有厭氧處理、好氧處理、厭氧+好氧處理等,占地少、適應性廣,但投資大、能耗高、運轉費用高。

3.2.4采用新型的環境保護型的畜禽舍。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和先進糞尿回收工藝技術,對產生污染的環節實行全程控制。

4 對策

(1)因地制宜,從當地環境實際出發,探索循環規律,找出良性生態循環的養殖模式,以獲取最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立適合生態養殖業發展的創新機制。完善有關的法規制度和有效發展機制。提高集約化養殖環境控制能力,加強設施建設,建立生態型養殖小區,實現糞污零排放。

(2)積極開發生態飼料,開發微生態制劑和中草藥添加劑,逐漸向有機養殖業方向發展。必須將畜禽日糧配合納入整個生態系統,使畜牧業逐漸走上生態型畜牧業的軌道。通過營養調控提高營養物質的利用率,降低廢棄物的排泄量,研究開發新型的綠色飼料添加劑。

(3)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糞便資源的分層次多元化作用。改變直接利用畜禽糞便喂畜禽的做法或利用沼液作飼料,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某些有害物質的超標。集約化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糞便量大,可利用干清糞工藝,將堆肥、厭氧發酵、制作生物有機肥等技術結合起來,通過綜合利用開發,生產商品有機肥及配制有機無機復混肥和基質肥,包括生物好氧發酵制造高效活性有機肥、各種栽培基質和營養土,或經過無害化處理之后作為再生飼料,從而實現畜禽糞便資源的分層次多元化利用。

(4)增強共生系統,發展蠅蛆、蚯蚓等食物鏈環節,研究和開發再生利用資源,將畜禽糞便、秸稈轉化為高蛋白質的動物飼料。專家預測,人工生物鏈將有可能作為生物工程取代現有的飼料工業生產體系,并作為環保產業的一部分在我國獲得長足發展。加強人工生物鏈這·薄弱環節,研究生物鏈上的生物群落,挑選出易于生產的品種,強化培育,形成新的產業鏈,使飼養的動物獲得比自然界更優越的環境,更加充足的餌料,從而降低飼養成本并獲得優質高產。

奶牛養殖的生態經濟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生態雞就是利用林區、荒地、果園的生態環境,飼養本地雞或土雜雞,舍飼和林地放養相結合,以自由采食林間昆蟲、雜草為主,人工補飼有機飼料為輔,呼吸林中空氣,飲山中無污染的河水,夜間舍內寄宿的生產模式生產出來的商品雞。由于雞只能捕食大量昆蟲和天然野生草籽,使雞的飼料消耗少,成本低,飼養生態雞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新疆地域遼闊,草原、林區、荒地多,有清新的空氣,沒被污染的環境,有雞能夠捕食的大量昆蟲和天然野生草籽,是飼養生態雞的極佳地域。本文試就此做一探研。

關鍵詞:生態雞;養殖;探研

導語

生態雞養殖是一種與現代化籠養不同的,完全回歸自然,實行野外放牧的飼養方式。以選用良種雞為基礎,采取圈舍棲息與山地放養相結合,以自由采食昆蟲、嫩草和各種子實為主,人工補飼配合飼料為輔,讓雞在空氣新鮮、水質優良、草料充足的環境中生長發育,以生產出綠色天然優質的商品雞及其蛋品。新疆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成為生態雞養殖的良好地域。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地域優勢在新疆養殖好生態雞呢?

首先,要選好場地。養殖生態雞要選擇生態環境優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園田野等適合放牧的場地飼養。場舍周圍要求5公里范圍內沒有大的污染源,有豐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過25°為宜,且背風向陽、綠樹成蔭、水源充裕、取水方便。如果是規模養殖還要求道路交通和電源有保障,便于飼料和產品運輸和加工。雞舍和運動場的設計標準,雞舍一般按照每只雞0.1平方米,要求架養棲息;運動場按每只雞1平方米計算,運動場周圍最好用竹籬和塑料網圍起來。

其次,是選準品種。生態雞養殖選用的品種事關養殖的效果和成敗,品種選用恰當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和經濟效益,反之則會前功盡棄。因此,在生態雞養殖品種選用上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生產需要來選擇,一般肉用雞種、兼用型雞種和蛋用雞種的公雛及草雞都可作為生態肉雞品種,可因地制宜選擇,但通常以兼用型雞種最好。

再次,選擇合適的育雛季節。擇時育雛生態雞的飼養必須選擇合適的育雛季節,以利于生態雞的放牧飼養。按照新疆的氣候特點,一般最好選擇3月~6月份育雛。因為這一時段氣溫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雞的生長發育,有利育雛成活率的提高。同時,春雛生長發育完全,性成熟早,產蛋持續時間長,個體較大,尤其早春孵化的雛雞更好。春孵化的雛雞到中雞階段,由于氣候溫暖,環境適宜,舍外活動時間長,使雞可得到充分的運動與鍛煉,因而體質強健,天然放牧采食,抗御自然和預防天敵的能力強。

第四,科學地人工補料。生態雞養殖人工補料必須科學,用于生態雞人工補料的飼料必須是天然有機飼料,在種植生態雞飼料時,必須按有機食品生產的要求操作;生產有機配合飼料必須按生產有機食品的標準執行,生產過程中嚴禁添加各種化學藥品;購買商品飼料必須選用正規飼料廠家生產的不含任何化學藥物、生長激素的全價飼料,以保證生態雞的品質。在育雛和育成階段,要按照雞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保證雛雞、育成雞和成年雞的飼料供給和補充。

第五,注重放養訓練。生態雞的放養訓練是飼養中的關鍵環節,要從幼雛抓起。雛雞在舍內飼養4周后,體重達到200克左右,此時改為有草地、有圍欄的場地散養,有目的地訓練雞條件反射,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雛雞聽到人為的聲音就回來吃食飲水。此時應抓住時機訓練雞群覓食飼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經過約4周~6周訓練,雛雞形成了條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大大提高。抓好育成階段的飼養管理,從8周齡~20周齡為育成期,育成階段的任務是充分訓煉雞只的胃腸消化能力和捕食食物能力,力求雞群均勻度好,健康水平高。雞個體重達到500克左右時,已具備了放養的基本條件,可以把雞群散放到預先圈定的放牧場地,開始雞的自然生態飼養,讓雞群在開闊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蟲,尋覓草子,啄食嫩草。

第六,搞好安全防范。新疆地區鷹、黃鼠狼、山貓、狐貍、蛇這些雞的天敵時有出現,在生態雞放養過程中的安全防范工作一定要把預防鷹、黃鼠狼、山貓、狐貍、蛇等天敵的危害做為安全防范的重點。一般山地自然生態環境越好,天敵活動也就越頻繁。預防天敵可以采用以下三種辦法:一是用尼龍網把放牧場圍罩好,并有專人值班,隨時發現進犯天敵,并實施驅逐,防患于未然;二是飼養并訓練好家犬,以利其特殊本領“看山護雞”,減少損失;三是在牧場邊境人為布設如草人等防護物迷惑和驅趕天敵,以防止鷹、黃鼠狼、山貓、狐貍對雞群的襲擊,以確保生態雞放養安全。

第七,加強疾病防控。生態雞的生長期以放養為主,大部分時間在野外活動,且生態雞生長期相對較長,一般需要4~5個月,隨時都有可能傳染各種疾病。為此,必須切實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工作。雞疫病防治“重”在防,“貴”在早,從出雛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種雞馬立克氏疫苗。同時,要在獸醫的指導下,做好雞新城疫、雞支氣管炎、禽流感、禽霍亂、法氏囊、雞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還要注意及時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療,以保障生態雞健壯成長。

結論

在新疆養殖生態雞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有遼闊的地域;有草原、林區、荒地多;有清新的空氣,沒被污染的環境;有雞能夠捕食的大量昆蟲和天然野生草籽,是生態雞養殖的良好地域。只我們講究科學,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就一定能在新疆養殖好生態雞。

奶牛養殖的生態經濟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生態豬;養殖技術;養殖模式

引言

在使用生態豬養殖技術進行養殖時,必須具有綠色、無污染的特點,通過使用綠色飼料與食物喂養生豬,使用科學、合理、有效的養殖模式,對生豬的健康有一定保障。生豬所吃的飼料中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將生豬的糞便作為農作物的肥料,可以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將農作物喂給生豬,這樣就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循環,減少環境污染的情況,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

一、生態豬的科學養殖技術

(一)配置有機飼料,減少化學飼料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推進,養殖戶在養殖生態豬時,喂給生態豬的食物都是有青草、玉米、蔬菜等有機農作物,這與傳統的生豬養殖技術有很大的區別,對于生豬的生長速度并不重視,但對生豬的肉質有高的要求。在進行生豬飼養過程中,通過不同生長階段喂養不同的營養物質,并且對有機飼料進行重新配置,可以向飼料中加入對生豬有利的微量元素,但是其中不能還有化學元素,飼料中含有化學成分會影響生豬的豬肉質量。因此,養殖戶可以對豬飼料使用科學技術進行研發,改變豬飼料的成分,提高生豬的體能以及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與此同時,養殖人員在配置飼料時,應該加強青草、玉米等農作物的成分,提高飼料的品質,從而使生豬健康成長。

例如,為了在呼吸道疾病傳染季節提高生豬的免疫力,養殖人員在配置飼料時,將具有微量元素物質添加飼料中,提高生態豬的抗病能力,保證生豬豬肉的質量。

(二)保證生豬的健康,提高養殖管理模式

生豬種群之間的健康鏈可以保證生豬后代的健康,為培養抗病能力強的生豬奠定了一定基礎。在生態豬養殖時,養殖人員要引進健康的種豬,將引進的生豬進行隔離、消毒、檢測等工作,防止出現病豬的情況。當母豬生產后,養殖人員需要保證母豬的健康,如果出現意外,需要將母豬進行隔離,從而保證豬種的健康。除此之外,養殖人員應該定期對養殖區進行清潔,對養殖區進行病毒防護,加強養殖區的衛生環境,這樣可以保證生豬的健康。與此同時,對進入養殖區的養殖人員進行消毒,禁止外來人員進入生豬養殖區,避免病毒進行生豬養殖區,致使生豬感染上病毒,產生疾病。因此,養殖人員需要對養殖區進行消毒和清潔,保證養殖區的衛生環境,避免生豬染上疾病,這樣可以保證生豬的健康。

(三)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體系

在生豬容易染上呼吸道傳染疾病的高發季節,養殖人員可以進行疾病預防,使用防治結合的方法進行疾病防控,養殖人員可以根據真實的養殖情況,制定出一個科學合理的免疫體系,并且將其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嚴格按照免疫系統進行養殖生豬,最大程度地增強生豬的免疫能力。在養殖生豬時,禁止使用抗生素等化學藥物進行疾病預防,可以對生豬使用中醫藥進行預防,通過這種傳統的治療方法,并且加入少許的獸藥進行疾病防治,進行科學合理的用藥。

二、生態豬的科學養殖模式

(一)養殖戶單獨養殖模式

我國人口龐大,其中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很大比例,也是生豬養殖的重要區域,但是,農村人民由于自身資金不足,致使生態豬的養殖規模始終處于低級階段,無法進行擴大,并且農村的交通條件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不利于對生豬進行大量養殖,不利于生豬的健康發展,阻礙了生豬養殖規模的發展。因此,要想解決這一問題,農村生豬養殖戶可以通過提高自身資金,并且將土地資源進行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將土地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建造出具有農村特點的生豬養殖場,并且為生豬提供綠色無污染的有機飼料,根據農村的生態環境可以看出,農村生豬養殖戶的獨立養殖模式具有很好的發展前程。

(二)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合作模式

在進行生態豬養殖時,有很多的養殖模式,比如,企業與農戶之間可以形成合作關系,企業為農戶提供資金支持、技術支持,農戶擁有充足的養殖資金,先進的科學養殖技術,可以培育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強的生豬種類。但是,企業也有不足之處,企業人員缺乏綠色無污染有機飼料的購買途徑,無法保證飼料的安全與質量。因此,企業要與農戶進行合作,通過互幫互助的方法進行生豬養殖,企業為農戶提供充足的資金與先進的科學技術,而農戶為企業提供天然有機無污染的綠色肥料以及充足的場地,二者進行合作,可以保證生豬豬肉的質量,這種合作模式可以促進生豬養殖模式的健康發展。

(三)圈養與散養的結合模式

養殖生態豬需要高質量的生態環境,養殖戶在進行生豬養殖時,可以將圈養與散養進行結合,以這種模式進行養殖可以保證生豬豬肉的品質。養殖戶在進行生豬養殖時,可以承包大面積地草地,在承包范圍中建立圍欄,既可以將生態豬的活動范圍固定下來,也為生豬提供了大量的活動區域,生豬通過不斷運動,既可以增強免疫力,也可以提高肉的質感。在承包的活動區域中,生豬可以從中獲取促進自身健康發展的有機食物,這樣有利于生豬的成長以及品質。與此同時,養殖戶也可以將生豬糞便作為農作物的有機肥料,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次數,可以保證生態環境的發展,減少土地的污染,從而保證生豬處于綠色無污染的狀態。圈養與散養相互結合的生豬養殖模式,不僅幫助養殖戶節約了成本,也將各種資源的價值充分地發揮出來,提高了資源的有效率。同時,也減少生豬養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可以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

(三)進行立體化養殖模式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養殖行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而生態豬的養殖模式逐漸具有智能化與高效化,其中立體養殖模式已經成為生豬養殖模式的重要選擇之一。傳統的生豬養殖模式具有一定的單調性與單一性,而生豬的糞便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可以選擇立體化養殖模式進行生態豬養殖,將其糞便進行合理利用,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立體化生豬養殖模式與動物界的食物鏈有很強的相似性,根據食物鏈的發展規律,可以在生豬養殖體系中加入沼氣池與禽類,將生豬養殖模式以系統的模式進行循環發展,從而提高生豬的養殖效率,促進生豬養殖業的長遠發展。

三、探究與建議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對生活中衣、食、住、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對生豬豬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對生態豬的豬肉質量也提出高要求。生態豬的養殖技術已經成為養殖行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使用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可以提高生豬養殖的效率。因此,養殖戶應該意識到養殖技術的重要性,將科學的養殖技術進行大量推廣,而相關部門可以派遣專業養殖技術人員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從而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水平。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也在快速發展,養殖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進行生豬養殖過程中,要保證生豬豬肉的品質,提高豬肉的質感。除此之外,養殖戶也要保證周圍的生態環境,使用科學合理的生豬養殖技術來提高生豬的質量。同時也要將生豬養殖模式進行優化與完善,通過進行嚴格的養殖管理模式,保證養殖區的生態環境,對生豬進行疾病預防,就可以提高生豬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從而促進生豬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小林. 關于生態豬養殖技術與養殖模式探析[J]. 畜禽業,2021,32(08):41-42.

[2]李習健. 長陽縣生豬養殖產業生態化發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9.

奶牛養殖的生態經濟論文范文第4篇

鐘玉平,扎蘭屯市成吉思汗鎮古里金村一名普通的農民黨員。近年來,精明能干的他,創辦了鐘氏生態土雞養殖基地,成立了鐘氏生態土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全村農民發展小笨雞養殖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名普通黨員的風采。

大膽創新 構筑生態養殖

多年來,鐘玉平不斷多方探索致富路,靠著靈活的頭腦,既發展奶牛養殖業,也承包過荒山,開辦過果園,逐漸走上了富裕路。但他并不滿足現狀,總想開拓新的致富門路。通過長期觀察,他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健康,小笨雞以其綠色、口感好受到人們的青睞。他從這里受到啟發,發現了商機,于2004年開始試養小笨雞,每年都要飼養幾百只,經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失敗和總結,到2007年,他已經掌握了小笨雞飼養的各項技術,探索出一整套傳統養殖與現代科學管理相結合、笨雞自然放養與生態環境改善相結合的方法。2009年,他在自家承包的荒山上建立了鐘氏生態土雞養殖基地,占地面積500畝。在這片荒山上,他栽植各類樹木400畝,種植各類中草藥57種。他所飼養的小笨雞就在樹陰下、青山綠草鮮花間啄蟲覓食,初步形成山上有樹、樹下有草、草中有雞、雞旁有蟲、雞后有蛋,林、禽、蟲、草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生態鏈條。使他所養殖的小笨雞達到了純綠色的標準。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他為自己養殖的小笨雞申請注冊了“布特哈”商標,養殖規模由2008年的2000只擴大到2011年的2.3萬只,從單一養殖本地笨雞發展到養殖烏雞、火雞、大骨雞等六大類十個品種。開發了“鐘氏生態土雞”肉蛋系列產品?!扮娛仙鷳B土雞”以其綠色無污染的生長環境和優秀品質,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與歡迎,遠銷至北京、上海等地。鐘玉平先后多次榮獲市“十佳農村科技致富示范戶”、“優秀黨員”等稱號,深受鄉親們的信任和愛戴。

情系鄉鄰 引領群眾致富

“鐘氏生態土雞”采用“林禽互補、立體生態循環”模式,農戶放養易管理、投資小、見效快。非常適合農村婦女、年老體弱等農村剩余勞力從事生產。所以,主動請求養殖生態土雞的農民越來越多。對此,鐘玉平總是來者不拒,熱情接待和指導。他常說:“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绷钏麩o比自豪的是,在他的帶領下,通過在信息、技術、銷售上給予鄉親們的支持,使幾百人走上了養殖小笨雞的致富路。2009年,他申請成立了“鐘氏生態土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鐘氏生態土雞養殖基地為龍頭,并以其獨特的養殖方法和生產模式,以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和帶動農民發家致富為目標,發揮本地自然資源優勢,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生產自然、綠色、無污染的禽、蛋產品。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不斷壯大,入社的養殖戶遍布扎蘭屯市多個鄉鎮,并且發展到阿榮旗、牙克石等毗鄰縣市。2011年,他帶領的118戶農民,養殖出欄土雞23萬只,實現交易額1035萬元。2012年,入社農民發展到150余戶,總計放養30萬只,預計交易額將達1400萬元。并且隨著市場的開拓和養殖農戶越來越多,帶動上下游產業及養雞業直接從事人員362人,用工最多時近800人,增加人均純收入突破4000元,改造保護了荒山5000多畝,原來的荒山、荒溝、荒坡,不僅產生了巨大的生態效應,還成了農民增收的寶山。

胸懷大志 再譜發展藍圖

巨大的成功并未使鐘玉平沾沾自喜,他看到了一個更大的商機,自哈爾濱以北沒有笨雞種雞場,種蛋都是到各家農戶中零散收購,然后小作坊式地孵化,導致養殖戶花高價也難買到合格的雞雛,限制了“基地”的帶動能力。同時,“鐘氏生態土雞養殖基地”一直以來依靠自籌資金和貸款,邊生產、邊發展、邊帶動。而且,綠色無污染的“生態土雞”未得到相應的產品認證,又缺乏統一屠宰和冷藏,因此,很難和大城市的市場及高端市場對接,產品價值和價格不能對等。對此,他勾畫出今后的發展藍圖。準備投入90萬元資金,建生態土雞種雞場、孵化場、屠宰及包裝車間、冷庫等設施,并對產品進行有機產品認證。按照他的發展藍圖,“鐘氏生態土雞養殖基地”和“鐘氏生態土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年可以帶領500戶農民養殖土雞,從業人員3000人,年出欄200萬只,利潤達到4000萬元。肉蛋系列產品不但滿足本地區需要,還遠銷到東北三省乃至更遠的地區。

(作者單位: 扎蘭屯市委組織部)

奶牛養殖的生態經濟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塘是中國傳統生態農業的典型代表,其形成與演變具有特定歷史條件和驅動因素。先通過分析對照發現,太湖南岸地區在春秋末期(距今約2500年)已經具備?;~塘形成的必要條件,然后基于古代人口數據變化推斷?;~塘的形成或引入應不晚于唐朝中后期。歷史上桑、蠶、魚、羊等產業發展及其他相關資料反映,太湖南岸?;~塘經唐宋元時期逐步完善,興盛于明清時期,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萎縮。分析認為,自然條件、水利建設、政治需求、農業政策、人口增加、技術進步、經濟體制與市場環境等是推動太湖南岸?;~塘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 ?;~塘;農業文化遺產;太湖南岸;湖州;起源與演變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mulberrydyke & fishpond by the south bank of the Tai Lake

GU Xingguo1, LIU Moucheng2, MIN Qingwen2

(1.School of Environment & Natural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Key words: mulberrydyke & fishpond; agricultural culture heritage; south bank of the Tai Lake; Huzhou; origin and evolution

收稿日期: 20171228; 修回日期: 20180511

基金項目: 國家農業部農業國際交流合作項目(農辦財〔2018〕12號);貴州省林業科學院院士工作站項目(黔科合院士站〔2014〕4006)

作者簡介: 顧興國(1987),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資源經濟與生態農業。通信作者:劉某承,副研究員,liumc@igsnrr.ac.cn?!罢憬萆;~塘系統”于2014年入選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7年11月又通過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專家評審并獲得正式批準。從歷史研究的角度看,有關該遺產系統的起源與演變的認識還沒有達成一致。目前絕大多數研究主要依據?;~塘的某一形成條件來推斷起源時間,例如池塘養魚的出現[1]、溇港圩田的修建[2]、水利管理的完善[3]、商品經濟的興起[4]等。依據的條件不同而導致觀點不同,而且從單一條件出發判斷很難具有說服力,這影響該農業模式在中國和全球農業中的歷史定位。為提高研究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本文將遺產區的研究范圍擴大到太湖南岸地區,先從當前已知的?;~塘運行原理來反推其形成必要條件,然后基于此并借助相關歷史證據來論證太湖南岸?;~塘的形成時間,最后通過相關產業發展及相關資料來分析它的演變過程。

1?;~塘的生態學原理及形成條件

顧名思義,“?;~塘”意為池塘養魚和基面種桑的聯合種養模式,它在人工的調控下,成為物種互補、空間分層、時間搭配的復合生態系統。該種養模式的結構與功能具有歷史性和地域性,總結太湖南岸地區在近現代時期形成的典型模式有如下的發現:

第一,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聯系、互補共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物群落,?;~塘內部的種群之間形成較為復雜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如圖1所示,桑樹和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同時把二氧化碳、水分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等;在陸地上,桑葉用來喂蠶和湖羊,產生的蠶沙、羊糞等一部分通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成為桑樹的肥料,另一部分被投入水體,主要用來培養浮游生物;在水體中,浮游動物和鰱魚以浮游植物為食,而鳙魚以浮游動物為食,草魚、青魚需要外界水草、螺螄等投入;水體中的魚糞及未被利用的蠶沙、羊糞、飼料等落至塘底被微生物分解并與塘泥混合,通過人工返還到陸地土壤中,成為桑樹的肥料。桑樹、浮游植物等生產者與蠶、湖羊、魚等消費者,以及土壤和水體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聯合組成多個生物循環。

of mulberrydyke & fishpond by the south bank of the Tai Lake第二,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適應、相互依存。一方面,?;~塘系統內生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溫度、水分、空氣等環境因子具有明顯的空間差異性和時間周期性。?;~塘占據的立體空間垂直方向有5~6m,環境因子具有明顯變化梯度,不同梯度為不同生物所利用,例如四大家魚分別生活在水體的不同層次,符合生態位原理;太湖南岸地區季節分明,環境因子存在規律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桑、蠶、魚、羊等的生長過程適應環境的節律[5]。另一方面,環境需要生物的利用和保護,系統內消費者產生的糞便及其他廢棄物經微生物分解補充陸地和水體所消耗的肥力,同時減少甚至避免環境污染。

第三,陸地和水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婧统靥凉餐休d?;~塘生態系統,二者在自然力與勞動力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物質、能量的水陸交換?;娣N養的部分廢棄物被倒入水體,地表的土壤攜帶有機質等經雨水沖刷也進入水體,反過來池塘養殖累積的肥沃塘泥被撈、挖至陸地,為基面帶來水分、肥力等,水陸相互作用促進系統良性循環。為實現?;~塘系統的生態平衡和經濟效益最大化,基面和池塘的面積要保證一定的比例關系。若基大塘小,光照利用充分、作物產量高、消費者食物多,但塘泥相對不足,基面水肥缺乏,影響下一季作物生長;若基小塘大,養魚總量高、塘泥供大于求、單位面積作物產量高,但基面作物總量相對短缺,魚的餌料不夠[6]。此外,基塘的比例關系可以通過外界補充來調節,但過多的外部投入可能會導致生產成本增加、新污染源引入等問題。

?;~塘結構復雜、部門眾多,是集種植、畜牧和水產為一體的人工生態系統,桑、蠶、魚等生物的聯合生長和對周圍資源環境的利用與保護是該系統的核心內涵?;谏鲜龇治龊涂偨Y,可以反推?;~塘的形成條件,具體分為兩方面:一方面,自然環境是農業生產的先決性條件,要使?;~塘系統中各種生物正常生長,必須具備合適的自然條件。桑樹是喜陽植物,其光合作用的光補償點為1500Lux,光飽和點為5000Lux;生長氣溫在10~38℃,土壤中水分和養分也影響桑樹的成長發育。蠶的生長對溫度和濕度要求較為嚴格,適宜溫度一般在15~32℃,而適宜濕度為70%~85%。養魚首先要有充足的水源,然后需要適合的水溫、溶氧量及微生物等,多數魚類適宜水溫在5~35℃,同一池塘中不同深淺水層的溶氧量不同,適宜不同種魚生長[7]??梢钥闯?,不同生物對自然條件的要求各有側重,所以?;~塘形成所必要的自然條件要求保證水源充足,以及適合桑、蠶、魚等生物共同生長的光照、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另一方面,?;~塘內部生產環節復雜多樣,既需要有相當數量的勞動力投入,也要求勞動力具備較高水平的種養技術和水土管理技術等。因此,從人工參與?;~塘的生產與管理的視角出發,它的形成必然以人們對蠶桑、魚類的馴化以及與基塘相關的水土資源開發管理為前提。

2太湖南岸蠶漁業的形成與水土開發

太湖南岸地區農耕歷史久遠、水土資源豐富,是中國稻作、蠶桑、養魚等農業生產的起源地之一。長期的水土開發利用中形成了大規模的“溇港圩田”系統,為?;~塘生產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1蠶、漁業在太湖南岸的形成

有關太湖的地質構造、沉積作用等研究[8]表明,古太湖流域地勢低洼、水網遍布,在與周邊山、河、江、海的作用下,內部水陸交替頻繁、堤岸變化無常。早在距今7000年左右當地先民已經開始在太湖流域從事農耕生活[9],但受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影響,早期人們只能被動地適應自然,生產依附水陸環境的變遷,古文化遺址的發掘能夠為揭示早期農業內容提供可靠依據。代表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年)、崧澤文化(距今6000~5300年)和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1011]的史前時代文化遺址在環太湖地區有廣泛分布,其中文物等證據表明早期農業形式主要有采集、漁獵、稻作、蠶桑等,是中國最早的農耕地區之一。

在早期農業發育中,與?;~塘有關的漁業和蠶業是其中較為典型的生產形式。由于水面多,對水生生物的捕獵是太湖流域早期人類生存的重要手段,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常發現骨鏃、石鏃、骨魚鏢、陶網墜等捕魚工具;到了崧澤文化階段,稻作和畜牧開始占農業主導,漁具的比例減少;而在良渚文化遺址中,除一般工具外還出土了與捕魚有關的絲麻線、木漿、竹器、千篰等[12],顯示出漁業的進一步發展。捕魚工具的出現并不能為?;~塘的形成提供直接的條件,因為池塘養魚需要掌握對魚苗、飼料等的管理。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收錄的《陶朱公養魚經》被很多學者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養魚的著作[13],雖然目前仍存爭議[14],但“陶朱公”范蠡養魚在多處均有記載,例如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載,越國大臣范蠡在山陰、會稽推行養(鯉)魚的富國政策,其中山陰、會稽均在太湖以南。據此可以推斷,池塘養魚在距今2500年左右已經在太湖南岸出現。

根據古籍記載、出土文物等,蠶業起源于多個中心[15]3132。1958年在太湖南岸錢山漾遺址發掘的絲織品經測定距今(4715±100)年[16],經浙江省紡織科學研究所鑒定為家蠶絲織物[17],使該地區成為中國人工養蠶起源地之一。

以上表明,人們在適應自然、發展生產的過程中完成了對蠶、魚的人工馴化,太湖南岸地區成為人工養蠶和池塘養魚共同的發源地,蠶、漁業的形成也證明該地區自然條件適宜?;~塘的形成。

2.2太湖開發與“溇港”水利工程

太湖流域自古以來低洼多水,先民們利用高地發展農耕生產,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農業擴大生產,排澇和灌溉成為該地區必然要解決的問題。公元前12世紀初,殷商周族人泰伯、仲雍南下至太湖地區,建立吳國,并筑城于無錫、蘇州之間的梅里,《吳越春秋·吳太伯傳》載“外郭三百余里……人民皆田其中”,太伯城選筑在較高地帶,城外“三百余里”有夸張的成分,但大規模的耕田對排灌必然有需求。春秋末期,吳、越兩國分據在太湖地區,鐵質工具已廣泛使用,為增強國力、制衡對方,雙方借鑒楚國的水利技術進行太湖流域開發。在此背景下,太湖流域開始興起了一個大規模的綜合性水利工程——“塘浦(溇港)圩田”系統,標志著當地人民真正進入了改造太湖的歷史階段。

“塘浦圩田”主要位于太湖下游“三江”地區,以淺沼洼地為改造對象,它以初級形式的“圩田”為基礎,在唐朝中葉將分散的圩田發展成為橫塘縱浦交錯包圍的棋盤式圩田系統,至五代吳越時期進一步完善?!皽靖圹滋铩毖苌凇疤疗舟滋铩?,形成于環太湖淤灘地帶。為了圍墾太湖周邊土地,人們通過“筑堤、建閘、浚河”的方式,在湖灘向外延伸方向修建了眾多溇港,配合橫塘,形成了比橫塘縱浦更為密集的圩田系統[3],如圖2所示。典型的溇港主要分布在太湖南岸、西岸和東岸,至今較為著名的溇港沿太湖逆時針方向依次為荊溪百瀆、苕溪七十三溇、震澤七十二港和吳江十八港等,它們將太湖與周邊陸地連接,不僅能在汛期泄洪排水,還具有蓄水、灌溉、航運的用途。太湖南岸的溇港水利系統形成于春秋末期至中唐時期,成為當前太湖周邊保存最完好的一段。

圖2太湖周邊“溇港圩田”系統

Fig.2The system of LougangPolder around Tai Lake塘浦(溇港)圩田水利系統是對太湖流域水土資源的一種獨特管理和利用,同時也為稻田、桑地和魚塘的連接提供了場所。利用開筑橫塘縱溇和浚河取出的泥土修筑堤防種植桑樹,桑樹一方面可以保護河堤,另一方面可以為蠶、牲畜提供桑葉;圩區內部除種稻以外還可以掘池養魚,以充分利用周圍水源。當同一圩區內不同種生產之間產生物質聯系時,人們就可能發現既能提高產量又保護生態環境的復合生產模式。

3關于太湖南岸?;~塘形成時間的探討

上述考古發掘、古籍記載等的分析表明,太湖南岸地區在春秋末期(距今約2500年)已經具備?;~塘形成的必要條件。但有兩個問題要說明:第一,是否具備必要條件作為太湖南岸?;~塘形成的參考依據,它區別于充分條件,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表明太湖南岸的?;~塘形成于春秋末期;第二,必要條件的具備是建立在已有證據的基礎上,證據的存在可能晚于事件發生之時,太湖南岸?;~塘的形成也可能早于2500年前。1982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曾在位于湖州市的梅林遺址內發現水田、魚池和桑地,屬于商周時期,因此?;~塘也可能在距今3000年前就已經在太湖南岸形成。

文獻表明,有關太湖流域?;~塘的記載直到明清時期才逐漸出現。明代浙江歸安(今屬湖州)人佚名撰《沈氏農書》(公元1640年前后)載:“池畜魚,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桑,魚歲終可以易米。畜羊五六頭,以為樹桑之本?!泵髂┣宄跽憬┼l人張履祥(公元1611—1674年)著《補農書》,書中有“鑿池之土,可以培基”;“池中淤泥每歲起之以培桑竹,則桑竹茂,而池益深矣”。兩本農書均對魚、桑、羊之間的有機結合進行了說明,生產效果顯著。清末東山(今屬蘇州)人鄭言紹(公元1830—1907年)編《太湖備考續編》載,“翁節婦捐魚池五畝、后山蕩四十一、桑地魚池二十六畝”,這里已將“桑地魚池”與一般魚池進行區別[18]。在直接相關史料較少的情況下,借助對桑魚關系之間的描述,可以窺見太湖南岸?;~塘生產模式的概貌。但上述記載的時期距離本文之前論證的太湖南岸具備?;~塘形成必要條件的時間晚了2000多年,在此漫長時間內人類社會發展迅速,而同在一處(圩區)的桑、蠶、魚等之間若未發生結合則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歷史上太湖地區種植稻桑普遍,而池塘養魚的發展與捕魚資源的狀況密切相關,若人口數量稀少、地表水源豐富,魚類等水產盡可以通過捕撈獲得,不必發展池塘養殖。從春秋至秦漢時期,太湖地區人煙稀少、生產水平相對低下,《史記·貨殖列傳》曾描述“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贏蛤,不待賈而足”,此階段在太湖南岸若形成?;~塘必屬個案。人口的多少不僅影響人均捕魚資源的情況,而且對勞動力供給、衣食需求、水利建設都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塘形成的必要條件已經具備的前提下,人口數量是決定?;~塘在太湖南岸充分形成和普遍發展的關鍵因素。

中國古代曾多次發生大規模由北方跨越淮河進入南方的人口大遷移,例如在西晉“永嘉之亂”時期、唐朝“安史之亂”時期、兩宋末年時期等,它們對太湖南岸人口也產生重要影響。有學者曾對中國古代人口史進行專題研究,通過史料記載估算出當時中國各省、自治區從古至今的人口數據[19],太湖南岸位于浙江省北部,以浙江省人口數據能基本反映太湖南岸地區人口數量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浙江省在晉隋時期的人口相對最少,而在唐朝中后期和元朝時期人口均有大幅上升。古代人口自然增長緩慢,某一時期的人口數量多由人口的遷入和遷出決定,西晉時期戰亂雖然導致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但也有浙江人口外遷,例如公元398年武威、張掖曾攜數千戶遷至敦煌、晉昌[20],所以晉隋時期浙江省的人口狀況也能從中得到解釋。太湖南岸“溇港圩田”完善于中唐時期,這與其人口數量的第一次大規模增加時間一致,據此可以推斷太湖南岸?;~塘的形成或引入應不晚于唐朝中后期,并開始普遍出現

由于缺少?;~塘在太湖南岸地區發展的直接相關資料,本文主要通過該地區桑、蠶、魚、羊等相關產業發展及水利、技術等資料來反映其歷史演變過程。按照上文推斷,將從中唐時期開始闡述。

唐朝安史之亂以后,北方藩鎮割據,大批官民避亂南遷,為太湖流域帶來大量人口和農業技術,國內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新唐書·權德輿傳》中“天下大計,仰于東南”是其真實寫照。唐朝中后期,為解決太湖南岸屯田圍墾的洪澇問題,在原有圩田水利的基礎上,繼續修塘建溇、圍田筑圩,并將太湖南岸和東岸的人工湖堤連接一體,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溇港圩田”系統;至五代吳越時期,統一治水營田,通過設立“都水營田使”、創置“撩淺軍”等,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使得“溇港圩田”系統進一步完善[21]。圩田水利工程一方面減少了天然捕撈水域,另一方面為發展池塘養魚提供了條件。早期養魚以鯉魚為主,但《新唐書·玄宗本紀》記載,因鯉與李同音,唐朝禁捕養鯉魚[22],故人們開始轉向養鰱、鳙、草、青等魚種。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為太湖地區帶來先進絲織技術,也促進了蠶桑業的發展,唐時浙江要進貢交綾、白綾等10種絲織名品;吳越王錢繆大力發展蠶絲業,并提倡用污泥、水草作為桑園肥料,促進了蠶桑與魚塘的聯動。湖羊古稱胡羊、吳羊,由北方遷入江南經農民長期培育而成,距今1000多年歷史[23],因此在中唐時期已經形成?!逗洝份d“吳羊毛卷,尾大,無角……草枯,則食以干桑葉,謂之桑葉羊”,湖羊冬天以桑葉為食,羊糞可以肥地肥水,逐漸成為?;~塘生態系統的重要組分。

兩宋時期,“靖康之變”(公元1126—1127年)之后,再一次出現北方人口大規模南下。大批農民、手工業者、商人等聚集江南,一方面促進中國蠶業中心的南移,另一方面也推動養魚業的迅速發展。江南地區進貢的絲織品開始在全國占據很大比重,并開辟了杭州和寧波兩個港口,國內外絲綢貿易日益繁忙,太湖南岸的蠶桑區也不斷擴大。人口的增加導致對水產品需求的急劇增長,“魚行”等水產商業興盛,推動養魚事業的發展,人們已經掌握了從江中捕撈“四大家魚”魚苗并放養到池塘的技術。這一時期,水政體制發生重大改變,治水屯田改為以漕運為綱,但人們對水土資源的利用卻急劇擴大和加強,造成太湖水利矛盾突出,在這一背景下集約化程度更高的?;~塘成為更多農民的選擇。至元朝,太湖地區總體上延續了蠶、漁業的發展,浙江仍是征收絲稅的重點地區,東陽人李聲所著《農桑圖說》和司農司編撰的《農桑輯要》均被要求在江浙廣泛刊發[15]111112。

江南地區在明清時期進入了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一直以來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蠶桑、養魚的比重有很大增加[24]。明朝初,政府提倡發展蠶桑業,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曾頒令“凡民有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半畝;十畝以上倍之,田多者按比例增加……不種桑出絹一匹,多種桑不限”。與此同時,資本主義向全球擴張,為蠶絲品提供了巨大出口。在國內外市場擴大的背景下,植桑養蠶能夠比種水稻獲得更多的利潤,而且集約化程度更高[25],更適合這一時期由于人口增加導致人多地少的狀況。明朝中葉以來,太湖南岸地區繅絲技術改進,形成著名品牌“湖絲”,在國內外絲織市場上占據優勢地位。蠶業繁榮引起專業化桑園和桑葉交易逐漸興起,很多農民由種稻改為種桑,明末“桑爭稻田”現象在嘉湖地區蔓延[26]。與此同時,淡水養魚也迅速發展,人口的聚集帶來城鎮、市集的興旺,刺激水產業興盛;四大家魚的池塘養殖方法更為完善,外蕩水域也被開發利用。這一時期,種桑和養魚占據了大量水田,農民將田中泥土挑起培桑、水田改成魚塘,桑地與魚塘相依,而且人口密集要求對水土利用的精細化,促使人們普遍使用?;~塘的生產模式。清朝至民國時期,受戰爭、國際絲綢貿易波動等影響,蠶桑業經歷多次起伏,而太湖南岸養魚技術更趨完善,淡水養殖集中區以湖州菱湖最為出名,對全國淡水養魚產生很大影響。另外,有關湖羊的記載在明清時期漸多,例如明末《沈氏農書》詳細說明了湖羊飼養的方法,并提到11只湖羊可以“每年凈得肥壅三百擔”,羊糞肥桑是養羊的主要目的。據上述分析,可以推斷約在明末清初時期太湖南岸?;~塘的典型模式已經出現。

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蠶桑業十分受重視,雖經歷三年自然災害等影響,但總體是推進的,科學養蠶技術得到普及;四大家魚繁殖技術取得突破進展,在1958年、1960年、1962年和1963年人工繁育鳙魚、鰱魚、草魚和青魚先后獲得成功,結束了自古依賴捕撈長江天然魚苗的歷史。改革開放以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極大推動了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太湖南岸蠶桑、養魚高速發展,?;~塘得到各界的認同,并在國內外多地進行試點推廣。20世紀90年代末,受國際絲綢業衰退及國內產業區域轉移影響,太湖地區蠶桑生產開始下滑,農民追逐經濟效益而重魚輕桑,并轉向特種魚養殖,?;~塘復合模式逐漸解體。進入21世紀,太湖南岸?;~塘持續萎縮,農業以規?;a養殖為主;在2014年、2017年浙江湖州?;~塘系統先后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在該項目推動下,瀕臨消失的?;~塘得以保護和傳承,果基魚塘、油基魚塘等新型模式被推出。

5結語

太湖南岸地區以杭嘉湖平原為主體,在地理位置、發展歷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該地區?;~塘是循環型、集約化農業的典型代表,其形成與發展是多因素驅動影響的結果,總結起來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自然條件和水利建設為?;~塘的形成與發展奠定基礎。杭嘉湖平原是天然的堆積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溫適宜,為蠶桑、水產生長提供了良好基底,但由于淺沼洼地較多,必須經過水土分離、疏通河湖才能被充分開發。智慧的先民利用1000多年的時間建造了規模宏大的溇港水利工程,將這一方水土改造為棋盤式的圩田系統,為?;~塘的形成提供了完備場所。第二,政治需求和農業政策為?;~塘的形成與發展提供導向。蠶桑和養魚能為百姓和國家提供衣食,春秋吳越兩國為爭霸天下通過軍屯建設塘浦(溇港)圩田水利工程,為發展蠶、漁業打下基礎;后期各朝代為維護統治多數重視扶植江南地區蠶漁業發展。農業政策的影響更為直接,例如唐朝對鯉魚捕養的限制激發了農民對四大家魚飼養的發展,元代《農桑圖說》和《農桑輯要》的刊發提高了江浙地區種桑養蠶的整體水平。第三,人口增加和技術進步為?;~塘的形成與發展輸入動力。?;~塘屬于集約型農業,生產環節復雜眾多,對種養技術要求較高。古代人口遷移為太湖流域提供更多的勞動力,也帶來了先進生產技術。在桑、蠶、魚、羊等的傳統種養技術都具備的基礎上,勞動力增加相對有限的水土資源到達一定程度,?;~塘便普遍發展起來。第四,經濟體制和市場環境對?;~塘的形成與發展產生調控。在小農經濟下,農業生產主要為了自給自足,農民通過?;~塘模式能夠獲得更豐富的農產品,而且可以一年四季勞作。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和對外貿易活躍,蠶絲、水產在市場中成為暢銷商品,極大推動了太湖南岸?;~塘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不斷完善,江浙蠶絲品在市場中銷售利潤下降,而養魚收益豐厚,導致農民放棄?;~塘轉向規?;B魚。

參考文獻:

[1]丁農, 金瑞豐, 張金衛, 等. 菱湖“?;~塘”系統及其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J]. 蠶桑通報, 2015, 46(1): 58.

DING Nong, JIN Ruifeng, ZHANG Jinwei, et al. “MulberryBaseFishpond” system of Linghu and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culture heritage [J]. Bulletin of Sericulture, 2015, 46(1): 58.

[2]葉明兒, 樓黎靜, 錢文春, 等. 湖州?;~塘系統形成及其保護與發展現實意義[C]//中國農學會,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論文集. 2014:7.

YE Minger, LOU Lijing, QIAN Wenchun, et al. Formation,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zhou MulberryDyke & FishPond system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China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Societies, Chinese Society of Agri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selected papers of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2014:7.

[3]陸鼎言, 王旭強. 湖州入湖溇港和塘浦(溇港)圩田系統的研究[G]//湖州入湖溇港和塘浦(溇港)圩田系統的研究研究成果資料匯編. 2005: 40.

LU Dingyan, WANG Xuqiang. Study on the system of Lougang by the Tai Lake and Tangpu (Lougang)Polder [G]// A Collec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ystem of Lougang by the Tai Lake and Tangpu (Lougang)Polder. 2005: 40.

[4]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太湖地區農業史研究課題組. 太湖地區農業史稿[M]. 北京: 農業出版社, 1990: 421423.

Research Team of the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Tai Lake Region in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Heritag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Draft of the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Tai Lake Region [M]. Beijing: Agriculture Press, 1990: 421423.

[5]鐘功甫, 王增騏, 吳厚水, 等. 基塘系統的水陸相互作用[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3: 8083.

ZHONG Gongfu, WANG Zengqi, WU Houshui, et al. LandWater Interaction of DikePond System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3: 8083.

[6]鐘功甫. 對珠江三角洲?;~塘系統的再認識[J]. 熱帶地理, 1984,4(3): 129135.

ZHONG Gongfu. A deeper realization of mulberry dikefish pond system [J]. Tropical Geography, 1984, 4(3): 129135.

[7]鐘功甫. 珠江三角洲的“?;~塘”:一個水陸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態系統[J]. 地理學報, 1980, 35(3): 200209.

ZHONG Gongfu. Mulberrydykefishpond on the Zhujiang delta: a complete artificial ecosystem of landwater interactio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0, 35(3):200209.

[8]孫順才, 伍貽范. 太湖形成演變與現代沉積作用[J]. 中國科學(B輯), 1987(12): 13291339.

SUN Shuncai, WU Yifa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aihu Lake and modern sedimentation [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1987(12): 13291339.

[9]鄭建明, 陳淳. 馬家浜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紀念馬家浜遺址發現45周年[J]. 東南文化, 2005(4): 1625.

ZHENG Jianming, CHEN Chun. The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y of Majiabang’s culture: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45th discovery of the Majiabang site [J]. Southeast Culture, 2005(4): 1625.

[10]楊晶. 論良渚文化分期[J]. 東南文化, 1991(6): 121129.

YANG Jing. Discussion on the Liangzhu culture’s division [J]. Southeast Culture, 1991(6): 121129.

[11]趙東升. 環太湖古文化演進與水域變遷關系初論[J]. 南方文物, 2016(3): 201207.

ZHAO Dongsheng.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change and cultural evolution around the Taihu Lake [J].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2016(3): 201207.

[12]邱鴻炘. 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古漁具考[J]. 農業考古, 2001(1): 260261.

QIU Hongxin.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unearthed fishing gear at Qianshanyang in Huzhou [J].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2001(1): 260261.

[13]郭郛, 李約瑟, 成慶泰. 中國古代動物學史[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9:501502.

GUO Fu, NEEDHAM J, CHENG Qingtai. The History of Zoology in China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501502.

[14]游修齡. 關于池塘養魚的最早記載和范蠡《養魚經》的問題[J].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 33(3): 5055.

YOU Xiuling. Doubts as to the earliest historical record of pisciculture and the author of the guidebook to pisciculture[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 33(3): 5055.

[15]浙江大學. 中國蠶業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Zhejiang University. The History of Sericulture in China [M].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0.

[16]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 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報告(二)[J]. 考古, 1972(5): 5658.

The Laboratory of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report of radiocarbon dating: II [J]. Archaeology, 1972(5): 5658.

[17]徐輝, 區秋明, 李茂松, 等. 對錢山漾出土絲織品的驗證[J]. 絲綢, 1981(2): 4345.

XU Hui, OU Qiuming, LI Maosong, et al. A verification of unearthed silk fabrics at Qianshanyang [J]. Journal of Silk, 1981(2): 4345.

[18]高梁. 太湖地區養殖漁業源流初考[J]. 古今農業, 1989(2): 109118.

GAO Liang.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culture fishery in Tai Lake region [J]. 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e, 1989(2): 109118.

[19]袁祖亮. 中國古代人口史專題研究[M].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387388.

YUAN Zhuliang. Monographic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Population in China [M]. Zhengzhou: Zhongzhou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94: 387388.

[20]徐八達, 王嗣均. 浙江省人口志[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 278.

XU Bada, WANG Sijun. Demographics of Zhejiang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7: 278.

[21]鄭肇經. 太湖水利技術史[M]. 北京: 農業出版社, 1987: 17.

ZHENG Zhaojing. The Water Conservancy Hstory of the Tai Lake [M]. Beijing: Agriculture Press, 1987: 17.

[22]盧嘉錫, 艾素珍, 宋正海. 中國科學技術史(年表卷)[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6: 287.

LU Jiaxi, AI Suzhen, SONG Zhenghai. The Volume of Chronolog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287.

[23]浙江省農業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農業志[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 1247.

The Compilation Committee of the Agriculture History of Zhejiang. The Agriculture History of Zhejiang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4: 1247.

[24]殷志華. 明清時期太湖地區稻作史研究[D]. 南京: 南京農業大學, 2012.

YIN Zhihu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Rice Cultivation in Taihu Area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 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2.

[25]李伯重. “桑爭稻田”與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二[J]. 中國農史, 1985(1): 111.

LI Bozhong. “Mulberry’s occupation of paddy” and the raising of intensive degre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southern Chin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ern Chin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I) [J].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1985(1): 111.

[26]周晴. 河網、濕地與蠶桑:嘉湖平原生態史研究(917世紀)[D]. 上海: 復旦大學, 2011.

ZHOU Qing. River, Wetland, and MulberrySilkworm: the Ecological History in Jiaxing and Huzhou Plain from 9th to 17th Century [D].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2011.

奶牛養殖的生態經濟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生態養殖的黑豬豬肉是目前市場上營養價值高、綠色健康的豬肉產品,深受人們的青睞。該文對黑豬傳統生態養殖技術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從豬舍環境控制、飼料結構、豬病防治等飼養技術方面存在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旨在探索更科學合理的黑豬生態養殖技術。

關鍵詞:黑豬;生態養殖;存在問題;改進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62

0引言

黑豬生態養殖是用優質的土豬種,按照傳統的散放模式進行飼養,肉質具有嫩滑、香甜、有膠質感的特質。肌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8.87%,特別是亞麻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豬種[1],含有豐富的鐵質、蛋白質(含量14.2%)和維他命,膽固醇、脂肪(含量2%~3%)都比普通豬肉低,是目前市場上營養價值高、綠色健康的豬肉產品。

1現狀

中國地方品種的黑豬都具有肉質好、耐粗飼、泌乳力高、抗病力強、雜交優勢顯著等優良特性[2],特別適合在農村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無工業污染的山區、農村、野外放養。目前,農村黑豬養殖戶選用土種豬,每戶養殖規模20~200頭不等,就地利用番薯苗、玉米、豆粕、米糠等土飼料,采用傳統粗放的養殖模式在山間林下放養黑豬。這種生態養殖飼料來源廣泛、投資低,目前黑豬豬肉價格高達50~60元/kg[3]。因此,與圈養肉豬相比,無論在品位和質量方面,還是在經濟效益方面,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目前農村傳統黑豬養殖還處于小規模粗放養殖階段,在飼養管理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2存在的問題

2.1豬舍環境控制

豬舍規劃設計不合理,采用傳統的硬水泥地面,舍內無通風換氣設備,溫度、濕度很難控制。養殖規模擴大時,由于沒有良好的豬糞處理措施,豬舍環境衛生差,流行病爆發較多,也導致周圍環境污染嚴重。

2.2飼料結構

目前,主要采食野草、林果,雖然添加麥麩、玉米、豆粕等農作物飼料,但搭配仍然比較單一,飼料的科學營養還遠不夠,黑豬的飼料轉化率低,生長速度緩慢,養殖周期長達10個月以上[4]。

2.3豬病控制

放養時由于溫度、濕度、日照、飲水衛生等無法控制的因素會導致豬只的腹瀉病及寄生蟲病發病率高。

3改進措施

3.1豬舍設計與環境控制

場址要選擇在地勢高燥、交通便利、取水方便的地方。根據養殖規模大小,合理規劃豬場,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建設標準化的半開放式豬舍,使放養和舍飼科學結合。豬舍環境控制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舍溫控制在15~17°C,不超過30°C[5],濕度在70%以下,在舍內要安裝溫度計和濕度計,以便隨時了解豬舍內溫濕度變化;第二,豬舍設計成南北朝向,光照能增強黑豬的抗病能力,通常豬舍的采光系數在1:12最佳[6];第三,設置專門的飲水槽,且飲水槽和飼料槽分開;第四,控制飼養密度,每間圈舍通常為32m2左右,存欄育肥豬10頭左右;第五,確保豬舍通風良好,使舍內有害氣體、微粒、微生物得以控制;第六,豬舍內設置糞尿密閉通道,舍外建沼氣池,即避免了環境污染,又使糞污資源化利用。

3.2飼料搭配與飼喂方法

黑豬生態養殖采用傳統的飼料配方,以玉米、麩皮、豆類等精飼料和青綠飼草飼喂,不適用任何飼料添加劑和營養補充劑[7]。為滿足黑豬生長的營養需求,加快生長速度,需對飼料搭配和飼喂方法進行改進。第一,合理添加微量元素(根據農業部制定標準)、食鹽1%~2%。第二,加大青綠飼料在日糧中的比例,選用多種類青飼料,補充礦物質。第三,油餅類飼料的粗蛋白含量高,可在加熱脫毒后適當添加。第四,1月齡內黑豬可飼喂熟制的精料,選用營養濃度高、易消化的原料[8];50kg左右的黑豬青飼料每日每頭的用量不低于2kg。第五,采用定時定量給料,不浪費飼料。

3.3黑豬疾病防控

黑豬生態養殖中常見的疫病有豬支原體肺炎、豬鏈球病和呼吸道疾病等[9],在飼養管理中要加強防控。第一,做好養殖場環境的清潔管理,尤其是清理生態黑豬的排泄物,能有效抑制病菌,如豬丹毒,其是養殖環境細菌引起的疾病。第二,合理規劃養殖區域,分為管理區、生產區、隔離區進行合理布局,既提升了養殖效率,又預防了交叉感染。第三,搞好消毒和防疫,根據黑豬飼養階段工藝不同定期消毒畜舍和周圍環境,有針對性地選擇藥物預防疾病。第四,使用魚腥草、金銀花等中草藥保健,使用伊維菌素、左旋咪唑進行驅蟲[10]。

4結束語

黑豬生態養殖正在從傳統、散養的小規模,向科學、標準的規?;B殖過渡,為不改變生態黑豬肉的優良品質,同時又能使養殖戶經濟效益最大化。因此,嚴格進行豬舍環境控制、合理搭配和飼喂飼料、科學的疾病防控都是黑豬生態養殖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鄒志恒,謝金防.玉山黑豬肉質特性研究[J].豬業科學,2009(12):95.

[2]李文剛,劉克誠,馬斐.“關中黑豬”生態養殖技術[J].畜牧獸醫雜志,2013,12(5):84

[3]趙瑞靜,生態養殖讓黑豬變“金豬”[J].科學養殖,2013(12):29.

[4]王良軍,探究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5(22):36.

[5]陳長志,黑豬的飼養管理技術[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30(8):72.

[6]李德勇.生態黑豬飼養管理技術[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3(3):89.

[7]李炳武.淮豬(霍壽黑豬)生態養殖操作規程[J].現代農業科技,2014(9):278.

[8]方華鳳,生態黑豬飼養管理技術[J].農機服務,2011,28(1):71.

[9]何勝禮,陳立秀.生態黑豬疫病防控策略[J].湖北畜牧獸醫,2018,39(5):32.

[10]李四平.黑豬生態養殖技術[J].農家科技,2017(4):7.

上一篇:小學體育健美操教學論文范文下一篇:會計電算化審計風險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